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2024-09-12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共13篇)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1

第一阶段实施计划(2006.10――2007.1)

现代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且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应灵活运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学生鲜明个性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作为首要任务和目标。本课题的研究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营造大语文教育教学环境,优化现行的小学语文课堂结构,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面积提高小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本课题现已在黄山市实验小学展开,以下为第一阶段实施计划: 1、10月份,全校中高年级举办有关展示儿童个性的命题作文竞赛;

2、11月份,高年级举办以 “爱我家园”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并将获奖作品在全校展示;

3、12月份,冯菲莉、佟永芳、程英等老师,围绕课题开设校内公开课,并及时展开研讨,优化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4、12月份,全校一年级新生进行汉语拼音测试;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2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

本人结合自己几十年从事一线班主任工作的零散实践经验而谈, 良好的家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 说教指导法

采用说服教育, 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指导方法, 是很多家庭教育中常用且惯用的方法。该种家庭教育方法的好处是方便易用, 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疗效”, 特别是当下瞬息万变的教育背景下, 孩子们头脑和心中看到、听到、接收到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 孩子们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如果家长的说服教育方法不能很好地入情入心, 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那么孩子是不会接受的。而且有些家长不注重方法, 长期的絮絮叨叨的说教, 很容易造成学生抵触叛逆的心理。所以, 在家庭教育中说教指导法可用, 但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话不用多, 但要精, 切中要害地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孩子才会在心理上接受家长的说教, 从而按照合理优质的导向健康成长。要想实现良好的说教指导, 和家长自身的品行是相辅相成的, 也就是说家长要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让孩子崇拜佩服你, 为人父母才可以掌握最有力的说教指导撼动力。有些家长或许把让孩子崇拜佩服自己想得太过神秘且高大上了, 其实勤奋、诚信、尊老、爱幼等美好的品行都会成为孩子崇拜你的元素。

2. 榜样示范法

正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野蛮的“棍棒教育”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示范的力量,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家庭教育中对父母榜样示范法的要求是长期而严格的, 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润物无声的过程。实施这种教育方法的家长要么具有良好的自身修为, 品行端正、言行一致, 能成为孩子心目中好的模仿对象;要么愿意为孩子的良好、健康、优质成长改变自己原本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和癖好, 且能长期坚持, 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为彬彬有礼的人。榜样示范法中影响孩子行为的核心撼动力就是父母的言行, 有意无意的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意识教育力量, 孩子从最初的模范到逐步地习惯, 进而稳定地形成为自身的性格, 都是榜样示范法良好的教育效果。

3. 氛围熏陶法

众所周知,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是对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熏陶孩子形成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好性情和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儿童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上文中提及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如能良好运用在孩子成长期的家庭教育中, 将对孩子的良好个性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教指导法让孩子从道理上明白什么是对的, 而且知道该怎么样做, 也就是说既为孩子们指明了方向, 也带领孩子找到了抵达目的地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做事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愿意用语言阐述明白所作所为的内因外果, 希望和别人产生思想上的一致认同点。

榜样示范法最适用于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的孩子们。中国有句俗语:“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此话虽有些偏激, 但很形象地道出了家庭中榜样示范的力量是强大而不可替代的。要想让孩子成为高尚的人, 家长的行为品质绝不能卑劣。要知道孩子在学校, 老师们所传授的多是书本知识, 课本以外的像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的道理等, 都是家庭教育的重头戏。为师的这些年我深刻地体会到, 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呈现出的问题, 其实就是一个家庭的问题, 孩子七八岁被送进学校时, 已经是一个“半成品”了, 老师其实就是在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宝贵品质, 带领他们朝着更加优秀的方向前进。如果这其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教育存在脱节和相悖的东西, 那么孩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究竟会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更是令人担忧。当然, 如果家长能用良好的品行给孩子的成长以示范和引领, 此种教育方法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是言行一致、行为端正, 且愿意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孩子。

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 会让孩子在融洽和睦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他们性情随和、稳定, 对任何事都充满积极的心态。家庭和睦比任何教育都重要, 家庭的学习氛围是最能影响和激励孩子的。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热爱阅读, 那就和他一起读书;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有良好的业余爱好, 那就和他一起开始动起来。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3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个性发扬;原生性

一、中国小学美术教育现状

在我国教育领域中,美术教育仍然是中国学校教育中的最懈怠的环节之一。儿童美术教育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处于尴尬境地:全国城市中有近52%的学生在校外学习或学过音乐美术,但是在真正的学校课堂上却得不到学生重视。在一项调查中,在各学龄段的儿童中各抽取了5000名学生,在小学生中,57%的学生对美术的热情和渴望值与学习时间成反比;初中生63%对美术课程没有感觉;而72%高中生认为美术課程是浪费时间。这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现行美术教育的不足。

在我国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中,忽视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术的兴趣的培养,只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模仿技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瑞吉欧幼儿教育的创始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原本有100种语言,但是,却被现代学校和文明偷走了99种。这100种语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却由于社会的急功近利和所谓的‘实用主义’观念而泯灭了。”

二、儿童美术教学的天性回归

在人类成长的幼年时期,艺术细胞开始表现,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明显效果。在幼儿时期所体现出的美术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激发儿童创造性、审美性和造型智慧。在美术教育中应本着顺应儿童绘画的规律,发挥美术的陶冶功能。早期的美术教育,应注重创造性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美术教育的一般目的是开发儿童智能、美华心灵。对于专业从事美术工作的对象来说,早期美术教育依然是锻炼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同时儿童绘画中的凭直觉性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感受来描绘的作品有着相对于成人绘画所不能取代的价值。在美术教育领域任何机械的、精确的观察方法都会抑制和转移儿童真正的艺术天赋,儿童美术教育应该更多的让心灵感悟起主导作用。展儿童的感知能力促进智力发展是美术活动不可替代的优势。幼儿时期的视觉记忆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儿童天性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与培养

绘画源于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其心灵的图像符号。儿童绘画往往反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情感的思维。绘画承接着儿童与外部世界。无论处于哪一阶段,涂鸦期或象征期,原创儿童美术作品的独特视觉语言更能呈现艺术的本质精神.儿童呈现出的种种艺术才能,能深刻地打动我们的内心世界,这些画超越我们在大学所学习的通过艺术技能所展示出的作品,儿童绘画更真实、生动,更具有感染力。儿童绘画也同时反映着儿童心理成长的趋势,同时也是对儿童身心成长的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儿童画超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理性,又不能用正常的思考逻辑去加以推理,可是却展现了一个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相互交织的丰富世界。这两个世界也只能在儿童的想象中才能够真正地加以沟通,一个真实的儿童世界,是一个没有固定界限的、任由想象力去驰骋和链接的世界。”

孩子是纯真的,不去迎合他人绘画作品的个性正是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他们的想法和表现是纯真的、自由的。正是这种纯真造就了孩子思维的无边界。我们应尽可能地保护儿童的这种天性,顺应人类的成长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用相应的方法培养孩子。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让儿童画心中的画。

