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免费

2024-07-24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免费(精选8篇)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免费 篇1

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只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尊重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西方国家认识和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一种尊重。这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所尽的责任和义务。摒弃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认真学习和汲取我们传统文化的营养,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求同存异,和而不同,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兼容并包,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会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颠。

【题目】

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章。

要求:观点明确,重点突出;逻辑严密,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论述有力;提出的对策要具有可行性。字数在1000-1200字之间。

【范文】

传节日精髓 续民族血脉

——谈弘扬传统文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节日之精髓、延续中华民族之血脉,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广西公务员考试网点评】

本文属于典型的评论性文章。全文围绕“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评述了时下洋节受宠、传统节日被冷落的种种现象,并透过此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分析,从而论出了应当采取的一些策略。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通过现象描述将传统节日受到冷落的话题引入;第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分析了“洋节受宠”的具体原因,也是对此进行的深入思考;第四段为第三部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问题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评述;第五段为第四部分,从商家的角度论述了其应当采取的策略和秉持的态度;末段为第五部分,言明了弘扬名族文化、传承传统节日的重大意义,以及当前每个炎黄子孙的重大责任。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免费 篇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 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 风俗, 精神的总称。[1]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 凝聚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 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 把个人与他人、与群体、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 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中国是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相互融合, 交互在一起, 凝结在一起, 有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

(二) 兼容之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兼容之学。它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 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 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体现。他没有走向极端化, 虚怀若谷, 纳天下之学, 才使他没有中断, 充满活力而且经久不衰, 在当代不断消化、吸收和创新, 仍然盛行。

(三) 经世致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 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 它究天人之际, 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在方方面面。学习《弟子规》、《道德经》等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习惯, 对现世世界有一个超脱的认识, 不迷惘。《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在商业、销售等方面应用的更广。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三、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

(一) 不能割断的历史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发展是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曾有过许多文明, 像古希腊文化, 古巴比伦文文化, 古罗马文化等, 但是从没有一种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有韧性, 因为他们都曾一度中断或者消失, 而中华文化随着中国历史的长河不断流淌, 从不停息, 至今仍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与中国历史相伴相生。从夏朝开始, 国天下至家天下, 中国文化开始有大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到了秦始皇合六国, 一统天下之后, 他统一文字促进后来文化的发展。汉武帝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儒学开始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三国魏晋时期, 文风开放, 形成以建安七子为代表人物的魏晋风骨。南北朝时期, 佛学盛行, 甚至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现象。隋唐时期首创科举制, 兼容并蓄使得是文化大发展, 代表人物像有诗杰王勃、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宋朝尤以词盛行, 有苏东坡, 李清照, 辛弃疾等。到元朝时人们则喜欢传唱曲, 明清以小说为主。近代人们是比较推崇孙先生的三民主义, 当代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发展。

中国文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也经历过几次重大的灾难。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些古文典籍失传, 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一次重大灾难;汉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文化单一, 缺乏活力;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 禁锢了文化的发展;近代五四运动曾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片面的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全部看成糟粕;当代文化大革命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大洗劫。虽然历经种种磨难,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凭借其深厚的根基不断生长, 在世界舞台上大方异彩。

(二) 中华经典箴言是终身追求

中华经典的箴言包含方方面面, 修身、为人、处事、追求等, 短小精悍即讲明大道理。对于现代人来说,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 而精神食粮却缺乏。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 往往会感到迷惘, 不知道一切为了什么。中华经典箴言就是我们的人生追求, 让我们活的更有意义。像匈奴未灭, 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有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值得我们终生学习。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告诉我们要有高尚的品格,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要自强不息, 要有所追求, 而且这种追求是终生的。还有有志者事竟成, 苦心人天不负, 教我们要坚毅、拼搏等。中华经典箴言是我们终身的追求, 学习中华经典, 让其慢慢浸润我们的心灵, 内化为自己的灵魂, 外化为自己的身体力行。

(三) 知我中华才能爱我中华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才能让后代感知中华文化的神奇, 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更加了解植根于中华大地上的人民。要爱国, 首先要让我们的人民了解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文化的魅力, 在心灵深处是觉得他们是值得我们爱的, 并且值得我们为此付出的。只有热爱我们的国家, 才有决心, 有信心建设我们的国家, 能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只有国民心往一处系, 劲儿往一处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远吗!

参考文献

[1]朱雪.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D].西华大学, 2013.

[2]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D].东北林业大学, 2006.

