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2024-08-21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共10篇)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1

1、下列哪些是相对指标( )

A.人口密度

B.人均产值

C.职工平均工资

D.产品销售量

E.人口出生率

[答案]A B E

2、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报表

E.普查

[答案]A B C

3、普查是( )

A.非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一次性调查

[答案]B C E

4、统计指标根据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

A.数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E.质量指标

[答案]A E

5、下列哪些是时点指标( )

A.人口出生数

B.商品库存量

C.资产总额

D.产品生产产量

E.工资总额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2

一、选择合适的统计素材, 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重点是要培养他们有意识地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 也就是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因此, 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使他们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逐步形成统计意识。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的教材内容主要是结合教学进度安排了围绕六一儿童节来设计活动主题——根据学生对气球颜色的喜好来决定哪种颜色的气球应多买些, 而我则结合学校的少先队活动工作安排——组织学生春游这一活动, 提出“有四个春游地点, 我们选择去哪个地方, 请帮老师出出主意”这一个比较真实又是一年级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让学生讨论、交流。

二、精心设计统计活动, 重视统计过程的体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纯逻辑的思维不可能告诉我们任何经验世界的知识, 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学生不但要具备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 而且还要在亲自尝试后, 再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 领会统计的真正含义, 进而才能获得统计的“真经”, 促进“统计意识”的形成。

聚焦片断一

师:用什么方法调查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

生:一个个问。

生:举手表决。

生:投票。

……

师:刚才大家说的投票, 举手表决等, 在数学上就是运用统计的方法。 (在这里, 通过老师的小结加以提升, 让学生意识到上述方法在数学上都是运用了统计的思想。)

聚焦片断二

要使学生接受统计的观念, 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产生和发展统计观念的全过程。为了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来, 我设计了如下的表格。

师:你最想去哪个地方, 就在它下面的空格里画“√”。 (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调查表)

师: (收集完调查表) 现在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我们先来统计一、二组的调查表。老师先了解一下, 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生:△、○、★、画正字法……) 下面就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记录。注意:不要漏掉、不要重复记录。

(师生一起记录)

师:谁想把你的记录方法和统计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

学生汇报。 (表述如下:我是用画“√”的方法进行记录的……) (让两三个同学说)

师:这几位同学都是用符号来记录,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收集用正字法记录的例子。 (如没有, 用老师的)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你是怎样记录的呢?

生:我是用画“正”的方法记录的。 (比如一人选择刺桐公园, 就写正字的第一笔, 再有一人选择刺桐公园, 再写正字的第二笔……)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想去四个地方的人数分别有多少。

(画正字的学生很快喊出了答案。)

师:你为什么数得这么快?

生:一个正字五笔, 两个正字十笔……

师:你们觉得画符号的方法和画正字的方法相比, 哪一种既简单又能比较快地统计出人数呢?

生说:用正字法。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 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据, 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学习经验, 又使学生经历了数据收集整理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无穷的, 课堂上就有几位学生选择用画“正”字记录数据, 这恰恰是教师所要捕捉的课堂生成资源。而且教师自己用“正”字法记录数据, 真正起到了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为学生学用正字法记录数据, 初步体会到用正字法记录数据的优势, 作了充分的铺垫。学生在一个个这样的活动中, 统计意识得到一步步的发展。

三、解读统计数据, 提取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统计的又一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实质上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 对统计图表提供的数据进行符合其认识水平的分析和解释, 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从而锻炼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价值。而低年级学生尚未具备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主观上一般把完成统计图表作为整个统计活动的终结, 不会主动地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 因此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比如在完成各小组在春游中喜欢开展的活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制成统计图 (见图) 后问:喜欢踢足球的有几人?喜欢做游戏的比喜欢跳绳的多几人?如果要开展小组间的竞赛, 选择哪一项最合适?

