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2024-06-30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共7篇)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篇1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春雨的色彩

学习目标

1.认识“线、论”等11个生字,会写“红、绿”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3.喜爱春天,有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教学准备

1.学生在下春雨的日子里观察春雨及大自然的变化。2.多媒体课件。3.生字卡。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最近小朋友们都见过春雨。大家有没有发现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样子、速度、声音)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课件出示课题,背景为春雨)齐读课题。

2.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呢?(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大家读一读,议一议。①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②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春雨的样子了吗?(课件出示画面:像线似的春雨在飘落。)认读“线”。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1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③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课件出示画面:春雨沙沙响)3.朗读质疑。(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①读:拼读;小组读;集体读。认读“欢” ②阅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提示:“大家”指的是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二、创设情景,感悟对话。

1.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讨论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

①瞧,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课件出示:一群小鸟在田野里边飞边叫。)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

A.你从哪儿看出他们在争论问题的?指名读第二段,正音后,齐读。认读:“论、趣、题、底、颜”

B.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别人争论过问题?怎么争论的? 2.(课件出示三只鸟:小燕子、麻雀、小黄莺)说说田野里有哪些鸟。

3.分角色朗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②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随机演示课件:春雨沙沙,草地、树木变绿,桃花、杜鹃花变红,油菜花、蒲公英变黄。)

4.春雨从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课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与同桌伙伴一起找一找吧!

①同桌一起找有关词语并圈画出来。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2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②指名汇报,(随机点击课件中课文里的有关字,“淋、洒、滴、油”四个字即变成红色。)

③认识:“淋、洒、滴、油”(课件出示:淋、洒、滴、油)

你发现这些字的规律了吗?(点击课件:“淋、洒、滴、油“四字的部首三点水变成红色。)住它像这样的字怎么记们?

5.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在有关词下打上点。6.分角色演一演对话,注意争论神情和语气。(课件出示全文)

三、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我会认。(课件出示:一棵开满花儿的树,花中词语:细线、无论、欢乐、底片、绿油油、颜色、洒水、欢快、话题、淋雨、绿草、你们、红花)你会认这些词语吗?会认了花儿就送给你。(学生认对了,点击课件,花儿涂上五颜六色。)

2.读读说说。(课件出示:你能学着说说吗? 滴雨滴水滴—— 欢欢乐欢笑—— 题题目数学题—— 绿绿树绿草——

四、指导观察,学会写字

1.我会写(课件出示:写于田字格中的“你、们、红、绿、花、草”)认读后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及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哪些字难写,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范写,弄清笔顺。(课件演示“绿”的笔顺,注意左下的笔画。)3.学生试写,利用投景了评议。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3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4.学生书写,展示作品,点评。

五、拓展活动,课外实践。

1.小朋友们的字写得不错,老师送大家一支歌(课件播放《春雨沙沙》,配相关画面。)大家一起拍手唱起来吧!

2.课外实践。(课件出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外面去看一看,并把看的结果画出来,跟大家交流。)

《春雨的色彩》课件制作说明 目录(具体要求见教案)1.激趣导入:五个画面。2.感悟对话:七个画面。3.游戏活动:三个画面。

4.写字指导:两个画面,其中点击每一个田字格中的生字都能演示笔顺。5.拓展活动:两个画面。所需资料、图片 1.第二册语文课本。

2.春雨及沙沙声,燕子、麻雀、黄莺边飞边叫,田野、草地、树木变绿,桃花、杜鹃花、油菜花、蒲公英,开满花儿的树(花中间能插入汉字)。

3.歌曲《春雨沙沙》(配画面)。评课: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课文。讲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的是红色的,春雨洒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第4页

《恒谦教育教学资源库》

教师备课、备考伴侣 专注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

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课堂中有一位小姑娘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唱《嘀里嘀里》给大家听。”“是吗?”老师很惊奇,让她唱还是不唱?看者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样子,老师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绪空前高涨。而后孩子们一起唱,配上动作,边歌边舞。天真稚气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

