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施工技术总结

2024-07-23

管廊施工技术总结(共8篇)

管廊施工技术总结 篇1

工程施工总结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北四路(疏港大道-东三路)管廊工程 工程地址: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玉带片区 建设单位:南京化学工业园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南京扬子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实华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南京南化建设有限公司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北四路管廊工程主要有桩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检修道路四部分。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及钻孔灌注桩,完成桩数为2998根,预制管桩长度为25m、28m、32m,桩径为400㎜,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灌注桩长度为32m,桩径为600m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采用桩基础承台,基槽底标高为-4.8m,垫层为C15砼、厚度100mm,桩填芯砼采用C40微膨胀砼,灌注深度1.5m,基础承台为C30砼,钢筋采用HPB235、HPB300、HRB40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管廊上部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混凝土柱及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钢柱钢梁钢桁架结构,现浇混凝土框架梁柱、预制混凝土柱为C30砼,二次灌浆采用C35细石混凝土,钢筋采用HPB300、HRB40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35mm。新建检修道路全长4km,宽3m,局部宽4m、6m,道路面积12670㎡,路面砼为C30。

主要施工依据:

1、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施工合同;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工程变更和图纸会审记录;

3、经建设和监理单位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4、《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7、《石油化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07-2005

8、JTJ012-9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9、现行国家及地方工程建设设计规范、标准

二、工程施工情况

1、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组织相关人员熟悉图纸,尽快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2)编制审定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做到层层技术交底。材料准备:

本工程所有材料进场时,由项目部质检员及监理单位见证员按规范规定对现场的材料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检测合格方可进行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

2、主要施工顺序:

场地平整 → 桩位定位放线 → 桩机就位、桩施工 → 基础定位放线 → 基础土方开挖 → 垫层混凝土施工 → 基础模板及钢筋制作安装、混凝土施工、模板拆除 → 现浇框架梁柱钢筋模板制作安装、混凝土施工、模板拆除;预制砼柱吊装,柱槽二次灌浆 → 钢结构制作安装,防腐涂料粉刷;检修道路施工 → 防雷接地安装 → 工程验收

3、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进场时,按建设单位提供的各主要控制点逐一引测到场地周围,经建设单位代表及监理代表复核验收合格后,再对桩位测量放线。桩基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基础土方开挖前,会同监理等单位对现场的标高予以确定,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基础承台及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对模板安装、钢筋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制作安装等施工过程进行跟踪检查,预制砼柱及钢结构吊装施工均有相应专项方案,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我单位实行各级质检、工序交接、技术复核及隐蔽验收工作。各工序施工均及时通过报验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和验收签字后,方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安全文明施工:

项目部制定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落实各级人员责任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定。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施工过程中对于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的安全隐患落实整改,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先后进行了“三级”入场安全教育。主要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本项目部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危险场所、危险部位、危险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项目部劳动纪律和文明施工现场要求等。对施工人员作业前进行施工的作业环境介绍,针对危险源作了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防范预案,主动积极消除事故隐患,做到了安全作业的实效。作业现场的脚手架、安全防护均按要求做到位,现场有专职安全员全场巡视督查。

三、工程材料及相关检测情况

1、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采用南京三和管桩有限公司生产的预制管桩,材料均有出厂合格证,材料合格。

2、钢筋:材料有出厂合格证25份和试验报告11份。

3、钢筋连接:单面搭接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T型焊接有检测报告14份。

4、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均有合格证。试块强度检测均合格。

5、钢结构焊材、型材、油漆:材料均有出厂合格证。

螺栓:高强螺栓质保证书43份,检测报告28份,地脚螺栓质保证书1份,检测报告1份

6、桩基检测情况:检测机构为江苏长江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高应变检测情况:检测根数155根,其中灌注桩检测根数4根,桩号为4、2149、2164、2167,检测结果均合格。

低应变检测情况:检测根数1297根,其中灌注桩检测根数为22根,检测结果均合格。

静载试验检测情况:检测根数37根,其中灌注桩检测根数3根,检测结果均合格。

7、钢构件焊接超声波检测报告84份,钢材检测报告2份

8、铜包钢接地极TA3-A20*2500共150根,铜包钢接地线X3-A12共1000m,放热熔焊接材料150个,聚氯乙烯管A40共75m,镀锌管卡50个。

四、工程评定情况

本工程已按施工合同及设计图纸的内容要求全部完成。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及有关材料,均按规定进行了见证取样检测,且符合要求。施工中所有隐蔽工程均经设计和甲方代表验收,主要工程材料及构配件均有合格证明文件,符合要求。

管廊施工技术总结 篇2

关键词:大跨度,超重,管廊桁架,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安装困难的构件,尤其是大跨度超重管廊桁架,安装起来十分困难。施工人员选择应用适宜的吊装机械,并且对吊点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从而有效解决大跨度超重管廊桁架安装问题。

1工程特征与控制难点

首先,该工程的通廊外型非常庞大,不仅不利于工程整体制作,也不利于现场运输,为此,施工人员选择应用了分片制作与现场分层相结合的施工技术工艺,这样不仅能够对构件制作尺寸进行十分有效的控制,同时也能够保证构件质量;其次,该工程的构件质量非常大,这给吊装作业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施工人员必须选择应用大型起重设备,才能够达到吊装要求,但是吊装安全却难以有效的控制;再次,本工程所应用的构件明显的特征就是大跨度、质量大、吊装位置不宽敞等,构件组装完成之后,还需要很多工序,比如旋转、移送等,为此,确定吊装机械的吊点位置异常重要;最后,因为该工程的地基质量不高,施工人员需要回填压实,以便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保证吊装作业顺利完成。

