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报告免费

2024-07-01

课题研究报告免费(精选8篇)

课题研究报告免费 篇1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

和新的中小学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

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

1、方案的制定

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思想等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课题结题报告范文。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

决。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

(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

(2)个性化阅读写作教学和语文教师的创新意识培养。

(3)个性化写作中科学的思维训练体系。

(4)写作教学和语文课堂的交融、整合。

(5)个性化写作过程中资源的开发。

通过重点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课堂教学:师生民主,氛围宽松,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形成自、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个性;

(2)队伍建设:积累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的业务素养和学科科研能力水平,为学校培养学科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

(3)学生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写作水平,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健全人

格的形式和发展。

3、主要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和把握学生、老师在教学中的现状和感到的困惑,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②文献分析法:课题组及时搜集、整理、借鉴国内外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

③行动研究法: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和感悟,注重挖掘材料和积累素材。

④经验总结法:将在实践中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归类整理,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方法。

4、课题实验的组织与实施

课题起止时间从xx年至2016年,具体分三阶段开展:

(1)从xx年10月至xx年9月为起步阶段: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制订方案,明确思路,做好计划,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个性化教学”课题相关理论,要求教

师教学时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自身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2)xx年10月至xx年9月为攻坚阶段:理论创新,有所突破。探索语文个性化教学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

课题研究报告免费 篇2

免费的研究目前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免费商品, 免费顾客和免费经济模式。首先, Aderson 2009从免费商品的角度开创了免费经济学的研究。克里斯·安德森 (2009) 提出, 新型“免费”, 即零成本, 并不是一种左口袋出, 右口袋进的营销伎俩。某些商品打着免费的标语, 实则赠品的成本已经包含在总价里, 然而某件不收费的产品或服务, 能够增加消费者对于另一样付费商品的兴趣, 是因为世界就是一个“交叉补贴”的舞台, 体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实质。用付费的产品补贴免费产品, 用日后付费补贴当前消费, 付费人群给不付费人群提供补贴[1]。其次, 免费顾客是免费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Gupta&Mela (2008) 免费顾客是支付很少或不支付费用而由第三方付费者 (如顾客或企业) 补贴的客户。最后, 免费经济模式是免费经济学理论的实践应用。克里斯·安德森 (2009) 在《免费》一书中提到了免费的主要模式。 (1) 直接交叉补贴; (2) 三方市场; (3) 免费加收费模式; (4) 非货币市场[1]。尽管在理论与实践领域, 探讨完全免费理论和方法的学者越来越多, 但对基于免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来研究如何吸引顾客而的分析还比较有限, 而免费研究的基础是消费者为什么会受免费的吸引, 免费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哪些影响。所以免费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和如何吸引免费顾客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1 免费的吸引力

1.1 免费对消费者的致命吸引力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 (2010) 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的研究中, 颠覆了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的观点, 告诉我们非理性是人类的本能。在他实验的免费的代价中, 免费对人们的影响很大, 认为免费给我们造成一种情绪冲动, 让我们误认为免费物品大大高于它的真正价值, 因为人类本能地惧怕损失, 免费的真正诱惑力与这种惧怕心理联系在一起, 我们选择某一免费的物品不会有显而易见的损失, 于是, 如果选择, 我们会尽量朝免费的方向去找[2]。

免费消除了消费者的矛盾心理。人们往往期望花最少钱, 得到最多最好的产品和服务, 这几乎是大众消费者普遍心理弱点, 这种心理主要来源其经济条件的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的矛盾[3]。免费能消除对我们影响巨大的矛盾, 从而诱发了我们兴奋的身体和情绪状态, 也不管免费产品是否有价值, 是否对自己有益。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许多餐饮企业都对套餐内的饮料实行免费续杯, 消费者一听到免费喝个够就马上蜂拥而至, 殊不知其实所谓免费续杯只是吸引他们过来消费的手段, 给你免费续杯饮料你又能续的了多少杯呢?也都是一两杯就喝不下了。

免费降低了消费者的付款的痛苦。在企业传递价值过程中, 免费可以降低消费者的心理屏障, 因为免费让他们觉得没有任何损失, 人们不需要再承受付款时的那种纠结和痛苦, 也不需要担心上当受骗;所以看到免费的东西, 即使消费者本来不感兴趣, 也会去拿。

免费引发消费者俱损的本能。免费对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惧怕损失的本能。某个商场实行免费促销, 从商场经过的人都会走过去围观和排队, 免费的东西不拿白不拿, 别人免费获得的东西而自己没有的多么吃亏的事情。所以队伍越来越长, 这都是人们心里那种害怕损失的心理在作祟。所有的产品一旦冠上“免费”的光环, 就会变得很有吸引力, 免费的力量是强大的, 它给人一种情绪上的冲动和心理上的压力, 免费让消费者不需要付出就能够获得占有产品的良好感觉, 也因为没有见花钱, 消费者不需要担心有所损失。

1.2 免费让消费者改变选择

免费让消费者忘记产品的坏处。丹·艾瑞里通过实验研究得出, 免费最大的问题就是引诱你在它和另一件商品之间挣扎, 并引导我们做出不明智的选择[2]。消费者对大多数交易都能感受到好处和坏处, 不过当某件商品或服务免费时, 就会立刻忘记它的坏处[3]。在两种产品之间选择时, 消费者经常会选择免费的产品或附加有免费服务的产品, 甚至那种产品可能不是消费者最想要的。如消费者本来想需要质量好的带花纹的白色袜子, 最后买回来的可能的是打特价的便宜的普通白色袜子;消费者可能需要的是旅行车, 可因为小轿车免费更换机油, 所以选择小轿车等。