课堂中的这一幕,是老师始料未及的。它当然不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之中。是孩子们的兴之所至,让我感悟到,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情纳入即兴创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标设定的要求。我想,这样的课堂会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智慧。

适用于新课程各种版本教材的教学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715-6688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篇2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教材注释;审慎态度;文化精神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重要载体,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依托。新课标颁布以来,各出版社各学术团体纷纷出动,以争最早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份额,于是课程教材花开百家。这迅速有力地打破了先前一种教材一种面目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利于多元教育思想的践行。从教材性质和用途来看,教材编写应该是一种学术行为,充分的严谨的学术考虑,将大大提高教材质量。但仓促出版,编者疏忽或者教育思想所限等等,都会降低教材的含金量,降低教材在使用者心目中的地位以致影响教育教学的实施。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出版中学语文教材的资深单位,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垄断单位,在中国基础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教社的实力和经验,勿庸置疑,这使它在出版基础教育教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如果倚仗这种优势,而不精益求精,将会带来许多问题。现在我想借人教社新课标《语文》必修1和必修2的若干注释,谈谈这个问题。

语文教材的注释一般都是知识性说明性的,它没有选取哪些文章、如何编排等等在教材开发、课程开发中那么重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更能体现编者服务于师生的热忱,更能体现编者学术行为的严谨。

大体说来,人教社新课标《语文》必修1和必修2的注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些注释不够审慎甚至是错误的,这使一线教师无所适从,给教学带来了混乱;一是应该注释的地方阙如。

先说第一个方面。

《赤壁赋》注“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中“狼籍”一词为“凌乱。也写作狼藉。”众所周知,“狼藉”和“狼籍”是一组异形词,但“狼藉”为国家语委的推荐用词。实际上,在商务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近二十年来,“狼藉”一直是作为推荐词形出现的。2005年第五版是这样,1996年版也是以“狼藉”为推荐词形的。人教社教材初版问世于2004年,所以,即以1996年版为例,也应该是“也写作狼籍”,而非“也写作狼藉”。可不可以这样注:“凌乱。一般写作狼藉”?这就告知了教材的导向:现在,最好写作“狼藉”。这一点,在国家语委大力推行“写规范字”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遗憾的是,2006年11月第二版的注释,仍一如其旧。

《兰亭集序》“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课后注释“趣”,音qǔ,解释为“趋向,取向”。教材对这个“趣”的注释,同样让人一头雾水。“趣”,本身没有qǔ这个音。如果“趣”读qǔ,那么,只能认为“趣”是“取”的假借字,当解释为“取向”;如果像教材一样,先解释为“趋向”,则“趣”只能读qū。

以上是注释不够审慎的例子。这两篇文章,是同一单元,在同一单元中出现两个这样的问题,是只能让人摇头的。

《荷塘月色》引梁元帝《采莲赋》,有“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句。课后注释,注“媛”读yuán,注“媛女”为“美女”。但2005年商务版《现代汉语词典》,把“媛”解释成“美女”时,注音是yuàn,“媛”亦有yuán音,但仅限于“婵媛”。2005年商务最新增订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是读yuàn,“美女”意。商务版《辞源》,音yuàn,解释为“美女”。1999年版上海辞书版《辞海》,音yuàn,解释为“美女”“好美貌”。几家权威的工具书均是如此注解,那么,人教社教材注释的依据是什么呢?此前人教版教材注它是yuàn,何以这次就读yuán了呢?

《孔雀东南飞》一文,2004年版的教材,注“妾有绣腰襦”的“襦”读rǔ,2006年第二版已经改正为rú。但是,“阿母大拊掌”的“拊”注为fú音,而《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仅有fǔ音。这个字,2004年初版和2006年的第二版,都是一样。也许第三版时更正?

