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论文

2024-09-12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论文(精选8篇)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论文 篇1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它既反映文化,也受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也不同。“语言使用除了受到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的制约,还会受到使用规则的制约。这里的使用规则是指语言所属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决定语言使用的方式和内容是否得体。”(选自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正是由于社会文化的迁移和发展,语言也随之拓展、转化。在发展过程中,其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距离越远,地区差异性就越大。国际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就源于此,宗教信仰、价值观、历史文化、种族、气候、地域等方面的不同都为不同的语言文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拿中国与西方国家来说,语言的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一、问候语的差异

见面打招呼问候是最普通的礼仪。但是中西的问候对象、方式、内容却是不一样的。

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认识的路人。他们打招呼的目的,无关对象,也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礼仪形式。而在中国,如果无缘无故的对这陌生人打招呼会引起人家的警惕,以为你有什么不好的目的。所以,在中国一般不会理会陌生人,最多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其实不论任何人,面对有人微笑打招呼,都会受到感染,像是见到阳光心情跟着好起来一样,很自然会一笑回应。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哈啰,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唷!那可是非常失礼的。

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比较独特,十分贴近生活和个人,一般常说“你上哪去呀?”或“你去干什么啦?”或是“吃饭了吗?”“这段时间忙吗?”虽然用的疑问句,但并不需要确切的回答,因为它只是一种问候方式,为了表示看见了对方,以此语代替一切语言,不代表问题本身。但是在西方国家看来,这是想要探知别人隐私的失礼行为。如果你一见面就问:“你吃饭了吗?”他们往往会误解成你要请他们一起用餐。所以,与外国人见面,最简单、合适的问候语是“早上好!”、“您好!”“哈啰!”等等不涉及隐私和个人信息的话

二、称谓的差异

在中国,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昵称更是只在亲密的人之间应用。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不符合礼仪。

三、告别语的差异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希望他们能早日恢复健康。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指手画脚。一般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四、交谈的内容差异

中国人的交谈内容大都不拘一格,什么都可以说,关系越亲密,谈话也越贴近他人的日常生活和隐私。陌生人常会问些年龄、工作、交友等个人信息;朋友亲人之间更是常常涉及婚姻生活、孩子的成长教育、工作升迁薪资以及一些生活琐事。所以中国人的交谈是围绕个人生活的家常唠嗑,通过交谈释放生活压力,也增进亲情和友谊。而西方国家的交谈即使对于熟人也不喜欢过多的涉及隐私,他们对于个人信息十分在意。如果一见面就问他人(特别是女性)的年龄、婚姻状况个、工作情况,会被视为不尊重。因为这些在西方国家是视为隐私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在攀谈时以天气、着装、休闲方式为话题。在西方国家,天气多变,而且因为经济较为发达,人们注重生活方式,寻求自我放松,所以这些话题放在哪里都不会褪色。到国外旅游的人遇到老外天气实再合适不过的了。

五、餐桌语言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这到哪里都是硬道理。在中国吃饭是一件大事,中国人注重饮食,更注重餐桌气氛,虽然俗语有“食不言,寝不语”,但是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正式或非正式宴会,人们在就餐时都不可能做到缄默不语。如果不是正式的宴饮一般都比较随兴,餐桌上可以聊很多话题,可能聊到开心处就大声说笑。即使是正式的餐宴用餐过程也是十分活络,劝酒、劝菜更是频繁。

在西方国家,餐桌上大声说笑是相当不得体的。在家里,他们也许会在餐桌上边看报纸边讨论时事,也许会安排一周的计划,也许会和孩子们交流,但不会大声笑闹。聚餐时也不会像中国聚餐那样,喧哗热闹,猜酒划拳之类的,一般都比较安静。吃饭时,礼让客人吃菜,问下味道怎样等,适当的开个小玩笑,调节下气氛。在西方的文化中人们若在进餐时不与邻座攀谈,倒有失礼节。特别是在正式聚餐或宴会上,在西方习俗中常用“Turn off your beeper and cellphone until the dinner is over.”“ Do not slurp soup or blow on hot foods and beverages.”“ Do not speak with food in your mouth.If you must blow your nose, excuse yourself from the table.”(引自《中西方table manners中表现的人文差异》)

在中国饮食文化传统中,请别人吃菜时往往会说:“没什么吃的,请随便”、“别客气!”,而回答往往用“哪里!这么多菜,够丰盛了!”在西方人们却会说:“Help yourself, please!”,and try to talk to people sitting beside you.”在中国,当就餐结束客人要离开时,主人家常会挽留,西方国家却是告别。中国的客人即使对主人家招待的饭菜不是很满意也会夸奖菜色好吃。并不是虚伪,而是对主人家的尊重。而西方国家在感谢主人家的招待的同时会提出自己的意见,主人也会乐于接受,而不像中国那样,陷入尴尬局面。这就是中西文化差异在餐桌语言上的体现。

六、请、谢谢、对不起的应用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请、谢谢、对不起”的使用频率很高,几乎每个人每一天都会用到上百次。不管对象的年龄、身份、职位,在什么样的场合,他们用的得心应手。如:“Please open the door!”“Thank you for your help!”“Sorry,I don’t think so.”在打扰到别人时,他们会说:“Excuse me.”而中国人始终不擅长表达感谢和歉意,他们以行动来表示。对于自己的亲朋好友,道谢会显得多余,对于自己的小辈,道歉会降低威信,他们拉不下这个脸。不像西方国家,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把他们当成平等的人来交流。

七、褒奖语言的差异

褒奖语是一种支撑性行为(supportive action),也是一种评价性行为(assessment action),也就是说,称赞语不仅有称赞的性质,也有评价的性质。(出自《跨文化交际学》)中西语言差异在褒奖语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

