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2024-07-0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共5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篇1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一、积累运用(40分)

1.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4分)

辟(pì bì)

碎(shuì suì)

歉(qiàn piān)

链(liàn lián)

皎(jiāo jiǎo)

纵(zònɡ zènɡ)

愧(kuì ɡuǐ)

浊(zhó zhuó)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竭()愉()拢()皎()

喝()偷()笼()较()

3.照样子,写词语。(5分)

悄悄地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轰隆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4.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5分)

这学期 我们班同学经常阅读的杂志有

小学生语文学习

少年文艺

故事大王

大量的课外阅读

使我们增长了知识

提高了写作水平

因为这

我们班还被评为

课外阅读先进集体

5.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4分)

如果……就……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终有一天它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2)参加兴趣小组的活动,()给我们增添了乐趣,()使我们增长了知识。

(3)()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影响你的视力。

(4)奶奶()年过半百,()行动十分方便。

6.请用横线画出下面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4分)教学

(1)汉族

苗族

回族

满族

民族

(2)喜欢

喜爱

热爱

酷爱

爱惜

(3)童话

古诗

寓言

诺言

谜语

(4)兰花

菊花

腊梅

荷花

雪花

7.修改病句。(6分)

(1)他今天没来上课,可能也许是生病了。

(2)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爷爷奶奶都非常熟悉。

(3)我们必须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8.将下列句子改成“被”字句。(4分)

(1)天神用沉重的铁链把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悬崖绝壁上。

(2)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1分)

盘古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qū pū)化成了万物: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发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的雷霆(tínɡ qínɡ),左眼变成了万丈光芒的太阳,右眼变成了皎洁明媚的月亮,隆起的肌肉变成了三山五岳,流淌的血液变成了奔腾(ténɡ tónɡ)的江河,筋脉(mài mèi)变成了纵横交错的大道,皮肤变成了万顷(qĭnɡ qīnɡ)良田,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lù lòu)甘霖。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横线。(3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4分)

纵横交错:

雨露甘霖:

3.缩句(4分)教学

(1)盘古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2)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三、佳作赏读,并完成后面的练习。(19分)

山 村 小 路 上

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行进。

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小溪dǎng zhù()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充满着胜利的微笑。

第二个也一跃而过。

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迎接后来者。

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 mò de()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

“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树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

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啊!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 shāo(),拉向身后,然后走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弹回到原来的地方。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又是最后一个人,他也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

duàn()了,轻轻地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词语。(4分)

2.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方便(biàn pián)弹回(tán dàn)

着地(zhuò zháo)凌空(léng líng)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教学

胜利()前进()

容易()崎岖()

4.理解短文并填空。(6分)

短文中设置了两处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

,只有最后一个

。另一处是一根枯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

,最后一人

。从这两处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其他人。

5.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并写下来。(3分)

四、习作园(30分)

课文《一路花香》中,破水罐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告诉我们“世上每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请以价值为话题,写一篇300字的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思想健康。

教学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pì,suì,qiàn,liàn,jiǎo,zònɡ,kuì,zhuó

2.竭尽,喝水;愉快,小偷;靠拢,笼子;皎洁,比较

3.静静地;慢慢地;傻傻地;呆呆地等

叮铃铃,笑呵呵,乱哄哄,哗啦啦,静悄悄,洗刷刷等

烟火袅袅;兴致勃勃;喜气洋洋;心事重重;想入非非;野心勃勃等

4.,《》、《》《》。。“”。

5.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就;虽然,但是

6.用横线画出不是同一类的:民族 爱惜 诺言 雪花

7.(1)去掉可能或也许;(2)爷爷奶奶放到最前面;(3)必须后面加上“养成”

8.(1)普罗米修斯被天神用沉重的铁链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悬崖绝壁上。

(2)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被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1.qū;tínɡ;ténɡ;mài;qĭnɡ;lù

2.(1)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复杂;(2)甜美的雨水和露水。

3.(1)盘古的身躯化成了万物。(2)汗水变成了雨露甘霖

三、佳作赏读。

1.填词语:挡住 默默地 树梢 折断

2.biàn;tán;zháo;líng

3.胜利——失败 前进——后退 容易——复杂 崎岖——平坦

4.一跃而过;搬块大石头放到小河中间;把树梢拉向身后;把树枝折断;为他人着想;只顾自己(自私)

5.短文写了一队青年人在山村小路上在面对小河和树枝挡路时的两种不同表现。告诉我们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教学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二)一、积累运用(46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tiě liàn

chénɡ fá

zòng héng

pínɡ

zhuó

()

()()花()()食

cán kuì

xīn

shèn tòu

ɡān zànɡ

()()赏()

()血()

2.按要求做题。(11分)

(1)组词。

竭()罐()腊()

揭()灌()蜡()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骄傲——()惭愧——()

欣赏——()漫长——()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反义词。教学

①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

②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3.连线。(4分)

巍峨高耸的 太阳

昂首挺胸地

改革

纵横交错的月亮

大刀阔斧地

欣赏

光芒万丈的巨人

悠然自得地

回答

皎洁明媚的道路

滔滔不绝地

前进

4.选词填空。(3分)

印象 影响 反映

(1)用户们都()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

(2)这堂课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

(3)上课随便讲话,会()别人听课。

5.修改病句。(4分)

(1)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爷爷奶奶都非常熟悉。

(2)在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6.好词积累。(6分)

()()不分 与日()()变化()()

精疲()()大发()()悬崖()()

7.把下列词语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再加上标点。(4分)

(1)都在 写作业 专心地 教室里 同学们 安静的(2)孵着蛋 正在 鸭妈妈 专心致志地 河边树阴下 教学

8.按课文内容填空。(4分)

(1)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为人类盗取火种。

(2)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要狠狠惩罚他。

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二、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当他们上山时,那只破水罐看见太阳正照着路旁美丽的鲜花,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丝快乐。但到了小路的尽头 它仍然感到伤心 因为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 于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 但挑水工说:“难道你没有注意吗?刚才那些美丽的花儿只长在你这一边。那时因为我早知道你的裂缝,并且利用了它。我在你这一边撒下了花种 于是每天我们从小溪边回来的时候,你就浇灌了它们。两年中,我常摘下这些美丽的花,插在我主人的花瓶里。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

1.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3分)

2.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呢?请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2分)

3.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句末是句号的句子:(2分)

如果没有你,主人哪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呢?

