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24-08-14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通用8篇)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1

题目: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

实践

作者:

院别:艺术学院

班级:09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老师:

2011年 9月1日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琼州学院艺术学院09环艺艺术设计班

摘要:企业人才开发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提高企业素质的根本保证。奔腾电器用自己独特的人才战略观和人才理念持续吸引人才、造就人才,形成了 “企业发展-人力先行-流程造人-回馈社会”这样一个封闭的经营价值链条。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要进行再创新,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最合理的引导;要创造更加优惠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建立企业大学,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后劲。

关键字:奔腾电器 人才开发 制度创新

上海奔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家用电器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以电磁炉、电饭煲、饮水机为主的系列厨房小家电产品和以剃须刀、电吹风为主的系列个人护理产品。凭借战略眼光与不懈努力,历经十余年稳健发展,奔腾现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专业小家电品牌运营商。“POVOS奔腾”先后荣获“上海市著名商标”“上海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质量国家免检”、2008全国顾客最佳满意企业等荣誉称号。奔腾电磁炉、奔腾电饭煲、奔腾电压力煲、奔腾饮水机经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认定2009年销售规模荣列全国前三名,这已经是奔腾连续第四年获此殊荣,奔腾剃须刀2009年销售规模也位居全国第四名。奔腾电器集团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发展历程

奔腾电器集团十分重视人才开发制度的创新,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制度创新、发展扩张和提高完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度创新期。1999年,奔腾电器集团制定了在全国扩张的发展战略,与其战略发展步骤吻合,引入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同时奔腾集团的领导层进行了明确分工,大大提高了奔腾集团的管理效率。

第二阶段:发展扩张期。从2002年开始,为了适应稳健扩张的战略,奔腾电器集团开始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上意义深远的战略举措——“1200工程”。与此同时,奔腾电器人力资源体系、绩效考核体系、企业文化及相关制度逐步建立,并开始发挥积极效应。

第三阶段:提高完善期。这个阶段,奔腾集团重点解决了企业文化、员工激励与信息流程等问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奔腾集团的高层激励计划进一步增强了奔腾核心团队的事业与凝聚力。奔腾电器集团人才开发制度的创新模式

任何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要有一套不断创新的人才开发制度,这样

才能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在员工自觉自愿为本企业尽职出力时,企业也会获得相应的收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封闭的经营价值链条。基于这样的人才理念,奔腾电器集团勇于突破,大胆创新,并用自己独特的人才战略观和人才理念持续吸引人才、造就人才,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制度创新模式。

2.1 连锁未动 人力先行

奔腾电器集团预测了三年后的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制定了相应的人力资源规划。通过自主培养的模式,投入巨资铸造一个大规模的“奔腾连锁方阵”,并将之列为奔腾连锁发展战略中重中之重的大工程。

2.2 欲造人才 先造模子

为了培养符合奔腾电器要求的人才,奔腾电器造出了“人品优先,能力适度,敬业为本,团队第一”的人才培养模子。秉承这样的用人理念,奔腾电器集团把一大批有经验的下岗工人锻造成了对企业有用的人才,实现了“双赢”。

2.3 培训先行 流程造人

奔腾电器集团建立了一个有针对性的快速“造人”流程来完成新进员工个体的奔腾化,保证奔腾文化的传承。

流程 一 :“格式化”。“格式化”是新人转变为奔腾人的第一步,即任何人自进入奔腾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你在工作过程中要按照奔腾的文化和价值观行事。

流程二:培训+考试。奔腾对新进员工进行集中性的高密度的学习培训。培训之后,还会对新员工进行多方位的严格考试,没有通过的,要继续学习;仍然不通过的,将不能有效地融入奔腾。

流程三:轮岗执行。新员工都要经过奔腾著名的销售旺季“大忙”的洗礼,并到各个岗位进行轮岗执行,在此过程中对奔腾的文化、具体岗位的操作方式深入进行了解、认同直至熟悉运用。

流程四:传、帮、带。由老员工点对点、人对人的指导、教练、督察新员工,帮助他们快速地成为一个合格的奔腾人。

2.4 自主培养 内部提拔

奔腾通过自己的培训体系育人,并遵循干部优先从内部提拔的原则。奔腾在具体落实这个原则时,会形成一个系统的人才梯队计划,在计划上,将清晰显示出人才培养任务和晋升目标,以确保有的放矢选拔、使用人才。

2.5 不用“职业经理人”

奔腾对建立社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着自己的标准,即:“奔腾要的是事业经

理人,而不是职业经理人。”

2.6 用企业文化吸引人

奔腾电器塑造家庭氛围的企业文化,在给予良好待遇和职业生涯发展机会的同时,通过企业文化营造育人环境,增加企业的吸引力,从而达到人力资源储备的良好预期。3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的完善及建议

坚持人才开发制度的创新是奔腾电器经营成功的法宝之一,通过调查和研究,笔者认为在肯定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其人才开发制度再创新的空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1 大量的人力资源,应该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和最合理的引导

由于缺乏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入企业初期,可能由于预期过高未得以实现,使得他们对于未来的发展没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在进入企业一段时间后离开企业;二是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建议奔腾电器把信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采取国美集团在招聘员工时对所需的人才类型进行定位,员工上岗后,让员工参与管理,不仅可以让员工更加了解高层管理情况,还可以让基层的声音渗入到管理层来。采取这项富有创新意识的培养计划,能够让新引进的大学生尽快成为公司的骨干。

3.2 应该进一步解决好连锁企业员工的流失率较高的问题

奔腾电器也因为存在着“加班文化”, 造成薪酬水平相对较低,员工流失率较高。因此,奔腾电器要做得更强、更久远就必须不断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健全系统的人才培训体系。建议奔腾电器进一步优化企业文化,创造更加优惠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同城的五星电器的经验值得借鉴,2009年10月,五星电器启动了旗下美商独资公司首次校园招聘,与众不同的“美商企业文化”成为了这场招聘中的最大亮点之一,它打破了家电行业很多加班的“潜规则”,给竞争残酷的家电连锁行业带来一股浓厚的人性化气息,吸引了许多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加盟五星电器。在这方面,奔腾电器虽然有其独特的家庭氛围的企业文化,但仍需向五星电器学习,使员工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人性化。

