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随笔:读书的习惯

2024-08-17

情感随笔:读书的习惯(共16篇)

情感随笔:读书的习惯 篇1

个杂文作家,杂文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它要求作者知识渊博,因此我必须读书。可我又是业余作家,白天工作,晚上写作,这两项就占去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读书确实有困难。但我有办法,那就是靠习惯读书,因此虽然异常繁忙,我还是读书不断。

我读书的习惯是这样的,只要上床就必读,直读到困倦为止,中午午睡和晚上睡眠均如此;只要如厕就必读,当然,是在干大活时,干小活我手忙不过来;只要忙中有隙就必读,能读几页就读几页。这样,由于这些习惯,我每天都能阅读一二个小时,日积月累,如今已“读书破千卷”。

习惯都是养成的,读书的习惯也是如此。我怎样养成读书习惯?有两靠,一靠决心。作家不读书就写不出东西,我读书之心是吃了秤砣的,这书是非读不可;二靠相信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总会有,因此我就把一天中边角余料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后成了时间的富翁。开始时,还不太习惯,我就强迫自己坚持,结果很快就习惯了。我现在的状况是,上床后不读会儿书就睡不着,如厕时不拿本书就难出“产品”,繁忙间隙不读它几段就心里没着落,习惯的力量就是这样伟大呀!

世界上爱书之人可谓很多,读书的动机也多种多样。有人靠压力读书。古代士子为参加科考求取功名而寒窗苦读,现代青年为考公务员也不得不读;有人靠兴趣读书。天生就是书虫,啃书本之香胜过啃排骨,不吃饭可以,不睡觉可以,不让他读书,你干脆掐死他;有人靠品位读书。崇尚高雅的气质,崇尚丰富的内涵,生活非常时尚,情调有点小资。我则靠习惯读书,一书在手,心神怡然。这算不算读书的第“四大发明”呢?

我怎样想到靠习惯读书?受两个人影响。一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欧阳先生读书有“三上”——马上、枕上、厕上,这些时间都很零碎,不靠养成习惯难以坚持。二是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工作非常繁忙,但他仍坚持每天必读一小时书。记者采访时,他也说,读书关键是养成习惯。看了他们的`事迹,我阿Q似地想:“和尚摸得,我不摸不得?”他们能养成习惯,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就开始培养自己,现在读书的习惯终于“炼”成了。这个习惯一“炼”成,我想我必将受益终生。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还靠什么?还靠书。以色列人爱读书,在他们看来,文学、诗歌、音乐、艺术对人类就如同水和粮食一样重要,读书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以色列平均每人每年要买10到15本书,而实际的阅读量却大大超过这个数字。他们为教育孩子读书,常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情。我欣赏以色列人的浪漫情怀,当读书成为一种浪漫的生活方式时,人还怎么可能不去读书呢?

情感随笔:读书的习惯 篇2

第一, 家中有藏书。很多父母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拼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 创造一个物质充裕的家庭环境。许多父母都把关注孩子成长放在了物质需求层面。家庭文化资源的累积相对来说关注还是不够的。很多家庭装修考究, 有着高档的家具和时尚的电器, 但书籍的数量却少得可怜。甚至除了孩子的教科书、教辅书之外, 家中几乎无藏书。有些母亲愿意一次花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去买各类化妆品, 但是每年用于书报的投资却少得可怜, 或者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在这样的家庭中, 要想指望孩子有读书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 父母要读书。我们中国人特别重视书房, 很多人买房子的时候, 都要特地拿出一间辟为书房。但实际上有书房者却未必真读书, 在书房里摆着的书籍, 一年年寂寞, 甚至蒙上灰尘, 成为装门面的东西。

读书的兴趣既得自遗传, 又源于模仿, 父母起码有一方热爱读书, 儿童喜欢读书的可能性才大。在儿童心里, 父母就是他们的榜样, 他们很多习惯的养成都源于父母。笔者应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可是在我的记忆中, 父母从来没有要求我读书, 而是用他们的行为来感染我去读。记得有一年正月, 便衣警察来抓赌, 他们敲门进来后, 连声说“抱歉”, 因为他们发现我们全家人手一书, 都在读。对于父母来说, 放下手中的活计, 静静地看一两本好书, 就是他们过节的方式。那时正月农村赌博成风, 每家要么打牌、打麻将, 要么看别人打, 像这样全家读书的场面还真是少见, 应该说我的阅读习惯就得益于父母。

第三, 读书要分享。古人云,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这说的就是交流的重要了。交流除了能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之外, 还能增长读书的快乐, 提高对读书的兴趣。读书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如果发现你读过的书, 有个人和你一样也读过或正在读, 心里顿觉亲切。如果发现有个人和你一样喜欢某位作家, 心中就感到快乐, 甚至视对方为知音。

儿童也一样, 当他发现他读过的书你也读过, 并且能和他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时, 是很快意的, 这种快意不仅来自交流的内容本身, 还因为书籍在亲子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 儿童在这个过程中感到了父母对他的关注, 品尝到分享的乐趣, 又更乐意去阅读。

第四, 书籍不妨随处摆放。有很多人喜欢整洁干净, 每天都要收拾屋子, 自然也“容忍”不了随意放置的书籍, 非得把书归拢得整整齐齐, 全部放到书柜里。其实这种做法不一定有利于儿童养成读书习惯。因为读书不一定非得是有意识的, 事实上没有明确目的的“闲读”往往更使人受益。这也意味着儿童读书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正襟危坐, 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 不能靠催逼, 而要去等待, 去唤醒。