4.请用“——”划出挑水工说的话。(1分)

5.从挑水工的话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三、佳作品读。(14分)

迷 人 的 海 洋

对大海我是一无所知,但看了《海洋的秘密》一书后,我完全被大海迷住了。

当我看到书中“海洋的诞生”时,心想:难道大海也有生日?它是哪一年出生的呢?它的妈妈是谁?我带着这几个问题往下看。哦,我知道了。原来海洋是在月亮诞生时,地球受了强烈的震动而裂开,裂缝越裂越大,海洋便渐渐形成了。啊!多么有趣!大海的妈妈原来是月亮。可是,大海是有水的呀!这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仔细地看下去,原来大海里的水,是雨呀!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噢!原来围绕地球的教学

大气慢慢地lĕnɡ què()变成了雾。雾越积越厚,变成了雨水。这雨没有止息地下了几千年,于是干的海洋变成了汪洋大海。

当我看到书中“海中采药”时,有点奇怪,陆地有药,海底也有药——知道了,知道了!鱼肝油、琼胶、精蛋……不都是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吗?

啊!海洋,你是多么绚丽,多么神奇!为了探索你更多的ào mì(),我愿长大成为一位人民的海洋科学家。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上汉字。(2分)

2.文章题目中反映文章中心的词是,文章是通过 和 两方面的材料说明中心的。(3分)

3.找出文章中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抄写下来。(2分)

4.全文是按()——()——()的方法写的,共分()段,用“‖”表示。(3分)

5.通过阅读本文,你对大海有了哪些了解?谈谈自己的收获。(2分)

6.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2分)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①科学幻想 ②童话 ③寓言 ④科学故事 ⑤民间传说 ⑥读后感

四、习作园。(30分)

我们听过很多故事,有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等等,总会给人以启发。以某个故事为话题谈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要求:简单概述故事内容,重点写出体会。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二)教学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铁链;惩罚;纵横;花瓶;啄食;惭愧;欣赏;渗透;肝脏;血液

2.(1)精疲力竭;揭示;罐头;灌溉;腊月;蜡烛(2)自满;害羞;赞赏;悠久(3)轻、重;清、浊;宽、窄;缓、急

3.巍峨高耸的巨人;纵横交错的道路;光芒万丈的太阳;皎洁明媚的月亮

昂首挺胸地前进;大刀阔斧地改革;悠然自得地欣赏;滔滔不绝地回答

4.反映 印象 影响

5.(1)爷爷奶奶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2)在会上,他第一个谈了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6.混沌;俱增;莫测;力尽;雷霆;峭壁

7.(1)同学们都在安静的教室里专心地写作业。(2)鸭妈妈正在河边树阴下专心致志地孵着蛋。

8.决心;决定;造句略

二、阅读课文片段。

1.。,?

2.挑水工告诉破水罐,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

3.没有你,主人就不能每天欣赏到美丽的花朵。

4.划线略

5.世上每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佳作品读。

1.冷却 奥秘

2.神奇;海洋的诞生;海洋采药

3.海洋,你是多么绚丽,多么神奇!教学

4.(总)—(分)—(总),共分(3)段。

5.学生自由发挥,如:知道了大海的诞生,大海生物的药用价值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篇2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qī wǔ hóng qiánghuáng wǎ chū zū chéng jì

( ) ( ) ( ) ( )

shān zhài huì huà xiāo huǐ yí shì lì shǐ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8分)

彻( )历( )侮( )努( )

切( )厉( )悔( )怒( )

3.根据意思写成语。(4分)

⑴形容非常拥挤或包围得很严密。( )

⑵不怕艰难,勇敢地一直向前。 ( )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6分)

⑴老师的关心使我们感到温和。

⑵星期天,我打算准备到外婆家玩。

⑶李浩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5.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⑴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 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了!

⑵林则徐 的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 !

⑶提到林则徐,让你想到了什么成语?写出4个。

二、课内阅读(9分)

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选自《徐悲鸿励志学画》)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优异( ) 轰动( )

2.“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功夫”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有心人”在课文中指 。(3分)

3.徐悲鸿经过刻苦努力终于取得了应有的成就,你能用一句话称赞他吗?(2分)

三、课外阅读(23分)

(一)赏梅

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园大门前小山坡上,有一片梅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进门不远,便是大明堂。在草坪的东北,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硬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并不服老,像要展示出自己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

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叠叠,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1.从本文中摘录3个成语。(3分)

2.给下面带点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饱”的字义有:①充分 ②满足 ③充实、充足 ④吃足了

(1)饱经风霜( ) (2)饱满( )

3.文中共写了 、、这几种梅花。其中宋梅的特点是 。(5分)

(二)

学校大队部为了支援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号召少先队员“为希望工程添一块砖瓦”,每人捐献五元钱。

听大队辅导员讲,目前我国有些地区很贫困,一些孩子不能上学校接受教育,我的心里好(像 象)被揪得紧紧的,我(决定 决心)在这次活动中(献 现)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中午,我回到家里,把储蓄罐里的零用钱掏出来,数一数,发现才三元钱。我难道就捐三元钱吗?这时我急得连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妈妈走进屋里看到我这样,忙问:“娟娟,怎么啦?”我把情况(向 像)妈妈诉说了一遍。妈妈听完后说:“为‘希望工程’添砖瓦是一件很有(意思 意义)的事,妈妈支持你。”她边说边(在 再)口袋里掏出了十元钱给我。我调皮地说:“ 。”妈妈笑了,我也笑了。

下午,我把妈妈的十元、我的三元,一共十三元交给了老师。看着我捐的钱,我怎能不激动呢?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词。(3分)

2.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不改变原来的意思。(2分)

看着我捐的钱,我怎能不激动呢?

