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浅谈

2024-08-15

初中历史教学浅谈(精选10篇)

初中历史教学浅谈 篇1

新课改的宗旨就是要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生积极参与,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状况。这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但是,现在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是:历史不列入中考的范围,属于“副科”,学生、家长不重视,对于一些好学生如想取得好成绩,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啦,所以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加上初中的学生本来就没定性,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按传统的教法,重在落实知识点,“填鸭式”的教学,怎么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么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么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主呢?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开动脑筋,根据教学内容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来谈谈在这几年教学当中我觉得比较有效的一些教法。

一、分小组竞争

争强好胜是年轻人特有的天性,初中学生好胜的特点尤为突出,教师如能利用好这点,把它运用到教学上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上课的时侯,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把每个小组的组号写在黑板的右上角。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设计好的各种问题在课堂上提问,哪个小组的成员回答对了一题,我就在黑板上相应的组号下面画一五角星。一堂课后统计看哪个小组获得的五角星多,这个小组就评为这堂课的优秀小组。这样,学生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会专心听课,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二、表演历史短剧

善于表现,勇于表现,想吸引别人的注意也是年轻人的又一特性。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能表现自己。表演历史短剧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如我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时,有一目“赤壁之战”的内容,我就让学生扮演剧中的历史人物,把这历史事件表演出来。台下的学生除了欣赏台上的同学表演之外还要思考问题“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少胜多,打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通过这样,不仅把沉闷的历史课堂搞得生动活泼,而且也让同学们掌握了历史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才能,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三、开展课堂小辩论

除了历史短剧,课堂小辩论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例如上宋金对抗这一课时,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就可以让学生展开一场小辩论。为了辩论,学生必须掌握课本相关的知识,这就要他注意力集中,认真看书。而且通过辩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民族英雄”这个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他的口才。在我们的史学界上对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观点是有不同说法的,所以这种辩论的形式是我们在课堂能经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能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四、撰写历史小作文

对于一些没什么难度,平铺直叙的课,如果教师也是按课文简单的复述一遍的话必定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这样的课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然后通过写小作文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的情况。例如上《宋朝文化》这一课时,我就

用心爱心专心 1

以 “假如你是宋朝人,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为题,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这篇作文,必须掌握宋朝的相关知识,所以他就会认真的阅读课本。从交上来的作文看,同学们完全超出了要求,如坐时空穿梭机回到宋朝,遇到苏轼、陆游等大诗人,和他们把酒作诗等等,发挥的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这种做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五、学做小教师

对与一些难度较小的课,我们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来当“老师”的方法来处理。我们可以指定一俩位同学,让他先备好课,然后由他们给同学们上课。同学们看到是自己的同学来当“老师”,他们就会觉得很新奇,很有兴趣,上课时也很配合,甚至想些问题来“刁难”一下小老师。而上课的同学也能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同时在备课时候也了解哪些知识是该掌握的,这对于他自己复习也是有帮助的。

“教有法,但教无常法”,在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教师应该多用点心,研究教法并灵活运用,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愿意上我们的历史课,喜欢上我们的历史课。

初中历史教学浅谈 篇2

一、创设质疑情景, 激发学习探究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而在过去的历史课教学中, 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 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 即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问, 由于受老师、教材、课堂的束缚, 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他们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针对这种情况, 我首先改变思想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发问。

如在对“关于哥伦布航行美洲”问题进行评论时, 我利用悖论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先给学生呈现史学界的三种观点:

1. 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 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了特殊贡献。

2. 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 给印第安人带去了灾难。

3. 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面对这些互不相容甚至根本对立的观点, 学生必然会提出疑问: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呢?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又应该运用怎样的具体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唤起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完成“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过渡。最后, 我综合大家的意见进行总结, 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现代心理学认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动机引起的, 所以激发学习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动机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教学中, 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引起学生参与动机。

