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

2024-07-02

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通用8篇)

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 篇1

一、现状分析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学校工作的主线,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存在一些如说脏话、乱扔垃圾、勒索钱物等不良行为,缺乏健康的心理品质,法制观念淡薄,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等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加上现在农村中留守儿童的增加,学校的德育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大。针对上述情况,探索加强和改善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方法和途径,落实德育首要地位,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就成为当前我校德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德育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学生行为规范为重点,以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管理、学会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目标,促进教师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逐渐使学生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让他们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达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德育内容,拓宽教育渠道,推进学校德育教育系列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提高德育水平,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六年级教育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做人、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意识。

2、七年级教育目标:

加强养成教育,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逐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3、八年级教育目标:

重视目标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努力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4、九年级教育目标:

加强理想教育,责任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5、优秀生:要勇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实现全面发展争创一流的目标,有健康的人格,成为正面榜样。

6、中等生: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改进学习方法,不断进取,奋力赶超先进。班级管理与任科教师都应做有效的抓“中间”来促“两头”,发挥好他们的稳定作用。

7、后进生:端正思想,改正习惯,从对人生价值、有所作为等的领会与理解中,激发动力;从专心读书,守纪遵规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方面入手,重塑自我。

8、特长生:既要乘势扬长,又要薄弱科目和方面力争有所提高。

9、本学期整理出版德育校本教材两本:《国旗下讲话》和《师生德育小论文》

四、实施的途径和措施

(一)实施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 2、其他各科教学 3、班主任工作 4、共青团、学生会 5、劳动和社会实践 6、家庭教育

(二)工作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摸清学校德育教育现状,制定科学性和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措施。

2、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完善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在“全员、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模式下,政教处、团支部、级段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团小组、班干部、文明志愿者要发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职能,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及时考核。

3、构建学生自我评价体系,认真贯彻实施《石寺二中学生综合素质星级评价方案》,每两周进行一次评价。

4、坚持规范的集体、学生评先活动。如评选文明班级每周一次,评选班级之星、校园和谐之星、文明寝室每月一次,优秀班干、优秀文明志愿者每月评选一次,县、市三好学生每年评选一次等,树立典型,激励全体学生争当先进。

5、重视每周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并注重发挥班会课教育的时效作用。每周班会有主题,结合学生实际设置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人人发言,形成结论,使教育主题突出,达到循序渐进、形式多样的教育特点。

6、利用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在学生中坚持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活动。如利用教师节进行感念师恩教育;利用九.一八纪念日,结合保护钓鱼岛事件,对他们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反馈教育信息,交流教育心得,对好的做法大力宣传,使大家取长补短,及时调整教育方法,促进班风、学风的良好发展。

8、推行副班主任工作制度。制定副班主任职责和考核细则,加强班级工作管理,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管理水平。

9、通过开展活动进行养成教育,在活动中开发教育契机。如:利用地震演练、消防知识报告会进行安全教育;利用课堂案例分析让学生反思自我、明辨是非;利用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等活跃学生生活,培养团队精神;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文明礼仪”演讲、书画、征文、手抄报等比赛,增进学生文明礼仪知识的了解。

10、区分教育对象,分层次进行教育。对于先进学生,让他们在德育工作充当骨干力量,锻炼、提高自己,使其在思学习、生活等方面起带头作用;对于一般学生,可以通过评优、树立典型的手段,激发他们向先进学习,遵守校纪;对于后进(或留守)学生,定时召开座谈会,耐心疏导,及时做好教育转化工作。

11、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为使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得到延伸,强化教育效果,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沟通和培训,提升家长素质。

1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咨询,设立心理阳光信箱,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特别要注意有针对性的个体心理疏导,积累个案资料,提高心理辅导质量。

1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育人氛围。建设和完善校园的环境、丰富宣传手段,形成有特色、有实效、有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文明品位。

14、建立教育素材库。通过征集教师、学生德育教育专题论文、典型案例、教育视频等素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5、坚持每天的20分钟班集制,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16、设立“团徽监督岗”,文明志愿者指导学生日常行为和礼仪举止。

17、坚持升国旗制度。组织师生参加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根据学校工作实际,提前拟定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内容,安排优秀教师讲话和学生进行发言。

18、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学习外校经验,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交警、关工委、德育专家为全体师生作教育报告,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德育教育。

19、以“五净”教育为准绳,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和自理能力。(1)开展“净身”教育(体育、卫生、国防教育)(2)开展“净言”教育(培养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3)开展了“净行”教育(行为规范化)(4)开展了“净校”教育(卫生、保洁、乱扔)(5)开展“净心”教育(每天宣誓、每月一句名言、健康歌曲学唱活动)

20、开展调研,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了解德育措施情况。

21、以学科教学为主阵地,重视课堂德育渗透。学科德育做到“五有”,即渗透德育有意识,制定计划有安排,备课本上有体现,课堂教学有落实,德育渗透有效果。

22、强化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落实各种安全措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的平安、稳定。

23、注重阶段总结,整理档案材料,试编德育校本教材,促进德育教育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五、2014-2015学年下学期政教工作安排 二月份:行为规范教育

1、校园环境卫生大清理(院区、教室、寝室)

2、学生寝室安排(统一被褥、物品摆放等)

3、安全隐患排查(教室、寝室、院区、餐厅、校园)、监控

4、学生入学教育(安全、纪律、卫生、学习、寝室、守则、规范)

5、学生仪容仪表整顿大检查(服装、首饰、头发、手机等)

6、学生干部、团小组、寝室长培训会

7、班主任会议、制定班主任计划、各种值班要求、发放记录(班会、班集、家访、差转、晨检、好人好事、)

8、门岗会议,保证学生安全、走读生凭证出入

9、各班收交《告家长书》,收集家长对学校管理建议

10、安排每周升旗教师、学生讲话顺序、周日值班

11、目标教育

三月份:安全、文明礼貌教育

1、安全教育月(3月25日安全教育日)⑴安全隐患排查 ⑵观看校园安全教育视频

⑶案例分析:乘车、勒索钱物、以大欺小现象 ⑷班级调研学生矛盾

2、学习雷锋月(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日)要求

⑴板报宣传雷锋简介、事迹 ⑵宣传学雷锋团队:郭明义、志愿者⑶学唱雷锋歌曲、级段比赛 ⑷雷锋名言钢笔、毛笔书法比赛、作品展览 ⑸表彰好人好事,弘扬良好风尚 ⑹评选学雷锋标兵、雷锋班