免费超出消费者的预期。对消费者而言, 相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实用功能来说, 主观上的认知和感知才是真正的价值, 即通常所说的“消费者买的不是商品, 而是一种个人期望、感受”。免费能超出消费者的预期, 很容易的吸引消费者。

1.3 免费让消费者愿意等待

有些产品免费, 但是可能会引起其他成本的增加。因为产品一经免费就会引起大量的人气, 人多则会造成拥挤, 那么消费者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排队, 需要忍受人多引起的更多的恶劣环境, 如拥挤等。但是在免费面前, 消费者看到的更多的是免费给他们带来的利益, 而忽略免费带来的其他成本的增加。现在很多省市免费开放了很多公园, 博物馆, 儿童游乐场等。这些场所免费开放后, 经常会人满为患, 尽管这样, 人们还是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排队进入这些免费场所, 而不愿进入需付费的场所, 尽管所需的钱并不多, 而且不需排队。

2 实体店的特点分析

开设成本高。对于实体店来说, 在经营成本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各种各样的费用必不可少, 店面铺租、店面装修、水电费、雇佣员工费等等。

购物面对面。消费者到实体店购物一般都是可以直接对产品进行体验考查的, 这种购物形式可以给消费者一种真实感, 消费者不需要担心买到自己不想要的东西。而且在付款方面实体店是面对面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服务方式更加贴近消费者。相对于网店, 实体店的服务则是由驻店的服务人员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服务, 是通过语言, 动作来跟消费者进行沟通的, 通过服务人员热情的态度, 亲和的形象给顾客留下一种舒适的印象。而且售后服务方面, 实体店有时候是提供免费上门的售后服务。

地域局限性。网店可以说是完全不受地域限制, 是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 所以顾客群体就比较大;实体店的地域局限性非常明显, 一间门店的开设, 只能是在某个城市, 某个街道, 消费群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局限, 销售区域比较小。

口碑传递。实体店如果做的好的话, 门店的形象会提高, 有些顾客会成为忠诚客户, 通过他们的口碑将实体店介绍给更多的人, 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店光顾, 对门店的销售有很大的帮助。

3 基于免费的吸引力的实体店免费策略研究

实体店与网店相比成本很高, 不能实施大部分产品免费, 但是实体店能面对面与客户沟通, 客户能实体接触到产品。实体店主要面向的客户可能是周边区域的消费者, 那么只要吸引了其中一部分, 就可通过口碑传给其他人。为吸引人气, 可实施的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3.1 实施免费策略吸引顾客

免费价格策略。消费者购买产品是为了获得最大的顾客让渡价值, 即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包含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而顾客总成本包括顾客为购买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支付货币成本[4]。实体店铺不可能为消费者减少货币成本, 所以在免费的应用上要结合实体店的特点和优势来提高消费者的总价值或减少消费者的其它成本。如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 免费的产品使用培训服务等来提高消费者获得的服务价值, 减少其时间精力成本, 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如可以给予消费者一些免费的产品, 如免费的试用装, 免费的产品体验服务等让渡价值来吸引人气。

限制免费策略。制产品型号, 限制产品等级, 限制购买时机等。如开店当天免费赠送;如60天免费, 之后收费等先吸引顾客上门。限定某种产品型号, 产品等级免费等先吸引客户;限定某种特征免费, 而另外特征不免费。如小孩免费, 大人不免费等来吸引家庭客户的光顾。

交叉补贴策略。即根据互补产品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进行综合定价, 用赢利产品的利润补贴销售免费产品而带来的损失, 从而更大化地促进赢利产品的销售[5]。实体店可以结合自己的产品特征实施交叉补贴策略, 如通信公司可能免费送你一台iphone, 但是你必须使用他们的通信套餐, 而通信套餐才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如纯净水供应商免费送你一台饮水机, 但你要购买他们的桶装水, 桶装水才是他们的利润来源。

替代式免费。指的是向特定的顾客群体提供免费的商品、服务或体验, 并吸引对这部分顾客群体感兴趣的品牌来投放广告, 广告收入部分作为成本再投入, 部分作为盈利。替代式免费是一种典型的“双赢”甚至“多赢”策略[5]。比如百度对消费者实施免费来吸引大量的人气, 进而吸引企业来做广告, 以此来赚钱利润。实体店也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发展替代式免费策略。如饮食店可考虑吸引酒和饮料企业来投资。

3.2 实施免费策略让消费者改变选择

消费者往往是不理性的, 免费对其有致命的吸引力, 所以如果把免费的商品和非免费的商品放在一起, 消费者肯定会受到免费的吸引。所以商家如果想促销哪款产品, 只需给这款产品实施免费策略, 并和非免费商品摆放着一起。当然实体店的成本高, 不可能真正的给商品免费, 可以给商品捆绑一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 或实施交叉补贴等策略, 让消费者感觉到这款产品比其他种类的产品便宜。

3.3 实施免费策略让消费者愿意等待

免费对消费者有致命的吸引力, 消费者会为了免费的东西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等待。那么在实体店中可采取限定时间, 限定名次等免费策略。如一家新开的蛋糕店, 先宣传告知消费者本店什么时候免费领取商品, 到了指定的时间, 则出现一大批等着领取免费蛋糕的顾客。如国美新开一分店, 就会推出前100名免费领取某一礼品, 就会有很多顾客一大早就排队等候。

4 免费策略实施的注意事项

吸引消费者是手段, 不是目的。实体店最终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忠诚, 所以实体店必须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 服务, 让被吸引进来的消费者满意。消费者最恨欺骗, 如果企业实施“免费”, 就不应再向消费者额外收钱。如果这种实施有条件限制, 商家就应该提前向告知消费者。而且实体店由于成本高, 所以不能总是靠实施产品免费来吸引消费者, 免费只是手段, 吸引了消费者后如何维持才是实体店最应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

[2]丹·艾瑞里.怪诞行为学 (升级版) [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0.

