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艺术之美论文

2024-09-12

自然艺术之美论文(通用10篇)

自然艺术之美论文 篇1

摘要: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随时间的变迁而转变,与自然的关系也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生改变。面对自然的馈赠和报复,人类欣喜之余会沉着面对。绿色开采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在慢慢深入人心。承“自然之美”,人类的发展需要和谐。

关键词:认识自然;馈赠;报复;自然之美

引言

“人与自然”,看到这个词汇,令我最先想起的便是中央电视节目《人与自然》。渐渐远离土地的我,对土壤的味道不再像父辈们那么熟悉,却能在《人与自然》中感受到它的神奇;立足于不到40平方厘米地球面积上的我,双目直视的世界何其有限,却也能在《人与自然》中看到它的缤纷多彩。我们生于田园,又生于水泥钢铁;生于雨林密布,又生于烟云弥漫。随着我们慢慢长大,世界变的越来越不同;随着人类的进步,自然也变的越来越不同。自然眷顾过我们,也伤害过我们。面对自然的“多情善变”,我们该如何?“人与自然”究竟是像《人与自然》所言的那样,还是另有面孔?对于自然,我们一直在探索;对于它,我们一直在接受考验。

1.认识自然

1.1人源于自然

人来自哪?自古就有这个问题,至今我们仍旧在探索,寻找着自己祖先的足迹。因为思维的抽象性,我们也不太容易弄清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容易使我们遐想),但从逻辑上,我们却能比较清晰的认清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证明自己来源于自然。从现实的角度考虑,我们吃的,用的,包括自己都是分子原子组成,他们来源于自然;从思想的角度看,我们所想的素材都来自与自然,想的物理基础-大脑属于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所以,人源于自然。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最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粮食;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形式表现出来。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

[1] 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 对于思维和意识,在他们的著作里,给出了这样的解

释,“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那么就会发现,他们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是是自然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结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像适应的。”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疑问来弄清这一事实。没有自然,哪来人?没有人,哪来人脑?没人脑,哪来思维和意识?没思维意识,哪来精神的世界?所以说,人及和

衍生出来的一切都可以说是源与自然。

1.2 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

人虽然来于自然,但并不是说人臣服于自然。人之所以是“人”,也表现在他对自然的影响要比其他任何一个物种明显的多。随着生产和科技的进步,这些更表现的突出,如一颗原子弹足可以是山脉夷为平地,使物种灭绝。因此,可以说人主体,自然是客体。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也提到了这一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这总是一样的,这里已经出现了统一”,并且这种关系,也得到时间的延续,“人通过生儿育女是自己重复出现,所以人始终是主体。”

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体现,我们对自然的改变超乎想象。桌、房、车、网球拍等等,这些都不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产物,因而我们接触的自然在很大程度上被人化了,但不管怎样,这些都将随着地球的这个环境的消亡而消失,但种种可以看出,人这一主体的明显行,甚至,出现了“人化自然”这一名词,来形容人对自然的作用。

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更主要的表现是人类对自然的变革上。第一次是农业的变革,农业的产生及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壮大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直到今天,农业不但不能控制气候,还不得不受气候的控制。”第二次是工业革命。“资产阶级争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往返,大陆一洲一洲的垦殖,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试问在过去的那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会有这么大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中呢?”而从如今的观点来看,信息化更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的足迹已经涉足到了遥远的太空。也学在不久的将来,和我们紧密相连的不仅仅是地球这个小的自然环境,也包括太阳系中其他的星球,甚至是更太阳系之外其他的存在。

2.馈赠与报复

2.1自然的馈赠

最近,一部关于饮食的纪录片在网上广为盛传。《舌尖上的中国》,该系列中以生动真实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部系列片的台词中出现最多的一句短语是“自然的馈赠”。的确,没有原料,哪来美味的菜肴。可是,自然给我们的馈赠又何止在饮食呢?

自然对我们的馈赠也可以从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来进行分类。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首先,土地是自然给我们最大的馈赠。“土地是我们的一切,是我们生存的首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曾经这样的提到土地的重要性。的确,没有土地,我们是不能发展到70亿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的。至今,农业仍是各国的立国之本。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对于土地的重要性更是深有体会。其次,丰富多彩的物种,为人类的进化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光靠土地种植植物,我们摄取的能量和营养是远远不够的。比如蛋白质,脂肪等都需要动物来给我们补充。虽然大豆等植物含有丰富蛋白质,但是只有豆腐的出现,才让它很好的符合人类的进食习惯;不然,大都吃多了,我们不免有些肚胀排气之感。即便如此,我们的所需仍然不够,真不能想象如果

