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环境

2024-08-05

IT环境(精选10篇)

IT环境 篇1

环境问题是21世纪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选择一款优秀的网络管理软件,打造企业绿色IT环境同样的至关重要。IT资源和产品是信息化服务各环节中资源占用最多的一环,采取绿色IT架构,营造绿色IT环境对企业的直接好处是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开支。对社会而言,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能耗需求,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不仅是IT技术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能够为企业带来增值效益的信息战略。

通过Mocha BSM的实施,将提高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内部网络和应用系统的监控维护水平,进一步促进网络的规范管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程序。摩卡软件的Mocha BSM(摩卡业务服务管理) 4+1产品套装为企业量身打造的网络运维管理解决方案,凭借其开放性、高可用性和可靠性、可扩展性、易用性以及专业等诸多优势,使用户能够更好地选择软件产品和服务,全面保障信息系统的网络畅通及主机系统的稳定运行。

客户介绍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始建于1983年,是从事环境监测的公益性科学技术单位,隶属于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业务上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指导,属全国环境监测一级站。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主要承担上海市行政管辖范围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工作,包括水、大气环境质量、土壤、固体废弃物、环境噪声以及一些敏感地区的环境监测工作,如饮用水源取水口等。为本市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监督、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是全市环境监测系统的网络中心、技术中心、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职责为:负责编制全市环境监测工作计划和规划;组织本市各区、县环境监测站共同实施全市的环境监测工作;承担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监测;从事环境监测技术的开发和研究,承担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环境测试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验证工作以及环境监测技术的专项课题研究和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协作定值任务;等等,

实施方案

一目了然的可视化监控

可视化监控提供一目了然的监控,通过每个监控组件的颜色或转速的变化,图形化的显示是否出现了问题。管理员可在一个统一页面一眼看出所有有问题所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员可通过可视化应用监控,清楚掌握各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部署架构。

分级权限管理,满足企业服务管理要求

Mocha BSM服务仪表盘可以为不同业务人员和IT运维人员定义不同的权限,不同的人员可以看到不同的业务试图,而IT主管则可以看到所有的业务视图,并进行全面规划和分析。

变被动为主动,全面了解网络设备运行状况

Mocha BSM可以自动发现网络设备,简化网络监控部署工作量,对主机、网络、应用、机房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SNMP的主动查询,准确地了解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不同管理员根据各自关注的网络焦点的不同,定制不同网络设备的运营报告,将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不断提高网络管理水平。

灵活的告警方式

Mocha BSM告警系统提供了邮件、短信、Alert等多种告警方式,可根据管理员权限不同、需求不同来选择,确保各个单元运营的健康度。而Mocha BSM并不是以告警为结束,而是以告警为开始,直接找出问题根源,给管理员节省了宝贵时间。

丰富的报告和报表

IT环境 篇2

一、IT微环境的介绍

IT微环境是指每个机架中的IT设备运行所依赖的环境, 包含电力、空调、监控等关键元素, 要提高整体IT系统的可用性必须从提高IT微环境的可用性入手。在IT微环境所涉及的诸多关键元素中, 电力供应保护子系统已经被大多数用户认可和采用。但是机架中温度调节、热量管理、线缆管理等环节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没有真正为每个机架中的IT设备提供一个高度可用的运行环境。比较科学的解决办法是以机架为单元, 控制IT微环境的温度, 通过合理设置冷、热通道, 引导冷风均匀送到每个IT设备的进风处, 并将热风有效送回空调, 保证机架内的温度控制到适宜服务器工作的温度。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IT微环境”理解成服务器内部CPU发热的内部环境。前者可称为机柜IT微环境, 而后者则可称为服务器内部IT微环境。只有保证每个IT微环境的可用性, 才能真正提高IT系统的整体的可用性。

二、传统的机房监控落后

现代机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IT设备的模块化、轻薄化、机架化, 机房内采用了越来越多的刀片式服务器和网络设备。设备中高性能的部件所占用的物理空间越来越小, 加大了冷却散热系统的工作难度, 机架内部环境威胁着IT系统的整体可用性。传统的热量控制方法是降低整个机房温度, 期望达到“冷却”服务器的作用, 与IT设备模块化、机架化的特点脱节, 仅考虑由空调本身的制冷能力, 只是对空调机的运行和机房整体环境的监控, 忽视了对IT微环境的监控, 没有考虑机柜内部IT设备的散热问题, 不能适应现代机房监控的需求。

对空调机运行的监控只能了解空调机是否在正常运行, 而空调的正常运行不能说明设备就能正常运行, 空调机出风口的温度值更不能说明机房的整体温度和机柜微环境温度, 因此对空调的监控不能代表甚至取代对IT微环境的监控。由于环境温度控制措施不当, 机房普遍存在机柜局部热点的现象。而机柜中的IT微环境的散热措施不当, 是导致服务器过热而宕机的根源所在。据APC公司对中国用户的多项调查表明, 因过热问题发生宕机现象已达到了总故障的32%。

三、以机架为单元来控制IT微环境

机房各个点的环境参数值是不同的, 也就是说, 即使机房大环境参数正常, IT设备所处的环境也不一定正常。机房整体环境监测的参数不能视为各机柜的IT微环境参数, 更不能体现重要设备内部IT微环境的状况。IT设备内部IT微环境的运行环境 (例如服务器内风扇转速与CPU温度等) 是最直接、最迅速影响IT设备正常运行的因素。机柜内的IT微环境是设备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物理环境, 机柜微环境参数最能体现设备所处的实际运行物理环境的情况, 所以对机柜内IT微环境的监控非常必要。有时候, 即使机房内空调运转正常, 机房整体环境参数值也在预设范围内, 但某服务器却因为某种原因出现服务器内风扇的转速不正常、CPU过热的状况。如果只监控机房大环境, 此时机房的管理人员是不会得到这种危险信息的, 整个系统就会因为该服务器潜在危机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意外瘫痪。

由此可见, 现代机房监控的重点是采用机房监控的新技术和新理念, 加强对IT微环境的监控, 实现对从设备内部IT微环境到机柜IT微环境, 再到机房大环境这样多层次的监控。

四、IT微环境建设

与传统的机房环境监控不同, 由于整体解决方案使用户无需关注IT系统细节问题, 对提高可用性的效果明显且难度较小。站在整体可用性高度来设计IT微环境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 已成为大势所趋。

IT微环境监控系统通过分布于各个机柜的微环境监控终端, 实时获取所连接的各种传感设备的信号 (包括传感器、继电器、UPS、智能设备等输出的模拟量和开关量信号等) , 监测每个机架中的IT设备运行所依赖的环境, 包括电流、电压、功率、温度、湿度等, 根据预先设定的模拟量的上下限和开关量的报警状态, 再通过集中管控平台, 有效实现对机房的IT微环境监控。与传统的机房环境监控相配合, 建成一套完善的机房监控系统。

