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的活动教案

2024-07-16

大班科学的活动教案(通用14篇)

大班科学的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顽皮的影子》

活动目标:

1、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实践操作活动,并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合作、判断能力。

准备活动:

知识准备:

1、知道镜子会反光,了解平面镜的特征。

2、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

物质部分:

1、白志、手电筒、固体胶若干。

2、乌龟、小鸟、牙孜、风车,电扇、蝴蝶等各种形象若干。

3、教师范例一份。

组织形式:

集体教学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打开应集灯,照在墙上同幼儿一起玩手影,并教幼儿几种手影,如:孔雀、小鸟、小狗等手影,以故事《小孔雀的一天》使幼儿知道在不同方位的光性照射出不同长短的影子。

教师关掉灯,提问:“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

二、了解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出示小兔并对幼儿说:“今天优质调皮的小兔子想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可他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小朋友帮小兔找到他的影子,并看看有什么变化。”

让幼儿用手电照在小兔身上,观察光线角度不同,影子有什么变化,幼儿自由发表意见,师选一幼儿代表进一步强化“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只有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了光线才能产生影子。

三、跳舞的影子

1、游戏:蝴蝶跳舞,教师操作游戏材料表演,幼儿观察蝴蝶飞起来跳舞,但不结实操作过程。

2、为幼儿提供材料:手电、纸、蝴蝶、固体胶等材料,通过实验操作启发幼儿想办法让蝴蝶跳舞。

3、请个别幼儿把自己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掩饰过程。

4、讨论:为什么有的蝴蝶会跳舞?而有的蝴蝶不会跳舞?

5、小结:要升蝴蝶跳舞,他的翅膀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只把蝴蝶的身上粘住即可,翅膀不必粘上。

四、进一步探索“影子”跳舞的奥秘

1、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或几种材料,想想这些物体的那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2、幼儿探索根据情况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风车转起来,可以启发幼儿思考,“风车”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风车”的活动有关。

3、幼儿讲述方法并交流,引导幼儿观察和体验,物体是怎样活动的?

4、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手电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手电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

5、教师小结:当手电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是影子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它们就跳起舞来了。

五、活动延伸

1、到户外去寻找各种物体和自己的影子,并玩踩影子游戏,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和影子”的有趣现象。

大班科学的活动教案 篇2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 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 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领衔技能

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

活动前期经验

1.幼儿会折纸, 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 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

——教师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 因此科学活动前的准备也是教师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 对孩子将要做的实验教师自己反复多次地进行尝试, 这样教师才能尽量多地预测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铅画纸若干 (教师多备一些, 用废旧的纸, 但要平整) 。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 (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

3.每人四张纸:

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 (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 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

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 (有人能放多, 有人少) 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 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 准备充足的材料, 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 因此, 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景, 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幼儿坐桌边, 四人为一桌, 两人为一个小组。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 也便于后面活动时, 幼儿能方便地分组, 快速找到同伴。

1. 出示纸, 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

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 想想办法, 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 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 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 引出了探索主题。

2. 幼儿每人一张纸, 尝试折、卷等方法, 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 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 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 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 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 与此同时, 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 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 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 引导幼儿探索

1. 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 幼儿猜测后, 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 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 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教师每一个提问之后, 都不急于动作, 而是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 鼓励幼儿尝试。

师:确实纸上能放积木, 纸的哪种变化能让放的积木又稳又多呢?我们每个人可以用纸试试, 看看用你的方法, 可以放几块积木。

——用两种最常见的实验材料, 让孩子有机会去发现并惊奇, 与其说这是实验, 还不如说更是游戏。

5. 教师出示记录表, 提出规则和要求。

师:两人一组试一试, 每组一张表格, 让我们把纸折的样子画在这个格中, 猜的数量都记在“?”号的格子中。两人商量一下, 一个记, 一个放, 也可以轮流放。

6. 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7. 分组尝试将纸折叠后可放多少块积木。

——探索性的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 而记录正是这种活动的标志。通过记录, 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和真实想法。让孩子对实验前后的记录做个对比, 更加有冲击力。

三、讨论, 再次进行实验

1. 幼儿搬椅子转成半圆坐, 一起参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游戏, 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神奇和惊讶, 他们现在还不知道, 讨论后的活动会使他们的实验更精彩。

2.出示不同幼儿折的纸, 引导观察比较。

师:怎样才能放更多的积木?

——这次的讨论对后面的实验以及实验会给幼儿带来的惊喜, 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 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排除不必的干扰, 形成讨论的氛围, 从而将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 让孩子获得新信息, 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师:通过交流, 我们发现纸折的次数不能太少, 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先让纸自己能站稳, 再小心地轻放积木, 不能碰桌子。

——教师的小结语也是经过提炼的, 不仅仅是大家的发现, 更是对下一步实验的规则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实验更具科学性。

3. 设置挑战, 再次尝试。

师:刚才, 我们在纸上放得最多的是14块积木, 现在大家换张纸重新折, 再试一次, 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放得最多。

4. 教师出示记录表, 提出第二次记录的要求。

师:两人一组一张表格, 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提出记录的要求, 培养记录的习惯, 对实验很重要。

四、交流

1. 细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记录。

师:把纸的折法记下来, 把放积木的结果也记下来。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总是希望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一旦发现自己的猜测出错, 往往不愿意面对, 因此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2. 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发现。