(其他小组活动项目选择人数统计图与第一小组相似)

后面的问题虽然数学味淡一些, 但正是这些问题, 将数学和生活、数学和应用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看到了统计的应用价值。到稍高年级可提供开放性更大的问题, 如:你能从报纸上、电视上找到统计图表吗?说一说这些统计图表中有什么信息。这样的教学, 一方面扩大和拓展了统计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源, 同时也是渗透统计观念的有效途径。

四、分析统计数据, 渗透合理推测的数学思想

数据是蕴含着信息的, 光看见了还不够, 还要去思考、去解释、去判断、去预测。让数据说话, 运用数据作出分析判断, 虽然不像逻辑推理那样有100%的把握, 但是, 只要有足够多的数据, 还是能反映规律的。这种思考方式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 需要让学生从小去体会和学习。

聚焦片断三

老师引导学生看春游地点选择统计图。

这是我们根据一、二组调查表统计出来的结果, 想去释雅山公园的人数最多, 现在你们能不能根据这个统计结果猜一猜, 三、四组学生想去哪个地方的人数最多, 为什么?

在得出一、二组调查结果的统计图后, 让学生由一、二组的统计结果预测三、四组学生最想去哪个地方的人会最多, 让学生初步体会根据统计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 渗透推测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意识到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还能帮助人们进行预测, 体会统计的价值。

五、开展实践活动, 提高统计的实效性

统计意识的培养绝不能只依靠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往往很难完整地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 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如, 为了计划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内容, 需了解该段时间的大致天气情况, 请你记录五月份两个星期的天气情况, 并把调查好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统计图上, 并根据统计结果预测六一儿童节这一星期的天气大体情况。体现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判断和预测”的过程,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统计的应用。

学习新《统计法》感受统计新形势 篇3

■ 中国统计机遇与压力并存

美国保守派智库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网站近日发布该基金会亚洲经济政策研究员Derek Scissors的署名文章,文章称“尽管中国经济情况多变且复杂,国家统计局却只需要15天就能调查13亿人口的经济动态”,对此表示质疑。

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质疑并不仅此一件,如今全社会在愈加重视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数据的同时,必然也更加重视统计工作成果的质量,即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这正是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一方面形势大好,另一方面困难重重。

针对美国对中国经济数据的质疑,国家统计局作出回应。“中国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统计调查体系,单是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就有近10万人每天都在从事统计调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中国数据在季后或月后15天统计出来是有制度保障的。”

中国的统计工作的确具有这样的制度保障,不仅如此,它具有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统计所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特点。其一,透过新修订《统计法》,将政府统计的职能定义为“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统计工作实际实施过程中,统计结果已经不仅仅是“温度计”、“化验单”,乃至“咨询书”、“诊断书”,重要性非同一般。其二,中国对于统计数据的需求结构极为复杂。需求内容多,不同的行业和部门需要有各种大大小小统计指标进行衡量;变化快,全球的经济形势正处于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特别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对于统计数据的需求也就体现出了变化快的特点;时效强,中国政府的统计制度是时效性的关键保障。中国政府统计这两个方面独一无二的特点反映了当前统计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机遇与压力并存。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先生曾经说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话:“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研究,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统计工作对于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如何能够保障我们的政府统计工作真正发挥出“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立法规范政府统计,约束统计行为,是保障统计职能切实发挥的重要途径。

■ 新《统计法》突出五大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从颁布统计法至今已有26个年头,而在这26年里统计法经历了两次修订,1996年第一次,今年第二次。

新修订《统计法》对政府统计工作五个大的方面做出了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定。

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统计应当作为政府及公众雪亮的眼睛,明察社会生活经济运行的总体及具体情况。只有正确认识世界在先,才能依据客观规律进行改造和发展。据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约占全部统计违法行为的60%。新修订《统计法》为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规定:首先,防止行政干预;其次,建立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再次,强化统计人员的责任;此外,加大了对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力度。

强化统计调查项目管理。进一步明确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权,调整了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划分标准,调整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权限,明确了统计调查项目审批的原则、内容和程序。

加强规范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新修订《统计法》第十八、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条中明确了统计资料管理及公布各方面工作的规定。

重视统计监督检查工作。新修订《统计法》特别增加了“监督检查”一章。统计机构监督检查权限不明确、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是造成统计监督不办、统计违法难究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统计法》明确了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对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执法权限做出规定;对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案件或者核查统计数据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做出了规定;规定了有关部门在统计执法方面的职责;规定了单位和个人在接受统计检查时应当履行的义务。

