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发展说课稿

2024-05-19

和平与发展说课稿(通用7篇)

和平与发展说课稿 篇1

班沙尔学校李学梅

一、说教材 :

《热爱和平》是未来版教材《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放飞和平鸽》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以当前国际社会人们面临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为载体,让学生去感受战争的苦难,体会和平的美好。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了解和平环境中的幸福生活,和谁是最可爱的人。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等一系列活动,实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有效性教学,最终达到品社教学的堂堂清。本课为一课时,我展示的一课时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水平以及我对本课教材的理解,我从三方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2、能够为维护和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3、知道人民解放军为保护祖国领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领土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所做出的贡献,自己能够为维护和平尽一份力量。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战争似乎离他们也并不遥远,现在身处和平年代的他们,没有对战争的忧患意识,因此,对本课主题了解并不全面,也不深刻,对人民解放军是捍卫和平和维护和平的使者也就知之甚少。课前布置的作业:用七彩笔画一画身边的幸福生活的人们;搜集的人们快乐生活的图片以及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的人们快乐的瞬间。体会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幸福生活。从而认识人民解放军,懂得世界需要和平,人们反对战争的道理,培养热爱解放军的情感,唤起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强烈愿望。

五、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因此,本课我以情境教学法和自主交流讨论法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其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张扬与提升。

在此前提下,为将单纯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式学习,学生通过搜集、展示的方式,在活动中自主体味、自主探究、快乐学习。

六、说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用七彩笔画一画身边的幸福生活的人们;搜集人们

快乐生活的图片以及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的人们快乐的瞬间。

七、说教学流程:

(一)触动心灵,企盼和平,激情导入

“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课堂伊始,我通过复习,让孩子们认识战争的罪恶,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愿望。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就在今天,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的童年正被无情的战火演变成了一场场噩梦。他们的脸上不再有笑容,他们的眼中没有

了幸福,看着那一张张惊恐的面容,透过那一双双企盼的眼睛,你读

懂了什么?学生: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的企盼。老师:今天,就让

我们带着战争中孩子们的企盼,一起放飞和平鸽,珍惜和热爱和平吧!(板书课题。)这样,孩子们在心灵的震撼之下对战争有了直观、深

刻的认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和平的企盼。带着这种震撼,我们一

起走入第二个环节。

(二)预习检测

1、__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渴望。

2、在和平年代里,是__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才使我们有

了安定、___、___的生活。

3、展示课前布置的作业:用七彩笔画一画身边的幸福生活的人

们;搜集的人们快乐生活的图片以及用手中的照相机拍下的人们快乐的瞬间。体会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幸福生活。

4、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描述在和平环境

中人们的幸福生活。

举例:在和平的环境里,孩子可以安心读书,老人可以安度晚年;

在和平的环境里,家庭才能美满,国家才能安定发展。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P77的小故事,然后回答问题:(2分钟)

1、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常用“橄榄枝”和“鸽子”来象征和平

呢?

2、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和平鸽和橄榄枝的图案呢?说一说。

(中国红十字会会标,联合国徽记,联合国旗帜等)

(四)合作交流

1、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和平的热爱呢?讨论后小组代表发

言。

教师:今天我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我们的家庭美满幸福,我们的国家安定发展,不能忘记我们最可爱的人------人民解放军。你知道

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的付出吗?

出示陆军、海军和空军的人民解放军的图片,感受保卫祖国的最

可爱的人。

2、阅读P80,观看图片(多媒体出示)。思考:当你们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和在宽阔的操场上玩耍时,当举国欢腾、庆祝佳节、万

家团圆时,你们知道我们的解放军叔叔在做什么吗?学生描述。

活动中,老师给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通过各种形

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和平年代里,是解放军叔叔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才使我们有了安宁、幸福、快乐的生活。

(五)展示讲解

1、解放军在边疆的生活和心情是怎样的?

2、看完边防战士的日记和家信后,你有哪些感想?你还知道解

放军叔叔的那些感人事迹?看图阅读,了解解放军英勇扑火、奋力抢

险等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解放军的可爱之处。

3、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解放军叔叔的热爱之情呢?

(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六)本课总结

在一首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总结本课,让学生懂得解放军不仅

在艰苦的环境下保卫着祖国的边疆,而且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解放军叔叔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年代,无论是在边

疆还是在内地,永远都是我们的最可爱的人。向人民解放军致敬!世

界在行动,联合国在行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了进来,不同

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也加入了进来,和平的队伍在壮大,和平的福

音在传递,让我们在和平的乐曲声中一起朗诵《和平寄语》,让我们

在朗诵中放飞和平鸽吧!

(七)达标检测

(一)填空题

1.在和平的环境里,孩子可以___,老人可以___,家庭才

能___,国家才能___。

2.人们常用___和 ___来象征和平。

3.人民解放军分为___、___和 ___。保卫着祖国的_

__,___,___,保卫着和平的环境。

4.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是每年的__月__日。

(二)问答题

1、为什么在和平环境下才能幸福生活?