例如, 教学《钢铁长城》一课时, 我把6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片断用多媒体播放, 看到画面上的坦克、飞机、洲际导弹, 陆海军官兵整齐的步伐, 昂扬的进行曲, 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于是我抓住这一时机,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 我国何时有了自己的飞机、导弹、核潜艇, 并播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抗美援朝的一些纪录片片断, 给出一些问题, 如战争中武器是不是起决定性因素?建国后的中国为什么能取得这些局部战争的胜利, 等等, 这样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促使学生想学要学。这就为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提供了原动力。

三、通过阅读资料,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直接途径, 课本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窗口。历史课本包罗万象, 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 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历史性、趣味性, 是社会发展的镜子。因此, 在课堂上, 教学生学会看书和查看资料, 从中由浅入深地思考和理解课本中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 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在完成历史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等学科任务的同时, 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便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教学“日本大举侵华和红军战略转移”时,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 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九·一八”事变, 导致了什么结果和影响?

(2) “一·二八”事变与“九·一八”事变有何异同?

(3) 蒋介石面对日本大举侵华采取的政策是什么?为什么?

(4) 中央苏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与第五次反围剿有何不同?其原因是什么?

(5)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长征的胜利有何意义, 从长征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6) 遵义会议为什么说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思考阅读课文内容和查看课件资料库中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文史资料, 围绕这些问题学习思考, 寻求答案, 不仅可以丰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养成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总之, 历史教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的内容, 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 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 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 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唯有这样, 才能造就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相成.历史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 篇3

一、直观设问法

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如:“隋朝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史记》的作者是谁?”这种提问便于学生记忆基础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提问:“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如何评价隋炀帝?”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情境启示法

即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联想,启示对问题的理解。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形币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战国时货币形态有几种?齐、赵等国的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初中生对此类提问大感兴趣,印象也很深刻,也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三、观察启发法

这是利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像等形式增强学习材料的感染力,形成历史表象和形象思维,然后在教师点拨和启发讲解下向逻辑思维转化,使学生找出规律或加深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讲《黄海大战》时,让学生观看《邓世昌和直冲敌舰的致远舰》这幅插图,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向右倾斜上升?通过探究得出:它虽然多次中弹,但仍坚持战斗,宁可葬身鱼腹,也要开足马力向敌舰冲去的果敢行动。接着再问:为什么致远舰撞不到“吉野”舰而反中鱼雷呢?经教师讲解致远舰制造技术不如“吉野”舰先进后,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四、归纳法

归纳法是以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归纳法,一则能把教材中有限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建立起立体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二则能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因此,归纳法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最主要方法。如用归纳法小结《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一课可以表示成以下图表。

这样能把一些杂乱的内容条理化,便于学生掌握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五、对比法

比如在教学《世界历史》时,运用中外对比的教学方法,把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相比较,对构成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进行分析,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纵横联系,找出它们的异同,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样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而且又能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开阔了其视野,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加深了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学生由此知道历史事件不是孤立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中外历史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而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例如,在讲欧洲的古老王国西罗马灭亡的时间是476年时,强调这个时间的重要性是它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这时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奴隶制崩溃的时间是公元前476年,并让学生辨别两个476年有什么区别,学生马上指出:“一个在公元前,一个在公元后。”一前一后相差952年,学生惊讶地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最早,比欧洲早10个世纪。又如,在讲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时,我适时提问:“中国近代史从何时开始?”学生齐声回答:“1840年。”1840年,对于每个华夏子孙来说,刻骨铭心,世代不忘。对比一下,中国封建社会比欧洲长了1152年。此时,中外近代史的开端也就深印在学生脑海之中了。此外,还可将在同一时间里中外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作横向比较。例如:1919年,共产国际在列宁领导下成立了,讲到这时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同一时期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学生回答:“五四运动。”1937年,世界史上爆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二次经济危机,而在中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全面开始。1941年1月,在中国发生了“皖南事变”,6月,德国进攻苏联。1945年,我国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结束,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在世界史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也取得胜利。

