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2024-07-25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通用8篇)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篇1

中国西部我们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西北和西南的十二个省、市、自治区。这块广袤的土地面积为五百四十六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七;人口二点八亿,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七十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距今约五十万年的北京猿人资格更老。

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恢宏气度,展现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形式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秦始皇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了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巨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篇2

俗话说, 华夏文明是随着水而诞生的, 长江上游和黄河上游都出现过原始人的遗址, 而且都比北京猿人出现的时间早, 所以西部是华夏文明的真正源头, 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从历史学角度来说, 西部有“丝绸之路”文明、长安汉唐文化、甘肃嘉峪关长城文化、敦煌文化、宁夏西夏文化、新疆楼兰古城文化等。从自然环境角度来说, 西部干旱降水少, 形成了西部特有的自然景观, 故产生了特有的自然文化, 如草原文化、荒漠文化、绿洲文化。除此之外, 还有民族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等。这么多丰富的人文、自然文化是东部没有的, 也是其所歆羡的。然而我们却很少有这种自豪感, 没有让这些独特的优势发挥出它的效力来, 除了古诗里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等众多“霸气”的文字来描写西部的苍凉壮阔外, 我们对西部文化并没有太多的认识。这也是西部媒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认识到的问题, 坐拥文化财富而不用, 这是西部文化的悲哀, 同时也是西部媒介的悲哀。

以电视为例, 电视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对地区影响力的提升和品牌的打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许多有实力的电视台都是靠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和收视率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 它们对观众的吸引力, 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不断地使自己变得“独特”。比如湖南卫视, 其是做娱乐节目最早的卫视, 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开播已经19年了, 可是它依旧“宝刀未老”, 这是因为它的目标是年轻受众, 利用明星偶像来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成为湖南卫视的忠实粉丝。再如《天天向上》, 其定位虽然是文化、礼仪类脱口秀节目, 但是依然免不了“时尚”和“明星元素”, 与《快乐大本营》一起成为湖南卫视的两大吸金王牌。除此之外, 湖南卫视具有影响力的节目还有众所周知的“快男”“超女”, 这个曾一度引领中国内地娱乐风潮的节目也是以选择优质偶像来吸引观众。再加上湖南卫视庞大的明星主持群, 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广告高, 使其成为地方台中的佼佼者。后来居上者如浙江卫视, 其盈利模式大致与湖南卫视相似, 但是做了差异化营销, 它的目标受众不再只是年轻人, 其包括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比如《中国好声音》, 虽然其是引进的节目, 但却适应了中国观众的需求, 这也是一种再创新。参加《中国好声音》的人没有年龄的限制, 只要你喜欢音乐, 只要你有独特的声音, 你就可以参加, 不管你是什么职业, 什么年龄。而这样的选择要求也就吸引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观众, 这也许就是该节目吸引人的地方, 同时《中国好声音》也是国内首次制播分离的节目, 其独特性可见一斑。这两个主打娱乐的电视台是地方台学习的范本, 其实践表明, 找到自身的特色并正确定位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西部的电视台整体缺乏特色, 没有具有吸引力的节目, 很多都在一味地模仿。以甘肃卫视为例, 甘肃卫视身处西部, 却没有立足西部。没有一个有特色的节目, 就连电视剧都是无数遍地重播, 这种频道理念自然观众比较少, 所以甘肃卫视的广告以本地的小型广告为主, 如生殖保健医院、无痛人流、技师技校等广告。这样的发展思路最终只会使甘肃卫视走向死胡同, 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连续多年甘肃卫视的收视率排名倒数第一了。所以, 如何发展自身特色是甘肃卫视要思考的问题, 但这也并不是什么难题, 因为深厚的西部文化可以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虽然娱乐节目已经远远地被抛在了后面, 但是其可以做文化类节目, 打造文化品牌, 如制作有关西部历史、人文及地理的纪录片, 让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 把自己的特点传播出去, 让受众知道甘肃卫视的独特魅力, 这样一来, 就会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 增加电视台的收入, 同时反过来加大节目创新和制作力度, 形成良性循环。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篇3

“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在开采与挖掘的过程中,伴生出丰厚的文化富矿。中国十九冶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成绩斐然,同时在文化领域的开拓创新同样令人折服,其首创的“西部铁军”文化——品牌双核心管理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被誉为“三线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范例”。

西部铁军——中国十九冶的文化积淀和传承

1964年5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建设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1965年,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国冶金工业战线的优秀人才汇聚七擒孟获的不毛之地,开始了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基地建设。1966年6月1日,中国十九冶在攀枝花应运而生,负责攀钢和矿山建设,以冶金指挥部体制统辖勘察、设计、施工、生产,对外称第二指挥部,代号为二号信箱。

攀枝花,南距昆明近四百公里,北距成都七百多公里,没有公路铁路,没有城市依托,山高谷深,乱石嶙峋。十九冶人在不毛之地扎下营盘,面对的是无路、无水、无电、无房的原始环境,头顶青天,脚踏荒山,激情豪迈,披荆斩棘,住的是干打垒,睡的是棒棒床,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瓢舀金沙江水,夜伴狼嚎入眠。1970年7月1日,攀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十九冶人以汗水和热血,以巧夺天工的创造力,在一块仅2.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依山水之势建成了举世闻名的象牙“微雕钢城”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钢铁基地。

