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2024-09-12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共15篇)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1

第8周周二第5——7节;周三第4——7节;周五第3——6节

三、上课地点:

报告厅(文化科)

四、比赛规则:

1、各参赛教师必需于第7周星期五前到黄主任处抽签,先到先抽,决定自己上课班级以及上课节次,并且上报课题名称,以便安排赛程。

2、各参赛教师第8周周一上午上传教学案电子文本至“备课系统—教研室—2012学年教学比赛教案”中,教学案字体及排版格式要求:课题(大标题)黑体三号,学科组、授课人黑体4号,正文小标题宋体四号,正文宋体小四;行距固定值23;页边距2厘米;纸张A4;不合要求将会影响评分结果。

3.设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6人。

五、注意事项:

1、每位参赛教师自行双面打印教案30份以上,交给科组长,由科组长在上课时间派发给听课老师,评委不用。

2、上课班级当天参加比赛的课统一由学校征用,原上课老师辅助班级学生的组织工作,负责把学生带到比赛教室,并协助安排学生位就座。、

3、安排在第6节上课的班级不需要做眼保健操,学生拿好课本及学习用品在原第二节上课老师的指挥下到达上课教室。

4、参赛教师如原来该节有课的`必须先调好课。

5、参赛教师必须提前20分钟到上课教室调试电教设备,如果有问题请致电林许华老师(短号61100)。

六、听课教师要求:

1、科组有决赛选手的,本学科老师必须参与听课,另每位老师至少选听一节非本学科教师的课,陈宝贤主任负责教师签到及统计,此任务作为期末质量评价的一项指标。

2、听课老师必须提前到达听课地点,不迟到,不早退,不接打手机,不交头接耳,认真观摩;

3、有参赛教师的科组必须利用科组活动时间认真进行组内评课。

七、颁奖时间:

第10周周一晚修教师会

八、颁奖程序(主持人:刘xx)

1.小结本次活动;

2.宣布获奖名单;

3.部分评委点评(一、二等奖课例);

4.听课教师谈收获;

5.宣读颁奖词(一等奖课例);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之一。何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即课文文本) 与创新教学阅读内容基本类似, 不同点主要在于师生解读文本的差异上。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师生受到教材的约束, 固守一本统一的、机械的教参, 多年的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老师 (尤其是教龄较长的语文老师) 不同程度地感染了“拿来主义”这一通病。即使部分老师比较钻研教材, 也是仅仅停留在钻研“教参”这一环节, 缺少自主的理解, 奉教参为经典, 以教参的理解为唯一的“标准答案”。于是就出现了荒唐的语文阅读课堂模式———老师报答案, 学生记笔记。在阅读教学中, 老师一发现学生的答案偏离教参的轨道, 就忧心忡忡, 总要千方百计, 让学生回归“正途”, 才善罢甘休。老师在心里窃喜之余, 殊不知已犯了阅读教学的大忌, 忽略了文本本身的丰富内蕴, 忽略了自己作为读者对作品的个性解读, 更忽略学生作为读者的个性差异性, 更严重的是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的阅读出现了“一千个观众却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怪现象, 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死”的教学, 这样的文本也成了“死”的文本。没有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何来语文创新教学?

作为教材的文本, 它的价值都有待于去发现, 有待于去挖掘。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 随着读者主观阅读活动的介入, 它那无比丰富的内蕴才会显现出来, 而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活动, 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所以, 解读文本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 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保证, 成为语文创新教学的基本途径。

那么, 语文教学究竟如何实现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一线的语文老师如何实施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呢?笔者认为语文老师要实现个性解读应该贯穿三个环节———课前阅读、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

一、课前阅读

语文老师阅读教学的前期工作就是课前备课, 而备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语文老师阅读文本 (即课文) , 在这个环节中, 语文老师不要带任何功利目的, 首先是一个读者, 不要跳跃性地去趋向教参, 应先放弃受教参的影响, 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参与到对作品即文本的阅读中, 成为“一千个观众”里的“一个观众”, 遵循文学规律和文学理论, 必然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因为我们的语文老师作为读者, 由于接触文学作品的机会较之普通读者多一点、深一点, 所以感情会更丰富, 独立意识会更强烈, 个性差异性也会更鲜明, 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文本的内容、作者的感情, 并且能结合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去感悟作品内容, 感悟作者心声, 我们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会流露自己强烈的爱憎倾向, 自己的思想情感会与文本内容或相容或共鸣, 甚至或质疑或否定。较之普通读者来说, 语文老师有着较为优越的阅读条件, 因为所学的语文专业知识和多年受文学作品的熏陶, 都能提升部分阅读质量和阅读深度, 如果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 语文老师忽略自己对文本的丰富的个性解读, 而成为照搬教参的“机器”, 那是莫大的悲哀!

二、设计备课

当然, 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 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读者, 最终还是要回到教师的身份的, 但是读者的身份是语文教师的前提, 课前的文本个性解读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 老师在自己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可预设学生的解读, 预设学生的特点, 根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周全地、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计划,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真正做到、做好课前的导航工作。值得庆幸的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一些优秀的老师开始实施文本个性化解读。例如:2010年苏州市语文优秀课展示活动中, 昆山市国际学校的陶静娟老师开设的是泰戈尔的《窗》, 上课过程中陶老师设置了几个问题, 其中之一:“近窗病人为何要向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在这个环节中陶老师安排了一个知识链接:下面材料中的“窗”和小说中的窗景相同吗?陶老师引入一段互文本:“文革”期间, 画家黄永玉为重病的妻子画了一扇两米多高的窗户, 窗外是花团锦簇的迎春、百合;如茵的绿草, 明亮的太阳, 一派明媚的春光。妻子看着“窗”外的美景, 病不知不觉就好了。陶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近窗病人描述“窗”外美景, 除了为远窗病人解除病痛, 还有对本身也是自勉, 自我鼓励。这一层面的理解, 超出了教参的理解范畴, 这个环节的设置, 与其说陶老师有挑战教参的胆魄, 不如说表现了陶老师在研读文本时成功地实施了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而且, 苏州教科院的傅嘉德老师也给予陶老师高度的评价, 他说:“现在的语文评优课, 老师们的普通话及板书等基本功都很扎实, 课件制作也很精美, 成功的关键看老师对文本的解读, 看能否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语文的味道来, 而不是照搬教参。”