首先,要鼓励儿童把绘画看作一种游戏。喜欢游戏的是儿童的天性之一,在游戏过程总他们体会不到负担,并能享受游戏中的乐趣。

其次,教会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儿童的喜怒哀乐的表达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与人沟通。

再次,让孩子有物可画,有感可发。我们要让儿童画出心中的画,但如果孩子心中无画,也就谈不上画出心中的画,所以要让孩子有机会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儿童是自然之子,回归自然中会充满活力。当他们将这种情绪带入到绘画中时.相信他们的画面一定是丰富多彩的。

最后,对儿童的绘画进行积极的评价。儿童的绘画有着与成人美术无法比拟的天真烂漫,即使有些作品在成人看来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可笑,但他们更有想象力。而绘画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要用赏识的眼光肯定、赞许他们的画。体会他们的天真稚拙,尊重他们的创作,使他们受到鼓舞,树立自信。体验成就感。

让美术教育充满童味,这正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张扬儿童天性,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在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习中发展潜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个性培养 篇4

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系统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在人的个性品质中,即有惰性、保守性、依赖性等不良个性品质,也有独立性、开拓性、进取性、坚定性等积极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抑制消极个性品质的作用,激发积极个性品质的发挥。……

一、当代人个性培养的内容

当代人的个性培养重在个体主体性的培养,因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每个人的主体性是不同的,不同主体性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就是哲学上的“个性”。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人的个性与人的主体性始终统一:主体性越强,其个体性也越强,反之亦然。因而个性培养重在主体性的培养,它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1.能动性是个性培养的基本内容。

能动性相对于被动性而言,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明确的目的支配着主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达到目的的手段、方法、措施进行一系列的思索,形成一定的计划。在计划的实现过程中,将经历各种选择与困难,这就要求主体发挥个人的主见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从而实现目的。具有能动性个性特征的个体,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和活跃的状态中,他们能自觉地调动潜藏在自身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

2.自主性是个性培养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是相对于依赖性而言的,真正具有积极个性特征的人绝非依赖性的人,它意味着“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样的人,具有自立、自为、自强的品格特征,既是外部客观环境的积极调控者,又是自我意识的主导者;既能够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主体地位,能支配和选择自己的前途与命运,又能自然而又充分地显示个人的潜能、意志和魅力,表现出独特的能力和品质,最大限度的求取发展。

3.创造性是个性培养的最高目标。

创造性不仅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也是对主体自身的超越,它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具有创造个性特征的个体,自尊自信,具有批判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能独立提出问题、设想并进行验证;有着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有细致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新事物很敏感,对发现新事物和创造活动有着强烈的兴奋感和情感倾向;敢于冒险,敢于献身。激发人的创造性是个性培养的最终目的。

二、现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人的个性培养

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所不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青春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时代,是一个个体要求得到充分尊重与展示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能力与个性的时代。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当代人的个性培养。

1.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要求。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成三个基本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中,人与人之间表现为宗亲、血缘关系,以直接的统治与臣服的关系为基础,个人只是“狭隘人群的附属物”;第二个历史阶段中,市场经济以物的`经济联系(商品、货币的交换关系)代替了人的依赖关系,资产阶级在把人从神和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同时,却又使人落入资本的奴役,落入异化的劳动中;第三个历史阶段中,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又摆脱了物的依赖,不仅成为自然界的主人,而且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阶段理论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历史,是人们向往、追求个性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社会越向前发展,社会生活就越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多样化的联系,就越是要求社会成员发展多样的个性与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人的个性,不断确立和弘扬这一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为当代人的个性培养服务。

2.市场经济体制的自主性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之一是肯定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它要求商品所有者的个人摆脱各种社会限制和束缚,独立自主地走向市场,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进行竞争,追求自己的目标,这就呼唤人的独立精神和独创精神的培养。不仅如此,它还把个人利益的立足点放在生产者自己劳动所得的基础上,肯定个人劳动所得的利益,为有个性的个人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社会舞台,要想获得成功,要想避免失败,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主性,施展人的能力。市场经济呼唤主体性个性特征的培养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既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理论、人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地位的本体论基础,更是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要顺应现时代的潮流,为市场经济体制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力于主体性个性特征的培养。

3.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①社会层面,即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教育;②道德层面,即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重视和追寻;③人学层面,即对自身的关注、尊重和自主性的高扬和发展。这三个层面的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首先着力于人学层面,关注和尊重个体自身,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提高;反过来,社会和道德层面又将促进人学层面的发展,因为政治和道德的提高有助于人性的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着力点放在了社会与道德的层面,过多强调培养继承既定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的个体,忽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问题及人格独立问题;过多强调以牺牲个人价值为代价去迎合社会的需要,“为他人着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忽视了个体个性发展的需求;过多看重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合理化价值”,忽视其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的“目的合理化价值”;在方法上多采取强制管理和灌输,忽视教育对象人体的内心认同。这种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模糊或淡化,片面强调培养和塑造听话、服从、谦恭、克制和无私的形象,使人的独立、自主、创造的个性得不到体现,导致教育对象抹灭自身个性去适应“大一统”的严格规范要求,失去了建设自身思想道德品质和积极参与知、情、意、行的道德实践过程的内在热情与主动精神,甚至出现“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这种传统模式,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人个性培养中的作用

对于当代人个性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的过程,它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和相关服务。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环境保证、方法保证和责任意识保证。

1.思想保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以也要以此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心理特征的活生生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绝非意志薄弱、情感脆弱、理智丧失、缺乏主见、盲目随从的个体,绝非“单面化”和“畸形化”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了解人,尊重并激发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能力并使之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右”,又要警惕“左”。所谓“右”,就是思想保守,认为个性张扬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纠正那种过分强化组织与领导、漠视甚至扼杀个人的虚假的集体主义,把个人作为历史的要求和归宿,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全面的能力。所谓“左”,就是认为个性培养就是个人主义、个人的自由主义和标新立异,就是与社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弛。思想政治教育要让人们明白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个性塑造不是等同的;要让人们明白社会、道德、党性与个性塑造不是矛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个性是有道德的个性,道德是有个性的道德,任何离开个性说道德和离开道德谈个性都是不科学的;要让人们明白我们所倡导的道德是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充分正确发展的进取性道德,而每个人张扬个性,发挥能力作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则是最大的道德。

2.环境保证。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鼓励人们作“出头的椽子”、“出林的鸟”,还要为之营造出宽松、包容、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论多么与众不同,都要宽容;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不同的观点也要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包容别人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对别人不能责全求备,不能要求尽善尽美,作到兼容并包,以形成宽松、包容、积极、健康的氛围,以促进个性发展。