3、献孝心、尽孝道 我为母亲添光彩庆祝“三八”妇女节

4、观看《2014感动中国》,组织评选感动二中十大学生

5、学生综合素质星级评价(更换新表、去等级)

6、寝室文化环境布置、补充

7、均衡教育档案整理

8、“净化校园,美化心灵”演讲赛

9、签订《学生自律书》、目标教育反思 四月份:理想、法制、健康教育

1、革命传统教育 ⑴缅怀先烈的业绩 学英雄做好少年(烈士扫墓)

⑵“学英雄 树理想 见行动 ”演讲赛

2、法制、交通教育报告会

3、开展第25个爱国卫生运动

⑴讲卫生,全面打扫校园环境卫生 ⑵宣传健康知识,预防传染病

4、以寝促教活动(逐个寝室展开问题讨论、演讲、评比)

5、学生综合素质星级评价

6、青春期教育:

⑴正确对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

⑵今天我已经长大,找—找自己的闪光点 五月份:劳动、感恩、安全教育

1、爱劳动教育(五一):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⑵积极参加义务劳动 ⑶我为班级做贡献

2、感恩教育:⑴母亲节(写给父母的一封信)⑵家务劳动评比,评选“妈妈的好帮手”⑶怎样过生日(引导、案例、花费)

3、安全教育:纪念5、12,应急安全疏散演练;

4、班主任经验交流;指导班主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5、学困生的教育座谈会,做好帮差工作 六月份:感恩、诚信、安全教育

1、“迎六一 守规范 爱母校”演讲赛

2、结合身边问题,征集、整理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装订成册

3、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到“五个一”(主题班会、给家长一封信、承诺书、责任书、短信)

4、诚信教育:

⑴教师、学生国旗下讲话

⑵组织“做诚信事,当诚信人”主题班会,展开大讨论 ⑶收集有关故事、名人传记 ⑷建立监督评价,学生互评

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 篇2

一、提高教师和班主任的自身素质, 是实现德育管理的基本前提

实现德育管理,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我校在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的同时, 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 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研究。

在德育科研方面, 我校承担并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班集体建设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研究”的子课题“发挥班集体人际互动的激励功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研究, 还承担了“中学生基础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和“优化德育途径, 加强中学生自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两个市、区级德育研究课题, 并汇编成《优秀德育论文集》、《寓德于教论文集》、《班主任优秀教育个案集锦》等。坚持开展一年一届的班主任论坛活动, 做到有主题, 有成果, 深化了班主任专业化工作。

2. 落实见习班主任制度。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班主任, 推动我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我校大胆尝试见习班主任制度, 由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成帮教对子, 共同担任班主任, 要求见习班主任主动学习班主任工作理论, 结合实际、积极思考, 创造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思路;见习班主任和班主任一起, 共同参与班集体管理, 共同参加班集体活动, 使见习班主任更好地融入班集体生活中, 早日成为合格的班主任。

注重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我校在总结德育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九结合、九为主”的班主任管理艺术:⑴班主任主导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结合, 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主;⑵严格与宽容相结合, 以宽容为主;⑶批评与表扬相结合, 以表扬为主;⑷制度约束与说服教育相结合, 以说服教育为主;⑸思想教育与关心体贴相结合, 以关心体贴为主;⑹一般教育与个别疏导相结合, 以个别疏导为主;⑺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以身教为主;⑻德育行政管理与心理健康疏导相结合, 以心理健康疏导为主;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主。特别提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善待暂时后进生”。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五多五不”的经验, 即:多交流、沟通, 不要冷漠、无情;多耐心、信心, 不要急躁、发火;多尊重、理解, 不要讽刺、挖苦;多表扬、鼓励, 不要简单惩罚、训斥;多关爱、疏导, 不要指责、抱怨。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培训与实践指导。

资料显示, 由于受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有的中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甚至会带来不良社会后果。针对这种情况, 我校采取心理专家讲座、播放心理健康教育光盘、班主任专题论坛等方法提高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同时, 在广大师生中开展“架心桥”活动, 设立“知心桥”信箱, 实施“交心工程”。通过面谈、笔谈、信谈、日记谈心和作业批语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另外, 我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 随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二、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 是推动德育工作的根本内容

随着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1. 完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组织形式。

我校建立了民主教育的三条管理网络:⑴德育处—班主任—班级大会—班委会—科代表和小组长;⑵德育处—团总支—团支部—团员;⑶德育处—学生会—学生。其中班级大会和学生会在民主管理中行使最高决定权和监督权。班委会和团支部委员的换届、班规班训的制定和各项评优活动等均由班级大会和学生会民主决定并监督实施。

2. 充分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和团支部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每周主题班会的组织、安排、主持由学生自己完成。“国旗下讲话”、学校板报、班级考评、校园艺术节、“小主人广播站”等都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量化考评中涉及规范的内容, 如自行车摆放、卫生、升降国旗、纪律、出操、出勤等, 有很多都是学生们自己制定和完成的。特别是在评优活动中, 如评选文明学生、优秀进步生、十佳中学生、素质教育特长生、三好学生等, 都要通过班委会推荐、个人述职、班级大会讨论和评选, 这样既开展了自我教育, 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又在学生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3. 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

实践证明, 学生更乐于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提高自主管理能力。我校开展的观影活动, 新高一军训, 关于水资源、空气污染、交通现状、家庭教育的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 “弘扬长征精神, 让青春在奋进中闪光”主题实践活动, “身边荣辱事大家议”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演讲、专题辩论会、校园艺术节、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集体活动, 都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 收到了极佳的教育效果。

4.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我校开办了校长信箱, 征求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会在一周内给予答复。在学生所提建议中, 学校采纳了自行车车棚装灯、改善学生就餐环境、教室内安装电扇、校园内设置路灯、教室窗帘更新、墙壁粉刷等多项建议。我校坚持“学生为任课教师打分”制度。学生从教学方法、作业批改、自习辅导和责任心等方面分别评出等级, 其综合成绩记入教师年终量化考评总成绩。

三、强化制度建设, 是实施德育管理的重要保障

制度在德育管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它是德育管理的保证。《德育量化考评制度》是我校德育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在班集体量化考评中, 设立了升降国旗、自行车摆放、板报、卫生、安全、教室布置等多项检查内容, 成立了由学生参加的升旗检查组、自行车检查组、板报检查组、交通安全检查组、规范检查组、卫生检查组, 采用日计分、周公布成绩、月评红旗班、期末评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管理, 并由原来的减分制变为加分制, 增加了加分项, 对学校有特殊贡献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将在总分的基础上获得加分。各班还根据实际情况, 由学生自己制定班规班训和本班的量化考评制度, 保证了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 班里设立闪光簿, 学校设立文明簿和文明榜, 对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定期给予张榜公布。

