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者

2024-09-10

爱好者(精选8篇)

爱好者 篇1

关于印发《沂源县2011-201

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各学科教学进度》的通知

各镇教体办、实验小学、有关民办学校:

现将《沂源县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各学科教学进度》印发给你们,请及时发至有关任课教师,并认真贯彻执行。教学进度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也是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的依据,各学校和任课教师不得随意改动。另外,该进度对教师的备课、学生作业、形成性测验等方面也作了具体量的规定,请一并贯彻执行。

附:沂源县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学进度表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沂源县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学进度表

(一)沂源县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学进度表

(二)沂源县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学进度表

(三)附:说明

1、各年级课堂书面作业次数:语文:

一、二年级均60次以上(一年级含拼音、生字,二年级含生字),三至五年级均40次以上(包括8次作文);数学:一至三年级均50次以上,四、五年级均45次以上;英语:三至五年级均10次以上;美术:一至四年级均17次以上,五年级15次以上(各年级作业包括工艺制作)。

2、各科教案数:语文:一至五年级均100个以上;数学:一至四年级均70个以上,五年级90个以上;英语:三至五年级均28个以上;品德与生活(社会):一至五年级均30个以上;科学:三至五年级均28个以上;音乐:一至五年级均36个以上;美术:一至五年级均30个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严格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课时安排上课,每周至少一个教案。

爱好者 篇2

一、科学掌握能源物质的摄入比例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被称为人体运动时的三大能源物质。其中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它的输出功率比脂肪大,通常比脂肪更优先使用。由于长跑的运动时间长,碳水化合物消耗大,容易引起疲劳,所以在饮食中应供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以增加体内的糖储备。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一日三餐的主食当中,只要不省略主食,一般的饮食就能够满足跑步者的能量需求。主食的选择应尽可能多样化,除了淀粉外,还应经常性地食用一些燕麦、糙米、马铃薯和豆类等,这些食物在体内分解较慢,因此能量供应可以更加持久和平稳。

科学研究证明,如过量摄入蛋白质,不但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还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此外,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引起肾功能异常,从而有碍液体的吸收。为了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在平日膳食中可尽量多食用鱼、鸡肉、兔肉、蛋清和豆制品。脂肪的消耗虽然对于节余肌糖原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在氧化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氧,且在氧不充足时会产生酮体,使体内酸性增加,对运动能力具有不良的影响。

对于长跑爱好者而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的最佳比例应为7:1:1,饮食一定要做到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

二、重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取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生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长跑锻炼时,由于运动量大、排汗增加,从而导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大量流失,因此,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摄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维生素对体内生物氧化代谢过程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运动能力。一般来说,长跑锻炼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需求量较大,前者有提高耐力,消除疲劳、抗氧化和促进损伤恢复的作用,而后者可以保护肌肉纤维,防治炎症、增强食欲。人体不会合成维生素,必须从体外摄取,多吃水果、蔬菜是很好的补充方法。在食物供给充分的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制剂。

人体的神经传导、肌肉收缩都离不开体内的矿物质,在日常饮食中,长跑爱好者应多摄入肉类、蛋类、谷物、豆类、芝麻、黑木耳、动物肝脏、猪血、奶制品、海产品和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提供了体内所需要的大部分矿物质。

三、学会补水

跑步过程中水分的丢失,会使人体心率升高,循环血液减少,体温升高,疲劳加速,而科学合理地补充水分能有效降低体温,延缓疲劳,从而延长运动时间。

大多数长跑爱好者缺乏合理补水的知识,常常把口渴作为缺水的指征。有研究表明,当脱水量小于体重的1%时,练习者会感觉到轻度口渴,此时只需要补充普通水;当脱水量占体重的2%~3%时,会感到口渴,需要补充浓度低于0.9%的盐水;只有当脱水量大于体重的4%时,会感觉严重口渴,才需要补充运动饮料。如果感到口渴时再补水,补充量仅能达到丢失量的56%,即使喝水喝到暂时满足要求时,仍存在“欠水债”问题,此种情况也被称为“不自主脱水”。因此在运动中应当学会及时补水以预防脱水。

《新闻爱好者》 篇3

记得那是1999年的1月份,当时我是一位20岁出头的基干民兵。我因帮人办事遭遇车祸而左腿高位截肢,成为终身残疾。面对突然飞来的残酷现实,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我不由泪流满面:“我还年轻呵,以后的路该咋走?”正当我一筹莫展走投无路的时候,市(县)人武部和乡领导前来看望我,并带来了几期《新闻爱好者》杂志及其他书籍。《新闻爱好者》精美的封面及丰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竟成了我全家的良师益友。当时我想虽然左腿残疾了,但自己还有一双手和健全的大脑,仍然可以为社会服务。于是待伤口愈合以后,白天我拄着双拐外出采访搜集素材,晚上参照《新闻爱好者》有关文章介绍的写作方法,撰写出一篇篇以反映“三农”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分别投寄有关新闻媒体。由于《新闻爱好者》的闪亮登门,爸爸、五叔及小妹也都爱不释手,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来我们几人便成立了农民新闻通讯组。农忙时参加生产劳动,闲暇之余自费外出采访,数年来先后在国家级、省市有关新闻媒体发表文章500余篇,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成绩突出,通讯组成员先后分别荣获郑州市、新密市(县)及乡十佳优秀通讯员,其模范事迹还被搬上市(县)电视荧屏,同时还分别被市(县)人武部和曲梁乡聘为特约通讯员。

《新闻爱好者》引俺全家踏上了新闻写作路,因此我们全家对您情有独钟。有时错过了订阅《新闻爱好者》杂志机会,俺便将款汇往编辑部,后来每当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寄来的一本本《新闻爱好者》杂志,回顾几年来自己的新闻写作之路,以及全家由此得到的欢乐,便打心眼里感谢《新闻爱好者》杂志,您是俺全家的良师益友。每当我闲暇之余抚摸着一摞摞已发表的文稿,翻阅那一本本优秀通讯员荣誉证书时,内心不由一番感叹:“《新闻爱好者》,您是俺全家的良师益友。

记得那是1999年的1月份,当时我是一位20岁出头的基干民兵。我因帮人办事遭遇车祸而左腿高位截肢,成为终身残疾。面对突然飞来的残酷现实,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我不由泪流满面:“我还年轻呵,以后的路该咋走?”正当我一筹莫展走投无路的时候,市(县)人武部和乡领导前来看望我,并带来了几期《新闻爱好者》杂志及其他书籍。《新闻爱好者》精美的封面及丰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并在以后的岁月中竟成了我全家的良师益友。当时我想虽然左腿残疾了,但自己还有一双手和健全的大脑,仍然可以为社会服务。于是待伤口愈合以后,白天我拄着双拐外出采访搜集素材,晚上参照《新闻爱好者》有关文章介绍的写作方法,撰写出一篇篇以反映“三农”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分别投寄有关新闻媒体。由于《新闻爱好者》的闪亮登门,爸爸、五叔及小妹也都爱不释手,他们从中汲取营养,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来我们几人便成立了农民新闻通讯组。农忙时参加生产劳动,闲暇之余自费外出采访,数年来先后在国家级、省市有关新闻媒体发表文章500余篇,为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于成绩突出,通讯组成员先后分别荣获郑州市、新密市(县)及乡十佳优秀通讯员,其模范事迹还被搬上市(县)电视荧屏,同时还分别被市(县)人武部和曲梁乡聘为特约通讯员。

英语爱好者协会简介 篇4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爱好者协会在1996年12月,经学校团委批准,在校社团部的领导下成立。注册名为:英语爱好者协会,英文名:English Association。当届指导老师:庞晓勤老师。

英语爱好者协会成立了19年,至今已发展成一个过百人数的社团;在学院团委和社团总会的带领下,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英语协会不断开展各种活动,不断创新,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发展、表现英语才能的平台,同时也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文化风采,同时协会成员的团结精神以及相互关心、朝气蓬勃的和谐景象,也为我们的同学提供一个如“家”的感觉,我们的社团也因为成员们的共同努力而一直欣欣向荣!

本着“英语”的根源,十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学习英语和娱乐活动结合起来,力争全面提高我院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调动同学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添校园文化风采;在协会的建设中,我们一直坚持跟党的脚步,坚持自己的宗旨与原则: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创新进取”的前提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习方针;努力提高同学们的英语知识水平,提供英语B级、四级的培训,培养同学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全院师生服务的原则,努力把本协会建设成为一个积极向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生社团。

协会组织机构以及职责:

1、本协会设置:秘书部、学习部、组织部、外联部、文体部、宣传部

2、职务:会长、副会长、各部部长、副部长

3、功能要求:

(1)会长、副会长:英协领导决策机构,负责英协全面管理。其中包括团队管理、组织策划、领导决策、料理内务、外联协调。要求有一定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高度责任心、团队意识。(2)秘书部:主要负责一切经费管理、公关文秘工作。整理档案、财务管理、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要求口齿伶俐,有组织语言能力,有一定文采。

(3)宣传部:负责一切协会宣传推广工作。广告策划、宣传推广、设计海报、网络信息宣传。要求有广告宣传意识、会书法或绘画特长,有需要有一定的电脑特长。

(4)组织部:负责一切活动的组织维护。策划活动、维持纪律、组织会场、组建团队。要求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责任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5)外联部:负责一切外联公关事务。外联事务、公关关系、寻求赞助、社会联络。要求有口才,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协调能力。(6)学习部:负责英语角组织维护等工作。学习材料整理、维护英语角。要求较强的英语能力,口语好、爱交际,勤勉好学,有较强的责任心。

散打爱好者训练方法 篇5

组合拳训练:初学者可以跟着电脑视频学习一些最基本的步法、直拳、摆拳、勾拳、鞭腿、踹腿等和组合拳法,熟练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打法习惯组合有自己风格的组合拳进行对空练习和对脚靶沙袋练习。业余散打爱好者的训练方法

腿部的训练:深蹲、负重深蹲、弹腿 ‘提膝脚面绷直,然后弹腿’、蛙跳、高抬腿、抱膝跳。

业余散打爱好者的训练方法 胳膊的训练:俯卧撑、站立推杠铃,杠铃不要太重但是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推举、卧推杠铃,这个可以重一些慢一点。胳膊的训练每一项完成后一定要进行快速的冲拳训练,这样才可以使训练效果最大化。

业余散打爱好者的训练方法

电脑爱好者协会章程 篇6

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协会的全称: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英文名:Computer Fans Association,英文简称:CFA。

第二条 协会的性质: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是由热能工程学院发起,由在校学生中电脑爱好者组成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学术科技类学生社团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

第三条 协会的宗旨:开发网络资源,着眼于向同学们宣传介绍各种软硬件知识,使同学们具有一定软硬件知识,开展电脑的基本操作讲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学生对电脑和电脑网络应用自如,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第四条 电脑爱好者协会成员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及学生守则。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五条 协会的业务范围

(一)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普及电脑实用知识,交流学习经验,组织和开展各种旨在提高电脑应用水平的活动及竞赛;

(二)为会员提供技术咨询及软硬件维护服务,组织会员参加各类电脑技术交流研讨会议,组织培养电脑操作人才和电脑中高级技术人才;

(三)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 本协会实行会员制。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协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协会章程;

(二)有加入协会的愿望;

(三)本校电脑爱好者;

(四)遵守法纪、校纪的本校学生均可申请成为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会员;

第九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

(一)向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主席团批准成为会员;

第十条 会员的权利:

(一)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电脑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讲座、竞赛、培训等);

用实力打造只属于电脑爱好者的精品 1

(三)有被本协会选派参加对外比赛活动的权利;

(四)优先或优惠取得协会资料权以及优先取得协会服务权;

(五)以优惠价格获得由建院电脑爱好者协会提供的电脑相关的有偿服务及产品的权利;

(六)对协会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七)理事有提供有偿服务并取得报酬的权利;

(八)有申请退会的权利:办理了退会的社员一年之内不得重新入会;第十一条 会员的义务

(一)遵守协会章程,执行协会决议,认真遵守协会的各种规章制度;

(二)积极支持本社工作,参加本社组织的各项比赛和活动并承担本协会委托的各项任务;维护本协会的合法权益和荣誉;

(三)维护协会的团结,会员之间互相支持,团结协作,不得做出有损于协会和其他会员的言论和行为;

(四)积极向协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五)按时交纳会费;

(六)主任级会员有向会员提供无偿服务的义务。

(七)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社员,经协会研究通过,取消其在电脑爱好者协会的社员资格:不向本协会交纳应交的费用;严重违反本章程及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有关规定; 3 在社会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给本协会造成重大损失;有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山东建筑大学校规及有损电脑事业的言行等不良记录;

第十二条 会员在学校修满4年(专科3年)或毕业后选择自动退会(相应的会员资格自动作废),毕业会员中对协会有重大贡献或者依然十分关注协会的会员可以申请成为高级会员或终身会员。

第十三条 会员中途退会应书面通知协会。会员无特殊原因连续3次或累计5次无故不参加协会活动,不履行会员义务即视为自动退会,相应的会员资格自动作废。

第十四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主席团表决通过,予以除名,相应的会员资格作废。会员失去会籍的同时,已取得的各种优先权利同时失去。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职责

用实力打造只属于电脑爱好者的精品

2第十五条 理事会由退任的主席、副主席以及各各中心主任及副主任组成。理事会在理事会议闭会期间领导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全体会员负责。主席团由主席、副主席、书记、秘书长组成,直接负责协会在学校的日常活动和社会实践工作。