2、王芳的邻居是位军嫂,请你告诉王芳她应该为这位军嫂做些什么?

(八)布置作业

给解放军叔叔写一份慰问信。

八、说板书:

生动、简洁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对本科的重、难点有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加深学生对本课重难点的认识。

战争年代付出生命

解放军

和平与发展说课稿 篇2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工业与我们”》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位置、中国的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而且,本节内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工业生产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极为密切,同时也为其他学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2. 教材处理

“工业与我们”标题下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鉴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宜采取“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思路,对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和授课顺序作如下调整:工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工业生产过程、类型→工业的地位、作用。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理解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工业的地理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

4.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和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法

1. 小组合作学习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 角色扮演

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会工业生产与各行各业的密切关系。

3.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课件将文字、图形、视频等媒体综合在一起,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课外研究性学习,激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1. 学会合作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培养互动能力,学会合作学习,这对学生今后学习与工作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学会用图

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3. 学会归纳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要求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概括归纳的意识,并能用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某一问题的含义。

4. 学会探究

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工业的分布与发展》的课件。

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数码相片,可用打印机打印出来。

[引入新课]课前老师请大家拍了自己房间的工业产品的照片,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而由众多的工厂组成的部门,我们称为工业部门。下面请各小组结合自己房间的图片说说都有哪些工业产品?

[小组讨论交流]各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说出自己房间有哪些工业产品,体会工业产品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组代表发言](学生照片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

[教师提问]通过小组交流,大家了解了自己房间有各种工业品,那么在我们的教室又能找到哪些工业产品?[小组抢答]

[教师追问]这些工业产品又是由哪些工业部门生产的?我们以电视机为例,仿照P109图4.24“追根寻源”。

[小组抢答]参与电视机制造的生产部门。

(采用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引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教师小结承转]通过对我们房间及教室的分析知道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播放视频]“汽车工业的生产过程”(视频形象直观的特点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组活动]结合视频介绍及图4.23“什么是工业”,讨论交流工业生产的三个阶段,体会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活动]以课桌为例说明工业生产的过程。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

[课件出示多种工业部门]哪些是提供生产资料的,哪些是提供生活资料?引出轻重工业概念。

[学生讨论交流课件下表]

(用图表形式边提示边回答并填表,知识脉络清晰,比较记忆。)

[教师提问]前面我们知道工业部门是由众多的工厂组成,你知道镇江哪些工厂属于重工业,哪些属于轻工业呢?[学生抢答]

(列举身边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体现了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教师承转]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学生自愿扮演农民、建筑师、军人、科学家分别评述对工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学生扮演其他多种角色谈认识。

(角色扮演,学生体会不同的社会角色,加深了对工业生产对各行各业的影响的认识。且表演比课本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较易突破重点与难点。)

[教师出示“2008年国内三大产业比重”图]结合刚才同学的表演,我们再看一幅三大产业比重图,这些都说明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工业占到了48.6%,说明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与农业、城市建设、科学研究、国防现代化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自由发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新课巩固]完成教学案练习 (通过巩固练习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使学习落到实处。)

[课外探究]安排探究内容:工业在镇江市三大产业部门中所占比重;当地“龙头”工业部门。

《战争与和平》说课稿 篇3

关键词:《战争与和平》 教学方法

一、说教材

教学思路: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鉴赏》的《战争与和平》,探讨的是一个凝重的话题——战争与和平。我采用绘画、雕塑、电影、招贴画等艺术形式综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呼唤学生的和平意识,体现艺术教学的人文精神。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感受艺术家源于战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流露出的悲壮、崇高的感情;

2.探究作品内容、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及创作的背景,提高对美的鉴赏和表现能力;

3.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对战争与和平主题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欣赏不同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们知晓战争的残暴与破坏性,以及和平的可贵。

2.通过对战争的正义与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说教法、学法

教具采用:

有关“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艺术作品,教学用课件。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播放一段电影《集结号》,创设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感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和平题材的音乐《最美的未来》来营造课堂氛围,以影片中的血腥场面来渲染战争的残酷,采用讨论法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说学法:

允许学生在观察作品时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作一些大胆的评论,避免用一些现成的艺术观点来否定学生的观点,可以让学生做适当的论证。通过用启发式的方法辨析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

三、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激发情感)

播放电影《集结号》片段 3分钟

大致内容:谷子地率领自己的连队与敌人殊死搏斗,死伤十分惨重,满地尽是双方的尸体。让人震撼。本课一开始就利用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抓住学生的情感,为下面的教学做好情感铺垫。

思考交流:

1.看了这个电影片段后,你有何感触?