严禁统计违法行为,明确法律责任。为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维护统计工作秩序,新修订《统计法》增加了统计违法行为的种类,同时加大了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新修订《统计法》在以上五个方面进行的规定,不仅是政府统计顺利开展的保障,更是确保统计工作规范科学的重要支撑。使我们更加明确,政府统计活动不同于民间统计行为,它是一种行政管理活动。政府统计本身具有实施主体为行政主体,依照法律开展,具有强制性、义务性和无偿性,调查结果公共性等四大基本特征。

新修订《统计法》是统计立法史上的第二次修订,是统计法制建设上的历史性进步。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统计立法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与发达国家较健全的统计法律制度相比,我国统计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

■ 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

统计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工作亟需加强。一名学习统计学专业已四年的大学生曾经问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国家有专门的统计法吗?”设想一下,如果这些统计学专业的大学生,今后走向统计工作岗位从事统计工作,却没有依法统计的意识,我们的数据质量何以得到保障呢?由此,笔者对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首先,要将全社会各行各业公众都纳入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对象范围,从事统计研究、统计工作、行政工作的人员要作为重点宣传对象。持之以恒地将统计法律法规普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通过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家庭,使得全社会认识并了解统计法。

其次,对于具有不同文化教育程度、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例如,对于学习统计专业的学生,要注意宣传手段的新颖以及宣传内容的规范;对于高校从事统计研究工作的学者、教师,要注意结合统计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宣传;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要结合统计违法违规处罚案例,加强宣传警示作用;而对于并不太涉及统计工作的老百姓,要注意宣传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通过学习新《统计法》,感受到统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作为一名统计人,深感欣喜和自身的责任重大,相信伴随国家统计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政府统计工作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现出更为卓著的成效!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4

A.各组的单位数

B.总体单位数

C.各组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D.各组的单位数与标志值的乘积

2.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

3.下列时间数列中,属于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的是()。

A.年末总人口

B.出勤率

C.人均消费水平

D.人口自然增长率

4.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增长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5.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6.5%、5.6%、4.1%、3.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6.5%×5.6%×4.1%×3.5%

B.(6.5%×5.6%×4.1%×3.5%)-100%

C.106.5%×105.6%×104.1%×103.5%

D.(106.5%×105.6%×104.1%×103.5%)-100%

6.某地区出生人数呈下降趋势,2006年与2005年相比降低3%,2007年又比2006年降低5%,2008年是2007年的98%,则2008年与2005年相比,下降幅度为()。

A.10.3%

B.90.3%

C.9.7%

D.89.7%

7.某种商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销售量增长16%,价格下降9%,则销售总额比基期()。

A.增长105.56%

B.增长5.56%

C.增长27.47%

D.下降5.56%

8.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A.97%

B.103.09%

C.3%

D.109.13%

9.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通过()可以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性。

A.扩大样本容量

B.扩大极限误差

C.缩小样本容量

D.缩小极限误差

10.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5

1.下列经济单位中,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A.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

B.在我国境外的中资企业

C.来中国访问的外国专家

D.在国外定居的华人居民

答案:A

2.机构单位与机构部门的关系是()。

A.完全一致

B.没有关系

C.隶属关系

D.前者是后者的基本分类单位

答案:D

3.我国近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帐户上出现较大的顺差,这主要是由于()顺差造成的。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资本往来

D.金融往来

答案:A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总差额”等于()

A.储备资产增减额的相反数

B.经常帐户差额加资本帐户差额

C.经常帐户差额加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

D.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合计数减借方合计数

答案:A

5.某城镇从业人员11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3万人,则该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A.2.5%

B.大于2.5%

C.小于2.5%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释:失业率=失业人口数/经济活动人口数=3/(117+3)×100%=2.5%,故选A

6.张生户口登记地为安徽W县,今年春节后到北京市打工半年以上,后又转到上海市继续打工,到年末进行人口登记时,张生应统计为()。

A.安徽W县的常住人口

B.北京市常住人口

C.上海市常住人口

D.上海市暂住人口

答案:C

解释:常住人口是指以该地区为经常居留的人口,或者说是长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居留于该地区的人口。

