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环节

2024-05-08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环节(精选8篇)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环节 篇1

吴新荣

科学探究就是人们在研究各类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也如此,它是初中生对物理问题所进行的科学探究过程,此过程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八个步骤: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除了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探究的过程后,还要让他们知道物理科学探究方法,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有以下几种方法:

1、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实验中有许多物理特征、过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观察和测量很困难,这时往往把所需观测的变量换成其它间接的可观察和测量的变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如:串并联电路电阻。

2、转换法:对于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问题,而是通过研究其表现出来的现象、效应、作用效果间接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如:在验证发声体在振动时,在音叉旁边悬挂乒乓球

3、类比法:类比法是指将两个相似的事物做对比,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方法。类比法在物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所谓类比,实际上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或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逻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类比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比如利用水压讲解电压;水流讲解电流。

4、控制变量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成中,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如:探究导体电阻与那些因素有

5、物理模型法: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事实的一种近似形象的描述,物理模型的建立,往往会导致理论上的飞跃。如:根据实验建立液体压强公式P=ρg h时运用了“假想液柱”的模型;

6、科学推理法(理想实验法):推理法是根据已知物理现象和规律,通过想象和推理对未知的现象做出科学的推理和预见。推理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

7、观察比较法(对比法)如:研究蒸发的快慢因素、研究蒸发与沸腾的异同。——比较法

8、归纳求同法如:在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9、比值定义法就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如物质密度、速度、功率等。

10、逆向思维法:如:由电生磁想到磁生电。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利用物理探索题和物理学史,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下面是我几年的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

一、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科技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地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在学习水循环与水资源时,我让学生先做了这样一件事:调查自己居住区水污染现象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办法。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入手,再扩展到更广的范围,结合阅读教科书、上网搜索等手段,并把同学们交上来的材料分类和归纳,反馈给他们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了我国水资源的紧缺,认识到了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不断污染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影响,认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我做起,节约用水。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去走访、调查就有了基础,也很感兴趣,很乐意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利用周末的时间,我和班上的一些同学对大横镇胶合板厂的环境污染进行探究,或让他们自己对身边的水资源进行探究并提出整改方案。

二、在物理探究中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

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科学是一种探究精神,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占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有的知识可能被修正甚至被淘汰,但是,伴随着这种知识而产生的探究精神,却可以让学生受用终身,这就表现出了非常可贵的人文价值。所以,在物理科学探究中,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和时间,使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在“真枪实弹”式的探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

例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教学中,第一步,我提供给学生的器材,有小铁片、小玻璃瓶、小木块、水、烧杯、盐、弹簧测力计、线;学生自带塑料尺和橡皮。我先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让这些物体浮在液面上?看谁的方法最多。

一时间,学生劲头十足,实验室成了“战场”:讨论、争论、表演……学生心灵深处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最后,学生得到的方法五花八门,但绝大多数都有道理。第二步,我要求学生寻找物体浮沉的条件。这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这样,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亲身体验,集思广益,得到了许多方法,有些甚至是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这是学生获得的可贵的探究成果。

三、在关爱中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来自生活、自然,其中有许多和动植物、人的生命现象相关的内容。“生命是宝贵的”,但在物理教学中,“人文关怀”流失的现象却依然存在。例如,在“物体的导热性”实验中,有许多教师常做这样一个“生动”的实验——煮小鱼:把小鱼放入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底部,小鱼在游动,再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过一段时间,上部的水已沸腾了,而下部的小鱼还在游动,以此来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实验应该是“抓眼球”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能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但从人文的层面看,从那些善良、可爱的孩子吃惊、迷惑的目光里,我们每一个物理教师真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这样的实验会不会浇灭学生单纯而天真的火花,从而开动脑筋,设计出既能呈现物体导热性的科学事实又能体现人文关怀的趣味性实验。

四、发掘对学生兴趣的生活探究素材

在物理教科书中,每一章的开始,既有韵味十足的科学精华短语,又有诗情画意的科学小诗;既有动漫式的插图,又有经典式的照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更要激活学生内心的“趣”,让学生想学、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渗透,让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同学都能获得求知的快乐感。例如,在“神奇的升力”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折纸飞机,让纸飞机飞起来,看谁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再让相应的学生谈谈这样做的原因等,引出升力概念;然后,组织学生实验:“倔强的纸片”、“不听话的乒乓球”、“做个简易喷雾器”……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笑容满面,动手兴趣高涨。

五、科学评价促进探究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

在实验教学中,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检查,实验没有认真观察,没有认真完成,就可能把其他同学的实验成果“照搬”过来。这时,简单的批评甚至训斥,其结果是最最糟糕的。但如果从他做这件事的起因与他敞开心扉交流,指出其值得表扬之处(如不管怎样,能“完成”实验让老师检查,就表明你还是想学的),就会让他从内心感到惭愧,并有信心认真学习……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所以,宽容学生,给他一个表白的机会,其实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纠错的台阶。这样,受挫折的学生可重拾可贵的信心,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及科学探究中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以致受益终生。

六、课后布置一些小实验

上完一节物理课后,我会根据上课所学的知识,布置学生力所能及的小探究实验,让他们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探究,让他们学有所用。如上完“物体的沉浮”这节后,布置自制一个潜水艇等

七、进行适当的比赛

一个学年的学习以后,根据学生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利用生活中随处可得的材料,进行探究、设计,并,进行小制作。对学生的小制作进行评比,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环节 篇2

