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珍珠

2024-06-26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珍珠(共13篇)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珍珠 篇1

前些天看了一篇文<空姐不是梦>说得是90后张诗幻的故事,她小时割麦子,收玉米,做一切力所能及的农活,后来外出打工,打工的生活的磨练让张诗幻不甘平庸.她看过<吉林晚报>说空姐只要有亲和力,流利的普通话和英语口语能力,气质高雅,农村姑娘也能报名.她参加了晚上和双休日的空姐培训,在学英语口语时,她每晚都找一个僻静的地方听广播跟读,后来考试通过了,在苦练眼睛微笑时,有一次发现她不会笑了,但她坚持训练下去,最后终于训练出美丽自然,真实亲切的微笑.在练习站姿时,学生需要穿着5厘米高的高跟鞋,头上顶上一本书,两腿膝盖间夹着一张普通的白纸站立,开始张诗幻站一个小时就大汗淋漓,老师不得不让她出列休息,但她不甘心,没事时就加码练习,常常几具小进站下来,腿已麻木.为了学跳舞,她不怕痛,坚持练,最终舞蹈跳得也有模有样了.后来在空姐新人秀的60名选后围绕30个空姐席位展开最后角逐,她以纯真的笑容,朴实的语言打动了评委,成功入围.后来她在飞机上了实习.她从农村到城市,从地上到天上,从丑小鸭到白天鹅,她成功地提升了自我.由些可见,人生下来不可能就像珍珠一样光照夺人的,他的价值是需要后天的培养与磨练才能凝结的。古人有句话: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当我们看到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在微风的吹拂下稻浪此起彼伏的景观时,在欣慰之余千万不要忘掉那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从一粒粟到万颗子,灌溉了多少汗水?凝结了多少心血?价值的提升有赖于辛勤的磨练。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粒美丽的珍珠,只是看你能不能耐得起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成才的道路很多时候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的,只有耐得起苦的勇者才经得起考验,只有不吝啬自己汗水的慷慨者才能成就大业,只有百折不挠的战士才能最终扬起旌旗。桂冠只献给这些人,金石只为这些人而开。

想想自己刚工作时,有些同事就会用这首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暗指想要出仕当官却没有人引荐),想要修身隐居却怕辜负当今这圣明的皇上与开明的政治环境,只有坐壁上观,羡慕垂钓的人钓上一条条大鱼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可是又有多少人能被幸运眷顾?而有一个人,他就做到了这些,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职工,可是在岗位上他刻苦学习业务知识,有时跑很远的地方去上课,每天只吃点干粮,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一会,然后继续看书,上班休息时,也是捧着书不放,还做着笔记,别人不能理解,他却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空时就会向老同事请教一些业务知识,或是写好论文,让老同事帮着修改,这时的他明白自己只不过是小小的沙粒罢了,当别人跟他抱怨领导不是伯乐时,他也笑笑,不去论事与非.而是一心一意做最苦最累的事,每个星期把工作的重点记录下来,他这是在耐心而执着地积累社会经验,后来他最终获得了成功,被领导认命为副高称,让自己的学识与才华得到更大发展.换个角度看人生,是一种突破、一种解脱、一种超越、一种高层次的淡泊与宁静,从而获得自由自在的快乐。当一些刚毕业的学生,他们走向工作岗位,他们一样胸怀大志,一样想成为一匹被人赏识、驰骋沙场的千里马吧?当他带他们时,他就对他们说,好好沉淀下来,低就一层不等于低人一等,今日的俯低是为了明天的高就。所谓生命的价值,就是我们的存在对别人有价值。能被人利用是一件好事,无人问津才是真正的悲哀!能干工作、干好工作是职场生存的基本保障。任何人做工作的前提条件都是他的能力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能干是合格员工最基本的标准,肯干则是一种态度。一个职位有很多人都能胜任,都有干好这份工作的基本能力,然而,能否把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就要看是否具有踏实肯干、苦于钻研的工作态度了。

我带孩子上钢琴课时,老师神秘的弹了一首新的曲子《珍珠》。跳跃的音符在他的指尖来来回回,像一只只可爱的小精灵.后来老师讲解道,曲子的三部分,开始的轻快是要表达小沙砾稚嫩的心和要成为珍珠的美好愿望。中间曲调激烈,这里是高潮,升调表示小沙砾在蚌的体内所受的磨难。结尾的流畅是小沙砾经过苦痛成为珍珠所获得的新生。老师又说,外表的光彩不是天生就得来的,那些看似耀眼的钢琴家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你知道吗?如果你想成为珍珠,就不要怕吃苦,被小沙砾比下去。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珍珠 篇2

