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2024-09-0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共11篇)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以及《共产主义原理》等著作中都作过多种表述。对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必须通过对以上多部著作完整思想的分析上去把握。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一个关于政治、哲学、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原理。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才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自由的综合发展, 除此之外, 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操的高度发展, 以上几方面的发展, 在一个人的身上须是充分的、协调的、有机统一的。有关一个人的发展的涵义, 它所表示的就是发展的内容以及发展到何种程度, 也能理解为一个人的体力、智力、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各个方面怎么发展和发展到何种程度。但是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解释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发展, 也不能解释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指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所谓自由发展中的“自由”和“民主”、自由中的“自由”, 在词义上是不一样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 所谓自由发展具有这样两方面的意思:第一, 自由发展就是说一个人的发展不应受到强加给他的任何活动和条件的限制;第二, 自由发展指的是人的发展不能超出自我的控制范围。

综合地历史地考察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看到, 它的含义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各项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 又包括智力;既包括各项能力, 又包括综合素质等。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适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第二, 人的全面发展还应是人在思想觉悟、道德面貌以及精神情趣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们“只有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来获得他们自己的发展”, “除此之外, 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括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具体指出过,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 如人同自然的关系, 人同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同自身的关系。

第三, 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 而且应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当代意义

第一,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人的全面发展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应的, 只有当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 我们每个人才能够全面地发展, 正如马克思讲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只有在那个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第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应齐头并进

只有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人们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 也只有通过社会化生产, 全体社会成员越来越富足的物质生活也才有可能得以保障, 从而, 也保证了他们的体力与治理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这表明人的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但反过来讲, 经济的发展要服从于人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社会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中国必须要把经济搞上去,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能否一定要等到经济发展上去了, 国家强大人民富裕了之后, 再去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 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发展要齐头并进, 不可厚此薄彼。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涵义十分丰富, 在当今世界仍具有现实性, 尤其对像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 具有绝对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当然,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如何处理好大力发展生产力与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 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丰富的内容解决了关于人的发展及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而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方式的探索使这一理想更具现实性, 在当今世界, 人的全面发展仍是各个领域共同面临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篇2

关键词:人的发展;过程;内涵;实现

中图分类号:A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44-03

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逐渐进化、不断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批判地继承西方先哲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创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随着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转变而不断发展的。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逻辑发展过程

人是历史的前提又是历史的产物,人不仅创造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同时也为他所处时代的物质发展水平所决定。人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史,对人的发展的认识同样也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

(一)雏形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的开展,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是,劳动的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工人生活日益贫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并著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章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的角度考量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发展,“工人对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①充分表明劳动者被劳动对象奴役和压迫,造成人的发展畸形和片面化的现实。摆脱异化,实现人的类本质是马克思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初追求。尽管马克思这时还没有提出较为系统的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但这里却孕育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异化劳动为考察个人全面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二)形成期——从《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将对人的认识引入到实践领域,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人的发展过程是实践发展的过程,他坚持实践的观点,以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为起点来揭示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哲学前提,把现实人的发展引向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坚持从历史的和现实的人、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分工到阶级的分化的逻辑考察历史。同样,对于人的发展,马克思也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社会分工出发对人进行历史地考察。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就个人自身来考察个人,个人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他成为片面的人,使他畸形发展,使他受到限制”。③这样,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旧式的社会分工所造成的人体力和智力的畸形发展。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应地发展起来,为了更多的获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利用各种手段剥削无产阶级,这种私有制下所产生的的人的异化劳动是造成人畸形发展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只有消灭旧的分工,消灭旧的所有制形式才能打破旧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分工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间环节,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马克思通过考察分工,第一次把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站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考察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德意志意识形态》不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的代表作,同样,它也标志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的形成。

(三)发展期——从《哲学的贫困》到《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促进人解放和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初步形成以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中又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了这一理论。马克思说:“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④《共产党宣言》在论述共产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是这样说:“代替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这一时期,马克思在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同时,还从发展生产力、消灭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发展教育等方面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和路径,这些都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成熟期——《资本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经典论著。在文章中,马克思强调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出发,也就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出发,来揭示三大社会形态中的人的发展状态。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能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⑥这样,他就将人的发展历史总结了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通过历史的考察,说明人的全面发展的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样,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流通的过程,发现剩余价值规律,自由时间成为人全面发展的衡量标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⑦自由时间的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可以直接运用来发展人的全面能力,基于此,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走向成熟。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经历了从黑格尔主义者到超越费尔巴哈主义再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同样,对待人,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现实、从思辨到科学的过程。马克思所指的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人,是有个体生命意识和社会意识的人,是个性自由、能力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和谐的人。

