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2024-08-20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共10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1

○最近,语文课堂教学诗意的话题,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以相同的赤诚,述说着“语文的诗意”对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本体意义。正如“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语)传达出所有远离农业文明而心怀往昔的文化人对自然和牧歌难以割舍的精神皈依;“对于传统,语文教师的心头总怀着掐不灭的红豆般晶莹的幽思”,深刻地折射出当前语文界虽身陷困惑与浮躁,但对真善美依然掩不住眷恋的一缕理想之光。

●语文,需要诗意的陪伴……

○可是,这种热切的呼唤甚至呐喊,在当前坚硬的语文实践平台上,除了赢得一些掌声外,叫好并不叫座。这类文章的繁荣,倒从侧面证实:诗意确实正从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渐行渐远。

●诗的国度的母语教学,失去诗情诗意诗韵,让人吃惊,痛惜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恐怕还在我们如何去正视并深刻分析这种现状产生的内在原因。仅仅登高一呼以“引起疗效的注意”,做得恐怕远远不够。

○是啊!客观分析诗意叫好并不叫座的真正原因,才是当务之急。圈内目前对此的认识应该说还是粗线条的。有人脏水一泼,将一切简单归咎于我国当前评估体制的僵化、教学模式的保守、语文教师不作为的惰性上去;还有人病急乱投医,倡议进一步加大中学文言诗文的阅读量(大家有个定向思维:古典的东西就是诗意的东西,回归往昔,就是回归诗意),这些其实没有找到当前语文俚俗化的根本症结,语文传统意义上的诗意仍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

●这就要求我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我首先赞同你对选文问题的看法,一味加大古典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不是良策。应该承认,选进教材的,确实都是文质兼美的一些经典佳作。这些精约优美、含义深沉、闪烁着人类精神之光的文字,经教师重锤敲打、反复诵读、旁征博引,是能品出“三月不知肉味”的读书意境的;学生含英咀华,口齿留香,既长精神,又深学养,在理论上也是大有裨益的。只是,相对于学生中的大多数而言,相对目前中学生的实际理解力而言,这些文章未免太多也太艰深了,其中某些深长的意味,如果教师人生中机缘不巧,阅历不够,可能也终生难以彻悟。我总觉得,现在高中每本教材安排三个单元的文言,有点营养过剩。

○不仅营养过剩,这里面还有个消化不良的问题。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品评古今词的境界,有“隔”与“不隔”之分:“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语语都在眼前,便是不隔”。他谈的是仅同一文明背景下读者之与文字的感受。捧着一叠农业文明时代的代表性文字,如今十六、七岁大多中学生,到底有什么感觉?真是既有文明背景之隔、文言白话之隔,更有审美经验和人生阅历之隔。记得我读高中时,去一所离家几十里的学校寄宿,长夜孤灯,每当读到与乡愁有关的文字,总是理解得快、记得久,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读一遍就记住十几年,因为深广地感知着“愁”,对与愁相关的“忧”以及写人“灰色感觉”的文字也特别敏感,一读即了然于胸,对李白等人的豪情却始终不甚了了,胡乱理解,读坏了不少好诗好文。常有人说,人类的情感是可以跨时空共通的,可是没有必要的生活基础,少的何只三分切肤之痛!教师面对文言诗文,或许可凭丰富的想象与先贤、大师对话,讲得天花乱坠,但学生不能,广大农村地区的孩子更不能。我的学生大多数不喜欢上文言课,我分析,除了自己讲读不得法外,主要还是他们现有的生活经验跟不上,与文本之间缺乏精神共鸣。

●这是当前中小学语文的真实现状。有的东西其实完全可以放到学生稍后一段人生去体味的。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对终身学习没信心,总以为经典的东西越早埋下越好。我们这些做师长更常常越俎代庖,以长者意、编者意、教者意,一厢情愿地将自己喜欢可孩子怎么也弄不懂的好东西,硬塞进教材、课堂,并告诫他们“好好背,以后有用”,不知道这种生吞活剥到底是帮孩子还是整孩子?如果文言真的那么有生命力,为何会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淘汰。我总在思考,即使传统诗文中所蕴含的某些真理性认识对现代学生的精神成长必不可少,是不是可以通过另外的途径来实现?真的没有优秀的白话文本可以代替它们吗?