导演:詹妮弗·余

配音:杰克·布莱克/安吉丽娜·朱莉/成龙/达斯汀·霍夫曼/刘玉玲/杨紫琼

出品公司:美国梦工厂

上映日期:2011年5月27日

2008年上映的《功夫熊猫》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笑,爱吃面条,爱做白日梦的熊猫阿宝获得了超高的人气,也让梦工厂下定决心投拍续集。在本集中,熊猫阿宝将转战老家四川,电影里很多漂亮的场景都是以青城山为蓝本。终于当上了“神龙大侠”的熊猫阿宝和师傅以及盖世五侠——虎、鹤、螳螂、蛇和猴子一起保卫着山谷中宁静的生活。但是,好时光不长,一个大恶人孔雀王拥有了一件秘密、强悍的武器,他妄图毁灭功夫、征服中国。于是阿宝和他的朋友们踏上旅途,辗转整个中国寻找并摧毁那件武器。与此同时,阿宝也要解开自己身世的谜团,只有这样才能释放出体内的力量,取得最后的胜利。很多影迷都很好奇,为什么熊猫的爸爸是鸭子?答案或许会在《功夫熊猫2》中揭晓。

第一集中担任故事总策划的美籍韩裔珍妮佛·余将担任导演,影片的配音阵容非常豪华,不仅有杰克·布莱克、安吉丽娜·朱莉、成龙等原班配音人马,还有刘玉玲、杨紫琼、尚格·云顿等加入。除了普通影院外,该片也制作了3D版本,将在全球IMAX院线上映。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熊猫阿宝鼓励着年轻人,只要努力坚持梦想,一定会成功。同时,电影也透过阿宝和师傅的师徒关系带出尊师重道的道理,是一部别具教育意义的开心动画。

《生命之树》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布拉德·皮特/西恩·潘/杰西卡·查斯坦

发行公司:福克斯探照灯公司

上映日期:2011年5月27日

哲学家出生的导演泰伦斯·马力克在40年中只拍摄过5部电影,但部部精彩,从各个角度展现对人性的思考。《生命之树》故事围绕主人杰克的成长变迁展开,杰克在双亲不同的教育中长大成人却迷失了方向,经过一系列事件,杰克终于明白生命的真谛就在于家庭之中。

《速度与激情5》

导演:林诣彬

主演:范·迪塞尔/道恩·强森/保罗·沃克

发行公司:环球影业

上映日期:2011年4月29日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 篇3

史泰龙出身贫寒,中学没念完就外出打工谋生。可他不死心,老幻想着能成为生活的主角,成为大名人。而他又不是个空想家,就在他生活最困顿的时候,他开始圆自己的演员梦、名人梦。他先着手于写剧本,然后就拿着这些剧本直接找影视商人和导演们,推销剧本和自己的想法。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和既定的目标,他不厌其烦地写,不厌其烦地找人攀谈。

几年下来,他创作了百余篇脚本,攀谈、推销过千余人次,可是,毫无成色,得到的只是别人的白眼和嘲讽。可他一点儿也不气馁,而是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以至于,在当时的影视圈,没有不知道史泰龙其人的——人们称其为“影迷”、“影痴”、“影狂”。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写出一篇像样的脚本,不过,当有人准备签约拍摄时,他又提出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要求:他本人得出演该剧的主角。这样一来,当时一没名气、二没资历的史泰龙,难免遭到别人的拒绝。据说,他抱着那个脚本,抱着当主角的愿望,一连几年频繁出入于影视棚……天道酬勤,他终于闯进了好莱坞,成了一代著名影星。

每个人都可以越来越好的情感散文 篇4

这么多年活下来,虽然没啥成就,但经历还算丰富。以往所有见过的人和经过的事如今就像我书架上放的书,闲的时候我会经常在脑子里翻一翻,怀念我失去的青春,也回味曾经的美好。虽然现在我还不老,无论是身体还是我的心,但我已经开始有点喜欢回忆过去,因为过去的经历是我本人的历史,看看这些历史就能知道我一共犯了多少错误,它们曾经给我带来了很多麻烦,给了我很多痛苦,当然还有如繁星般璀璨的幸福,它们和我经受的所有痛苦一样组成了我早已过半的人生,就像我写过的字、走过的路、发过的感慨、品尝过的美味和邂逅的风景。有遗憾,但是不后悔!

我现在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我还有时间,可以弥补我过去的缺憾,可以追寻我想要而未得的幸福,因为生命的存在,我愿意为我做过的所有的措施忏悔,也愿意原谅所有伤害过我的人,我喜欢往前看,以为未来的一切都是新奇和未知的,出现什么状况都有可能。还有比一切皆有可能更让人兴奋和让人倍感期待的事情吗?所以每天都是好的,我发自内心的感觉。

没有人一点快乐没有,也没有人一点幸福没有,但各自的命运肯定是不同的,我的命好不好且不说,但是我不会盲目的去羡慕谁,就像现在我丝毫不羡慕正在巴西拿金牌的的体育明星一样,因为羡慕也没有用,他们拿不拿金牌跟国家荣誉有关,跟我的日常生活基本无关,我会比较关心与我有关的事,因为我希望我可以更好,这没有错,这是我的自由和权利。就像每个人都有这个权利一样。