(一) 超温报警

新型号的品牌服务器都支持IPMI协议, 因而, 通过IPMI协议来监控CPU的温度和风扇的转速等参数已不是一件难事。被监控的设备内部、机柜、机房环境的任何一点温度, 如果高于预先设定上限或低于下限时, 都会报警。当然, 可设置时延, 当前温度持续超标时间超过时延才会报警, 避免系统干扰。如果对IT微环境的监控到位, 就能及时发现IT微环境的过热问题, 防止因为过热而发生的宕机现象。

(二) 远程报警

除了检测温度外, 如果选用相应传感设备, 还可以同时检测环境温湿度、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光照度、流体压力、气体浓度, 进行UPS监控、消防监控、漏水监控、入侵防盗等, 实现远程报警功能。

(三) 短信功能

在断电、超温等报警时, 向管理员发短信报警;管理员可通过短信实时查询当前的温度值、断电状态。

(四) 数据采集

如需要将温度数据保存到计算机上, 可选用数据采集软件。可将检测到的模拟量和开关量数据长期保存, 提供历史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图表显示、报表生成和打印等功能。

五、结束语

IT环境 篇3

网络视频: 政策待完善,版权需规范

过去的2008年,中国的网络视频行业经历了双重考验。金融危机让投资人和广告商都捂紧了口袋; 而政策的波动更让业界备感焦虑。在全国振兴信息产业的呼声中,网络视频行业又处在怎样的境地?

沉重的带宽

“全球视频网站都在烧钱,带宽就是烧钱的大户。”某视频网站企业主坦言,高昂的带宽费用一直是阻碍中国网络视频行业发展的瓶颈。数据显示,国内视频类网站每月仅在带宽上的投入就高达1.2亿元。“企业总支出的60%~70%都投入在带宽成本上了。”

对于高昂的带宽费用,大部分视频网站都是敢怒不敢言。在迟迟难于实现大规模盈利的情况下,已经没什么钱可烧的视频网站们,只得采取其他方式降低带宽成本压力,比如增加带宽使用率和盈利率,并主动与运营商加强“合作”建设内容分布网络等。“投入这么大,就是为了带宽的节省。”业内人士坦言。

版权交易太难

“目前全行业最大的困难是版权交易。”土豆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视频网站的传播和产出的方式有别于传统渠道,这就造成了网络视频行业与传统版权内容产业间的冲突。

据了解,版权内容产品在传统渠道传播时,都需要经有关部门审批; 而视频网站的内容来自四面八方,企业并没有资质审核和判定内容的版权归属。“单靠网站自身的力量杜绝盗版,确实有些难。”

对于版权交易的困境,Ku6、猫扑等企业呼吁完善版权交易管理制度,理顺网络视频企业与版权所有者的关系。而土豆网相关负责人则建议,推动版权交易改革,在传统的定时、定价的版权交易模式外,增加实时广告分成模式。

不知道明天刮什么风

对中国的网络视频行业来说,除了成本和版权问题外,另一大困扰就数“政策波动”了。

2008年年初的“视频网站非国字号莫属”的一纸政令,着实让国内各大视频网站提心吊胆了好一阵。虽然最后各大网站都如愿拿到了“国字号牌照”,但80%的淘汰率还是让他们感到后怕。

在采访中,虽然各家网络视频企业都表示,加强管理有利于行业净化,并呼吁行业政策的稳定,但很多受访者还是不禁要向记者打听,“你们做这个采访干什么,明天是要变更风向吗?”

中小企业: 要钱、要政策

在以技术创新为发展动力的IT领域,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成为新技术、新模式、新创意的试验场。然而,当前我国的IT中小企业却普遍挣扎,面临资金短缺、大企业排挤、优惠政策难以顾及的尴尬境地。

贷款咋就那么难

“我们最缺的还是资金。”采访中很多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融资难”已经成为他们谋求发展的首要“瓶颈”。

“从银行贷款太难了。”在蓝科泰达软件公司负责人林秀兰这样的中小企业主看来,银行门槛实在高不可攀。中小企业大多是怀揣着某项技术或创新的服务理念,走上了创业之路,除了技术他们几乎一无所有。

“可向银行贷款时,人家才不管你的技术有多先进,创意有多好,他们就要过硬的抵押物,手续还繁琐得要命。”家电B2C网站优品电器创始人陈智勇说。

“我们也试图争取过一些给‘高新企业’设立的基金或国家扶植项目,但这里面有很多暗箱操作,我们既没关系又没名气,人家根本不正眼瞧我们。”一位来自中关村软件园的创业者表示。

竞标成了大企业的俱乐部

在调查中,很多中小企业向记者反映,目前在中国市场中小企业受到排挤,竞标几乎成了大企业的俱乐部。

恩信科技CEO刘有涛指出,大企业在资源、宣传、渠道上往往有很多的优势,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据刘有涛介绍,中小企业虽能获得竞标机会,但注册资金和国家等级资质等苛刻的条件往往让他们是“陪太子读书”。

“我们要的是公平的环境,这比给资金还重要。”刘有涛说。在调查中一些IT中小企业还提出建议,希望政府细化“采购管理办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优惠政策离我们太远

“我们现在的成本确实很高。”一位软件企业创业者告诉记者,不仅是房租,人力资源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各项税费都是IT中小企业主在业务扩张时必需精打细算的。据刘有涛介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劳资待遇的普遍提升和《劳动法》的调整,让他们这些小企业备感人力成本之重,同时对于苦心培养的人才向待遇更好的大企业流失的担心也一天比一天重。

“国家这几年确实出台了很多扶植IT企业发展的政策,但这些离我们还是太远了。我们这些小企业都在发展初期,一味要求企业为员工待遇提升付出,不太现实。”某企业主抱怨道。此外,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大企业并不看重的一些费税也让中小企业们感到压力。

中关村商户: 受着夹板气

在中关村的各大卖场里走了两个多小时,大多数人都坐在柜台里,发呆、上网、打电话,偶尔有人拿出账簿,但表情也随之变得失落。卖东西的比逛卖场的人多出至少3倍,偶尔有生面孔出现,距离5米之内的人就会异常热情地招呼: “要点什么?”昔日那个全北京人口密度最大的中关村,为何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都是网站挤兑的

说起中关村的败落,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商户第一句话都说: “网站太狠了。”语气中带着气愤和无奈。

小马在中关村一家卖鼠标和键盘的店里打工: “去年初我刚来的时候,生意很好做。可现在,常常一整天连人都来不了几个,更别说要做成哪怕一单生意了。”说话间,有人来看键盘,问了几款之后,扔下一句“还不如京东上买便宜”,转身走了。小马苦笑道: “就是这样,习惯了。”

“从去年网上购物兴起以后,我们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网上报价比厂家给我们的成本还低,我们怎么卖?”在中关村卖笔记本电脑已经5年的王建明告诉记者,他发现网上低于成本价的产品大多没货,网站以此吸引了用户之后,再推荐其他利润空间比较大的产品。“人就这样被他们抢光了。”

房租,不能承受之高

记者发现,卖场的一部分柜台已经空了,“那是因为生意太难做,还要涨租金,实在维持不下去了。”商户汪女士告诉记者,卖场里绝大多数柜台和铺面都被一些南方人买断了,“就像买房一样,拥有50年产权”。业主把买断柜台出租给商户,同时自己也会留一小块自家做生意。