中国十九冶的创业史承载了工业备战——建设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钢铁基地;中国十九冶的创业史承载了三线建设——首次西部大开发的国家使命;中国十九冶的创业史承载了钢铁技术研究——推动了世界钒钛资源的深度研究和利用。

几代十九冶人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炼铸了以自我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开拓创新为特质的文化基因,引领着中国十九冶成为一支作风过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威武之师,被誉为“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1979年,国民经济调整,攀鋼二期缓建,中国十九冶施工任务锐减,出现严重的窝工现象。随后的八年里,中国十九冶从辉煌巅峰步入发展谷底,渡过了“找米下锅”、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之路,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荡气回肠的壮歌。八年里,中国十九冶挤进重庆、打入广深、进军昆明、闯出国门,在不断开拓市场、求生存的发展道路上,文化的凝聚力和品牌的号召力得以彰显,同时也是中国十九冶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八年。这个过程中,不仅检验了文化的价值,更提升了文化魅力,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

1986年复工的攀钢二期建设让中国十九冶再次步入发展的高峰,但随着工程的结束,攀枝花市场的局限性再次显现出来。于是增强企业的竞争意识,及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大潮,争取走出峡谷、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十九冶毅然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二次创业”旅程。大战西南、勇闯华中、再入华东、抢滩华南……中国十九冶人以其特有的胆识和勇气在竞争中再次为企业发展夺得战略制高点,谱写了一曲酣畅淋漓的“出山入海”二次创业的壮歌。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搏击市场,中国十九冶在极度艰难中寻求生存空间。

“出山入海,二次创业”中的精神理念,既秉承了自己的红色传统,又在市场拼搏中总结出了市场导向的服务精神,体现了国家经济转型对国有企业机制转变的核心价值要求,是转型时期企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

1997年,国家再次对工业产业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冶金行业从量的扩大转向质的提高,致使基建投资减少,市场萎缩。经济大环境带来的风云骤变让许多三线企业猝不及防。苦心经营的攀钢市场“活水”源头断了,“出山入海”的市场尚未形成,此时的中国十九冶进入到一个非常艰难的境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2003年8月,我担任总经理,新一任领导班子面对濒临破产的状况,一方面及时调整经营、管理思路,一方面提振员工信心,大力倡导以“艰苦奋斗,追求卓越”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新的理念,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十年奋战,完成总部北上成都、业务向沿海东进的“北上东进”战略,建立了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市场核心”。

十年里,中国十九冶明确提出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建筑行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是施工队伍的竞争,而施工队伍的塑造和宣传必须依靠企业文化和品牌。因此,该公司加大对队伍文化和品牌的建设和总结,在对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炼的基础上,中国十九冶响亮地提出打造“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并将其作为一种战略予以实施。

“西部铁军”文化建设途径

“西部铁军”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十九冶多管齐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使“西部铁军”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科学凝练与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任何一种文化价值承诺,无法与客户和公众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就得不到客户和公众的欣赏与认同;任何一种文化理念,得不到内部员工的高度认同,就无法根植于员工内心深处,无法得到员工的支持;任何一种价值理念,不符合社会与环境发展的趋势,不能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能力的增长,就将遭到摈弃。

中国十九冶的“西部铁军”文化建设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企业情况、分析相关指标、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诊断与把脉,摸清了企业方方面面的情况;对外部市场环境及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价值需求进行科学分析,通过上下互动、内外结合、借助外脑等方式,进行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对企业自身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系统整理,梳理与凝练出企业长期积淀下来的独特的优秀核心价值体系,即以“努力成为国内国际最优秀的建筑承包商”为愿景、以“永担脊梁责任,彰显央企风范”为使命、以“传承铁军魂,永开英雄花”为宗旨、以“诚实守信,同进共赢”为核心的中国十九冶核心价值体系。

nlc202309010547

开展“观念转变”活动,灌输企业核心理念。中国十九冶定期与不定期地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会、干部会、工作会及培训等,组织各层面的员工围绕“西部铁军”文化和“文化—品牌”双核管理展开讨论与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会议召开与各种活动的开展,让员工了解与熟悉“西部铁军”文化品牌战略与定位,打破因循守旧的思想藩篱,改变固步自封的精神状态,激活生产要素的各种潜能,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员工认同和支持“西部铁军”文化品牌、帮助企业彻底走出困境、转向创新提升的新阶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健全制度,引领员工行为。行为是理念的折射。为了使员工认同并在行为中体现出中国十九冶“西部铁军”文化所倡导的公司核心价值理念,为了使客户与公众能够被中国十九冶“西部铁军”文化所宣传的企业核心价值承诺所吸引,并能在中国十九冶的项目与员工身上验证企业核心价值承诺,中国十九冶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机制的方式,将“西部铁军”文化所倡导的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在不同平台上进行了制度化与行为化。通过各项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手册、“西部铁军”军规等,使员工对“西部铁军”文化的要求直观掌握,并通过深入班组的企业文化操作,实现了“西部铁军”文化的落地。