三、课堂教学

语文老师课前的文本个性解读最终还是要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来实现其价值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多角度、有创造的阅读”。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语文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完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就是完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值得欣喜的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已提出实施建议:“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 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 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一纲要性建议, 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了平台, 也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个性化解读提供了保障。文本, 尤其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 读者对它的解读是永无止境的, 需要不断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中可开发、可选择的空间, 创造情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适时引导学生拓宽思路, 活跃思维, 培养他们进行充分的想象与联想,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最大可能地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实现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进而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目标。

本人在教授泰戈尔的《窗》时, 切切实实地感受了语文老师引导并认同学生个性解读的价值所在。该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 出乎意料, 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本人在把握结尾这个特点时就设置了一个想象环节, 引导学生想象“远窗病人”靠近窗后的有关情景。这个环节操作下来, 非常成功。学生的阅读再创造能力是非常惊人的, 有的想象“远窗病人”羞愧难当, 在大喊一声“My god”之后猝然离世;有的想象“远窗病人”浪子回头, 继承“近窗病人”的美德, 继续为新的远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有的想象“远窗病人”为报答“近窗病人”的好意, 努力养好身体回报社会, 等等。学生的种种个性化阅读创造, 都基于老师的成功引导, 都基于老师创设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除了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文本, 还要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标也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老师们应该也必须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真正实现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作为读者, 作为阅读主体, 他们有着丰富的个性差异性, 尤其是当今的学生, 他们的世界丰富多彩, 老师要提炼出他们审视、质疑对象的个性, 因为他们绝不轻易认同作品即老师的观点及情感。学生要实现个性化解读文本有了先天的平台, 还要老师这一后天平台的支持。他们在解读文本时不应是被动地接受, 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也绝不是师云生云的课堂。例如我在教授《愚公移山》时设置了一个拓展题:同学们, 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 你怎么评价文中的“愚公”呢?没想到学生的见地很丰富, 有的学生中规中矩大力赞扬愚公精神;有的在肯定的前提下提出愚公应该懂得变通;有的直接否定愚公的做法, 说他迂腐。虽然学生的有些说法可能偏离教参的归纳, 但可喜的是学生有说话的欲望, 他们想说, 他们敢说, 这都归结于老师给予了他们说话的机会, 让他们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主体。

总之, 要实现语文创新教学, 语文老师必须先实施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并在课前的备课工作和课堂的阅读教学中, 要有对文本有个性解读的强烈意识, 并能用实际的行动来落实。不过话说回来, 语文老师们对文本的个性解读, 不能是脱离文本的阅读, 不能背离文本中心进行阅读, 不能一味地求新求异, 不能无限制地夸张解读, 不是为个性解读而个性解读的。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3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实施策略

近几年,由于我国新课程的不断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而作为中学教师,优化课堂结构,保证课堂训练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确保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尤其是数学课,教师一味地讲解,教学效果反而不突出,做好课堂练习能够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目标,帮助中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探究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的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笔者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课堂训练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为建设高效数学课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课堂训练的意义

对处于思维发展时期的中学生而言,数学学习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而课堂训练作为中学课堂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更是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节数学课,好的课堂训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训练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更无法体现学生所学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课堂训练对中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一线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等,有层次、有目的地开展课堂训练。

二、当前中学教师课堂训练存在的问题

虽然课堂训练对中学数学课堂教育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中学教师往往没有认识到其存在的重要性,而是任意妄为地开展课堂练习。因此,当前中学教师课堂训练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课堂训练手段单一。由于很多教师缺乏教育机智,课堂训练手段过度单一化,缺少新颖性,学生对课堂训练感到厌倦,一听到课堂训练就望而生畏,更不要说学习兴趣;其次,课堂训练没有明确重点。在课堂练习中我们发现,教师让学生做与讲解相似的题目,学生能够很快做好,但是在回家做作业或者遇到一些变式题的训练时,很多学生都会出现错误,充分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这也说明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没有明确教学重点;再次,缺乏实践性,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中学生由于思维意识还没有发展完全,因此,学习抽象性较强的数学问题存在一定难度。而数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应该在课堂练习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实践性;最后,课堂训练没有立足课本,加强基础性练习。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人人都应该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然而很多中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训练时没有立足课本要求,做好基础练习,而是为了实现自身教学目标,过分重视知识学习等。总之在数学课堂中,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中学数学教师提高课堂训练的策略探究

只有保证课堂学习效果,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然而我国中学数学教师课堂训练内容的选择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需要针对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策略,才能够保证高效课堂。

1.课堂训练应该明确教学目的

为了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课堂训练目的,具体明确知识掌握情况、技能提高和智能培养等等。尤其是课堂设计训练,应该严格遵守大纲要求和教学目标形成操作性较强的目标训练系统。如:《认识三角形》,教学目的如下: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激发学习乐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训练围绕课程目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

2.课堂训练应该分步实施,及时有效地开展课堂训练

中学数学课堂训练应该采用分步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及时有效地开展课堂训练。具体实施如下:应该合理适当地将讲授内容分为几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结束后都进行相关课堂训练,这种模式能够让训练有效实现,并且训练时间间隔较短,防止学生出现烦躁情绪,此外,不仅能够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还符合数学学科前后知识逻辑联系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及时巩固前面所学习的知识。如:《图形的旋转》这节数学课,可以将教育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环节:旋转概念、旋转性质、旋转作图和旋转应用,每一个环节都结合一定的课堂训练,学习旋转概念后可以呈现多组视图让学生辨别,学习旋转性质后让学生根据应用性质解决问题,依此类推,最后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学习的奥妙和乐趣。

3.课堂训练应该重视基础训练,做到层次分明

每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情况不同,因此,应该根据班级情况展开课堂训练。课堂训练应该加强基础练习,做到层次分明。重视基础练习是因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熟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的过程,基础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日后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应该重视基础练习,此外还应该在基础练习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定难度,形成学习梯度,让学生感觉到思考的乐趣,在思考的基础上掌握有难度的内容。

4.课堂训练应该具有独立性

课堂训练应该保证学生的独立性,但不是说数学课堂不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虽然学生可以交流合作,共同进步,但是独立思考也十分重要,交流合作应该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己能够做的事情自己做”的原则,训练内容应该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的区域范围内,让学生在训练面前能够先独立思考问题,切记不可以看到学生没有做出来就讲解,没有让学生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乐趣和意义,因此,作为中学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耐心,让学生真正体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5.课堂训练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因材施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中学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该点,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发展、情感升华等等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笔者认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够确保学习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训练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当堂学习情况,让学生讨论建议课堂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只有学生参与到其中,作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课堂训练还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开训练内容,避免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而能力较高的学生却难以获得进步和成长的情况。

综上所述,课堂训练作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是一堂有效的课,教师应该保证课堂训练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练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能够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采取针对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保证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中学数学教师采取相关措施促进课堂训练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当前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段志贵.数学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

[2]白雨.提高课堂训练效率的几条措施[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10.