第十六条 理事会的职责

(一)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二)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

(三)决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四)领导本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六)进行表彰和奖励活动;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 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的主席、副主席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服从学校的领导;

(二)电脑应用技术较好且是在校生;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热爱电脑事业;

(五)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第十八条 协会主席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开和主持理事会;

(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协会签署有关协议;

(四)支持各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五)妥善协调处理协会与学校管理机构及其他学生组织的联系;

(六)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

(七)提名各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决定;

(八)决定专职工作人员的任用;

(九)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十九条 协会副主席必须协助主席工作。

第二十条 协会下设:

(一)秘书处——辅助主席工作,负责安排协会例会、考勤、会议记录、管理协会档案等工作;

(二)技术培训中心——负责协会的一切技术相关的管理、策划、运作和研发,联合宣传部为会员提供技术服务,以及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用实力打造只属于电脑爱好者的精品

3(三)宣传创作中心——负责介绍协会的性质、宗旨、各项政策以及开展各种活动及宣传工作,以及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四)外联创业中心——负责与社会传媒、友好团体及个人进行联络,对外交流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散发,主管赞助相关的一切事务的策划和实施,以及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

(五)活动管理中心——负责组织或协调协会的日常活动,全面管理协会的精品活动,筹划协会的新活动,负责协会活动的审批和管理,定期向主席团汇报。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一条 协会的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创业等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二条 协会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二十三条 协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二十四条 协会经费统一由秘书处派专人管理,并定期汇报经费使用情况。

第二十五条 经费的使用:

(一)举办各种活动所需的经费;

(二)协会购置必要的各种器材、书籍所需经费;

(三)各种竞赛中的获奖人员,优秀干事及优秀工作人员的奖励;

(四)其他主席团决议的相关支出。

第二十六条 协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七条 协会随时接受学校或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二十八条 协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实行奖罚制度原则

第二十九条 奖励制度,对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且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者,可视情况定为主任、副副主任或主席;初纳会员视其在协会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定位主任助理。

第三十条 惩罚制度,对本协会工作漠不关心,且不服从协会各项安排者可给予必要的、适当的批评,情节严重者可给予除名处理;对于协会章

用实力打造只属于电脑爱好者的精品 4

程不服从的社员可以进行劝退,对违反章程且经教育不改者,取消会员资格;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者予以惩罚。

第七章工作证(会员证)管理原则

第三十一条 新成员加入协会后,经同意,由主管部门为其办理工作证及会员证,若有损坏或遗失,应立即报主管部门并尽快自费办理。

第三十二条 本协会理事工作时需佩带工作证。协会会员凭会员证参加活动,其证件不得转借他人,一经查出,没收证件。

第三十三条 退会成员交回工作证,由本协会存档。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的最终解释权属于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电脑爱好者协会主席团所有。

第三十五条 关于《章程》的修改,必须经主任级会议提议,经三分之一以上的骨干社员提议并在全体会议上通过三分之二的会员同意,方能生效。每年进行一次有关章程的讨论,各中心主任必须组织好《章程》的修订工作。本《章程》若有不合理或不符合事实之处,可依规定程序进行修订。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草案)自主席团会议通过之日起生效。

山东建筑大学电脑爱好者协会2011年3月

爱好者 篇7

运用好大众传媒的宣导抚慰功能

郭兰英 (1.1) 胡雪勤 (2.1) 杜少华 (3.1) 何少华 (4.1) 张伟佳 (5.1) 王秉龙 (6.1) 朱捷文 (7.1) 刘玉丁 (8.1) 张遂旺 (9.1) 孙德中 (10.1) 王晖 (11.1)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提高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坚持新闻宣传的主导性与多样性论新闻精神的塑造与实现途径

新闻报道应在“实”上下工夫新传播时代党报赢在创新

正确把握导向是开展舆论监督的保证“生产”精品是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党报理论版的舆论监督功能

科学性是科技报道的灵魂我的电脑谁做主?

———从腾讯与360纷争看互联网公共道德危机

刘建新 (12.1)

新闻与传播研究

“编码———解码”理论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私人话题进入公共领域的反思

伍海英 (1.4)

———从媒介的诉求功能谈起

张慧子 (1.6) 张俊杰 (1.8) 张

新闻话语交际意义的语用阐释公民新闻:与汶川大地震“共振”论战时传播的特点

林 (1.10) 陈金琳 (1.12)

曾凡解

德国功能理论视域下的政治新闻汉英翻译

于福清

赵晓芳

庆 (1.13)

艺术与技术之最初社会关联———以柏拉图文本分析为例和谐农村, “孝道”先行

周仁成 (1.15)

———论孝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传播与发展试论美国早期传播思想的流变

丁文林贺碧霄

冯敏强 (1.16) 彭卫民 (1.18) 杨悦 (1.20)

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邓玉娇案”和“罗生门”怪圈

———“邓玉娇案”的新闻传播学意义及媒体人的职责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分析

常民强 (1.22) 刘艳 (1.25) 徐继忠 (2.4) 肖鸿波 (2.6)

论中国传媒的文化发展障碍

“符号权力”:解读“门”新闻的演进与流变形象代言与口碑传播

黄奇玮

———基于危机事件的分析娱乐时代的“粉丝”文化解析

顾雪松

刘海明 (2.8) 厉国刚 (2.10) 李芸 (2.12)

“亚洲意识”的文化论述和历史渊源

农村数字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以浙江省诸暨市为例概念经济的产生与传播

顾莉娜 (2.14)

———以物联网经济为例论新闻的世俗化

于正凯 (2.16) 刘

张祖乔

辉 (2.18) 李志强 (2.20)

试论卡尔·曼海姆的传播观念观念何以进入历史

———评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论大众传播的社会角色

贺碧霄

彭卫民 (2.22) 严雨丝 (2.24) 罗

网络舆论对我国新闻专业主义构建的影响西方社会责任论对当代新闻实践的启示民俗传播中的信任危机

宁 (2.25) 孙桂杰 (2.26) 何华湘 (2.28) 宋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功能新闻传播中的道德冲突研究企业危机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以食品安全危机为例

克 (2.29) 李亚利 (2.31)

汪臻真

褚建勋 (2.32) 岳丹 (2.34)

解读网络生产性受众

媒介集团对国家民主体系的影响———读《富媒体穷民主》后的反思

孙喜杰

韦张傅

妙 (2.35)

论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监督

辉 (2.36)

“公民媒体”条件下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符号互动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钰 (2.38) 范松楠 (2.40) 程

新闻受众的逆反心理浅析

鹏 (2.41) 健 (2.42)

学习型社会与新闻工作者的信息素质

商业化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传媒因素———兼论大众传媒的教化功能和社会责任刍议遏止新闻权力寻租现象

李晓雷 (2.44) 吴向正 (3.4) 杨保军 (3.6)

塑造新闻道德主体的机制

论全球性金融危机下我国经济新闻报道的应对

李剑欣

张向琳 (3.8)

服务、应用及倒置现实

———简析媒体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建构体验式传播空间

张为易 (3.10)

———《交换空间》的传播学解读

梁伶俐 (3.12) 李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党报的发展策略大众传媒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

敏 (3.13) 静 (3.15)

媒体与政府制衡下的中国形象———危机管理中国家形象的塑造新闻文本的“熟悉”特性

李克亚 (3.16) 张振华 (3.18)

新媒介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兼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王东强 (3.19) 论沃尔特·李普曼在传播学史上的学术地位后语言时期西方电影观看理论的误区

陶书霞 (3.21) 梁阿龙 (3.22)

也谈Web2.0时代“草根传播”的民粹主义倾向———兼与陈龙教授商榷

雒有谋 (3.24) 李

非主流语言的传播学分析

鑫 (3.26) 杨东伟 (3.27) 金玉萍 (3.29) 郭恋恋 (3.30) 吴麟 (3.32)

“有机的报纸运动”的当代意义罗伯特·帕克的移民报刊思想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理论分析“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的困境传播媒介视野下的“共同体”———探析当代女性人才培养

丽 (3.34)

大众传媒对女性农民工子女教育观的影响

———对南京主城区297名女性农民工的调查分析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

蓓 (3.36)

———以央视有关华南虎事件的报道为例媒介定价议题的文献回顾

吴镝鸣 (3.38) 刘钢 (3.40)

徐梓淇

新闻媒介在中国民歌传承中的作用与责任———以黑衣壮民歌为例

刘琼秀 (3.42) 骆正林 (4.4) 陈娜 (4.7)

健全媒体运行机制

增强舆论传播能力

2009年国内新闻传播伦理研究述评大众传媒的人文视角与社会责任

王李

伟 (4.9)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理念构建

川 (4.11) 郭淑娟 (4.13) 原

约哈里“窗口理论”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灾害应急体系中的传媒角色转变与功能实现刍议负面新闻信息的传播

鹏 (4.15) 陈先元 (4.17) 恽如伟 (4.19) 李强 (4.21)

官敬杰闫荟

动漫———文化传播的新媒介

新媒体:传统媒体强劲的竞争对手目的VS义务

———现代信息伦理学基本理论评析新闻批评的新视角

卜松涛 (4.22)

———批评话语分析核心概念的解读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郭松 (4.24) 张国平 (4.25) 朱保芹 (4.27) 黄玉良 (4.28) 孙琳琳 (4.30) 李琨 (4.32)

从“三鹿事件”看组织形象的重要性媒体传播对企业品牌的影响

时尚杂志对炫耀性消费的影响

解读国庆阅兵仪式的结构及其象征意义论文化研究中的主体性

亭 (4.34) 何双秋 (4.35) 方

论现代媒介对女性形象的影响“公共议题”参与主体的互动传播———析“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范式转换

胡丹 (5.4) 刘国强 (5.6) 李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与广告传播形态网络危机事件的传播学分析

鹏 (5.8) 杨春荣 (5.10) 李芳芳 (5.13) 王春玲 (5.14) 李明 (5.16)

网络媒体:政府形象的助推器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困境论艺术媒介决定艺术形态

特殊时期看媒体的公开性与舆论引导

———以“非典”时期与“甲型H1N1”流感时期为对比论影视手段在人类文化传播中的功能

司新艳 (5.17) 许启伟 (5.19)

媒介环境新变迁下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论景观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张通生

洁 (5.20)

———以庐山文化传播为例对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诠释

朱全国

彭国建 (5.22) 石拓 (5.24)

国家形象修复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制造”

陈晓一

迟晓明

李一行 (5.25) 李

图形创意在现代信息传播中的文化语境以碎片化理论解析中国品牌传播

辉 (5.27) 王波伟 (5.28)

公交移动电视传播效果的考察与评估———以南京地区为例

谢宏娟 (5.30)

关于儿童的手机媒介需求与影响的研究

孙珊珊

朱丽 (5.32) 李晓勇 (5.34) 冯

大众传媒与体育信息的传播我国舆情调查的类型和现状

诚 (6.4) 黄东平 (6.6) 李军林 (6.8)

互联网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常”与“变”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思想的基本内涵及现实启迪电视媒介与公共话语

———尼尔·波兹曼的电视文化批评

李晓云 (6.10) 张洁 (6.11)

突发事件政府新闻发布的体制性瓶颈“魔弹论”对“被时代”现象的另角度解释

迟晓明

李一行

陈晓一 (6.13)

影像与国家形象的表征

———对电影《2012》中国符号的解读

高新林 (6.14) 管华骥 (6.16) 姚吟月 (6.18) 李玉忠 (6.20) 贾国飚 (6.22) 朱曼华 (6.24) 梁晓丽 (6.26) 雷红薇 (6.28) 詹

参与式文化:一种全新的媒介文化样式媒介融合视阈下的“动新闻”研究

周荣庭

新媒体参政现象与政府的应对策略

一种流言传播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及控制策略受众的新形态———动众初论

夏德勇

传统吉祥图案的品牌传播价值

传播扩散理论对豫剧文化市场机制发展的启示刍议美国智库与我国对外媒体传播

骞 (6.30) 柴阳丽 (6.32) 谢

Web2.0视阈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论传媒影像与身份建构

莹 (6.34) 荣建华 (6.35) 刘鸿英 (6.37) 杨海军 (6.39) 郑晓燕 (7.4)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选择大众传播对女性农民工的影响广告舆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科学理论传播语言大众化三论从家族报业到上市公司

———所有权变迁对美国报业的影响论技术的革新与传媒的发展

王亮 (7.8) 田爱香 (7.10) 位迎苏 (7.12) 陈小葵 (7.14) 易畅 (7.16)

论雷蒙·威廉斯早期的传播思想

叫魂案:一个谣言传播的非主流范式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的伦理问题

操纵与控制

———广告对人的异化浅析

张殿元 (7.18) 张多 (7.19)

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及其影响

毒豇豆曝光事件与媒体属性的演进《孔子》———本土电影的有益尝试公交车载电视的传播困境与改进

铮 (7.21) 王春枝 (7.22) 李杨微 (7.24)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新理解

肖兵艳

周象贤 (7.26)

公共新闻视阈下的社区新闻实践———以《洛阳晚报》为分析对象

王秋 (7.27) 李朝晖 (7.29) 孙黎 (7.30)

新媒体视阈下图书馆服务的整合营销传播出版品牌的传播策略初探

国家文化软实力构建问题与对策研究跨文化传播的文化逻辑

倩 (8.4) 王金礼 (8.6) 李

五国媒体视角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中国议题

覃哲 (8.8) 张兵娟 (8.10)

