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

2024-09-13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共12篇)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 篇1

“托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着对面楼房的墙”。-----他在脑海里回忆着和特蕾莎相识的情景,并反复思忖着:究竟该选择什么?是接受特蕾莎来和她一起生活,背负起爱情之沉重责任,还是继续享受以往的自由轻盈?这是故事一开始作者为我们描述的场景。而且这一场景在小说中意味深长地反复出现了多次。

“人永远不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世加以修正”。所以,每当他面临生命中重与轻的抉择的时候,他都会这样茫然无措,犹豫不决。事实上,托马斯短暂的一生的确是在重与轻的抉择和倾轧之中渡过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医生,原本活得自由洒脱,自从爱上特蕾莎之后,身上便背负起一个女人全部的爱的重量和责任,这重量使他不堪重负,不断地下坠,下坠,像一片空中漂浮着的飞絮被雨水打湿,坠入地面,和大地融为一体。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在他的观念里,灵魂和肉体是截然分开的,他追逐众多女性的嗜好丝毫不会损害到他对特蕾沙独特而深刻的爱。一方面,他深爱着特蕾莎,认为特蕾莎是“漂在涂了油脂的篮子里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对柔弱的特蕾莎有着深刻的同情和“无法表达的爱”。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弃以往自由不羁交往众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断的背着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约会。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无助而产生的痛苦的噩梦的缠绕中,穿梭在谎言和爱情之间,对自己不忠的内疚,对特蕾莎的同情怜悯以及深刻的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漩涡,把托马斯这叶自由飘荡的轻舟,一次次不断带入命运的深谷。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 篇2

“有些时候我觉得任何与他人的接触都让我作呕,就像一些浪漫主义者所描述的那样,我受到的压力让我厌世。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陌生人一般,被拒在世界的高墙之外。”——卓别林

9月16日,年仅28岁的演员、歌手乔任梁在上海意外死亡。2013年2月16日,新浪微博上名为“sienna赛娜”的姑娘,在微博上留下遗言后,纵身从高楼跳下。2012年3月17日,南京姑娘“走饭”用时光机发送了她的遗言,当人们看到遗言时,她已经选择了用上吊自杀这种极端手段终结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三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年轻人,结束生命却是因为同一个原因——抑郁症。与“走饭”看似轻松的“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的遗言不同,赛娜的遗言冷静、理性、清晰,但又充满痛楚。“抱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处理和交代就离开。抑郁症太痛苦,世界变得黑暗扭曲,再努力也感受不到任何美好,想什么都想到死。姥姥在叫我,应该就要精神分裂,实在熬不住了。再见,大家。”

我反复看了多遍,感伤和痛惜之余,感觉他们对抑郁症有很多认识误区。这种经专业治疗本能治愈的疾病,如今越来越成为高频率的隐形杀手。假如不是这些错误认识,也许他们就能坚持下来,走出黑暗。这要命的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呢?

01

一条名叫“抑郁症”的大黑狗

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

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丘吉尔

在传统的英国小说里,绅士们外出散步时,往往会牵着一只黑色皮毛的爱犬,不论发生什么事,它都形影不离地跟在主人左右。丘吉尔把抑郁症比作黑狗,虽然带着几分自嘲,却非常贴切。在那之后,黑狗就成了抑郁症的代名词。因为抑郁症真的像黑狗一样非常忠心地跟着你,至死方离。

抑郁症:凶猛的“精神癌症”

很多人知道抑郁症,但很少人了解抑郁症。大多数人们认为,抑郁症是种“情绪病”。得了抑郁症的人,都会“小心眼”“想不开”“爱钻牛角尖”“敏感脆弱”等等。其实不然,抑郁症就是一种病,有着和其他疾病一样完整的生化过程,抑郁症不是一种情绪,不是靠“你想开点”“没那么严重啊”这一类鸡汤式的开导,就能解决问题。说得粗俗直白一点,抑郁症不是心理有问题,而是脑子有问题。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已经失去了“开心、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生理心理双方面的疾病,会影响大脑环境内的激素分泌水平从而干扰个体的正常情绪感受,甚至(尤其是重度抑郁症)会直接导致大脑的器质性病变,从而扭曲个体的三观和人格。换句话说,抑郁症更像是一种“精神癌症”。

这种痛苦在重度抑郁症患者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他们几乎丧失了所有人际交流能力。原先轻而易举的小事,对他们来说都极其艰难。他们思维受阻,口不能言,力不能事,欲念全无,感情淡漠,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生不如死。”很多患者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概括到。

社会功能受损如同一条长在大脑里的黑狗,它不停地压迫着患者的脑神经,把他们推向崩溃的边缘。抑郁症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失去活力的人生是十分可怕的,有一位患者曾这样描述自己得了抑郁症的感受:“突然发现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曾经很想去做的事情,现在却一点也不想做,不知道那是为什么,有时候该吃饭了,我却想,我还得把食物拿出来,放在盘子里,得切,得嚼,得咽,这一切都让我感觉非常的难受。”

这种对一切失去活力疲惫状态一步步将抑郁症患者逼向崩溃的边缘,于是,抑郁症成为了因疾病和残疾所造成的生命损失中最为显著的疾病之一。自杀率高成为抑郁症最大也是最可怕特点。有数据显示:“所有自杀者中,70%患有抑郁症;7个抑郁症患者中,最终有1个自杀。”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4亿抑郁症患者,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第2位致残疾病。仅我国抑郁症患者就高达9000万人,只有8%的人能够接受正规治疗。我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其中一半以上为抑郁症患者。25%轻度抑郁症患者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而重度抑郁症患者,比例竟然高达75%。抑郁症已经成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可怕杀手”!

抑郁症:看不见的“伪装者”

张国荣、三毛、海子、阮玲玉、周星驰、崔永元、白岩松、丘吉尔、川端康成、海明威、戴安娜王妃、憨豆先生、梵高、陈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却是长期抑郁症折磨。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而且抑郁症往往具有“隐形”的特征。这些人也许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我们崇拜的名星、政坛要人、医生、律师、学者……他们总是逗我们发笑,给我们力量,但是拉上窗帘,自己却连笑都不会了。他们是最好的“伪装者”。他们的痛苦只是没表现出来,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很健康。

高知、白领、明星、医生及企业高管一族,由于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抑郁症发病率尤其高。2005年,国内通过抑郁量表对上海各级医院的医生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显示,有69.4%的医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

中国心理协会公布的中国职场抑郁症调查数据显示,工作场所中的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2%至4.8%,也就是说在50个人的团队中就有一到两名抑郁症患者。

如此数量庞大的抑郁症群体为什么会选择隐藏自己的病情呢?

抑郁症患者:一个被污名化的群体

在中国,有9000万的抑郁症患者,我们日常生活里却几乎看不见,他们全部缺席在病耻感的后面。得了抑郁症的人,往往很早就会产生病耻感。尤其是男性患者,这样的病征在社会上的解读是抗压能力小的,懦弱的,无能并且影响男性力量的。因为自我评价低,内心的羞耻感往往使得他们不愿意与人多谈及自己的状况。这往往延误了早期进行心理问题咨询的时间。

大多数不了解抑郁症的人对抑郁症患者并不友好。他们会认为抑郁症是矫情、是“太闲了”“想多了”。一位抑郁症患者曾告诉我,自己最大的痛苦来源还不是病症本身,而是需要去精神病院接受治疗,这件事本身已经为他招来了太多的侮辱。在中国,患有精神疾病或是去精神病医院治疗即被贴上“耻辱”的标签,人们通常认为精神疾病患者能力低下、性格脆弱、具有危险性及暴力倾向。这些刻板的印象使得抑郁症患者更加排斥与外界的沟通,拒绝将自己的痛苦向他人倾诉,只能独自忍受病痛的折磨,使得病情加重。

有抑郁症患者从精神病院出院后失去了原本良好的就业机会与稳定的工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遭到排斥与疏远,甚至在婚姻中,也会遭到伴侣的嫌弃与不解,从而导致婚姻破裂。

