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自我,展望未来

2024-09-13

反思自我,展望未来(精选6篇)

反思自我,展望未来 篇1

反思自我,展望未来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是xxx,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反思自我,展望未来。

青春就是梦想的起源,当我们风华正茂,当我们恰同学少年,梦想将在百花斗艳中怒放。青春的豪情也将在时代的潮流中燃烧。奋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的2018也已过去半学期。我们也在前一段时间进行了我们的期中考试。

这次期中考试不仅给我们查找自己不足的机会,还让我们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给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考试就像捕鱼,每一次考试你都会发现鱼网上的漏洞,经过一次次的修补,一次次的捕捞,在考试的时候,你的知识与能力编成的鱼网一定已经是牢不可破的。这次期中考试,我们的同学经受了或失败或痛苦或成功的洗礼,这些其实是磨练、反省和升华自我的机会,也是我们的收获。

期中考试取得了高分,固然可喜,因为它是过去一个阶段汗水的结晶。但这个成绩不能代表全部,不能代表将来。成功自有成功的喜悦,以此为动力,一路向前,将成功串联,才能铸就更大的成功。但是,失败也有失败的魅力,因为暂时未能成功,我们便有了期待,在努力中期待,在期待中努力,终究会迎来希望的太阳。成功不是骄傲的资本,失败却是努力的理由。某某人,为了发明某某物,失败多少次,才终于取得最后的成功,不应该只是作文时举例论证的材料。战之能胜是好汉,屡败屡战亦英雄。勤奋着,就是美丽的。

期中考试,不管取得怎样的成绩,都要引起我们足够的思考。

一要反思我们的学习习惯。上课是否认真听讲,认真笔记?作业是否及时完成,独立完成?是否主动学习,主动钻研?是否注意答题规范,书写整洁?

二要反思我们的勤奋度、刻苦度、专注度。学问永远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一切少付出多收获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多自问:面对作业,面对压力,是否怨天尤人?我们的学习,是心无旁骛,穷根究底,还是心猿意马,浅尝辄止?

三要反思我们遵守常规的情况。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符合校规要求?是否自觉遵守住宿纪律,就餐纪律?是否注意环境卫生,讲究文明?我们是否也在学习之外的各个方面追求完美?我们是否在为自己创造最稳定、最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学们,为了今后,我们要抓紧现在,只有善于总结,才能赢得未来。一次考试并不是句号,更不能代表我们全部的实力。人生道路有风和日丽的日子,也有阴雨连绵的岁月,我们不能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改变容貌,却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却可以改变自已。我们要从暂时的喜悦中走出来,从暂时的沮丧中走出来,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卧薪尝胆,及时调整自己,为下一次考试做好准备!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同学们,未来的号角已吹响,让我们拿出“豪气面对万重浪”的决心和勇气,创造更好的下一次。

反思自我,展望未来 篇2

关键词:建筑,艺术,发展,方向

1990年6月2日,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7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了《蒙提利尔宣言》。《宣言》中提到,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对大自然,城市景观和我们传统的尊重都是公众所关心的对象。建筑是人们采用天然或人造材料,按照一定的科学原理和艺术法则人为建造起来的空间环境。[1]建筑艺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在建筑物体上的客观反映与艺术体现。建筑艺术是历史的,是民族的,更是不断演进与发展变化的。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这样讲“建筑艺术,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和其他艺术一样,是经济基础的反应”,是通过人的思想意识表达出来的,并且为它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有赋予建筑以民族性,它是社会生活的放映。[2]

1 艺术———建筑“美”的永恒主题

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于自己的建筑物采取简单的美化方式。如通过对墙体的磨光、对屋顶的抚平等一些简单的方式来美化建筑物。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美化方式由简单走向复杂,由单一正走向多样。

当代的建筑物在多个方面体现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如(1)在建造方式上对称方式、墙面的处理等;(2)在材料上大量的使用彩钢、高强度的玻璃,给人以更大的视角;(3)在建筑物的内部装修上,采用了更加新颖的设计理念;(4)在建筑艺术理念上总结了过去好的经验,同时也结合国内外在建筑艺术上新的科研成果,使建筑更好地反映当代的时尚发展,和反映出国家的文化底蕴等。建筑艺术的参考系是古罗马、古希腊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以及我国的传统民居。其中,木质的梁结构充分反映出中国的古典建筑,框架式卷拱结构则充分反映出哥特式的建筑法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本质上体现着不同民族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下对美的追求。