弘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篇3

高尚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时代都绝不可缺少的,若忽视了工匠精神,那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类文明持续走向辉煌就会受挫。在当今社会,只有把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拥有竞争的优势,才能具有真正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才能永远在复杂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不仅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生活精彩,人生出彩的基石所在。我们需要重拾工匠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形成一种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和价值观。

敬业创造财富

回顾中国历史,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木工工具、农业器具等,被视为工匠的典范与祖师;东汉张衡发明地动仪、北宋沈括撰写《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增广贤文》言:“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底层人眼里,再多的财富也有失去的时候,唯有一门手艺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正是出于这种朴素的认识,民众愿意学手艺,为了饭碗的坚固,才愿意将手艺练得越来越好,无形中,形成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中国古代家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靠手工劳动来完成,设计、制作往往是同一人,在学习技艺上也完全采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凭经验和记忆,伸展绳墨、竹笔画线、刨子刨平、再用量具测量,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经典家具和工艺品。

我国明代,木匠把日常生活的床已经做到了极致,一个家庭有一张好床,就是拥有了一笔财富。《金瓶梅》第九回说西门庆用十六两银子为李瓶儿买了一张黑漆描金床,他又用十一两银子顺手买了两个丫鬟。潘金莲知道西门庆为李瓶儿的屋里买了一张好床,就闹了起来,不得已西门庆旋即用了六十两银子买了一张螺钿敞厅床。可想一张床相当于多少个丫鬟的身价。

工匠的执着精神,还表现在农具的发明创造方面。据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载:古代工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发明了高效实用的耧车。它是一种用畜力牵引的播种器具,能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环节,达到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均匀,既提高了播种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播一顷”的效果;元朝棉纺织专家黄道婆对我国棉纺织技术进行不断的改革,创造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使纺纱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两三倍,她的敬业精神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使我国古代的棉纺织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勤奋促进发展

古代工匠的勤奋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它促使我国农业生产的排涝浇灌器具的发明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传统水车,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翻车”和“筒车”,是一种能从江湖河塘地表中不间断持续汲水的大型农业机具,它不仅能用于高地提水、低田排水等生产领域,而且在济漕保运、沿海制盐等非农业方面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它的先进技术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从机械学原理的角度来看,水车结构复杂,有连杆曲柄机构、轮轴齿轮机构、链轮调节机构等。从动力学看,由人力、畜力逐渐上升到水力和风力自然能的应用。据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载:“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在动能利用上的卓越成就,它与耕种等其他农具系列配合,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在那个时代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汉代就已有了畜力碓和水力碓,用来加工粮食,脱壳磨面。据张力军、胡泽学主编的《图说中国传统农具》载:到魏晋南北朝时的崔亮发明了用一个水轮推动八个磨盘的“八磨”机,使粮食加工的工效一下子提高八倍。西晋时有人将水轮转动改为用牛牵引,达到“策一牛之任,转八磨之重”,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也能用上高效的“八磨”等工具了。

除了以上古代工匠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贵文化遗产外,还有大家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周翥的百宝嵌、方于鲁的制墨、张鸣岐的手炉、朱氏三松的竹雕等工艺品。这些工匠可称得上是举世闻名的能工巧匠。

执着铸就辉煌

古代工匠的执着精神为我国陶瓷的发明、发展同样做出了巨大贡献。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不但把人物形象表情刻画得逼真生动,而且规模宏大,成队成阵,不愧为世界奇观。唐代的三彩陶朝着更为精致的方向发展,人俑、马俑、骆驼俑,色彩鲜艳,各具形态,有很多细微的动作和表情。

唐宋以后,瓷器的工艺越来越精,出现了许多名窑名瓷。唐代绍兴有名的“越窑”青瓷,有“类玉”的美称。河北内丘的“邢窑”,则以出产白瓷闻名。湖南长沙一带的彩瓷,不但有绘画,还使用贴花、模印,装饰性很强。河南的钧窑、汝窑、柴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定窑,陕西的耀州窑等名窑所产瓷器,都驰名海内外。当时的瓷器有“青如天,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说法,被一般家庭争相收藏。中国的瓷器,从唐代起就通过陆路和水路传到亚洲、欧洲和世界各地,赢得了全球人的赞叹。

说起中国人的传统服装,不得不说一项令国人自豪使全球人惊叹的伟大发明——丝绸。毫无疑问,我国是世界最早养蚕和织丝的国家。祖先们很早就发现蚕吃桑叶吐丝又 “作茧自缚”的现象,经过仔细观察和实践,大约在六千多年前,就掌握了养蚕、缫丝、织帛的全套生产过程。聪明的古人们把蚕茧用开水煮烫,去掉胶性,抽出丝头,合成丝线,再织成绸、缎等帛品。这个过程说起来一句话,做起来难上加难。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素纱禅衣,服装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但重量仅有 49克,衣服可谓轻若烟雾,举之若无,让人着实惊叹当时的织造工艺如此精湛。到目前为止,用现代化的工艺都很难复制。丝绸的发达,促进了服饰、染织、刺绣业的发展。与丝绸密不可分的刺绣,它的艺术创造,商代就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中国的刺绣与丝绸伴随着工匠的执着精神,名扬世界。

创新超越世界

我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工匠们除了以上各种发明创造外,还具有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比欧洲早1 700多年;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这一成果比欧洲早一千年;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两千一百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旋转式扬谷扇车,到18世纪初,西方才有了扬谷扇车,比中国晚了两千年左右;公元前1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独轮手推车;而西方到公元11世纪才出现独轮车,比中国晚了1200多年;东汉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誉为 “神医”,他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隋唐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等等。