我从来没想到我和老婆孩子的关系可以搞得这么好,我和老婆当年一直关系不好,闹得很厉害,而且时间持续的也久,可是这两年突然就好了,因为我找到方法了,当年动不动就吵架是因为我没脑子,现在好了,我很为此高兴,如果这好方法早十几年学到,我会少生多少气,会增加多少快乐呀,可惜没有“如果”,当初也没有人教我该怎样处理这样的事情,好在不快乐都过去了,现在心里很舒服。

孩子以前也是不太听话的,也是因为我没方法,结婚前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好丈夫,有孩子之前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做个好爸爸,一切都是跟着感觉走,不犯错误怎么可能呢?现在好了,这几年我不光研究了如何与老婆相处,也研究了一些如何让孩子更可爱的方法,这些方法确实很有用,现在孩子也越来越好,他如今的表现让我对他和我们家的未来充满信心,爱学习原来如此有用而且能让人快乐,我想以后会更好,因为学习是无止境的。

曾经我每天下班后我不愿意回的家现在是我特别喜欢的地方,在家里做什么都可以,什么不做也可以,我心里踏实、安稳、快乐……曾经这是一个战场,一直硝烟弥漫,可是现在好了,一切都过去了,寸草不生变成了绿意葱茏,山河破碎变成了美丽风景,这是老天爷赋予我的灵感和机会,我感恩,但是丝毫不敢沾沾自喜。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充满着智慧的,可是好多人不愿意或者意识不到通过学习和实践去寻找,比如我。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种种的困难和烦恼,比如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挣不到钱、家庭不和谐、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心态和情绪总调整不好、总感觉被人鄙视、不喜欢自己、身材长相不好、疾病或残疾等,很多,这些事情处理好了自然会高兴的,处理不好当然会痛苦呀,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去学方法了,有些人说学也没用,学不会,还有人说不用学,说人一辈子是富是贫是生是死是命中注定,努力也是没用。在这些问题上持什么观点的.都有,但是我确实是去尝试了,这些问题都是有相应的方法处理的,但是一定要去找,也一定可以找到,一切一定能越来越好的,如果不相信这一点那就没有办法。

明天、明年、十年以后可能是什么样的?谁敢说?但是多学点东西、多练点真本事总是好的,就像大好的晴天备一把伞,不下雨可以不用呀,一旦下了雨,这伞立即就能用上。

好多烦恼是有些人自己找的,好多快乐也是可以自找的,这个世界上快乐是最不缺的,好多人感觉不快乐不等于是这个世界上没快乐,而是快乐就在身边却发现不了,就像以各种形式存在我们四周的美,时时处处美都是在那里的,眼睛发现不了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一切都可以越来越好,我希望每一个不是很快乐的人能住这句话,一切真的可以越来越好。就像一个人老是背对阳光站着,他说:我太不幸了,我怎么看不到太阳呢?他会自怨自艾、牢骚满腹、喋喋不休、灰心丧气……其实只需要一个转身就可以了,就这么简单,可是他就是意识不到。

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的CEO 篇5

不过,有了机会,也就有了责任。今天的公司并不怎么管员工的职业发展;实际上,知识工作者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你应该在公司中开辟自己的天地,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要做好这些事情,你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不仅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又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历史上的伟人——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都很善于自我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成为伟人的原因。不过,他们属于不可多得的奇才,不但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天资,而且天生就会管理自己,因而才取得了不同于常人的成就。而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甚至包括那些还算有点天赋的人,都不得不通过学习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我们必须学会自我发展,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且还必须在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投入——也就是说,我们得知道自己应该何时换工作,以及该怎么换。

在一个崇尚成功的社会里,拥有各种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从历史上来看,却没有“成功”一说。绝大多数人只期望坚守“适当的位置”。唯一的流动性是向下的流动性。然而,在知识社会里,我们期望每一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对许多人来说,能避免失败就行。可是有成功的地方,就会有失败。因此,有一个能够让人们做出贡献、发挥影响力或成为“大人物”的领域,这不仅对个人十分重要,对个人的家庭也同样重要。这意味着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有机会成为领袖、受到尊重、取得成功的第二领域——可能是第二份职业,也可能是平行的职业或社会创业。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甚至非常基本,其答案可能不言自明,甚至近乎幼稚。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尤其是知识工作者,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实际上,自我管理需要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更进一步来看,这样的转变——从一切听从别人吩咐的体力劳动者,到不得不自我管理的知识工作者——也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倾向最强的社会,都认为两件事情理所当然(即使只是下意识的):第一,组织比员工更长寿;第二,大多数人从不挪地方。