一、利用学生经历,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初中学生, 也有着十多年的生活经历,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经历着无数熟悉而陌生、神奇而困惑的事与物。在他们的心目中, 激荡着对很多事物的好奇, 有着弄明白、弄清楚的强烈愿望, 有着对物理知识的企盼与渴求。在他们的生活空间里, 存在着与物理相关的小到儿时的玩具, 大到看见的汽车、轮船……无不闪烁着人类知识与智慧的光芒。在所处的自然环境中, 时时经历着令人着迷而又神奇的自然现象, 风、雨、雷、电的形成, 绚丽的彩虹, 飘忽的云雾, 水中美丽的倒影……他们置身其中, 鲜活灵动的思维在不断地涌动, 教师只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 触动学生的好奇心, 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探究欲望的。

二、巧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环节 篇3

事实上物理探究的“猜想环节”,并非如我们课堂探究教学那样容易,科学家在猜想环节中确实走过许多弯路。那么在有限时间的课堂里,我们不可能完整地走前人艰辛的科学探索之路。笔者认为,物理探究教学既不能象前人那样将“猜想环节”完全呈现;也不能过于追求物理结论,将“猜想环节”走走形式。猜想也要有依据,不能瞎猜。教师应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理解“有依据地猜想”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忽视这一过程。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依据地猜想呢?笔者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做法,现援引几例加以说明。

1精心设计辅助实验,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猜想范围,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得学生能作出合理的猜想,不仅需要学生课前充分的准备,以及学生的智慧,更多是教师合理的引导。精心设计一些辅助实验,利用辅助实验的形象、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点,让学生展开合理的猜想。

案例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辅助实验。将矿泉水瓶底部剪去,并蒙上橡皮膜,利用这样一个简单的自制工具,可以进行如下辅助实验:

(1)用手指挤压橡皮膜,请同学们观察橡皮膜发生了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会根据已学“固体压强”知识,回答:“橡皮膜发生形变,因为橡皮膜受到了压强。”

(2)用手指加大力度挤压橡皮膜,请同学们观察橡皮膜发生了怎样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会根据现象,回答:“橡皮膜形变越大,说明橡皮膜所受压强越大。”

(3)此时,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点,紧接着问:“液体能不能也产生压强呢?它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教师边问边演示,将一杯清水慢慢地倒入矿泉水瓶中,随着水位的变化,橡皮膜越来越向外凸起,学生眼前一亮,不由得想到: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4)教师又问“如果灌入其它液体呢,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思考,作出是否与液体重力、体积、质量或密度大小有关的猜想。在教师辅助实验的引导下,学生猜想成为可能,为接下来利用压强计具体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扫清障碍。

2选择适当模型,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物理建模,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理想化,特别在物理理论研究、工程运用方面,取到显著的效果。事实上,物理建模思想也可用到物理探究的“猜想环节”中。对于一些无法感官,无法想象的抽象理论,我们不妨使用一下物理模型。

案例2在“探究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教学活动中,书本提供的实验如图1,将试管中倒入一半的水,然后再倒入一半的酒精,上下摇匀。最后,观察到试管内部液体总体积变少。就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可能会说:“液体溢出了。”也有学生会说:“液体之间发生了挤压,液体会被压缩。”等等。教师可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如图2所示,在同样的试管中先放入一半的米粒,在放入一半的黄豆,上下摇匀,引导学生观察前后体积的变化,发现米粒进入了黄豆的间隙之中,导致总体积变小了。由此现象,学生自然会想到:酒精与水混合之后,由于酒精与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彼此进入各自间隙之中,所以总体积变小了。通过选择适当的模型,从而引导学生作出合理的猜想。

3利用生活经验,举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对于猜想,学生大多基于生活的实例,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猜想。教师要求学生例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猜想,可以使猜想更趋合理性。

案例3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举出实例,支持自己的猜想。

教师问:“同学们,请举出一些生活实例,来说明哪些现象属于蒸发?”

学生可能马上想到,湿衣服晾出去是属于蒸发现象。

教师接着同:“怎样晾出去?衣服干的快些?”

学生不假思索,答:“把衣服晾到阳光。下,衣服干的快些”。

教师总结:“可见,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教师紧接着问:“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还有哪些?如何举例支持自己的观点?”

这时的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激发了,迫不及待地回答。

有的说:“将湿衣服摊平,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有的说:“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处,空气流速越快,蒸发越快。”

可见,利用生活经验,学生都有话说,作出的猜想也更加合理

4抓住问题本质,化解猜想边缘化,引导学生合理猜想

有时候,学生的猜想过于边缘化,教师面对这样的猜想,不能给予全部的否定。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化解这样的边缘化猜想,使之渐趋合理性,逐步引入到课堂预设猜想的轨道上来。

案例4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的教学活动中,如学生也许会猜想: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有关,与电热器两端的电压有关,甚至与电热器的种类、形状有关,与电热器的保温程度有关等。第一个猜想:“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通电时间有关”是正确的;第二个猜想:“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热器两端的电压有关”也是正确的。教师可以利用物理量间的关系欧姆定律,将其转化为“电热器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有关”。第三与第四个猜想看上去有些离题,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于这些边缘化的猜想,教师也不能一票否决,这时需要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与本质,逐步养成把注意点集中到关键问题和本质问题上,而抛弃次要方面的习惯。

论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环节 篇4

摘要: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不被很多物理教师重视,部分教师更加关注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体系本身,并未关注学生学习的寻求和感受,不关注学生如何喜欢物理学科,也不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方法。却热衷于应试教育的教学形式,造成学生的高分低能、更多的是低分低能、甚至低分无能。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学习能力,就必须重视和实施课堂的有效教学。初中物理的有效环节,应当包括优化设计,环环紧扣的教学流程,精心安排及时巩固和迁移训练、课时过手测评与学情反馈、课后学情定量统计分析与反思调整。教学反思与调整 关键词:物理 课堂 有效 环节

提出:深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观课不难发现,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备课和教学过程存在以下一些低效或无效的现象