在书柜之外, 随意放一些书, 正是隐蔽了教育意图, 充分利用了人“下意识”的这一特点。在沙发上、在地板上、在电脑桌上、在床上, 甚至在洗手间, 视野所及, 都可以放置一些书, 它们就在那里无比耐心地等人们读呢。闲暇的时候, 不管在哪里, 都方便孩子随意地抓起书来, 说不定就读出个如醉如痴的境界来。这也是有意中的无意之举。

第五, 常带儿童去书店。现在网购图书比较多, 去实体书店购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实际上实体书店对于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还真是有好处。好的书店环境优雅, 一走进就像进入了一个浩大深邃的文化的海洋, 并且其中能遇到一些热爱读书的人, 看他们一卷在手, 静静地品读, 这样的氛围本身对儿童就是很好的陶冶。

在网络文化时代, 儿童也被大量的信息冲击, 被各种流行娱乐元素裹挟, 心气儿是很容易浮的, 没有沉静之心, 是读不进去书的。而多带孩子去实体书店, 多接触书店安静的环境, 能让他们心也变得静下来。这对于让儿童爱上读书, 是很有好处的。

第六, 无论去哪里, 都不要忘记带上一本书。这是一个让儿童终身受益的好习惯。不读书的人总有个借口, 没时间读。其实时间永远靠挤, 等闲下来读, 就永远不会读。外出的时候, 有些预料不到的时间空缺。比如, 等公交车时, 去银行办事等候时, 等待约会时……用这些时间来读书, 不仅填补了无聊, 日积月累, 也会收获不少。尤其是旅行, 旅行把一个人暂时从俗常中抽离出来, 心灵不在原来熟悉的空间, 反倒容易沉静下来, 正适合读书, 充实的感觉反过来又会带动进一步的阅读。

情感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培养 篇3

一、培养情感,以爱心进行感染

1.爱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的爱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情感,它能为幼儿发展创造一种无压仰感,充满激励的良好心理背景。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我以热烈的爱、深沉的情,让每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待人冷漠、情绪消极的孩子,通过良好的情绪刺激,激发出热烈的情感,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情感教育是感染的,而不是教出来的,不仅要用爱去感染,还要充分利用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选择幼儿周围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萌发幼儿关心同伴、关心老师的情感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有一次班上乐老师生病请假了,我就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乐老师?想些什么办法去慰问乐老师呢?有的孩子说:买些礼物去看望老师。有的孩子说:我想出一个好办法,我们每个小朋友说一句话把它录在录音机里,让老师听听我们的声音。小朋友各抒己见,在这特定的环境中萌发出关心老师的情感。他们还表示,以后如果班上有小朋友生病了,孩子们也会纷纷去看望,慰问。

二、家园合作,榜样引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1.加强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先从教育家长开始。如果孩子的父母平常彬彬有礼、乐于助人,那么他们从小受到熏陶,也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我们重视家园的密切配合。通过举办家长会、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向家长开放半日等活动,及时向家长介绍情况,征求意见,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2.老师对孩子的爱使他们产生了安全、愉快、积极的情感和心理潜能,促使孩子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并产生良好的行为动机,促使良好的习惯的形成。

3.如果教师总是说教式的讲道理提要求,孩子肯定不能很好接受,只有通过情感渲染,把道理寓含其中,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懂得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例如:刚带小班的时候,有些孩子行为散漫,不受约束,总喜欢在活动室里打闹。因此,我先向家长提出,爱应该是有要求的爱。请家长们配合老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方式

1.激发孩子良好的情绪,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行为习惯。通过激发孩子感情,导致孩子良好行为的表现,对个别孩子需要采用个别方法,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活动中,做到一视同仁。

2.采取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方式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动作和知识发展是通过活动而获得的。”因此,有些行为习惯的培养就采用儿歌或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孩子学习掌握。

(1)培养孩子良好的洗手习惯。要求孩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饭前便后要洗手,撸起袖子,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搓指甲,搓虎口,冲洗手心和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洗完手后,再让孩子们比一比谁的小手最干净。这样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都会有趣的边念儿歌中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2)培养孩子走楼梯的良好习惯。又编了儿歌教孩子们唱:“一二三四五六七,小朋友们上楼梯;向右走呀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小手扶着小栏杆,一级一级往上走;七六五四三二一,小朋友们下楼梯;向右走呀不拥挤,一个跟着一个走;小手扶着小栏杆,一级一级往下走;上楼梯呀下楼梯,安全第一要牢记。”

(3)培养孩子用餐的好习惯。我边帮助边指导:“孩子们吃饭时,坐端正,右手拿调羹,左手扶着碗。细细嚼,慢慢咽,不剩饭,不挑菜,自己吃饭真能干”或者“要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就不好。不挑食也不剩饭,细嚼慢咽肠胃好。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谁是好宝宝。”

总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每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家长和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反复抓,抓反复,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作者单位:江西省东乡县幼儿园)

习惯的随笔 篇4

有一些习惯,让我有些不该。

习惯了两手插在兜里,一个人走在傍晚的路上,风吹得脸颊生疼;习惯了蜷在阴暗的角落里,慢慢习惯无声的哭泣;习惯了开一盏昏暗的灯,在学习时写一下那些久别了的,文字彻起的华丽段落;习惯了别人说自己的秘密。

这些习惯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呢?