3.3 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公司的发展

奔腾电器为满足公司连锁网络的持续高速扩张对人才的长远需求,在人力资源上采取了提前培养、提前储备的战略,但由此也带来了公司人员年轻、遇事经验不足等问题。随着公司连锁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人员能力的提升和专业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建议奔腾电器从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后劲出发,建立企业大学。企业

大学的建立可以为企业快速累积知识资本,丰富企业知识含量和文化底蕴,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践感知

酷暑的夏日,骄阳似火,但却在这暑期的实践中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更要求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能力的培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通过暑期的学习实践,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只要付出就有收获,作为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暑期的实践,工作中老员工的指导,以及队员之间的沟通,让我知道团队的力量。这对于我们学习的设计专业有很大的领悟,“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个设计人员如果离开了团队,每一件工作将变得吃力。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2

为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院与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关系, 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企业适用的急需人才, 我院与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 以保证专业培养目标更为准确和切合实际的需要。从08级到09级共招收“国光定向班”学生81人, 一年多来, 进行了以下的实践和探索。

一、校企合作的内容

1. 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开设“应用电子

技术专业定向班”, 该班的培养模式为“2+1”, 即在校学习2年, 按照专业教育计划组织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活动, 在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实训1年, 对学生进行有职业针对性的岗位教育。

2. 我系为该班提供学习场地、师资、负责日常教学、行政

管理。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该班提供实习实训设备及场地。

3. 本着“联合办学, 共同参与”的原则, 双方共同确定教学

计划、教学大纲、实习大纲、培养目标等。可根据企业自己的特色和需求增设课程, 双方根据职业技能培训要求, 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共同实施教学。

二、校企合作中的招生、教学、实习管理

1. 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在2008年秋季专

门招生录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定向班, 每班约50人。以后在每年招生简章中留出专门版面为该班招生重点宣传。

2、定向班施行“2+1”培养模式, 实习期为1年, 即每年的7

月1日至次年的6月30日。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 双方共同组织学生实习管理机构, 负责学生实习、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4. 学生在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期间, 指派专

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进行传、帮、带, 并为学生开设讲座。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 安排学生进行转岗实习。 (如:不同车间, 不同部门, 不同岗位, 不同职位)

5. 在产品研发、科研立项、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协作研

究。我院在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培训提供教学上的支持, 以期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校企双方共同发展。

6. 学生在毕业实习期满后, 如无其他特殊原因, 乙方应直接录取学生为正式员工, 并按国家有关法规签订劳动合同。

7. 学生在理论学习阶段和实习阶段, 有如下情形, 乙方可

以取消甲方定向班学生的资格和实习资格, 不予录用: (1) 违反国家法律刑事犯罪的。 (2) 严重违反企业劳动纪律的。 (3) 未获得毕业证的。 (4) 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经乙方多次培训, 仍不能达到技能标准的。

8. 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允许和支持学生在实习期

间, 参加专插本、公务员、技能证书考试。学生可凭录取通知书、人事接受函, 办理终止实习的手续。学生如有参军、出国、结婚、健康原因不能坚持实习的, 可凭有关证明办理终止实习手续。

9. 学生实习期满后, 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 由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实习考评。

三、校企合作的学生学习和实习期间的福利待遇

1. 对品学兼优、考试成绩、实习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2. 在学生一年的实习期间, 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对学生发放适当的生活补贴, 其标准等同于该岗位的员工薪水平, 免费安排住宿, 提供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3. 实习学生的上、下班时间, 节假日与正式员工一样。

4. 为保障学生在广州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期间

的人身安全, 另外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保障个人安全协议”。

5. 为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另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诚信协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企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 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大量人才, 另一方面, 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发觉, 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很多, 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却很少, 出现了普通本专科学生一职难求, 企业招聘时人才难求、特别是高技能人才难求的现象。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技能型人才, 特别是高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缺口很大, 这对各个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下面就“订单式”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四、“订单式”探索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让学生进入学校后以企业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 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新模式。校企合作中, 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院的教学计划、大纲对接, 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学院教学环节紧密结合, 教学针对性更强、教学效果更好。

五、“订单式”实践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 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 在“2+1”人才培养模式中突出“1”的培养

学校在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前, 往往会考虑到教学计划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由于平时企业参与教学的可能性不大, 学生不喜欢中间穿插实践任务的模式, 大学3年时间, 要达到教育部规定的6个月的实习时间标准, 又不让学生对教学任务视而不见, 学校必须把实习工作集中安排到了最后一年, 也就是所谓的“2+1”培养模式, 通过最后一年在企业的实习, 学校可以派出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予指导, 可以通过补课扩大学生知识面;企业可按照生产的需要作适当的轮岗和集中给予学生各方面企业知识的指导。学生包含职业技能的指导, 经过半年的实习基本能独当一面, 大大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2. 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项目包括合作内容、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协议等方面。在确定合作方向过程中, 应在摸清企业需求的前提下, 对学校的条件与能力进行全面分析, 找准双方合作的最佳结合点, 确定合作内容。选择适当的“订单”合作对象, 要考虑对方的实力和基础, 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去;要考虑对方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 能否学以致用;要考虑对方对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这是合作稳定性的前提条件。合作内容、合作对象、合作方式等是通过合作协议体现的。

“订单”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 也是区别于其他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 它要求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 (“订单”) , 形成一种法定的委托培养关系。通过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的“订单”, 明确校企双方职责, 学校保证按照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企业保证录用合格人才, 促使高职院校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订单”教育在根本上不是订数量, 而是订质量和特色, 实施“订单”教育摆在学校面前的是如何培养出真正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 找准“订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订单”教育是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效果, 既可以使学校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又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为学生的就业找到出路。

3.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和企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 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 共同制订一个符合三方 (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 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 作为对“订单”的具体细化, 这种人才培养计划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 能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