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推进CIS系统建设。中国十九冶通过制定成文的《中国十九冶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常规工作、例行工作来抓,进一步推进CIS系统建设,在编印《中国十九冶企业文化手册》与制定“西部铁军”军规的同时,大力宣贯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对企业的标识、文明工地标准配置、管理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的着装统一等进行规范,塑造企业新的形象。充分运用企业内部媒体平台《中国十九冶报》《铁军魂》杂志和中国十九冶网站,精心制作公司各种专题片、形象片、宣传画册等,加强企业文化平台建设,通过坚持不懈的长期努力,让员工清楚“我们是谁”和“西部铁军”文化代表什么,熟知企业品牌战略,从而增加员工对“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的认识、了解和认同,并主动把企业文化的内涵融注到行动上,精心施工、努力工作,工作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人人参与,人人关注,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使中国十九冶的企业文化广为社会所了解,极大地推动了“西部铁军”文化品牌为社会特别是用户所认知和认同。

“西部铁军”企业文化的运用

企业文化不是面子工作,虽然看似空洞,但它是企业“内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建设好企业文化不是目的,运用好企业文化才是王道。

中国十九冶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特别注重与实际相结合,特别注重企业文化的运用,特别注重在实践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充分运用“西部铁军”文化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企业战略是企业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和根本性的综合体现。企业要让客户认识、接受、信赖与忠诚,就一定要通过文化品牌来传递企业的战略;企业要让员工愿意传递文化品牌承诺,就必须统一员工的思想,让员工有奋斗的方向。

近十年来,中国十九冶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如大营销战略、一江八点战略、北上东进战略、西部市场核心战略,等等,在这些战略的成功实施中,总有一种源源不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着战略的实施,这种力量正是中国十九冶的文化力。

在中国十九冶“西部铁军”文化品牌战略中,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贯穿企业各个阶段的各大战略实施,积极从企业的发展中汲取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更新文化,不断更新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不断用文化去引领公司战略的实施。实践证明,在企业的战略实施中,企业文化发挥着积极的引领和督导作用,同时也不断汲取企业发展的营养,丰富着企业文化自身的建设。

充分运用“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在营销工作上的号召力。营销工作是企业的龙头和第一车间。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争夺客户成本日益提高的今天,如何与客户之间建立并维系一种长期紧密的关系,获取客户对本企业的长期好感,避免当前市场的白热化竞争,以及降低企业营销成本,成为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十九冶的“西部铁军”文化品牌建设,特别针对市场营销制订了个性方案,不断强化“今天的现场是明天的市场”及“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的思想,着力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十心”服务文化建设,力争对外打造一种良性的、长期合作的、同进共赢的文化氛围;对内培养“树立创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远大目标,开拓新的市场;树立效益观念,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与资源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营销文化。十年实践,“西部铁军”品牌已逐渐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与厚爱,号召力不断加强,市场签约不断创出新高,市场分布更加多元,市场潜力也日益喜人。

充分运用“西部铁军”文化的约束力。文化与品牌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靠一个又一个工程项目的出色表现和厚重的业绩锻炼出来的。对文化品牌的承诺要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各个节点上。中国十九冶以项目为平台,注重队伍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以项目为依托,培育员工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以项目为手段,强调实现与超越业主满意。

不论是施工的质量,还是为业主服务的水平,一言一行,都要求体现“西部铁军”文化与品牌形象,满足与超越客户期望。同时,在每一个项目上,在每一个车间里,甚至在远离祖国的荒漠和热带丛林中,员工们都以自己的實际行动诠释着“西部铁军”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品质及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丰富内涵及精神实质。随着中国十九冶承建的各个项目在国内外的纵深推进,“西部铁军”文化品牌正享誉祖国的大江南北,在此基础上,“西部铁军”文化品牌正走向海外,并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

充分运用“西部铁军”文化凝聚力。“西部铁军”作为一个队伍品牌、一个企业品牌,与传统的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着很大区别。传统的产品品牌建设关注的是外部品牌形象,企业文化建设则强调企业文化的内部整合作用。而“西部铁军”的品牌建设是队伍品牌建设,是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必须保证不仅对外部客户的品牌承诺是真实的,并且在企业内部有着坚实的支撑。

如何让企业员工坚信“西部铁军”对外的品牌承诺,用心加深与客户交往的信任度,确保企业行为与客户期待相互印证,达到客户的“信”,从而快速适应外部需求,同时实现内部整合,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品牌与企业绩效,这成为人力资源工作的导向。因此,中国十九冶制定了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主线、“企业文化创新”为纽带的“创新”战略,绘制了“创新用人机制、激活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培养核心人才,创建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百战百胜的西部铁军队伍”人才战略蓝图,倾力打造“西部铁军”脊梁。

在国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总领下,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三线企业,如何挖掘整理、建设运用、提升发展是三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如何开掘三线的文化富矿,值得三线企业研究,也值得学术界研究。