1、计划性差。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其表现为教案设计中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混淆或模糊不清,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也没有具体的体现,2、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混淆一体,不能区分两点的差异,更谈不上解决重点和难点的策略和具体的教法设计,教学过程更没有针对性的有效办法。

3、教师多数情况还是承袭传统的讲、灌、牵等教的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基本上处于被动和强迫接受方式,思维始终处于被牵引状态;教师讲的累,学生学的痛苦,学生基本没有自由学习、互动交流、互动评价。

4、不重视物理研究方法和思想方法的培养、引导,忽视物理概念、规律建构以及过程感受和方法体验。教学过程绕过实验和探究,以演示或口述或图片或模拟实验代替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没有学生推理、归纳、总结、置疑等自由建构的亲身参与体验。

5、重视知识传授,轻视知识的应用,不重视知识技能及时巩固和当堂过手。忽视学情反馈,教学信息基本上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线性传输;没有学生当堂学习效果的测评和反馈,更没有学生完成教学目标量化数据,致使教与学双边活动严重脱节。

综上所述,由于课堂教学过程教与学双边信息沟通存存不畅,教学目标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大量的教学环节、时间、内容、形式浪费在很多无效环节中,从多年来教学研究表咱,多数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实际处于低效状态,有些教学甚至还处于无效的状态。

究竟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有哪些有效环节,怎样才能确保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通过30多年课堂观课体验和教学研究,对初中物理课学教学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由

于篇幅局限,现仅就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环节研究专题与同行们切磋、分享,但愿能引起物理教师的重视和共鸣,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品质和教学质量。

1、有创意的教学设计(备课)

(1)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且进行分层设计,体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突出方法培养和训练是核心目标。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群体,设计具体的解决重难点的教法和环节,物理概念、规律呈现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难度要呈梯度递进,由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由浅入深、(3)演示、分组实验、探究方式,直观的教学媒体,根据教学内容融合“互联网+”手段等的设计

(4)设计有学生有趣、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配有“学案”、“巩固练习”、“提升和拓展训练”、“课时测评”等知识技能过手环节

(5)彻底改变“一讲到底”、“灌输式”、“大包大揽”、“强迫牵引”、“线性传输”等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物理的动力,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品质为目的。改“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把学习物理研究方法贯穿教学始末,用物理问题驱动学习行为,不断引导学生探究、揭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本质特征,„„

2、环环紧扣的教学过程

以《生活中的凸透镜》教学片段为例,常见有这样情形。教师复习演示凸透镜成像的放大、缩小实验引入(当然也有不演示,不复习直接生硬进入本节课),并移动凸透镜问学生:“你们通过凸透镜后面烛焰的像变化没有?变大还是变小了?”,由于透镜很小,且镜面始终朝正前方,加之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绝大多数学生实际上并没有观察到什么现象(教师想让学生烛焰的像是变大的),通常学生无法回答像的变化(尽管上节课做了实验,学了成像规律,但多数学生学习物理有较大困难,),课堂气氛出现了意外的尴尬局面,教师于是就自问自答“像是不是变小了?”,学生已习惯了教师长期填鸭式教学方式,且不敢得罪教师,部分学生只好违心回答“变小了”;教师又演示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等教学环节如法炮制,学生再次“被学习、被接受“,只得回答和被动接受教师强加的所谓结论„„。时间已过20分钟以上,这才进入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教学。教师简单介绍上述几种凸透镜应用实例,让学生看书填写导学案(学生根据案线索进行复习或学习新课一种文本形式)。然后逐一问学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分别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哪种特点?通常情况如果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都会反复抽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担心成绩不好学生答

不对会影响对执教者的评价,成绩较好学生可能回答的基本正确,若运气不好,抽到答错、表达困难、或不言者,执教者可能会让学生打住,干脆直接自己替代学生解答。整节课会出现多次教师“一问多答”、“自问自答”,并习惯于替学生课堂小结,小结后的口头禅:“同学们懂了没有?还有问题吗?”,一般情况下部分学生会懒洋洋的回答“懂了,没有问题了!”,并布置任务,让学生当堂或课后背记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特点。由于时间结构把握不好,下课铃响了未完成教学任务,继续拖延无效教学也是常态。

以上片段,同行们并不陌生吧,这是很多物理教学的常态。下面就以《生活中的凸透镜》为例分析,教学过程存在哪些主要的低效或无效环节,并比较《全国第十二届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艺(本人是指导者之一)有效教学片段。

引入、演示环节

由于凸透镜太小,光屏、凸透镜、烛焰位置仅限于前排极少数学生能够看到,直观性差,剥夺了绝大多数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的权利,也容易让学困生乘机开小差 ; 重复上节课实验现象,引入时间太长,一些“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废话,占用了新课教学时间,课题的呈现不自然、生硬、无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这是失败低效的引入、演示。

李艺在执教《生活中的凸透镜》是这样引入的(从视频摘录,用文本描述,后同):“同学们,你们见过魔幻水晶球吗,听说过没有?”[同时出示水晶球,(水晶球用球星烧瓶灌水做成)],“它会发生怎样奇特现象?你们通过水晶球看到老师的脸变大还是缩小的?”,学生观察后回答:“老师的脸倒立缩小了”。接着又让一个女生上台尝试用水晶球看全班同学,问:你看到同学像是怎样的?女生答:倒立缩小的;接着再演示贴有“F”字样光源靠近和远离水晶球,学生看到“F”的像放大、缩小、倒立、正立情况。教师进一步问学生:这个水晶球成像情况跟前面学过的什么镜成像相似,学生很快就联想到凸透镜。短暂的演示引入,巧妙机智的将上节课内容融入新课中,既吸引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又迅速把学生带入求知的学习状态„„