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的教学心得 篇4

为浙江大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现代教育家郑晓沧先生曾经讲过:“今之学生,不可不勉为绩学之士;今之学生,不可不勉有君子之风。”可见,道德熏陶是与知识传授一样重要的事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正确为学生树立更好的典范。历史这门课程正是对学生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如何树立榜样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同的历史教师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除了树立榜样之外,完善导课以及作业布置的有关艺术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两个方面对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成长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本篇文章即针对树立榜样、精彩导课以及作业布置三个方面来探讨下本人对初中历史的一些教学心得。

一、教学心得之树立榜样

(一)为何要树立榜样

有人说,教师只要传授好知识就完成了教学使命了。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全面的。为人师者,不仅需要成为学生知识上的导师,还应该努力做学生灵魂上的起航人、生活中的榜样。

只有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此外,教师努力成为学生榜样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也可以得到发展和突破。因此,不论是为了赢得学生的尊重还是推进自身各方面教学素养的进步,教师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是益处多多的。最重要的是,初中历史这门课程就是一门关注学生思想发展的课程,学生能否做到以史为鉴、以人为鉴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息息相关。

(二)从细节做起

榜样的树立不能是一句空话,不能停留于形式,而应该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渗透进历史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最能够打动学生的,往往是一些细节。因此,教师在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的时候,应该从细节做起。比如:教师要求学生不要爱护教室的环境、保持教室的卫生,自己首先就应该改掉乱扔粉笔头的坏习惯。再比如:学生评论历史事件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三思而后言、做到有理有据,教师本身在给学生分析教材内容时,就应该认真搜集各方面的辅助材料,尽可能在讲解的时候面面俱到。总之,关注细节是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的必经之路,也是做起来相当有难度的一点。

(三)通过多样渠道获取反馈信息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榜样,还需要了解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教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而了解的路径则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向学生询问意见和建议;有的教师则更喜欢细细观察学生的反应。我认为,直接向学生询问意见,可能并不能获得理想的答案,因为学生碍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可能并不愿意直接告知教师。因此,教师最好还是采取委婉的途径,获悉学生的心声。然后按照获悉的信息,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

二、教学心得之精彩导课

(一)导课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准的关键环节

导课是一节课的开始,导课是否精彩非常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准。一方面,万事开头难,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另一方面,导课的长短充分反映出教师教学时间的把握水准,要想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取得预想的效果,是需要教师较高的教学水准的`。总之,导课是反映教师教学水准的关键环节。

(二)怎样的导课才称得上是精彩的

什么样的导课才称得上是精彩的呢?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核心问题。我认为,导课是否精彩教师说了不算,关键还是应该由学生来评断,因为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历史导课最主要的目的之一。通过广泛搜集学生的评价,教师初步得出结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短小精悍、互动性强的导课是比较精彩的。短小精悍指的是历史教师即完成了导课这一教学环节,又不耽误课堂主体知识的讲授;互动性强指的是在这个导课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机会以发言或表达的方式参与进来。

(三)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导课的教学艺术

很多初中生因为历史知识体系庞大而从一开始就产生了畏难的心理。因此,教师努力扭转学生的畏难情绪、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关键的。导课正是教师有效把握学生注意力的环节之一。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导课艺术。一方面,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语言使用和组织艺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内容比较丰富的导课。另一方面,历史教师还应该多搜集一些时下热门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可以使用的素材,在导课的时候多引用一些,以引发学生更多的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多设置一些问题,在导课的时候以反问、设问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

三、教学心得之完善作业布置的艺术

(一)学生完成作业之后,是否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教师留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规律地温习知识,通过温习而更加扎实地掌握住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其实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完成作业之后的效果,布置完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我认为,教师尤其需要反思学生是不是在完成作业之后,取得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果没有,那么,教师就要反思是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