中国十九冶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如携手四川大学等高校,以“西部铁军”文化为切入点进行深层次的三线文化理论研究,首部理论研究成果《三线企业文化品牌研究》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外,中国十九冶正竭力推广三线文化,携手央视等媒体,力图将三线文化推向纵深。

(责任编辑:胡 正)

2.西部机场集团企业文化理念 篇4

架构新的丝绸之路,促进西部空港大发展。——曾庆红

● 企业宗旨——“两谋”原则

为企业谋发展

为员工谋利益 ● 工作方针——“五个统一”方针

做大与做强的统一 安全、服务、效益的统一

加强管理与转换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 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统一 提高员工素质与提升企业品质的统一 ● 工作思路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航空市场为主战场,以安全服务为两翼,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文化为支撑,促进集团又好又快发展。● 管理标准

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 与市场接轨 与国际标准接轨 ● 核心价值观

为员工创造事业 为客户创造满意 为所有者创造财富 为社会创造文明

● 管理人员评价标准

看状态 看思路 看结果 ●管理人员道德标准

志向要高远 情趣要高雅 行为要高洁 ● 党委书记工作要求

把关定向 造势育人 排忧解难 拾遗补阙 ● 员工忠诚企业要求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主动适应改革变化 自觉维护企业形象 关心企业发展建设 与企业荣辱与共 ● 管理理念

◆ 集团化管理

宏观控制

微观放活 独立运行

共谋发展 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 支线机场管理

积极扶持

因地制宜 自力更生

自我发展 ◆ 机场建设管理

功能完善

流程合理

节约资源 控制投资 特色突出 方便旅客

绿色环保 ◆ 辅业公司管理

政策给足

改革到位

支持到边

断其后路

不生就死 ◆ 环境形象建设

环境和形象也是生产力 也是凝聚力 也会出效益 ◆ 安全管理

第一,安全是机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基本前提,是永恒的主题和永远需要解决的矛盾。因此,在任何时候,安全第一的思想不能动摇,安全第一的责任不能淡化,安全第一的工作不能松懈。

第二,安全是一个运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要从零开始。

第三,安全是相对的,并不等于说我们的工作就是消极被动的。恰恰相反,安全工作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只要工作到位,安全是有保证的。

第四,安全是反映机场工作的综合指标。既是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效益的重要保证;既是企业生存的本质要求,也是企业品牌的基本要素。因此,有了安全不一定就有一切,但没有 3 安全一切都没有。

第五,保证安全要靠法律、靠规章、靠制度,不能靠波浪式、运动式、经验式管理,不能搞短期行为。只有严格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

第六,人是安全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此,安全工作要以人为本,通过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技能,才能为保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 服务工作

第一,服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竞争力。企业效益通过服务去创造,企业品牌通过服务去树立,企业文化通过服务去体现,企业战略通过服务去实现。

第二,做好服务工作,必须建立科学的标准体系,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必须实施严密的过程控制,必须落实在员工的行为当中。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篇5

文化力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刍议

文化--经济一体化模式及其取得的发展成果为西部开发与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启示和思路.本文从文化、文化力入手,通过对西部发展现状的分析及大生产力理论的阐述,指出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成为西部发展中强有力的内在推动力.

作 者:李生文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 刊 名: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年,卷(期):2003 14(1) 分类号:G05 关键词:文化力   生产力   西部大开发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篇6

关键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策略。

当今时代,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财富创造形态,以其所产生的巨大效应,引起世界各国的格外关注。和其他产业相比较,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特点。文化资源又是一种“软资源”,具有少污染或者无污染,可以多次开发、重复开发和不断转换的长处,从而成为世界各大城市加快发展竞相争抢的战略高地。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发展优势。如何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和优势,提升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是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思想的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思想上不创新不注重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导致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滞后和缓慢,许多西部的领导对待西部文化产业一味渴求中央拨款,只求“输血”,不谋“造血”,所以造成了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不仅发展不起来反而还非常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布局中,大多数西部省区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与东部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文化产业上的高端人才与发达地区比较呈现出较低的态势。

二、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新世纪以来,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西部地区省份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强大动力。当下全国的目光都聚集在西部这块有待开发的热土上,从国家确定陕西汉中经济区到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再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动工开发,都体现了国家对西部的发展和开发的重视,随着各地的大量的热钱涌入、大量文化产业各类经济项目、各类行业人才涌进来,为我国西部的各行业的快速发展甚至是跨越式发展赢得了重大发展机遇和提供了重要保障,给西部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无穷的动力和千载难逢的机遇。