这是注释错误的例证。

在一些比较经典的选文中,出现这样比较低级的错误,恐怕不是学力学养的问题,也不是学术取向的问题——自成一家之言,是要能自圆其说的——而是态度问题。

再说第二个方面,注释缺席。

如果说第一个方面的缺失是纯粹知识性层面的,那么第二个方面就与编者的文化胆识或者思想倾向有关。

比如《记念刘和珍君》中“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课后注释明确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是指陈西滢等”,也交代了相关史实,很好;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因为注释到此为止,学生就会认为陈西滢是一个万恶不赦的伪学者文人。而事实是,陈西滢在“三一八”这件事上,当然犯了极端严重的错误,而且他还有很多其他错误;但尽管如此,陈西滢不是一个万恶不赦的伪学者文人。十几年前,在政治环境渐渐宽松,学术氛围渐渐浓厚时,陈西滢就已经被重新认识了。近几年无锡文化界比较重视这位生于无锡葬于无锡的知识分子。如果我们今天,不能在教材中给学生关于陈西滢一个较为公正的评说,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记念刘和珍君》当然是不朽的,但不能因为在那次事件中犯了错,犯了罪,不能因为被鲁迅先生骂了,批评了,就百身莫赎了,百口莫辩了。教材对杨荫榆的注释,就处理得很好。学生就知道,杨荫榆并不是一直都是一个反动的人,一个“坏人”,她后来体现出了知识分子的强烈的民族精神。难道因为有杨绛、钱钟书夫妇,故而就这样注释杨荫榆(杨荫榆为杨绛之姑妈);而陈西滢没有显赫的后代,就只能受此冷遇?实际上,我对陈西滢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我觉得他在批评鲁迅的言辞上,有时简直是刻毒的、险恶的;但我不能不对学生说,抛开此事,陈西滢仍是一位读书人,一个一生以读书、著书为主要生活的人。

教材的这种缺失,还体现在对梁实秋注释的缺席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怀念老师的不朽文章。但课后注释,竟然只注被写者梁任公,而只字不提梁实秋,此乃滑天下之大稽事。梁实秋,和左翼联盟有过笔战,曾经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也许,在某一特定事件上,梁实秋够不上高风亮节,但梁实秋同样是一个很本色的读书人,一位温文尔雅治学严谨的学者。他指点文学,他编著汉英词典,他翻译莎士比亚,一生无愧于读书人、著书人的名分。梁实秋于社会的贡献,当然不能与鲁迅先生相提并论;但是,在著书立说上,他们都是一时之选。梁实秋,更重读书治学,所以,梁实秋说,那时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不是因为任公的革命性,而是“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鲁迅先生,更重知识分子的启蒙作用,更重知识分子对社会进步或改造的责任感,所以,鲁迅先生说他的老师章太炎:“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我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见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一句话,两个人的人生取向不同而已。对梁实秋的评价,学术界早有公论,但教材却视而不见付之阙如。

以上两处,2006年11月版教材较之2004年版教材,几乎无变化,只在陈西滢那条注释上多了“1926”年而已。

中学教材对一个人的评价,会对读者产生多大影响,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某省示范中学的一位四十四五岁的高级教师,谈到自己对梁实秋实在提不起兴趣,实在没有多少好感时说,“可能是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吧”。我想,这位教师,六十年代早期出生,七十年代中后期接受中学教育,八十年代早期接受大学教育,他学习鲁迅,研读鲁迅,所使用的文本,恰是意识形态严重侵蚀文学本体的产物。准确地说,他不仅受鲁迅先生影响大,而且受文本注释的影响也大。有些注释是能够左右读者认知并参与构建读者的精神的。这种思想、意识,长期作用于一个人,一个人就很难再作出改变,哪怕新的学术成果早已出现。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篇3

从容说课

课文选了两首五言诗,分别体现了不同时期五言诗创作的特色。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写的是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为“芙蓉”,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教授课文时,把握哀怨基调,读出层次感,体会抒发的感情。课外拓展,应着重赏析《古诗十九首》中的一些代表作,如《行行重行行》《西北有高楼》等。

《短歌行》感叹人生短促、流年易逝而大业未成之情。朗读时要体会诗人执著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及时努力、建功立业的豪气干云。引导学生理解曹操之“忧”,在于生命短暂,在于功业未就,在于对人才渴望而难得,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忧。