人才培养计划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 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实用性, 必须在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经济建设需要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 双方共同制订专业教学计划, 注重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和安排, 同时, 对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在内容上侧重企业的实际要求。

4. 利用双方教育资源培养人才

根据“订单”的约定, 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及职业岗位的要求, 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 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即不仅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 而且参与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全过程。为此, 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 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 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因此,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提高教育效率。

课程与教材开发过程也应有企业专家的参与, 其控制要求主要包括:深入了解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 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明确知识、能力结构及职业道德要求;开发方案应与用人单位共同拟定或以学校为主拟定并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开发方案应具有前瞻性, 避免实用主义, 防止课程基础过于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协商决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理论课和部分专业课选用公开出版的国家规划教材, 产品设计与生产理论课和实训课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自编讲义或教材, 同时积极编写国家部委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专业教师在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企业技术人员来学院进行专业讲座。

5. 针对岗位要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教师与用人单位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组织;校内实训基地应有足够的“仿真性”, 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培养目标的工作岗位, 实践环节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专业课的教学改变以前先教授理论课, 然后进行实验实训的传统教法。先让学生到生产一线实习, 由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讲授, 对生产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 对今后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然后进行理论课的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效果比较好, 老师教学的效果也比较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以就业为导向, 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校企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让企业获得“用得上、上手快、留得住”的人才, 保证人才培养的优质高效, 必须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例如, 企业参与学生综合评价;开展以企业挂名的技能竞赛;在专业中设立了奖、助学金, 用于奖励综合表现好的学生。校企双方达成协议, 学生的专业实习在企业进行, 并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思考

通过学校与企业密切协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解决了学院在办学中师资、设备、教科研等多方面的困难和不足, 解决了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问题, 实现了企业、学院、学生等的多赢, 但目前还处在积极探索阶段, 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 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繁忙, 因而技术管理人员

的教学活动难以做到前后一致, 校企之间的联系还不够顺畅。

2. 企业的生产机动性较强, 随着季节性的可能性较大, 加

上学校教学存在许多按部就班的硬模式, 存在着学生教学与见习、顶岗实践之间的突出矛盾。

3. 由于我国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还没有具体

的法规和制度, 没有负责设计、监管、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

4. 各级政府还没有出台具体的、可操作的校企合作对企

业的奖励机制和具体的实施规则, 如免税的优惠政策、资金支持等。还有一些企业出于对安全风险的考虑, 不愿接纳学生实习。

5. 有些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学校和企业

共同的责任, 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大多数企业只是选择人才, 而不参与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的“订单式”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尝试, 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完善、不恰当的地方,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思路, 扩大校企合作形式, 培养更多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国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职业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 2008, (3) :126-128.

[2]林启德, 刘国栋.论大学生就业难和就业竞争力培养[J].重庆与世界, 2011, (06) .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3

摘 要: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以国际著名公司的大学计划为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企业、高校以及学生共赢的经验。

关键词:校企合作;大学计划;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的双方(校方和企业)各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或共同的目标需求指向所进行的信息、知识、资源及行为合作活动,实现功能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校企合作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新模式,也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1-3]。

卓越计划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举足轻重。现有的实验教学中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多,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少;实验项目陈旧,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实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低,无法跟上国际先进技术。要适应工程教育改革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为培养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高校应立足自身特色,积极联系合作企业,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完善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拓展创新实践平台外延,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4]。

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半导体公司,特别是国际著名的大公司,为了推广模拟技术等的应用,成立了大学计划部,积极地与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合作,通过赠送器件和实验板、举办器件应用设计大赛,将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引入高校。公司大学计划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工科院校与公司大学计划在很多方面存在合作契机,如图1所示。

图1 工科院校与公司大学计划部合作示意图

校企合作有多种模式,例如有工学结合模式、实习基地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实体型合作模式和全面合作模式[5]。近十几年来,我们根据学校的定位和我们学院电气类和自动化类专业的特点,与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大学计划部,开展了除生产经营外的全方位合作,把校企合作贯穿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以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引入公司的先进技术,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一体化

根据专业特点,以“信号”为主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围绕工程系统中信号的检测、转换、处理和实现各环节,构建“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体系。这一系列课程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气测量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过程控制系统及仪表等,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的主干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践内容涉及微处理器(MCU)、模拟器件、模数转换器件(ADC)、数模转换器件(DAC)、电源芯片等。而TI公司在模拟(Analog)和信号处理(DSP)技术上国际领先,例如,TI公司三大系列的DSP芯片在工程应用领域覆盖面非常广,其销量占全球市场的60%;MSP430是业界功耗最低的单片机,而且性能非常优良;其模拟器件品种齐全,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使用TI的器件就可以构建完整的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统。系列课程内容与TI公司模拟器件、ADC、DSP、MCU、DAC和电源芯片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基于TI的器件可以构成综合实践的平台,如图2所示。

图2 系列课程和TI公司器件与工具之间的关系

在系列课程讲授中,以TI器件应用为例,说明具体实现,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为例,其自动检测系统由敏感元件、调理电路、处理单元、输出电路和电源等组成,在调理电路、输出电路和电源部分用到TI的模拟器件等,在处理单元要用到TI公司的DSP或单片机或ARM处理器,如图3所示。

2.以TI大学计划支持为契机,建立校内实践平台

2002年我校与TI大学计划合作成立了数字信号处理方案联合实验室,接着又共建MSP430单片机联合实验室。TI公司大学计划为合作的高校捐赠样片、开发板和仿真器,提供适当的实验室建设经费。我们利用大学计划提供的资源,结合自己的科研和教学经验,开发多种教学实验套件,不仅为本校学生的实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自制设备成果还惠及其他高校。

图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内容与TI器件

基于TI先进的DSP技术,我校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开设“DSP原理及应用”课程和综合实验,自制了TMS320LF2407A DSP实验设备。该设备于2008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共同颁发的“自制教学仪器设备成果奖”。“大力推进DSP的教学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成果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为了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使学生掌握最新的DSP技术,2011年在大学计划的支持下又研制了C2000系列中更高性能的TMS320F2812 DSP实验箱,并且推广到解放军合肥炮兵学院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应用效果良好。到目前为止,我校使用过DSP实验设备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2000多人。

