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

2024-06-24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精选8篇)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 篇1

姓名:身份证号码:

1、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能力有哪些?

答:(1)、学习能力;(2)、实践能力;(3)、创新能力;(4)、社交能力。

2、专业技术人员的团队能力有哪些?

答:(1)、团队凝聚力;(2)、合作能力;(3)、沟通能力;(4)、领导能力;(5)、执行能力。

3、如何理解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能力与团队能力?

答:能力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能力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成败。专业技术人员团队能力是指团队人员配置、组织其所掌控的资源,创造环境,确实、可靠达成或超越其既定策略目标的能耐。

4、试述团队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答:(1)、优势互补的原则;(2)、共同信仰的原则;(3)、团结合作的原则;(4)、自身培养的原则。

5、创新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

答:方法:创新与发明创造;创新与研究开发。

特点:创造性;高收益性;风险性;系统性;时机性;适宜性。

6、简述团队合作的作用。

答:有利于促成个人与团队的双赢;有利于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团队工作创新;有利于促成个人与团队的双赢有利于个人行为规范;有利于决策效率的提高。

7、什么是有效团队合作?

答:高效的团队,其合作过程是平等融洽、沟通通畅、资源共享、共渡难关、同舟共济。这样的团队合作,才是有效合作的团队。

8、试述如何提高团队的有效合作。

答:1)正确看待职责与收益的关系,形成自愿的合作。

2)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形成积极的合作。

3)保持有效沟通,形成坦诚的合作。

4)打造高绩效团队,形成积极的合作。

5)完善制度保障,形成安心的合作。

9、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哪些创新能力?

答:第一,学习能力;第二,分析能力—;第三,综合能力;第四,想象能力;第五,批判能力; 第六,创造能力;第七,解决问题能力; 第八,实践能力;第九,组织协调能力;第十,整合能力。

10、实现团队中个人自治和团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第一,尊重个体差异;

第二,协调目标双重性;

第三,相互负责;实现共赢的模式。

11、简述创新团队精神的作用。

答:第一,目标导向功能;

第二,凝聚功能;

第三,激励功能;

第四,控制功能。

12、影响创新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答:凝聚力的强弱受来自团队外部和团队内部的众多因素的影响:

1)、外部因素。团队总是与外界环境不断地发生着交互作用,积极进取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对团队凝聚力的增强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相反,消极的外部环境则会对团队凝聚力产生负面影响。

2)、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往往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内部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

13、什么是创新意识?

答:1)、哲学角度。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

2)、管理学角度。创新意识是人们对创新及其价值性、重要性的认识水平。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此来规范和调整自己活动方向的稳定的精神态势。

14、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各有其优缺点和独特的作用。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不同,发散思维总是思考还有什么新的方面、新的途径、新的方法,而如果只有思维的发散过程而无收敛过程,尽管可以爆发出许多思维创新的闪光和智慧的火花,但不能形成集中的思维力量,会使思维失去控制而陷入无序状态,变成混乱性思维。如果只有思维的聚合过程而无发散过程,只沿着同一方面进行思考,就会对新的领域、要素、方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使思维陷入呆板、保守和僵化,从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可见,两者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在思维过程中,如果发散不以聚合为前提,思维就不会获得成果;聚合如不以发散为先导,也不会有创新。因此要有所创造就必须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15、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答:第一,行业知识和企业的知识;

第二,在公司和行业中拥有人际关系;

第三,信誉和工作记录;

第四,领导者的基本的技能包括:社会技能,概念技能和专业技能;

第五,要拥有个人价值观;

第六,要拥有进取精神。

16、简述创新团队沟通力的含义和特征。

答:团队沟通力是指成员之间互相吸引的程度,这是一个团队赖以自豪的一种整体感,包括忠诚、投入、志趣相投以及为团队作牺牲的意愿,是将每个成员“粘”在一起的“胶”。团队沟通的特征:

第一:精而简的沟通规模;

第二:团队成员的多样性;

第三:团队交流的直接性;

第四:面对面交流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具有较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第五:积极承诺,通力合作。

17、创新团队沟通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答:第一,统一的工作目标原则;

第二,办事制度化原则;

第三,建设性争议程序化原则;

第四,对下属的信任原则。

18、团队决策有哪些利弊?