四、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 创建优美、文明、有品位的校园环境, 是德育管理的必要条件

校园环境属于学校的文化建构范畴, 学校的文化建构是一种柔性管理, 它不尚权力, 主张平等;不唯制度, 讲究灵活;不假外控, 凭借自觉和内化。我校为了创设教育氛围, 在教学楼前设立了大型展牌, 在一楼前厅醒目位置装裱了“三个面向”教育展牌和本校“名师榜”橱窗, 利用橱窗有针对性地开办教育专栏, 各个楼层添置了名人画像、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读报橱窗, 楼道的显著位置装裱布置了学生喜爱的名人名言。开展学生自我创设教育环境的活动, 设计了班训、箴言警句等主题化、个性化的教室专栏和板报, 并围绕学校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实际适时更换。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文明、有品位、文化含量高, 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

五、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作用, 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校建立健全了社区—家长委员会—校外辅导员—家长—学生以及家长学校—家长—学生两条线管理网络。通过家长学校、教师家访、创办《家教专刊》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 沟通教育情况, 细致地指导家庭教育, 促进家校双方密切配合。在教师家访活动中, 采用集中与分期家访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在家访中做到“三个一”:了解学生的一个愿望, 想出一条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教给家长一个教育子女的好方法。

办好家长学校也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在实际工作中, 实施“三课两会一专题一表彰”的工作制度。“三课”就是每学期为家长上三次课;“两会”就是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召开家长会;“一专题”就是每学期为家长留一道教育子女的研讨专题;“一表彰”就是每学年末学校评选表彰优秀学生家长。

在指导家庭教育中, 我校重视“关工委”的重要作用。针对当前家长教育孩子出现的误区和困惑, 学校德育处和“关工委”联合创办了双月刊《家教专刊》, 为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支招。几年来, 策划了“转变家教观念”、“如何与孩子交流”、“正确指导孩子参加高考”、“如何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等三十多个主题, 支招二百多个, 增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自觉性, 使家长教育孩子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

我校还注重发挥社会力量, 聘请了多名校外辅导员、监督员, 定期到学校为学生做法制报告、开展环境教育等, 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拓宽德育视野 创建德育特色 篇3

素质教育,德育先行。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当代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德育模式和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已成为一所学校为之追求的目标。它又好比一面无形的镜子,镜子可以正衣冠,学校教育恰恰是从正衣冠开始,把“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求知、学会合作”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一、从细微处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既有显性的特征,又有隐性的特征,既需要我们“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来实现,更要“无声胜有声”“无形胜有形”的策略和技巧。所谓“以人为本”决不只是写在纸上的文字或贴在墙上的口号,而应该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甚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学校从校园整体规划建设人手,一改往日单调校园环境面貌,将长廊、凉亭、石阶、小路等设施恰当地融入到校园景观建设中:回廊下的长椅、绿阴旁的小路、水池中的喷泉、草坪里刻着名言警句的标语牌;艺术教学楼楼道内一幅幅中外艺术家的大幅剧照与一件件学生实习写生回来后的风景习作参差悬挂,错落有致;供专业教师上课和学生日常练习的隔音琴房和一架架制作精美的电子钢琴;宽敞明亮的绘画室里一幅幅、一件件,尽管略嫌稚嫩,但已显露出特色班学生绘画方面的潜能的习作。这一切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和人文教育的理念。

二、开展各具特色的法制教育工作。创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创建和谐校园,形成和谐的校园风尚,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除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传授法律基础知识、开办法制教育橱窗、举办黑板报、墙报、学校广播宣传及组织放映法制题材的电影等多种途径外,与法制单位联合开展了“青少年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在师生中引起强烈的震撼,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少年刑事审判模拟法庭采用的案例为模拟案件,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公诉人、原告、辨护人、被告等均由学生扮演,模拟法庭在调查取证后,进行激烈的法庭辩论,最后经合议庭认真评议后,由审判长宣读判决书,40多分钟的模拟庭审,使2000多名学生在现场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不论是角色的扮演者,还是学生观众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尽管这些小法官们身着宽大的法袍,脸上略嫌稚嫩,神情不够壮重,但他们流利的口才、严密的思维,使在场的师生刮目相看。

一名学生观看完模拟庭审后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总以为抢一、两块钱,不算犯罪,现在才知道不仅是犯罪,而且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一位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让孩子远离犯罪,就必须对青少年进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而今天这种形式最直接、最直观、效果也最好,使学生从一种模拟的现场亲身感受到了什么是违法犯罪,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增强了法制观念。”是啊!如果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环境、对国家和社会缺乏责任感,那么荣辱是非在他眼里只能是一纸空文,通过这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培养了学生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使校园的气氛更加和谐了。

三、合格加艺术特长。美育促全面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以心智教育扎实、稳步地开展素质教育,即“合格加艺术特长,美育促全面发展”。特色班的学生文化课底子比较差,水平参差不齐,要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中生,在有限时间内既要学好专业课、又要学好文化课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学校除配备了与发展特色教育相配套的硬件设施外,还要在户外开辟了美术专业的实习基地,不仅给美术班学生提供了每学年一次赴野外实习的机会和场地,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性。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蓝天、白云、溪流、小径尽收眼底,学生利用艺术写生等实践活动,更真切地感受美、体验美,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实习归来后的习作画展,让人赏心悦目。

四、借助师德魅力。培养健全人格

有效的德育不能单独地、孤立地进行,而应贯穿于学校的全部教育工作中。朱小蔓教授有一个比喻非常恰当,她认为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独吃盐,而必须将盐融入到各种食物当中吸收,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本身的,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但盐却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德育也应该如此,它也应该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他教育之中。

每一个教师的言谈举止都是教育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学生不知不觉被感染和感动,进而受到教育。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大写的“人”,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不容忽视,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不经意的小事上,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学校初三年级有位残疾同学,她身残志坚,为班级做出了很好的典范,三年来无论春夏秋冬,这个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背她上电脑课,实验课,有一次班主任与她交谈,问她:假如有一百万元和你的健康,你选择什么?出乎老师的预料,她平静地回答:“老师,我现在活得很实在,很快乐,我什么都不需要。”她的回答,让我们每一个老师终身难忘。同样,在班主任老师生病的日子里,她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问候、安慰,让老师感到了一个柔弱的身躯中强大的支撑力。