(一)个人个性自由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每个人的个性能自由地发展。人的片面发展是指在资本主义等旧的社会分工条件下造成的人的发展的畸形状态。这种片面发展的人,只是承担社会发展中的局部职能。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或批判者”。⑧这样人的活动就成为了自由的,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不被异化所影响的自由活动。人不仅可以从事创造物质资料生产的活动,也可以从事改造人自身的活动,分工再也不是导致人发展的桎梏。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实现自身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解放,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全面发展的个人就是在不同的劳动工作中,不同的工作职能中,让自己先天得到以及后天培养的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和锻炼,包括人的劳动能力、逻辑思维、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这就将人的发展从片面的生产中把人解放出来,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人与人、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是自然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它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体现为只有群居和集体的活动才能战胜大自然的威胁,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分工的多样化,人之间的依附关系逐渐被对物的依赖关系所取代,人逐渐变为被产品束缚的人,但这恰恰从反面说明了人和人关系的日益紧密性。人在从事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处在丰富的社会关系中,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像的或设想的全面性, 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工具的便利化,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成为现实。人们成为世界性的公民,当然,这样有利于更民族更好地吸收外来的优秀成果,促进人类的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个人个性发展、个人能力全面提高以及个人同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体,我们应在科学认识其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其实现条件,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寻找理论支持。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在马克思之前的许多思想家思考人的发展问题,都是从抽象的人出发。马克思坚持实践的观点,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寻找现实路径。

(一)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得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可以更好的促进人的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它还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为人争取获得更多的自由时间。生产力较为低下的古代,人必须用多的时间才能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工厂和机器大生产的迅猛发展,生产效率逐渐提高,这样,人们才会有更多的时间来促进个性和全面的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 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联合起来的人占有生产力的总和, 使生产力的发展成果用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做好物质铺垫。

(二)建设先进制度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政治保证

旧的社会分工导致了人的畸形发展,只有消灭旧的社会分工,旧的私有制,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政治保证。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因素日益凸显,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生产关系无法相容的地步时,这种旧式的生产关系就要被打破,为消灭旧的私有制度做准备工作。马克思以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异化劳动为起点,深入到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腐朽部分,他一直强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建设先进的社会制度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保障,共产主义就是这样的联合体,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都是其他人发展的条件。

(三)大力发展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用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的生产,而且还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技能教育能教人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文化教育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文化素质,为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在探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时,我们就从根本上掌握了立足点,只要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够不断实现社会制度进步的,通过教育的方式促进人、社会进步的,都是可以采取的方式。

总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它的内涵和实现条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环节。只有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发展路径探寻的认识后,才能更好地立足实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应该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 释:

①②③④⑤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135,165,228,422,165.

⑥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7,36.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吴向东.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N].光明日报,2002-5-14.

〔6〕吴向东.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1):29-37.

〔7〕郑永廷.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J].北京: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3

本文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人是类、群体、个体三种存在形态的统一的理论;并以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透视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和全球化、中国社会发展阶段、能力本位、自由、人权等当前学界的热点问题,旨在说明马克思的`人的存在形态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 者:沈湘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100875 刊 名:唯实 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 年,卷(期): “”(7) 分类号:B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   存在形态   类   群体   个体  

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质 篇4

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质

人的本质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直接决定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理解.而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吕昕阳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社科系,江西,南昌,330034 刊 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3 5(2) 分类号:A811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理论   思想实质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5

第三页ppt 劳动异化在:劳动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于劳动者而在他之外存在着

第八页ppt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首先是“人”的概念,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而西方提出的早期人本观念,主要是相对于神本观念的,其次是“本”的概念。从哲学上看,本,一种是指世界的本原,另外一种是指事物的根本。而“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而是根本的本,本是末的对立面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就是突出人的重要性

“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区别

1、“以民为本”是我国古代国君为了使其统治具有合法性依据而提出的,“以人为本”则是在吸收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而提出的,提出的目的和实践具有一致性 从古代的法律规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能看出,民指的是庶民,其地位是极其低下的,和天子的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从某种意义来说,民事庶民,而官僚阶级才称的上是“人”,而我们今天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人民的地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不再有阶级的差别。

第11页ppt

以人为本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具体落实和时代体现

一、“以人为本”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表现

马克思在描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时说道,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人们可以按需分配劳动产品;劳动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时间;每个人的发展是他人发展的前提和手段,人摆脱了物的束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对人的束缚的基础上,对未来人的发展形态所进行的抽象概括,这种概括很明显针对私有制,提倡平等(平均)、集体、公有(共有)等价值理念。但是,这样的抽象概括并没有涉及到人的发展条件、社会发展手段等具体实践内容,因而不免具有理想化特点或者说浪漫主义特色。