“这些互为老乡的业主会联合起来,集体涨价。” 从去年开始,中关村的行情急转直下,“业主的店也不赚钱,他们就开始想加租。因为产权在业主手里,不用经过大厦管理机构,商户也抗议过,可再闹也不管用啊。”那些只做了一两年的商户没有老客户,就支持不下去了。

据记者了解,在中关村海龙、科贸等卖场,一个4~7平方米的柜台,每月租金3000元~6000元不等,有些拐角的位置可能还要更高。而外圈的铺面租金都在万元以上。“挣点钱全交租了。”王建明说。

管理只是打扫卫生

在商户的反映中,他们除房租、电费外,每年还要交2000多元的物业管理费,但这钱交得“一点也不值。”

中关村败落,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市场中充斥的假货、次货,严重伤害了消费者。有人明目张胆地把假货摆在台面上卖,谁都知道,可就是没人管。

“打假一般都是厂家自己管。”王建明说,“大厦管理机构也就‘3.15’这种时候偶尔管管,但他们更多的时候,就只管打扫卫生,维持一下商户之间的和谐,别打架就行了。”

IT名企:日子也不好过

有人说,大企业资金雄厚、产品线丰富,在经济衰退期,它们“扛得住”; 在经济增长期,它们机会好。无论如何,“大企业的日子总是比中小企业要好过些。”但正如国内某知名企业高管告诉记者的那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也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分析机构、不良媒体敲诈勒索

这两年,有记者利用职务之便,向企业敲诈勒索而被抓获的事情屡见不鲜。说起这些,知名IT企业更是感触良多。

国内某知名软件厂商的市场人员告诉记者,曾经有分析机构,拿着报告找上门来,数据显示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远远高出该厂商。当时,该机构就明确表态,这个统计数据是“有商量”的,关键“就看你们怎么做了”。“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赞助。”该人士说。

而另一硬件生产商则表示,每年到了“3.15”,他们就会不断接到一些消费类媒体的电话、传真,表示手中握有不少投诉信息,希望与该厂商“合作”。“为了避免在敏感时期出问题,就不得不在这些媒体上投放广告。”

树大招“虫”

企业的生意做大了,盯着的人就多了。以即时通信(IM)行业为例,越来越多的不法厂商,通过IM台推送广告、病毒和木马等垃圾信息,“我们非常反感这样的垃圾信息,它们直接影响用户的体验。而不知情的用户,则把罪名算在我们头上。”国内某知名IM厂商表示。

对于这类的问题,微软MSN中国市场部总监陈嘉榕表示,在必要的时候,MSN会考虑对这些垃圾信息的发送者采取法律手段。

不仅是IM,其他类型的企业也反映有些用户收到过交易出现问题的邮件或电话,有些收到过厂商从未发出过的邀请函、确认链接等。“等我们知道了着手处理的时候,范围已经扩大了。真是防不胜防啊!”

陷入“误解”的深渊

“媒体喜欢做噱头,特别是互联网的媒体。但好多噱头却让我们无法认同。” 某软件企业的公关负责人向记者诉苦。比如,发布会原本想宣传新产品,但记者的稿子却写成XX新品不如竞争对手; 产品降价,却被解读为用户对产品接受程度差; 就连好意提醒用户升级产品,都会被改成“将强制升级”等。

一样的IT人 不一样的IT职业 篇4

IT职业,由于专业性强,工作相对稳定,一直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择业的首选领域。而ERP咨询顾问,在IT业界以高薪、体面著称,但大多应届学生不太了解这种职业,而与高薪、体面的职业失之交臂。

IT热门职业几家欢喜几家愁

IT热门职业,无外呼ERP咨询顾问、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工程师、IT项目经理、IT销售几种。

IT职业中,人们最常见的就是软件工程师,实际工作中软件工程师有软件开发工程师和软件测试工程师两种细分职业,这种职业入职的一般都是初级程序员。编程行业业内有个惯例,30岁以后的程序员面临转岗,如果不能发展成为系统架构师或管理岗位,只有转型其他IT职业,这是众多30岁以后软件工程师的烦恼。

网络工程师,名字叫的很好听,大部分都是在做一些基础工作,网络维护、电脑及网络设备管理等等。在一般的企业里,网络维护属于后勤部门,为销售部门服务的部门,不受组织上的重视,网络工程师可能业务很精,但是升职加薪的机会很少,工作重复性高,单调、无味,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IT职业。

能做网络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的同学,都是学习较好,技术比较棒的。技术一般的人大多走了IT销售这条路,IT销售对于有销售潜质的同学,确实一个好的平台,成长快、加薪快,三两年就能成为销售精英。但销售工作是压力最大的工作,很多人对其望而生畏,事实上也是,在销售职业干的出色的人才是少数,大多是业绩平平,在不断增长的销售任务上拿着底薪,活在生活的底端。

IT项目经理是IT领域一个被业界看好的职业,但IT项目经理大多是从咨询顾问或销售岗位上转型过来的,没有人能上来就干IT项目经理。ERP咨询顾问职业不同于软件开发和网络维护职业,是一种终身制职业,从ERP初级顾问到ERP项目经理或CIO,随着经验的增长个人的能力和薪水都会不断攀升,职业发展上“越干越吃香,越老越值钱”!

ERP咨询顾问 人才缺口巨大

ERP咨询顾问是职场上少有的一种终身职业,职业发展上呈现复利发展,随着从业者经

验的增长,可以向ERP售前顾问及ERP项目经理或CIO等更高端的职位发展,职业上升空间可谓无限大。

ERP咨询顾问一般有两条职场发展路线,一是专家顾问型,二是企业管理者型。专家顾问型:初级顾问→经过工作积累后成为中级顾问、高级顾问→几年左右成长为专家型顾问。企业管理者型:初级顾问→项目经理→CIO或创业成为企业管理者。

据了解,普通ERP咨询顾问人才年薪在五六万元左右,中级的ERP咨询顾问年薪达到10—20万元,高级ERP咨询顾问或CIO年薪可以达到近百万元。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剧,企业转型升级压力陡增,信息化需求不断加大,使得管理软件厂商对ERP咨询顾问这种信息化应用人才需求大涨。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管理软件服务商至少需要ERP咨询顾问5-6万人,而目前才有不到3万人,人才缺口巨大。ERP咨询顾问成为各家厂商争相抢聘的人才,用友软件另辟新径,全资创办用友管理软件学院,吸收有IT、管理工作经验或教育背景的人,定制培养成行业紧缺的ERP咨询顾问人才,充实到信息化行业中去。

目前,用友管理软件学院每年输送几百名ERP咨询顾问专业人才到用友体系及其伙伴单位、客户单位,对管理信息化行业的高速、健康发展不无裨益,但当今企业信息化需求不断高涨,用友管理软件学院的培养速度无法改变ERP咨询顾问专业人才短缺的客观现实。

应届生选择职业要看职业发展后势

当下,正是2010年毕业生离校找工作的时间,如果能看到这篇文章,是你本人的幸运,也是笔者的幸运。毕业生获得了职场指导,笔者也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了有用的人,经验也就实现了自己本身所有的价值。