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读后感 篇6

-----《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读后感

教育家与一般教育工作者的区别就在于一般老师每天都面对发生的故事,每天都在处理事情,而处理完之后没有深刻反思,没有及时总结,所以下一次还可能再面临相同的事情,再重复性地解决,每天看似忙忙碌碌,收获却很少;而教育家每处理完一件事情后会及时地反思总结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下一次会避免发生相同情况,所以教育家工作显得轻松一些,因为他们总防患于未燃,而我们却是每天在救火,这就是我们与教育家的区别,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读后感,读后感《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读后感》。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能成为教育家。我们每天都面对生龙活虎的孩子,每天在他们身上都会发生一些新问题,只要我们处理完之后能及时反思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将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比如大家熟知的李镇西老师做过的事情很多我们都做过,带学生远足,为了让学生安全并玩好,我们半夜12点还不能休息,但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们当时真觉得很幸福,觉得再累也值了。但李镇西老师用文字记录下来了,让别人也能分享到他的这种幸福,而我们一周之后这种幸福感就荡然无存了。

每个人都可以是扣篮王 篇7

他们在谈我的创意,“宝马、篮球、飞人,它们都是让人疯狂的点。而当这三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便构成了惊世一扣”。那些记者虽然总是那么令人厌恶,但写出的这个句子的确让人舒畅。我承认,自己是个俗人,有人夸我,终究好过奥尼尔,他正在被色情文字围攻。

扣篮是我的理想,从小就是,但皮特却不这么认为。那个常常用屁股把我甩开的小子,总是在暴力一扣后在我面前摆一个恶心的动作。那意思我明白,他在欺负我身子单薄,欺负我不会扣篮。

那时候,他虽然只比我大三岁,但个头却高出整整十厘米,可我并不甘心。我发誓,一定要在可恶的皮特面前扣上一球。当然,这话不能跟皮特讲,我只是告诉父亲,我要扣篮。

如今回头看,那段青春岁月里记忆最深的便是篮球,练得最多的便是扣篮。为了打败皮特,为了进俄克拉荷马基督教学校篮球队,即便逛街,我也会在脚踝上绑上两公斤的沙袋。

我的付出终究没有白费,日渐高大的我弹跳力也越来越好,选拔赛前夕的热身赛里,还终于在皮特面前完成了一个远距离扣篮。那一刻,全场为之欢呼,我也有种报复的快感:皮特输了,我打败了他。

可惜,人在得意时总会忘记许多细节,比如皮特,我知道他是个小气的人,也知道自己是他进校队的绊脚石,但我还是在接下里的一次上篮中被他硬生生顶了下来。这次不是用屁股,而是直接飞来了一脚,我的膝盖瞬间失去知觉。

医生说。很难恢复,我也曾拼命地尝试再次跳动,可结局总是在一阵剧痛中放弃。一个月后便是选拔赛,当时的我连死的心都有。

如果不是父亲的一句话,我想,自己肯定不会出现在如今N-BA的赛场。更不会一举夺下扣篮王的称号。所以,当周刊记者让我用一句话描述在2011年NBA全明星扣篮大赛中夺魁的心情时。我又想起了父亲的那句话:如果不去飞翔,理想的翅膀便会成为一种累赘。

当初的我受伤虽重,但心中对于扣篮的梦想却没有放下,所以,在选拔赛即将来临的最后时刻,父亲的话让我明白,自己应该勇敢地去拾起地上的篮球。当比赛开始,即便没有惊世一扣,也同样可以让自己飞向目标。而前提只有一个,不要让任何思想变成负担、成为累赘。

如今的我常常会想,理想又岂止停留在扣篮上!生活中,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疼痛与困境,但只要你尝试着张开翅膀,便会发现,飞向目标的那一刻其实很简单,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领域的“扣篮王”。

《每个人都“噗”》教案 篇8

1、初步了解放屁的一些知识,能正确对待正常的生理现象,乐意关注自己的身体。

2、认真倾听同伴讲话,并用较连贯、完整地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自制PPT;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放屁”声导入,大胆表述自己对“放屁”的看法。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听故事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声音。

1、播放“放屁”声,提问:

这是什么声音?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字卡

师:“噗”除了有声响,还有什么?

3、小结:到底“噗”是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共同阅读讨论,知道放噗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讲述第一段,提问:

(1)小强突然“噗”了一下,看看他身边的人有些什么表现呢?

(2)你们觉得“噗”能忍吗?小强忍着会有什么后果呢?

小结:原来“噗”是不能忍的,忍了就会像小强那样!

2、继续讲述第二段,提问:

(1)他回到了家,看到谁“噗”了。

(2)除了家里的人“噗”,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动物朋友也会“噗”?

3、讲述第三段:提问:

(1)怎样的朋友才会“噗”

(2)现在我们都知道噗是怎么一回事,那你现在还会忍吗?还会怕被同学笑话吗?

小结:有“噗”的时候别忍着,没关系,因为每个人都会“噗”,“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三、自主探寻“噗”的秘密

1、引发思考,进一步理解“噗”的秘密

(1)师:“噗”这么平常的事,为什么小强的小伙伴还会笑了?