2大跨度超重管廊桁架安装技术

2.1组合平台搭设

首先,搭设之前,既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充分的考察,也要考虑到吊装作业环节是否安全,依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人员将组装平台搭设在支架边上,这样既不会影响行车站位,也不会影响吊装作业半径;其次,在搭设之前,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必要的检查,尤其是地基地质情况比较恶劣的地区,比如软基,施工人员必须要进行回填压实,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地基稳定,不会导致构件变形;最后,H型钢应该进行水平方面的铺设,另外,单片构件的安装与施工,必须考虑到接缝操作,同时控制表面标高,可以借助水准仪来进行测量,应用支垫来调整标高,误差要控制在1 cm之内。

2.2桁架组装

首先,本工程中施工人员应用分层分片的方式来进行桁架组装,组装顺序为:下玄、立柱、上玄、斜支撑;其次,组装人员要对外型尺寸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偏差在指定的范围之内,尤其是管廊尺寸必须一一确定,按照本工程要求,上下玄结构全长不能超过25 mm;再次,交线测量工作应该安排在上下玄单片构件组装之后,测量偏差必须保持在5 mm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组装构件的精度达到要求;最后,对拱度进行控制。

依据工程规范要求,桁架拱度要小于L/500,构件组装过程中,可以通过外力顶压方法,与测量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测,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桁架拱度达标,另外,由于构件自身的重量对拱度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拱度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

2.3焊接控制

首先,焊接人员一定要有相关的证件,不允许出现无证施焊,也不能出现超焊位焊接;其次,焊接材料必须达到标准要求,正是应用的时候,必须对焊材包装进行详细的检查,如果焊材包装已经破损,要立即更换焊接材料,如果焊丝被雨打湿,也要及时的更换,焊条要预先烘烤;再次,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碳气体要有相应的合格证件,二氧化碳纯度应该超过99.7%,而氧气的纯度则应该小于0.1%。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将气瓶倒置24 h,之后再进行放水,一直到干冰出现才能够停止;最后,焊缝坡口检查与清理:按设计图纸要求对焊缝坡口进行检查,检查重点是坡口大小及表面质量。

2.4吊装控制

2.4.1方案制定

考虑到通廊较长、单重较大,现场地基条件受限等客观因素,若采用常规单机吊装方案,在吊装设备选型上无疑要考虑大型吊机,同时还需考虑吊机站位及作业半径对场地的要求以及吊机台班本身费用高等因素,施工成本将会显著上升。经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实地勘察,认真进行方案比选,核算吊机费效比,制定了桁架现场单机起吊转向移送后,对岸双机抬吊的技术方案。

2.4.2设备选型及吊点设置

为确保吊装安全,充分考虑桁架吊装转向、移送、抬吊等不同作业特点,设置了合理的吊点位置,确保吊装过程构件重量分配合理,吊装作业安全平稳。吊装设备选型时,经查阅起重机相关技术参数,选择300 t和240 t液压汽车吊配合施工;钢丝绳安全性能经验算,选用了Φ52 mm、6×37+1纤维5根18 m吊装钢丝绳。

2.4.3吊装作业控制

地基处理:因现场为回填地基,承载力明显不足,为确保吊装作业安全,对吊车站位位置进行了砂石回填处理。300 t吊机站位处在老土上,不需换填,本次换填主要是针对对岸240 t吊机位置,换填深度1米以上,下部为砂加碎石层,表面为矿渣层,经专用机具充分压实后,采用灌砂法进行了压实试验,实际压实度达93%以上,满足吊装安全技术要求。吊装作业前,先铺设好路基板,方可正式吊装作业。

吊装准备:吊机到位后,应仔细检查设备性能及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吊装用钢丝绳是否存在断丝或其它损伤;每个吊点选用一根钢丝绳兜吊,钢丝绳与型钢边缘接触部位加垫管皮防护;作业前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现场安全维护和监控工作。

桁架起吊转向移送:现场桁架组焊完成后,先利用300t汽车吊中间吊点1位起吊,将桁架整体吊起转向90度,水平移送6米至对岸平放,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抬吊工作。如一次移送未能达到240 t吊机理想抬吊位置,可调整300 t吊机吊点至2位,重新挂设钢丝绳,对岸240 t吊机吊点设置在端部5位,采用双机抬吊方式进行进一步移送,直至240 t吊机预定吊点位置,然后平放至地面。

2.5双机抬吊就位

桁架移送到位放置平稳后,300 t吊机调整吊点至3位,240 t吊机调整吊点至4位,采用双机抬吊方式,将桁架吊装至安装支架上准确就位。双机抬吊过程中,要求做到统一指挥,两台吊机起吊移送动作保持一致,确保吊装安全。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大跨度超重管廊桁架安装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因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需要对超重管廊桁架进行安装,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桁架安装十分困难,而且安全性还无法保证,而本文谈及的施工技术,定会为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金平,张景新,付水平,等.狭小施工环境下超大构件吊装技术[A].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

管廊施工技术总结 篇3

摘要:本文以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副中心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对大截面双层四箱管廊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及技术措施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地下双层四箱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可为同类综合管廊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双层四舱;施工流程;结构施工技术措施