(二)关注学生作业完成时的心态和心情

大多数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的时候,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态。其实,下课之后,尤其是学生完成作业时的心态和情绪一样需要教师关注。如果学生总是在一种不情愿的状态下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也来越反感做作业这件事情,做作业之后也自然不能取得好的成效。因此,当学生出现消极的情绪时,教师就要通过多样的形式进行疏导或者是开解。

(三)兼顾质量和数量是布置作业必须注意的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篇5

史料包括文字资料,也包括实物资料,很多时事也是很好的史料。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大小字相间,史料较丰富,但由于篇幅所限,教材中对有些问题只能作概括叙述。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补充相关的史料。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处理历史信息。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以及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下面就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史料要“适时”

所谓适时是指补充史料要抓住时机,不能凭一时的心血来潮,随心所欲,想到哪说到哪,应从教材本身出发,围绕教学目标思考分析:这些史料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为什么做出来的,可靠性如何?通过在课堂上思考探究,集体讨论,课后查阅资料等手段,使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下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形成正确深刻的见解主张。这种自主探究史料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给出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弊病,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史料时一定要找准切入点,该补时则补。

(1)是在学生易产生“错觉”之处及时补充。例如:在学到“虎门销烟”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误认为销烟就是烧烟。对此,我借助于学生已观看了电影《虎门销烟》让学生回忆“虎门销烟”的场景,使学生明白了销烟是用“盐卤加石灰”的方法将鸦片销毁的,而并非用火烧掉。因为烧过的鸦片埋入地下,如果将泥土挖起来熬煎,仍可获十分之二、三的残膏余沥。而盐卤加石灰的销烟方法,能将鸦片彻底销毁。

(2)是在探究重大史实、借助于史料和创设历史再现的场景时补充。教师利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丰富的史料展现,创设出趣味横生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能力。如学习“二战”历史时,搜集“战争狂人”希特勒在战场上的有关史料,引导学生讨论希特勒在“二战”中的作用。一些学生认为:没有希特勒就不会有“二战”,希特勒是“战争狂人”,没有他,德国就不会建立纳粹党和法西斯专政,就不会形成欧洲战争发源地,也不会爆发“二战”;一部分学生马上反驳“:二战能否爆发,要从当时历史背景中去考虑——凡尔赛条约引起德国民族复仇心理,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英法的纵容政策等,不管希特勒是否存在,二战“迟早要爆发。”通过史料使情景再现和课堂辩论,学生统一了认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没有希特勒“二战”也会爆发。

(3)是在重大史实的疑、难点之处联系现实适时补充。如:在学习“日本法西斯的投降”时,课本只提供了一幅有关签定投降书的图片和几行说明的文字,对日本的法西斯侵略教训只字未提。为此,我让学生搜集今年来媒体不断报道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有关材料。对此,学生往往会想了解“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这些日本政要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讳,多次到那里去行“神道教之大礼”?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

料,使学生明白:从明治维新以后到“二战”结束,入祀“靖国神社”的亡灵,几乎全是在侵略战争中战死的军人。尤其是“二战”中那些在亚洲各国奸淫、掠夺、嗜杀成性的刽子手门的幽灵,也被供奉在这里。那么,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对此应采取什么态度?教师可激励学生主动寻找资料,并通过展示资料讨论问题,得出认识:“靖国神社”是日本政府以宗教祭祀为形式,对国民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参拜“靖国神社”实际上是美化侵略历史复活军国主义,是对亚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公然挑衅,我们对此当然要表示坚决反对,同时要保持高度警惕,决不能容忍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重蹈历史覆辙。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问题不胜枚举,而这些问题不仅是新教材所要求的也是学生所关切的。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选取,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实就是很好的史料,联系现实使学生获得认识现实的启迪,他们才能切身感受学习历史的意义,激发学史探史的兴趣。

二、史料要“适量”