1.1 建筑艺术的起源———原始建筑艺术

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历程中,生存和对美的不懈追求,始终是激励人类不断进取的原始动力。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有了建筑,而建筑艺术作为建筑最为重要的属性之一。建筑艺术是固定的音乐,因此,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建筑艺术,包括建筑造型艺术与建筑中间艺术两个方面。[3]

考古发现,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起就开始了定居的生活。那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只能以大自然中的天然洞穴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山洞,并通过一定的艺术创造,使其不仅更好地满足人类的居住功能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对美的艺术追求。考古学家在法国等地的一些山洞中,发现了原始人创作的壁画,这便是建筑艺术的开始。

1.2 建筑艺术的壮美升华———中国汉代建筑艺术

汉代建筑与秦建筑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对后世建筑以及汉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受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的影响,中国汉代建筑艺术,集中体现在重威思想与壮丽之美的追求,体现了皇权、王权的威严、威风和汉人囊括天下和建筑象天法地、天地人互通互感, 促使建筑艺术走向壮丽宏大的设计风格并吞八荒的雄心和气度。[4]

1.3 建筑艺术的高峰———中国隋唐建筑艺术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历经370年动乱与分裂,中国进入的又一个空前大发展时期。中国建筑也随之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就其建筑艺术而言,也正是中国建筑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其艺术成就集中体现在:城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皇城宫城规模宏硕,相对封闭,偏居一侧;重大建筑的规模大都十分伟大,壮阔,质朴,雄浑;凹曲屋面开始流行;建造园林大规模兴起。隋唐建筑艺术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巅峰。中国建筑在唐以后逐渐程式化。[5]

1.4 建筑艺术的和谐与灵动——中国明清建筑艺术

明清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土、砖、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凡是建造在地面以上的建筑物,无论是宫殿、寺庙、祠坛、园林,或是陵寝建筑,也不管是官式建筑,还是民间祠堂与住宅,几乎都是用木结构建造的。从建筑艺术来审视,明清建筑的大屋顶从屋面、屋脊到屋檐的造型主要以曲线为主,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增添了建筑物的美感与灵动。[6]再配以厚重的正身和宽大的台基,往往使整个建筑体显得安定踏实,体现出一种情理协调、舒适实用、节奏感鲜明的效果。同时,明清时代的宫殿、坛庙、官署、士大夫宅第之类,都受礼教的约束,显得均衡、整肃、对称、协调,有典雅庄重之美。将自然地形和环境的特点来组织空间,进行精巧布局,以最少的人工和最少的改造来达到最大的景效和最高的意境,把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结合起来,将艺术境界与现实的生活融为一体。此外,还在形式单调的门窗,简单的梁、杭、柱和石台基上进行巧妙的装饰艺术加工,融绘画、雕刻、工艺美术为一体,使建筑体更具艺术的外观之美。

1.5 建筑艺术的浪漫曲———巴洛克建筑艺术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意大利, 随着天主教的传播而散发到欧洲各国, 在各国与本民族的传统和现状条件的作用下, 又形成了各自的个性特征。巴洛克建筑以一种折中的手法对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建筑的传承, 推动了建筑艺术的向前发展, 为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先验的范本。巴洛克建筑艺术有七个显著特征:即华丽性、浪漫性、激情性、运动性、空间性、综合性、宗教性。[7]当然,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脱离了现实生活。

2 建筑艺术的共性特征

不同的建筑物体在外观表现形态上可以体现出不同的建筑艺术特点,给人以不同的视角冲击和美感效能感受,而建筑艺术正是通过建筑物的实体造型、建筑物的空间组合与环境因素的科学运用,来表达出建筑师对建筑物本身的一种思想。在表达方式上通过传统的点、线、面的的结合,共同来表达建筑所体现出的一种或多种精神内涵,尤其是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上可以特别地感受到建筑师给予建筑的一种思想。例如,巴黎的凯旋门是1836年为纪念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打败法、奥联军而建造的。其门高49.82米,其外刻有法国著名战役的浮雕,给人以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林肯纪念堂是纪念美国的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造的,在1922年完成。坐落在华盛顿,与东端大厦遥遥相望。在每年的4月16日美国的传统节日复活节,这一天会有大量的美国人来简洁的纪念堂前瞻仰这位伟大的总统,它使人们铭记历史。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则更多特别强调群体组合的美,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 孤立的单体建筑大多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讲究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讲究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格调;重视表现建筑的性格和象征涵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建筑艺术表达方式虽有不同,其风格也存在客观差异,但是,就建筑艺术本身而言,仍然存在着艺术的共性特征。