1 工程概括

综合管廊工程由环状干线管廊以及呈放射状的支线管廊组成。

干线综合管廊系统布置在中环地下道路外侧辅路结构下,为地下二层,采用与中环地下道路外侧辅路框架结构共构型式,两种功能连接成为成为一体,支线综合管廊与中环地下道路进入各地块的连接车道呈上下布置,在各地块的绿化区域位置预留支管廊接入口。上层为通风、电气设备夹层及投料口、出支线,净高2.2米,下层为综合管廊层,净高3.2米。根据功能划分为4舱,结构在各舱中间设混凝土墙隔开,共分为4跨。干线管廊总长度约为3234.8米,支线管廊净高2.2米,总长度约1618米,接市政管廊长度约80米,接各市政用房专用管廊长度约590米。

1.1 管廊结构施工流程划分

管廊主体结构按照划分的施工流水段,由两端向中间施工,“纵向分段,竖向分序”、平行、流水作业,每段从下到上顺作施工。

分段长度考虑结构受力、一次混凝土灌注能力、结构防水、抗裂、混凝土收缩与徐变等的影响,并结合本标段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施工分段划分的原则如下:

①施工缝设置于纵梁弯矩、剪力最小的地方,即跨距的1/4~1/3位置。

②分段位置和各层板楼梯口、电梯井口及侧墙上的通道位置错开。

③施工分段长度在避不开梁、板开口处时增设暗梁确保结构稳定。

2管廊施工

2.1 底板施工

底板及侧墙处模板采用组合模板,侧墙采用斜撑固定。后续区段混凝土施工时,必须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混凝土浇注前必须将施工缝处旧混凝土表面充分凿毛,水平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在施工缝基面上敷设25~30mm与浇筑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侧向及竖向施工缝处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混凝土入模点与基面有一定的距离,经均匀、充分振捣后使基面与新浇筑混凝土有25~30mm水泥砂浆。

2.2 侧墙施工

①模采用组合大钢模,侧模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形式,支撑系统事先进行受力检算,确保支撑系统具有足够强度、刚度、稳定性。挡头模板安装牢固,与外防水层接触处设气囊堵头,保证可靠不变形、不漏浆。

②在施工接缝处设立快易收口网而形成粗糙表面,为下次混凝土灌注提供非常理想的结合面。收口网设立要牢固,避免因超重物挤压损坏。

③泵送混凝土入模,分层分段对称浇注至设计标高。采用插入式振捣棒为主,附着式振捣器为辅,保证侧墙混凝土振捣密实。

④侧墙采用喷淋养护的方式,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具体做法为:侧墙混凝土拆模后,在侧墙内侧顶部紧贴混凝土面安装一根φ50纵向有孔钢花管,水流顺着混凝土表面常流不止,这样则可以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小、避免混凝土表面细小裂纹的产生或发展,同时有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加。

立柱模板加固图

2.3立柱施工

模板采用四块与柱等长的特制钢模板拼装,吊车配合人工进行立模;模板支撑是利用四个方向事先做好的混凝土地锚和混凝土蹬脚分别固定Φ12.5mm钢丝缆风绳和Φ48mm钢管斜撑,并和模型紧密连接保证模型稳定。

2.4(中)顶板施工

(中)顶板底模面板水平部分采用18mm厚覆膜竹胶合板,模型按设计预留上拱度,垂直支撑选用Φ48mm,δ=3.5mm的碗扣式满堂脚手架支撑。立杆顶端加可调顶托,以便调整模板高程。立杆间距因顶板厚度不同而异,顶板立杆间距为0.6m×0.6m,横杆间距为1.2m,剪刀撑间距为2.0~3.0m,扫地杆距地面0.3m,并留出检查通道。具体钢管支架的密度事先检算,保证强度及变形满足施工要求。

3管廊结构技术措施

3.1模板施工

①侧墙采用90cm×150cm大钢模,模板接缝夹3mm厚胶条防止漏浆。顶板采用大块竹胶板,模板拼缝处内贴止水胶带。

②模板安装前及时、准确放样,底模用水准仪以3×3m间距设点,现场检查板底标高及平整度。侧墙边线点每隔4m用经纬仪测设于结构板混凝土面上,同时以20cm垂直间距设好侧墙边线检查点。

③模板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底托、顶托旋出丝扣的长度不超过35cm,以防失稳。各层楼板脚手架支点位置上下对应在同一铅锤线上,确保垂直传力。

④拆模技术措施:拆模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原则,现浇结构混凝土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強度控制标准:梁、板均按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100%控制,其它模板在保证混凝土及棱角不因拆模板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3.2预埋件控制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位置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管廊的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预埋件及预留孔洞位置的精度控制技术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根据设计尺寸测量放样,并在基础垫层或模板上做明显标记,预留孔洞及预埋件应根据放样精确固定在模板上,并采用钢筋固定,确保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位置不发生过大的变形及位移。

3.3钢筋施工

①底板钢筋在垫层上绑扎,顶板钢筋在模板上绑扎。施工时,在模板与主筋之间加设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顶板时,先立好顶板纵梁底模,绑底梁钢筋,之后立纵梁侧模及顶板底模,最后再绑顶板钢筋;侧墙钢筋由作业人员搭架绑扎。

②在绑扎双层钢筋网时,钢筋骨架以梅花状点焊,并设足够数量及强度的架立筋,保证钢筋位置准确。钢筋网片成形后不得在其上设置重物,施工缝处予留钢筋搭接长度并按规定错开。

3.4混凝土灌注

①底板混凝土灌注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及平板振捣器振捣,分层、分段对称连续浇注,在结构分段内底板混凝土顺坡度方向由高向低连续浇注,混凝土灌注拟采用竖向分层,层厚分别为30cm;每大层内又分两小层,纵向采用斜面分层浇注,横向由中间向两端浇注,底板与侧墙交接部位分层浇注,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浇注质量,底板采用蓄水养护。

