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2024-09-08

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共12篇)

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篇1

为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探索减负增效新举措,科

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本制度。

1.作业布置与实施。

作业要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

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

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

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

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

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加强作业总量监控。

班级设立作业监督员,每天晚放

学前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

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同时做好班级每日作业总量汇

总,每周提交年级备案。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

小时,七、八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

1.5

小时,九年

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

小时。

2.学校各年级学科教研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

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

教务处每学期检查各年级作业布置、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

查,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要存档备

查。

4.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构建学校作业管理制度,抓规

范要求,从制度上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建立作业审

查每日备案制度、常规检查制度、批改讲评制度等,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形成以

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

生对作业的反馈。

5.强化督查,完善评价。

学校将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考核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的考核

内容之一,加强监督检查,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作业工作不规范的教师及时督促整改;对在作业设

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等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予以

表扬,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甚至继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教师,将在校内进行批评教育,并视实际情况予以师德考

核降级处理。

中小学作业管理机制

一、“六要”

(一)要建立作业监管统筹协调机制。

各中小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实施作业布置班内公示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加强过程监管,及时删减过量作业。

(二)要加强作业布置质量研究。

各中小学校要将作业设计工作纳入校本教研体系,倡导情境化命题,培育学生创新思维。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根据学情精心选择和科学设计作业。教师要试做作业,遴选优质作业,创新作业形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作业。

(三)要注重作业总量的学科平衡。

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将作业布置列入学科组集体备课内容,根据每周每天的课程安排以及学科特点进行学科作业的平衡,确保作业总量合适。

(四)要控制作业完成总时长。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

(五)要建立作业管理家校社会协同机制。

各中小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与质量观,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协调作用,密切关注学生课外辅导作业情况,切实监管中小学生课外辅导作业负担,避免出现“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现象。

(六)要加强教师作业管理工作考核。

各中小学校要将教师作业布置与及时批改作业情况纳入教学常规工作考核,每月定期开展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调查并分析学生对教师作业布置的满意度情况。推行年级教学捆绑评价,引导学科教师协商精选,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结构比例,实现作业总量审核监管。

二、“六不得”

(一)不得布置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

(二)不得布置简单重复性和惩罚性的作业

(三)不得布置超过时长要求的作业

(四)不得布置要求家长检查或代为评改的作业

(五)不得布置统一的网络作业或通过网络下载的作业

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篇2

关键词:理论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分层评价

技工院校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院于2012年正式被省政府确认晋级为技师学院, 为了适应学院的发展, 基于我院的现状, 为了让学院更平稳地过渡, 我院把今后两年来的目标定为致力于培养“够用、实用、好用”的技能型人才, 我院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 但对于学习理论知识就很头疼。我们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及教学新理念和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 也进行了教学改革, 引入多媒体教学, 但教学精力投入不够, 致使改革的力度不大、深度不广, 教学效果就很难让人满意。所以迫不及待地需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理论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价的现状

1. 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选择。

问卷调查是我们最常使用的方式, 不过具体操作时的方法不一样对最后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1) 评价者人员方式的选择。全体学生均参与评价对于评价的结果相对来说应该是比部分评价者的准确度来的要高一些。部分评价有时会存在一些片面性, 或许选择的都是学习动机强的学生, 又也许都选择的都是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 使评价结果产生误差。但对于现在我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全体学生参与的可操作性不强, 故就现阶段而言我校依然采用部分评价者的评价方式, 在班级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评价。在我国其他学校中还有另外两种常见的部分评价者的评价方式, 一种是学生教学评议小组, 学生评议小组定期开展评教活动。第二种是学生信息员评价制。学校专门聘请了一定数量的学生信息员, 每学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 (2) 记名方式的选择。记名方式的不同对评价结果最后的影响极大, 调查显示, 72%的学生希望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评价。无记名方式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评价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不用担心自己的信息被泄漏, 相对来说更愿意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结果也更加真实一些。当然不排除有学生对个别老师的打击报复行为。相对来说记名的评价学生心理有一些顾忌所以相对无记名的形式得分要高一些。该结论被认为具有一般意义。

2. 理论教学质量评价时间的选择。

(1) 由班主任在学期末组织学生评价。这是在我院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 学生完成了一学期的课程, 对任课教师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缺点是班主任的在场会让学生有一定的压力, 而且评价的时间有限, 要回忆所有教师的教学情况, 没有太多思考的机会, 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2) 在课程的最后一次课上进行随堂评价。这也是较常采用的一种评价方式。这里有一对一的评价优势, 学生的评价更有针对性, 只要有充足的思考时间, 学生的评价基本是可信的。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教学中的不足, 也可以和学生有当面的交流, 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改进。唯一的不足是最后的统计工作会相对复杂, 比起前一种方式要浪费一些时间。