1.褒奖方式的差异

西方文化中,人们习惯把对对方的敬佩和感激用不同的言语行为表现出来,假使要称赞他们,也是采用评论性的、限制性的,而且是高姿态的称赞方式;而中国人面对同一对象时,其称赞、感谢的言辞是不带评价的、全面肯定的、低姿态的,往往被西方人看成过分谦虚了,是虚情假意、恭维奉承的表现。但其实不是这样,中国人普遍认为夸奖一个人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重点在于夸奖之后的进一步交流,而不在夸奖这一个细节上。

2.褒奖范围的差异及不同观念

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导致了褒奖范围的差异。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宗教信仰、收入、年龄、婚姻状况等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如果我们对此类问题进行称赞很容易使话题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双方的进一步交流。和西方人的褒奖话语相对比,中国人出现频率较高的褒奖语涉及到对对方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和钦佩是很经常的。我们常可以听到以下的寒暄语:“你做事很认真!”“ 你保养得真好,一点都看不出年龄!”“ 你和妻子的感情真好!”

传统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还体现在对于同一褒奖点人们的不同观念。一种文化普遍认可或认为是具有价值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得不到承认,或加以摈弃;一种文化认为是文明的、适宜的言语,在另一种文化中却被认为是落后的、无礼的行为。让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的话题进行探讨,对此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出自《汉英文化中褒奖行为的差异》)

外貌。中国人,特别是女性在公开场合在场时受到异性对自己外貌的褒奖时,多数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有时甚至会觉得有失体统,心情是喜忧参半的;而西方人对女性外貌、化妆和服装等的称赞是很普遍、很自然的,而且自由度很大,基本上不受年龄、地位、场合和熟识程度的限制。如果有人称赞他们,他们十分乐意接受。

体重。过去,中国人见面如果说对方“发福了”“胖了”是一种恭维,但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对健康及审美的需求,很多人反倒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瘦了”,可我们仍不能否认,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说对方“发福了”“胖了”仍含有恭维对方生活条件优越的含义,而说对方“瘦了”一般情况下也表达了对其身体状况的关切;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这种含义,人们把体重超标看作是不健康的标志,所以说对方胖会被理解成暗指对方体质下降,而说对方“瘦了”毫无疑问是句恭维话,友谊。中西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人都重视友情,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取向以情感为中心,认为朋友,特别是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讲义气,所以我们常常会听到“好兄弟,讲义气”这样的恭维,甚至形成了独特的“兄弟文化”,这在西方国家中是没有的。而在西方这样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人际关系取向以工作、志趣和活动为中心,朋友关系中仍然强调独立、自主和竞争,相互之间没有义务和责任。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给他身处困境中的朋友提供帮助是很正常、无可厚非的,因为生存靠的是个人的能力,不是朋友义气。

金钱。对中国人来说,称赞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是一种恭维,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恭维还会带有羡慕的成分;在西方文化中则不然,人们更看重个人通过努力而得来的财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这种观念在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著作中得到了体现——“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

家庭成员。中国人倾向称赞对方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方的孩子;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倾向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是因为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认为家庭和个人是一体的,所以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称赞有“自我表扬”之嫌,而称赞对方的家人事实上就是在称赞听话者本人;而多数西方人自我观念意识强,这种独立性往往使他们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不吝赞美。(出自《褒奖文化的差异》)

3.应答态度的差异

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待恭维称赞所持的态度和反应也大不相同。西方国家的人们多采用直接爽快接受的方式,很少加以否定,以免显露出与称赞者的不一致,令对方难堪;而中国人对称赞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卑己尊人”是中国特定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本国文化的谦虚准则使我们对于他人的恭维通常喜欢用否定或有所保留接受的方式,形成了言语交际中一些特有的客套话,如“哪里哪里”“过奖了”“谢谢,还差得远呢”等等,比较含蓄、委婉。这是对称赞无意识地采用了“转移(reassignment)”的策略来作答,将恭维转向他人或被称赞事物以避免自夸的应答方式,可以理解是对对方的一种敬意。中国人总是按一般寒暄的习惯来进行交谈。在交谈中,敬意的表达是褒奖行为的核心。虽然在西方国家中并不是没有谦让这一点,但西方人更主张自我尊重,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推崇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因此,在褒奖语的应答模式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会表现出认同和感谢的心态。他们会觉得受到表扬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肯定,这是自己应得的。

八、肢体语言的差异

我们同别人谈话时,交际的手段不限于词语,尽管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的表情、手势、身体其他部分的动作,都向周围的人传递不一样的信息。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表示欢迎,皱眉表示不满,点头表示同意,挥手表示再见。听报告或讲演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打个呵欠表示厌烦、不感兴趣。这些动作是交际手段的一部分。“身努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当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肢体语言是不一样的。

安全距离

在西方国家,交谈式的距离是很讲究的,由场合和双方的亲密程度决定。根据研究,有四种距离表示四种不同情况:关系亲密,私人交往,一般社交,公共场合。交谈双方关系亲密,那么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亲密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关系。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个人交谈一般以相距45~80米为宜。在进行一股社交活动时,交谈双方相距1.30米至3米;在工作或办事时,在大型社交聚会上,交谈者一般保持1.30米至 2米的距离。在公共场合,交谈者之间相距更远,如在公共场所演说,教师在堂上讲课,他们同听众距离很远。西方人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他们重视自我的空间范围。当然,离得太远也有些别扭。离得太近会使人感到不舒服,除非另有原因,如表示喜爱或鼓励对方与自己亲近等。

肢体碰触

在西方国家里,一般的朋友和熟人之间交谈时,会避免身体任何部位与对方接触。即使仅仅触摸一下也可能引起不良的反应。如果一方无意触摸对方一下,他(她)一般会说 Sorry;Oh,I’m sorry; Excuse me等表示“对不起”的道歉话。他们不喜欢别人抚弄自己的孩子。不论是摸摸、拍拍、接接或是亲亲孩子,都使那些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她们知道这种动作毫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而已,所以也不好公开表示不满。但在西方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人认为是无礼的,也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和厌恶。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西方的母亲往往怀着复杂的感情站在一旁不说话,感到窘迫,即使抚弄孩子的是自己的中国朋友或熟人。

