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谚语摘抄

2024-07-21

英语谚语摘抄(通用11篇)

英语谚语摘抄 篇1

1.Bitter pills may have blessed effects.1.良药苦口利于病。

2.A healthy mind is in a healthy body.2.健康的思想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

3.A regular life is the secret of health and longevity.3.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

4.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4.每日一个苹果胜过灵丹妙药。

5.An irritable man is like a hedgehog rolled up the wrong way,tormenting himself with his own prickles.5.易怒的人像一只反过来卷缩的刺猬,用自己的刺折磨自己。————英国诗人胡德

6.Cheerfulness is the promoter of health.6.心情愉快是健康的增进剂。

7.Diseases of the soul are more dangerous than those of the body.7.心灵上的疾病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危险。

8.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makes a man healthy,wealthy and wise .(Benjamin Franklin , American president )8.早睡早起会使人健康、富有和聪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B.)

9.Happiness lies, first of all, in health.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英语谚语摘抄 篇2

1 谚语的定义和特点

(1) 谚语的定义

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 句子是由词汇构成, 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 它们都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包括词和熟语两大部分, 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固定的词的组合可能是固定词组, 也可能是固定句子。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 作为熟语的一种, 也是语言的词汇单位 (1) 。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 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 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 表达完整的思想。谚语的最大特点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总之, 谚语是人民社会生活经验的结晶, 它具有诲人和劝解的功能。

(2) 谚语的特点

1) 谚语是语言的词汇单位, 是语言熟语的一种, 这一特点已如上述。2) 谚语的语言特点;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 有韵律, 用语通俗, 修辞生动, 言简意赅。3) 谚语的内容特点:谚语是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 人类智慧的闪光, 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

2 翻译的定义及标准

(1) 翻译的定义

“翻”即翻版, 作为一个修饰词放在译字前面, 出现在西汉时期。现代学派对翻译从不同的角度下了定义:文艺学派认为翻译是作品文体风格的转换, 是译者的再创作;语言学派认为是两种语言的话语转换;交际学派认为是信息的转换;社会符号学派认为是社会文化的转换。从译者的立场出发, 翻译则是把原语话语变成另外一种语言话语的活动。广义的翻译定义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简言之, 即把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 (2) 。

(2) 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既是指导翻译活动的原则, 也是衡量翻译成果的尺度 (3) 。关于翻译标准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台湾作家林语堂提出:“翻译应遵循‘忠实的标准, 美的标准。’ (4) ”他把忠实和美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翻译的标准是化一种境界, 译文应与原文一样 (5)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保存原有的风味。近年来, 有人提出了“最佳近似度”的标准, 认为译文和原文不可能一模一样, 因此, 翻译的目标应是达到最佳近似度。主张翻译标准应该是一个系统, 其中, 翻译的绝对标准是原作, 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

综上所述, “忠实”、“通顺”就是翻译的标准。所谓忠实, 是指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又要保持原文的风格, 即把原文的信息全部表达出来, 语气和文体风格与原文相一致;所谓通顺, 是指译文的语言符号规范, 通顺易懂, 还应断句恰当, 句式正确, 段落间连贯自然。如果是翻译文学作品, 或是较高层次的翻译要求, 还应当以“信、达、雅”为标准。也就是说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 力求做到语言地道、规范、优美。

3 英语谚语的翻译

(1) 英语谚语翻译与背景知识

我们在翻译的语际转换中要做到真正透彻地理解原文, 单纯了解语言是不够的, 还必须了解原语的文化及构成该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现代语义学认为英语词具有三种属于不同范畴的意义:一是词汇意义;二是语法意义;三是社会文化意义。也就是说, 在不同的文化里, 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能否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原文有关文化及其构成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的了解。一般来讲, 译者在翻译时必须把握的背景知识主要涉及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及文学艺术等六个方面。