没有动物的存在,我们是否会有今天这般的体格。当然光靠吃,我们是不行的,动物的存在对我们还有更多的意义。作为威胁,它是我们的祖先变的强壮;作为同伴,他也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比如,打猎是,猎狗给我们的帮助,耕地时牛给我们的卖力,马就更不用说了,使我们的效率增加了数倍等等。最后,是矿产资源给人类进步带来的便是飞越。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当然这与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有关系的。但是,铁器的出现对从业来说何况不是一个化时代的事件?工业革命的出现更是把矿产资源的重要推到顶峰。到如今,我们所接触到的东西几乎都与这些矿产资源有密切的联系。汽车,飞机,轮船,卫星,房屋,电器,等等,都来自于金属矿产;在这些东西的制造过程中又离不开煤,石油,等这些重要的能源资源,当然能源资源更重要的作用也在于给人类带来了持续的光明和温暖;另外,我们也可以认为风,水,太阳能,核能等,是广义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因为他们在人类的以后发展中必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这些物质资源是自然的弥足的馈赠,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也是人类思维的根基。首先,自然为我们解决了物质上的需求,为我们进行脑力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自然资源对人类文化的繁衍,发展和传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群体,而且很大群体,群体的生存必然靠自然资源。其次,令人争议较多的是个人大脑活动,如想象,创造等以及精神上的享受,如禅悟,这些和自然资源难道有关系吗,尤其是抛开营养上的支持。事实上,我们的思维何尝离开过自然这一母体呢?从自然科学上来说,数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绳结的出现,而绳结的诞生岂是上帝的杰作,是对自然作用(劳动)的需要激发了我们这一举动,才有现今的高等数学,甚至更复杂,抽象的理论基础,然而这一切发展的源动力就是自然本身。关于其他自然学科,可说他们大都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当然,其他自然学科也是为我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等其实人的空想。人文艺术,也可以说是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没有神奇的自然,何来“神”的诞生,宗教无从谈起;没有千姿百态的自然,何来绘画的灵感,更没有文字的诞生;没有生动的自然,怎会有各种乐器,更何况优美的乐章;没有自然,我们也放松的感觉都没有了。

可见,自然不仅创造了我们,还馈赠给我们了很多很多。

2.2自然的报复

面对自然的馈赠,我们“受宠若惊”,然而自然是有自己的法则的,更不要认为我们的科技已经征服了自然,因为种种现象表明,我们正在受着自然的报复。“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结果消除。”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这样提到。

工业革命给人来带来了不同寻常的快感、幸福感和自豪感,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让我们高歌一曲,可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掠夺,让我们也饱受创伤。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这些是当今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自然正在用他的方式来反抗人类的扩张与侵略。就拿气候变暖来讲,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

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还是一颗原子弹,它可以使山脉夷为平地,但也可以是它几十年寸草不生。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可是我们给自然带来的破坏潜力也越来越大,自己受到的威胁也会越来越严重。2012不是世界末日,可是自然的报复,我们怎可忽视。[2]

3.承“自然之美”

把自然当作纯粹的敌人,想要征服,我们万万不能;把自然当作奴隶,无偿的使用,我们万万不能;把自然当作“神”(姑且这么说,这里只突出它的地位),我们也万万不能(谁敢动神的一分一毫)。自然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的资源之库,也是我们的垃圾之场;是我们的敌人,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发展,更要继承“自然之美”。

面对我们人类过去发展造成的恶果,我们人类如今不再犹豫处之。5月5日,这天被定为世界环境日;“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呼声传的也越来越远;植树造林,杀而不绝;绿色开采,可持续发展等等,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再改变,对自然的关系在改变。

当然,正如探索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承认“自然之美”,继承“自然之美”,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是,“在事实上,我们一天一天地学会了更加正确地去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学会了去认识自然界的惯常行程中我们的干涉的较进货较远的后果。”[3]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言,我们人类已经试图遵循自然的规律行事,这也许是我们人类成熟的表现,也是我们理解自然过程中的进步。4,结语

总之,如果说,掠夺式开采是孩童时期的人类的调皮所为,那么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这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我们需要悔过,但无需陷入“自然之神”而无法自拔;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成熟的变现,那么我们要依循规律,更要采取措施保护好自然;如果说,自然给我们像母亲一样,在给我们馈赠的同时,也给我们了惩罚,那么面对自然我们选择的是反哺与善待,而不是不理不睬;如果说,承“自然之美”已入人心,人类的发展将会更加健康,更加快速。

参考文献:

自然艺术之美论文 篇2

关键词:风水美学,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一、风水与风水美学

在当今兴起的风水学热潮中, 涌现出很多风水理论大师, 而在韩国则把风水列入国家文化保护之例。何谓风水?《辞海》释为:风水也叫堪舆, 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辞源》道:风水指地宅或坟地的地势, 方位等, 旧时迷信以附会人事吉凶祸福。《葬经》曰:“气乘风则散, 界水则止, 古人聚之使不散, 行之使有止, 故谓之风水。”按其原意,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风水是人们对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自理的一种学问。当然不排除风水的迷信色彩, 特别是阴宅风水, 可以说完全为迷信。但不管其有迷信成分与否, 我们从其整个的运作过程来看, 自始之终都在追求一种最高境界的美, 一种对大自然美的欣赏活动, 而且有其独到的美的法则, 即风水美。其中最主要的原则有“屈曲生动”“端圆体正”“均衡界定”“谐和有情”。

屈曲生动意即以“曲”“活”为美, 在风水中讲究龙脉 (山脉) 有起有伏, 才有生气;孟浩然在《形势辨》中指出, “夫屈曲水来朝, 斯为吉”, 这也是风水美学的第一原理。端圆体正是指对称统一之美;均衡界定讲究均衡美, 完整美, 闭合空间, 标定界限是龙砂虎砂的主要美学功能, 产生一种均衡效果,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谐和有情, 同化山水, 予人以亲切谐和之情, 向自然山水寻求保护, 又要避免被压迫, 被其克制。