3. 利用TI大赛拓展校内实践平台的外延,激发学生创新实践

在TI大学计划的支持下,多次举办相关学科竞赛,激发学生投身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为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平台。

2008年、2010年连续举办了两届“TI C2000 DSP大赛决赛”,有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200多人参加比赛,在TI大学计划的竞赛平台上共同创新实践、交流提升。

2013年我们在校内组织合肥工业大学首届MSP430低功耗单片机应用设计大赛,以TI单片机开发板为基本单元,创新设计出功能各异的系统,这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校17个专业的近200位本科生参赛。今年正在组织合肥工业大学第二届及首届安徽省MSP430低功耗单片机应用设计大赛,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有250支队伍报名参加比赛。有了具体的实践对象,学生对单片机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4. 以项目为导向,与大学计划合作开发,实现共赢

我校在与TI大学计划的合作中,双方始终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共同的目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11年我们为TI公司大学计划开发了基于EKS-LM3S8962的ARM实验案例,编写实验指导书,制作PPT和视频。TI公司将实验视频等材料公布在网站上,并赠送给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一百多所高校,超过一万名学生观看和学习了该视频资料。2012年我们开发了基于MSP-EXP430F5529开发板的实验套件,TI公司赠送给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200多所高校,已有超过15000名学生使用并学习了该实验套件。2013年我们研制了MSP430F5529单片机与模拟电路创新实验套件。该实验套件由MSP430F5529 LaunchPad(单片机最小系统)、液晶显示模块、电阻测量模块、频率测量和相位跟踪模块、程控放大和衰减模块、DC-DC降压模块、DC-DC升压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高速压控增益模块和母板组成。基于母板,用单片机最小系统、液晶显示模块与其他7种模块中的任一模块配合,就可以组成不同的实验系统。一共可以组成7套实验系统,进行24项实验。通过真实项目的开发培养了我校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同时我们的工作也有效促进了公司产品的宣传推广。

大学计划使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进入高校,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资源,开阔了创新思路。在合作中,我校和TI公司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互利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赢。目前,创新教育和工程实践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高校只有抓住机遇,努力争取社会资源,才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6-11,22.

[2] 曲永印,付洪利.破解主要矛盾 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12(7):13-15.

[3] 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1-94,121.

[4] 李涛,宗士增,徐建成,李鹏飞.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13(7):79-81.

[5] 张爽.以攻关项目为纽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模式[J]. 教育发展研究,2013(13):9-1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资助(2012jyxm058,2012jyxm024),安徽省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4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知识,素质,能力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人才就广义而言,是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且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凭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物质领域或精神领域能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个体,该创造性活动是指能够对原有事物进行突破,能够产生某种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等新颖独特、有一定价值的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

图1体现了创新人才品质结构与实践的辨证关系,从图1可以看出,创新人才是在实践平台上实现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素质是能力训练和提高的条件,能力是知识获取和内化的保障。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而知识依赖于传授,素质依赖于养成,能力依赖于训练,三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使知识、素质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外化于人的行动,最终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创新人才的特征

从创新人才的定义可以看出,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 创新人才具有社会发展适应性

从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观而言,创新人才必须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大而言之,创新人才的活动能够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小而言之,创新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每个细微的环节,虽只尽绵薄之力,但却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所以说,创新人才绝不固步自封,绝不因循守旧,绝不循规蹈矩,绝不墨守成规,而是锐意进取,除旧革新,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积极创造未有的事物。

2. 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需要条件基础

创新人才要想从事创新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基础,也就是创新人才要具备一定的品质特征。创新人才必须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高度统一体,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素质是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条件,能力是知识获取和内化的保障。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如果一个人知识欠缺,素质就不会高,能力就不会强,也就无法从事高水平的创新活动,也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才。

3. 创新人才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

创新人才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体现两点含义,其一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其二是创新人才的创新性活动离不开社会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依赖于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而知识依赖于传授,素质依赖于养成,能力依赖于训练,三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够使知识、素质和能力内化于人的身心,外化于人的行动。另外,创新人才要想从事创新性活动,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就必须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所以说,创新人才需要从事创新活动的舞台,需要生产创新思想的土壤,没有从事创新活动的舞台,没有生产创新思想的土壤,创新人才就会难以施展才华,最终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

4. 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具有价值属性

创新不是精神领域中个人精神世界里单纯的奇思妙想和标新立异,创新也不是物质领域中个人单纯的技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创新必须具有一定的价值属性,也就是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必须能够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说,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必须植根于社会物质生产领域或精神生产领域,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如果创新人才从事的是技术创新活动,就应该采用新技术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如果创新人才从事的是文化创新活动,就应该创造先进的文化,提高社会道德水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获得社会效益。

5. 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具有相对性

创新不只是发明创造,任何相对原有事物的细微改变,都可能潜在地成为创新。所以说,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动具有相对性的特征。从创新活动的方式而言,创新可以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具有明显地相对性的特征;从创新活动的地域性而言,创新具有相对性,创新不只是创造出世界绝对没有的事物,对国外已有的技术,我们引进过来解决了我们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创新,如果我们不引进而是自己开发出来了,也同样是创新;对一个企业或一个部门来说,用别人已有的经验、方法和技术解决了自己的问题,也同样是创新。从创新活动的时域性而言,创新也同样具有相对性,也就是创新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性,在一定历史时期成为创新的事物,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就可能被淘汰,甚至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羁绊。

三、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通过对创新人才内涵及特征的剖析和理解,提出对创新人才培养的5个途径:

1. 建立合理知识结构

知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创新人才从事创新活动的基础。根据工程教育体系的运行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体系的知识体系在知识结构上应涵盖工程知识、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在知识层次上应包括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要体现基础厚、专业深和口径宽的原则。基础厚是指具有深厚而坚实的基础知识,精通科学的基本原理,通晓科学的基本规律,口径宽是指拓宽专业口径,提倡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开阔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专业深是指在某一专业技术知识方面具有极高的水准,深谙专业技术的精髓。