五、引导学生在道德细节体验中成长

在学校教育中,有很多转瞬即逝的机会是不能错过的,要求我们老师做一个有心人。在能引起学生共鸣的一切活动中,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内化其道德行为,不仅能使学生懂得“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的道理,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在道德细节体验中成长。学校非常重视将德育与学生常规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在公交车上不让座、甚至自己想让座却担心别人笑话的现象,开展以“不让座”与“让座”的主题班会,通过班会正确引导青少年知荣辱、明是非、分善恶。让他们知道“让座”之美并不在于“座(坐)”而在于“让”,一个“让”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折射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内涵,班会后进行拓展。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做与不做对父母意味着什么?每天出门时,是否会很有礼貌地说声“爸、妈再见!”说与不说有什么不同?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小善不扬,大善难至”的道理,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的形象与修养,还直接影响到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在常规教育中彰显德育功能。

为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他们热爱青海、美化西宁的思想意识,学校组织高中学生参加了“关于环青海湖地区近几年水资源调查分析”的课题研究,邀请水利专家为同学们做专题报告、组织同学们实地考察、走访环湖地区的牧民。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撰写了小论文,虽然他们的文笔略嫌稚嫩,但对近几年青海湖湖水逐年减少原因的分析有理有据,毫不含糊。同学们还就如何保护好青海湖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得到专家的一致认可。陈肪同学的论文《青海湖周边生态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参加了“全国ITT-杯水资源论文大赛”并荣获二等奖,此次活动对培养学生热爱青海、保护环境、创新思维收到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主体,我们造就的学生应该是行为规范、心灵自由、感情丰富、思想充实、胸襟开阔的现代人!应该是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社会、国家负责的现代公民!我们坚信一个拥有美丽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浓厚的人文气息的学校,定会成为育人的摇篮、求知的殿堂和播种爱心、收获希望的地方。

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 篇4

一、工作思路:

走德育特色之路,就是在德育工作做强做实的基础上做精做细,特色建设的项目是从我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出发,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各种设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还要适宜于绝大多数师生参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长期坚持与保留,具有延续性。工作内容上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社会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年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德育目标和特色建设活动的目标按阶段化实施,分别由近期、中期、远期三各阶段来完成。

远期目标:德育特色享有盛誉,品牌活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有品味上档次。以学生在校学习满6年为远期目标。

中期目标:出形象,有成果,群众满意,学生优秀。每两年为一个中期目标,(1-2)年级以养成教育,系列自理活动为主。在教师的帮助下学做《小学生行为规范》。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3-4)年级以规范教育,系列自主活动为主。每位学生都能够用《小学生行为规范》约束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独立做事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6)年级以理想教育,系列自强活动为主。自觉执行《小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和远大理想。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自尊自爱、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经受挫折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明辨是非、控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近期目标:每学年为一个近期目标。

(一)、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

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各年级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活动,使各年级德育内容专题化、规范化。

一年级:迈好学习第一步——以“养成教育”为主题。

二年级:迈好成长第一步——以“守纪教育”为主题。

三年级:迈好文明第一步——以“礼仪教育”为主题。

四年级:迈好理想第一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五年级:迈好人生第一步——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六年级:迈好成才第一步——以“成才教育”为主题。

2、每学年开学的第一个月为“开端教育月”。根据年级德育主题,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守则细化成训练表,按时间分月、周、日;按内容分卫生、间操、路队、文明,然后列出相应的训练要求。(比如:上学、放学的路队;全校性集合排队,进退场秩序的训练;每天进校时敬礼、问好姿态的训练;倡导队员们在实践体验中着重培养10个道德好习惯:

①微笑待人;

②主动打招呼;

③每日为父母做件事;

④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⑤按规则办事;

⑥说了就要努力做; ⑦用好每一分钱;

⑧集体的事情一起干; 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⑩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各年级按照训练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力求使本年级德育内容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而不致流于空泛和说教,使学生易于接受。

3、多元的激励评价。形成“班级递进式”、“学校多样化”的评价模式。(“班级递进式”——一位同学在班内得了2个小红旗,可以换一张喜报,2张喜报可以换一张奖状,2张奖状可以„„;“学校多样化”——学校在表彰时遵循以前的特长生、进步生等种类。)

(二)、利用学校有利条件,举办爱国主义电影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丰富和活跃学习生活,弘扬民族精神。

(三)、进一步活跃“红领巾快乐广场”活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学生来说,天生我才,各具禀

赋。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帮助其挖掘出自己的才赋,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可以因势利导,一顺百顺。

1、快乐中队活动

进一步增加活动项目,使师生参与面更大,成立更多的快乐中队、小队,保证学生参与率达100%。仍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教师、定学生”开展快乐中队活动。为少先队员们营造了快乐成长的氛围,为队员们搭建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各学科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2、快乐大舞台

为了巩固快乐中队的活动成果,展示学生风采,定期举行快乐大舞台展示活动,也可与上级的艺术节、重大节日的庆典合并举行。

3、快乐课间

鼓励学生们在课间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等。每逢课间老师们、同学们会一起跳绳、踢毽子、做游戏,在大声喊着童谣中一起嬉笑玩耍,甚至在欢笑中闹作一团,这样一方面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情谊以及规则意识、公平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4、雏鹰假日中小队活动

①开展教育性小队活动。与学校教育内容相结合,组织“学习互助小队”“趣味数学小队”“科技制作小队”“走向大自然小队”等。同学们利用队活动互相帮助,提高学习兴趣;互相探讨研究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这种活动没有分数限制,消除了压力,学生自已组织管理,心情放松,学习效果很好。

②开展兴趣类假日小队活动。如“绘画小队”、“书法小队”、“演讲小队”、“足

球小队”、“棋类小队”等,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正当兴趣爱好,弥补了校内时间有限,不能完成此任务的缺憾。

③开展能力培养性小队活动。主要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如“巧手小队”、“家政小队”、“木工小队”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提高。

④开展服务性小队活动。即各种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小队活动。学校的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内容丰富,相互交替组织,即提高了学生参加假日小队活动的兴趣,又切实增强了假日小队活动的效果。

(四)家校联动,开展节约教育。

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 篇5

创建德育工作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县教育局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质量观,走特色化发展之路,给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走特色化德育发展之路,特决定创建德育工作特色学校。从我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出发,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历史底蕴,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牢固树立“德育即生活”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社会针对性、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以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纯正的校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总体目标: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优化现有德育管理机构,完善现有德育管理制度;

2、完善开展警校共管、家校共育等工作机制;