所谓适量,是指依据“论从史出”的观点,精造史料。现行初中历史教育知识容量大,要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处理好教材即要分清主次,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同时,对个别问题尤其是重点还需适当补充史料加以分析说明。这就要求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选择典型史料,不宜过多。过多,一方面会增加学生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有可能喧宾夺主,出现下课铃一响只好“草草收兵”,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状况。因此,教师在补充史料时一定要去粗取精、去伪取真筛选有效的信息。

三、史料要“适度”

所谓适度,是指在选择史料时,要依据初中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易适中,通俗易懂,如果对初一学生补充的都是些“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史料,对他们来说,将是“食而不知其味”。同时联系史料不要牵强附会。只有那些比较重大并且和教材内容存在有机联系的问题或事件,才可以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联系。因此,不必要求每节历史课都要有联系史料。如果为追求形式主义的“联系史料”,而在课堂上拉扯一些与教材内容并无密切关系的问题或事件,会造成画蛇添足。这样做,反而把历史教学庸俗化了,也难以收到加强思想教育和基础知识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情景,激发了学生学历史的兴趣,激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由此产生了积极思维的气势;通过补充史料,加强历史事件的联系,使学生全面的认识,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性;通过探究史料,对史料的质疑问难、思考分析,从而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研究历史的能力,进一步的培养起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深刻体会。

无论史料引用的形式如何,对于教师而言,关键性在于如何让史料配合自己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讲《美国内战》一课时,我先引用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说的一句话“一个小女人,引发了一场大战争”,并提出一连串问题:这个女人是谁?林肯为什么这么说?战争是否真的就是由这位小女人引发的呢?在学生惊讶之余,讲述《汤姆叔叔的小屋》,逐渐将学生们带入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这样先来个“抛砖引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讲解完毕之后,引用美国人对林

肯的一句评价 “具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品格的人”来突出本课的重点,及对林肯的评价。这就是在一堂课的最后来引用史料,突出本课的核心,来个“画龙点睛”。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篇6

一、创设课堂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教学实际中要注意避免在传统模式下运用方法时的弊端:或是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方法的效用, 以为某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放之四海而皆准”、“用到哪里都会灵”;或是僵硬地照搬和套用某一种方法, 而不去考虑学生、教材等具体情况;或是只注重方法运用时暂时的、表面的效果, 而忽略学生的心理活动反应等等。

课堂议论要注重诱发“新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针对教材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和历史成果, 提供不同观点的史料, 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评判, 以教师自己独特的思维方法来启发学生思维的多样化, 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例如在讲重农该不该抑商时, 教师提出: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一项基本国策, 其主张是重视农业, 以农为本, 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这一基本国策, 对我国的影响如何,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又如在讲工业革命时, 有学生提出中国为什么未能发生工业革命, 在三次工业革命中, 中国为什么未能受益?

直截了当、浅显明白的发问。如:“隋朝建立于哪一年?建立者是谁?”“《史记》的作者是谁?”这种提问便于学生记忆基础知识,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些基础上, 进一步提问:“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如何评价隋炀帝?”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 整合教学资源

多媒体资源与认知过程的整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为历史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 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 使多媒体资源的使用与学习主体的认知融为一体, 实现师生互动, “人机交互”。每一媒体信息, 都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时, 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 创设认知情境;播放“秦灭六国”的Flash动画, 配以战马奔驰的音响效果, 使学生认识统一的历史过程;展示战国时期不同的文字和货币图片, 使学生感知统一措施的必要性;展示秦长城和明长城的图片, 使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万里长城的感知等。

在设计历史教学课件时, 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在课件结构上, 可采用模块化思想, 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 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 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 使课件流向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那种让计算机教师把历史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 上课就是按键和顺序播放的做法, 只不过是由“教师中心”演变为“电脑+教师中心”, 由“人灌”变成了“机灌”, 它强化的只是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甚至于教师也成为计算机的“奴隶”。

因此, 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必须注意课堂的宏观调控和引导, 同时根据教材内容,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交互功能, 高屋建瓴地创设一些情景引导学生自学、思考和分析, 而不是受课件限制和左右, 失去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