中学教师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篇4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现我校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贯彻落实县教育局精神,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健康蓬勃发展,造就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依我校实际的情况,决定开展全校教职工“聚焦‘四风’抓管理,创新发展提质量”竞赛活动。旨在培养教师良好师德风尚,推进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敬业奉献精神。现将活动的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主题内容:

本次演讲活动以“聚焦‘四风’抓管理,创新发展提质量”为主题

二、参赛对象、活动时间及地点: 1.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工 2.时间:

3.地点:学校多媒体会议室

三、参赛办法及比赛方式:

1.参赛办法:以教研组为单位,每组初选1位教师参加比赛 2.比赛方式:评委现场评判打分。

四、活动要求:

1.内容必须原创,演讲题目自拟

2.参赛教师围绕“聚焦‘四风’抓管理,创新发展提质量”主题,撰写演讲文稿。演讲稿要求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充实、具体,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精巧,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3.演讲时间控制在5-8分钟以内,教师按抽签顺序上场,脱稿演讲。

五、演讲评分规则:

(一)评分方法:比赛采取10分制,评委现场打分,以平均分作为最后成绩。

(二)评分标准:

1、演讲内容(3分)

要求:主题突出,观点鲜明,立意深刻,充实生动,情理交融,逻辑严密。2分

紧扣工作实际,富有鲜明的时代感。1分

2、演讲能力(4分)

(1)普通话流利,吐字清晰,自然流畅,发音标准,语调准确,表达流畅,声情并茂,有号召力。2分

(2)节奏优美,富有感情,肢体语言使用恰当。1分(3)演讲时间不少于5分种,不高于10分钟。1分

3、形象风度(2分)

(1)上、下场致敬、答谢 1分

(2)仪表端庄大方,服装得体,举止从容,表情亲切自然,精神饱满。1分

4、演讲效果(1分)要求:听众反应好,具有感染力,产生良好的影响。

六、比赛评委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前卫中学女教师弹子跳棋比赛方案 篇5

比赛分组:甲组;1974年10月31日后出生(40周岁以下),共23名老师。

乙组:1974年10月30日 前出生(40周岁以上),共10老师。

比赛办法:

1、甲组先分成四组,乙组先分成二组,先由9月29日前进行小组赛,然后各组前二名按甲、乙二组分别进行决赛。

2、小组赛和决赛均采用积分循环制。

3、甲组分组:

第一组 z

第二组 z

第三组 z

第四组 z

乙组分组:

第一组 z

第二组 z

4、请各组第一位教师负责各组的比赛。

评奖办法:

1、甲组前二名为一等奖,三至六名为二等奖,第七、八名和各组第三名为三等奖。

2、乙组第一名为一等奖,第二、三名为二等奖,第四名和小组第三名为三等奖。

3、甲、乙组第一名奖参加镇比赛。

比赛规则:

1、比赛采用二人对局的.个人赛。

2、每胜一局得2分,和局得1分,负局得0分。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6

在前期公开课教学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各科组商议推荐,共有三十名优秀的教师分别代表各科组参加本次课堂教学比赛初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进入决赛的老师分别有:语文科组陈惠谦、陈月芬老师;数学科组严均亮、林彩凤老师;英语科组陈素冰、肖金娜老师;政史科组刘卫华老师;理化科组黄丽兴老师;生地科组谭美娟老师;体艺科组古庆良、唐诗老师。比赛历时四周,现已圆满结束。受教导处的委托,现将此次比赛情况做一个简短的小结,以期将比赛取得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一、比赛指导思想明确,要求具体,组织严格、规范、有序

赛前,教导处专门制定了《xx学年三角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并明确了比赛的指导思想:检验本期以来广大教师学习和运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向广大师生充分展现中学教师优良的教学风格,探讨和摸索适合我校中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和训练模式,建设良好的教研氛围,以此推动和提高全校教师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积极性和热情。每位参赛教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精心准备。比赛过程有序、紧凑,组织严密、规范,通过半个月来的紧张比赛,经过8位评委客观、公正的评价,最终评出了:

一等奖:xx

二等奖:xx

三等奖:xx

以上奖次,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过硬的业务素质、严谨的教学态度、突出的教学水平、优良的教学风格。

二、本次比赛的显著特色

1、理念先进。11位进入决赛的教师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还是课堂实践,我们都感觉到执教者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甄别,合理选择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创新为宗旨,努力摒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结果来看,都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指导学生掌握良好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这样的教学思路,均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例如,陈惠谦、唐诗等老师的课,我们一致认为是好中精品。我有理由相信他们在备课前就有了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而且是很现代,很先进的思想在做指导。

2、设计精美。从教案设计来看,每位参赛教师均能依据考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认知水平,精心确定教学目标,问题设计难易适中,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都注重了结合课内知识适度发散、联系生活向课外知识延伸,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很有好处。

我们印象比较深的教案有陈惠谦、唐诗和黄丽兴等老师的教案,详细、实用、有拓展、符合我校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设计意图等。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教师们重视引导、创设情景范文网,有小组合作,有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

3、主体突出。学生的参与度是衡量是否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指标,教师能引导、启发学生来获取信息、来思考探究、辨析纠错,使课堂成了可说、可想、可做的学堂,就是一堂成功的课。我做过一些统计,有7位教师一节课提问学生超过15人次。有3位教师课堂提问近20人次。参赛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学习成果,重视对学生的适时鼓励和表扬肯定,使学生在课堂上不时地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较为轻松地完成了课堂学习目标任务。

4、手段现代。所有教师都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精美,无论是几何动画效果,还是视频影像效果,无论是把静态展示,还是动画演示,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都恰到好处地辅助了教学,是历次比赛中出现上乘作品最多的一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卫华老师所执教的《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精彩视频,唐诗老师所执教的《青春舞曲》的影像资料等,都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深刻影响。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7

搭建平台展示教师专业风采

本次比赛为系列赛, 在7月5日的比赛中, 进行了中小学生广播体操, 武术健身操, 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展示, 微格教学比赛择期进行。北京市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展示与比赛, 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了交流经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比赛与交流中, 达到了提升体育教师能力, 展示教师专业风采的目的。