当众拥抱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许多西方国家里,两个妇女见面拥抱亲吻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多数工业发达的国家里,夫妻和近亲久别重逢也常常互相拥抱。男人间也以热烈拥抱、亲吻双顿表示欢迎。不过,在中国,男人之间很少拥抱,一般只是握握手。在西方国家,同性男女身体接触是个难以处理的问题。一过了童年时期,就不应两个人手拉手或一个人搭着另一个人的肩膀走路。这意味着同性恋,在这些国家里,同性恋一般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对。而在中国,同性间的搭肩表示关系友好。(参考《中西肢体语言的差异》)

肢体语言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还有眼神的交流、笑的含义、握手、手势的意义等方面的中西差异,这里就不再讲了。重视肢体语言的应用是跨文化交际的一大方面,也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论文 篇2

礼貌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是人类交际活动的基本准则, 是实现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条件, 是维系人类和谐相处的手段和工具,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礼貌语言, 不同的礼貌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表达方式赋予了礼貌不同的内涵。

二、中西礼貌语言差异的原因

(一) 礼貌的历史渊源不同

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是语言的载体, 不同的礼貌语言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是礼仪之邦, 礼貌的历史源远流长,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中的礼貌与传统的礼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的是, 西方国家的思想是以个人为中心, 强调个人奋斗, 个人利益、个人隐私和个人自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其礼貌原则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在语言交际中必须使用的言语规范。

(二) 价值观念不同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活动指导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评价事物的标准, 这就是价值观系统, 它具有相对性, 即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 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接受, 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有可能被排斥。中国的文化主张就是天人合一, 在思想意识和语言能力上都倾向于整体, 强调集体意识, 追求合作精神;讲求合作, 注重集体荣誉, 在交际过程中, 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出发, 强调集体的利益。

(三) 语言表达程度不同

不同文化的人们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存在着差异。中国人的说话方式讲究含蓄委婉, 往往使用间接的语言来表达意思, 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及上下文联系, 听话者才能明白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 听懂言语的真正含义。而西方国家的人们通常会直接、明确的陈述自己的观点, 是听者清楚的了解话语所包含的意思, 他们的语言比较直接、肯定, 不用刻意去揣测说者说话的真正含义。正是由于中西方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 才增加了双方国家人们人际交往的困难。

三、中西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

(一) 称呼语

伴随着言语交际行为的出现, 人类在互动中创造了一系列的称呼语。不同的称呼, 不仅反映了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差异, 而且表达了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态度和思想感情。听话者也通过对方所选择的称呼形式来了解说话者的目的和意图。在家庭成员中, 称呼是反映人们的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在汉语当中, 亲属称呼一般可以把一个人的角色关系描述的很清楚, 同辈分的要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呼是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字;晚辈对长辈则只能按其相应的称谓来进行称呼。而在英语当中, 称呼对亲属关系的描述则比较模糊、笼统。除了辈分清楚外, 其他关系只能通过具体情况而定。

(二) 迎客与道别

英汉语言中迎接客人和与客人告别的方式和所使用的语言也大不相同。中国人与客人尤其是尊贵的客人刚见面时通常会采用握手的方式或拱手作揖的方式, 所用的问候语通常是:“别来无恙?”、“您的到来真是另敝舍蓬荜生辉”等, 最常用的则是“欢迎!欢迎!”而英美人没有那么多客套的语句, 一般只是问候一句“How are you?”或者是“Glad to see you!”;行礼方面近代以来多采用握手的方式, 庄重的场合则除了握手之外还要行拥抱礼或者吻颊礼。中国人道别时, 也习惯于远送, 一般总是把客人送到家门口、马路上或送上车。客人通常会对主人说:“请留步”, 主人最后要说:“慢走”、“走好”之类的话语。而美国人在道别时通常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者说:“Goodbye”、“See you later”、“Take care”就可以了。

(三) 赞扬、祝贺与致谢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 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总是推辞或谦让。例如:“您做的菜可真好吃。”——“过奖, 过奖, 做的不好请多原谅。”“您的英语讲得真好。”——“哪里, 哪里。”或“不行, 不行。”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 我们即使心里高兴, 嘴上也难免要谦虚一下。例如:当外国旅游者夸赞中国导游小姐能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时会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而中国的导游小姐往往会谦虚的回答说:“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 英美人会对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 而且会本能的感觉不快。而西方人从来就不会过分的谦虚, 对恭维一般都表示谢意, 表现出一种自强不息的信念。经常会听到下面这类的对话:

“You can speak French fluently.”——“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I am glad you like it.”

结语

在人际交往中, 礼貌反映了一个人的阅历见识、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 反映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与应变技巧, 衡量了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在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 我们应该真正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才能更清楚的了解中西礼貌语言的差异, 重视并尊重这些礼貌差异, 采用正确的礼貌准则, 掌握礼貌用语, 为交际双方创造和谐的氛围、舒畅的心情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使交际双方在相互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 顺利的进行交流。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礼貌语言就被人们广泛重视, 一方面, 他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另一方面, 他能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阐述了在礼貌的历史渊源、价值观和语言表达程度不同的原因之下, 称呼语、迎客与道别、赞扬、祝贺与致谢的中西礼貌语言的语用差异。

关键词:语言,文化,礼貌语言,礼貌原则

参考文献

[1]刘娟, 任娟.中英文化中的礼貌探究[J].科技向导, 2013 (08) .

[2]刘莉莎.从汉英礼貌原则对比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3]韦红茹, 李丽洁.英汉礼貌用语之跨文化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7) .