在这样的社会压力下,不少抑郁症患者十分抗拒坦诚自己的病情,有的直接人间默默消失隐居起来,有的会很久不见,风轻云淡说一句,也有的跑去安定医院,偷偷开了一堆药回来。他们感到羞耻,并且无法言说。甚至作为朋友和病友,他们彼此之间都很少交流关于抑郁症这件事。在潜意识里,抑郁症仿佛和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一样,说出来不够礼貌,是跨了界限,出了分寸。仿佛这是一个禁忌和创伤,必须闭口不提,无法堂堂正正地谈论。

对于大部分心理健康的人来说是无法理解抑郁症的,在我们的认知里面是不能将复杂的生理病症和心理问题联系起来。当我们善意给患者意见或者施舍同情的时候,背后的含义是——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我不能同感。这些微妙的情绪都在无孔不入地影响着抑郁症患者原本就很脆弱敏感的内心。

很多抑郁症患者本身觉得人生索然无味,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不想和这个世界建立起任何关系。这种无法言说的羞耻感,会更加想让人放弃和他人交流的欲望,尤其是这个交流除了要突破自己本身的羞耻外,还要打破别人认知的盲点。

这世上可能没有其他更加难堪的病症,要你先用很久的时间为自己确诊,然后花更多的时间来隐藏和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以及要跟别人解释清楚你真的得了抑郁症,而这一切的时间要比你去治疗抑郁症的时间加起来都要多得多。

不光是病情,仅仅是这些厚重的时间和努力往往就会击垮一个人的意志。你永远无法跟主流那些要求你乐观向上,阳光坚强的人去解释自己,并且这个正能量的社会自古都是讨厌懦弱的人并且匮乏相应的同情心。所以当乔任梁抑郁症自杀了之后,那些对抑郁症无知的人们再次用愚昧和恶毒杀了他。

于是现实中,抑郁症患者只能独自消化着难与人言的痛苦。即使他们能够表达,外界也难以理解。“不患抑郁症,你永远不能了解这个病的痛苦。”一位患者说。

目前,整个社会对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还少有认知。大多数选择去医院就诊的患者已经达到中度、重度抑郁的程度。还有很大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到死都难以得到及时救治。且由于中国人对精神健康长期忽视乃至防治失守,更多的正常人也逐渐迈入抑郁症的阴影中;而隔膜与无知,使得抑郁症这个本可治愈的疾病,成了能吞噬人生命的猛兽。

02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

一个人去看医生,他说他感到很抑郁,说生命太严苛太残酷,说他觉得自己在危机四伏的世界里感觉孤身一人。医生说:“处方很简单。今天晚上最伟大的小丑帕格里亚齐在城里有演出,去看看吧,应该会让你心情好起来。”这个人突然痛哭失声,他说:“可是医生……我就是帕格里亚齐。”——电影《守望者》

在中国,很少有人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情绪上的一些问题会处于一种说了矫情,不说憋屈的状态,并且这些问题是吃一顿火锅喝一次大酒解决不了的,两顿也不行。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排解和疏导,长期下去就会累积成疾。

抑郁症是现代社会畸形高压下的病态反应

近年来,中国民众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我们已经步入“全民焦虑时代”。社会越是进步,压力越是巨大。学生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削尖了脑袋备战高考,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又要面对“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初入职场的年轻人除了面对生存压力外,还要接受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步入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让这个群体几乎成为压力的巅峰时段;老年了,还要面对“空巢老人”的压力恐惧。在这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高压状态下,抑郁症成为了现代社会越来越普遍的心理疾病。究竟是谁偷走了我们的快乐?

高压下的负面情绪。从情绪的角度看,心理学家认为抑郁者和正常人在负面事件解释上有三点不同。一是抑郁者容易对负面事件归于内在,为消极事件过分自责,而普通人可能看成运气因素或者他人因素;二是抑郁者认为负面事件有深远的整体的广泛的意义,因此更容易陷入其中,而普通人可能把它们看成孤立的,意义有限的;三就是抑郁者把负面事件看成是不可改变的,未来也没有办法改善,而普通人相信多数负面因素都会随着环境慢慢消退,该过去的总会过去。这样,负面事件就成了抑郁者的漩涡。

换句话说,抑郁者容易对负面事件穷思竭虑。它们会在一些负面事件上纠缠不清,把这些在记忆中长时间固定下来,不时鞭打着内心深处的自己。它们会深深困在思虑和自责中间,从中寻找一些消极而抽象的东西。渐渐地,他们和生活中新鲜的空气隔绝了,只在自己抽象的思辨中徘徊打转。他们的记忆也会一点点的宽泛空洞化。没有了鲜活、丰富而积极的记忆素材,他们也会更多地感到无价值无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放弃完整自我的意义追寻,感到更多的绝望无助和碎片感。

除此以外,凡事要求完美,高度敏感,容易自省、反省,自我要求严格,容易内疚等,这一类人的性格就是术语上所说的抑郁症易感性格。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人之所以得抑郁症,是一种人性的自我向内的攻击。有的人遇到事情,会把怒火发泄在外面,这是向外攻击,这类人不容易得抑郁症;反之有一些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严格,容易从内部找原因,就像孔夫子说的“吾日三醒吾身”,这类人是比较容易得抑郁症的。

加之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崇尚的“忍”之道,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六度万行,忍为第一”,所要表达的就是万事都要忍,这种文化传统使得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内敛的思维模式,不擅长抒发自己真实的情感与烦恼,长期“忍耐”的负面情绪积压在心中,最终被一件极小的事情压垮,成为别人不理解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都是造成抑郁症几何倍数增长的因素之一。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不仅仅是政治经济上的转型,也是人民思想文化的转型,转型必然会面临迷茫与不确定,我们的信仰会变得模糊,世界观也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原本旧的文化思想体系需要打破,新的文化又还未建立起来,种种一切,都会给转型夹缝中的人民带来迷茫感和不安全感,没有方向的我们像是无头苍蝇一般找不到前进的道路,种种这些,造就了现今中国人的信仰缺失,内心空虚。抑郁症这条大黑狗便乘虚而入,迅速而准确地攻击了这些不安的灵魂。

医学角度看抑郁症病因

严格说起来,我们俗称的抑郁症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疾病,症状相似,但病因各异。像有些抑郁症是因为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如更年期抑郁症;有些是因为日照缺乏而导致的,如季节性抑郁障碍;有些是躯体疾病而引发抑郁症;还有产后抑郁症等等。每一种抑郁症都有各自的病源,但整体上从共性来分析,引发抑郁症的病源又有一些共通的特点,通常我们认为是这些因素中的部分或全部共同作用导致了抑郁症:

首先,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亲属同病率远高于一般人群,并且血缘关系越近发病一致率越高:在抑郁症患者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超过40%的患者有遗传倾向,如果一个人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有重症抑郁症患者,他会比没有患抑郁症亲属的人群提高1.5~3%的患病率。

其次,重大的生活事件,如亲人死亡或失恋等情况,可以作为导致抑郁障碍的直接因素。人的性格也部分决定了对于压力的不同适应策略——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于环境压力的耐受程度等等,儿童期的不良经历,往往会构成成年期发生抑郁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成长关键期的经历也对成年后的抑郁障碍或者抑郁症发作有着重要影响。

第三,其他的躯体疾病也有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尤其是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慢性病,例如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癫痫等。药物也会引发抑郁障碍:某些抗精神病药物、降压药在使用常规治疗量时就可造成部分患者出现抑郁障碍,或使原有的抑郁加重。

第四,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都可成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些物质包括鸦片类物质、镇静催眠药物等。尤其是酗酒:调查发现,长期饮酒者有50%或以上的个体有抑郁障碍。

由此不难看出,抑郁症有着相当多的危险因素,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危险因素在许多情况下是共同发挥作用的。尤其是每增加一个危险因素,患病概率就会显著增高。不过,这些原因并不会直接就变成抑郁症状。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自我感受是异常的消极想法,而这种状态,是一种“认知偏见”——也是治疗抑郁症最大的难点。

03

如何正确对待抑郁症:

“你也许并不明白抑郁的人对世界的绝望,人前欢笑的人未必关起门也快乐,珍惜你爱的和爱你的,理解你不理解的和不理解你的。”——韩寒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曾经被抑郁症困扰的名人们是如何做的。

崔永元:在他心绪烦躁的时候会在家里看老电影,看老电影的小人书,看老电影的剧本,“凡是跟老电影有关的,一看心里就会很平静。”崔永元在回复网友微博提问中提到,治疗抑郁症和治疗其他病无异:一是承认有病,二是寻个好大夫,三是配合治疗,四是防止复发。在生与死的较量中,患者本人,医生,亲人同事伙伴都能够起着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唯看客心态的围观起哄,有百害而无一益。

许巍:靠不停地锻炼身体来抑制抑郁,他开始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试图从里面寻找到答案。后来他接触到一些心态好的人,发现他们都没把自己当回事儿。他才醒悟,要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要摆脱自己的负面情绪。

范晓萱:作为过来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有抑郁症的人要跟医生充分沟通。对抗抑郁症有许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不能自我放弃,永远怀抱希望。”走出抑郁症的她,更加坚定做自己喜爱音乐的信心,如今范晓萱的音乐也不断在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

“你是病了,不是错了”

消除病耻感是打败抑郁症第一步,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承认他的存在并积极地去面对和抗争。与到医院看感冒相比,患者走进精神疾病相关科室就诊,显然需要很大的勇气。患者及其家属的“病耻感”,是阻碍患者治疗的一大“绊脚石”。只有消除对抑郁症的误解与偏见,正确面对自己的疾病,才能真正的获得康复。讳疾忌医的心态要不得!

当然,除了病患自己的认知改变,社会大众也需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轻松的社会环境。多点包容,多点理解,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令人心痛的生死离别发生了。

情绪的自我调整

在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被抑郁症缠扰的时候,除了正确的面对疾病、认知疾病,还可以通过情绪的自我调整来主动地自我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兴趣填满生活。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其实就像一杯装满水的水杯,里面装的都是不想要的思想情绪垃圾,用某些具体措施,虽然一时可以倒掉,但杯子很快会再满。彻底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给杯子里填满小石头,让它再也装不下其他的东西。这些小石头可以是任何使你感兴趣的事情,它能够让你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到愉悦。人必须找到一个中心一个主宰,才不会被杂七杂八的东西填满。

运动。有研究现实,长期坚持运动,尤其是慢跑对抑郁症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运动中的人体会释放一种“快乐因子”内啡肽,它是人体的自然抗抑郁药物,能让人感到愉悦。但内啡肽只能在人体保存2~3天,因此一定要长期坚持锻炼,让笑容和快乐发自内心。除此以外,运动还可以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5-羟色胺,这些神经递质都有明确的抗抑郁的作用。

阅读。开卷有益,多阅读一些心理学、哲学、包括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看这些书籍可以提高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对自身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超越过去的思想局限。

倾诉。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压力,通过向朋友、家人、心理医生的倾诉转移烦躁与不安,丰富自己的视角和理解,让不同的思维角度带领自己走出情绪的死角,从而给自己希望。

音乐。音乐是和语言一样的可以表达情绪的方式,通过音乐放松自己的压力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我调节法。

正确的医疗干预治疗

也许今天抑郁症的广泛流传,的确是社会出了什么问题。然而抑郁症归根结底是一种个人化的疾病,患者最需要的是针对他自己的专业治疗,在这一点上任何文章和书籍、任何自测和自疗都不能代替。如果你感觉到你的症状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有效地摆脱抑郁症了,这时就需要寻求专业机构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抑郁症患者的思维特征,使得完全靠思维的力量治愈它,显得棘手难办。更适合的方式,应该是在药物控制症状的情况下,去更好地去聚焦自己的情绪,更好地去丰富自己的记忆。在扩展和丰富积极自我体验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减少空洞而宽泛的负面记忆,也就减少了对负面事件的穷思竭虑。

陪伴与理解是最好的良药

抑郁症患者并不同于其他病人,得到家人朋友的关怀之后会心存感激之情来回报——被偷走了感受欢乐情绪的能力之后,他们无法感受这种关怀或者表达感激。这种消极的态度对于其他人来说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也很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有的时候,单纯只有理解是不够的,更需要无私的奉献和包容心。

由日本作家细川貂貂根据自己和丈夫望月昭的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告诉我们微笑和陪伴是帮助战胜病魔的利器。疾病有时无需猛药,在痊愈之前痛感的反复发作是必经,既然不能一蹴而就,女主人公晴子用了无为而治的方子,正是丈夫需要的迂回的爱,爱得细密,爱得克制。她为他拓出一片宁静的空间,让他尽情宣泄情绪,并感到这个世界一直美好。至少没有那么的糟糕。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篇3

媒体声音

章轲:金毛犬机场死亡动物托运急需明晰权责

与普通货物相比,动物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供氧和调温。这就对动物托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责任问题,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规定,如果包装不符合运输要求,而承运人没检查出来,比如运宠物狗的时候,包装发生破损,狗的脖子卡在笼箱上致使宠物狗窒息,承运人就可能会存在关联责任。

Mars死亡事件发生后,许多网友呼吁尽快出台《动物保护法》,使动物得到人道对待。免遭遗弃或者虐待,杜绝野蛮运输、过度利用。甚至以虐待、虐杀动物取乐的不道德行为。

——第一财经日报

网媒声音

王琦:宠物狗“托运死”折射乘客权益之殇

我们关注宠物狗“托运死”,不仅仅是出于对动物命运的悲悯,更多的是对自身权益遭到无视的愤怒。一只狗的生命再轻若草芥,它也是乘客的私有财产。在办理航空托运后,乘客与航空公司之间已经达成了契约关系,航空公司有义务保证乘客的托运行李安全准确地送达目的地。诚然,小狗意外从航空箱内逃出,可能影响到航空飞行安全,但机场方面应该有更人性化的措施,比如采用麻醉枪、网枪之类的设备控制小狗而并非粗暴地剥夺其生命。这不仅是从动物保护角度而言,更体现了对乘客托运行李安全的充分尊重。毕竟,乘客只是授予机场运输行李的权利,并没有授予其随意处置的资格。

——齐鲁网

微博网友声音

目前已经有诸多明星参与了“呼吁立法,声援Mars”的活动!呼吁立法是长久的事,不在一朝一夕!但我们必须走在呼吁的路上!不断向前!

——新浪微博达人@环球宠物之旅

网站声音

8月26日,Mars追悼会在北京举行,上百人自发前往送行,彼此陌生但一样的伤感,用无助的眼泪诉说共同的期望,我们不希望悲剧重演,让我们一起呼吁早日立法。共同善待人类的朋友。

——宠物中国

主人声音

提起诉讼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给Mars讨回一个公道,让航空公司能够从这次事件中得到足够的警醒,完善相关规则,避免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如果能够推动相关立法当然更好。Mars已经走了,我们想让它走得更有意义。

——MarS主人赵南

律师声音

家养宠物做为特定“物品”,具有一般等价物不具备的特殊价值,非金钱可以量化。Mars事件反映出航空领域观念和制度上的缺失,航空公司只将托运动物当作普通货物来对待,并没有给予对生命的重视。——公益动保律师蔡春红

我国现行民用航空法框架下制定的活物运输规则非常粗糙,由于都是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细则条款,内容十分苛刻,损失赔偿极低,而且这类合同都是格式条款,航空公司履行起来完全没有压力,一旦发生纠纷当事人对于事实经过调查取证又很难,所以才导致现在纠纷一个接着一个,而且所有的纠纷都无法得到圆满解决。

相较之下,美国国会早在2000年便通过了《安全空运动物法》,不仅要求各大航空公司加强员工培训,人性化善待动物,提高动物安全运送技术,而且要求美国运输部适时开办空运动物的有关投诉,还专门设立了负责业务预定、信息咨询的“动物组”。此外一些航空公司比如美国达美航空公司(DeltaAirlines)也允许将宠物带入机舱。

美国政府对动物的航空运输有严格的规定。美国农业部实施的《动物权益法》在这方面设置了详细的要求,包括航空运输的猫、狗至少8周大,且断奶5周以上;托运宠物的宠物箱的尺寸、强度、通风性、卫生设施等必须满足最低的标准等。