广播体操、武术健身操展示, 展现教师精神风貌:本届广播体操和武术健身操比赛以区 (县) 为单位, 分学段进行集体展示;教师只需准备与所教学段相关的内容。小学组展示了《七彩阳光》、《希望风帆》;中学组展示了《舞动青春》、《放飞理想》。在武术健身操展示中, 小学组展示了《旭日东升》、《雏鹰展翅》两套操;中学组展示了《英雄少年》、《功夫青春》两套操。广播体操及武术健身操是发展身体一般能力的一类体操, 有着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作用;同时, 它也是体育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对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及职业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次技能展示上, 参赛教师熟练、舒展、整齐划一的广播体操动作及武术健身操刚劲有力的动作展现了体育教师阳光、富有朝气的精神风貌。

三大球技能展示, 凸显教师专业基本功:在专业技能比赛中, 要求每个区 (县) 上报领队1名, 参赛教师人数为12人;其中, 足球专项4人、篮球专项4人、排球专项4人;每个项目小学组和中学组各2人;并且参赛教师中, 要求女教师不能少于2人;三大球以技能展示的形式开展, 教师按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在三大球的专项技能比赛中, 篮球主要涉及的内容为:行进间高运球、体前变向运球、后转身运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排球主要涉及的内容为:上手发球、接推攻球、自传、自垫、正面扣球、拦网;足球主要涉及的内容为:双脚脚背颠球, 双脚内侧、外侧颠球, 大腿颠球等。三大球技能比赛展示的各项内容均属于基本运动技术, 既是教师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专业技术, 也是需要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技术, 参赛教师对这些专业技术展示水平的高低, 反映出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在本次比赛中, 教师标准、熟练、规范的动作展示, 彰显了体育教师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展示了教师的专业风采。

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落实要求, 制订计划,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本次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切实落实“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要求, 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计划》, 在全市开展体育教师专业技能考核的基础上, 组织了本次展示和比赛。

《计划》是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12〕53号) 精神, 依据《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结合北京市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实际, 特制定的行动计划。本次活动作为《计划》的一部分, 对于《计划》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同时, 本次比赛的开展, 是对教师掌握三大球及广播体操、武术健身操现状进行的一次大检阅, 对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8

一、地理课有效教学问题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有效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学生有对所学内容主动加工的心理倾向。在某种程度上讲,它将对能否实现有效教学起决定性的作用。教师重点调理的内容也在于此,调理的结果就是要使尽量多的学生有主动、积极、愉快的情绪来参与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创设问题情境,从视、听、触等多方位积极为学生创设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在讲《水循环》时,我引用李白诗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导入新课,让学生思考黄河之水是不是天上来,到底哪里来,为什么说天上来、奔流到什么海,为什么是奔流,以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2.注重问题要能贴近生活。当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相近时,便会对问题产生一种亲切感,学生渴望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生活中的问题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也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如学生可以通过对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来说明地壳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其变化的原因,从而对这种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3.注重问题的游戏性。有着近十几年在校学习经历的高中生,已经对“你问我答”的提问方式非常熟悉,熟悉也就无所谓兴趣。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突破传统,创新问题设计,把问题内容寓于游戏之中,把学生置于游戏角色之中,大大增强问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设计的问题能激发生成、创新的思想,促进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能力

怎样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实贯彻有效教学的理念,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科学有效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显然需要作为教者的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多功能的平台,即教学问题的设计不要只局限于当前学习的内容,问题的答案应属于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及探索空间。如,“当前地球上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天 75 000英亩的速度消失,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办法来制止人类惊人的森林砍伐行为?”

教学中提出好的问题,就可以形成积极的情绪氛围,引导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学,思考着学,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同时,好的问题有助于形成具有良好迁移价值的、“有意义”联系的、可不断生长的地理知识网络。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呢?

二、地理课有效教学问题提出的基本方法

(一)制造认知冲突提出问题

在进行“相对高度”的教学时,出示青藏高原景观图片(在青藏公路上所拍,远处为唐古拉山脉的雪峰)。问学生:“远处的山顶为什么有冰雪?”学生回答:“因为高,越高气温越低。”我说:“对,远处雪峰的海拔高度有6 000多米,可是为什么看上去不太高呢?”这时就形成了认知冲突,学生要解决这个冲突,就只能通过思考解决,从而在思考中学习“相对高度”的概念,而不是被老师“告知”。

(二)通过比较提出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习活动都离不开寻找相似点或共同点和辨析差异,即比较。在地理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的兴趣,并获得有关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更为深刻的理解。如在学习《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中的“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时,可以提问:“自然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复习了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矿产资源,还引入了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比较”内容的学习。

(三)激活生活体验提出问题

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鲜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如在讲《外力作用》一节时,我先展示一段关于盐城的历史资料:考古表明,上古时期盐城境内大体都是浅海湾。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大海悄然退去,今204国道,亦古“范公堤”以西地区才逐渐成陆,其景观应当就像今天的沿海滩涂,河湖密布,芦苇丛生,是野生动物的天然王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的变化?通过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问题,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解结束,我又提出“沧海桑田的变化?”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四)联系时事焦点提出问题

联系时事焦点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思维空间较大,有些难以有准确完整的答案,尤其在时间有限的地理课堂上。然而这样的问题常常能大大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未尽理解之部分,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继续加以关注和探究,有利于促进终身学习。

总之,结合学生实际,精心选编问题,特别是设置具有启发性、创新性的问题,这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造力,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9

饶平县2012年中学历史、地理和生物科 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获奖者名单

高中组

一等奖

历史科:林俊雄(汫洲中学)

张锡彬(华侨中学)地理科:黄晓满(华侨中学)

凌(师范实中)生物科;余炼文(饶平二中)

林伟忠(华侨中学)

二等奖

历史科:郑妙琼(师范实中)杨冬炎(钱东中学)郑朝晖(田家炳实中)地理科:吴

垚(饶平二中)

周美琼(钱东中学)

丹(凤州中学)

生物科:余云卿(田家炳实中)

张喜春(师范实中)

黄燕珊(钱东中学)

三等奖

历史科:詹细巧(饶平四中)欧悦悄(饶平二中)

林佳城(海山中学)刘少曼(饶平一中)地理科:高

鹏(田家炳实中)

邱贤惠(饶平一中)

欧壮兵(海山中学)

詹重航(饶平四中)生物科:刘晓静(饶平四中)

张映珊(柘林中学)

陈淑端(饶平五中)

张伟柔(海山中学)

初中组

一等奖

历史科:郑旭苗(汫洲二中)

邓学志(上善中学)地理科:张春晓(慈云中学)

余灿绚(汫洲中学)生物科:黄丽娟(三饶中学)

吴美娟(钱东中学)

历史科:巫少萍(城西实中)地理科:吕桂优(汫洲二中)生物科:涂宝玉(饶平五中)历史科:余晓兰

地理科:詹志荣(饶洋中学)

