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与监管制度

2024-09-07

手卫生与监管制度(共10篇)

手卫生与监管制度 篇1

生效日期:2007年3月20日 修订日期: 2011年5月12日

一、医务人员洗手时必须使用流动水设施洗手。

二、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部门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其它有条件的科室也可以配备脚踏式水龙头。

三、洗手建议使用洗手液,如使用肥皂应悬挂晾干,保持清洁干燥。

四、应配备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干手物品。手术室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

五、洗手池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或消毒。

六、洗手池边应配备“六步洗手图”,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洗手;手术室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七、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八、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九、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十、下列情况应进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一)当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二)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五)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六)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十一、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应先洗手,然后进行手卫生消毒。

十二、外科手消毒时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的原则。

十三、医务人员不得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要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

十四、摘除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

十五、外科洗手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十六、手卫生合格标准:

(一)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²

手卫生与监管制度 篇2

1 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制度发展背景

食品安全监管是指国家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具体是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管;实施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

在建国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下称《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要求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事务均由卫生监督部门承担,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强大,近期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监管体制不完善是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建立责权明确、协调一致、高效运转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控制水平的基础。自 2003年成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以来,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2004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2]中要求,“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并对农业、质检、卫生、工商、食品药品、发展改革和商务等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对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以及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2009年6月,更加综合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3](下称《食品安全法》替代了要素型的《食品卫生法》。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因为《食品安全法》扩展了法律调整范围,涵盖了从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全过程;规范了食品安全监管主体,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各部门的食品监管职责,防范了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形成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依法确认和完善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通过生产许可证制度,食品强制检验制度以及市场准入标志制度的建立,提高生产企业对食品质量的责任感,保障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安全感。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是指人民政府及其有关监管部门为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管理制度的执行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监管主体、监管对象、监管权能。监管主体是指负有监管职责的人民政府及其有关监管部门。监管对象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监管权能是指监管主体依照法律规定程序可以采取的监管措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就是指为了保证有效的食品监管活动而建立的组织机构、配置的职能及人员、建立的制度、运行的方式及方法等的有机体系。

2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发展的背景

卫生监督是对包括医疗和公共卫生监督在内、涉及人体生命安全的特定行业社会生活的依法管理行为。这些事务在过去几乎全部由卫生监督部门承担。我国的卫生监督所是从原卫生防疫站中分离出来,卫生防疫站首办于1949年,并于1953年“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学习苏联的经验”,由政务院批准在全国普遍建立卫生防疫站,确定为国家的卫生监督机构,和各地开展卫生防疫业务技术工作的指导中心。直至上世纪90年代的全面市场经济浪潮及公益事业活动的产业化运动,使卫生防疫站走上了疾病控制市场化经营、卫生执法是有偿服务的道路。2000年左右,为了改变社会对卫生防疫的认识,为了继续体现卫生防疫队伍的专业性、重要性及必要性。按照我国执法监督要与有偿服务剥离开这一原则,卫生防疫站“分家”了,卫生监督机构彻底从卫生防疫站分离出来,真正作为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个执法机构,行使卫生行政部门授予的卫生监督执法责任。但如今的社会已经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市场经济体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利益最大化成为当今社会所崇尚的最终目标,卫生监管对象中某些食品生产经营者、工矿企业等,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丧失了自己主动保证生产安全及产品卫生质量的机制,而只有靠各种专业执法机构的外部监管制约,才能保证安全食品的生产;且一旦外部的监管稍微不到位,马上就有可能出现重大的食品卫生安全事件。这势必造成卫生监督机构在外界看来是失职的,是没有履行其相应职责的。而正因为如此,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卫生监督工作专业的细化,许多的卫生监督工作内容都在持续而坚定不移地从卫生监督部门中分离出去:如环境卫生工作分离出去成立了环境保护局,药品管理工作分离出去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局,劳动卫生工作分离出去成立了安全生产局,食品生产卫生监督分离出去交给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流通交给工商管理局,食品消费环节交给食品药品监督局。

3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推动卫生监督机构发展中存在的缺憾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的监管制度存在以下不足:①在监管理念上,我国食品安全法只是强调了人民政府及其有关监管部门的主导性,忽视了被监管对象的主动性和参与性。②对监管主体之间的关系缺乏明确规定。明确监管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了避免监管主体职权的消极冲突和积极冲突。因为专业分工的细化和市场经济的复杂性,使得综合性的卫生监督工作,依靠原有的卫生监督所力量,确实已难于胜任维护人体生命安全秩序的重任。因此,国家对卫生监督工作职能和部门的调整,在本质上是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视和强化,是在形式上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更加的认真和负责。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接收从卫生监督部门分离出去的卫生监督工作而新成立的部门,或赋予新的卫生监督职责的职能部门,已经或正在不断地取得越来越强势的工作地位。③在监管职责的设置上,对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缺乏专门针对监管职责的规定。我国食品安全法需要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各个监管部门在每一监管环节的作用并总体形成监管的合力做出回应。④在监管手段的设置上过于宏观,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卫生监督监管措施的规定。卫生监督所作为国家管理涉及人体生命健康与安全事务的机构,其能否存在与发展,完全取决于国家对相关事务的组织和安排。而回顾历史的事实,我们可以发现,国家虽然对卫生监督工作高度重视,但对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却并不扶植。卫生部虽然能对临时的局部的工作通过沟通与协调,取得相对强势的环境,但国家机构之间的职权划分、权力安排,绝对不是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的结果,而是源于各个部门的上级国家机关出于全局战略方面考虑的选择。

4 对卫生监督机构未来发展的建议

4.1 监管原则应予明确规定

在食品安全法中应当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管原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我国食品安全法重在保障食品安全,由于立法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明确规定监管原则是必要的;二是监管原则有利于协调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责。而食品安全法的监管原则宜规定为,监管主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原则、保障监管对象权益原则以及公众参与原则。

4.2 监管职责应予重点加强

我国食品安全法在第七十七条规定了监管部门有权采取的监管措施,但仔细分析这些措施会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侧重事后监管,忽视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二是对监管主体的职责范围规定不明;三是采取监管措施的程序不明,监管措施的规定缺乏针对性。

4.3 监管计划应为政府行为,并应当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是立法的一大进步,但关于监管计划尚有以下问题没有解决:第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第二关于政府组织制定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的监督问题没有解决。明确监管计划是政府行为,有利于克服部门权限过大所可能带来的政府行政的协调性不强的问题。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应当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起草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交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的草案,该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监管部门负责执行。

4.4 监管对象应涵盖食品检验机构

对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规定要符合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要求。由于食品检验机构不同于其他监管对象,有必要设置对食品检验机构监管的特殊监管程序。

4.5 监管的社会化参与支持和监督体系应当健全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化参与有所规定,但显得明显不足。我国食品安全法在社会化参与支持监管和体系构建方面可以做出以下完善,一要进一步完善咨询、投诉、举报制度。咨询、投诉、举报是监管部门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咨询、投诉、举报制度的完善可以考虑监管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受理咨询、投诉、举报;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咨询、投诉、举报的受理期限制度和办理期限制度等等。二要使我国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规定社会化参与支持监管的内容。食品安全法需要对监管的社会化参与方式予以规定。