○你还别说,在这点上,传统的东西独一无二,你还真无法代替。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责无旁贷,我们可不能搅一个历史虚无主义的大帽子戴上!只是我们当前谈挽留的语文“诗意”,是否要从现代意义上重新赋予所谓的“诗意”以新的解释?诗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它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土壤而生存。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讲的“诗意”,刚才已经说了,更多的是基于农业文明背景之上的一种美,这种美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特质,节奏是悠长缓慢的,精神趣味是完全中国化的,如同国画、京剧和中医给人的感受。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业文明甚至信息文明对传统文明替代可谓越来越充分,人们尤其是孩子相较于前一代人,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都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世界范围内审美趣味向快捷和趋同方向的发展,那种牧歌式的咏叹和抒怀,对现在的许多人而言,已成为一种精神奢侈。也许有人说,青年学生正处在一个“诗的年龄”,是进行诗化教育的极好时机,“青春不应在语文课上缺席”,然而目前学生所理解并激情关注的那个 “诗意”,并不一定是我们语文课上反复渲染的那种意境,而是由电视、音乐、网络、足球等现代焦点所营造的一种氛围。你可以说这就叫“垮掉的一代”、“世风不古”,但语文不能无视这一点,语文无视这一点,不是学生的不可造就,而是语文自身的狭隘。

●你的意思是说“诗意”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过时?

○(笑)我可不敢这么说。不过前段时间,我常琢磨王家卫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每件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王家卫说的也许是时尚,可人类精神的追求是否能够例外?

●(笑)这可是一种典型的“见异思迁”!你知道,你颠覆的正是当前语文界一些专家、学者们努力捍卫的东西。我看到一些文章说,“中国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化环境,使大众的心态远离了诗歌的语言节奏”,但我觉得这点还有待进一少论证。现在社会热爱诗歌的人依然很多,你看“唐宋经典诗歌朗诵会”,场场爆满!即使我们的孩子真的如你所说已抛弃了传统的诗意,那也是教育自身的失职和失败。

○话,可不能这么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美,是个复杂的社会命题。再好的教育,也不可能让所有孩子都爱诗;再不好的教育,爱诗者也大有人在。诗与时代的经济环境、文化氛围有关,还与各人的具体性情、审美趣味有关。如现在一些年岁大点的文化人,对传统的诗歌意境就始终比较欣赏,且越来越陶醉,但就整个社会来看,精神的关注点就不一样了。复旦附中的黄玉峰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诗是激情的流露,太功利的人不会有诗歌。诗是童心的专利,对世对事对人没有好奇心,没有强烈的关怀,没有一片赤诚,就不会有真正的诗歌。”这话有道理?如果你承认我们正进入且将长期处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那么传统意义上的诗意,则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当然,无论是从理智还是感情 我始终相信:诗,无论社会怎么发展,也永远存在。这就如同京剧,鲁迅曾断言:京剧是由俗变雅的典型,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己不配看了。因此,京剧的生命力是可以预期的,人民大众是不会喜欢京剧的(〈〈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但现在喜欢京剧的不是依然很多?我对传统诗意的观点在于要适时适度顺势而为,不要人为加温拔高,更不能把自己的审美习惯强加给教育和孩子。

●那么,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诗意,我们要不要进一步予以强化?

○当然要。但在讨论这个具体问题前,好像有必要界定一下“语文的诗意”这一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诗意”词条,谓“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这就对了。营造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这样的生活就是诗意的。如此,不独语文,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可以是诗意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我们各科教学背景的现代教育,本身即是诗意的,如果我们心中承认教育是一门艺术的话;反之,如果我们正在实施的教育没有成为一门艺术,即使在语文课堂上教学以诗歌为载体的语文,也可能没有丝毫诗意可言。“诗意”不是说一定要体现在语文课上。目前炒作得比较热的“语文的诗意”,强调得更多的好像只是语文学科的诗意。“语文的诗意”,在概念的提法上存在着点狭隘性。

●“语文的诗意”和“教育的诗意”是两回事?

○当然。“教育的诗意”是种规律性的背景性的底色,是“语文的诗意”得以实现的唯一前提和基础;没有教育的诗意,奢谈语文的诗意,是舍本求末的空疏之学。

●我记得张家港高级中学的高万祥先生写过一本专著,题目就叫《语文的诗意》。

○我也看过这本书,并且深为高先生追求之精纯所感动。不过,我同时还特别注意到李镇西老师为这本书所写的一篇书评。李镇西老师在解读高万祥先生《语文的诗意》专著时曾说:教育的“美”,就是万祥所说的“诗意”;当语文教育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把充满热情的青春情怀还给学生,把健全人格的自由发展还给学生”)、语文视野是面向生活的(“惟有让语文与生活息息相通,语文和语文教育才富有真正的生命力”)、语文使命是指向未来的(‘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俯瞰语文教育,并从未来发展大趋势的角度把握语文教育的超前性’),语文教学就进入了诗的境界,教育便放射出了真善美的光芒。从这段话不难看出,李镇西老师这里关于高先生“语文的诗意”的解读,更多的指的还是教育诗意的范畴,在此前提下顺带给语文指出了一条通向诗意教育的方向。从导向意义上看,语文教学如果不顺着这三个“向”走,确实要远离诗意的轨道。语文教学需要强化这种走向的意识!