生物科:詹晓玲(上饶中学)

二等奖

徐贞贞(新丰中学)

吴洪昭(慈云中学)

刘雪娟(联饶中学)

陈雪琼(鸿程中学)张晓真(钱东二中)

詹淑玲(新丰中学)

胡洁婷(东山中学)郑妙琼(黄冈中学)

张雪梅(鸿程中学)三等奖

(渔村中学)

王淑慧(东山中学)陈秀敏(鸿程中学)黄盖埠(新塘中学)

蔡俊杰(三饶中学)

杨佳娥(饶平五中)

王少虹(上饶中学)余雪敏(新圩中学)

杨秋贵(所城中学)邱晓双(三饶中学)

王瑞兴(新塘中学)

王柳琼(渔村中学)杨妙玲(所城中学)

詹鹏辉(新丰中学)郑奇凡(海山三中)

敏(上善中学)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10

西校[2006]382号

为调动广大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本科教学,促进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决定于每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以下简称教学比赛)。

一、参赛对象

本学期有全日制本科教学任务,年龄在40岁(含40岁)以下教师。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各学院应成立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的组织实施和校级比赛候选人推荐工作。

三、评比办法

采用平时教学和公开课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评比步骤

分学院初赛和学校复赛两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学院初赛

各学院动员、组织本院青年教师以学院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比赛,并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参赛教师平时教学情况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按学校下达的名额推荐候选人参加学校复赛。

2.第二阶段:学校复赛

学院推荐的每位参赛候选人在指定地点主讲本学期所授本科课程1学时(40分钟),由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决赛,通过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奖励办法

学校为决赛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记入本人档案,同时设立优秀组织奖,对领导重视、组织工作出色的单位予以表彰。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11

摘要全国第一届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已经落下帷幕,参赛教师经历重重“考验”,各展所长,充分彰显了“体育人”的精神;对于其他未能参赛的一线教师来说,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还是通过观看比赛有所收获?这就是本次技能比赛实质的考究。其实,比赛只是一种形式,是为了促进大家共同成长,找到有利于体育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方向,最终服务于一线教学的一种手段,而非仅仅是个人展示的舞台。我认为,某些项目的设置,是体育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有些项目的较量,则彰显了体育教师的专项教学技能,在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舞台上闪耀出别样的风采。

关键词教学技能体育教师储备

一、理论:教学技能的基石

本次技能比赛设置了理论考试、教学设计和评课。

(一)我觉得教学设计是参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它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熟练把握体育新课程标准,合理运用所掌握教材知识体系,有较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2)“吃透”教材。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方可写出完整、可行的教案。(3)掌握各水平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能预知其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习障碍与问题,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办法和计划,也即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技能属于课前准备技能,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扮演主要角色,但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体育教学亦是如此。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图纸,是教师通过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分析评价结果,并加以修改的过程。它是教师教学综合素质的表现。因此应该是教学技能的“主流”之一。其在比赛中所占的权重应次于课堂教学评分。

(二)评课——基于课堂观察的有效“反思”。比赛中参赛教师在观看一节体育教学录像课后,按照规定格式写一篇分析报告,也即评课。通过观察对课堂的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评课——“反思课”的另一种形式,是体育教师主体对既往教学实践的自我评价,其结果也就是个人对“课”的理解深度。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他还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由此可见,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体育实践课“教学反思”是对体育教学事件和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和论证,对教学事件产生的背景因素的分析、探究,是对教学活动合理性、成败得失进行的判断与思考。而这些能力的具备,是体育教师从“实践者”向“研究者”成长的有效途径。体育教师需要在这种反思中不断成长。故评课也应当作为教学技能发展的“主流”之一。它的权衡值应当等同于或者稍次于教学设计的分值。

二、优美的动作示范:彰显体育人的“绝活”

比赛设置了广播操、武术操比赛,以及自选项目动作技能的展示。这是硬功夫!也是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特有的教学技能即肢体语言的专业性,是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其它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优美而又标准的动作示范是最直观,最能让学生接受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示范技能是保证教师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技巧,是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教学技能之一。发展“示范技能”,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流”之一。

我觉得示范技能的权重值应次于课堂教学技能,因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再好的示范动作如果没有合理的组织和教学手段加以具体操作,都不能内化为学生的“动作”。最后可能会出现“教师抢了戏,学生没入戏”的局面。所以我个人认为体育教师需要一定的示范技能,但更需要有效的教学手段。动作示范权重值应该次于课堂组织技能,如果以单项均衡,例如和队伍调动可以等同,或略高于队伍调动。

三、迷你课:课堂教学技能的浓缩

本次教学技能比赛项目中有一项是“模拟”上课,即说课——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将常规的课堂45分钟缩短为10分钟的“迷你课”。我觉得这个项目能够浓缩出教师对教材教法理解的深度,也能够看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以及教学基本功等等。其次,10分钟对于讲课技能验证已足够,对于要求给出反馈意见的评委也是恰到好处,评委在10分钟内易于集中精力,易于记忆讲课内容及细节,便于客观真实地给出反馈信息。另外,10分钟的讲课方式有利于培养教师干练的教学风格。参赛教师在有限时间内用简要精确的语言,讲述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包括教法学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其设计理论依据,也就是“教什么”、“怎么教”及“为什么这样教”的阐述,既考验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折射出教师教育教学的思路。所以我觉得说课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若青年教师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能将会大大缩短工作适应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教学技能的快速成长。课堂教学比赛用“说迷你课”的形式应该成为教学技能比赛的主流之一,也应该是权衡值最高的。

四、口令调动队伍——课堂教学技能的应变

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如何有序的组织上课,最主要的是通过准确的口令指示进行队列队形的调动,它是课堂组织管理的一部分,可以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我认为队伍调动技能权重值可以相对较小,因为它在课堂教学中虽起着必不可少的辅助作用,但只要求基本的队列队形的掌握,提倡尽量省去“不必要的队伍调动”,因为过多的队伍调动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具备基本的队伍调动能力即可。

纵观本次教学技能比赛,从“写”到“说”,从“做”到“思”,无不需要选手们扎实的基本功和敦厚的理论知识。一切活动的形式都要回归“课堂”并服务于“课堂”。比赛已经结束,留给一线教师的资源不仅仅是看几个比赛片段,而应该从中寻找自己发展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反思、学习,成长,才会在顿悟之后有所收获。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12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的推广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个人素质对于新课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就对每一位中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更新教育理念, 完善教学方法, 更新知识结构, 借此提高自身素质,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本文对构成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探讨, 以期为优化中学体育师资素质和能力的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学体育教师素质现状分析