我们在传承中国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工匠精神的内涵。将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与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引入科学研究范畴,拓宽中国工匠精神与人文研究的视野,加深我们对中国工匠精神在企业文化中不可替代性以及提高员工地位的再认识。

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不甘落后的民族,今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我们要呼唤中国古代工匠那种敬业、勤奋、执着、创新精神,以此为企业铸魂。企业更要为冲锋陷阵者、为敢于亮剑者、为勇于改革者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让人人敢担当、个个能出彩,使中国成为创新大国、制造大国。清代郑板桥有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了这种精神,定能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篇4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有的地方还进行赛龙舟的活动。这天,奶奶买了很多粽子。我剥开用叶子做的粽子皮,里面是糯米和红枣,吃在嘴里软软的,黏黏的,甜甜的,非常好吃。我家还买了用五彩线编成的粽子和公鸡,挂到门上,听说这样可以避邪。

我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上网寻找答案。原来,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为国尽忠,却遭奸臣毁谤陷害,被迫在五月初五这天含恨投江自尽。人们得知后,纷纷划船追赶拯救。大家争先恐后,就演变成后来的赛龙舟。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吃掉,人们用竹筒装糯米饭投入江中,后来渐渐改为用粽子包裹,再用彩线缠绕,形成了粽子。人们对屈原如此敬仰,不仅是敬仰他的文学造诣,更敬仰他的忧国忧民、不畏强暴、磊落坚贞、大义凛然的嵩高品质。

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篇5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牛安生①

【摘要】本文阐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指出它是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传统文化是我党性修养理论重要的文化渊源,我党也是儒家“孝”文化的忠实传承者;论述了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进一步营造正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培养造就深谙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营造真正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氛围。【主题词】思想建设 重大课题 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过程中,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提到很高地位,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求“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近些年来,党中央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到很高的地位,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我们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我们认为,党的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思想建设重要日程。

一、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②上述四个“更加”和四个“越来越”,彰显文化建设更具重大意义,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是我国文化建设中最丰富、最具影①

② 作者: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中国河南省委党校教授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1 响力、最重要的内容。

(一)信仰缺失、社会道德滑坡和价值观念混乱呼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诚然,我国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社会风气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生活中存在严重的缺乏信仰、道德滑坡、风气不好的现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了文化发展中八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其中包括认识不够的问题,社会上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问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够的问题,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等。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信仰缺失现象。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是信仰迷茫的时代。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现象。200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了党内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中,第一位的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的问题。①人们内心信仰什么,不能仅仅看他口头怎么说,言行举止、日常生活中是可以看出来的,今天的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有多少人真正有共产主义信仰,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从实践中看,党内信仰问题不容乐观。这也是中央决定为什么把理想信念缺失放在党的建设诸多问题首位的原因。信仰缺失的问题,其实质还是一个文化缺失的问题。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虽然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而真正信仰宗教的也是少数,什么都不信仰的也是少数,在他们的精神家园里,有许多是多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遗传下来的文化基因,这恰恰是我们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当前价值观念混乱、缺乏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追求的现象也需要我们探索合适的文化精神支撑。有人尖锐地指出了当今社会乱象:知识分子羡慕商人,商人常削尖脑袋模仿官员往官场上靠,而官员则散淡不拘小节很像知识分子,想方设法贴上书法家、博士、客座教授的标签。还有,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现象严重,有名望的父母成为子女“炫耀”的本钱,“我的爸爸是某某”,研究生殴打、辱骂父母现象,折射的其实是孝道教育缺失的问题,而三聚氰胺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假药、假冒产品、知识精英的抄袭等,折射的则是诚信缺失现象。这些,都呼唤正规有效的道德教育,呼唤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呼唤通过加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来规范混乱的价值观念。

(二)西方文化的失落和无奈的警示

当我们思考当前我国文化缺失问题时,不免会想到去西方寻找灵丹妙药。这也有一定的理由,因为西方发达国家无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有比我们进步的地方。我们现在所说的“转型”,其中很多内容是以西方文化、西方体制和制度为参照物的。我们认为,虽然西方文化曾经给人类作出巨大贡献,而到了今天,西方文化实际上已经走到了尽头。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是美国的文化决定的。美国模式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效仿的典范。美国作为超级大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到百分之五,却消耗了人类能源的四分之一。如果全世界都成为美国,需要几个地球的资源来承载。地球不堪负重,人类前途堪忧,这是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认识。何况美国自身也危机重重,持续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至少说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也很难摆脱诸如政治极化、经济倒退、贫富分化、民意分裂、国力衰减的命运,高失业率、赤字的威胁让美国政府无计可施,甚至利用美元的信誉,滥印钞票来搪塞危机,蒸发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美国债,世界偿,出现严重的信誉危机。世界超级大国竟然到了出卖诚信地步,难道不是人类发展的悲哀吗?这难道能够成为世界各国明天的模板吗?美国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无限制地满足人自身不断膨胀的欲望到国家的疯狂扩张,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不同的民族,成为全人类不和谐的最重要的原因。历史将来会证明,疯狂的代价必然会走向灭亡,实践正在证明,无限制地满足人类欲望的发展模式不是人类发展的明智选择。从长远看,美国不应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取向。美国的悲哀,说到底是文化的悲哀,表明了美国文化的穷途末路。美国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模式也即文化模式不是全世界的方向,更不应该是中国发展的方向。