答:团队决策的优势:

1)团队决策有利于集中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应付日益复杂的决策问题。2)团队决策能够利用更多的知识优势,借助于更多的信息,形成更多的可行性方案。3)团队决策还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4)团队决策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助于决策的顺利实施。5)团队决策有利于使人们勇于承担风险。

团队决策的弊端:

团队决策虽然具有上述明显的优点,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问题,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就会影响决策的质量。团队决策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速度、效率低下;

2)有可能为个人或子团队所左右;

3)很可能更关心个人目标;

4)决策绩效模糊;

5)决策内容泄密。

19、团队执行力不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第一,人才缺乏是执行不畅的根本原因;

第二,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

第三,责任缺失,执行不到位;

第四,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

20、强化创新团队执行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答:第一:强化执行力文化的建设;

第二:树立明确的团队目标;

第三: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注重沟通激励机制;

第五:建立学习型组织。

21、创新团队合作的五大障碍是什么?

答:

(一)缺乏信任;

(二)惧怕冲突;

(三)投入不足;

(四)逃避责任;

(五)漠视结果。

22、创新团队化解创新障碍有哪些方法?

答:

(一)查表法;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 篇2

一、团队合作的基本认识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

(一) 团队合作的层次

托马斯-基尔曼模型展现了合作的几个层次, 值得注意托马斯-基尔曼模型的前提是人际的两种行为方式, 即人的合作性行为和武断性行为。由于人际行为的不同, 要让人与人之间达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式需要一定阶段和磨合的, 需要经历竞争、回避、迁就、妥协和合作五个阶段。在竞争阶段团队各方都采取高度武断行为, 互相敌视, 暗自较劲, 希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回避阶段, 各方有合作意愿, 但谁都没有跨出第一步去争取合作的意愿。迁就阶段则是一方高度合作, 愿意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 以协调全局, 但另外一方却只考虑自身利益。处于妥协阶段, 冲突双方存在部分合作, 双方在要求和利益上都有所让步, 但同时又坚持一部分要求和利益。真正的合作阶段, 是指冲突双方高度合作, 并且高度武断。即团队成员考虑和维护自己及对方的要求和利益, 他们会积极展现并贡献自己的智慧, 也会用自己的才智与资源来帮助队友完成预定的目标, 使团队的总体水平提升。

二、团队合作动力来源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它的实质就决定了企业内部人的存在与合作肯定也有追求利益的目的和需求。

(一) 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解释, 为什么团队的成员有时

候愿意牺牲自己利益来帮助其他成员, 最终形成有效合作的良性循环。

在囚徒困境中, 一次博弈的唯一均衡是不合作 (即坦白) 。在一次的博弈中, 双方没有再次的利益相关关系, 所以双方都会选择背叛。

重复博弈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对人们之间的合作行为提供了理性解释, 如果博弈无限重复, 合作就可能出现。因为如果是无限或者多次的重复博弈中, 一旦有人先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显示合作的诚意后, 另一方在下一次会因为感激或者追求合作时的更大利益而选择合作。

(二)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 人们之间的合作行为也是可

以预计的, 格里高利.曼昆认为理性人更多的会考虑边际变动。理性人都知道, 生活中的选择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 而往往是介于其间。当考试临近时, 你的决策不是放弃考试和一天学习24小时之间的选择, 而是是否多花一个小时时间复习功课而不是看电视或睡觉。

同样的道理, 在实际工作中, 某些类型的工作靠自己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的, 你的选择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或一个人拼死去完成, 而是怎样在团队合作中付出一分努力。“合作”意味着“双赢”, 进行合作不是简单的“1+1=2”, 合作使竞争力发生了聚合, 达到了“1+1>2”的效果。

(三) 从竞争动态的战略管理角度, 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

间的独立合作关系可被称之为“半结合”, 基于半结合关系形成的战略则为半结合战略。拜德勒克认为, 半结合战略有利于可交流知识的流动, 从而创造效益。从某种程度说, 合作也是竞争的结果。

