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2024-08-24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精选14篇)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篇1

因为大家都已明了,她释怀了。

--题记

轻轻地漫步在深秋的树林里,抬头便是雄雄倚立在山顶的居高临下的家。

家里有轻躺在冰冷床沿的老人,如烟快要消散的身影,深深窜入脑海。

那便是我的外祖母,那双鬓早已诠释了岁月,容颜消散,甚至在我的视野里早已模糊的人。

我恨不得她永远不要出现在我的视线里,看见她的偏心、恶毒、小气,苦痛总会从心底蔓延,于是我开始对她冷漠,冷漠,最后总是慢慢被时间黯淡。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篇2

让我们来看看《姥姥语录》当中姥姥平实的话语吧。

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

别舍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

靠山山倒,靠人人老。靠来靠去你就发现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

人啊,啥事都得经历,错儿也得犯才是个真人,没有错儿那是画上的人。

.......

看到这样的文字,你难道不认为这是生活中最朴实、最智慧的话语吗?姥姥一辈子没上过学,更没有学过怎样写作文,但不妨碍她说出这样的真知灼见来。《姥姥语录》传递给我们作文的真谛——生活的积累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就是把自己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了对生活的丰富积累,才会有作文的源头活水。姥姥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丝毫的矫情,却句句向我们传递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及人间的真情与至爱。这些语言是如此的温润而延绵,慈善而熨帖,悲悯而眷顾。这些大白话、大实话是姥姥99年的平凡日子里积淀而成的人生智慧呀!姥姥在用她的一生抒写着“人生”这篇作文。

前些年,7岁男孩郦思哲以《妈妈回来了》一文荣获冰心作文奖的一等奖,文章很简短: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这篇仅有107个字的短文也正是7岁孩子对生活的真实积累。因为经历了和妈妈分离的痛苦,所以就想妈妈。“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孩子就这样本色天真地表达出来了。原来,作文的美丽首先来自于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孩子用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用真心真情去反映真实的生活,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

再来看看作者倪萍的语言吧!

“那时候连点油灯的钱都没有,太阳一落山姥姥就点起了月亮。没有月亮的夜晚,姥姥心里那盏灯就亮了,她会讲起许多神话故事,讲来讲去都是那些善良的人最后得了个金元宝,凶狠的人最终穷困潦倒。我也常问,姥姥不也善良吗,怎么没有金元宝?姥姥说,有啊,金元宝就是你呀。”

倪萍不是作家,但文中的语言却清澈质朴、真挚感人。靠的是什么?她是在用心灵写作,文字里透出的是发自于肺腑的真情实感。没有多余的修饰,没有过多的润色,真实的文字是如此打动人心。看来,真情是作文的灵魂。作文其实是一种感情的传递,所有的文章都是以情感人的。作文的最高境界是真情流露。难怪有一位著名作家这样说:“真情,是我在创作中的追求,而作家的唯一本领,也就是以情动人。”因而,作为语文教师,还要指导孩子善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怀着真诚的情感投入到写作中去,这是作文教学的第二要义。

对小学生而言,写作文除了要有生活的积累和体验、要用真情来抒写之外,学习一定的表达技巧也是必要的。看看姥姥的语言:“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多么贴切的比喻!”别舍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多么形象的夸张!“幸福很小,别嫌弃,一个一个加起来就成了大幸福。”多么生动的说理!姥姥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她知道要烧出美味佳肴,很重要的诀窍就是懂得“调味”。这些生活的道理经过姥姥的巧妙“调味”,既浅显易懂又受用养人。倪萍的表达又何尝不是这样:“太阳一落山姥姥就点起了月亮。”“没有月亮的夜晚,姥姥心里那盏灯就亮了……”多么简洁有味的语言,却形象地表达了当时条件的艰苦以及姥姥对自己的无限慈爱。

那如何让学生来学习表达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就是说,多读他人文章以学习表达方法,这句话经过实践证明是很有道理的。小学生的作文从模仿起步,如果教师能引导孩子多读书,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就能蜂拥而至、信手拈来,不费思索就能顺理成章。所以,用简洁有味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真情,这应该是作文教学的第三要义。语文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简洁有味的语言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恰到好处的表达非一日之功,关键还是那句话,引导孩子多读书。

关于高一新生学好数学的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数学;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6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28

一、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

(一)新旧知识的跨度大,衔接不够自然

初中教材对二次函数要求较低,而且在高中教材中又不再讲解,但二次函数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使用频率非常高,配方,画图,解二次不等式,求指定区间上的最值或值域又是高中必须掌握的解题技能与方法。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韦达定理初中要求不高,只会简单地运算,但在高中却被列为重点内容,但又没有安排章节专门讲授。因式分解也是初中不讲的内容,特别是十字相乘法运用较广泛。还有立方和差公式,分母有理化,含绝对值不等式方程的求解,含参问题的解决,图形的对称问题,初中教材中都淡化处理,要求不高,甚至不讲,这些都是学习高中数学的拦路虎,这些知识一旦断层学生就感觉高中数学难学。