7.标准化处理是将变量值转化为数学期望为O,方差为1的标准化数值,其变量服从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指数分布

D.任何分布

答案:A

解释:只有在正态分布下,才能进行标准化处理。

8.在一元回归中,对回归系数的检验使用的检验方法是()。

A.t检验

B.F检验

C.z检验

D.x2检验

答案:A

9.国民经济统计中属于经济存量统计的是()。

A.生产与使用统计

B.收入分配统计

C.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统计

D.国民资产负债统计

答案:D

解释:经济存量是指截止到某一时点对经济资源的持有量或称拥有量。

10.在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诸指标时,其分母数应该是()。

A.年初人口总数

B.年末人口总数

C.年内调查时点人口总数

D.年平均人口总数

答案:D

11.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取得系统完善的有关资料

B.掌握统计年鉴和各种普查资料

C.把握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D.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答案:A

12.对企业产品质量下降问题的分析,运用的是()。

A.宏观经济分析

B.专题分析

C.综合分析

D.微观经济分析

答案:B

解释:专题分析是指对某一个专门问题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使某项重大问题、关键性或紧迫性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13.我国近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帐户上出现较大的顺差,这主要是由于()顺差造成的。

A.货物贸易

B.服务贸易

C.资本往来

D.金融往来

答案:A

1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总差额”等于()

A.储备资产增减额的相反数

B.经常帐户差额加资本帐户差额

C.经常帐户差额加资本和金融帐户差额

D.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合计数减借方合计数

答案:A

15.某城镇从业人员117万人,登记失业人员3万人,则该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A.2.5%

B.大于2.5%

C.小于2.5%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释:失业率=失业人口数/经济活动人口数=3/(117+3)×100%=2.5%,故选A

16.张生户口登记地为安徽W县,今年春节后到北京市打工半年以上,后又转到上海市继续打工,到年末进行人口登记时,张生应统计为()。

A.安徽W县的常住人口

B.北京市常住人口

C.上海市常住人口

D.上海市暂住人口

答案:C

解释:常住人口是指以该地区为经常居留的人口,或者说是长期(通常是半年以上)居留于该地区的人口。

17.标准化处理是将变量值转化为数学期望为O,方差为1的标准化数值,其变量服从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

B.二项分布

C.指数分布

D.任何分布

答案:A

解释:只有在正态分布下,才能进行标准化处理。

18.在一元回归中,对回归系数的检验使用的检验方法是()。

A.t检验

B.F检验

C.z检验

D.x2检验

答案:A

19.国民经济统计中属于经济存量统计的是()。

A.生产与使用统计

B.收入分配统计

C.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统计

D.国民资产负债统计

答案:D

解释:经济存量是指截止到某一时点对经济资源的持有量或称拥有量。

20.在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诸指标时,其分母数应该是()。

A.年初人口总数

B.年末人口总数

C.年内调查时点人口总数

D.年平均人口总数

答案:D

21.统计分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取得系统完善的有关资料

B.掌握统计年鉴和各种普查资料

C.把握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D.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答案:A

22.对企业产品质量下降问题的分析,运用的是()。

A.宏观经济分析

B.专题分析

C.综合分析

D.微观经济分析

答案:B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6

1.统计信息社会共享,是指统计调查者对所收集到的统计资料,都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正确答案】:×

2.政府综合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系统在组织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和部门统计调查项目过程中,都要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标准。

【正确答案】:√

3.根据《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

【正确答案】:√

4.《统计法》确定了以全面调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正确答案】:×

5.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

【正确答案】:√

6.在编制物量指数时,要以商品的数量作为权数。

【正确答案】:×

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则货币购买力指数下降。

【正确答案】:√

8.狭义的统计法主要是指《统计法及其实施细则》。

【正确答案】:×

9.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地方性统计行政法规和统计规章之间不得抵触,应当相互衔接。

【正确答案】:×

二、综合应用题

卫生部为了制定医疗改革方案,进一步了解我国医疗机构情况和患者的实际需求,需要组织实施专门的统计调查。

请根据上述资料,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1.卫生部的这项统计调查项目属于()。

A.国家统计调查项目

B.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C.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D.涉外统计调查项目