浅谈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篇3

关键词:中西语言 文化差异 起因

中西方国家本身因为地理位置和地域环境、民族之间不同,就促使了语言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也就形成了中西方各国都自有文化上的差异,对于人文环境、语言文字等来说都是属于文化的一些因素,但是就单指语言的文字来讲,对语言的文化是具有制约作用、暗示作用、引导作用的。

一、文字的渊源、起因和发展就促使中西语言方面的差异

不论是我们中国,还是西方的国家,对于远古时候的一些文字起源都是像一些形近于国画形式的字体,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渐渐的都形成了各国独有的文字形式,例如我们中国,国画文字形式到象形的文字,再从繁体字体到简体字体。但目前为止,还能够看到一些形似于象形的文字,这是属于一种视觉和意向之间的转化。而一些西方的国家,从开始的国画形汉字到流线型的文字,之后在演变到符号形文字,这是强调一种运行的轨迹,这是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转化联系,是文字语言的另外表现的形式,也就是说只要文字的发展不一样,就肯定会促使语言之间带有差异,这是无法避免的现象的,甚至还是会形成巨大的差异的,其中对于语言习惯来讲,中西方就是存在差异的,西方的国家一般习惯是将名字放在前面,将自身的姓氏放在后面,在写书信的过程中先写收件人,后写接收人地址,但是我们中国的习惯是在称呼对方时,是习惯先将对方的姓在名字的前面,是不允许填到的,在写信时也是先写地址,后写收信人的,在西方是可以直呼长辈的姓名的,他们认为这样的称呼更为亲切,而我们中国在一般收稿i不允许直呼长辈的姓名的,那样会认为是没有礼貌的行为的,严重的还可能认为是不孝和大逆不道了,由此可见,由于语言文化体现的不同就会直接的制约了价值观、

二、语言的语音、语义、形、语法等方面都是存在差异的

(一)语音的存在的差异

语音实际上还分为语调和音调,在中国的母语汉语是有语调的,包括感叹、疑问和陈述等方面,就从语调上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是陈述还是感叹,还是问话,音调包括一、二、三、四声、轻声、在读起来之后抑扬顿挫,很响亮也很好听,有规则,、音节的吧,就是有单音节,并没有存在任何的闭音节,如果是ha再加上t,那就只能是英文了,成了hat,在西方的语言文字中是讲究开和闭音节的,之中又包括请音节和中音节,单音节、多音节等,这些的种种特征都早就了在根本上的差异。

另外,中西方双方的诗句是最能够体现语言差异所带来的不同效果的,中国的诗句是讲究押韵的,押韵到艺术效果就会更好、感染力就会更强,而英文中的一些诗歌在相比之下押韵的数量很少,会出现一些间行韵、轻韵,例如西文有些诗有ababcdcd等韵式,韵脚的不断变化,使得诗歌、艺术效果相对减弱,感染性不强,音乐感降低。

(二)在语形方面的差异

一说到语形上,我们立马就会想要我们国家的象形文字,例如“火”和“人”等。一看就会明白,各个方面都可以联想到自然的形象,联系起来就是一幅魅力的图画。还有像现在的一些书法,特点是非常鲜明的,意境是非常深远的,在字体的结构上也是上下和左右包围、就像是建筑的结构一样,立体互通的,自然就会融入到自然界,而西方的文字是非立体性的结构的,只是一些流线型的符号化了的字母文字,并没有向中国的象形文字,那些曲曲折折、玩玩画画的符号,人文性强,有逻辑联系,强调的是一种智力的运行规律、轨迹。这种外形、结构上的差别无疑产生的效果、效应不同,其主导暗示了某种潜在因素。比如:“大漠晚霞映碧空,黄沙浩瀚动乾坤”。写景诗文美中有境界,一年就气贯长虹,直入肺腑,再如:“明月别枝惊鹊”就是一副镜头而且是特写镜头,一下就放大了景物至少一个点,中国文字的优点使然。用外国文字就很难达到这种意境,尤其用外国文字翻译的中国古诗,美都给翻译没了。只剩下字面的意思和一些弯曲的符号,五味至极,这是西方文字的缺陷,也是语形的差异

(三)语义的差异

西方文字很精确,表达什么,表述什么都有确定的词。词的分类比较多,意多义少。中国文字则一音多义,并且很多,多一次比比皆是表意模糊,可有多种解释,使得中国文字的概括性高,综合性强表达简化,甚至一个字能释放一个境界,如“妙”。西方文字,表达精确,定义性强,讲求真,要分出第一第二。西方文化也就走精确求真的路,因此,寓意的区别也暗示了中西万户的差异

(四)语法的差异

西方文字在词法方面有前缀、后缀、时态等严格规定的同时有着机械、死板的弊端,例如拉丁语,词的词态、词性都用符号表示并标注在每个词后面,没有丝毫自由灵活。中国文字后安排就行对自由灵活得多,前后颠倒词的顺序,灵活多变,甚有像“上海自来水来自上海”的句子。反、正法意义不变,称“回文句”,运用相当灵活自如。创造、创新性提高,但语法结构、词法结构不太发达,一些介词运用也相对少许多。语形、语音及时补足遗憾。字形的生动含义、语形的多姿多彩弥补缺失,即自然万物、万事都有其组织结构并自行调节的功用,弥补短缺。中西文化也不例外,从最初的起源到发展,长亦发展,短亦补足,各有其发展的轨迹。也就形成了语法的差异,导致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郁青.《中西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与翻译》

[2]曾剑平.《从词语看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

[3]张公,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教育 科学 出版社,2004。 转贴于论文联盟

[4]葛朝霞,史明兰;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论文 篇4

语言思维差异与中西语境会话方式之比较

语言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不同的文化观念、民族特性和语言思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语言环境.根据文化语境理论和会话方式的划分理论可知中国文化是高语境文化,英美文化是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下的会话大多是高体贴会话方式,而低语境文化下的会话多属于高介入会话方式.两种会话方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作 者:路红霞 LU Hong-xia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西宁,810016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8“”(3)分类号:H319.9关键词:思维 语境 高介入会话方式 高体贴会话方式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论文 篇5