(二)教材内容难度加大,知识面广,思维要求高

首先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内容相比难度明显增大,初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来源于现实世界,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高中教材内容一开始就是集合,映射函数这些概念都非常抽象摸不着,许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难于掌握。高中的内容更加具体严格,定义定理表述更严谨。而初中的一些定义定理都是用通俗易懂的描述性语言来表述,所以刚上高中阅读课本时就觉得语言艰涩难懂。再就是高中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要求较高,初中大部分知识通过直观感知来获取,学生的认知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而高中不仅要感知,还要升华到理性层面,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思维能力也就会逐步提升。

(三)不良的学习习惯、懒惰的思想和死板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学习

一方面,初中生学习依赖性强,主动性不够,初三教师为了提高升学成绩占用了所有的时间,每分钟都在教师的掌控中,教师拼命地讲,将各种题型总结出一个模型,让学生记住模型套模型解题,初中由于知识点少,题目难度不大,这样训练在短期内肯定会出成绩,但长期这样下去,学生思维僵化,懒于思考,在这种定势思维的模式下,扼杀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变得越来越懒,题目稍微变个样就不会做,甚至懒得做等着教师讲。但在高中这种模式完全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坐等教师讲解,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学习方法不当,教师上课都要讲清知识的产生发展和知识的应用,剖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重点及难点以及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学好高中数学知识的方法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习成绩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课前预习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读,就是对教材内容粗读和细读,弄清本节课主要讲了哪些知识。二画,就是画出本节课涉及了哪些定义定理公式,不懂的知识做上标记。三查,就是利用手头的资料做那些概念辨析和简单的小题,看自己掌握了多少。预习是为上课做准备,带着问题听课就会有的放矢。

(二)认真听课

上课要根据预习的情况带着问题听课,认真听教师讲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如何破解题目,学习教师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及时复习

高中内容多,课程进度快,由于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遗忘速度非常快,及时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环节。复习的时候可以依据笔记资料,多层次地分析总结概括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重视作业

做作业时先看书,回顾概念,掌握要求,了解解题时注意的事项,再动手做题,这样才能达到做题的目的,强化所学知识。再者做题时要限定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定量的题目,经过长期训练就会提高解题速度,自习课上节省出时间再钻研其他。最后是做完题后要反思总结。

(五)整理错题

关于姥姥的作文记叙文 篇4

天的天空不再那么蓝,它哭了,哭得很大声。

虽然如此,还是没有挡住我去姥姥家的脚步,我的心情却是异样的喜悦。因为我要去姥姥家吃那可口的罐子饭,就是农村用柴火烧成的饭,看似很普通的米饭,但它却是那么的香甜可口。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有一种美滋滋的感觉。

来到姥姥家刚7点,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催喊着姥姥煮饭,姥姥也高兴的答应了。姥姥已经年过六旬,身体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硬朗,看到这情景,一阵伤感涌上心头,作为外孙女居然不能帮她承担痛苦,泪花在我眼眶里闪烁。

于是,我连忙夺过饭锅,拉着姥姥的手说:“姥姥,你就坐在这儿,看我的,饭我就包了。”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姥姥也只好勉强答应了,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我先洗净饭锅,再倒上米和水,还加了少许土豆,没几下功夫就将饭煮好了,一股浓浓的饭香在屋里弥漫。这时,姥姥看着我的脸笑了,笑得捂住了嘴。我感到很诧异,忍不住对姥姥说:“姥姥,你笑什么呀?”,姥姥递给我一块镜子,啊,我的脸怎么这么花,像只小花猫一样。姥姥抚摸着我的头,用手帕给我擦脸上的污迹,一边擦,一边不停地唠叨。我偷偷地看了姥姥一眼,她眼角边布满了道道皱纹,两鬓银丝飘飘,姥姥真的老了,只是她的慈祥依旧。

吃饭了,我和姥姥紧紧靠在一起,坐在火坑旁边吃边聊。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篇5

刚到姥姥家,就听见一片欢声笑语,提前来的妈妈走出来,对我跟爸爸说:“快进来吧,要吃饭了。”

我走进去,屋子里坐满了人。今天的主角——姥姥正盘腿坐在炕上,所有的亲戚都坐在姥姥周围,与姥姥兴致勃勃的聊着天。今天的姥姥精神抖擞,满面红光,看着众人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聚到了一起,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他把手放在盘着的腿上,时而笑着听别人讲话,时而拉着别人的手津津乐道,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又环顾屋子一周,终于看到了我最希望看到的东西——一个包装精美的大蛋糕。“看起来不错啊。”我心里乐呵呵的想着,着急的想看看蛋糕的样子。

于是,我往周围仔细的看了看,确定没人注意到我,便偷偷的向蛋糕的方向走去。“哈哈哈!”突然,一阵大笑惊到了我,我吓得连忙往后退了一大步,回头看看,原来是人们太高兴,笑出了声。“呼。”我长舒一口气,幸好没人看到我,我可不要被别人说成馋猫。定定神,我又蹑手蹑脚的向蛋糕走去,偷偷的掀开一点盖子,可惜太暗,我没有看清楚。

这时,我发现姥姥正笑眯眯的看着我。“想吃就吃吧。”“真的?”我惊喜的问。“可以吃,但要先让姥姥许愿哦.”妈妈也笑着说。“那是当然,必须的。”“哈哈……”屋里传出一阵欢乐的笑声。

作者:王子文 山东诸城繁华初中

指导老师:孙淑林

关于姥姥的美文:姥姥的身影 篇6

4月27日,我降生了,49岁的你第一次当姥姥自然对我百般疼爱,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你那瘦小的身影。