二、理论教学质量评价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

1. 部分学生对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不够重视。

学生如果要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认真的评价, 需要根据教师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分析、归纳, 并总结其效果, 对教师是否完成教学计划作一个基本的判断。这种判断和分析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学生愿意为评价付出精力的多少, 取决他们对学校教育的期待程度以及对评价效果的关注程度。一部分学生进入我校以后, 有一种脱离了高考独木桥的解脱感, 甚至有很多学生有脱离父母的约束来度假的感觉。这些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就不高, 对教学的期待感不强。所以当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值降低时, 他们就会不太关注教学效果, 因此, 投入评价的精力会受到影响, 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也会随之下降。相反的另一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动机, 他们能够深刻意识到这是他们踏入社会前最后的深造机会。还有就是一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 会知道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对这些学生来说, 对我校的学习课程就有很强的期待感, 因此, 对于教育水平的高低就更加关注。当然, 是否普及学生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作用, 对他们评价的积极性也会有一些影响。

2. 不同课程之间的评价差异。

相对来说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起来较困难, 教师讲授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是由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就我院来说, 公共基础类人文课相对要容易接受, 而专业性的基础课如果不配合相应的动手实习操作来加深印象, 那么学习起来会较困难。在学生的评价中体现得也很明显, 这对于专业课教师有一定压力。

三、通过课题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学生参与理论教学评价体系

1. 多重评价主体参与的理论教学评价体系。

可以在期中时就让学生评教, 在得到学生评教结果后, 第一时间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出于保护隐私的目的, 只将结果告知教师本人, 然后开展教师的自评, 在自评后改进教学方法, 在期末时再让学生重新评教, 这样学生会更有积极性, 他们的评价得到了重视和肯定, 他们以后对于评教会更加重视。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 就是为了改进他们的教学手段、方法, 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完善理论教学评价体系。

在这里根据我们课题的要求进行分层次的评价。 (1) 在按照江苏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要求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编制针对我院学生特点的问卷调查表配合分层次的评价。在原有表格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三大类的基础上, 按照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的不同层次学生, 按照他们的不同需求进行评价, 以防止因学生层次不同影响评价结果, 以求得到评价最全面的结果。 (2) 在学院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 可以不定期按照不同系别、年级组织学生的座谈会。这种形式虽然不像问卷调查形式那样有明确的结果, 但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在学院创建数字校园的前提下, 创建我院的网络评价平台。利用成熟的软件将纸质问卷电子化,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完善问卷的内容, 利用软件分析和利用回收的学生评价结果。用平均值调节法减少随意评分对考核工作的影响。并对评分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 考虑到教师的隐私应直接反馈给教师本人, 以及时改进, 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理论教学质量是学院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与构建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我院来说刻不容缓。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我院教学质量, 在建立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学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尤其是学生参与评价, 在评价体系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 是教学评价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罗红.论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4) .

[2]王汉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篇3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任课;价值;探究

中学课堂教学考评是按照相应需求与价值准则,借助科学的考评手法与模式。对课堂任课活动的各个因素和他的进展改变做出的评价。它是一项持续低发掘、决策与提高课堂任课价值的活动,是整个教学环节不可去除的主要构成部分。客观、科学的课堂任课考评,能够让老师清楚自己要奋斗的走向,激励老师自发低探究且努力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准;不断增强课堂任课优化的想法,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一、论述如今中学数学课堂任课质量考评的情况

1.考评的模式太单一

古典的数学考评方案是试验,试验可以有助老师了解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度以及了解深度,可是,却不可以有助学生练习他们的创新性和思考方式。实施数学任课质量考评的目的不但是为了了解学生分数的多少,页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性,培育创新型的优秀学生。所以,这就要老师拓展考评方案的多彩多样性,不但要对此测验,还要找出更多的考评模式。

2.对能力的考评忽视

在日常的数学考评中,大多数知识评估学生是否可编写精准题目或是记准概念。实际上仅仅让学生做出正确的解答是远远不够的,也要积极地指引和挖掘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能够真正的知道问题的本质,让学生全面了解有关数学知识和答题方法,并不是单一地死记硬背某个数学式子或是概念。此外,也要让学生练习应用数学语法思维清楚的阐述自己的想法或是有逻辑的解析某个数学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准。