也许四开始写密密麻麻的字的时候吧;也许是上课想打瞌睡的时候吧;也许是告别了童话书的时候吧。

习惯了剪清爽的短法;习惯了穿宽松的长袖衫;习惯了数学课上写作文。

不该逃避,不该抛弃。

可我有什么办法呢?

2、不得已

有些不得已,让我变得虚伪。

不得已在老师面前装做很乖的样子;不得已每天放学到家就要拖着书包进卧室;不得已在老师巡视到身边时埋头苦学;不得已在父母朋友面前规规矩矩;不得已给自己的竞争对手说自己昨晚8点就呼呼大睡了来迷惑她。

我为什么要不得已?

因为这个世界不能由我主宰;因为这个世界恶总是比善多;因为这个世界里有太多太多的我不知道。

不得已忘记他,不得已锁上日记,不得已撕掉未完成的小说,不得已收起五彩的颜料。

我知道必须这样,可我仍然不愿。

3、灵感

一放假,灵感就全没了,真的,不然,我不会如此无聊。

优秀随笔习惯的过客 篇5

每个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比如我习惯了用一种洗发水,习惯了用一种护手霜,习惯了早上喝蜂蜜水,日常生活中好多好多。

人的感觉也是,假如你形成了一种习惯,那么这种习惯真的是一种很可怕的事。不知不觉的,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渗入自己的思绪中,而且是无所不在的~多的是理性吧?只是在心里会有那么一点小的触动吧,最后都会归于平静吧都归于零吧

因为认真,不能潇洒。因为认真,不能拂袖而去。因为认真,不能假装每天的等待是一种习惯

也许距离总是产生美吧,若是整天日日肌肤相亲,总会相看生厌的,想像中的生活真的不能和现实中比较

他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匆匆的来匆匆的.去又匆匆的还是不再提起吧回不去那种自在的聊天方式了,自在的带着耳机听着歌,静寂的夜晚,有个人就在你的电脑对面跟你一起。。既然选择匆匆消失,什么都没留,那就让它匆匆的消失吧

一切恢复原状,带着点点失落

★ 还是朋友作文

★ 朋友也许也是过客作文

★ 《过客》

★ 我不是归人是过客-随笔

★ 过客作文

★ 父母是权威还是朋友?

★ 随笔属于日记还是作文

★ 随笔是日记还是作文

★ 过客优美语录

教育随笔:良好习惯的养成 篇6

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喝水,来了一阵吵闹声,饮水机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李健立张开双手挡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健立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她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健立不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真是这样吗?我相信健立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听了我的话,健立擦了擦眼泪,还略微带点哭腔地说:“我口渴,我不要排队,他们太慢了。”“小朋友你们渴吗?”“我们也很渴。”“小朋友们都很渴,这该怎么办呢?谁愿意让健立排前面”。这时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让他排前面,我表扬了这位小朋友。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健立,小朋友们对你真好!”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

让读书成为孩子一生的习惯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从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1)例举读书的好处。

告诉孩子许多名人小时候就很喜欢读书,读书能开发智力,从书中我们可以懂得很多平时不懂的道理,平时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也可以在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2)共同读。

和学生共同读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本书,读好后互相考。学生觉得自己可以考老师,兴趣特别高,为了把教师考住,他们往往看得也格外认真。

(3)开展活动。

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掌握了不少精妙词句,他们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比如“小小朗诵家”、“词语接龙赛”、“美文欣赏会”等;指导学生编写手抄报、写读后感、设“采蜜集”,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二、创设阅读氛围

1. 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在我的班级中,墙壁上贴有与书有关的名言,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班级中还设立了一个图书角,让学生随时都可以拿到书;要求学生平时书包里随时都有一本课外书;一周有一节读书课,教师对阅读方法进行引导,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每天中午上课前让学生看半小时的书,教师在这个“午读”时间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身教往往重于言教,当学生看到教师捧着书静静地阅读,他们也会被深深地吸引。

2. 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学生课外阅读的很多时间都是在家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要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提议家里有一个房间布置成书房,而且要求家长即使不喜欢看书,每天也一定要抽时间装模作样地看一阵子书。把阅读课外书作为每天固定的作业,让学生养成每天睡觉前都看一会儿书的习惯。

三、推荐阅读材料

1. 课文拓展

每一册的课文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而选入课本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拓展课外读物。

(1)根据文体,推荐同类型文章。

根据学过的不同体裁文章,引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例如学习了《丑小鸭》,引导学生读其他的童话;学习了《山雨》,引导学生读其他写雨的文章,等等。

(2)根据作者,推荐阅读系列作品。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的名篇。教学时,可补充有关作者的生平、作品,以供学生阅读。例如学习了魏巍的《再见了,亲人》,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学习了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向学生推荐李白写的其他送别诗篇。

(3)根据内容,推荐阅读相关文章。

①根据内容阅读相关的时代背景、人物故事等资料。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之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阅读有关周总理的文章——《大地的儿子》、《周总理,你在哪里》,感受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夜以继日、不休不眠地工作,真真正正是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总理。②课文是节选的,到课外查找、阅读原著。例如学习完《冬阳·童年骆驼队》,要求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学习完《少年闰土》,要求学生阅读小说《故乡》,等等。