●可是,语文毕竟是一门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其学科的性质决定它应该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语文学科的诗意,绝不仅仅指概念意义上的诗意,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泛化的“美”。强调语文的诗意,旨在强调一种诗意的人生,引导学生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感知美、发现美,这是语文人生性和审美性的具体体现。

○(笑)说得好,现在的孩子确实缺少感知美的能力。但引导学生的向美之心,要注意两点:①现代教育,更强调学习主体自身对生活的客观感受。语文是一门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要尊重学生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的直接解读和判断。美是只能引导,不宜奉送的;②引导也要控制好一个“度”的问题。历史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反面教训要认真吸取。今天,语文同样不能以强化人文性的名义,无视蓬蓬勃勃的市场经济大潮,躲进诗意的小楼成一统。如果一味求美的语文教学,脱离了对真实人生、社会的感知与把握,学生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照你所说,当前语文教育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走向,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呢?信息时代的全面来到,将对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形成怎样的冲击呢? ○哈哈,这个“走向建设”的题目太大,没法具体展开说,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的变化,是人类发展史上亘古未有的。它最终将把我们带到何处去,许多专著论都说过这个问题,但谁也不敢说自己的仙人指路,就不会成为历史的笑话。我始终有自己的现实主义:每个时代都有它自身基于现实经济、政治、文化的美学选择和追求,这种选择和追求存在就是合理,那怕它是对传统很坚决的反叛。对于时代价值或审美取向上的转移,我们能做的首先是尊重,其次才是完善。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有等待的耐心。

●(笑)你的话让我想起文学史上诗、词、曲和小说的演变。当词在北宋蔚然兴起,当曲在金元唱遍市井,当小说在明清成为新宠的时候,那时候的老师一定告诫过弟子:诗才是文学的正宗,其他诸如词、曲、小说不过是“诗余”,千万不要顾此失彼、舍本逐末。然而,词、曲、小说还是在诗的挤压下逐渐坐大,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时尚,这也叫“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吧。

○最最重要的,诗也并没有消亡,并且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和广大。●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留住教育的诗意。语文课上“教育的诗意”到底是个怎样的命题,大多数人可能还是不甚了了。既然语文传统意义上的诗意不可避免地要失落,所谓“教育的诗意”就不会失落么?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要认识3000个汉字,其中会写2500个。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无疑,识字成为小学生的一项重大挑战。识字教学也是小学阶段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若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如果说语文教学像一个“瓶子”的话,识字教学就是“瓶颈”。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小学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识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作用,把学生识字看作是老师教字,即今天学的字怎样记,怎样用,明天学的字又怎样记,怎样用……却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不顾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的训练、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提高。因此,识字教学常常与单调、枯燥联系在一起,结果却是高耗低效,也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人文精神等,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1 识字形式机械单一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为了图方便,不注意识字方法的变换,多是用单一的方法教授生字。课堂因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大大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特别是生字的复习巩固,一味采取机械抄写,学生兴味索然。

1.2 识字教学视野狭窄

不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识字只关注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外识字,不能同实际生活密切相连;也无视学生识字的能动性,很多老师对学生识字水平作零起点看待,简单固定的识字内容自然不能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不利于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

1.3 识字教学缺乏科学性

汉字发展到现在,由于字音、字形、字义的变化,现代汉字的字理已经发生很多变化。在教学中教师为方便教学对汉字随意进行拆分,甚至编出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殊不知忽视了汉字字理的科学性解读,容易导致学生对汉字的误读,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长期的汉字学习。语文教学中学生识字教学改进策略

识字是枯躁的,学生们对待枯躁的识字是被动的,长此以往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从汉字的根源上着手,以字理为本,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多种方法。

2.1 遵照汉字造字规律,追本溯源识汉字

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文质兼美,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一个汉字就是一首诗,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谜。学习汉字的过程不仅仅是单纯的识记过程,更是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过程。识记汉字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在指导孩子们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