3.未全面贯彻数学考评乐趣

如今的教师大多数仅是按照考试的分数来进行考评,并不重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乐趣。调研表明,学生的数学创新水准与他们对数学的乐趣是有很大联系的,若果能够对此问题进行科学的考评,就会有利于教师实施创新性想法的实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乐趣通常包含:是否有信心处理数学难题,是否对数学的活动有着相当大的乐趣,是否爱挑战数学难题等。

二、中学数学课堂任课质量考评的方案

1.考评结果的情况和内容

使用定性和定量相联接的综合模式来体现考评的结果。考评量化结论的数据源于课堂任课质量综合考评表一(同行考评使用)与课堂任课质量综合考评表二(自评使用),算出均值或中值后借助电脑技术编写出图表(如雷达图表)。定性考评通常是源于课堂任课质量综合考评表三(学生和父母使用)与平时任课检测的结果。最后写出对某一课堂任课质量考评的综合报告,且经过座谈或谈话的模式体现给被考评人,注意采集被考评人的反馈建议,提供一份符合事实的定性报告是相当关键的。它的内容常常是源于课堂任课质量综合考评量化图表、学生和家长考评表以及被考评者的日常任课检测结果等。报告的内容联系量化数据,以认同数据为主,同时提出有待提升与进步的地方。

2.考评内容全面化

古典的考评只看重老师在课上的表现,却忽略了学生的表现,考评的内容重点含有任课目的、任课过程、任课方式、任课结果等层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对中学数学课堂任课质量的考评,需要老师不但要看重学生知识和技术的了解和掌控,更要看重他们情感态度的构成与进程;不但要关心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果,更要看重他们在学习当中的改变与进步。考评需要看重学生进展的程度,经过考评让任课质量获得提升。为获得考评的教育价值,建立新型课堂,考评内容包括师生两个层面,一级考评大纲重点包含任课设计、任课实行、课程小结、习题作业还有考试考核等内容。例如任课实行层面,又包括下面六个二级考评准则:(l)是不是面对所有学生;(2)是不是采取了适宜的任课方案;(3)老师是不是可以合理地调整教案以达到学生的需求;(4)师生间的提问状况;(5)老师的引导状况;(6)学生的反响状况。

3.考评方式多彩化

古典的考评常常使用数量化的办法,如数学模糊考评法等。但因为考评中一些层面,比如体现学生氛围、能力、乐趣等数据,难以用数字准确地展现出来,这时就要使用定性的办法,定性考评的结果虽然有时也有些模糊,但和定量考评的结果相比看来做判断的话,通常都能够较好地达到新教学方式下考评的需求。总的概括,考评办法要使用定性和定量考评相融合的模式,此外,还需关注静态考评和动态考评相融合,结果考评和过程考评相融合等。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准则的指挥下,建立中学数学课上任课质量综合方式,不管是考评主体、考评内容、考评办法,还是考评结果的情况,即使不能实行的完美无缺,但相比于古典的课堂任课质量考评却有很大程度的改进;同时能够在构建新课程准则下,为新型课堂给出有利的参考依据,为各个相关考评工作的实现找出了新点子。

参考文献:

[1]张维茂,关于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甘肃科技出版社,2011.3.

[2]杨涛,张星江,王静平.中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出版社,2012.4.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篇4

1、每位教师必需在开学后一周内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具体实际,制订出 学期班级工作和教学进度计划。

2、在期初、期中及期末对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

3、汇总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等对教育质量的意见,经过调查研究找出原因及时反 馈给有关当事人。逐步实行教考分离(流水阅卷)。

4、期末每位教师必需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自评,写出学期工作小结。

5、分管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每学期至少面谈一次。

二、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

1、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我校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要坚持以人 为本的质量观、要坚持全面的质量观、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和要坚持均衡发展的 质量观等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2、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那就是严格按照国家教 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要求安排课程和课时,进行教学和辅导,切实完 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不是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学什么,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实用 主义的应付考试的所谓教学。这种教学质量是逐步的有阶段性的,是适应学生年龄特征 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的,而不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止境的无限度的扩大教学领 域或教学内容,不是为了谋取高分,超前地学习学生不堪重负的学习内容,不是为了提 高学习成绩,侵占学生所有活动时间,甚至加班加点,无止境地补课,轻视德育和体育,让学生失去愉快而美好的童年。