中西文化概论期末论文中西神话差异

中西神话差异

中国神话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多的相承性,基本上处于各自独立,相互并列的状态,虽然在部落兼并,同化的过程中,很多落后民族的神被纳入中原部落的黄帝神系中,但应该说这只是相当一小部分,他们接受中原神话,也保留着自己部落的原始神话,所以整个中国神话体系相当杂乱,在这一点上西方神话,尤其是第三代文明的希腊神话,就极大地吸收了前2代文明(诶及;迈锡尼,巴比伦)的成果,有很强的继承性,并且有很强的系谱性,就以希腊神话来说,从乌拉诺斯到宙斯,三代神系一步步演化,在每一代神系里都有相对完整的神职人员,分工明确;而且有地域区别,地母,海神等在自己的范围里他就是最强的,强弱比较相对,中国神话虽然也有不同的山神,河神,海神(四海龙王),但他们在自己领域内强的只是职权,在整个神谱中强弱是比较绝对的,龙王在岸上斗不过哪吒,斗不过孙悟空,在海里他依然斗不过,在海里强了那么一些,基本上是杯水车薪,还是强弱分明的。

另外中国神话中的神更多是通过自我刻苦修炼成正身的,凡人,妖魔通过自我修为都可以成仙,成神,除了少数“官二代”——哪吒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三兄弟等,西方神话中神职人员主要便是前后相及,由母而生,这应该与中国神话的修为要求禁欲有关,除了少数像哪吒一家,但其实哪吒的母亲,也就是李天王的夫人在很多地方都被淡化了,玉帝与王母这不正的上梁倒似乎合情合理,自然而然,别人这样就是触犯天条,这其实还是差在文化源缘里,我们的神是修炼来的,从人到神,神当然有点人做不到的东西,人的修炼说白了也就是做一些人通常做不到的东西,而免除七情六欲当然是该包含在内的,神不过就是把人的优点放大,缺点缩小或者忽略,中国文化里的神更多强调道德,厚生爱民,德披众生,“满足人的需要为人服务”,这便是中国神话的心理源缘,当然神话的产生都在于原始先民对自然的恐惧,对自我的卑怯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幻想出一系列奇奇怪怪的东西给未知做自己能接受的解释,中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稳定的大河文明,内陆文明,相对西方的海洋文明绝对是保守的,缺少大海的进取与开拓意识,在大河边肥沃的土壤里只能希望保住原来的就足够,因而中国神话里的神为人服务的意识就要特别强,就要厚生爱民,人们求一求了就要显灵,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解决,甚至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都是淡漠的,也因此除却原始神话中国神话的功利性更强,神要满足人的意愿,而西方神话演进到第三代的海洋文明神话人的主体意识就特别强,神不过跟人差不多,人的缺点神一样拥有,除去神力好像神与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西方神话对神的道德是没有什么要求的,只要有“力”,有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的力量就行,也因而特别突出个人英雄主义,特别崇尚对力量的追求,也因此西方神话到后来更加理性,更容易诱导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出科学来,中国神话便更注重道德,伦理,自我的约束与修为,也因而使人变得更加保守,依赖性更强,主体意识相当淡薄,西方在古希腊时代便有了人的觉醒,便开始注重对人自身的思考,在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就不大好说了。

然后就是由于各自谱系化程度不同而导致后来的不同结局。中国神话在后来很大一部分被遗失或者是有意识地丢弃了,在先前口耳相传的年代,中西方神话的流传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是到了文字时代,中国神话就命途多舛了,在这时很多神话被历史化了,人们把神话看成历史传说,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天神下化为人的始祖神,并把神话故事当做史实看待,构成一个虚虚实实的人的谱系世族,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文明时代正统史家或者儒家是不接纳那些很是朴野的原始神话的,因为最初时代的自然神与半人半自然神是非人或是人的,很是模棱两可,那史家,思想家们也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原始神话加以丢弃,加以改造,或者回避,也便孔子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到后来甚至有违理性的都被删减,我们早慧的祖先很早便打消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只能安慰自己的想法,很早便追求现实的存在,追求儒家伦理,追求修身治国平天下,也便是司马迁所言的“其文不雅驯,缙绅先生难言之”,这样原始神话主要被保留的便是最后来的“人形神话”了,自然神与半人半自然神很多则遗憾地散失了:另一去向便是被仙化,被道教改造,成为仙话的重要来源,这大概应该在外来文明,外来宗教到来时才发生的,很明显的例子便是佛话,在中原传入佛教以后,土生宗教道教便制造出一个相当完整,系谱的仙话来对抗佛话,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这当然被仙话的也只能是有限的小部分神话,一般集中在几个人身上,带有修炼,升天不死的情节,这也使得仙话里的文化意蕴比神话要淡薄得多,那些神话故事里的民族精神,审美品质也就荡然无存了。而西方神话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传承,然后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这过程中他们往往又加入个人的想象与润色,而且他们的生活和职业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因而西方神话动辄长篇大论,规模宏伟,情节故事引人入胜,始终保持着相当的魅力,传承也便容易多了,而且这些诗人,戏剧家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完善,充实,他们还做了相当系统化地整理,比如古希腊人赫西俄德专门撰写了《神谱》,把所有的关于神的各种传说进行了分类排列,形成了“俄林波斯神系”,神系中的诸神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甚为明确。当然我们的神话也因为谱系化程度较低而有了不断完整,丰富的可能,像后来神话里出现的玉皇大帝,这便是道家仙话里的人物,甚至哪吒后来作为神仙而受了佛祖赐予的佛号,道神佛相互影响,丰富,整个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也便显露无疑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6

一、文字内涵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能够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我;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我,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英民族重理性和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到达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If winter 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