2.1 建筑物艺术的综合性

不管一个什么样的建筑物,它的首要功能是居住,所以要首先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其次是美观实用。其二,由于建筑物是人来进行施工的,所以它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当地可用的原材料,还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区的气候、温湿度、降水等多个影响因素。从这些客观因素出发,建筑艺术就自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性。

2.2 建筑物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建筑物作为一种艺术,必然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这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在我国的西藏,由于受到当地藏民族生活习惯、藏传佛教和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等的综合影响,因此,藏区的建筑物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普遍的屋顶皆平;墙体收分显著,墙面普遍为边麻藏窗;色彩以红、白、黄等主色调,对比强烈;砖雕被广泛使用等[8]。

2.3 建筑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建筑艺术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首要因素。一个特定的时代,就一定会出现与时代相统一的建筑艺术理念,并最终在建筑物体中体现出来。例如,英国在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时修建的“水晶宫”,就大量使用了玻璃和钢材作为墙体,取代了当时广泛使用的水泥墙体结构,从而体现了时代的特色。首都北京的三大标志性建筑:国家体育馆———鸟巢、2008年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国家大剧院,无不体现出时代的建筑艺术风格。

2.4 建筑艺术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建筑物是人的思想的一种体现,所以它不仅仅是供人类居住、活动的的场所,更是人们思想在特定建筑物体上的一种体现。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国家馆,通过使用“中国红”主色调与中国的传统礼器———鼎的有机结合这一别具匠心的创意,集中体现出中国文化和对世界友人的一种态度。

2.5 建筑艺术的个性化特征

建筑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物质性财富,它的造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它的物质性实用功能的制约。同时,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它又必须为满足人的不同的精神需要努力。但建筑作为一门艺术,无论是从物质性功能出发,还是从精神性功能出发,其造型都必须要有个性,有独创性。因为,没有个性,没有独创性的建筑造型是没有活力,缺乏意味的。从审美的角度讲,建筑造型的个性化,是人们对建筑的一个绝对要素。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和法国的卢浮宫等就是对建筑艺术个性特征的最好诠释。

3 建筑艺术的发展方向

建筑艺术是“流动”的艺术,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新时代。从世界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审视,同时结合21世纪建筑艺术已经初现的端倪,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建筑艺术领域,必将会出现建筑艺术的大繁荣和多元化发展性趋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有机建筑———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有机建筑根植于对生活、自然和自然形态的情感之中,从自然世界多种多样的生物形式及生命过程中汲取营养。其代表人是美国景观建筑师F·L·赖特(1867-1959)。赖特的有机建筑论的形成,是他自然观的反映,来源于他对自然界有机生物的观察和对自然界有机生命的深刻理解,他的大多数建筑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他的作品极富个性。赖特曾于1918年访问中国,很推崇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其有机建筑理论的核心是“道法自然”,就是要求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机械模仿自然。自然界是有机的,因而取名为“有机建筑”。1953年,赖特给“有机”下的定义是“有机的,指的是统一体”。对于“有机建筑”,他曾做过这样的解释:我努力使住宅具有一种协调的感觉,一种结合的感觉,使它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他给环境增加光彩,而不是损坏它;建筑应当像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植物一样,从地上长出来,迎着太阳。“有机建筑空间充满着动态、方位诱导、透视和生动明朗的创造,他的动态是创造性的,因为其目的不在于追求耀眼的视觉效果,而是寻求表现生活在其中人的活动本身。”[9]赖特作为“有机建筑”理论学派的领军人物,对于现代建筑学领域以及20世纪在美国大行其道的景观设计学领域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美国建筑大百科全书称他是那个时代或许也是任何时代最有创造力的建筑师之一。

在人类进入现代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和能源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通过反思赖特的有机建筑论,其目的在于使我们加深对大自然的理解,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从而反思我们过去所做的违背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建筑活动,去遵循自然规律,寻求自然生态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共生,实现建筑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3.2 绿色建筑———未来建筑艺术的潮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迅速激增。与此同时,因生产、生活所产生一些“三废”也不断增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因此加剧。当前,人类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进程中严重的资源匮乏、温室效应、臭氧空洞、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如何在这种严峻的环境问题挑战下使我们的建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之路,“绿色建筑”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所谓“绿色建筑”应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10]