借鉴西方,不能照搬西方。“毛泽东讲过:对待外来文化,应当以中国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肠胃运动。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但更有味道:人吃猪肉是为了消化以后变成人的肌肉强身健体,绝对不是要通过吃猪肉而变成猪。对于那些在文化借鉴中食

①洋不化的人来说,这些话语实在是黄钟大吕。”西方文化的失落和无奈要求我们①辛鸣:“软实力”背后的“硬要求”,学习时报,2011年10月24日,第03版

求索人类文化的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蓦然回首,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如此有价值,我们必须挖掘自己宝贵的思想财富。

(三)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还算不上文化强国。”①我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不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及其发展不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相承接。从文化资源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就必须使中国的文化资源在我国发扬光大,使我国的现代化建立在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我们认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应该是,一是文化资源深厚,这是文化强国的基础;二是全民践行民族优秀文化的程度极高,文化的凝聚力特别强,而这种文化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是传统文化的作用;三是民族文化的世界影响广泛,其核心价值的许多内容为其他民族所认同;四是文化产业在社会生产力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据此判断,我们建成文化强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能不指出的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进入近代以后,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自己几千年文化传统研究得不深,更由于禁锢过久,面对西方强大的工业、武力,曾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文化一无是处,应该彻底抛弃,于是大口大口地吞食西方文化食品。”②在西方消极文化的影响下,“物化”、浮躁、金钱拜物教、物质拜物教,充斥于社会各个角落,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有钱的,都受各种烦恼的困扰,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物质上,这种精神的通病,实际上是人们文化的失落。中国历来是“书香”之邦,但是据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介绍说,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民阅读调查,我国民众每年人均阅读图书仅有4.5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色列的64本。③文化资源大国的国民不喜欢读书了,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了钱只能称作‘富’,只有在有钱的基础上又有了发达、丰富、先进的文化,才能说是‘强’了。”④ ①李长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7日,2版 ②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北京日报,2011年10月31日 ③中国人读书最少?2010年04月27 金羊网-新快报

④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北京日报,2011年10月31日

(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

现在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从哪里入手,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什么样的文化能够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困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现代化?尤其是,人的现代化应该怎样理解?人类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除了包括物质财富外,还有丰富的精神财富,包括人类情感的升华,例如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等等。如果仅仅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值,甚至为了追求物质财富去损害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化,损害人与自然的和谐,那样的发展就是误入歧途,最终可能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这恰恰是人类发展的异化。事实越来越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思想资源,是必须关注的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

我们注意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的有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说到“优秀传统文化”字眼的有10处,在《决定》的第五部分中把“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作为重要内容,把优秀传统文化看作“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内容,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文化强国的必然之路。“文化的历史、文化的根脉就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一直是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①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早已是中华民族共的有精

神家园的基本内容,而且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

其实,我们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深深扎根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建立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以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基础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无不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容;“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实扎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种种原因,①辛鸣:“软实力”背后的“硬要求”,学习时报 2011-10-24 第03版

我们淡化了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出现了文化失落,为此我们愈感到优秀传统文化弥足珍贵,必须更加珍惜、更加发扬光大我们的文化传统,这是维系民族生命的基本要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国际影响,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英国顶级的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在七十年代常常讲,要拯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他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程度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墨家的仁爱学说,是解决现代化社会伦理问题所急需的。他说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之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①。1988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世界性会议上,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② 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讨论全球道德伦理。在起草宣言时,他们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最好的道德格言,筛选出来进行评议,找出一个认为是世界性伦理道德格言,作为人类道德伦理的底线。最后大会一致通过,只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选中,被称为黄金规则,即道德规范的底线。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成果 不容否认,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优秀成果。要取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显著成就,起码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基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深刻领悟,二是对中国国情的深透理解,三是深谙两种文化的有机的结合方法。在三个方面,毛泽东本人都完全具备。毛泽东不仅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领,而且深刻把握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灵魂,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比较准确地了解中国国情,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涵养,精于中国传统文化。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曾经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③他还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①

②《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90页,第425—426页。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导言,第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5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

①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毛泽东一生最喜欢哲学,同时还十分喜欢研究历史,特别重视《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的学习研究,对中国的近代史更加关注;此外,他还钟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许多诗词都能够倒背如流,对中国古典小说最感兴趣和评价最高是《红楼梦》。毛泽东的讲话、文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儒家、道家、佛教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能够顺手拈来。因此,毛泽东思想能够被深受中华民族文化滋养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乐于接受,与其中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是分不开的,这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特色。