2.1.1 图字对照,学习象形字

象形字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汉字,有着鲜明而独特的直观性,为了让学生有真切形象的感受,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画和汉字之间的联系,教师就可以将要学的那个字从甲古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配以生动的讲解,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出来,瞬间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住,那一刻,学生对于学习这个看似简单的象形字的兴趣已被充分激发了,从而快速识记要学的字,掌握了记字的方法,并产生了热爱祖国汉字的自豪感。比如最简单的“人”字,它是小学阶段遇到的最早的象形字,虽是一撇一捺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的甲骨文是,表示侧站的着的一个人。他面朝左立,上端是头,手朝左下方伸展,中间是身子,身子以下是腿。学生通过看图认识了“人”以后,对于以“人”为字源的字也就触类旁通了。这样通过图文对照,识字对学生而言不再是件头疼的事情,反而在对照中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展示了汉字文化的字理魅力。2.1.2 音形兼顾,学习会意字

在老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关注汉字的字理后,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经常会去尝试用自己的思维加联想来解读汉字。象形字是这样,会意字也会这样。如在教学“海”时,教师会关注到它是个会意字,学习时可以交给学生说:因为水是人类的母亲,所以“海”字是“水”加“人”再加“母”;学到“睡”字时,学生就会举一反三式的说人在非常疲倦想睡觉的时候眼皮都要垂下来了,所以“睡”就是“目”“垂”下来了。多么有创意的想法,相信当学生对汉字有了这样的解读时,这个字肯定已被他们牢牢地记在了心里,识字在他们看来也成了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2.2 尊重儿童认知规律,理趣相融学汉字

识字教学面对的是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多些创新举措,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转化为具体形象,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汉字源于图画,一些看似平常的字,稍加一点工,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如教“春”字,先出示“三个小朋友在阳光明媚、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环境中游玩”的画面,让学生研究观察,认真思考,使他们形象感受“春”是四季中第一季的含义。接着,凭借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阳光中游玩的情景,与汉字“春”建立起识记联系,把“春”分解为“三”“人”“日”三个部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再编识字儿歌:“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晴天去春游。”这样做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且内蕴丰富,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给字配“画”的方法,不仅恰当地结合了图画与文字间的巧妙关系,还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增加了识字的趣味性使学生主动识字,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他的还有创设情境、编儿歌、猜谜语等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让识字教学的课堂灵动起来。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3

在新课标推行的背景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小学阶段学习是开展美育教育的黄金时期,更应该重视美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古诗中蕴含着我国数千年文学大家所创作出的诗歌作品,这些均可以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地将美育教育渗透入古诗课堂教学中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

1加强朗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韵律性强是古诗最大的特色,这主要是由于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大都是按照“押韵、对称、平仄”等创作格式来创作出富有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的作品。在开展古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就是欣赏古诗作品所体现出的富有节奏的语言美。古诗实际上同流行歌曲一样,均具有和谐、流场的旋律和委婉动听的歌词。但是他们均需要朗诵出来方可得以体现,所以为了使学生可以切实体会到古诗中蕴含的语言美,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多朗诵。例如,在讲解李白所写的《静夜思》这首诗歌的时候,其中的“光”、“霜”和“乡”三个字非常押韵,并且句间和句内的平仄交错感非常强,借助学生的反复朗诵,学生很容易体会诗句中所蕴含的语言美;又如,在讲解《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时候,该首诗整体写的飘逸灵动,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但是要想使学生深刻地体会这首作品中所包含的深切感情,就必须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诵方可体会,否则断无法会把握整首诗歌索要体现的思想感情。

2发挥想象,体会古诗的形象美

在古诗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古诗作品是对某一个或者多个形象所展开的描绘,其形象不仅生动,也与当前人们的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借助学生对于作者所写古诗作品的描绘进行想象,则可以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古诗中所包含的形象美,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平时的古诗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合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以帮助学生切实体会到古诗作品中所包含的形象美。例如,在讲解骆宾王所写《鹅》这首的时候,诗中所包含的词语简单,却将白鹅在水中嬉戏游走的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出来,用词简练程度可见一斑。语文教师可以边讲边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所描述白鹅的具体形象,并鼓励学生在课下去亲自观察一下白鹅具体的游水形象,对比一下和作者所描述的有无差异。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并且可以更好的体会这首诗所展现出的形象美,提升他们的想象力。

3视听联动,体会古诗的意境美

意境美也是古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还很不成熟,学习能力还比较低,特别是思维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理解古诗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意境美时可能有一定的困难。此时,语文教师为了可以更好地传达古诗作品所要展现出的意境美,就不可以将正确的答案直接写在黑板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的答案,进而使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古诗所要表现出的意境美,其中视听联动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例如,在讲解柳宗元所写的《江雪》的时候,由于作者采用了飞鸟、群山、孤舟、船夫和寒江等景物来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幽的意境美,尤其是一个在茫茫白雪寒江中的老翁独自垂钓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为了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这个意境,单靠文字阐述和诵读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音乐或者视频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这种孤寂的意境。