(2)师:到底一天要“噗”多少次?

(3)小结:原来一天要“噗”10次以上才算是健康的。

2、自由观看图片,探索“噗”的秘密

(1)幼儿二人一组观看噗的图片,教师参与讨论,如:

噗和我们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噗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关系?

(2)游戏接龙,(如:吃了XX,会有XX气味的“噗”,)了解食物与“噗”的关系。

3、师幼共同交流,梳理“噗”的秘密

活动延伸

师:水母“噗”吗?

每个人都会做梦 篇9

那么,什么是中国梦呢?我想应该是国家富强,小朋友们都有新衣服穿,有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玩;民族团结,没有战争和饥饿。大人们高高兴兴上班,孩子们能够一块儿在草地上做游戏。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建设一个美丽、洁净的家园,那就是: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美丽中国。没有地沟油、没有沙尘暴、没有禽流感……

建设美丽的中国,就要从小事做起。在学校,看到地上有纸屑,要主动弯腰捡起来;看到水龙头滴水,就要把它拧紧;春天来了,我拉着爸爸买树苗,到附近山坡上植树,因为我知道,绿化造林是改善环境的一种方法。我还要宣传环保知识,动员更多的人加入环保队伍,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让河流更清澈。我,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力量微乎其微,但如果全中国的人都能行动起来,全中国家庭都能行动起来,那将凝聚成强大的环保能量,中国定能被建设成美丽的家园。这就是我的梦,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充满希望的。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梦想长大以后当一个发明家,制造一辆超级自行车,为人民造福。

我发明的这辆自行车的车头安装着一个超强光灯,能把黑夜照得像白昼一样。还带GPS卫星导航,无论走多远,都不会迷路!而且车把手处还安装了三个按键。分别是黄键、绿键、蓝键。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黄键的功能是最强大的。当你感到旅途无聊时,只要你按下黄键,它瞬间就可以变成水、陆、空、地下、宇宙,五用的超级自行车。如果你想去天庭游玩,没问题,它可以满足你,如果你想去龙宫吃海鲜大餐,没问题,它可以满足你,如果你想阎罗殿捣乱,没问题,它依然可以满足你......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的。

绿键的功能是最豪华的。当你感到疲劳的时候,按下绿键吧!自行车就会瞬间变成一张倾斜一百二十五度的大床,还有变出饮料、ipad,给你放松心情,而且还可以自动驾驶!

黄键的功能是最实用的。当你遇上强盗时,它就会变出机枪。当你遇上自然灾害时,它便会把你转移到安全地带。

让每个人都成为话痨 篇10

我们每个人都烦话痨,可是,自己话多的时候总是觉得痛快。其实,成为话痨能够提升你的表达、思路和影响力,是一种职业发展的优势。

心理学有过统计,人在说话的时候,其愉悦感比倾听要高出数十倍。这还只是单纯的说话,如果讲话的时候获得关注、赞许、推崇,愉悦感会按比例逐层递增,在那种万众欢呼的情境中,演讲者的愉悦指数甚至可以超过性爱的高潮。

很多人话少,主要是缺少自信,缺少机会。美国人普遍话多,因为他们的教育体系主張提问、辩论,我们的教育这些年也在讲这个,但是同学们还是怕问题问得不好,到了工作岗位也不敢说,开会时终于想好说什么了,结果那个话题已经过去了。

我有一个职业导师说,他不断提升自己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保证每次会上都说一句话。这一句话不是“你好”“再见”,而是针对会议讨论的核心问题发表看法,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等你有能力在任何场合都能插上话了,下一步就是有条理地讲话,既提供信息,又表达见解;再进一步的话,就是在任何场合都能自如地表达、逗笑和激励。

不愿意讲话,在现代社会是件危险的事,真正的刺激、愉悦、充实、满足,都是与人交流的结果。

阻止我们成为话痨的主要障碍是权威,好像什么场合就是要听谁谁谁说。不久前跟我们老板去某省访问,省长宴请的时候我坐在一位副省长旁边,席间我反复搭话,副省长只是草草应付,谈什么观点都浮光掠影,眼光却总是盯着坐在主位的省长。后来副省长主持谈项目,我们才发现他学识渊博,谈吐幽默,满面红光,对历史、对书法都很有研究,而坐在他旁边的下属多半噤若寒蝉。我想,其实我们也都一样,跟着老板的时候,自己都是回声筒和影子,可是我们也可以像一个乐队,在突出第一小提琴的时候,让自己的长笛偶尔发出一点个性且不破坏和谐的声音。

在等级不明确的地方抢占话题最刺激。通用电气公司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每次出去演讲都大出风头,好不得意。有一次跟巴菲特共同参加一个台上小组辩论,那天巴菲特发挥超常,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台下一片笑声。韦尔奇当场向巴菲特表示祝贺,回到公司后郁闷半天,跟亲近的部下说,今天让那家伙出了风头,下回要找机会补回来。