三、找到团队合作的问题所在

(一) 决策者的影响

人都是经济的, 人对于激励都是会做出一定反应的。经济学家佩兹曼对于汽车安全的分析有一项经典研究, 其说明了美国汽车安全法的实际效果是减少了每次车祸死亡的人数, 但却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因为决策或制度可能改变员工面临的成本和利益, 所以管理者在分析每种决策, 不仅要考虑它的直接影响, 还要考虑通过激励产生的不太明显的间接的影响,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 员工便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正如, 声誉既可能诱导出合作行为, 也可能引发机会主义行为, 群体的演化在这两种动机的作用下就会引发合作的危机。

(二) 利益群体的动态合作竞争

在合作过程中, 利益群体对关联目标的识别和集成有助于各利益主体价值的定位, 并利用他们目标的正相关性来提高公共利益, 同时也增加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明确的集成目标也能使各利益主体的合作效率提高, 合作关系加强, 并能修正他们的态度。

合作不是基于利他, 而是利益主体认识到如果他们有确定相关的目标, 自利需要伙伴;合作性的工作能把自利整合成为实现相关目标的联盟, 而竞争性工作能把自利掀起一场为争输赢的斗争。

(三) 利益改变合作意愿

合作是现实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存在的主流现象, 为实现某些共同的目标, 一些成员集结成群, 有效地将资源 (人、物或理念) 投入并组合。但该群体成员在一次合作之后, 由于在一定规则下的各成员的实际分配收益与该成员进入群体前的先验基准收益存在偏差, 这就导致有些成员行为发生改变。实际收益低于基准的成员就会降低自己的合作意愿而部分地选择非合作战略, 这就势必减少了群体收益, 减弱群体的竞争力及决策效能。

不难推测, 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团队成员自觉自愿的情况下, 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四、团队合作与建设

团队的管理中, 很大程度上需要管理者维护好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 即团队建设。企业团队建设成功与否, 决定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能实现, 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知识能不能共享, 企业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因此, 团队建设越来越重要。

在普遍的团队建设有几个因素是相对比较重要的:

(一) 优秀的组织领导

所谓“小胜靠智, 大胜靠德”, 一个好的团队离不开好的领导, 而一个让团队成员们信服的团队领头人必须具备高素养、强能力和好品德, 他做的更多的是领导而不是管理, 如此才能提高团队成员合作的意愿程度让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 共同的事业愿景和目标

组织存在并让人认可的价值和意义赋予了团队的生命力, 其次要制定团队组织经营的目标, 明确具体的工作质量、范围、工期、成本等目标约束;再次, 明确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 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作用, 增强竞争聚合力从而加强团队的合作。

(三) 做同伴而不是同伙

团队内部的制度上或管理决策上往往存在偏差, 不可能得到全体一致的同意, 可以提出建议, 但不能固执理论或者拉帮结派敷衍工作抗议, 这样影响执行力的作法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作为同伴要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在某些问题上要帮教而不是帮做, 要有乐于分享经验的心胸, 在团队工作中必须要自我调整, 协调好工作中竞争与合作的利益天平。

(四) 合理的考核与奖惩

薪酬考核体系要合理而有挑战性, 才能稳定团队利益群体动态合作竞争的状态。此外, 团队的利益分配的度是激励制度的关键所在, 惩罚制度即要增加影响团队合作与利益的机会成本, 以减少非合作的战略行为。

五、总结

浅析企业内部团队合作与建设 篇3

关键词:托马斯—基尔曼模型 合作原因 团队建设

企业无论大小,在内部都有各自的职能部门的划分,实际上是工作性质相近的团队化工作,这样的分团队协作既便于各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与管理,也有利于企业整体的统筹与进步。

一、团队合作的基本认识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了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