2.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

战争,自文明萌发之始便恶梦般的伴随着人类。无论胜利与失败,都充满了杀戮与苦难。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痕迹,留在画面上的图像,储存在音符里的记忆,都是人们对逝去的生命的恒久纪念,更是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反思。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导入新课时通过播放一段电影《集结号》,创设情境,来刺激学生的感观,同时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战争与和平》

(二)战争与美术(积累情感)

1.摄影作品欣赏 3分钟

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战争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联。

长城(great wall)

思考交流:秦始皇为何修建长城,它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意图:以战争题材音乐来营造课堂氛围,点出课题。让学生讲出中国长城的几个特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雕塑欣赏 5分钟

《兵马俑》——秦

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没有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就不会有这样一个宏伟的奇迹;这个奇迹本身,也完全是战争的主题。

思考交流:这一组大型雕刻直接再现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它为什么在陵墓中出现?有什么特定的内涵?它们的敌人是谁?

(设计意图:欣赏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让学生思考作品与战争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反思战争(15分钟)

战争会引起社会的动荡,给广大民众以深重的灾难,战争破坏了平静的艺术环境,同时造成艺术家精神上的矛盾冲突,促使艺术家反思战争,反思人生和整个世界,从而创造出许多感人的作品。

①《1808年5月3日的屠杀》——戈雅

思考交流:在画面上都是些什么人?

画家是用怎样的与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动人心魄的效果的?(独特的光源)

结合生活实际讲解光源的运用

②《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达维特

思考交流:在画面中你感受到怎样情感纠结的场面?

教师对画面表现的故事作简单介绍

③《内战的预感》——达利

思考交流:作品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画家在画面中想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那些支离破碎的物象给你以怎么样的感受?

《1808年5月3日的屠杀》《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内战的预感》以上三件作品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对战争进行控诉,因此我们在欣赏作品时还应该注意作品抓住的战争的瞬间。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件作品,观察体会后进行发言。

(四)呼唤和平(8分钟)

《免胄图》——李公麟

《布雷达的投降》——维拉斯凯滋

思考交流:作品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愿望?

《和平鸽》——毕加索

思考交流:如果说《格尔尼卡》毕加索要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控诉,那么,在以上几幅画中要表达的则是怎样的情感?结合画面背后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唤起学生情感。

人们不希望战争,人们一直在祈祷和平。在艺术当中,我们一直寄托着这种良好的愿望。

(五)现场临摹招贴画《和平鸽》并伴随歌曲《最美的未来》(2分钟)

(设计意图:充分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体现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向。)

(六)总结并联系当时的事实——北京奥运会

《发展与合作》说课稿 篇4

《发展与合作》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发展与合作》,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发展与合作是本册书的结尾部分,也是人文地理的深化,国家和地区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原料、产品的供应关系,更突出了国家合作的重要性。本单元只有一节,它是了解国际形势、认识一些国际问题的产生演变的背景资料的基础。《发展与合作》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对世界、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目标及确定的依据

(1)确定依据

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联系实际设计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运用数据实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能够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以世界热点问题——金融危机为线索,培养积极思维的能力。

(2)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从而为分析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对策做好铺垫。

(3)角色扮演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比,国际合作,正确认识国际关系,树立对世界、祖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和发展水平差异。

5、难点: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及教材本身的需要,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教学目标,采取对比、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的方法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益于教学目标的落实。

三、教学流程

(一)设计思路

金融危机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相应的对策也是多样的;本节课针对初中生理解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和拓展。以当今热点问题——金融危机为线索,教学流程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殃及全球?

通过分析美国通用汽车生产的国际合作案例,学习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过程中的不平等性,来解决金融危机是如何殃及全球的。

2、面临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对策?

通过介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分析金融危机的解决对策,使学生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本课

通过“冰岛国家破产”等一系列新闻报道,引出如下问题:是什么导致事件的出现呢?金融危机爆发于哪个国家?为什么金融危机蔓延到全球,影响了我们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从金融危机看世界的发展与合作。

设计意图:以当今——金融危机为教学线索,设置有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2、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首先介绍金融危机的背景资料,内容要恰到好处,引入世界按经济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观察“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划分。通过“国际统计年鉴”和“世界政区图”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家总收入比较”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农业、服务业”图表,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图表,以图导学,突出学科特点;通过对比,突出特点。

3、案例分析,触类旁通

案例分析: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生产

思考以下问题:

(1)从生产汽车来看:美国的工业生产是独立自主的吗?为什么美国汽车生产要打上世界各地的烙印呢?(解决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利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布图”和“世界政区地图”,解释为什么金融危机会殃及全球。

(3)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国通用汽车濒临破产,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理解国际合作)

(4)在经济联系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我们把它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我们把它称为“南南合作”。

(5)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是平等的,这是造成发展中国家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完成课本第93页活动。

设计意图:利用——美国通用汽车濒临破产的案例分析,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既让学生体会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角色扮演,学以致用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呢?