经常是,你出席一个聚会,一晚上什么话没说,回到家一定跟家人或第二天跟朋友抱怨,说那聚会真没劲,某某人讲了一晚,无聊死了。而下一次,还是这些无聊的人,你抢过话题喋喋不休,觉得愉快极了,充实极了,还发现那些无聊的人其实挺可爱的,仅仅是因为你的讲话被他们倾听。

在众人面前说话、抢话题、成为话痨,是我们摆脱孤独、无聊及摆脱消极的人生观和挫折感的最有力武器。在你有信心、有能力、有机会充分地表达时,世界会瞬间变得更加可爱。

当然,成为话痨是人进步的第一步。很多学术著作和高人指点,说人重在倾听,那是说给话痨听的。当你跃上了人生一个台阶,成功地成为话痨以后,会发现周围的话痨太多了,要打压他们。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开发出了一整套科学而阴损的高招,且听下回分解。

每个人都有曾经 篇11

有的人心里很苦很苦

却每天笑得比谁都开心

有的人,内心比谁都脆弱,却装的比谁都坚强。

这样的人真的真的很容易让别人心疼

每天每天有一大堆事

好的坏的……

总是无法预料的

命运

总是不公平的。

人一生

看的是心态,

心态好活得好心态不好干什么都差劲。

一个人心里的事多了没人倾诉就会活得很累

当一个人累了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个人在自己身边

哪怕就是不说话静静的静静的陪着自己

呵,也是幸福的。

起码那证明自己不孤单……

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吗 篇12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苏联科学家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就率先研究起已故伟人的大脑,认为只要揭开了他们天才的秘密,就可以“创造”出具有超才能的人。

当时的标准是列宁的大脑,但仅此还远远不够。因此,神经生理学家们决定收藏一些“伟人”的大脑供研究用。1929年,莫斯科大脑研究所开辟了一间“伟人大脑陈列室”。现在这里的一些特制烧瓶里还收藏有好几十个大脑,有斯大林的,有基洛夫的,有马雅科夫斯基的,有别雷的,有巴格里茨基的,有高尔基的,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有巴甫洛夫的,有米丘林的,有门捷列夫的,有朗道的,有阿·萨哈罗夫和其他人的。

但是,据大脑研究所伊林娜·多戈列波娃教授所言,研究伟人的大脑并不能揭示智力的秘密,即使是列宁的“标准”大脑也未能说明任何问题,相反还把问题弄得复杂化。列宁的大脑并不重,才1340克。可是,比如说,屠格涅夫的大脑就重2012克,由此可以认为其“标准重”是1400克。研究其他天才的脑颅内容物更是让科学家们摸不着头脑。因为已故“伟人”的脑回从生理上说原来同常人的脑回一模一样。

对此物理化学医学研究所所长、原列宁陵墓科技人员尤里·洛普欣解释说,活脑听命于神经中枢系统,而神经中枢系统对周围世界有不同的反应,反过来又以不同的方式指挥大脑的不同区域。其结果是一个区域在编《安魂弥撒》,另一个区域则在考虑如何更好地锄地。所以说,要想弄明白大脑如何工作得在生前研究。现在世界上有多家研究机构都在研究这个有趣的课题,但是“伟人”的大脑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得出的结论都不一样。目前就只知道一个人才能大小并不取决于脑的大小,也不取决于脑里的生化成分。

彼得堡人脑研究所的神经生理学家率先在活人的脑颅里找寻人人都想找到的“天才按钮”。据现任“大脑”中心科学顾问的纳塔利娅·别赫捷列娃院士称:在一次刺激大脑皮质下的一个细胞核时,她的工作人员曾亲眼目睹一名试验对象“聪明”了两倍左右,他的记忆力大大增强。在刺激大脑的这个点之前,他的大脑在几秒中内只能记住5~9个任意挑选的单词,经过刺激后马上增至15个或更多。这使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吓坏了,担心万一大脑对这种借助外科器械突然释放的超级才能进行报复,最后会让病人变成一名白痴。从此他们就再不敢进行类似冒险的试验了。怎样能将一个白痴变成爱国斯坦

但是,俄罗斯研究人员的这些试验国外还在照常进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米勒博士不久前曾在大脑内成功地发现“天才区段”。这是位于右颞下的一个特别区域,它的作用就是不让人有成为天才的可能。米勒相信,如果将这个区域“打开”,那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就会得到尽情展现。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对72名因各种原因大脑受过损伤的病人进行过研究。只要是右颞下受的伤,人就会变得快使人认不出来了。比如说,一个9岁的男童在部分大脑受损后竟成为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还有一个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害后成为一名大画家。神经元在枯死时,就像是将压制了一辈子的绘画才能释放了出来。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珍珠 篇13

看了下面三个女性的故事,你可以决定你应该做什么。其实我们只要愿意,我们都有力量去改变世界!