五岁,瘦小但却充满疼爱的身影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抓鱼了,而你无论手中有多少农活,都会放下去陪我,还记得那天傍晚,“姥姥,我们去抓鱼吧。”“等一会,可以吗?”“不嘛,不嘛,我现在就要去。”“好,好。”你牵着我的手来到小河边,你搬起笨重的石头,为我抓鱼的身影充满了疼爱,“快看,我抓到鱼了。”我高兴的在河中蹦蹦跳跳,可脚不小心磕到了石头,我开始哇哇大哭,而你也顾不得鱼儿了,跑过来,询问我原因,“怎么了?磕到脚了,看姥姥的,呼呼,痛痛飞走了。”我被逗的哈哈大笑“好了,我们回家吧。”“嗯,姥姥你背我。”我敏捷地爬上你的背上,而你却缓慢地背起我,在你的背上,我感受到了你的温暖与疼爱,你的身影像一个太阳一样照亮了我。

十岁,为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身影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上课,突然飘起了鹅毛大雪,不得已我们提前放学,我以为会是妈妈来接我,但当我走出校门时,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我心想:姥姥都不知道放学时间,她怎么站在这的?我跑过去询问“姥姥,你什么时候来的?”“我2点就到了,怕你出来找不到爸妈。快穿上衣服回家吧。”而她却只穿了一件衬衫,在寒风中,那个身影似乎渺小了许多……

十四岁,令我怀念的身影

如今,你已63岁了,再也不能背我,为我抓鱼了,那个身影也渐渐瘦小,渐渐的消失,但岁月改变不了你身影中的疼爱。

姥姥,你的身影陪伴了我的童年,你的身影从一个太阳变为一个瘦小不堪的身影,身影慢慢变小,疼爱从未改变。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篇7

步入高中, 各门学科都得跨上一个新台阶, 高一新生带着一种求知的好奇与渴望步入课堂, 这种心态有利于学生接受并尝试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写作教学的一大难题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多年的写作训练中形成了对写作的错误理解, 文章陷入一种思维“套板”, 一时间很难跳出。高一这一特殊阶段的特殊心态为扭转原有文风提供了极佳的契机。只有在扭转了文风的前提下, 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有切实的提高。当然扭转文风和提高写作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并不分先后, 而是相互渗透并统一于高一作文训练的整体计划中的。

高一写作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于扭转不良文风,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清楚、完整地表达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根据这一目标, 具体的教学计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重视阅读的作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要写好文章, 多读书是一个重要前提。只有阅读大量的优秀作品, 才能逐步进入高层次的语言王国, 进而感受到那些精美的语言文字的佳妙之处, 这是一个阅读感受的提升过程。学生心中有了美的感受、美的文字, 才能在实践中写出美的文章。

我们提倡多读书, 但并不是将“多读书”三个字空洞地扔给学生, 让缺乏阅读经验的学生在茫茫书海中无所适从。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从量 (读多少) 、度 (读什么) 、序 (怎么读) 三方面作有效的指导。首先是读多少的问题。教学大纲要求高中阶段课外自读不少于300万字, 即每年至少100万字, 但高三阶段学生很难有大量课外阅读时间, 因此, 高一、高二应适当增加, 以每年130万字左右为宜。除去读本的阅读量, 高一的课外阅读量至少要达到60万字。当然这个数字不一定要告诉学生,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否则会让学生还没开始阅读就心生畏惧。那么, 这60万字该读些什么呢?从“开卷有益”的角度来讲, 读任何一本健康的书籍都会有一定的收益, 但这种收益不一定有利于语感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受学生的喜爱, 但他们通常只是沉迷于武侠的世界, 关注的仅是故事情节。像这类“俗人见俗, 雅人见雅”的文学文本, 我们不否认它的可读性, 但由于自身的能力所限, 学生较难从这类文本的阅读中提高文学趣味。因此, 这60万字应该是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修养的名家散文, 如朱自清、梁实秋、丰子恺、沈从文等的文章, 而且最好是这些名家散文的合集。这样学生能从短小的篇幅中感受到或深邃、或犀利、或幽默、或柔婉的语言风格, 同时他们可以看到原来名家的笔下, 衣、食、住、行, 事无巨细, 皆可入文, 这样一来认为生活平淡、无事可写的想法将慢慢改变。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拔牙记》, 写得生动幽默, 充满趣味性, 一问才知他是受丰子恺《口中剿匪记》的启发。学生的阅读面较窄, 因此, 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每月推荐三到四本书供学生选择其中一本阅读。接下来是怎么读, 字斟句酌, 还是走马观花?课外阅读不必如学习课文般字斟句酌, 泛读即可, 但必须持认真的学习态度, 读完之后仔细想一想、写一写读书札记, 特别喜欢的语段还可以背一背。结合每月推荐的书目, 还可以让学生定期交流读书札记。