电视新闻话语的转型与传媒公共性的建构从“信息传递”到“仪式传播”

———试析政府舆论形象构建的变迁与发展新媒体时代地方政府的舆论引导策略

张丹丹 (8.12) 王玉珠 (8.13) 胡华涛 (8.15)

西方政治新闻主题的神话结构简析神话传播内容的符号学分析

———以中国少数民族与汉族神话为研究文本辽宁省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传播的发展对策增强受众的媒介素养

李欣 (8.16) 于凤静 (8.18) 杜宝花 (8.20) 赵智敏 (8.21)

网络揭丑的“被工具化”倾向及规避

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以贵州民族文化网上博物馆为例论海尔事件营销传播的品牌效应

孟航宇 (8.23) 陈福宝 (8.24) 董华峰 (8.26) 刘照娟 (8.28) 张琦沛 (8.30) 张利安 (8.31)

解读电视传播中语言主体的转变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霸权

“山寨”热的传播学分析

实现媒介与媒介批评的良性互动

孔子劝服性人际传播模式的推演及对后世的影响

马兰州

刘晨曦 (8.33) 朱信良 (8.34) 王煜 (8.36)

鹤文化的传播价值与媒体传播“第二社会”中的消费者行为特征从叙事学的发展中初探媒介叙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综述

欢 (8.37) 宦晓渝 (8.38) 刘堂灯 (8.40) 陈

论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发布的原则与策略提升环保传播能力, 促进低碳经济建设

史立英

胡冰 (8.42) 逯彦萃 (8.44) 刘森 (8.46)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原因及效应揭开谣言的神秘面纱

热点事件报道与媒体社会责任新媒体的公共危机传播效能研究新词传播中的话语权力分配

莫张

文 (9.4)

洁 (9.6) 罗聿言 (9.8) 杜

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多维度实证研究媒介融合下传媒监管模式的变革

江 (9.10) 李红祥 (9.12)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以两会新闻报道为例

岳余

琳 (9.14)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变革对广告传播的影响论卡尔·曼海姆对批判传播学派的影响

霖 (9.16) 李志强 (9.18) 杨晓 (9.20)

从“中华女”事件舆情裂变谈媒体的“权力异化”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导向需求

———以重庆“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为例

黄琳城 (9.22)

手机广告媒体公信力研究

王洪涛 (9.24) 肖进贵 (9.27) 冯雅颖 (9.28) 张显龙 (9.30)

媒体角色的转变与公共新闻的发展趋势世博语境下国家形象传播的修辞使用数字时代电视新闻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论当代电视文化的媒介立场

———基于个案的媒介奇观化分析

陆婷婷

张青峰 (9.32) 廖俊玉 (9.34) 朱义华 (9.37) 严小芳 (9.38) 甄珍 (9.40)

跨文化视域下对外报道话语对接路径外宣翻译与报道中的政治意识

媒介融合与人的多媒体特性

论突发事件中政府舆论导向机制新媒体时代如何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传播失效如何界定

丹 (9.42) 李金玲 (9.44) 黄

公共危机事件后的社会传闻———以“7·5”事件为例

王忠国 (9.45) 李庆磊 (9.47) 王

国产电影对外传播策略探析论党报评论的立体化传播突发事件报道的媒介价值

李艳芳

刚 (10.4) 乔仁慧 (10.6) 徐建太 (10.7) 刘坤 (10.9)

玉树地震理性化报道的几点思考对有关健康的伪科学的传播学分析透视政府“打黑”行动中的媒体观

———兼论有效利用媒体在群体舆论中建立共识机制

黄琳城 (10.10) 胡杨 (10.12)

都市类媒体中农民工形象流变研究央视电视新闻改版的形式美学思考论新闻传播的人文导向与审美追求舆论形成中的意见转向机理

董小玉欧慧玲宋

幸 (10.15) 王珊珊 (10.17) 陈李曦 (10.19)

克杜俊伟

全球化语境下新疆的对外传播分众化时代新媒体的作为

丽 (10.20) 殷大伟 (10.22) 马周骁 (10.23)

张壁耕马兰州

苏秦劝服性传播中心路线的运用策略美国新闻业的“重建”及其未来趋势Web2.0:从大众文化到专业文化

侠 (10.25) 农民庆 (10.27) 王

从精英到大众

———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李军伟

张瑜 (11.4) 宁海林 (11.6) 梅

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在图像传播中的应用

季播及其中国化创新策略中国体育电视的现状解析

张子沙

慧 (11.8) 康 (11.10)

当代假新闻之三大怪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2001~2009“十大假新闻”内容分析的思考现阶段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困境与策略

胡颖 (11.13) 李宗山 (11.14) 韦文杰 (11.16) 张凤辉 (11.18) 刘江娜 (11.19) 焦若薇 (11.21)

人肉搜索基于长尾市场的经济作用大众传媒品牌的构建要素

女性主义研究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应用新形势下新疆地区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创造城市形象的动态象征符

———解析上海形象宣传广告《上海协奏曲》网络视觉传播的批判与反思

闫坤王志永李杉

李杨阮

航 (11.22)

蕾 (11.24)

新媒体与大众知识空间的构建

毅 (11.26) 范玉明 (11.28) 林小燕 (11.30)

“微博”传播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微博客流行的学理思考

新疆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履行现状

肖燕怜 (11.31) 吴红梅 (11.33) 张晨光 (11.34) 朱颖华 (11.36)

手机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前景分析心理层面的新闻真实性探析

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统战网络传播的发展———基于广东高校统战网站的实证研究即时通信传播行为的舆论影响力

陈少徐任洪涛

张晓冰 (11.38) 任雅仙 (11.40) 石全玉 (11.42) 张光辉 (12.4) 谢卓华 (12.6) 吕

简论大众媒介的公信力重视社会热点问题

搞好突发事件报道

新语境下中国—东盟博览会传播策略研究

电视文化———消费社会中视觉文化的主流形态论新媒体时代报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萍 (12.8) 宇 (12.10) 柯 (12.12) 彬 (12.14)

施李罗

消费主义语境下情感节目的热化现象人本价值是新闻传播多重价值的核心大视野传播下宣传片创作的误区

———以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为例我国电视健康节目发展历程与现状调查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选择自然类纪录片的思维品格

李新颖 (12.16) 吴雨蓉 (12.18) 邹迎九 (12.20) 赵羡彩 (12.22) 郭讲用 (12.24) 武鸿鸣 (12.27) 刘

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

少数民族地区报业市场化制约因素及转化分析我国民族体育大众传播价值分析

燏 (12.28) 杜国如 (12.30) 刘含玉 (12.31) 李忠伟 (12.33) 葛婷婷 (12.34) 刘光磊 (12.36)

体育报道中媒介形态的特点

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嬗变网络传播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手机电影的影像语言特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传播技巧

媒体经营

媒介经济学在影视作品生产中的应用———以真人动漫版为例

李万

闯 (1.26)

宁波户外媒体“分时—分众—分地”的运营模式论公共危机事件中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困境浅析杂志的事件营销

李兴远

剑 (3.69) 王春玲 (3.70)

———以时尚生活类杂志为例期刊的品牌与构建

丁张

莹 (3.72)

妙 (4.62) 郭庆祥 (4.64) 李鸣春 (4.66) 佟雪娜 (5.182) 温志彧 (6.74) 刘志峰 (6.76) 吴雁汶 (6.78)

地方媒体的网站盈利模式

赵胜潮

殷艳芳

论媒介产品的选题开发与深化

从产业价值链角度看美国音乐产业中原文化背景下的河南创意产业媒体品牌生态管理的结构体系研究“动感地带”的品牌策略

樊玉萍

于尔东

融合新媒体优势

强化核心竞争力

———报业集团进一步做强做大的策略及方法浅议

李中华 (6.80) 时

MTV:跨国传媒公司的全球化样本

杨欣欣

龚 (7.51) 王成文 (7.53) 马德斌 (9.125) 孙笑非 (10.51) 黄裕峯 (10.52) 苏静怡 (10.54) 甄巍然 (10.55)

媒介融合背景下河南卫视的运营创新活动营销:媒体创收新模式

河南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地区旅游经济简论新闻媒体的经营战略

手机出版的三种模式

4R营销理论在传媒领域的应用

新时期报业发行结构的调整和创新关于传媒集团的思考

石大东 (10.57) 王

兰 (10.58) 王小萍 (10.59) 石大东 (11.151) 李天姣 (12.102) 陆静 (12.104)

简论党报经营中的行政化和市场化恰当地调整报纸的广告经营工作优衣库品牌的网络营销策划

奥克斯时代《纽约时报》的经营管理

崔新宇

传媒观察

从《丑女贝蒂》看跨文化影视传播的全球化融合湖南卫视的“主持人群”现象分析

刘玮波

王正友 (1.28) 覃晓玲 (1.30) 周少慧 (1.32) 陈琳 (1.34)

简析非本土偶像剧在中国内地的流行魔术类节目为何走不远?

手机报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以《抗震救灾手机报》为例

王丽 (1.35) 王一晶 (1.37) 张小平 (1.38) 白瑞霞 (1.40) 熊

中国城市品牌形象打造的误区和对策快乐女声:大众狂欢下的商业舞台

电视媒体与聋人手语之路

论融媒时代中媒体间的交互性

炜 (1.42) 袁小轩 (1.44) 杨

从“周久耕事件”看网络舆论对报纸新闻框架的影响探析《九点半》的成功之道

晓 (1.47) 维 (1.48)

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治理全民狂欢时代的平民选秀

———解读2009“快乐女声”的传播学平民选秀节目的无意识理论解读

潘冬珂 (1.50) 易鸣璇 (1.51) 王洁 (1.53)

地方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宁波市农民工媒介使用调查及对策《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传播效果研究

刘荣包凌雁

静 (1.54) 景元丽 (1.56) 于徐

3G时代手机出版的分众化传播策略荣辱观教育中的网络传播

淮 (2.46) 孙建明 (2.48) 李宗诚 (2.50) 何鑫 (2.52)

手机报在我国兴起的原因与发展历程《时事直通车》时尚策略解析

双重压力下的报纸生存空间

———从年轻读者的问卷调查看报业的发展《成都日报》国庆六十周年的报道策划

龚汉岚 (2.54) 贺晓航 (2.56) 李妍 (2.57)

由三鹿奶粉引发的食品质量安全危机报道网络时代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角色

———以“艾滋女”事件为例

弓伟波 (2.59)

免费杂志在哈市高校中的存在现状

李友志

李莹苏一凡

张冰 (2.60) 罗嘉文 (2.62)

广东高校民主党派成员的网络行为与态度脚踏实地克服浮躁

———从“交警回应网帖质疑”的报道说起新闻媒介在农村传统孝道传承中的作用市县广播电视推广普通话的作用

杨国蕊 (2.64) 丁文林 (2.67) 陈正玉 (2.68) 杨晓茹 (2.70) 袁川晔 (2.72)

冯敏强张红梅

论新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的建立新媒介时代下中国流行音乐产业发展的前景英语频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作用及路径

———以广州电视台英语频道为例

杨凯 (2.74) 洪兴科 (2.76) 陈

农业科教影视片的历史足迹与创新发展电视气象节目的发展现状

胡云丽

斌 (2.78) 馨 (2.79)

不断增强的中国对外传播的服务意识

钟中国纪录片理念的变化轨迹

董王

进 (2.81)

“宅经济”时代的新媒体广告策略刍议边缘群体的话语表达

艺 (2.82) 邱立楠 (4.55) 廖海玲 (4.56) 摆琴 (4.58)

《杂文报》的批判与批判的《杂文报》“小沈阳”现象辨析

杨先顺

职业素质与电视深度报道

———以《新闻调查》和《深度105》为例

于晓敏 (4.59) 张

灾难性突发事件报道的完善策略及发展趋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色比较

爽 (5.36) 李剑欣 (5.38) 刘枫 (5.40)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现实批判表达与构建

———《纽约时报》“7·5事件”报道的话语修辞分析国内媒体塑造的非洲形象

巍 (5.42)

———基于对《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定量分析热点事件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公共性的实现———以《新闻1+1》为例

亮 (5.44)

李晓芳 (5.45)

提高我国传媒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分析

陈新华

芳 (5.46)

从电视媒体的宠儿到网络媒体的明星———中国电竞报道绝望中的希望

周仲洋 (5.48) 庄佳 (5.50)

媒介与女性主义传播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报网融合实践“生活政治”理论与电视民生新闻报业数字化面临的问题与解决路径从足坛黑幕看媒体监督的作用

宏 (5.51) 张慧娟 (5.53) 张士贤 (5.54) 汪兆年 (5.57) 赵晓芳 (5.58) 周黄

郝建国

张浦强

高培军

“图文书”热销背后的冷思考

企业突发事件及与媒体沟通策略

莉 (5.60) 冯仕妍 (5.61) 张正伟 (5.63) 郭赫男 (5.64) 鲍锋 (5.66)

从番禺垃圾焚烧厂事件看公民媒介素养构建党报民生评论发展的新趋势

从“雷人语录”看政府官员的媒介素养教育党刊如何从主流媒体向强势媒体发展

大众传媒———流行语规范化的前沿地论女性形象在媒体传播中的缺失

蔡周

旭 (5.68)