二、山水画艺术与风水美学

风水美学原理来源于对大自然地势地貌审美认知、讲究天人合一之美与中国山水画素材美也来自大自然并讲究寄情山水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 风水美学原理不但是堪舆家相度山水的理论指南, 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和审美情趣。据载明代山水画大师董其昌专门研究过风水, 清代绘画理论家笪重光把绘画理论融入到风水理论之中。“夫山川气象, 以浑为宗, 村峦交割, 以清为法, 形势崇卑, 权衡小大��众山拱伏, 主山始尊, 群峰盘互, 祖峰乃厚��一收复一放, 山渐开而势转, 一张又一伏, 山欲动而势张, 山从断处而云气生, 山到交时而水口出”。由此可见其精通山水画而又通晓风水知识。“作山先求入路, 山水预定来源, 择水通桥, 取境设路, 分五行而辩体, 峰势形固, 谙于地理, 象庶类以殊容, 景色一致, 昧其物情”。“云里帝城, 山龙盘而虎踞;雨中春树, 屋鳞次而鸣冥。仙宫梵刹, 协其龙砂;树舍茅堂, 宜其风水”。这就对山水画家明确提出了精通风水的要求。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 风水美学对山水画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外, 还有它们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理念即“尚自然之美, 明山水之德”。也就是说风水美学和山水画艺术有着共同的审美特点。

中国文人山水画的美学原理:就是师法自然, 追求山水画的意境美, 即“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这里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 “心源”指的就是心灵的感受。所谓“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说的就是山水画家创作要以大自然为师, 同时又要得力于对大自然的感受, 因此指出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基本原则。

在山水画创作人过程当中, 画家们用大量的时间大部分的精力致力于对大自然的写生和观察, 以欣赏者的角度去对待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 作到“胸中有丘壑”, 融入大自然, 怡情大自然, 以独到的审美角度去欣赏大自然, 描绘大自然。而在描绘的过程中, 便采用一些固定的模式或章法图式来描绘对象或改造对象, 以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恰是这种审美, 则要考虑画面主次、构图。画山不画人则画面缺乏生气, 画山不画水则画面缺乏灵气。故有山便有水, 有水便有桥, 有桥便有人, 有人则有屋, 有屋则有人居的局部环境, 有环境则会有风水之美。古代的堪舆家 (风水先生) 和山水画家就是典型的自然山水的欣赏者和崇拜者。只是画家是对自然环境进行美化并描绘出来的美传播者;堪舆家则是最佳居住环境的选择者和引导者;一个是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适宜的理想居住环境践行者, 另一者是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者。但他们对大自然这个的审美主体始终没有改变。

风水事实上就是对自然美的审美追求而导致风水中的择址图吉利的行为形成, 根据风水的规则和其科学原理去审视大自然, 发现大自然中的美;而山水画就是根据大自然风景进行人为改造而达到一定的意境美。

三、风水美学与山水画艺术有着共同特点, 两者研究的对象和审美的主体、角度均有一致性的特点

作为具有科学性质的风水理论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山水画理论, 均有其共同的主要研究对象——大自然的山和水, 风水以"形峦"为体, “理气”为用, 先审形局之秀美, 再参天星之理气。中国山水画更是以山水之形显山川之美。它们都依赖于自然的环境和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和自然气息。中国山水画研究山水的气势和构图, 最重要的是研究山水意境美。而风水按风水美学及理气法则研究山水的山势起伏的“龙脉”, 以寻找或改造出最理想的宜人环境。

山水画景物构成的理想模式与风水理论中的如何选择理想的环境的观念和方式, 以及选择理想环境景观的价值取向和景物构成模式上有一致性。

风水理论中要求的理想风水模式与山水画的山水造型模式具有共同的特点。

在中国山水画史中较早将风水理论的方法和原理大量融入山水画中, 如北宋的郭熙, 清代笪重光的《画筌》, 以风水理论阐释山水画理, 根据风水理论结合自然山水, 加以创作。崎岖的山形如飞龙、生龙等。层峦叠嶂, 树木层林, 无论是大画小画都十分符合风水理论中所说:“山为骨架, 水为血脉。符合依山傍水, 负阴抱阳, 坐北朝南, 藏风聚气”。应得了书画爱好者的信赖。追求的是山脉龙势的神韵, 山环水抱, , 泉水长流, 曲径通幽的幽雅情趣, 确能唤起人们的遐想。

山水画在绘山时考虑画面中的主山和其它侧峰山峦与之相呼应。主峰与侧峰相呼应, 分出前后层次。讲究其间云气升腾, 涧水潺潺为画境增添生气, 令人神往。而风水就是要寻找有龙脉、“理”“气”的最佳宜居之佳境。风水佳境理想模式即后有靠山, 左有青龙, 右有白虎, 前有朝山, 且有一流水从前曲过, 乃佳境也。是谓标准的风水宝地, 在中国山水画中, 山水的造型大都皆是如此, 元代山水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 就画了一个如是典型的村落, 也是黄公望向往的理想隐居之地;马琬的《暮云诗意图》、王蒙《秋山草堂图》《夏山高隐图》《丹山瀛海图》《青卞隐居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均不例外。这应该是风水美学的标准模式与山水画的构图模式章法有惊人的一致性的缘故。

山水画与风水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是一致的。追求理想宜人的生活环境和满足人们审美心理的需要是风水学和中国山水画共同目标。风水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及心理慰藉、图个吉祥的需要;山水画满足人们净化心灵、融入自然、怡情自然而达到心理最大的享受目的。

画家与堪舆家有着共同的身份——美的创造者和发现者。对画家来说, 山水画的价值就是可以让画家在其中“释域中之常恋, 畅超然之变情”, 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天人合一, 以自然之象, 表内心之情志, 景中有情, 情寄于景, 故山水画家自觉地用风水的审美原理去体会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 热爱大自然, 融入大自然, 寄情大自然。