二、鼓励学生用心体会生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作需要素材, 而学生缺乏的正是生活的积淀, 或者说缺乏积累生活素材的意识。在以往的写作中他们经常模仿, 迁移他人的生活, 这也就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许多学生作文中仍有上世纪80年代优秀作文的痕迹的原因。近年, 高考作文出现大量三段论式的新八股文章, 江苏高考中考生用大量的平庸之作来诠释“拒绝平庸”这一命题, 这其实是缺乏生活、缺乏思考的一个佐证。如果说阅读解决的是语感、语言表达的问题, 那么用心体会生活解决的则是内容方面的问题, 内容的模式化倾向目前已成为写作教育的一大障碍, 要让学生跨过去, 必须为学生打开一扇感受生活、思考人生的窗。十六七岁的孩子, 天性中蕴藏着无限活力, 然而在应试的压力下, 孩子们无意识地封闭了自己的感受能力, 想通过模仿他人优秀作文达到作文速成的目的, 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教师的责任便是激发起学生原有的活力。我们承认如今的学生生活空间相对窄小, 但他们并不是没有乐趣。课堂上的小插曲, 课外的某一次奇遇, 甚至某次考试中“脱险”的经历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很少有人产生写到作文中去的意识,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替学生发现生活。我们完全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设置一些悬念, 让学生体会从紧张到释然的心理变化, 或者及时抓住校园中激起学生极大热情的事件, 在他们轻松地舒一口气的时候, 在他们高度兴奋的时候, 在他们各抒己见、热烈争辩的时候, 及时提醒他们抓住那一瞬间的感受, 捕捉那一瞬间的思维火花, 并鼓励他们形成文字。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 学生自然会养成用心体会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那时他们笔下的文章就会展现出个性化的色彩。

三、安排科学的写作训练计划

从人的能力发展角度来看,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是同步发展的, 因此, 除多读多感受之外, 还必须多练, 通过多练让学生逐步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当然这里的“多”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计划。从训练形式的角度来说, 具体要做到“五个结合”: (1)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与自命题作文相结合; (2) 整篇作文与片段作文相结合; (3) 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相结合; (4) 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5) 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从训练内容的角度来说, 结合高一训练基本表达的要求具体可分生活中的人、物、景、情、趣、理六个单元来训练。每一个单元可先由命题开始逐步向自命题过渡, 先写片段, 逐步扩展成完整的记叙, 这样一来, 教学的切口小, 学生理解、操作的可能性就大, 且训练内容紧紧围绕“生活”二字, 能不断增强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的能力。要扭转文风, 必须从基本表达入手, 练好基本表达功, 这样学生才可能在较为复杂的记叙文中游刃有余。

四、进行及时、有效的写作指导

目前的教学理念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原则, 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也十分重要, 因为此时学生需要教师领进写作的殿堂, 进门之后才能“修行靠自己”, 当然有效的指导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有一定帮助。写作指导可以分成课内命题作文和课外练笔两部分进行。先看课内命题作文。这类作文的指导可分讲—写—再讲—再写—个别指导五步进行。比如要求学生写生活中的人, 在初次写作指导中要将写人的基本理论条理清楚地介绍给学生, 然后读一两篇有指导性的范文, 随后让学生下笔。当然要所有学生通过这次指导掌握写人的要领是不可能的, 每个班级总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也总会出现几篇优秀习作。这样再次讲评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 将问题作文和优秀作文进行比较学生就能更加清晰地把握写作要领。由于习作均出自同学之手, 学生接受起来毫无障碍。此后的第二次同类型写作, 学生的进步将非常明显, 但也会有一小部分学生依然把握得不够好, 这时教师应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针对实际问题指出改进的方向。再谈课外练笔的讲评。练笔中学生有极大的写作自由度, 往往能写出一些生动、活泼的文字, 展现中学生的真实情感, 讲评时正应侧重这些方面, 一旦发现这些方面的文章, 或者是优秀的片段, 都应在课堂上范读、表扬, 要知道这不仅是对写作者的鼓励, 也是对全班学生一次有益的引导。此外, 课外练笔的讲评还要注重对学生细微进步的发现、表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这种表扬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 将这种进步固定下来。例如, 我教过一个在数理化竞赛中频频获奖的学生, 他的练笔内容一直比较单一, 有一次他在完成了一件陶艺作品后写下一篇较有艺术感受力的练笔, 我在全班朗读并表扬了他的文章。他仅仅记下了当时的感受, 却意外地获得了一次习作的成功, 这对于一向没有写作自信的他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此后他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其他学生同样意义重大, 他们发现原来作文不是只有固定的几个人能写好, 无形中也会产生认真感受、认真思考的动力。

除了以上四条基本策略外,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处理好创新和基础的关系。目前, 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写作教学, 对作文教学改革提出众多意见, 高考作文改革也明确地将作文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是否有创意作为衡量作文优劣的一条重要标准。但是创新是一种较高的要求, 它必须以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基础。高一的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一基础, 有的甚至基础相当薄弱, 因此高一的作文教学重点仍应放在最基本的表达训练上。当然教学中也可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 有创新能力的引导他们创新, 缺乏创新前提的还是要从基础抓起。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打基础与模式化是两码事, 文章必要的章法、结构是不可偏废的。同时, 学生自身蕴涵着巨大的创造力, 鼓励学生写出生活中真实的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达到了创新的目的。总之, 在教学中, 对于平实自然、学以致用的习作要肯定, 对于生动活泼、想象力丰富的习作也要肯定;既要打好基础, 又要充分发展个性, 培养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第2版.

[2]曹明海主编.语文陶冶性教学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3月第一版.

[3]朱光潜.天资与修养——朱光潜谈阅读与欣赏.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 6月第一版.