“绿色建筑”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11]我们要“要推广绿色建筑,从建材、建筑结构、评估标准、建筑设计到实际管理,都需要整体创新,只有通过这些创新才能务实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才能大幅度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节能。”[12](因此说,“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建筑所必须走的路。

3.3 多元化———未来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阶段,各个学科都在向更加多元化、精细化和交叉与融合的方向发展,建筑学科学也首当其冲。因此,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建筑艺术也必将走向多元化发展趋势,并因此产生出更多的艺术流派,在建筑体中展现出更多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使我们的建筑在遵循有机、绿色、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更显多姿多彩的时代魅力。

4 结语

建筑艺术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漫长的建筑艺术发展进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和一批杰出的建筑大师。他们的作品与智慧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建筑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建筑艺术也将在传承与创新中向更加绿色、多元和智能的方向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加美轮美奂的时代建筑精品。

参考文献

[1]贾正甫, 李章政.土木工程概论[M].四川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6.

[2]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 2006.

[3]王小舟等.建筑艺术的理解[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3.

[4]孙珺.浅析汉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和风格[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5]李宏伟.隋唐建筑的特点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未刊稿) , 2002, 12.

[6]曹璇.明清建筑设计艺术本质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未刊稿) , 2009.

[7]魏峰.重读巴洛克建筑艺术[J].怀化学院学报, 2011 (02) .

[8]杨嘉铭.藏式建筑艺术与风格[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03) .

[9]杨桂香.浅议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J].美术大观, 2010 (04) .

[10]李百战等.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11]中国建筑承包公司.中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国际研讨会论文集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反思历史展望未来作文 篇3

太想纫好针的手在颤动,太想踢进球的脚在颤动。 背着太阳,你看到的只能是挥之不去的暗影。

睿智的庄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作赌注,他的技艺可以施展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作赌注,则大失水准。现代医学称之为“目的颤动”。

实在,直要掌握住不经意的一瞬,只要有勇气,那永恒的阳光就会洒落在你的身边。

人生岂能无目的?然而,目的本是引领着你前行的,假如将目的做成沙袋捆缚在身上,每前进一步,巨大的压力与莫名的恐惊就赶来羁绊你的四肢举动。太在乎了,太看重了,结果,恐惊蛀噬了勇敢,失败吞噬了成功。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

第一流的人没有时间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他不能过凡夫俗子的生活,不能在人生的许多事情上,作凡夫俗子的反应,他必须放弃或减少凡夫俗子的快乐、郊游、娱乐、爱恨、争执、答辩和澄清。他必须忍住不为小事所缠,他有很快分辨出什么是无关的事项的能力,然后马上砍掉它。假如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班尼斯说过:“纯治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开始太随意,注重力分散。分不清轻重缓急,也不善于区分大小。假如碰巧能力较强,即便错误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不利的局面也多能扭转,但会无谓地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感情。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那些比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一流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人物、是非)的能力,在你往前奔时,你不可以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在意的——当然有毒蛇拦路是不行的。“假如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也做不成”。

反思自我,展望未来 篇4

作者:张昊刚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土建学院工程管理102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不只是满足于有房住、有地方办公、有场地生产这些简单的基本需要,而是需要提供更高质量的建筑体系来适应不同层次的人们的优越生活、生产、办公的需要。然而,我国的现代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致使其严重失去了原本的价值和作用。此文作者将从不同的方面对我国现代住宅建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且简单介绍我国未来健康住宅的发展方向,供大家参考。【关键字】:现代住宅建筑;住宅文化;健康住宅 【引言】:任何一种建筑都是设计师的一幅作品,有的甄于完美,但有的却不尽人意。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大大小小不同的瑕疵,可以原谅;但是如果每一幅作品都有同样的瑕疵那就不是瑕疵而是缺陷。我国现代住宅建筑就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

【正文】:我国住宅建设发展相继已跨越了无数个历史阶段,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和源远流长的建筑文化。但在住宅建设发展中,由于先天不足,我国住宅建设已相当于计划经济时期分配制度下的一个怪胎。改革开放以来的这个时期是解决基本的居住问题,虽然有计划性,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人口的快速增长等社会问题,这个安居工程一直被制约着。如今,房地产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能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还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严峻的现实促使我们深入探讨中国现代和未来的住宅,下面我们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对现代住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现代住宅的问题 1-