(2) 英语谚语翻译的方法

1) 直译法。直译指翻译时既要忠实于原文内容, 同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 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如手段等等 (6) 。还要求语言流畅易懂。也就是说, 译文语言许可时, 按照字面进行翻译。但直译不是“死译”, 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号入座”, 逐字死译。直译与死译的区别在于直译对译文在译语 (target language) 方面做了必要的调整, 因而比较符合译语习惯。文字比较通顺, 读者能看得懂, 而且, 在大多数情况下, 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而死译则过于拘泥与原文的词句结构, 往往简单字句对照以此就彼。

2) 意译法。意译是指从意义出发, 只要求将原文大意表达出来, 不注意细节, 译文自然流畅即可 (7) 。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造成了两个民族所独有的语言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法。美国学者Stephen认为“我们都必须对语言文化有基本认识, 语言不能逐字翻译。凡语言都有习惯表达, 它们都有言外之意”。意译要求我们在深入领会原作精神实质的前提下, 不拘泥于原作的字面形式, 创造性地表达原作的思想, 但决不是“自由创作”。不可以添枝加叶, 改变原作的风格。否则就会造成主观臆想的“乱译”。

3) 直、意译相结合。直、意译相结合指翻译时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 又兼用意译略加以说明, 达到不拘泥于原作字面形式, 创造性地表达原作思想的一种方法 (8) 。

例如:To play dance music at a funeral is to put new wine into o1d bottles.在举行葬礼时演奏舞曲就像旧瓶里装新酒一样协调。He is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他是鳄鱼掉眼泪, 假慈悲。He is sheep in wo1f’s clothing.他是披着狼皮的羊, 外强而中干。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是一种经常采用的方法, 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差别很大, 尤其是一些地方色彩很浓厚的谚语, 往往经常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4) 借用法。借用法是指在两种语言中, 有些谚语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色彩上都相符合, 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思或隐义, 而且有相同的或极相似的形象或比喻 (9) 。翻译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不妨直截了当地互相借用。

例如:People who live in glass houses should not throw stones.如译成“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 不应扔石头”, 不如译成“责人必先责己”。In fair weather prepare for the 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 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Murder Will 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 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如译成“愚者敢闯天使不敢去的地方”, 不如译成“初生牛犊不怕虎”。One can no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如译成“想吃煎蛋卷, 就得打鸡蛋”, 不如译成“不破不立”。

以上例子表明英语谚语意在言外, 语言含蓄, 寓意深刻。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 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及其效果, 译文势必平淡无味。这样既不能表达意思, 又有损于原文的语言形象和丰富内涵。因此, 在翻译时, 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义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 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准确。

4 结论

我们通过对英语谚语翻译作的较为全面的分析与探讨后发现, 汉英两种语言的谚语在各个方面均有同有异, 大同小异, 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既要知其相同, 发挥其共同的优势, 又要辩其相异, 做到相互补充。在文化上, 谚语既反映人类共同的认识, 又体现民族文化的差异, 充分弘扬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 又能相互吸收异民族文化的精华, 是研究和使用谚语时应该兼顾的。我们还发现, 英语谚语记载和反映了西方人民大量生活经验, 在反映的经验中, 既有成功的经验, 又有失败的经验, 谚语内容, 有的正确, 有的错误, 有的新鲜, 有的陈旧, 在研究和使用谚语时, 要加以分辨, 区别对待, 对一些内容自相矛盾的谚语, 更要善于识别, 辩证处理。

总之, 英语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 一般具有生动形象、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特征。在一定程序上, 英语谚语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 翻译英语谚语时, 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为前提, 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较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 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语谚语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色彩, 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 宜于说理, 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摘要:谚语是表达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的一种语言, 闪耀着人民智慧的火花。而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 英文著作中的谚语是最难翻译的内容, 译者能否忠实通顺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原文有关文化及其构成文化的各种背景知识的了解。因此, 掌握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成为了影响翻译水平高低的关键。

关键词:英语谚语,翻译方法,概说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Huhehaote[M].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2]Oxford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Z].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英语谚语佳句 篇3

母爱永恒。

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hour in the morning is worth two in the evening.

一日之计在于晨。

As a man SOWS,so he shall reap.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A snow year.a rich year.