新课程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实施以来, 中学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由于中学体育教师个人素质方面的局限性, 已经对新课程的进一步贯彻、实施造成了极大的阻碍。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 真正承担起中学体育教学的重任, 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程。首先应对当下中学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对多所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调查、研究, 笔者认为,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整体文化素养较低

目前, 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都是从很小就开始进行体育方面的训练, 在各项体育项目上都达到一定水准, 但是长时间的训练难免会影响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就造成一个普遍的现象, 中学体育教师的文化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层次。并且,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在中学体育教师进入学校教书育人之前的岗前培训中, 往往忽视对于体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培训和讲解, 却过分重视教学技能的训练, 严重阻碍了体育教学工作向更深层次的发展。体育作为一门科学, 其中蕴含大量的知识和理论, 不是仅仅依靠肢体方面的训练就能够充分实现它的本质的。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理解和领悟能力都很有限, 在很多时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认真学习这些体育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把体育的本质逐渐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

筅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宪军

但是, 实际上, 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学科背后蕴含的价值知之甚少, 还根本没有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造成了教师自身体育理论知识的缺乏, 根本不能把体育的真谛融入教学中, 使得体育课程丧失了应有的巨大价值。

2. 部分教师教育态度消极

由于计划生育造成的我国中学生源的大落差, 中学面临着教育资源的整合, 各中学之间竞争激烈, 而这种竞争实际上就是应试能力之争、升学率之争, 而体育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是没有显性关系的, 在应试教育的牵引下, 许多中学着眼于自身的短期利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受到忽视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根本改变。

安儒亮曾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把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偏低的成因主要归为以下五个方面: (1) 教师的物质待遇; (2) 学校管理和领导行为; (3) 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 (4) 教师的人际关系; (5) 社会环境因素;诸多外在因素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1]有些中学体育教师对于体育事业热情淡漠、缺乏事业心和进取心。还有的教师根本不把体育教学当作一项光荣的事业来看待, 而只是作为一个差事来应付, 很自然地在工作中难有上进心和创造性。中学体育新课程的推进、实施需要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能进行, 这种消极应付的态度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 教育科研的能力明显不足

随着教育界对教师成为研究者呼声的日益高涨, 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大多数教师不重视这项工作, 缺乏教育科研的能力。江西省的一份调查表明, 53%的中学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无必要;69%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是教育研究部门的事;34%的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和推进素质教育关系不大;73%的教师对现代教学思想不了解;有76%的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新动态、新成果不了解;有83%的教师没有读过新版的本学科大学教材;有67%的教师在一年内没有读过教育理论杂志, 有91%的教师没有订阅学科教学杂志[1]。

二、中学体育教学实施新课程取得突破的措施

1. 职业道德的培养

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育人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 要加强新时期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这实际上也是对新时期教师的道德修养尤其是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职业道德素养, 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已初步确立, 就是“严谨治学, 科学育人;热爱学生, 以情育人;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团结协作, 共同育人;敬业乐教、勤业精业, 职业育人”[2]。

教师职业道德的体现并不是基于对硬性规定的绝对遵守, 而是教师本人应当把职业道德的规范真正融入大脑、消化在血液中, 了解到职业道德的真实意义所在。道德的约束只是一种外在的硬性规定, 是习惯意义上大众理解的对于事件的处理方式。而道德的真正意义在于发自内心的自我的约束和完善。自我主动寻求道德的完善和提升, 主动增强自我的素质, 对教育对象进行依据实际情况能动的教导, 只有这样的教师才真正从价值层面上认识到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才会积极主动地向新课程的要求努力完善自己。

2. 教学理想的塑造

教学理想是一个教师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最高目的。教学理想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终极体现。理想对于任何一个个体和事业来说都是其灵魂所在, 教育理想和师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教学如果失去了理想, 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失去了构建的基础。由此看来, 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首先要依赖于教学理想的塑造与明确。

现阶段, 中学体育教师职业道德水准较低的主要根源就在于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理想的短浅, 教学信心的缺乏。当下中学教学中反映出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对于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缺乏工作热情, 普遍觉得工作的前途渺茫, 没有真正体现出自我的价值。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地限制和制约了我国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 并且其消极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这种以个人利益为重而无视民族大业的行为正是教学理想短浅所致的职业道德的丧失。

教学理想是教师对于其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追求的最高目标。高尚、远大的教学理想能够使教师在日常的平凡的教学活动中被激发出无限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育新课程的实施中, 应该首先确立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进步的远大教育理想, 明确体育新课程的全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 创新力对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这会影响到几代人的思想意识, 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 在新课程条件下, 教育理想应该努力被树立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高尚教育理想。其次, 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 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该职业必须以学生的成长为重。教师要完成好本职工作就必须对学生有爱心, 有献身教育的巨大动力。特别是中学体育教师要培养对中学体育事业极大的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基础体育教学中去。

3. 个人修养的提高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决定着教师的精神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崇德等老师给教师素质所下的定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3]由此可见, 教师个人修养在教师素质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体育学科的课程设置的特殊性较之于其他学科课程更为生动而直观, 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更应该重视个人素质的修养。

“教师良好的个性修养所包含的心理品质一般包括持久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坚强的意志力及高尚的情感、良好的性格、愉快的心境、豁达的心胸等。教师的个性修养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智能的发挥和他们品德的形成及人格的塑造。而且对教师自身来说, 个性修养不仅是自身素质结构的核心之一, 并且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础[2]。面对新课程实施的现实情况, 中学体育教师更应认清形势, 努力培养和提高自我的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另一个重要方面是, 教师应该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以一个稳定、乐观的积极心态去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惟有这样, 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更新自己的知识, 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变革。

参考文献

[1]李建军等.当前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时报, 2000 (4) .