角色扮演:铁矿开采商、汽车制造商、农民、发达国家领导、发展中国家领导等角色

问题:

(1)金融危机爆发,世界资金的流动性减少,购买力下降,对各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2)针对销售量下降,你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呢?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解决当今世界热点问题,体现了地理学科价值。问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角色扮演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提出的措施在现实生活都有相应的例子,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措施也体现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应对金融危机。

四、结束语:

本节教学设计紧紧围绕金融危机这个话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也希望我们地理课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去了解生活中的地理。

《发展与合作》说课稿2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陕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它分为“竞争合作谋发展”和“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两目。第一目主要说明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第二目主要说明我们要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合作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在竞争培养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好品质。现在我来说的是第一目“竞争合作谋发展”的第一、二环节内容。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我是怎样设计这一课时教学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遵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树立竞争与合作意识。

2.能力方面:培养辨证地认识竞争的能力。

3.知识方面:知道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懂得竞争既有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竞争

二、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1、教材资源: 陕版教材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基础,列举的例子也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使用教材中的一些例子在教学中是很有效的。

2、学生资源:学生的日常活动、游戏、兴趣、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差异性都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3、教师资源:

教师本身也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多阅读多浏览相关知识,并以故事或新闻播报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活”起来,同时也能营造了师生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教法学法

1、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过程以教师创新情景、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作为基本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营造民主、开放、活儿不乱、严而有度的教学空间。

2、角色体验法:

通过教材提供的图片等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使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去体会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性,它是谁也回避不了,谁也不能回避。

3、课内合作探究法

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当遇到竞争时,要学会合作知道竞争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亲近社会、明辨是非、做正值的人方能适应社会。下面,请大家想一想,中国女排的夺冠是竞争的结果还是合作的结果?还是其它的原因?(学生回答)通过师生讨论得出:中国女排的夺冠是竞争和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她们在竞争中相互合作,同时在合作中展开与他国的竞争,因此她们的胜利正是竞争与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请学生朗读教材28页的导语,师板书第十一课课题。

其实,竞争与合作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忙碌在大千世界,我们每个人既离不开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这就是本堂课将要学习探讨的内容。学生朗读引言师板书第一目的课题:竞争合作谋发展(上)

(二)新授:

1.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自学本目的第一环节并填写教材的相关内容。

(师板书)①为什么说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

②竞争与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过渡)我们可以看到:竞争与合作都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它们广泛地存在于个人、团体和国家之间。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呢?

2.下面我们共同学习本目第二环节内容

师板书问题:怎样正确认识竞争?

先看一篇《鲇鱼效应》的故事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不能活着上岸,因而价钱较低,后来人们发现,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于是在鱼槽里同时放进鲇鱼,捕捞的沙丁鱼在鲇鱼觅食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这就激发了其体内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何启示呢?

沙丁鱼面对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时,拼命地游动激发了体内的活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潜能,从而活着上岸。这就说明竞争能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师板书第一点知识

a.竞争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3.生自学教材第二环节第二个问题得出(师板书)

b.竞争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4.共同学习第二环节第三个问题 竞争既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又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生自学教材上胆小的琳琳因学习压力大而产生癔症的例子中得出:面对学习压力,我们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学习中的每次考试既不能过渡紧张,也不能放弃,而要正确客观的看待竞争。

5.填写教材32页上你的建议栏目。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谁也不能回避,谁也回避不了。同时,我们还懂得了竞争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树立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正确客观的对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竞争。

(四)作业:

1.为什么说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

2.竞争与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正确地对待竞争?

五、板书设计

(一)竞争与合作是 ①不同个人间的竞争与合作如学习中、招聘中

1竞争 社会生活中必然 ②不同集体间的竞争与合作如班级间企业间、

第十一课 合作 存在的现象 ③不同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如各国间的经济文竞争与合作 谋发 化等

展 ①竞争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如同学间的学习体育项目的比赛等

(二)正确认识竞争 ②竞争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企业间、国家间

③竞争既能产生积极作用又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学习压力过大P31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立足于学生的活动过程、引导思考、理解知识、形成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过程,切身体验到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必然现象,谁也不能回避,谁也回避不了。同时,我们还懂得了竞争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树立竞争意识,在竞争中发挥自己的潜能,正确客观的对待人生中的每一次竞争。

《发展与合作》说课稿3

一、教学目标

本章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2、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材在整个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记住世界前六位的国家及轮廓

2、记住世界人口超亿的前十个国家

3、理解世界各国的政治及经济划分类别

4、运用数据和实例,说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5、运用地图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6、用实例说出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7、能用实例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析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图片和材料,深入了解课本知识,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尝试体验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理解改革开放与发展国际合作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解析

这一章是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章,前四章介绍了地理基础知识,了解了世界的自然环境特征,居民与聚落的情况,但世界各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是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最后一章首先介绍了世界的国家和地区,了解它们的差异,最终是要寻求更好的合作。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章也是为学好世界地理打好基础。