笔者提醒各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一定要看职业长期发展。前两年MP3特别火,包括白领、大学生在内的年轻人,几乎人守一个,可现在其功能完全被手机所替代,这个产业的从业者也都要另谋职业。这个说的是行业,上文谈到的程序员转型说的职业。谈及编程工作,大学毕业生无不欣然向往,孰不知职业背后的发展蕴藏着转型的危机。在求职过程中要选择好职业与行业,综合兴趣、前景、自身条件等因素,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合适的行业,选择的准,以后的发展才会顺畅,理想才会得以实现。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ERP咨询顾问这样一个职业,了解的人也许明白,这个职业对知

识结构和技能广度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懂信息化工具,又要精通企业业务流程,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没有行业经验,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入职ERP咨询顾问也许只能停留在想象阶段。但用友管理软件学院的诞生,改变了这种入职无门的状态,很多应届毕业生通过用友学院6个月的系统培训,成为了一名合格的ERP咨询顾问,并被推荐到用友体系就业,通过投资和学习成功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的职业选择。

IT环境 篇5

但在名称更改的背后,是许多企业对IT部门未来规划的转变过程:转变为一个存在于企业内部的服务性机构,由一个像CEO的CIO所领导,成为一个有独立的经营活动和透明的盈亏统计,专注于开发企业价值的部门,进一步说,一些专家预言,IT服务机构将成为一些更大规模的商业服务公司的一部分。

在The Capital Group Companies,传统的IT部门按照商业指示来运转,但不会经常涉及到公司的蓝图规划等内容,但现在IT部门已成为了公司战略执行中的决策过程的一部分。“这些对话是改变IT前景行动的第一步,IT部门的业务不是技术,而是商业活动,

”管理着一万亿美元资金的洛杉矶互惠基金公司的高级IT经理 Edgar Castro-Perez说。

该对话最初开始于一个内部的IT市场活动,旨在发挥IT技术在公司运营中的商业服务作用,而不仅是一批存储器和服务器。IT部门目前经提出了相关的服务和价格,比如说一个员工需要云计算服务,IT部门的相关费用报价就已经出现在了他的桌面上了。

Castro-Perez 说:“我们已经具备了(我们员工)所需服务,但是我们还没有充分营销这些服务,或者说还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营销服务。”

将IT定位为服务机构

当Sunoco Inc的CIO Peter Whatnell外包Sunoco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时,就定位了其IT部门向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接下来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变动。“在两到三年之内,我会看到这种变革[IT转型]将对业内的每个人产生影响。”他说,“内部服务中触及不到其他领域的内容和不能进行深度整合的内容即将消失,服务的核心内容仍然会保留。

IT环境 篇6

IT行业现存就业矛盾:毕业生数量剧增,IT技术人才匮乏

毕业生难就业与企业“用工荒”并存不仅体现在IT行业内,这种尖锐矛盾还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行业之间,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人才结构失衡性因素的影响下,毕业生数量越多,IT技术人才越匮乏。

多数毕业生在招聘会上,可能会有一种遭“嫌弃”的尴尬,据前不久来到南宁参加达内培训的一应届生表示,毕业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都在招聘会上奔波,但毫无收获。“参加招聘的企业很多,提供的岗位也有很多,但要找一份真正对口、相对理想的职位还是很难。”他难为地说,“企业看重的是工作经验,我的自身条件跟他们的要求相差也挺大。”求职不成,转而参加培训,希望以真技能顺利入职。

多数企业会更青睐具有丰富经验者,但迫于人才短缺压力,不惜降低入职要求,向应届生频繁投去橄榄枝。低入职门槛前,企业仍难求一将。

某世界500强IT名企工作人员表示,每有大型人才招聘会都会参加,原本计划在两个月时间内聘请10余名高级软件人才和若干名初级测试人员,可每次的招聘会都空手而归。“高层技术人员难求,在意料之中,但没想到技术要求较低的初级技术人员,也这么难招。”然而企业的顺利运转,缺不了技术人才的操控,“我们由招聘会的形势进而转为向职业培训机构’要人’,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好的,我们甚至愿意由企业进行培训。”从该公司与南宁达内多年的合作情况来看,公司—职业培训间“人才定制”的合作方式不愧为最佳的人才培养方式之一。

IT环境 篇7

赵泽良:教育、制度、管理推动互联网良性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司长赵泽良提到要从教育、制度、管理三方面推动互联网空间良性发展。

首先, 大力气抓好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教育, 提高网民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防护技能。时至今天互联网民数已超过5亿。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中心有统计, 互联网中经历过黑客攻击的网页2.17亿, 有网络账号、网络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大概是1.21亿。在网上遇到过欺诈行为的网民有3800多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一定要提高网民的意识和素质, 提高网民的信息意识, 辨别能力、防护技能, 这是信息安全工作重要的基础工作。

第二, 大力气加快信息安全相关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的建设。从总体上讲, 法规也好, 技术也好, 总是要滞后于技术的发展。但作为信息安全工作者, 我们不能停留于此。我们要尽可能的完善、建立必要的规则, 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各方面的义务和权益、责任。

第三, 现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作也到了非加强不可的时候。工业和信息化部经国务院统一发布了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公共系统重点领域, 为工业信息系统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做出了安排。

第四, 我们一定要重视加快建设网络空间的信任体系。现在在互联网上有海量的信息资源, 有众多的网站, 让我们的网民怎么在上面识别, 哪些网站是可信的?哪些网站是相对可信的?哪些信息是真实的, 和我打交道的人, 哪些是可以信任的?希望有这么一种手段和机制, 以推动互联网的网络空间更好发展。

裴定一: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公民权益的大事

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裴定一提到Internet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保证信息安全社会, 信息社会健康发展, 国家维安, 社会稳定, 公民权益的重要大事。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 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影响、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科学研究、生产、制造, 产品流通、商业运作、超市购物、医疗服务、教育培训、出版印刷、媒体传播等文化生活、娱乐休闲、人际交往、法律规范、伦理道德、乃至军事作战等等无一不受到信息网络的挑战, 无一不在信息技术这一最新高科技生产力作用下迅速变化。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无缝连接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的发展使得人和人都可以自由的进入Internet, 其中有善者也有恶者。恶者可以采取各种攻击手段采取破坏行动, 试图穿透别人的信息, 窃取重要情报, 捣毁别人的信箱, 散播破坏性信息, 倾斜消息垃圾, 进行网络欺诈、释放病毒等行动, 这些行为对于国家、单位和个人的信息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加大力度推进信息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 特别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和技术创新, 注重吸收、利用国外的信息技术, 加强与海外的信息技术合作、交流。

信息安全系统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IT环境

EMC (NYSE:EMC) 公司信息安全事业部RSA执行主席亚瑟·科维洛 (Art Coviello) 向出席第二届RSA大会信息安全国际论坛年度盛会的信息安全专业人士发出呼吁:信息安全系统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IT环境, 并就如何增进数字宇宙以及电子商务世界的信任与合作提出了建议。

不断演变的IT环境, 数据量增长和我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了新的漏洞, 攻击者现在已经知道怎样利用这些漏洞。