(二)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理论的文化渊源 重视党性修养是我党党的建设的重要特点。党性修养的基本方法是自我学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这恰恰是儒家非常重视的治国道理。儒家强调治理国家要把修身放在首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不正焉能正人”,这些道理是大家非常熟悉的。1939年,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建党名著,影响了几代至今还在影响共产党人,周恩来被称为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的楷模。从修养的方法和许多内容看,中国共产党党性修养理论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里,以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传统文化名句的引用为例,可以窥见儒家修养理论对我们党的影响。例如:在学习方面,“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发奋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③,“朝闻道,夕死可矣。”④关于吃苦磨练、自省自警的方面,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⑤曾子“吾日三省吾身”⑥;《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可以说,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党的思想建设尤其是党性修养理论就是不完美的。

(三)中国共产党是儒家“孝”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如果说,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那么,这种礼仪基本上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①

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707~7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论语·述而》 ③《论语·述而》 ④《论语·里仁》

⑤《刘少奇选集》,上卷,10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⑥《论语·学而》

第7/11页

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而孝文化是儒家理论的重要内容,《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作为中国传统礼仪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典籍、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的《弟子规》,把“孝”放在第一位,至今对于做人做事、学习生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来在理论上非常肯定儒家的传统的孝道文化的,在实践上又是忠实地践行孝道文化的,是把中国孝文化发扬光大的政党。党的领导人如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孝顺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有深远影响。1919年10,毛泽东母亲文氏病逝后,曾写出了发自内心的《祭母文》和两副表达内心痛苦和无限思念情怀的挽联来,其中的挽联为:“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 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1944年,朱德为了表达对母亲逝世的哀思,一个多月没有刮胡子,他还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悼文《回忆我的母亲》,曾经选入小学生语文课本。今天,在党的建设中进一步重视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党内大力加强孝文化建设,对于在全民族弘扬孝文化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重视的问题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回避如何评价近代史上我国的反传统化运动的事情。我们认为,必须历史地分析近代史上反传统运动。例如“五四”运动,它对于冲破封建礼教、尊重人的权利,对于打破闭塞,剔除传统文化疲沓、陈旧、丧失活力的东西,对于对外开放,吸收西方新鲜的诸如民主、平等、博爱的文化,使中华民族融入世界,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部否定,尤其不能象“文革”期间那样,采取种种手段、甚至是暴力的手段,挖地三尺,毁坏文物,打砸抢,彻底砸烂,这就极大伤害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明气质,伤害我国固有的文明根基。

同时,把中国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也是错误的。所以,一些有识之士呼吁,要以整体性的历史眼光,从中华文明精神连续性和传承性的角度,对我们自身最为悠久和最具连续的民族传统进行重新审视,抛弃对待传统的简单和粗暴态度,纠偏传统认知上的失衡心理。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王杰先生非常准

第8/11页

确指出:“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灵魂、毛发和血液中,是不能否定,也是否定不了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是可以互补、相互促进的。”“我们对传统文化反了一百多年,骂了一百多年,但是结果呢?孔子依然微笑着与我们面对;唐诗宋词元曲,红楼水浒三国,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盛宴。”①

(二)进一步营造正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舆论氛围近年来,我党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重要日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正在形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多次宣传优秀传统文化。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强调的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②此外,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国学讲座在国内外也引起了很大反响。为进一步营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一是要高度重视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解读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积极追求向上的学习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重视人民的民本精神、中华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礼仪、注重修身的修养精神等等,使有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真正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二是重视批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继承而不是复古,吸收而不是照搬。当今时代,中国传统中的落后观念,例如“官本位”、家长制、特权、私欲膨胀等,极大地束缚着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成为改革的阻力,所以,今天反对封建主义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三是在党校、行政学院讲和各种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增加国学方面的内容,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员和领导干部,丰富他们的文化涵养。

(三)培养造就深谙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队伍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最重要的是培养队伍,领导带头,从教育做起。“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也是人才。党内要一批深谙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不仅精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且能够深谙传统文化中的奥秘,是优秀传①“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访中央党校哲学部王杰教授”:学习时报 2011-05-02 第15版:党校教育专刊

②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光明日报2006年4月23日 第1版

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第9/11页

统文化的践行者。要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①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小学教育,从培养教师做起。只要有优秀的教师,就不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在中学尤其是大学,要培养一批善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师,他们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功底,又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诚于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们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努力追求德艺双馨,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②有这样一批师资力量,中学、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就不会有问题,也就不难培养出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接班人,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能后继有人。

(四)营造真正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氛围 毛泽东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③我们同样可以说,对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而不是拿它装潢门面。“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对象,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如果一种文化产品,只存在于博物馆中,一种文艺形式,只存在于舞台上,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已经死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传统文化只存在于学者的书斋里或研讨会上,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已经死亡

④了。”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发扬光大,最重要的是要践行民族优秀传统,例如优秀的传统美德和礼仪、包容精神、不懈的探索精神、清正廉洁的官德、无私无畏的价值追求等。我们强调文化自信,就是因为我们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精神家园里最重要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大国能够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条件,就是整个民族能够践行优秀文化传统,只有走向大众实践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也有价值的文化。