1、资源的浪费

房地产商在住宅的开发过程中,都希望在开发的小区内形成较好的环境以服务买家。然而,造成的局面是:城市的住宅小区独成一体,相对封闭,居住小区不再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城市空间被住宅小区瓜分的七零八落,在各居住小区均有自己独自的配套设备,设施重复,利用率参差不齐,资源严重浪费。1-

2、过高的利润

中国房地产商在普通老百姓心中难以建立良好的信誉,除去其自身因素外,政府干预过多,中国房地产长期投资的环境不够稳定,房地产商对其长期投资的效益没有把握,促使其追求短期利益,出现了房地产的暴利现象。另一方面,因为政府部门插手太深,房地产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来处理与政府部门的关系,这方面的成本越大促使其追求的利润越高。1-

3、居住郊区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愈加苛刻,对新鲜环境的要求使得居民对郊区生活充满了期待。再加上政府的优惠政策,大量的居民移居郊区。由于大量居民移居郊区,造成了郊区道路拥挤。郊区确实是有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是在医疗、商业、娱乐、教育、交通等方面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是否齐全?另外,挤进这青山绿水的自然地带,除了带来凌乱的格局、随心所欲的占据资源和超常的能源消费,又能带来什么?对于这些种种破坏环境的局面是不是人类追求的前景,西方发达国家为何从郊区化向城市化转变的种种问题,值得我们深思。1-

4、居住在城市黄金地带

城市中心的黄金地带由于土地价格攀升,其物业开发是高密度的,高密度的开发破坏环境,破坏生态,增加了环境的负担。城市中心区是喧闹的、拥挤的、严重污染的、不安定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寸土寸金,它与其开发功能密切相关,当其用于商业办公时,其土地价格可以充分的体现,当其用于居住时,其土地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它不是居住的良好场所。1-

5、同质人口聚居

相近的职业,相近的学历,相近的收入,相近的身份背景,相近的文化背景的人居住在一个社区,对于成熟社区的形成有很好的益处。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的项目定位,不同阶层的人的生活态度和观念不同,不同阶层的人自身修养与社会公德不同,所以不同阶层的人开始疏远,在这个商业社会是自然形成的。

2、住宅文化问题 2-

1、欧陆风格

许多商品房住宅的开发自觉不自觉的走进了浮夸、盲目崇拜的误区,“欧陆风格”就是最为典型的现象。所谓“欧陆风格”不外乎就是三段式立面、下沉式广场、山花式大门、罗马柱头装饰等。泛滥的欧陆风把属于我们自己国家的城市面貌变得平庸,难道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只会克隆欧洲小镇?我国传统的古建筑风格难到就比不上一个欧洲风格建筑?建筑往往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如果对文化底蕴失去了理解,就会形成一出形神俱伤的惨剧。因此,人们应该开始反思,是不是要有点自己的东西,一味的模仿与“拿来”,这样是万不可取的。虽然从社会心理层来看,随处可见的欧陆风也许代表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对西方生活的向往,但是开发商和设计师是负有引导责任的。这样完全忽略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永远也不会明白“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道理的。欧陆风是浮躁的,是文化的错位,但我国要营造的是中国人的文化家园,而并非是带有殖民地色彩的世界公园。2-

2、户户朝南

住宅设计及居住区规划规范要求住户户户朝南向阳,这导致了我们的城市就像一个大兵营,行列式布局随处可见,行列式布局不可能营造出良好丰富的环境空间。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否有松动的可能;标准的执行,是否必须如此机械?对于住宅的评价:你的房子有没有朝南,就不符合国家的标准,就要扣分,曹家设计竞赛,就可能因此而不能入围,获奖。人们追求的城市空间只能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最终将失去城市的空间。

3、未来建筑------健康住宅

人类走过了几百万年的漫长道路,建筑活动也相继跨越了无数个历史阶段。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迅猛发展、能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中国的住宅在经历了长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之后,开始十分重视居住区环境的建设,更重视内在“品质”的提高。未来人们的住房一定会朝着“安全、健康、舒适、科学、节能、环保、生态”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必然趋势,所以山、水、土、石、绿地、阳光、空气组成的要素就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