[3]何坊.成瘾模式:可怕的商业智慧[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3.

[4]郭国庆.市场营销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课题研究报告免费 篇3

[摘 要]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免费师范新生与非免费师范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对比。结果表明:(1)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2)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对于非免费师范生而言,女生仅在恐怖得分上高于男生;(3)贫困类型维度,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因子上,非贫困的免费师范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的非免费师范生,贫困的非免费师范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的非免费师范生;(4)免费师范生不同专业SCL-90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而对于非免费师范生而言,文科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理科学生。结论:免费师范生中的非贫困生心理状况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 免费师范生;非免费师范生;SCL-90 心理健康;贫困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4-0035-03

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1]。此后,免费师范生教育首先在6所部属师范大学进行试点,随后陆续在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实施。近年,有学者开始在政策、职业认同、主观幸福感等层面对免费师范生进行相关研究,但很少有直接对免费师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讨,且将其与非免费师范生进行对比研究。本研究以四川师范大学师范生为例,旨在探讨免费师范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将其与非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免费师范生提供参考。

一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从四川师范大学抽取师范生新生1510名,男生393名,女生1117名。其中,免费师范新生711人,非免费师范新生799人;贫困生763人,非贫困生747人。

2 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十个因子,该量表整体α系数0.93,其余各维度α系数均高于0.85。测试时间为2014年10月13~24日。

3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

二 结果

1 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心理问题检出率

由于SCL-90症状量表是以因子分高于2分来说明被试可能存在轻度心理异常,本研究将此作为心理问题检出率的标准。研究发现,师范生SCL-90检出率排名前两位的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具体结果见表1)。

2 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及其比较

对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具体结果见表2。同时,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是否免费师范生在SCL-90各因子上差异均不显著。

3 不同类别免费师范新生与非免费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比

(1)不同性别免费与非免费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比。为反映不同性别、不同类型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差异,以性别(男生与女生)、师范生类型(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为自变量,SCL-90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抑郁(F(1,1505)=3.80,P<0.05)、焦虑(P(1,1505)=5.37,P<0.05)、恐怖(F(1,1505)=15.51,P<0.001)两个因子中,性别类型主效应显著,均表现为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师范生类型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分别以免费师范生和非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性别为自变量,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发现,免费师范生在抑郁(t(男-女)=-2.25,P<0.05)、焦虑(t(男-女)=-2.41,P<0.05)、恐怖(t(男-女)=-3.98,P<0.001)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非免费师范生中,仅在恐怖因子(t(男-女)=-2.03,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贫困类型免费与非免费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比。同样,以贫困类型(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师范生类型为自变量,SCL-90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强迫症状(F(1,1505)=8.48,P<0.01)、人际关系敏感

(P(1,1505)=9.88,P<0.01)、抑郁(F(1,1505)=8.24,P<0.01)、焦虑

(F(1,1505)=7.27,P<0.01)、敌对(F(1,1505)=4.67,P<0.05)、偏执(F(1,1505)=5.51,P<0.05)、精神病性(F(1,1505)=11.88,P<0.001)、其他因子(F(1,1505)=7.89,P<0.01)及总均分(P(1,1505)=9.96,P<0.01)上,贫困类型主效应显著,表现为贫困生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在强迫症状(P(1,1505)=3.94,P<0.05)、人际关系敏感(P(1,1505)=5.35,P<0.05)因子上,贫困类型与免费类型交互作用显著,在总均分

(F(1,1505)=3.51,P=0.06)上,贫困类型与免费类型交互作用边缘性显著。简单效应表明,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上,对于非贫困生而言,免费师范生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免费师范生;而对于非免费师范生而言,贫困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免费类型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分别以免费师范生和非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贫困类型为自变量,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发现,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非免费师范生而言,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具体见表3。

(4) 不同专业类型免费与非免费师范新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比。进一步以专业类型(文科生与理科生)、师范生类型为自变量,SCL-90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躯体化(F(1,1505)=3.84,P<0.05)、恐怖(F(1,1505)=6.17,P<0.05)因子上,免费类型主效应显著,免费师范生得分显著高于非免费师范生;在躯体化(F(1,1505)=4.99,P<0.05)、抑郁(F(1,1505)= 6.04,P<0.05)、焦虑(F(1,1505)=13.38,P<0.001)、敌对(F(1,1505)= 5.26,P<0.05)、恐怖(F(1,1505)=9.35,P<0.01)因子及总均分(F(1,1505)=4.63,P<0.05)上,专业类型主效应显著,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其他因子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分别以免费师范生和非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以专业类型为自变量,对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发现,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文科生与理科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非免费师范生在人际关系敏感(t(文-理)= 1.97,t<0.05)、抑郁(t(文-理)=2.43,P<0.05)、焦虑(t(文-理)=3.43,P<0.001)、敌对(t(文-理)=2.06,P<0.05)、恐怖(t(文-理)=2.49,P<0.05)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

三 分析与讨论

1 心理问题检出率分析

对于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来说,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均排在前四名。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似[2]。由此可以看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均为师范生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2 不同性别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对于免费师范生而言,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对于非免费师范生而言,女生仅在恐怖得分上高于男生。由此也可以看出,女性免费师范生在入校时心理状态不及男生。

这可能与男女生各自的性别特征有关。男生可能更注重于立足当下,女生则考虑问题更细致、全面与长远,考虑到免费师范生这一身份对自己职业选择所带来的限制,心理压力较大,这些压力日益累积,容易形成抑郁、焦虑等情绪。在与免费师范生的访谈中,我们也证实了这一现象。