[4]蒋碧艳, 梁红京编.学习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11月第一版.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篇8

【关键词】高一化学;教学效果;策略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一化学课本知识内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不管是教师教学方面还是学生知识学习方面都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因此在新时期,为了解决学生学习化学难的问题,教师应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化学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地教学实践中探索化学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使学生尽快地适应新课改下的化学知识学习节奏,进而促使学生化学成绩的不断提高。笔者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认为提高高一化学教学的有效性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结合教材内容,将知识点有效衔接

高一化学教材内容知识和初中的化学教材内容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初中化学教材内容注重的基础性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较多,重点和难点知识比较分散,知识系统性较差,而高一的化学教材内容同初中教材内容相比,比较抽象化。因此有效地将初高中的化学知识链接起来,给学生一个学习化学知识的过渡时期在教学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至于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吃力,丧失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在高一的化学教学中,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点的导入要注意方法和技巧,不能简单地认为初中化学知识点的导入就是所谓的复习,而是在初中教材中筛选一部分和高一化学教材内容有关联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情形下慢慢地融入到高一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二、注重实验、培养学生知识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前提条件而得出的教学模式。犹如自然科学研究一样,对于自然现象的产生科学家都要不断的观察,不断的实验,不断的计算才能对自然现象做出解释与定论。在高一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以一名“自然科学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要精心设计,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制造出“科学研究室”的氛围来。美国探究教学专家萨奇曼曾经说过:学生本能地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弄清这些新奇的事物的背后空间发生了什么。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所作的那些“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学生以“科研者”的角度去积极主动对课本知识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三、注重课堂导入环节,提升学生学习状态

实践证明,课堂导入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程的关注度。在课堂上,由于学生受思维定向的影响,很难一时间从上节课的思维模式中给释放出来,当面对新一节的课程,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于这样的情形,如果教师直接去讲授知识时,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课堂导入是很有必要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在课前收集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并与本节课程相关的资料或者是做一个有趣的化学小实验,让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快速地从其他思维停留上给收回来,融入到本节课程的学习状态中。然而,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必须要用严肃的态度去认知它,但科学的认知过程又是用积极主动态度去做研究学习的,因此,教师在课堂导入时要特别的注意所选用的教学素材,对于学生引导要起到课堂气氛活跃而又不失对科学研究的严肃性。课堂导入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在化学教学中,需注意的是,教师只是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教师也因该意识到,只有学生自己理解了化学反应后所产生的微妙变化,才能真正地激发其对化学学科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因该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而不是教师自己。同时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点有不同的理解,可能与教师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特别大。教师应该注意到,对于高一学生来讲,他们正处于思维非常活跃的阶段,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不应该批评学生,就算学生的理解是错误的,反而应该鼓励学生这种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行为,多鼓励学生,学生才会喜欢化学,才学主动地融入到化学知识的求知中。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一化学教学活动,教师要紧密地结合新课标,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主导方向,积极地在教学实践中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才能有效地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光辉.《网络技术下的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化学教育》,2002

[2]曾清勇.《制作实验设化学实验设计复习网络整合案例》[J].《教育信息化》,2005

关于健康的高一作文 篇9

谢老师来了,我从外面进来,坐到位子上准备看看这节课谢老师准备上什么,只见谢老师拿着两块布放到讲桌上,这是要干啥?谢老师把外面的同学叫过来之后对我们说这节课要玩一个游戏,具体讲的内容是什么我已经忘了,大概就是一个人当瞎子,一个人当瘸子,到指定的位置之后拿了书再返回吧!

反正我只记得刚开始第一组班里的人都开始沸腾起来了,没想到最后赢的那一组的组长还可以获得谢老师的一支价值四块钱的红笔!没过多长时间就轮到我和我的同桌了,我俩已经商量好了她当瞎子我当瘸子,我帮她带好那块布之后她就抢先一步走在了我的前面,没办法,我只好在后面推着她,她瞎摸索着往前走,因为到台阶的地方了,我可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直接绊的,我从她的胳膊肘底下穿过拉住了她的手腕,我俩很顺利的到达了书架面前,我指导着她把书放到位置上,很快我俩就原路返回,结果谢老师在后面说一句要把布放到桌子上才算完成,我的同桌立马掀开布直接跑到了讲桌上,把布往前一扔,刚好落到了讲桌上,正当她准备回来的时候谢老师又回了一句需要把绳给解开,她立马把布拿在手中也不知道怎么的一扯就开了,兴奋地回到了座位上,我也高兴的往她背上拍了一巴掌。

最后谢老师跟我们说了一句,当残疾人的生活不好,让你们体验一下。我就知道谢老师玩这样的游戏肯定是别有用心,我们刚学的课文《秋天的思念》估计给谢老师的印象很深,不然怎么会让么们玩这种游戏呢。

高一关于命运的作文 篇10

——题记

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天也是阴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缠满着蛛丝网的屋顶。那堆积盘踞在天空中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顶上剥落的白粉。在这古旧的屋顶的笼罩下一切都是异常的沉闷。这种天气最适合睡觉。什么事都不用想,任何事情都无法令你心烦。屋子里平白溢出淡淡的茶香味,虽淡但足以令人沉醉。