4.第四自然段中划线处作者会说什么呢?请你合理想象,填写在横线上。(3分)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用几句话写一写。(3分)

四、习作(30分)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多么的丰富多彩。每天都会发生使你难忘的事:有的使你高兴、快乐,有的使你后悔、懊恼,有的使你伤心、难过……请选择其中的一件写下来。要表达出你的真情实感,并适当写一写你的心理活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篇3

1.医生(寻根问底 ),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2.夏天,下过了一场雷雨,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那情景真是(蔚为壮观)。

3.这次比赛,我输得心服口服,让我知道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4.清明节,想到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舍生忘死)的先烈,我不由顿生崇敬之情。

5.由于诸葛亮(才华横溢),所以能(料事如神),因此在每次的战争中总是能打败对手。他为了国家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我们班的王明同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总是(寻根问底),而不是(浮光掠影),所以,他对课内外的知识是(无所不晓)。

7.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常用(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来赞颂诸葛亮的聪明才智。然而,自张飞、关羽、刘备、赵云相继死后,诸葛亮独自一人支撑蜀国,为实现刘备的遗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但势单力薄,最终(独木难支)(回天无力)。

8.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与来势汹汹的“非典”展开了搏斗,这使我想用:(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等成语来形容这场景。另外,我还收集了歌颂白衣天使品质的成语:(玉洁冰清)、(救死扶伤)、(处变不惊)。

二、填空

1.《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叶欣,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

2.《“蕃茄太阳”》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的顺序叙述盲童明明的言行举止,描绘她的音容笑貌,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着对盲童的喜爱之情。

3.“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这句话把笑声比作银铃。文中的盲姑娘明明是个乐观开朗、感恩、善良,富有爱心的女孩。从她爱笑看出她乐观、开朗,从她说长大了把腿给“我”看出她感恩、善良,富有爱心。

4.课文中三处“番茄太阳”的不同含义:第一处:明明听了爸爸的话,用手摸了番茄后,感到天上的太阳就像番茄,这是指太阳。第二处:“我”看到明明的笑脸就像明明心中的“番茄太阳”那么美丽,这是指明明的笑脸。第三处:“我”听了明明的话,心里受到了巨大的震撼,因此,觉得明明童真和爱心就像“番茄太阳”一样温暖而美好,这是指明明真诚的爱心——美好的心灵。

5.《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眶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与母亲的对话,简介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6.《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记叙了萨沙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把爸爸妈妈让给他的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情操。“最弱小的”就是年龄最小的,力气最小的,身体最弱的……

7.“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妈妈回答说。这句话的含义是:妈妈告诉萨沙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年龄小的,比自己力气小的,或者比自己身体弱的。“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问道。含义:这是萨沙在反问妈妈:现在我保护了比我弱小的蔷薇花,我不是最弱小的了——你们保护我,我也能保护别人了。

8.“永远的白衣战士”指的是叶欣。抢救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工作被作者称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叶欣护士长冒着“ 高风险 ”,进行着“ 高强度 ”“高效率”的抢救工作,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从“斩钉截铁”、“声色俱厉”两个词语看出,她决不让同事受感染。3月29日下午,在她的追悼会上,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她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 的高贵品质让人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9.《第一次抱母亲》作者以为母亲有 100多斤,没想到母亲最重的时候才 89 斤。作者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觉,是因为“小时候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就算作者长大后,逢有重担,母亲也总是抢着挑。想到母亲用那么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作者心情十分愧疚,于是产生了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后来,好像睡着了的母亲流下了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欣慰的泪水……赞美母亲的成语有: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无怨无悔,赞美母爱的古诗或诗句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0.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萨沙朝着蔷薇丛走去。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因为他保护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所以他问妈妈:“现在我该不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雨前的蔷薇花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雨中的蔷薇花被冲掉了几片花瓣,低垂着头。形容雨大的成语大雨如注、滂沱大雨。你是最弱小的人吗?举例:我也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曾经帮助同学打扫过卫生,给摔倒的同学抹药等等。

11.本单元我们认识了(玉洁冰清)的叶欣、(心灵美好)的盲童明明、(保护弱者)的萨沙。

12.我们背诵《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这段《〈三字经〉》告诉我们从小要(学会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等等。

13.本单元要掌握的多音字:

纤xian纤弱 难nan困难 差chai出差 背bei背包 发fa发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篇4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五

一、听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

1.河水上涨,河面变宽,小河便 ;看到大海无边无际,小河,知道大海那么谦虚,小河。(填表示小河态度变化的词句)

2.听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ù zào xuān shì chãng fá qiàn yì gǔn guā làn shù()()()()()cán kuì chù fàn shēng chù kuài jiã tù fā qí xiǎng()()()()()shâ jiān mí bào xiáng 发()()持()漫()竹 端()拍()()苦()路()雨()和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在下面画横线。10分 埋怨(mái mán)酿造(liàng niàng)蓬头垢面(hîu gîu)...脸颊(jiá xiá)拖累(lâi lěi)载歌载舞(zǎi zài)....情不自禁(①忍住;②禁止)晓行夜宿(①天刚亮的时候;②知道)..博古通今(①滤过;②通晓)水泄不通(①液体、气体排出;②泄露)..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22分

1.《峨眉山月歌》。。作者 朝

2.入夜,,天安门广场。来自 的人们。,天安门广场。

3.湖水,湖底石块。从 至,遍布着。每当天气晴朗时,、、、,1

都 中,构成了,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 ”、“ ”呢。

4.清早,雾气缭绕。人们,观赏着

的,便会

:这真是“,”呀!

5.又是一年芳草绿。,竹报岁平安。君子。言必信。,春去秋来老将至。,不辞长作岭南人。勤能。(华罗庚)

五、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或歇后语造句。4分

1.每到桂花开放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2.马上就要上台了,小亮心中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因为这是她第一次上台演出。

六、读写结合。阅读《九寨沟》片段,根据提示续写。3分

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提示:上述片段连用四个“也许”,描述了金丝猴等动物活动的情景表现了它们的活泼可爱。请你运用这样的写法续写下列句子,要注意想象要合理,只要用上3个“也许”。

那天一到教室,老师就来到我面前笑眯眯地看着我。我想,一定又有什么事让我开心了,也许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

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习题。16分

警察局(收藏 收获)的物品很多,有自行车、照相机和汽车收音机等等,真是无所不有。这些无人认领的东西,每年一次以拍卖方式出售,今天的拍卖活动就要举行,其中有大批自行车等待出售。

第一辆脚踏车开始竞投,拍卖员问谁愿意带头出价时,站在最前面的一个男孩迫不及待地说:“5块钱。”这个小男孩大约10岁左右。

“已经有人出五块钱”,你出十块好吗?好,十块,谁出十五块?”人们不断地加价,拍卖员回头看了看前边那个小男孩,可他没加价。

稍后,另一辆脚踏车又开使竞投。那男孩又出5块钱,而且不再加价。跟着几辆脚踏车也是这样叫价。那男孩每次总是出价五块钱,从不多加,不过,五块钱的确太少。那些脚踏车都卖到35或40块钱,有的甚至一百出头。

暂停休息时,拍卖员疑惑不解地问那男孩不出较高价竞争。男孩红着脸不好意思地说,他只有5块钱。

拍卖恢复了,那男孩还是给每辆自行车出5块钱,而每一辆总有人出价比他高。

起先,观众没有(注视 注意)小男孩,现在都把目光(投掷 投向)了他,并开始察觉到会有什么结果。

经过漫长的一个半小时后,拍卖快要结束了。但是还剩下一辆自行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 亮光)如新,有10个排档,69厘米车轮,双位手煞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

拍卖员轻声地问:“有谁出价吗?”