琼 (5.70) 孙传宝 (5.73) 陈

对地方传媒传播地方特色文化的思考凤凰卫视栏目的“广告宣传”

彭爱萍

奕 (6.40) 赖庆梅 (6.42)

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发展策略体育专业电视频道发展的模式

———试论广东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发展历程西方电视体育解说中的种族偏见研究

董魏

珂 (6.44) 伟 (6.46)

电视剧文本符号建构的超现实神话———以电视剧《蜗居》为例

李振委 (6.48) 孙风华 (6.50) 梁伶俐 (6.52) 肖桂来 (6.54)

电影《孔子》的大众文化传播策略解读《大河秀典》独特的传播方式

从境外媒体报道导向看广州亚运对外宣传对策对外报道灾难事件时的价值观导向策略

朱玉尊

———以《人民日报 (海外版) 》为例

黄卫星

吴丹 (6.56) 黄玉良 (6.58) 袁泽斌 (6.60) 陈艳花 (6.62) 谭

用新媒体擦亮中华老字号餐饮业品牌粤语电子传媒发展小史

新媒介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利用互联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休闲体育与体育传媒的互动探析

宏 (7.56) 陈文远 (7.58)

范美玉

电视传播中的“儿童本位”缺失现象《星光大道》成功的奥秘

戈广安

王志华 (7.60) 别松梅 (7.62) 毛颖辉 (7.64) 马晓虎 (7.65) 蚁

网络娱乐文化背后的利益与责任陕西电视民生新闻的走向

传媒消费主义与网络“哥”“姐”热现象解读《新周刊》的“城市话语”

畅 (7.67) 郝思远 (7.68) 林娅楠 (7.70) 师高民 (7.71) 程新晓 (7.73)

关于男性时尚杂志的几个问题

“最美小学校长”的新闻在高校产生的影响网络书店对出版产业链的影响及作用

西部地区报业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以银川市居民为调查对象

姜文姬 (7.74) 陈丽平 (8.47) 王琰 (8.50)

浙江欠发达地区农民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和谐传播视域下的电视灾难报道

对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解读———以《百家讲坛》为例

罗坤瑾 (8.52) 周志平 (8.54) 夏吉英 (8.56)

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常州媒体弘扬地方文化的策略

河南当代艺术传播的新生力量———石佛艺术公社发展探析传媒助推中国英语

罗颖 (8.58) 张凤琴 (8.60) 景鹏 (8.61)

从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看传播伦理民生新闻与中国电视的现代性

李刘

慧 (8.63)

对广州电视台发展的新期待

琼 (8.64) 冯上斌 (8.66) 何丽 (8.69)

高校学报发展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从“动新闻”事件谈新闻报道的创新红色经典影视对大学生的影响

方月婵

吕李

敏 (8.70)

传统媒体的境遇和方向

萍 (8.73) 宦晓渝 (9.48) 鲜慧君 (9.50) 刘

手机报发展困境及出路探析

西安媒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建构手机媒体现状及问题

李育林

维 (9.52) 刘天成 (9.53) 贾楠 (9.55)

地方电台如何走好类型化广播之路网络环境下传播理论的变化

央视新闻频道何以成功变脸

牛王

娜 (9.56)

全球性媒介事件对国家软力量的影响

云 (9.57) 杨泽华 (11.44) 李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经济新闻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杨宁芳

楠 (11.46) 陈广宁 (11.48) 薛迎宾 (11.50)

论提升经济新闻的服务性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和隐忧框架式的灾难报道

乔洁琼

———以《南方周末》的“哀玉树”特刊为例多元无知与“偷菜”的流行

黄李张

清 (11.52)

兵 (11.54)

大众传媒视角下的“开心农场”现象从涵化现象看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报道

露 (11.55) 杨冬霞 (11.57)

中国影视业如何面对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由“全世界都在跳《Nobody》”想到的主流媒体传播策略分析

兰韩

玢 (11.58)

姝 (11.60) 陈万怀 (11.63)

《感动中国》的议题设置效果分析媒体在性别消费中的自我迷失

———泛读2010年上半年《瑞丽·裳》电子杂志娱乐至死

荣 (12.38)

———以改版后的《天下收藏》为例

覃晓玲 (12.40) 长春房地产类报纸的同质化竞争

薛俊生

李金宝 (12.42)

现代广告

我国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电影植入式广告的传播效果研究———以《疯狂的石头》为例

巢桂芳 (1.58)

金若沙 (1.60) 曾振华 (1.62) 贾

城市品牌形象定位及其广告策略

体验传播时代的体验广告———影视短片广告广告的舆论引导功能

毅 (1.63) 徐海涛 (1.65) 谭

郭小红夏远升黄

论广告设计的“四美”

利 (1.66) 汤晓山 (1.68) 郝一民 (1.70) 马文 (1.72)

应用型广告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电视广告对女性消费的影响力论广告创意的主元素理念

露朱雪梅

中国的幌子广告

王黄

君 (1.74)

广告在报纸品牌构建中的影响力电视广告中家庭情感的运用

段淳林

珏 (1.75) 胡亚婷 (1.77) 李

电视广告符号消费过程解读广告图像的叙事特征

雷鸣丁敏玲

丽 (1.78) 成毅涛 (1.80)

从广告产品类别的变化看消费需求的转变———以1982年~2008年《新民晚报》为对象广告叙事结构的符号学分析

吴辉 (1.81) 林敏芳 (1.83) 邵馨颖 (1.84) 戴丽娜 (2.84) 祈晓霞 (2.86) 汪丽珺 (2.89) 程景红 (2.90) 张

名人在广告中失范的表现及对策广告伦理:批判VS辩护

认知心理与广告语言

党报广告如何“杀出重围”

数字电视时代电视广告的发展策略户外广告中的景观设计研究

邬建中

颖 (2.92) 津 (2.94)

面向低龄受众的电视商业广告设计广西旅游广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中国旅游报》中广西旅游广告的分析跨媒介新闻生产的瓶颈及对策

吴晓山 (2.96) 李红祥 (2.98) 程景红 (2.100) 张

Web2.0下的网络广告投放策略广告英语的语言偏离

锦 (2.102) 相喜伟 (3.83) 陈茜 (3.84)

现代女性主义批评视阈下的广告女性形象电视广告设计中儿童形象的运用

短信广告的模式创新与发展策略公益广告的语言问题及对策

琳 (4.68) 王文征 (4.70) 张蒋娜 (5.75)

广告视觉传达艺术特征探讨

Pixazza图片植入式广告在中国的可行性接受美学视阈下的儿童电视广告创意

房杨

哲 (5.76)

靖 (5.78) 赵巧利 (5.80) 王淑侠 (5.81) 叶华潭 (5.83) 詹沐清 (6.82) 刘

论广告语标题的有无

英文广告中的语用预设类型分析论广告翻译中的文化调和策略论提升中国影视广告的传播效果论海报广告的设计

张莉黄山涯

琳 (6.84) 朱玉红 (6.85) 成毅涛 (6.86) 孙

我国媒体如何做好公益广告论广告传播内容的商品化

广告语境中拟态环境的建构与失衡广告招贴画的设计要素

会 (7.32) 范宏倩 (7.34) 李

报纸广告引发注意力的设计要素对公益广告中文化心理的反思

征 (7.35) 鲁晓霞 (7.36)

今年央视春晚的植入式广告

朱秋霞 (7.38) 王

新加坡公益广告中恐惧诉求的运用

冰 (7.39) 纪栋妮 (7.41) 朱敬民 (7.42) 罗继磊 (7.43) 唐景录 (7.45) 李明福 (7.46) 孙肇伦 (8.89) 周国华 (8.90) 相喜伟 (8.92) 张瑞 (8.93)

3G背景下手机广告的发展弊端广告受众对广告图像的理解

媒体广告价值的评价标准

党报广告实现快速增长的思考

模糊评判和熵值法与电视广告传播测评网络时代报纸分类广告的运作策略

工业旅游的广告宣传策略广告批评的内涵与功能

周建梅

从“三碗不过冈”看《水浒传》的招幌广告我国性元素广告的现状及发展

力 (8.95) 常燕民 (8.96) 蒋洁瑜 (8.98) 马

论增强手机广告的公信力

好莱坞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妖娆罂粟还是带刺玫瑰

郑新刚

———“色托邦”里的性诉求广告审美效果探微英语广告中模糊词汇的翻译方法

张素华关家玲

罗郑薛李李

奕 (8.100)

伟 (9.92)

论影视广告的色彩设计

媛 (9.94)

广告文本中的女性异化现象

敏 (9.96)

“病毒式广告”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与博弈商业广告中的社会文化责任

佳 (9.98) 郭晓霞 (9.100) 侯秀芳 (9.102) 张

植入式广告存在的问题

我国期刊广告的经营策略和行业规范广告设计中的民族化元素

静 (9.103) 陈祖贵 (10.38) 冯

于娜田爱香

电视广告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游戏因子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房产广告文化诉求的问题及对策平面广告的视觉吸引力与说服力英汉广告文化的介入及翻译

军 (10.40) 宁丽美 (10.42) 熊文军 (10.43) 刘琳 (10.45)

浩 (10.46) 陈卫民 (10.47) 段光欣 (10.49) 孙利平 (10.50) 江周

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学艺术的互动关系“小”商标如何撬动广告“大”舞台

当代广告传播的困境与突围广告媒介的创意价值

明 (11.68) 邹红梅 (11.70) 孙荣欣 (11.72) 张

USP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论植入式广告的应用及管理

动漫形象与技术在现代广告中的运用新媒介发展对广告主体的影响

宁 (11.74) 魏加晓 (11.76) 黄晓薇 (11.78) 熊文军 (11.79) 张

强势劝导的广告促销

我国汽车广告创意的价值取向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广告创造价值广告引人注意的方法解析

慷 (11.81) 邹红梅 (12.50) 苏福星 (12.52)

电视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闻香识女人

尹红斌

———女性主义理论与国外的香水广告电视广告与栏目剧的双赢发展模式

郭玮 (12.54) 林家栋 (12.56) 张少元 (12.58) 甘世勇 (12.60) 冯

“无痛人流”广告中“女性范例”的符号生成机制小电影广告模式初探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播出现状误导广告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户外LED广告投放探析

顾春先

汪曾珍刘志勇

瑞 (12.62) 曹山泉 (12.64) 熊文军 (12.65) 成毅涛 (12.67)

视觉体验的转向与广告图像叙事3G时代手机视频广告发展初探媒介技术发展与广告传播形态

许李

波 (12.68)

鹏 (12.70) 张菊兰 (12.71)

新疆平面媒体广告发展特点及承载分析

报海钩沉

彭翼仲在晚清启蒙宣传上的创举严复与“国闻报”

余鹏 (1.86) 王金珊 (1.88)

从中国中心到胸怀世界

———“开眼看世界”与近代中国的国际传播活动文学创作中报人角色的凸显

叶青青 (1.89)

———张恨水以新闻思想编副刊蔡元培的新闻出版思想

韦金艳 (1.91) 蒋广学 (3.74) 阳海洪 (4.61) 陆

从《湘报》广告看湖南维新运动的特点印尼早期的华人报业先驱及其影响《申报》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然 (5.110) 刘立红 (5.112) 刘光磊 (5.113)

论陈布雷的新闻评论

《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贡献“九一八”事变前后《国际协报》的社评《申报·自由谈》与现代上海市民文化

黎妮晓宇 (5.115)

王翠荣 (5.116) 陆玉芹 (5.118) 丁亚韬 (6.184) 徐新平 (7.49) 景东升 (8.74) 朱季康 (8.76) 李志强 (8.78) 徐昊天 (11.106)

我国外事报道的纵向扫描论维新报人的言论写作思想孙中山先生如何利用新闻传媒

苏中根据地报刊对大事的回应方式《东方杂志》办刊宗旨的演变

顾亚欣石雅洁

20世纪初叶的《青岛官报》在低谷中踟蹰前进

———论1911年~1918年《东方杂志》的西学传播道路略论《大众生活》周刊的内容特色

潘晓婷 (11.108) 陈文耀 (11.110) 李时新 (11.112) 李向东 (11.114) 孙俊华 (12.76)

上海小报《晶报》的市场沟通策略

《申报》与1923年财政部私印印花税票案反思“巴金逝世”中的“媒体声音”

胡景敏

办报经纬

学报编辑应具备的五种意识

任宝旗 (1.92) 郭雅洁 (2.120) 刘

《法制日报》法制新闻的采写特色“软化”媒体的经济新闻

楠 (2.122) 王秉龙 (3.105) 周海鸥 (3.106) 郭炳徳 (4.71) 张晓宇 (4.73) 申洪雨 (10.128) 郭琳 (10.129)

从百姓需求看如何增强报纸的指导性高校学报校对质量管理模式初探

负责任的批评是疗救社会弊病的良药论儿童报纸新闻版的内容特色

王佳琦

找准角度

突出主题

用光影留下岁月痕迹

网络传播

网络新技术与网络经济发展网络民间话语的瑕疵及其净化

宋伯东

张海成 (1.94)

———从新媒体的崛起看“民声”表达机制的稚嫩论网站艺术设计

王志华

戈广安 (1.96) 赵锡源 (1.98) 吕

基于网络媒体中文字元素的审美与运用论网络舆论与现实社会的互动

村 (1.99) 颖 (1.101) 水 (1.102)

张徐

从艺术角度谈计算机游戏

刘永奎

网络受众的存在认定

王振宇 (1.104) 刘红春 (1.105) 朱立峰 (1.107) 邓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与对策QQ传播———弥合“知沟”的利器