教师的“教”的环节

还比较常见,教师太多关注知识本身传授、教学内容和进度,没有考虑学生感受和学习需要,不注意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几种情形和策略,更没有自然过渡引出照相机课题与凸透镜成像联系。基本上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问形式基本上是“师问生答”(通常教师并未听清满堂嘈杂的各种回答,学生学情无法清晰的反馈),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学习”状态;学生没有机会参与照相机、投影

仪、幻灯机、放大镜结构实物体验,也没有成像原理、现象过程直观感受,不能有意识培养学生用成像规律联系照相机等实际应用的能力,更没有自主表达自己学习观点和成果机会,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思维的加工和训练。由于复习实验时间太长,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主要依靠学生被动填写完成导学案后,在有限的余下时间里,教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中,草草结束,很多学生“坐飞机”,多数情况下还完成教学任务下课铃就响了,进入拖堂、下节课再拖堂的无效循环。

而李艺演示引入后,与学生进行谈话式的交流,“水晶球的成像跟前面学过什么镜机相似?”,学生很自然答到“凸透镜”,接着李艺又讲“其实,在生活中凸透镜有很多应用,你知道吗?”,启发学生思考,有部分学生小声议论,说出有照相机,“对,同学们说得对,照相机就是应用之一,好的我们先来学习照相机”,拿出光学照相机实物,介绍主要结构,并配以PPt实物图片、成像光路图投影,在教师的分步引导教学中,学生通过组装照相机、摆弄玩具手电简投影片、观察操作光学投影仪、介绍教学数字投影仪、让学生亲手操作填写探究表格、亲眼观察、亲口表达,并组织互动、交流、讨论、展示、归纳、联系,使学生更清楚认识了照相机等的结构和成像光学原理。最后组织学生归纳表格中,交流发现几种成像性质的情形,并给予激励言语,整节课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组织下,在学生的浓厚兴趣、主动积极的参与氛围中,环环紧扣,一气呵成,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思维活动,情感和思维空间得到充分释放,“教一学一学”多边活动和谐,学习能力和品质得到了提升,教学目标达成度效果非常好。

学生学习行为过程环节

通常学生学习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多数情况是在教师设计“导学案”下被动、违心的回答教师的提问,对于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的结构基本上是看教材图片(部分教师根本不会准备实物),学生没有通过实物直观感受,没有经历探究实验研究方法的过程体验,很显然,多数学生根本无法揭示、理解和掌握物距、相距以及变化对于像大小、虚实的变化之间的联系的难点,更难把握凸透镜成像规律与照相机等应用联系起来,或许学生的获得一定应试能力,动手实验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被扼制,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的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激发,会导致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等不良后果。

而李艺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形式多样。为了探究照相机教学中,让学生将自己组装可移动的镜筒,在薄膜上观察像的大小、清晰、倒立、缩放情形,并将观察现象填写在表格中;特地为学生准备了每二人一组的玩具电简投影片(相当于传统光学幻灯机);观察白纸上成放大的像(小电影)进行观察探究;在投影仪的教学中,投影片在屏幕的图象是倒立的,教师提

出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思考片刻,就有学举手回答:“把图片倒过来放置”。抓住时机追问学生:“这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举手,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像和物是相对倒立的。屏幕上出现模糊图案或要让图案变大,又问学生怎么办,和学生一起操作光学投影仪,让图案清晰;放大镜学习中,并安排学生观察镜的形状、手的指纹、是否在白纸上成像等任务。再组织小组讨论、交流、激励小组代表分享学习成果,“是凸透镜,正立放大的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是虚像„„”。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就自由交流、讨论,发挥想象,并答出“眼镜”,教师立刻让学生摸一摸眼镜,学生即认识到是凸透镜,并继续联想到“老花镜”、“望远镜”、“显微镜”、“防盗门猫眼”等,这样有效的将现象、原理、实际应用有机的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活动的连续性、完善性、正确性。整个过程,通过每个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伴随着玩耍体验,并表达自已观察的现象,从而学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设计安排都体现了关注学生的感受,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权益,引导学生爱学、想学的学习态度,提升会学和学好物理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品质,并在轻松、愉悦、自信的氛围中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环节

我们调研中还发现,有些教师习惯于替代学生归纳、概括、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其核心是教师心中根本没有学生,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交流的愿望。《生活中的凸透镜》与透镜成像特点之间联系,是教师直接口述的,没有给学生自行互动、交流、表达、多向评价、直到归纳出三种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等应用的机会,学生获取的知识信息基本上是教师强加的,他们替学生小结的理由是:一是怕学生小结耽误时间;二是怕学生总结不对、不会总结;三是教学进度时间不允许给学生更多思考空间。就造成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发展

李艺教法是这样安排的:分组实验探究,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观察的现象,分别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组织学生讨论区别虚像与实像,反射与折射,针对学生填写三种凸透镜应用的表格,问学生,“你们哪些发现?”,给学生充分思考互动讨论空间,让几组学生代表分享自己的发现,“像和物在透镜异侧,像是倒立的实像”、“若像和物在同侧,像是正立放大的像”等自己的发现,这样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学会了自已归纳和表达,使学生的认知能力达到较高境界。

„„由于篇幅局限,就不一一赘述教学片段。

3、学生质疑、交流学习感受与收获

这个环节要求安排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疏理,交流学到哪些知识、方法、技能,还有哪些不懂和疑问,并能提出自己观点和想法。

在李艺这堂课即将结束时,“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现,那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其中勇敢的女生提出“都是凸透镜成像,为什么成像的情况不同呢",教师及时激励评语“这个问题发现太漂亮了”,一句赞美的话,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志向、学习能力都会不断加速前进。

4、精心安排及时巩固和迁移训练、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多,无效环节的时间浪废,通常不会安排让学生即学即练,更不会设计拓展迁移应用方面的训练。