[2]国家教委, 全国教育工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 1997.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13

参照《xx县幼儿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比赛方案》的方案要求,结合幼儿教育特点,制订本方案。

一、比赛项目及办法

(一)通用技能 1.写字

选手书写规定的内容,字体不限,可以是楷书、行书或美术字,提供纸张。时间是10分钟。

2.讲故事

选手自选故事内容,根据抽签号的顺序进行。要求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形象生动,时间3分钟。

3.教学活动设计

选手根据规定的题目,独立完成教学活动设计,提供纸张。时间为40分钟。

(二)专业技能

1.键盘弹唱(钢琴、手风琴或电子琴)

在规定曲目中现场抽签,经5分钟准备后现场弹唱。要求旋律准确,伴奏合理,歌唱流畅、弹唱和谐,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力与感染力。

2.舞蹈

选手自备舞蹈内容,根据抽签号的顺序进行,服装、道具及音乐资料自备。要求编排合理,表演动作准确到位,表现力强。时间3~5分钟。

3.命题绘画

根据命题现场作画(绘画作品用油画棒着色),选手自备绘画器具,提供纸张。作品要求紧扣主题,富有创意,构图均衡、色彩搭配合理,时间为40分钟。

二、参赛人员:全园40周岁以下教师

三、比赛时间:10月23日

四、评分规则

通用技能项目的权重为45%。其中,写字10%,讲故事10%,教育活动设计25%。专业技能项目的权重为55%。其中,键盘弹唱20%,舞蹈15%,绘画20%。6个比赛项目分别按比重评分,累加得出总分后根据排名先后得出名次。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14

江山实验中学:王彦才

一、导入语

非常羡慕我们的同学生长在风景如画的浙江,这里有美丽的西湖,俊秀的江郎山。我来自吉林,那里有灵秀的长白山„„祖国各地都有无限大好河山,正可谓风景如画。

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大江南北,塞外关内„„(显示图片)看了刚才的图片,同学们有何感受?(生谈感受)对于这些,生活在那个时代的戴望舒有着更深切的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残损的手掌》。

二、初步感知

1、听范读,倾听诗人灵魂深处的声音。

2、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你觉得刚才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可以借鉴一下;不好的地方请同学们改进。

三、文本探究

1、同学们看诗的题目,“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为一个句子,有什么问题?(明确:不完整)

请同学们结合诗的内容,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我用残损的手掌做什么? {明确:摸索广大的土地,轻抚辽远的一角}

2、“摸索”是什么意思?(明确:用触觉去探索)诗人为什么用“摸索”这个词呢?(屏幕显示文章背景)

诗人是真用手掌摸索吗?(明确:诗人身在牢笼,是在想象,是用心灵的手掌摸索祖国大地)

3、自由朗读前半部分,找找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哪些地方?又在上面寄托了什么感情?边朗读边在书上勾画批注。

(明确:摸索到“这一片湖”、“长白山的雪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因为这些地方都已被侵略、蹂躏,都沾了血和灰,所以作者是非常痛苦、悲愤的。)

4、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自己有没有读出这种感情?再自己读一读,提高一下朗读水平。(生用情读)我来听听同学们的朗读是不是有进步了,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生一读)你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请其他学生也来评价一下刚才同学的朗读。

5、戴望舒的这首诗写的优美、悲愤而深情,但是老师觉得作者写诗还不够凝练,不够简洁,我做了些修改,请同学们读一读,和原文比较一下,哪个更好?说说理由。(大屏幕显示修改后诗句)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第一部分。同学们读得很有激情,但有时候换一种方式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这里哪些诗句不能用悲愤的语气来读,为什么?

诗人用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当摸索到那辽远的一角时,诗人的动作时“轻抚”,“轻抚”是怎样一个动作?哪位同学表演一下?“轻抚”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爱、亲切)

6、诗人“轻抚”哪里呢?(明确:那辽远的一角)那辽远的一角是哪里?请同学们结合前面介绍的背景思考一下。诗人轻抚辽远的一角时感觉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找出原文的诗句读一读。(明确: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感情?(明确:爱、亲切)它唤起了我们生命中最亲切的感受。

7、指名读,指导。

齐读,然我们温馨地、亲切地、轻轻地把它读出来。诗人为什么对那辽远的一角如此地依恋和亲切?

(明确: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能否说说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能否把你的理解化作朗读传达出来?(一生读、齐读)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这首诗写于1942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解放区也陷入了极度困难的境地,很多人对抗战失去了信心。但在侵略者黑暗潮湿的地牢里,却响彻着如此健康明亮的歌唱!这是怎样一种民族精神啊!请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带着爱、带着希望齐读17-26行。

四、课文小结

学习本诗,我们发现,本诗的情感显现出一种前后的对比:前半部分主要是冷色调的,低沉伤感;后半部分主要是暖色调的,高昂、憧憬。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期盼。

最后,让我们再次吟诵戴望舒的不朽之作《我用残损的手掌》,深切感受他切肤的沦亡之痛和深沉的爱国之情。

五、课后作业

中学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方案设计 篇15

一、关于调查问卷的说明

《调查问卷》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共设置问题34个,除两个开放问题外,其余32个问题都是选择题和等级评定题。其中1~14题为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15~20题是关于绩效考核指标和方式的调查,主要了解教师对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比重、绩效考核方式的选择、绩效等级的评定等的意见和建议;21~32题是关于绩效实施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了解教师对绩效考核政策的了解程度、本单位绩效考核的实施情况、绩效考核实施效果及对绩效考核方式的满意度等情况;33~34题是开放性问题,了解教师对绩效考核实施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组共发放问卷256份,回收183份,经过对问卷的统计整理选择,最终列入统计的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22.5%。调查对象覆盖全省12个市县,每个市县调研人数为2~6人。41份有效问卷中,1~32题全部完成,最后两个开放性问题完成率为46%。

二、调查数据统计

1.受调查对象数据统计。受调查对象3人来自市区的,占7.3%;11人来自县城,占26.8%;26人来自乡镇,占63.4%;1人来自农村,占2.4%;1人来自小学,27人来自初中,占69%;12人来自九年制学校,占30%;其中男性24人,占58.5%,女性17人,占41.5%。

受调查者中,来自市县重点学校的3人,占7.7%;来自一般学校的36人,占87.8%。其中教龄小于5年的12人,占29.3%;6~15年的16人,占39%;16~20年的6人,占14.6%;20年以上的7人,占17.1%。大专学历14人,占34.1%;本科学历25人,占61%;没有职务的普通老师29人,占70.7%;有职务的12人,占29.3%;高级职称4人,占9.8%;中级职称24人,占58.5%;初级职称11人,占26.8%;担任班主任8人,占19.5%;未担任班主任24人,占58.5%。任教学科覆盖语、数、英、史、地、政、信息技术、美术、体育等10个学科。

2.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方式。绩效考核指标共有17个选项,根据受调查者对17个指标的评级,排序如下:28人选择“职业道德非常重要”,25人选择“教育教学能力非常重要”,18人选择“师生互动与沟通非常重要”,17人选择“教育与教学研究能力非常重要”,16人选择“教学工作量(课时数)非常重要”,15人选择“学生的品行表现非常重要”,13人选择“出勤率非常重要”,13人选择“管理工作非常重要”,13人选择“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与习惯养成非常重要”,10人选择“教学常规检查结果非常重要”,10人选择“学生成绩非常重要”,10人选择“帮助同行与合作精神非常重要”,9人选择“担任专业技术岗位的高低非常重要”,9人选择“教学、科研获奖级别与数量非常重要”,6人选择“课题与论文级别与数量非常重要”,5人选择“学历水平非常重要”,4人选择“与家长的沟通与家教指导非常重要”。

