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024-06-10

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共9篇)

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篇1

2、拟人――作用:能使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

3、夸张――作用:(1)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增加语言感染力。(2)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4、排比――作用:(1)加强语言气势一气呵成。(2)使富有节奏感。(3)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比较――作用:(1)能使语言色彩鲜明。(2)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6、对偶――作用:(1)形式整齐匀称、声韵和谐。(2)好处简练、醒目。(3)比较鲜明。

7、反复――作用:(1)强调思想资料。(2)突出思想感情。(3)描述事物情态。(4)摹写声音和颜色。

8、反问――作用:(1)加强语气。(2)增强语言力量。(3)激发了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9、设问――作用:(1)标题与开头用设问,能启发读者深思。帮忙读者领会文章的主题。(2)段与段之间使用设问,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结尾处用设问,既可点明主旨,又能增加回味。

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篇2

一、英语习语中常见修辞格

1. 明喻 (The simile) 。

明喻就是用甲事物直接比作乙事物, 把本体和喻体通过比喻词联系起来, 以便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逼真, 说理更加透彻, 具有说服力。常用比喻词有as, like, seem, as though等。例如:

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三月天气来如猛狮, 去如绵羊。

2. 隐喻 (The metaphor) 。

隐喻又称“暗喻”, 是间接地把一物同与其具有某种相似点的另一物相比较。隐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无需比喻词, 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例如: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

3. 转喻 (The metonymy) 。

转喻也叫换喻, 即对某一事物不直呼其名, 用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代称。在转喻中,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而以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No cross, no crown...不经磨难, 就没有成功。 (cross“十字架”, crown“王冠”, 喻指荣誉。)

4. 提喻 (Synecdoche) 。

提喻也称代喻, 它的典型特征是以局部代替整体, 抽象代替具体, 特殊代替一般, 反之亦然。例如: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好办事。 (hand是人体的一部分, 代表人。)

5. 拟人 (Personification) 。

实际上, 拟人也是一种比喻, 即把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描述。例如: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6. 夸张 (Hyperbole) 。

夸张就是用故意夸大事实来加强情感, 起强调作用。例如:

A single slip brings eternal regret.一失足成千古恨。

7. 对照法 (Contrast) 。

对照是一种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的修辞手法。具体地说就是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成双成对地排列, 使句子句式对称, 音节和谐, 哲理深刻, 增强语言感染力。例如: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 长一智。

8. 反论 (Paradox) 。

反论是通过联合两个相反的相矛盾的或不相容的事物而形成。看起来似乎荒唐, 实际上却有道理, 令人回味无穷。

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二、英语习语中修辞格的汉译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 丰富的修辞手法成为增强英语习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力手段。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 即完成理解和表达的过程, 使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原语中的习语含义, 并尽量保持原语习语的各项特点和风格。

1. 直译法。

一般说来, 英语习语大多数修辞格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即在用词和修辞结构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做到形神皆似。上文提到的例句的译文大多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 保留了原文习语的丰富联想和修辞效果。有些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宗教、历史等色彩, 随着不同文化之间日益广泛的传播, 这些英语习语逐渐被人们全盘接收。伊索寓言的广为流传使人们了解到“酸葡萄” (sour grape) 是指因得不到而假装不在乎的东西。这样不仅保留了原习语的鲜明的特色, 还可以丰富译文语言, 从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2. 对应法。

对应法也是双语转换时一种常用的翻译手段之一。由于人类认知行为具有客观性、相似性和相通性, 人们对有些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往往不谋而合。例如to be on thin ice (如履薄冰) 。有些英汉习语部分对应, 比喻也不尽相同, 但意义相近。在保留原意, 与上下文相吻合的前提下可以移植相近习语, 例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这些英汉习语如果直译, 反而显得罗嗦, 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倒显得简洁明了, 形象鲜明。使用对应法时需注意, 有的英汉习语形象意义似乎很接近, 但隐含意义却相去甚远。如“to pull one’s leg”与“拖后腿”不能互相套用。挖掘原习语的隐含意义是运用对应法的关键。