3 贫困与非贫困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对于非免费师范生来说,贫困生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这与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有研究指出,与非贫困生SCL-90评分相比,贫困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是否贫困在SCL-90各因子上差异均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免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用,相对于非免费师范生而言,经济压力小,家庭贫困给心理造成的压力也相对较小。同时,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经济贫困的同学较多,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观念、经济价值观等较为接近,贫困所带来的心理冲击相对较小。

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因子上,非贫困的免费师范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的非免费师范生,贫困的非免费师范生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的非免费师范生。由此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中的非贫困生、非免费师范生中的贫困生需要引起关注。以往多关注贫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免费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非贫困生也需要引起关注。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他们选择免费师范生这一身份绝大部分并非自愿,这一原因会使其专业认同感偏低,内心易产生一定的冲突,易感受到职业选择的限制并产生自卑感。这一心态还会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行为,从而强化强迫行为。

4 不同专业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对于非免费师范生而言,文科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理科学生。其原因可能是文科学生更感性,注重提升自身人际等方面能力,而理科学生更关注的是提升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外在的人际方面的压力可能更给文科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产生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

免费师范生不同专业SCL-90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免费师范生今后的工作为定向,专业对其影响并不显著。

虽然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专业类型、贫困类型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尤其是在贫困类型上存在的差异需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不但在经济层面上承受沉重的负担,而且其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4]从研究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免费师范生政策在减少贫困生经济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免费师范生中的非贫困生心理状况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N].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02):158-173.

[2]罗香群.五年制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SCL-90调查分析[J].教育探究,2008(04):86-89.

[3]张颖.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03):32-34.

免费师范生读研报告 篇4

——任教工作总结及研究计划报告

张文军

2013年6月,走出大学校门,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高中语文老师,当我还沉浸在初为人师的新奇与感动中时,高一学年已然匆匆结束,便到了回母校读研的季节。回首这匆匆流过的一年,有艰难、有痛苦、有委屈、有迷茫,但走过之后,更多的则是欣慰、是成长、是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语文教学上——兢兢业业谋高效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班和4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我本着“教有耐心,教有定法”的原则,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欲望着手,坚守新课改提倡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坚持“每课能得、每课必得”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全面素养。抓住教书育人的重点,推行启发点拨和自觉自主式教法、学法,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课改的高效课堂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学校比较注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开学伊始,就组成了 徒结对的方法,认真听课、备课、讲课,在师父的带领下,自己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任教班级学生在其中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汇报课比赛,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

二、课堂管理方面——良好习惯保成效

课堂管理是一门学问,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保证课堂管理来保证教学质量。最有感触的一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保证课堂效果至关重要。

学期伊始给学生上一节预备课,这节课主要就是让学生明确规则,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事情应该做,要做到什么程度等。例如,课前要求学生背诵,在这节课上就要给学生明确本学期背诵的篇目,背诵的进度,提问落实的方法。课前如果要求学生演讲,就要让学生明确演讲的目的、规则、方法、范围等。这样每节课前三两分钟学生或者大声背诵,或者声情并茂地演讲,有利于师生迅速进入紧张有序的教学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避免出现一些学生由于不知道该干什么而在课前追逐打闹,聊天睡觉,甚至于连上课铃声都听不见,等教师整顿好秩序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分钟的消极局面。教师切不可在教学之初给学生留下松松垮垮的印象,一定要规范好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迅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这节开学第一课,使得本学期的课堂管理就会事半功倍。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师生关系方面——刚柔并济创和谐

自任教以来,师生关系相处融洽、和谐,所教科目成了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欢,总结起来:

1、语文教师要爱学生,理智地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同样,学生也应该对教师有基本的了解,体谅教师,相信大部分老师做事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如果学生认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优秀品格、丰富常识、强烈的责任感及对他们深深的爱,学生就会自然地亲近老师,学习上也会比较自觉。此外,可以通过批改学生的周记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把握。批评和表扬学生要分场合,注意言词。

2、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平等的,与学生的关系不仅止于知识的授受,而且包括人格的影响,不但要言教,而且要身教。优秀的语文教师深知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如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语文特级教师都是具有非凡人格魅力的教师。目前的教育改革,非常注重师生“交互主体的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课前预习、课堂讨论、老师引导,师生共同生成答案。

3、注重个别差异。语文不是短期就见成效的学科,学生的水平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数理化成绩非常好,偏偏语文成绩很差,有些则恰恰相反。语文教师要秉着有教无类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老师只有公正、公平、不偏心,才能赢得学生的普遍爱戴。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通过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这种关系一旦形成,将会给老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带来很大的便利。新的时代迫切的要求语文教师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实践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专业素质方面——与时俱进求发展

“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成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的基本前提。周三实际工作中以后,越来越发现自身知识的不够,所以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不断地努力学习变得势在必行和每日的必修课,为了教好语文,我努力做到了:

1、认真钻研教材。这主要是在备课过程中,扎扎实实,出了教材参考之外,更有浩瀚的网络资源供我们学习,充分得利用信息网络查找资料,后筛选取用,这个备课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学习和提高的非常重要的途径,比如,学习《鸿门宴》的时候,需要对汉末到三国时期的历史和人物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才能够讲的有意思,讲的透彻。在这学期里为了讲课,再次读了《苏东坡传》、《红楼梦》等著作。这不仅使得自己能够不断进步,而且有利于扩展自己和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周围的人、向网络学习,是我追求发展的另一途径。经常上学习网站、看视频、看外国和国内名师的讲课视频,或者有意思的纪录片,让自己的视野和知识储备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此外,我积极参加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