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十八大重申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的地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纯粹的集体共有的观念淡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等以人为本的思想必然强调整体利益,但也把个人利益提高到不容忽视的地位,倡导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结合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

二、“以人为本”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最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我国虽然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但是生产力的发展无法跨越,必须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创造条件,提出了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想与现实的社会发展条件结合起来,指出当前设建设中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实际提出了自己的战略部署。从我国沒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上来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一次次从理想转变为现实,更加贴近社会主义的建设实际,成为“人的全面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第10页 以人为本实现了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从理论形态到实践形态的突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生存土壤)怎样适合中国的土壤,就是把范围缩小,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关于人的内涵差异

在马克思那里,人是指创造历史的每个人、所有人。而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根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是一个带有强烈政治立场的术语,与官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立的,比如说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就暗含了两者的对立。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折射,到共产主义阶段,国家,阶级消亡,人民就被人所代替,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是关于自由的缺失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一个完整命题,但是目前中国社会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却存在着明显差别"从国家治理层面上来讲,历代领导人在确认共产主义社会基本原则时大多都使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概念,而在确立社会主义目标时又使用了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情况表明自由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修饰词,而是一个十分讲究的提法历代领导人之所以不在社会治理层面提出人的自由发展,并非是对自由的无知,他们清醒地知道,人的自由发展的实现需要更高社会条件,是今天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远远不能成就的。

3、实践层面上

改革开放35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这些成就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只迈出了很小的一步,马克思按照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为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阶段,物的依赖关系阶段,自由个性阶段,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处于对无的依赖阶段,甚至是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度阶段,人们长期从事同一工作而患上的职业病,具有正式编制的工作被称为铁饭碗,下岗就失业,毕业即失业的待业大军反映的正是个人对工作、对单位的严重依赖。就整个社会来说则表现为对权力的依赖,平民对官 员、下级对上级的依赖,父母官,包青天,为民作主的提法正是这种依赖关系典型而曲折的反映。

第12页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明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更好的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宏观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生产力,建设物质文明,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历史,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人的全面发展程度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的。人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条件下,生产力的总和才可能为社会所占有,社会财富才有可能从支配人的异已力量变为被每个人所支配的力量,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没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物质资料缺乏,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

大力发展生产力,使人们完全摆脱贫困状态,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前提。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最终成为生产的主人。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人们才会把劳动当作自我完善的根本手段,而不是仅作为谋生的需要。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产品,人们才拥有充裕的时间。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在传统社会中,民主法制很不健全,社会生活靠某种权威和习惯维系,人的交往范围极其有限,人们参加社会活动的广度、深度也受到先天和人为的限制。管理国家和社会是作为一种阶级特权存在的。随着社会发展,民主、法制制度越来越健全,民众越积极、有效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参政议政的水平大大提高,民主法制意识逐渐增强,法律和社会公德指导着个人生活、个人交往,表达能力日益受到重视。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特点是民主的普遍化、多元化——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同时还要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还要真正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发展这种新型民主,是人走向全面发展重要的政治前提。

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如果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质,而缺乏精神,这就绝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也绝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只热衷于物质生活而无视精神生活,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人的幸福、尊严和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实践已经表明,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4、建设生态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是客观物质世界演化和发展的最高产物,社会的发展,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最终成为解释人类全部文明史的唯一途径。当前,我国提出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5、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人的素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人类诞生之初,学习就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人类文明才代代繁衍。学习是人们认识生存生活,认识社会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6

一、法兰克福学派及马尔库塞简介

法兰克福学派创建于20世纪初, 因其活动中心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而得名。1923年, 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成立, 标志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正式成立。它是欧洲的第一个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 卡尔∙格林贝格担任第一任所长。20世纪30、40年代起, , 法兰克福学派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该学派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以及哈贝马斯等学者。法兰克福学派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着眼发达工业社会中的问题和现象, 以马克思思想为基石, 吸收了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现象学等哲学流派, 形成法兰克福学派最负盛名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 该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否定的辩证法”“交往理论”等思想迄今为止仍影响着众多理论研究者。

20世纪早期的欧洲各国, 人们还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中恢复, 法西斯的战火就已迅速蔓延。为了躲避纳粹迫害, 刚刚组建不久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阵地——社会研究所决定迁出法兰克福。当时已是核心成员的马尔库塞同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力阵容一同辗转迁往美国, 继续社会学研究工作。战后, 马尔库塞并未同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等人一起返回德国重建研究所, 而是留在美国, 成为这个最发达的工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历程的最佳“见证者”。作为欧洲法西斯的受害者之一, 马尔库塞在德国亲历了纳粹政府以大众文化为武器对民众进行的奴化统治和意识形态控制。来到美国以后, 他对当时美国大众文化盛行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考察, 并看出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具有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实质。据此, 他将对哲学、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批判与资产阶级的批判相结合, 始终站在了资本主义批判的最前沿, 也正因为这种激进的左派和彻底的态度, 马尔库塞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新左派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精神领袖。