——航空法专家张起淮律师

《名犬》

英国媒体曾发表过一则“小狗机场散步”的报道,报道称英国曼彻斯特机场因一只惠比特犬在和主人一起散步时挣脱绳索闯入机场,在停机坪和跑道上四处乱窜,引起机场意外混乱。虽然工作人员想出各种招数试图逮住它,但这只小狗的奔跑速度太快了。最终,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关闭一条跑道,花了约40分钟才将小狗逮住,并交还给它的主人。这起“小狗机场散步”事件引发了机场的大混乱,共有12架航班在机场上空盘旋等待降落指令。

可能,在我们看来,为抓一只小狗如此劳民伤财几乎匪夷所思。但在曼彻斯特机场看来,乘客就是上帝,机场必须尽一切努力保障乘客的权益不受损失。相比之下,我们的机场应急方式却总是那么简单粗暴。显然,我国航空公司的思维中,缺乏对乘客权益的敬畏和尊重。在他们看来,一个乘客的受损,一条小狗的生命,远远比不上航班延误给自身带来的损失。

事实上,宠物狗“托运死”并不只是宠物主人的悲剧,它更击中了托运赔偿制度的滞后和漏洞。在这样的事件中,由于针对宠物在托运中受伤或死亡,《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赔偿标准。只能依据第七章货物不正常运输的赔偿处理规定。“赔偿最高限额为毛重每公斤人民币20元。”这样的赔偿条款根本无视了宠物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以及宠物主人精神上的损失。这与其说是赔偿,倒更像是对乘客权益的一种羞辱。也正因为法律保障的不力,机场才有胆量随意处置小狗的生命。对生命的漠视是社会的诟病,我们不能忍受,更不能放纵!

TIPS

格格事件:2012年1月,一只名叫“格格”的玩具贵宾犬乘坐海南航空从北京托运到海口。狗主人在海口美兰机场接犬时,被告知小狗已死。后海南航空公司对外回应称,装载小狗的航空箱在托运过程中被压扁,门有松动。箱子被放到传送带旁后,小狗从笼子跑出,并跑向滑行道。由于当时有起降航班,为保证航空安全,机场方面采取应急措施,将小狗击毙。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篇4

失恋了,或生意失败了,或失业了……人生陷入灰暗——灰暗的不只是事件本身,而是影响到了整个人生,整个人生陷入的灰暗!仿佛生活忽然间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实,人生有很多面的,这一方面的不如意,不代表你其它方面也不如意。人生是无常的,此刻的不如意,并不代表你之前都是不如意的,你以后也都不如意。

人有时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彻底地否定自己。我也曾在某一个失落的时刻,彻底地怀疑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的人生相当失败、彻底失败!我会想起许多能证明我失败的例子与状况,然后去对比别人的成功,对比自己的理想,发现自己一无是处!

反之亦然,你可以因为一时的幸福感,而延伸地感觉到你这一生都是幸福的。当我被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情所感动的时候,静下心来,我总是想起许多美好的时光,觉得自己不只是在那一刻是幸福的,我的整个人生都是幸福的!因此,也就有了我之前的那篇《我,幸福无以复加!——感谢在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在我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及后面的几篇有关于幸福的文章。

人,不免有时会夸大自己的痛苦或快乐,我只是希望大家把快乐夸大,把痛苦缩小。夸大痛苦的时候少一些,夸得小一些,最好是能把痛苦缩小或消除,就像瑜珈中提到的,忘却痛苦,痛苦就不存在;而夸大快乐的时候多一些,夸得大一些。

人与人之间,也常因为一点小矛盾而引发争吵,然后引出许多事情来,不断升级,到了最后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人生的时候,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一个暂时的状态而已!

当你因为某件事而怀疑别人对你的看法及情感时,跳出来,认真想想,其实你所怀疑的只是一个小误会,一点小矛盾而已!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篇5

Einmal ist keynmal,意思是偶然一次不算数。两者是昆德拉对重和轻做出的形而上学的阐述。

Es muss sein是生命之重的象征,代表了我们必须顺从的世俗道德和必须遵循的命运,人的伟大在于扛起命运,这代表了一种必然性。

而Einmal ist keynmal是生命之轻的象征,一次不算数,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然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只有一次,不能重来,不能用来比较,是偶然性的代表。如果必然是重的那么偶然便是轻的。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生命之重抑或生命之轻。这就是米兰昆德拉在这一书中提出的问题。

托马斯选择了生命之轻,他不拘泥于世俗道德,对内心十分诚实。他在和千百个情人的交换中领略了每个人身上百万分之一的独特性,他讨厌俄军也不欣赏反对派,在书的最后他没了工作没了朋友;特蕾莎是生命之重的践行者,她认为灵与肉不可分割,在书的最后她完成了道生命之轻的转化,但他们二人的爱情毋庸置疑。或许没有那6次偶然,托马斯不会遇到特蕾莎。但这6次偶然也是由托马斯自己一次次的选择所引起的,这就是仅一次生命的可承受之轻。但若是永恒轮回,则100次的生命,都会由这6次偶然而和特蕾莎走到一起。所以这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人存在的本身没有意义,但在这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就是我们生命的`理由。所以如何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去选择,去决定自己的道路,去对自己的存在负责,是我们这一次生命中所不能承受之轻。

而生命之轻的另一践行者萨比娜背叛了所有,并不在乎自己将去往何处,最后她的世界变成了一片虚空,又或许她所做的决定本身就无意义,在我看来这就是所谓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弗兰茨遵从生命之重,固守内心政治理想,结识萨比娜后他背叛自己原来的生活弗兰茨的重是对历史的崇尚,可惜他看重的历史并不是十分有意义最终他在一次去柬埔寨的游行途中,被当地的恶人杀死。

书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单纯地选择了轻或者重,他们都是在轻或重中游离、徘徊、改变着,轻与重的界限也不是那么地清晰。

那么我们该选择轻还是重呢?

太宰治曾说:“人间不值得”。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人间不值得我来这一趟。而这句话本身的意思是积极的:人间本就是这样,它不值得你难过,活得洒脱一点。

世界不是永恒轮回,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倒不如放掉那些自认为无意义的,尽情享受生活,体验人生,释放自己有趣的灵魂,活得更加肆意精彩。王小波曾说:“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全是片刻的欢愉和小确幸。”生活明朗,万物可爱,听从自己的内心,保持因生活细碎而满足的能力,而不是让鸡毛蒜皮的小事磨碎我的热情。

同时记住不要放弃所有,我们无法活在虚空中,因为这种轻是我们生命无法承受的,轻让我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世界也需要一点点重,重在法律,重在道德,重在对我们的约束,我们需要在“重”中不断前行,忍受世俗给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去努力,去抗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我们每一个人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都有义务负重前行。

在承重中去奋斗,有时或许很世俗,但这也是在为“轻”奋斗。轻的同时可能意味着重,重的另一面则是轻。选择“轻”,看似不受约束,其实是不能承受;选择“重”,看似不能承受,其实是真实。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书笔记 篇6

历来我个人阅读长篇小说是比较缺乏耐心的,但是长篇小说永远比理论书籍、诗歌散文等能够让人记忆深刻,我们读者能够更好地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等去更全面去分析、思考我们自身,长篇小说当我们认真读下去时,过后你总会有所收获,甚至意想不到的收获。

本书充满了哲学的味道,首章就讲到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论,我不太能理解并去达到作者的思想境界,我只能勉强理解,这所谓的永恒轮回应该是讲:“当我们生命消逝后,生命再次得到重生并无限重复”,那时人们便各自让生命去承受更多的事情和责任,去重复循环。那该是多么可怕,我们人们每天重复着自己的生命,再去承受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我想在这样的一个永恒轮回的世界里,这该是痛苦不堪的。