书桌上的陈设简单又实用,几只笔,几本书,一盏茶。所谓的茶香四溢说的就是这样吧!今天我一改平日颓废懒惰之状,驾一叶扁舟去书海中遨游观赏。

雾霭,像轻纱,像烟岚,像云彩。挂在树上,绕在屋脊,漫在街道上,藏在草丛中。给人一种唯美感,无法移开双眼。

来到图书馆,今天似乎比往日更少人。我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雨果的《悲惨世界》,如丝绸般顺滑的纸张上刻满了字,周身还用硬纸壳包裹,无疑是一件艺术品。当我准备去哪个角落细细品读的时候。刹那间,我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吸引住了。白色的运动服配上淡蓝色的短裤,一头白发,一副老花镜,一双球鞋,眉宇间流露出的那种专注,都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慈祥感。

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老人对我笑了笑。示意我旁边没人坐。我坐下好奇的问了一句:“老爷爷,你这么大年纪,为什么还要跑这么远到图书馆看书呢?”“我啊,年轻时没机会看书,现在有机会了当然要好好把握啊!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老者微笑着回答我。之后我和他聊了很多,当他知道我浪费时间,虚度光阴时一本正经说道:“不要让别人轻薄的话语来践踏你的目标,不要让别人否定的言语来左右你的意志,不要让别人赞美的言辞来模糊你的双眼。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得过且过,不要让你自己都看不起你自己。时光易逝,生命唯一,你应该把握现在,去谱写出你自己的命运交响曲。”我伫立许久。

月光毫不吝惜的洒满大地,远处的树林顶载着银色的光华,水中映射着皎洁的月光,绿茵和花草也披上了月光。一切都那么静谧美好。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篇11

[关键词]高一历史材料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100

历史材料题在考试中占分值比较大,也是学生失分比较多的部分,在高一历史材料题讲解中,笔者也在不断地将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渗透到教学当中。

一、部分材料题比较简单,具有初高中过渡期的典型特征

材料1: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华网

材料2:

请回答:

(1)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为能源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2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

仔细研读这道材料题的材料和设问,发现试题答案基本都在课本上,而不是在材料里。像这类题目在高一模块测评中还是很多的,可以在课堂上当堂落实。

二、材料题答案来源于材料,需要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

材料1:(汉元帝时,贡禹表称)方今齐三服官(负责制作天子服用)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巨万。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

材料2:“工之子恒为工。”——《国语·齐语》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 《荀子·儒效》

“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 《唐六典》

请回答:

(1)据材料1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生产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汉代官营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及经营特点。

(2)据材料2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在技术的传承上具有怎样的特点?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这道题目以官营手工业为切入点,要求归纳其生产目的、概况、特点等。第一题属于内涵式的题目,这一类题目的答案都来源于材料。答题的关键就是找准材料中隐含的信息。只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就能看出这段材料的大意。第二题属于内涵加外延式。这类题目是历史材料题当中最难的一种。解答的时候既需要依据材料,也需要联系课本知识。需要从古代手工业在技术传承上的特点联想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学生要明白经济基础是根源,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三、各种类型的材料题都已经在高一阶段相继出现

比如像上述第二道例题这样的文言文类材料题,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考生不必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抓住关键字词,紧盯材料的出处、标题、注释(尤其是时间、人物、著作等),仔细找出材料所述内容或者观点的核心部分,辨别观点是否正确,代表哪个阶级或社会阶层的利益,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如何等等,最后组织答案,做出回答。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指出张裕酿酒公司的生产经营有什么特点?

(2)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里,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表格型材料题在近几年历史主观题中,发展尤为迅速。本题主要通过近代民族工业的典型——张裕酿酒公司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仔细阅读表格可以将所涉及的时间大体划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末、民国初期、抗日战争时期。解答第一问时可以结合表格中“投资300万两白银”从欧洲大批引进优质葡萄苗木归纳出生产经营的特点。第二问结合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原因概括张裕酿酒公司发展的条件。

总之,高中历史教师要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不怕历史材料题,规范解题行为,明确历史材料题的基本类型及其结构,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校庆的高一作文 篇12

9月26日,同学们都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了大剧院,表演自己最拿手的节目,第一个节目《书香》开始了,我们上台后,各位领导就朗诵起来,我们就跟着做了动作,一会儿背靠背,一会儿扬起手,灯光一暗,我们便下了舞台,我换好衣服后准备表演下一个节目《满江红》。因为《满江红》讲的是抗日的故事,所以同学们表演时非常严肃,下台后,我跟同学们讲了《满江红》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作者岳飞的爱国情怀,以及为了国家与敌人誓死_抗争的故事。讨论完《满江红》,接下来我们要表演的节目是《尤克里里我爱你》,我们拿起心爱的尤克里里走上了舞台,表演的是《小红帽》、《拍手歌》和《送别》,这三首歌曲表演结束后,赢得了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同学们又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有舞蹈、合唱、诗歌朗诵、舞台剧……在最后一个节目诗朗诵《我们的文化街小学》那高昂的声音里结束这次校庆演出。大家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大剧院。

这次演出是文化街小学建校以来最盛大的一次,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媒体的关注,全校师生用最出色的表演表达了对母校的热爱!