这时,站在最前面,几乎已失去希望的小男孩轻声地再说一遍:“5块钱”。拍卖员没有唱价,而是停下来站在那里。

观众也静坐着默不作声。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喊出第二个价。

直到拍卖员说:“成交!5块钱卖给那个穿短裤和球鞋的小男孩。” 于是观众纷纷鼓掌。

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汗湿拳头里揉皱的五块钱钞票,买了那辆无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脚踏车时,他的脸笑成了一朵美丽的花。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在下面画上横线。(2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分)

无所不有:

迫不及待:

迷惑不解:

默不作声: 3.用“ ”画出写那辆车很棒的句子。(2分)4.仔细阅读短文后根据内容填空。(5分)

(1)面对场上最后一辆车,人们的表现不同,想法也不同;小男孩是轻声再说了一遍,他觉得 ;拍卖员是轻声地问,问了以后没有唱价,而是停下来站在那里,他希望,观众默不作声、不举手、不喊价,他们都想。(2)说那辆车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车,这是因为。(2分)5.车买成后,在场的人肯定为小男孩高兴,小男孩也肯定会想大家表示感谢。请具体想象拍卖员、一个老爷爷向他祝贺,他向人们表示感谢的情景,写下来。(3分)

八、作文。30分

的开心事。根据下面的提示,结合自己的兴趣,补充题目并作文。

1.题目可以补“我”“爸爸”“妈妈”或其他人,也可以补“我家”“外婆家”或其他人家,还可以补“我们组”“我们班”等;如果你喜欢写童话,可以补“小白兔”“小猴”或其他动物,也可以补某个动物的家。

2.要抓住“开心”这个重点,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如果写童话,不仅要注 4

意想象丰富,还要注意想象合理。

命题意图:本张试卷力求将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融为一体,命题紧密围绕着“重视积累,关注能力,渗透德育”的主题开展。试卷注重在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文熏陶的基础,着眼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健全人格。试题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个性体验和创造性理解的评价。

一、重视积累

母语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词语、篇章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朗读、背诵优秀诗文是加强知识积累、增强语感、培养语言兴趣、接受优秀文化熏陶、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前提。因此,在积累和运用部分,试题力争通过考查字词的音形意,名句填空等内容,以选择或书写等形式来体现和完成。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二、关注能力

语文的三要素是知识、能力和情绪。显示了语文能力的形成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标中三维目标之一的知识与能力,以其位居第一的优势,凸显了其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重要性。因而,关注能力是小学语文考试试题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试题中可明显看出语文阅读能力的试题在整个试卷中占到近三分之一,以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如试卷第一题,让学生听短文,在听的过程中理解文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填空,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谈文章给我们的启示。试题综合性强,能够考察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否专心致志地听,能否将听和思考相结合。

2、思考问题的能力。

思想的深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标志。考卷在试题的设计上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深度。同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见解。作文命题也正在向学生传达着一种理念:写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应该在日常生活中锤炼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理念意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现实生活,思考现实生活。

三、渗透德育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必须重视语文的熏陶渐染和潜移默化作用。寓传统美德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叙事记趣中,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陶冶情操,砥砺品格。

对小学四年级段考试我们既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考虑我校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实际,做到重视积累,关注能力,渗透德育。我们是带着多重镣铐跳舞,加之水平能力有限,试题中的问题和漏洞在所难免,真诚欢迎语文同仁批评指正。

附答案:

一、听读短文,完成下面的填空。5分 骄傲

懊丧

惭愧

(写话略)

河流与大海

夏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于是,它便骄傲地说:“看!我有多大啊,谁也比不上我!”

小溪听见了,对小河说:“小河,你说什么呀!大海要比你大无数倍呢!”

小河听了不服气地说:“哼!我才不相信呢。大海哪有那么大的面积!”

小溪听后,说:“不信,那你就去和大海比一比吧!”

小河充满自信地朝大海奔去。一路上,它仰着身子,翻卷着浪花顺流而下,发出欢快的歌声。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只见,天连着海,海连着天,无边无际。小河毫不示弱,用尽全身力气,踮起脚跟儿,甚至都跳了起来,可是却怎么也看不到岸边。它懊丧地自言自语说:“唉,我原以为自己很大,原来大海真的比我大很多啊!”

大海听了笑了笑,谦虚地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来,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明白了过来:“如果小河不再流向大海,大海便不再美丽,而它自己也会被太阳晒枯。”想着想着它便融入大海,发现大海不仅比它大无数倍,里面的生物也是千奇百怪!小河惭愧地低下了头。

二、看拼音写词语。15分

塑造 宣誓 惩罚 歉意 滚瓜烂熟 惭愧 触犯 牲畜 快捷 突发奇想 发射 拍摄 坚持 艰苦 弥漫 迷路 爆竹 暴雨 端详 祥和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解释,在下面画横线。10分

埋怨mán 酿造niàng 蓬头垢面gîu 脸颊歌载舞zài....jiá 拖累.lěi 载..情不自禁①忍住; 晓行夜宿①天刚亮的时候; ..博古通今②通晓 水泄不通①液体、气体排出; ..

四、按照课文内容填空。29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唐 李白

2.华灯齐放 礼花飞舞 一片辉煌 祖国各地 翩翩起舞 纵情歌唱

华灯与彩灯辉映 礼花伴歌声齐飞 沸腾起来了

3.清澈见底 色彩斑斓 河谷 山坡 原始森林 蓝天 白云 雪峰 森林 倒映在 湖水中 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 五花海 五彩池

4.寒风吹拂 漫步在松花江畔 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 情不自禁地赞叹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5.依然十里杏花红 梅开春烂漫 一言 驷马难追 行必果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世人若被明日累 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语或歇后语造句。4分(答案略)

六、读写结合。阅读《九寨沟》片段,根据提示续写。5分(答案略)七.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习题。16分 1.收获

注意

投向

光亮 2.无所不有:什么都有。

迫不及待:急切得来不及等待。

迷惑不解:不清楚、不了解。

默不作声:安静,不发出声音。

3.但是还剩下一辆自行车,而且是非常棒的一辆,车身(光亮 亮光)如新,有10个排档,69厘米车轮,双位手煞车,杠式变速器和一套电动灯光装置。4.(1)面对场上最后一辆车,人们的表现不同,想法也不同;小男孩是轻声再说了一遍,他觉得已经

已经没什么指望了

;拍卖员是轻声地问,问了以后没有唱价,而是停下来站在那里,他希望

没有人和这个小男孩竞争,观众默不作声、不举手、不喊价,他们都想

把车让给这个小男孩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篇5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2、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3、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记籍要有选择和如何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择课外读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约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类摆放)

四、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的关于书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谁想来说说?