我会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也是这个原因,为了增强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再次选择了回母校读研、继续深造。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择的漫漫教书生涯才刚刚开始,取得了很大进步,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

附:研究生方向——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定义的界定

目前,学界关于高效课堂的定义很多,但几种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一节课使每个学生个体都有所发展,而且是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方能称之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研究:教师与学生,即教与学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打造高效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教师也能在教学中实现成长找到成就感,形成“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良好局面,对师生都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必要的研究。

2、研究方向

1)课堂外,备课精细。“合格教师把学生教得像老师,优秀教师把学生教得像学生。”备课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结合大纲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应依据学生学情来设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一节课中有所收获,哪怕只是一个知识上的收获,切忌将教学目标束之高阁而成为摆设。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着重备课的内容主要有:学生完整清晰的学习过程、课堂环节设置、学生活动、点拨策略。对于重难点的把握要结合考纲来设计,教师切忌表演欲过剩,难倒学生以显示教师知识的深厚,讲解的巧妙并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2)课堂上,关注学生。新课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立,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任何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是关注课堂、关注学生的能手,特别善于对学生课堂提问进行总结和归纳,善于捕捉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评价学生的课堂行为,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和有利的引导。课题背景中提到的案例,见学生无人举手就匆匆告诉学生答案的做法是不完全正确的,学生记下的知识没有过手,下次还是不会,赶时间赶进度又有什么用呢。不妨多给学生点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也可转变发言方式就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及时跟进监测学生讨论情况,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虽然这样费了时间,但学生掌握了知识点,也是值得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师预先设计的轨道,教师就使劲甚至强制性地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方案引导,虽然得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但这个答案没有经过学生的思考,学生得手快自然忘记也快。学期教学任务重,教学课时有限,面对这一矛盾,我们不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扩大处理,而要求我们依据考纲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化处理。考试要考的反复讲,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多讲;学生没掌握的,老师讲了能懂的要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可以不讲。

3)课堂上,师生参与。高效课堂的灵魂在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切忌包办学生行为。在课堂中虽然学生和教师是平等地位,但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怎么也算发言中的首席,所以教师要当好高效课堂的引导者。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合跟进、反馈、消解,采取多种方式巩固学生学习成果,使得课堂效益最大化。课堂中教师要控制

情绪、管住自己的嘴,给学生思考讨论时间,操作上可参照高效课堂的五大教学原则:学生自学在前,教师教授在后;学生尝试在前,教师指导在后;学生独立思考在前,小组合作在后;学生思考在前,教师点拨在后;学生测试在前,教师讲评在后。

课题实验课题研究报告 篇5

1、课题总名称

《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尚志市“十二五”规划课题)

2、课题简介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而当前我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的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老街基学校在课改的浪潮中从没停止前行的脚步,瞄准名校教学经验,依靠教师求发展,力争从应试教育的弊端中破茧而出。教育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高低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我校立项了《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高效课堂特点研究”、第二阶段“高效课堂策略研究”、第三阶段“新课改下学习小组建设与作用发挥研究”、第四阶段“四研”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第五阶段以打造各学科典型课例为重点探究常态课和网络环境下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目前试验资料已整理完成结题报告已经上交到市课题规划领导小组,进入课题验收阶段。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

孙基瀚是英语学科教研成员,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七年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负责制定英语学科科研组子课题研究方案,并带领英语学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参与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不断的探索摸索制定适合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

续发展。并完成英语学科科研组阶段报告和英语学科高效课堂教学建构研究结题报告。

二、本次试验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英语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是《Topic 1 Can you danceSection A》英语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专题。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对英语高效课堂特点教学模式构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本节课的实施有以下几点具体目标。

1、观察学生对课程的反响,了解学生们对课程的具体要求。

2、观察课堂的教学过程。通过对课堂过程的了解,分析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3、通过班级的授课,不断完善,实现实验目标。

三、实验研究过程

1、学情分析

2、教材分析

3、教法分析

4、学法分析

5、预设教学过程,导学案四、实验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各版块之间属于“递进关系”希望这样的设计将学生的思路逐步引向深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课堂结构完整,容量合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色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经过课后的仔细翻阅和个别学生访谈明显感受到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设计,也感到本课程对他们的各门课程学习有所帮助。部分学生体会到了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愉悦感觉,在同学和教师的鼓励声中,孩子们逐渐体会到了成就感。兴趣很高。

课题实验课《威尼斯商人》师有针对性的对问题进行讲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做到了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注重“水涨船高”,注重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体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了自主、合作与探究,让学生获得“自我实现”,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由衷而发的成就感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通过授课,我完成了这次实验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也在课堂上获取着大量的信息。这次实验所得到的第一手素材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依据。这次的实验过程,充分体会到了老师自身提高的途径“ 实验——反思——实验”的的第一过程,教师自身的成长就是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进行,很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进行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在课堂上运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并得到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自身的课题研究。

附: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成本分析报告【免费下载】 篇6

成本分析报告范文

成本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期成本项目数据及其比例;

2)当期成本数据与历史平均(或上期)成本数据的变动;

3)成本数据变动率及其原因分析。产品成本分析报告

概念解说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是企业对形成产品价格的各部进行具体分析,并最终形成产品定价的汇报材料。

编写要点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由下列内容构成:

1.定价目标。

2.成本构成分析。成本构成通常由技术成本、安全成本、配送成本、客户成本、法律成本和风险成本等。

3.问题分析。4.建议与意见。

友商网精品推荐

××公司电子商务的成本分析报告

一、电子商务的定价目标

网上购物的成本包括上网费、信息费、网上支付、信息安全以及送商品到客户家庭等所有费用的总和。这种费用的总和只有在低于传统方式购物的情况下,顾客才会乐于采用。此外,商品的外观、质量保证和送达时间、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购物操作,必须能够满足顾客的购物心理,而且这种满足感至少不能低于传统方式购物的度量指标。