本课由国家与地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三部分组成。

第一框题“国家和地区”,首先教材通过对不同国家间在面积、人口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各国家,地区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第二框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中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是本课中让学生认识了解的重点,象边界与领土间问题一样这样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予盾与冲突的根源。

第三框题“国际合作”,这部分内容中首先学生了解到和平发展是当今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国家在广泛的领域开展合作。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懂得国际的价值。

树立学生的全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本课的重点。

国际组织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其作用是协调成员间的活动,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入国际组织的作用日益重要,但国际组织在国际中的作用,特别是联合国在国际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学生掌握本课内容的难点,了解中国具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习重点:

领土的概念;世界主要国家的分布;世界主要国际组织。

四、学习难点:

国界线的划定及国界纠纷;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五、教学过程展开

[新课引入]

同学之间会不会产生矛盾?国与国之间呢?我们班有50多个同学,人数少会产生矛盾、纷争。世界这么大,有多少国家和地区?她们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其余各大洲。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板书)一、国家和地区

1、国与国的差别:

面积大小

人口多少

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程度

[投影]“世界政治地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出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吗?

(学生)学生看图,在老师的引导下一一指出面积前六位的国家。

[投影]“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

[提问]有面积“大”国,就会有面积“小”国。你能在世界政治地图上找出几个面积比较小的国家吗?

(学生)学生说不出,老师在投影幕上展示,并做简单介绍。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看“世界政治地图”,看看在俄罗斯境内那条红色的界线是什么界线?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大洲与大洲的分界线。说明俄罗斯的国土跨了亚洲、欧洲两大洲。

(提问)除俄罗斯外,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也是一国跨两洲的吗?引导学生完成书P87活动1。

(学生)

(承转)有国家就会有国界。

[提问]什么是国界线?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哪几部分?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多少海里?划分国界线有什么重要意义?(自读课本后回答)

(板书)2、国界

国界是本国与邻国之间的界线。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1958年,我国政府宣布的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因此,国界确定了一个国家行使主权的管辖范围,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不允许别国侵犯的。

[读图]阅读教材中“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国界线”、“埃及和苏丹、利比亚之间的国界线”图。

[讨论]美国与加拿大,法国和西班牙,埃及和苏丹、利比亚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

[归纳]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法国和西班牙则以比利牛斯山为界,埃及和苏丹则以纬线为界,埃及和利比亚以经线为界。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民族、语言、宗教、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志。出示“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

(承转)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指导读图]读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柱状统计图。教师讲解横纵坐标的选择和基本画法,学生读出主要国家的人口数字,对照《世界政区地图》找出上述国家所在大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

[教师总结]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有10个,亚洲占6个,并且它们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对照世界人口的分布图可以看到,亚洲东部和南部正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讲述]此外,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当今世界上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

[总结]目前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用歌诀来把握:

世界国家一百八,面积俄加中最大;

领陆领水和领空,两邦之间国界划。

政治制度分社资,多数国家不发达;

国际交往要平等,五项原则维护它。

(板书)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读图)“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知道在不同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不一样。

(投影)埃塞俄比亚、印度、德国、美国四个国家在经济、教育、居民生活上的差异。

过渡到: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读图]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工农业总产值比较图。

[提问]这两幅图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是发达国家的3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工农业产值却仅是发达国家的1/5,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

(讨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二战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是英、法、美、日等国的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些地区经济无法发展。二战后,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纷纷宣布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讨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落后的原因?

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导致其产品种类单一、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

⑵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不平等。

(提问)什么是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

学生讨论后,教师补充归纳: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人们常用一个“北”字概括发达国家的分布大势;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及北半球的南部,所以常用一个“南”字来表示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大势,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经济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南北对话”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而“南南合作”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板书)三、国际合作

(1)理解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阅读材料,了解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

(3)了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的概况;

(4)了解国际合作涉及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

[归纳]

和平与发展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岳麓版普通高中历史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一单元第六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课标、说教材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及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课题地位: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资本主义萌芽是近代前夜的一个新的发展,本课主要是讲述近代前夜农耕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本课是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的最后一课,是对前五课内容的总结和补充,同时又是纵向联结中国古代与近代以及横向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关节点位,能够很好的承接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总的来说这一个在整个经济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课本内容:本课讲述了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速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但由于君主专制统治的保守与封闭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最终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强盛,是资本主义萌芽的铺垫;第二部分是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介绍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和具体表现,以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第三部分是近代前夜的危机,主要讲述“海禁政策”以及近代中国农耕文明和西方工业文明之间的对比。

(三)重点、难点

重点: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明清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向。本课讲述近代前夜的发展就是在讲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所以确定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难点: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和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中国虽然也经历了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但近代中国却落后了,对于其中的原因,学生对此较难理解。所以确定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四)课题主线:近代中国由发展转向迟滞。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过初中的历史知识和高一的政治史,对历史已经有一个概念,并且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对高中历史学习已经基本适应,并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对经济史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他们思维活跃,对于问题的研究探索比较积极,求知欲强,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本课的内容涉及的问题比较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并且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不一,因此本课的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清时期中国农耕经济发展的表现;