《归园田居(其一)》写归隐田园之乐。朗读时,应读出农家生活的悠闲、农村风光的静谧,从容体会作者归隐田园的乐趣所在。教授课文时,可以适当补充陶渊明的相关资料,理解陶渊明之所以执著于田园生活的原因。

本课教学,除了把握课本外,还应适当补充诗作,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教学设想:第一课时,讲解《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涉江采芙蓉》主要要求学生体会诗歌感情的抒发。《短歌行》要求学生明白曹操对人才的渴求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第二课时,讲解《归园田居(其一)》。简介陶渊明的生平有助于学生了解他的诗歌。体会诗歌多描绘的田园风光之美,明白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执著,其实是源于现实的无奈。高蹈自由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哀伤和苦闷。

鉴赏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应抓住其中的名句进行鉴赏。此外,还应当补充讲解《古诗十九首》里面的一些代表作品,曹操和陶渊明的其他诗歌。要求学生应当背熟他们的代表作品。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诗十九首》、曹操的四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的特点。2.会分析诗歌的情感;能简单分析诗歌的炼字。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背诵诗歌,加强对诗歌的鉴赏。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如意境、分析修辞格等;会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能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品味《涉江采芙蓉》诗中的情感美,《短歌行》中的曹操的慷慨之气,《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的情趣和农家生活之美。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涉江采芙蓉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刚才课间休息时,我听到咱们班有个女生在小声哼一首琼瑶的《青青河边草》。(学生好奇)下面,我想请这位同学将里面的一些歌词写出来给我们看看,让我们好歌共欣赏。

【学生写了几句歌词。】

师:你们知道《古诗十九首》吗?在预习课文之前? 【学生有知道的,有不知道的。】 师:其实,《古诗十九首》里面也有《青青河边草》,而且琼瑶的歌词正是根据它来改编的。不过,我们先不讲这首诗歌,我们先来看看《古诗十九首》这部作品。

师:让我们掌声请出第1组的同学给我们讲《古诗十九首》。生1:《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生2:《古诗十九首》的题材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抒写失志和伤时之感,一类抒写相思离别之情。前一类诗中常常流露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感慨。这是失意士人在社会大**前夕内心苦闷的表现。抒写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则是东汉末年文士游宦他乡漂泊异地这一社会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生3:《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生4:《古诗十九首》从思想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两类:游子诗和思妇诗。

生5:常用的艺术手法有融情于景或运用比兴。把缠绵的情思和深沉的哀怨寄寓鲜明的形象之中,使读者感到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生6:诗歌有许多对生死存亡重视、哀伤和对人生短促感慨、喟叹的句子。如我们最熟悉的这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生7:《古诗十九首》总的艺术特点是:深入浅出的精心构思,富于形象的比兴手法,情景相衬的描写技巧,如话家常的平淡语言,融合成一种直抒感兴、曲尽衷情而委婉动人的独特风格。

生8:《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形式从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师:好的,非常准确的介绍。我们要掌握它的时间、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称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诗歌《涉江采芙蓉》。

[推进新课]

师:我们先来齐读一遍课文。【学生读,然后正音。】

师: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分为“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大家能不能将诗的朗读节奏标明呢?

【学生迅速标明朗读节奏,再次朗读,体会感情。】 师:下面请一个同学来讲述一下这首诗歌蕴涵的故事。

生:这是盛夏季节,江边花香日暖,作者为了要采荷花,不惜“涉江”。花采到了,心想这么美好的东西只自己独自欣赏,还是美中不足,要有个知心人共赏才好。可是四面一望,知心人在哪里?四面都是陌生的人,知心人却远在他方!这么美好的东西是不能得到他共赏 2 的,我这点情意是不能传到他那里去的!主人公只能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学生鼓掌。】

师:很抒情的语言,很精彩的一个故事!同学们的掌声也说明了一切。我记得古人也曾说过“黯然伤情者,惟别而已矣”!离别的人常常成为诗人吟咏的对象。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来写的。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欣赏。】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行鉴赏诗歌,展开联想,赏析这首优美的诗歌。若有疑难点,可以小组讨论解决。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 师:好了,答疑时间到了。生:作者为什么“涉江采芙蓉”,而不采别的花呢? 师:好的,问题直指题目。谁来帮他解开疑惑? 生:我觉得,“芙蓉”只是一个道具,作者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在《离骚》里不是学过“香草美人”的传统吗?这个“芙蓉”就是象征他的美好愿望或者对亲人的祝愿。