3.方法保证。

要培养千姿百态的性格,需要因材施教的方法。几千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提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他们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是在“统一”的要求下进行的,其最终仍然是为了达到统一与整齐的目的,为其统治培养听话和服从的个体,这就为“因材施教”留下了深刻的局限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材施教”,既承认个体先天素质的差异性,更承认后天教育效果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因材施教”,培养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立性、创造性。通过“因材施教”,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是“社会道德意识个性化”,即将作为间接、渐进、普遍性的原则转变为具体的、丰富的、个性化的信念、理想、守则,使之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建立在这种思想指导上的“因材施教”,其针对的“材”不仅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包括他们的心理、生理、需要、动机、情感、欲望等人格特征;它所实施的“教”不再是直接灌输、强制执行,而是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将社会要求向个体需要转化,将认同的社会主体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头脑中的品德观念,使社会道德作为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愿望,内化为个性心理品质保留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

4.责任意识保证。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让受教育者正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坦然接受现实的自我,根据自身的特点,克服消极个性,培养积极个性。特别是在个性塑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受到种种限制,这就要增强主体的个人意志,培养其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正视自己,还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个性培养不仅在于个体的完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发展而培养,个体还要对社会负责,践行其社会功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个性发展是同祖国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个人的前途理想和能力置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中,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实现的可能,任何游离于祖国和人民的个性和张扬都是极端个人主义的。我们所要培养的积极个性决不是无视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个性,决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自由,它是以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为底限的。

家长教养态度与儿童个性发展 篇5

【摘要】研究表明,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具有直接的作用和重要的影响。孩子的个性是依靠后天的教育和和谐的环境形成的,我们不能忽略了家长带给孩子个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个性的形成80%是源于父母。要想孩子的个性获得良好的发展,家长必需重视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态度。

一、家长教养态度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对幼儿来说,拥有良好的个性能使他们受益终生。父母的一言一行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家长是最初与幼儿发生感情联系的,我们的孩子将从父母那里获得许多情感的体验还有行为方式和语言。父母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所以父母在教子育女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了解孩子,并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

二、儿童的个性发展

我们平常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面貌,是精神和气质的全貌,包括世界观、人生观、论理观、道德观、信念、兴趣、能力等等,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形成不能完全排除先天因素,但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及主观的努力。学校教育、社会环境、职业、个人努力等的不同,使每个人形成与其他人不同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这些特点的总和便是个性特征。后天的环境和条件应该从胎儿期就算起。父母的基因、母体的心理、生理素质都会影响到胎儿。这时期是母子共栖阶段,胎儿靠母亲供给一切,母亲心理与生理的变3-

人。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吧,问问我们的孩子:你累了吗?你开心吗?

5、成人化。可能是出于一种习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从自己出发,来要求他们。可我们往往忘了自己已经是成人,我们身上有太多社会所带来的束缚。而我们的孩子天性好动,他不可能象我们一样中规中矩,他的道德意识正处于萌芽时期。童年对与人生只有一次,也是最幸福的时光,我们何不放下成人社会的种种,还孩子一个率真的童年呢?

五、引导儿童个性发展的方法

1.尊重儿童。

成人在抚育儿童方面总是强调如何限制和约束他们,不许他们随意接触事物。其实儿童需要有自己的权利,他们需要发挥自主性、首创精神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2、家长要做儿童的榜样

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各方面都应该以身作则,为人表率。因为家长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孩子不但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神情,还会模仿语气、态度等等,家长的教养态度对孩子非常重要。

3、从发展的角度评价儿童

家长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不要因孩子做徒劳无益的工作,而加以阻止或干涉,这样会有碍孩子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发展。不管孩子是长得好还是不好,成功还是失败,他们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发展自己,家长应该以发展性的眼光5-

是对别人过多的责怪,将失败的理由推到别人身上。

六、小结

儿童的个性发展是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家庭的共同努力的。当我们赋予了他们良好的个性的同时,也给社会造就了人才。拥有良好个性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家长要时常审视自己的教养方针,为孩子创设和谐的环境来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也决定着他们前进人生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U]。北京人民教育版,1989.5

[2]高 岚:学前教育学[V]。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3]刘晓静:造就孩子的良好个性[J](家庭教育2004.7.8)

揭现代儿童教育的两大误区 篇6

营养的误区

现在的孩子非常幸福,想吃什么,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吃的到。没母乳有配方奶粉,家长忙,有各式各样的方便食品,洋快餐,XX劳,XX基~~~~~无论口感,还是心理,孩子会觉得特别好。至于零食在超市应有尽有,有些家长爱子心切,舍得花钱买“补品”补锌、补钙、补铁、补脑,由于盲目进补,使“性早熟”成了儿童常见病。而另一方面,由于偏食造成营养不均衡,又使儿童患者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性贫血等疾病。

然而,富裕就一定能吃出健康吗?根据中国卫生部网站作的一项营养调查发现,2岁以内幼儿贫血率24%,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达45%,儿童肥胖8.1%。富裕,不一定能带来健康,营养专家指出,科学喂养,才能使孩子吃出健康!

大脑的开发

大脑生理学家们说:人类的脑细胞数目大约有160亿个之多,这个数目在一出生时就已经固定,终其一生并不会再增加。

这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聪愚就已经命定;或者如达尔文主义者所相信:人类胎儿的发展和其他生物相同,是遵循着某种进化的模式发展,所以智力的高低也是“天生遗传”得来,后天的努力均难以影响。

实际上,人自出生后,脑细胞的数目虽然不再增加,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内,脑的重量、体积却会与支持它活动的血管及血液量,一起以极快的速度不断地加多;细胞与细胞之间也会因外界刺激的日渐增多而不断地生成、发展,分化出许多像IC板上连络网一样的神经纤维通路,用以应付日后更复杂的吸收。

达尔文主义者认为后天的影响毫无作用可言的看法对于人类而言,其实并不适用。我们知道,愈低等的动物,他们的生活能力,在出生后的短时间内,就能发展完全,其过程短浅,所接收的刺激也就缺乏,因而就比较“头脑简单”。而身为高等动物的人,就不是这样子了!人类的初生儿是以未成熟的情况来到世间,他的基本功能随着时间慢慢地才能成熟(例如先有大肌肉的发展才有小肌肉的进一步成熟),经过的时间既长,接受的刺激也多,头脑的各种“网路”就远为复杂而精密;祖先遗传的潜在能力,也随着成长的时间较长,而得以更多的发挥。

然而,脑的细胞功能并不会自己发酵。婴儿一生出来,脑部恰似一张白纸,要有外界足够的听、视、触觉等感官的`刺激,各种功能才会渐渐发达,刺激得越多,发展得也越快。但是,这种快速发展的时间并不会持续一生,它只存在于出生后短短的几年内,其中又以零岁到三岁之间为黄金时机。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7

河西一幼以“真诚优质的服务,卓越个性化的教育,完整儿童的培养,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办园宗旨;以“立足细节、夯实基础、做强特色,凸现河西一幼‘精’字品牌”为发展目标;以“高品位的园所文化、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高质量的园本课程、高效能的信息化建设、高水平的早教中心”为办园特色;用“精诚的团队合作,精心的工作态度,精湛的专业技能,精美的园所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一个精彩的成长之路。”的人本化管理理念,打造了一支充满激情和热情的教师群体。