2.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素质是人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是创新人才从事创新活动的条件。在工程教育体系中对人的素质培养应该包括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工程素质是指人在工程活动中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品质和人文品质的统一体,其外在表现包括良好的工程创新意识、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平、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人文素质是指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道德情感、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它是由知识、观念、情感、意志、毅力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行为素质和文化素质。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必须加强学生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3. 加强综合能力训练

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身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其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创新人才从事创新活动的保障。在工程教育体系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应该包括实践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实践能力又包括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又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综合问题能力、演绎问题能力和归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分工合作能力、自我反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对学生上述综合能力的培养,必然会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联系人类主观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的桥梁,知识的获得源于实践,素质的养成源于实践,能力的锻炼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创造的源泉,实践是创新的根本。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项目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重,充分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实践锻炼。应该建立包括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和社会实践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实践包括工程训练及与学科基础理论课相对应的实验,专业实践包括课程设计、与学科专业理论课相对应的实验、毕业设计或论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创新实践包括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工程创新训练、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大学生校内科技竞赛,社会实践主要由系列社会调查活动组成。尤其是创新实践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工程创新训练和校内科技竞赛,把学生课内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课外个性化创新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科学前沿,培养工程意识,训练科学思维,激发科研兴趣,提高实践能力,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

5.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点燃创新激情的文化,需要训练创新思维的舞台,需要滋生创新思想的土壤,需要培养创新兴趣的氛围。所以,在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

只有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人才才能够具有创新的动力;只有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创新人才才能够具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创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保持盎然的生命力。

四、结束语

本文只是以创新人才的内涵为出发点,以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也许并不成熟。但只要我们所有高等工程教育工作者能够携起手来,共同关注高等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能够建立起一个生机盎然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朱高峰.创新人才与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2:3~7

[2]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再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2,9:24~27

[3]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三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1~5

本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篇5

关键词:创新;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一、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目的与意义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下简称“创新实验计划”)作为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项目之一,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对于本科生而言,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指导教师的辅助下,独立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归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二、建筑学院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

自2008年,“创新实验计划”在我校实施至今有两年多时间,经过近两年多的实施,我们发现,参与此项目的学生,在研究实践中养成了发现问题的意识,掌握了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由于该计划的执行仍在摸索阶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针对专业特点而言。建筑学专业和城市规划专业不同于其他工科专业,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例如: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往往偏感性、艺术性,而科学研究所要求的理性、严谨性相对缺乏。所以学生对设计的兴趣甚为浓重,对科学研究的兴趣相对较为淡薄。

2.本科生对科研比较陌生。在以往的本科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当中,很少涉及科研,所以本科生对科学研究本身相对陌生,大部分学生往往找不到合适的项目来申报该计划。有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合适的项目申报,却不能把握选题的深度,往往目标定得过高。

3.对该计划实施的目的认识不清。有些项目在实施和考核的过程中过分的注重“创新性”成果,忽视过程,以至于参与此计划的师生忽视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4.没有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该计划的实施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关系。“创新实验计划”是对现有教学模式和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但是目前,参与项目的学生并没有应将项目的研究工作与课程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相结合,并融为一体。这样就会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陷入困境。

5.缺乏相关激励机制。学生是该计划实施的主体,但是由于建筑类院校学生所需完成的课程较多,课余时间有限,再加上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使整个计划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有限;另一方面,整个计划申报、实施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指导教师的辅助和辅导,但是目前指导教师都是在教学和科研压力都很重的情况下义务指导学生,这样便不能保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与管理的具体策略

1.做好宣传与动员工作,扩大“创新实验计划”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为充分调动学生科研、探索的热情,利用网络、海报、宣讲会等各种途径向学生宣传介绍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鼓励学生跨年级合作申报,激发学生的申报热情。

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障机制。自2008年学校参与“创新实验计划”以来,学院领导非常重视,学院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并针对建筑学院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关制度和政策,为学院顺利实施该计划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

(1)制定相应的能强化项目管理、规范实施过程、贯彻实施原则的规章制度,以保证该计划的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2)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创新实验计划”纳入到正常本科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统筹考虑,使其与现行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在参与项目的学生身上最大限度的统一和融合。例如,项目组成员在选课等方面可以优先选取与课题相关的各类课程,项目组的科研活动可与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等。

(3)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国家级项目组成员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奖学金;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推荐为免试研究生等。明确指导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并根据指导教师的实际指导时间计算工作量,以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3.公开评审、择优立项。学院首先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双向匿名初审,然后将修改意见反馈给项目负责人,经项目负责人修改完善项目申报书之后,再组织专家进行公开评审答辩,通过答辩推选出一些优秀的项目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申报。由于“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数量极为有限,未被选入的项目,学院一方面组织专家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修改;另一方面,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平台,未被选入的项目直接成为“建筑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培育项目”,学院拨出专款,给予每个项目组一定的经费支持,希望通过对培育项目的改进和提升使之成为下一年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4.注重过程管理。在“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创新实验计划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针对项目协议的签订、项目选题、项目指导、项目交流、项目变更、中期检查、经费管理、项目结题等重要环节加强过程管理。

5.正确把握项目的结题验收。实施“创新实验计划”更看重的是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目标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非解决一件具体事情的方法。因此,在项目的结题验收时,主要根据项目申报书中填写的项目结题成果内容进行检查,重视项目的实施总结报告,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而不要过分强调成果的提交。

四、取得的成绩

自2008年,“创新实验计划”在我校实施至今有两年多时间,全校大约有219个学生参与此项目。建筑学院共获准国家级项目6个,建筑学院培育项目15个。其中,2008年建筑学院获准立项的“基层避难单元”规划设计与研究项目组已成功发表论文,并于2009年代表我校参加了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东南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在论坛上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交流,获得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建筑学院2008年获准的12个培育项目中已有一个项目成功申报并获准成为2009年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10个项目已结题验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关于做好2008年度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高教司函[2008]82号)[Z],2008.

[2]贾历程.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23-124.