综上所述,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体制,探讨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现实问题并归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对如何进一步发展卫生监督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卫生监督机构现在的工作职能剥离并不等于卫生监督职能的削弱,从正确意义上讲,国家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卫生监督在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卫生监督部门应增强紧迫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执法效率,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着眼于解决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严厉打击危害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违法行为,做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S].1995.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Z].2004.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与医院感染 篇3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依从性、七步洗手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46-02

日趋严重的医院感染至今仍然是全球医疗卫生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有限,在大型医疗机构,患者密集,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进行医疗活动,他们的手既要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又要与患者和污染品直接或间接接触,往往忽视或者来不及手部卫生,以致细菌传播,污染情况严重,直接导致了医院感染。因此,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光专家指出:手部卫生关系到医患安全,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的大事。而洗手是一种最经济、简便易行的、基本的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病原体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强化手部卫生管理,强化手部清洁与消毒,以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为探讨手部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某院医务人员手衛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手部污染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危险因素

1.1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 研究证实,病原菌从感染源排出后,需要经过连续的5步才能到新的宿主体内定植或感染,第1步病原菌生存于患者的皮肤或患者周围的环境中;第2步病原菌传播到医务人员的手部;第3步病原菌在医务人员的手上生存至少几分钟;第4步如果这双带菌手执行手卫生做得不够,进而又去进行其他的医疗活动;第5步病原菌就会从这双污染的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到新接触的患者,就很有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调查结果正是如此。

1.2 手部污染的原因调查

1.2.1 医疗操作 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中极易造成手污染,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血液、体液、伤口敷料等都可造成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1.2.2 接触物品 在医院诊疗环境中易受病原菌污染的各种环境物品,这些物品医务人员手接触频率最高,往往是造成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洗手用具的污染也可导致医护人员手污染。

2 手卫生管理是切断医院感染重要对策

2.1 医院领导应重视感染管理工作 医院的各级领导均应接受医院感染管理学的教育,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安全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各项制度,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2.2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理念 可反复多次培训,利用专题讲座、示范洗手方法、下发洗手示意图及手消毒技术资料,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掌握洗手指征与方法,做到人人重视,并将七步洗手法图文粘贴于各洗手池旁,时刻提醒医务人员规范洗手。

2.3 更新洗手设施 医院领导应投资一定的资金,购置非触摸式水龙头[感应式或脚踏式]、烘手机、快速手消毒剂,或者用消毒卫生纸擦手。

2.4 坚持佩戴手套 医用手套可避免操作者的手被污染,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

手卫生管理制度 篇4

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3、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等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

5、手消毒剂的包装、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7、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指征。

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手消毒指征。

11、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2、每月进行手卫生产品使用情况监测。

13、每年进行一次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调查。

12、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

手卫生管理制度实施规范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注意事项

(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洗手液、在更换洗手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洗手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洗手液。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4、注意事项(1)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²。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²。

Ⅲ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²。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

1、处臵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洗手液应当臵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

院感-手卫生管理制度 篇5

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本制度适用于全院临床、医技、后勤等各科室。

2、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全院必须配备便捷、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干手方法正确。

4、医院的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洗手池每日清洁。

5、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干手物品、设施或者手消毒剂的包装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科室每月应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手合格标准为:外科手消毒≤5cfu/cm2;卫生手消毒≤10cfu/cm2。

7、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9、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10、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具体方法是: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11、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ICU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其污物后;(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12、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13、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必须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14、医务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应当达到以下目的:

(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15、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应当遵循以下方法:

(1)清洗双手、前臂及上臂下1/3.具体步骤是:

1)、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

2)、取适量的肥皂或者皂液刷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清洁双 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使用清洁毛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2)进行外科手消毒时,应将适量的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充分揉搓2~6分钟,用洁净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彻底擦干;如果使用免洗手消毒剂,则充分揉搓至消毒剂干燥,即完成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 篇6

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

2、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3、每季度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感染时,及时进行监测

4、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5、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

6、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7、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手卫生实施规范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掌心对掌心搓揉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4.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5.拇指在掌中搓揉

6.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五)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 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1、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层流洁净手术室、供应室洁净区等

2、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六)手卫生设施和用品的配备

1、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有流动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等重点部门应当采取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提倡使用洗手液。

3、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健全和完善医院内感染的管理体系

组织领导是院内感染控制成败的关键,改变管理体制不全与观念淡薄的理念,在院长的领导下,制定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制度并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测,评估、措施改进,研究与提出对策,组织业务培训等。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颁发的物品消毒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克服和纠正过去单纯的治疗观点和只注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 益的错误做法,彻底改变医院内脏、乱、差的局面。

二、强化教育培训与感染监测

经常性地在全院医务人员中进行有关知识培训,医务人员中人人树立牢固的无菌意识和感染控制意识,尤其是对感染控制人员要求掌握感染控制的必备知识并能娴熟运用各种感染控制技术。

三、改善医院环境、消灭污染源

医院环境的优劣,卫生的好与差,对病人治疗、康复以及院内感染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医院领导要有与时俱进和开拓进取的无畏精神,为患者提供安静、优雅、整洁和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对于污水、废物、手术切除的坏死组织或人工流产的胎儿、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或实验检查过的标本、患者的生活用品、诊疗过的器材等应严格消毒处理、避免造成院内环境污染。

四、规范操作、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

进行严格的医疗操作规程训练,反复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结合临床中典型事例进行开展教育,养成良好的、牢固的无菌观念。医务人员必须在工作过程中养成自己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应有强烈的责任感,严格要求,在科室中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医院应有严明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对违规操作而造成严惩后查的应严厉处罚并追究责任,培养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牢固的无菌观念。

五、合理用药、杜绝药源感染

医生要严格掌握抗菌素、激素的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无选择预防用药,掌握好预防用药的适应症。能单一使用就单一使用,必要时可以联合应用。用药过程中应避免过多过勤更换用药,一种药物使用2---4天后确实无效时方可更换。有条件的医院应昼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此外,抗菌素之间的相互协同或拮抗作用、是否需要延长给药时间等也应灵活掌握。长期使用抗菌素、激素要注意细菌的耐药性,防止正常菌群失调产生二重感染等并发症。药房中的口服液剂,特别是糖浆,饮剂等制剂,应严格保管,制剂室在配制过程中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避免制剂污染。

六、抓好卫生宣传工作、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手卫生与监管制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我院外科系统医护人员中156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生70例,护士86例,医生中主任医师8例,副主任医师15例,主治医师21例,医师26例;护士中副主任护师10例,主管护师18例,护师25例,护士33例,年龄20~55岁,平均(35±11)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调查表,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手卫生知识调查和影响手卫生的因素两部分内容。共发放调查问卷156份,采用当场填写,填写完毕立即收回,回收率为100%。