2. 根据“特殊”,推荐特定的读物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胆小,有的性格比较急躁,有的不自信,有的缺乏毅力……根据这些“特殊”,我给他们推荐特定的读物。例如:有关励志方面的书、一些名人的故事,等等,让他们从其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他们为榜样,克服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四年级我班转进来一个男孩,这个孩子喜欢打架、逃课,上课捣乱,学习不认真,常常不做作业,他的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来到我班后,除了和他谈心以外,每周一节的读书课,他看的书都是我特意挑选的,每堂课看了以后,我几乎都要请他讲讲自己的读后感,趁机引导他也要向书中的人物学习。一个学期以后,我发现他有进步了,于是我又坚持这样做,惊喜地发现他的进步越来越明显。到了六年级,他已是一个很懂事的男孩子,成绩也进步了。他还把自己看的《十万分之一和千分之一》、《我一定回来》、《另一种感动》这些文章推荐给我看,说这几篇文章特别令人感动,让我一定要马上看。在学校举行的课外阅读积累比赛中,他荣获了三等奖。我认为,阅读就是一剂良药,是一种力量,它能完善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一个小孩思想健康了,态度端正了,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进步了。

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篇8

一、个人——每天一次回顾

要想让孩子读一天书并不难,可是要想让他们每天读一点儿书则非易事。然而,只有当“每天读一点书”深入学生的心灵并成为习惯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爱读书。如何推动学生每天坚持读书呢?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每天作一次回顾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1. 睡前回顾。我们要提醒学生:每天临睡觉时想一想,今天读了哪些书?想想从课外书中获取的知识,回味一下让自己铭刻于心的语句,让记忆深刻的情节在脑海里过过电影……如果还有没完成计划的阅读量,就得抓紧时间补上。

2. 次日回顾。在每天的晨读时间,指定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前一天的课外阅读情况,介绍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新知,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吟诵描写优美、意蕴丰富的语句或片段并作好记录。

二、同伴——每周一次交流

同伴交流读书所得,不但能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分享课外阅读的收获,而且能够于无形中促进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良好习惯。

1. 什么时候交流?我们在每星期一或星期五安排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交流前一周或当周的课外阅读情况,并成为一种制度性的习惯。

2. 交流什么?学生进行同伴交流的内容应尽可能广泛一些,既可以分享有价值的信息,互相介绍精彩的故事,也可以交流读书的感悟和实用的阅读方法,还可以互相欣赏、评点读书笔记。

3. 如何进行交流?同伴交流时氛围应力求轻松,可以在教室里交流,也可以在校园里自由选择地点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应灵活一些,可以自由结对进行交流,或以读书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自主推选出较有价值的阅读成果进行班级交流。

三、班级——每月一个主题

适当确定阅读主题,既能保证学生在适度集中的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效率,又能大大方便学生间的交流与共享。

1. 主题哪里来?首先,可以从单元主题中选择。语文教材大多是按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主题进行相关的拓展阅读。其次,可从时令、节日、时事中挖掘阅读的主题。例如冬天到了,可以确定“走进冬天”为主题,阅读与冬天有关的科普知识、古典诗词、名篇佳作等;又如新年将至,可以选取“年的味道”为阅读主题;再如针对近来出现的红色旅游热,选择“感受老苏区”为主题进行探究阅读。

2. 主题谁来定?为了提高阅读的主动性,一般而言,阅读主题应该由学生自主确定,让学生通过讨论或者民主表决,选出感兴趣的主题。在学生选择阅读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比如帮助学生打开选题的思路,与学生一起选出比较适宜的主题。

四、学校——每学期一个活动

为了让学生长期保持阅读的热情,并最终形成读书的习惯,我们有必要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因此,学校每学期至少要举行一个与课外阅读有关的系列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平台,推动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

1. 活动的内容应尽可能丰富一些。比如定期利用学校集会时间举行“新闻发布会”,让各班推选学生发布国内外有关新闻、课外阅读中了解到的新鲜知识及有关信息;发动各班定期组织主题阅读报告会,邀请相关学段的同学参加并发表评论;举行经典涌读、校园读书节、校园图书展、读书笔记展台等活动,以丰富的内容营造书香校园。

2. 活动的参与面应尽可能广一些。校园读书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读书,所以举行活动时,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例如举行“读书笔记展台”活动,首先应在每个班级开辟展台,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读书笔记,并组织学生进行分享与互评,在此基础上,再由各班推选出富有特色的读书笔记在学校展览室进行展示,并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3. 活动的时间应尽可能长一些。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要有时间的保证,如果活动的时间过短,就容易流于形式,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所以,在活动策划时,应把活动的内容进行有效细化,形成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例如“校园图书展”活动,可以细化成一系列的活动:寻找好书——介绍好书(我为好书写提要、我为好书写广告)——图书展示——评选“我最喜爱的图书”。

一切都只是习惯的生活随笔 篇9

身边的朋友总是弥漫着幸福的香气,幸福的笑容依旧那么甜蜜

今年的`冬天来好象来的特别早,一切都是一成不变,还是习惯一个人站在窗口喝一杯热牛奶。想着过了20几个春秋,依旧还是孤身一人。我会安慰自已说一切都只是习惯。

夜晚的寂静让我收援我撩乱的心情,庆幸自已不用为感情而烦恼,虽然只是孤单点。虽然身边很多让我羡慕的幸福.

我也曾这样幸福过,被宠过,我也爱过他一个,而我只是他爱过的其中一个,我可以因为爱他而愿意放弃自尊,甚至可以跟别人一起共享他。

我甚至认为我对爱的包容是很少人能容忍的。我自认为我的爱可以感动对方,我知道感动不是爱,但我还是依然期望他能施舍一点给我.