本书是在美法俄等国家间的战争背景下,开始这段长篇故事的叙述,并通过托马斯与特蕾莎、弗兰克与萨比娜之间的故事,让我们更深刻地去了解了人物特点及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作者通过这几个人物的爱恨纠葛,来反思和认清人们在灵魂与肉体之间,最本真的行为对待。所谓的重与轻、灵与肉,其实用一个词来概括最合适不过,就是通过深刻的对比和刻奇的讽刺手法来反映和突出现实。这几段故事中,托马斯对于萨比娜更多的是肉体上的爱,托马斯与妻子离婚后,他害怕后来那种家庭之中的阴影和静止,所以他的灵魂尽情地控制着自己,但是身体是最诚实的,在萨比那眼里,她明白与托马斯之间,只可能是肉体间的相爱,他们两都享受着这份爱,萨比娜一直是可以让托马斯感觉安心和踏实的人。而从特蕾莎的角度来看,因为她的成长背景,爱情成为了她生命中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它对于托马斯是真切的爱,深邃到骨子里的爱,特蕾莎是付出真心的人,因为恰巧的相遇,托马斯表现的大多是出于同情,到最后辞去医生的工作,跟随特雷萨去开始他们自己的田园牧歌的生活,都是在深深地讽刺。

全书使用了一个常用的写作手段,就是通过文中的主人公,来彻底揭露这个世界的无足轻重和绝对可笑。在俄入侵捷克战争期间,弗兰克去柬埔寨寻找萨比娜的过程中,她又遇到一名女大学生,他发现自己与女大学生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柬埔寨之行突然对他来说既可笑又毫无意义。作者写道:“他究竟为何而来”是为了抗战列队游行,是为了萨比娜?他是为了这个女大学生,他的这次出行,是为了是自己确信,现实大于梦想,远甚于梦想。”看完这段实在是想夸赞作者,写法之高深,也让我们看见一个如此让人惊叹、感到恶心的人物形象,用过这种讽刺,从而让我们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及时认清现实,头脑清醒是多么重要,活在当下,认真对待现实下所发生的事情,比什么都强。

最后一段狗狗卡列宁的描写,到托马斯与特雷萨的两人的所谓的田园牧歌生活,都是最高级的讽刺。托马斯问特雷萨:“你难道没发现我在这里很幸福吗?”,特雷萨说道:“可你的使命是做手术啊”,托马斯说:“使命?那是无关紧要的事,我没有使命,任何人都就没有实使命。当你发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任何使命时,便是一种极大的解脱”。我们可以看到,这所谓的“田园牧歌生活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空旷,她的托马斯是多么的不真诚,他两的这种生活看起来多美好,但一切都不是建立在真爱的基础上,所以作者通过这种现实状态去讽刺所谓的“真爱”,让我们看清人们对于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纠结和违心。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喜欢做真实的自己,不会为了同情或是某种将就,去迁就、束缚自己,这样反而会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最爱你的那个人。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 篇7

托马斯很容易赢得女性的青睐, 而他又无力控制对女人的占有欲, 他以猎奇的心理要在不同的女人身上寻找“万分之一的不同之处”。他自以为他跟多个女人风流与他对特蕾莎的爱情毫不矛盾。但是当特蕾莎与其他男人跳舞, 她的身体被别的男人紧紧抱着时, “他的心情糟透了, 无法控制自己的嫉妒之情”, 因为他把特蕾莎的忠贞当成了爱情的必要条件, 他们的爱情大厦十分脆弱, 因为这座大厦仅仅建立在她的忠贞这惟一一根柱子之上。

特蕾莎与托马斯的爱情并非建立在相互赠送自我与揭示自我的基础上, 真正赠送的只有特蕾莎。“他们脆弱的爱情大厦会彻底坍塌, 因为这座大厦仅仅建立在她的忠贞这惟一一根柱子之上。”在这个爱情里, 特蕾莎永远是他者。因此, 她终要逃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而田园牧歌式的大自然便是她灵魂休憩的最后场所。

萨比娜是作者塑造的智者型人物。萨比娜出于艺术家的敏感, 一直在追求一种真实、自由的生活。她洞察到当时的捷克、欧洲包括美国都力图建立某种“媚俗”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萨比娜探寻自我存在的方式是背叛。她为了反抗在十四岁时父亲对其初恋的压制而选择了背叛, 之后她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背叛”, 她背叛自己的丈夫、祖国、情人, 背叛一切可以背叛的东西。

特蕾莎的确摆脱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走向没有任何使命而无限自由的极大解脱, 获得生命的轻盈而美好的幸福。然而这幸福最惊人的特征便是孤独。由此可见, 特蕾莎寻找的和谐成为一种失落的女性存在, 因为它隔离在现实之外, 它是被宏大且推动历史前进、追求统一的世界所背弃的私密空间, 终究被拥有绝对权力的“大写牧歌”所遗忘。生命的意义恰恰产生于对生命存在多种可能性的体现, 对复杂、脆弱、真实的个体精神的执着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种失落的女性存在在那个残余的世界中才有着牧歌和美。它激起的不仅是热情, 更多的是某种惊喜与怜悯。怜悯, 即是对弱小的和必定要死亡的东西的慈悲和仁善。

萨比娜虽然选择了背叛作为其人生准则, 但其背后仍是与特蕾莎一样的为寻求个体生命而存在。她背叛一切生命中可以背叛的东西, 直至走向虚空, 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 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 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在倍感虚空的时刻, “看到暮色苍茫中幸福人家的闪亮窗户时, 她不止一次地感到双眼被泪水打湿。”仍不免被媚俗中的温情所打动, 这似乎是她终身背叛的尴尬。然而与别人不同, 她并没有被温情所笼罩, 反倒立刻嘲笑自己, 那不过是幻觉, 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短暂停留后她又走上背叛之路, 走上寻求自我生命存在的征途。萨比娜背叛的极点不免虚空, 可以说是另一种女性体验失落的存在, 其潇洒背叛世界的背后免不了对世俗温情的向往和对男性怀抱寻求庇护的脆弱感。但这并不能抹杀她看透温情谎言本质的高傲与决绝, 不能阻断她一如既往地从思考和反抗走向灵魂的自觉。她走向极端同时又厌恶、质问极端, 成为探索人生存在可能性的意义发出者和实验者。

摘要: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所著的关注人类生存境遇和两性关系的哲理小说,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曾被《纽约时报》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小说中的两个女性特蕾莎和萨比娜, 两者都倒向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成为失落的女性存在, 但又不失其确认自我存在的生命意义。小说体现了作家对陷入尘世陷阱的两性关系的各种可能性做出的深刻思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篇8

二十多年前,二十岁出头的SteveJobs与他的朋友Steve Wozniak、RonWayne一道创立了一家电脑公司。数次登上《时代》封面的Jobs有着艺术家一样的深邃双眼,眼中透露着颠覆传统的疯狂。这个公司将创新定义在了管理和技术之上,一层近乎神秘的面纱让它一方面饱受极端主义者的诟病,一方面又让无数用户为之倾倒。这就是Apple(苹果)。

无论是作为现代美国乃至西欧音乐发展源头的布鲁斯音乐,还是见证个人电脑发展历史并开辟图形人机界面新时代的苹果电脑,都具有非常典型的美国特色——简练,自由,充满张力。我的脑海里泛起了一个有趣的词——“3M”:被称为American Muscle的福特野马汽车,典型American Melody的Blues音乐,和American Mac,三个永远无法脱离文化来考察的存在。

初遇

在年初的MacWorld上,我首次得知了MacBook Air即将上市的消息,针对MacBook Air的炮轰也从那时开始。在实用主义者们看来,创下笔记本电脑轻薄记录的MacBook Air除了轻薄似乎一无是处:外围扩展接口少得可怜,最常用接口几乎都被省略殆尽;由英特尔定制的低电压处理器照顾到了功耗和发热量,却对性能进行了妥协;80GB硬盘实在算不上大容量。而且没有内置光驱……在笔记本电脑功能高度集成化、性能紧迫台式机的今天,MacBook Air的这一个个短板越看越致命。恰巧联想几乎同期推出了“跨时代”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ThinkPadX300,同样轻薄的体型却拥有丰富的扩展功能,外观朴实无华典型商务范儿,任何一个细节似乎都在昭示世人它与MacBook Air的“不共戴天”。然而当MacBook Air和ThinkPad X300同时出现在《个人电脑》实验室的时候,作为Thinkpad忠实用户的我(心爱的ThinkPad T43伴我度过无数个加班赶稿测试的不眠夜晚)却率先倒戈——ThinkPad X300在平台上成群的待测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中很不起眼的身影,这样的第一印象实在算不上“跨时代”。