无论对于我们, 还是对于IT信息安全领域的任何人, 2011年都是相当惊心动魄的一年。这一年, 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安全攻击新闻占据了媒体的头条位置。企业在用常规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保护自己的安全, 而对手们却轻易地包抄了企业的边缘防御。这类攻击者造成的风险意味着, 人员已经成为新的突破点。我们必须迎击并战胜这类威胁带来的挑战, 以确保安全性、机密性和数字信息的完整性, 进而使IT机构能够发挥促进创新、协作、市场采用率和成熟度以及经济增长的作用。

何华康:应用深入对信息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电子学会何华康在致辞中提到, 应用深入对信息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 前几年我们还在讨论云计算的概念, 如今云计算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各领域, 信息服务、软件行业以融入各行业之中, 不可或缺。应用的深入和发展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我们时刻都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和挑战, 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研究, 尤其需要学术界、产业界的分享和沟通, 寻找到保证信息安全的有效方法。

张振伦:让安全与合规跟上云计算步伐

VMware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云计算的安全策略与合规性如何发展, 传统安全与云计算的趋势还是有差距的。如何把安全和合规也跟上云计算这个旅程非常关键。

VMware从虚拟化到数据中心虚拟化, 再到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VMware如何看云计算的安全和合规如何发展。第一, 要看云计算时代与安全是什么关系;第二, 要看各个层面有哪些问题需要考虑, 针对这些问题有哪些实践可以分享;第三, 怎么样构建安全和合规的云之旅, 让安全跟合规跟上云计算的步伐。

云计算一定要做资源池, 所以虚拟化在云计算里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有CIO都在担心安全, 这是全世界的趋势。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云计算前四项CIO最关注的问题都是和安全相关, 数据保密、系统安全访问、数据隐私等。H

(文章来源:比特网)

IT环境下会计模式对比及对策 篇8

[关键词]IT 会计模式 会计职能 业务流程和核算流程的统一

一、 序言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通讯平台。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企业适应加剧的竞争需要,对财务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集中体现在对数据的时及时、准确、共享性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大量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也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传统会计模式与IT环境下的区别与差异并提出形应对策。

二、 传统会计模式

1.传统的会计职能被界定为核算和监督

核算与监督是传统的两大会计职能。这也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这主要是会计人员根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的事后反映和对以往经济业务的记录。这种要求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数据的需要,反映在企业决策跟不是市场变化,决策可行性差、缺乏量化的数据分析依据等。

2.传统的会计流程独立于业务流程之外

传统的会计流程是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下,以货币为计量工具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记录。会计核算流程大体如下图所示:

一般经济业务发生后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后进行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会计人员很少涉及业务层面的流程。会计人员只负责业务发生的单据流转和记录,并涉及业务本身。所以传统的会计方式下会计人员对成本管理、应收应付款、固定资产的管理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制约。

3.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只是计算机记账

会计电算化只是传统的会计核算程序的计算机化。并没有网络、数据仓库等相关概念和应用的支持。充其量只是发挥了计算机的数据计算和存储功能。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企业环境的不稳定造成风险的不断增加,使得决策层对企业数据的及时、准确、共享性提出了现实要求。原有独立、分散的单机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

4. 传统的会计人员只是普通的核算人员

传统会计下,会计人员只是按部就班进行核算和监督。一般会计人员较少参与管理,更不用说决策,会计人员地位低下。这除了受传统的经济模式制约、会计人员自身素质限制之外,主要是由于企业环境和企业领导的意识有关。

三、 信息时代的会计核算模式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以下方面一起了崭新的变化。

1.核算和监督被淡化更强调分析、控制与决策

传统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已经淡化,但并不是说核算与监督不再重要。在信息时代,会计职能除了传统的核算与监督之外,更重要的分析与控制更显突出。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手段集成的现代管理工具例如: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使得企业的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切实可行,成为定量分析的基础;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使得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同步一致、准确时时、集成共享,财务人员随时知道当前的各种财务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并加强控制有效提高公司效益将更加重要。同时财务人员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管理与决策,信息技术的产生将对会计职能产生重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将随着信息化进程得到加强。

2.业务流程与核算流程的统一

传统的业务流程与核算会计流程相对独立,但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业务与会计流程的融合和统一成为趋势。在整个企业流程中,供应链管理贯穿始终,财务系统只是充当财务数据的集中器,很多传统的票据传递在流程中被取代,而由业务人员处理,这集中体现在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很多使用过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MRPII(制造资源计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Planning)、ERP、CRM(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等系统的财务人员应该有深刻的体会。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出传统模式下,财务人员的很多职能被其他流程融合,财务作为一个模块紧密集成于其他业务流程中。这包括库存管理、成本核算、应收应付款管理等。财务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已经在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得到全过程体现。为了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管理要求,财务人员必须了解这些业务流程,以更好地参与管理与决策。

3.信息的高度集成与统一

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就是信息的集成与统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企业的财务数据能够充分共享,数据不再是支离破碎,恼人的数字会变成音符畅想一篇和谐的乐章。与数字成天打交道的财务人员将充分享受到信息技术的震撼力。你不必再为成堆的单据茫然,从而库存管理得到实质有效控制,成本管理也不再只是停留在核算层面上,所有的数据都是集成共享的。

4.会计人员参与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管理,但很多企业领导者并不这么认为。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旧社会的账房先生在东家眼里的重要程度我们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行使职能,全面参与企业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竞争力。比如:良好的成本控制、流畅的现金流动、公司预算目标的实施与控制都必须有财务人员全程的参与。

四、 结论及对策

总之,信息技术下传统的会计模式必将得到革命性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及时把握时机适应环境的要求。

1.改变观念及意识,加强学习

信息技术要求我们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首先突破原有的观念及意识,加强学习,不断用知识改变行为。除了财务专业知识,更多的是现代企业管理、生产运作、流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积累。只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才能更好地参与决策与管理。

2.迎接信息时代的会计革命

信息技术将对财务产生深远影响,手工、电算化时代的很多理论和模式、程序将受到极大挑战。信息技术必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会计模式。因为很多的理论在网络环境中将受到挑战。首先是会计核算程序的改变和会计与业务的集成。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影响。

3.财务管理,为企业创核心造竞争力

财务必须为企业创造和新竞争力。除了核心技术之外,企业的成本、良好的财务状况都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技术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了创造这些核心竞争力的极加工具和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端生等:论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会计研究

[2]许永斌著:电子商务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3]韦沛文著:信息化与会计模式革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张文贤著:会计理论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IT店面销售 篇9

电脑店面销售是零售渠道的主要销售模式,势移市异,在现在竞争进行到极致再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下,提高电脑店面销售技巧成了电脑店面销售人员把握好自己的最好武器,那么电脑店面销售技巧又都有些什么样的内容呢?