三、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1.品牌就是旗帜,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文化是西部产业文化的重要发展和积极培养的目标,在当下国内著名文化产业品牌中,云南这些年也涌现出了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云南的响声》等优秀文化精萃,让国人了解了西部文化甚至于走出国门让西部文化在海外赢得关注和市场份额,大大地拓展了相关的产业链,也打响了西部的文化产业的品牌。2.西部由于地域上的逆式造成了西部经济基础的相对薄弱,各相关产业的匮乏,文化产业的薄弱,单只靠政府的拨款很显然是非常不够的,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要利用当前国家对西部空前的重视和经济的投入,积极地加大扶持文化企业和产业发展。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播种,在西部地区,尤其要注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如古丝绸之路、兵马俑、九寨沟、莫高窟、香格里拉等等,无不是看到了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强大威力,坚持文化唱旅游戏、旅游打文化牌。现在的地域上的文化相关产业和地域上的旅游文化产业关联度越来越高、协调性越来越强,造就了优势互动,旅游中的文化产业日益凸显,文化与旅游同体化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四是当代时尚性,要充分了解消费者期望变化、满足当代人的参与性,体现出当代人的文化需求。搞文化节目和文化互动,如果能够从俗上升到雅,最后回归到俗,就是最高境界。西部地区要发展精英文化,但重点是发展通俗文化,这与消费能力、艺术素养等方面有很大关系。

五、美国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由不同的消费者构成,而不同的消费者存在需求上的差异。文化需求有着不同的消费群体,既有像到国家音乐馆去欣赏高雅的艺术的消费群体又有像欣赏东北2人转的平民消费群体,所以文化产业要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文化产业才能遍地开花。

六、这几年中国民间故事的《花木兰》《功夫熊猫》,再到《阿凡达》,是由国外投资加入中国元素而征服国人成功的塑造了文化品牌和文化经济的双丰收,然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尤其是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却难以出口,其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出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充斥的都是中国的元素、中国的思维模式、中国价值趋向,好比有一部电影,所有的演员、相关的道具、相关的场景、故事内容以及影片的叙述方式都是中国本土的,外国人难以理解,必然也影响文化产业走出国门。

七、充分发展西部地域的特色文化产业,例如像《印象?桂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等“印象”系列都以西部著名的风景景区为依托,著名的风景景区自身就是饱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自然流畅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在演出内容上将表现当地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的歌舞表演作为演出内容的主体。表现出了西部的自然山水的美丽景色西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造就了多姿多彩、丰厚无比的民族文化,使得西部成为我国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特色的地区,给了西部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坚实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西部地区积极开发属于西部自我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积极地发展独具西部特色的文化产业,给西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

八、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越发彰显人才的优势,人才的引进是保障文化产业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每件文化产品的诞生,都倾注和凝聚着文化艺术人才的心智和灵感;西部要加大对人才引进是西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

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分析 篇7

关键词:西部地区,文化消费,文化民生,恩格尔系数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消费指以文学艺术为主体,包括音像、出版和与此相适应的文化艺术服务。广义的文化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不同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行为。在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投资、消费、净出口“三架马车”中,我国居民消费表现为一般消费不足,文化消费更是明显滞后。据有关专业机构的调查研究[1],2013年底,我国文化消费潜在市场规模为4.7万亿元,而当年的实际居民文化消费规模刚刚超过1万亿元,存在着近3.7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与我国其他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比较,西部地区仍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西部地区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是文化消费最薄弱也是最重要的区域。因此,研究如何增强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提升文化消费水平,对促进我国文化强国战略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居民文化消费范畴界定方面,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2]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部生产成果一并进入国民经济行业统计数据,使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成就可以通过文化生产和居民文化消费等统计数据体现出来。而对居民文化消费的测度,本文主要依据《统计年鉴》中的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全年人均总支出、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并以西部地区各地统计公报数据为补充。

二、“十五”以来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基本情况

(一)伴随收入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2006—2013年,伴随收入的快速增长,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消费和人均文化消费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其中,城镇居民年均分别增长12.6%、11.0%和9.1%,农村居民年均分别增长14.1%、13.4%和5.9%。尤其是2010后的近4年,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3.6%、12.4%。可见,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带动了其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同时,也表明西部地区居民在基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日益旺盛。

(二)文化消费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和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

2005—2012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总消费增长112.74%,其中文化消费增长66.34%,总消费中的大约11%用于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结构中,教育一直是文化消费的大头,但2008年之后,文娱用品和文娱服务消费之和超过了教育消费。同时,教育支出比重的下降,文娱用品支出比重的稳定,文娱服务消费比重的增长,也表明西部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和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文化民生”作用增强,效果日益显现

“文化民生”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可以理解为是在人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3]。为此,通过文化消费与产值之比(正指标)、文化消费对生活消费的贡献率(正指标)、文化消费对总消费的贡献率(正指标)等指标,可从不同角度反映文化消费带动当地“文化民生”增进的实际效应。2013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人均GDP之比为3.12,相对于2005年,西部地区人均文化消费对生活消费增量的贡献率为8.56%,对总消费增量的贡献率为7.21%。以上指标说明西部地区“文化民生”的作用在逐渐增强,效果日益显现。但从全国来看,西部地区的以上指标还都偏低,说明西部地区“文化民生”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大,文化消费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为2293.99元和485.88元,东部地区最高(城镇2797.25元、农村689.2元),西部地区最低(城镇1924.99元,农村348.8元)。与2005年相比,中部地区城镇居民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增长最快,西部地区最慢。文化消费的增加标志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消费比重的提高意味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绝对量、增长率偏低,表明近10年来,虽然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有很大提高,但从全国来看,其文化消费水平总体仍然偏低,其生活质量和消费层次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善。