教师补充: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确实,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书,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和气质,叫人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一个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和坏书之分,这就决定了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书籍。

五、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从哪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这些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你们平时又是怎样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的呢?(指名说)

2、指导学生应如何选择图书

(1)过渡:应该如何选择图书呢?我们来看第1页最上面的图,这位同学是根据什么选择图书的呢?

(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图书,图书馆(室)或书店的图书都是分类摆放的,比如《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辞典‛类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类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学‛类的。我们要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首先要确定是属于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过渡:确定好自己所需图书是哪一类后,又应该怎样在书架上查找我们自己所需要的书呢?

(4)教师出示一排用书夹夹好的书,从中轻轻抽出一本书,边指边讲述:哪儿是封面,哪儿是书脊,书脊告诉了我们书名,我们可以通过看书脊上的书名确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书,不必一本本拿下来看封面上的书名。

(5)指导学生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圆形特写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以后,应该怎样拿书?怎样放回去?为什么要这样拿书呢?(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保持图书整洁。

(6)指导学生观察第1页下面的图。

谁来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指名说)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或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重新选择。

(7)教师示范。

教师按刚才讲述的方法,示范从讲台上的一排书中选取一本书。

(8)学生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点名让学生根据要求选择图书。

六、总结

学生总结,教师适当补充。

七、作业

课后,去书店或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八、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

一、确定自己需要的书

二、到图书馆借阅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读书要做记号和如何作记号,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

三、导入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该如何选择图书。读书不但要有选择,而且要认真读,怎样认真读书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边读边思考,还要边读边做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板书课题:读书要做记号)

四、训练姿势

1、请同学们看第3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这位同学是怎样坐的,怎样拿笔的,书摆放在什么位臵,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说)

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臵与写字时的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正确的姿势。

2、指导观察圆形特写图。

教师讲述:这是一位同学在一边读报一边做记号,谁来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握笔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说)

3、请同学们拿起笔和语文书,翻到第3页,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同学学习,像她那样有正确的读书(报)做记号的姿势。

学生摆姿势,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姿势。

五、指导学生读书做记号

1、过渡:读书时为什么要做记号呢?

教师讲述:读书做记号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字内容,突出理解重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

2、应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怎样做记号呢?我们一起来观察第2页的文字插图。

(1)谁来说说是在什么地方做记号的,是什么样的记号?指名把做记号的地方读一读。

(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邻讨论)

指名说,教师加以适当点拨。

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观察了第2页《‚东方之珠‛》这篇课文的文字和记号,围绕‚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做了哪些记号,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做记号‛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还把做记号的地方朗读了一遍。下面我们四人一组,按照刚才的方法来观察第2页的背景文字和第3页下面的文字画面。

4、分组讨论,指名说,指名朗读做记号的地方。

5、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读书做记号的方法。但读书时该在哪些地方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常用的记号有哪些,我们将在第16课学习这些知识。读书做记号时,除了要注意有正确的读写姿势外,在书上做记号落笔要轻,要保持书页整洁,如果不是自己的书,就不要在上面做记号。

六、按要求阅读《语文补充阅读》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记号

1、学生练习做记号,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姿势。

2、交流。

七、板书

什么地方

读书要做记号怎样做

什么样的记号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指导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

三、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吗?聪聪的爸爸对他说:‚不仅要学会查有字的词典,而且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要留心观察事物。(板书课题)

四、学习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1、我们一起来看第5页下面的图,谁愿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园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说)

2、图上的同学观察得十分认真,留心观察事物有什么益处呢?(指名说,教师相机补充)

3、总结观察静态物体的方法。

校园一角的景物是静态的,应该怎样留心观察静物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教师小结。

观察静物要注意以下四点:(板书)

1、要按一定顺序

2、要有重点

3、观察以后要展开想象

4、观察以后要动笔

4、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一起来留心观察图中校园的一角,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3)评议。

5、(1)过渡:刚才我们观察这幅插图是老师带领、指导同学观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自己留心观察事物。

(2)我们来看第4页下面和第5页上面的图,想一想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观察的。

①指名说。

②评议。

五、学习观察动态事物的方法

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观察静态事物的方法,那么,动态的物体又该怎样观察呢?

2、我们一起来看第4页最上面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是观察者,谁是被观察者?(指名说)

3、过渡:应该怎样观察动态事物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小结。

4、假如你现在也在这个操场,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谁愿意告诉老师你的观察结果?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

(3)评议。

5、(1)请同学们看第4页中间的这幅图,谁来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如果你的家里也养了金鱼,回家后可以对它仔细观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观察结果告诉老师或同学。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应该怎样留心观察事物,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运用学到的方法,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七、作业写观察日记。

八、板书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读书要有选择

读书要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教学反思:

1、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是谁传授给我们知识,是谁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是老师)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对教过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您好!‛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对天下所有的老师再道一声‚老师,您好!‛板书课题老师,您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整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3、找两名同学分别读诗歌中的两个小节,其他同学一边听读,一边看书,想一想这首诗歌写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什么?

(老师工作很辛苦……)

2、你从哪里知道的?

(从‚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都是的辛劳!‛看出来的。)

3、我们一起来读这两句,看看这两句中哪些词更能说明老师的辛苦?

4、学生齐读。

(心血、辛劳)

5、为什么呢?

(因为无论哪个人的成长都有老师的心血、辛劳,因为……)

6、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读读。

7、生齐读。

8、老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发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重读了一个词,知道是哪个词吗?我们再来试试,9、生再读。

(是‚哪个人‛、‚哪一项‛。)

10、不错。‚哪个人‛指谁?

(每个人。)

11、‚哪一项‛呢?