对于堪舆家来说, 虽然不能将大自然之美境描绘于绢素之上, 但一直乐山悦水, 用其独特的审美方式去观山察水, 这本身就是美学审美的过程, 是一个努力实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的过程, 觅寻最宜人与自然可以相融为一体的环境。从古代的皇宫到山野小村, 从伟人故里到无名草庐, 均讲究风水美学, 并无不用其极。

堪舆家与山水画家都是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而风水美学和中国山水画都是一个美的载体。一个是在大自然中发现美的环境, 以利于满足人们心理需要及实际生活需要而择佳址而居之;另一者则是师法大自然, 去其糟粕, 取之精华而创造出最理想的画面, 令人神往, 予人以美的享受。总之, 他们都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目标——发现美、创造美而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体现其存在的社会价值——尚自然之美, 明山水之德”。

参考文献

[1]高友谦.《中国风水文化》[M].团结出版社出版, 2004.

[2]张延生.《易学入门》[M].团结出版社出版, 2004.

[3]李润生.《美术欣赏》[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1992.

天地自然“灵之美” 篇3

初入画廊,淡淡的灯光照射在画上,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涌上心头,不是灯光的作用,而是画的本身带给我的。看着苏女士的画,一种神秘的感觉笼罩在心头,同时又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觉得那幅画好像是为自己而作,好像正在表达自己的心声一样,也许我也正在寻找一丝静谧……

忽听有人说:“苏老师来了!”转身望去,一位女士出现在眼前,脸上是淡淡的表情,微笑着,和周围的人打着招呼……正如朋友的描述,不差分毫。

苏凤女士在翰林画廊的vip室接受了我的采访。

苏凤女士是越南华侨,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到了欧洲以后,她开始从生活的感受中进行创作,在生活中不断的学习与感悟。她的画是生活中的真实。来看画的人们说,“看苏老师的画,有一种舒服感在里面,感觉特别的温馨。”苏凤女士很喜欢大自然,是这种真实的情感,让画家与看画的人在心灵上产生一种共鸣,是这种共鸣给了人们那种温馨舒适的感觉。

采访中,苏凤女士说,在这次画展的开幕式上,杨文辉先生的一句话让她热泪盈眶,杨先生说:“您几十年都在外面作画,画的是外面的风景,以后多画些中国的天空和山水吧!”这次画展,许多中国的观众也让苏凤女士感动不已。她说,中国的观众给了她很大的支持,他们很友好。

欣赏苏凤女士的画需要细腻的感觉。她的画是一气呵成,随性的,不带一丝的矫揉造作。浓重强烈的色彩由无数色块谐调拼合构成。那些精心刻画的浮云的造型,抑或表现宇宙在烟云的面纱后面,玩着具象与抽象的游戏。我以为也可以称这些画为想象的风景,但这说法似乎不能确切传达它们不断变换推移着的切切呼唤,因为这些画面让人感觉在观照内心的景象,似乎画家并没有描绘具体的对象——树木、云水和天空,而是观云这些景物然后将自己的情感诉诸画面。

一眼看去,观众会面对这一异乎寻常的风格而不知所摧。这些画面并没有给我们新的图像。它们并不试图撩拨我们的感官,也并不承诺要满足我们的愿望。倒好像在邀请我们深深地聆听,让心舒展开来。为了这一体验,我们必须停止参照具体的对象,我们必须抛却自我,任其融入到缤纷斑斓色彩的嬉戏中,超越图像后,我们才能忘记感官,放弃格物,以接近爱的显现。

爱,不管多么炽热,并不显现自己。它不通过小爱神拉弓搭箭来表达,也不能由一个男人拥抱一个女人再现,或看以一个圣徒头顶代表圣洁的光环来表示。这爱是存在的,却似隐似现,如大气拥绕在我们四周,如母亲的手臂,如美食佳肴。相似的情形,这些画面呼唤我们温柔地去体验世界,去感受美好的情感和幸福的滋味,去享受光与眼睛的亲吻,以及色彩给人的快乐——所有这一切汇成了一首歌,唱到心灵的深处。顿时,挂着这些画幅的墙壁似乎变得通明透亮,好像阳光穿透了它们。

她的画无论男女老少,会不会画画,都会对她的画产生一种亲切感。对于我这个没有什么艺术细胞的人来说,她的画让我看到了一种生活的感悟。

自然之美 篇4

大自然的美丽用变化和重生的多彩季节丰富了奇妙的生物世界。

大自然在多彩的季节里是美丽的。春天的韵律,奏出活泼的乐谱;夏天的声音唱出忙碌和喧闹的生活。秋天的颜色描绘了落叶和枫叶的美丽。冬天的声音点缀着平凡和平的世界。

过去,在生机勃勃的春天,嫩绿色的草从土壤中出现,用探索的眼光看着这个新奇的世界。春风很暖和,泉水在翻腾。大自然正在构建另一个生命周期和一幅充满活力的图画。

在炎热的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蟋蟀在草地上陪伴,青蛙和其他不知名的小动物一起争吵、吵闹和哭泣。在茂密的森林中,参天大树高耸入云,形成了一片繁忙而嘈杂的景象。