同学打电话过来都会问,什么时候结婚,现在还没男朋友怎么结婚呢?我想以后相亲直接结婚好了,也许会没有感情也许彼此都不爱对方。但至少不会心痛。

我迷茫自已的未来,我姐说要充实自已,做最优秀的女人,一定会找到自已相要的幸福,所以我选择听从姐姐安排。回到深圳考个会计初级职称。如果感情是失意的,我希望能在工作中找到我的价值。

随笔:习惯这近乎倾斜的世界 篇10

痛到深处才知愁滋味,伤到深处才知心已碎,多愁善感的我始终逃脱不了伤感的倩影.久违的沉默,让我再次敲打着键盘写下心中最真的感悟!独自面对着那些山那些水,一个人的旅行,留下的不是美好的回忆而是伤感的记忆......

我知道有些伤痛真的只能独自品味,因为我深知真正了解我的人并不多,所以选择坚强,再多的苦楚也只能藏在心灵的最深处其实我知道每一次回家都会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有些伤痛只有自己才会明白!这个社会太现实,也许开始我还曾抱有一点希望,希望这黑暗的一切会有所改变,记得有句话说,寒冰不能断流水,人亦有再逢春时!但是久而久之,渐渐地我开始习惯,习惯这近乎倾斜的世界......

其实这个社会并没有错,错的只是社会人的思想!

当与以前的朋友偶遇时,我不知道内心深处是陌生还是熟悉,但我们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了,彼此的关心地话题也不再是那些曾经相似的了,渐渐的我也懂得了这样的生活,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世界,人总要学会着长大!相遇带给我们也许不在是那份真情与熟悉,而是一份伤感与陌生!

朋友的关爱不管是哪一种,至少表明还记得你,有些人从消逝在我们视线的那一刻起,也许我们未曾记得彼此!有些事、有些人、有些记忆此刻发现都是那么的`真实与残酷.....

有时候我心真的好痛,那是一种难以诉说的痛,也许那就是有苦难言吧!有再多的苦却发现身边的那些的好朋友都随时间记忆的消逝在茫茫人海中,有时候真的想找个人倾诉,想了好久却发现思绪最后还是被记忆与岁月侵蚀了,心已经找不到港湾!

最后只有闭上双眼聆听着那忧伤的音乐去抚平心中那些伤痛,有人说,家是心灵永远的港湾,然而家却成了我最大的苦楚与伤感的源泉,并不是父母对我不够关心,其实爸爸妈妈你们真的辛苦了,在此真的很感谢你们只是我自己很没用,现在还没有能力让你们幸福!有时候我多想去诉说我心中的无奈,却发现我真的没有那份勇气,发现只剩自己一个人在独自漂泊!每一次我想要去诉说,却最后把那些话咽回了心中,因为我深知有些事情注定只能永远埋藏,尘封在记忆最深处!

我不知道是我不够坚强还是我心中有太多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再次泪流满面,伤心无助的时候,只能独自品味那些苦涩......

如果我脆弱,谁替我坚强?也许别人认为我是一个乐观的人,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在乐观的背后有许多难以诉说的故事,但是我还是在用微笑继续我悲伤的生活...

明明知道这样的自己活得很累很累,却还是继续这样的人生!有时候我听着自己心对我诉说,孩子坚强点吧,这就是你的命运,留给你的选择只有无奈和面对,虽然承受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痛,终有一天所有人都会理解!当我从思绪中醒来的时候,我多么希望会有这么一天!在我伤感的世界里只留下一份残缺的记忆,也许永远不会有人懂得!

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 篇11

一次骨干教师的省级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培训中吉林省二实验的张陆慧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她培养女儿读书习惯的过程。她在女儿还不满周岁时,就给孩子读故事听,慢慢孩子大了,就和孩子合作着读,一直坚持,现在女儿六岁了,特别爱听故事,也爱读书。同时,他家还住着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她死党的儿子。因为学习成绩差,非让她带着。这孩子不爱读书,所以张老师逼着他读,每天必须读半小时的书,现在这孩子阅读量也很大,但和她女儿比起来读书的状态却不一样。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如果说时间到了可以休息了,这个男孩会马上放下书下楼去玩,而她的女儿却还会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很明显,两个孩子一个是被动读书把它当成任务,一个是主动读书把它当成乐趣。谁的读书习惯会伴随一生,我想不言自明,因此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归根到底还是两个字“兴趣”。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做到乐读书,乐于主动读书。

在我的一次经历中,我受到了一些启发。记得有一次,无意中接触到了沈石溪的《狼王梦》,我看了几页,书中的内容很吸引我。所以一有空我就看几页。有时还和看过这本书的几个学生聊聊书中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没想到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居然让《狼王梦》在我们班风靡一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读了这本书。这时我才意识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真的是无人可比。学生想和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希望和我们有共同的话题。所以从那次之后,我有时就故意在学生面前读书,而且表现得非常喜欢这本书。然后再有意无意地和学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评论一下人物等。这一招百试百灵,那一学期,在我的带领下学生读完了《狼王梦》《第七条猎狗》《杨家将》《百万英镑》等。也就是那一学期让我明白了,读书时老师不要当“指挥者”,而要当“参与者”,要坚持陪同学生一起读书,交流心得,用自己无声的行动去影响学生。

总之,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如果我们要实现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帮助他们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

(作者单位 吉林省柳河县柳河镇建设小学)

播种读书习惯,收获良好品行 篇12

培养孩子从小诵读经典, 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向上, 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和人文情怀。因此, 诵读经典诗文, 从小对学生进行经典的渗透和学习, 已是我们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在多年的诵读教学实践中, 我注重从以下方面引导孩子们轻松快乐地诵读经典。