3. 加注法。

许多英语习语的比喻意义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和典故性, 把它们的字面意义译成汉语后往往让人不知所云, 而只译其隐含意义又失去了原习语的形象比喻和丰富色彩, 采用加注法可以二者兼顾。如“to get blood from stone”可译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

4. 释义法。

释义法是在常规手段无法实施时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些含有独特形象比喻、历史典故、结构性修辞的习语无法兼顾他们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 宜采用释义法。如“have an ax to grind”这个英语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翻译成中文很难理解, 可以将它意译为“别有用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把“a cup of tea”说成“钟爱的事物”等。以上习语虽然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形象意义, 但准确地表达出了隐含意义。对这类习语的翻译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总而言之, 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英语习语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比喻形象、修辞效果, 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摘要: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本文分析了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 提出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习语,修辞,翻译

参考文献

[1].黄任.《英语修辞学概论》 (1999)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

[2].罗爱军.《论习语的翻译方法》.《西藏大学学报》.2001 (2)

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修辞手法;大学英语;写作

H319

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准确来说,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更加准确、恰当地使用语言,同时也能够使文章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以修辞手段来表现文章的蕴意。所以,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必须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语法知识的讲解,却忽视了传授给学生写作修辞手法。而且学生在日常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积累各种英语词汇和语法,忽视了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认为修辞手法对于英语写作来说可有可无,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在英语写作实践中可以发现,在英语阅读材料中修辞手法比比皆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英语阅读材料更加富有表现力。因此,对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改善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写作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对比修辞手法

对比修辞手法指的是把两种事物进行对比,这样能够表现两种事物的各自特征,体现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对比修辞手法由分为两种,一种是整体对比,也就是全面地对两种事物进行对比,从整体上表现二者的相异性;另一种是部分对比法,也就是针对两种事物的部分进行对比,在部分对比之后,向整体上进行对比。除此之外,还有正反对比方法,这一对比方法是对称英文句式中常用的对比修辞手法,采用恰当的反义词能够加强句子语气,体现语句的亮点。例如:汉语常用句式“利远远大于弊”,翻译成英文句式,可以这样表达“The advantages fo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在这一句子中,我们可以发现theadvantages与 thedisadvantages形成了鲜明的正反对比关系。

2.平行结构修辞手法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平行结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使英语句子更加富有表现力。同时,平行结构的英语句子也更加具有节奏感,能够调节句式的结构,使读者感受到英语句式的气势。例如:“读书让我们变得聪明,锻炼让我们变得健康强壮”翻译成英文句式为:“Reading make us wise while exercise make us strong.”由此可以看出,平行结构修辞手法使整个句式更加整齐,富有张力。但是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许多学生使用平行结构修辞手法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平行结构修辞手法指的是让语法能够对应起来,通过相似的语法概念来表现句子形式,名词对名词,介词对介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这种对应方式使英语句式更加具有说服力。

3.重复的修辞手法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偶尔也会使用到重复的修辞手法,采用重复修辞手法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英语写作中的重复词语一般应用在句首或句尾,采用首尾重复的方式能够使句式连成整体。例如:“我们期望成功,并且正在为成功而努力奋斗”,翻译成英文为“We long for success and we are working hard for success.”从这句英文句式中,我們可以看出两端分居的末尾都运用了“for success”一词,这种表达方式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修辞手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

1.使英语作文句式结构更加富有变化

目前,许多英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习惯运用简单句式,经常使用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和语法,这种表现形式难以突出文章主体,使文章变得平淡乏味,这类文章在考试中非常难拿到高分。要想提高英语作文的整体质量,必须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才能让英语作文句式结构更加富有变化。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英语句式进一步了解修辞效果。例如:“So when you see someone in difficulty of in distress and in need of help,dont hesitate to give your love to him”在这段英语句式中,运用了多次介词in,使句式构成了一个平行结构整体,句式更加富有变化,同时也使语言更加流畅。

2.修辞手法能够提高英语作文语言的感染力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作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句子的音韵更加和谐规整,调整句子结构。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分数比较高的英语作文中应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让作文的语言文字更加活泼、逼真,提高了英语作文的艺术表现力,给观众留下深刻的第一影响。例如:“Nowadays, energy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various sources such as oil, coal, naturalgas, solarheat, the wind and oceantides.”在这段英语句式中通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让整体句式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