[3]任良玉,张吉维.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6):108-113.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创新能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近10年来,许多高校和研究所、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1]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面对大量的工程实践问题。高校和工厂、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而且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和工程应用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知识的差别,有利于理论教学的实用化;同时,教师和学生也能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在考核学生过程中更加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3]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教学实用化,并以创新来引导产业,以实用化来适应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现有教育模式面临的主要问题。[4]

因此,根据机械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及素质要求,围绕校企合作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我院已有的学科建设、本科办学规模、师资科研和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等良好办学条件和多年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能力要求,提出校企结合以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方案,以培养“强化实践、擅长应用、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为目标,以产学研平台的工学交替为手段,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以拥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及与企业长期合作办学的经历为保障,以期将校企合作教育的产、学、研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融为一体,让它们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代替。以完整宽泛的理论课程体系为理论教学模块;以长效规模化的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企业课程和实践学习等为实践教学模块;以创新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科研立项及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等为创新训练模块。进一步强化本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着力提升工程教育质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夯实和拓展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目标

1.鼓励教师和学生主动参加科研和生产实践,并且积累具体的实际操作经验、教训和知识,用于实践与课堂教学。

2.对常规的学生考核方式进行深入改革,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3.建立合作创新机制和团队创新机制,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个体的潜力,以创新机制加速科学研究的发展,实现人才的优势融洽组合。

4.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不仅为地方经济作贡献,而且经济上的回报也能够保障高校相关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能够更好展开。

5.以应用型和创新型为出发点改革教学,充实和完善学生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创新性。

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鼓励学生和教师参与具体的实践工作,如何建立一套评价、考核和分配具体工作的方案,采用何种形式将具体实践经验用于教学过程。

2.如何充分发挥师生共同的力量来实现创新氛围的营造,以及通过何种途径来改革考试和考核形式和内容。

3.在建立创新平台与创新机制的过程中,如何让团队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并保障合作的公平性和实效性,以及如何以有效的管理方式来强化对创新团队的约束和协调,如何建立有效的奖励措施来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4.通过与研究所和企业合作,如何完善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从创新到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以进行应用的源头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从而能够保障相关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相辅相成的顺利展开。

5.如何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以实现教材、教案、课件的实用化和创新化,如何利用校企合作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教训,充实和完善目前教材中存在的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学院的教学科研与实践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得校企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通畅透明,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通过拓展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同时也通过网络或其他形式让企业了解到学校的科研实力,促进双方更加积极的合作。同时在学院的课程教学中努力培养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引导创新教育。例如通过给学生布置创新作业、在考试过程中增加能够体现创新能力的题目的方式来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认知力和相应的创新能力。

通过设计创新项目和创新竞赛等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和科研工作,对学生的科技发明等小制作成果进行积极鼓励,即使是不成熟的成果也要给予相应的肯定,对于具有可行性的、创新型显著的成果要集中广大师生的力量加以突破。同时通过参加全国机械专业慧鱼机构创新竞赛、机器人大赛等竞赛项目将有价值的科研、实践生产经验总结出来,并加以宣讲。此外在科研和具体实践方面,与兄弟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加强合作,互惠互利地共享资源。

建立创新团队机制和创新分工合作机制,既能够发挥团队的创新功效,也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并对科研的半成品和潜在成果加以充分肯定。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建立新思想、新点子、新产品的有效交流机制。从理论上对学院教学、科研的产出给予衡量和综合评价,让地方经济发展反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使得校企合作在经济上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从创新到产业化的运行机制,让高校在产业上起领头作用,同时也通过创造新产业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以创新型和实用化为出发点来改革教学,改进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

本院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毕业设计指导和学生竞赛指导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同时也通过新建的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践的机会。另外,也加强了与研究所和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应用的专业主要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主,以机械电子专业为辅。具体列举几项实践应用如下: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社会对于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根据当前的社会需求来调整课程的具体讲授内容。而且,还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需求,预先给自己的未来进行定位,依据社会需求来完善和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提前关注社会和实习单位,通过自己主动联系和老师介绍等方式加强与企业沟通。

2. 在教学和考试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创新激励。在教学中通过示范、启发和激励等手段,鼓励学生创新。在课后布置一定数量的创新性强的作业,并且在考试和考核过程中加强对创新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想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针对校企合作背景,思考一些具体的生产实践问题,考虑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衔接,例如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直接采用课程中学到的理论,如果不能,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鼓励学生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充分结合教师自己在研的科研项目,并鼓励学生参与

到项目的研究中来,有效发挥科研对于教学的辅助作用。在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充分总结科研经验和研究心得,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并且将这些传授给学生;以科研内容加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其逻辑关系和脉络,二者相辅相成,尽力提高教学水平。

3. 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对科研创作和创新性能力的畏惧心理,积极采取鼓励和开阔眼界的方法来激励创新,另外对部分学生严格指导,要求学生谨慎思考以及通过与学生积极讨论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创新潜力,但是绝对不能打击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资料和具体经验与学生分享,并且以此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和申报学生类科技创新项目。在鼓励学生创新和指导学生科研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创新的弊端,采取鼓励学生自我摸索、与科研人员探讨和上网讨论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4. 在企事业单位和学生之间建立桥梁,让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比如,加强和实训基地的联系和合作,让学生能有机会参与他们的项目和事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在暑假、寒假期间,组织学生到相关合作单位实习实践,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加强与产学研合作单位的合作外,教师还可以搜集合作单位相关的资料,上传到网络共享平台,供学生参考了解情况。并且鼓励学生可以自己尝试联系企业单位商量合作和实习事宜,为日后的就业提供更好的基础,发挥学生的力量畅通校企合作渠道。

五、结语

立足于学院的应用性工科背景,围绕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模式,针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的社会需求,提出了新型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经过本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初步实践,证明该培养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机械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是培养机械专业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孙伟民. 以实践能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6, (9): 44-45.

[2] 尤祖明, 迟强, 潘明财, 等. 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12, 25(4):108-112.