(每一项。)

12、噢,那我们试着把这句话改一改,用上‚每个人‛、‚每一项‛。

13、生齐读。每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应该把‚不‛改成‚都‛)

14、说得好,那我们再来试试。

15、学生再读。

16、你们觉得这样一改,有什么不同?

17、我们把两种句子对比读一读,好不好?女生读改了的句子,男生读原文。

学生对比读。

(我发现了,课文中的原句感情强烈些……更能突出教师的……辛劳。)

18、是啊,原文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教师的事业是多么……

(崇高伟大神圣)。

19、好,我们再读这两句,好好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0、指名读。小组赛读。

21、同学们读得真好,看看第一节,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教师事业的崇高?为什么呢?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因为教师的事业连接了过去和未来)

22、老师要为你们鼓掌,说得太好了,是啊,这里的‚大道‛、‚金桥‛都指教师的事业。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地前进,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师指课题)生齐读:老师,您好!

23、你们读得太好了,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知道为什么吗?

24、我们齐读这一段,好好体会,想想老师为什么会感动?

25、生齐读第一段。

(我体会到了,这里面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尊敬、热爱……)

26、说得好,谢谢同学们,你能试着用每当……就说句话吗

27、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的老师吧!

28、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1、同学们,刚才我们融入课文中读,联系上下文想,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我们就很好地体会文中的内涵,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合作学习第二小节

2、默读第二小节,小组合作探究

3、汇报交流

(1)从‚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体会到诗

人为什么赞美教师的事业多美好

(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2)指导朗读

出示:‚春晖‛、‚朝霞‛分别指什么?(春天温暖的阳光、早晨的霞光,这里把老师的智慧比作春晖、朝霞般光明美好。)_

(3)从‚春蚕编织丝线,甘露撒向新苗。‛中体会到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是多么的美好!老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也知道了老师是如何培养人才,关爱我们的出示:从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笔尖飞舞‛、‚笑语盈盈‛这几个词中你联想到了什么?

4、引读: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苦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情感?(理解:‚衷心‛:发自内心。)

5、指导朗读第2小节

二、、放录音《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背诵全文。

1、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给能背诵的同学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给动画片配音,这动画片中还配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动听的音乐呢!

2、指名背、齐背

三、拓展阅读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礼记别话——谦谦的君子之风

路从先生

《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

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君子登堂

《礼记》: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这里说的是君子坦荡。君子出游,拜师访友,要做到走路有脚步声,决不可鬼鬼祟祟。一是说明君子心胸没有邪念;二是提醒室内的人,有客人到了。主人如有不想让外人看到的事,可以防备一下。

还有君子登堂,内室门外有两双鞋,听得到谈话声,才可以入室拜会;听不见说话声,就不能乱闯。门外有两双鞋,则室内一定有三个人(主人与二个客人,古时候客人把鞋脱在门外,到室内席地而坐),三人内室谈话,外面听不见声音,则是密谈,所以君子要避开。

所以古人登堂的礼节,那种君子坦荡的风度,是可以让我们现在借鉴的。

四、指导小练笔

1、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学生阅读。同时播放歌曲《老师你好》(课件出示)

(老师,您辛苦了)

是谁——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

是您,老师!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幼苗!

是谁——

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能帮助别人的人?

是您,老师!

您的关怀好似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是谁——

把幼小的我们,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

是您,老师!

您的呵护让我们健康成长,在金秋时节结出累累硕果!

您辛苦了,无畏艰难辛勤工作的老师!

您辛苦了,无私奉献着青春的老师!

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我想对您说

您是蓝天,我就是白云,在您宽阔的胸怀畅游。

您是安全的港湾。

我就是一直扬帆的小船,在您平静的碧波里荡漾。

您是一首动人的乐曲,我就是乐谱上跳动的音符,在您充满爱的旋律中跳跃。

您是火红的太阳,我就是土坡刚萌芽的小苗,在您温暖的怀抱中成长。

老师!

您多么伟大,多么慈祥,您用自己的一生,培育了多少国家栋梁!

2、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敬和赞美呢。

3、学生练笔。

4、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五、小结

是啊,不是白银胜似白银,不是黄金胜似黄金的就是老师那颗高贵的心,既如慈母又似严父的老师永远是每一位学生最爱戴的人,让我们再一次衷心问候天下所有的老师们(课件出示)(师生齐声祝愿):老师,您好!老师您辛苦了!

板书设计

老师,您好!

崇高

教师的事业

美好

工作的辛苦

教学反思:

2、但愿人长久

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因此,坚持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进行适度的探究、想象、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好办法。本课主要写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的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课文用词丰富传神,意境深远而富有美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为此,我运用自主探究与朗读感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联系写作背景理解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想苏轼所想,悟苏轼之情,并辅之以有感情的朗读,可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来到了,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古代文人都喜欢以月亮为题材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你能说几句吗?

2、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与月亮有关的文章。

(板书:但愿人长久)

3、交流、了解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2)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4)、学生练读全文

5)、抽读生字、词

6)读准字音

7)理解词语

皓月:明亮的月亮。

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

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学习第三自然段

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形影不离‛呢?指导朗读

作业布臵:抄写词语

板书设计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题,鼓励提问:

1、看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

2、教师归纳:

(1)苏轼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首词的?他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

(2)书上写的那几句词该怎样理解?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抓住情感线(着重围绕第一个思考题):

1、学生自读圈画(读的形式可多样化)。

2、组织交流,教师板书: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引导学生看板书再提问,即苏轼为什么会心绪不宁?埋怨?宽慰?(重点学习目标)

(三)、转换师生角色,深入探究课文:

(学生扮演苏轼,教师充当四年级的小学生)

1、学习1—3自然段:

(1)师:苏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品尝月饼,欣赏明月,您老为什么如此‚心绪不宁‛呀?

(2)学生读书准备。

(3)指名回答,要求: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说服力,使人信服。

(其间穿插多形式的朗读)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苏老先生,您在遥远的他乡思念弟弟,‚每逢佳节倍思亲‛吗!这我已经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谁呀?

(2)学生说(穿插读)

(3)看图想象(利用多媒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在干什么?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4)重点读好: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评点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3、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师:苏先生,后来你的心情变了,还吟诵了一首千古名词,最后五行我已读过,可我还是不明白这几行词怎么能表达你的‚宽慰‛之情呢?请您给我解释一下,行吗?