3.修辞手法能够增加英语写作亮点

英语写作中语句亮点非常重要,只有具备写作亮点,才能调动老师的阅卷兴趣,让老师有兴趣阅读学生的英语作文,整体语言句式更加生动、富有活力。如果在英语句式中缺少亮点,那么就会使英语句子平淡无味,难以调动阅读者的兴趣。因此,生动的修辞手法对于英语写作来说必不可少,能够增加英语句子的两点。在大学英语写作中,可以是当地运用比喻、夸张、对比和排比等各种修辞手法。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修辞手法对于英语写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合理运用对比修辞、平行结构修辞和重复修辞等各种修辞手法,才能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慧.修辞美学下的大学英语写作——以五种常见修辞手法为例[J].艺术科技,2014,27(2):167,174.

[2]范莉萍.浅议修辞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55):79-80.

修辞手法及作用 篇4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2)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造句:。

②暗喻。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造句:。

③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了解)

说明:以下句子不是比喻句!

① 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② 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表示猜测

2、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2)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例如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2: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造句:。

②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了解)造句:。

3、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作用是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避免用词的重复,使文章语言富于变化。

(2)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

②具体代抽象。例如1: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代指战争。

③专名代本体。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④人名代本体。例如1: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是酒的发明者,这里代指酒。⑤部分代整体。例如: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帆”是船的一部分,这里代指船。⑥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大意:钻研文字,写东西,让人捧腹大笑)“捧腹”是“笑”的结果。

⑦材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青铜”代指镜子。

⑧颜色代本体。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绿”代指叶,用“红”代指花。我找到的句子:。

4、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2)夸张的几种形式

①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造句:。

5、反复

反复即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作用为了强调语气或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例如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6、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也称“对仗”。一般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形式

正对: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即对联)我找到的句子:。

7、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2)排比的形式

例如1: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例如2: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造句:。

8、设问

设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例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造句:。

9、反问

反问只问不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目的是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增强表达效果。

例如1: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2:“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造句:。

10、双关

双关往往是词句表面上一个意义,实则表达另外一个意义的修辞方式。例如1: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我找到的句子:。

11、顶针

顶针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作用是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例如1: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

2: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我找到的句子:。

12、反衬

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毛宗岗所说“写鲁肃老实,以衬托孔明之乖巧”即是。

例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我找到的句子:。

13、对比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作用是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或感情。例如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找到的句子:。

说明:11和12常放在一起说,但实际上对比是两者并重,并不是只突出其中一方。反衬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14、通感

通感就是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

作用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能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1: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2: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燕语”“莺歌”是听觉,“剪”“圆”是视觉。我找到的句子:。

15、反语

反语是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说反话。作用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例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我找到的句子:。

二、考核要求

考试要点与要求(8)正确理解和辨析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学考

考试形式:选择题必考。

现代文阅读可能出现。

2、高考

考试形式:语言运用题,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题。

附录:

记叙的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 篇5

备课时间:2011年4月 上课时间:2011年4月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

2、理解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如何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表达作用。教学方法:问答法 合作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引导]

一、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师生一起回顾,总结,学生适当记录。)

理解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首先要了解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学会识别常见的修辞方法。

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方法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比等七种修辞方法。

1、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平常所说的“打比方”。比如泰戈尔《图书馆》一文把图书馆比作“静穆的海浪”,就是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对图书馆的形象描述。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对各种花的开放是这样写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句子用拟人的修辞描写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3、排比,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例如《百合花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4、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例如梁实秋的《鸟》中对鸟的描写:“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就是一种夸张的表述。

5、设问,就是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例如《统筹方法》:“(统筹方法)如何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6、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一种是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例如《清贫》:“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7、对比,就是把两种事物进行比较。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将正常人与残疾人进行对比:“只有聋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声音,只有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然而耳聪目明的正常人却从来不好好地去利用他们的这些天赋。”

二、理解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交流,作答)

修辞方法的运用是为了适合语言表达的需要,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阅读文章,就要悉心体会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据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特点和作用,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修辞方法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1、唤起相似联想,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比喻的作用。