对于大多数没有亲眼见过MacBook Air的用户(当然也包括一个月以前的我)来说,虽然对MacBook Air的轻薄没有具体概念,但当细数起它在性能和功能(尤其是功能)上的缺陷时,甚至比苹果的RD工程师更加老练。但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你保证,手触MacBook Air的那一刻,除了惊叹它的美丽,你会完全忘记事先准备的批判讲稿——哪怕这种遗忘只是一瞬间。

远观

正如苹果在MacWorid中的宣传语一样,MacBook Air是一款“能够飘在空中的”笔记本电脑——这种说法虽然略显夸张,但铝合金银色机身和弧线切剖的边角的确让MacBook Air看上去前所未有的薄。这种薄也直接体现在数据指标上:MacBook Air最薄处(正面)厚度12mm,最厚处(尾部)厚度为17mm,而其他品牌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厚度均在25mm左右。不仅如此,由于边角圆弧设计的特点,加之银色磨砂表面带来的视觉效果,开盖后的MacBook Air视觉厚度仅为4mm左右——这相当于把两枚1元硬币重叠在一起的厚度。

作为一款13.3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MacBook Air的重量在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中并不算最轻,更小尺寸的超便携产品可以轻易突破MacBookAir的体重极限,但在与相同尺寸的产品对垒时,MacBook Air依然占有明显优势。小巧轻薄的组件(包括主板、硬盘、甚至电源模块在内的多个配件都是专门定制的)和相对较少的功能模块配置都为1.355千克裸机重量做出了贡献。

细看

显示屏

MacBook Air的13.3英寸宽屏LCD采用LED背光设计,不仅保证了良好的屏幕亮度表现,同时也为显示屏超薄化提供了充要条件:这几乎是我所见过最薄的显示屏了。当然,采用LED背光设计的最大好处在于它能大幅度节省LCD显示屏带来的功耗——一台13.3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配备37Wh电池,却能拥有4小时左右的电池续航时间,这不仅归功于采用低功耗设计的处理器等核心组件,LED背光LCD显示屏同样功不可没。

MacBook Air的屏幕亮度是所有MacBook中最亮的,对于室内应用环境而言,这样的亮度很容易产生用眼疲劳。用户可以通过键盘上印有相应图示的快捷键来对屏幕亮度进行自主调节,但快捷键只在Leopard系统下有效,所以Windows用户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双眼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MacBook Air有着薄如蝉翼的屏幕,但用户丝毫无需为屏幕的坚固性担心,铝合金外壳对屏幕的保护十分周全,屏幕与机身连接处的做工也令人满意。

输入设备

尽管体重控制有道,但13.3英寸宽屏依然让MacBook Air对娇小身材进行了妥协。MacBook Air够轻够薄,但相对12英寸、甚至10.6英寸的小本而言,它的体积还是稍大了些。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13.3英寸宽屏设计给了苹果工程师们足够的空间来完善除体积以外的其他设计。

显示屏、键盘和触摸板是用户直接与笔记本电脑进行交互的三个平台。在前面的文字里,我们已经向大家呈现了MacBook Air晶莹剔透但又不乏坚固的屏幕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则是它的键盘——MacBook Air上我最欣赏的部件之一。2007年年底新一代iMac问世之时,《个人电脑》曾在第一时间为用户进行了详细介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iMac延续了近十年并始终出众的一体机设计,而是随机的那套超薄键盘,可人的外观和美妙的敲击手感令编辑部所有同仁啧啧赞叹。在MacBook Air上,这种键盘设计得到了再现。全尺寸键盘方便任何手型的用户使用,按键的敲击反馈十分舒适。值得一提的是MacBook Air在键盘下方提供了光纤背光灯,通过屏幕上方的亮度传感器来判断环境的明暗程度,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开启键盘背光。正是出于在黑暗中方便用户使用的考虑,MacBook Air的键盘颜色由用户熟悉的白色变成了黑色。虽

然我个人更喜欢MacBook的白色键盘,但MacBook Air的这项易用性设计依然值得称道。

与几乎能让我打满分的键盘相比,MacBook Air的触摸板就让人“又爱又恨”了。爱的是MacBook Air首次将创造性的多点触摸技术由iPhone和iTouch移植到了笔记本电脑上。人见人爱的多点触摸屏可以用“手势”实现拉伸、缩放、翻转、页面后退/前进等多种操作,这项功能大幅提升了MacBook Air的娱乐性。不仅如此,多点触摸板还能将用户的“无意操作”和“蓄意操作”区分开,只有有意识的多点触摸手势才能触发该功能,倘若单手操作时,另一只手不甚滑落或放置在触摸板上,丝毫不会影响触摸板操作的准确性——这项智能设计实在令人叹服!

美中不足的是,与iPhone相比,MacBook Air所面临的操作环境更为复杂,因此就现阶段的操作系统及软件设计而言,多点触摸的应用还有待完善。此外,MacB00k Air的触摸板并不支持点击,而触摸板下方的按键采用的依然是苹果电脑传统单键设计——对于Windows用户而言,如果不借助外接双键鼠标,将很难在MacBook Air上实现顺畅的习惯性PC操作。这也是我在MacBook Air上安装Windows Vista后,经过三小时煎熬最终毅然决然切换回Leopard系统的原因。

扩展能力

除了价格,贫弱的扩展能力是人们对MacBook Air投反对票的主要因素。正如前文的几代MacBook规格对照表格所示,MacBook Air的扩展能力是历代MacBook中最弱的——不仅如此,它甚至可以算是目前市面上所有笔记本电脑中扩展能力最弱的一款产品。不提供内置光驱无可厚非,毕竟市面上还存在大量同样不提供内置光驱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但只提供四个接口,其中还包括一个电源接口,实在令大多数用户无法接受。

这三个接口分别是音频输出接口、USB 2.0接口和Mini-DVI接口,均位于一个可以开合的挡盖后方。为了照顾MacBook Air外观设计的整体感,缩水的不仅仅是接口数量,就连接口的易用程度都只能妥协。这三个接口位于MacBook Air侧弧面下方,而键盘平面距桌面的距离又是如此有限,以至于每次使用USB设备,我都需要将MacBook Air向上翻起才能准确找到USB接口。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电源接口上——虽然电源接口采用的是MacBook经典的磁力贴合防拉拽设计,但我依然需要在MacBook Air侧面摸索一阵,才能将电源接口与电源线准确贴合——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这跟操作熟练度有任何关系。不仅如此,由于USB接口周围环境所限,身形较“肥大”的USB设备无法完全插入USB接口中,因此用户不得不借助一个USB延长线或USB Hub来提高外围设备的易用性。

在提供了802.11n无线网络模块和蓝牙模块的情况下,我个人并不认为仅有三个外围接口会对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太大麻烦。但外围接口易用性上的差强人意却令我无法忍受,这也算是MacBook Air上最大的遗憾了。

超前,或是错误?