廖晓义,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绿色GDP实践者。

5·12汶川地震后,廖晓义在四川彭州建立 “乐活家园”,从广袤的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以一种更低成本、更行之有效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

有一种生活叫NGO

总会有一个领域,你会成主角。

1993年,廖晓义作为访问学者出访美国,参加了不少志愿者活动,比如捡垃圾、清理湖面,她也第一次接触到NGO(非政府组织)。此时,她发现美国的NGO很有号召力和能量,甚至影响着美国的环境执法、政策建议、公众教育。

于是,廖晓义有了朦胧的念头,回国后也干这个。不久后的一个插曲更加坚定她回国做环保的想法。当时,联合国在纽约总部召开全球NGO大会,廖晓义正在拍摄纪录片《地球的女儿》,她跑去现场采访,发现巴西、印度、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有NGO代表出席,唯独缺少中国。

作为采访者的廖晓义却被受访者反问,“你是哪里人?”,“你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廖晓义保持着淡定而自信的笑容:我是中国人,内心却被这些明显带有轻视和偏见的问题刺伤。

两年后,廖晓义回国,创办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攻 “垃圾分类”和“绿色社区”两个目标,成效显著。

1998年,一个诱人的机会出现在廖晓义眼前,她可获得美国绿卡,拥有该国的永久居住权。面对这个有人梦寐以求的“香饽饽”,廖晓义没有狂喜,而是陷入了深思,若去了美国,刚刚在国内开启的环保事业该怎么办?

几天后。北京秀水北街3号,美国驻华使馆大厅,人潮涌动,签证窗口排成长龙,人们争抢着申请签证出国。一旁的退签窗口却显得十分落寞,齐肩长发、淡妆、意气风发的廖晓义守在窗口。

她在“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上写到:留在中国搞环保。在窗口人员质询的目光中,廖晓义的态度干脆而明确:我可以没有绿卡,但中国不能没有志愿者。

从城市到乡村

十几年如一日,廖晓义在环保这条“苦旅”奔跑和冲刺。

倡导绿色生活、培育绿色社区、推动绿色传媒、试行“垃圾分类”、带动绿色列车……她与五十多家民间组织联合,发起了“空调26度节能倡议”、“无车日”、“绿色选择”等影响全民的公益活动。

2009年末,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喧嚣不止。此时,廖晓义正在四川彭州大坪村里忙碌,给村里的山鸡寻找销路。这里,由她一手打造的“乐和家园”,已经从一年前的构想变为令人欣喜的现实。

相比向往都市生活的大多数人,廖晓义有着不折不扣的乡村情结。

有一天,廖晓义和同伴经过一片幽静而茂密的树林,林间空气清爽,飘浮着草木的清香气,后来她知道,这片树林竟是村子的墓地,这个村子里的人是不修墓碑的,每个孩子出生时,他的父母就会为他种下一棵树,人死后,便用这棵树做成棺木,将人埋葬在原地,新人出生就再种一棵树。

在那些保留原始风貌的古村落里,廖晓义陶醉于那种绿色自然的生活方式。畅饮山间的泉水、贪恋新鲜的空气,村民们善良淳朴,有德高望重的寨老维护村民们有秩序的生活,家家米仓不锁,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

但是,廖晓义不无忧虑,随着商业化向乡村的渗透,如果没有切实的环境保护规范,村民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环保低碳概念,拿什么去抵御肆意的开发和破坏,其结果相当可怕。

5·12汶川地震后,廖晓义抓住灾后重建的契机,进入彭州农村,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社会公益基金资助下,她和义工建筑师刘加平的团队及诸多爱心人士、村民和当地政府一道,营建出她梦想中的乡村生活样本——乐活家园。

乐和家园的房屋就地取材,先用大雪压倒的树木,再在林木间抽砍,而不是皆伐,采用鉴伐的方式,还有一种是钢木结构的房屋,所有材料都要求节俭、环保。

每一幢房屋的建成,都有村民的参与,期间,廖晓义和团队引导他们认识被现代工业文明忽略了的生态、健康和文化的价值,看到乡村有着城市所稀缺的“奢侈品”——乡野、乡情、乡亲。

同时,廖晓义和团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重拾一度失落的乡约乡规,建立以“集体自强、个人自主、生存自然、道德自律、乡村自豪”为主要内涵的精神文明,以此增强他们的幸福感。

为什么要将环保计划从高碳生活的都市转移到排放较低的乡村,廖晓义这样回答记者,“城市人太过于依赖工业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方便,太多的主客观因素阻碍着他们向低碳的转轨,而乡村的人们热情朴实,只要细心沟通,他们很愿意回到祖先敬天惜物的智慧上。”