【正确答案】:B

2.根据《统计法》规定,该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由()。

A.国务院审批

B.国务院备案

C.国家统计局审批

D.国家统计局备案

【正确答案】:C

3.卫生部的这项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

A.属于卫生部管辖系统

B.属于省及省以下人民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属于省及省以下人民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所属卫生医疗机构

D.超出卫生部管辖系统

【正确答案】:D

4.卫生部如果发现这项统计调查的调查对象有统计违法行为,()。

A.可以根据《统计法》的规定,行使统计执法检查权,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B.可以对违法的调查对象处以警告和罚款

C.可以对管辖系统内统计违法的调查对象进行处分

D.应当将该统计违法案件移交统计执法检查机关,由统计执法检查机关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CD

5.该项调查的调查对象在接到该项调查的调查表时,应当()。

A.如实填报

B.自愿填报

C.拒绝填报

D.置之不理

统计信息系统与统计信息技术 篇7

关键词:统计信息系统,统计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技术

一、概述

统计指的是对于与某一现象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计算、分析的一系列活动, 统计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内涵和具体内容, 如统计工作、统计学以及统计资料等。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获取、处理、识别、传递、转移、分析以及应用相关的数量化信息数据及技术, 有效揭示客观规律, 以此来为预测决策、掌握规律、科学研究及相关的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

统计信息一般都是数据形式, 是统计工作的具体成果, 作为一种数量化的信息, 需要描述特定系统或者是客观现象的运行过程。正是基于数量信息作为统计的核心及本质这一特点, 统计的相关工作都要围绕信息这一主题展开, 统计的发展跟信息是密不可分的。统计信息系统也是在统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生成并完善的。

二、统计信息系统

统计信息系统指的是由人、信息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等结合组成的能够对相应的统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传输、处理、分析及运用等过程的集成体和有机体。按照统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目的, 统计信息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加快速高效地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收集、存储和处理, 通过信息系统内部的信息关联, 实现人、信息数据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在这其中, 统计信息系统涉及的面较广, 不仅仅涉及到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 同时也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辅助统计技术等。

统计信息系统一般可以实现统计数据的管理、整合、挖掘, 并实现统计数据的可视化操作。通过统计信息系统将统计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能够将原先纷繁而且复杂枯燥的统计数据变得更加清晰明了, 同时统计信息系统还可以通过以表格、饼图、动态曲线、专题图、直方图等方式对统计数据进行充分而且全面的可视化统计操作, 为更好地向管理层进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和服务。统计信息系统一般都是建立在WEB信息技术之上的, 结合单位信息发布和管理的需要, 充分利用原有的数据积累, 实现可视化操作的信息系统, 可以有效提升统计信息的发布质量, 并降低统计信息访问的难度。

三、统计信息技术

统计信息技术是统计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撑和必要条件, 缺乏科学有效的统计信息学技术就难以保证统计信息系统作用的充分发挥。统计信息技术就是为保证全面、准确、高效地识别、获取、转移、处理、传递、应用及分析相关统计数据信息, 所采用的一系列相关方法、技术和理论, 统计信息技术融合了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 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一般情况下, 统计信息技术的重心都是统计协调、统计描述、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以及统计应用等, 在这其中统计协调、统计描述、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以及统计应用等又都是结合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特征来进行测量和描述, 实现统计数据的获取、处理以及转换工作。正是基于这一特点, 统计分析对于数据的描述、预测和解析工作实质上都是对统计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 整个经济社会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其中统计信息生产方式及统计工作也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统计信息技术就是人们对各种语言、文字、数据、影像或者是图片等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整理、转换、传递、以及分析等工作的过程, 尤其当前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已经全面贯穿于统计信息的整个流程及环节, 逐步实现了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和电子化。对于统计工作来讲, 统计信息技术主要包含了统计数据库技术、统计调查技术、统计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图像分析与模式识别技术、遥感与图像处理技术等相关的信息技术。这些统计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又进一步推动了统计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统计数据采集系统、统计数据仓库、统计数据挖掘系统、统计数据直报系统、统计决策支持系统、统计信息分析系统以及统计信息网站等相应的统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和推广。这在很大程度上又进一步推动了统计技术手段跟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 提升了统计信息的整理、加工合理能力, 拓展了统计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领域。