1.3 现场观察及微生物监测

现场观察被调查的外科系统医护人员洗手过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制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按“六步洗手法”流动水洗手,并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监测洗手前、后微生物样本的带菌量。观察医护人员在(1)接触患者前后,(2)诊疗护理两患者之间,(3)无菌操作前后,(4)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污染物品后,(5)接触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后,(6)接触病房床单位物品前后,(7)脱手套后,(8)从污染区到清洁区时,(9)去卫生间前后的洗手情况。微生物监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消毒技术规范》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将调查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

有92.95%的外科医护人员知道“六步洗手法”,如果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或洗手时间不够会影响洗手效果,不洗手有危害性。洗手或手消毒后手部仍带菌说明洗手或手消毒不到位、不认真。10%的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手消毒,62.67%医护人员认为洗手设施不健全,工作忙时不方便,认识不到手卫生对控制医院感染有重要作用。

2.2 不同洗手指征的洗手执行情况

通过调查,医生、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的洗手率分别是医生7.14%、32.86%;护士36.05%、52.33%。医生、护士在接触患者后的洗手率远高于接触患者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护理操作前后的洗手执行率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为33.33%、48.72%,见表1。护士在不同手卫生指征的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医生,与陶小红[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报道相似。这和护士经常参加各种无菌技术、护理技能及职业防护培训有关。在诊疗、护理两患者之间和脱手套后,分别只有5.77%和19.87%的医护人员洗手。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被污染的物品后和接触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后洗手率较高达60.26%,洗手率最高的是去卫生间前后为73.72%,这说明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2.3 外科医护人员洗手前后带菌量

临床外科医护人员在病区洗手前手部带菌阳性率为100%,与何红燕等[2]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报道的相一致。医生、护士洗手前平均带菌量分别为45.127cfu/cm2、36.350cfu/cm2,但在洗手后带菌量明显减少,平均带菌量分别为8.236/2、5.473/2。说明通过“六步洗手法”能有效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并能控制因手污染而导致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2.4 影响手卫生的因素

2.4.1 团队影响

在一个医疗和护理单元中,团队之间行为习惯容易相互影响,尤其是当职位高的医护人员不按规范操作或不洗手时,就会影响其他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洗手依从性。在临床科室科主任、护士长是对团队洗手行为最有影响力的人员。

2.4.2 其他影响

71.79%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用品刺激皮肤,会使皮肤干燥,皮痒等,工作忙,时间不充裕也是影响手卫生的一大因素。8.33%的医护人员认为不洗手对临床治疗、护理没什么影响,洗手没必要,错误的认为操作中带给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危险性不大而忽视洗手,另外手卫生设施不合理或条件有限以及培训不到位都是影响手卫生的因素。

3 讨论

3.1 外科系统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外科是围手术期诊疗、护理的场所,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中,医生为患者触诊、换药、侵入性操作等,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都会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血液、体液、伤口敷料等容易造成手部污染,污染的手可使病原菌移位引起院内交叉感染,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由手传播,这一途径比经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菌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2]。有研究表明,加强医护人员洗手,可降低50.00%的感染率[3]。因此,接触患者前后的洗手执行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调查显示,92.95%医护人员知道手卫生的重要性,但洗手的依从性仍较低,10.00%的外科医护人员认为戴手套可替代洗手或手消毒,有8.33%的医护人员认为洗不洗手对临床工作没什么影响,不洗手不会给患者带来什么危险,当发生医院感染时医护人员也不认为是由他们污染的手造成的,说明他们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存在很大欠缺。医生在接触患者前和两患者之间只有7.14%和5.77%的洗手,而在接触患者后洗手率远高于接触患者前,这是因为医生保护自己的意识高于保护患者。护士在护理两例患者之间常忽略洗手,多数医护人员是完成整个病区的医疗查房和护理操作后才洗手,这是许多医护人员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调查显示外科医护人员在病区手部带菌阳性率为100%,医生、护士洗手前平均带菌量为39.285cfu/cm2,洗手后平均带菌量为6.312cfu/cm2,这说明通过洗手能去除手部的大部分细菌,本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洗手的正确率为39.74%,如果能按“六步洗手法”进行认真有效的清洗双手,部分外科医护人员洗手后手部细菌监测结果为阴性。

3.2 提高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措施

加强监管,制定医院手卫生管理制度,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定期做好手卫生宣传教育,加强手卫生意识,使医护人员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重点加强临床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的带头作用,为其他医护人员树立榜样,同时提供无刺激并具有护肤效果的手卫生产品。将病区水龙头改为非手触式,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开关,配备干手设施,并在每个水池的上方张贴“六步洗手法”彩色宣传画,为临床医护人员洗手提供方便条件。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是保证临床医护人员能坚持不懈执行手消毒的一个重要手段[4]。我们在重点科室病房的床尾和普通科室及全院各科处置室、换药室及治疗车、病例车等处都配备了悬挂式或立式速干手消毒剂,使医护人员随用随取,方便快捷,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监管部门应加强手卫生管理力度,定期监测医护人员手部带菌量,规范手卫生行为,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手卫生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陶小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34-235

[2]何红艳,林伟青,黄雪琴,等.手污染的控制与医院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407-1409

[3]沈春丽.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4,18(10):1718-1719

手卫生与监管制度 篇8

【关键词】 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监管模式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广大农民对卫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我国现有的卫生监管体制面对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的农村地区难以面面俱到,监管水平低下,存在监管薄弱的地方[1]导致农村卫生安全事件频发,给广大农民的生命带来威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 农村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1.1 生产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问题

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垃圾量日益增多,垃圾中塑料、玻璃、电池等难以自然分解的物质比例日益增大。(1)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较差,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现象较普遍,在设立有垃圾投放点的地方,垃圾清理装运难以保证及时高效;(2)农业生产产生的农药和化肥等生产垃圾缺乏有效的回收渠道和管理措施,饲养牲畜产生的垃圾随意排放现象及病死牲畜随意丢弃现象比较严重;(3)乡镇企业未严格执行国家环保要求,违规排放三废现象比较严重。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造成土地、河流的污染,为蚊虫滋生,传染疾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1.2 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农村食品卫生监管是我国食品卫生监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一方面是监管力量的缺失和不到位以及多头监管造成的监管效率低下。部分经营者卫生安全意识较差,缺乏必要的卫生设备和防范措施,盲目追求利润,过期、变质、假冒食品销售屡禁不绝;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的维权意识及健康知识有限,缺乏辨别问题食品的相应能力,给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提供可趁之机。

1.3 农村医疗机构及非法行医监管

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就医条件较差,存在大量的赤脚医生以及非法行医机构。有些门诊部(室)根本没有获得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疗执业许可证;有的虽有执业许可证,却超范围从事诊疗活动[2]。经营者业务知识和行医道德观念缺失,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对于药店的药品监管不力,导致危害广大农民健康的事件频发。

2 农村卫生监管现状

2.1 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执行难度大

未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卫生监管体系,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和执法盲点现象。如食品领域,既有工商部门监管,又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和互相推诿现象。由于缺乏相应监管机构,仅仅依靠不健全的乡镇一级的监管机构,人员和物质条件有限,乡镇监督机构难以将上级的指示和精神执行到位,工作深度和持续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