丽 (1.108) 陈少徐 (1.110) 应吉庆 (1.112)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失范与重构从伊朗大选看网络博弈

网络广告何以会超越报纸广告———以博客传播视角为例

靳子亭 (1.113) 程新晓 (1.114) 荣

简论Web时代的编辑“把关”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磊 (2.103) 范玉明 (2.105) 程倩 (2.106)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博”发展分析政府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传言危机我国网络传播研究十年状况综述

———以四种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例网易在网游市场的竞争力分析

王徐

井 (2.108)

寒 (2.110) 卜松涛 (2.112) 杨秀峰 (2.113) 黄艳姗 (2.115) 许永 (2.116)

做好网络新闻报道单元

论当前我国绿色网络舆论的营造Web2.0下网络新闻的传播特征新媒体影像的传播与接受特点从邓玉娇事件看网络传媒的公共性三网融合, 开启媒介融合大时代

祯 (2.119) 常凌翀 (3.44)

消费·内爆·超真实———浅析虚拟社区

李师周

卓 (3.46) 静 (3.48) 珂 (3.50)

Web2.0与网络编辑的用户观

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中国风”网站引导动画的文化传播———兼谈《听涛阁》网站的UI设计

勇 (3.52)

SNS网站与传统新闻媒体的“开心”碰撞———以开心网与新华社电视合作为例

欧慧敏 (3.54) 朱海强 (3.56) 赵树旺 (3.57) 范秀红 (3.58) 韩玉花 (3.60) 李纬明 (4.37) 党子奇 (4.38) 刘行芳 (4.40) 任宝旗 (4.42) 林荧章 (4.43) 伍丽群 (4.45) 马婷 (4.46)

网络媒体新闻的伦理研究

格广民

社会危机事件中网络传播的优劣势分析博客传播功能的商业化延伸

张巨才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镜像

近年来国内人肉搜索研究综述网络恶搞的传播伦理

3G网络技术教育功用反思网络编辑的问题及应对

闫志琴

从一则假新闻看网络新闻标题的功能转变点击率与网络媒介公信力的缺失研究

网络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策略研究网上的群体性事件及政府应对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网瘾关系模式

王秋菊

冰 (4.48) 李向华 (4.49) 赖胜兰 (4.51) 吴敏娟 (4.52) 王贾

第16届亚运会官方网站改版成功的启示网络为女性开拓新空间

微博时代的新挑战

威 (4.54) 袁付成 (5.134) 赵西敏 (5.136) 王川 (5.138)

Web2.0信息环境下的受众心理对大学生上网目的的调查分析网媒与企业危机传播

赵会民

电视科普片中计算机动画的应用论互联网时代高校报的“转型”网络新闻评论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陆王

岳 (5.139)

云 (5.140) 马丽敏 (5.141) 媒体网站的服务功能浅析

赵胜潮

殷艳芳 (6.64) 吴卫华 (6.67) 罗

网络视频网站发展的问题与出路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

华 (6.68) 韩书庚 (6.70) 顾显跃 (6.71) 朱薛超 (7.84) 詹

网络评论的语言特点

论高校“红色网站”建设与大学生闲暇教育火星文与网络话语

何蓓蓓

视频分享网站的大学生受众研究大学生的网购问题

骞 (7.86) 石军刚 (7.88) 徐洪升 (7.89) 张永霞 (8.127) 宋晓楠 (8.128) 黄志申 (9.58) 黄

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消解对策网络新闻的特点及对编辑的要求

Twitter:新媒体时代话语权的交接对“网络质疑”的理性探析

透视网络新闻的民间立场网络时代的媒介时间初探

健 (9.60) 朱剑虹 (9.62) 刘静 (9.64)

高校网页翻译中的问题及对策

城乡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以商丘地区为例

郝辰宇 (9.66) 苏

北京城乡中学生网络使用之异同研究即时通信的传播特点及影响

艺 (9.68) 露 (9.70)

简论视频网站发展的新特点

———从酷6网对玉树地震独家视频报道谈起网络语言对母语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影响

邓年生 (9.71) 张

颖 (9.74) 宋淑芬 (9.76) 宋杨 (9.77)

网络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对策论高校校园网络媒体的建设

张立祥

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特征与导向网络广告传播的交互性研究

辉 (9.79) 柴华方 (9.80) 陈周

公共知识分子的网络意见领袖作用浅谈手机微博及其发展

旭 (9.83) 马晓敏 (10.28) 罗

网络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华 (10.30) 冯结兰 (10.31) 陈

网民关于文化产业政策的意见和态度传统媒体与手机媒体的依存和互动英语新闻在线阅读技巧

妍 (10.33) 张青荣 (10.34) 龙春晖 (11.82) 贾桂军 (11.84) 徐

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

青岛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研究论网络媒体相对传统媒体之优势社会化搜索的营销价值研究

蔡文艺牛建丽

水 (11.86) 范梦圆 (11.88) 李德敏 (11.90) 马柯 (11.91)

论网络新闻价值取向

平面设计在网页编排中的应用“自媒体”狂欢时代需自省

———微博客生存状况之思考“人肉搜索”现象刍议

陈莉 (11.93) 李庆磊 (11.94) 张莉萍 (12.158) 高慧 (12.160)

李艳芳杨清波

网络问政的传播特征与引导艺术“微博”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大学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问题

———“全球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评介新闻评论定义的语义学探讨

朱清河 (1.116) 曾丽红 (1.118) 张崇智 (1.120)

新闻英语中常见的新闻体裁及其结构讲方法重实践

———《电视节目策划》课程的教学模式

丹 (1.122)

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特征

张慧婷 (1.123) 苏福星 (1.125) 杨云萍 (1.126) 吴

英语专业八级听力考试中新闻英语的特点先进教师宣传中的善与美

论英语财经新闻的译名统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与管理

冬 (1.128) 徐保山 (1.129)

网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与对策

李忠春

宋佳音

石日顺 (1.131) 侯欣洁 (1.132)

大学生手机新媒体媒介素养刍议穿行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白鹿洞书院的教育理念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启示

龚祝义

程丽华 (1.134) 杨永强 (1.135)

《电视播音与主持》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我国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

宋家陵

刘邦凡

王雷

磊 (2.139)

省属地方本科院校形象传播的现状与问题广告素养教育模式浅探

扬 (2.140) 郑笑眉 (2.142) 徐

张歆陈俊波

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

水 (2.144) 何春根 (2.145)

大学语文教学应着重情感教育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以Sketch Up在展示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为例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华亦雄 (2.147)

———以江西高校为例

彭娟赵正阳朱璇

梁长荣 (2.148) 关文波 (2.150) 张瑞坤 (3.108) 任志萍 (3.110) 乌琼芳 (3.112) 李晓蓉 (3.113) 罗筑娟 (3.115) 王祖明 (3.116) 董媛媛 (3.118) 韩翠丽 (3.119) 黄红娟 (3.121) 肖

论高校校园媒体的运作方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非言语传播

大众文化语境下体育新闻的语言倾向性当前报纸编辑的角色特征

类型化电台与专业化电台的区别论中西方讣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对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辩证认识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现象

韩晶晶

新闻评论功能的四个层次

陈世华

新闻报道中常见隐喻的主观性负面意义从受众理论出发提高我国体育解说水平如何深入挖掘社会体育新闻

宁 (3.122) 廖慧平 (3.124) 常清臣 (3.126)

河南大学生体育新闻需求及影响调查网络时代的“麦哲伦”

———博客辅助教学的文化思考

张利娟 (3.128) 姜晖 (3.130)

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分析的有效途径广告课堂教学的现场驾驭技巧初探新闻采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王泽霞

浩 (3.131) 梁长荣 (3.133) 梅陈

声乐教学中的语言运用原则借网媒提高大学生信息能力

馨 (3.134) 尚海永 (3.136) 宋立 (3.137)

马桂艳刘海涛

Blog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涉外英语广告创作及品牌命名中的跨语言传播英汉新闻标题的异同及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对一所高校学生舆情表达渠道的调查

吴张

冬 (3.139)

磊 (4.86) 罗新宇 (4.88) 杨嘉嵋 (4.90) 胡军 (4.92)

突发事件中新闻报道的法治视角

体育新闻娱乐化中的现象及对策研究外国商标中文译名的汉化趋势

微 (4.94) 杨嬿琳 (4.96) 姜金明 (4.97) 赵

日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如何化解灾难事件采访中的二次伤害怎样迎接下一个奥运会的报道周期?提升英语新闻听力的策略探析

张仕勇 (4.99) 李

洁 (4.100) 郑彦离 (4.102) 章华民 (4.103) 石拓 (4.105)

公文的内容雷同原因何在?

新闻英语听力教学策略中的图式构建影视传播对阅读心理与方式的影响

论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构建高校德育信息传播的新途径

邓金王

青 (4.106)

艳 (4.108)

对写好消息的理性思考

哲 (4.110) 米格智 (4.111) 户松芳 (4.112) 孙文清 (4.114) 国秋华 (4.116) 洪

利用场景模拟培养图片摄影的能力“泛专业化”与专业价值理念

论广告学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论新闻传播教学的“教”与“学”论奥林匹克精神对大学生的影响

熊 (4.117) 马瑞敏 (4.119) 乐

传媒素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位置互联网“极化现象”研究综述

媛 (4.120) 栗文达 (5.84) 龚立堂 (5.86) 肖爱萍 (5.88) 曹蔓 (5.90)

美英报刊中新闻导语的写作特色怎样抓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对外新闻报道中文化词汇的转换英语新闻中的委婉语现象

体育新闻传播生态系统的特征与结构论经济新闻人才的培养与锻造

娜 (5.92) 崔文辉 (5.94) 贵永玲 (5.95) 闫赵

体育报道中战争隐喻修辞现象研究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坤 (5.97) 韩书庚 (5.98) 张英莉 (5.100) 何庆梅 (5.102)

从新闻引语报道模式看意识形态蕴含论高校校报的创新与发展

浅析“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从“不折腾”译法谈起

王丽 (5.104) 黄鸣刚 (5.106) 王少娣 (6.100) 胡晓丽 (6.103) 任凤梅 (6.104) 蒲晓彬 (6.106) 冯艳丽 (6.108) 李漫 (6.110)

社会转型视阈下的网络危机传播对近年来媒体流行词的英译研究简析英语新闻标题的修辞特色互文视域下的英汉新闻语篇分析论新闻文本活动流程中的主旨论体育新闻的娱乐性与娱乐化读《中国新闻社会史》有感

高校广告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出路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论心理因素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英文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新闻媒介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王庄

艺 (6.112)

伟 (6.113) 王宇锋 (6.115) 董又能 (6.116) 郑永红 (6.118) 易娅莎 (6.119) 林

新闻专业实习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解析

静 (6.121) 邹卫放 (6.122) 徐

论创新实干型工科人才培养

刍议英语新闻翻译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农科英语的文体特征与翻译策略

燕 (6.123) 孙俊豪 (6.126) 刘禀诚 (6.128) 周

栏目牌号与汉语标题

论树立新闻记者的社会主义荣辱观2009年度编辑实务研究概述

琼 (6.130) 杜建华 (7.92) 蔡文珺 (7.94) 焦凤梅 (7.96) 包春芝 (7.98)

地方英文报纸的定位和发展重心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效探析体育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浅议新闻报道中的渲染

何斌彭焕萍

杨白

华 (7.99) 贵 (7.100)

媒体融合视野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以写促说”

———英语口语教学的一种模式

徐剑英 (7.102) 王保安 (7.103) 廖卫华 (7.105) 姜

英语广告中的仿拟现象及汉译策略新闻教育要注重提升媒介信息素养论创业设计

莉 (7.106) 李晓娟 (7.107) 杨斌 (7.109)

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英语写作教学论提高独立学院考试管理水平

霍素彦

论广告教育的价值链重塑

浩 (7.110) 李红光 (7.112) 陈陈

主持艺术对教师亲和力的借鉴作用写好英文新闻的标题

梁卫格

宓 (7.114) 陈洪英 (7.115) 郭志斌 (7.117) 张学霞 (7.118) 李雪梅 (7.119) 关晨 (7.121)

华文教育与庐山地域文化渗透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新闻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宁夏地区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

论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新闻翻译的特点和策略

论加强母语文化的传播能力

合 (7.122) 贾宏宇 (7.123) 周冠琼 (8.102) 罗运琴 (8.104) 李雄燕 (8.105) 赵韦然 (8.108)

影视音乐欣赏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新闻报道的翻译:功能对等视角

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谢六逸的媒介素养思想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傅国春

英语新闻语篇及词汇特点分析新闻语篇的评价性资源分析

王廖

丽 (8.110)

麦 (9.106) 赵星植 (9.108) 应子康 (9.110) 罗璇 (9.112)

灾难性英语新闻的话语建构与事实再现古代文学课程与新闻人才培养

张红花

新媒体体育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定位新闻事实的认定及取舍

霄 (9.114) 范纯海 (9.115) 姚嘉五 (9.117) 张刘

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格的特点及翻译英语公告、通告新闻的文体与语体

中文广告英译时的语用预设失误图表的深度阐释功能

锦 (9.118) 李雪林 (9.120) 叶立刚 (9.122)