统计信息技术也涉及到统计电子商务技术以及统计电子政务等, 逐步实现统计信息的采集、检索, 创建并补充统计信息数据库, 完善统计分析软件, 将电话调查技术、网络调查技术、统计元数据技术、网络直报技术等切实应用到统计工作中去。

政府统计部门当前大力推行的“统计四大工程”正是统计信息技术发展的有力体现。通过建设四大工程, 可以确保统计制度方法的统一, 实现各级统计机构、各专业共享原始数据, 消除统计数据之间不匹配的现象。四大工程的实施, 可以使统计工作更加规范, 业务流程更加完善, 调查制度更加科学, 为公开统计数据生产过程, 提高统计工作透明度, 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总的来讲,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有力渗透正显著影响着统计信息技术和统计信息系统, 同时有力改变了传统的统计模式和统计方法, 在理论及实践上都对统计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大背景下, 统计工作必然要顺应信息化的大浪潮, 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系统, 充分运用统计信息技术的优势, 从系统化及整体化的角度来研究和创建统计信息体系, 并积极结合统计信息技术的特点、基础和内容等, 提升统计信息化水平, 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现代统计的发展、完善, 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参考文献

[1]陈岩, 孙国.计算机技术在大学统计教学实训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 2011 (5) .

[2]孙黎.建立网上统计信息系统的尝试[J].中国统计, 1998 (7) .

[3]李丽辉, 张维群.网络时代统计技术的变革及其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4) .

[4]王晓东, 王一强.内蒙古统计信息系统“十五”建设展望[J].内蒙古统计, 2001 (1) .

[5]杜延庆.统计信息系统数据仓库解决方案[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5 (5) .

[6]宋德军, 张锡英, 金一宁.刍析统计工作的计算机化[J].黑龙江财专学报, 2000 (1) .

[7]盛铎.关于统计信息的几个问题[J].统计与决策, 2008 (4) .

[8]杜延庆.浅议统计数据的提炼[J].统计与决策, 2005 (18) .

[9]陈晓峰.我国统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策[J].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7 (4) .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8

1、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重叠分组,称为复合分组。()

2、平均指标是把一个总体内各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3、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4、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因素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

5、统计分析是由数字形成概念,从概念形成判断,由判断进行推理,并由此得出结论,所以说准确的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6、全国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逢3、8的年份实施。()

7、统计分类标准只适用于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统计调查。()

8、单位代码是由统计部门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法定代码。()

9、能源消费量是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

10、城镇失业率是城鎮失业人员数与城镇就业人员数的百分比。()

四、计算题(请写出公式及必要的解题步骤,得出答案。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5道题,每题8分,共40分)

1、某企业2008年上半年总产出及工人人均产值资料如下表所示:

试计算该企业2008年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2、某商场某季度三种商品销售量和零售价格资料如下表所示: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1)销售量综合指数。(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3、现有某地区相关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250亿元;

⑤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

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

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50亿元;

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1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32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40亿元,生产税收入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30亿元。试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计算该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GDP)。

4、某运输企业在报告期完成了四批货物运转:第一批450吨,运距400公里;第二批500吨,运距300公里;第三批350吨,运距520公里;第四批90吨,运距450公里。试计算该企业报告期完成的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5、某地区2006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8990元,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51744元,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5%。

试计算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和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参考答案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2、√3、√4、√5、√6、√7、√8、×9、√10、×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40分)

1、解:

5、解:

(1)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

=报告期平均工资÷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1744÷103.5%

≈30670.53(元)

(2)该地区2007年在岗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报告期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31744÷28990×100%÷103.5%×100%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9

单选题

(1)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 )。

A. 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B. 某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C. 各产业部门提供给某个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D. 各产业部门生产中消耗某产业部门产品的数量

(2)一定地块内,房地产项目容积率计算公式是( )

A. 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总建设用地面积

B. (地上总建筑面积计算值+地下经营面积)/总建设用地面积

C. 地上总使用面积计算值/总建设用地面积

D. (地上总使用面积计算值+地下经营面积)/总建筑面积

(3)在实际情况中,银行信贷资金最主要的运用去向是( )