电脑店面销售技巧也是属于终端销售的一种,具有终端销售的特点,但同量也具备专门针对电脑行业的销售特点。

店面销售技巧基本上分为以下几大块:

一、微笑打招呼,引起兴趣。

二、接近客户,了解客户需求。

三、向客户促单。

四、欢送客户。

电脑店面销售技巧

【引发兴趣】

“某某产品正在热卖,价格优惠到底,款款有大礼”

请到进店参观我们的产品,有什么问题随时叫我;

【伺机接近用户】

1、初步接近:

注意掌握适当的时间切入,注意平常仔细观察用户的行为:

a 长时间凝视某一款时,表示他对此款机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b 反复触摸商品或仔细看相关宣传资料,表示他有深入了解的愿望;

c 注视产品一段时间后,突然把头抬起,面向sales方向张望时;或在浏览过程中突然停下脚步,四处张望,表示他要咨询;

d 客户一走进专卖展区,就开始仔细浏览某一商品,表示他有决心购买心目中的意向产品【机型或功

能】,只是等待最后的确认;

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要把握良机,在短时间内就要初步判断消费者类型与购买意向,以便决定采用哪种方式更自然、适当的接近;

2、接近的方法:

只要初步接触的时机恰当,销售工作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方法:当消费者凝神看某一产品时,这是最有效的接近时机】

用户类型 接近方法

用户只是闲逛,无具体目标 “你好,请问需要帮忙吗?”

当用户在浏览某一商品不愿被人打扰时,可能会说,我随便看看 “您好,请随便看一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请随时吩咐”

如果sales正在帮助其他人,可用类似的语句向一个正在等待的用户打招呼 “很抱歉,请稍等一下,我这就为您做介绍” 同时,我们可以略微提高一些音量,以提高在场其他用户的兴趣

对曾经光顾过或见过面的用户较自然的接近办法 “您好,您面前的这款电脑是海尔现阶段(暑促、十一等)卖的最好的产品××电脑,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我可以介绍一下”

【需求五问】

谁用、会干啥、想干啥、价取向、总结确认

【推介产品】

方法:特点—优点—利益【FAB原则】

特性 优点 利益

它是什么 它能做什么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

【处理异议】

主要有三种反对意见:

1、由于对信息的需求而产生反对:

如:“产品是不错,但售后服务怎样?”

办法:这是落单的信号,这时,我们要为用户介绍更多关于服务的信息;

2、价格上的争论:

当用户提出价格偏高时,往往在想象中就把同样的产品来作对比,必须解释清楚我们的产品和其他产品之间的区别。

如:用户说:“你们的电脑太贵了!”时,我们可以运用数字分解法——海尔润眼电脑不仅技术领先,质量棒,而且还有很多非常实用的功能,比如HIT平台,您可以实现多节点备份,双模式杀毒等,如果把价格分解到您功能使用中的每一项,这样算起来您在电脑上投入的费用并不算高,况且这些都是非常物有所值的投入,很划算。

3、作为推迟作出购买决定借口的反对意见:

用户并没有完全信服我们的介绍和解释,也许会说“我还要考虑一下”的话,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提一些适当的问题来找出反对的真正原因。

例如:“请问您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考虑?是不是我有什么地方没有解答清楚?”

解答时提醒注意:

1)做解释时如果遇到用户提及竞品,我们要从正面阐述自身优势,讲述其他品牌不具备的优点,理性的进行分析比较,不要讲竞品的坏话;

2)不要马上解释和反驳,更不能与用户争辩;

3)不断核查用户的反应;

【落单三式】

 您今天是交全款还是交订金?

 您看今天给您送货成吗?

IT讲座 篇10

为什么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打印机、服务器或是软件,只要是IBM的,就意味着可信赖?

为什么数十年不更换包装、不更换口味,可口可乐仍然可以卖向全世界?

这是品牌的力量。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内,中国内地曾经诞生了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而今天真正被后人记住的本土品牌,特别是IT品牌却屈指可数。经历多次变革的中国IT企业品牌鲜有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并未成就像IBM、惠普、苹果、英特尔那样的优秀品牌,我们忍不住扪心自问:为什么?

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把目光投向30年来中国IT品牌的兴衰沉浮,试图通过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为产业提供一份思考。本报还将启动《值得期待的新兴品牌》等报道,敬请关注。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IT产业30年。30年来,有数量众多的中国企业一度叱咤风云,却突然销声匿迹;有的曾经满目繁华,现在却硕果仅存。他们中多数曾经有显赫的名声,却并没有真正长大。究竟为什么呢?

2008年,早春二月,气温已经飙升至13摄氏度。北京到处沉浸在奥运来临的气氛中,各大IT厂商也纷纷搭上奥运概念,“科技奥运”为主题的活动愈加密集。

时光往回倒退13年。1995年8月的深圳,天气异常闷热。

在八卦四路刚开张不久的香港美食城里,两个中年男人相对而坐。

他们后来成为中国IT产业两个时代的分野。

他们中,一个是北京的大公司四通集团的总裁段永基,一个是深圳的小公司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关于他们之间的交往,多年来外界一直没有机会了解。当时四通集团仍然是中国最大、最著名的民营科技企业,而华为的实际员工数只有800人。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在任正非心里,四通是个既神秘又令人羡慕的企业,段永基则是领导这个名震海外的企业的高人。

当时的任正非并不会想到,两年后,他会改称段永基为“败兵之将”;华为也从四通手中接过了飘扬了10年的民营企业“品牌”大旗。

硬件品牌:挥别民族情结

在改革开放激荡的30年中,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品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成为日后叱咤风云的民族企业代表;也有许许多多的中国品牌,只能享受昙花一现的短暂风光。

1984年被称为中国的“公司元年”,许多日后名噪一时的公司都诞生于此时。这一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在珠海挥毫题下“珠海经济特区好”;中央宣布向外国投资者开放14个沿海城市和海南岛;“下海”成了民间最时髦的词汇。在“时不我待”的感染下,许多人觉得“干大事的时候到了。”

这一年,诞生了许许多多非常幼小的公司:原本倒卖玉米的王石当上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经理,他发现“倒汇”比“倒玉米”痛快;35岁的张瑞敏被派到青岛一家濒临倒闭的电器厂当厂长,将76台不合格的冰箱全部砸为废铁;四十不惑的柳传志告别了中科院计算所的清闲生活,搬进了中关村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李东生在一个简陋的农机仓库开辟了自己的工厂,与香港人合作生产录音磁带;还是这一年,李经纬把广东三水县酒厂的“中国魔水”带到了洛杉矶奥运会;史玉柱把自己关在屋里几天,写出了第一个统计系统软件„„