瑞雪兆丰年。

A still tongue lnakes a wise head.

寡言者智。

A straight foot is not afraid of a crooked shoe.

身正不怕影子斜。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A year’s plan starts with spring.

一年之计在于春。

A young idler.an old beggar.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ad news has wings.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Beauty lies in the love’s eyes.

情人眼里出西施。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Don’t put 0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毕。

Do well and have well.

善有善报。

Each bird love to hear himself sing.

孤芳自赏。

Even reckoning makes long friends.

亲兄弟,明算账。

Every advantage has its disadvantage.

有利必有弊。

Every day is not sunday.

好景不常在。

Every man has his faults.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Every man has his hobby horse.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Business is business.

公事公办。

Can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

小心驶得万年船。

Children are what the mothers are.

耳濡目染,身教言传。

Confidence in yourself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road to success.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Constant dripping wears away a stone.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ontent is better than riches.

知足者常乐。

Courtesy on one side only lasts not long.

来而不往非礼也。

Cereep before you walk.

循序漸进。

Ccry for the moon.

海底捞月。

Diamond cuts diamond.

强中自有强中手。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随俗。

Do as you,wou]d be done by.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良药苦口。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

积习难改。

A light heart lives long.

静以修身。

A little body often harbors a great soul.

浓缩的都是精华。

All ri’vers run into sea.

海纳百川。

All roads lead to Rome

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A man becomes learned by asking questions.

不耻下问才能有学问。

A man can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 time.

一心不能二用。

A bully is always a coward.

色厉内荏。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Adversity leads to prosperi‘ty.

穷则思变。

Adversl’ty makes a man wise.not rich.

逆境出人才。

A fair death honors the whole life.

死得其所,流芳百世。

A fall into a pit,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A fox may grow gray.but never good.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善始者善终。

A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常用谚语摘抄 篇4

遇到伏旱,赶快浇灌,单靠老天,就要减产,

伏旱伏旱,并不少见。

要旱要旱未真旱,准收棉;要涝要涝未真涝,粮丰产。

大暑前后,衣裳溻透。

大汗冷水激,浑身痱子起。

伏天穿棉袄,收成好不了。

六月盖棉被,新米倒比陈米贵。

天气欲变有前兆,虫畜禽鱼能预报: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晚宿窝蛤蟆叫,盐坛出水烟叶潮,大雨不久就来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燕子低飞雨来到。

蚂蚁搬家蛇过道,家里有人场里跑。

蜢虫子打脸,下雨难免。

蜻蜓飞满天,大雨下满湾。

蜻蜓成群绕天空,不过三日雨蒙蒙。

蜻蜓高,晒得焦;蜻蜓低,满地泥。

蝴蝶屋内飞,下雨不到黑。

蜜蜂不出巢,当天有雨浇。

今天蜜蜂忙,明天雨衣忙。

飞蚁扑打天有雨。

细蚊满街转,大雨连成串。

今晚蚊子恶,明天有雨落。

今晚蚊子狂,明天雨一场。

蚊子嗡嗡叫,明天雨来到。

牛虻叮人,大雨倾盆。

夜间蝎子多,白天大雨落。

蝎子水缸底下爬,天公就要把雨下,

蚂蚁垒窝留门避风雨。

门留南,雨来北;门留北,雨来南;留门雨向正相反。

蜘蛛添网主天晴,蜘蛛悬吊雨蒙蒙。

雨中知了叫,预报天晴了。

雨中蝉鸣,就要天晴。

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蝈蝈叫得欢,必定是晴天。

蚂蚁满地跑,天气一定好。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人在屋里热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六月连阴吃饱饭。

伏里多雨,囤里多米。

伏天雨丰,粮丰棉丰。

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

九里的雪,伏里的雨,吃了麦子存了米。

白天光照强,夜晚露水狂,庄稼丰收有希望。

伏天大雨下满塘,玉米、高粱啪啪响。

伏天大雨下过头,秋季庄稼要减收。

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生活谚语摘抄 篇5

一夜不宿,十夜不足。

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一针不补,十针难缝。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衣服不洗要脏,种田不犁要荒。