②侧墙混凝土灌注采用分层对称连续浇注,混凝土采用输送泵下料,由于基坑深度较大,为防止泵送混凝土入模时冲击力过大及造成混凝土离析,入模点处设短弯管头,让混凝土从管头水平流出,侧墙水平施工缝以上50cm范围要注意振动棒插入深度及混凝土下落速度,防止止水条发生弯曲移位。

③顶(中)板混凝土灌注顶采用分层、分段水平连续浇注,其它方法与底板相同,顶(中)板采用蓄水保温法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4结束语

通州管廊消防演练工作总结 篇4

为了检验我项目部施工现场涉及用火作业及电焊工、消防小分队对火灾应急预案的掌握和熟悉,确保施工现场生产安全,通州文旅区颐瑞东路地下综合管廊于2017年11月5日上午8:30—10:30进行了消防演习。此次演习,项目部领导及员工都积极的参与配合,在培训中学习消防知识,在演练中熟悉了消防技能。现将本次消防演习总结报告如下:

一、前期准备情况

1、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在安全例会上就布置任务进行一次消防演习,安保部制定好演习方案并与项目部安全处联系届时派人指导,并准备好消防演习所用到的物资。

2、项目部各级对此次消防演习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配合,让员工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处理火灾突发事件的能力。

3、成立消防演练小组,落实职能组职责。

成立消防安全演练领导小组。组 长:路长来 副组长:张宏俊、谭敏

成 员:陈融、王鑫苗、宋少辉、郭玉军、消防小队全体

湖北远大电焊工、北安电焊工、东方雨虹防水工、森桦建业防水工

消防演练前的部署会

二、消防演习过程 1、8点30,项目部全体员工集合,8点40分,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按照项目部要求,重新布置了消防演习现场,进一步确保消防演习的顺利进行及逼真度。

2、为了让每个员工都能提高防火意识,掌握消防技能,项目部请安全员在演习前给我们所有参演人员进行了消防培训。通过演前培训,让我们对消防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让我们学会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如何有效的报警,如何灭火和逃生。也通过消防器材操作方案的演示,消除了员工对消防器材的陌生感,让他们了解这些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确保了在发生火灾意外事故的情况下,每个现场员工都能积极主动大胆的使用消防器材来扑灭初期火灾和保护自己。讲解学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介绍一下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四个能力”;二是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龙带的使用方法;三是几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灭火原理;四是火场疏散逃生基本方法。5、10点20分,由安保部对我们的演习进行点评。

三、消防结束后的小结

总体来说,此次消防演习还是达到了目的,也取得了成功,但是,通过这次演习,我们也发现了以下一些不足之处:

1、作业工人并没有完全掌握更为精确详细的电话报警,经过安全员的培训讲解,作业工人才知道报警的时候,需要提供一下内容:①火灾现场的详细地址,最好能说出附近的明显标志物;②火灾现场的燃烧物是什么;③火灾现场的火势大小情况;④留下报警人的姓名与电话,方便消防人员的联系;⑤要派人员在路口接应,及时帮助消防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2、部分作业工人对消防灭火器的使用及扑救方式上存在不足,经过培训讲解,才有了更深的认识。灭火器的使用需要先把插销拔掉,然后一手紧紧握住喷管根部再按下提手,避免喷管乱甩喷射、打伤到人;灭火的顺序应该是由近及远、由下至上,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扑灭火源。

3、有些作业工人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不严肃,表现为:①由于现场模拟火灾的逼真度不高,作业工人没有紧张感;②有个别作业工人在参与过程中有说笑的现象。

火灾防患于未然,消防责任重于泰山。通过演习可以提高项目全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逃生自救能力,可以检验项目消防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同时做好项目的安全事故防范工作。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模拟现场环境,总结训练经验,努力寻找不足以图改进,可以全面提高参演人员的实战水平。通过此次亲身参与演练,让所有作业工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火灾事故应急疏散、正确逃生和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的技能有了进一步的实际体验,基本完成了本次消防演习,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通州管廊曹园南大街地下综合管廊工程

管廊施工技术总结 篇5

1.综合管廊根据其所容纳的管线可以分为:(1)干线综合管廊

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或道路红线外综合管廊带内,主要输送原站(如自来水厂、发电厂、燃气制造厂等)到支线综合管廊,其一般不直接服务沿线地区。其主要收容的管线为电力、通讯、自来水、燃气、热力等管线,有时根据需要也将排水管线收容在内。在干线综合管廊内,电力从超高压变电站输送至一、二次变电站,通讯主要为转接局之间的信号传输,燃气主要为燃气厂至高压调压站之间的输送。干线综合管廊的断面通常为圆形或多格箱形,综合管廊内一般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干线综合管廊的特点主要为:稳定大流量的运输、高度的安全性、内部结构紧凑、兼顾直接供给到稳定使用的大型用户、一般需要专用的设备、管理及运营比较简单。干线综合管廊的示意图如下:

(2)支线型综合管廊

主要负责将各种供给从干线综合管廊分配、输送至各直接用户。其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两旁,收容直接服务的各种管线。支线综合管廊的断面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为单格或双格箱型结构。内部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设备。主要特点为:有效(内部空间)断面较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备多为常用定型设备、一般不直接服务大型用户。支线综合管廊示意图如下:

(3)缆线型综合管廊

主要负责将市区架空的电力、通讯、有线电视、道路照明等电缆收容至埋地的管道。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人行道下面,其埋深较浅,一般在1.5米左右。以矩形断面较为常见,一般不要求设置工作通道及照明、通风等设备,仅增设供维修时用的工作手孔即可。示意图如下:

(4)干支线混合型综合管廊

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在干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各有取舍,一般适用于道路较宽的城市道路。

2.根据断面形式划分:(1)矩形综合管廊

(2)半圆形综合管廊

(3)圆形综合管廊

(4)拱形综合管廊

3.根据舱室数量可分为:(1)单舱综合管廊

(2)双舱综合管廊

(3)多舱综合管廊

二、综合管廊平面布局的一般规定

1.与城市功能分区、建设用地布局和道路网规划相适应;

2.应结合城市地下管线现状,在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专项规划以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布局;

3.应与地下交通、地下商业开发、地下人防设施及其他相关建设项目协调;

4.综合管廊适合条件:

(1)交通运输繁忙或地下管线较多的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城市地下综合体等建设工程地段;

(2)城市核心区、中央商务区、地下空间高强度成片集中开发区、重要广场、主要道路的交叉口、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过江隧道等;(3)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4)重要的公共空间;(5)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5.宜布置在道路两侧地块对公用管线需求量较大的一侧;

6.尽可能满足综合管廊与其他管线的交叉要求;

7.综合管廊接出管线的长度较短;

8.综合管廊对道路及两侧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9.充分满足道路规划对综合管廊管位的要求;

10.综合管廊的投料口、通风口、出入口等设施与道路景观及功能的结合;

11.宜将大管道管沟布置于人行道、绿化带下;

12.在机动车道下敷设小管道宜靠人行道,大管道靠车行道,便于小管道管沟绕行给大管道管沟投料口等节点创造条件;

13.综合管廊应设置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宜与临近公共建筑合建,建筑面积应满足使用要求。

三、综合管廊断面布置的一般规定

1.断面形式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等确定;

2.应满足管线安装、检修、维护作业所需要的空间要求,管廊内部净高不宜小于2.4米,双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1.0米,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9米;

3.管线布置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规模及周边用地功能确定;

4.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

5.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管道同舱设置;

6.110K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同侧设置;

7.给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同侧布置时,给水管道宜在上方;

8.进入综合管廊的排水管应采用分流制,雨水纳入综合管廊可利用结构本体或采用管道排水方式;

9.污水纳入综合管廊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设置在综合管廊的底部。

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2.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

3.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4.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结构中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5.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级,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小于或等于0.2mm,且不得贯通;

6.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并满足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7.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不低于1.05。

五、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1.明挖法现浇法:利用支护结构支挡条件下,在地表进行地下基坑开挖,在基坑内施工做内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有简单、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的特点,适用于新建城市的管网建设,如下图:

2.明挖预制拼装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要求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和大吨位的运输及起吊设备,施工技术要求、工程造价较高。特点是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于控制,如下图所示:

3.浅埋暗挖法:是在距离地表较近的地下进行各类地下洞室暗挖的一种施工方法。具有埋深浅,适应地层岩性差,存在地下水,周围环境复杂等复杂条件。在明挖法和盾构法不适应的条件下,浅埋暗挖法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它具有灵活多变,道路、地下管线和路面环境影响性小,拆迁占地小,不扰民的特点,适用于已建城市的改造;

4.顶管法:当管廊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在施工时,通过传力顶铁和导向轨道,用支撑于基坑后座上的液压千斤顶将管线压入土层中,同时挖除并运走管正面的泥土。适用于软土或富水软土层,无需明挖土方,对地面影响小;设备少、工序简单、工期短、造价低、速度快;适用于中型管道施工,但适应管线变向能力差,纠偏困难;

5.盾构法:使用盾构在地中推进,通过盾构外壳和管片支撑四周围岩,防止发生隧道内的坍塌,同时在开挖面前方用刀盘进行土体开挖,通过出土机械运出洞外,靠推进油缸在后部加压顶进,并拼装预制混凝土管片,形成隧道结构的一种机械化施工方法。

该法具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施工劳动强度低,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施工中不受气候条件影响,不产生噪音和扰动;在松软含水层中修建埋深较大的长隧道往往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其缺点是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盾构设备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太经济。

六、综合管廊的技术发展方向 1.预制拼装及标准化、模块化

综合管廊预制拼装技术是国际综合管廊发展趋势之一,大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节约施工工期。

综合管廊标准化、模块化是推广预制拼装技术的重要前提之一,预制拼装施工成本的幅度取决于建设管廊的规模长度,而标准化可以使得预制拼装模板等设备的使用范围不局限于单一工程,从而降低摊销成本,有效促进预制拼装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编制基于综合管廊标准化的通用图,大幅降低设计单位的工作量,节约设计周期,提高设计图纸质量。

2.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建设相结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地下空间,实际工程中经常会发生综合管廊与已建或规划地下空间、轨道交通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难度、成本和风险通常很大。应从前期规划入手,将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建设统筹考虑,不但避免后期出现的各种矛盾,还降低综合管廊的投资成本。如综合管廊与地下空间重合段可利用地下空间的某个夹层、结构局部共板等。

3.综合管廊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相结合

从目前的政策导向看,对于具备条件的排水管道建议纳入综合管廊,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增加排水管道入廊技术规定。将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海绵城市技术措施相结合,既满足综合管廊的总体功能,又能提高排水防涝标准,提升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例如将雨水调蓄功能与综合管廊功能相结合,是工程设计中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模式。雨水调蓄舱防淤积问题除设计坡度控制外,考虑设置复合断面和增加冲洗设施等措施。