李艺是这样安排的: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实验观察、玩耍的同时,安排学生填写照相机等成像特点的表格,并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分享部分小组的填写表中学生自已的发现(前面已陈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习思维。学习完前面的知识后,老师一句“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透镜?”,学生讨论交流联想“眼镜”、“老花镜”、“望远镜”、“显微镜”、“防盗门猫眼”,进一步理解几种透镜应用都具有光的折射共性、有实像和虚像的区别、采用ppt光路图更直观认识虚像成像原因,实现了及时巩固和迁移训练的目的。

5、课时过手测评与学情反馈

不能回避应试素质这个话题,在升学、就业、留学、考级等方面考试仍然是最公平的手段。因此要求每节课安排10分钟以上的当堂教学知识点的定时测评,对重难点知识点分为知道、理解、应用等层次过关测评题,题量根据内容而定,通常6一8个题为宜,题型根据需而定,但要确保“定时”。这样做主要是检测学生理解的速率和正确率,训练和提升学生解答物理问题的思维品质。对于《生活中的透镜》也是可以设计和安排这样的课时测评,而李艺测评的方式是渗透在各个知识点的环节中,与本文要求并不矛盾。

6、课后学情定量统计分析与反思调整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环节 篇5

厦门外国语学校 钱永昌

摘要:“科学探究”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科学课堂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文结合多年中学物理科学探究教学实践的感悟谈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教学起点、教学基础、重要手段、不可忽视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握的问题等,全文更多展现的是具体实践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科学探究 物理课堂教学 实践探索

近年来本人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就“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体会到“科学探究”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就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教学效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谈几点体会和反思。

1激发浓厚的探究欲望是“科学探究” 的起点

学习者围绕科学性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并非所有的科学问题,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保持浓厚探究的兴趣。如果教师所展示的问题情境不足以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欲望,“科学探究”教学就会无从下手,一开始就陷入尴尬的局面。如在《电磁感应》一节教学中,若一开始教师就提出: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那么是否可以通过磁场产生电流呢?这样由于没有必要的过度和探究情景的设置,学生对所探究问题的意义和怎样探究缺乏足够的认识,接下来的探究就很可能出现冷场。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呢? 1. 1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

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景,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使科学探究的课题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节教学的引入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利用在木板面上涂大量的牛油以减少它对舰艇滑动摩擦力的做法,借夜色掩护悄悄将80艘舰艇通过陆地绕过对方的海上封锁线,到达目的地的历史战争故事情景。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该课题的兴趣,使随后探究开展得更加顺利。可见,创设一个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景十分重要。1. 2展示学生熟悉的物理现象

有些问题学生平时司空见惯而并未加以注意,让学生从这些熟悉的问题入手则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身边小事物的兴趣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塑料挂衣钩并思考为什么将它按在桌面时,要正面地拔出十分不容易。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身边的大气压。

1. 3提出具备选择性和开放性的探究课题

学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他们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个性差异均大相径庭。因而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角度和侧重点必然也有所不同。要激发所有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要求教师提出的探究课题要有选择性和开放性。尽量让不同小组的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这样,不同的学生才能结合各自的专长和兴趣做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有时甚至可以允许学生针对某一课题自主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

2、良好的实验技能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当然也离不开实验。学生的猜想和假设一般都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那么如何才能突出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基础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呢? 2.1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

实验的方法包括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微小量叠加法等等。实验技能主要指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实验仪器的操作、测量仪器的读数、误差的分析、数据处理等技能。学生只有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才能进行规范化的探究,圆满、高效完成探究任务。例如在《自由落体》一节的探究教学中有的学生提出应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分析重锤下落的运动规律。而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如果他们对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实验过程中的误差控制、纸带数据的处理方法等不是十分清楚,那么他们就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有时甚至还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果。2.2让实验渗透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实验在“科学探究”中决不仅仅只是一个环节,它应该有机渗透到“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即使在猜想、假设等阶段就要让学生动手尝试,做到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可以说尝试与实验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更是科学探究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学生创新的想法有时只是漂浮不定的一个闪念,它急需通过动手实验加以证实和强化。有时还需要面对实验器材,学生的富有个性想法才会喷涌而出。例如《电磁感应》一节的探究教学中,我在教学一开始就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实验器材:不同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线圈、导线、滑动变阻器、开关、电磁铁、电池、打点计时器、电动机、学生电源等。并且允许学生边实验,边探究。结果学生的创造力被极大的激发。他们有的用电压表来探测电磁感应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有的通过两个条形磁铁同向合并、反向合并来改变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以深入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还有的学生大胆尝试通过连接打点计时器和用手转动电动机等方式均获得了感应电流,这样通过尝试与实验就比较容易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产生创新火花。因此,贯彻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突出“做中学”的科学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探究的始终均有动手的机会对“科学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有利于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2.3正视实验小组间存在的差异

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面对同样的探究课题有的实验小组早早就探究完毕,而另一些实验小组却迟迟不见进展的现象。那么,怎样处理实验小组间存在的差异呢?