(2)学生各自朗读后两段。

(3)鼓励同桌交流,圈画重点句段,准备回答。

(4)组织班级交流:

①指名说;②小组间相互补充;

③学生在书上画出相关词的意思:

(重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④师生分角色读(分词和词的意思);⑤男女学生轮读。

(四)、朗读四、五、六自然段,加深体会作者情感。

(五)课堂小结(结合板书)。

三、板书: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思念弟弟

埋怨:月圆人不圆

宽慰:真情留人间

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望洞庭》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四、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注: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正所谓‚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熟读古诗,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和:和谐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

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

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注: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三)对比读,深化美。

1、课件展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秋月和。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水色,盘里一青螺。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注: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是语言的浓缩,而往往浓缩就是精华。作为中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让学生意识到古诗语言的精炼与美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四)延伸读,升华美。

1、出示课件:

题君山题君山

雍陶方干

烟波不动影沉沉,曾于方外见麻姑,碧色全无翠色深。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元是昆仑山顶石,一螺青黛镜中心。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4000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班。‛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坚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一幅:‚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有趣的是,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4、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注: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板书设计:

望洞庭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板书设计:

峨眉山月歌

教学反思:

4、秋天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教学重点: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二、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欣赏短片,看完短片后告诉老师,短片为我们所呈现的是哪一个季节?

2、板书课题:秋天

3、看完之后你又怎样的感受?或者谈一谈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你想到了哪些关于秋天的词语)

预设答案:秋天秋风秋雨秋收

师再启发诱导:秋天的景色叫——秋色

秋天的风光叫——秋光

对秋天的怀念叫——秋思

秋天的果实叫——秋实

板书:秋风秋实秋光秋思

设计意图:组词导入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正是在这样随意亲切的氛围里,学生没有畏难情绪。组词和猜词活动既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又为理清课文的主线:秋风——秋实——秋光——秋思埋下伏笔。

4、秋天是个非常美丽的季节,秋高气爽,秋水长天,让人们感觉非常的舒服;同时,她也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实累累,秋桂飘香,让人们体味到收获后的喜庆。有一位山东作家,他叫王宜振,他也非常喜欢秋天,下面我们将要走进课本,看看在这位大孩子的眼中秋天到底是怎样的。

{二}、整理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请教一下字典老师,并且想一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介绍了秋天的迷人景象和丰收景象)

2、出示生字。

A、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这两个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内容的?)

B、脚印儿稻穗儿蝉声儿牛儿羊儿红着脸儿(指导读好儿化音)

C、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路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理解‚羊肠小路‛‚柔韧‛‚井井有条‛的意思)

3、请同学们带着这些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走进诗歌中,想一想

划一划,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

4、(指名读诗歌)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

5、秋天,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你能看到什么?那么作者又看到些什么?

三、语言对比,初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老师也诗性大发,想在这里吟诵几句。

秋天到了,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我们看到金黄的稻穗……

你们觉得老师创作的怎样?

2、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诗歌,谈谈你的感受。

3、小结: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情趣,饱含深情,我们就是通过这么美丽的语言理会到的文章的美,秋天的美。

四、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朗读

2、我们知道一首好的诗歌它的语言是富有生命的。我们来看看在这一段中,你认为哪个字使得整段内容充满生命力。

3、秋天到了,红红的苹果,紫红的葡萄,举着红缨的玉米,红着脸儿的高高粱------这些能让不让太阳更红更娇吗?桂花、菊花盛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醉人的花香,俗话说‚桂子花香,十里飘香‛,这一切能不让空气更甜吗?因此这两个字就概括了秋天的与众不同。

五、学习生字词,描红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初步领略诗歌简洁的语言中的意蕴,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说一段话。

3、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积淀情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秋天》,知道了这首诗描写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园里的美丽景色和丰收景象。我们也知道了语言其实是有生命的。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这位儿童作家写给我们读的诗歌,看看他的语言到底是不是有鲜活的生命,在这首诗歌的字里行间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学生朗读课文。

3、教师:;这位同学的朗读来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秋景图。我相信同学们昨天在自学时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们也首先用声音来告诉我你们的理解——集体朗读全文。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秋风的调皮可爱。

导入:秋天一到,秋风习习,那么秋风都去过哪些地方,他们在那儿干什么?请同学们读第二节诗,读后请填空。

秋风来到,在那里。

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说说这一节诗歌里,你觉得那些文字最出彩?为什

么?

预设答案:打滚、奔跑、抓一把、轻轻涂掉

师:讨论一下好在哪里?

预设:作者用了拟人手法,把秋风当成一个孩子来写,让我们感觉秋风好像孩子一样调皮可爱。

师小结:‚打滚‛、‚奔跑‛、‚轻轻涂掉‛这些词原本是描写人动作的词语,作者却用它们来描写秋风,这样一来就把虚的东西写实了,把静止的东西写活了。这就是动词拟人化的作用。读着这些句子似乎秋风也有了可爱的个性,让我们忍不住产生了对秋风的喜爱之情。拟人化的动词让描写秋风的文字有了鲜活的生命活力,这就是拟人修辞手法的魔力。

下面,让我们学着诗人王宜振的样子,用拟人化的动词写一写秋风吗?

秋风飘到,在那里。

预设答案:球风飘到草地上,在那里给小草染发。秋风飘到枫林里,给枫林披上一袭红艳艳的长袍等等。

设计意图:精当的评讲,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本节课的作业写一首春天的诗歌打下基础。

三、自学第三节。

导入:秋风姑娘吹一口气,秋天向我们呈上丰收的果实(指板书——秋实)。让我们跟着秋姑娘的脚步,走进田野,走进果园,去看一看,闻一闻吧!

1、调动脸上的表情,用美妙的声音朗读3——5节。

2、圈出你认为充满生命活力的词语。然后在旁边批注上从这个词语你感受到什么。

3、交流。

预设:

(1)富含生命活力的词语。‚嚷着‛、‚举着‛、‚穿红袄‛、‚披紫袍‛‚红着脸‛。

(2)‚嚷着‛写出了苹果和葡萄的惹人怜爱的感觉。‚穿红袄‛、‚披紫袍‛写出了果园丰收的景象,也蕴藏着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再次带着表情感情朗读。

5、学着写一节秋天的果实的诗歌,用上拟人手法。

设计意图: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秋风一节是精讲,已经教会学生通过品析动词来感受事物特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秋实‛一节感觉上和‚秋风‛一样,所以放手让学生实践。

四、自读秋光一节,提出不懂的问题。

导入,同学们用诗人的眼睛,用诗人的心灵把秋天的果实尝得有滋有味。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田野。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秋光吧!