【学生纷纷表示赞同。】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我们应该善于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大家看看另一首,也是选自《古诗十九首》的《庭中有奇树》——

【多媒体课件展示。】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师:由此可见,送花草给“所思”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自然而有的一种举动,并且所送的花草或为“芙蓉”,或为“奇树”开的芳香浓郁的花,这又表现了对“所思”的珍惜之情。

生:老师,作者是不是在采完花才想起要送给“所思”呢? 师:你说呢?

生:我觉得应该是的,因为,开头两句并没有提到“所思”,第三句才说“采之欲遗谁”。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学生有的同意,有的反对。】

师:那就请反对的同学也派个代表来陈述观点。生:我方认为—— 【师生一起笑。】

师:没错,有争鸣才有进步嘛!生:我方认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他。如果诗歌开头就开门见山,把他说出来,就平淡无味了。在头两句中,他是藏锋不露的,第三句一转,就趁势把“所思”突然托出,以显出这句话有分量。

师:你的观点很有评论家的风范啊。

生:真是逃不过老师的法眼啊,这个观点也是我昨天上网看到的。师: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朱光潜先生的言论吧? 生:老师的记性真好,没错!

师:我认为,大家能够在学习阶段博采众长也很好。

生: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男还是女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讨论。】

师:怎么样?有结论了吗? 生:我们认为是男的。师:好,说说理由。生:诗中说:“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由此可见,主人公应该是远离故乡的,而在古代,离乡背井的人一般都是男子。

【学生有的表示同意,有的摇头。】

师:看来,还是有同学表示怀疑。那么,请主张是女子的同学也来谈谈。【没有学生举手。】

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专家的意见—— 【多媒体展示。】

“远道”与“旧乡”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该是女子,而全诗的情调也是“闺怨”的情调。其次,“还顾”接“所思”,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同心而离居”两句是在就男女双方的心境作对比之后所作的总结。

师:这个观点仅供参考,大家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课堂小结 师: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到它异常单纯。待到再三涵泳,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而其中的意味却远远超过了诗歌的表层意义。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应该善于挖掘字面以外的内容,读出丰富的内涵。最后,我想借用印度诗人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一诗作为结束——

【多媒体课件展示。】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 却装作丝毫不在意 没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思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一颗冷漠的心在你和爱你的人之间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背诵全诗;阅读《古诗十九首》的其他诗歌。下课!板书设计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篇4

第二课时

一、以读为凭,读中悟情。

1.自读课文第4节,把喜欢读的语句多读几遍(可以采用赛读、评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读)。

2.仔细品读,体味心情。

(1)反复诵读第1、2句,在读、评中体会“我们”高兴的心情,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读好。

(2)引读过渡,设置情境:(师引)忽然吹来一阵风,线(生读)

正当大家玩得高兴,风筝却被风吹走了,这时,你会想些什么呀?做些什么呀?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相机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3)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体验到的着急、担心、期望的心情读好感情变化部分。

3.抓住情感积淀,学好“找风筝”。

(1)设置情景:自己心爱的风筝飞走了,赶紧去找一找吧,你想到什么地方去找?

(2)细读体味:请学生朗读课文,问问:“你”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吗?心情怎样?并指导读好课文,在读文体会过程中,可以抓住一些词来评点促读,如“四处寻找、半个下午、垂头丧气„„”等读出失望的心情,“说不定、继续寻找”等读出希望找到的心情,在此中间,还可用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垂头丧气”。

二、朗读启发,拓展活动。

1.在玩风筝的过程中,真是有欢喜也有担忧、有希望也有失望、有欢笑也有眼泪,同学们能把这些不同心情的句子好好地读给同桌听听吗?