关于绩效指标评价的可靠性,问卷给出了10个通用的绩效指标,并列出领导、同行、本人、学生、家长五个评价主体,受调查者选择每个指标哪个主体的评价更可靠。统计结果如下:指标1职业道德23人选择同行评价,占56.1%;指标2教育教学能力28人选择同行评价,占68.3%;指标3教育与教学科研能力27人选择同行评价,占65.9%;指标4帮助同行与合作精神29人选择同行评价,占70.7%;指标5师生互动与沟通,分别有13人选择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各占31.7%;指标6与家长的沟通与指导家教13人选择家长评价,占31.7%;指标7学生的品行表现16人选择同行评价,占39%;指标8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和习惯12人选择同行评价,占29.3%;指标9班主任工作19人选择同行评价,占46.3%;指标10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工作16人选择同行评价,占39%。

关于绩效考核等级划分,36.6%受调查者建议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34.1%受调查者建议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

关于绩效考核等级是否确定等级比例,63.4%受调查者建议不应确定各等级比例,确定各等级标准即可。

关于考核周期,58.5%的受调查者选择一学期进行一次绩效考核。

3.对绩效考核政策的了解程度及实施情况。问卷设置了5道题测试受调查者对绩效考核政策的了解程度。知道《海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绩效考评实施意见》的13人占31.7%;不知道该文件的24人,占58.5%。了解《海南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绩效考评实施意见》内容的8人,占19.5%;不了解的28人,占68.3%。所在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22人,占95.7%,未实行绩效工资的1人,不清楚是否实施绩效工资的18人,占43.9%。所在学校有本校绩效考核方案的19人,占46.3%;不清楚的8人,占19.5%,没有的9人,占22%;了解本校绩效考核方案的10人,占24.4%;基本不清楚的25人,占61%。对本校绩效考核工作比较满意的3人,占7.3%,基本满意的14人,占34.1%;不太满意的13人,占31.7%;很不满意的6人,占14.6%。有34人所在学校采用平时发放70%的基础绩效工资,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到学期结束发放的方式,占82.9%;有1人所在学校采用每月全部发放的方式。

4.绩效考核实施效果。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变化:9人选择变高,占22%;17人选择没有变化,占41.5%;10人选择变低,占24.4%。实施绩效工资后校内收入差距变化:27人选择差距拉大了,占65.9%;4人选择差距缩小了,占9.8%;5人选择没有变化,占12.2%。绩效工资分配的公平性:7人选择比较公平,占17.1%;22人选择不公平,占53.7%。不同学校之间的绩效工资差距:11人选择有很大差距,占26.8%;22人选择有一定差距,占53.7%。对实施绩效工资的忧虑:24人担心行政管理者比普通教师绩效高,占58.5%;4人担心拿到手的总金额减少,占9.8%;3人担心实施过程的公平性,占7.3%;1人担心绩效考核会给教师更多限制;1人担心教师评价过度量化导致素质教育实施不力。

三、现状分析

1.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的合理性。《海南省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设置了师德、工作量、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4项一级考核指标,将二级、三级指标的制定权授予各市县,但《办法》中仍然分别对4个一级考核指标的内容进行解释,并列出了相关指标供参考,各市县基本都按照《办法》中规定的内容明确二级、三级考核指标,并制定本地的教职工绩效考核量化表。虽然考核指标、权重略有不同,但指标数量都不少,少则十几个,多的达到几十个。

项目组根据《办法》规定的考核内容,并参考各市县的绩效考核表,设计选择了17个考核指标,让受调查者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统计结果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师生互动与沟通、教育与教学研究能力、教学工作量(课时数)、学生的品行表现、出勤率、管理工作、学生学习兴趣、态度与习惯养成、教学常规检查结果、学生成绩、帮助同行与合作精神等1十几个指标获得超过30%的支持率,其余6个指标的支持率较低。从统计结果看,受调查者并不觉得考核指标越细越好,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考核指标是否恰当合理,能全面衡量教师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既要综合考量指标的覆盖面,也要考量指标的数量,既要科学规范又要便于操作。需要重新审核现行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哪些指标是必要的,哪些指标可以合并,哪些指标可以精简。只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才能公平合理地衡量教师的工作绩效。

2.绩效考核的评价主体单一。现行学校的期末绩效考核程序,通常是教师本人填写工作量、科研成果获奖等个人信息,其他内容由学校绩效考核小组(校领导班子)或年级组长进行评定。是否所有的绩效考核指标都应该由绩效考核小组或领导班子评定呢,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合理吗?调查结果显示,10个考核指标得票最高的评价主体都是“同行评价”,一线教职工的想法与现行的绩效考核方式完全不一致,反映了一线教师对现行绩效考核的公平合理性存在质疑。科学、合理地选择绩效考核评价主体对绩效考核至关重要,关系到教师对绩效考核制度的认可和继续实施。

3.考核等级是否应该确定比例。按照《办法》规定,绩效考核优秀比例不超过15%。而调研中63.4%的受调查者认为考核等级不应该确定比例,特别是优秀的比例。绩效考核如果确定比例,就容易出现人为的划分三六九等的问题,反而会打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只是确定优秀的比例,容易出现或者矮子里拔高个、整体不提高,或者优中选优,打击其他教师上进心的现象。

从调查结果看,可采用等级标准制,即确定各考核等级的条件,对照个人业绩符合哪个等级就评定为哪个等级,各等级的考核条件根据具体情况由地方或学校自行确定。

4.绩效考核实施满意度低。虽然绩效考核已在学校推行8年之久,多数教师对绩效考核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如何操作不清楚,46.3%的受调查者对本单位的绩效考核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有:

(1)不公平,超过半数(53.7%)的受调查者认为绩效考核结果不公平。

(2)未达到预期目标。绩效考核政策实施的初衷是鼓励多劳多得,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然而调查中高达66%的教师认为绩效考核没有提高甚至降低了工作积极性,与政策初衷背道而驰。

(3)担心绩效考核重行政管理轻一线教学。58.5%的受调查者担心管理人员的绩效高于普通教师。

(4)绩效考核没有体现多劳多得,还是职称高低决定一切,尤其班主任工作的绩效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上一篇:论当今中国房地产现状下一篇:111实习报告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