在金黄色和硕果累累的秋天的掩护下,红色的柿子像灯笼一样挂在树枝上。石榴高兴地张开嘴,祝贺收获季节。所有的场景都描绘了一个快乐的收获。

在下雪的冬天,被大雪覆盖后,世界变得又白又美。农夫叔叔的脸上充满了微笑,这预示着新的一年将有一个好收成。雪点缀着平凡而和平的世界。

大自然的美丽在于奇妙的生物世界。但是现在,人类的滥伐已经逐渐减少了密林,土地日益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有多少动物和鸟类失去了家园,有多少稀有物种离开了地球。如果这样下去,春天将会失去活力。夏天将不再喧嚣;秋天将失去的丰收;冬天将会失去它的平凡和宁静。

自然之美 篇5

抬起头向窗外望去,早上那淡淡的日出已消失在下午的皑皑白雪之中,窗户上的水汽正慢慢向下流。冷风一吹,我打了一个寒战,刚才从手机里看到的风景涌上心头,不禁想去观看那雪中的世界。

穿上大衣,走出房门,眼前雪白一片,雪花正慢慢飘落。枯树上雪花满枝,小喷泉的水结成冰,像一块白宝石。

我继续向前走着,脚下不断发出“咯吱”的声响,人们正在街上穿梭。雪还在下着,路边的枯树叶上铺满了一层冰霜,露出了枯叶和霜搭配的不同颜色。旁边的高楼小店被雪包围,只剩下透明的窗户。

自然之美作文 篇6

当你走在田园里,春之美—自然之美作文600字。你会感受到春天的激情似乎打破了冬天的冷漠。那些曾经被大雪盖的树木。现在因为春天的到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它们挺直身腰,嫩绿的树叶从枝条一片一片得“蹦”了出来,一幅清新的画卷映入眼帘。即使再困惑的人看了心情也会慢慢的变得清新舒畅。你再静静聆听那鸟儿的叫声,百灵鸟,燕子,啄木鸟它们发出那悠美的歌声,没有一点音乐的伴奏,却能听见它们唱出春的美,自然的美。令人神往。如果你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你没玩电脑,没听MP3。而是静静地坐在田园草坪里,没有一点杂音,时时仰望蔚蓝的天空,时时环绕周围的树木。再听听鸟儿发出的优美的歌声,享受大自然淳朴的美。那该是多么美好呀!

如果你走到学校,你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二、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他们背着自己喜爱的书包,蹦蹦跳跳的走到教室,阳光满面的向老师问好,作文600字《春之美—自然之美作文600字》。上课的时候能听见他们洪亮的的读书声。下课了,他们有躲猫猫的,有扔沙包的。时不时还会从背后吓一别人一跳。他俩追着打打闹闹,但都不会弄伤别人。他们那天真无邪的笑声传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角落…似乎孩子们也为春天的到来为之和喝彩,为春天的到来充满活力,为春天到来好好学习。

是春,代表着希望,是春,承载着梦想。我们对春天的追求永远不会止步。我们会爱护、会享受着春的美—自然之美!!

浅论陶渊明诗文的自然之美 篇7

关键词:陶渊明,诗文,老庄思想,自然

一、陶渊明的思想———受老庄思想影响

对“自然”的阐述, 最早见于《老子》。《老子》十七章:“悠兮其贵言。成功遂事, 百姓皆谓:‘我自然。’”这里的“自然”, 指的是“自己如此”。二十五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五十一章:“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上两章所说的“自然”, 指的是天地万物按照他们本来的面目而存在, 按照他们固有的规律而变化, 无需外物的影响和支配。

庄子秉承老子的学术思想, 在《庄子·应帝王》有:“汝游心于淡, 合气于漠,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 而天下治矣。”也就是说世间一切不过为庸人自扰, 结果必定是作茧自缚, 只有“顺物自然”, 天下才能治理, 人生才能安定。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 它是一种状态, 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 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 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黑暗的时代, 当时的文人无法通过正常的仕途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和治国救民的愿望, 为了远祸避害, 从精神上摆脱这种束缚, 纷纷走向山林, 追求一种超然玄远的意趣, 寻找一种发泄心中抑郁的渠道。外在的不自由和内心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老庄思想复归的影响下, 文人通过与政治无关的“自然”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山川自然本身便成为人们自觉的审美对象。所以, 这一时期山水诗和山水画兴盛起来, 这正是自然审美意识的自觉和人的觉醒两相结合的艺术体现。

陶渊明处于东晋与刘宋交替的大动乱的时代。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 曾出世为官, 和同时期的士大夫一样, 因看不惯当时官场的黑暗, “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 受老庄以“自然”为至高境界的思想的影响, 归隐山林, 安心于隐居躬耕的生活。这种从容地选择寄身田园以此来实践他崇尚自然的主张, 使陶渊明的诗文独树一帜, 清新朴素, 同时也成为了典范。

陶渊明的自然思想有其独特之处:提倡躬耕, 并亲自参加劳动实践。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他秋收时心情愉快, 表示愿意长期躬耕的志趣。“人生归有道, 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 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 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 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 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 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 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 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 躬耕非所叹。”这首诗作于归田后的第六年 (公元四一〇年) 。陶渊明劳动的场所是已经有“霜露”、“先寒”的西田。可幸的是由于自己“晨出”、“日入”地不辞辛苦地劳作, 终于迎来了丰收景象。虽然辛苦, 但只要没有祸患也就够了。因为近在咫尺的庐山脚下战争不断。田家虽苦, 也有欣喜之处, 可以在劳动归来后于檐下洗手濯足、自酌自饮、解乏散心。所以陶渊明的心又飞向了千载前的隐士长沮、桀溺, 古今同调, 但愿像他们两人那样, 长此以往, 躬耕田园。他在融于自然的田园劳作中得到了人生的乐趣。