三、色彩喜好的差异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它直接反映价值观的差异。比如,对某些有褒贬色彩的单词,中西方就有不一样看法。例如:每个人都有自我喜欢的颜色,国家和民族也一样。对不一样颜色的喜好从整体上能够反映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审美情趣与好恶倾向。汉语中,红色代表热情、喜庆、吉祥,一向是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而西方人则认为红色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还有“愤怒、敌意、亏空”等含义。如“be red with anger”(愤怒),“red hands”(沾满鲜血的手),“red card”(红牌警告),“be in the red”(亏空、负债)。再比如,在中国,白色是丧服的主要颜色,而在西式婚礼上,西方人选择白色作为婚纱的颜色,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代表了纯洁与神圣。

四、日常交流的差异

1。 称呼及问候

在西方,人们见面打招呼最常用的就是“Hi。”“Hello!” “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MissMr Li! ”而在中国,学生见到教师,常常会说“Good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Teacher Li! ”这是一种纯粹中国式英语, 是不贴合西方人的语言习惯的。在中国,相识的人见了面,最常说的话就是“你吃饭了吗?”或是“你上哪儿去呀? ”如果按中国的方式来问候西方国家的人,“Have you eaten?”“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对方必须会以为你在询问并干涉他她的私事。显然,这种问候是要不得的。和西方人打招呼,只要说声“Hello ”“Hi ”就能够了。

2。称赞致谢

中国人习惯于“自贬”,把自谦当成一种美德,如果谁直截了当地理解赞扬,会被认为是骄傲自满或是缺乏教养。当西方人夸你的物品漂亮时,若你同样用“It just so so”等来以示谦逊的话,对方会感到你认为他她的赞赏或恭维不是诚心的,或是不值得的。对别人善意的称赞,你完全应当微笑着理解并回答“Thank you! ”表示理解对方的称赞。在中国,亲戚、熟人之间一般不说“多谢”,你要这样讲,对方会觉得被当作了外人。而西方人则从早到晚谢不离口。

五、风俗习惯的差异

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 一词,能够对应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英语中的称谓除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常用外, 其他的几乎不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不礼貌,没教养。其次,英语中的敬语谦辞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you,I 就是I,不用像汉语那样用“您、局长、工程师” 等敬语。另外,中、西方人们理解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很不一样。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些谦虚的话语,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又如学术刊物上的文献或论文的标题:汉语文章的标题除说明文章资料外,多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试论……”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多是直截了当,不加修饰,如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学与语言》)。再次,多数西方人对初次见面或不熟悉的人从不问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有关保密方面的问题,西方人寒暄最多的话题是天气状况。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论文 篇7

当代的汉语国际教育已逐步过渡到一种跨越语言界限、文化传统之界限和学科之界限的研究。正是这种跨学科性为本文的论述提供了可行性。语言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文化构成各种不同的“民族”形态。所以, 要理解一个民族国家的语言不可避免地需要回到文化的对比分析上。中西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环境的不同, 必然形成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差异。汉语国际教育其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文化, 而各种不同的文化都是一种差异性的存在, 有差异就需要理解、沟通, 去破除误解, 缓减冲突。

一、《刮痧》中语言文化差异的体现及其分析

1、思维控制下的语言

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刮痧》就是中西文化交际对话的典型案例。影片中体现出的文化冲突就充分体现了文化与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导致交际的失败。

在美国居住了八年之久的男主人公许大同, 和妻子简宁因为刚从大陆来探亲的爷爷给生病了的孙子丹尼斯刮痧而被迫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这场官司之所以会持久是因为许大同一直找不到恰当的话语来对“刮痧”这一对中国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阐述。他所做的阐述“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的小溪流向大河, 人的身体是个复杂的网络。”在美国法庭上是不可能被认可的。

究其原因, 从外表看是语言的表述问题。然而,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 我们不得不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思维习惯进行分析。大同的阐述无不反映出东方的直觉与整体思维, 他所说的阴阳五行与五脏六腑对应的概念都是我们在长期经验的积累下形成的整体直觉。这些我们认为有理有据的结论放在西方人的眼里, 都是不能被证明的伪科学。

2、文化语境中的语用失误

他的一席话也可以被定义为语用失误, 语言学家认为, 语用失误是指说话人不能使听话人明白其想表达的意思, 可分为“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大同的语用失误包含了这两方面。语用失误的产生是由于不同的词汇意义, 不同文化的社会规则、审美意识、文化心态造成的。有学者认为语用失误也是有意无意地在向对方宣传自己的文化。具体的语用失误原因还需进一步的分析:

中文是高语境的, 因此东方文字的含蓄收敛, 意境取胜, 只求整体不在意细节的特征。英文是低语境的, 所以西方文字热情直白, 注重描述和刻画。词汇层面的民族文化特征也是大同的描述不为他民族人群理解的原因;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它的理解和使用是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依据的。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具有民族性质,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环境下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而不同民族的语言离不开这个民族的文化, 语言也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如“丹田”、“经络”都是中医特有的词汇, 中医中体现的东方整体的思维方式在这些词汇中得到了升华。因此, 对于没有接触和了解过中医的人群, 是很难理解并接受这些词汇极富差异性的词汇的。

然而, 巴赫金对话理论认为差异是事物存在的前提, 正是有了各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才有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因而, 言及“刮痧”本身, 就是一个差异的存在形式。它在我们民族是一件天经地义, 习以为常的事, 然而, 放在他民族眼里就成为了难以言说的异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人类进行的重要交际工具。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以致产生交际障碍, 产生语用失误使其无法达成交际目的。人们的交际活动都是根据自己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交际双方关注对方的民族文化语言词汇特点, 还要明了共知交集中的语境。所谓语境就是语言环境, 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特定语境, 后者也叫即时语境, 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特定的场所及交际双方已知的信息。在影片中的语境就有:大同所处的美国社会背景和法庭中的语境。由于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选择都与语境紧密相关;因此说话者依赖一定的语境使用恰当得体的表达方式, 听话者也需借助某语境因素, 才能正确理解说话者传达的信息, 并在意念上建立起一个相应的语境模式。所以, 大同在法庭上对刮痧的解释“中医认为人体的七经八脉就像无数的小溪流向江河, 人的身体是个复杂的网络。”便是没有考虑到语境的后果说出的, 这样的话语自然是难以让他族人理解并信服的。