师:你和好朋友在实验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放了几块积木?说给我们听听。

——在活动中, 孩子感受到哪些内容是值得记录下来的。

活动思考与教学策略

对孩子而言,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学习, 在动手中去发现。在这个活动中, 我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材料“纸”和“积木”给孩子进行操作实验, 把有关力的科学转化为孩子可亲自操作的游戏, 依托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 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让人惊讶的科学现象, 努力让孩子从探究游戏中感受快乐, 获得智慧。

一、感受

1.感受惊讶。

思考: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神奇, 产生探究欲望和兴趣, 不断体会神奇, 增加新经验。

策略:选择孩子最常用的学习用品纸张和游戏用品积木进行操作实验, 而结果是让孩子想象不到的:一张薄薄的纸, 经过自己的变形居然能放上那么多的积木。

2.感受亲历。

思考:鼓励孩子亲历实验的过程, 感受物体变化带来的心理体验。

策略:活动不是一种事先安排、因果必然的过程, 而是以游戏的形式, 让孩子亲历探险探究的过程, 体验成功的感觉。

3. 感受兴趣。

思考:对孩子来说感受科学的趣味, 比“懂得科学”更重要, 让孩子体会实验是有趣的, 像游戏一样, 从而感到科学的趣味。

策略:观察自己和同伴的不同实验结果, 激发了孩子的竞争意识, 为了超过同伴而产生继续实验的兴趣。

二、提炼

1.提炼经验。

思考:纸张的变化与力的关系, 这方面的经验是孩子所缺乏的, 在自然状态下即使看到也想不到。

策略:让孩子从最初的自由操作中提取经验, 过渡到与同伴交流经验, 逐渐到进行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在操作中逐渐积累经验, 从而发现实验结果的神奇。

2.提炼习惯。

思考:成功来源于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幼儿入小学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动画 篇3

1感知静止画面变成动态画面的神奇和有趣,初步了解动画形成的原理。

2能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动画探索过程,体验当设计师的成功与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人手一把,动画小书人手一本,空白扇子、小书、笔若干;教师材料:两面有不同图案的扇子两把,nash课件。

活动过程

一、玩扇子,发现画面叠合的现象

1师(出示扇子):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扇子两面画了什么?这把看上去很普通的扇子,它会变魔术,很神奇,我们来玩一玩。(幼儿快速转动扇子)发现神奇的地方了吗?(两边的图形合在了一起)是真的合在一起了吗?

2幼儿自由操作,交流操作发现。

教师引导式提问:看看两边的扇面上有什么?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原来两边分开的两个图案,经过快速旋转,看上去好像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画面(帆船、树等)。

3迁移经验,猜测结果。

师(出示两边分别画有笼子和鸟的扇子):扇子两面分别画了什么?当这把扇子快速地转动时会发生什么?如果小鸟飞到上面一点,又会怎么样呢?(小鸟飞出了笼子)看来画面的位置很重要。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秒~0.4秒,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动画、电影就是依据视觉暂留现象制作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了一把两面画有不同图案的扇子。让幼儿在把玩扇子的过程中发现、感知神奇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这里,我们没有刻意去向幼儿解释其中的原理,而是让幼儿交流、表达、思考自己的发现。积累一些感性经验。因为对幼儿来说,让他们去理解视觉暂留现象是有难度的,也没有必要。

二、玩小书。发现画面由静到动的现象

1幼儿逐页观察画面,发现小书画面中的规律。

师(出示小书):这是小书,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本,一起拿出来看看吧。有三角形标记的是第一页。我们从书的第一页开展,慢慢地一页一页看下去,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幼儿表达,教师追问:小书的每一页上都有点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吗?

(绿色书里每一页上都有一个小球,但小球的位置不同。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的:黄色书里每页上都有一片树叶,但树叶的大小不同,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变化的。)

2快速翻阅小书,发现动态效果。

师:刚才慢慢地看书让我们发现了小书画面上的规律,这一次我们要用特别的方法看书,从头到尾快速地翻看,越快越好,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3交流讨论。

师:你发现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幼儿表达自己的发现)

小球——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小球看起来好像滚动起来了。

树叶——原来一张张静止的图片,当我们快速翻看时。树叶好像逐渐长大了。

师:把一张张按动作顺序排列好的图片快速地翻,画面就好像动起来了。这就是动画。

——如何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动画形成的过程,是活动的一个难点。教师巧妙地使用了动画小书这一操作材料。先让幼儿逐页翻阅发现画面规律,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再引导幼儿快速翻阅并发现有趣的动画现象——“滚动的小球”和“长大的树叶”,这种发现式学习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幼儿获得的经验是生动鲜活的。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幼儿初步了解了动画形成的过程,也从中体验到自己发现动画秘密的乐趣。

三、欣赏课件。进一步感知动画效果

1欣赏课件——开花。

师:在这片草地上会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呢?(操作课件)美丽的鲜花开放了。这个动画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师:动画设计师把开花的过程分开画成了5张图片,它们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呢?当这些图片按顺序连续播放时。我们看见了一朵渐渐开放的花朵。

2欣赏课件——日出。

师:早晨太阳升起来啦!(演示课件)猜一猜,设计师是怎样设计这个动画的?第一张太阳在什么位置?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呢?(幼儿表达想法,教师播放验证)

师:动画设计师把太阳升起的过程从低到高,分成4张图片,再按顺序播放出来。让我们看见一个正在升起来的太阳。

——在前面两个环节的操作中,幼儿获得了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在这个环节。让幼儿欣赏两个nash动画,可以给幼儿一种真实而又愉快的体验。在欣赏动画之后,引导幼儿迁移经验,思考、判断动画片中各个画面的内容,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四、尝试制作扇子和动画小书。感受动画的神奇和有趣

1师:动画好看吗?你们想自己设计、制作神奇的扇子和动画小书吗?