3、提高小学教学质量主要依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来实现。课堂教学是目前我国小学实现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的基本组 织形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它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充 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4、学校领导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多下些功夫,加强教学研究和探讨,改进教 学形式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强课堂检测和反 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精讲多练,注重实效。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校长要以主要精力抓教学工作。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教 学质量负全责。校长要深入教学管理、深入教学改革、深入课堂教学,做学校教学管理 工作的当家人,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领路人,做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发言人。校长要 负责健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干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之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

2.教学管理领导要认真履行职责要求,充分发挥教学管理者的作用。加强自身专业 理论学习,深入学校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抓好过程管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到思 想端正、工作科学规范,使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校长和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每周至 少听一次对本校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的课,及时了解教学工作情况,校长和教学管理 人员要带头上研究课或示范课(每学期至少一次),并认真作好相关记录。

初级中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篇5

一、教学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一定的质量标准组织全部教学活动,全面而有效地控制对教学质量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环节,使之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有效地控制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些因素。

1.指导教师的教学。教师是教学的重要因素,他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是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技巧。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应指导教师不断地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2.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等都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学校领导及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做到全面发展。

3.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教法。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教材的质量及教学的方法对教学质量影响很大。目前,中小学使用的教材难度较大,学校领导管理人员要善于组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4.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学秩序的好坏,是能否顺利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秩序是以学校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日常工作安排的合理化,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严明的组织纪律为基础的;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抓好这些工作,并随时注意纠正和制止一切打乱正常教学秩序的思想和行为,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以利教学工作沿着正确轨道有序地运转。

5.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充实必要的教学设备,如图书、资料、仪器、教具、体卫器材、活动场地等,是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学校领导、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书对教学设备提出的各种要求,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以求实现。

**中学导师考核评价制度 篇6

导师是实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指路人。为了调动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工作的管理水平,现制定导师工作考核办法,充分体现导师班级动态管理效果、个人能力素质和应对重要工作的表现,以保证导师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一、建立对导师工作的评价机制。

通过检查导师工作的日常工作运作记载、结对学生的反馈和发展表现、查看学生成长档案材料和班主任、教师情况反映等评价导师工作成效。学校将建立导师考核激励机制,设立导师考核档案,将导师制工作纳入教师考核的重要方面,评选优秀导师,并在评优和晋升职称方面给予优先。

二、建立对“被导学生”的跟踪评价机制。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畅通班主任、任课教师、同班同学甚至家庭、社区等方面的信息来源渠道,对“被导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情况作出合理评价。学校将加强对评价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价办法,促进“育人导师制”工作的不断完善。

三、考核内容

1、结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手册、记录、学生转变)(60%)

2、学生、家长、学校对导师个人的评价

(30%)

3、导师其他工作的表现

(10%)

四、考核程序

1、导师按照导师工作要求填写导师工作手册,内容翔实有效。

2、召开导师总结会,写出案例体会。

3、组织导师结对学生、家长对导师进行测评。

4、学期末领导考核小组对导师测评。

5、学生成长导师考核工作得分计入教师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等级分三等记分,分别为3分、2分、1分。

**中学

中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篇7

据了解, 这项有着“中国的PISA”之称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将在今年六月启动。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监测?监测的学科领域和主要内容是什么?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它与中、高考等考试又有什么不同?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对症下药, 提升质量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准确反映义务教育质量状况的客观数据, 我们既不能全面客观地对义务教育质量做出评价, 也不能有效诊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 单纯以成绩和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现象一直存在。为此, 亟须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 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通过准确掌握教育现状, 找准问题分析原因, 对症下药, 提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的科学对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教育部督导办主任何秀超开宗明义。

纵观当前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学生学业成就调查, 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 建立独立的测评体系, 并积极利用监测结果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宏观管理进行指导。

倡导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中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与我国公众已熟知的PISA有什么不同?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开展是以PISA (国际学生测评项目) 、TIMSS (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国际测评项目) 等国际大型学生测评项目的经验为基础, 所研发的学科监测工具吸收了国际相关标准化工具研制的测量学技术, 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本土化特征。”西南大学原副校长宋乃庆向记者解释。

例如, 监测工具坚持能力导向, 强调综合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体现学科素养的养成, 关注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考查, 弱化对书写准确性、计算速度、识记能力等的过分追求;监测工具编制考虑了不同地域学生在文化、习俗、地理环境、教学材料、学习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力求体现公平性原则;监测工具难度恰当, 题目类型分布广泛, 能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监测。