但是,践行优秀文化谈何容易?实践表明,知道的道理不一定能够完全践行,“知”并不等于“行”,“知不易,而行更难”。不少人引经据典讲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处,去教育别人,但是轮到自己去实践的时候却做不到。知行合一难在哪?①

②同上: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同上: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第815页 ④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北京日报,2011-10-31

第10/11页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篇6

一、简介

2014年5月26日,淮南二十二中举办了“弘扬中国魂——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竞赛”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通过同学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可以更加了解我国的民风民俗、传承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文化,同时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大团结意识,培养和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向学校发出邀请

5月13日,我们向各各班一一发出邀请,诚邀各班积极参与此次活动,各班的同学们对此次竞赛也热情参与,积极报名。在5月25日将计划书,比赛规则,及报名表等发到各位主席手中。

5月17日,我们将报名表收集,并与各学院代表队负责人取得联系。

三、积极筹划过程

5月16日,我们将宣传横幅挂到了学校大门上,希望各位能前来观看传统节日知识竞赛,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在此期间我们买装饰材料,买礼品,制作PPT,借比赛场所,并精心挑选了主持礼服等等。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过程很曲折,但我们从中收获了很多,感觉很快乐。在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在不断克服中成长。

四、知识竞赛汇总

2014年5月26日下午,在忙碌的准备之后,在紧锣密鼓地布置会场,力争做到每个细节都能尽善尽美。随着主持人错落有致的开场白,拉开了我们比赛的序幕。

首先,由余老师上台做了老师致辞,在老师的朴实的话语中,让我们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乐趣和重要性。

接下来,正式进入了比赛环节。此次比赛共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团队介绍及问答题,每个小队都将自己最具风采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给观众及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环节为问答环节,题目分为简单,中等,难三个环节,有的团队出色地完成了问答环节,而有的队伍却不尽如人意,比赛也正渐渐走入轨道。

第三个环节的风采展示,以传统节日为题,各团对都拿出了浑身解数,有歌舞剧,有歌曲演唱,小品表演等等,均展示了大家的用心与热情。风采展示中,有搞笑的、有感人的、有发人深省的、有振奋人心的,在观看表演的同时,我们又一次重温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再一次感悟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四环节的华丽大变身让比赛越来越有趣,各个参赛队伍的比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后白热化阶段的抢答题环节将正常比赛推向了高潮,同学都激情四射地抢答问题,比赛一度难舍难分,最后外语学院凭借着微弱的优势赢得了比赛。

最后,进过了激烈的比赛,分出了胜负,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比赛,让大家在欢笑中,更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铭记传统,传承美德。

弘扬中国魂,铭记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而正是通过这种比赛,使之成为一种载体,让中国传统节日为大家所熟知,更是开启一扇大门,让大家窥探中华的传统文化,中国魂精神代代相传。

比赛圆满落幕,但我们相信在比赛中获得的感悟和收获将永留在我们心中。

在此期间,我们付出过汗水,同样也怀有感动;有过艰辛,但也有过得意,此次竞赛犹如中秋节的月亮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通过本次活动,望大家更加了解中国文化,铭记中国魂。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免费 篇7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 在逻辑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又是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的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若想被中国人民接受,发挥作用,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这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得出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的重要条件,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必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普遍真理的指导意义,源于它只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才有生命力,离开与具体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 这一点已经从各国实践经验及教训得到了验证。对于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相结合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些论述都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中国化”的重要意义,而结合的纽带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2. 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是传统文化的特质

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辟自身发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尤其是近代以来,备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和封建主义的压迫都没有压垮我们,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给予我们能够战胜一切的巨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倡导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因为具有兼容并蓄和吐故纳新的特质,因而具有强大的同化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它一直没有出现断层的原因之所在。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 合的重要意义

1. 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

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阐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过程中的独特创造,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在以往教学实践中,教师仅仅是以国家的政策理论为内容,单纯就理论来阐释理论,无法避免空洞和说教,使概论课陷入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境地。

2. 课程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契合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都包含许多中华文化的精髓,闪耀着中华文化的光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它最早来源于东汉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后被唐朝的颜师古注解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它进行了哲学上的解释: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成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对此,邓小平给予高度评价: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运用,也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如当年毛泽东决定撤离延安,就是道家思想“将欲取之,必故与之”的灵活运用。可见,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运用的结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全面回答,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 进步要求,有着深厚 历史渊源 和广泛现 实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就“特”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深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道路、理论体系到制度,从总依据、总布局到总任务,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中华优秀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确立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比如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人性的终极关怀,道家的贵生思想,与党的“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体现在人民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上。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自然而然休养生息的理念,与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一致的;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思想与党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是一致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概论课的相关内容,学生就会明白我们党为什么会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样的讲解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和真理性,帮助学生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学习概论课的理论自觉, 既实现了古为今用,又传播了党的政策,对于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相结合的 路径尝试