陶渊明在《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再次表达对古代的躬耕隐士长沮、桀溺的怀念之情:“先师有遗训, 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 转欲志常勤。秉耒欢时务, 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 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 即事多所欢。耕种有时息, 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 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 聊为陇亩民。”

《和郭主簿》其一, 写夏天乡居的悠闲生活和怀古幽情。“蔼蔼堂前林, 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 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 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 旧谷犹储今。营己亮有极, 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若子戏我侧, 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 聊用忘华簪。遥遥望白云, 怀古一何深!”用看似平淡却很精彩的手法描绘了美好的夏日田园生活。

以上三例从道家的“怀古”出发, 返璞归真, 重自然。

《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体现了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返回自然

陶渊明以他的人生思想、行为及其诗歌创作呈现出生命之本真、原始、自然而然的状态。

《移居》诗二首, 是作者在义熙六年 (公元四一〇年) 由上京迁至南里之南村时所写。其一写邻居和自己一起谈史论文的情形, 那种真率的交往令人羡慕。“昔欲居南村, 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 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 近日从兹役。弊卢何必广, 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 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昔日之所以欲居南村是因为这里有良好的邻居, 而不是为了吉祥的住宅。陶渊明有这种淡泊的人生理想, 便有这种平淡的诗歌特色。这种淡泊的人生观, 造就了他高情远韵的人格风格, 也造就了他萧散冲淡的诗歌风格和平淡简运的诗歌意境。

返回自然是陶渊明总的思想倾向, 在人格修养方面陶渊明以“抱朴含真”为奉行原则。在陶渊明看来, 一个人只要善于养真, 保持真想, 就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自给自足、自然自得的桃源便是陶渊明理想社会的体现。

崇尚自然的思想赋予了陶渊明自然的人格美。“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序》) , 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 受不了绳墨的约束。“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 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 , 这是人和自然心心相印的情感交流的结果。当他第五次入世时, 彻底看清了政治的腐朽黑暗, 并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喊:虽有“修、齐、治、平”之志, 但决不能同流合污。他以真心为标准, 选择自己的生活的初衷时, 可以毫不犹豫地另择他途, 过另一种自然平淡的生活。

陶渊明崇尚自然得到了苏轼的肯定:“苏轼要求创作有极大限度的自由。这首先是摆脱精神的枷锁, 敢于直抒胸臆。《录陶渊明诗》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 吐之则逆人, 茹之则逆予, 以谓宁逆人也, 故卒吐之。’真情实感郁勃于胸, 一吐为快, 是自由抒写的思想基础。”

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 诗文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现了山水景象、飞鸟禽兽神态。他所描绘的自然, 有家园和他乡的山水实景, 也有幻想中的人间乐园。这些自然景象或者是诗人抒发感情、陶冶性情、寄托心志的审美对象, 或者是游览、交友、躬耕的场所, 或者是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物我为一的幽远意境, 并且不管是乐景、悲景还是幻景, 他大都能与之和谐相处。

在陶渊明刚刚辞官归田, 就写下了《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带有人迹化的田园风物是那样亲切, 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生活、自由的环境的追求。其二:“野外罕人事, 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 虚室绝尘想。”《读山海经》其一:“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因为居于偏僻之乡野, 车辙不通, 因此常使故人回车而去。《饮酒》其五写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而, 心远地自偏。”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 只要“心远”, 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读山海经》其一:“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对身边的自然景色表现出深深的热爱。

三、陶渊明诗文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神韵, 以及人们对这种自然属性的审美评价。陶渊明诗文的美在于自然。这与其思想、生活态度及为人吻合。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初归家时作《归去来兮辞》, 写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的乐趣: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湖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 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僮仆欢迎, 稚子候门。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罇。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 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 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而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 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 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乐乎天命复奚疑!

首段写辞官回家时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二段写归家后隐居生活的乐趣, 最后一段写人生有限, 不必遑遑然有所追求, 应该随顺自然的安排而过乐天安命的生活。淡远潇洒、纯真自然。

又如《饮酒》其五写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只要存心远离尘世, 便觉得居住的地方也远离尘世了。从大自然得到启发, 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

《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乡野田园充满了劳苦艰辛, 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叙述农事之语在陶渊明笔下形成了苏轼“晚年再三所标举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中膏’、‘似淡实美’、‘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淡妆浓抹的表现手法, 得到苏轼的弘扬。

陶渊明笔下多是乡村常见事物: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深巷、桑树、荆扉、桑麻、南山……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 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也都诗意盎然。这些自然之物传达了真诚, 他与自然产生情感共鸣, 表现出对自然生活、自由环境的追求, 在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巧拙互藏的诗句中, 体现了审美的张力, 达到了化境。

《读山海经》其一写耕种之暇泛览图书的乐趣。“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 吾亦爱吾庐。既耕以已种, 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 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 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 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 不乐复何如!”住在自然环境美好的地方, 成为自然界平等的一员, 归化自然。

诗人的精神在自然里自由, 在真实的自然中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是自己了, 是自由、真实、和谐的, 而在他诗文里就是简朴恬静、甜美淡永, 纯洁浑朴的“悠然闲适”之境。

参考文献

[1]饶尚宽.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吴莹.试论陶渊明自然思想与陶诗之自然美[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4]王雪娇.人与自然和谐之神韵[J].琼州学院学报, 2008.