2介绍材料:后面桌上有扇子和小书,等会儿你可以选择设计扇面,也可以选择画动画小书。请你想一想,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试着做一做。

3请幼儿说说自己要做什么,准备怎么设计。

4幼儿自己设计、制作,先做好的幼儿可以和同伴、教师交流演示自己的作品。

5分享交流作品。师:你画了什么?成功了吗?碰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6观看有关动画原理的视频介绍,了解动画的简单原理。

——做扇子和小书,在难度和要求上是有差异的,这也满足了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画扇面相对简单一点,而制作动画小书,对幼儿来说是有挑战的。因为要做成动画小书,幼儿头脑中首先要有多个连续变化的画面的构思,然后在页面上找好位置,运用必要的绘画技能将其表现出来。虽然有难度,但幼儿都愿意接受这个挑战。设计属于自己的动画。教师给幼儿的空白小书,页数从4页到7页不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选择。也体现了对幼儿个体差异性的尊重,让每个幼儿在亲手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感,

设计思考

“好玩的动画”最初由我所带的工作室学员张颖黎老师设计。该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提供适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积累有关动画形成的粗浅经验,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观察、判断、思维、表达等能力:活动的难点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活动中,如何平衡幼儿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的关系。基于对上述活动重难点的思考,我们从最初的设计到现在的活动,主要做了以下调整:一是在玩扇子环节,原设计是教师演示,幼儿观察、发现画面叠合现象。我认为如果幼儿只看不做,那么他们对画面的观察就不会细致,也不会关注画面的位置关系,幼儿的经验是“看来的”而不是自己“操作得来的”。所以我建议为每个幼儿提供一把不同画面的扇子,并先让幼儿自己玩。在玩中发现有趣的现象。二是在翻看小书的环节,原来的设计过于开放,教师对如何翻书等没有作任何指导,导致幼儿发现不了神奇的动画现象。幼儿自主探索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我建议张老师先引导幼儿逐页观察、发现小书的秘密,再让幼儿带着疑问快速翻阅小书,这样幼儿的操作更有目的,也更有效。三是在欣赏“开

花”和“日出”两个动画的环节,原设计都是在观看动画后马上呈现几幅连续的画面,没有给幼儿推测画面的机会,对幼儿缺乏思维的挑战。所以,我建议在观看动画后先让幼儿迁移前两个环节的学习经验,思考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表达自己猜想的画面内容,然后再揭示谜底,体现环节的递进性和思维的挑战性。

修改后的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关注幼儿生活,凸显活动趣味

幼儿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是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凡是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有关的事物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关注幼儿生活,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教学能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出发,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幼儿的学习置于其生活背景中,从中获得鲜活的学习经验。“好玩的动画”抓住幼儿都喜欢看动画片这个兴趣点,引导幼儿在看看、玩玩动画小玩具的过程中,共同探究“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尝试自己制作小动画。体验成功感。因为活动内容本身的趣味性,所以幼儿对将要探索的内容必定会充满新奇感。活动的快乐也会由此而生。

二、在操作中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应让幼儿通过自行操作去建构经验。所以。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实际的操作,幼儿对材料进行操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发现的过程。操作活动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根据教学目标提供恰当的操作材料,二是保证幼儿充足的操作时间,三是操作后幼儿经验的交流和提升,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们设计的幼儿操作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玩扇子。在玩中发现快速转动扇子时有趣的叠合现象:第二次操作是观察和快速翻阅动画小书,发现画面规律,猜测、探究动画形成的秘密;第三次是制作简单的动画玩具,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差异,我们提供了难度各不相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选择。三次操作提供的材料中都蕴含了探索的目标,意在让幼儿在每一次的操作中都会有新发现,积累感性经验。

三、注重思维挑战,体现活动价值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好玩的报纸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常常忽视或放弃一些常见的物质资源,而花钱去给孩子添置各类益智玩具、运动器械。其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的一种。我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设计了本次活动,使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目标: 1,通过活动,幼儿能初步了解报纸的用途。

2、能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探索报纸的玩法和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3,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准备:

望远镜图片一张、废旧报纸每位幼儿一张、剪刀、箩筐 过程:

一、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老师展示了一只由废旧报纸折叠而成的纸飞机)

【利用小礼物纸飞机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从而达到教学效

果】

老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这只纸飞机的材料是什么?(老师慢慢把纸飞机打开,请小朋友集体回答问题)

二、设计层递提问,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报纸。

老师:“孩子们,生活中谁最爱看报纸呢?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看报纸?报纸上有些什么?(有新闻、天气预报、广告,有信息、有日期等)

{利用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报纸的用途以及日常中的报纸对人们的影响。】

这张报纸是10日16日,是昨天的报纸,今天是10月17日说明这张报纸怎么了? 这张报纸过了日期了,我们把过了日期的报纸叫过期的报纸。大人们会把过期的报纸干什么用呢?(卖报、烧火、出去旅游垫在下面等)小朋友会用过期的报纸干什么?(折飞机、做手工、画画)