Jobs的每一步棋似乎都是冒险,从iMac到iPod Shuffle,从iPhone再到如今的MacBook Air。在传统商人看来,Jobs和苹果的疯狂行为似乎不合情理:他们对目前大多数人需要什么似乎不感兴趣,他们甚至对迈出这一步后公司的盈利状况都不感兴趣——正如同当年苹果公司凭借iMac一体机一举扭转公司五年连年亏损局面的情景一样,Jobs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成为上帝眷顾的“幸运儿”。事实上,Jobs和他的创业伙伴们之间,以及苹果公司内部,始终存在着创新和理性之间的争论。他们经历过朋友之间的分道扬镳,经历过公司管理层的大换血,但无论发生什么改变,苹果都保留了在创新道路上的坚定步伐。正是二十年的文化积淀,为苹果在创新之路上的从一而终提供了强大动力。

我回想起两年前iPod Shuffle问世的情形。在大多数MP3播放器都以彩屏和功能多样性作为卖点的时候,不提供显示屏,没有任何额外功能,甚至连选歌都不方便的iPod Shuffle就像纽约市中心的人猿泰山。而现在,我几乎可以随手从一个朋友的口袋里翻出一颗Shuffie和一副白色耳机。当然,Shuffle选歌不便的问题依然存在,Jobs和他的同事们一定也从来没有考虑过改善这项功能——一个成功的产品,需要改变吗?于是我的朋友一面抱怨,并让我帮他通过歌词来寻找一首新歌的歌名,一面戴着他的Shuffle边走边唱。这就是苹果的魅力。

我不得不回到本文一开头的例子上。对于被形容为Devil's music(恶魔的音乐)的Blues音乐,一部分人狂热的爱着它,而另一部分人却对它嗤之以鼻。当我在朋友的聚会上演奏Blues音乐时,身旁的中国姑娘无动于衷,而上了年纪的美国大婶却欢声起舞。理解音乐,正如同理解苹果的产品一样。一个以创新为己任的公司,一个不求输赢、只求搞出新名堂的CEO,任何“不合逻辑”、 “不符常理”的设计出现在苹果的新产品上,我们都不应该感到奇怪。它也许并不符合现在的市场,但它有可能、并且极有可能代表了日后的一种选择方向。

关于MacBook Air

必须承认的是,MacBook Air的价格并不便宜,17000元人民币可以买到功能和性能都凌驾于MacBook Air之上的其他品牌超便携笔记本电脑。就目前和MacBook Air针锋相对的ThinkPad X300而言,尽管售价高到令人咂舌,但从性能和功能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商务移动办公的一把好手。那么,性能算不上出众,扩展能力乏善可陈的MacBook Air,到底适合谁?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 篇9

当托马斯和特丽莎经历了无数变故磨难后,他们来到了乡下,过起了牧歌式的生活。全文节奏从紧张走向了舒缓,带给我们的是别样的一种悠闲。

“幸福是对重复的渴求。”特丽莎屡次提到了这句话,在悠闲的乡村生活,一颗饱经风霜的疲惫心灵是如此容易感到幸福。一个重复多次的蹩脚笑话,也能让她产生幸福的感觉。“在牧歌式的环境里,连幽默,也受制于重复这条甜蜜的法律。”

无数个日夜我在思考,幸福,重复,这条甜蜜的的法律是否正确?当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迷于一样事物,我想我必须会感到厌倦,那何来渴求?何来幸福?

重新回看这标题,《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UnbearableLightnessofBeing,Being,意为存在。存在之轻,便是我们轻视了存在,当平常的幸福伴随在我们四周而我们浑然不知,当幸福即将离去时却要去渴求重复,这便是一种悲哀,一种不能承受的轻。游子思乡,因为年少时没有觉得家乡好,想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而苍颜华发之时,又想着家乡的好,于是天涯人断肠。当然,并不是说敢于出去闯不好,其中没有褒贬之意,闯——华发——断肠,这似是一种生命常态,这种不能承受之轻每个人务必要承受,无时不在承受。

是否因为承受,而幸福荡然无存?

我想,承受是定式,是务必经过的历程,那幸福的寻找,就在于自我,因为轻视而没有幸福,那何不赶紧重视,便重新夺回这种幸福。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心得 篇10

这段话便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句话的出处了——人生的悲剧总可以用沉重来比喻。人常说重担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们背负着这个重担,承受得起或是承受不起。我们与之反抗,不是输就是赢。可说到底,萨比娜身上发生过什么事?什么也没发生。她离开了一个男人,因为她想离开他。在那之后,他有没有再追她?有没有试图报复?没有。她的悲剧不是因为重,而是在于轻。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当然他不是仅仅局限于讨论“生命”这一命题的,紧接着,他又抛出了——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不能承受地轻,轻若鸿毛,轻若飞扬的尘埃,轻若明日即将消失的东西。

这就让他的作品有了深度和厚度。耐人寻味,反复品咂。当然,《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评很多,找来一些读读,从多种角度来审视,自然是乐不可支,但也犯不着过度解读吧。

多年前,有几次拿起来又放下,这次终于读它有了善终。当然,吸引我读下去的,自然有他独到之处。小说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述的,而是分为了七个部分,按照某一主题来写的,“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等等。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相互交错,让你不时地在作者和小说人物之间切换。这就多了一种空间任你转换,在诸多人物之间进行游刃有余地玩味,阅读体验便有趣了不少。感觉是作者常常是忍不住跳将出来,恨不得跟小说人物进行适时互动,同时又从多方面反复解构。

多线程的记叙,多维度的交错,让你顾暇不及。

小说表面是写的托马斯和特蕾莎以及围绕两人和周围其他人展开的感情纠葛,性爱故事,背叛与反背叛。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篇11

——拜伦

六月七日 上午 十点四十

还好,留给作文的时间和自己心里预计的一样。五十分钟。不多,亦不少。

她眼神空洞地望着卷面上的题目:眼泪。

呵,高考作文原来也不过如此。轻转笔帽,脑海里背过的范文模板像校领导讲话一样利索地滚出来:“开头要妙语连珠,先声夺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中间注意引用时事论据,什么雅安地震啊,温总理卸任啊,这些都是显示你文章深度的有力证据……最后一招:实在遇上字不够,正说反说也奇妙!”

她想着想着,偶然间内心紧了一下。“眼泪”,这是她18岁高考的作文题目,亦是高中三年来自己所有感情的倾注。

“拜伦说过,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而我却想说,泪水是梦想的终点站。”还剩下四十多分钟。她的思绪疯狂地陷入回忆中,像离岸的列车,势不可挡,一路飞驰。

她知道,赢了自己,就赢了一切。

散步随想

六月八日,晚十点零五分

时间如经纬一样契合,往昔今朝的古都,在一个人的脑海里静静相遇。

那是一个呼吸在自己世界里的小城。有山,有水,有数不清的蜿蜒小巷,有巍峨高大的历史遗存。儿时的她脚印踩遍了小城的每一块青石板,雨落下,浅浅的水洼里映照出昔日的断垣残瓦。

她指尖轻轻触碰上丽景门的墙壁,那么多的泥和土,壁上的尘埃如同安睡的灵魂,在十三朝王者地脉里静默沉寂。

是的,这不是一般的小城。曾经她有个颇具阳刚之气的美称:东都。沧海桑田,往事俱兮。昔日的东都帝业之魄不复,皇宫旧址如今也仅掩埋地下。时代的洪钟响起,历史的使命终结。

她是不太钟爱肃穆威严的东西的。因为那些遗存就如同人生迟暮的老者,阅历世事沧桑。而她,她是新世纪的青年,是处在生如夏花芳龄的文青,是抱着《vista》高谈阔论的女愤青。她需要青春期鲜活的血液,她更需要看看更广阔更多元的世界。

对经典的感悟

十二月六日 上午 晴

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叶先生,世间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

她默默地品味着《一代宗师》上宫二的这句话。说的多好,相遇,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她嘴角露出了一丝欢愉的微笑,“这世上的相遇和重逢也并非都像宫二说的那么凄凉伤感,”她使劲捏了一下车票,“比如这次,就是美事一桩!”

飞驶的列车一路向北,窗外莫名的瓢泼大雨丝毫不减她激动的心情。一夜没睡,她在焦虑、好奇又异常兴奋中努力地听清每一次报站声音。她多想天不亮就跑到天安门广场,在人海中亲身经历一次升国旗;她多想下了火车就跑去全聚德,尝尝传说中肥而不腻、色泽红润的正宗北京烤鸭;她多想立刻站在新学校的讲台上,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自己与古今两个国都的渊源;她多想让世界都知道,她即将是中国——这个广袤而伟大的国家的首都的一员!