“从乡村入手,使其走上低碳发展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更低成本和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案,也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个东方智慧的样板。”廖晓义语调和蔼、从容,包含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村民们对廖老师都十分敬佩,她50多岁,精力充沛,能力非凡,手下的那帮子人做起事来个个疯狂。一年多时间,村民们就住进了漂亮的新屋,而廖老师并没就此打住,又教起他们如何种菜,养鸡,卖个好价钱。

乐活家园座落于青山绿水之间,村民邻里和睦,其乐融融,无不幸福。廖晓义的尝试也慢慢变为现实——保证村民的绿色生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的新农村建设走上生态文明轨道积累了可行的经验。

每一位莅临乐活家园的人,都会惊喜地发现,这里的女性和孩子都已经渐渐践行着“低碳乡村”的生活,他们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

更绿色地生活

运营公益机构,首要问题就是钱。虽然地球村获得了一些国际基金会的资助,但每年100多万的运营费还是让廖晓义头疼,“好多时候真的很难,好几年我们连最低微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有次,廖晓义接触了一位女商人,这位女士看重一项环保工程找到廖晓义“合作”,整场谈话不放“利润”这个主题,神色冷峻,只有谈到赚钱时,才挤出一丝笑容。

告别时,廖晓义出于礼貌说:“你如果想了解非赢利民间组织,可以跟我们联系。”对方一本正经地说:“我对非赢利组织不感兴趣,我只想怎么赚钱。”停顿了几秒钟,她又加上一句:“我对做好人不感兴趣!”廖晓义用怜悯的目光直视她的眼睛,说:“是么?可怜的人。对不起。”

对这件事,廖晓义感到很痛快,她也不忘保持一个胜利者的风度:“我想她不会忘记这句话。她的心底也许还有爱的角落。”

“我是一个追逐幸福的普通人。只是我相信,幸福的真谛不在于对物能的过度消耗,而在于节物能、蓄心能和增体能的三能平衡之中。”廖晓义说。工业污染只占总污染源的41%,家庭污染却占到了59%。环保不只是国家与环保组织的事,与每个公民休戚相关。

廖晓义是个永远的无车族。刚回国的那段时间,她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因骑车技术一般,就改为乘坐公交、地铁。碰到开会等要事赶时间时,她就选择打车。在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办公室里,也装有空调,这是节能空调厂家送的礼物。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也很少把它打开。廖晓义说,像成都这样的城市,骑自行车很舒服,减少尾气的同时,还能吸收新鲜空气,锻炼身体。

美国生态学家布朗说过:假定中国每个家庭都拥有汽车,为了提供道路和停车场就要占用大约1600万公顷土地,相当于中国稻田面积的一半。另外,能源危机更难以解决。而且,私家车是个怪物,它就是个壳,把人和人之间的交流空间严重堵塞了。

廖晓义出门都是自己带筷子,不用一次性筷子。有次,一个韩国朋友送了她一对不锈钢筷子,包装简约时尚,她很喜欢,筷不离身,但出国上飞机时,麻烦来了,安检人员误认为是凶器,被没收。此后,她又换成了木筷。

廖晓义家里大大小小的盆子比较多,以方便洗衣、洗菜的水用来冲厕所、抹地板。为了节约用水,除夏天外,廖晓义不主张一天洗一次澡。

人们尊称廖晓义为环保骑士,是榜样,也是引领者。但在廖晓义自己看来,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一颗真实的心。作为自然之子,对自然有一份善良和感恩,对自然灾难感到不安, 所以就努力做点什么。

她说,“我们每一个人不仅仅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更是环境污染的治理者。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一个话题,它更是一门系统的科学,更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方式。”

廖晓义践行并倡导的生活细节:

1、拿起布袋子,提起菜篮子;不用、少用一次性制品。

2、除了夏天,每周洗一次澡足矣,节省水资源。洗澡不是每天的程序,而是每周的仪式。

3、节约每一滴水。经常检查自来水管的水龙头和水管,看看是否漏水,即使是漏一小滴,但积少成多,一个月累计白白流掉2.6立方水。

4、洗蔬菜时不要一直开大水龙头,而是先在清水槽中洗干净再用水冲洗一遍。

5、检查抽水马桶是否漏水,在抽水马桶水箱里滴几滴食用颜料,如果在没有冲水的情况下便池里已有颜色,证明水箱漏水,应立即修理。

6、尽量不用洗衣机,手搓衣服的感觉很好,洗衣的水留着冲厕所。

7、不买也不接受朋友赠予的羊绒制品,因为山羊刨食草根而影响草原生态的平衡。

8、永远的无车族,偶尔会打车,在比较方便的情况下更愿意乘坐地铁或公共汽车。

9、家中不装空调,夏天渴望出汗,排毒健身,有较为省电的电扇已很满足。

10、不洗桑拿,那是对能源和水巨大的消耗,怕对自然欠债太多。

11、不去人工滑雪场,因为造雪的原料是非常可贵的地下水,也是我们饮用水的来源。

上一篇:人教版三上数学教学计划下一篇:微笑的作文:微笑的力量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