3、指导班级开展日常德育工作,如:班主任培训、学生干部培训、日常工作检查机制的建立等;

4、形成处理日常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程序、方法等的途径和方法;

5、以生活育人、环境育人为指导思想,树立德育即生活的理念,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细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日常事务要求,教室布置、头饰要求、着装要求、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等等。)

6、评选各种标兵、考核班级工作,开展家校互动等活动。

7、利用心理健康课、学校心理咨询室等平台,保障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8、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更好有效的把德育工作融合到生活中、兴趣中。用文艺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并以活动等为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

三、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思路和要求

1、工作思路:学生主体、全员参与、教师表率、辐射家庭与社区。

2、工作要求: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形成科学与规范。

四、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组织机构

为了顺利有效的推进德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凸显德育为先、特色德育,总结德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学校整体办学效益。经学校研究决定,特成立绥德一中德育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任爱岐

李永茂 副组长:徐合良

徐立群

靳守东

员:宋东林

马鹏飞

雷保春

赵宝利

李雨阳

宋曙光

田永霞

各班主任

具体职责:组长负责学校整体发展的规划,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方案的审核、监督。

副组长职责: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具体方案的制定与审定、德育特色学校的申报,创建活动的评价与考核等。负责协调相关学科和办公室的有关工作。

组员职责:负责德育特色学校创建的方案的撰写,各项德育活动的组织开展、管理以及协助组长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五、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具体措施

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是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从以下方面着手,整体推进我校德育创新工作。

1、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有思想不如有行为,有行为不如有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可以看到良好习惯与人生命运的紧密联系,习惯是会改变命运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通过参加集体的实践活动和教师点拨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突出班级活动,创建“德育特色班”。

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学校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推出“德育特色班”,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师生共同讨论,自主 4 确定“礼仪、自理、科技、环保、合作、法制”等不同主题。

(1)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结合班团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宣传和教育,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踊跃投稿,每班每月出一期相关内容的德育小报,并收集成册。

(2)各班每月还围绕德育主题进行了1—2次主题展示会,并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展示,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共同参与。

(3)各班将利用班团队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并进行相关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体验、研究活动中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事的道理内化成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4)建立班级德育特色档案:推出“德育特色班”,力争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亮点。

3、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

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工作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广播站搞好德育宣传工作。

4、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最佳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景观,它所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和全校师生的 精神风貌。

(1)加强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能够赋予更多的教育意义和育人功能。学校要充分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结合实际情况,从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入手,为师生们提供整洁优美、恬静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走廊文化建设,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加强人本文化建设。抓好公共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升旗式、两操、队列、自行车摆放、卫生扫除、课外活动等形成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自我评价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锻造、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3)加强文化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广播站、校报校刊的主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班训、班徽、班歌等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个班级都必须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侧重于凝聚学生的班风、班训、班规等。体现班级德育活动的德育活动展区,体现整个班级每学期学年整个德育教育、德育活动、德育效果的班级特色档案盒。构建出各班的德育特色文化。(5)开展(校本)德育科研,注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教师例会、学生活动、黑板报、校园广播多种途径,进一步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投入到的特色学校创建的热潮中去。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召开主题教育校会、班会,加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

(6)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坚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定期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利用雷锋月、植树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组织纪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

(7)深化落实常规性的德育工作,开展好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系列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

5、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对德育教育的合力。

(1)开设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2)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加强沟通。(3)充分利用家长会,及时做好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交流。(4)不定期进行家访,做到有对象、有目的、有记录、有成效。

6、加强师德建设(1)德育创建领导小组成员要率先垂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做教师、学生的楷模,以点带面,在全校开展“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育四有新人”的活动,以处室、年级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谈体会。使教师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无私奉献。加强“三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转变德育工作理念。积极倡导“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做好教师的爱与责任教育,引领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大思考、大讨论活动,开展德育调研、论坛,注重德育质量,提高师德境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每一个教学周至少组织一次学习,形式包括德育工作布置、经验交流、专项研讨、专家引领、德育论坛等。

(3)建立健全师德规范评议、考核和奖惩制度,每学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议、考核和奖惩,确保我校师德建设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7、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学科知识与德育思想内涵的渗透指导工作,把新课程建设中关于“情感和态度”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切实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抓实主题班会课程。通过主题班会课检查、课例研究、优秀课例展评等活动,创新管理,对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塑造的教育;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结合乡土地域文化优势、校史精神文化等,编撰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抱负志向,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五、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具体实施安排:

宣传动员阶段:(2014.9.5――2014.9.15)主要工作内容: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建全校创建领导小组及明确职责;形成学校创建方案(初稿)。

创建方案形成阶段:(2014.9.15――2014.10.31)

主要工作内容:各班级按照学校整体方案,形成班级特色方案。具体实施阶段:(2014.11.1――2015.1.31)完善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主要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形成规范的考评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及德育队伍,开展一系列前述计划中的配套活动,评选出一批较有特色的优秀班级体;创建各种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德育特色建设的评价机制;推动学校德育特色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总结提高阶段:(2015.2.1――2015.6.30)

主要工作内容:逐步探索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进行“特色学校创建与德育工作创新”课题的研究工作;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绥德一中初中部

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 篇6

创建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一.创建背景

德育的重要性在一所学校的整体工作中无疑占居着首位。“育人先育德”,就儿童成长的需要来说,把德育放在首位符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不可否认,由于各种原因,德育工作很容易走入形式主义的歧途,缺乏科学性的问题分析和实施策略,以至于表面文章过多,不能取得实效。鉴于此,我校自2000年建校以来,就一直在探索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初具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如今,我校的校园风气、学生的文明素质已经被广大家长认可,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口碑。

随着我校创建国际化学校目标的确立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不能满足现状,应该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而根据以往经验和我校实际,确定工作重点,坚守根基不动摇,同时大胆创新,做出特色,将是今后我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目前,人们对关心的需要深刻而迫切。社会上充斥着追求物质文明导致物质至上的功利主义、强调经济发展导致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道德失范导向享乐至上的消费主义、竞争的激烈化低龄化导向不择手段的英雄主义、独生子女使得孩子娇生惯养的个人主义、产业结构调整人才过剩导致分数至上的实用主义、追求个性化生活的离婚导致自私自利的杯水主义等等。人们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往往与某些具体利益拉钩,缺少真诚的关爱。人们在内心非常渴望多一点关心,呼唤一种充满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