但总的来说,电子商务必须要让所有的用户体会到“更快捷、更方便、更价廉”的基本特点,必须满足网上交易用户“放心、满足”的购物心态,这是电子商务定价的终极目的。

二、电子商务的成本分析

电子商务的成本指客户应用其中的软硬件配置、学习和使用、信息获得、网上支付、信息安全、物流配送、售后服务以及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需的费用总和。

(一)技术成本

1.软、硬件成本;

2.学习成本;

友商网精品推荐

3.维护成本等。

(二)安全成本

1.软、硬件的安装使用; 2.安全协议规章的学习; 3.培训; 4.技术学习等。

(三)配送成本 1.存储费用; 2.运输费用;

3.配送人员的开支等。

(四)客户成本 1.上网费; 2.咨询费; 3.交易成本; 4.操作学习费用等。

(五)法律成本

1.网上交易纠纷的司法裁定、司法权限;跨国、跨地区网上交易时,法律的适用性、非歧视性等;

友商网精品推荐

2.安全与保密、数字签名、授权认证中心(CA)管理;

3.网络犯罪的法律适用性:包括欺诈、防伪、盗窃、网上证据采集及其有效性; 4.进出口及关税管理;各种税制;

5.知识产权保护:包括出版、软件、信息等;

6.隐私权:包括对个人数据的采集、修改、使用、传播等;

7.与网上商务有关的标准统一及转换:包括各种编码、数据格式、网络协议等。

(六)风险成本

风险成本是一种隐形成本,成本的形成是由不好确定、不易把握的因素构成的,如网站人才的流失,病毒、黑客的袭击,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导致的硬、软件的更新换代等。

三、问题分析(略)

四、建议与意见(略)

定量分析

正确进行成本分析,关键是定量分析。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定量分析的方法。

先贵单位应制定对各种产品分别制定标准成本,该标准成本应当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略低于平时生产的平均成本,这样做是为了明确一个努力方向,该标准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该标准成本分别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四个项目制定,每一项都分解成二、三个因素标准来分别进行考核。

有了标准成本,月末就可以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了,方法如下: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友商网精品推荐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为工资率差异和人工效率差异。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两者相加就是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两者相加就是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为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

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三者相加就是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更多下载: 工业会计

现金流量表 税务登记办理流程 原始凭证 会计做账

课题研究报告免费 篇7

从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研修、职业进修”的模式看, 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属于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范畴。免费师范生的身份, 有着既不同于在职教师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殊性, 这使得我们在大学教育过程中, 即需要遵循群体特征, 也要采取有针对性、有步骤、有系统性的教育管理模式, 提升教育效果。

一、免费师范生班级的群体特征

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从事者, 与普通大学生相比, 师范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有其独特特征, 而新时期的免费师范生的独特性中又带有一定的复杂性。

(1) 免费师范生的思想认同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经调查发现, 免费师范生的入学动机呈现出多样性, 动机的纯正性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大学初期的各项表现。明确想当教师的学生在班级上通常表现得更为积极, 目的性更强, 主观能动性也更高。

(2) 免费师范生具有比较强烈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免费师范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偏重集体和社会的倾向, 在班级这个最小的载体单位里, 易于形成舆论氛围, 如加以正确引导, 定能增强他们的心理认同和职业认同感。

(3) 免费师范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受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发展过程。其发展主要受教育、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特定的教育目标和特色的管理模式、个体特定的家庭背景以及学生之间广泛的人际关系等因素相互作用, 共同影响着他们的发展。

(4) 免费师范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耐心指导, 尤其是在入学时和思想出现动摇时, 班主任和教师不能表现出失望情绪或是放弃的念头;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时, 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 强化积极教育导向, 在点滴的量变积累中帮助他们实现最终的质变。

二、两种免费师范生班级管理模式的比较

为权衡师范生班级管理模式的优缺点, 更好地综合优势, 设置比较合理的管理模式, 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研究, 试从思想风气、个性发展、学业成绩和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对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 对管理模式的优势缺点进行比较。 (1)

通过访谈和分析综合调查的结果, 在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混合编班或单独编班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劣上, 可以说是各有利弊, 互有短长。

1. 混合编班的优势

(1) 便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成长。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省份, 各地风土人情差别较大, 教育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师范生的培养强调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在这样的氛围中, 非师范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且, 免费师范生与非免费师范生未来发展走向不同, 他们可以在各自的未来规划、人生理想等方面彼此交流, 将来走向不同的岗位, 这将成为他们各自重要的人生阅历和人脉资源。

(2) 避免另类标签, 利于个体心智健康成长。调查表明, 有一部分免费师范生对自己身份缺乏认同感, 甚至出现一些边缘化心理, “许多师范生不愿意外界过度突出师范生概念” (师范生语) 。如果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单独分班, 一些敏感的师范生容易感觉自己被贴上了贫穷的标签, 即使喜欢教师职业的师范生, 也同样被人待以别样的目光。而这些目光和心态对师范生的成长极为不利。混合编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帖标签, 使大家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发展, 反倒有利于师范生在大学适应过程中不过多受到“身份”干扰, 利于学习。

(3) 利于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如果单独编班, “对师范生容易只是按照教师素养来培养和要求, 这样对师范生是一种限制” (非师范生语) 。混合编班情况下, 课程培养模式不过分强调师范技能, 而更倾向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这样利于夯实师范生专业基础的同时, 提升师范生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使其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后劲更为充足。