(一)团队合作的层次

托马斯—基尔曼模型展现了合作的几个层次,值得注意托马斯—基尔曼模型的前提是人际的两种行为方式,即人的合作性行为和武断性行为。由于人际行为的不同,要让人与人之间达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式需要一定阶段和磨合的,需要经历竞争、回避、迁就、妥协和合作五个阶段。在竞争阶段团队各方都采取高度武断行为,互相敌视,暗自较劲,希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回避阶段,各方有合作意愿,但谁都没有跨出第一步去争取合作的意愿。迁就阶段则是一方高度合作,愿意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以协调全局,但另外一方却只考虑自身利益。处于妥协阶段,冲突双方存在部分合作,双方在要求和利益上都有所让步,但同时又坚持一部分要求和利益。真正的合作阶段,是指冲突双方高度合作,并且高度武断。即团队成员考虑和维护自己及对方的要求和利益,他们会积极展现并贡献自己的智慧,也会用自己的才智与资源来帮助队友完成预定的目标,使团队的总体水平提升。

二、团队合作动力来源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它的实质就决定了企业内部人的存在与合作肯定也有追求利益的目的和需求。

(一)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解释,为什么团队的成员有时候愿意牺牲自己利益来帮助其他成员,最终形成有效合作的良性循环。

在囚徒困境中,一次博弈的唯一均衡是不合作(即坦白)。在一次的博弈中,双方没有再次的利益相关关系,所以双方都会选择背叛。

重复博弈理论的最大贡献是对人们之间的合作行为提供了理性解释,如果博弈无限重复,合作就可能出现。因为如果是无限或者多次的重复博弈中,一旦有人先牺牲自己的利益以显示合作的诚意后,另一方在下一次会因为感激或者追求合作时的更大利益而选择合作。

(二)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人们之间的合作行为也是可以预计的,格里高利.曼昆认为理性人更多的会考虑边际变动。理性人都知道,生活中的选择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而往往是介于其间。当考试临近时,你的决策不是放弃考试和一天学习24小时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多花一个小时时间复习功课而不是看电视或睡觉。

同样的道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类型的工作靠自己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的,你的选择也不可能完全放弃或一个人拼死去完成,而是怎样在团队合作中付出一分努力。 “合作”意味着“双赢”,进行合作不是簡单的“1+1=2”,合作使竞争力发生了聚合,达到了“1+1>2”的效果。

(三)从竞争动态的战略管理角度,企业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的独立合作关系可被称之为“半结合”,基于半结合关系形成的战略则为半结合战略。拜德勒克认为,半结合战略有利于可交流知识的流动,从而创造效益。从某种程度说,合作也是竞争的结果。

三、找到团队合作的问题所在

(一)决策者的影响

人都是经济的,人对于激励都是会做出一定反应的。经济学家佩兹曼对于汽车安全的分析有一项经典研究,其说明了美国汽车安全法的实际效果是减少了每次车祸死亡的人数,但却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因为决策或制度可能改变员工面临的成本和利益,所以管理者在分析每种决策,不仅要考虑它的直接影响,还要考虑通过激励产生的不太明显的间接的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员工便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正如,声誉既可能诱导出合作行为,也可能引发机会主义行为,群体的演化在这两种动机的作用下就会引发合作的危机。

(二)利益群体的动态合作竞争

在合作过程中,利益群体对关联目标的识别和集成有助于各利益主体价值的定位,并利用他们目标的正相关性来提高公共利益,同时也增加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明确的集成目标也能使各利益主体的合作效率提高,合作关系加强,并能修正他们的态度。

合作不是基于利他,而是利益主体认识到如果他们有确定相关的目标,自利需要伙伴;合作性的工作能把自利整合成为实现相关目标的联盟,而竞争性工作能把自利掀起一场为争输赢的斗争。

(三)利益改变合作意愿

合作是现实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存在的主流现象,为实现某些共同的目标,一些成员集结成群,有效地将资源(人、物或理念)投入并组合。但该群体成员在一次合作之后,由于在一定规则下的各成员的实际分配收益与该成员进入群体前的先验基准收益存在偏差,这就导致有些成员行为发生改变。实际收益低于基准的成员就会降低自己的合作意愿而部分地选择非合作战略,这就势必减少了群体收益,减弱群体的竞争力及决策效能。

不难推测,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团队成员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四、团队合作与建设

团队的管理中,很大程度上需要管理者维护好团队成员的合作关系,即团队建设。企业团队建设成功与否,决定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能实现,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知识能不能共享,企业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因此,团队建设越来越重要。

在普遍的团队建设有几个因素是相对比较重要的:

(一)优秀的组织领导

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一个好的团队离不开好的领导,而一个让团队成员们信服的团队领头人必须具备高素养、强能力和好品德,他做的更多的是领导而不是管理,如此才能提高团队成员合作的意愿程度让他们紧密团结在一起。

(二)共同的事业愿景和目标

组织存在并让人认可的价值和意义赋予了团队的生命力,其次要制定团队组织经营的目标,明确具体的工作质量、范围、工期、成本等目标约束;再次,明确各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作用,增强竞争聚合力从而加强团队的合作。

(三)做同伴而不是同伙

团队内部的制度上或管理决策上往往存在偏差,不可能得到全体一致的同意,可以提出建议,但不能固执理论或者拉帮结派敷衍工作抗议,这样影响执行力的作法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作为同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某些问题上要帮教而不是帮做,要有乐于分享经验的心胸,在团队工作中必须要自我调整,协调好工作中竞争与合作的利益天平。

(四)合理的考核与奖惩

薪酬考核体系要合理而有挑战性,才能稳定团队利益群体动态合作竞争的状态。此外,团队的利益分配的度是激励制度的关键所在,惩罚制度即要增加影响团队合作与利益的机会成本,以减少非合作的战略行为。

五、总结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 篇4

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7月12日至13日在西电大学J114教室,陕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网络再教育培训。我接受了系统学习团队创新沟通管理培训讲座。两位教授讲得很精劈实用性很强,通 过经验事例与理论结合,使我感触很深,特别是沟通协作、指挥链等,开阔了视野,通过这次培训,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我的几点感受

一是单位组织的这次培训,为我们野外技术人员增长了见识,学会了作样去创新、沟通与管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员工团队精神、执行能力,以及怎 样去执行,给我们创造 了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

二是聆听了二位教授的讲座,感受颇深,懂得了怎样去沟通,怎样去执行,该采用什么手段样以及优缺点,明白了怎样与上下级同事间处理好关系与方法,怎样才能更好的沟通,怎样完成上级部门提出的任务,提高效益。!三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创新协作精神、沟通管理方面有了好的方法与技巧,怎样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及各种协调方法。

培训讲座中最有影响的几种工作方法

一是怎样利用人脑风暴法。激发灵感,实现超越自我,最大效益的掌控灵感发明创新,变幻想为现实服务于人民。!二是工作态度方法:怎样去沟通,摆脱障碍,遇到问题多想想,换位思考,逆向思维,找出合适的处理方法。

三是沟通管理指挥链,正常链与横向链多种链使用的优缺点,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产生的效益等。

对自己的改进措施

一、提高自已的工作方法,处事的态度,建立和谐团队精神。好的方法,团队精神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也就是说再好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案,如果没有好的执行也就没有好的结果。所以,在

今后的工作中,第一步就要提高我们的执行力。

二、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遇事多遇上级领导沟通,了解领导所要的目的,更好的完成任务。运用什么方式方法,沟通创新、提高效率。把所学到的用在管理工作中,更好的解决如何干,怎么干的问题。

三、提高协作创创团队能力。正确利用协作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团队协作力量,发挥最大感染力。更好的达成共识,以避免“走弯路”,“白费力”的现象。

对单位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完善单位的规章制度。完善办事按章执行,因素是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不完善。所以我们要完善我们的制度,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按章程办事,体现人性化的管理,以人为本,按制度办事。

二是希望单位上级多到基层一线体验,换位思考,多一些谅解、办实事、多听取各方意见,低姿态做事,高标准办实事。

团队与合作 篇5

我们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也不论在何时何地,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中国有句古话:“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就是合作的力量,这就是团队的力量,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要以为你什么都行,离开团队,你可能一事无成;也不要以为你什么都不行,有了团队,你也许什么都行。” 规划就是这样一个行业,一个离不开团队、离不开合作的行业。

而现在作为规划所的一员,这里本就是一个团队,只有懂得合作,理解合作,才能最终学会合作。一个规划从始至终,是一个项目组共同的心血,一个有凝集力的团队,才能最大的发挥它的战斗力。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进入单位以来,就一直处在与同事的合作当中,就近而言,在整理规划时,负责人有意识让我与同事相互磨合,学会合作。项目内容又多又繁琐,两个人的表达方式又相差甚远,而在整理完总规与控规绿线对比的内容之后,两个人渐渐多了默契,分工协作,相互帮助,后面的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团队意识让我们互相帮助,合作让我们更加高效。