3、中西话语体系差异对交际的影响

中西文化对话即比较文学的跨文化对话最难的就在于各自拥有一套话语体系, 这就是造成双方沟通障碍的原因。正如《刮痧》中体现的大同的“汉化”语言体系难以得到西方语言体系理解与认可一样。尤其在当今世界,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 西方主流文化总是借助其经济文化力量, 介入知识系统的构建。所以, 对于刮痧一类超出美国文化知识范围, 并对其文化中心地位造成威胁的异物, 无疑是排斥的。因此, 要使对方能理解并介绍, 就需要一个共同性的话语。所谓的共同话语就是使对方能听懂的话, 就如电影中大同的老板昆兰在唐人街的老中医那儿听到的解释一样“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 凡是针灸按摩能治疗的, 刮痧都能治。它运用的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通过刮痧增加血流量和容量, 有利于血液循环, 重建人体的自然循环系统。”同一个事物, 用不同的话语来解释, 产生了如此迥异的效果, 就是因为所用的话语不同, 老中医用的西式话语, 大同却用的中式话语。

为何要用西式话语来做解释, 是由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所决定的。当下“全球化”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 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被消融, 所谓的“文化帝国”正在生成, 强势文化通过对大众媒介间接对弱势文化进行渗透, 俘获知识分子和政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渗透与再造, 使得弱势文化的个性减弱, 与强势文化的趋同性增强。而在西方强势文化 (Dominant culture) 的大背景下, 东方文化无疑处于劣势。正因如此, 才使得我们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相互了解的程度极度不对称。这也是生活在美国多年的老中医能运用熟练的西方医学体系话语对刮痧进行解释的原因。

4、文化移情能力对交际的影响

虽说唐人街老中医成功的诠释了刮痧, 若非昆兰放下自己西方人的身段以平等的试图对话的姿态走进唐人街 (走进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去去老中医对话, 去设身处地地感受, 就不会真正理解刮痧。昆兰作为其中一个交际者, 充分体现了其面临跨文化语境时的文化移情能力。所谓文化移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文化的本质是传统的, 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为了取得成功的沟通就需要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和目的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上能容忍差异、理解对方;行为上, 能解决文化冲突、完成跨文化交流具体的任务。其中的文化移情能力极为关键, 它决定着交际者是否在心理上接受文化差异, 愿意将自己的文化观念搁置一边, 在行动上努力去了解对方、顺应语境、共同协商、推动交际的顺利进行。昆兰就是那位能推动交际最终已圆满剧中的人。

而阻碍文化移情进程的因素主要有:自我中心主义, 即民族优越感过剩, 对他文化怀有敌对的意识与鄙视的态度, 拒绝相异的观点与任何改变。如影片中对方的辩护律师, 受到自己文化框架的束缚, 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还有对他文化的错误观点:将肤浅的认识过于简单笼统的看法当作对他文化的认识, 忽略了文化最核心、最深层次上的差异, 以偏概全, 形成刻板印象。比如影片中简宁的引产护士, 在法庭上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她对东方人的嗤之以鼻以及深入骨髓的文化偏见。

二、跨文化对话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在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态势下, 在西方世界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渗透和文化支配下, 在这样一个极度不平等的关系中谈所谓的跨文化对话似乎没有可行性。正是因为差异太多, 地位悬殊太大, 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的尴尬局面。就如影片中所见, 很多对我们而言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 我们不能用语言做出很好的诠释, 反而成为了别人眼里的异端。因此, 要解决这个问题, 需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话语, 尽快在全球文化语境中有自己的声音, 即尽快取得平等对话的资格。就此现象反映在教学中, 我们称其为文化依附现象。我们汉语教师原本应该有较强的汉语文化依附能力, 学生有较强烈的母语文化依附能力, 然而, 如上所述, 当今世界强势文化咄咄逼人的势态已将我们汉语文化异化, 成为了不正宗的汉文化, 如:我们在教材中所看到的那些课文范本:见面、打招呼时用“你好!”“你好吗?”“很高兴认识你。”等西化的寒暄语。这足以证明当下我们的汉语国际教学还没有完全依附于汉语文所化本身, 汉语文化在教学中有所变异。

要想与西方世界进行跨文化的对话, 让我们中国文化也有平等的一席之地, 不可或缺的前提就是要在世界文化的语境中有我们自己的话语, 有我们民族文化的声音。要能传播民族文化, 发出民族的呼声还需要文化自觉性。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 形成过程, 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 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 不是要复归, 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 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尊重并吸收他种文化的经验和长处, 认知、理解和诠释自己的本土文化, 与他种文化共同构建新的全球文化语境。这样才能:“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参考文献

[1]何云波.比较文学:跨文化的文学想象[M].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1.

[2]刘象愚.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许高渝.汉外语言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6]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D].绵阳师范学院, 2005.