又如, 监测采用了在国际学生测评中被广泛使用的“矩阵设计”“锚题等值”技术, 将所有测试题目平均分散于若干个题本, 每个学生只需完成其中一个题本即可。监测结束后, 相关专家通过等值技术的运用, 使得完成不同题本的成绩具有可比性, 这就使得我们既能在整体上了解学生对课程标准的达成度, 又解决了学生的测试负担问题。而且, 这一等值技术还能使得同一学科在不同年度测试的成绩具有可比性, 从而使我们能够通过监测数据跟踪到国家教育质量的进展与变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监测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倡导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的目标。测试科目除了语文、数学、科学以外, 还包括体育、艺术、德育;测试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学科的测试卷或现场操作以外, 还对学生、教师、校长进行相关的背景信息调查, 以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时间投入、学习习惯与方法以及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对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有重要导向作用, 也意味着教育质量监测是推动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实施素质教育, 更新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口。

不对学生和学校排队, 不与升学挂钩

《方案》明确了质量监测主要着眼于客观反映教育质量现状, 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 而不以甄别与选拔学生为目的, 与中考、高考等传统选拔性考试有根本区别。

何秀超分析指出:一是测试目的不同。质量监测侧重于诊断、指导和改进, 而中、高考主要目的是选拔和甄别。二是实施方式不同。质量监测侧重于了解掌握区域和群体的教育质量, 主要通过抽取样本的方式实现, 不对学校、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和排队, 而中、高考则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测试, 并对学生个体进行评价和排名。三是测查内容不完全相同。质量监测不仅对学生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考查, 也对影响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 而中、高考主要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四是结果使用不同。质量监测的结果主要服务于教育决策、改进教育教学, 不对学生和学校进行排队, 监测结果不与升学挂钩, 而中、高考的结果主要供升学参考。

延伸阅读

教育质量监测内容

语文重点测查语文基础、文本阅读、书面表达, 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 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数学重点测查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 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科学重点测查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 知识的了解、理解和运用, 科学问题的探究、解释、解决, 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习惯等。

体育重点测查身高、体重, 视力、肺活量, 力量、速度、耐力, 兴趣与态度, 健康、睡眠和锻炼习惯等状况。

艺术重点测查对艺术作品表现形式、民族艺术作品特点、中外艺术作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了解、理解, 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喜爱, 以及艺术活动的参与等。

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研究 篇8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评价指标

一、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河南省从1978年到2013年间,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39万人增加到50.84万人,在校生规模从2.73万人增加到161.83万人。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主要集中在1999年之后,1998年招生5.02万人,到1999年招生7.88万人,招生人数增长了将近60%。2000年招生人数达到11.69万人,较1999年增长了48.4%。从1998年到2013年招生人数变化巨大。截至2013年,河南省有普通高校127所,其中普通本科50所,专科77所。另有职业技术学院66所,独立学院8所。普通高校专任教师9.0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0.1%,毕业生45.02万人。研究生教育方面,2013年研究生招生1.2185万人,研究生在学人数3.3317万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1.092万人,硕士3.4218万人,正高级职称7752人,副高级职称2.412万人。

河南省高等教育已经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之后,教育质量的下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在扩大规模教育的同时,提高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应坚持稳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相结合,把提高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制度和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院校要求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政府部门和社会人员包括学生家长等也会参与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当中。所以,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不再局限于院校制定评价方法、评价制度,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高校质量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制定相应的制度。笔者认为,社会人员及机构参与教育质量的评价也应该是一个趋势,而且很有必要。

比如,2012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把教学作为高等学校的根本工作。政策措施上要能激励教学,工作评价中要突出教学。高校的教授为本科生上课要作为高校的一项基本制度,要求学校定期开展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笔者分析研究河南省部分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及独立院校的质量评价制度后,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评价指标的统一性

河南省有本科院校50所,专科学校77所,另外还有独立学院8所。这些不同性质的学校在对教育质量评价的过程中,因办学目的、办学宗旨、教学条件等的不同,评价指标的建立有所不同。但目前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制定质量评价的方法大致相同,甚至存在专科院校效仿本科院校的做法。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本科院校一般采用教学督导、组织学生评教、组织教学质量竞赛、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等方式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专科院校大都采用这些方式,有些院校加上了对教师的考核等方法。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等独立学院,对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做得相对较好,制定了很多的管理细则,比如认定教学事故细则、对调课补课的规定、课堂教学管理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条例、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实施办法等,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评价指标。大部分专科院校教育评价指标,缺少对实验实训这方面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及方法,而只是模仿本科院校的做法,有待改进。