4巧借故事,体会古诗的人格美

虽然古诗大都是写景状物的作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无法展现人物的性格或者感情。借助古诗字词的描述一样可以反映出诗人高尚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所展现出的人格魅力。而这可以成为教师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格培养的重要条件,所以教师要抓住这一个时机来合理渗透美育教育,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郑板桥所写的《竹石》这篇诗作的时候,其虽然表面上在歌咏竹子挺拔坚韧的品质,但是实际上确凸显了作者自己拥有正直、坚强的品格,这正是人格美的具体体现。但是为了使学生切实感受作品中的人格美,教师可以先将作者创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命遭遇进行介绍,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诗作中所凸显的人格品质。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4

一、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教师角色-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导演、教练、裁判、心理医生、辅导专家)。

3.学生角色-课堂主角、学习主人、探究者。4.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5.教学观-教学是通过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通过学习学知识。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在于启动与提升人的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再是褒贬学生的一种手段。

二、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营造舒适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室整洁舒适,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和谐。2.教材的使用与教法的选择

使用教材的原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理解编者意图,把握教学起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实”与“活”的高度统一。

教法(模式)的选择:“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既要努力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不要忽视以前常用的“讲解、谈话、演示”等方法。不论采用何种教法,教师都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都必须坚持在教师的指导下,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要坚持“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坚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3.设计高效的教学过程(1)善于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游戏情境表演情境假设情境音乐情境情绪情境问题情境创设情境应该注意

创设情境应该注意:

创设情境难度要适中,深度、广度要切合实际; 创设情境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情境创设方法要多样性 ; 情境创设要有开放性。(2)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生学习要经历知识的内化和外化过程。教师必须要创设一个知识形成的情境,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感悟,并把思维过程展示出来。常用方式有:阅读自学式、尝试归纳式、动手操作式、小组讨论式、观察发现式、猜想验证式等。实施环节一般为: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尝试归纳-教师评价(3)精心设计练习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外化促内化的过程。合理的练习能使知识转化为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练习设计要有“对应练习”和“拓展练习”,并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4.巧妙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教学的艺术有时可以简化为教师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预设”可以使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生成”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示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又叫教学机智。

(5)学会赏识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期待赏识是人最可爱的弱点。学生得到老师的赏识,就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评价学生,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个美国纽约学区督学的实验:

当学生反复体验到学习的失败时,这是失败教育的开始;相反,当学生反复享受到学习的成功时,学习的兴趣就培养起来了,厌学的情绪少了,这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他举了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故事。当缸里的大鱼经过反复努力后,仍然吃不到小鱼时,它就会绝望,而放弃一切努力。对学生而言,就是这样的一条鱼,失败使他们变得厌学。

鲨鱼隔着玻璃吃小鱼,经过多次努力总是吃不到,最后失望。小鱼只能看不能吃。

(7)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5

教学札记写什么呢?有些教师觉得无从下笔。其实,教学札记可写的内容很多。

一、写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一般包括目标达成的过程、引发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应变得当的措施、现代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过程、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与创新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例如,我在执教《她是我的朋友》之后就写了以下内容。

(1)以情动人。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带着饱满的激情真诚地与文本对话,与阮恒对话,与学生对话,不仅自己深深地被阮恒感动了,而且这种心境也感染了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了最佳的情感教育效果。

(2)读中体悟。这节课中我始终以读为主导,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泛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从而使他们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

二、写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

课堂上教师难免会出现疏漏与失误。为此,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梳理,并作进一步的深刻剖析,以便使之为以后的教学服务。例如,我上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就在教学札记中总结了如下内容。

授课过程中我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好课前他们收集的资料。其实,课堂上我应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让课堂灵动起来。这样,学生就会在分析理解过程中自然地领悟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三、写教师的教学机智

例如,我听了一位教师教学《祁黄羊》后便将他的教学机智及我的体会写了下来。

课堂上学生对祁黄羊推荐解狐当中军尉提出了不同看法。就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执教教师说话了。他说:“祁黄羊推荐解狐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要是他公报私仇会用这样的策略吗?同学们先别急着回答。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关于祁黄羊的资料,上面介绍了他的为人和志向。大家仔细阅读后再发言。”之后,学生便对祁黄羊有了更为确切和深刻的认识。

在学生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执教教师的教学机智就应体现在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借助课文、资料等资源,通过交流,使片面认识趋于理性和合理上。