这一年,中国经济史和企业史都进入了一个拐点。这些微不足道的品牌,日后从各个偏僻的角落走到了市场之巅。

1984年,几名中科院计算中心下海创业的科技人员,借款两万元办起了北京市四通新兴产业开发公司。当时四通的目标是:做中国的IBM。在1986年~1996年的10年间,四通的品牌曾是“打字机”的代名词,人们将买打字机称做“买四通”。鼎盛时期,四通打字机曾占国内办公自动化市场的85%;32家分公司、100多家培训中心、900多家维修服务中心和1280家销售代理商,这是当时全国独一无二的。但20年的品牌搏杀,四通的品牌已经成为反面典型。电脑时代的来临成为打字机历史的终结,四通败相已现,一次次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只能通过不断多元化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四通的成功首先源于它的产品,而产品源于‘四通人’,‘四通人’又源于四通的文化,四通文化则最终源于企业家的思想。而它的失败路径正好是相反的过程。”曾任四通副总裁的李玉琢如此总结四通品牌的没落。“品牌不光是外在的,还有内在的。”北京BrandMan品牌顾问董事总经理梁虎指出,在企业形成品牌的过程中,品牌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多年前,如今车水马龙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北京郊区的一片荒地。中国IT业由此诞生,并和几个满怀抱负的年轻人密切相关。1985年,张玉峰走出北大书斋办了自己的公司,起名叫“方正”;1988年,王文京从中央事务管理局辞职,创立了独立的软件公司“用友”;1989年,杨元庆从中科大研究生毕业,误打误撞去了一个叫“联想”的小公司应聘销售„„

经过近10年的代理之路后,联想已是行业老大,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但在当时,它的锋芒并不及在南方叱咤风云的“电脑巨人”。

1989年7月的深圳特区街头,一位浙大数学系毕业的安徽小伙子孤身而立,怀揣着耗费数月心血研发的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软件,不知何去何从。两年后,中国电脑行业突然出现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巨人”,公司所销售的仅仅是一种提供文字处理功能的M-640

2汉卡,却瞬间编织起了一张当时电脑行业最大的连锁经销网络,巨人汉卡的销量一跃而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巨人”品牌一夜成名。

从1992年开始,巨人赫然成为中国IT行业的领头军,集团资产过亿、年销售量同比增长300%,每年回报3000多万元。巨人集团的子公司从38家发展到创纪录的228家,还斥巨资建造高达70层的巨人大厦进军房地产市场。作为改革开放的典范,史玉柱接过了“发展民族工业新经济”的大旗,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大媒体整版地报道史玉柱的个人传奇经历和巨人的宏图壮志。

但事实证明,这可能是企业发展的一条歧途。研究巨人历史的书籍不胜其数,而相同的一个观点是巨人当时的发展战略明显超越现实,使它从一开始就陷进了自己画好的狭隘的民族经济陷阱中。

而联想后来的发展路径则证明,PC行业的一个必经之路就是国际化。

巨人倒下后,中国IT发展的火炬渐渐从南方特区交接到了北方硅谷——中关村。中关村的创业者开始从卖汉卡升级到卖PC整机,涌现出恒生、柏安、沐泽、八亿时空等一批名噪一时的本土品牌。但随着欧美向中国计算机出口的禁令失效,康柏、惠普和IBM等著名国际IT品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此后10年的价格战使绝大部分本土品牌纷纷倒下,存留的品牌也多失去了曾经的风光。

“在充分和完全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不可能长久维持,只有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品牌竞争力,无论是民族经济还是国际化企业,才能长治久安。”一位退出PC行业的IT老人如此解释自己当初的困境,他死活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道中。

通信品牌:大喜大悲

如果四通曾代表中国IT的硬件时代,“巨大中华”的崛起则是中国进入软件时代的最好见证。而在通信业中,巨龙通信则是曾经极为辉煌的品牌,显赫时期它曾经占据了中国交换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1997年被称为“崩溃之年”。不同领域的一批品牌在这一年同时崩溃,巨人大厦停工、瀛海威迷失方向。但另一批企业,联想、海尔、长虹等高举民族品牌旗帜,在消费领域捷报频传;丁磊、张朝阳、王志东呈现互联网品牌铁三角。同时,中国通信业风生水起。

上世纪90年代初,人们忽然发现街道两边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程控电话,长途直拨”的广告语。当时国内程控交换机市场有来自7个国家8种不同制式的机型,不仅互联互通复杂,通话质量低下,产品进口价格也十分高昂。

1995年,由数家国有企业发起的巨龙公司成立,为中国通信业带来一缕春风。巨龙“04机”是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它打破“七国八制”对市话市场的垄断,降低了交换机的价格。自1991年12月通过邮电部技术鉴定之后,在电信数字局用交换网业务中占据了长达10年的主力位置。

1996年,以当时通信制造领域最好的几家企业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深圳华为为代表的民族通信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万门机产品,在市场上全面突围。“七国八制”成为历史,“巨大中华”一跃成民族电信制造业的代名词。到1998年,这4家企业利润都过亿元,其中最多的华为销售收入89亿元、巨龙30亿元,最少的大唐也超过9亿元。

作为“巨大中华”之首,巨龙并未利用好它最大的资本。当接入网、光传输、无线通信、宽带光纤网络等新技术袭来时,巨龙没能把握机会。决策失误导致了市场销售的下滑及日后公司资金、人才、技术等多重危机,为此巨龙先后进行了多次机构调整和重组,但收效甚微。国外有思科,国内有华为,“巨龙内部承受的压力,是外人无法想像的。”一名巨龙员工如是说。

如今,四强今非昔比,“巨大中华”也不再被提起。百度搜索上,“巨龙”系企业一张A4纸张都写不完,但人们已无从分辨哪一条才是当年推动中国第一台万门程控交换机产业化的“巨龙”。经过10年的大浪淘沙,巨龙产品彻底退出了电信舞台。巨龙起了民族通信制造业崛起的头,最终却没有跑过“大中华”。

维杰伊·韦斯瓦纳斯和乔纳森·马克1997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一篇名为《品牌经营的最佳战略》的文章,文中首次提出了低路品牌和高路品牌的概念。

他们认为,品牌的盈利能力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市场份额和这类产品的性质。品牌战略的选择是有条件的,不同的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变量选择不同的战略。

这些理论在1992年徐立华创办“波导”公司的时候尚未公开面世。但是,当时,许多国内手机厂商选择了低路品牌战略,1999年与法国著名手机公司萨基姆合作的波导就是该阵营的领头羊。徐立华主张规模生产、成本控制、“拿来主义”。波导很好地执行了既定的低路品牌战略,配合高唱“手机中的战斗机”口号,迅速在众多的战略雷同企业中杀出重围。与此同时,徐立华还投入巨资广告费宣传波导,2000年波导的广告费投入在所有手机企业中是最多的。波导还大量赞助体育赛事,如国内甲A、甲B足球联赛,宣传自己的战斗文化,打造波导品牌。经过两三年的低路品牌战略经营,2002年波导手机产销量在国产品牌中累计率先突破2000万台,同时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仅次于摩托罗拉、诺基亚,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三。

TCL移动通信公司则选择了在高端市场和国外品牌直面竞争,要到洋品牌利润最丰厚的地方去,迅速摊薄他们的利润。TCL移动通信总经理万明坚有句名言,“做低档手机是在贿赂洋品牌”。TCL选择了“宝石攻略”,即在功能、外形上有实力的产品+宝石、镀金等文化附加价值。

理论仅限于在既定环境和市场中灵验,此后几年的手机格局变化令许多人大跌眼镜。在几年时间里,跟当初的风光一样,TCL和波导的衰落速度也令人咂舌。

在波导和TCL进行本土手机对抗洋手机的战役中,夏新、熊猫、康佳、海尔等传统电视厂商的加入让这一场国产手机博弈最终产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至2005年第三季度末,国产手机第一军团全线亏损,波导上半年亏损过亿元,而TCL上半年亏损达到了8亿多元,熊猫被迫退出市场。至2008年初,联想迫于无奈走出下下策转售手机业务,国产手机品牌集体溃败的噩耗令众多从业者扼腕叹息。