2.2 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强,流动性大

相比较城市卫生监管,农村公共卫生监管缺乏专业人员,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划,未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人员流动性大,使得工作的连续性受损,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开展或是监管效果较差。

2.3 农村卫生监管投入有限,监管力量薄弱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卫生监督的投入,但是保障机制不完善,资金、人员、制度保障时断时续,导致房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办公条件简陋,缺少交通、通讯工具和取证工具,监督检测设备缺乏,给执法办案带来很大困难。投入有限导致广大监督员疲于应付常规性工作,难以开展延伸性工作,甚至日常管理工作都难以保证百分百完成。

3 加强监管,维护农村公共卫生安全

3.1 摸索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公共卫生监管体系

(1)尝试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农村卫生监管体系,侧重乡镇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可采取建立卫生监督站、设立卫生监督志愿者、村干部兼任卫生监督者等多种形式。(2)加大人才和资金投入,注重对当地卫生监管员、监管信息员的培养,努力提高其待遇,从而增强其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争取各级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经费的扶持,改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条件。(3)提高农村卫生监督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要把分散的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加以整合,开展综合执法,提高卫生监督的执法效率。

3.2 加大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帮助广大农民树立卫生意识

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卫生安全法律、法规,实行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带头示范制度,必要情况下将其纳入村干部考核范围。卫生监督部门、健康教育所要结合农村实际,在卫生监督检查中要坚持健康教育宣传为基础,利用乡(镇)有线广播,电视,村活动室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

3.3 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基础措施,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

(1)设置垃圾集中投放点,鼓励村民实行垃圾分类,对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予以批评和禁止,督促村民养成自觉分类和集中丢弃垃圾的意识。(2)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符合农村卫生事业要求的专业人才,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农村卫生事业需要我们正确的加以审视和合理的措施予以解决。农村卫生监管是一项系统性、长期的工程,必须统筹规划,从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加大投入、树立卫生意识和维权意识、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着眼,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实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伟林,杨瑞婷,陈迎春.我国农村卫生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59-61

[2]赵红征.三大卫生问题夸验政府责任[J].卫生经济研究,2005(7):3-4

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手卫生制度 篇9

1、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

2、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工作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拭,操作时应戴手套和口罩: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

3、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透析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

4、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置后;开机操作前或结束操作后;从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的粘膜,破损皮肤和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手卫生与感染预防试题 篇10

[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洗手的指征:A A、进入普通病房前

B、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C、无菌操作前 D、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E、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2、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重要的方法是:D A、消毒

B、灭菌

C、清洁

D、洗手

E、戴手套

3、根据手卫生标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5cfu/cm2的科室是:C A、供应室消毒区

B、急诊科

C、普通手术室

D、传染病科

E、妇产科检查室

4、根据手卫生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Ⅲ类区域环境:D A、儿科病房

B、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急诊室 C、供应室清洁区

D、重症监护病房

E、普通病房

5、下列哪项不是手术消毒的指征:E A、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后

B、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前 C、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液之后 D、保持双手较长时间抗菌活性,需戴无菌手套时 E、戴清洁手套前

6、在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其手卫生标准为:B A、≤5cfu/cm

2B、≤10cfu/cm

2C、≤15cfu/cm2 D、≤20cfu/cmE、≤100cfu/cm2

7、洗手时不符合手卫生要求的是:C A、洗手时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 B、手拧式开关,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C、冲洗时,手指朝上,让污水从指尖流至前臂

D、防止水溅到衣服和地面

E、冲洗至皂液洗液为止

8、列哪项不符合手卫生的要求:D

A、手无可见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手消毒顺序同七步洗手法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D、摘除外科手套后不用清洁双手

9、一般污染物品(体温计、引流管道等)用1%-2%含氯消毒剂,至少浸泡多长时间以上:A A、10min

B、20min

C、30min

D、40min

E、60min

10、对患者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1/5),搅拌并作用多长时间可达到消毒目的:A A、2-6h

B、0.5-1h

C、0.1-0.3h

D、0.3-0.5h

E、7-8h

11、洗手前应将衣袖向上卷至腕上:D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12、洗手范围应从指尖到手腕上:B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13、洗手时揉搓双手不应少于C A、5s

B、10s

C、15s

D、20s

E、25s

14、手消毒时,用含抗菌剂的肥皂或用手消毒剂涂抹双手的时间为:A A、2min

B、1min

C、5s

D、15s

E、25s

15、外科手消毒用消毒剂充分揉搓双手的时间为:D A、10-15s

B、1min

C、20-30s

D、2-6min

E、10-25s

16、对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那部分可视为是清洁的:A 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

17、戴帽子和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D 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B、口罩应遮住口鼻部 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 E、口罩使用不能>24h:

18、使用后的防护鞋,应放入专用的容器进行清洁与消毒,其清洁与消毒的频率是A A、每日或每次

B、隔日

C、每三天

D、每周E、每月

19、被隔离的患者,其传染性分泌物需经几次培养结果为阴性才能解除隔离C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20、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D A、病房

B、值班房

C、医护办公室

D、内走廊

E、外走廊

21、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D A、疟疾

B、破伤风

C、新生儿脓疱疹

D、霍乱

E、肺结核

22、一患儿,男、7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措施种类是E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血液、体液隔离 D、接触隔离

E、肠道隔离(23-25题为共用题干)患者男性,34岁,入院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23、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D A、保护性隔离

B、严密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肠道隔离 E、接触隔离

24、护士为其发药时,应做好哪些防护措施A A、穿隔离衣、戴口罩

B、戴防护眼罩

C、戴防护面具 D、戴双层手套

E、以上都是

25、该患者用过的食具,便器常采用哪种方法消毒:D A、高压蒸汽灭菌

B、消毒剂擦拭

C、紫外线消毒 D、消毒液浸泡

E、消毒液喷洒

26、负压隔离病房室内压力相对于大气压应为:C A、-10Pa

B、-20 Pa

C、-30 Pa

D、-40 Pa

E、-50 Pa

27、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抽取药液时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E A、1/

2B、1/

3C、2/

3D、1/

4E、3/4

28、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不能超过:E A、1/

2B、1/

3C、2/

3D、1/

4E、3/4

2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门诊、急诊的医务人员建议配戴两个外科口罩,一用一弃,持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C A、1-2h

B、2-4h

C、6-8h

D、4-6h

E、8-10h 30、任何环境下,口罩的使用不能超过:E

A、4h

B、8h

C、12h

D、16h

E、24h

31、在《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中规定,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率应:A A、≥95%

B、≥90%

C、≥85%

D、≥80%

E、≥75%

32、在《中国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中,规定棉纱口罩层数是:E A、>6

B、>8

C、>10

D、>1

2E、>16

33、感染性疾病科的治疗车或病历车上应备有:C A、酒精

B、碘伏

C、手消毒剂

D、抹布

E、口罩

34、在炎热季节,医疗废物的最长贮存时间为:B A、12h

B、24h

C、36h

D、48h

E、60h

35、传染病房和隔离室的患者,其所有废物均视为:A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放射性废物 D、损伤性废物