团队合作与成就大业策划书 篇6

《团队精神成就大业》

学院:应用工程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

策 划 书112

5一、活动缘起

没有人能独自取得成功 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好机遇不如好人缘,朋友资源,决定你的竞争力,有人缘才有事业,让好人缘为我所用,充分重视人际关系,人脉就是财脉,在关系中寻找机遇,管理好你的朋友档案,攀关系是门大学问,办事要有人脉网。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血缘关系永远是最坚实的后盾,依靠亲人,走出平庸,亲情伴随你的左右,巧用亲戚关系,每个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伴侣,依靠爱人,创造美好的生活,同学关系好办事,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是事业发展的动力,朋友的力量是永远的财富。

团队协作高于一切,明智且能获得成功的捷径就是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因此我们愿意展开活动交流。

二、活动目的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

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

推诿、不讲协作;“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作的结果。

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而且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三、活动时间:

四、组织机构

五、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

全班宣誓

第二阶段:开展阶段

活动一:组织班会做个游戏

活动目的: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活动内容:

首先,做一个游戏要有一个策划,不能说做就做,想做就做,许多点子不错的游戏就是这样泡了汤。策划的具体工作就是设计一下游戏的具体资料。比如说做的游戏是什么类型拉,ACT还是AVG还是RPG。如果是RPG的话有多少个BOSS啊,主角是地球人还是外星人拉......之类之类。总之,策划要尽可能详细地把所有关于游戏的资料大概地写出来。当然,如果是剧情流RPG,则通常会考虑另请位写剧本的。

其次,就是系统。还好现在有XP有2003,不懂C++的菜鸟照样可以做出自己的游戏来。可太过千篇一律,那也是不好的。你的游戏是这样,我的游戏也是这样,全世界人都长一张脸,那是多么难过的事。所以,自制的系统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因此,就有必要找个人来学RGSS啊、C++什么的。那样的话,可玩性与可操性就会大大加强。像XP就很方便。

然后,美工。好游戏的图不能像国产的奥特曼图册那样骗小孩,因此,就必须有人出来画点特别的。因为大多数人用的可能都是一样的素材(因为软件都一样),所以,特色的美工就是必须要有的。美工,是骗人眼球的超级武器。

最后,就是测试。一款好的游戏自然要经过千锤百炼自然成上品,许多的PC游戏就是没有经过这场洗礼而BUG百出而遭人唾弃(比如说,血狮.......)。当然,做测试也不是件好玩的事,许多人认为测试员很好玩,有得玩又不用做事。那么想的人,你错了。测试是很辛苦的。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图块而绝对不放过一个不对劲的地方,有时某个场景要来回走个上百次才能发现BUG

活动二:组织同学们去社区打扫卫生

活动目的:实现具体的合作意识

活动内容:

1、制作板报

2、集体去社区参加活动

第三阶段:评比阶段(项目)

1、公开主题班会

2、黑板报

感言:

确立明确的目标。明确具体可行的发展目标,是同学们最好的航船方向,目标方向越明确越具体,由此激发团队效力也就越大。

团队合作与团队建设 篇7

一、教师团队建设的有益探索

(一) 教师团队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提高教学指导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直接保证。高职学院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通过三种途径:一是从企业中选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二是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三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察, 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等, 形成校企双方共享师资资源的机制, 共同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数量合适、能力互补的高水平的校企合作教师团队, 共同致力于专科层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教师团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 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参与课堂与实践的教学, 进一步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 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通过建立企业讲师团, 将企业的优秀师资引进学校, 为学生解读企业前沿的技术革新、知识结构调整、技能水平提升等最鲜活的内容, 促进学生思想、言行和技能的发展, 发挥影响与指导作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从而缩短专职教师知识结构调整与更新的周期, 通过在企业的具体实践中, 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育模式, 旨在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同时, 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 校企合作模式构建。高职学院在探索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中, 以合作共赢为抓手, 巧妙依托上海市出台的有关政策, 组建教师研究团队, 积极申报校企合作课题, 提出“2+1工学结合的合作模式”, 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基础理论课程及基本技能训练;第三年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2+1工学结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加大校内外生产性实验实训课程比例, 建立半年顶岗实习制度。将实践教学课程一部分安排到校内实训中心, 一部分安排到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中完成, 把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引入学校课堂教学, 生产环境教学时间达到一年以上。试点专业教学改革之前, 理论课时数约为69.4%、实践课时数约为31.6%, 试点专业培养计划理论课时数约为53.3%、实践课时数约为46.7%。“基本技能实训”及“企业岗位实习”成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举办技能大赛, 从大赛筹备期的确定大赛主题、大赛内容、大赛流程等, 到大赛开展期的评分裁定、确定名次, 再到大赛后期的择优推荐, 都由校企双方互派指导教师, 协商共议来决定。在此过程中, 进一步加深了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资深工程师的沟通、合作, 潜移默化地促进了教师的能力提升。这一合作模式不仅使企业、学生、学校三方均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合作经费, 同时也让三方各取所需:企业提前涉猎了符合要求的人才,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同时, 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应用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 提升了技能水平。

(三) 开展课题研究。校企合作教师团队自组建以来, 积极申报并承接了市、校、企多方的课题研究。2013年底, 上海电机学院“大学生职业 (生涯) 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正式获批筹建, 中弹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单位为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创建两年多来, 共同完成了包含成立校企共育讲师团、名企大讲坛、技能大赛、顶岗实习、课程开发以及就业招聘等18大项目, 取得了系列成效, 为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至今, 学院与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保持着密切的校企合作, 已连续7年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 连续输送300多人次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连续4届合作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等。同时, 还与企业合作开展了“汽车发动机零部件逆向工程及曲面建模”、“3轴自动加工站控制精度研究”等研究, 在共同完成课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促进了专业教师知识结构与企业需求的融合。

(四) 职业素质教育。校企合作教师团队积极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教研教改, 探索实施系统化的职业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经过反复、多方的问卷调查和研究, 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 确定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模块, 每个模块都由若干个项目组成, “模块化教学, 项目制推进”, 各模块在内容、程度上体现层次性、差异性, 但同时又保持延续性, 最终达到职业素质教育与就业技能的有效衔接。设置“步入校园、生命教育、职业规划、职业道德、职业心理、人际交往、职业礼仪、就业导航”等八个模块, 模块项目实施过程注重“三个1:1”即“理论与实践1:1、校内校外1:1、课内课外1:1”的理念, 以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师资队伍配备以及教学模式来开展职业素质教育, 贯穿学生学业生涯全过程。学院开设涵盖了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二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以及大三的求职技能强化教育的全程指导课程, 在学生成长的每个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教育, 以必修、选修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指导, 设定每周四为“高职学院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日”, 腾出相对集中的时间用于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职业素质教育活动, 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高职学院充分发挥专职辅导员、专业教师、企业讲师团三支队伍的力量, 继续推进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教研教改走向深入。先后邀请了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马波、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管理主管许军、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维修电工高级技师孙伟荣以及小糸车灯校友等来校开设“名企大讲坛”, 为毕业生们带来了求职应聘的技巧与方法、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前景、设备故障判断与维修方法以及我为我的职场代言等主题讲座, 受到到广大毕业生的欢迎。

二、校企合作教师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校企合作教师团队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 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水平。教师团队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调整, 根据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说明书, 进行工作岗位剖析, 分解出工作岗位核心能力与素质要求, 并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 开发专业教学标准, 形成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使“以行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观不再仅是理念倡导, 而且能真正落到实处。校企合作模式的课程设置调整和专业教学标准开放, 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二) 提升毕业生的企业认可度。学校每年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 共同探讨人才培养问题, 使得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更有针对性, 2+1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其培养方案更具有针对性, 目标岗位群和工作内容更明确, 使得毕业生职业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显著提高, 岗位动手能力大大增强。从2010年起, 高职学院就业、签约率水平连年领跑同类高职院校, 到2015年, 已连续五年就业率超过98%, 签约率逐年上升, 2015届毕业生更是达到了就业率98.36%, 签约率94.42%的出色水平。签、就业率比例客观上反映了学校毕业生素质强, 适应企业、市场需求, 得到用人单位认可。而这些成绩的取得, 与校企合作教师团队建设的有益探索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汪歙萍.上海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调研报告[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