一、激发兴趣, 培养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浓厚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促使他们顽强拼搏, 努力学习。在经典诵读的实践活动中, 我注重激发学生读书兴趣。从读《三字经》开始, 领着孩子们进入国学经典的殿堂。起初, 领着孩子一字一句地读, 摇头晃脑地读, 让他们感到读经并不难, 读经挺有趣。渐渐的, 诵读经典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二、反复吟诵, 由感而悟

所谓吟诵, 就是有节奏有韵律的诵读。读书要讲究方法, 方法对头, 事半功倍。一些大德告戒说:读书贵在读经典, 读经典贵在熟读。熟读而后能悟, 悟而后能用, 用而后能巧, 巧而后出新。诵读中, 我领着学生轻松地读, 快乐地读, 反复地读。在读中学, 在读中悟。

形式多样的读。诵读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采取不同的读书方式, 如同桌互读、开火车读、教师先读、学生续读等, 让学生轻轻松松地读, 快快乐乐地读, 读着、读着, 学生便找到了读书的感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反复朗读, 实际上是对诗文的一个感悟认知过程。学生反复地朗读, 就如同咀嚼, 慢嚼细咽, 慢慢品味。在品味中窥视经典诗文那卓越的风姿, 感悟那不朽的神韵。只要让学生读正确, 读流利, 就不必要担心学生读不懂。记得我在领着二年级学生诵读《弟子规》的《泛爱众》:“凡是人, 皆须爱;天同覆, 地同载。行高者, 名自高;人所重, 非貌高……”许多学生都说不理解其意思, 当时, 我没有做详细的讲解, 而是领着学生一遍一遍地读, 摇头晃脑地读, 反反复复地读, 读来读去, 学生读出了灿烂的笑容。不言而喻, 他们已经感悟到了诗文中的含义。

三、引导背诵, 不断积累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粗知大意, 背下来再说。”“背下来”是古代经典诗文教学的落脚点, “幼学如漆”, 儿时背下来的文章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 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 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背诵。

在反复朗读背诵的过程中, 孩子们分门别类地积累了许多经典名句。如《三字经》教人勤奋学习的名句“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教人孝敬父母的名句“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等。看着学生丰富的积累, 我欣然地笑了。

实践证明, 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背诵, 便领引学生积累。这时, 我们会欣喜地发现孩子们不仅语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且人格魅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诵读经典, 传承文明。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 学生受到情感、人格的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是无穷尽的。记得那是一节体育活动课, 我从操场路过, 看到我班的女同学正在跳橡皮筋, 她们一边跳着, 一边吟诵着《三字经》里的诗句:

“人之初, 性本善。性相近, 习相远。苟不教, 性乃迁。教之道, 贵以专……”

此时此刻, 我也被这情景吸引住了, 便情不自禁地和这群活泼机灵的孩子玩了起来。在玩耍的同时, 我还发现同学们玩“击鼓传球”“逗乐乐”“锤子、剪刀、布”等游戏也轮着背诵经典诗文, 那些“马兰花”“哆、睐、咪”之类的游戏歌词已经被经典诗文取代了。这不正是寓乐于学, 寓学于乐的具体表现吗?多有意思啊!这何曾不是经典诵读的新契机呢?这何曾不是孩子们的又一大收获呢?记得那是2008年5月的一次家长会上, 毛靖的家长兴奋地对我说:“老师, 你们的诵读经典活动开展得好啊, 自从读经后, 我的孩子变得懂事多了, 一次, 我感冒了, 他看着我, 心里十分着急, 晚上, 他为我做完家务后, 笑嘻嘻地为我端来一盆热乎乎的水, 叫我泡泡脚, 当时, 我很感动, 高兴地夸他懂事了。他随口而出:‘香九龄, 能温席, 孝父母, 理当然’。”还有的家长说:“自从读经后, 我的孩子文明礼仪习惯好多了, 安全意识也强多了。”家长发自内心的欣喜, 令我兴奋不已。

关于养成好习惯的故事随笔:过程 篇13

我不止一次地被这句话吸引了!刘琛同学不止一次的在不同的场合写下了这句话,我想这也许是她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吧!

我想到了一本从没有读过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决心要在合适的时候读读它了。我开始品味刘琛同学的这句话了,一夜成名几乎是不存在的,其实都是经历了千百次的磨砺和训练。

这让我想到了过程的重要,记得学习FLASH动画制作的时候,满天飘舞的雪花背后是复杂的程序语句,更何况震撼的电影大片,背后一定集结了各路人马的倾情付出。想着周五的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刘珏和李由两位同学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也可以想到精彩展现的背后是两位同学这几天大量的付出。想着昨天的英语单词听写中于是琦同学得到了满分,我都替他高兴,高兴地不仅仅是满分的结果,更是可以想象的他在之前的付出,他一定是在听写之前进行了认真地准备,在反反复复背记准备之后,取得了满分的成绩,是一种美好的体验。最近几天的值日班长在班级日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班里爱学习的同学,在这些爱学习的同学中间,总会提到王天一同学,她在期中测试中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现在正在为新的目标而努力,她充分利用乘坐班车的时间,每一个课间,可以想象她在家的学习也一定有条不紊,她的周末也一定十分的充实,我想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付出努力的过程是最有意义的,比结果还要重要得多。