我认为首先应合理建立实验小组。尽量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让各小组间保持相当的水平,而小组内各成员优势互补。其次应明确小组内各成员的职责,让组内成员相互间学会交流、协作和分享。另外,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时教师也应积极介入。教师要不断巡视教室并倾听和观察小组的行为,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对落后的小组应多加点拨和必要的指导,同时对他们也要有积极的期待和耐心的等待。必要时还应该鼓励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与合作。

3应用计算机整合教学是提高“科学探究”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科学探究课程教学,意味着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形成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观念和模式。

信息技术为学生在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技术工具和环境氛围。如我们曾借助《Macromedia Flash》,制作“连通器、船闸”课件让学生探索连通器的特点、原理、应用以及船闸的工作过程等;制作“汽油机、柴油机” 课件让学生通过动态的模拟实验探索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与原理„„这样,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尝试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对所学内容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应用计算机整合教学,同时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之间联系规律的理解和物理图景的动态分析。又如物体密度的测量、阿基米德实验、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探究等,学生可以利用课件自己设计实验,通过人机交互对话框调整参数,探究不同参数状态实验情况并获得相关的实时数据。网络虚拟实验环境还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可以为学生就一些需要进行实验而缺少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的探究学习内容提供帮助。诸如《MacRomedia Flash》、《 仿真物理实验室》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自我动手、探索问题的模拟实验环境,学生面对问题时,可以使用它们做模拟实验,来发现、总结一些规律。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创设物理探究情景、模拟物理探究实验、查询探究信息、处理探究实验数据、提供交流探究论坛等。另外,教师还可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网络平台,让学生以“论坛”的形式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和进行其他交流活动。这种做法有利于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从而让师生都能及时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4探究习惯的养成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

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探究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

[1]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此外,探究过程中还需要学生养成有自信、能正确面对失败、能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等良好的研究习惯,学会有效收集和利用信息、有效使用数学技能等。这些探究习惯和学习方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因此,良好的探究习惯的养成应当作为一项重要的探究目标渗透在每一次的探究教学中。

这里的探究习惯的养成还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所谓科学精神,即是推动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具体来讲,就是热爱科学,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热爱真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注重团体效应,和同伴真诚合作的精神;积极主动、敢于创造的主体精神;运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即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具体的表现为遇事讲究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等的讨论、实际的检验、宽容的激励。所谓科学态度是建立在对科学和科学实践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的信念。或者说是对科学及科学实践的本质的正确把握和认同。具体地说科学态度主要指好奇

[2]心、尊重实证、批判地思考、灵活性、对变化世界敏感的态度。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必须渗透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点拨促进学生反思与感悟。尤其在交流和讨论环节应该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不同学生的思想火花撞击,让各种不同的观点交锋,通过对比、反思、质疑、评论、争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尽管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是正确的探究教学活动的必然结果,但我觉得老师的有意识的点拨、引导一定会加速这一过程。

当然,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对学生的要求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统筹安排。为了使探究活动进行地比较充分和深入,可以在不同学习阶段,突出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即在一个探究活动中只涉及部分的探究能力目标。

5情绪能力的培养是“科学探究”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关注点

CAarlE.SchwartzJune 2003《Science》/1083703研究表明:情绪能力决定了人的一生是否成功和愉快。而智力与机遇造就人成功的领域和成就。情绪能力包括:能正确的估价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情感、能激励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情绪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人们对事物不同的心态。而

[3]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是将人们不断推向成功的动力。为了培养良好的情绪能力,在“科学探究”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难易适度的探究课题,让学生在压力适度的环境下积极探究。如果问题过难,超过学生的能力,学生情绪很快就会陷入低谷。而反复多次的探究失败必然致使学生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评估。受挫感增强,自我效能低。如果问题过易,学生就会觉得不值得去探究。其次,要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节他们的情绪。尽量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情绪能力。再次,要让学生的情绪有宣泄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的各个环节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交流时不要忘记谈一谈探究时的情绪状态。此外,有意识地介绍一些控制情绪的方式方法也是必要的。

总之,“科学探究”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情绪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

6、把握教学节奏是提高“科学探究”效益的关键

与讲授法相比“科学探究”教学模式显然要花更多的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提高教学效益方面就无所作为。其实,教师若能合理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启迪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上面,减少一些无意义的停滞和课堂混乱,就完全可以切实有效的提高“科学探究”课堂教学效益的。

那么在“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呢? 6.1问题的提出要快

“科学探究”时问题的提出要简洁明快,只奔主题,切忌做过多的不必要的纠缠。迅速地提出核心问题要求问题引入的切入点一定要小,问题的指向性明确,问题的难度适宜,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6.2问题的猜想与思索要缓 猜想与假设环节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关键。这个环节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索。哪怕留有一小段沉默的时间也再所不惜。此时可以借鉴“头脑风暴法”,让学生经历“脑力激荡”。问题的猜想环节要注意以下原则:①延迟判断即提出设想阶段,只专心提出设想而不进行评价。②欢迎不同的想法,鼓励各抒己见。③尽量让学生表白猜想的根据。④鼓励改进同伴的猜想。6.3问题的解决要稳

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不同的学生解决方法也可能不同。但是无论采用那种解决方案都应该让学生不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还要明了为什么这样做?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在这些问题没弄明白前最好不要急于盲目动手。特别是在总结探究结论时应实事求是、水到渠成,不要牵强附会、弄虚作假。6.4问题的深入与升华要有度

一节课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的问题都探究清楚。对有些问题处理可作适当引导,留待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推进,有些问题必须在课后由学生自己进行深入探究。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以上是我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优化“科学探究”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探究效益,培养全面科学素养所做的一些尝试及体会。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2] [3] 韦钰.《“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进展情况和有关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在吉林的讲座,韦钰博客。

安全用电-初中物理教案学案 篇6

安全用电(人教版教材)

(一)教学目的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二)教具

幻灯机,有关电的应用方面的几张投影幻灯片,自制课本图10—

11、图10—13的投影幻灯片(或插图),课本图10—14的挂图一幅。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

教师再将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做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第二个问和答。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三个问和答。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0—10,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中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单线触电(图甲):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跳转《电子课文》

双线触电(图乙):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指出: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4)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引导学生看课本的第四、第五个问和答。然后问: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学生答: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课本上的图10—11的4个图(或出示挂图),指图提问。如用幻灯片打出甲图,教师指图提问:这是什么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这类现象?应当怎样防止?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①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②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湿手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③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④架设电视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

(5)家用电器的安全用电

请一位同学读课本第六个问,请另一位同学读第六个问的答,请第三位同学回答。学习了第六个问和答,你知道了什么?(为了安全用电,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一定要接地)。请同学们回到家里检查哪些用电器有金属外壳,把没有接地的,想办法接地。

继续请一位同学读第七个问,另一位读第七个问的答。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本上的图10—12。最后教师指出:在高大建筑物上,室外天线一定要装避雷装置。

(6)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听评课网(tpkw.net),丰富的在线听课评课平台!