再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差距看,近10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总量至少都是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总量的5倍以上,2013年已达到5.52倍,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也大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比(3.30:1)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2.88:1)。同时,2013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是农村居民的1.92倍,也是全国各区域中最大的。可以说,无论是文化消费的支出水平,还是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正是由于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处于较低水平,从而也拉低了全国居民整体的文化消费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薄弱环节是西部地区,尤其在西部大量的“老、少、边、穷”地区。

三、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意愿与潜力分析

(一)文化消费意愿偏低,但需求不断增强

居民文化消费与总收入比(正指标)、与消费性支出比(正指标)、与非文化消费比(正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居民的文化消费意愿。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无论其绝对值,还是以上各项相对指标值,在全国都处于较低水平,说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意愿还不是太强。但从2005—2013年间全国各地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及增长情况看,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增长速度高于东部、东北部地区,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增长速度与其他地区基本持平,由此表明,西部地区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在不断增强。

注: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文化消费支出+非文化消费支出;农村居民生活费支出=文化消费支出+非文化消费支出。

(二)居民消费层次偏低,文化消费意愿尚需释放

由表2可知,在2005—2013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年均增长分别为9.1%和5.9%。从居民消费的8大种类看,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最快的是“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项目,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增长最慢。农村居民消费中增长最快的是“食品”“居住”等项目,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增长最慢。表明西部地区居民消费还处于“温饱型”,仍是以满足衣食住行为主,离“小康型”还有一定的差距,居民文化消费的意愿尚需进一步释放。

(三)文化消费市场可观,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经济学上将居民总收入与总消费之差称为消费剩余。由于居民消费可分为文化消费和非文化消费两部分,由此可将居民总收入与非文化消费之差称之为“非文化消费剩余[4]”。非文化消费剩余越大,一般表明文化消费的可扩展空间越大。同样,采用文化消费与非文化消费剩余之比,则可以进一步反映文化消费的潜力,其比值越小,则表明文化消费潜力越大,反之亦然。从表3可知,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与非文化消费剩余之比最小(0.1153),表明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很大。

进一步,根据钱纳里的理论[5],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居民文化消费应占总消费比重的23%。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均GDP为5300美元,但其居民人均实际文化消费只有1073元,占人均总消费10383元的10.33%,差距很大。若达到23%的标准,在西部现有人口状况(36637万人)和人均总消费都不变的情况,也应有4819亿元的文化消费潜力。如果考虑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其文化消费潜力更是巨大。

四、提高西部地区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为文化消费提供坚实基础

2013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33元,比全国其他区域居民收入都低。同时,2013年西部各地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一般都在40%和43%左右,而全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和37.7%。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标准,西部城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只是基本小康。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带动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层次的提升,所以必须努力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为文化消费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消费观念,努力提升居民文化消费意愿

2013年西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只占居民消费12.0%、6.3%,低于全国11.4%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15%~23%的水平。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主张的勤俭持家、节欲消费理念,传统消费模式及消费习惯有关。为此,应加大教育,提高西部地区居民文化层次和综合素养,形成稳定的、不断壮大的文化消费群体。应通过宣传,引导西部地区居民文化消费观念由低俗向高雅升级,文化消费目的由休闲放松为主向与提升自我并重转变,逐步形成乐意于文化消费、享受于文化消费、得益于文化消费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医疗住房及保险改革,解决居民文化消费的后顾之忧

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结构趋于升级的同时,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却在下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作医疗等相关医疗制度的改革推出,城乡居民在增加相关“必需品”支出的同时,无形中把文化消费这一“非必需品”当成了缩减消费的主要对象。同样,福利分房制度取消后,城镇居民的居住问题需自行解决,虽然国家采取了住房公积金等一系列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但相对于较高的房价,仍是杯水车薪。购房支出虽然被划入固定资产统计范围,没有被列入居民消费支出分类,但并不能忽略快速上涨的房价所带来的居住方面的压力。所以,必须进一步加强医疗、住房及社会保险改革,让居民敢于消费、乐于消费。

(四)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各种文化消费需求

一是要努力促进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用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西部地区各种收入层次、文化层次和不同居住地区人群的文化消费需求。二是提高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质量,不断推出质量过硬、特色鲜明、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三是顺应当前文化消费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创新文化产品及服务,激发居民的潜在文化消费需求。四是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降低文化经营的准入门槛,鼓励、扶持各种经济主体进入文化经营领域,特别是积极发展以内容和创意为核心的新型文化服务业,扩大文化产品供给渠道。五是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大力弘扬西部地区各种优秀的传统、名族文化,遏制低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

(五)加大文化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政策力度,缩小文化消费差异

一是在制定西部地区相关文化发展规划时,要正视地区差异,科学配置文化资源,统筹各地的文化发展,特别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扶持力度,从财政和税收等各方面给予帮助。二是地方各级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文化发展政策,引领本地文化消费方向和热点,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消费发展路子。三是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有序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民众喜闻乐见、物美价廉、因地制宜的文化消费项目,还可通过发放文化消费补贴和信贷等方式支持高雅文化消费进百姓,以此刺激广大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发掘其文化消费潜力。

参考文献

[1]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分析[R].文化部网站.2012-12-19.