三、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长期以来, 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 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 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教学结构来看, 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 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 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 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 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 那个人物是爱国的, 学生是茫茫然, 似懂非懂, 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

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 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 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笔者在教学中以道德行为训练为突破口, 进行了如下实践:

1、训练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识别, 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道德情境是道德行为发生的环境, 是个体面对三种社会道德关系的具体呈现。一个适龄青年面对国家征兵就构成了一个道德情境, 需要他在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时作出判断与选择。对道德情境的自觉, 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人坐在公共汽车上, 面对身边站立的老人或妇孺没有对这种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 那他就不会经历产生道德行为的一系列心理过程, 就会无动于衷地继续坐在那里。对道德情境的敏感与自觉程度, 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 主要是分析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环境。如史学家司马迁惨受腐刑而矢志史书撰述的场景, 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 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典型范例, 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

2、要准确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

在历史教学中, 让学生明了杰出历史人物高尚行为的道德动机, 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仍以谭嗣同为例, 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谢绝朋友帮助外逃, 决心以血酬国的动机集中体现在他的豪言壮语中:“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说明了道德动机的关键作用。

3、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意志和自我教育的培养,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初中历史教学浅谈 篇7

一、培养创新意识

马斯洛说:“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根据初中学生具有好奇性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成为创新性人才,独创性人才。如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见。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每一堂课,我都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胆的想、问、辨。刚开始绝大部分同学胆小,也不知如何提出问题,我就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讲维新变法运动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慈禧太后发动的政变,你认为变法的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大胆的作答,只要能积极思考回答,不论答案正确与否,都给予表扬或肯定,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思维打开了,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还将课外知识,已学过的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许多学生能在老师引导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及尽责的美好情感,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转化为创造性和内驱力,激活他们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如讲《明末农民战争》时,一位原发言就脸红的学生,却自告奋勇地根据所学知识,对“闯王进京”作了创造性的场面描述:“1644年3月19日中午,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青布衣,肩背弓箭,腰悬宝剑,骑着高头大马,率领农民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北京城。城内百姓,张灯结彩,欢迎农民军进城……”通过创造性的描绘,一个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学生如身临其境,分享到农民军推翻明朝封建统治的胜利喜悦。这位学生的发言也博得了满堂彩。可见,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潜意智能,并使之成为创新意识的策源地。

二、教会会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习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现代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传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例如:世界史中有关改革的问题。日本、俄国等国发生过重大的改革,我重点分析了大化改新的原因、内容、影响,使学生理解大化改新,使日本历史发生转折,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那么,在以后学习“明治维新”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参考“大化改新”,分析其原因,学生就会以分析“大化改新”原因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借鉴,从而得出。由于封建统治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内忧外困,同时辩出两者的不同,前者是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尖锐,后者是封建社会的内外交困的危机,每当讲完同一类问题时,都要总结出这一类问题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共性和个性;当讲完所有改革时,我引导学生思其共同原因,不少学生能归纳出“落后的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导致危机的出现”,能够从现象分析到本质。通过实践,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会学知识,学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教会”到“学会”,再到“会学”的过程。只要让学生自己“会学”,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在人生的征途中源源不断地汲取时代的“活水”。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疑乃学之始”。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本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神机妙算、遇事先知的“知多星”诸葛亮,我认为教材只从正面谈到他的智慧、才能,而历史上的诸葛亮非“不食人间火”的超人,他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当我这样说以后,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趣,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了诸葛亮的不聪明之处:①用人多疑,不会招贤;②事无大小,亲自过问;③实无大事,缺少勇气和判断。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疑问,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当然,“新”和“异”并非随心所欲,毫无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史实,进行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评价、判断,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哗众取宠。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篇8

摘 要:作为一种创意性和实效性兼备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合作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崭新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了解学生的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学的原动力在于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地方点拨学生,指引方向;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的时候,指出错误的地方并指导学生纠正,带领学生自主地從联系和互动中去构建知识体系。