[3] 刘德仿, 王旭华, 阳程.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2009, (11):85-87.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7

1 多层次模块化课程设置

制药工程是从传统化工和药物学专业中分离出来的学科, 其本身特色鲜明。制药工程关注生物和化学制药等领域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化制备, 旨在解决此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规范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所以制药工程专业是以药学和工程学技术为基础, 在系统学习制药过程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后, 研究实现药品工业化生产的工程技术与手段, 在工艺创新、设备管理、生产规范等方面进行开发与优化, 以实现药品规模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4]。我院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 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逐步形成“纵横式”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 即横向培养分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3个模块, 纵向培养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专业扩展3个模块。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外语、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两部分。公共课程设置与其他高校基本相似, 在一些特殊专业和学科中会有所差别, 但基本理论与知识框架相差不多。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这些课程, 主要是培养基本语言交流能力和工程物料计算等能力, 在工程制图和车间设计中也有所应用。专业基础课程则主要学习本学科涉及的基础原理和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的生物化学知识和专业能力, 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技能课程是上述的3个横向模块, 学生分别学习模块中的所有课程。本模块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制药操作和管理技术, 培养其制药过程中的创新能力。专业扩展模块包括能力拓展课程和实践教学。本模块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前期选修课程情况和兴趣爱好来选择, 一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识, 拓展视野, 另一方面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在学生选修完所有专业课程后, 还有一部分学分是实践课程, 包括毕业设计、工厂见习、毕业实习等, 既可以使学生了解目前制药公司中的一些基本状况, 还可以检验其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5]。

2 专业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随着化学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 制药工程专业发展迅速, 国内外文献交流非常广泛, 信息交通工具不断更新, 制药行业的各类最新成果也随之传播, 这显示出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因此, 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中, 要注重专业英语的学习,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运用能力和使用水平, 这也是新型专业教育的目标和重点。

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虽然学生比较陌生, 但是很多词汇也是根据英文的构词特点, 由词头或词根与主体词汇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英语学习特点, 联系药学课程内容, 掌握专业英语学习的技巧,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6]。比如脱氢酶dehydrogenase, 这里de-词头表示“脱掉的”, hydro-表示“氢的”, ase常用做“酶”的词尾。de-出现频率较高, 比如脱色decolorize, 退化degradation。一些单词如异构酶isomerase、氧化酶oxidase、通透酶permease等都有ase词尾。而hydro-常出现在与氢有关的词汇中, 如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氢氧化物hydroxide。上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推导和发散, 引导学生通过拆词和组合来记住这些单词。除此之外, 专业教师还可以利用目前国内外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英文文献, 与学生共同学习其中的常见专业词汇和运用手段, 并注重英文文章的构思和排列, 既丰富了学生专业词汇的掌握, 还能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实际运用能力, 从而提高专业学习水平。

3 教师科研背景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设置时间不长, 在教学、科研和师资方面都很薄弱, 尚未形成自身特色, 故师资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学院为了扶持本专业建设, 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 尤其注重引进制药工程相关硕士点建设需要的领域人才, 近5年来共引进相关博士8人, 他们来自国内药物方面科研水平较高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国药科大学等院校。这些教师在读硕士、博士期间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 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科研知识, 开阔学生视野, 同时结合资深教师传授的教学经验, 能较快适应常规教学, 为学校培养了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均优秀的本科生[7]。

科研能力对于专业教师尤为重要。通过科研, 教师在实验操作、课题申报、成果发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对于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很有帮助。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历来为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完全不搞科研只进行教学的教师越来越跟不上形势, 因为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同样的, 只搞科研不教学也会使教师的基础知识迅速被遗忘[8]。制药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 所以专业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较高的科研素养和丰富的经验。因此,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 必须科研、教学同时发展, 以科研指引教学, 以教学促进科研, 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全面打造专业人才。

4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院集中校内外资源, 借助国内外各种竞赛平台, 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竞争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一年一度的挑战杯、演讲比赛、各类学科竞赛, 如药学实验技能竞赛、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等。另外, 我院积极倡导科研引领学生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 申报各类大学生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开放课题, 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教师的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同时, 在科研参与过程中, 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带入实验室, 可以促进课堂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技能,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通过积极建立精品课程共享课和网络资源课程, 建立教学QQ群, 也能使学生在课余学到知识, 对促进课堂教学大有裨益[9]。

5 实践教学的深化改革

实践教学在制药工程专业建设目标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这也是本专业与药学专业不同的地方之一。本专业毕业生将来要在制药企业中熟练进行工程操作, 岗位技能要求极高。因此在本专业建设之初, 就在培养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比重, 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目前, 我们在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尽量在理论课之后就安排实验课程, 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都能重视起来。另外, 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灵活的教学评价体系, 不以卷面考核成绩作为最终评价方式, 重视实验课程成绩, 真正将理论知识用到实际中。我院积极申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开展实践教学, 加强校内外实训室建设, 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工作,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6 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自2009届第一届毕业生开始, 就业率一直位于学院前列, 这得益于我院对学生的全面教育。目前, 制药行业在全球发展迅速, 前景良好, 除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 还注重素质和能力。随着毕业人数持续增加, 每个行业的就业压力都很大, 制药工程专业必须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培养目标,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样才能保证本专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 应该在读书期间就认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 分析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充分了解自身实际水平, 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加强实践操作能力, 扎实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无论今后是考研深造还是工作, 都要不断丰富自身阅历, 增强社会竞争力,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制药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我院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改革提供资料。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傅亚, 陈芳, 姚波, 等.大学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大学化学, 2009 (2) :34-36.

[2]金坚, 许正宏, 邱丽颖.改革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34) :102-104.

[3]马兴友, 董泽飞, 郭玉娟, 等.专科药学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8) :15.

[4]张辰.药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17) :2711.

[5]郭素华, 王二丽, 陈美燕.药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 (7) :606-607.

[6]黄微雅.浅谈制药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教学[J].广东化工, 2009 (6) :157-158.

[7]刘丽娟, 孙文彬, 张丽杰.制药工程专业教师的科研背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药学教育, 2010 (6) :15-17.

[8]尹卫平, 刘泽民, 张延萍, 等.制药工程专业知识与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 :110-111.