【联系实际,利用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了解废旧报纸的处理方法,体会废物利用的好处。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了解报纸在生活中的用途。】

三、做做玩玩

(1)出示望远镜的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你能用报纸做成望远镜吗?(幼儿用报纸卷成望远镜,并给幼儿鼓励)(2)请幼儿想办法能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提问:你能用同一张报纸把望远镜做的比刚才长吗?(把报纸打开、从一角卷等)【请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探索怎样卷才能把望远镜卷的更长,培养幼儿的探索的欲望。】

四、幼儿探索用报纸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我们要用剪刀来剪报纸,要求剪出的纸条要越长越好,你觉得比刚才难吗?有没有信心?(提示幼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1)第一次剪纸条。(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黑板上)提问:你们这些纸条是剪出来的。(报纸的长边和短边)

你们看这里有一位小朋友比你们都剪的长,你们想想她是怎么剪得?(如果幼儿猜不出,请幼儿示范剪)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纸的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且不能剪断这样才能剪出越长越好的纸条。

【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纸条的长短,鼓励儿大胆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2)幼儿第二次剪纸条,比赛谁剪纸条要越长越好,就是冠军。(把幼儿剪好的纸条贴在展板上,引导幼儿观察比较那根长)

让幼儿自己评出冠军,引导幼儿探索为什么同样的一张报纸长边和短边连起来剪,并不剪断,但剪出的纸条有长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小结:同样的方法剪纸条的长短和剪得粗细有关。

五、整理

今天,我们玩过期报纸的游戏就要结束了,孩子们你们看我们的桌子上和地上都是报纸,请你们把报纸揉成团,纸团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说:投球、往上抛等)。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投球去喽!【让孩子养成手工活动后整理好物品的良好习惯,认识到废旧物品也是很有用处的。】 延伸活动:在科探区投放过期的报纸,继续让幼儿探索报纸的其他玩法。

活动反思:

在本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快乐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乐意把自己所想、所做的跟老师和同伴分享,其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在本活动中,我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让孩子们自主积极探索,懂得报纸除了可以看外,还可以有许多用途。从而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获得自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神秘的恐龙 篇5

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

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能插接的恐龙蛋图片;幼儿自带恐龙蛋玩具。

2、《恐龙世界》录象;大记录纸一张。

3、在家和父母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尝试提出问题。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神秘的恐龙蛋

——教师出示一个很大的可以打开的蛋宝宝图片:看看谁来了?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蛋?(幼儿自由猜测)

——教师:咔嚓,蛋宝宝裂开来了,瞧,谁出来了?(恐龙出来了)

——教师:原来这是一个神秘的恐龙蛋,小恐龙就是从这个恐龙蛋里钻出来的。

2、交流:我所知道的恐龙。

——这段时间我们已经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很多恐龙的资料,现在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知道有哪些恐龙?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本领?

——幼儿交流讲述。

3、设疑:我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小朋友真能干,已经知道了这么多恐龙的知识。那除了这些我们已经知道的,你们还想知道哪些恐龙的知识呢?你可以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解答。

——鼓励幼儿大胆提问,教师对幼儿的提问用文字的形式及时地记录在大记录纸上。

4、观看《恐龙世界》录象,解答幼儿疑问。——小朋友提了这么多恐龙的问题,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找一找有没有我们要的答案。

——幼儿观看录象后,教师针对记录纸上的问题让幼儿自己解答。

5、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

——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6、结束活动:玩恐龙蛋。

——幼儿自由玩恐龙蛋玩具自然结束。

四、活动建议和延伸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参观恐龙园。

大班科学活动《捉泥鳅》的教案 篇6

目标

1.了解泥鳅外形特点及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对自然生物感兴趣。

2.愿意用各种材料进行操作,感受光滑与摩擦。

3.敢捉、玩泥鳅,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在班级的自然角中饲养泥鳅,开展事先的观察活动。

2.关于泥鳅黏液知识介绍的视频。

3.泥鳅若干,养在几个大盆中。

4.捉玩泥鳅的工具与材料:煤灰、沙子、抹布、手套等。

活动过程

一、徒手玩泥鳅,感知泥鳅的外形特征

1.第一次玩泥鳅:

教师引出活动主题:让我们一起去和泥鳅玩玩,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1)幼儿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参与及指导。

重点:教师引导部分胆小、怕脏的幼儿逐渐敢于触碰和捉玩泥鳅,并鼓励幼儿间用语言交流、描述玩泥鳅的感受。

(2)玩泥鳅后,师生共同分享趣事。重点突出:幼儿自我感受泥鳅的特性,学习相应的词句,如滑溜溜、很黏、调皮地逃来逃去、不停地滑落等。

2.第二次玩泥鳅:

(1)教师提出探索重点:试试怎样才能用手捉住泥鳅,不让它滑落。

(2)幼儿自由尝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探索捉泥鳅的方法,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及时请成功者介绍并展示徒手捉住泥鳅的方法,如捏紧、贴脸盆壁移动、两手捉等。

(3)教师再次提出捉玩泥鳅时的观察重点:泥鳅这么调皮,它身上有什么秘密让我们难以捉住它?大家来找一找。

集中反馈观察信息,请有相关知识的幼儿进行介绍,并结合看知识光碟进一步了解黏液的形态及作用。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看、玩、捉的过程中了解泥鳅不易捉住的原因,如泥鳅的体型细长、身上的黏液湿滑等,并能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为下一环节尝试用各种材料增加摩擦力捉住泥鳅打下铺垫。)