2、掌握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表现和缓慢发展的原因;

3、理解“海禁”政策及影响;

4、认识近代前夜的危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教材中的图片、文字材料的阅读与分析,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和分

析解决问题,提高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

2、通过对东西方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比较,能够对历史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用比较方 法获得历史知识;

3、通过课堂合作探究,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闭关海禁政策,认识到对外开放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认识到闭关锁国造成落后,落后必然挨打;

2、通过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由盛转衰的历史史实,认识到一个国家、民族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开拓进取、学习借鉴,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四、说教学方法

这一节课我将采取传统的板书进行授课。

考虑到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有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

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和相关的历史资料。在讲述资本主义萌芽部分时,带领学生进行史料分析,增强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置了提问环节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互动进行互动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第3部分近代前夜的危机中我将会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中西方之间的对比,通过对比形成的强烈反差,可以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我会结合以上方法以及讲述法、讲解法、小组合作探究来让整堂课达到一个更好的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因为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一的学生,为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我用英国使者马嘎尔尼访华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最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乾隆帝如此傲慢?统治者的傲慢将会给中国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乾隆帝敢如此傲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是当时正处“康乾盛世”综合国力强盛,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统治者这样的态度会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西方国家出现迟滞。

通过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回顾,学生应该认识到中国古代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但是盛极必衰,这种高度发达的趋势并没有一直保持下去,随着西方国家的发展,中国统治者的政策已不适应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迟滞,导致进到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由此导出本节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的学习。

(二)讲述新课

1、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先从农业开始讲起,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概括出农业发展的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促进了传统农业结构的变化,出现了以织助耕,从而过渡到手工业。

通过对官窑和民窑数量以及规模变化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且通过对民窑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明中叶以后出现了雇佣关系。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过渡到商品经济。

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本第26页【清】叶梦珠《阅世编》中的一句话和课本第27页【清】《盛世滋生图》,让学生认识到商业和工商业市镇的发展,并且培养学生阅读图片和文字资料的能力。

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明清时期强盛的综合国力,让学生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这

样过渡到第二部分“资本主义萌芽”。

2、资本主义萌芽

(1)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我会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同时让学生找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间以及出现的地点和部门,这个内容课本较为明确学生基本可以独立完成。

带领学生对课本第27页材料进行逐句分析,来重点讲述本课难点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被学界成为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两个基本特征雇佣关系和商品经济。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并且我会通过一个图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上述内容。在这里我会设置一个提问环节,让学生比较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方式的区别,先给学生1~2分钟思考,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最后我进行总结和补充,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表现还能进一步加深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并且认识到其与传统手工业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并没有像其他新生事物一样迅速向前发展,而是逐渐冷却下来。

(2)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这个问题是课标要求的重点。在讲述这样部分时,让学生先阅读课本第28页中间部分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总结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造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尽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缓慢发展,我们仍处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明清之际,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同时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东来 中国近代前夜逐渐出现危机。

3、近代前夜的危机

首先我会列出一个表格,让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填写,进行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观念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到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已大体定局。让学生看课本中的“清代鸦片战争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中国已经被西方列强所包围,中国政府推行的“海禁”政策使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并且一步步埋下近代前夜的危机。根据表格和课本思考“近代前夜危机的原因”,由我进行讲述。最后引导学生反思中西方之间的兴衰易位已成大局这一历史史实,使他们认识到:我们必须面向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观念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识的解放时国家强盛的关键;必须不断反思自身的不足,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课堂小结

(明清时期我国的农耕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然而由于统治者的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抑制和阻碍了这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直接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远远落后,并潜伏下近代前夜的危机。)利用一段话对整课的内容进行贯穿,让学生回顾,加深印象。

(四)、当堂巩固

给学生出示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六、总结

本课的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多比较复杂,我主要是采用学生对课本提示的材料进行分析这一方法,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因为本课课本中所给与的材料相当充分,足够高一学生进行学习,所以在本课中我很少涉及课外的资料。本课除了完成课标内容的学习之外,还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并且让他们认识到固步自封是不可取得必须要走

和平与发展说课稿 篇6

二、教学目标

再来看一下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A: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生涯规划意识、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就业观和行为规范。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B:知识层面: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明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应掌握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个人素质和修养。

C:技能层面: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与技巧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课程以“职业发展”为抓手和切入点,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关怀”大学生素质提升的“原点”,也是“盲点”——正确认识自我,着眼于引领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明确目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自主习得生存、学习、交流、共处、做事和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课程重点

(1)认识自我与职业环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知己知彼)

教会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客观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了解自身的兴趣、特性、以及所处的职业环境,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期准备,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2)职业发展决策的理论和方法。