今天我看到了一段视频,是北京大学的曹文轩老师给中小学生讲作文秘法的一段,他说写作文的诀窍之一是“折腾”,他展示了一个图案,说一棵柿子树上叶子都掉光了,只剩下了一个柿子,围绕着这个场景,他示范着写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没完没了地可以讲下去。曹文轩老师说,写作文,写到一个人要干什么的时候,不要让他立即去干,要有一个来回,要折腾。我随即想到了去电影院看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其实就一件事,一个主题,可以演两个多小时。我又想到了小时候看的电视剧《西游记》,就一个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搞了个名著出来,厚厚的一本名著,就写了取经两个字,其实不然,这个取经的过程远比取到的真经还要重要。

数学解题中也要重视过程,我经常见到部分同学在作业中只有一个结果,问及解题过程时,同学会告诉我,过程写在草稿纸上了,这是不对的。过程要写在正式的作业本上,要体现出解答的过程,过程的每一步都会体现出你的意图,体现出你运用知识的过程。假如你不小心做错了,可以从过程中清晰地看到失误的原因。

同学们,要重视过程,在学数学的过程中要养成尽量多运用自己身体感官的习惯,有的同学在听数学课的过程中,只用耳朵听,美其名曰“认真听讲”,实际上,真正有效的听讲是不但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这还不够,还要练就一双勤快的手,随时记录要点或暂时没有听懂的地方,这还不够,还要勤于动口,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时候老师希望大家一起回答解题步骤的时候,你的声音也会有集中自己注意力的作用。同学们,上课的时候,眼、耳、口、手多方联动,你的听课效果一定会好起来,初中时代,学习还不算特别的辛苦,要在这个阶段养成一个学习的好习惯,好的听课习惯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有很大的益处的,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友谊的情感随笔 篇14

夏日的阳光,洋洋洒洒的打在树上。

这是温暖还是别的什么呢。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在田间劳作的人,会感觉到太阳光非常的刺眼,使他们留下了无数的汗水,见证他们的辛勤。

至于那种明白去享受生活的人,自然认为,阳光是温暖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可是我,却偏偏让两个不相为谋的人在一起安静的聊天,很难,因为他们是不同世界的人,可是我,是如此的自私。

手指不停的敲击着键盘,阳光照在我的手臂上,此时我的心就好像被照亮了一样,安安静静的,我可以感受到我的心,再告诉我,去面对吧。

我没有办法逃避,这是命运,人活下来,就是要去直视太阳,迎着风浪前进,没有人的人生是什么都没有经历过的,即使有,不是幸运,而是可悲,而一般这种人,不是生活抛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抛弃了生活。

我必须要去面对一些感情——友情。

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大难题,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对友谊。

也许,对于一般人而言,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吧,朋友,从小到大,肯定会一直一直都有在交啊,可是,我不一样。

因为遭遇过背叛,所以害怕,正因为如此,我宁愿再也没有友谊,也不要因为此而再次受到背叛。

我曾经有一个极好的朋友,我称她为上官,从幼稚园的时候,我们便在一起了。

记得又一次,幼稚园时,那个时候的我爱玩的心还是很重,对上官说,我们去玩滑滑梯吧,上官说,快要吃饭了,就不去了。但是,那个时候的我,固执的像一头牛,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去吃饭,硬是拉着她去玩滑滑梯了,她那我没有办法,也只好跟着我一起去了。

结果,我们回来的时候,已经有点迟了,老师罚我们站在门口,我们就傻傻的站着,直到其他的同学吃完中饭,其实,老师说叫我们可以去吃中饭的时候,我们谁都没有听到,因为当时我们的心里心虚极了。

后来,我们每次提到这件事情,都会相视一笑。

情感随笔:读书的习惯 篇15

教师应通过引导, 让学生能够主动阅读、自觉阅读, 这才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终极目标。而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顾名思义,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有思, 有思才有究, 有究才有得。探究的过程往往会让人对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 教师在平时授课时, 要多给学生精心设置新颖而有吸引力的问题, 以唤起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内驱力。例如, 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我家住在大海边》一课时, 针对课文中出现的一句话“船上有位老爷爷, 他的故事说不完”。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爷爷的故事太多了, 说也说不完。请同学们想一想, 老爷爷会给丁丁讲什么故事呢?学生展开了联想的翅膀, 兴趣盎然地谈论起了。“老爷爷讲起了他打鱼时的故事。”“老爷爷讲起了他在海底看见了古怪的鱼群的事。”“老爷爷讲起了他遇到台风时, 怎样化险为夷的事。”……除了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问题, 利用讲故事、投影、录音、绘画、实物、游戏、谜语等等也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读书。另外, 在学生学习完一篇课文后, 教师可以趁热打铁, 延展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读物。教师一定要抓住时机, 适当点拨。例如,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春天的雨点》一课通过两件事的记叙, 表达了爱像春雨滋润心田一样, 赞美了浓浓的师生情。课后,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魏巍的《我的老师》, 让学生通过阅读, 初步积累写人的文章基本特点。

二、为学生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 并鼓励学生学会“抽”时间阅读

很多教师都不愿意让学生带课外书到学校来, 认为这样做会使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 影响课堂纪律, 降低课堂效率。恰恰相反, 我却鼓励学生这样做。