二、单向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内人的存在状态

随着科技革命的完成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 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与马克思所描述的对工人进行赤裸裸的剥削时代已然不同。大机器生产使得生产力大幅提升, 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生活于此时的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日常生活的合理化、娱乐化使得人们不再想去思考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阶级之间在表面上的差距不断缩小, 发达工业社会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 阶级矛盾确实消逝了么?剥削与压迫真的不存在了么?对此问题, 马尔库塞给予了否定的答案, 他透过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表面的繁荣景象看到了潜在的危机:即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 不管是作为主体的人还是社会本身都已经丧失了批判性, 成为没有“否定向度”只有“肯定向度”的“单面人”和“单面社会”。

马尔库塞指出健全的人和健全的社会都应内在地包含有两个相对的“向度”, 即认可的“肯定性向度”和批判的“否定性向度”, 两种向度的存在使人成为一个有觉悟力、有创造性的理性主体, 使社会成为一个具有包容力和内生力的活动场景。然而, 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了没有批判性、没有否定性的“单向度的人”。在马尔库塞的思想体系中, “单向度的人”指的是身处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 此时的人们生活条件与工作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 他们沉浸于物质生活之中, 没有精力和兴趣去探索另外的生活方式, 愈加成为只有肯定性、认同性, 丧失否定性、批判性和超越性的“单向度的人”。

在马尔库塞看来, 形成“单向度的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 劳动生产率得到不断提升, 大机器作业迅速普及开来。在这种条件下, 身处发达工业时代的人们也不再像生活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那样备受剥削, 整日在混乱闷热的工厂中劳作, 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控制愈加隐蔽, 技术理性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社会统治日益合理化和固定化。

技术的进步仿佛与人生幸福挂钩, 通过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能够拥有更多的消费品、享受更加便利的生活方式。但是, 在马尔库塞看来, “决定人类自由程度的决定性因素不是可供个人选择的范围, 而是个人能够选择的是什么和实际选择的是什么”。他指出, 在现有的商品和服务中进行选择看似自由, 而实际上人们只是在有限定的范围内去挑选, 只能从已被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中进行挑选, 这种无需思考、无需费力创造只要接受控制的模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有效地窒息那些要求自由的需要”;三是虚假“需要”的制造。马尔库塞认为, 发达工业社会的生成以最大限度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人们似乎是为了商品而生活。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然而, 这种需要在马尔库塞看来是“虚假的需要”。他指出:“为了特定的社会利益而从外部强加在个人身上的那些需要, 是坚信、侵略、痛苦和非正义永恒化的需要, 是‘虚假’的需要。”生活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大多数的需要都可被认为是虚假需要, 这其中包含消费习惯、娱乐方式、休息方式等, 诸如此类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资本主义社会通过制造虚假的需求与满足虚假的需求, 使人们日益顺从于商品生活, 批判性与否定性消解在物质丰饶的社会中。正如马尔库塞所指出的那样:“当一个社会按照它自己的组织方式, 似乎越来越能满足个人的需要时, 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逐渐被剥夺。”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丧失批判性日益成为“单向度的人”的状况, 马尔库塞提出要在技术理性社会中恢复人的“爱欲”。他指出,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严重限制人们思想的社会, 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代社会表面上提供给人们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 但是人们为之交换的是个体的否定性和批判性, 在高度组织化的后资本主义社会, 个体只有持“顺从”态度才能在社会组织中生存, 即便本能受到抑制也很难有足够的动力形成反对力量。“发达工业社会的发展内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技术进步=社会财富的增长 (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 =奴役的加强。”商品拜物教催生了追逐物欲的人,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物的奴仆。与马克思通过改变生产方式达到共产主义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解放不同, 马尔库塞选择了将恢复人的本质作为全面的人的生存状态。在论述如何打破发达工业社会的“单向度”维度时, 马尔库塞勾画了一个带有乌托邦意味的实现路径, 即倡导建立一个爱欲与文明相结合的社会, 即非压抑与理性协同并存的社会。他认为, 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能够有动力反思资本主义, 进而打破这种野蛮生存状态的就是人固有的本质, 即爱欲。马尔库塞把爱欲定义为“可以使人获得一种全面持久的快乐, 并使社会建立一种新的关系”。马尔库塞认为, 发达工业社会中爱欲与文明不再是对立的关系, 相反二者是可以和解的, 形成满足人们真正需求的“无压抑文明”。马尔库塞的这种打破“单向度”境遇的理论无疑带有理想性和不彻底性, 这也是马尔库塞思想理论的局限性所在。