对混合编班的师范生来说, 他们的教师素养形成, 关键在于班主任如何统一认识、协调班级内部的各种软性因素。如果能在班级形成尊师重教、乐于从教的整体认知环境, 将有助于师范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培养出他们对教师职业的渴望和向往。这对师范生而言也是极大的鼓舞, 不仅利于他们融入到更广阔的环境中去, 汲取非师范生的长处, 扩增知识面, 提高视野, 还能在非师范生中扩大师范教育的影响力, 在更广泛的环境中巩固师范教育的战线。例如历史学院2007级班级, 就是免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混合编制。从入学初始, 班级就关注中学教师的理论前沿和职业现状, 班主任随时分享对于教师职业的所见所闻所想, 在“一视同仁”的班级管理模式中, “免费师范生”成为了最优的专业选择。一年后, 有5名非师范生转为师范生, 三年后,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到了非师范生很难找到的工作。但实践中, 混合编班也存在着管理的时效性不强, 不利于单独开展主题突出活动等问题。

2. 分别编班的优势

(1) 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较为方便。学校学院有一些活动和课程是仅针对免费师范生的, 单独编班有利于活动和课程的通知、组织和开展, 特别对于一些师范生的实习实践课, 需要师范生单独活动, 需要师范生自我管理。如果单独编班, 则师范生的管理人员比较容易选出, 不像混合编班那样, 临时选择师范生负责人, 有可能导致管理不到位甚至缺位的现象。

(2) 利于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养成。免费师范生未来职业方向主要为中小学教师, 校方可以据此设置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授课方案, 在兼顾专业性和学术性的前提下, 把教育类知识和学科类知识整合在一起, 加强师范教育类相关课程, 如技能课程、跨学科课程等, 加大教育教学实践环节, 提高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从而有利于加强大学课程与未来教师职业的对应, 保证学科科目与职业科目的平衡, 益于师范生专业素质之养成。

(3) 利于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培养。免费师范生在未来就业方面有着相近的规划, 将其放在同一个集体里, 便于其内部随时随地进行经验交流;在师范生的第二课堂也更容易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 促使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将知识转化为道德力量。就业方向的一致性容易使班内形成浓厚的乐教氛围, 师范生班级内, 同学们经常一同探讨教育热点问题, 一同到高中实习、见习, 一同分享求职信息和经历, 甚至一起面试最终一起工作, 从而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引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产生认同的最主要因素, 是外在的“重要他人”和“大学环境”两个因素, 而班级组织中恰恰包含了重要他人 (朝夕相处的同学和教师) 和最直接的大学环境。基于这种认识, 对于单独编班的师范生来说, 他们的班级就是最好的教师素养培养基地。全班同学的职业走向和班主任培养目标一致, 思想统一, 班级成为直接提供和谐一致育人环境的组织单位, 在班主任和学生同心协力之下, 师范生之间鞭策鼓励, 易于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班级风气。从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和文学院等学院的集中班级管理实践看, 免费师范生的师范班集体, 往往是整个年级中表现最为团结、最为“抱团”的, 是学年中最有活力的代表。

综合来看, 两种班级管理模式各有千秋, 很难量化其科学性, 定性其好坏。笔者认为, 无论是单独编班, 还是混合编班, 宿舍分开还是宿舍混住, 都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尝试。对目前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 不能急于“一棍子打死”, 非此即彼。应该允许从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出发, 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 进行一段时间的尝试, 选择适合于本校、本学科的管理模式。

三、免费师范生班级管理的理想模式

师范生是一个思想不断变化着、逐渐成熟的群体, 所以我们要建立深入了解师范生发展规律、全面促成他们身心发展的工作模式, 使师范生真正成为教育服务的对象。为了有效开展这一工作模式, 笔者建议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建立以下几个工作流程:

第一, 班主任等管理人员要全面、全体、全程关注和了解师范生的发展、成长情况。

第二, 管理者把师范生的成长情况以成长档案、信息库、成长记录等形式外化出来。成长是变量, 发展是动态, 如何把隐性的变化外化出来, 这过程需要教师的跟踪辅导。在教师的引导下, 建立学生的档案袋, 一方面便于熟识学生的成长心理历程,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定期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第三, 在学生的成长记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学生成长记录情况制定师范生的成长目标, 并因时、因人、因地施教, 促成目标的实现。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需要掌握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这就要求在师范生的教育管理中, 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帮助师范生学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各自发展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 从高度把握, 制定层次全面、富有梯度、可检验性的科学发展目标。

第四, 认真做好师范生的成长评价工作, 特别是大力推行过程性评价。师范生易受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重视师范生的培养过程将有效地趋利避害, 通过过程管理, 使师范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关注其内心的成长与进步。

第五, 两种模式的优势需要相互借鉴。针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教师素质养成、专业技术培养等诸多关系到师范生发展的需要, 进行有效地调配。

师范生是被寄予了厚重期冀的学生群体, 凝聚了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 在社会力量与教育资源共同为他们打造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要注重培养师范生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创设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感化空间的方式方法很多,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发挥榜样的力量, 重要他人尤其是身边的教师对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 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所以要高度注重教师言行对学生的感化作用。除了对教师本职的认同, 师范生还要养成关注社会、反哺社会的思想意识。

我们强调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但更要把师范生的培养重任投放到更远阔的教育框架中, 构建宏观的教育管理模式, 也就是顺应开放式、多元式教育的时代潮流, 以教育为本, 协同其他教育力量, 求同存异, 取长补短, 相互支持, 共同为免费师范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注释:

(1) 2008年11月, 北师大免费师范生座谈交流会召开, 来自12个院系的28名同学 (每个院系至少2名) 就“师范生混合编班和单独编班”主题做了现场采访与调查, 有22名同学希望师范生与非师范生混合编班。此后, 对来自不同专业的4名非师范生和6名师范生进行了访谈, 他们一致认为混合编班更合适。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 学生主观意识上不愿被进行特殊化对待。所以, 在编班的问题上, 也多愿意采取混合的方法, 以打消师范生和其他学生的界定差距。

参考文献

[1]源善.师范生免费:现代教育制度的理性回归[J].教育, 2007 (11) :28-36.