新闻英语隐喻的翻译

在“模拟公司”开展“业务”活动

———高校广告专业学生的一种培养方式新闻标题的制作特点

张素华 (9.123) 张

勇 (10.64) 周冠琼 (10.66) 张华伟 (10.68) 徐

新闻报道中“××门”的模因论阐释英语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省略法”在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运用法律英语与新闻英语的异同

燕 (10.69) 胡骑兵 (10.70) 沈国荣 (10.72) 张晓静 (10.73) 吴健 (10.75)

新闻英语的口译方法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电视体育报道的现状及改进方法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原因

鹿兰锋

黄刘

磊 (10.76)

枫 (10.78) 杜思民 (10.79) 毕长泉 (10.81) 杨明德 (10.82) 洪

新闻导语汉译中语言的文化差异论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的开发专题片的采访提问技巧

王丽娟

体育新闻的主要特征

熊 (10.83) 平 (10.85)

历史文化对我国体育新闻的影响

杨成伟

王论新闻写作的审美追求李建军 (10.86) 新闻报道的个性化问题杜海燕 (10.88) 关注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董凤翠 (10.89) 细节是人物通讯采访的关键王晖 (10.91) 简析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倾向孙新生 (10.184) 角度选择中的辩证思维蔡宁涛 (11.116) 论重塑报纸副刊的舆论引导力许莹莹 (11.117) 精品是鲜活“土特产品”

———兼评“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刘保全 (11.120) 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思想解析史雅娟 (11.122) 电视编辑的基本原则关欣 (11.124) 关于民族传统音乐教育问题黄玮 (11.126) 改进地方高校新闻写作课的思考荀洁 (11.127) 从访谈节目看采访中追问的运用张金桐屈秀飞 (11.129) 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创作类课程的设计魏佳 (11.130) 基于语域理论的新闻翻译研究于福清苏学雷 (11.132) 公共性和商业性夹缝中的新闻界

———重读《一个自由而又负责任的新闻界》任景华 (11.134) 网络语言文化与网络新闻郭爱莲 (11.136) 英文缩略词在新闻媒体中的借用刘长青 (12.79)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调查性报道黄钦 (12.80) 新闻事件中新词新语的认知心理机制李香玲 (12.82) 简析手机报的传播特点严励王冠辉 (12.84) 经济报道应具备的新闻伦理路鹃 (12.86) 英汉广告文体与翻译方法陈曦 (12.88) 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刘春智 (12.89) 要重视新闻采写编能力的培养康秀平 (12.91) 努力培养主持专业学生的亲和力李晓琳唐名刚 (12.92) 论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袁旭赵建林 (12.94) 培养高职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李科凤 (12.96) 商务英语新闻的语言特色及翻译王姬萍 (12.97)

新闻与法治

DV式新闻侵权问题分析张可 (1.137) 我国公民社会条件下的舆论监督问题孙玮 (1.139) 重新审视司法审判与舆论监督的关系纪楠 (1.141) 构建司法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刘倩 (2.176) 谈隐私权与言论自由权的合理平衡罗薇 (3.61) 互联网威客模式的法律规制研究张异 (3.63) 网络条件下的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谭锐 (3.65) 浅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杨爱仙 (3.67) 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陈宝英 (5.119) 构建法治环境下的新闻自由张旭东冯艳霞 (5.122) 用语义分析法重释“法的社会性”袁宏伟邹彩霞 (5.124) 探究新闻照片的著作权问题刘海燕袁海英 (5.126) 试析新闻采访权滥用的成因及危害孙海平 (5.128) 论如何保障新闻自由陈志杰 (5.131) 论对刑事新闻报道的合理规制郑志锋 (5.133) 民意和司法的冲突及对策王焕平 (6.98) 接受, 还是拒绝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对《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的拷问杨彬权 (7.83) 实质性相似的判断及其存在的问题刘汉波钟冬庆 (11.64) 规制“媒介审判”之机理探析唐海涛 (11.66) 刑事法律语言在新闻媒介中的应用赵惠 (12.74)

图书与情报

图书馆与大众阅读互动关系探析冯晓红 (1.142) 高校图书馆员的情商探微张美莉 (1.144) 编辑制作专题书目的思考与实践高川霄 (1.145) 图书馆在危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王立张学军 (3.80)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问题李青 (4.140) 期刊与高校数字化建设李健勇 (4.142)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汪斌 (6.133) 文化生态视域下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周青玲 (6.134) 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屈培红 (6.136) 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管永昌 (7.78) 图书馆柔性管理的新理念胡朝霞 (7.80) 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队伍的建设王亚芬 (7.81) 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分类控制研究赵新新 (9.128) 图书馆服务的人本化与个性化张静芝 (9.130) 图书馆员个人品牌与媒介作用周英 (11.154) 图书馆在青少年网络文化中的作用冯军 (12.100)

企 (专) 业报论坛

我国儿童报纸新闻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张晓伟王佳琦 (1.147)

出版广角

论医学科普期刊的创新张永霞 (1.148) 加强策划塑造品牌

———以《上海教育》杂志为例赵锋唐洪平 (2.174) 网络对出版编辑“六元”的影响杜可琦 (2.177) 学术期刊封面设计的美学审视张静 (2.178)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张玉梅 (3.77) 近代文艺期刊对现代期刊的启示王艳芳 (3.78) 浅议书籍装帧设计的整体性包敏辰李琼音 (5.107) 强化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王健东 (5.108) 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机制王健东 (7.76) 论期刊编辑的创新策划师广智 (8.130) 科技出版传媒联动的必要性及联动形式周海鸥 (8.132) 让新闻敏感成为出版人的基本素质杨彦玲 (9.131) 书籍的设计问题袁璐朱鹏 (10.166) 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活动的影响史春薇仲崇民朱伟 (11.152)

文化广场

从“娜拉”出走谈女性文化徐莹莹 (1.150) 刘向《说苑》的编撰体例高月 (1.152) 意象油画中所蕴涵的民族心理

———从水的特质中体会意象油画丁伟 (1.153) 藏族地区民居室内装饰风格探源华亦雄周浩明 (1.155) 仪式·景观·狂欢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文化解读向阳 (1.156) 叶德辉与《书林清话》李均民 (1.158) 我国钢琴文化的现代传播

陈李

瑾 (2.128)

西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利用状况

微 (2.130) 周独奇 (2.133) 李恒 (2.134)

从《天空之城》看宫崎骏对日本二战罪行的反思论孟子对孔子文艺思想的发展创新

直接面对经典

———杨义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创作与突破:文学豫军兴起十年

潘辛毅 (2.136) 王

颖 (2.137) 武海军 (3.140) 崔荣荣 (3.142) 叶玉露 (3.144) 陶贞安 (3.145) 赵国栋 (3.148) 丁

林时益茶事诗简论

民间本土造物设计中的“致用”工艺思想“山寨文化”的美学解读

刘明刚

“妻”字形、义演变与古代婚姻家庭动画产品的品牌文化观

论个性化油画语言在作品中的呈现中国古代题壁文化的传播功能

伟 (3.149) 刘金柱 (3.151) 文文 (3.152)

许启伟

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洛阳汉墓壁画的艺术价值追寻绘画中的精神性

蓓 (3.153) 李自刚 (3.184) 杨王

浅析我国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

铮 (4.143) 刘玉莲 (4.145) 刘国清 (4.146) 许文博 (4.148) 崔荣荣 (4.150) 杨秀兰 (4.152) 蔡

宋代私人藏书兴盛及社会价值考略道家和谐思想的现代化心理学意义《阅微草堂笔记》的社会新闻性

服饰凤纹的历史与文化意蕴

胡秋萍

《诗经·邶风·谷风》与《美狄亚》的弃妇形象解读《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与影视表演的真实

青 (4.154) 武海军 (4.156) 白君堂 (4.158) 王

《湖海文传》与清代汉学家的古文理论解析《孙子兵法》的传播思想

阮红环

《梨园春》的品牌拓展与公益性主题平面设计中“汉字”的运用

伟 (4.160) 张宝平 (4.162) 王

洛阳汉墓壁画形成的原因影视镜头中的服饰文化传递徐渭的风筝情结

蓓 (4.163) 诤 (5.180)

———浅析《风鸢图诗》

孙颖 (6.138) 薛双芬 (6.140) 袁

试论凌叔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特性与发展策略港剧中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斌 (6.142) 张红军 (6.144) 孙瑞祥 (6.146) 张宽武 (6.148) 朱立冬 (6.150) 袁国伟 (6.153)

当代流行文化研究路径与方法中国绘画中空白对意境的营造《渴望》中的女性形象原型探析浅谈回族“踏脚”的传播形式

啼鸟还知如许恨, 料不啼清泪长啼血———重温邓丽君歌曲有感

龚丽雅 (6.154)

商品经济与唐传奇创作

———从《乾馔子·窦乂》说开去

田中兴

陈洪英 (6.156) 梁明玉 (6.157) 张蕊 (6.159)

明代中日文学交流的途径与影响论朱仙镇木版年画

从传播角度看《孔雀东南飞》对传统文化的反映

何磊 (6.160) 王元元 (6.162) 黄红英 (6.163) 郑秀芬 (7.124) 陈妙闽 (7.126)

感悟传统精品写生创作花鸟画跨文化交流中的电影片名翻译

《弟子规》中的儒家文化传统及现代价值从“事势”看班固《汉书》的选文观

墨文化审美心理初探

王宇锋 (7.128) 彭小琴 (7.130) 张艺 (7.133)

李白古体乐府的语言风格

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社会传播功能文人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文 (7.134) 唐燕飞 (7.136) 何文

论汉赋的特点

凉山彝族婚俗音乐的“哭嫁歌”

虑 (7.137) 李晓君 (7.139) 李杰虎 (7.140) 常跃军 (7.142) 胡依娜 (7.143) 张春子 (7.144) 李杰虎 (8.134) 李丽 (8.136)

《红楼梦》中音乐描写的文化学意义范仲淹边塞词的历史地位

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

中国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韩剧的民俗传播策略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思考王雅清《水浒传》的英雄情结新探

戏曲的美学精神与专题片创作设计艺术原理的文化学视角刍议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特点《烟斗随笔》书籍设计分析

菲 (8.137) 刘全花 (8.138) 杜晓燕 (8.140) 王敏光 (8.141) 王郭

挖掘区域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

论黑格尔对艺术类型和门类的划分古城改造与燕赵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当代艺术与艺术园区

昕 (8.143) 吴海涛 (8.144) 王

嘉 (8.146) 黄庆丰 (8.147) 竟永华 (8.149) 杨

陆贽的奏议对古代公文发展的影响数码时代与我国传统类型的动画全球化背景下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周星驰电影的香港市民文化心态从“主流”艺术角度看民俗艺术的发展戏曲电视剧艺术特征论

欧阳斌

嘉 (8.150) 郑淑玉 (8.152) 诸葛阳 (8.155) 朱凯歌 (9.163) 刘一男 (10.131) 隋东 (10.133)

中国传统礼文化与礼品广告

周丽萍

儒家思想与特奥运动的文化内涵关于“山寨文化”的思考

贺耿

博 (10.134)

媒介影响下的特殊文化现象

阳 (10.135) 齐立森 (10.137) 汪黎黎 (10.138) 刘保庆 (10.140) 张韩慧 (11.155) 康

“瑞狐”形象的传播路径与地域文化发展文化遗产的虚拟再现研究

论布尔迪厄的“审美场”

电影艺术于亚文化传播的意义浅析网络音乐的审美特点

康 (11.157) 李晓静 (11.158) 刘国清 (11.160) 陈

潍坊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

道家、儒家、佛家“健康观”的现代心理学意义《阿凡达》背后的文化记忆

露 (11.162) 朱明明 (11.164) 佘丹丹 (12.99)

山寨现象传播的文化背景分析古希腊音乐美学理念

刘欣茹

文学自由谈

中、晚唐边塞诗歌中人物意象系统的新变从社会学角度看舒勇的生命之花

马兰州 (1.159) 曾

曹洪霞

勇 (1.161) 金宏建 (1.162)

当前文学批评的批评意识阳刚美并阴柔美

———《诗经·卫风·伯兮》解析邵丽小说的叙事策略

段秋月 (1.164) 任

动 (1.165) 张静文 (3.155)

英语儿童诗中几种修辞格的运用花自飘零水自流

———从中唐宫词看宫女命运

乔君然 (3.156) 两种文化背景下人性的共同点

———《大宅门》白景琦与《飘》瑞德的共性研究

申彦霞

蒋挺 (3.157) 朱海琳 (3.159) 张彩云 (3.161) 王

从传播学角度解读电影《浓情巧克力》《水浒》三女将被逼上梁山的经济原因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周铭文

艳 (3.162) 茹燕玲 (3.164) 段朝霞 (3.165) 骆志方 (3.166)

文学欣赏中崇高的失落

儒家仁学思想与古代诗词中的人文情怀从《戒指花》看格非小说的先锋与持守从变文传播的兴衰管窥民间话语权

———读胡连利的《敦煌变文传播研究》新时期大众传媒对文学批评空间的影响论朱自清的“三此”时间观

彭焕萍 (4.165) 田冬锦 (4.166) 韦

郭运恒

星 (4.168) 王秋媛 (4.171) 王俊义 (4.172)

霍桑和他的《红字》中某些事物的寓意论二人台艺术的开发和传播

芥川龙之介和鲁迅的作品特征比较———以《鼻子》、《孔乙己》为中心

王丽丽

宁翠玲

陈谦倩 (5.152) 郭如意 (5.154) 王顺顺 (5.156) 王

李白乐府诗歌的想象特色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审美价值“情”、“理”融合与儿童文学的创作