2.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没有像这一群小朋友一样的体会,能不能说给大家听听。

三、课堂练习。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篇5

风筝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编排意图有以下几点: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篇6

一、认真审题

审题是初中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每一位学生在写话题作文之前需要重视和不断强化的基本功。审题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话题的要求以及含义,不能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不需要审题,只要围绕材料或者依据材料大致意思写作即可。语文教师在话题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写作前进行认真审题,并在审题过程中坚持先话题后材料的原则,其主要原因在于话题作文需要将话题作为审题立意的核心,而给出的提示语或者材料并不能作为真正的话题。不少学生在审题时存在中心不明确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没有遵循先话题后材料的原则,错误的根据材料的大致意思进行盲目写作。例如,在写作也共享生命为话题的作文时,由于话题的提示语当中提到了生命,就使得不少学生以生命为话题进行写作,如生命的赞歌、珍爱生命等。学生的这一错误在于审题不清,没有重视话题中共享一词,单纯的注重提示语以及材料,从而忽略了真正的好作文主题是共享生命。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话题作文的审题需要把握话题的外延以及内涵,并将选材范围明确出来,避免写作中出现偏题问题。

二、拟好题目

一个好的题目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关键,能够展示出学生是否把握了话题的内涵,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根据拟定的题目更好地开展话题作文写作。话题作文的拟题方法多种多样,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需求进行灵活选择,同时也需要学生能够在写作实践当中进行经验的积累,从而突破拟题难关。常见的话题作文拟题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加词法。加词法在话题作文拟题中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是一个比较简单实用的方法,学生只需要在话题的前后增加具有限制性、补充性以及修饰性的词语或者短语即可。这样的拟题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将原本抽象和较为宽泛的话题变得形象具体,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降低难度,只需要结合生活实践确定写作范围和内容就可以了。第二,想象法。学生可以根据给定的话题进行想象,增加自己思维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在尊重话题原意的前提下拟出新颖和见解独到的话题作文题目。第三,拟人法。学生可以运用拟人法将给定的话题拟人化,从而得出人性话题目。例如给定的话题是“书”,运用拟人法拟定题目可以是《书的独白》、《与书对话》等,这样的作文题目更能吸引人而且十分的生动形象。第四,悬念法。学生可以在题目中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以书为话题拟题可以是《书中是这样说的》、《书中观点正确吗?》等。

三、优选文体

文体是初中语文话题作文的关键,而话题作文的重要特征在于文体不限,这就突破了传统命题作文题材单一的局限,能够让学生在文体选择上有更为广阔的余地。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的是虽然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但仍然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文体进行写作,而且在选择问题的过程中要理性,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进行文体选择,确保能够整合和发挥自身的智能优势,选择自己擅长以及能够发挥写作才能的问题,这样才能够写好一篇话题作文。在文体选择时,学生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学生要了解自身写作上存在的优势,并在选择文体时扬长避短。学生写作能力和知识积累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话题作文写作质量,而语文写作正是需要写作主体和客体进行有效互动,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在写作中体现自己的实践经历、学养专长、理想品质等。另一方面,学生必须正确理解话题含义,并根据实际话题选择文体。学生首先必须保证审题准确,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写作主体的确定,并根据主题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写作专长选择恰当的文体。

四、巧妙构思

话题作文的构思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写作方法,更是一篇优秀话题作文的核心内容。初中语文,话题作文具有极强的宽泛性,于是对于学生选材和构思上的要求更为严格。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选材以及作文构思上作出更多努力,在构思时要坚持一小见大,同时整体构思立意也要力求新颖别致,充分发挥思维的创新性。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联想,在面对同一事物的过程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考量,尽可能多的寻找不同答案,并优中选优择取最佳构思角度。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在选材以及构思上体现个性化特征,增加自己的巧思以及独创性,从而让人耳目一新。例如,要求学生以流水为话题进行写作,在面对这一话题时不少学生会用自己慣性思维将构思设定为水滴石穿,这样的故事未免显得老生常谈,而是如果学生能够将构思锁定为流水不腐结合当今社会改革进行论述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大量构思新颖独特的优秀文章,并以此为借鉴学习话题作文构思的方法。