地方高校免费师范生培养策略研究 篇8

免费师范生政策是国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免费师范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职业信念和职业选择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河北省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在学习部属师范院校的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创新管理体制,两年来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主要面向地方师范院校的免费师范生为样本。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34份。有效问卷334份,其中2012级170份、2011级164份,男生153份、女生181份,文科138份,理科112份,艺体生84份。同时,辅以个别访谈等方法,力求收集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

一、免费师范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职业规划对免费师范生在既定的职业轨道上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当问及“你是否有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时,只有15.51%的学生表示有详细的规划;有58.73%表示有一些规划;有23.55%的学生表示考虑过但尚未作出规划。这表明大多数的学生目前对于自己职业生涯并没有详细的规划,职业准备上的状况令人担忧。

2.职业理想不够坚定。虽然大多数的学生都已树立了终身从教的信念,但当问及从教十年后有何打算时,有10.22%的学生选择还没做打算;1.20%的学生选择改行。物理专业的某个男生表示,自己的专业成绩还不错,应该考研试试,一辈子当教师太不甘心了。这表明,尚有一部分学生未坚定从事教育行业的职业理想。

3.学习动机较为薄弱。由于免费师范生入学便享受“两免一补”,毕业后“有编有岗”等优惠条件,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校期间出现了出勤率低,参加活动少,沉迷游戏等不良的现象。当问及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原因时,只有33.68%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喜欢做教师,教师是自己的职业理想。

4.服务基层的愿望不足。免费师范生协议规定:免费师范生承诺毕业后从事县以下(含县城)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经过访谈发现,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回生源地教学。问及原因,学生表示回到农村教学没有前途,农村学校的待遇也不如城市。

二、免费师范生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个人职业选择的功利化。当问及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原因时,14.65%的学生选择就业有保障;7.20%的学生选择家庭经济条件不好,读免费师范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调查发现,入学享受“两免一补”,毕业后“有编有岗”等优惠条件也是吸引学生报考的主要原因。部分学生报考免费师范生仅仅是着眼于政策中的优惠条件,他们往往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忽视社会对于个人的呼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受着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风气传入国内。另一方面,家庭在学生的理想树立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有些父母从小便给孩子灌输了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都导致当今的青年更多地关注于个人价值的实现,缺少社会责任意识和崇高的人生理想,更不用说扎根基层、终生从教的信念了。

2.动力的缺失和选择的忧虑。地方高校免费师范生政策自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机制尚不完善。一方面,在培养机制上,尚未建立完善的转入—换出、奖励—惩罚机制。免费师范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享受着国家的特殊待遇,但稳定的个人发展轨迹导致群体内部缺乏活力。另一方面,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不健全。未来的发展前途对学生的理想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考研与就业、教师待遇、发展前途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学生对自己的发展前途表示担忧。

3.职业观的社会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开设补习班变相收取钱财、工作不负责等不良现象,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因而使民众产生了教育腐败、教师堕落的想法。同时,功利化的社会环境下,高付出、低回报的教师岗位逐渐被人们冷落,更多的人去从事经济、法律等职业。对于师范生,家长一般所持的观点是女孩子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而对于男生,太没有前途了。这种对于教师工作认知的职业化和歧视性,影响着免费师范生的择业观以及对成为教育家的职业理想的树立。

三、提升免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1.重实践,重技能的培养方式。免费师范生作为国家单独培养的教育类人才,与一般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不同,应对其采取特殊的培养。在日常培养方面,实施“双导师”培养,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和中学一线特级教师的优势和合力,充分挖掘教师教育的资源,安排更多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在技能训练方面,一方面努力探索“见习—研习—实训—实习”一体化的实践培养模式,将到中学见习和研习的环节贯穿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另一方面,对免费师范生进行独立编班,设置特色课程,进行综合性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写一手好字,说一口好话,写一篇好文章的能力,为从教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创办主题活动。当问及学校职业理想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时,选择“职业理想教育活动内容过于枯燥”的学生占33.38%。诚然,学校对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培养采用了讲座、双导师培养等有效形式,但这毕竟是学校主观施加给学生的,并未完全实现学生的内部转化。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如教学技能大赛、“光荣的人民教师”主题演讲、读书交流会、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悟活动主题,树立热爱教育的信念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3.发挥双导师的引导作用。实施“双导师”培养模式,发挥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和中学一线特级教师的优势和合力,充分挖掘教师教育的资源,安排更多名师给免费师范生上课。在校内优秀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树立热爱教师的信念。通过一线教师的模范作用,提高个人价值观和人生标准。

4.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气氛,一方面要加强教师个人职业道德的改造,确保教师队伍真正做到“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同时,教师作为普通人,同样也面临着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国家应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等,增强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只有通过国家的政策倾斜,对教师真正实现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以及事业留人,才能真正做到尊师重教,使更多的优秀青年努力成为一名终生致力于教育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免费师范生职业理想的树立,不仅要靠个人的努力,更要通过国家政策的完善,学校的积极培养,家庭的鼓励支持,社会的熏陶渐染来实现。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免费师范生将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信念,努力成为优秀的教育家,为国家的教育大计作出卓越贡献,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

上一篇:牛年特别暖心的春节祝福语下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