1. 研究新教材,开设专题讲座,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概论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概论课的教材改动较大,由原来的十五章改为现在的十二章,如何适应新的教材体系的变化,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完成由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是从事概论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材内容较多、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有益尝试: 结合教材第八章第三节“文化建设”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开展了两个专题讲座,分别是“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这么做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第一,在“文化”一节讲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就有涉及,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讲解,追根溯源,既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与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历史、辩证地阐述价值观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又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具体生动的内容,彰显了理论和现实的有机结合。第二,第十二章党的建设,如果单纯讲授加强党建的重要性,就会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也缺乏理论的说服力。我们将传统文化与党的执政理念结合起来,从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民本思想”讲起,阐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依据,再联系当前国家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从根本上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论依据和时代价值,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

在讲解其他章节时,我们也非常注重向传统文化寻求答案。例如在讲第十章中国外交战略时,从中国传统文化和理念讲起,讲清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和为贵,爱好和平,反对战争,讲明白中国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历史根源和反对“国强必霸”的错误论调。在第八章第五节讲生态文明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等思想来讲清楚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在讲第六章第三节“中国梦”的实现时,向学生讲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提出、天下大同、礼仪之邦的理念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这样的教学内容安排,从古至今,跨越了历史的时空,为学生展开了恢宏的历史画卷,又落脚到现实情境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两个结合,既解决了学生的思想困惑,又切近了学生的实际,故而学生喜欢,终身受益。

2. 丰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纲要的颁布,是对我们几年来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的做法,给予政策上的引领和实践中的支持。从2010年开始,我们在学校先后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元典导读”、“弟子规”、“《道德经》与人生”、“《大学》的人生智慧”等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本着尊重经典、以经注经的原则,纳百家之长,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真实反映作者的原意。以经典入手,把文本分析和思想评判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介绍和精神智慧挖掘结合起来; 力求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以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的人生智慧来解决现实问题,立足社会实际,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认识经典—进入经典—解读经典—掌握经典—运用经典的逻辑过程。几年来,我们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无论从学生的选课情况,还是学生评教的结果,都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是我们不断取长补短、继续前进的源泉。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好口碑”,学生对于课程的满意度,体现在对于教师的好评,体现在作业的字里行间,体现在人生志向的坚定抉择。

3. 改变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实现了阅读与体悟分 享相结合

传统的思政课,以灌输为主,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切实保证。我们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中,加强课程建设的一个突出做法就是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 第一,引领学生注重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与感悟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借鉴古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思想,重在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的反思和实证,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集中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容; 再结合个人实际,重在做的环节,利用重大节日、公祭日等契机,结合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机会,积极引导学生实践, 在做中体会知的快乐。第二,课下学生自学阅读与教师课程讲解相结合,教师列出自学经典书目,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自学,先在小组分享,再在班级课堂交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和提升他们认知社会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还针对部分毕业生开展跟踪调查,了解和掌握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帮助他们顺利走入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都成为我们继续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巨大动力。

4. 拓展网络教育空间,师生及时互动,实现课上与课 下的有机结合

现代通信技术的日益发达,有效地缓解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现实问题,我们将课程教学延伸到网络,建立了QQ课程群,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讨论话题,教师亲自指导, 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现实, 帮助他们寻找安身立命的人生智慧,而通过网络也吸引了更多学生参与分享与交流。此外,通过微信形式,实现与学生的即时互动,我们将自己的教学感悟和人生体悟以日志形式分享给学生,启迪他们的人生方向,增长他们的人生智慧。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将传统文化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有益尝试,这种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现状,追根溯源,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源问题,有效地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免费 篇8

投笔从戎

1918年,黄仁宇出生于湖南长沙。父亲黄震白曾加入同盟会,父亲对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黄仁宇曾经说:“我的历史观来自父亲的影响。” 1936年,成绩优异的黄仁宇获得了南开大学减免学费的奖学金,入读机电工程系。但是次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国难当头,黄仁宇决心从军报国。黄仁宇先担任排长,奉命驻守云南,后随中国远征军开赴印度、缅甸作战。满腔热血,终于得到了报国的机会。

如愿上战场的黄仁宇不但在军事方面有积极的表现,也在此时展现了他的写作才能。黄仁宇一边服役一边撰写了八篇战地报道。随后,黄仁宇被任命为专职的战地观察员。日后,这促成了他的人生轨迹,即从一名职业军人过渡到一名历史学家。而在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军人的国家意识,尤其是军人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对国家制度的思考,也就成为了黄仁宇未来作为一名历史学家的主要课题。

黄仁宇虽然一心报国,但在人际复杂,腐化混乱的军界始终难有发展。1949年初,黄仁宇被任命为中国驻日代表团的副官助手,前往日本。1950年,黄仁宇因受到派系斗争的牵连,而被迫在日本退伍。此时,他已经38岁。 身处日本的黄仁宇,既无法返回大陆,也不愿南渡台湾。最终,他毅然决定赴美留学,抛却前半生,重新开始。