二、使用材料捉泥鳅,感知光滑与摩擦

1.幼儿叙述经验:生活中,大人们是怎样捉住泥鳅的。

2.出示各种材料(沙子、煤灰、抹布等),教师介绍,幼儿指认。

3.幼儿分散自由试用材料,教师巡回了解信息。

4.交流梳理:说说用了哪种材料或工具,怎样使用这些 工具捉住泥鳅的,为什么能捉住。(让成功者演示)

5.比较所使用的材料及捉的方法,了解摩擦力的现象。(使用材料,增加了摩擦,就比较容易捉住泥鳅。)

6.借鉴别人的方法,再自由使用材料捉捉、玩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本节重点:让幼儿在使用各种材料与工具时,感觉到手感不像先前那样光滑,似乎变得粗糙,这就是增加了摩擦力。意在通过运用材料捉泥鳅.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给人带来的便利。)

三、戴手套捉泥鳅比赛

1.教师出示劳动手套,幼儿说说为什么要戴手套捉。

2.幼儿戴手套自由捉玩泥鳅,教师巡回,鼓励幼儿捉得又快又多。

3.请几名幼儿进行戴手套捉泥鳅比赛,最后比比谁多谁少,并找找原因:大家都戴一样的.手套,为什么捉的数量又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在捉泥鳅时要胆大心细,眼捷手快。)

(本节重点:戴相同的手套提泥鳅,但捉住的数量却不一样,由此引导幼儿思考,除了使用增加摩擦力的材料,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捉泥鳅的效果,比如胆量、运气、灵敏度等。知道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除了运用合适的工具与材料,还要依靠自己的胆量、睿智等。)

四、活动结束

让幼儿说说泥鳅是属于哪一类动物.这类动物有哪些相同的特点。(幼儿经验反馈,教师不作评述。)

(本节重点:让幼儿凭借对泥鳅的认识,自由说说泥鳅的类别。教师重在了解幼儿对动物归类的原有经验,为下次继续认识泥鳅,并与其他相类似动物进行比较、归类打下铺垫。)

科学小百科:

大班科学的活动教案 篇7

精彩之一:源起区域, 活动架构自然巧妙

幼儿年龄小, 知识经验贫乏, 其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对幼儿的教育必须寻求一种更高效、自然、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为此, 我常在孩子们区域活动时, 当孩子们交流的倾听者, 活动生成的捕捉者。一天, 植物架上一盆芦荟不知怎么被碰断了叶片, 孩子们发现后纷纷议论开来, “它受伤了、哭了, 还流出了眼泪”“它流水了”“那是受伤流出的血, 不是水”……听着孩子们的猜疑、争论, 想着孩子们的所想, 不免心头一动, 这些来自孩子的发现和思考, 应该是最好的生态理念下的素材。于是, 想全面、细致地观察芦荟、了解芦荟在不知不觉的交流中形成了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希望。也正是从这里起, 我对《芦荟》这一科学活动如何展开, 开始了架构。

精彩之二:细致观察, 科学素养悄然渗透

在科学活动《芦荟》的第二个环节, 我以一张记录表的呈现、提问的跟进引发孩子的细微观察。“刚才, 我们通过颜色、形状、有刺等特点, 猜出来这种植物是芦荟。可是芦荟完全是绿色的吗?刺都一样吗?”带着这些问题去仔细观察, 或许你还有更多的新发现。”正是这一问题使得孩子们的观察比之前更细致, 包括单片芦荟叶的颜色虽然是绿色, 但上下有深绿、浅绿不同;芦荟的叶片边缘有刺, 但排列并不均匀, 上疏下密;叶片的表面有圆形的斑纹, 但有大有小, 上面多, 下面少……听着来自孩子们交流着自己的发现, 我也在悄然醒悟:我们要使孩子学习的并不是对一盆芦荟外部特征的简单描述, 而是细致、全面地观察、敢于发现、实事求是地呈现发现结果的科学品质的养成。

精彩之三:现场解剖, 探究欲望愈演愈烈

科学活动强调学习的过程, 强调幼儿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索过程, 意味着幼儿要在学习中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互助协作。

在科学活动《芦荟》中, 孩子们在质疑“摸上去软而厚实的芦荟, 里边又会是什么呢?”有的认为里边是水分, 有的认为里边是油, 有的认为里边可能是牛奶……带着这些争论, 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芦荟叶片、塑料小刀, 进行现场解剖。孩子们发现芦荟的叶片里边有黏黏的汁液, 像我们的“鼻涕”一样;叶片里边还有光滑的叶肉, 仔细看上去有点像玻璃一样透明;这些叶肉拎出来时, 还有像一根根丝一样的东西, 长长的……如果不是让孩子亲历了现场解剖, 看、摸、闻等多感官参与, 何来如此丰富的发现。此时此刻, 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探究欲, 更把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精彩之四:两次记录, 发现过程清晰可见

记录是科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幼儿把所观察、探索中获得的经验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 有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意识、科学观念, 更有助于幼儿自我建构科学知识和经验。