用幻灯打出课本上的图10—13,问学生有没有见过这个标志?让学生记住这个标志,然后讲述第八个问和答,使学生知道高压危险。

让学生看课本的第九个问和答。出示课本上图10—14的挂图,讲解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高压电弧触电:当人体靠近高压带电体到一定距离时,高压带电体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强调指出: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7)触电的急救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十个问和答。知道生活中人触电、发生火灾的一些急救方法。

3.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l)安全电压值。

(2)触电的原因及触电的四种形式。

(3)安全用电的常识。

(4)触电急救的方法。

4.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上“观察·实践·调查”的第 4点,问:同学们,你们的家庭电路中有没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你有没有发现学校的电路中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

让学生讨论回答,对提出问题的同学给以表扬,鼓励他们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让同学们对刚才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5.布置作业

(l)总结安全用电的要点,并编成口诀,看谁编得好。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环节 篇7

一、在探究式教学中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解释、分析、概括、交流等)。通过该活动,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体验,形成意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1. 将“重视结果”的教学改成“重视过程”教学

02年课改后,最初的教学转向是将“重结果”的教学改成“重过程”教学。修正把获得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的理念,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教学中,由以前的例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好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处理收集的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分析成像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设计实验来论证物像左右相反的想法;甚至后期可以讨论器材的选择:发光物是蜡烛较好还是发光字母更好些?这些都是“过程”。这其中秉承的教学的指导思想:“虽然得出结果是重要的,但更注重的是经历过程”。

2. 研读课标,认识到让学生经历过程也是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新旧二个体系转换中认识到“过程与方法”也是一个学习目标,教学中合理的达成这一目标,不随意添加、不遗漏。比如: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内容标准:“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本条内容标准只有过程要求(实验探究),没有结果要求(不要求掌握磁场跟电流的方向关系)。如果要有结果要求,《标准》的陈述应该是这样:“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了解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和外部磁场方向的关系。”实际教学中我研读课标,严格遵守课标的要求教学。还有类似第16章第四节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这是一节没有知识结论;没有结论性目标的课,对于没有知识结论要求的课我在此情况不要急于得出结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经历和体验探究过程也是达成教学目标。

3. 正确分析和把握课堂和课外教学中需要达成的科学探究目标要素

实际教学中宜分析和把握好课堂教学中每个探究课题的能力目标。探究课题的主要能力目标是哪个要素,心中做到十分清楚。属于本课题能力目标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事先设计需要强化的要素上。这样就让探究更深刻、更真实。与其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不如根据内容选择要素,让探究更加务实。比如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此探究属于课内探究,在课上完成,侧重在于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三个要素。又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也属于在课堂内完成的探究,此课题着重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以及分析与论证等环节。一个课题究竟需要强化哪一个要素,应该根据探究课题的特征、学生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合理和全面规划,看起来一节课似乎只突出了某一两个要素,而实际上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所得到的是深入和全面的发展。当然还有课外的探究活动、“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在课外属于一种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着力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

二、在探究式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

1. 培养具有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兴趣

美国96年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经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如科学兴趣、探索科学的冲突。显然兴趣也是美国对科学素养的首要要求。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是渴望获得理科知识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向。我今年鼓励了初三(4)班一个学生,他对各种液体电池发生浓厚兴趣,他做了牛奶电池,醋酸电池等而且把所做各种电池的视频传给我。

2. 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探究教学中,尤其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环节中,可以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尤其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实验时,由于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存在,导致实验数据误差较大。但在数据处理,得出结论时,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分析论证。面对这一现象,再做一次新的尝试,测试接触电阻电压从而仔细论证得出正确结论。类似情况还有探究水和沙子吸热本领实验,刚开始是沙子升温慢,主要因为沙子热传导慢的问题,出现这现象也无需刻意回避,解释清楚即可。

3. 培养理性的质疑意识与能力

理性的质疑是指对已有的科学认识成果不盲目崇信,而是依据理性的逻辑思维和科学事实加以审视,这是理科教学中重要的价值目标。从物理学史上,比如伽利略的质疑意识值得刻意向学生介绍。

4. 培养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为社会服务的意识与责任感

物理来自于社会,最终要服务于社会。培养学生服务于社会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比如我以前组织初二学生到马路上、工厂、菜市场、工地处监测噪声强度,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讨论合理的降低噪音的方案,类似的在《水循环》中可尝试写水污染与节水方面的探究式调查报告。

三、要重视探究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中,一方面是探究教学融入的情景是来自于生活,比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特点,从家里的壁灯和台灯情景开始;探究水和沙吸热本领是融入在海边沙滩的情景中。另一方面教学素材也是取自实际生活而且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每年素材做一定量的调整,融入新元素。我写过一篇文章《新课改新形势新思路》涉及到整个中国社会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初中物理教学素材调整的问题。基于教学指导思想是“物理来自于生活,要服务于生活”,最后物理教学还要回归生活。比如苏科版的仪器说明书教学是初中物理能力培养的一条隐含主线,在生活中有现实的应用意义,各种家电使用前都要从阅读说明书开始。探究仪器说明书的使用,是我实践探究式教学的一项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探究式教学出现新的问题,东林中学周围存在很多补习班,由于恶性竞争,机构普遍采用先于课堂教学灌输新课知识的方法,许多补习班老师在寒假和暑假中就把新课内容讲授了,这样冲击了学校正常的教学流程,导致学习流程重叠,课堂上的探究教学变成例证性教学,探究结论有些学生早就知道了,失去探究意义,达不到能力的培养。既然出现这个情况,我开始进行一些教学尝试,让课堂做一定的翻转:由原来传授知识改成内化知识,加强深层次的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具有发现问题、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大气压强》课堂教学中,教学着力点不是在于: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精确的大气压数据;马德堡半球实验等,而是在于:(1)设计出测定大气压数据实验的多种方案;各个方案优劣比对的讨论;数据误差产生原因的探讨;减少误差的方法研究等。当然目前这是我们物理组里进行的一个尝试与研究。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掌握各种能力,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