既然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已经顺从于既定的生活模式, 那么是否还有革命的阶级存在, 是否还有解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途径?对于这个问题, 马尔库塞持乐观态度。他指出,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 包括那些流浪者和边缘人, 以及少数族裔和有色人种, 失业人员和生活无依的人, 即使他们没有主动革命的做法, 但他们对现存社会的不满情绪也是映射社会问题的暗流, 这股暗流一旦汇聚成势就会成为革命的主力。然而, 马尔库塞的观点也招致了其他学者的批评, 他们指出, 马尔库塞把发达社会中的边缘人作为革命的主体的理论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而对于现代社会能否摆脱技术理性统治的问题, 马尔库塞也没有给予明确答案。但是, 马尔库塞仍然抱有希望, 他指出, “社会批判理论并不拥有能在现在与未来之间假设桥梁的概念, 它不许诺, 不指示成功, 它仍然是否定的。它仍然忠诚于那些不抱希望, 已经并还在献身大拒绝的人们。”

三、从超越“单向度的人”到人的全面解放

马尔库塞把“单向度”看做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 这与马克思的思想有着某种相近之处。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因其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 使得工人的劳动处于异化状态, 人的创造物反过来限制了人本身。随着商品拜物教的形成, 人们的劳动愈加繁重, 劳动与劳动产品愈加割裂。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是在人的异化状态得以消灭, 私有财产制度消失后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那时的人们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 总之, 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 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 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 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实现对个人本质的完全占有才能够达到人同外物的关系合理化, 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解放, 这种对个人本质的完全占有的状态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得以实现。马克思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与马克思的通过实现共产主义最终达到人类解放的理论不同, 马尔库塞寻求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实现人的变革。在他看来, 突破人的“单向度”境遇的方式是建立“非压抑性的文明社会”。马尔库塞把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为两个时期:原始时期和成熟时期。在原始阶段, 是一种缺乏的非压抑性分配, 在成熟阶段是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中的合理组织。他指出, 马克思依靠无产阶级进行社会革命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下是不现实的。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 异化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 必须通过一种总体意义上的革命才能恢复社会与人的双重向度, 他将之归结为“革命的成功必须依赖于新感性的建立”。

马尔库塞与马克思站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人的境遇给予了同样的关注, 并各自提出了实现人类解放的路径和方式。需要注意的是马尔库塞对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改造有着浓厚的乌托邦意蕴, 是一种修补理论。从人的历史发展进程上看, 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仍是建立在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不断更新上, 印证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性和正确性。尽管如此, 马尔库塞的思想为我们提供的研究和实践的新视角和新思路, 对于全面理解人自身的解放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仍有重要意义。

摘要:马尔库塞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核心人物, 也是西方新左派运动的精神领袖, 他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刻剖析, 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的人是丧失批判性、缺乏否定性的“单向度”的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是马尔库塞学术思想的重要来源, 将马克思人的异化状态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人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对深入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马尔库塞学术理论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4]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5]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6]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7.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7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旨在追求和培养社会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是从主体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中引申和凸显出来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崇高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思想政治教育;选择;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47-0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造就和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与全面发展的丰富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性,同时人的本质也是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体力和智力能力多方面充分和谐、自由的发展。人应该是会做一切工作,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高度文明的人。人的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研究人的本质有助于正确认识教育对象,有助于认识人的思想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根源,有助于科学地认识人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掌握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完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可见,从哲学来讲,人的本质是劳动,从现实性来讲,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矛盾,因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是指人的本质受生产关系的制约。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原理出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的本质呈现出不同形态。在阶级社会里,由于人们的思想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人们的政治、法律、道德、生产关系都呈现出鲜明的阶级色彩,因而人的本质也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同时,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人且有共同的自然属性。所以,我们不但要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看待问题,也要克服片面性,综合考虑人的各种自然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极其丰富,人的本质的丰富性不仅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层次和方面,而且还表现为在每一个方面,人的本质都各有特点,人的本质是他的各种本质特征的综合。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结合每一个具体情况作针对性教育。人的本质是发展的。从宏观来看,人的本质可能会异化,也会克服异化,而且在不同社会形态中或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历史时期.人的本质也互不相同。从微观来看,个人的本质出于所受教育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而向不同方向发展。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而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也是旨在追求和培养社会主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素质的教育,是从主体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中引申和凸显出来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崇高的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研究的理论依据。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选择过程或者环节中始终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为依据和导向,充分张扬人的个性,重视人的能力的提高,关注人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促进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与发展。