4.“BIM+GIS”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BIM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对工程项目信息化进行模型化,提供数字化、可视化的工程方法,贯穿工程建设从方案到设计、建造、运营、维修、拆除的全寿命周期,服务于工程项目的所有各方;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综合管廊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信息,包括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和现状管线等。“BIM+GIS”正好互补两者之间信息的缺失。采用“BIM+GIS”三维数字化技术,将现状地下管线、建筑物及周边环境的三维数字化建模,形成动态大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将综合管廊、管线及道路等建设信息输入,以指导综合管廊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的运营管理,有效提高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七、国内综合管廊造价小结

1.廊体造价与断面面积和舱位数量有关,按照国家试行投资标准估算,断面面积10-20平米、1舱位的廊体1公里造价约为0.56亿元;断面面积35-45平米、4舱位的廊体1公里造价约为1.31亿元,断面面积越大、舱位数量越多,造价越高。

管廊施工技术总结 篇6

通过这几天学习让我对城市综合管廊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这在我们国家也是刚刚起步。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分别提出要统筹地下空间、合理利用好地下空间,这也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城市综合管廊建设的重视成度。通过学习让我了解管廊建设的重要性,它能够合理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让城市的各种管线、供电、供水、燃气、通信等有序的进入管廊的廊体中,也给城市的地面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城市。通过各种管线入廊也可以改变以前城市到处都是“蜘蛛网”现象。我通过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参观,经过研究院老师对综合管廊先进科学的监测和管理的讲解,让我感觉到未来城市综合管廊的管理维护将进入信息化管理,从而降低了资金投入,也降低了人员在监测中的安全风险。

合肥市列为2015-2016年全国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身为合肥人我也很荣幸成为了此次综合管廊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作为一名监理人员我通过这次学习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为家乡的综合管廊建设把好第一关,在监理过程中严格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施工,圆满完成建设单位交给的任务。

管廊施工技术总结 篇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内建筑物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 但毕竟土地资源有限, 如何有效地运用有限空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一直是城市发展关注的核心问题, 综合管廊应运而生。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在现代城市发展中起到“心脏”的作用, 能够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8月公布的《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61号) , 提出到2020年, 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 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明显改善, 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逐步消除主要街道蜘蛛网式架空线, 城市地面景观明显好转[1]。早在1833年, 法国巴黎建设完成世界首条综合管廊, 此后, 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汉堡等欧洲城市也相继开建管廊, 迄今为止, 发达国家的管廊基本建完;国内的综合管廊发展相对较缓,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建设里程仅约800 km。而现如今管廊建设迎来高峰, 对于综合管廊这种新兴的地下工程, 做好防水是重中之重, 开拓全新的、适宜的系列防水技术是当务之需。

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工程, 即是给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穿上一件不透水的外衣, 保证管廊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 确保所有管线能在不漏水的环境下运行, 管廊防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结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道、集水坑等土建构造的附加防水措施以外, 结构外增设可靠的防水材料, 是整个防水工程的最重要的部分, 承担着地下综合管廊防渗防漏的主要任务。鉴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兴起, 本文将从综合管廊与普通地下工程防水的区别、管廊防水设防建议、管廊适用的防水材料及管廊细部防水做法四方面进行防水技术的介绍和探讨, 供同行参考。

1 地下综合管廊与普通地下工程防水的区别

综合管廊是位于地下的市政隧道, 其防水与普通的地下工程有相同, 也有很大区别。

1.1 结构形式的区别

地下综合管廊主要为单舱、双舱, 还有多舱的形式 (图1) , 开挖方式以明挖为主, 部分根据地理位置需要局部暗挖。管廊结构有现浇抗渗混凝土或预制拼装两种形式, 采用的防水和密封措施也有所不同。管廊主体结构横向跨度小、纵向距离长, 防水构造主要措施为纵向变形缝, 底板主要排水措施为集水坑;又因管线进小区, 穿墙管道数量多, 人员出入口及进料口为综合管廊特有的构造设施。

普通地下室主要为多层矩形主体结构形式, 开挖方式以明挖为主, 结构形式主要为现浇抗渗混凝土。地下室主要抗结构变形的防水构造措施为后浇带、沉降缝等;底板根据楼层高低和结构受力形式不同而技术多样, 阴阳角、桩头等细部节点多。

1.2 防水设防等级的区别

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作用是输送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给排水等, 应根据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状况、结构特点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防水设计, 防水等级标准为二级, 含高压电缆和弱电线缆的防水等级为一级, 并满足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

普通地下室主要可分为人员长期停留的场所、人员经常活动的场所及人员临时活动的场所, 其防水设防等级对应一级、二级和三级[2]。

2 地下综合管廊防水设防建议

根据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3]规定, 综合管廊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 为保证结构主体的防水安全, 结构设防措施应根据管廊的地域环境选用耐久性好、施工成熟可靠的防水材料, 并选择相匹配的辅材。

为保证防水效果, 综合管廊的主体结构宜选用两道柔性防水材料设置在结构迎水面, 选用的防水材料宜为抗拉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成熟可靠的高聚物改性沥青类卷材或高分子类防水卷材;当然, 也可选用材性相容高强度卷材与涂料形成的复合防水层作为柔性防水系统。具体施工时, 底板宜用空铺 (预铺) , 顶板及侧墙保证与基面满粘结。