比喻的构成一般有三个部分: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即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即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比喻的基本作用是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使表达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要理解比喻在文中的作用,就应该抓住喻体的特点,唤起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联想,并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这样就能比较好地理解比喻的运用。例如《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把街灯比作明星,又把明星比作街灯,使地面的“街灯”与天上的“明星”相互辉映。读者在阅读中发挥联想,就会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中,从而感受到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2、抓住人的情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拟人的作用。

作者之所以把无生命的物体当作人来写,必然把自己的感情投注在上面,渗透着人的情感。拟人的基本作用是使读者对无生命的事物获得亲切的感受,有时也间接表现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因此抓住人的情感,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才能理解拟人的表达作用。例如《凡卡》:“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眼的星星„„”这句话把星星的闪烁比作人在“快活地眨眼”,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联系文章内容,知道这句话写的是凡卡的回忆,在回忆中凡卡感到乡下的星星都在“快活地眨眼”,而自己却失去了自由。所以,通过这句拟人句,我们感受到了凡卡现实中的痛苦之情。

3、整体把握排比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排比的作用。

由于排比的几项内容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排列在一起又可以起到单独一项所不能起到的作用。排比的基本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使读者获得一个整体印象,加强表达效果。阅读排比句,应把排列的几项内容进行整体把握,获得整体的印象,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才能更好理解排比的作用。例如《春》结尾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通过排比修辞方法,从春的“新”、“美”、“力”三个角度赞美春天的美好;读者将三个方面贯通起来,从而获得对春的美好的整体认识。

4、从表现事物的本质出发,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夸张的作用。

对事物进行夸张,虽然不符合客观的真实性,但恰恰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夸张的基本作用是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等。应该从表现事物的本质出发,结合语言环境去体会夸张的修辞作用,而不能用客观的真实性去看待。例如《表哥驾到》:“表哥虽然我没见过,可早从妈那儿知道他是个世界少有的人。”文中的“我”之所以夸大表哥的优点,正是因为妈妈对表哥的优点如数家珍,经常在我耳边提起,才使我获得这样一个印象。这里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对表现妈妈平时的家庭教育是十分真实和深刻的,揭示了家庭教育中的某些本质的。

5、联系所问与所答,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设问的作用。

设问是由“问”和“答”两部分组成的。应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表述回答的内容,而要先进行设问。一般而言,设问的基本作用是提示下文,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文章反复设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然后分别从6个方面进行科学阐释。每次设问,都引起读者注意下文要阐述的内容,文章的条理也显得十分清晰。

6、体会语气与情感色彩,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反问的作用。

反问的基本作用是加强表达的语气,体现较浓的感情色彩。例如《离别的礼物》中小彼得的内心想法:“一个孤老头,离开自己的亲人,到政府盖的那幢楼——孤老院里,和别的老头住在一起,能算是幸福吗?”反问的修辞强化了小彼得对父亲做法的不满与怨恨,对爷爷的同情和难过。

7、抓住事物的不同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对比的作用。

对比,是将事物的不同点进行对照,从而突出不同点,加深读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例如《故乡的杨梅》:“荔枝的光色是呆板的,像玻璃,像鱼目;杨梅的光色却是生动的,像映着朝霞的露水呢。”把杨梅的光色与荔枝进行对比,突出杨梅光色的生动,表达作者对杨梅的喜爱。

[能力聚焦](训练,巩固所学知识点。)例1:

第⑧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链接:《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第⑧段文字

打那以后,杰克表现得不再那么难以接近。他的高傲像一只鸡蛋被我击开了狭小的裂缝。这道试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画线句子用鸡蛋的裂缝比喻杰克的高傲在我的真诚面前被逐渐击溃,显得生动形象。答案为:比喻。

例2:

第⑦⑧⑨⑩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链接:《山村传圣火》第⑦⑧⑨⑩段文字

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译本。

⑧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现共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的肖像。⑨这是在华夏土地上,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一种革命的武器,交到了中国人民大众的手里。

⑩这也是第一次,以最通俗易懂最精练有力的中国语言文字,号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渴望着光明与解放的劳苦大众——

这道试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这四段文字分别从四个方面阐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事件的意义,四段文字都采用“这是„„”的相同句式,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从而构成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了表达的语气,突出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划时代意义。答案为:排比