在观察芦荟汇总信息时, 孩子们用一尖尖的“∧”表示“芦荟叶片上有刺”, 用深浅不一的绿色便是叶片上下不同的颜色, 当孩子们说到“芦荟的叶片摸上去有弹性”, 我顺势转问孩子“有弹性, 这怎么记呢?”下面的孩子立即给了答案, “老师, 画个弹簧线, 一看就明白”……就这样, 幼儿对芦荟外在特征, 在师生双方的互动中, 用浅显易懂的符号记录, 达成了共识。在解剖完芦荟后, 结合孩子们的现场观察情况, 将抓拍的照片及时贴进集体记录表, 呈现前后两次的观察结果, 更清晰地归纳了芦荟由表及里的相关特征。

精彩之五:经验拓展, 学习品质无痕树立

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当幼儿之间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直接对话、互动时, 他们也可以分享彼此的经验, 并在分享中激励探索, 经验丰富拓展的同时, 无痕地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品质。

在科学活动《芦荟》的最后一环节, 通过截取的视屏向孩子们介绍芦荟的生长环境、品种以及其他相关特征等。孩子们看后争先恐地参与交流, “我原来以为芦荟只能在暖和的季节里生存, 没想到它在寒冷的冬季也能生存。”“我还以为芦荟就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两种, 没想到它有这么多品种呢。”“我只知道在超市里有芦荟做成的酸奶饮料、芦荟肥皂, 没想到它还能做药呢”……此刻的孩子们已经忘却了这是课堂, 依旧兴致盎然地讲述着生活里的见闻。

幼儿的学习方式是多元化的, 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不同个体的认知、情感特点及活动需要, 灵活地调整策略, 以促进幼儿思维能力、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有效地促进其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能力的发展。

大班科学活动《滚动的轮子》 篇8

1、引导幼儿通过探索与实践,感知轮子是圆形的;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它会滚动。通过尝试、比较,体验轮子能省力,体会轮子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善于思考、操作、探究的能力,并会记录和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3、通过操作探索,鼓励幼儿相互合作、积极交流,让幼儿感受探索、合作、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创设环境,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各种各样带有轮子的玩具、实物;各种积木、物品(书)等。

2.投影仪、课件、相关图片。

3.幼儿操作材料:记录纸、斜板、瓶盖、彩笔、方形积木块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向幼儿介绍玩具,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二)基本部分:

1、探索轮子基本特点活动。

①幼儿分散玩耍、探索带轮玩具,老师参与指导,引导小朋友相互之間交流。

②谈话活动: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刚才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

几个幼儿回答以后继续提问:你现在手上拿的玩具和他们的玩具有什么地方一样?有什么发现?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总结,知道大家的玩具都是有轮子的玩具。

③幼儿再次玩玩具,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轮子的基本特点。

幼儿通过看、摸、玩,感知轮子是圆形的,五颜六色的,可以由塑料、金属、木头、橡胶等多种材料制成,会滚动。

2、轮子形状的探索活动

提问:有没有发现轮子都是什么形状的呢?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呢?能不能做成其他的形状呢?

出示瓶盖、彩笔、方形积木块,请幼儿猜一猜谁从斜板上滚得最快?谁滚动的最慢?记录猜想结果。

幼儿操作,将瓶盖、彩笔、方形积木块从斜板上滑下,比较它们滚动的快慢,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张贴记录表,请幼儿讲述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引导幼儿从记录结果得出结论:圆形的物体没有棱角,比较光滑,所以滚动的最快。

4、轮子的用途探索活动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这儿有许多书,我想请小朋友把这些书从教室的这边送到那边。小朋友可以想各种办法把书送过去,看谁想的、用的办法最多,你们可以自己去找朋友一起想办法送书。

幼儿进行送书游戏,分别体验用手拎、抱、抬和用车推的方法,感受用车推的舒服,体会轮子能省力的优点。

(1)先请小朋友相互交流一下刚才自己是如何送书的.

(2)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刚才你用了哪些方法送书?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3)引伸谈话:轮子的作用很大,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播放课件)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许多物品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

(三)结束部分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脚印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脚印与周围事物的变化,合理推理故事情节。

2、有根据线索读图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大图片4-6

活动过程

一、奇怪的脚印(价值分析:出示脚印,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多媒体播放绘本封面

1、提问:看了这幅画,你一定感到很奇怪,把你的问题大胆地说出来?

2、小结:大家的问题都和脚印有关,这是一本关于脚印的书,仔细地观察脚印,就可以知道故事里说了什么。

二、有趣的脚印(价值分析: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判断、推理故事情节)

1、多媒体播放绘本第1页

提问:1)我们来认识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是姐姐、哥哥和妹妹。链接故事人物头像

2)他们将要做一件什么事?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将要去旅行?

小结:我们从他们准备的食物、水果、水壶、绳子等知道他们将要去旅行。

2、多媒体播放绘本第2页

过渡语:要知道他们是否出门,一定先要搞清楚这些脚印分别是故事里的谁。

多媒体出现链接故事人物头像与脚印)

提问:1)谁第一个出门,从哪里看出来的?出门前哥哥做了什么事?

2)姐姐妹妹在哪里?出门前分别在哪里停留?你是怎么知道的?

3、多媒体播放绘本第3页

提问:1)和前一幅图比一比,这幅图除了脚印不同外,还少了什么?荧光笔画图

2)这些东西(黄外套、橙色外套、黄书包、橙色书包、书)不见了,是被谁带走了? (引发幼儿互相质疑)

3)大家都走了,是谁关的门?又是什么告诉你是姐姐关的`门?