艺高人胆大。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珠宝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有菜半年粮,无菜半年荒。

有柴有米是夫妻,无柴无米各东西。

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

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

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

有饭休嫌淡,有车休嫌慢。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粮当思无粮难,莫到无粮思有粮。

有钱难买老来瘦。

有钱三十为宰相,无钱八十做长工。

有肉嫌毛,有酒嫌糟。

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有上坡必有下坡,有进路必有出路。

有时省一口,缺时当一斗。

有事叫公公,无事脸朝东。

有心烧香,不论早晚。

有一兴必有一败,有一利必有一弊。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漂洋过海,无志寸步难行。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有麝自然香,不用大风扬。

常见的谚语摘抄 篇6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

事实胜于雄辩——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试金石——一种黑色坚硬的石块,用黄金在上面画一条纹,就可以看出黄金的成色。比喻精确可*的检验方法。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手无缚鸡之力——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守如处女,出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树倒猢孙(狲)散——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山一旦垮台,随从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树欲静而风不止——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耍花腔——用虚假而动听的话骗人。

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

水火不相容——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懒惰成性,坐享别人劳动成果的人。

水至清则无鱼——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我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我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怎样就怎样,不能更改。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死马当活马医——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送佛送到西天——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

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损人不利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损有余补不足——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他乡遇故知——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塔尖上功德——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比喻人度量大,能包容不同的事物。

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汤里来,水里去——指银钱随手来随手去,留不住。

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替罪羊——古代犹太教祭礼是替人承担罪过的羊。比喻代人受过。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无所见。

天高皇帝远——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指本来没有事,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天下乌鸦一般黑——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天字第一号——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

挑得篮里便是菜——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

湿肉伴干柴——形容拷打。

十八层地狱——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十年九不遇——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十万八千里——形容相距极远。

识二五而不知十——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试析英语谚语的分类和内涵 篇7

不管说哪种语言, 人们都要亲近自然, 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说英语国家的人们通过对动植物的密切观察和与之相接触, 成就了许许多多与动植物相关的英语谚语。如, Two dogs fight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两狗相争, 第三只狗得利, 意思是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As long as the green hill lasts, there’ll always be wood to burn.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这些谚语是人们生活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从中懂得了人生道理。

饮食文化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大方面, 中国古人说过食色性也, 西方人亦然, 他们结合日常饮食将许多道理深深烙印在英语谚语中。如, A good appetite is a good sauce.胃口好, 吃什么都香;Alcohol and gasoline do not mix.酒精和汽油不要搅和在一起, 这是要告诉人们“酒后不要驾车”。Butter to butter is no relish.奶油加奶油, 不能成美味, 意思是“千篇一律, 令人生厌。”这些涉及饮食的英语谚语, 无不反映出人类认知的光芒和智慧。

人们有关身体的谚语也是不胜枚举, 寓意隽永。如, A deformed body may have a beautiful soul.身体残缺却有着美好的心灵;A happy heart makes a blooming visage.心中快乐, 容光焕发;A man without a smiling face is unable to run a shop.和气生财。这些谚语生动形象且深刻, 一直流传至今。

英语谚语色彩缤纷生活情趣浓郁, 遣词造句, 朗朗上口, 语意深入浅出。比如, A green wound is soon healed.新伤好得快;Better go to heaven in rags than to hell in embroidery.宁穿破衣进天堂, 不穿织锦下地狱。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体裁衣, 意思为量入为出。

英语谚语中有许多巧妙运用数字的语句, 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道理, 直观易懂, 又耐人寻味。如, All good things go by three.富不过三代;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及时缝一针, 将来省九针。这是提醒人要防微杜渐。从上述例子可以清楚看到数字谚语的精妙之处。

许多英语谚语, 与时间、天气和季节有关, 不管是严厉警示, 还是温馨的提醒, 都给人很多启迪。如, A moment’s error can bring a lifelong regret.一失足成千古恨;A quiet conscience sleeps in thunder.心中坦然睡得香;A timely snow promises a good harvest.瑞雪兆丰年。