四、写学生的独到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总会有创新火花要闪烁。教师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材料。

例如,上《孔子拜师》这课时,我让学生互相说了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针对“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找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这句话,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爱动脑子想,有的学生看出了孔子有礼貌,还有的学生认为孔子善于向别人学习,更为可贵的是还有学生提出了“孔子和老师不仅学识让人佩服,人品更是令人敬重”的观点。这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由此,我引导学生得出了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良好的品行。

五、写教学中的困惑

例如,我用两种不同教法上完《酸的和甜的》这课后就记下了如下教学反思。我一直有这样的疑惑:教学寓意明显的童话故事是按照老套路先学故事然后再从故事中引出道理有效,还是先引出道理然后再用这个道理去检验故事中人物的是非有效?

教学《酸的和甜的》时,我在两个班试用了这两种方法。两节课下来,我感觉后一种课的教学流程更受孩子们欢迎,因为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他们更有话说,他们续编的故事也更生动。于此同时,我也担心先引出道理会弱化对孩子们综合推理能力的培养。这个问题应该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设法解决的新课题。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6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要身在中华大地,到处都能看到、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渗透出的“中国风”“中国美”。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何真正让学生在欣赏及兴趣中爱上这种传统的美丽,从而理解并熟练运用这种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从个人教学经验上来看,创新语文教学是关键。

怎样才能通过创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运用、操作能力?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创新性操作。

一、突破传统,创新课程教学资源

每一个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都有着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浓厚兴趣和极强的接受能力。也许孩子们不清楚“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留下的名篇佳作,但孩子们绝对知道香港歌手梅艳芳演唱过一首歌曲《床前明月光》,内地歌唱组合凤凰传奇有一首“神曲”名叫《荷塘月色》。因为歌曲演唱者有强大的“明星效应”、偶像的号召力,所以再难记的人名、再难理解的歌词,在孩子们看来,都会因为兴趣的导向而烂熟于心。

台湾歌手周杰伦,这是每一个孩子都熟悉的偶像歌手,他演唱的每一首歌曲都能被孩子们传唱。其中有一些中国风的歌曲,如《千里之外》《青花瓷》等,歌词中都充满厚重的文化气息,也用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幅引人入胜的优美画面。比如《千里之外》,就通过讲述一对恋人相隔千里的爱情故事,传递出了“离人”的哀伤、对故土思念的情绪。实际上,在我们的语文课文中,有众多类似的作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等都和《千里之外》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导师甚至还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融合课程类别,消除知识界限

“You say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sun,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这是前一段时间在微信、微博上转载率非常高的一条消息的片段。短短的几行英文词句,经过中文翻译后却能出现不同的效果。

普通版:你说你爱下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雨伞,你说你爱太阳,但是太阳照射时,你却往荫处躲……

文艺版:你说烟雨微茫,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诗经版:子言幕雨,启仐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离骚版: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

四句英文却能有如此不同的种种翻译,能够通过汉语语言文字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的意境,这也就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对于学生来说,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语言的美,善于通过文字来表达语言的美,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延伸学科类别,直至消除课程设置的界限。

知识是没有边界的,是不会因为人为设置的课程类别界限而割裂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可以融合英语、还能引入化学变化、物理实验、数学奥秘等,而这需要教师一方面勤于思考,另一方面强化各学科类别的学习,把自己所掌握到的知识有机的融合进语文教学课堂,从而更好的使学生充分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应用能力。

三、强化引导,着重技能运用

对于学生来说,语文不仅是培养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语文学习,熟练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7

阅读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十分有乐趣的活动。但怎样才能享受到这种乐趣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抛开功利,为兴趣而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阅读是一种享受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里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在课余广泛地进行阅读呢?

一、在多元感悟中体验阅读乐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因此,不论是对教材还是语文教学活动,他们都有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从亲历的实践开始,获得认识,形成情感,最后产生感悟,逐渐积累成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萌芽,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去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

例如,执教《寒号鸟》这篇童话故事,总结课文时,我让学生谈谈学了故事后的感想。一个学生说:“喜鹊真好。它很关心寒号鸟,老劝它垒窝。寒号鸟要是能听喜鹊的劝告,就不会冻死了!”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寒号鸟太懒了,它是自作自受。”又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喜鹊也有错误,它不应只是口头上劝劝,应拿出实际行动来帮助寒号鸟。如果喜鹊动手了,寒号鸟一定也会跟着做。”我及时赞扬这位学生想法独特,爱动脑子。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寒号鸟是怎样对待喜鹊的劝说的呢?”学生各抒己见:“我觉得喜鹊只是劝劝寒号鸟,寒号鸟就不耐烦了,寒号鸟是不会跟着喜鹊垒窝的。”“我认为寒号鸟太傻了,它冻死的那个晚上,干吗不到喜鹊的窝里去挤一夜?”“我觉得喜鹊在那个晚上应该去关心关心寒号鸟,看它能不能挨过那个晚上!”……“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寒号鸟是很傻,懒惰就是它最傻的表现,你们说呢?”