小结:我们可以从脚印的方向和周围事物的变化知道故事的情节。

三、神秘的脚印(价值分析:交流分享合理的故事情节)

1、多媒体播放绘本第4、5页

提问:1)从画面上观察讨论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按序交流分享故事情节。

3)小帐篷搭好了,他们分别在哪里做什么?是什么告诉我们的?(幼儿介绍,互相补充)

4)发生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情?事情发生后他们三后是怎样做的?

2、多媒体播放绘本第6页(共同讲述找到了泰迪熊的过程)

提问:1)是谁找到了玩具熊?从哪里看出来?

2)哥哥在哪里?那个拉着狗的人又是谁?(引发幼儿互相质疑)

小结:故事结束了,这个故事跟我们以前看过的书都不一样,画面上没有字,也没有人物,只有一串一串的脚印,可是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通过看脚印和画面上的内容,是不是看懂了这个故事?有没有兴趣自己看,这本书叫《猜猜看,谁找到了泰迪熊》,就是这只玩具熊。有没有今天有警察一样的感觉?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种子的旅行 篇10

1、感知磁铁两端与中间磁力的不同,发现条形、U型及断开的磁铁都是两端的磁力大。

2、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操作和发现。

教学准备:

1、磁铁;在每种磁铁的两端和中间贴上颜色不同的小标志,表示磁铁的不同位置。

2、铁制品若干。

3、《科学》下P.29。

教学过程:

一、经验重温。

请幼儿回忆磁铁能吸起什么东西,不能吸起什么东西。

二、猜测探究。

1、出示贴有标记的条形磁铁,引导幼儿猜想:磁铁每个地方的磁力都一样吗?哪个地方磁力大?

2、按照画册《哪儿的磁力大》,试一试磁铁离曲别针多远就不能吸起来了。

3、出示标有记号的U型磁铁、断开的磁铁,引导幼儿进一步猜想并严正:U型磁铁、断开的磁铁哪个地方的磁力大?

4、实验中培养幼儿通过结果获得认识科学的态度。

三、交流讨论。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说说自己的发现和实验结果。

2、小结:条形、U形和断开的磁铁都是两头的磁力大。

活动延伸:

大班科学活动:茶叶 篇11

1.观察、比较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茶叶的外形特征,感知茶叶泡水后的细微变化。

2.了解茶叶制作过程和起源。

3.体验品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茶叶(白茶、铁观音、龙井、碧螺春、银针、茉莉龙球、苦丁茶、普洱茶),每组一份。

2.茶叶制作过程的录像。

3.记录纸人手一张、大记录表。

4.茶具一套,小茶杯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

1.聊茶。

师:上星期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回家品尝爸爸或者是爷爷泡的茶,并了解茶的名称和茶的有关知识,有谁能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茶的知识,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请幼儿讲述,鼓励幼儿讲述越多越好,每位幼儿讲述完,教师记录在记录表上。

2.引导幼儿观察在桌面上的各种茶叶。

通过看看、闻闻、摸摸、说说、感知茶叶的形状。

师:有的小朋友为了和大家分享茶叶的知识,还特意从家里带来了许多茶叶,就放在边上的桌子上,请小朋友去看一看茶叶的形状、颜色,用鼻子去闻一闻味道,并完成一张记录表。

(1)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并完成记录表。

(2)请个别幼儿交流,教师作记录。

(3)小结:

教师:茶叶的形状都不相同,颜色也不太一样,有深有浅,但是闻上去的味道都是非常清香的。

(二)幼儿观察用开水泡后的茶叶的变化,谈谈茶叶的作用

1.引导幼儿观察茶叶在杯中的变化。

师:茶叶到了水中,经过开水泡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2.小结:我们看到的是茶叶经过开水泡后,又慢慢变回刚采下来的样子,茶水的颜色慢慢变红,茶水的颜色慢慢变绿,闻一闻真香呀。

(三)品茶

师:这么香的茶想不想品尝一下。

(四)了解茶叶的制作过程

师:这么香的茶是怎么制成的呢,我们张家港有一座美丽的山叫凤凰山,凤凰山上种植了许多的茶叶,前几天老师到凤凰山玩,特意去询问了当地的茶农有关茶叶的知识,拍下了一段录像,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了解茶叶的起源

师:人们是怎么知道茶叶可以用来泡水喝的呢?

在古代的时候,有个叫陆羽的人,有一次到山上去采药,觉得口渴了,附近又没有什么水。突然发现附近有一棵树,有很多鸟儿都在吃树上的树叶,他也摘了一片放在嘴里,顿时感觉不口渴了,而且精神也变得非常好。于是就把这种树叶叫做茶叶,用这种茶叶泡水喝,效果会比吃茶叶更好。茶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饮料,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春天是采茶最忙的季节,我们一起去帮茶农采茶吧。

活动延伸:

继续探究“茶”知识。

游戏活动:茶馆。

活动反思:

活动一开始,为了激发幼儿对茶的兴趣,进行了聊茶这一环节。后来通过看、闻、品,让孩子对三种茶有了初步的认识:看——看茶叶在未泡水和泡了水以后状态、色泽的变化;闻——茶叶的香味;品——感受几种茶叶的口味,全面地让孩子感知了解。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浓厚,也调动了孩子的基础经验,看到过爸爸、妈妈喝茶,和今天的学习联系后也有一些自己对茶的认识。这里将茶道的展示添加并放在延伸环节是让孩子将对茶的认识的延续,激起他们新的学习欲望。