科 (5.158) 姜宛铮 (5.160) 孙中伟 (5.162) 王缘缘 (5.163) 魏新俊 (5.165) 石蓬勃 (5.166)

《水浒传》的主导思想批判冼星海艺术创作的特性

20世纪30年代对《蟹工船》的评论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浅谈乐府诗的发展流变

张艳梅

弱者的生命同样值得敬畏

———浅析沈石溪《鸟奴》的鹩哥形象魏晋赠答诗中的“镜中我”现象

高文利 (5.168) 吕

平 (5.169) 马晓雨 (5.171) 徐

浅析电视文学的美学特征

文学艺术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黎族民间爱情故事的审美特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爱与美

刘洋黄桂玲

张炜胡冬智李静

水 (5.172) 周琳琳 (5.174) 李玉艳 (5.176) 林

《穆斯林的葬礼》中韩子奇的悲剧人生社会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琳 (5.177) 杨燕翎 (5.178) 沈嘉达 (7.146) 常金艳 (7.148)

《秦腔》的用典

《呼啸山庄》的象征手法赏析优雅表象下的精神匮乏

———赵玫的艺术风格解读

张艳梅 (7.150) 杨

表现主义技巧在《毛猿》中的应用

义 (7.153) 婧 (7.154) 冉 (7.156)

《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事时间

杨段

《都柏林人》的精神瘫痪主题着眼于社会原因

赵震红

刘春玲

———简析涓生、子君失败的婚姻绕不开的双重角色

琳 (7.157)

———谈刘心武与《人民文学》

贾金利 (7.158) 宁衡山 (7.160) 张成山 (8.156)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城乡冲突意识从传播学角度解析手机文学的兴盛荒诞·诙谐·感人

———简析多尼采蒂的喜歌剧《爱的甘醇》杜拉斯作品中的欲望叙事

李彩红 (8.158) 全群艳 (8.160) 张伟 (8.162)

解读贾平凹《秦腔》的叙事模式

《教父》对中国网络小说的影响感伤与感动:郑珍的《蝶恋花》词

孙乾博 (8.164) 张嘉林 (8.165) 武煜楠 (8.166) 尤

解读詹姆斯·乔依斯的《一片浮云》

石光荣:20世纪90年代专制型家长文学形象新媒体时代文学阅读困境与传媒责任

龙 (8.168) 黎 (8.170)

影视的语言和小说的语言

———简析《傲慢与偏见》和它的同名电影距离审美中的戏剧化人生

薇 (8.172)

———张爱玲散文的别一种读法象征手法在《人树》中的运用浅谈电视诗歌散文的创作

白宇 (9.164) 孙秀娜 (9.166) 王保华 (9.167)

那山, 那房, 那人

———当代九江籍作家的庐山书写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大冲撞———刘恒《伏羲伏羲》矛盾冲突解析《后天》———对传统好莱坞的颠覆明朗的忧郁

霞 (9.168)

陈兴强 (9.170) 于会见 (9.172)

———解读普希金诗歌的生命美学

韩惠俐 (9.174) 杨敏 (9.175)

艾米莉的诗歌情愫与《呼啸山庄》创作后现代语境下好莱坞电影的类游戏叙事珍妮的辛酸与浪漫

为 (9.177) 郭坤荣 (10.142) 张小丽 (10.143) 孙

王佳张红花

王维诗中“空”与“静”的审美意境拿什么拯救孤独

———卡森·麦卡勒斯小说的主题思想袁宏道的心路历程

董国英 (10.144) 赵

薇 (10.146) 周晓巍 (10.147) 王建平 (10.149) 荆兴梅 (10.150) 王章峰 (10.152) 余榴艳 (10.153) 苗

川端康成作品的艺术美

王树义

王利艳

《红楼梦》中的马道婆形象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开放性结构《加油!金顺》的人物性格塑造广播剧《“傻子”传奇》赏析

安桂玲

浅谈彭斯诗歌的博爱精神

珺 (10.155) 李黛岚 (10.156) 周霞 (10.158)

《背影》中亲情表现之中西方差异港剧的叙事特点分析

从《别赋》看南北朝骈文的语言特点中国道家美学对史蒂文斯诗歌的影响从《阿凡达》看好莱坞电影的世界霸权从修辞角度看《蜗居》台词的冷幽默余华小说风格变换的内在联系

萍 (10.159) 谢莉洁 (10.161) 陈安

娟 (10.162) 宗金伟 (10.164) 曹启勇 (11.138)

许夙慧

孙宝灵

一个民族的心灵探寻

———析李发模的《呵嗬》

姚丽娟 (11.140) 胡用琼 (11.142) 刘

土家族作家甘茂华散文的文化意象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中的女权主义思想寻找有意味的形式:墨白小说印象

坤 (11.143) 李瑞华 (11.145) 杨晓慧 (11.146) 高文翔 (11.148) 孙媛媛 (11.150)

《寂静的春天》生态主义解读

新诗产生及胡适之先生的《尝试集》《狂人日记》中的人物形象

关于“艺妓”的“三国演义”

———从《艺妓回忆录》影评看中、日、美三国的文化差异

尚宏 (12.138) 刘红艳 (12.140) 张

萧红迟子建小说中的儿童视角叙述《阿凡达》中的纳维语

陈保荣

强 (12.142) 包文泉 (12.144)

农村题材的影视创作问题

徐亚先

李紫琼网络小说体现的理论思潮和影响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现代传媒语境与巴金小说的话语生成

郑蔚 (12.145) 马行奎 (12.147) 田悦芳 (12.148)

声屏世界

电视栏目的品牌化经营论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房艳凡 (1.166) 李

夏光富肖青

力 (1.168) 李宇峰 (1.170)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民主意识在喧闹前沉静

———大型文化系列片《文化河南》的创作体会女性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倾听策略

丽 (1.172)

———以《张越访谈》为例

冯媛媛 (1.173) 洪

《上班这点事》节目创新亮点解析《崛起》的故事化叙事策略

宜 (1.174) 李晓红 (1.176) 王国洪 (2.152) 彭翠云 (2.153)

电影《暗恋桃花源》的结构特色

刘立新李洁琼

论提高城市电视台的舆论引导水平论英雄形象的解构和重构

———以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为例构建电视栏目的品牌形象

渊 (2.155)

———以《阿六头说新闻》为例电视节目名称的修辞学分析———以《今日说法》为例

芳 (2.156)

韩忠治

闫红 (2.158) 谭世平 (2.160) 程丽华 (2.162) 牛娜 (2.163)

媒介融合环境下对农电视节目的营销模式冷眼看《暖春》

提高主持人的文化修养

社会纪录片应着力讲好普通人的故事动画片创作策略

珺 (2.165) 过宏雷 (2.166) 苗

综艺新模式下的诉求转变

———浅析韩国综艺节目《家族诞生》电视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风格

崔昭 (2.167) 姚丽勤 (2.168) 杨晓萍 (2.169) 孙

省级卫视自制剧的创作形态分析试论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利弊

妍 (2.170) 谭小筠 (2.172) 李欣 (3.86)

互联网在电视栏目中的运用

当前DV新闻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论现代电视传媒技术下传统戏曲的发展———以《梨园春》为例

贾金利 (3.88) 左晓芬 (3.90) 尹晓楠 (3.92) 田欣伟 (3.93) 李军锋 (3.95) 崔

浅析家居类栏目的发展方向对农电视节目的困境及出路体育解说中的“人文关怀”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共演“真人秀”浅谈电视节目的包装

鸿 (3.96) 华 (3.98) 杰 (3.99)

电视新闻要“讲故事”

陈周

从受众心理探析《丑女无敌》的热播电视专题晚会创作的实践与思考———《中原巾帼颂》创作随笔

李培滋 (3.101)

人物纪录片创作要强调故事化———《从流浪汉到篆刻家》创作谈论提升电视新闻短评的舆论引导力

赵玉山 (3.103) 顾江霞 (4.121)

《故宫》、《台北故宫》纪录理念与审美形态的异同

武新宏

倪若花 (4.124) 张良君 (4.126)

论电视新闻故事化的人文关怀

从《蜗居》审视两性的价值观对《智勇大冲关》的创新分析

赵瑞华 (4.128) 谢

卫 (4.130) 高卫红 (4.131) 王春梅 (4.133) 尹申东 (4.134) 徐航 (4.136)

论电视历史剧对传统文本的整合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现状与走向加强县级广播电台的对农广播

提升电视舞蹈的质量

用电视提升公众的风险素养

玲 (4.137) 戴丽岩 (6.87) 薛澈 (6.89)

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综合素养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运用

李婧马晓虎皮亚雷

西部电视专题片的发展策略研究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现象

娅 (6.90) 熊建国 (6.92) 许

大学生广播收听现状调查与分析———以重庆高校广播收听为例

李建秋

吴斯一

夏玉燕 (6.93) 贾宏宇 (6.95)

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新疆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的发展现状

再米拉·米吉提 (6.96)

2009河南省新闻奖 (电视部分) 评选综述对电视解说词的若干思考

顾海红 (8.113) 梁

峰 (8.115) 王诗文 (8.116) 汪

内地益智类节目的提升空间

城市电视台经济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做好城市电视台的深度报道

冬 (8.119) 康永东 (8.121) 孙运民 (8.123) 孙琳琳 (8.124) 于燕枝 (8.126) 赵岩军 (9.133)

典型人物报道的电视化表达论创新时政新闻的编辑

移动电视的罪与罚

打造品牌, 让广播更具吸引力多义的电视

———《英和白》、《幼儿园》的意象

梁笑然 (9.134) 雷丽 (9.135)

电视文化从精英转向大众的传播策略广播电视中的流媒体技术

李彦平

晶 (9.137) 马俊华 (9.138) 夏

电视时政栏目的标准

广播夜间谈话节目的人文关怀

———以河南电台信息广播《聊寄心事》为例电视专题片与纪实手法

陶邹

丽 (9.139)

震 (9.140) 朱玉红 (9.141) 杨

DV资源优化与新闻栏目的整合我国电视剧本体的三维视角

青 (9.142) 刘科荣 (9.144) 梁

电视台台标的设计及审美意蕴论情感援助类节目的情感保护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数字时代电影的字体与色彩传达

夏文津

冰 (9.146) 吴晓磊 (9.149) 陈

欧潮海

鹏 (9.150) 邢丽梅 (9.152) 朱旭辉 (9.154)

“视网融合”下的电视媒体文化传播设计解读吴贻弓电影的画面语言

CCTV-7军事新闻传播的不足及出路———以2010年“两会”报道为例

胡琍 (9.155) 李北川 (9.156) 杨明德 (9.158)

现在进行时纪录片的“有预期等拍”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

诗意是飞动的活力

———浅谈戏曲电视剧的诗化原则《爱了散了》:在平凡中寻觅诗意电视宣传怎样体现“以人为本”广播短新闻要短些, 再短些

李丽 (9.159) 席忍学 (9.161) 崔

强 (10.95) 刘俊华 (10.96) 刘橙晨 (10.98)

评央视《军事报道》的两会报道媒介融合趋势中影视艺术的发展地方台收视率的评估误区及对策《鲁豫有约》的主持策略

徐红 (10.99) 谢乐清 (10.101) 冯媛媛 (10.103) 陈敬敏 (10.105) 陈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存在的问题中美电视剧叙事特点比较

琰 (10.106) 聂绛雯 (10.107) 张

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说理”艺术电视的舆论导向与市场效应论电视新闻的故事化

枫 (10.109) 毕雪燕 (10.110) 杨小平 (10.111) 刘芙蓉 (10.113) 康

电视民生新闻的困境及对策

提高广播法制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音乐在纪录片中的表现特点

康 (10.114) 孙运民 (10.115) 卞玺 (10.117)

全媒体环境下地市电视新闻的突围策略厦门卫视弘扬闽台文化的传媒特色

简谈方言类电视节目概貌类专题节目的特点娱乐脱口秀节目的转变

燕 (10.118) 徐秀云 (10.119) 牛马娜 (10.120)

提升地方台时政新闻的吸引力简析电视剧的创作

华 (10.121) 朱凯歌 (10.122) 刘陈宇 (10.123)

电视会议报道的“四字诀”把握好观众的收视心理

冬 (10.124) 童爱萍 (10.125) 高汪坤 (11.168)

河南电视台《都市报道扩大版》的成功实践简论对农节目的主持艺术

浅论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策略纪录片解说平实风格的美学探析围绕“三农”贴近“三农”

璐 (11.171) 王小蕴 (11.172) 高玉贵 (11.174) 张天春 (11.175) 粟照红 (11.176) 朱永涛 (11.177) 金

地方电视台的本土意识和服务功能强化谈话节目的故事性

关于纪录片创作的一点儿思考超越娱乐的文化追求

———《天天向上》成功的原因探析

张金华 (11.178) 许天颖 (11.180) 张小平 (11.182) 谷向伟 (12.106)

从《非诚勿扰》看电视交友节目的创新《非诚勿扰》构成元素的对立冲突

吴永芝

《非诚勿扰》嘉宾的言语行为分析笑渐不闻声渐渺

———“90后”中国电视纪录片“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

金丽娜 (12.108) 雷欣蔚 (12.110) 郭同玲 (12.112) 朱

《健康之路·直播版》与《百科全说》比较《武林风》栏目热播的冷思考

从心理效应看电视栏目剧的运作电视栏目剧《爱情公寓》的编剧艺术交互性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