[5]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自然、灵动、和谐之美 篇8

在纷繁多样的出土文物中,3500件(套)玉器质地优良,种类齐全,纹饰精美,工艺考究,当属两周同类器中的代表,在周代考古中实属罕见,是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中的精华,被誉为我国先秦时期的艺术珍品。从玉材看,它们的绝大部分为优质的新疆和田玉;从制作水平看,它们形神兼备,多为精绝之作,其中的绝大部分出自虢国国君治下的玉工之手,还有部分是来自周王室的制玉作坊;从时代上看,有属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圆雕猪龙,有商王武丁、帝乙、帝辛时期的玉器,也有西周早、中期之物,发掘出土的这批玉器是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中的精华,是虢国物质文明的象征,为两周史、玉器史的研究提供了难得而庞大的标准器群。在这批精美的玉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800多件仿生玉器。动物的种类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水里游的,几乎囊括了北温带常见的动物物种。其中几件自然灵动的鹿形玉雕堪称佳作。

玉鹿(图1)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6厘米,身长5.6厘米,厚0.1-0.4厘米。和田青玉制成,深冰青色,局部受沁有灰白色的斑点。鹿呈奔跑状,圆眼,大耳,鹿角高耸。鹿似乎在奔跑中受到惊吓,前腿蜷曲,后蹄着地,无穿孔。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器精品。

玉鹿(图2)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4.3厘米,身长4.9厘米,厚0.1-0.5厘米。青玉,因受沁严重,臀部呈现棕红色,其他部位有红褐色和灰白色的斑块和斑点。玉质细腻,温润光洁。鹿呈站立状,神态安详,无穿孔。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鹿角夸张而又高大,有分叉。

玉鹿(图3)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5.5厘米,身长6厘米,厚0.1-0.4厘米。青玉,浅冰青色,全部受沁,呈棕黄色,有灰褐色的斑块和斑点。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鹿呈奔跑状,两腿前倾,蹄着地。鹿角部有一圆形穿孔。

玉鹿(图4)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4.3厘米,身长4.9厘米,厚0.1-0.5厘米。该器物为和田青玉,深冰青色,局部受沁有灰白色的斑点。双面以阴刻线勾勒出鹿的口、眼、胸、腹等部位,线条流畅。鹿身整体呈俯卧状,两腿卧地,无穿孔。玉匠用寥寥几笔就将玉鹿的嘴、眼、耳、腿雕琢得惟妙惟肖,甚至是肥硕身躯上的小尾和那顾盼生辉的神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玉鹿(图5)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中。通高4.7厘米,身长4厘米,厚0.1-0.4厘米,青玉。浅冰青色,因局部受沁,有灰褐色和灰白色斑块和斑点。鹿昂首站立,头上有角,角夸张而分叉。无穿孔。

玉鹿(图6)

出土于虢国墓地M2012中。高5.1厘米,身长5厘米,厚0.5厘米,青玉。冰青色,局部受沁呈棕黄色,表面有黑色斑点,仅脖颈处微透明。鹿呈回首站立状,角部略残,腿、头部有阴线轮廓线,头部有一圆穿。形象逼真,神态自然。

玉鹿(图7)

青玉,大部分受沁呈棕黄色。圆眼大耳,回首仰头,耳部及前腿部有红色朱砂沁痕,颈部有一圆穿。前腿略短于后腿,腹及腿部用阴线刻区分出四蹄。形象逼真,富有动感。

玉鹿(图8)

青玉。受沁呈青灰色,背、尾部有明显红色朱砂及丝制物残留痕迹。圆眼大耳,回首而立,腿、头部有阴线轮廓线,腿部用阴线刻区分出四蹄。颈部有一圆穿。形象逼真,神态自然。

玉鹿(图9)

青玉。青灰色,局部受沁有黄白色斑。作奔跑状,翘首,口微张,梭形眼,叶形竖耳,短尾下垂,粗腿。胸部有一小圆穿。正背面纹样相同。

玉鹿(图10)

青玉。全部受沁呈土黄色或棕褐斑或灰白斑。玉质较细腻,不透明。作卧姿状,曲颈回首,双立耳,头、身有阴刻轮廓线。前足有一小圆穿。

玉鹿(图11)

一角和前腿残缺。青玉,青白色,全部受沁呈棕褐色或棕黄色。玉质较细腻,温润光滑。作站立状,曲颈回首,叶状立耳,菱形眼,短尾,腿、身有阴线轮廓线。虽残却形神兼具。

这些玉鹿身体肥硕,大多为片状,有顾盼回首状、昂首站立状、悠闲伏卧状等姿态,或优雅娴静、温顺可爱,或气宇轩昂、顾盼生辉,但都是制作精良、刀工强劲、琢磨圆润,尽显鹿的自然与灵动之美,更体现出玉匠巧夺天工的高超治玉技艺和善于捕捉生活细节的特点。结合考古发现,商代墓葬中已有玉鹿的出现,如安阳殷墟、山东滕州大商周贵族墓地有极少玉鹿出现,到西周时期,用玉石雕琢玉鹿的造型增多。除虢国墓地外,陕西茹家庄墓地也有少量玉鹿的出土。虢国墓地目前出土玉鹿共计11件,均出土在国君及国君夫人墓葬中,彰显了虢国贵族的尊贵身份及虢国贵族喜爱鹿的情结。总结其特点,笔者认为,这时期的玉鹿,体型肥硕,神态安详,雕工细腻,尤其是突出对雄鹿鹿角的雕琢,有的呈“山”字型,有的一字排开,上面有分枝,还有的高耸弯曲,造型丰富。这与金文中鹿字的特点极像:早期金文承续了甲骨文字形。晚期金文有所变形,强调华丽的鹿角与眼睛。那么,此时的工匠为什么会刻意夸大鹿角呢?我们知道角是雄鹿的第二个明显性征,同时也是雄鹿之间争夺配偶的武器,古人显然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古代先民们强烈的生殖崇拜观念致使他们相信戴着角冠的动物具有促使生物丰育的巫术力量,所以角冠与鹿角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就成了举行祈求丰育仪式用的“法器”,或者说是佩在身上保佑多子多福的“灵器”。此外,在古人心目中,鹿角还具有避邪的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玉器的雕琢上,在商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的墓葬中出土的镇墓兽中也大都以鹿角作为冠饰,如楚国墓葬的出土器物中,有的禽鸟头上和身上也饰有鹿角,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鹿角立鹤,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的虎座立凤以及金沙遗址中大量的鹿角的堆积,都是有意识地作为祭祀物或是驱邪避祸、祈求福运的灵物。可见,夸大琢制玉鹿的鹿角是与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