例3:

第4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链接:《读书•养气•写作》第4段文字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这道试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画线句子是由4个比喻句构成的一个排比句。作家的文风本是抽象的东西,读者不容易理解,通过“如潮”、“如泉”、“如澜”、“如海”的比喻,使抽象之物变得具体形象。4个比喻句又构成了排比句,通过4项列举,使读者充分认识到作家风格的形成与作家的读书养气是分不开的。答案为:排比和比喻

例4:

请从第②段中找出与画线句“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的修辞方法相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我的老师》第②段文字

②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蓝天上,—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这道试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者赋予风筝以人的情态,风筝在蓝天白云下飞翔,就好像在同白云戏耍一样。同样,答案中的两句句子也运用了拟人的方法,柳枝在风中飘摆,就好像人在舒展腰身;迎春花朝天开放,就好像人在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作者描述春天的景象,用了三句拟人的句子,表现了春天到来时万物欣然、充满活泼泼的生命力、自然与人和谐融为一体的景象。

答案为: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迎春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板书:

修辞方法: 比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

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表达情感 夸张:突出强调

设问: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强调 对比:衬托

反思:

语文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篇6

一.常用说明方法:(共10种)。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2)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3)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比喻),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5)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6)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来展示事物的特点。(7)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8)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练习:判断说明方法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英国有200具.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有一种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4.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5.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7.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8.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9.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10.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11.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13.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17.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花是单瓣的,花色也只有粉红的一种。经过人工栽培,仅就北宋中叶(11世纪)那一个时期来说吧,几十年工夫,就由单瓣创造出多叶、千叶……

20.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

常见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 排比 夸张 拟人 设问 反问 对偶 引用(用典)反语 反复

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2、比拟:(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5、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

6、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7、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8.反语:适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句子表达本意。

9.引用(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10、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二:练习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跑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

三,判断修辞手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

6、骆驼是沙漠之舟。()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0、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1、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

12、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3、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14、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作用分

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写作手法指写一首诗,使它好的所有的手法,它可以有很多方面,修辞方面,表达方式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等。常用的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2.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3.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一。论证方法的种类;

1、举例论证:用事实做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1、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怀疑与学问》

2、道理论证:使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

2、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3、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3、作者把自己的优秀品质赋予给了莲(也就是让莲来表现自己的优秀品质),这就是比喻论证。

4、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在正反转换中常常出现“反之”,“否则”等词语,以示正反之间的变化。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怀疑与学问》

5、归纳论证,也就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6、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7、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8、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 篇7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⑴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高中语文修辞手法答题技巧 篇8

1 熟悉修辞手法有哪些种类。一般情况下,修辞手法虽然多变,但内容仍旧那么几种而已,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等几种,每一种修辞都有自身的含义,就像比喻一样,即便在隐蔽也有把谁比作谁的固定格式,因此在判断的时候要首先熟悉每种修辞手法的含义,在这里对于概念不加以赘述。

2 当你遇到比喻手法或者把动物与其他物件写成像人一样的拟人手法时,主要的功能就是:生动形象!记住,这是最基本的回答方式,但这样回答是不够完全或者完善的,你可以写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因此,在答题格式上可以写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初中语文修辞手法归类及练习 篇9

初中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反复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4.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技巧点评

⑴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

①表示比较的: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例举。如: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④表示想象。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⑵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设问)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⑶借喻和借代的不同。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侧重于“喻”的喻体和本体相似的关系,借代的借体和本体是相关的关系。借体与本体之间没有相似点。②借喻可以换成明喻,借代不能。

⑷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反复)练习:

1、对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2、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3、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4、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

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6、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句话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俗话说:“瓜菜半年粮”。B.飞流直下三千尺。

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7、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8、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9、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

10、下列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C.爷爷的胡子似钢针,显眼得很,看上去俨然是条硬汉子。

D.被炮弹炸翻的阵地,就像草地里长满了蘑菇。

11、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12、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对偶)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13、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14、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15、下面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城电扇,电扇长城。

②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③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④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⑤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1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美丽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园中普通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17、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18、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言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上一篇:肠道门诊工作要求下一篇:南医大生化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