[2]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S].2012.

[3]敖翔.文化民生的内涵及意义[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2(6):1-3.

[4]王亚南.全国城镇文化消费民生效益测评[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1(2):72-83.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多元文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 G40-011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91-0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发展的需要和意愿,在民族地区的学校开设双语教学,即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工具进行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中的一项基本政策,承担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也成为教师队伍中独特而重要的一个群体。对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开展培训,不仅需要考虑一般培训中存在的共性规律,还需要关注跨文化适应等特殊现象,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特殊培训模式则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

培训的现状及特殊性

新中国成立后,一改我国以往历史上轻视或敌视少数民族的政策,在建国伊始就制定了新的民族教育政策。经过建国后五十多年的发展,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总数达到2135.13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80.7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5.70%;普通中学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676.11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7.78%;普通小学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1097.15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9.76%。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专任教师数已达102.57万人。[1]虽然缺乏西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师的具体数据,不过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现状可推断少数民族学生和教师在当地所占比重应当更高,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对象。

但是,在西部民族地区,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普遍学历达标率低、缺额大,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所占比例高,教师教学的总体水平较低。然而,正是在这些地区,作为提高在职教师教学水平主要途径的教师培训,又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常见现象有: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师资严重短缺,教师参加培训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教师本身存在着理论功底较差和语言交流等方面的局限,在集中的、理论性很强的培训中,教师获益甚微;在这些地区特别是在藏族牧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学校不仅规模小而且较为分散,各个学校存在的问题较多且均具有特殊性。[2]这就使得宏观的、概括性的、缺乏针对性的一般教师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分析原因,就会发现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存在两大类的问题,第一类是培训中存在的一般问题,主要有:(一)受长期在职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影响,职前学历教育的传统模式被沿用到了双语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中;(二)教师学历达标率相对较低、语言和文字功底较差影响到教师培训效果;(三)缺乏针对双语教师制定和颁布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标准,检测内容及评分细则;(四)专门从事双语教学技能培训与检测的师资几乎空白,更缺乏专门的培训教材;(五)培训中重知识,轻情感;(六)重理念轻案例。

第二类问题虽然长期客观存在,但却受到人们的忽视,即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而言,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表面上是语言技巧问题,但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是深层次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56个民族成分的统一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的成员虽然和睦相处,亲如兄弟,但文化存在差异也是客观现实。当属于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教师进入其它文化群体中从事教学时,例如藏族聚居区的汉族和回族教师,他们首先需要面对的最大障碍不是地理差异或由此引起的生理变化的适应,而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模式的适应。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虽然普通话和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汉文化在这个小社会中处于表面上的主导地位,但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同样存在并深刻影响着学校内部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模式。1995年9月万明钢教授、王鉴教授曾对藏、汉双语人的态度问题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对于在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不仅仅与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关系,与学生甚至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模式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要展开有效的双语教学,教学中的双方都需要一定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尤其是教师的跨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3]

具体来说,当一个少数民族成分的双语教师在使用第二语言(如藏族教师使用汉语)进行教学时,摆在教师面前的任务除了完成常规教学目标外,还需要克服许多其它的困难,这些困难包括:(一)如何熟练的使用第二语言交流;(二)如何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三)对第二语言的态度和评价会影响对第二语言的使用。而当汉族或其它民族教师进入另外民族成分占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双语教学时,这些教师遇到的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困难,还包括很多其它的困难:生活变化、社会支持、文化距离、歧视与偏见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对双语教学的具体实践者——双语教师来讲,跨文化适应的能力都成为除一般教学技能之外的另一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

二、西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目标定位

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这个特殊的教师群体,培训既要符合国家对教师培训的整体要求,又要针对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的特点。在一般目标上,应当贯彻1999年10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的精神:继续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培训出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使其中一部分人逐步成为教育教学专家;初步形成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品德高尚、结构合理、质量优良、适应需要的中小学师资队伍。在具体目标定位上,西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应当分为两个层次:(一)通过培训形成一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品德高尚、结构合理、质量优良、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双语教师个人应当具备a.良好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b.现代的教育理念;c.优良的业务素质;d. 多元文化教育教学技能;e. 一定的职业和个人发展能力。这是第一阶段任务。(二)第二阶段,逐步培养和形成一支能力较强、年龄和梯队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专家队伍,建立起自我积累、自我培训的校本培训平台。

三、西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途径选择

教师是一个以教育教学为任务的群体,但这个群體中的个人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个人水平,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在一个学校中每一个教师会面临不同的教学困境。精心组织的培训就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帮助教师克服教育教学中已经遇到和可能遇到的各种工作困境,但类似新课程培训这样的大规模、疾风骤雨式的全员培训模式,其有效性一般针对通识性、理念性问题。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需要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根据双语教师的不同能力水平、所处的不同职业阶段、遇到的不同困难,建构一个多层次、分重点的双语教师多元培训途径。