这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使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掌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策略。了解职业决策与行动的重要意义。了解如何进行科学的决策。掌握科学决策与行动的模式。

运用科学决策与行动理论,指引职业行为。(3)就业与创业指导。

在就业指导中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些专业方法和技巧,比如面试技巧、简历的制作以及如何进行心理调适等相关内容。创业指导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当前国家的政策法规,创业环境以及创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创业。2.课程难点

(1)职业发展决策理论的掌握与应用;

知识的掌握是重点,目的是掌握后会熟练应用,这也是难点所在。运用职业发展理论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涯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调适。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去验证,从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2)知识内化为能力与素质;

通过对自身客观的认识,对职业的了解,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顺利的完成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1)理论联系实际

本课程全部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融入实践,形成课堂实践教学、课外指导性实践、岗位体验式实践的“三级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大量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游戏、视频等方法和手段,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本课程强调“亲眼看”、“动手做”,通过视觉触电、感官刺激等体验式实践环节,使学生真体会、真感受,实现真收获。(2)柔性牵引。

有融入、才有兴趣;有兴趣、才能认同;有认同、才会内化。本课程着力在语言、场景、内容等方面引起学生关注与共鸣,在氛围营造、内容的深入浅出上下功夫,使学生真正“进入”课程。自主的学习。

比如:想要学生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自主自觉地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只靠说教学生们很难理解,可以引入小案例使学生看到有目标规划和没有目标规划的人他们的人生将是截然不同的,让学生意识到规划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乘胜追击,通过【撕纸游戏——时间的长度】:来让学生认识到时间有限要规划就在现在,让学生亲手去做,亲身去感受。

最后这一点儿时间,就是学生能够用于规划自己的时间。通过对比整个人生的时间长度,学生自己顿时感觉到时间的紧迫。内心受到了形象的震撼,效果远远大于说教,学生从中获得了更大的收获。(3)引用测评工具:例如在课程开始阶段,首先要进行进行自我认知,就会采用卡特尔16PF个性测评,《卡特尔16PF个性测评》是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个性心理测验之一,该测验的设计者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个性抽取出16种基本特征或称16个性因素: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和紧张性。这16种个性因素在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人格,相当完整地反映了一个人个性的全貌,在人才素质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设计、心理诊断、教育指导及心理咨询方面均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在进行职业选择和定位的时候还可以采用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霍兰德编制了自我职业倾向测定量表(SDS)作为人格类型和职业倾向测定的工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霍兰德的个性类型分类和测定量表可以作为职业咨询和职业选择的初步依据。本测验量表可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更好地做出求职择业的决策。(4)需求导向。

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针对不同的专业习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面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通过重新备课,在表达方式、案例使用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转换。这里就包括一个学情的分析,不同的专业的学生特点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说会审专业多数同学对会计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对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于提高。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情景模拟训练,小组活动等用来锻炼和提高学生生存、学习、交流、共处、做事和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内在素养和品质。加强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

五、说学法

在活动中学习,边活动边学习,借鉴学生熟悉的案例及情景,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实践,从实践强化知识,获取新的知识。也就是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本课程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在教师讲授之前自主学习,有一个自己的认知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样就会知道自己要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师生讨论法(课堂互动的学习过程,起到查漏补缺,加强印象的作用)、分析归纳法(去伪存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总结反思法(总结经验,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的过程)。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门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模块: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4+2学时)

(一)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

(二)专业发展与就业分析

(三)职业与岗位认知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通过自我探索和职业环境探索,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运用正式评估测试工具 第二模块:职业发展规划(8+4学时)认识自我(职业生涯旅程起步)

(二)了解职业生涯理论发展与应用以及掌握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

(三)职业生涯规划策略;如何适应职业角色、走向成功生涯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择业决策的程序,结合所学专业,了解就业前景,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深入了解职业,对职业目标进行调查分析,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分解目标,实施就业计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 第三模块:提高就业能力(4实践学时)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因素、政府因素)

(二)大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建议(包括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

(三)提高就业竞争力(三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培养,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第四模块:求职过程指导(8实践学时)

(一)搜集就业信息,把握形势与政策

(二)简历攥写与面试技巧

(三)心理调适

(四)就业权益保护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训练。开展第二课堂:课下模拟面试 组织模式: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了解就业政策和相关法规,学会在就业过程中维护自己权益。了解用人单位就业流程。掌握求职材料的撰写、求职面试技巧、求职礼仪。学会预防就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矫正心理误区。第五模块:职业适应与发展(4实践学时)1.大学生与职业人的区别;

2.初入职场可能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式; 3.新起点,新规划,做成功的职业人。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初入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掌握走向职业成功的方法,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职业人物访谈、经验分享、视频等。第六模块:创业教育(2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1.大学生创业的内涵与意义; 2.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 3.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 4.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过程;

5.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6.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