关于春天的作文高一 篇13

我们走进校门口,发现花坛里一片姹紫嫣红的景象。石竹开花了,又尖又粗糙的叶子像极了竹叶,不过它的花朵好像是女孩们钟爱的红色蓬蓬裙,四周还镶着一层雪白的蕾丝,与的形象就相差甚远了。三色堇从梦中醒来,五彩缤纷的花瓣上长着一块块大小不一的乌黑的斑点,远远望去,似乎是一群红色、黄色、紫色的猴子在冲你哈哈大笑,瞧!它们还吐出了舌头呢!雏菊欣然怒放,一片片酒红色的花瓣使它总能在一群花中脱颖而出,凹凸不平的花芯常令人想到甜津津的杨梅,让人不禁猜想:“它会是什么味道的啊?”

我们来到行政楼前,路旁的植被也是一番争奇斗艳的美景。一种不知名的紫色小花可谓与众不同,它的茎上长出了一根紫色的“小棒”,还在“小棒”的顶端开出了小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狗尾巴草变异了呢!“粗枝大叶”的爬山虎长得似乎是放大版的枫叶,不过既然枫叶当了“手掌”,那它就只好勉为其难当“虎掌”了。

我们走到了教学楼前,温暖的春光正爱抚着树木。月季伸展着枝条,三色的花朵仿佛是要和三色堇比比谁的颜色更鲜艳,红色和粉色的花朵露出了小酒窝。黄色的则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等你走近一看,呀,这黄色原来是花朵开放腐烂过后的色彩啊!桂树抽出了嫩黄色的新叶,为绿油油的老叶增添了一圈金灿灿的光芒,好似那灿烂的阳光都跑到它那儿了。

我们奔向边,竹子苍翠欲滴,一阵风吹来,竹林便来了个“乾坤大挪移”,一会儿在风中翩翩起舞,一会儿又摇晃得几乎贴到地面。风停了,它们就都静立在路边,像是累坏了。

我们走到武术馆旁,樱花树苏醒了,雪白的樱花十分娇弱,风一吹,花瓣便纷纷落下,犹如一个哭得“樱花带雨”的美人。它可算是界中的“林妹妹”了吧!

关于姥姥的高一作文 篇14

【关键词】高一 听力困难 听力兴趣 听力信心 听力自主性

一、调查背景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时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中阶段是培養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英语听力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听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是功能表达的前提。据美国Paul Rankin教授统计,人在日常生活中,语言的使用情况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由此可见,听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Krashen(1982)提出的输入假设,把听力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人们更加准确、深入地认识了听的本质,即“听”不是一个被动的语言技能,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过程,需要听者运用自身的各种知识来理解说话人的意思(Anderson & Lynch, 1988)。现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的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其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七级目标中又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必须达到的听力目标。

高中听力训练的渠道主要是听力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和日常听写等。刘国忠(2000)批判了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即:听录音材料—对练习答案—再听录音造成学生积极性不高,使学生停留在课本技能的输入阶段。作者通过与所在实习学校英语教师的交流以及课堂观察,发现他们将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和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上,听力技能的训练时间非常少。那么学生的英语听力学习现状如何呢?

本调研报告希望通过对学生关于听力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听力学习中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希望一线教师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真正从认识和行动上重视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改善听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技能,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质量。

二、调查设计

1.调查工具。本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是参照以往学者有关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等的调查问卷内容自行设计的。问卷涉及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i)听力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调查:参考苏远连(2003)改编;ii)听力自主学习情况调查:自己设计;iii)英语听力兴趣调查:参考Cho(1992)改编;iv)听力信心调查:参考Cho(1992)改编。

该问卷i部分为多项选择题,统计频率最高的5项造成听力理解困难的因素;ii、iii、iv项分为5个计分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打分。

2.调查对象及实施过程。本次调查在徐州市某高中高一年级展开,作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作为受试者,其中女生57名,男生43名。作者利用自习课发放问卷。告知学生问卷不记名不评分,必须如实填写,问卷当堂完成并收回。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100份,有效问卷率达到100%。然后,对调查数据利用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利用软件进行图表绘制,了解每项的得分率和得分分布。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1.造成学生英语听力困难原因的调查结果。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需从了解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入手。该项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学生在词汇、语速、记忆、理解所听内容、注意力和情感方面存在困难。其中,(1)语速太快是造成听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67%的学生在听力训练中听不懂听力材料的主要原因是语速太快;(2)55%的学生归因于不了解词义;(3)另有55%的学生听到生词或听不懂的句子时精神紧张,导致听力困难;(4)51%的学生听的过程中容易走神,注意力无法集中;(5)最后一项主要原因是反应太慢,无法马上理解所听内容,47%的同学归因于此。第一项、第五项均与记忆有关,第二项属语言因素,第三、四项属情感因素。而最不会造成听力困难的原因是对听力内容的兴趣(10%)。

2.英语听力兴趣调查结果。综合各项平均值,学生英语听力兴趣的总平均得分为2.95分(满分5分),说明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并不高。从各项来看,在平均值之上的选项有:我希望学校共享更多的英语听力资源(3.4分),我喜欢听力课(3.28分),我希望有更多的英语听力课(3.12分)。这些事件都是发生在学校或课堂中,说明学生对被动发生的英语听力比较能接受,也希望别人能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和资源。而得分低的三项都发生在课外,学生花很少甚至不愿意花时间在课外锻炼听力能力,比如,只有20%的学生会自己从各种多媒体资源找材料听。