一、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往往习惯包办代替,直接把历史知识《喂》给学生,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只是彻底地应试和接受。显然,这种单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改造我们的历史教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务之急。在过去,课本教好“学生考好,就被认为是《有效的教学》,《背多分》的事实谁也不能否认,其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但是,用新课改的标准看,如果一个教师只理会他教的课本,教学生应付考试,而不谙熟学科的精髓,势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因此,学科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价值。笔者认为初中历史实施新课程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形成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有利于通过教学活动实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挖掘和利用新课程的有利因素,大胆地改造我们的历史教学课堂。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农村,主要是指录音磁带“电视机“DVD“放灯片等简单教学仪器。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洋务运动》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体现,是教育领域里人际关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重要的一方面。学生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而师生关系更是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保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应追求的完美境界。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明确师生双方的角色定位,树立和落实适应课改要求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而丰富情感,健全人格,实现教学知识传授与品德重塑的育人功能。另外,要形成师生情感交融的和谐气氛,教师自身的情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认知和师生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面带微笑,学生会感到亲切、温暖,学习就会很有劲头,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利用情绪的感染力,使知识、信息带有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融洽、亲切、充满温暖的氛围。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学科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下,仅依靠教师“一言堂”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传统的历史教学,一般都是靠嘴巴讲,有时会挂上一些地图,以增加感性认识,但形式仍比较单一,往往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文字、声音、图形等信息的载体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有机地整合起来,利用文字、实物等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以实现一定教学目的的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从而使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激疑——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保持高度兴奋,学习效果当然会明显提高。

尽管历史的事实是唯一的,但历史的结论却可以是多元的。历史教师把有效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具备了能力,就会化解成认知,进而升华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稚嫩的,他们对教学中心的理解也许与我们预设的那个教学中心不完全一致,这说明学生“加工”了老师的知识,产生了自己的思想,对此,我们应该小心呵护,静心倾听,并给予鼓励。

参考文献: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9

焦作市实验中学王金波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国运兴衰的关键。作为一个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新形势下,教育教学装备不断更新,又衍生出了“电灌”。总而言之,灌输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观念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够专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历史知识,而要注重学生对史料的探究,多方设问,加强引导。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我针对中学生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刘禅如此无能,诸葛亮为什么不当皇帝?”“曹操既然是政治家、军事家,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会以多败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然会去了解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在分析史料的基础上,找到答案。孩子们还提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及时鼓励学生的提问,并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这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历史知识,更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激活思维,发挥想象,激活学生头脑风暴。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求新求异,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敢于质疑。例如:在讲宋金对峙时,我引用岳王墓上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佞”,提出谁是害死他的真正凶手。学生们由窃窃私语到激烈讨论。很多学生认为是秦桧,有些学生则提出害死岳飞的应是宋高宗赵构,因为岳飞迎接二圣还朝会危及赵构的皇位。我看到这样的情形心中窃喜,这不就是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吗!?我就势要求同学们自己去查资料、看书籍,自己去找结论。其次,在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同时,要给学生以民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知识,给学生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台湾问题有了较深的了解后,组织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也使得到了快乐,并且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和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科学有效地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在讲《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这一课时,在学生对本课有了较深的理解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题:(1)写话:生活穿越。(2)小论文:我的北宋游记。(3)感受名菜:自制名菜“东坡肉”。这样的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造人格。

浅谈快乐教学初中历史 篇10

“你这算轻的,某班学生竟然当众顶撞老师,还出口成‘脏’”。

“前几天。有个班学生公然在教室里和老师发生冲突,还想动手打老师呢”.

…….