园领导班子带领全园教师,在争创“文明单位”的过程中,孜孜以求、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勇立潮头。始终保持着示范全市、影响全国幼教专业化现代化的优势。与此同时,天津市精神文明单位、天津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天津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天津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河西区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河西区政风行风先进单位,河西区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单位、河西区先进党支部、河西区学习型领导班子等省市级荣誉,也进一步印证了一幼人与时俱进、生机蓬勃的活力。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园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相继构建了教代会、家委会、党小组、教研组、课题组、各类管理职能小组和班组小团队等不同角度、多层面的机构网络,协调运行,管理到位,努力将创建工作责任到人,落到实处。坚持园务公开,完善了多项制度,制定方案与实施细则,加大了民主参与力度。

强化师德教育培养爱岗敬职精神

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队伍,河西一幼始终把强化师德建设、培养敬职精神放在工作的首位。修订了《一幼教师职业道德底线要求》、《一幼教师特色礼仪规范》,开展了“树一幼形象展一幼风采”、师德文明用语、忌语征集、青年教师师德承诺宣誓仪式、“让幼儿在一幼受到最好的教育,让家长满意在一幼”等系列主题活动。在强化教师着装、仪态、礼貌、师风、爱心,建立和谐平等的师幼关系,培养教育、关爱尊重、有效促进每一名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诸多方面,营造争先创优的活动氛围。

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专业精英团队

河西一幼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能为主线,以培养青年教师为重点,以“关爱幼儿,促进个性化发展”为特色,构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各具特色、有时代精神的研究型、创新型、示范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多名教师获天津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人民满意教师、“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承担国家级课题,教改成果多项获奖,其中国家级22项、市级23项、区级16项,出版专著5册。

强化健康保障力求环境整洁优美

走进一幼,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树成荫、花团锦簇,嬉水池、种植园地创造了富有人文气息的绿色空间。严格节能措施,树立环保意识,全园禁烟,开展了“绿色天使在行动”环保主题活动,形成绿色规约,坚持绿色出行日,在市区产生一定影响,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师幼的一种习惯。坚持落实卫生保健制度,在市区防疫站多次检查中得到认可。防病工作总结的六项内容和三明确、三及时、三严格、四早、一实一无的经验接受全区检查并进行推广。

强化示范责任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幼儿园小海豚早教中心面向全市近3000多社区儿童进行亲子活动,出版发行五册亲子课程,承担了各类亲子教师培训工作,深受社会各界同行和家长的高度赞誉。建立一幼特色网站、班级QQ空间和校信通系统等多种平台,实现家园交互式沟通网络,引领家长教育观念。与此同时,采用送课下乡、带培等多种方式帮扶各类型幼儿园与乡镇园所,充分体现示范园应有的责任与作用。主动去社区居委会征求行风监督员意见,并坚持与社区共建,支持社区各项工作。

强化普惠意识优质资源服务社会

为解决当前幼儿入园难的社会热点问题,一幼人通过探索“名园建分园”,开办了第六田园小区分园,力求将一幼的优势输入新建园,满足更多幼儿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

由于一幼人不懈的努力和骄人的成绩,得到历任市领导的关怀与重视。特别是在2009年“六一儿童节”之际,接受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高丽及天津主要市领导的亲切慰问。在2011年3月又接待了斯里兰卡总统夫人的参观访问。圆满完成了天津市首次培训国外学前教育教师的任务,得到了斯里兰卡访问团的高度评价。这更坚定了河西一幼将“文明”建设与幼儿园个性发展一脉相承的信心和决心。河西一幼会继续为推进“历史名园”整体建设,加快“精字品牌”发展进程而努力奋斗!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个性化儿童 篇8

一、營造民主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

平等和民主是推进师生交流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形式上和思想观念上都要“走下讲台”,以学生的眼光看学生,以学生的心理对待学生。要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教师的教学有趣,学生的学习才有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师才能发现和催开学生创新思维的花蕾。

二、鼓励儿童树立成功的自信

儿童的成功源于儿童的自信,儿童的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要使儿童具备创新精神,首先要求教师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建立一个创新的氛围,其次要求教师鼓励儿童进行学习;再就是要求教师给所有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知识。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儿童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即使存在创新意识,但由于缺乏练习,表现技能稍差。这时,教师不能采用一概抹杀的态度,这样使儿童强烈的创新欲望被磨灭,从而压制其创造力的发展。教师采用积极的态度及时去启发和鼓励儿童,尊重他们的个性表现。儿童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就会使他们产生自信心。

三、善于启发儿童个性化的创造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活动,使儿童的注意力、想象力得到发展。这样,儿童便会产生强烈的表现欲,在作品中流露出鲜明的个性。人教版第一册美术教材《鱼儿游泳》一课,要求儿童通过观察鱼儿,了解鱼的身体特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出来。由于可供观察的金鱼品种太单一,学生如果只对金鱼进行观察,必然会导致思维的定向。为此我收集了多种鱼类的资料、图片制成的FLIASH动画课件,让学生欣赏观察。经过这种电教化手段强化的视觉信号,直观性强,因而更能使学生在认识过程中增强对认识对象的兴趣,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

四、加强儿童对自己作品价值观的认识

艺术的表现手段,方法无一定规定。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工艺制作课上,自己动手制作的建筑模型,泥塑玩具……都体现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同时,作品的成功使儿童增强了创造的勇气与自信。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富江乡学校)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9

P262第一段,P264第二三段

2、家庭教育指导具有怎样的性质?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有哪些?

P264-2653、你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是什么?

家庭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家长是素质

P267第二段第三段中的 幼儿园进行家长工作的具体目的4、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原则有哪些?每一项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P272 七个原则及定义

5、你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对象,除了0~3岁婴幼儿的母亲外,还有哪些?为什么? P269-272(简要概括)

6、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各是什么?你认为为了提高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效,在指导内容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节 P278-2877、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你认为为了提高我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效,在指导形式上要注意哪些问题?

P287-2888、你认为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是怎样的?指导者可以由谁来担当?如何培训和提高现有的指导人员的素质?