2.教育评价的监督保障机制不健全

大多数高校仍然以学生成绩作为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主要方式,一些素质教育、身心健康水平、生存发展和创业能力等则没有在评价体系中体现。大学生的教育不同于小学生、中学生,学习只是一方面,社会工作和创新能力在各高校制定评价指标中不容忽视。一些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比较简单,主要通过学生评教和科研来进行考核。其实,在学生评教过程中无法确定到底有多少是上课认真的学生进行的评教,是不是真的按照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的评教。在学校设置的学生评教体系中,学生如果不参加评教就无法查阅成绩,就会导致没去听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随便地不切实际地进行应付,结果的真实性有待考证。一些院校尤其是专科院校对教师科研的评价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不利于高校教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3.教育评价主题的不够多元化

教育评价的主题不应只是院校自身,政府的参与、社会各界的参与有利于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政府的参与程度比较大,各级政法部门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制度,院校按照上级制度制定学校的制度。在评价过程中,社会的参与度极低,甚至大多数院校没有考虑到社会的评价,每年组织的让社会各界参与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活动甚少。所以,要稳定发展河南省高等教育,社会的评价不能少,应建立有关的社会评级机制和指标体系。

三、国外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的结构是多层次的,联邦政府、州政府、认证机构和大众媒体都参与评价,相互协调,共同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组织活动进行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创新,评价活动按期举行。英国采用多元评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质量控制、质量审核、质量评价和社会评价。法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法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国家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二是国家评价委员会,委员会主要进行对院校制度的评价、学科评价和法国高等教育状况的总体评价;三是其他机构,如国家工程师职称委员会、学位授予委员会等。荷兰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校外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大学协会,大学的行为指引及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协会,大学协会主要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质量进行校外评价;大学的行为指引根据相关信息设计来生成;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协会,主要对非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状况进行评价。德国比较注重学生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评价,遵循企业的评价标准,以企业在实际中的应用作为评价的标准。

在评价体系的建立方面,参考国外的方式,结合我国国情,在考虑第三方利益的情况下,既要保证教育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又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职业教育,在评价指标建立时要考虑企业在实际中的应用。评价学生的方式要多样化,评价教师的方式也要多样化。

四、河南省高等教育评价方法改进的措施

1.改革教育评价指标

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及独立院校的评价标准要有所不同,高职高专主要突出与学校性质和基本任务相符合的专业建设及实验实训建设,本科院校要制定完善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制定对高校整体发展有前瞻性、实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鼓励高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中主要突出教学业绩评价,对教学业绩的评价也应建立切实可行、能反映真实水平的评价机制。

2.改革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单纯以论文数量、课题数量为主的考核评价方法。要注重论文的质量、课题或者项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注重创新的质量以及在解决实际重大问题中的贡献率和转化率。

3.教育评价主题多元化

除政府的参与之外,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让社会各界也参与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评价当中,能够有效地对高校教育进行监督,提出改革意见和方法。高校要定期组织社会人员参与活动,组织学生家长亲身体验高校教学,感受高校对学生培养的良苦用心,改变现在院校只依靠政府的政策和制度来进行改革和质量评价的现状,为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创新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出版社.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赵娟.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方法比较与创新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3]杨丽,宋天枭.国外职业教育评价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3,(12).

[4]罗丹.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34).

护理质量考核评价制度(定稿) 篇9

一、护理人员的质量评价

1、人员素质;

2、行为质量:行为质量属于环节质量评价,主要是对护理服务的行为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护士在护理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是否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是否贯彻病人至上的服务宗旨。采用明查暗访形式获得其服务态度、服务行为的资料。

3、结果质量:结果质量是对护理服务结果的评价。对护理活动、服务效果的评定、对工作绩效的评定均属于此范围。多为定性资料,不易确定具体数据化标准,结果评定较难,可进综合性评价。服务态度满意率、护理人员年终考核合格率、护理人员培训率、三基达标率。

二、临床护理活动的质量评价

基础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终末消毒评价。

1、基 础质量评价:即 要素质量评价,主 要着眼于评价执行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内容为: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结构、护理单元设施、仪器。护理人员为数量、质量、资格应符合医院分级管理要求。

2、环节质量评价:主要评价护理过程中各环节操作程序、管理程序等。主要评价内容:开展整体护理情况,是否应用护理程序。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数量及质量。医嘱准确率,是否及时,是否动态地修改护理计划。开展主动护理,协调关系。

3、终末质量评价:指每个病人最后的护理结果,护理程序的最后效果评价也属于终末质量评价。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评价是不可分割的,采用三者相结合评价。评价结果所获信息经反馈纠正偏差,达到质量控制目的。