在我们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重教学、轻德育的现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往往是强调形式,认为搞一些德育活动就可以了。实际上,德育是蕴含于我们的一切教育行为的,包括教学。我们看到,学校的课程几乎完全围绕学科知识来安排,各学科严重分离并且都只重视所谓的事实与技巧,甚至连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也变成数学解题课一样。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是急于或只在乎提供给学生最后的答案或规则。这显然是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相背离的。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成长的根本动力源于自身,这种动力必须是自觉的、自主的。要想让他们拥有这种动力,就要为教育选择一个最本质的起点。我们认为,这个起点就是“关心教育”。

二.指导思想

学校要致力于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是一个由不同孩子组成的大家庭,关心成为这个过程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如同父母的责任——将每一个孩子养育成人。学校也不能只顾知识、能力而忽略其他目标,哺育学生们的精神也相当重要。如果不重视满足孩子们对关心的需要,学校也难于实现其在知识、能力上的目标。如果我们要使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关心,关心我们认为值得关心的事物,那么,我们必须首先关心每一个孩子。用关心在学生们的心中播撒爱的种子,触及他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灵魂。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

为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使德育工作的转型,即由认知德育转变为情感德育,由教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转变为“我想做”、“我做好”,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

三.创建目标

1.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幸福教育,使他们明白: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和其他生命与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进而使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等诸方面得以不断提升,成为一个会关心、懂感恩的人,为一生的幸福奠基。

2.结合我校的教育改革,在德育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更有效的工作途径和方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模式,为我校办成国际化品牌学校提供支撑。

3.以学校为核心,让学生优秀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校园风气在社会上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将德育效果渗透到周边,扩大社会效益。

四.教育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是在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行为内化为自身修养的一种道德表现。我

们应通过各种教育措施,让学生知晓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国际交往礼仪等方面的知识,树立文明礼仪意识,使文明的种子根植于他们的内心世界,一言一行逐渐符合当代礼仪规范,并知道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为将来和谐地融入群体、社会打下基础。2007年,我校就将此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了多种措施,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今,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得到了各届人士的高度评价,教育效果明显。但在这方面我们不能就此止步,还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研究更有效的教育策略,使我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更加扎实有效,特色鲜明。

2.国学教育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凝聚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也是我们人格体系的构建基础。身为中国人,应该从小就从中吸取营养,领会其中的精髓。在小学阶段开展国学教育,这本身就是对学生关心的体现,而学生们在国学经典中树立博爱意识,践行其中的道德标准,也将成为关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自2005年开始自编国学教材,开设国学课程,内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为“蒙学阶段”、“四书阶段”和“子、史、集阶段”。发展到现在,已有了牢固的基础和明显效果。在今后以关心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中,国学教育要继续作为一个重要项目发挥其作用。

3.关心教育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关心自己,关心身边最亲近的人,关心与自己有各种关系的人,关心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人,关心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关心人类制造出来的物品,以及关心知识和学问。一个人的主动关心意识和感受被关心的意识是美好道德情感的体现,更是一切德育效果的最高表现形式。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关心,真诚地去感受他人的关心,是深入学生灵魂的教育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生命品质具有巨大作用。2010年,我校在综合分析德育工作形势的基础上,确立了“关心教育”为今后德育工作的核心,并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实现德育工作由认知德育向情感德育的转型。两年来,围线这一核心,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意义的工作,在校园里逐渐形成了一种关爱氛围,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关爱小标兵”,使这项工作具备了进一步深化的基础。当然,我们还有

广阔的探索空间,今后,我们将大胆实践,把关心教育作为一项主要工程,做出特色,做成我校一个响亮的教育品牌。

五.教育主张

关心和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没有关心,我们就无法生存。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他人的关心,随时需要被理解、被接受、被认同。同样,我们也需要关心他人。关心能够贯穿起我们生命最本质的部分,连接那些我们真正重视的东西:激情、态度、连续性、忧患和责任感。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学会了如何关心他人。有些人精神贫乏,对任何人或事物都漠然视之,在漫无目的的人生里没有关心,也没有信仰。还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扭曲了的“关心”概念,以关心的名义干危害他人的事情。”

关心是需要包容的。关心关系可以区分为平等和不平等的两种,像爱人、朋友、同事及邻里这些关心关系中,双方都同时为关心者和被关心者,关心关系是平等的;而很多关心关系在本质上是不平等的,一方长时间扮演关心者的角色,另一方则有必要成为被关心者,比如,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持之以恒地关心和帮助学生,这些都是不平等的关心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心关系中,学生的消极反应确实会打消教师的热情,当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的关心,教师一方面需要具有包容的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接受关心,因为不学会接受关心也就不可能学会关心。

六.教育关注点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任何疑惑和情绪,其实才是教育过程中最应被注重的地方。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思想、品行方面,这些疑惑和情绪都是他们构建自身人格体系的节点,关心教育就是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情感状态,给予适合的引导。

七.实施策略

1.成立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分工。

2.号召全体师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树立“每个人都是教育者,每个人都是受教育者”的意识,使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覆盖全校。

3.深入研究国内外相关教育成果,吸取有益经验,并将其与我校实际相结

合,同时勇于创新,以最佳德育效果为目的,敢于开拓新渠道,尝试新方法,逐步形成我校特色。

4.注重校内外的交流。鼓励教师随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文字材料与他人分享;随机举行德育工作研讨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各种机会走出校门,学习其它学校的先进经验,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请进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工作。

5.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关心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受到感染、熏陶。6.充分利用各种校外教育资源。发动家长参与进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与校外教育基地、社区、公共场所保持沟通,建立联系,开展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并以优秀的表现促进学校周边地区的文明与和谐。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设德育内容,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

8.及时发现并表彰表现突出的学生,树立榜样,宣传榜样事迹,以积极的力量影响全体同学。定期评选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以正面的引导强化教育效果。

9.在全校开展“爱心银行”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把学生日常的关心关爱行为记录下来,每月发放各类“爱心凭证”,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兑换高一级凭证。学期末向获得凭证最多的学生颁发“爱心天使”徽章,进一步发挥榜样作用,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10.积极配合区教育局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认真接受各项检查、评估,及时、准确地汇报我校的创建工作情况,并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确保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八.教育组织

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

长:任怀柱 副组长:苏海涛

员:朱凤珍

殷立伟

楠 九.实现方法

1.关心教育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关系构建行为,是处于关系中的一种生命

状态,不是教条式的一种关系行为。

2.实施关心教育的道德教育,包括四个部分:榜样、对话、实践、证实。榜样:是指学生有过被教师或他人等榜样关心的体验,才知道关心的含义,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