P311-312第三段指导者的素质要求来源培训

9、谈一下你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组织形式的看法

P313先答三种形式,再针对这三种形式进行扩展。

10、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一个基层指导单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效果?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10

“语文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教学研究”实验课题组

一、课题定义

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是在新课程思想指导下,对现阶段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一种理念,是对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一种要求,是更有效提高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效果的一种方法,是充分发挥中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积极性、主动性的一种手段,是培养中小学生积极探索社会、理解文化、思考人生,敢于表达自己认识、见解的一种教育行为。个性化阅读,即在安全和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的独立的、自主的、直面作者和作品的、各自感悟的、各取所需的、各抒己见的阅读,这与专制共性,先入为主,替代分析,人云亦云的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个性化写作的基础是个性化阅读。没有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实践与积累,就不会产生个性化的写作。个性化的写作,是指在安全和自由的环境和心态下的真情实感的,在立意、拟题、材料、结构、语言、手法等各方面彰显个性的,丰富的、深刻的、有创意的、有文采的写作。个性化的写作,是在教师指导示范下形成的学生作文实践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我手写我心,是真情吐露,不是胡编乱造。第二是创造性。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的教学,在不同学段,根据学生实际,可以有具体的要求:初中阶段,侧重于真情实感。

二、课题目标

本课题总的研究目的是,围绕语文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写作教学及评价开展实验研

究,构建语文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写作的教学体系,力争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具体表现在语文学习的个性化阅读与个性化写作两个方面。

1.个性化阅读。现代语文教育理论在阅读教学上的取向,是阅读的感受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是重视学生的自主感受,充分维护学生自主学习权利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当成一个动态的,充满生命灵感的个性活动。

语文个性化阅读具有明显的特征——自主性、体验性、批判性、创造性。

2.个性化写作。“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中,特别提出“注重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的实验,就是要把表情达意和创造性的表达真正还给学生。应用各种手

段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和动力,体验创造性情绪,使学生感到“易于动

笔”和“乐于表达”。

三、研究内容

1.中学个性化阅读教学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并初步构建中小学个性化阅读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课型等)

2.中学个性化写作教学实验研究: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并初步构建中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体系(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课型等)

3.中学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研究:研究中小学个性化阅读的评价目标、方法、标准等,并编制评价方案。

4.中学个性化作文教学评价研究:研究中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评价目标、方法、标准等,并编制评价方案。

四、实验过程

(一)组织形式

该形式属于组织形式,是单向与双向、多向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市课题组,下设专家组与办公室,直接组织、指导实验学校,有时也具体指导实验老师。实验班学生及家长,可以直接向实验老师反馈实验与学习方面的意见,也可以向所在实验学校,甚至向市课题组反馈实验与学习方面的意见。市课题组收集各种意见,进行研究、总结,形成指导性意见,再进一步展开深入的实验研究。各个环节的工作,可以不拘形式,不拘时间,也可以精心组织实施,灵活多样。

(二)操作理论准备—→组织活动—→具体指导—→全员培训—→相互交流—→理论实践总结—→形成成果

1.组织活动。这期间,除了各实验校的活动外。每个实验教师每年至少撰写一篇课题论文。专家组和骨干老师在各种课题研究交流活动中,发挥了显著的引领作用。通过参加活动学习,实验教师开阔了研究视野,明白了研究方向,掌握了研究理论,增强了研究的决心与信心。

2.具体指导。对实验研究的指导,在我们的实验研究中,是一门“基础课”。有实验主持的指导,有学科带头人的指导,有课题专家的指导,有骨干实验教师、优秀实验教师的指导;有个别指导,有专题活动指导,有专家组集体对学校的具体指导等。

3.相互交流。我们的交流是多层面的,课题小组内部,实验老师之间的交流,表现为备课听课评课,作业相互借鉴,难点方法讨论等;课题小组主持人与实验老师的交流,表现为答问指点评价,备课听课评课,作业检查分析,倾听学生反映等;学校之间的交流,表现为集体互访,实验老师个人交流;课题组大型交流,表现为集会,专题理论演讲,经验

介绍,听课评课,参观展览等。各区学校之间的活动,参加省内外教学活动等,也是一些交流方式。在交流中,我们解决了实验研究中的困难,开阔了研究视野,借鉴了更好的研究经验,使我们在研究中,更有信心和勇气。

4.理论实践总结。每一个人的失败都是不一样的失败,每一个人的成功也是不同的成功。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在实验研究中的过程,也就充满了“个性”。要把这些不同总结出来,这就是理论上的归纳分析,就是实验研究的重要步骤,也是重要内容。对这个问题,每一所学校都做了深入细致的总结工作,从每一所实验学校送到市总课题组的阶段性研究总结、课题结题报告以及教师们的论文,我们都能看到这些总结报告和论文所体现的实验学校的用心,实验教师的艰辛,理论研究的深度,各种成绩的意义。

六、实验效果

1.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课题实验研究,提升了教师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品质。教师在实验中迅速成长,不断地进步、发展、成熟,彻底改变了不正确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焕发出了熠熠风采。、2.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的影响。实验中,学生成了与文本、与学习资源直接发生联系的主体,通过自己的思考实现与文本的直接对话,这样的学习,得到的是主体认识的不断建构、形成、深化、完善,因而形成良好的兴趣、习惯、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而且具有不断生成的可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反思

(一)虽然对课题实验研究的正确理念已进行多次学习,但将正确理念转变为教学的行为,仍存在着差距。教育教学中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的热情和主动性。

(二)课堂教学是课题实验应该关注的重点。观念的转变,师生关系的正确定位,有待进一步解决。目前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现状仍然一定程度的存在着。

(三)教师的培训工作是当务之急。近年来,虽然进行了多次次培训活动,但进行有效的课题实验培训,还有一定的空间。

(四)课题实验的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如1.超前性与统一性;2.实验性与常规性;3.中学生学习发展的个性与共性;4.指导性与研究性;5.机械性与灵活性;6.研究性与发展性;

7.教材处理的科学性;8.模式化与个性化;9.试验研究与理论思考;

《观潮》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字词;

2、熟读课文,准确地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正确的翻译本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创作特点,体会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点难点:能力目标

策略与方法:讨论式、启发式、分析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课前二分钟演讲。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现在提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潮是什么潮?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描绘钱塘大潮的文章《观潮》。

二、整体感知:

简介作者:周密,字公谨,宋代人。听录音,疏通文意。对照注释,解释下列重点字词熟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提出疑难问题。

回答问题:

1、本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段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2、本段的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揣摩体味

熟读全文的第二了三文四自然段提出疑背问,回答揣摩与体味熟读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问。問題點

熟读全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提出疑难问题,并回答问题:

1、这两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每段主要从侧重于哪些方面描绘钱塘江大潮?

2、阅读文后的《酒泉子》,它描绘的内容本文哪个自然段中有详细的描绘?

3、本文的第四自然段属于什么描写?人们看钱塘江大潮的原因有哪些?