软件品牌:明星谢幕

中国软件业从ERP发家,经历了与国际厂商的硬战之后,利玛、山西经纬、金航等老软件品牌,渐渐偃旗息鼓,退出了竞争舞台。

2002年,被称为“中国的ERP年”。国内财务软件厂商向企业管理软件厂商转型,与原先老牌的国内ERP厂商及国外ERP厂商开始了正面竞争,软件市场的格局因此开始出现战略性变化。利玛、山西经纬、金航联等老软件品牌,渐渐偃旗息鼓,有的已不在,有的已改名,退出了竞争舞台。

2002年,一家名为中关村科技软件有限公司(CENSOFT)的企业在北京王府饭店召开了成立大会。它由国内上市公司中关村科技、四通集团和微软共同投资,注册资金为一亿元人民币,但此后多年,都没有听到它的声音。而另外一个叫做和光的软件公司,花1000万元聘请咨询公司,历经痛苦辗转上马ERP,一时间吸引了无数眼球,反而因此大伤元气。2002年,软件业内风起云涌,用友和汉康合作、金蝶并购开思、神州数码购买鼎新、东软金算盘和集信合作„„

2002年6月,利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爱清已经记不清接到过多少用户的质疑电话了:“你们是利玛科技公司还是利玛信息技术公司?听说原来的利玛已经倒闭了?”作为控股方的代表,局面的失控已经超过了她的想像。

在国内企业管理软件行业,利玛软件曾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也是国内比较早的管理软件品牌之一。2002年4月,潜伏了近一年的利玛软件创业者和新入主的投资方的冲突以一种极端的“分裂”方式浮出水面,原利玛信息技术公司市场总监乔运华、公司创业者兼公司副总经理蒋明炜等人相继辞职,准备在利玛信息技术的前面一座楼里成立一家叫做“利玛科技”的新公司,同一个院里一下出现两家都叫“利玛”的公司。

仅一个月,整个公司就有一半以上骨干员工辞职,包括几名重要创业者。集体辞职直接导致了利玛软件公司连续3个月的亏损,并对公司形象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利玛软件公司的300多个客户,大部分都在短期内失去了联系,“利玛”品牌由此滑落。

跟利玛相比,另一个名噪一时的软件品牌的衰落则更加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在一次论坛上,华为的任正非问坐在旁边的宋如华,托普到底是做什么的?宋如华想了半天,答不出来。而业内对托普软件至今仍有一句精辟的概括:除了软件,它什么都做。

托普一度是中国西部名头最响亮的高科技企业、四川省政府的35家重点扶植企业之一,宋如华本人也是名噪一时的“四川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政府亲自支持托普借壳上市。随着“托普软件园”、“托普软件学院”的不断涌现,宋如华被人称为“中国的比尔·盖茨”。他曾豪迈地说,托普旗下的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会像公司软件园中遍地的杂草一样疯长。

1992年,托普电子科技发展公司成立的时候,是一个只有5000元资金、要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蹬着三轮车去拜见客户的做贸易代理的小企业。为了做成第一单生意,宋如华每天只睡两小时,用了12天就交货了。1995年,托普成功地开发出托普计算机自动计税系统,在县级市税务系统跑马圈地,到年底税务软件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那之后,托普就靠喝白酒拉业务,据说宋如华一人就能喝一斤。

那些狂热的日子里,没有人预见几年之后宋如华会狼狈离开,也没有人预见“软件园效应”会戏剧性地盛极而衰。在2004年初出炉的软件百强企业名单中,托普集团排名第22,软件收入9.5亿元。当年3月,因大量透支政府资源、银行支持和股民信任,托普帝国刹那崩溃,满园荒草的西部软件园被改造为休闲娱乐中心。

互联网品牌:悼念先烈

在一个处于启蒙期的行业中,生存是艰难的;难上加难的是,你所领导的企业恰恰又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你必须经历行业成熟过程中的所有阵痛,你还必须时时追问自己:你是否依然适合领导这样的企业?

当1995年张树新创办“瀛海威”公司,并破天荒地去申请扮演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角色的时候,她其实置身茫然。当时国内没人知道什么是“网站”、什么是ISP,什么是电信平台,甚至这位中科大历史上首位女学生会主席和诗社社长自己都不十分清楚瀛海威今后到底能提供什么具体的互联网服务。

但她竟然有勇气在1996年早春的某一天,去中关村高速公路旁竖起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一天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纪念日,至此“瀛海威”不仅仅是挂靠在中科院之下的全中文交互网络,而且成为中国民营ISP的第一品牌。

借助先发品牌优势,瀛海威迅速引入中国兴发集团的投资,并与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在短短3个月内,瀛海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8个中心城市开设分站,其在线用户收入达到110万元。

许多网友会起个大早,守在瑞金医院隔壁的赢海威时空门口,为的就是免费上网。“瀛海威=网络=Internet”,这是当时很多人对互联网的理解,也是对瀛海威品牌的最高认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张树新一直在通过新闻发布会、签约仪式进而科普讲座这“造势三招”打造瀛海威的ISP品牌。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杨致远的“雅虎”已经在纳斯达克包装“上市”,互联网开始从AOL的社区模式朝雅虎式的门户模式转变。

1998年2月25日,一位名叫张朝阳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物理博士回到北京,开通了一个与雅虎十分相似的搜狐网站。他推出的免费搜索引擎一鸣惊人,很快达到每月访问量两万多人次,远远超过经营3年之久的瀛海威的最高纪录。凭借张朝阳本人的留美博士背景,以及与尼葛洛庞帝的师生关系,他提出的“注意力经济”概念迅速超越了瀛海威的“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

一位资深市场总监评价说:“对于做过记者、做过策划人的张树新来说,形象宣传和操纵媒体游刃有余,但当企业转入实质性经营的时候,她马上显得后劲不足。”4个月之后,张树

新突然被董事会赶出公司管理层,这一“瀛海威事件”哗变惊天下,不久后除总经理之外的整体管理团队集体出走,正式宣告了“瀛海威”品牌的名存实亡。

就在这个时候,四通利方开始发力,王志东连续3次远赴美国硅谷“吸氧”,融资650万美元之后迅速与号称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华源网接触,并于1998年底正式推出“新浪”;而与此同时,南方一位名叫丁磊的26岁程序员创立了“网易”,并率先推出了免费个人邮件服务和国内第一个虚拟社区,以其个性化和无偿化的服务崭露头角。

此后的10年是充满变革的互联网10年,东方网景、世纪互联、实华开等30多家民营ISP在探索互联网商业化的道路上纷纷倒闭或转型,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中文门户品牌经历了多次互联网浪潮和泡沫的洗礼后,最终接过了ISP的接力棒成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ICP)。

上一篇:欧美尔社区2010-2012年文明社区创建规划下一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