(一)由地市级或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核心,承担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青年教师岗位培训

新任教师和青年教师,他们刚工作不久,处于教师职业“生存关注”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师面临着现实的冲击,他们在师范教育阶段形成的教学理想,在日常课堂教学现实中很难实现,对学校的环境需要适应。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还会面对跨文化教学造成的适应困难。由地市级或县级教育培训机构承担此项培训,首先能够更好地体现和利用地市级培训机构更贴近基层学校、更了解一线教学和教师的特点,发挥优势;其次,处于适应期的新任教师和青年教师是一个数量较为庞大的群体,分散到各地、市进行培训,可以缩短培训周期,提高培训的时间效率。

(二)由重点或省级师范大学为核心,其它综合性大学共同参与,承担双语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提高培训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是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他们已经走出对教师职业的“生存关注”阶段,不再关注职业生存技能,并体验到教学的乐趣,找到了为师的成就感,进入职业和人生发展期。在这个阶段,教师专业态度积极、稳定;专业发展意识强烈,眼界开阔,积极吸收外界一切好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发展服务。这就使得对于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在培训理念、培训者、培训资源、培训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培训结果的反馈、评价等各方面都需要较高的要求。这些条件要求在地市级培训机构很难达到,需要由省一级教育部门协调建设,在中心城市成立由国家或省级师范大学为核心,其它综合性大学参与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双语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的培训。

从现实性操作性方面分析,在一个省的范围内,中小学骨干教师,尤其是从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在教师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对很小,一般在总数的1.5‰左右,省级培训首先在资金、时间 、资源等方面可以得到必要的保障,其次可以与国家级培训相结合,利用已有的资源,突出少數民族双语教学和双语教师的特点,提高培训效果。

(三)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核心,对成长期教师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培训

学校中,除了少量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部分青年教师,更多的教师处于职业成长期。这部分教师一般已工作五至八年,工作常规掌握,教学技能形成,管理学生有板有眼,在工作业绩上、心态上、能力上都处于职业高原状态。他们对教学工作无新鲜感,教师角色也内化完成,应付工作没问题,想提升自己则困难重重,易形成教师职业倦怠。

这部分教师数量庞大,采取全脱产培训既不现实,效果也不理想,可以在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由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构建学习型学校,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校本培训。即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指导下,在学科带头人、骨干双语教师的直接参与下,以学校为培训单位,以成长期双语教师的课堂为培训场所,以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主旨,把培训、教学与教研活动密切结合起来的在职双语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各学校应当鼓励汉族双语教师深入少数民族家庭直接感受少数民族语言环境与文化的熏陶,而且还通过不定期地开展双语教育竞赛或双语教育示范课,检验双语教师的实际教学成效。

(四)由双语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开展学区或社区合作培训

除了由地市级培训机构对新任教师和青年教师开展的岗位培训,由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提高培训和学校对成长期教师开展的校本培训这三种纵向系统的培训外,在一个学区或一定社区范围内,甚至是在几个学区或社区之间,若干所开展双语教学的学校还可以开展学区或社区合作培训。这种合作培训应当在当地教育部门的统筹与协调下,以各学校的校本培训为基础和依托,由本学区或社区的双语教育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调动和利用学区或社区范围内丰富的社会资源,如寺院、学生家长等,若干所学校之间建立水平的横向联系,开展合作性的校本培训。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既可以在以地域为标准的学区或社区内部展开,也可以是处在不同学区或社区但在校本培训方面有合作必要的学校之间展开;既可以是处在同层次的学校之间合作,如中学与中学合作,也可以是处在不同层次但有协调关系的中学和小学之间合作。目的就是要充分整合学区或社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等资源,解决单个基层学校可利用的培训资源短缺的问题,并将学习型学校的构建延伸到学区或社区,形成一个大的学习型组织。

四、西部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

双语教师培训在性质上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培训的组织实施不能直接套用师范院校学历教育的方式,其重点应从注重教转为注重学,帮助成人实现自我导向学习,即认识到双语教师培训是一个帮助教师自学的过程,教师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培训方法上可以根据具体需要,灵活的采用如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选用的原则是方法应当为目标和内容服务,创造一种有利于教师学习的环境并引导教师与环境相互作用,使教师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具体组织实施过程可以借鉴美国成人培训专家马尔科姆·诺尔斯的理论[4],一般遵循如下程序和步骤:

(一)形成学习气氛

(二)建立合作学习的结构

(三)诊断学习需要

(四)形成学习目标

(五)设计培训方式和策略

(六)管理和控制培训活动

(七)评价培训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统计资料. 民族教育发展概况[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4/info12054.htm.

[2]吕晓娟,王嘉毅.参与式教师培训在藏族地区的一次新实践[J].教育探索,2003,(4):92-94.

[3]万明钢,王鉴.藏汉双语人双语态度的调查研究[J].心理学报,1997,(3):294-300.

上一篇:外贸英语函电的实训心得写作下一篇:小区物业管理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