半路出家的历史学家

1952年9月,黄仁宇进入美国密西根大学,主修新闻学专业。在班里,他年纪最长,学习也最刻苦,在两年内顺利取得硕士学位。

但是,毕业对于黄仁宇而言就是失业,因为他当时还没有掌握地道的美国英语,也很难在报社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写出符合要求的稿件,所以很难在新闻界觅得一份工作。他也曾尝试向出版业发展,一次次的努力却只换来一次次被拒绝的尴尬。

黄仁宇在新闻系就读期间,受系主任影响,对历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今新闻界工作难觅,于是干脆改行,攻读历史学博士学位。黄仁宇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攻读历程,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明代历史。

当时的美国政府,对大学的文科没有足够重视,政府研究津贴很少用在文科方面。所以,大部分文科研究生都要靠业余打工来维持。黄仁宇一边打工,一边专心读书,到1964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46岁,对于很多人而言已经是学术生涯的黄金时期,但对黄仁宇却还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1967年,黄仁宇受聘于纽普兹大学,成为这所学校里教授中国历史和日本历史的老师。在此期间,黄仁宇先后与被称为“美国研究现代中国史的开山鼻祖”的费正清,以及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博士合作,发表一系列具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在学术界的影响与日俱增。同时,他还获得了参加《剑桥中国史》明代部分撰写工作的邀请。对学者而言,这是莫大的荣誉。

但是,黄仁宇的事业并非就此一帆风顺。1979年,黄仁宇收到了纽普兹大学的解聘书:“你的教职将于1980年 8月31日中止。你的教职之所以中止 ,是由于人事缩编所致。”解聘一事给黄仁宇的身心和生活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个事实会永远削弱我的尊严 ”。

黄仁宇内心的苦痛还来自另一个层面。他一直认为自己工作的最有魅力之处,在于找出西方文明是如何打破中国文明 ,让中国分崩离析,而在中国重新恢复平静之后,又是如何转而影响西方世界,让西方进行与东方相适应的调适。他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以一己之力研究西方如何与东方交会,而东方又是如何与西方结合,直到两者融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史。然而这次纽普兹大学却解聘了除美国史、加拿大史、西欧史以外的所有历史教授。校方这种唯西方历史独尊的做法,令黄仁宇痛心不已。

痛失工作的同时,日后成为黄仁宇代表作的《万历十五年》,在出版方面也遇到了困难。商业性的出版社认为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应该交由大学出版社出版;而大学出版社则认为这本书十分通俗 ,趣味性强,应该交由商业性的出版社出版。两者相互推诿,出版也就一再搁浅。

由于英文版《万历十五年》出版困难重重,黄仁宇迅速将其翻译成中文 ,委托朋友帮忙在中国寻找出版机会。1980年,历经苦难的《万历十五年》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首印2.75万册,很快便销售一空,成为学术界最畅销的图书。专家们也纷纷从内容、理论、写作方法等方面对该书进行探讨,一场“《万历十五年》热”席卷中国。时至今日《,万历十五年》已经重印20次,销售量超过百万册。

自成一体的 “大历史观”

黄仁宇在多年的学术研究中,提出一种新的史学研究方法——“大历史观 ”。

它主要指的是从宏观角度、以大视野的眼光、非人性论的立场和将史料高度压缩的归纳方法,将中国历史放入整个世界史,通过与西方历史的比较来分析中国的历史,从历史“何以如是”内在因果联系的技术角度来看待历史,而并不是从道德角度来看待历史。

然而,黄仁宇“大历史观”的推广之路却十分坎坷。一名华裔学者在西方学术界,希望得到西方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史问题的认同,无疑是一件会事倍功半的难事。而在华人学术圈内,黄仁宇的学术研究则是受到了他昔日国民党军官身份的株连,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处境十分尴尬。幸而《万历十五年》这本通俗化的明史著作大行于市,黄仁宇和他的“大历史观”才被公众认识和肯定。

黄仁宇的著作能够迅速风靡,主要因为他开创了一种新的写史风格,用清新俊朗的笔调把严谨的学识和博古通今的历史观熔于一炉,才能够使学术著作变成普通大众的精神美食。

黄仁宇能够有这样的成就,除了和文笔风格有密切关系之外,他早年的个人经历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黄仁宇是中国知名历史学家中,惟一一个在进入大学专修历史学之前有过漫长非学院的、底层的生活经验的人。而在进入大学之后,他并没有把之前的记忆作为包袱,而是作为财富点石成金。他的《我的大历史观》、《中国主要问题如何实现在数字化上的管理》等等,和他抗战时做过步兵参谋,曾在云南那种瘴气密布的丛林里作战,亲眼看见中国的西部是如何荒僻,如何的落后都有关系。

2000年1月8日,黄仁宇和夫人驾车到电影院看电影。在去往电影院的路上,他和妻子说:“我一生经历过中外各阶层的生活,不论是治世乱世,无所不闻,无所不见。现在我个人要做的事都已做了,可以死而无憾。”

上一篇:党建制度汇总下一篇:慢性病定点医院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