一、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尊重人的个性发展

马克思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人。”[2]马克思说:个性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在早期社会形态中,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很强,人们相互依存,每个个体呈现出来的个性并不明显,而在私有制社会形态中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社会有了一定发展,但人对物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人的个性还是难以形成,只有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的个性才可以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者是统一的。一方面,全面发展是个性自由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程度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发展难免走向极端和片面。另一方面,个性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条件,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也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展现人的个性,人才能在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中充分发挥主体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并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主体总是个性化的主体,其需求往往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只有尊重主体的合理需求,才能培育既符合社会规范要求,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健全品德和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应以主体性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弘扬人的个性,为个性的健康充分发展创造必要的环境与条件,努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重视增强人的能力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既能使人和自然存在区别开来,也能使人和其类存在区别开来。人的自然存在以人自身的自然和人之外的自然为关系对象,而人的社会存在则以他人以及社会关系为对象。人的类存在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为对象,而人的社会存在则不仅基于此,更重要的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性为对象,人的社会存在表明了社会关系角度的个人的存在,表明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表明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把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的观点,意味着人不再是作为类存在的那种抽象的存在,是从事具有社会性质的具体的劳动的存在物。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性来说只是具有个性意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具有与主体性相对应的能力,以帮助主体性可以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促使自身主体性得以不断发展。人的能力主要包括生产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精神活动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其中创造能力是最高形态。同时,这种能力是与时俱进的动态的能力。从过去强调以物为本,到当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变化,意味着社会发展对人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关注提升人的主体性

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体,还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内涵和重要条件就是人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特别强调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导向,关注提升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曾说:“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3]罗杰斯曾说:“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疑,同学生建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4]马克思的话表明,只有主体具备一定的角色意识,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具有实效性的教育结果。罗杰斯则从主体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角度谈到了主体素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性的影响问题。其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首先是靠主体来运用和实施的,方法的实效性就首先受制于主体。如果主体具有强烈的角色意识和主体意识,他就会时常主动地去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结果的实效性问题,发现现行方法在发展着的实践中新出现的实效性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结果的实效性。反之,如果主体缺乏角色意识和主体意识,缺乏应具备的运用方法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方法的实效性就可能发挥不出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没有保障。方法的实效性正是依赖于主体才得以发挥出来。主体对方法的实效性具有影响作用,作为教育的对象—客体同样也存在着相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

[4]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C]//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75.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8

1)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3)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4)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总是与科学发展紧密相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也必然给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极大的影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使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当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极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科技革命在许多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

(2)为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形成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4)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正确的。事实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发展,不仅没有推翻马克思主义理论,反而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9

早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就立足于现实,从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出发,以宽广的世界历史视野来审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深刻地揭示了世界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科学地预测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创立了科学的世界历史理论,从而为我们科学分析和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宝藏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一)为我们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提供方法论依据

从生产力角度来看,世界历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交往普遍发展而引起的。正是以机器大工业为主要特征的工业革命及其所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才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使各国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从而使整个世界的生产和消费连为一体。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由于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认为,虽然世界历史的形成就其直接表现来说是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但是资产阶级之所以拼命开拓世界市场主要是由于资本的无限增值和扩张的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指出,资本的本性是对剩余价值————货币的追逐,因而在资本的概念中,已经包含着对市场的开拓,“到各地追逐黄金使一些地区被发现,使新的国家形成”,从而,“把遥远的大陆卷进交换和物质变换的过程……并把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因此,创造世界历史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世界历史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经济全球化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从生产力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客观进程。一个国家如果拒绝全球化就可能被甩出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轨道。“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质上就是要我们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它是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积极的实在的回应。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可能在国际社会中有我国的发言权,也才有可能谈得上赶超发达国家。

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既然是由资本的运动引起的,那么,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并非只是机遇,更大的其实是挑战,因此,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条件和机遇的同时,还必须警惕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二)为我们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提供方法论指导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由资产阶级开创的,从本质上说,是资本的无限增值和扩张本性的外在表现。另外,马克思又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结构及其内在矛盾的科学分析指出,虽然资本主义社会是世界历史的起点,但世界历史的未来并不属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必然是共产主义。

马克思辩证的历史发展观对我们科学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从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现时代来看,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结果来看,必然是共产主义的胜利实现。也就是说,全球化的发展虽然从目前来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从最终趋势来看,却是有利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因此,我们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要树立信心,积极推动全球化向更公正、更合理、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可能逐步改变经济全球化的性质,使其向着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把西方国家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过程变成融解西方中心主义的过程。