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享受阅读带来的无穷乐趣。

二、在角色转换中体验阅读乐趣

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对于一些情节生动的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进入角色进行感悟,从而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

例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一文情节生动,道理浅显。我打破课堂界线,把教室布置成了“森林王国”,每个学生就是森林里的“小动物”,我则是“狮子大王”。“狮子大王”要招聘新大王,“动物们”跃跃欲试。“猫头鹰”要动物们白天睡觉,晚上起来干活,“动物们”怨声载道;“小鹿”要动物们跳着走,“动物们”不停地跳,最后累得气喘吁吁,筋疲力尽,对小鹿也抱怨连连。大家对第三个候选人“小猴”,自然也充满了猜疑。听听“小动物们”的议论吧:“唉,这位新大王不知会怎么折腾咱们呢?”“我可是再没有力气了。”“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没想到,“小猴大王”让“动物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你可以感受到“动物们”的喜出望外和发自内心的欢呼。整个课堂沸腾了!

角色的变化带来了情感的变化,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对角色心理的揣摩,对人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阅读为经历生活,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感悟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真正促进了学生真心阅读,真实感受,体验阅读的乐趣。

三、在丰富想象中体验阅读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重视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例如,教学《画风》时,在学习了课文介绍的四种风后,我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风。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的说:“我看见小姑娘的帽子被吹掉了,就知道有风了。”有的说:“讲台上的本子被吹跑了,说明有风了。”有的说:“海上的帆船撑着船帆在快速航行,说明风很大。”还有的说:“一阵大风吹来,小乌龟被吹得四脚朝天,躺在地上。”……用课文中的话来说,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风。找准这个生活感受,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学生学起来就感受到了生动和愉快。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用叶圣陶的散文诗《风》做结尾,激起学生继续研究风、试着仿写小诗的兴趣。一些学生创作出了“但是当树叶飘落时,我们知道那是风在散步了”“但是当风筝高高飘起时,我们知道那是风在淘气了”等优美小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联系课文思考,学生之间互相进行思维启发,并在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8

一、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阻碍了创造性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无论是记事、写人还是状物,只要言之有序,具有自己的思想,都是非常可贵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例如:在学习《长城》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二段所表现的是作者站在长城脚下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作者转移位置将看到什么景象,如第三段所展现的就是作者站在长城上的描写。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观察点,由学生自由选择,通过观察来进行写作。这样,文章的内容当然也是各不相同,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联系学生实际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探索精神的培养,就是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语文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以此来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为想象和创造是不能分隔开的,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打破常规和局限。例如: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开展一个“我与小女孩比童年”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提高了认识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较为死板,并且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较低,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能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表扬,而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进行引导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热爱学习,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旨,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

四、兴趣与知识的整合

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兴趣的时期,所以,教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结合到一起,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在学生正确掌握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会产生偏差,而且,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才能有效地进行创新。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课文之后,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是否愿意保护动物,这时大家就会积极地表达自己热爱动物的想法,然后教师再提出如下问题:“如果你是一只小鸟,当妈妈出门之后,你是否希望妈妈早点回来呢?”同时,教师还要列举一些捕杀鸟类的新闻,使学生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爱鸟之心。总之,通过将兴趣与知识的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9

一、用在教学内容重点处

传统教学,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或重复重难知识点的讲解上,以至于教学时间过多,课堂40分钟,讲课30分钟,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10分钟。10分钟内要消化30分钟讲述的知识,其困难和课堂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现代媒体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映等功能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特性,则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媒体的这些不足,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例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

二、用在课堂教学激情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可以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月光曲》这一课时,采用了音乐引入的方法,用录音机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放完音乐,我赶紧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

三、用在学生理解困惑处

语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困惑。“学贵有疑”,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者如能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如教学《赵州桥》一课,本课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要想解决这个难点,必须使学生懂得赵州桥结构的独特作用。由于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比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了一幅赵州桥的剖面投影片向学生讲解:这个拱形的大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道不受影响,所以赵州桥虽然没有一座桥墩,桥身却仍然很坚固。这样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图像,而且不需冗长的解说,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赵州桥结构的独特。然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种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请学生到前面指图讲解,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时,再让学生解释“创举”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创举,难点自然而解。