初中语文话题作文是一种常见的作文形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同时也体现出新课标理念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话题作文教学进行认真反思,在话题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科学引导,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能够以小见大呈现主题,并做到认真审题、拟好题目、优选问题、巧妙构思,从而突破话题作文写作难点,提高写作能力。

新课标2语文作文范文 篇7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2分)以外 林徽因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 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5.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天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材料二:

笔者所在的小区,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表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个环节必须分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是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这一方案即使再科学合理,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责无旁贷。当然,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普遍推行垃圾分类 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2017年5月6日《人民日报》)7.下列关于民众对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多数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而50.9%的民众“仅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

B.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与实践情况大致吻合,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分类的都是少数。

C.有些居民不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而是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挫伤了他们分类的积极性。

D.居民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揭示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民众的认知与实践情况作了统计;材料二分析了垃圾分类难以有效推进的原因并提出破解之道。

B.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制约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助于形成舆论氛围,增强居民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意识。

C.生活垃圾既有资源属性,可以回收再利用,但也有污染属性,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谓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类说法并不准确。

D.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常以各种理由对垃圾分类工作拖延、观望的情况,《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制定了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E.《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

9.怎样才能有效跪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更始乃征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方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插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 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为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 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 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7年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A 2.A 3.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B 5.①窗子象征了窗里窗外世界的隔阂。

②作者想表达窗外是劳作、奔波、挣扎、穷苦,而窗内是奢侈、悠闲、烦闷、无聊;这是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窗外的人固然不了解窗里的人,窗里的人,也可能不了解窗外的人。

③窗子对于人而言是将外部真实的世界与人的内心世界相隔离的一种障碍。6.①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相结合,作者既给了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抒情也更强烈更有感染力;

②窗子里面是安逸幸福的生活,而窗子以外,人们却在经历着痛苦和磨难,这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无能为力的一种心情,窗子以外的 世界和自己好像很遥远,却又看得那么真实,是林徽因对普通老百姓的深切关心,也呼吁窗内的人多关注窗外的世界,感受世间人情冷暖。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7.D 8.AC 9.①全民落实,全民参与

②坚持政府为主导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③根据本地特点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4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政策措施 ○5各尽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共同进行一类垃圾分类 ○6污染者应当明确自身责任减少随意丢弃污染物和危害环境的行为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0.A 11.B 12.C 13.(1)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白费,你更换另外一个你想要的条件吧。赵王再也没有话说了。

(2)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内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赵憙。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BD 15.本诗首联展现了诗人乐观旷达,洒脱的人物性格。

首联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化用杜甫《南征》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名句,写出了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作者描写了自己虽然与兄弟相隔云海,却无须因远行而泪沾衣襟。开篇点题,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16.名句默写

(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A 18.C 19.B 20.想变成什么颜色 这种看法并不科学 会受多种因素影响 21.上述所举两个城市并不具有代表性 我市经济发展快慢与市名无直接关系 22.七、作文

今年的作文题形式上比往年的更复杂了一些,因为这次直接给出的是古诗,需要考生先做一个古诗理解,再来一个古诗分类,最后从分好类的古诗中找出立意点,相当于完成古诗分类之后,才算拿到了一个普通的作文材料,再来进行分析。

本题6个古诗词分别强调的关键词:第一个是“自强不息”,第二个是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说明的是自己的“主观心情”,第三个是强调“个性,保持自我”,第四个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第五个是“敢于正视”,第六个是“现在,当下”。

接下来我们把所有的可以找到相同点的拿过来归纳总结,拿135/46这个组合来举例子。

135关键词为自强不息、保持个性,保持自我、敢于正视,我们可以看到关键词为自己、自我,强调的是自我的价值,相当于对于如何保持自我,古诗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可以说要自强,坚守、坚持自己的个性,敢于正视自己,这篇文章就可以从这方面立意。

46关键词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现在当下”,我们就可以联想到之前的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引发的对于诗和远方的追求,可 以写心有梦想何必远方,也可以写把握当下,才有能力追寻远方,不要醉心于远方而看不到当下。

上一篇:2022公务员申论热点下一篇:七夕节祝福短信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