E、物理性废物

36、对于大面积烧伤、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宜采用:E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37、在普通病区收治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应在病室门口悬挂何种标志:D A、警告

B、传染

C、保护

D、隔离

E、远离

38、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传染性物质污染的物品时要采取:B A、消毒技术

B、隔离技术

C、灭菌技术

D、清洁措施 E、先消毒后清洁技术

39、消化道传染病患者采取哪种隔离技术:D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40、当收治不同病种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可同居一室,但是必须加哪种标记:A A、床边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41、经血传播的疾病其患者的血液标本应如何送检:D

A、及时

B、加温

C、用95%酒精固定 D、放置密闭容器中

E、隔绝空气

42、负压隔离病房的要求是需要有三级空气过滤,且每小时换气几次以上:E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E、6次

43、负压隔离病房采用怎样的进风和排风方式:B A、上送风、上排风

B、上送风、下排风

C、下送风、上排风 D、中间送风、排风

E、两侧送风、排风

44、凉爽季节其医疗废物最长贮存时间为:D A、12h

B、24h

C、36h

D、48h

E、60h

45、医疗废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D A、防止污染扩散

B、分类收集

C、分类处理

D、少量医疗垃圾可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E、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46、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常采用哪种隔离:D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47、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是:A A、隔离

B、清洁

C、消毒

D、灭菌

E、无菌技术

48、为保持负压隔离病房房间内的负压状态,其排风量最少应大于送风量:C A、50m3/h

B、80m3/h

C、100m3/h

D、85m3/h

E、70m3/h

49、医院内所有的区域都应当采取:B A、消毒隔离

B、标准预防

C、接触隔离 D、飞沫隔离

E、空气隔离 50、医疗废物登记资料至少保留:D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4年

51、根据穿脱隔离衣的原则,脱隔离衣时应:B A、先解开衣领

B、先松袖扣和腰带

C、先脱口罩 D、先脱工作帽

E、先洗手

52、进入感染病区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 A、从洁到污

B、从污到洁

C、从内到外

D、从外到内

E、从前到后

53、为加强职业防护,对使用后的锐器和针头,应及时放入就近的:C

A、生活垃圾桶

B、医用垃圾桶

C、锐器盒

D、放射性垃圾袋 E、纸盒

54、脱隔离衣前应先洗手,其洗手的范围是从指尖到:C A、手腕

B、前臂

C、上臂1/

3D、上臂2/

3E、肘部

55、取隔离衣时要用清洁的手提隔离衣的:D A、袖子

B、下摆

C、腰带

D、衣领

E、内面

56、隔离衣一般多长时间更换一次:A A、每天

B、每周C、每三天

D、每月

E、每二天

57、一件合格的一次性防护衣其透湿量应不少于:D A、1000g(m2.d)

B、1500(m2.d)

C、2200(m2.d)D、2500(m2.d)

E、3000(m2.d)

58、制造防护衣其防护材料的沾水等级应不:B A、高于GB

3B、低于GB

3C、高于GB

2D、低于GB2 E、低于GB1

59、连体防护服适用于护理:B A、昆虫隔离的患者

B、严密隔离的患者

C、接触隔离的患者 D、飞沫隔离的患者

E、空气隔离的患者 60、一级预防适应用于:B A、为感染患者吸痰的医护人员

B、传染病院普通门急诊的医护人员 C、进入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

D、为感染患者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 E、为感染患者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 61、二级预防适用于:C A、为感染患者吸痰的医护人员

B、传染病院普通门急诊的医护人员 C、进入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

D、为感染患者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 E、为感染患者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 62、消毒液应保存于;D A、阴凉处

B、容器内

C、避光处

D、避光的密闭容器内

E、密闭容器内

63、消毒液溅到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局部皮肤C A、≤10min

B、≥10min

C、≥15min

D、≤15min

E、≥8min 64、医疗废物专用容器的颜色为:A A、黄色

B、红色

C、黑色

D、蓝色

E、白色

65、进行消毒液浓度监测时,监测试纸一端放在消毒液内浸泡多长时间取出,多长时间后对照色板:B A、0.5s,5s

B、1s,5s

C、5s,5s

D、1s,10s

E、3s,10s 66、病理切片检查后的蜡块属于:B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药物性废物 D、可回收性废物

E、化学性废物

67、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应当间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E A、3年半

B、4年

C、2年半

D、3年

E、1~2年 68、护士为病人进行治疗过程中所使用过的棉签属于:B A、生活垃圾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E、可回收废物

69、使用生物安全柜前后均应开启送风机送风净化其时间为:A A、10min

B、4min

C、5min

D、6min

E、8min 70、为避免造成安全柜的不锈钢结构损坏,进行消毒时不用:B A、酒精

B、含氯消毒剂

C、洗必泰

D、醋酸

E、戊二醛 71、公用座厕,每日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抹洗坐板及盖板几次:B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72、污衣被单用热力消毒的温度和时间分别为:A A、80℃,10-50min

B、50℃,10-50min

C、60℃,10-20min D、75℃,10-30min

E、70℃,10-50min 73、疑似传染病患者,其产生的生活垃圾应使用:B A、黑色垃圾袋

B、双层黄色垃圾袋

C、双层红色垃圾袋 D、黄色锐器盒

E、纸盒

74、用后的抹布应用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多长时间,再用清水清洗

后悬挂凉干备用:C A、10min

B、20min

C、30min

D、40min

E、60min 75、病房的地面用专用清洁工具湿式清扫的频率为:B A、每天1次

B、每天2次

C、隔天1次

D、3天1次 E、每周一次

76、纸制品灭菌的最好选择是:C A、紫外线消毒法

B、高压灭菌法

C、环氧乙烷法

D、暴晒法 E、臭氧消毒

77、普通病房血压计袖带多长时间更换清洗一次:E A、每天

B、2天

C、3天

D、4天

E、每周 78、隔离患者使用的血压计袖带多长时间更换,清洁消毒一次:A A、每天

B、2天

C、3天

D、4天

E、每周

79、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酒精或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C A、5-6 min

B、6-9 min

C、10-30 min

D、35-40 min E、30-60min 80、吸痰机的引流瓶应在清洁后放入有效氯500mg/L(500*10-6-)消毒剂浸泡多长时间:C A、10 min

B、20 min

C、30 min

D、40 min

E、60 min 81、负压吸引器的吸痰内胆达多少时,需更换:B A、1/3满

B、2/3满

C、1/2满

D、3/4满

E、4/5满 82、吸痰机、床旁负压吸引器多长时间清洁擦拭一次:E A、每天

B、2周C、3周D、4周E、每周 83、运输患者的平车和轮椅,每日湿式清洁擦拭:B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84、被血液、结核杆菌、细菌污染的物品,应作用0.2%-0.5%含氯消毒剂浸泡:C A、10min

B、20 min

C、30 min

D、40 min

E、60 min

[X型题] 1.你在操作时不慎被病人的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 A.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B.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C.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水冲洗伤口