四、拓展延伸: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在客观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你对此有何看法?如果你是当地的负责人,在今天,你又将如何利用好这一旅游资源?如何更好的实现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五、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并且将《酒泉子》这篇文章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梳理本文的知识要点。组织学生进行识记导入新课讲授知识要点,指导学生回答问题组织学生学习知识要点组织学生朗读全文,指导、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朗读课文,然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组织学生识记重点知识。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中生;个性

一、高中生个性心理特点

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开始的高中阶段,个性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不平衡性

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发展。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他们缺乏理智、易冲动,在情感方面,他们很脆弱,有时会因为同伴的一个表情、一句话而影响学习。女生由于比较敏感,因此他们在情感方面比男生更脆弱。

2.动荡性

高中生思维敏捷,但片面性较大,易偏激。如:校团委组织了一次讨论,关于学雷锋问题。有些同学竟偏激地认为,学雷锋是在走形式,早就过时了。为了纠正学生们认识上的这种偏激,班主任就需要召开班会,专门讨论学雷锋是否过时的问题。

3.自主性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渥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

4.闭锁性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那样,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房间、有个人的抽屉,并喜欢把抽屉锁起来。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易感到孤独。

二、高中生个性的发展

与其智力发展的情况相呼应,高中生的各种个性品质也已趋于稳定和成熟,而且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高中生在个性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1.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这种主客观上的需求使得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获得了高度发展。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于其形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高中生对其自身的态度和看法,影响着他们实际发展的各个方面。

2.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高中生十分关心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对人对己的评价时,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位置。

3.自我评价的成熟。高中生能独立地评价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行为的动机及效果的一致性情况等,其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

4.有较强的自尊心。高中生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总之,高中生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诸成分上都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并趋于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高中生个性培养中的作用

对于高中生个性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的过程,它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和相关服务。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为其提供思想保证、环境保证、方法保证和责任意识保证。

1.思想保证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人的需要,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人的发展,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以也要以此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鲜明个性心理特征的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绝非意志薄弱、情感脆弱、理智丧失、缺乏主见、盲目随从的个体,绝非“单面化”和“畸形化”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了解人,尊重并激发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能力并使之发挥出来从而实现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右”,又要警惕“左”。

2.环境保证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鼓励人们作“出头的椽子”、“出林的鸟”,还要为之营造出宽松、包容、健康、积极的社会氛围;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只要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不论多么与众不同,都要宽容;在坚持自己观点的同时,对不同的观点也要持虚怀若谷的态度,包容别人一些非原则性的错误,对别人不能责全求备,不能要求尽善尽美,作到兼容并包,以形成宽松、包容、积极、健康的氛围,以促进个性发展。

3.方法保证

要培养千姿百态的性格,需要因材施教的方法。几千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提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不同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将社会要求向个体需要转化,将认同的社会主体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头脑中的品德观念,使社会道德作为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愿望,内化为个性心理品质保留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

4.责任意识保证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让受教育者正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坦然接受现实的自我,根据自身的特点,克服消极个性,培养积极个性。特别是在个性塑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障碍,受到种种限制,这就要增强主体的个人意志,培养其适应能力与承受能力。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12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对于学生而言, 初中阶段正处于价值观和个性化培养的原始黄金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审美的情趣, 发展健康的个性, 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的育人目标, 这正是其“人文性”特征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义所在。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呢?这是一项孜孜以求的教学相长课题。笔者不揣简单与浅陋, 简要阐述。

1. 以情趣性原则为导向, 积极开展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

“成功的教学不在于强制, 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只有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下, 才能让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和感悟等实践较好地实现自我吸纳与有效内化的课程活动目标。这就是说, 情趣化原则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气质的首要因素。如《安塞腰鼓》, 文中主要从“壮阔火烈的表演场面”“震撼人心的隆隆鼓声”“元气淋漓的表演后生”“匆匆变幻的艺术舞姿”四个方面分别描写了“天下第一鼓”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可谓文质兼美、有声有色。然而, 安塞腰鼓那特有的原始粗犷意味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距离学生太远, 而且文中如“茂腾腾”“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发狠了”“忘情了蓬勃了想象力”等词句,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只能意会, 不可言传”, 势必影响阅读学习的兴趣、过程和效果。正因为如此,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把《黄土地》影视 (陈凯歌导演) 或者北京亚运会、香港回归活动中等相关精彩片段直观地显现出来, 让学生把享受“视听盛宴”与文本阅读、情感体验、交流讨论等相契合, 从而在寓教于乐中不断锻铸他们的个性化特征。

2. 以开放性原则为导向, 积极开展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

“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全部生活, 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这与陶行知提倡的“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的大语文教育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仅如此, “个性化学习及学生的个性品质在开放性元素中, 不仅可以得到丰富涵养, 而且能够获取有效滋润;传统封闭型课程模式对于‘个性’来说, 永远是一场难以醒来的噩梦而已”。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 教学前我组织并引导学生回忆一次 (或几次) 的冒险经历, 主要是回忆在自己冒险活动中父母的反应和态度如何,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交流与评价活动。有人说父母会责怪自己, 却能感到他们的关爱;有人说父母不理解自己, 过度关爱有些让人难以承受;有人希望不要“圈养”, 应让自己学会处理和解决问题……接下来提问:“如果类似事情发生在美国家庭里, 情况又是如何呢?你对此又有什么想法呢?”这种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切入点的教学活动, 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 而且非常有利于促进他们对于新知识的建构, 更加有助于他们在实际类比过程中形成个性化思维。

3. 以差异性原则为导向, 积极开展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学校教育对象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 由于先天遗传、生长环境、心智发育和个性品质等多元化因素的影响, 在学生群体中间可谓性情各异、个性鲜明, 无可规避地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客观性差异。所有这些都是开展个性化教学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 我们应当勇于正视并且积极应对。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正是强调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因果现象。“个性化阅读”倡导———以个体差异为基础, 结合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 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阅读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扬民主, 努力建构文本的多元解读平台, 让学生的个性思维之花越发得五彩缤纷。比如, 在阅读讨论蒲松龄笔下的《狼》时, 有学生说它俩正是由于贪婪狡诈的本性才最终毙命, 有学生说它俩就像一对谋略大师因而虽败犹聪, 有学生还从“一狼食骨, 一狼仍从”“后狼止骨, 前狼又至”“两狼缀行, 并驱如故”中看出狼的和谐协作精神而大为赞赏, 有学生说若是没有“麦场积柴”究竟人死还是狼亡还不得而知呢, 因而对“变诈几何?止增笑耳”的说法不以为然……这些不尽相同甚或截然相反的个性化思维谁说不是呢?我们应倍加珍视并必须保护。

4. 以自主性原则为导向, 积极开展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意义的“霸教弱学”关系, 不仅鲜明地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 而且极力强调培养以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元素的学生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学生才是唯一不二的阅读活动主体。既是无可逆转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态势, 又从根本上摆脱“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这一传统模式的实质性做法, 更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载体和良好平台。在个性化阅读活动中, 教师应本着“导师”角色和“导学”行为, 充分发挥并有效放大“引而不发”的积极作用和良好效益。如教学《智取生辰纲》时, 教师可诱导如下: (1) 晁盖、吴用为什么要劫取生辰纲? (2) 他们是怎样“智”取的? (3) 杨志在生辰纲被劫后究竟该怎么办呢? (4) 你对这些草莽英雄的做法有什么评价呢?如此问题既勾画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又让学生明白了重难点所在, 有效“激励、唤醒、鼓舞”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然后让他们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积极开展自主性合作探究活动。如此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下绽放个性思维之花。