3.英语听力信心调查结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心理素质对于英语听力来说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尤其对英语听力的信心。综合各项平均值来看,学生英语听力信心的总平均得分为2.78分,得分较低,这说明学生对英语听力普遍缺乏信心。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信心调查方面,较为符合大多数学生情况的是:我通常能理解听力材料的大概内容并理解文化背景知识(3.16分),课本中的听力练习非常简单(3.14分)。然而只有约13%的学生有信心认为自己的听力能力比其他同学好(2.46分),仅仅9%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外国人交流没有问题(2.13分)。

4.听力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结果。由于高中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对于听力学习而言,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尤为重要。综合各项平均值可得,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总平均分为2.67分。可见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在各项中,学生综合得分最低项为“我会制定训练计划并认真执行”,有67%的学生(得2分及以下)认为自己无法认真执行已制定的听力训练计划。此外,有5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对所听内容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课外英语听力训练时是为做题而做题,舍本逐末,做题之后没有反思和巩固,不能通过做题达到提高的效果。

在本次调查中,只有少于半数的高一学生在进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时能够做到制定明确的英语听力训练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听力策略、方法并且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练习英语听力。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课外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英语听力在高一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令人欣慰的是,有80%的学生(得分3分及以上)认为,自己了解自己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对自己现有水平的了解是学习与提高的基础。对自己在听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为英语听力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做好了基础,同时说明了学生具有分析、总结当前英语学习状况的能力。

四、原因及启示

从学生认为语速太快、词汇量小是造成听力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可以分析,他们平时听力训练的材料基本都是慢速、标准发音、非真实交际材料,题目简单、材料词汇量小、发音准确使他们得不到真正的听力水平的提升。这就启示教师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尽可能选择真实交际的原声材料。另外,注意力无法集中和精神紧张是平时训练量少而导致的结果,Krashen(1982)的输入理论认为,若可理解输入增加,则情感过滤作用降低,从而增加语言的摄入。可见,若平时多加训练,势必会克服情绪障碍,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最后,因记忆因素而导致的困难,需要教师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听力过程中记忆关键信息的技巧,利用学生的认知策略和大脑的短时记忆的特点,帮助学生克服记忆障碍。

高中学生课程紧张,教师往往对听力的课时安排很少甚至没有安排,训练听力也仅仅是放录音,对答案,导致学生对听力提不起兴趣。在目前的考试制度下,虽不能完全放弃这种传统的听力训练模式,但可以采用相应的补偿办法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真正提高。听力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在学校练习的机会,毕竟学生自己也表达喜欢听力课,希望有更多共享资源;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外自主听力的习惯,提供给学生适合他们听力材料的网站或书籍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听的多,能力提高,必然有利于他们听力兴趣的增加。

另外,课本中所设置的听力练习以及教师上课所使用的英语语言是大多数学生是可以接受并理解的,因此对于课本的练习,学生普遍信心较高,学生基本可以理解听力材料,从而答出题目,说明学生对于自己做听力题的能力很有信心,这是个好现象。但是,衡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最重要的方面恰恰是以上几个低分项目。可见,学生对于自身的听力水平信心总体来看是极为缺乏的。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推测,造成学生听力信心普遍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心理障碍,主要体现为对自身的英语水平缺乏自信;

2.受母语的负干扰,过分依赖母语的辅助作用;

3.语音知识与词汇量不够,音、形、义分离;

4.句子和篇章理解水平上的障碍,应变能力不强;

5.课外原声听力练习过少;

6.课堂上对于听力难度的设置过于简单。

因此,教师可从这几方面原因入手,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取消或尽量较少母语负迁移,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及文化知识的储备量,课内与课外练习相结合,增加原声材料练习的机会,增加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人士的交流机会。这样,提高学生的听力自信心指日可待。

此外对于高一新生,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制定合理英语听力训练计划的方法,同时激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获得坚持执行计划的毅力。

五、聽力教学改进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所发现的学生在听力训练方面的问题,作者认为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进行听力方法指导和尽可能的帮助,使学生逐步克服听力训练中的障碍和存在的问题,提升对英语的兴趣及信心,从而自主自发去练习自己的英语听力,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综合分析调查结果,作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在听力过程中,造成理解困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语言因素、记忆因素和情感因素。我们应充分利用需要分析理论,分析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困难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听力训练方案。

2.听力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理解方式。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听不清或听不懂的情况,原因很多。有些是由于说话人发音不清楚或录音效果不好,有时是因为出现了生词或内容陌生的缘故,这就要靠训练学生宏观把握听力材料的策略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3.听力训练尽可能形式多样,避免单一机械的训练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Krashen的窄式听力训练模式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尝试。

4.精听与泛听结合,以泛听为主、精听为辅,每周做到三至四次泛听,一至两次精听。精听材料可选用教学录音和有故事情节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听可选用VOA、BBC、CIR(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或CCTV Channel10中的节目或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使学生多接触录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信心。

5.为学生制定可行的听力训练计划,提高学生自主练习听力的能力。

参考文献:

[1]Krashen,S.(1982).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Pergamon Press.

[2]Anderson,A.&T.Lynch.(1988).Listen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刘国忠.(2000).对听力教学模式的思索[J].外语电化教学,78,11-13.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师自身阅读下一篇:百货商贸公司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