她多想……

手中的笔轻颤了一下,喉咙似有异物堵在里面。此时此刻,“眼泪”的标题赫然在目,她却一滴泪也流不出来。

因为回忆,就是现在式。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2)班

指导教师:杜保中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读书心得 篇12

一、选择自由反抗一次悖谬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托马斯的出场很特别:“多年来, 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但只是在这些思想的启发下, 我才第一次真正看清他。我看见他, 站在公寓的一扇窗户前, 目光越过庭院, 盯着对面房子的墙, 他不知道他该做什么。”[1]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该怎么选择, 因为只能活一次, 既不能拿它跟前世比, 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生命是一张草图。但是托马斯虽然不能确定自己每次的努力选择是否正确, 他却能肯定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不喜欢任何人以任何名义强加于他, 所以总是拿他自己的选择自由做实验, 看看当一个人抛弃他的使命时生命中还能剩什么。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探讨了用选择存在的自由来反抗生命“只此一次”的可能性。第五章“轻与重”中托马斯的儿子和一位编辑来找托马斯, 希望他在一张关于赦免政治犯的联名请愿书上签字。托马斯认为这样做救不了任何人, 只会激怒政府, 并对儿子把签字以责任的名义强加于他感到不快, 最终没有签字。事后, 托马斯完全不能肯定自己做的是否是对的, 但可以肯定做了自己想做的。托马斯是一个正直的人, 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有自己的原则, 但是首先选择个体的自由。通过潜在的政治犯赦免政治犯!他感到这太荒谬, 这个时候讲个人的责任只是毫无用处的牺牲, 是对媚俗的媚俗。“正如参加过境外捷克人的集会的萨宾娜眼中那些以正义面目出现的人们, 同样会表现出一种强权姿态, 似乎真理在手就可以为所欲为, 使他人就范。”[2]

然而, 昆德拉又写道, 在托马斯的儿子和那位编辑看来, 签字的目的是让人明白, 这个国家里还有一帮男女无所畏惧, 拒绝妥协, 公开站出来本身就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昆德拉自己对这个“可以肯定做了自己想做的”选择有更多的思考:托马斯从个人生命的自由存在出发, 选择了存在之轻, 也因此从医院躲避到乡村诊所, 最后逃到乡村与过去的生活一刀两断, 落得一个黯然的结局。从这个角度看, 托马斯选择的自由思想指导下的存在之轻变成了重, 让人不能承受, 生命之“轻”与“重”的界限已经模糊。也有人提出米兰·昆德拉在他的小说的标题“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中就似乎已经暗示了这个问题。“这份自由存在的‘轻’, 居然是生命不能承受的!生命的本质却无法被生命本身所承载, 这不是很奇怪的么?为什么在充满着解构‘生命之重’的倾向的当代社会, 昆德拉会用这样一种对‘轻’的反思和疑虑的方式达到对‘重’的辩护和回归?”[3]这的确值得深思。

托马斯的黯然结局只是“似乎”为自己选择的“存在之轻”付出了代价, 如果当初托马斯选择在赦免所有政治犯的联名请愿书上签字, 也不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作者并不是想说明选择重就一定比轻好。只是到此处, 轻与重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了, 托马斯“站在公寓的一扇窗户前, 目光越过庭院, 盯着对面房子的墙”努力选择本身也似乎变得荒谬了。昆德拉似乎怀着一种佛家的超脱思想, 看到“轻与重”不二, 用选择个体存在的自由来对抗生命的“仅此一次”有时也会显得作伪, 许多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在其面前无奈地让位而隐去, 这种反抗本身似乎并不能把握生命的意义。

二、偶然亦美瞬间即是永恒

关于生命的“一次性”的主题, 东山魁夷的散文《一片树叶》有另一种思考:“无论何时, 偶遇美景只会有一次, ……如果樱花常开, 我们的生命常在, 那么两相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了。”[4]正因为“仅此一次”, 错过就不在, 才体现出生命的弥足珍贵。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米兰昆德拉也有类似的思考。例如萨宾娜的绘画有个决定性的转变, 一滴颜料偶然落在逼真如照片的画上, 刚开始她叫苦不迭, 后来倒欣赏起来, 发现它看起来像一条裂缝, 把整个工地背景变成陈旧的景幕, 给人一种“景物在后面”的美感。另外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爱情也是在六次“偶然”邂逅中造就的, 对托马斯来说特蕾莎就是偶然的化身。既然是偶然发生的, 在无数种可能中只发生了这一种, 这本来就暗示了它的不同寻常。正是这种偶然, 使她和他过去生活中的任何女人都不一样, 托马斯对特蕾莎始终保持着一种诗化记忆“她就像是个被人放在涂了树脂的篮子里的孩子, 顺着河水漂来, 好让他在床榻之岸收留她”[5], 这种诗意只是留给她一个人。当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七个春秋, 特蕾莎从瑞士只身回国时, 托马斯虽然感到“他跟特蕾莎捆在一起生活了七年, 七年里, 他每走一步, 他都在盯着。仿佛她在他的脚踝上套了铁球。”[6]现在终于可以摆脱沉重, 然而托马斯最终还是放不下这段不同寻常的爱情, 追随特蕾莎到布拉格。对偶然性的价值, 昆德拉还有一段专门的描述“如果一件事取决于一系列的偶然, 难道不正说明了它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在我们看来只有偶然的巧合才可以表达一种信息。凡是期盼得到、每日重复的事, 都悄无声息。唯有偶然的巧合才会言说, 人们试图从中读出某种含义, 就像吉普赛人凭借玻璃杯底咖啡渣的形状来作出预言。”[7]在昆德拉看来, “仅此一次”的偶然中其实蕴含了“非同寻常而且意味深长”。因此, 托马斯与特蕾莎因为偶然降临的爱情在最初的一刻就确定了难以忘怀的必然, 瞬间亦成了永恒。

既然生命的弥足珍贵体现在偶遇一次上面, 那又如何把握这“仅此一次”呢?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 托马斯想到特蕾莎还活着, 此时此刻和他在同一个城市里, 除此之外, 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她, 是他唯一真正在乎的东西。他最后的所有努力都在于珍惜六次偶遇的结晶, 所有的决定权仅依据一个标准:不作任何可能伤害特蕾莎的事情。小说最后一章的牧歌有脱出全文的基调和超越现实的禅味。他们“隐居”到乡村。特蕾莎因为自己把托马斯拖入被人遗弃的世界而心怀歉疚, 托马斯说:“你难道没发现我在这里很幸福?”[8]在乡村他们的确是幸福的, 虽然在那个被政治恐怖洗礼过的乡村仍摆脱不了忧虑, 但是他们紧紧抓住了和卡列宁在一起的那一点幸福, 让幸福充盈了忧虑的空间, 度过了最后的田园牧歌生活。

托马斯的态度转变也是昆德拉对生命悖谬的另一种反击:超出浮于生活表面对人生“仅此一次”的反抗, 而以一种像是超脱实则紧紧贴着生命地面本身的态度, 珍惜错过就不再的弥足珍贵。

结语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 托马斯开始以选择“存在的自由”来反抗生命的“仅此一次”而后却对这种自由本身发出质疑, 换之以坦然面对“仅此一次”的悖谬, 珍惜偶然邂逅的弥足珍贵。景凯旋先生曾在《对话的灵光》中提到:“正如加缪的希望存在于绝望之中, 昆德拉的轻与重给我们的启示仍然是, 应当坦然地面对悖谬, 在反抗一切自以为是的绝对时, 从容踏上一条通往绝望的道路。”[9]

米兰昆德拉对托马斯窗前沉思镜头的反复渲染及其对生命“只此一次”的努力反抗向读者暗示了:生命存在本无意义可言, 它的意义就在于我们赋予它意义, 坦然面对“只此一次”的生命悖谬, 从容踏上一条通往绝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5]、[6]、[7]、[8]、[捷]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许钧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年版, p7, P7页, p36页, p58页, P375页。

[2]、彭少健《诗意的冥思》, 西冷印社2003年6月, 247页。

[4]、吴晓东:《对存在的勘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昆德拉》,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小说和小说家》三联书店, 2003年版, p322页。

[3]、谭玮:《生命与历史的迷思——<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轻与重"的思考》, 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8年11月。

上一篇:事业单位会计面试真题及答案下一篇:描写高中冬天的雪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