现在提倡和谐社会, 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及其涉及的婚姻, 有不少英语谚语也涉及到了这些方面的内容, 其中体现的美好愿望和警示至理不得不叫人心悦诚服, 可谓人生道理何处不在, 就看你如何去体会和遵从。如, A good wife and health is a man’s best wealth.良妻和健康是男人最好的财富;A house div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家和万事兴。

涉及职业和阶层的英语谚语, 也是林林种种, 不胜枚举, 其中的道理, 更是值得在社会上、在职业领域奋力拼搏的人们学习和借鉴。如, A great teacher produces a brilliant student.名师出高徒;A workman must first sharpen his tools if he is to do his work well.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Boldness of execution stems from superb skill.艺高人胆大。

西方英语谚语探源浅析 篇8

学会理解、欣赏并最终使用这些谚语,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不可或缺。正是由于这些谚语出自文化领域,所涉及的历史、宗教内涵颇深,其中不乏晦涩难懂之流,探究谚语的来源也成为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了解英语语言的一条重要途径。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方面对英语谚语的来源进行分析,为大家打开一扇学习谚语的窗口。

源于赌场的谚语文化

西方人热衷于赛马,由这个领域诞生的词汇让我们感到陌生而又好奇,究其缘由,是我们对赛马这项运动/赌博赛事不了解。例如,词组dead ringer,乍看一眼,会让人误以为与死掉的什么东西有关。其实,此谚语是用来指与另外一个人或物看起来完全一样的事物,如:People say that Tom is a dead ringer for his father.人们都说汤姆完全就是他父亲的再版。要往深层次探究该谚语的来源,得先来关注一下词组中的ringer的深层意思:在西方的跑马赛事中,观战者需要下注进行赌博。而一些不法的赛马主会准备一匹快马和一匹劣马,这两匹马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在接下去的比赛当中,赛马主会先让跑得慢的劣马上场,然后便静观人群下注的情况,等到赌注差额变得足够大时,他们便会悄悄换马,派上跑得快的好马。由于二马模样相同,赛马主们便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使了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戏法,从中牟取暴利。而词组中的另一部分dead在这里并非我们所常用且熟知的“死去的、已故的”之意,而是表示“突然”或“精准的、原样的”,比如,dead stop意思是汽车等交通工具急刹车后打住,而dead shot是指一枪命中目标的射击。

源于战场的谚语文化

任何重大的人类历史事件都会诞生出许多具有特定含义的新词汇、新表达。战争这一残酷的经历也不例外。在近代的一些重要战争中就出现了不少带有时代特征、事件色彩的新谚语。先来看一则来源于美国内战中的谚语:bite the bullet,该谚语现指人们接受、同意去做某些让人极为痛苦、不情愿,但又是十分有必要或者是必须去做的事情。比如,Travel agencies may be forced to bite the bullet and cut prices. (旅行社也许会被迫接受事实,并降低价格)。这则谚语与美国内战中的外科手术(surgery)息息相关。早期的外科手术通常都是截肢手术,或是从伤者体内取出异物,比如子弹或是箭头。在麻醉药发明之前,由于病人是在神志完全清楚的状态下接受手术,这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痛苦的经历。即使在麻醉药发明之后,外科手术中也会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比如在物资紧缺的战乱时期,麻醉药品的供给就时常出现短缺。于是受伤的士兵不得不经受无麻醉实施手术的过程。医生在进行手术时,会将子弹放在伤者嘴里,让他咬住,以起到减轻伤者痛苦的作用或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之所以会选择子弹首先是因为它是铅质的,虽说很硬却具有延展性,所以不会使得伤者的牙齿断裂,其次是由于战争的缘故,子弹总是随处可得,因此也是出于方便之宜。那些决定接受无麻醉手术的伤员通常都是为了活命而出此下策,不得不忍受巨大痛楚。这则谚语的衍生含义也就由此得来。