二、对当代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的启示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工具。通过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利弊相间的“双刃剑”,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我们要用世界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和观察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把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同时还要采取措施,合理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一)把握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资金和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市场的扩大使比较优势拥有更多的实现机会,要素的流入使闲置资源得以利用,直接投资有利于加速发展中国家先进产业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进一步准备了条件。经济全球化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垄断特征和掠夺本性。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进一步积累和加深,并且扩展到全球范围。不仅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表现为社会分化和贫富悬殊,而且在全球范围内表现为少数发达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经济全球化将使资本主义的扩张达到地域上的极限,今后缓解矛盾、延长寿命的手段将越来越少,面临的冲突和危机会越来越多。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准备了客观条件。

因此,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全球化,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利用国外的资金和资源,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通过世界市场吸取和占有资本主义文明的积极成果,从而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促进自身发展和构筑向更高级的社会经济形态过渡的物质基础。

(二)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

虽然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但是不能否认,全球化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和斗争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也带来了许多“全球问题”,如南北经济差距问题、东西方关系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文化发展与人的问题等等。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首先,全球化带来发展的不平衡性。到目前为止,全球化进程仍然还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资产阶级总是利用这种主导地位力图向全球输出其生产方式,安排对其有利的国际经济秩序,实现其狭隘的资产阶级私利。全球化进程中的这一残酷现实决定了全球化必然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一面。少数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科技和资本优势以及跨国公司的实力,通过不平等的交换,在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取廉价资源,推销其剩余产品,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这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做出的结论。

其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而且也是一个西方意识形态的扩张过程。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它们利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帮助和推动经济、政治改革为借口,试图把它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强加给发展中国家,以达到世界“西化”的目的。

因此,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人口的关系问题,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口问题是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核心,而当今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因此控制人口是发展中国家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的一个重要环节。政府还要通过环境立法和环保教育,强化国民的环保意识,提倡有利于生态稳定的消费方式,同时鼓励发展科学技术,并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尽可能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在国际经济交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重视环境安全问题。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技术标准,限制外国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的进入。通过国际组织加强在环境问题上对发达国家的制衡与合作,督促经济发达国家停止无休止地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并进行大肆挥霍的做法;在缔结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时,对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的歧视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并反对某些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公害出口”行为。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积极推行环境外交,试图以自己的实力影响有关环境问题的国际会议和协定,掌握国际环境规则制定的主动权。发展中国家必须团结一致、统一立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谈判中的力量,使各种国际环保协定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10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基础之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剥削,个体丧失了人身自由。唯物史观强调人性的复归,通过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仍然有存在和发展的巨大价值。

一、马克思关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阐释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动态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其他理论体系之上。他首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奠定了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第一次正式使用“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明确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的自由联合体”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走向加成熟。他们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揭示三大社会形态中人的发展状态,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历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演进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通过揭示剩余价值规律,发现和论证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条件,从而确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体系。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规定内容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以人的本质理论为基础。他提出人的本质理论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和他所处的社会关系是息息相关的,社会关系体现了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个体,其根源于人的个性,个性把不同个体的人区别开来,这是人的个体的具体本质或个别本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内在的完善和它外在的环境优化的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化的过程。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表现形式

首先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满足过程,人们在享受初次需要的基础上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生产活动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自身的变化。其次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体力和智力,即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和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马克思将其称之为 “人的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再次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4]最后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由一定生产力决定同时反映生产力状况,表现为人类社会一定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实践,就有什么样的人的存在发展方式。社会关系也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人只有在社会中通过彼此积极影响才能更好的发展自身。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其实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间接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在根本上取决于社会关系。这四种形式是新时期人们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人的全面发展凸显了个体的主体价值

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中,个体的存在价值不受重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集体主义至上原则被强化,个人主义精神潜在的被弱化,导致多数人自我意识不强又影响集体精神,最终引发各类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频发。从人的本性出发,人也会首先谋求自身的利益,在这个基础之上,人才会有目的有动力的服务于大众和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重新审视人,回归人的本性,更加重视个体的存在价值,关注人的发展。人应该被看作一个独立的主体而不是社会的附属品,才能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以人为本”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中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在价值目标追求上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人学价值目标是高度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突出表现,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更高领域的升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根本上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精神。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在相互关系不断深化的过程相统一的。当人的需要不断满足,能力不断开发时,人与社会的关系会不断得到改善,最终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人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构建的和谐社会把人的发展看作为一个价值规定与历史现实规定相统一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这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实践中发挥人的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人的发展来推动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和谐。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都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践探索