三、护理差错事故的管理:医疗差错、事故与纠纷,均属医疗缺陷范畴

1、差错事故的概念及评定标准。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根据给病人直接造成的损害程度来划分:一级事故:指因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二级事故:直接造成病人严重残疾或严重功能障碍,导致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者三级事故指损伤病人组织器官或肢体,千成病人残疾或功能障碍,以致部分丧失劳动力者。医疗事故定性:根据产生的原因确定的。责任事故:工作失职或违反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常规,发生诊疗护理错误,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后果。技术事故:诊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虽然遵守了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和常规,但由于业务技术水平和医院设备条件的限制,发生了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后果。护理差错:凡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护理过失,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2、护理差错评定标准:一般差错标准、严重错误标准。

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各科室要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发现者及时登记发生差。护士长要及时上报,并组织讨论与总结。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及不良后果。各种有关记录,应及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准备鉴定。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

四、临床护理服务评价程序

1、制订质量评价标准: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所事实与标准比较以后,才能找出差距,评价才有说服力。所以确立适当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标准的要求:具体,条件适当,易于评价具有衡量性,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做法:产生标准,确定有关的评价信息,决定信息收集的方法、途径。

2、收集信息途径:汇报统计制度,制订质量检查制度;做法:收集信息,对照标准评价分析信息、制作质量管理图表。

3、纠正偏差:执行结果与标准对照后,找出差距,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求提高护理工作数量与质量。做法:进行判断找出差距、提供反馈信息、提出纠正措施及改进方案、检查评价循环。

五、评价中的注意事项。防止偏向、标准适当、重视反馈、培训人员

六、护理质量评价的结果

1、应用统计方法就是将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推断从中揭示出规律性东西。

四家子中学德育工作评价制度 篇10

1、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德育工作会议制度。

2、每学期期中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汇报会制度。

3、每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辅导家长一次制度。

4、每学期评选一次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制度。

5、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制度。量化考核实行周、月报表及周一公开制度。

6、每学年在学生中评选一次学雷锋标兵制度。

7、每周一早9:25举行升国旗、唱国歌制度。

8、每学期组织学生读一本好书、唱一首好歌、看二部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制度。

9、每学期都结合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制度。

10、每年寒暑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制度。

11、每周一第八节召开班(团)会制度。

12、每学期期初开展一次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考试达标制度。

13、每学期评选一次先进德育典型课制度。

14、每年三月开展学雷锋活动制度。

15、班主任工作制度。

16、每学期班主任家访三次,与每位学生谈话一次制度。

17、班主任手册、学生点名册、班务日记、家庭通知书填写制度。

18、班主任实行晨、午检制度。

19、班主任、干事上岗实行聘任制度。

20、班主任、年部主任、干事工作计划、总结(德育)上交制度。

21、政教人员中、午晚上值勤护校制度。

22、每两年召开一次学代会,团代会制度。

23、每学期召开纪律教育大会制度。

24、学生出入校门制度。

25、安全文明学生、安全文明班级评比制度。

26、运动会、队列广播操比赛制度。

27、学生一日常规制度。

28、学生会干部执周检查制度

29、“三差生”建立档案、德育领导小组成员承包“三生”制度。

30、邀请校外德育辅导员、老干部、英模来校报告制度。

如何进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 篇11

历史教学评价与其他学科一样都是包含一系列评价步骤与方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指向预定的评价目标。评价者依据目标收集资料,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后,形成定性与定量的价值判断。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的确立,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认为教学评价应采用如下模式:

采取历史学科档案袋的评价方法:概括说来,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历史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期末考试及平时考试或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一件历史教具小制作(照片资料)、学生写的最佳历史研究论文、学生参与的一定量的最佳争议和讨论、学生提出的最佳原创历史理论、关于历史问题的最佳议论短文、关于当前事件的最佳评论、对学生所读历史传记的最佳评论、学生历史学习方面获得的表扬或参加活动书面评价材料及表彰证书的影印件,还可以放入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有关材料等等。以历史学科档案袋来代替成绩报告单,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肯定成绩,激励进步,看到不足,继续进取。

采取星级、分数、评语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星级考核、分数、评语相结合进行评价则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以分数单一评价而带来的弊端,而更能全面、标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星级评价是一种等级制评价方式。在情感和操作领域检测的结果中,根据其水平能力的强弱而制定相应的星级。评语是对个别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作补充说明,以便让学生及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得到一个全面、标准、确切的综合评价。