1、默读第六节。说说你碰到的难题是什么?

预设:为什么说田野是井井有条的?‚为什么说秋风如果柔韧的梳子‛?为什么说汗珠还‚闪耀‛?

2、引导启发

(1)柔韧的词典上的意思。

(2)师讲解:秋风不知疲倦的轻轻吹拂,不停止地吹,昨天轻轻吹,今天柔柔地吹,明天轻轻地吹,后天还要继续柔柔的吹,吹来吹去,把果实吹熟了,把庄稼也吹熟了,所以说秋风很柔韧。

(3)说说井井有条的词典上的意思。

(4)再看幻灯片,说说田野里的庄稼果实所长的空间位臵,感受田野的井井有条。然后说说你曾看到过那些地方也有井井有条的感觉。

(5)发亮的汗珠是谁流下的?从‚闪耀‛一词里你能体会庄稼收获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吗?(虽然辛苦,却又幸福而自豪。)

(6)小结:诗歌里的文字之所以富含生命活力,那是因为蕴含了作者的一片深情,我们读诗就是要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声。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顺学而导,解疑与感悟相结合,展开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自不待言。

五、学习秋思。

导入:作者把对秋天的千般情,万般爱,都写进了最后一节里,那就是秋天的思绪——秋思。那么是什么东西才可以承载作者的秋思呢?

1、读第七节,划出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一句话。

预设:

拣一片黄叶悄悄地珍藏,秋天会永远向我们微笑。

2、再从这句话里找一找最能浓缩作者情思的一个词。

预设:珍藏

3、比较珍藏和收藏的异同。

从情感上说,珍藏含有收藏人非常珍惜,非常喜爱,视为宝贵的意味。而收藏,只含有保存,保管的意思,没有更多的情感在里边。

4、作者珍藏的是什么?(黄叶)为什么珍藏黄叶?

因为黄叶是秋天的象征。

5、从作者珍藏黄叶你悟出了什么?

师小结:黄叶是秋天的象征,因为作者喜爱秋天的美丽景色,她想让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驻人间,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阴,他也希望能透过这片美丽的黄叶勾起对秋天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依恋。

设计意图:秋思是对秋的总结,也是作者表达整篇文章思想感情的点睛之笔。因此,在读的时候找到诗眼,就能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六、回归全文。

秋天里,更红更娇的秋阳,调皮可爱的秋风,累累的果实,美丽的秋光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生意盎然的图画,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这美丽的图画吧。请大家站起来朗诵这首诗歌。

七、作业布臵:

1、读一读王宜振的其它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2、用拟人的手法写一首关于春天或其他季节的诗歌。

《春天》写作指导:首先像《秋天》这首诗一样拉出一条线。比如:春风——春雨——春草——春花——春光。然后,把春天当成最亲切最可爱的人来写,用上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词语,使你的诗歌充满诗意。

设计意图: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诗歌,在朗读感悟中欣赏了诗意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学写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对于学习本节课来说是巩固也是提高。而且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会得到有效打消。让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诗人的可能,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努力做到的 板书设计

风景优美

果实累累

教学反思:

习作1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点: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难点: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由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第三课

一、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

3、誊写 教学反思: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几个动物标牌,懂得我们‚只要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2、学习修改日记片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主动识字、语言表达等多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2、懂得生活处处皆语文。细心观察,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三、教学准备:创设情景、出示插图。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星期天,我们来到动物园游玩。小芳和她的爸爸也来了。

(2)听小芳和她的爸爸在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练读‚爸爸‛和‚小芳‛的对话。

(3)‚爸爸‛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自由交流)

(4)听了‚爸爸‛的话,让学生猜猜小芳以后会怎样做的?

(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都可以学习语文。)

(5)学生自己说说自己以后的打算。

2、教学第二部分。

(1)离开了观察水獭的河边,我们继续往前走。啊!这儿的动物可真多啊!这些动物你们都认识吗?

(2)学生根据拼音,认读动物标牌。

(3)指名交流,集体认读。

(4)小结:平时要随时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和主动识字的能力。

3、教学第三部分。

(1)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有趣!回家后,小芳写了一篇日记。

(2)学生自由读一读小芳写懂得日记。

(3)请学生说说哪些地方读起来不顺口。

(4)学生试着修改。

(5)改好后再读一读。

(语病:语句罗嗦,用了太多的‚这些小象‛,只要用‚它们‛或去掉。)

板书设计:

认识动物标牌

细心观察

处处留心

学习语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好钢笔字

2、熟记八个成语。

3、熟记古诗《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老师的点拨讲解相结合,在大体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教学准备:有关成语、相关古诗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学生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白练钢笔字的重点。

2、老师指导。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次‛、‚吟‛、‚珍‛。

(2)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比较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次‛、‚吟‛、‚珍‛都是左右结构;三个字的右边都是撇、捺。

(3)示范描写‚次‛,提醒学生每个字的右边都有撇和捺,撇要收一点。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写得好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学生背背学过的成语。

(2)请学生说说性怎样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大致理解成语的意思,并联系每排两个成语在意义上的联系。

(难理解的学生查字典,再不理解老师讲解)

(4)部分理解: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于前人。

后继有人:后面继续跟上来,后来继续前头。

(5)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背诵古诗《风》

(1)出示古诗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试读,及时纠正读音。

(3)理解诗句的意思。

a、学生再读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当风吹过时,会出现什么情景呢?

b、结合插图学生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c、全班交流,老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诗的大意。

(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6)拓展练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风的诗,没有搜集的,课后收集

三、作业:

1、抄写成语。

2、背诵成语和《风》

板书设计: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学会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引入:我们同学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了多年,大家相处非常愉快。当同学为你解决疑难问题时,你是否想过向他们感谢呢?如果还没来得及感谢,老师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机会,想办法向他当面感谢。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2、指导。

(1)回忆自己平时在学习、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帮助、关心等等。

(2)想想应该怎样感谢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的人,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感谢呢?

(3)分小组练说,互动共享。

(4)每组选代表到讲台上说。

3、反馈。

(1)请两位同学表演。

(借给对方学习用品的)

(2)另一小组也请两个同学表演。

(同学摔倒,同学扶他起来的)

(3)自己创设情景表演。

4、老师对同学的表演、对话进行点评,并让学生明白,感谢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感谢。

板书设计:

学会感谢

表达感情

礼貌真诚

上一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领导干部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读书班开班式上讲话下一篇:五一劳动节手机店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