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内在矛盾 篇7

一般而言, 学者们在处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 均认为和平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他们认为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集中精力发展建设;没有各国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 甚至已实现的和平也难以巩固。

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以为和平与发展主题中除了相互促进的这层关系以外还内在的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不同国家追求发展的愿望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导致国际环境的不和平。正如亨廷顿在书中的观点一样:“动荡和衰朽的根源不是这些国家的贫困和落后, 而是它们致富和发展的欲望”[1] (P4) 。

世界各个国家在发展的时候, 必须依靠某种资源, 而资源往往是有限的, 因此每个国家的发展, 内在的就孕育着威胁世界整体和平的元素。发达国家需要发展, 发展中国家更需要发展, 但资源是有限的。一些国家经历过现代化的混乱之后,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国内的生产力高度发达。这种综合性的提高, 使得这些国家国内的各种资源会得到了积极的调动, 效率急剧提高, 但是这种提高也导致了另一种后果, 即国内市场的消费水平和各种资源的使用几乎达到饱和, 也就是说单单依靠国内资源的利用, 已经无法满足这些国家的发展要求。在国内资源差不多已经得到充分的开发之后, 这些国家必定并不希望就这样停滞不前, 但在这种饱和的状态, 以提高科技水平的形式来更大化的利用国内有限资源, 其可以操作的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并且成本会非常之大。因此发达国家会考虑向外界获取廉价的、更为广泛的资源, 来支持这个国家继续向前发展, 来支持这个国家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生活 (a) 。

这样情况之下, 发达国家必然要去一些发展中国家去抢占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资源。发展中国家的可利用总资源本身有所不足, 因为这些国家还没有完成现代化的过程, 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些国家原本就不能将自己国内的资源重新分化组合以充分的调动起来, 使其以发挥最大效能, 这个时候, 又有其他发达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到这些国家来抢占资源, 在这种资源利用率不高, 自身可利用资源又在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这些发展中小国也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那么, 这些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到他们国家来抢占资源的发达国家自然充满敌视态度。这种敌对态度, 就包含着不和平的因素。

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想采取以资源来换取国外的资金技术方式, 去提高自身资源利用能力, 以谋求国家的发展。这些国家希望以牺牲一定的资源来换取能够提高资源利用能力的办法, 从而提高现阶段的可利用资源创造的总价值 (b) 。但是这个时候, 发展中国家会发现, 他们遇见的情况往往是发达大国利用不公平的贸易规则不断压低这些资源的价格, 使得发展中国家出卖的资源量所能创造的价值远远小于发达国家的技术补偿能够创造的价值, 或者说发展中国家触出卖资源的价值大于资源利用率提高后剩余资源产生的总价值的提高, 即损失大于提高。这种情况下, 如果继续这种模式, 必然走入一种恶性循环,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可利用资源不断的被发达国家蚕食, 而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变得越来越慢, 甚至可能直到失去所有资源的一天, 这些国家也无法成功的走向现代。因而发展中国家必然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继续下去, 相反发达国家当然是希望能够持续这种模式, 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汲取营养来供应自己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发展之间, 存在着如此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至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根基是严重不稳的。

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每个国家追求发展的愿望, 就会造成国际环境的不和平。我们知道和平应该是一种稳定状态, 如果参考亨廷顿所说的“纯正的传统社会虽然愚昧、贫穷, 但却是稳定的”,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2] (P31、32) 这种逻辑,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 如果发展中国家愿意一直停留在待发展的状态, 发达国家也只是慢慢提高本国资源利用率而不去打其他国家的主意, 这个世界就会处在一种和平的状态下;要不然就是每个国家都成功的实现了现代化之后, 任何国家已经没有外国的资源可供抢夺, 想要再发展, 只能依靠提高自身的资源利用率, 所有国家都处在这种缓慢的发展状态之下, 世界也能变的和平。这两种情况下, 世界保持和平状态的前提, 都是需要消灭发展或缓慢发展。这不也是意味着发展与和平之间存在着矛盾。当然这两种情况都非常的理想化, 在现实世界里很难实现, 实际上每个国家都在拼命的谋求发展, 每个国家的发展进度也都不一样, 并且发展的快的国家还要想各种办法阻碍其他国家的发展, 导致这个世界会长期处于亚和平的状态。而造成国际环境不和平的因素, 就包含着这种希望发展的意念。因此我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内在矛盾的。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是辩证统一的, 以前的讨论多局限于两者统一的方面, 而对于两者之间的矛盾方面的辩证却很少有所涉及, 本文正是对于这一方面的初步探索。

a市场经济下, 人们总会希望以更少的成本来获取更多的资源, 因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去抢夺世界资源。

a可利用资源创造价值=可利用资源×资源创造价值率

摘要:一般而言, 学者们在处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 均认为和平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和平与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动。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以为两者间除了相互促进的这层关系以外还内在的蕴含着一定的矛盾。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关系,矛盾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幼儿园礼仪心得教育下一篇:刑法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