再来看看在一战中出现的一则新谚语:bought the farm。如果某人bought the farm,可别以为是人家买了个农场而对此羡慕不已,因为这则谚语实际上是指人死去,尤指战死沙场。它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说是当时有个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捐躯,然后他的家人得到了一笔可观的death benefit,即“死亡赔偿金”。而这笔钱足够买下一个农场。因此,bought the farm后来便开始指代某人的亡故。

除了陆战,大海也是战争时常选择的场地之一。在古老的海战当中,产生了这么一则谚语:show your true colors。这则谚语也容易让人望文生义,看起来似乎是个褒义的词组,有人会将其理解为“展示真实自我,做自己”之类的含义,其实不然。说某人开始show his true colors,其实是说这人开始原形毕露,将之前假装出来的良好表现、行为举止都抛到九霄云外去啦!该谚语来源于早期航海时代。那时的舰船为了蒙蔽敌军,经常在自己的船上带着好几面不同国家的国旗或者象征国籍的标志,而这一标志则称为colors。Color一词在英语中含义颇多,除了表示“颜色、色彩”以外,还有“标志、徽记、徽章”的意思。这些战舰在远距离和别国船只打招呼的时候使用假国旗,一旦自己的战舰行驶到射程范围之内,他们就换上了真正的国旗,开始开火进攻。因此,这则谚语用来表示人的行为举止前后大相径庭,也就十分贴切了,例如:Everyone is on best behavior on the first date, but soon enough they will show their true colors. (每个人在第一次约会对方的时候都会有最佳表现,但是好景不长,很快人们就会原形毕露)。

源于文学的英语谚语

西方的民间传说中存在着众多表现力极强并且深入人心的谚语典故,它们成为英语语言特色的一大支柱。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就是因为很多人小时候都读过与其相关的民间故事,了解它们的出处来源。比如:skeletons in the closet柜子里的骷髅骨,相信这则谚语很多人都听说过,是用来指某个人或者某个家族的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家丑。这则用语来源于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Bluebeard and His Closet (蓝胡子),说的是一个长着蓝色胡子的男人将家里的钥匙都交给新婚不久的妻子,但是禁止她去走廊尽头的那个储物间,然后便出门做生意去了。他的新妻子对丈夫的过去很好奇,在这份好奇心的强烈驱使下,她还是打开了储物间的门。结局我们当然都记得,房间里面血迹斑斑,停放着蓝胡子前任妻子们的尸体。如此可怕的景象便在我们的心灵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千万别打开不让打开的柜子、房间!这则谚语也就演变为现在的这层带有禁忌色彩,表示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含义了。

除了民间流传的文学作品外,宗教文学也成为英语语言奠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西方浩瀚的宗教经典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部宗教著作无疑就是《圣经》了。《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圣卷,不但是这一拥有两千年漫漫历史的宗教派别的根基所在,也是英语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源泉。从圣经中流传下来的典故、谚语举不胜举。比如,Each tree is known by its own fruit. 就是经典的例子。该谚语出典自《圣经·新约》中的《路迦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其中说到这样一段:No good tree bears bad fruit, nor again does a bad tree bear good fruit; for each tree is known by its own fruit. ... The good person out of the good treasure of the heart produces good, and the evil person out of evil treasure produces evil; for it is out of the abundance of the heart that the mouth speaks. 其中文翻译为:好树不结坏果子,坏树不结好果子。凡树观其果便可知其树。……善人因有善心,才行善事;恶人因有恶心,才做坏事。心有所想,才有所为。这句谚语现在用来比喻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效果,就可以了解此人的品质。

公司谚语俗语摘抄 篇9

“沉默是金”“无为而治”———指强化理论中的自然消退方法

“越俎代疱”和“袖手旁观”———指管理中,参谋的作用没有正确发挥而出现的情况。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体现了激励工作的有效性,但过于简单化。(期望理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恰当地体现了计划职能。