D.伤口冲洗后使用90%乙醇进行消毒 E.经血传播的疾病,半年内追踪观察

2.洗手时应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

A.手掌 B.手背 C.手指 D.指缝 E.手臂 3.常用手消毒剂包括:

A.酒精 B.洗必泰 C.碘伏 D.碘酊 E.消佳净 4.外科手消毒时用流动水冲洗的部位包括:

A.前臂 B.肘部 C.上臂1/3 D.双手 E.上臂上1/3 5.手消毒指征包括:

A.进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传染病房之前及离开并脱隔离衣后 B.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后 C.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D.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液之后 E.保持双手较长时间抗菌活性需戴无菌手套时 6.关于外科手消毒的目的,正确的是:

A.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驻菌 B.将常驻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C.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D.将常驻菌彻底清洁干净 E.消灭手上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7.外科手消毒的方法,下列哪些方法是正确的:

A.摘除手部饰物,修剪指甲 B.取无菌刷蘸肥皂液刷手 C.刷手顺序从指尖→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1/3 D.冲洗时,水从手→前臂→肘部→上臂下1/3淋下 E.用无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 8.外科手消毒时应注意: A.冲洗时避免水溅湿衣服

B.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手指朝上,手的位置高于肘部

C.用后的指甲清洁器、揉搓用品、刷子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D.不能佩戴假指甲

E.外科手消毒揉搓2-6min即可 9.化学性废物包括:

A.甲醛 B.戊二醛 C.过氧乙酸 D.汞血压计 E.汞体温计

10.三级预防适用于: A.为感染患者吸痰的医护人员 B.传染病院普通门急诊的医护人员 C.进入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 D.为感染患者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

E.为感染患者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 11.下列情况需要戴口罩的是:

A.进行手术操作时 B.为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 C.接触患者破损皮肤和黏膜时

D.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E.进入层流病房前 12.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是:

A.口罩紧贴面部和完全覆盖口鼻、下巴 B.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下 C.外科医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里 D.戴好口罩后要先检查口罩的密封性

E.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

13.下面哪些情况必须佩戴外科医用无菌口罩或N 95口罩:

A.外科手术 B.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C.进行纤支镜检查

D.为一般患者静脉注射 E.外科伤口换药 14.关于外科口罩的佩戴,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外科医用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内

B.口罩的密合性是呼气时有气体从口罩的边缘逸出为宜 C.外科无菌手术后即更换口罩

D.外科手术后可将口罩清洁面向内折叠放置备用 E.戴外科口罩时金属片应贴紧下巴 15.标准预防技术的基本措施包括:

A.洗手 B.戴手套 C.穿隔离衣 D.戴防护眼镜 E.戴面罩 16.为胆道术后的病人更换引流袋时,需要做的自身防护措施包括:

A.戴手套 B.戴口罩 C.戴防护眼罩 D.操作完毕洗手 E.医疗废物分类

17.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包括:

A.血液 B.阴道分泌物 C.胸膜液 D.汗液 E.羊水 18.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为防止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污染医务人员身体,应做好以 下哪些防护准备:

A.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 B.戴防护眼罩

C.穿戴有防渗透性的隔离衣或围裙 D.戴棉纱口罩 E.以上都是 19.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

A.液氯 B.漂白粉 C.漂白粉精 D.次氯酸钠 E.二氰异氰尿酸钠

20.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在哪种情况下应戴防护眼罩和面罩:

A.可能被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传染患者时 C.为肺结核病人静脉输液时 D.为非典型肺炎病人行气管切开时

E.为肺炎病人伤口换药时

21.关于眼罩及面罩的佩戴,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佩戴眼罩及面罩前后必须洗手

B.佩戴眼罩及面罩前应检查防护镜及装置是否正常 C.佩戴眼罩及面罩的目的是防止患者发生感染 D.摘下眼罩及面罩后及时洗手 E.使用后的眼罩及面罩放好备用

22.医务人员在进入哪些区域时必须换鞋:

A.ICU B.烧伤病房 C.外科病房 D.手术室 E.新生儿病房

23.医务人员在哪种情况下必须戴工作帽: A.进入洁净环境前 B.进入隔离病区前 C.进行侵入性操作时

D.无菌操作时 E.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时 24.感染性疾病科的区域设置分为:

A.清洁区 B.半清洁区 C.半污染区 D.污染区 E.缓冲区

25.医务人员在接触哪类患者时须采用经空气及飞沫传播的隔离技术: A.肺结核 B.麻疹 C.腮腺炎 D.脑膜炎 E.伤寒 26.医务人员在接触下列哪些病人时,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技术:

A.乙肝 B.丙肝 C.梅毒 D.HIV E.伤寒 27.下列哪类疾病的病人可收住在负压隔离病房:

A.禽流感 B.SARS C.肺结核 D.霍乱 E.HIV 28.关于穿脱隔离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隔离衣时不得触及周围物品及面部 B.穿好隔离衣只能在限定区域活动 C.脱隔离衣时先松袖扣和腰带 D.穿隔离衣前应取下手部饰物

E.取隔离衣时将隔离衣污染面朝外,使清洁面朝自己 29.护士在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应做的防护措施有:

A.戴一次性口罩 B.戴护目镜 C.戴帽子 D.穿隔离防护衣 E.戴双层手套

30.使用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缓慢移动原则 B.物品平行摆放原则 C.避免震动原则

D.不同样品柜内移动原则 E.快速移动原则

31.关于患者一般用品的用后处理,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病房公用的热水瓶塞:一用一消毒 B.患者用后的便器:一用一消毒

C.患者使用后的棉被可采取暴晒进行消毒

D.破伤风患者使用后的被服一用一弃,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 E.床头柜、椅每日湿式擦拭1~2次 32.关于诊疗用品的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A.普通病房血压计袖带每周更换清洗一次 B.听诊器听筒部分一用一消毒 C.体温表一用一消毒

D.吸痰机的贮痰瓶每班清倒、冲洗一次

E.治疗车每日清洁擦拭一次,污染后立即用消毒液擦拭

3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要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且医学观察一年,在暴露多长时间后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A.第4周 B.第8周 C.第12周 D.第6个月 E.第12个月

34.含氯消毒液适用于下列哪些范围的消毒:

A.餐具 B.茶具 C.环境 D.水 E.疫源地

35.患者使用后的衣服、被褥、棉被等可以采取哪种消毒方法:

A.暴晒 B.紫外线照射 C.臭氧 D.高压灭菌消毒 E.床单位消毒器

36.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A.浸泡 B.擦拭 C.喷洒 D.干粉消毒 E.熏蒸 37.医疗废物可分类为: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E.药物性废物

38.可疑或确定被HCV、HBV、HIV感染时,在跟踪期内应注意:

A.性生活使用避孕套 B.不献血 C.不捐赠器官 D.可母乳喂养 E.不母乳喂养 39.医用手套的种类包括:

A.无菌乳胶手套 B.非无菌一次性乳胶手套 C.双层手套 D.一次性薄膜手套 E.保暖手套 40.下列哪种情况必须立即更换口罩:

A.外科手术后 B.口罩和脸部无法闭合时 C.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后

D.进人隔离病房接触患者后 E.口罩有破损或毁坏时 41.针刺伤的防护原则是:

A.丢弃的损伤性废物无论使用与否,按损伤性废物处理 B.禁止手持针或锐器时随意走动 C.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 D.禁止徒手将针帽回套

E.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专用锐器盒内 42.手套的使用范围:

A.要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时

B.医护人员手部皮肤破损,但需要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时 C.医护人员接触开放性伤口时 D.施行侵入性无菌操作时 E.接触患者的体液及血液时 43.损伤性废物包括:

A.针头 B.缝合针 C.手术刀 D.备皮刀 E.玻璃试管 44.感染性疾病科设置的“三区”,其区域是指:ABD A.清洁区 B.污染区 C.病区 D.半污染区 E.化验区 45.感染性疾病科设置的“二通道”,其区域是指:AD A.污染通道 B.半污染通道 C.内通道 D.清洁通道 E.外通道

46.正确选用医用防护口罩的方法是:ABCDE A.一般医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一次性无纺布口罩。

B.在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时,应戴外科医用口罩。C.非典、暴发型流感流行期间,门、急诊人员佩戴两个外科医用口罩,一用一弃

D.非典患者及家属建议佩戴一个外科医用口罩 E.进入非典患者的隔离病房时,需戴N95口罩 47.以下疾病不属于呼吸道传染的是:DE A.流行性脑膜炎 B.百日咳 C.肺鼠疫 D.伤寒 E.肝炎 48.为呼吸道传染的患者吸痰时应:ABCDE A.戴口罩 B.戴眼罩 C.穿隔离衣 D.戴手套 E.戴帽子 49.为消化道传染的患者灌肠时应:

A.戴口罩 B.戴眼罩 C.穿隔离衣 D.戴手套 E.戴帽子 50.经血传播疾病的隔离技术常用于治疗护理哪些疾病的患者或其病毒感染者:ABCD A.乙肝 B.丙肝 C.梅毒 D.艾滋病 E.水痘 51.医疗废物可能对下列哪些人群造成危害:

A.医师 B.护士 C.患者 D.医院后勤支持人员 E.废弃物收集处置人员

52.以下适用于采取保护性隔离的患者有:BCE A.性病 B.大剂量化疗 C.粒细胞减少 D.艾滋病 E.广泛性皮炎

53.有关医院内医疗废物的处理正确的是: A.废物由产生的护理单元分类收集 B.医疗废物由专人定期收集转运

C.放射性废物按放射防护条例的规定处置 D.医院应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点

E.混有医疗废物的生活垃圾按医疗废物处理 54.医务人员被HbsAg(+)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应: A.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 B.用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包扎 C.HBsAg(一)的受伤者,24h内注射乙肝疫苗 D.HBsAb(一)的受伤者,24小时内注射HBIG E.30min内上报本科室护士长 55.医疗废物登记内容包括:

A.废物的种类 B.废物的数量 C.废物的重量 D.交接时间 E.经办人签名

56.下列属于防护用品的是:

A.手套 B.避污纸 C.各种口罩 D.眼罩 E.工作帽 [名词解释] 1.手卫生 2.洗手 3.手消毒 4.刺伤 [判断题] 请判断下列方法、行为或概念是否正确,正确者,在括号处打“√”,错误者在括号“×”。

1.脱去手套后不用洗手是因为手套能阻止污染。(N)2.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其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cm2。(N)3.小瓶装的皂液尚未用完,可进行添加,这样能节约成本。(N)4.负压隔离病房的回风口设在墙下方,距地面≥0.1m。(Y)5.在接触患者的血液、潜在感染性物质、粘液和破损皮肤时,要戴手套。(Y)6.距离放射线越远其防护作用越好,因为距放射源特定距离的射线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Y)7.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必须重新套上针头套以防针刺伤。(N)8.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时,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 必须戴一次性乳胶手套。(N)9.医务人员手部有破损时,应先用防水敷料保护,再戴手套。(Y)10.一副手套只能用于一位患者,需同时为患者进行多项操作时,应按污染程序从轻到 重。(Y)11.护士为患者进行吸痰、收集引流液标本操作时,要戴无菌手套。(N)12.脱口罩时,注意手勿触及口罩的外面。(Y)13.一次性的眼罩或面罩放人生活垃圾废物容器内。(N)14.一次性帽子用后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Y)15.实施标准预防的目的是既要防止患者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也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 病传播给患者。(Y)16.运输废弃物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处理体液废弃物需戴防护眼镜。(Y)17.患肺结核、水痘、腮腺炎、麻疹、百日咳、肺鼠疫的患者可同居一室。(Y)18.离开隔离病房后,接触污染物品前应脱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N)19.隔离室挂隔离种类的标志,一般不限制人员的出入。(N)20.为经血传播疾病的患者进行穿刺、侵人性检查及治疗时,戴双层手套。(Y)21.对受孕8~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Y)22.清除或消灭暂居菌和减少常驻菌的过程称为外科手消毒。(N)23.负压隔离病房的排风口高出地面3m以上。(Y)24.负压隔离病房的送风口应设在墙上方或天花板上,排风口设在墙下方。(Y)25.接触保护性隔离患者时穿隔离衣应将其清洁面向内,污染面向外。(N)26.隔离衣挂在病房时清洁面朝内。(Y)27.安全生物柜把在处理病原体时发生的污染气溶胶隔离在区域内的第一道防御装置。(Y)28.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因为手套可以充分防止交叉感染。(N)29.消毒液溅到眼部时应立即用蒸馏水彻底冲洗眼部≥lOmin。(N)30.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应在上风口加药。(N)31.细胞毒性药物和其他药物在同一配药室配制时,应先配其他药物。(Y)32.对甲类传染病、“非典”等严密隔离患者,病情允许时可戴口罩外出。(N)