这是课余几个老师的谈话,我听后感触很深,我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老师,又多年担任班主任,形形色色的学生,不同性格的老师我都接触了很多,对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况也相对了解。固然,近年来由于学生自主意识增强,新生事物增多(如:手机、MP3、电脑等逐渐走入初中生的生活。)初中生是比过去难以管理了。但我觉得有些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整个班的本学科成绩不理想,时间一长,这位老师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心目中大打折扣,进而发生上述老师所说的不良现象。为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让给学生快乐学习,愉快地接受新知识是很重要的。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快乐学习初中历史的一些方法,和大家互相交流,共同切磋。

一、导言很重要

教师几乎每天都上新课,给学生传授新知识,我建议上新课前千万别忽视了导言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好的导言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我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时,是这样导言的:同学们,我们今天所学的课程内容讲述的是对邓小平一生的总评价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可以说是邓小平这位时代伟人一生的理论精华。同学们听后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因为大家都知道邓小平同志身材矮小,但能力才干却超群。这样的人往往被称为浓缩的精华。这一会心的微笑,使得这节课的学习氛围相当轻松活跃。同学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学任务也出色地完成了,特别是班上几个身材矮小的同学,学习热情更是高涨,因为他们找到了不自卑的支撑点。

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在学生心目中,他们认为历史知识几多又杂,难以记忆,因此,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调控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学好历史便显得尤为重要。

1、单元教学法 —— 有条有理学历史

教学时以单元总题为纲,使整个单元的知识点都归结在这个总纲之下,把繁多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教学“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时,便让“侵略”和“反抗”这两个内容贯穿全单元,把单元知识整理在这两个总纲之下。

依照此种方法,依次教学各个单元,最终将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有条有理地学习历史知识。

2、对联教学法——文历结合学历史

有经验的历史老师都说,“文史不分家”在历史教学中,适当采用对联知识教学效果也不错,如教学《对外友好往来》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把主要内容概括成两副对联:

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横批:有好往来) 或 鉴真东渡日本设计唐招提寺;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塘西域记(横批:有好往来)

大家可以看出,这两副对联,不仅概括了课文内容,对仗还很工整,当同学们用已学的文学知识,结合本课内容写出两副对联时,每个人连山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相信他们对本课的历史知识点会铭刻在心。

3、歌剧、歌曲教学法——唱着歌儿学历史

《土地革命》一文中提到:土地革命后,三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连地主也分到了一份土地。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后,还要分一份土地给他们。为此,我给他们讲歌剧《刘三姐》中的一个片段。刘三姐和地主老财对歌,刘三姐问怎样耕地,地主老爷一方竟答“我走前来,牛走后”,引得刘三姐等种地人的一阵哄笑。同样,我讲到这里,班上的同学们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大笑。在笑声中,同學们理解了分一份土地给地主,是要让他们自食其力,也理解了土地革命的实质意义。

又如,我在教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时。我给同学们播放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并结合歌词讲解,歌词中“春天”是指改革开放,“老人”是指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邓小平南巡讲话。随后引出本课内容,讲解邓小平同志一生的卓越功勋。同学们愉快地接受了课文内容,还学会了一首新歌。下课后都情不自禁地哼唱着。我感觉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他们看我的眼神也充满了青睐和信任。

4、综合教学法——听、读、看、练、学历史

专家指出,一个人接受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可通过阅读文字,翻看图片,表格,填充图等唤起大脑的视觉记忆;而听老师讲解,并在头脑中把所听到的内容整理分类,则发挥了听觉记忆的功能;但无论用或种方式理解记忆的知识能用笔把它写在纸上,那又是一个较难较高的层次。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多写多练。如及课堂笔记,梳理课文难点,做随堂习题等。通过这种读-听-看-练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全面、透彻、牢固。

5、复习巩固法——强化记忆学历史

中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遗忘也快。因而,复习巩固便显得很必要。我通常采用当堂复习-单元复习-总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强化记忆,进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三、规范课堂纪律

俗话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教师如果之研究教学法,而疏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那么任他空怀一身的文采也不能让学生取而用之。适当规范课堂纪律,让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听讲,认真研读所学知识,在于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而我认为,营造一种活泼有序的课堂气氛是非常必要的。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规范课堂纪律。

上一篇: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制度下一篇: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