“士为知己者死”———说明了有效的领导始于了解下属的欲望和需要。

“杀鸡给猴看”———是一种负强化。

“仓廪实而知礼节”———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一个和尚一座庙”———反映了组织设计中的因事设职的原则。

“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基于X理论,反应了要素组合的低效方式,使得整体的力量反而削减。

“一分钟管理”———指及时的奖励,惩罚能达到极佳的效果。

“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用权变理论中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合理解释。

“公平理论”合理解释。

读书名言谚语摘抄 篇1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问遍千家成一家。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走不尽的路,读不完的书。

读一书,增一智。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已。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英语谚语汉译方法浅析 篇11

[关键词]谚语;原则;重要性;翻译方法

谚语是一种特殊的习惯用语,集中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凝结着各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精神熏陶。谚语的哲理深入浅出,感染力强,作用大、用途广,是祖先馈赠后人的一份非常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所以,高尔基说:“谚语和诗歌总是简短的,然而在它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来的智慧。”[1]英语中的谚语是博大的英语文化中的瑰宝,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习惯用语,是经过千家万户的传诵、锤炼和完善,形成的句式精短、语言简练的固定的语句或固定的词句,寓意深刻,内容也较为丰富。

一、英语谚语汉译的原则

语言的互译是文化交流的手段与方式,有利于各国间文化的交流,更有利于语言自身的发展。英语谚语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语言表现形式,尤其显得突出。在英译汉的文章中,谚语翻译的好坏,对译文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英语谚语的汉译过程中,需要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寓言神话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谚语含义的因素,才能正确理解和翻译谚语的深层含义,从而翻译出英语谚语的文化特色,更加贴切地表現出原文的意思。[2]因此,英语谚语汉译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第一,忠实: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意义和文体风格。第二,通顺:译文语言要通顺流畅,“力求其易解”。也就是说,在忠实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要译文通顺流畅,读起来像母语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因而,怎样在译文中表现出这些背景不同的内容,既保留异国文化风格,又能博得译文读者的认同,这是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所要坚持的总原则,也是衡量其翻译水平的试金石。

二、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与通常的翻译一样,英语谚语的译者在表达过程中,应当做到:如果可以,尽可能把内容与形式一同表达出来,如果不能兼顾,则优先选择表达语义内容,放弃形式。下面从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在英语和汉语的转换过程中,有些谚语也许因为对自然的感悟相似,词汇与语义都会出现相似的现象,可称之为“词义对应”。也有些谚语由于语言形式不同,但内涵和含义相似,可以弃其形而留其意。还有些谚语在转换过程中,译出其形并不能达意,还需要加以注释,才可能让读者理解。因此,词义对应时,可以形神兼备的转化为汉语谚语,词义缺损时,一般求神弃形,保留语义。

1.套译法:即用固有的汉语谚语翻译英语谚语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的表现有很大差异,但在英语和汉语的一些较为常见的谚语当中,仍然有一部分在形式或喻意上大致相同,有的甚至惊人一致。对于这类英语谚语,则应该翻译成与之对应的汉语谚语。这样既可以表达出原文含义,又可以使译文自然生动。)

(1)意义、形象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谚语

例如: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

身教重于言教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良药苦口

With time and patience the leaf of the mulberry becomes satin.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见略同

(2)意义相同而形象不同的谚语

例如: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蚌鹤相争,渔翁得利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人靠衣裳马靠鞍

Every cook praises his own broth.

王婆婆卖瓜自卖自夸

2.直接复制原文形象

这种方法具有能够保持原文形象和色彩的优势,但由于采用直接复制翻译,也容易影响读者的理解。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力求译文语言规范,以免引起读者误解和联想,不可因为要保持形象而影响对思想内容的表达。

例如:A good fame is better than a good face.

美名胜于美貌

A good maxim is never out of season.

好的格言永远不会过时

Barking dogs do not bite.

吠犬不咬人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 dry.