5. 以激励性原则为导向, 积极开展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 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令人感同身受的是, 长期以来, 执教者或用教参答案固定教学方向, 忽视学生的自主性;或把一己私论强加给学生;或以群体性阅读代替个性化阅读;或再三调阅读技能方法, 过于忽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作者感受“揠苗助长”, 人为地提升学生的体会和感悟悟;或“用一根尺子量人”, 强调阅读能力与体会进展的“统一”。这种主体错位和强势统一的做法, 不仅让学生逐步丧失了阅读期待的学习情趣, 而且逐步形成了阅读活动的依赖性, 尤其对于基础成绩落后、阅读能力不强和学习品质欠佳的学生来说更是事与愿违、弄巧成拙甚至适得其反。以《红楼梦》阅读为例, 有人欣赏林黛玉的聪慧才学, 也有人质疑她的多愁善妒;有人欣赏薛宝钗的包容大度, 也有人质疑她的过于世俗;有人欣赏王熙凤的左右逢源, 也有人质疑她的工于心计;有人欣赏贾宝玉的纯真灵秀, 也有人质疑她的荒诞不经……所有这些都是“见仁见智”的个性化思维, 并无真伪优劣之分, 都应当予以必要的认可与赏识、激励与保护。

综上所述, 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及能够张扬学生个性的培养活动, 是一项知易行难的艺术性实践课题, 更是一项有利于教学相长的厚积薄发工程。只要善于以“情趣性”“开放性”“差异性”“自主性”和“激励性”等原则为抓手, 就能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教学效益。

摘要:“个性化阅读”既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 又是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根本需要。作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立足于情趣性、开放性、差异性、自主性和激励性等角度, 主要就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元阅读教学,学生个性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国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4 (21) .

[2]罗建芬.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与认识[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1) .

大语文教育与儿童个性培养 篇13

摘要:学 生至今依然头痛于作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而持之以恒地尊重并发挥学生点滴的写作表达习惯和表达长处。学生也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我们不宜从成 人的角度要求学生,不宜面面俱到。我们要尊重和鼓励学生在立意、布局、选材和表达上的习惯和点滴长处,并及时地推荐学生的习作去发表和参赛,甚至于将自己 的作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文所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功感,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能在将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积极主动的作文和提高 作文水平。

关键词:作文兴趣尊重鼓励

教改至今,多数学生依然头痛于作文。笔者曾面对所教平行班之69位学生进行了一次表格式调查,结果36人认为鼓励个性发挥有助于提高作文的兴趣,占总人数的52.7﹪,;26人认为很有作用,占总人数的37.68﹪;只有7人认为没有作用,占总人数的10.14﹪。于是笔者索性再进行一次试验,以“唉,我的业余时间(或生活)”为题,要求学生写两次作文,一次为限制性作文,主题:正面,积极,向上;结构:总分总;写法:或对比,或渲染,或照应;修辞:或比喻或排比或拟人或夸张或引用;体裁:记叙文或散文;字数:600字 左右。另一次为非限制类作文,主题、结构、写法、修辞、体裁字数均不限,以自己所认为的最好方式来完成。第一次作文虽然名为限制类,但相对来说,已算是比 较宽松的了。笔者还将那限制类作文当做周末作业去做,有足够的时间,而非限制类作文则只有课堂上的四十分钟。结果限制类的作文反而交得不齐,非限制类的作 文却都能准时上交,且写得比限制类作文精彩。

杨 珊同学的表达向来比其他同学精彩,但在限制类那一篇中,她的开头如此表达:“在许多学生的眼里,每个星期的周末都是最高兴、最期待的。可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中许多的竞争,我们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又越来越急迫,所以,我们并没有稍微放松的时间和余地了。”套话且第一句就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而在 非限制类一文中,她这样开头:“每到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我就既激动又着急。激动的是开始设计周末该如何快乐地度过;着急的是该如何完成那大山似的作业。于是我决心周五晚上就把周末作业完成,可计划总没有变化快,总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圆满实行。”富于情趣和生活味。

刘苹同学的限制类一篇中的结尾:“这便就是我的业余生活,你呢?”像个总结。而非限制类一篇中,结尾的健康性虽然欠缺,但也不乏思想性,也比前一篇富于文采:“人生自古谁无死,及时行乐最重要,要留欢乐在人间。”

非 限制类作文的时间少于限制类作文,但交得还更齐,写得还更好,原因就在于非限制类作文容易发挥各自的长处,学生处于主动。就好比叫学生到某处去,如果不定 路线的话,个人反而会走出不同的精彩之路;要是定了路线的话,大家只顾着按路线行走,反而因同挤一条路而到头来不仅不能圆满到达,还会对所经过的路程空白 一片。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近年来也逐渐重视了自主作文,但多少还是保留了些要求,一要求,学生往往就去顾虑那些要求,结果发挥得不自然不顺畅。固然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学生终究要面 对考试,试卷里的作文题也不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但平时训练时,还是要先让学生本着自己的特长和感觉来自由发挥,而后再表扬或建议。如果作文之前就先限 定,那学生肯定就有被动感,被动感觉下做事,显然难以酣畅淋漓,难以让学生感觉到作文的乐趣。缺乏乐趣,哪里还能提起兴趣?有了平时的自由发挥和宽容的指 点,才有可能在考试时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文章。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具体地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作文?

尊 重学生的思维自由。面对着学生的立意和感想,教师总会说“你怎么会这样想?”而后按自己的思考去要求学生该怎么想。这就是以教师的思想水平去要求学生了,有拔苗助长之嫌。学生因为学识和阅历所限,不可能达到教师的思维水平。就算是同龄人之间,也肯定是各有所思。如果一味以老师的成人思维标准要求学生,学生 肯定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要求所有学生的思维都朝着优等生看齐,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兴趣。再差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也都希望自己的思考得到老师的认 同。一刀切似的要求,无疑是一种打击。打击的结果,学生自然会懒于思考,进而僵化思维,僵化思维的结果是降低国民的创造力。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维 方式,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结果,哪怕是幼稚和可笑的立意。即使是有悖于政策和常理的立意,也不要武断地否定和批评,必须耐心地分析和引导,在其基础立意上 指导其修正。尊重学生的基础立意,学生才容易理解并接受教师的指点。尊重对方的思想,是激起对方表达欲的根本。先秦之所以能掀起中国思想的第一个高潮,并 成为中国后世的哲学根基,就在于先秦的思想家拥有较为宽松的言论天地,常常受到领导者的尊重。如果先秦的君王们都像汉武帝那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中 国的哲学宴席上永远只有儒学这一道菜,中国人将严重地缺乏营养,将多么的畸形。历史已告诉后人,单一思想标准的国家,也许初期时因符合了时代的发展趋势而 辉煌一时,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在自我束缚中走向封闭和落后。