[2]李洪等.校企合作创新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 2012

学习·合作型教师团队建设 篇8

一、建立各种合作性小组,在小组工作中培养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1. 建立集体备课小组。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加强教师合作的有效方式,我校保证每周不少于三个小时的集体备课时间,并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时要努力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个性,同时要注重学习其他教师的独特见解,在反思融合中互助互长。我校规模大,教师人数多,每个年级同科的教师都最少在5人以上,最多的近20人,所以以年级组为单位建立学科集体备课小组,其目的在于增强同学科之间的教学合作性,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和教学成功度。其重点在于改进教学,特别通过运用集体智慧解决教学上的“疑难杂症”,做到事半功倍。

2. 成立各种课题研究小组。新时期要求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教师不仅要学会教学,更要学会研究,在研究中增强合作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对此,我校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成立课题研究小组,促进教师就共同研究的课题,形成学习研究的共同体。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确保每个年级至少有一个课题立项,同时所有教师都要确认自己的教学研究小课题,人人做课题,人人搞科研,在互助合作中创设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素质。

3. 组建教师临时任务小组。临时任务小组是为解决教学上某些具体事务而建立的项目组。任务小组的成员通常由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有能力又有积极性的教师构成。学校或学科组全权委托任务小组就问题发生的起因、过程进行调查,并提出若干套解决方案,最后由集体通过一个被共同认可的方案。这种临时性的任务小组,可以锻炼临时组合的教师之间的协作性,增加不同年级、不周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适应性。

二、开展各种合作性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活动是教师每天进行的经常性工作,为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的作用,我们鼓励教师之间开展合作教学活动,促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增强学习和合作的意识。

1. 开放课堂,开展互听互评活动。让教师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课堂设计,开放课堂,互相观摩教学、互相学习、互相批评。要求同一备课小组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不同备课组的教师之间注意横向学习;要求骨干教师要开放课堂,随时欢迎教师听课学习,同时也要经常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指导教学实践。使教师在互相学习中拓宽专业视野,进而提高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水平。

2. 同伴互助,开展交换教学活动。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如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学中多样化的评价等,教师间除了可通过交流切磋共同提高,也可尝试在同一年级或不同年级进行交换教学,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进行不同角度的的审视,换位探究,进而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进行反思,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 群体互动,开展合作竞赛活动。为了使教师的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提高,我们每学年举行以备课组为单位的“教学基本功大赛”,整个活动包括上课、说课、评课三个环节。即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钻研教材、集体备课,形成一个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然后推荐2人分别参加全校性的上课、说课比赛。使教师以群体互动、互感来实现互促、互提的目的,感受到合作和竞赛的乐趣。

4. 个别合作,结对子互帮互学。有计划地将教师组织成学习对子。或者是业务年龄相当的同学科组成对子,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形成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良好风气。或是将新老教师,业务能力强弱不同的同学科教师组成对子,以老带新,以业务能力强的帮业务能力弱的,以骨干教师影响一般教师。

三、组织各种学习交流活动,在学习交流中促进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师进行个体学习或互相学习,都会有一定的学习体会。为了使教学之间进行交流自己的学习和教学体会,我们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交流活动:

1. 开展教育教学展示活动。每学期就某个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备课、学生作业和班主任工作等进行展示,其他团队的教师则进行观摩和评价。

2. 开展外出教研、考察汇报活动。凡是参加市级以上较大规模的教研、考察活动的教师,活动后回到学校要以“仿效课”、“汇报讲座”等形式,把本次教研、考察的主要精神传达给同级或同学科的教师。

3. 开展“教育教学大家谈”活动。针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问题、疑点问题,每月确定一到两个主题,请学科骨干教师或课题研究比较成功的课题组长为全体老师上课、讲座。

上一篇:花圃中学学生会工作总结下一篇:2018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