(一)生产力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动因和最根本的动力

马克思认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自由时间,整个人类的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作用作为必要的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作为一种客观的力量,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却能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的创造性的极大发挥,有助于人的体力、智力和能力等各种技能要素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也有助于人的整体性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遵循由低到高、由不完善到完善循序渐进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遵循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存在是由他们的钱袋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4]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一定的阶段性和过程性,它的推进和实现受制于社会特定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评价标准,因而人的每一发展阶段都承载着人的全面发展终极价值目标的阶段性任务。社会主义的现阶段我们要着力进行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然是一个与人的现代化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相互协调、持续发展和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330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代意义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形势与政策,解读

1 人的全面发展与形势政策教育耦合逻辑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品德课中的一门必须课程, 是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在内的必修课, 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有效途径和主要阵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 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 重大方针和政策, 认清形势和任务, 掌握时代的脉搏,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才梦。

所谓形势与政策教育, 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注重对学生开展特定时期社会客观形势和国家主观政策的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旨趣是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能力和政策水平, 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曲折的能力。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归, 它蕴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因此, 在人的全面发展与形势与政策教育之间架起理论的桥梁, 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诠释形势与政策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严重依赖国家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要点内容, 效果往往收获甚微。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远景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系统梳理和深刻阐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沦的基本观点, 对新形势下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冲击下, 由于大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多元化, 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奉行金钱至上、重金钱实惠, 轻理想追求, 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拜金主义价值取向;有的推崇“有用即真理”, 重知识才能, 轻道德品质, 坚持实用主义价值取向;还有的大学生自我化倾向严重, 惟个人利益至上, 忽视国家集体利益, 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 想问题办事情以能否获得个人私利作为衡量的标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 作为类存在物,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实践活动, 不仅包括物质生产、物质交往也包含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作为社会存在物,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 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精神层面的活动, 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改变当代大学生功利性的追求, 注重大学生能力的培养, 更加注重开发大学生的德育, 要求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并重, 完善大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提高大学生自我培养、自我分析和自我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这一点上看,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当前目标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存在一致性。

3 人的主动发展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仍然以教师说教式的“独白”为主, 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的互动较少, 学生参加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听课任务, 课堂学习缺乏主动性。主动发展是一种个性教育, 也是一种创新教育。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主动发展”中的人, 不是被动、孤立的人, 而是指主动的、具体的、社会中的个人, 不是“某一个人”, 而是“每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展不仅意指“全面”, 而且包含着“自由、充分、和谐发展”。主动发展与被动发展相反, 是指人性的全面丰富和发展;是人作为主体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因此, 马克思人的主动发展理论要求在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过程中提倡“让学生主动发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满堂灌”式的空洞“独白”方式, 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学生的主动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开导与教育, 要想方设法地使学生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愉快的精神状态, 激发学生求知进取、奋发向上的动力和勇气, 帮助他们摈弃浮躁心态, 主动地关注社会热点, 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同时, 马克思人的主动发展理论允许学生在发展程度和知识结构上存在差别, 这既是对个体人的尊重, 也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又一特殊要求。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在年龄层次、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存在不同的地方, 在形势与政策的总体认知水平、关注社会生活问题、社会使命感、课堂和教师的依赖程度、获取形势与政策信息的途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要求不同层次高校在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时要准确、全面把握大学生的特点, 通过深入、细致、全面的调查, 因地制宜地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对各个层次的大学生的状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分析和整理, 尊重和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

4 人的全面发展与形势与政策教育路径构建

第一, 深入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在马克思“主体需要和客体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指导下, 切实把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到实处。第二, 在教学内容上, 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统一”的原则。在以往坚持理论教育的同时, 突出时事政治的教育力度, “一方面坚持用科学、稳定、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来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 预测国内外形势的基本趋势;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思想实际, 针对形势发展的实际, 不断更新教育内容, 始终保持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时俱进的状态”。第三, 建立健全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体制, 提高形势与政策管控的能力, 包括整合领导体制的凝聚力和工作机制和优化教学活动的调整控制能力。第四、构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预警机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冲击下, 由于大学生心智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多元化, 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者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时刻倾听主流媒体的声音和广泛关注海内外不同的媒体的时事新闻报告, 提高甄别真假和政治观察的能力。在实际操作层面, 主管领导应对相关敏感问题有预警能力并做好相应准备。”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高校师生,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凝神聚力,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现阶段, 全面对外开放政策已经让中国和世界密切的融合在一起, 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也是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重要讲话, “用“四个讲清楚”提出了当前宣传思想工作要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四个讲清楚”立足民族传统、历史背景、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说明了阐述中国特色的重要性, 是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任务”。

参考文献

[1]虞强.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06) .

[2]张晓洪, 孙渝莉.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有效机制的构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4) .

上一篇:实习岗位工作阶段感想体会总结下一篇:晒晒我的幸福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