对话:是指相互了解的渠道,是关心的基础,是不受身份限制的自由表达。实践:是指关心能力和技巧只有学生通过实践才能学会,只靠说不行。证实:是指被关心者能够确认关心者的良好动机。

3.关心始于关心者,结束于被关心者,存在于两者的关系中,因此关心关系的构建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做出基于各自特点的努力。

4.学校课程要围绕关心来组织,就是要使教育始于孩子的实际生活,一定要与孩子关心的东西紧密联系。

5.教师应以关心者的身份出现,因为他们才是使学生学会关心的榜样和主体。

十.过程管理

1.“关心教育”要根植于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信仰、教育追求和教育实践中。

2.关心教育要贯彻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3.关心教育既是教育思想也是道德教育观念。

4.关心教育要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要与文明礼仪、感恩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5.学校推行的规范化教育、自主学习都是落实关心教育的有效途径。6.关心教育是一种教育追求,是发自肺腑的大爱。

7.实施关心教育从指导孩子感受关心、接受关心、感恩关心、懂得关心入手。

8.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是实施关心教育的基础。9.平等、尊重和理解是实施关心教育的前提。

10.享受被关心的幸福,享受关心别人的快乐是实施关心教育的最终目标。

十一、特色发展

关心教育是一个没有边界的领域,校内外所有的教育行为都蕴于其中。因此,我们的关心教育不能局限于工作划分意义上的德育部分,应扩展到学校的硬件建设、学科教学、后勤服务等所有工作中,使这一德育工作特色成为我们学校工作的核心和灵魂。

关心教育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当我们确立了这一德育核心内容后,它的重要意义就决定了这项工作的长期性甚至永久性,因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关心教育始终具有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教育属性,它必将贯穿学校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并成为我校的教育品牌。

德育特色创建活动方案 篇7

一、关于课型

课型一是指课的类型, 它是按某种分类基准对各种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1985年版) 中关于课型的类型, 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课的类别。二指课的模型, 它是对各种类型的课在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模式。

课型的分类, 因基点选择不同而有分别, 以教学任务作为课的基点一般分为两类单一课和综合课, 以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作为课的基点, 课可以分为自然科学课、人文课、思维科学课、艺术科学课。以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作为课的基点, 课可以划分为讲授课、讨论课、练习课、参观课等。

二、推行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教学模式

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 笔者积极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教学方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有三种:

1.活动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 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素质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在活动教学形式中,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强调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定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学生在学习内容上保持对事物的整体感知、感悟, 可以自己去追问、去探索、创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生命力量, 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在评价上,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正确的评价。

2.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讨的过程,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能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并提高实践能力, 能有效的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正是现在普遍推广的活动教学的其中一种形式。

3.小组探究合作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 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 (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 , 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学生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定会获得很多的情感体验, 在探究交流时, 教师把“交流活动成果”分享出自己的活动体验, 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 使他们能更多的获得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以及情感的体验和价值观的升华。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型在中职德育课的运用

1.课型名称。本课为《职业道德法律》第二单元第四课, 名称为“我爱岗, 我敬业——梦想从这里起飞。”本课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教师榜样设计成榜样激励学生亲身体验小组合作探究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型。

2.课型的涵义。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是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做中学、做中教, 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合作”等活动主题, 采取“个体、小组、班级活动”“校内、校外活动”“课内、课外活动”等基本形式, 用“案例评析、角色扮演、实践活动、自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发展自我, 成就自我。

3.课型结构。教学过程结构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组合作、亲历实践——体验分享、点拨提升——总结评价、学以致用。”

4.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我校王校长的亚运火炬并提问如下问题:1) 什么人可以被选上成为亚运火炬手?

2) 职业道德的内涵是什么?

学生活动:1) 让学生轮流体验手举亚运火炬的感受。

2) 思考回答提问。

教学意图:1)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面的活动教学做好铺垫。

(2) 活动体验 (38分钟)

活动一:找寻职业的灵魂者 (15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新闻媒体采访我校两位火炬手王校长与江老师的的视频, 激发学生讨论的欲望

学生活动:1) 学生将课前进行的实地调查结果制作成PPT。

2) 介绍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本行业关于职业道德的事例。

活动二:我们身边的榜样 (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本校5位教师设计的亚运会火炬手服装及圣女服的图片并讲述他们爱岗敬业的事迹。

学生活动:1) 认真倾听教师的案例。

2) 阅读教材, 了解爱岗敬业的涵义

活动三:爱岗敬业立足成长 (15分钟)

教师活动:教师对每组进行展示的案例进行指导归纳补充。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爱岗敬业正反面例子的PPT

教学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学会将具体的乐业、勤业、精业的职业要求落实到学习生活当中, 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活动四:提升拓展 (3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亚残会运动员比赛视频以及本校学生为亚残会运动比赛助威加油图片。

学生活动:学生畅谈亲身体验及感想

教学意图:通过这种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和概括, 从而促进自身的学习发展。

(3) 总结归纳 (2分钟)

教师活动:.1) 小结点评各组活动表现。

2) 展示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1) 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

2) 总结活动表现。

教学意图:教师通过小结让学生在归纳中巩固新知识。

通过这几年在德育课里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型来授课, 发觉综合实践活动课给予了学生和教师个性发展和能力展示的空间。因此, 笔者借助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实践大胆探索, 整合了学科课程, 拓展学习思维空间, 激励学生在观察、体验与思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激起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尝试、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培养负责、创新精神。

摘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是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德育课程中, 通过开展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加强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了学生对职业、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 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反思“德育特色” 篇8

该如何看待这种倾向呢?