尊 重学生的体裁喜好。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和作文要求淡化了体裁要求,因此多数学生就写出了四不像文章。其实,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任何事物都自有其形态,所以,做事得先尊重事物的特点要求,作文也要先符合特定的文体要求。为了减少争议和方便阅卷,多数教师都喜欢要求学生围绕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和议论性散 文来写,这就限制了学生对文体的了解,也可以说缩小了学生的作文园地,降低了作文的魅力和吸引力。事实上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是作文体裁借鉴和 仿照的对象,除了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外,还有小说、信函、古体诗、寻物启事、辩论词、新闻报道、产品说明书、日记、祭文、电视短片、访谈 录、广告、广播稿、演讲稿、研讨会、戏剧、病历诊断书、病危通知单、实验报告、倡议书、申诉书、庭审记录、招生简章、文件摘要、书序、人物传记、文学短 评、赋体、文言文等。2001年四川考生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之所以获得满分,除了幽默的语言外,新颖的病历诊断书的文体形式也是重要的得分点。

尊 重学生的结构喜好。再好的内容也离不开相应的结构来承载。近年来中考和高考都放宽了作文要求,鼓励立意、结构和表达上的创新,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考虑 到电脑改卷的时间限制和扫描效果问题以及缩小差生面的要求,都在三段论和学生字体上下功夫,缺少多样化结构的创新和训练,这就限制了学生对文章结构的选择 余地,进而感到乏味。文章的结构,除了传统的三段论、五段论、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还有并列式、转折式、因果式、对比式、层进式等等。除了全文结 构,还有段落结构。多数学生能掌握整体结构,却不知道段落结构该如何安排,结果凌乱而简单的段落结构导致了严重失分。段落结构的类型一如全文结构,常见的 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并列式、转折式、因果式、对比式、层进式等等。即便为了在考场上稳妥得分而尽量采用传统的结构方式,也必须进行多种作文结构 训练来扩大作文的世界,使学生找到自己所擅长的结构,而后创造机会让他们扬长避短。打个比方,人总得先按照自己的喜好进入原野瞎跑一阵后才会知道自己擅长 走

水路还是陆路,找到自己所喜爱的路;走熟自己所喜爱的路以后,才有可能走好别的路。

尊 重学生选择素材的自由。我们向来都爱要求学生选择富于哲理性、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大素材,说这样才能使作文富于深刻性,结果反而难倒了学生。事实上由于年龄、阅历和阅读面所限,有多少中小学生能够了解那么多大事?即便大素材真能提高作文的内容深度和思想深度,但时代在发展,一味地使用被人用了 许多次的大素材,也降低了素材的鲜活性,减弱了作文的时代感。为了使作文具备时代意义,一些语文教师常要求学生要选取富于主流性和潮流性的素材,但如今的 学生,光是作业就占去了所有的业余时间,还能了解多少主流的大事?家住农村的学生,还受地理环境和生活水平的限制,哪有可能去知道那么多的主流大事?时事 政治课堂倒也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主流事,但这些与政治的关系紧密的素材又容易让学生写出生硬的教化类文章。大家都使用时事政治课堂上的事例来作文,也容易 写出千人一面的文章。要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所熟悉的身边事来循序渐进地写,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尊 重学生的表达习惯。平时评改作文时,我们总哀叹学生的表达缺乏文采,其实每个同学都自有其表达特点,或长于讲故事,或长于议论,或长于说明问题,或长于比 喻,或长于拟人,或长于夸张,或长于讽刺,只是我们要么爱要求学生在一篇文章中使用多种句子格式和修辞,要么用名家和范文的表达水平来要求学生,结果就使 学生望而生畏。实际上就算是名家的名篇,也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顶多就几处的闪光点。生活中,善于表达的人也多只擅长一两种修辞。学生更是如此,我们要 先发现并尊重各个学生的表达长处,不宜要求他们面面俱到,更不能过高要求。

当然,光是尊重还不够,还要恰当地鼓励。

那么,具体该如何尊重和鼓励学生的作文个性来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和作文水平呢?允 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学生的争议性观点,可以单独跟学生平等地商谈,也可以在征得作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全班性的学术探讨,教师不宜武断地否定,劝诫同 学们不要嘲笑作者,甚至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并表扬其积极思考的优点。即使是照政治常规

和法律看起来相当敏感和危险地观点,也不宜粗暴地加以否定和批 评,要在尊重其言论权力的前提下利用可信的道理和事实和蔼地引导,使他知道言论自由也不宜随便挑战合理的政策、法规和传统,让他知道发表言论固然要赋予创 建性,但主要目的是劝人向善而不是使人从恶,是为了使社会更加美好而不是制造动荡,借此达到教之学和育其德的目的。

平时教学中适时地讲授些文体知识,借助作文练习进行各种文体的运用练习,一旦发现学生有了对某种文体的喜好和长处,就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并让他在以后的 作文中尽量运该种文体。熟练地掌握自己所喜爱和得心应手的文体,才有可能发现单一文体的缺陷,进而自觉地练习其它文体。对于学生个性化作文结构的培养,亦 可采用此法。

鼓 励学生尽量采用自己所熟悉的身边素材来作文。身边事才是学生最熟悉的,熟悉的身边事才有可能写得精彩。用够了身边小事,学生自会觉得狭窄,进而主动地去关 注和搜集身外的素材。最好是教会学生用好一例素材来作文,能用好一例素材,才有可能用好两三例。一下子就要学生用个两三例素材来完成并列结构或对比结构或 层进结构,学生显然会因缺乏功力而用得不好,进而害怕作文。即使是写严格的议论文,如果学生实在找不到富于典型意义的大素材,甚至连课文素材也把握不了,也应该允许学生先学着用身边的事例来作例证,评卷时先肯定其立意或结构或表达上的长处,就算是立意、结构和表达上没什么亮点,只按规定完成了作文,也应予 以肯定。等该类学生能用身边事作例证来较好地完成议论文后,再让他们将其所写之议论文与严格的议论文范文比较,自然就能令其相信优秀的议论文还是离不开富 于典型意义的素材,进而有意识地去搜集类似的题材。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典型性的材料往往已是公开的事例,所能论出的道理也往往是已得到公认的,但文章 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发现人们所未发现的问题,虽说新出现的事物未必就是新生事物,然而忽视新事物也容易导致创新惰性,所以,我们也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发现并 运用新鲜的事例来作文。就算最终该类事例是站不住脚的,但起码我们保住了学生观察事物的积极性和敏感性,保持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性、敏感性和创新精神 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能继续良性发展的根本。

仅 仅是尊重和及时地口头鼓励是不足够的,还得持之以恒地将学生作文的闪光点整理出来予以展示、推荐发表和公开奖励,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闪光点运用到实际生活 中,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对生活和社会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作文,并自觉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笔者曾在共69人的平行班中进行了调查,九成以上的学生都认为及时地口头和书面表扬学生的作文长处并推荐去发表和比赛,最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

结语:

尊 重学生的作文个性,从小的方面来说,是为了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写起来,而后提高作文水平。从大的方面来说,是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个性魅 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我们常遗憾中国缺少富于个性魅力的大师,原因就在于我们对学生限制太多。我们不能再一方面猛叫创新口号,一方面却丢不下诸多的框 框套套。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张立善.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语文学刊.2009,12

上一篇:合同承包承诺书下一篇:人事事务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