采取“等级+评语+特长”的评价方法:课堂作业、课堂检测、单元验收、期末测查均可采用这一方式评价。与此相配套的办法有:一是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全面发展情况进行多层次评价和全面评估,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期末由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和小组分别评定,得出一个综合评价。二是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摒弃一张考卷定高低的旧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历史成绩。为使成绩公正客观,需要师生双方都有丰富的记录资料,包括考试、作业、各种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课堂演讲、讨论、辩论、历史活动课中的表现、参加有关竞赛情况等等的记录。三是改革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四是学生操行评定要求教师用真挚亲切的语言,侧重激励作用,使评语在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成为沟通的桥梁。

总之,历史素质教育呼唤全息评价,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只有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全息评价,才能使历史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解读中学英语教学评价理论 篇12

最早提出评价概念的是美国学者泰勒。在20世纪30年代, 美国教育在进行“八年研究”期间, 泰勒在论述课程实施效果时就提出了课程评价的概念。他认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经营目标的程度的过程”。在他看来, 课程评价是查明已形成和已组织的学习经验在实际上带来多少预期结果的过程。

有课程专家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估任何一种特定的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效果的过程。”认为课程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活动, 评价的目的是价值和效果断定。或“课程评价包含判断课程系统的效果和所规划的课程的效果的那些必要的过程。”认为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中的一个必须的过程。”

在这些论述中使用的都是课程评价这一术语。而一些学者则直接使用评价这一术语:“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 因此评价是为决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或“评价能完成的最大贡献是确定教程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 评价是“为作出教育方案的决策, 搜集和使用的信息。”认为用于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远比总结性评价重要得多。

美国教育评价标准委员会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81年的定义是:评价是对某些现象的价值如优缺点的系统调查 (Joint Communities on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Evaluationsof Educational programs, project sand Materials, 195一) , 这里指的是教育评价。

在上面这些论述中, 课程评价、评价、教育评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二、国内“评价”的内涵

我国关于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 在部分学者教育学的著作中, 也论及到评价, 但各自使用的术语不同, 在引进外文资料的时候, 各自的翻译也不同, 造成我国评价概念的混乱:

“我们认为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通过系统地搜集有关信息, 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 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这里使用的是课程评价。

“教育评价就是所有参与教育的工作人员利用一切科学方法, 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进行测量与评定, 并在此基础上, 比较、分析教育现状所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这里使用的是教育评价。

“从本质上说,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 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系统调查与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是对学校课程现实的 (己经取得的) 或潜在的 (还未取得, 但有可能取得的) 价值作出判断, 以期不断完善课程, 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这里出现了教育评价和课程评价两个术语, 显然, 这里的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下属概念。

从上可以看出, 学术界对评价这一术语的使用是很混乱的, 其原因是由于对评价下定义的角度不同, 层次不同, 在使用这一术语时又没有作很好的界定, 因此造成概念使用的混乱。为了避免这种混乱, 本文对出现的几种术语作了一个层次划分, 以便表述的清晰:教育评价是对某一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期整个教育的价值和效果的判断, 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属于政策层面;课程评价是对某一具体课程实施的价值判断, 为课程的改进提供依据, 属于实践层面;教学评价是对某一学科教学效果和价值的断定, 为这一学科教学的改进提供依据, 属于操作层面"在这些概念中, 教育评价包含了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 课程评价又包含了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的方式很多, 但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重要的方式之一。

三、结语

2000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把过去的“考试、考查”改为“教学评价”, 并一直沿用, 所以, 在本文中笔者使用了“中学英语教学评价”这一术语。英语教学评价是对英语学科教学效果的判断, 它包括两个部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英语教学评价的方式很多, 一般常见的有听课、评价表、测试、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等。由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体现出来, 所以, 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是对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效果的评估, 其核心是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语言能力的培养以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测量, 因此, 语言测试是英语教学评价各种手段中最重要的手段。

摘要:有教育活动就有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体系中, 评价是重要的反馈和调节机制, 是课程编制的核心。在评价过程中收集的资料是判定课程优劣、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 评价对教学有着巨大的反拨作用, 评价既是对课程实施的检测, 也是课程发展的导向, 在教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术界, 评价概念的使用比较混乱, 有的学者使用教育评价, 有的学者使用课程评价, 有的学者使用教学评价。随着学科教育学的兴起, 也常见到某某学科教育评价, 如英语教育评价、数学教育评价等术语出现。这种混乱不利于对评价概念的把握, 因此本文将对这些概念进行一个梳理和辨析, 把这些术语作一个必要的区分。

关键词:教育评价,课程评价,评价,辨析

参考文献

[1]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6.

上一篇:欢乐的“六?一”作文下一篇:高一计算机电子教案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