大班科学的活动教案 篇12

在认知科学活动中孩子们主要通过看、听、想、说等方式建构自己的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使孩子们的看、听更加具体形象, 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将宇宙、卫星等宏观问题清晰地呈现在孩子面前, 使他们对这些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多媒体的运用上使用了视频播放、聚光灯创设情景、网络连接、放大缩小、拖拽、图片变换等功能。这些功能的使用对幼儿的学习起到了以下作用:

1.创设情景吸引幼儿。利用聚光灯功能使幼儿猜测地点, 幼儿增加了参与兴趣, 教师通过幼儿的猜测了解了幼儿的已有经验。利用透明度调节功能呈现地球内部结构, 进一步使幼儿感受到神奇。

2.幼儿学习形象直观。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呈现幼儿不了解的地球风景, 丰富了幼儿的认知。

3.随时暂停方便讨论。通过播放视频让幼儿了解破坏地球的行为还有哪些, 随时暂停使师幼互动更及时, 幼儿讨论更有针对性。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3

2013-04-03 | 酒精灯 水蒸 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的秘密”》摘要:但要注意安全。(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设计意图

在“美丽的伞”的主题活动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雨,联想到下雨的季节。众所周知每个季节的特征。而“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的一个明显的气候特征。本活动以引导幼儿了解雨是怎样产生的开始,逐步迁移到对我国气候中“梅雨季节”来历的探究。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地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做小实验,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通过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节”的来历。

3、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火柴等实验工具。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幻灯片、磁带。

过程建议

1、幼儿边看情景表演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像和猜测。

2、幼儿做实验。但要注意安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2)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4、幼儿看幻灯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教师提问: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奇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5、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6、启发幼儿用所掌握的经验解释“梅雨季节”。

幼儿思考: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下雨?引导幼儿知道梅雨季节是海洋空气与海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段时间里雨水十分多的现象。

延伸提示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4

独特的指纹

二、活动年龄班

大班上学期

三、活动由来

(一)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

1、”儿童的科学“是一种有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使幼儿通过观察获得的有关事物和现象的具体、个别的经验。它是直接的、具体的、具有描述性的,而不是间接地、抽象的、解释性的。所以,我设计了这个观察类的科学活动设计。

2、”儿童的科学“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幼儿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也不断改变,当这些直接的、间接地经验与幼儿已有的经验不一致时,新旧经验之间的冲突、同化、整合就导致了幼儿认识的改变。

3、”儿童的科学“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儿童的科学带有主观性的色彩,儿童不能可观的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性质,而往往从主观的意愿出发。正如皮亚杰说过的,游戏是”儿童所选择的使自己相信的现实“。儿童常常在这个假象的情景中观察着现实、探索着科学。

(二)幼儿园各年龄段幼儿科学学习目标和内容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5-6岁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刨根问底,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并且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在探究中与他人合作。我设计的此活动就是想要儿童在观察中发现、分析指纹的独特,并能与伙伴进行合作交流,体验到在探索中有所发现的喜悦。

2、《纲要》在科学领域的内容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指纹这个事物是每个小朋友都熟悉的,也很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比较好开展活动。

3、《纲要》还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并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独特的指纹这个活动会为幼儿提供指纹图片,指纹画,指纹的家的指示牌等等材料,让幼儿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分享交流。

4、《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要包括: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指纹的这个活动正是想实现这几个目标。

(三)个人了解的情况

在暑假时参加的补习班中,有许多幼儿园的小朋友,我发现在一次用染料涂色的活动中,一个小朋友的大拇指上沾上了颜料,印到了画纸上。同组的小朋友发现了,都来印自己指纹,他们发现,怎么有的指纹形状是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于是跑过来问我。《纲要》中提出:”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于是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在这个活动中,认识指纹、了解指纹。这个活动正是在幼儿充满兴趣的探索中得来的。

四、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观察指纹,了解其外形特点及三种类型,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观察比较指纹,并能分辨不同类型。

3、情感目标: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仔细观察,体验发现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1、物质环境及材料准备:指纹画一张、指纹类型PPT、警察破案短片、观察记录卡片、指纹的家指示牌、指纹身份证卡片、印泥、抹布。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使用过染料涂色或发现过指纹。

六、活动基本环节

(一)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指纹画,引导幼儿发现指纹。

-直接出示指纹画,让幼儿观察,提问:这些画和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用手指印的)

-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指纹在哪里?看一看,是每一个手指上都有的吗?像什么?

(二)活动过程

1、了解指纹的类型,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活动目标1)

(1)看一看和旁边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看来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指纹)

总结: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2)我们现在知道了每个人的指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人们把指纹分成了三大类,我们一起来看看,好不好? (指纹PPT)小朋友们看,第一种叫弓形纹,中心像一把弯弯的弓;第二种叫蹄型纹,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马蹄;第三种叫涡型吻,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涡。是不是很神奇呢?

(3)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发一张卡片,小朋友要仔细看看自己的指纹,把每一种类型的个数写在卡片上。(考虑他们可能不识字,卡片上有三种指纹形状的图案,这个环节老师可参与到小朋友中与他们共同观察。)

2、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指纹类型的认识(实现活动目标二和目标三)

上一篇:互保协议下一篇:教风建设年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