井干方知水可贵

3.直译加注解

增加注解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技巧,是指在译文中增加原文读者认为当然、而译文读者并不知晓的意思和内容。它是通过增添一些字面以外的解释,从而来克服文化不同导致的语义不清,达到使译文流畅、明晰的目的。有些英语字句若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意义是不完全的,不能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的,所以在翻译时,必须要根据相关情况加上一些字眼来做补充和说明。

例如:There is no rose without a thorn.

没有不带刺的玫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

谁也不能用一个猪耳朵做一个丝绸钱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The blind eats many a fly.

瞎子吃苍蝇——眼不见为净

4.意译法

有些英语谚语,直译起来较为困难,或读者较难理解,此时我们就应该采用意译的方法。意译是指在翻译中注重内涵和喻意,优先选择使译文通顺,而不惜损失一些原文形象的方法。而意译法其中又包含多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1)词义的理解,选择与引申

由于谚语带有语言、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烙印,给词义的转换与选择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两种语言之间不仅存在着词义对应与词义并行的现象,也存在着不少语义空缺的现象。而且,随着语言的变化发展,词义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发生词义的扩展、转移和缩小的变化。由于词义的变化性,在翻译时应该根据语法功用、遣词搭配和语境场合来选择和确定具体词义。词义的选择和确定在翻译过程中很重要。因而在翻译时,往往不可望文生义。

例如: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不要班门弄斧

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

一个巴掌拍不响

He who has a mind to beat his dog will easily find his stick.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词义的引申

在翻譯英语谚语时,有时很难找到与原文语义对应的词汇,或者对应的词语不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或无法表现喻意。这种情况就需要使用词义引申这一技巧。词义引申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对词语本义进行的调整或变动,这需要译者自行理解;二是原文使用基本词义,而译文在翻译时需要作一定的变动。

例如: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A good marksman may miss.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Happy is he who owes nothing.

无债一身轻

(3)词类转译

在英语谚语汉译过程中,一一对应的情况毕竟是少数。为了使译文在符合汉语表述习惯的同时,更精准的反映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翻译者需要采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比如词类转译。词类转译是指不同词性的词语之间的相互转换。英语中有些名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具有动作的含义,相当于汉语的动词。翻译时就可以直接转译成汉语的动词。另外,当动词、形容词、副词在句中用来表达动作的结果或在语法、词法上有名词的某些特点时,有必要把这些词转译成名词。

例如:For better or for worse.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Few words, many deeds.

少说话,多做事

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4) 汉译的词语省略

由于两种不同民族语言的相互差异,在一种语言里惯常使用的一些词语或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则常常成为赘语,显得多余。这些赘语对本族语读者来说,往往不容易察觉到。但外族语读者对语言表达中的赘语往往却很敏感。因此,如果在翻译工作中,直译赘语常常会使译文在它的读者看来不够精炼,显得拖泥带水,甚至觉得废话连篇。不管原文还是译文,文字总是以简洁为上,所以我们在翻译时,应充分适应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可略则略。

例如: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毕

He works best who knows his trade.

事怕行家

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

骑虎难下

A fair face may hide a foul heart.

口蜜腹剑

三、结语

英语谚语是英语国家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恰当地在文章中使用英语谚语可使语言风趣活泼,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英语谚语的汉译是相对比较困难,但是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又是不可避免和必须面对的。笔者认为,在谚语翻译的实践中很难保证既完全忠实于原文的比喻形式,又绝对符合民族语言文字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实际翻译中认真体会和把握,在进一步拓宽自己知识面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将其翻译妥当,使其尽量保持原有的风格和特色,又符合我国的文化习惯和语言习惯,容易被中国的读者们接受。

注释:

[1]高尔基.《高尔基论民间文学》[M].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

[2]赵常花.浅谈英语谚语的翻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05):194页.

参考文献:

[1]高尔基. 高尔基论民间文学[M].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78.

[2]赵常花. 浅谈英语谚语的翻译[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12(05): 194.

[3]李科. 英语谚语翻译初探[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1(08): 77-79.

[4]董启汉 马骏. 英语常用谚语词典[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李建军. 新编英汉翻译[M].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3.

[6]郭富强.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下一篇:2016届高三政治教学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