除了主体结构外, 局部构造如变形缝选用中埋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防水密封材料等三种以上防水措施, 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止水条等两种以上防水措施。

而针对预制拼装的综合管廊拼缝防水, 应采用预制成型弹性密封垫为主要防水措施, 密封垫的界面应力≥1.5 MPa, 拼缝时沿环、纵面兜绕成框型;除采取这些密封措施外, 结构主体迎水面宜至少设置一道耐候性好、强度高的柔性防水材料, 宜用防水卷材。

3 地下综合管廊适用的防水材料

由于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设防等级为二级以上, 针对管廊的结构特点、功能需要、使用年限及结构迎水面防水修复难度大的问题, 建议施工中可选用高分子类防水材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涂卷结合的复合防水系统。

3.1 合成高分子类防水材料

3.1.1 HDPE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鉴于常规防水材料与后浇混凝土不能形成紧密结合,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裂隙或空洞缺陷时会渗水,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引进预铺反粘技术, 并在当时受到认可和推广。HDPE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是专为地下工程开发, 能与混凝土结构形成牢固结合效果的防水卷材。卷材自粘层和抗环境变化保护层具有自愈功能, 与液态混凝土浆料反应固结后, 形成防水层与混凝土结构的无间隙结合, 杜绝层间窜水隐患, 能有效提高防水系统的可靠性;同时, 卷材耐化学腐蚀性优异, 对来自混凝土的碱水有很好的抵抗性, 不受生活垃圾及微生物侵害, 防霉、耐腐蚀, 适合用于综合管廊这类地下工程。

3.1.2 TPO自粘防水卷材

TPO自粘防水卷材既有三元乙丙橡胶的耐候性, 又具有塑料防水卷材的可焊接性, 防水效果可靠, 耐老化性能突出;同时, TPO自粘卷材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 能够长期保持卷材在地下空间不受酸、碱、盐、藻类及霉菌的破坏, 可通过自粘和预铺反粘两种形式应用于管廊工程。

3.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3.2.1 聚酯胎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由于SBS防水卷材的多样性, 可根据工程所处的不同环境选择不同的类型, 主要采用热熔施工。管廊工程不可避免地会接触绿化带, 位于城市主干道绿化带的管廊顶部及侧面可选用耐根穿刺型材料。SBS涂层中加入的化学阻根剂可有效抑制植物局部根系的生长, 胎基中的铜离子也可抑制防水层附近根系顶端的分生组织, 保证管廊外部卷材不被植物破坏。位于盐碱地或沿海地区的管廊可选用耐盐碱型SBS防水卷材。该类卷材掺入了复合耐盐碱助剂, 可有效改善材料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耐盐碱腐蚀性能 (性能见表1) , 使卷材长时间处于高盐碱环境中防水性能不衰减, 有利于维护管廊的正常运营。

3.2.2 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聚酯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可根据不同条件选择自粘或预铺反粘法施工, 若遇顶板基面潮湿, 还可局部选用湿铺工法, 由于其施工灵活, 在管廊工程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3.3 涂卷结合的复合防水系统

在综合管廊中选用防水卷材主要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本着材性相容、防水安全可靠及便于施工原则, 建议使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组成复合防水系统。由于非固化涂料涂膜层的高延伸率, 当地下系统遇到热胀冷缩或不均匀沉降的变形时, 可以吸收或抵消来自基层沉降的应力, 同时封闭基层的裂缝和毛细孔隙, 与防水卷材配合使用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时, 由于非固化涂料无毒、无味、无污染, 固含量可达98%以上, 几乎无任何挥发物, 能够保持对环境的长期友好。

除上述材料外, 地下综合管廊也可根据设防等级和相关规范要求, 选用其他合适的防水材料和组合。

4 地下综合管廊各部位防水做法介绍

4.1 暗挖法防水构造做法

传统暗挖法结构选用塑料防水板作为防水层, 防水板与初衬结构之间采取挂铺的方式, 防水板搭接边焊接, 在二衬主体结构与初衬之间形成防水薄膜, 初衬结构渗水沿防水板排出。如排水沟渗水整体排出主体结构外时, 若防水板受到破坏、搭接边焊接不实, 或因防水材料与后浇混凝土未形成紧密结合而导致的混凝土硬化过程产生裂隙或空洞缺陷, 易导致水对二衬结构主体的侵蚀和破坏。

为解决防水板与二衬结构之间的窜水现象, 可选用具有预铺反粘功能的高分子自粘类材料 (≥1.5 mm厚TPO防水卷材或≥1.2mm厚HDPE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 见图2。预铺反粘可解决防水板与二衬结构之间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若发生渗漏, 水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便于维修处理, 不影响二衬结构的使用安全。

4.2 明挖法防水构造做法

明挖法防水设防主要有外防外贴及外防内贴两种形式, 宜根据防水要求和设防等级选用耐久性好的防水材料 (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或复合防水系统) , 见图3。外防外贴底板防水空铺法施工, 侧墙及顶板防水层满粘法施工, 外防内贴侧墙可空铺也可与维护结构满粘法施工。沿海地区防水材料需选用耐盐碱型防水材料, 顶板部位部位若为种植顶板需选用具有耐根穿刺功能的防水材料。

4.3 细部节点防水做法 (以结构缝为例)

4.3.1 结构措施

结构施工缝及变形缝宜采用多道防水及密封止水措施:变形缝选用中埋式止水带、外贴止水带、防水密封材料等三种以上防水密封措施;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止水带 (胶) 等两种以上防水密封措施。