摘要:在01年教改后,物理整体的教学思路有了转变,探究式教学已经渗透到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转换好:“重结果”改成“重过程”;认识到:让学生经历过程也是达到了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好课堂上的探究要素,切实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同时对目前出现的社会新情况影响教学课堂现象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践,思考

参考文献

[1]谢孝刚,信福.物理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以《串联和并联》一课为例[J].中学物理,2016年16期

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方法的归纳 篇8

关键词: 科学探究方法 初中物理 归纳

“掌握一种科学方法胜过解答十个问题”。对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考查体现着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研究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以下介绍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一、微小量放大法

微小量放大法:物理实验中常遇到一些微小量的测量。为提高测量精度,常需要采用合适的放大方法,选用相应的测量装置将被测量进行放大后再进行测量。常用的放大法有累计放大法、形变放大法、光学放大法等。

1.累计放大法(叠加放大法):在被测量能够简单重叠的条件下,将它延展若干倍再进行测量的方法。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再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心跳一下的时间,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累计放大法完成。累计放大法的优点是在不改变测量性质的情况下,将被测量扩展若干倍后再进行测量,从而增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在使用累计放大法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扩展过程中被测量不能发生变化;二是扩展过程中应努力避免引入新的误差因素。

2.形变放大法:形变是力作用的效果,在力学中形变的基本表现形式为体积、长度、角度的改变。而显示形变的方法可用力学的方法,也可用电学、光学的方法。如体积的变化,由液柱的长度变化显示。

3.光学放大法:常用的光学放大法有两种:一种是使被测物通过光学装置放大视角形成放大像,便于观察判别,从而提高测量精度,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另一种是使用光学装置将待测微小量进行间接放大,通过测量放大了的量获得微小量。如测量微小长度和微小角度变化的光杠杆镜尺法,就是一种常用的光学放大法。

二、建立理想模型法

建立理想模型法:通过建立模型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实际现象和过程一般都十分复杂,涉及众多因素,把某一类具体事物抽象为某个物理概念,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简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从复杂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反映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使用这种方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们能集中全力掌握研究对象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本质特征或运动规律。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我们理解有关物理知识的基础。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光线、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将撬棒看做杠杆、单摆磁感应线、电路图……

三、科学推理法

科学推理法:物理学中,常常有难以达到条件的时候,这时,我们常常需要将实验想象为理想情况达到目的,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科学推理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能体现物理学本质的一种方法。它以大量的可靠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因素,进行合理推理,得出物理规律,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

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斜面实验、推导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推导出电荷的种类……

四、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掌握等效替代法及应用,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命题愈加明显地渗透着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等效思想和方法作为一种迅速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仍将体现于中考命题的突破过程中。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我们利用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等效替代物体的大小,从而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蜡烛”替代“蜡烛”)

2.在研究合力时,一个力与另两个力使弹簧发生的形变是等效的,那么这一个力就可以等效替代了另两个力。(“力”替代“力”)

3.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我们用汞柱产生的压强等效替代大气压强。(“压强”替代“压强”)

4.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在保证总电流相同的前提下,用总电阻替代串联或并联的其他所有电阻。(“电阻”替代“电阻”)

五、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物理学或生物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综合解决。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运用于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中。控制变量法是中学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题最多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应用这种方法的有:

1.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松紧、长短的关系(声学)。

2.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热学)。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液体浮力大小的因素;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力学)。

4.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影响电流热效应大小的因素(电学)。

5.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磁学)。

六、转换法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

1.有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认识它们,这是一种转换法的体现。注意:前后两者本质是相同或有联系的。

例如:(1)光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

(2)一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

(3)分子运动看不见、摸不到——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

(4)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指南针指南北。

2、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直接测得,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其他物理量。

例如:(1)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

(2)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将液体压强大小——U型管液面高度差;

(3)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将小球的动能大小——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远近;

(4)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时,将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电磁铁吸引铁钉的多少。

七、类比法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验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

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既要共同点又要不同点。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在物理教学中,类比法可以帮助理解较复杂的实验和较难的物理知识。注意:类比法的两个对象只有一个是研究对象,并且前后两者往往是本质不相同、没有直接联系的。

例如:研究:电流的形成、电压的作用;类比:水流的形成,水压对水流的作用;

研究: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类比:抽水机是提供水压的装置;

研究:功率的定义或密度的定义;类比:速度的定义。

有时在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时,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得到电阻的大小)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可见,物理的科学方法无法细致分类,只能根据题意看题中强调的是哪一过程,分析解答。

总之,考生要养成良好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要尝试运用各种物理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科学素质,这既是中考热点又是为了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自建中.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初探.中国电子商务,2012(13):159-160.

[2]刘志合.浅析初中物理的科学研究方法.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2).

[3]阳前蓉.初中物理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都市家教月刊,2011(11):213-213.

[4]蔡文祥.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应掌握的几种科学探究方法.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6):60-61.

上一篇: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初探下一篇:最新乡镇水利站自查自纠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