33.传染病区使用的清洁用具使用后应先清洗后消毒。(N)34.稀释后的消毒液需每日检测有效浓度。(Y)35.配置消毒液后,溶液需充分搅匀才做监测,确保测得溶液浓度的准确性。(Y)36.明显污染的手是指手上有可见脏污或有病人的蛋白性物质、血液或体液等污染。(Y)37.消毒液浓度测试纸要避光干燥密闭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Y)38.配制漂白粉溶液时,需戴薄膜手套。(N)39.因消毒液易挥发,采用浸泡法和干粉消毒法时应使用带盖容器。(Y)40.破伤风及气性坏疽患者的衣服被单一次性使用,用后采用双层黑色胶袋密封。(N)41.床旁负压吸引瓶/吸痰机,可两患者同时共用。(N)42.一次性吸痰内胆、引流管、连接管应每天更换一次。(Y)43.少量的医疗废物可以丢弃在生活垃圾中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N)44.少量药物性医疗废物可装入感染性废物袋,但需在标签上注明。(Y)45.速干手消毒剂是指含有酒精和护肤成分,以减少手部细菌的消毒剂。(Y)46.暂居菌是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N)47.含有抗菌剂的肥皂或皂液为抗菌皂。(Y)[简答题] 1.标准外科医用口罩分3层,请简述每层的作用。2.传染性疾病科的区域设置中所指的“一缓冲区”是指什么?负压隔离病房的缓冲间包 括什么? 3.负压隔离病房的隔离要求是什么? 4.怎样穿脱连体防护服? 5.在安全生物柜内不同的样品是如何移动的? 6.简述消毒液的配制方法。[案例分析] 1.小王为病人注射药物后,拿起针头套双手套上针头,丢在医用垃圾桶中,然后就帮病 人更换腹腔引流袋,更换时不慎被引流液流到被安瓿割伤的手指上,请问小王在标准预防操作中,哪些环节做得不对? 2.某霍乱患者,出现病情变化,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值班者该怎样处理此尸体? 3.患者男性,45岁,因破伤风人院治疗,患者的衣服、被单该如何处理? 4.小李今天在为病人采血时,不慎被针头刺伤手指,该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试问小李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参考答案 [选释题] [A型题] 1.A 2.D 3.C 4.D 5.E 6.B 7.C 8.D 9.A 10.A 11.D 12.B 13.C 14.A 15.D 16.A 17.D 18.A 19.C 20.D

21.D 22.E 23.D 24.A 25.D 26.C 27.E 28.E 29.C 30.E 31.A 32.E 33.C 34.B 35.A 36.E 37.D 38.B 39.D 40.A 41.D 42.E 43.B 44.D 45.D 46.D 47.A 48.C 49.B 50.D 51.B 52.A 53.C 54.C 55.D 56.A 57.D 58.B 59.B 60.B 61.C 62.D 63.C 64.A 65.B 66.B 67.E 68.B 69.A 70.B 71.B 72.A 73.B 74.C 75.B 76.C 77.E 78.A 79.C 80.C 81.B 82.E 83.B 84.C [X型题] 1.ABCE 2.ABCD 3.ABC 4.ACD 5.ABCDE 6.ABC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DE 11.ABCE 12.ADE 13.ABC 14.ABDE 15.ABCDE 16.ABD 17.ABCE 18.ABC 19.ABCDE 20.ABD 21.ABD 22.ABDE 23.ABCDE 24.ACDE 25.ABCD 26.ABCDE 27.ABC 28.ABCDE 29.ABCDE 30.ABCD 31.ABCDE 32.ABCDE 33.ABCDE 34.ABCDE 35.ABCDE 36.ABCD 37.ABCDE 38.ABCE 39.ABCD 40.ABCDE 41.ABCDE 42.ABCDE 43.ABCDE 44.ABD 45.AD 46.ABCDE 47.DE 48.ABCDE 49.ABCDE 50.ABCD 51.ABCDE 52.BCE 53.ABCDE 54.ABCDE 55.ABCDE 56.ABCDE [名词解释]

1、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指用不含抗菌剂的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茵的过程。

3.手消毒:指用含抗菌剂肥皂/皂液清洗或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4.针刺伤:指一种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判断题] 1.(×)正确:按洗手指征摘手套后要洗手,因为手套不能阻止污染。

2.(×)正确:层流洁净手术室的医务人员,其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3.(×)正确:小瓶装的皂液尚未用完,禁止添加,因为容器应每周清洁和消毒。4.(√)5.(√)6.(√)

7.(×)正确: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以防针刺伤。

8.(×)正确: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时,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9.(√)10.(√)

ll.(×)正确:护士为患者进行吸痰、收集引流液标本操作时,应戴一次性薄膜手套。12.(√)

13.(×)正确:一次性的眼罩或面罩放入医疗废物容器内。14.(√)15.(√)16.(√)17.(√)

18.(×)正确:离开隔离病房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脱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19.(×)正确:隔离室挂隔离种类的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20.(√)21.(√)

22.(×)正确: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驻菌的过程称为外科手消毒。

23.(√)24.(√)

25.(×)正确:接触保护性隔离患者时,穿隔离衣应将清洁面向外,污染面向内。26.(√)27.(√)

28.(×)正确: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也不能充分防止交叉感染。

29.(×)正确:消毒液溅到眼部时应立即用蒸馏水彻底水冲洗眼部≥/15min。30.(×)正确: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物品放在上风口,在下风口处加药。31.(√)

32.(×)正确:甲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等严密隔离患者禁止外出,一切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完成。

33.(×)正确:传染病区使用的清洁用具使用后应先消毒后清洗。34.(√)35.(√)36.(√)37.(√)38.(×)正确:配制漂白粉溶液时,需戴橡胶手套。39.(√)

40.(×)正确:破伤风及气性坏疽患者的衣服被单一次性使用,用后双层黄色胶袋密封。

41.(×)正确:床旁负压吸引瓶/吸痰机,不可两患者同时共用。42.(√)

43.(×)正确:少量的医疗废物不能丢弃在生活垃圾中与生活垃圾一起处理。44.(√)45.(√)

46.(×)正确:暂居菌是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很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47.(√)

[简答题] 1.标准外科医用口罩分3层,外层(蓝色)有阻尘阻水作用,可防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作用,可隔住90%以上的5um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白色)用以吸湿。

2.(1)“一缓冲区”为清洁区与半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专门设立的缓冲区域,区域两侧设人员出入门。

(2)负压隔离病房的缓冲间包括前室或气闸室、更衣室。

3.(1)负压病室只安排已经确诊的同种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到本病室外活动。(2)出院时患者物品要做消毒处理方可带出隔离区。

(3)医务人员应加强工作的计划性,集中治疗护理,减少出入频率。(4)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做好设备日常保养。

4.(1)穿连体防护服的顺序:从下到上,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链;

(2)脱连体防护服的顺序:先将拉链拉开,向上提拉帽子,待头部脱离帽子后再脱袖子,将污染面向里由上向下边脱边卷脱下,放入医疗废物袋。5.柜内两种及以上物品需要移动时,一定遵循低污染性物品向高污染性物品移动原则,避免污染性高的物品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对柜体内部的大面积污染。6.(1)根据消毒液有效氯的含量,计算出需消毒剂和稀释液的量。(2)用标有清晰刻度的容器杯量取消毒剂,到入带盖盛放容器中。(3)用搅拌棒搅拌至消毒剂全部溶解,宜与稀释液完全混匀。

(4)将稀释好的消毒液标上名称、有效浓度、配制时间、有效期、盛放的器械名称。

(5)配制特殊消毒剂时注意自我防护。(6)配制用物清洗后晾干备用。[案例分析] 1.小王有三个环节做得不对:

(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被针头、刀片等锐器刺伤,小王将针头套套上针头,很容易被刺伤。

(2)用后的注射器不应丢在垃圾桶内,而应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内。(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小王不戴手套为病人更换引流袋.违反了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2.该患者死亡后,对尸体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用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3.患者的衣服、被单一次性使用,用后双层黄色胶袋密封,注明疾病名称、科室等标识并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4.小李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上一篇:无线局域网设置全攻略下一篇:秘书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