自然之美作文 篇9

走出家门,我独自一人踏在蜿蜒的小路上,眼睛张望着四周,我来到了田野上,望见了那遍地的绿,青绿、淡绿、深绿、棕绿…田野里的万物都披着相似的衣服。我停下来,弯下腰静静的看着在我面前的一株野草。它的叶子上沾满了雨露一颗颗圆润清澈的雨露,圆润的让你赞叹,清澈的让你向往,透过他们就看到了野草的柔细,青嫩的脉博,很细,让人惊叹。

它的叶子微微向外倾斜,则它的脉搏也随着它的倾斜而延绵向下,让人遐想与轻叹。我轻轻地伸出手碰了叶子上的雨露,他们便顺着我的手慢慢流过聚集,在缓缓滴不知道,他们的缓慢是不舍,还是遗憾。我轻轻的踏入了自然之门,不想打扰到那些还在休息的朋友们。我来到田间看到不同的绿色与他们朴素却不失优雅的身姿,它们去虽不会语言,却可以像人们一样表达属于它们的情与爱。我看到那张在路边的野花,他们只有一种专属于它们的颜色,它们的花瓣边没有商店里的花大而亮丽,它们连我的指甲大都没有,它们的身长不需要过多的要求。他们分别是淡蓝色,粉嫩色,淡紫色,与橘黄色的花瓣。

一朵小花,只有一种颜色,他们的颜色并不靓丽,只有朴素与她们自己所具的典雅清秀。他们小小的只有四五片花瓣,圆圆的张开着,露出里面嫩黄色的花蕾,比起那些妖艳的花瓣,我更喜爱他们,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生长,依靠自己开花,他们常常长在路边,我不禁有些疑惑,为什么他们不选择长在肥沃的土里,而选择长在沙黄色的路边,期间还会有许飞驰的车子经过,时常发出大量的噪音与有污染的气体,我不禁深思,难道他们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想要把更多的沙黄变成碧绿,想让自然之美流淌过每一个地方,又或许他们想要向更多的人证明他们并不比那些妖艳的花差!一一一虽然自己没有那五彩缤纷的花朵,但却有那傲人的精神。

大自然之美 篇10

我爱星。每每在夜深人静时,合上书本的我已很疲倦,但仍愿意走到院子里仰望星空。若是月淡而无云,星光则极为闪烁。在那深蓝色的幽静、深邃的夜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星星,凝住了我的视线。我仿佛看到了宇宙最深远,最宁静的地方,倦意很快悄然而去。那只是一颗颗星吗?不,那还是一个个希望。

我爱云。在北京的深秋,几场秋风过后,真的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了。天空格外蓝,像一片无垠的蓝玻璃,均匀而有光彩。此时的云,一丝丝,一缕缕,飘飘地.又静静地,看着,感觉它们是那么轻。有个朋友告诉我,不要去想云像什么。是啊!云就是云,不要把它与其他事物硬联系起来,因为云只是它本身时,才是最美的。若有好运气,还会看到满天都是如棉如雪的云朵,云缝之间点缀着令人心旷神怡的瓦蓝色。云儿静静地飘,慢慢地移,向太阳的方向飞去。留给我美好的回味。

我爱雨。春雨如油,秋雨如丝,密密的,轻轻的,每当这时,我都舍不得让雨伞去拒绝这些自然的天使。抬眼远望,阴暗的天底下,雾蒙蒙的一片。小雨点打在身上,轻柔而和谐,真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在仲夏,大雨倾盆、雷电交加是常事,但它从不让我烦。其实,这也是大自然的个性,需要我们去细心体会。半夜,静静地听着窗外“沙啦啦”的、极有节奏的雨声,我定会做个好梦。

我爱雪。前,我刚一降生,一场冬雪就迎接了我。或许是这个原因,我一直对雪情有独钟。北京并不常下雪,但近几年每次下雪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下雪了,雪花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悄然无声。当我发现它时,大地已一片银白。因此,雪儿的出现总是送给我同一份礼物—惊喜!雪下大了,天空,地面,不分边际,白茫茫的一片。我推着车在漫天飞雪中走着,雪花落到我的脸上,化了,凉凉的,像在与我开玩笑。我每走一步,脚下都会吱吱作响。走出数步.回首一望,一条笔直的车辙旁,两行整齐的脚印。或许,雪儿已记下了我14年来的足迹,是吧,雪儿?

上一篇:养猪场废水处理方案下一篇:工业设计作品式考核评价方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