一、“德育特色”:能否成立

在我看来,“你有别人没有”才能称为特色,也就是说特色应该是一件事物所独有的特性。以此标准来衡量,德育是无法称特色的,因为德育是所有学校都必须进行的活动,不存在“你有别人没有”的可能。所有人都要吃饭,那么吃饭就不能成为一个人的特色;所有学校都要进行德育,那么德育就不能成为一所学校的特色,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德育特色校”。好像没听说某个学校标榜自己有“智育特色”,道理也在于智育是每所学校都要进行的活动。每所学校都要进行的德育和智育,水平当然会参差不齐,也就是说无论德育也好,智育也罢,不同的学校确有高下、优劣之分,而没有特色之别。说白了,每所学校都必须做的德育工作确有好、一般和不好之分,即有质量的低中高,但不能作为一所学校区别于另外一所学校的特色。

德育不能作为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不否认某项特别的德育活动可以成为一所学校的活动特色。例如,江苏某校有羽毛球运动的传统,学校曾经出过羽毛球世界冠军。长期开展羽毛球运动,我们可以说这所学校有羽毛球运动特色。同样,某校有“班级会议”的传统,长期坚持班级会议的做法,我们可以说“班级会议”是这所学校的一个特色。这两个例子中的体育活动和班级活动之所以可以作为特色,是因为其是这些学校所独有的活动。独有的德育活动只是学校整体德育的一个小小环节,单个德育活动的特色并不能扩展为整个学校整体德育的特色。

至于“德育品牌”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品牌,本意是指有名的商品,德育品牌则意味有名的德育活动。有名的商品也是商品,其根本宗旨在于销售,商家之所以追求品牌,不在其他,而在于销售,在于卖出更多的商品。德育活动,无论做得多好,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不是为了“拿出来叫卖”的。一叶知秋,一个借喻,将精神性的德育活动降格为商品活动,既充分显示出商业社会“买卖逻辑”对学校教育的巨大扭曲能量,也揭示出一些学校有多么强的功利心、浮躁气,在商业逻辑面前缺乏起码的专业敏感和专业自尊。当社会呈现病态,人们总是渴望学校是那最后一块净土,并能提供医治社会病症的良方。审视现代学校,我们失望地发现,在极端功利化的这场时代流行病潮中,学校并未洁身自好、幸免于难。“德育品牌”大行其道,充分说明现在的一些学校,对名利的追逐甚至不让纯粹的商业机构。

二、为何如此强调“德育特色”

为什么那么多学校如此热衷于所谓的“德育特色”呢?

这种热衷折射出德育的现实处境:工具化。一些学校并没有将德育视为自己“天经地义”的神圣使命,而是视为一种自我宣扬、博取名利的工具。学校如果将德育使命视为“天职要求”,感受到的将永远是自身的欠缺和不足,哪敢夸谈什么“德育特色”!将德育视为特色宣扬,反映出学校对德育的“三心二意”“半心半意”,似乎总有“吃亏”的感觉,做了一点事情就抓紧宣传以弥补自己的付出。

尽管不全是,但多数宣扬“德育特色”的学校都是智育不那么突出的学校,或者准确地说是那些升学考试成绩不那么有优势的学校。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这些在考试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学校,正是因为在“考场失意”,才“另谋出路”,在德育上做文章,于是,德育成了这些学校寻求所谓“突破”的工具。而那些“考场得意”的名校,往往就不那么强调自己的德育特色了,因为他们腰杆子硬,“一俊遮百丑”,不再需要德育的装点。当然,一些聪明的名校,有时也会需要德育为自己“锦上添花”,为自己无所不用其极的应试教育“消消毒”,装扮出一副素质教育的样子。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反映出德育工具化之尴尬境地。

每个社会机构都有自己的根本或者说核心利益,学校也不例外。作为教育机构,学校的根本利益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在于金钱、物质、荣誉回报的多少。物质或者荣誉回报,对学校来说应该只是附加效应,如果置自身的核心利益于不顾,而将附加效应作为主要追求,那就是舍本逐末。教育是为人的,不是为己的,作为教育机构,从这个角度看,学校应该“无私”,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自我利益”,教育对象的利益就是它自身的利益。特色标榜、品牌打造等做法,究其实质,就是将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将学校这一社会机构的荣誉和物质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也就是说,特色宣传也好,品牌推广也好,其出发点都不是学生的成长,而是学校的自身利益。在特色宣传或品牌推广的过程中,学生是缺位的、隐身的,我们看不到学生活生生的脸孔,看到的只是学校作为一个机构因利欲而涨红的面容!

作为教育机构,学校应该是最沉静、内敛、敦厚的,应该“少说多做”。也许有人会以为对学校的要求太高,其实不然,这恰恰是对学校最基本的要求。因为一方面,教育是朝向心灵的活动,功利、浮躁、喧嚣都不符合教育活动的特性;另一方面,教育是朝向未来的事业,其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从这个角度看,任何追求立竿见影效果的方式都不是教育,而是对教育的扭曲和异化。作为培育仁爱、智慧心灵的德育,更应该是深厚、朴实、超然的。一些学校所标榜的“德育特色”和“德育品牌”,有时候只是“概念创造”,也就是说这所谓的特色或品牌,仅仅停留在构想之中,并没有真正踏实去做,或者只是做了做样子,就开始宣扬了;即使真正做了,其对学生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不是短时间就能判定的,谁能对其效果打保票呢?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既有悖于教育,更与德育南辕北辙,暴露的只能是学校的浮躁、粗糙与浅陋。

三、从特色到风格

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有一个不良倾向:概念的发明。一些研究者和实践者为了标新立异,发明了一个又一个的名词、概念。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似乎给人以一片欣欣向荣的感觉。但概念的泡沫式繁荣掩盖不住现实的苍白与空虚,我们的现实教育从理念到实践都依然在为考而教上原地踏步。德育领域也是如此,“德育特色”“德育品牌”泛滥所掩盖的同样是德育地位的低下、观念的落后、方式方法的陈旧。比如,在多数学校中,德育是被视为工具的,能为升学考试护航就有价值,不能护航就是需要清除的障碍;在德育观念上,很多学校依然在约束与灌输上打转;在德育方法上则是死守行为监管、专门活动、道德知识宣讲等旧套路。

因此,在目前这种局面下,还是少讲什么“德育特色”“德育品牌”,多做踏踏实实、细致入微、朴实无华的工作。连最基本的、最该做的都没做,或者说没有做好,还奢谈什么特色、品牌?有教育就有德育,有学校就有德育,所以德育不能作为一所学校的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学校的德育都是同一个面孔。一所学校所进行的德育,在完成共同的内容与任务、遵循基本德育规律的基础上,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不一样的做法。也就是说,每所学校都可以在遵循德育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与现实特点,形成自己所独有的德育理念和方法体系。也就是说,虽然德育是所有学校都要进行的教育活动,但不同的学校可以有自己特殊的风格。

一所学校的德育风格,显示在外的是特殊的德育方法体系,含而不露的则是该校的德性品质和德育理念。正如一名教师的教育风格,外露的是其教育方式,隐含在内的则是其道德人格与教育理念。由此看来,一所学校德育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漫长的探索、修正过程。一开始也许是一个自然、自在的过程,慢慢会走向主动、自觉,成为学校无意识的心理氛围和有意识的教育方式。这种风格如果能够长期延续,则可以成为学校的德育传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97)

上一篇: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下一篇:城关一小信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