中国著名建筑大师陈世民先生曾就近年住宅的发展做过这样的评述:住宅作为一种居住形态、一种特殊商品,与其他产品一样,也需要不断发展、更新和提高。他将住宅的发展划分为“五代”,即经济节约型、适用经济型、发展转变型、景观舒适型、生态文化型。如此来说,很明显,第五代的形态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未来建筑的雏形定位。因为这一代的根本特征是以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为主题,从空间、环境、文化、效益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性组装与合成,争取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恰当的分隔与共生,它既不是简化的节约型,也不是浮躁包装的豪华型,而是品牌型住宅。因此,绿色住宅、生态住宅、水景住宅、阳光住宅等将应运而生,另外也迎合了消费者的一种心理要求。但大多常常流于某种单一特色的追求,而疏忽了居住者切身利益全方位因素的审视,包括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追求。“健康住宅”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变化,也体现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变。因为健康生存是每个人的权利,因此健康住宅的真正用户就是最普通的大众,它体现了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对人的尊重,即“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要求,生存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可以直接释义为:一种体现在住宅内和住区的居住环境的方面,它不仅可以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回归自然、关注健康、关注社会。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

健康住宅有别于绿色生态住宅和可持续发展住宅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宅强调的是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重复使用,减少废弃物,贯彻环境保护的原则。台湾的一批学者在“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录编”中定义为“消耗最少的能源,生产最少的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绿色生态住宅贯彻的是“节能、节水、节地和治理污染”的方针,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宏观的、长期的国策。

“健康住宅”围绕人居环境“健康”二字展开,是具体化和实用化的体现。对人类地球居住必备条件;保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但从地球环境一直到地域环境、都市环境以及居住内的环境,如何着手呢?不言而喻,从小到大,从身边到远处,从基本人体健康着手,以至于室外场地、城市地域以及向地球大环境不断地延伸与拓展。

住宅逐步发展成人们享受生活、承载心灵、传承文明之处,住宅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演变从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上升到心灵生活创意,至传承人类精神文明的作用。未来的健康住宅将以其独特的生态化风格加之智能化的体系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种集生态化和智能化为一体的住宅将在中国的建筑行业兴起一股生态智能风,让我们的生活、工作获得天翻地覆的改变,让每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相信这种生态智能化的建筑将在不久的将来为我们更好的服务。如今,我们站在住宅发展的历史制高点,展望未来,还有更多的高峰等待着我们去攀登、去征服。[参考文献]:

展望未来的作文:未来的学校 篇5

未来的学校安在白云上,还有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转移器,你只要站在转移器里大喊一声:“我要去学校!”你就立刻到了学校,下课了还可以在白云上玩呢!学校的椅子可以升高,如果前面有人挡住了你的视线,那么椅子就会升高,这样就不怕看不到老师讲课了。公厕也安在白云上,你可能会问:“哎,等一等那我们的粪便去那了?”我在公厕里放一种分解粪便的物体,这样即不臭又保护环境了。还有就是不用背书包,在桌子上点一下就会投影出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如果要笔就按下一个按钮,并说出笔的名字,比如一只铅笔,你就大说声说:“铅笔”桌子上就立刻出现一只铅笔。

以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很快就可以在这样的学校上学了,因为我们祖国的科技已经是全球第二了,所以我认为可能。

文具业沪上展望未来 篇6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文教用品行业领军企业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娄甫安先生首先做了题为“中国文具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定位并完成品牌创建”的演讲,主要介绍了如何搞好企业,使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表示,企业需要充分评估企业自身能力,找准自身定位,从单一品类出发,建立自己独特的竞争力。企业也要仔细研究其它品类的竞争强度以及这个品类的发展空间,从而确定今后的整体战略,不断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且通过品牌宣传,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

德国市场专家Pietro Giarrizzo先生是德国最知名的办公用品杂志PBS Report主要负责人,在办公用品和纸制品领域拥有20多年职业经历。他以“欧洲办公用品市场的快速变化”为题,为与会代表介绍了德国办公用品市场的发展、近七年来销售状况、各类文具市场份额、供应链及消费结构、零售商规模与构成等欧洲最新文具及办公用品市场信息。

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文教用品行业领军企业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智铭先生在论坛上为大家做了“中国文具行业现状和趋势”的主题演讲,从中国文具行业的现状、文具市场容量和结构、行业特点、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消费趋势、销售趋势等诸多方面为与会代表做了全面的介绍。

中东市场专家Jayaraj D Pillai先生在办公用品行业从业23年,对中东地区文具市场非常了解。此次论坛上,他做了题为“中东地区办公用品市场发展与分销途径”的发言,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中东文具与办公用品进口情况、阿联酋再出口产品市场、自由贸易区、办公用品销售结构等相关知识,并为我国文具生产企业出口中东市场提出了一些建议。

上一篇:挖掘机的管理制度下一篇:阅兵式观后感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