奔腾电器人才开发制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篇8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1]。据此, 我们创建了“认知—启发—互动—实践”的四层上升式创新教育体系, 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创新教育, 将创新精神教育和创新实践教育贯穿到大学各个阶段。

第一层次是面向新生的体验式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感知大学了解专业的第一课, 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新生体验式入学教育, 包括了专业认知、专业领域拓展、专业体验教育三个环节。在专业认知环节, 向新同学介绍本专业整体情况, 重点突出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 让新同学对专业有初步认识的同时鼓励同学对自身创新能力发展有初步思考。专业领域拓展认知, 通过邀请学院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给新生作系列讲座, 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及学生课外研学开展情况, 启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实践性体验教育环节包括新生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参观体验, 通过体验教育环节将新生带入科研及生产现场, 亲身体验最新的科研进展情况, 加强感性认识, 激发其创新兴趣和热情, 引领他们进入创新世界。

第二层次是各类创新素质讲座, 以特色讲坛为载体, 启发创新思维。我们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讲, 为同学提供一个与大师亲密接触、友情互动、探讨科学奥秘的机会, 培养学生科学兴趣, 增强学生对创新的理解, 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第三层次是各类互动型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包括各类创新俱乐部举办的“圆桌会议”及各类主题学术沙龙活动。我们的各类创新俱乐部定期邀请俱乐部顾问、相关专家、青年学者与同学们一起以召开“圆桌会议”的形式, 就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交流互动, 制造“头脑风暴”。定期举办的各类主题学术沙龙活动选题跟踪前沿、选取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学术话题, 力求在校园中营造一种开放、轻松的学术交流氛围, 最终在同学中间形成自发的学术讨论和研究意识。各类互动型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了同学们课外研学的思路, 提升了创新意识。

第四层次是各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我们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 组织学生申报校级、院级SRTP项目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自主研学项目, 定期组织开展创新训练营及各类学科竞赛。通过各类创新实践活动,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

二、策划研究性校园文化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校园文化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 增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2]。研究性校园文化活动则是以“研究”为特质的校园文化活动, 它在理念上把“研究”作为开展文化活动的途径, 把校园文化工作作为研究对象, 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 开展研究性活动, 进行研究性学习与工作, 创设研究性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与情景, 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黄华强, 张发钦, 2008) 。

我们开展研究性校园文化活动时注重学生选题自主、形式自定、情景自设, 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 启发学生从所学专业知识出发, 结合个人亲身体验, 提出各类活动方案, 定期收集选择优秀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 把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尽量具体化到学生学习和活动全过程之中, 努力营造专业文化氛围, 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补充教学内容和延伸教学空间的重要手段。

近三年来, 我们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从创新组织创立、创新训练开展、创新精神教育及创新实践等着手, 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性校园文化活动。

三、拓展社会实践渠道,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我们在工作中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完善管理机制, 构建学校实践训练模块, 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1) 把社会实践提升为必修课程, 纳入教学计划。我们将社会实践提升为必修课程, 纳入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使之成为大学生培养方案必须具备的项目。本科生社会实践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主要以二年级暑期参与情况接受考核, 考核工作在暑期开学两周内完成, 通过者获得1学分, 被评为校级以上优秀社会实践成果者奖励1学分。我们制定严格的社会实践目标, 成立学院社会实践指导小组, 加强培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 将社会实践指导工作量纳入教师考核, 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真正起到了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

(2) 按专业特点开展立项式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只是简单的社会体验, 它更是一项有深度的创新教育活动。我们坚持按专业特点开展立项式社会实践, 形成团队化的组合方式, 把课堂教学活动和科研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选题时, 提出“科技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鼓励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活动, 将所学知识实用化。社会实践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促进大学生更好地从实践出发开展科研工作, 如每年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南京市盲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邀请盲人学生前往大学实验室体验我们最新的科研成果, 同时从他们自身角度提出需求, 启发大学生的科研思维。受该社会实践项目启发, 我们开发了“基于盲人的力触觉表达系统”、“导盲背心”等众多针对盲人的科研产品, 帮助盲人克服自身生理困难, 尽量融入社会, 真正实现“科技为社会服务”的理念。

(3) 积极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我们根据本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要求, 将校内的认知实验拓展到基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的生产实习、技能实践和毕业设计。依托产学研合作, 积极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 先后与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企联合实践基地, 并聘请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毕业设计校外指导老师。校企联合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 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升的环境和氛围,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搭建科研服务平台, 便利研学对接

我们在工作中搭建了有利于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服务平台, 包括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平台及举办各类学科竞赛, 让学生便于参与到各类科研活动中来。

(1) 学院创建了开放性、立体化实践与创新平台, 将课堂教学、创新实践、课外自主研学有机结合, 给学生提供了课内实验、课外研学、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的实践基地, 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研究有机结合。利用科研资源, 通过多种方式吸收本科生进入教师的科研团队, 开展高层次研究训练。学生工作教师依托学生科协, 努力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桥梁。

(2) 结合专业特色及优势, 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涉及本专业主干知识的国内外重要学科竞赛。通过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开展, 提升了同学们的实践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完成了竞赛育人、实践育人的目标, 拓展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五、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激励学生创新

为了充分调动同学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管理制度, 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了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经过多次论证, 我们将自主研学、科研活动和科研训练设置成为必修的学分, 纳入本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并制定了《大学生课外研学管理条例》, 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必修获得两个课外研学学分, 才能达到毕业基本要求。这类学分可以是创新实践活动、创新竞赛、发表论文、专利、SRTP项目等, 从根本上对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给予制度约束。此外, 我们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纳入评优、评奖、入党、免试推荐研究生考核办法中来, 学生省部级以上竞赛、发表论文、专利, SRTP优秀等, 都可以有特定的加分, 这些激励措施使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时充满了激情, 让创新成为一种风气和传统而得以传承。

经过我们的探索与实践, 已形成了学生工作老师、专业指导教师、学生三方联动的运行机制, 将创新实践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 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创新日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282—298.

上一篇: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论文下一篇:《 张衡传》《 祭妹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