雯 (12.114) 王学立 (12.116) 胡丽娟 (12.118) 王

栏目剧文学艺术性缺失之原由东方卫视《幸福魔方》的制作特色

洋 (12.120) 印兴娣 (12.122) 朱秋婷 (12.124) 崔柳 (12.126)

从《本塘第一剧》看电视栏目剧的人文关怀省级台少儿频道现状及前景分析

县 (市) 级台播音员主持人流失现象分析广东体育频道节目编排特点分析

高刘

坤 (12.128)

熠 (12.130) 卢新予 (12.132) 马咏川 (12.133) 陈

论广播新闻与音乐的结合

电视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论DV镜像中的审美文化

军 (12.135) 张晓丹 (12.136)

论体育节目电视解说员的专业化

新视野

新媒体手段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公共关系在高校形象塑造中的运用福柯历史哲学思想探微

王大凯 (1.177) 徐建芬 (1.179) 李

游 (1.181) 商建辉 (1.183) 任

巧用电视媒体

推介厚重河南

万媛媛郭宁

日语中持续表现的认知视角关于增强党员意识的几点思考

丽 (2.180) 李琼琼 (2.181) 李明蔚 (2.182) 隋东 (2.184)

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论体育赞助与高校体育运动的发展新时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挑战与对策论高校新闻传媒的育人功能

超 (3.171) 李秀芹 (3.172) 张艳平 (3.174) 游葛

和谐家庭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新闻宣传

郭长建张长立

晨 (3.175) 刘婧宜 (3.176) 于荣霞 (3.178) 孟德武 (3.179) 周银才 (3.180) 陈宝英 (4.173) 郝颖 (4.175)

论报纸媒介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时期国企秘书的职责

简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论加强高校的舆论监督

浅谈高校学分制与高校管理努力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信访工作的务实性

杨董

岳 (4.176)

丽 (4.178) 张长振 (4.179) 李卫东 (4.180) 李

杨东亚

怎样当好基层党支部书记?

基于“五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标志”的魅力

虞耀君

华 (6.165) 张宝平 (6.166) 张

河南企业色彩形象设计策略研究以人为本

婷 (6.168) 汪建波 (6.170) 冯志伟 (6.171) 王寿昌 (6.172) 王焕如 (6.173) 赵艳丽 (6.174) 郑彦离 (6.176) 武威 (6.178)

服务大局认清国情

正视历史

创新企业的宣传工作

发挥社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镜鉴西方交往中常见的禁忌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形式主义文风问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宣传思想工作林登·约翰逊:古典自由主义的终结者

晋司曹

一 (6.180)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的现状及对策探析高校的党政管理实施

玉 (7.162)

锐 (7.164) 曹自立 (7.165) 仉媛 (7.167)

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及对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论加强高职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试

王春明 (7.168) 杨小波 (7.170) 刘渝霞 (7.172) 张爱菊 (7.174) 程

田洪伟

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校园广告的特征与管理

网络校园小说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及调适

刘永智

征 (7.175) 黄权标 (7.177) 薛永刚 (7.178) 郭超杰 (7.180) 董

关于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创新

公务员考试与逻辑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入党后的教育

焱 (7.182) 熙 (7.184) 岩 (8.173)

农荣前

覃徐

发挥媒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弱势群体教育的困境与消解

张会萍 (8.175) 代振华 (8.177) 魏文波 (8.179) 吕为华 (8.180) 左红江 (8.183) 李

充分发挥企业电视台的引导功能网络反腐制度化的实现路径

把握好企业网站新闻宣传的度

孙云利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乌克兰基础音乐教育体制的启示

锐 (9.178) 刘云松 (9.180) 葛宝进 (9.182) 卫

三网融合与新学习环境的创设

古典文学对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影响构建应对不良社会思潮的预警机制论高校新闻宣传的独特作用

芳 (9.184) 王玉斌 (10.170) 史富强 (10.172) 范伟弘 (10.174) 才

网络教育与管理的路径思考

李慧鹏

高职院校女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高校网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和途径简论社区建设的创新

颖 (10.175) 谢晓清 (10.177) 黄海宁 (10.178) 汤亚凡 (10.180) 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学校美育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发挥新闻宣传在国企管理中的作用马克思的代表理论初探

健 (10.181) 张素华 (10.182) 李慧 (12.161)

董翔刘进德

茹化旺

———《法兰西内战》读书笔记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简论科研单位的“人本管理”新闻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马寒玉 (12.162) 张跃滨 (12.164) 姚志云 (12.166) 张玉萍 (12.167)

封面人物

刘笑盈董天策丁俊杰龚文庠薛国林匡文波芮必峰朱剑飞钟新

(1.3) (2.3) (3.3) (4.3) (5.3) (6.3) (7.3) (8.3) (9.3) (10.3) (11.3) (12.3)

地王灿发陈作平陆

对于新闻“平民化”的思考

张李牛婉张

艳 (2.118)

做好大型文化活动的对外宣传培养主持人的核心能力

刚 (2.173)

娜 (3.102)

探索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路径文艺广播要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论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新媒体传播的“四化”

婷 (3.104)

杰 (3.147) 李丽华 (4.123) 刘静沙 (5.56) 郭启朝 (5.121) 王敬霞 (6.125) 刘进德 (6.182) 肖艳馨 (6.183)

用历史的眼光挖掘新闻

注意培养“小记者”的写作才能做好国企的新闻宣传工作

王宏雷

刘荣贵

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通讯员队伍

论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犀利哥”事件随想

韩宇博 (7.55) 刘婵 (7.152)

企业报的“有为”法则

捷 (7.183) 靳朝阳 (7.185) 王华林 (8.49) 王王岭 (8.68)

从词语“脱光”新解看媒体语言的新现象简论新时期记者的职业意识

细节决定成败

做好地方党报的民生新闻劳模报道与人本化

歌 (8.72) 林荧章 (8.107) 高

原创抑或克隆

———电视改良之惑电视人的突围之路娱乐节目娱乐了谁

段晓琳 (8.120) 段晓华 (8.122) 李征 (8.154)

党报要注意在关注民生报道上下工夫用好网络爆料杜绝虚假新闻

静 (8.184) 付永奇 (9.73) 郭俊华 (9.82) 王张

对网络舆情要科学管理

让阅读新闻成为赏心的乐事儿记者要善于采访群众

兢 (9.105) 王文江 (9.127) 王海燕 (10.94) 阴玉钦 (10.126) 孙云利 (10.127) 王熙珩 (10.130) 刘慧玉 (10.169) 杨志有 (11.62) 许振洲 (11.119)

办好党报副刊的几点思考“三农”宣传要“零距离”论提高通讯员的职业素质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

“修身”“养性”“醒脑”“践行”提高记者的判断力和执行力DV报道的问题及对策

根深才能叶茂

———一位年轻记者的采访心得消息的写作技巧

阎亮 (11.170) 王长河 (11.184) 周岩森 (12.78)

办好涉农类报纸的副刊

国际新闻界

美国新闻史上的早期广告美国华文报刊历史研究

刘贺 (2.123) 张志营 (2.127) 楼旭东 (4.84) 王

《纽约时报》健康报道的现状及启示

从批评语言学角度看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菲律宾华文媒体的文化寻根色彩

雯 (9.84) 懿 (9.86)

国外体育新闻报道的叙事模式———以《体坛周报》为例

刘慧玲 (9.88)

美国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传媒经济学刊》 (2004~2008) 研究述评英国大选中的竞选策略与新闻策划

陈杰 (9.90) 王晓予 (10.36)

港台新闻圈

电视节目与虚拟市场搭配之“玩美”消费文化———以台湾《女人我最大》节目为例

许淑玉 (2.124) 周红飞 (4.82)

台湾媒体对大陆新闻的“选择与建构”台湾综艺节目中的“女性主义”

常启云

———以《美丽达人》、《女人我最大》为例

多 (7.91)

好新闻作者谈体会

巧用“特写镜头”写消息

李英挺 (3.82)

采·写·编

国庆六十周年报道的特点

曹肖

霞 (3.168)

新华网国庆报道十大亮点解析准确把握报道的“中心”

阳 (3.169) 余志刚 (12.150) 张新军 (12.151) 高李丽 (12.152) 雷路展 (12.153) 刘静沙 (12.154) 胡心洁 (12.155) 李建峰 (12.156) 李林 (12.157)

“普尔”采访法运用得失谈大病救助责任改变进程

笔下有“心”

心中有“爱”

从平面报道到立体传播责任与无助

田建光

让图片“说话”爱让脚步不停歇

挽救鲜活生命

新闻摄影

关注民生是根本

———浅谈都市报的新闻摄影坚持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论新闻图片的有效传播

杨张

峰 (3.181)

砥 (3.183) 陈更生 (4.74) 李响 (4.76)

新闻摄影需要创意

如何凸显新闻摄影中的人文关怀?“照片造假”与新闻摄影的自律他律电视新闻摄像的“三要素”

徐莫

亚 (4.77)

文 (4.79) 郑向阳 (4.138) 杨军 (12.73)

刍议新闻摄影的多向选择

大河上下

试论危机形势下的副刊新闻“移植”方法探析潜入水底找线索

马丽 (4.80) 王泽远 (10.61) 郭启朝 (10.62)

丹江水库钓大鱼

高校报园地

高校学报与学科发展的辩证关系提高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业务素质

王海科 (4.181)

张士莹

曹家麟 (4.183)

及时

可读

连续

贴近

———高校校报怎样增强舆论宣传引导作用

詹凤合 (9.126)

新美术

“造型艺术”的守望

李自刚 (4.184) 李自刚 (5.184)

试论开封朱仙镇年画的特色

语言研究

论语言交际中的会话含义

白杨 (5.142) 刘晨红 (5.144)

从名量词的小类看其内部的连续性

品味“安徽口音”

黄拾全 (5.146) 步新娜 (5.147) 赵君秋 (5.148) 赵

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通化方言特点及区划

先秦“畏”、“惧”语义、功能考小议网络传播新语“×很大”

君 (5.149) 刘丽霞 (5.151) 靳晓红 (6.73)

语言的局限性与新闻语言运用的特点新闻发言人的语言问题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教授访谈录

王笑艳

蔡长虹

张洋 (8.81) 杨悦庭 (8.83) 缪九花 (8.84)

浅析英语对汉语新词的影响语言观念与文学方法

朱全国张荣根马永善

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广告的修辞艺术基于汉字构形彰显的审美特质

陈明瑶 (10.167) 及文平 (11.96)

主客观角度下体育比赛解说评论的句型结构

郑振峰

周伟红 (11.98) 李娟红 (11.100) 吴军伟 (11.102) 陈

笔记小说中“附着符号束”对语用的干涉汉字艺术文化内涵的呈现

方言在影视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及影响语言理据性和任意性论证的相关问题

华 (11.103) 宋荣超 (11.105)

穆青研究

形质俱美

情系人民

———浅析穆青人物通讯的特色穆青军事新闻报道研究

陈晓军 (8.86) 胡晓峰 (11.166)

新闻记者

新闻职业化与行业自律

张壁耕 (8.112)

驻站记者手记

用心做报道

着力抓商机

王胜昔 (10.92)

本期关注

新的传播格局:党报如何应对

(12.44) 郭舒然王慧

(1) 人民日报言论:占领舆论制高点 (2) 南方日报让深度成为核心竞争力 (3) 河南日报打好民生新闻这张牌

潇殷晓锐蒋

(4) 新华日报优化版面:为党报注入活力

序与跋

换一种视角解读新闻理论

———评《报纸采编考评研究》

董广安 (12.165)

总目录

2010年度 (下半月) 总目录

爵士乐爱好者 篇8

冲击波SC-2103现代版的低音炮采用木质结构,杜绝了谐振和箱音,使音染降至最低,从而获得纯正的音质。独特新颖的产品造型设计,领导时尚,给人耳目一新的震撼感。以大弧度流线为主的塑料卫星箱,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在颜色的设计上采用了明度较高的白色,使产品更具现代感。优质5.25英寸扬声器,采用大磁钢、长冲程、大动态、大功率设计,失真度低。卫星箱采用全频扬声器单元,真实还原中、高音音频,解析力强,声音清晰自然。低音箱采用倒相式结构,低音量感足,灵敏度高,非线性失真小。

轻骑兵B3

轻骑兵这个名字相信很多朋友都不会陌生,这个国内著名的专业个人音响制造商,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是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市面上的2.1音箱中,轻骑兵的B系列可谓是其中经典产品,较早前推出的B1和B1EX都是口碑很好的经典型号。而在06年推出的这款B3,同样风光于市。83采用了三分频的设计,它的低音单元尺寸达到了6.5寸,更大的低音单元给B3带来更强有力的低音表现。B3的中音单元采用了3寸的纸盆单元,高音则采用了1寸的PV膜高音单元,三分频的设计给B3带来更加均衡的回放表现。B3音箱的另一大卖点,是它采用了遥控和低音炮数控按钮控制相结合的设计,这也是轻骑兵继V33之后又一款采用遥控设计的中档多媒体音箱。轻骑兵给B3配备了一个超薄的微型遥控器,可以进行主音量、低音音量、静音操作,同时,还可以对双路音频输入进行切换。

轻骑兵V33

上一篇:中日感想下一篇:新商标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