在我带的班级里, 学生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即每天中午12:00至12:40分。这与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有关。学生吃完饭后, 不宜立即到操场上活动, 所以, 我就让学生利用这段时间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 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 学生在互相交流中扩大了阅读范围, 使他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籍。同时, 我引导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时间, 规定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 如教师讲完课后有空余时间, 或者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后, 学生可以拿出课外书来阅读。实践证明, 这不但没有影响课堂秩序, 更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学生都愿意抓紧时间将课堂任务按时完成, 然后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在阅读时, 我也会同学生一起探讨, 一起阅读, 向学生推荐好书。在给足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的同时, 我还想办法让他们把所读内容、所得知识有机会展示出来, 目的就是让他们从中品尝到读书的乐趣。具体的做法是:在班上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比赛活动。比如, 儿童故事会、佳作鉴赏会、读书报告会、朗读欣赏会, 每学年开展一次读书节活动, 每学期开展一次小博士、读书“小能人”评选活动等等。这样, 不仅会使学生的读书兴趣得到激发和培养, 而且还会让他们把读书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让他们时刻浸润在书香之中

为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的氛围, 我在创建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把教室布置出具有浓浓书香味的韵味来:利用教室的2个窗台, 请家长定做了2个小书架, 便于学生随时拿书阅读, 并定期更新图书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设置“小小书签伴我读”, 学生可随时了解自己的阅读进度, 查看自己的阅读篇目;利用班级的一面墙为每名同学设置读书卡, 定期让学生把认为好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在卡片上;设置“读书小明星”竞赛栏, 比比谁读的书多;在教室窗户的两侧墙壁上, 贴上与读书有关的对联, 如“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不知味, 不如束高阁”。常有家长说, 我布置的教室就像一间书房, 温馨中弥漫着浓郁的书香。在这样的教室里, 学生自然会受到熏陶, 爱上阅读。

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指导学生阅读

1.利用晨会、班队, 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 介绍一些同龄儿童读书受益的故事, 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2.坚持召开每周一次的有关读书方面的交流会。每周的话题由我来定, 首先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阅读、收集。其次全班交流, 给学生架设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这样, 既为学生提供了互相交流、彼此学习的机会, 也增长了他们知识, 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情谊。

3.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共同参与, 一同进步。如充分利用家庭的力量, 鼓励亲子读书, 收益颇丰;为学生建立家校读书笔记, 与家长合力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值得一提的是, 我没有为读书笔记设置统一的模式, 而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 DIY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有的学生喜欢摘录好词好句, 有的学生在家长指导下概括书籍的主要内容, 有的学生写读后感, 还有的学生直接在书中圈点勾画批注。读书笔记应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多种形式的读书笔记让学生从兴趣出发而不是固守成规, 这样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把阅读当成游戏而非任务, 更适合低年级的学生特点。总之, 给学生阅读的空间, 自由发挥的空间, 学生才会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 真正地提升兴趣, 获得能力。

小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篇16

一、营造氛围,激发读书兴趣

由于学生年龄小,创建一个处处散发着书香气息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在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们倡导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创建校园文化,打造书香校园。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大造读书的声势,在班内建立“图书角”,在墙壁上设置“读书园地”,教室书香萦绕,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读书氛围之中。我与学生共同确定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口号。号召学生每人每月至少选读一本好书,主要利用每天早晨的晨读、中午到校后的午读以及平时的课外时间来读。每天早晨和中午我都和学生一起到校读书,并且每周上一节“阅读课”。这样,学生的兴趣日益浓厚,多数学生都能做到一进教室就拿起手中的书。

二、提供书源,让学生博览群书

为便于学生读好书,增强读书效果,扩大图书来源,除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外,应号召同学们把读过的和新买的书与小伙伴共同分享,把学生自带的、喜爱的图书装进书橱,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设有小图书管理员,确保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源源不断。既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又发挥了学生的群体作用,解决了书源问题,更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读书交流,可谓一举多得。

三、精选材料,划定阅读内容

书籍浩如烟海,同时又良莠不齐,加上小学生识字能力、阅读能力、接受能力还都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至关重要。一般不要让学生盲目阅读、随意阅读,要真正让学生通过读书受益。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所需要阅读的课外材料划定范围,列出书目并加以分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段要有所侧重。包括文化教育类、科技知识类、文学作品类、应用文类、报纸刊物类、校本课程类等,所选书目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要兼顾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发展。

四、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

有效的读书方法是读书效果的重要保证。古今中外的读书方法很多,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可以教给学生采纳。譬如精读、略读、摘读,默读、诵读,背读,“三到”(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三勤”(勤读、勤抄、勤写)等等。方法虽多,也很有效,但“教无定法”,教师在指导中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读物、不同的目标,采取不同的方法,推荐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方法。

五、注重积累,建立“好孩子读书卡”

只单纯去读书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指导阅读时我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求每个学生都建立“好孩子读书卡”。当然,读书卡不只是卡片,实际就是读书笔记,能增强读书的效果,我现在教的四年级学生每学期至少写一本读书笔记,绝大多数学生已有近10本读书笔记,多则十余本,字数逾万。

六、组织活动,激发读书热情

为树立榜样和激发示范作用,每月底开展一次“读书能手”评选活动。每人写一篇最佳读书笔记在小组里进行交流,推荐到班级集体交流。然后,从读书心得、日常的阅读表现等方面综合评比,在班级里选出前六名,授予“读书能手”的称号。并把读书笔记展在班级文化墙上,供大家欣赏。这一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认识到原来榜样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备受鼓舞,不断进取。

经过几年的培养,我发现班里多数学生读书效果很好,他们见识广,爱思考,会表达,会处事,能合作,具有开拓性、创新性和竞争性。班级的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成绩都受益于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一旦养成,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如古人所云“苟有恒,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最无益,莫过于一日曝而十日寒”。

上一篇: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情况报告下一篇:人际沟通交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