4.3.2 防水材料设置措施

施工缝及变形缝部位需根据构造增设500 mm宽防水加强层, 由于变形缝部位变形系数较大, 该部位防水层与基层件宜增设泡沫棒, 给外侧防水层以适应变形、释放应力的的空间。侧墙施工缝及顶板变形缝防水构造, 见图4—5。

5 结语

对于地下综合管廊而言, 防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保证管廊防水的可靠性, 需从结构防水和材料防水两方面进行考虑:变形缝、施工缝等结构防水构造做法按照GB 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2]选用防水等级为一级的防水设防措施;材料防水宜选择高分子类防水材料、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及涂卷结合的复合防水系统;若为预制式拼装结构, 除需做好接缝密封防水以外, 宜在结构迎水面增设柔性防水层。地下综合管廊的成熟运转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从世界城市发展实践及我国城市发展要求来看,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非常必要;因此, 针对性、合理性的研究探讨, 做好管廊的防水工作, 对于助力国家综合管廊建设的推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R].安装, 2015 (24) :1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综合管廊安全事项 篇8

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实施方案;综合管廊均设置在地下,埋深约3-6米,平均尺寸3;公司目前接管(含介入)40多公里,核心区域约25;综合管廊属地下工程,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巡;

一、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管廊安全管理机构与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

二、配备足够劳保防护用品;

1、巡检员每人配备安全帽、防滑鞋、强光手电、综合管廊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综合管廊均设置在地下,埋深约3-6米,平均尺寸3*3米,每隔约260米设置一个防火分区,每一分区内设置检查人孔,通风口、投料口、集水坑等构筑物,以便分区独立运行,分区用防火墙隔离。

公司目前接管(含介入)40多公里,核心区域约25公里,规划东区域及南部区域约15公里,核心区域建设三个分控站,管廊内设备基本安装就绪,分控站预计14年投入运行,自动监控设施能够运行,减少巡检人员在沟内巡检频率与次数。

综合管廊属地下工程,危险性较大,一旦发生事故,巡检人员逃生等困难,公司根据外出考察、总结经验、综合论证,在管廊安全管理上,常抓不懈,把人员安全放在第一位,制定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一、设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管廊安全管理机构与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配备足够劳保防护用品

1、巡检员每人配备安全帽、防滑鞋、强光手电、手套、口罩、护目镜、安全带等;

2、电工专门作业的工作鞋;

3、有害气体检测仪;

三、班前安全会、定点、定人、定区域、定时间

班前安全会,对管廊危险部位等全面分析,认知,确定后,方可上班作业。对每个巡检小组确定巡检路线与区域,保证定时、定点、定区域,规定时间段通话,确定人员安全;

四、制定巡检方案

管廊巡检我们要求,必须两人同时入沟作业,严谨独自行动,这样能够发现问题相互照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人员安全;

辨识管廊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制定相应措施。

五、制定一系列制度

1、巡回检查制度

2、巡检操作规程流程图

3、安全操作规程

4、入管廊作业管理规定

5、缺陷报告制度

6、工作票、操作票制度

7、管廊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综合管廊应急联动方案

9、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

六、施工管理

严格按照入管廊作业管理规定、工作票操作票制度等,任何出入管廊的人员与单位做好登记,控制监督入管廊作业的各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安全与文明施工,动作作业必须有审批手续,保证了开工开具

工作票、施工有监管、现场有检查、完工有验收,最后封工作票,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确保每一个环节受控。

各单位入管廊施工前,我们根据大厅审批手续,做好登记与备案,与施工单位签订入管廊作业协议,明确责任。施工完成后,做好验收工作。

七、问题处理与报告

现场我们巡检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公司,由公司协调各方单位进行抢修或处理,形成总结报告,报中心备案。

八、构筑物等设施改造

1、检查孔

我们对原设计与施工的检查孔增加防盗网,保证管廊是封闭状态,外部人员。闲杂人等不能进入,必须由我们工作人员开锁方可进入,极大的保证了管廊设备安全;

检查孔井盖,是铸铁井盖,人员从井内逃生困难,且铸铁井盖极易被偷盗,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为树脂轻型井盖,这样保证了人员逃生容易,且丢失率大大下降;

2、投料口

投料口根据设计埋设在地下,一旦管线投入后,全部封闭埋设,我们发现检查孔在紧急情况下,人员逃生较困难,经过论证,须改造部分投料口,来加强人员逃生,目前在景观房、分控站、标准段位置均设立步行梯,用于逃生,其他部位计划在管廊交汇处改造15个投料口(目前有3个正在实施改造),为步行梯,这样极大的保护了我们的

员工与施工单位人员应急逃生;

3、管线交叉、堵路处增设步行梯

该项工作作为2014年计划来实施,有较多管廊交叉部位,管线分部纵横交错,全部把巡检路线给占用,封堵,人员通行困难。应增加步行梯,横跨管线,方便巡检与逃生。

4、管廊内警示标志较少,应增加警示标志,该项工作列为2014年计划。

九、专业管线专项管理

对于热力管道,我们与热源企业签订管理协议,积极沟通,明确责任,确保热力管线正常运行;

自来水管线,由海润水务公司负责功能性巡检,问题抢修等。其他各类管线,我们负责问题统计与通报制度;

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联动方案

管廊应急抢修原则,为我们发现问题与联系沟通现场及相关单位,由专业管线单位负责抢修救援,根据联动方案,对每一项应急抢修实施细则,明确责任与分工。确保管廊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到位及时。

上一篇:建党九十五周年主持词下一篇:五个让夫妻共同创业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