中西语言文化差异下的翻译研究 篇8

摘 要: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体制下,英语学习贯穿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历程,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要重视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灵活把握两种语言的特点,以此促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文基于当前教育和时代背景,对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 H0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7-50-2

0 引言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英语的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各地的学校都十分重视英语课程的学习和建设,在许多地方都刮起了一阵“英语热”。这种学习英语的热情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密不可分。作为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英语和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两者相互影响,渗透和融合。我们想要学习英语国家那些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就需要从英语的学习开始着手。

然而在当下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只记得语言作为人们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媒介作用,而忽视了它最根本的民族特征。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一定和某一区域的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文字和表达方式也受到文化背景的深远影响,这就是民族性的体现。而语言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不仅是人们用以沟通、交流的表述形式,更是人们用来保存和传递文明成果的基本载体。所以不论哪一种语言,只要被人们应用于生活,那么它就具备了最基本的交流功能。因此,作为语言的继承者、学习者和传播者,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挥语言工具的功能性来开展文化活动,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只有掌握了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才会在运用时发挥两者之间的优势,搭建沟通的桥梁,进行科学合理的翻译工作,以切实地发挥语言应有的价值。笔者将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文化差异着手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1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内涵表现

东西方文明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东方文明偏向于保守、含蓄,在语言表达上比较委婉,往往一些话会都蕴含着其他的深意,而西方文明则是比较直接,语言表达比较直率,对于事物的表现也非常明朗。东方的古典婉转和西方的大气磅礴让世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美感,也正因此造就了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用一个民族的语言来承载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会出现很多难以处理的翻译问题,因此,语言文化的差异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切入点。

经过长期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发现中文与英文的一处明显差异在于句子意义的多重含义,只有理解好了这种多重含义,才能够正确把握中文和英文之间的联系性,让英语翻译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例如,中文释义中,“你真行”这句话就有两种解释,字面意义是说你很棒:You are very excellent!但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讽刺他人,意思是你居然做出这样傻的事来:You are so stupid for what you have done.但在英文中就无法体现出它的深层含义。英文中存在双重含义的句子多是一语双关现象,很多情况下联系着人名、地名以及政治局势和政策导向。如:If we dont hang together,we shall hang separately. 这句话出自本杰明·富兰克林1776年在美国独立宣言签字仪式上的讲话。“hang”作为同形异义词在句中构成了双关,形象的说明美国各殖民地除了宣布独立无路可走的境地。

中西社交活动中也存在着差异,在美国的社交过程中,朋友间相互引荐并且提供他人的联系方式等都是很普遍,表示对你的重视或是负责的态度,但是在中国就被视为一种很无理的冒犯的行为,这会导致人们之间的互相猜忌和揣测,容易引发事端。所以我们必须要理解好东方和西方的文化背景差异,并把这些差异与英文和中文的学习相结合,在语言中要学会不同语言之间的合理转换技巧,基于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背景来促进不同语言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英汉翻译的顺畅和合理,从而让英语学习水平更上一层楼。

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价值观念也有许多的差异,比如很常见的“拜金主义”在西方人眼中就很正常甚至被推崇,但在中国人的视角看就很肤浅很低俗,不能被接受。而“含蓄美”是东方文明几千年的沉淀,它概括了很多内涵,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交和往来中,却被西方文明视为奇怪且胆怯的做法。因此,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站在自己文化的视角来看待作品和作者,要以文化的多元和包容性来理解其中含义,做到翻译妥当。

以上几点都是翻译中常见的问题和重难点,句子中的结构以及表达方式关乎翻译中的用词和上下文的联系。翻译时要按照对应语言的用语习惯和所了解的文化知识来合理地做好翻译工作,让读者感受到语言之美。

2 汉语和英语句子结构的差异

中英文互译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觉得译文非常别扭,这是因为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句子的语序运用方面,中英文造句用词时的结构基本不同,主要体现于意合、形合;头重、尾重;主动、被动这三大方面,只有把这三大方面搞通搞懂,才能够做好英文翻译工作。

首先,汉语言以意合为主,句子的安排依靠着一定的逻辑思维顺序,如对一件事的叙述,先说原因后说结果等。句子含义较隐晦,用词用字简单且含蓄,所以句意不单纯,常有很深意味蕴藏其中,这就需要聆听者根据句子和当时的语境来进行语义的分析;英语以形合为主,句式呈树式结构,严谨规范,缺乏弹性。句子含义很直接,用词多能直接看出词性来辨清句意,理解起来也要比汉语轻松一些。

其次,汉语以头重为主,句子中修饰词在修饰的主体之前,且修饰词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名词以及短语或句子,如果修饰词在后则会显得句子过于复杂;英语以尾重为主,句子中修饰词多在主体之后,修饰词是形容词、副词、动名词以及从句,若修饰词在前则会显得句子赘余。

再次,汉语言中主被动区别不大,规范性不强,主被动句结构相同;英语中主被动区别明显,规范性强,主被动句结构不同且因时态语态的变化而更加不同,一些事物和表达不含被动语态。

有时,差异还体现于同一句话的重音、断句等,不同的重音和断句在中文里所代表的意义是大不相同的,而英文中仅仅指强调内容和停顿方式不同,并没有深层含义。例如:“今天是周五吗?”这句话中,如果重音在“今天”,意为周五有重要的事,而说话者可能已经错过或将要错过;如果重音在“周五”,则意为说话者不知道今天周几,这就很好的体现出了重音不同,意义不同。中英文的表面及真正含义其实都是很普遍的语言现象,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但是这在翻译过程中,就要求我们注重上下文的语境衔接,尤其是长句中的指向和褒贬。

中文的辞藻更多,含义更加丰富,这些都是中文相比较于英文的优势所在,我们应当好好利用起这些优势点和闪光点,把中文的这些特点以适当的形式和表达体现于英文之中,让翻译更精准到位。

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泰特勒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感受的一样。如他所说,要想在翻译中完全把原作中的词汇一个个地转化入另一种语言是很难的,这不但需要翻译工作者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而且也需要工作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必须掌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再用适合的语言转述其主旨意义,这样才能合理地翻译出理想作品。所以谈及英语中长句的分析,其实没有什么方法可言,只是要求我们注重理解和表达,注重两者间差异和相同以及句子在整体篇章中的具体作用和含义,只有真正体会到句子的准确表达,才能把握语言的用法。因此,在汉语和英语互译中,我们要先用心理解文章主旨,再把情感因素转化为语言,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上一篇:劳动关系承诺书下一篇:高一音乐教师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