四、用在课堂教学的延伸处

传统的语文练习只是图片与文字的组合,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易产生厌恶心理。运用多媒体形、声、光、色的综合优势,恰当、适量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型开放式练习,让学生轻松自如的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对新知进行强化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草船借箭》这一课时,当学到“草船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我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后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放完录像,我问学生:“同学们看完录像后有什么疑问吗?对学生的疑问,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疑问,又鼓励其他同学来解答这些疑问,通过由学生质疑,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

五、用在新旧知识连接处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语文:留住教育的诗意_人教版新课标 篇10

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的当务之急,必须真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气氛,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因此,必须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

本人长期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就如何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语文教学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并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小语第六册课文《荷花》为例,简要地谈谈自己是怎样通过投影、录相、录音、插图和自制的投影片等多媒体的有机组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设想。

一、钻研教材,确定运用多媒体的组合进行教学的总体思路

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能将课文的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鲜明的形象。《荷花》这篇看图学文,是文坛巨匠叶圣陶先生的杰作。从个体看,荷花色香具全,姿态各不相同;从整体看,满池荷花挨挨挤挤,无风静态极美,有风动态更美。上飞蜻蜓,下游小鱼,意境如诗,犹如一大幅活的画,令人赏心悦目。根据本课教学要求,为了达到激发兴趣,深化认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种媒体的组合使用:导入重插图,学文用投影,朗读用录音,在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自制的复合式抽拉投影片,体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待到最后一教时播放荷花录像,这样循序渐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辅之以学生看听说想读练的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指导观察、引导思考,通过对画面的认识去读懂课文

除了缺乏一阵风吹来之时的动感美景外,《荷花》的课文内容与配套插图的画面完全一致。用浅湿、明快、形象、生动的文字全面反映了图中的景物,蕴含着发自作者内心的喜爱赞美之情。我按照边走边看边想的观察顺序,引导学生通过对画面的认识初步读懂课文,做到心领神会。

三、把握重点,借助录像欣赏作者对荷花静态与动态的描写录像最大的特点在于画面连续、层次清楚、形象直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根据教学需要暂时定格,让学生尽情欣赏。为了突出课文重点,我有目的地进行二次定格:第一次定格在荷花的姿态上,让学生欣赏未开、刚开、全开的不同姿态,弄懂为什么“可以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的道理,进一步理解了“一池荷花”的静态美;第二次定格在“一阵风吹来”时“满池荷花翩翩起舞”处,加上老师的穿插点拨,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并跟着一起舞蹈的情感变化,最后得出人人明白的结论:“满池荷花实在太美了!”全文的教学难点因此不攻自破。

四、自己动手,精心制作抽拉式复合投影片,加深学生对静中动的读后印象。投影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实用性、新颖性等特点,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在连看带想的思维活动中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以原投影片蓝本,精心制作了蜻蜓、小鱼在满池荷花中上飞、下游的抽拉式复合投影片,渲染了人、景融汇一体的动态美。

五、录音适时,适时多次播放朗读磁带录音,让学生叫读过程中边欣赏边正音,发挥小语在普通话推广中的特殊作用。

小语朗读的磁带录音,其音色、音质、音准的程度,毋庸置疑地超过一般教师。特别是《荷花》这一篇课文,是百读不厌、越读越有滋味的名篇,充满诗情画意,只有通过朗读的强化训练,才能让学生在提高朗读水平的同时受到美的陶冶。为此,我多次适时地用磁带录音的播放替代教师的范读,让学生跟着试读、复读、跟读,收到了熟读成诵的即席效果。

作为探索,运用各种电教手段教学本课文已经尝试好多次,与过去采用的常规教学方法相比较,唯一的体会是有效地克服了“从书本到书本——教师死教、学生硬记,最后前教后忘记”的弊病。纵观小学语文教材,由于年级高低作者不同,体裁有别,文风各异,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编者的编排意图,确定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课型特点,大胆改革,锐意创新,进行各种电教方法的应用,彻底摒弃陈旧的教学方法,借此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以走出高分低能的误区,向高效率、轻负担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电教的教学实践中,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忌方法类同,要做到恰当选择。

二、忌千课一面,要做到常用常新。

三、忌一成不变,要做到灵活运用。

四、忌搭花架子,要避免为电教而电教的形式化倾向。

做到该用就用,而且一定要用好,不必用就不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倘若只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使用了却毫无效果,纯粹是教学上的时间浪费。为了电教而电教,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破坏了正常的教学常规。

上一篇:课文《识字2》教学反思下一篇:有人生哲理的现代诗歌:万里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