A. 有价证券和投资

B. 财政借款

C. 外汇占款

D. 各项贷款

(4)编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所使用的权数是( )

A. 工业增加值

B. 工业总产值

C. 工业品销售额

D. 工业品平均价格

(5)以下关于国民财产与资产负债的计算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国民财产=国内金融资产合计+对外持有金融净资产

B. 国民财产=国内各部门资产之和-国内各部门负债之和

C. 国民财产=国内非金融资产合计+对外持有金融净资产

D. 国民财产=国内各部门资产负债差额之和

(6)下列关于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只包括消费品支出

B. 不包括消费服务支出

C. 不包括虚拟支出

D. 不包括在珍贵物品方面的支出

(7)享受低保人数是指( )

A.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B.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C.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之和

D.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之差

(8)城镇住户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

A. 网络调查法

B. 电话调查

C. 面谈调查

D. 分层随机抽样

(9)某商业企业进货价值200万元,全部售出后得到销售收入280万元,则该商业企业总产出为( )。

A. 80万元

B. 480万元

C. 280万元

D. 200万元

(10)反向投资是指( )

A. 境外企业对其境内投资主体实现的投资

B. 境外企业在外国的投资

C. 境外企业对境内企业的投资

D. 境内企业对外国企业的投资

(11)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B.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

C. 第i产品部门总投入=第i产品部门总产出

D. 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

(12)银行信贷资金最主要的来源是( )

A. 金融债券

B. 各项存款

C. 银行自有资金

D. 央行发行的货币

(1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 )

A. 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百分比

B. 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百分比

C. 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D. 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

(14)恩格尔定律的公式是( )

A. 食物支出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百分比之比

B.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百分比之比

C.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D. 食物支出百分比与总支出(或收入)变动百分比之比

(15)《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分( )。

A. 30个门类

B. 25个门类

C. 40个门类

D. 20个门类

(16)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

A. 常住单位

B. 企业

C. 居民

D. 经济组织

(17)国民经济统计中属于经济存量统计的是( )。

A. 生产与使用统计

B. 收入分配统计

C. 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统计

D. 国民资产负债统计

(18)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是( )

A. 现金

B. 运输设备

C. 专利权

D. 土地使用权

(19)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代表规格品商品的挂牌价格如果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应查采集( )

A. 实际成交价格

B. 挂牌价格

C. (实际成交价格+挂牌价格)/2

D. 批发价格

(20)下列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是( )

A. 某单位生产出的货物即使全部积压在仓库,也要计入当年的产值

B. 中间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等,在其购进时记录

C. 商业活动的产值在销售商品时,即在商品所有权发生变更时记录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 篇10

注意事项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1.在客观事物的研究中,从总体出发对其全部单位或足够多数的单位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的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模型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推断法 2.统计指标的两个主要特点是()。A.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B.同质性和差异性

C.同质事物的可量性和量的综合性 D.数量性和总体性 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A.人口密度 B.国内生产总值 C.资金利润率 D.单位产品成本

4.对下述情况需要进行经常性调查的是()。A.农产品产量 B.人口数量 C.农机具拥有量 D.耕地面积

5.某地为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此种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抽样调查

6.对农作物产量进行调查时,应该运用()。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统计报表 D.抽样调查

7.次数分布数列中的频率是指()。

A.各组分布次数相互之比 B.各组的频数相互之比 C.各组分布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D.各组分布次数与比重之比

8.次数分布数列各组频率之和应()。A.等于100% B.大于100% C.小于100% D.视情况而定

9.某组距式分组,起始组是开口组,上限为100,又知相邻组的组距为50,则起始组的组距可以视为()。A.50 B.80 C.90 D.100 10.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A.产值资金占用率 B.产值计划完成程度

C.男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男性人口数对女性人口数之比 1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 B.主要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 C.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又与各组次数多少无关 12.变量数列中的某项变量值为0时,则无法计算()。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标志变异指标 D.调和平均数

13.时间数列中,每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A.相对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平均数时间数列 D.时点数列

14.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数列中,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的是()。A.年末总人口 B.出勤率

C.工人劳动生产率 D.人口自然增长率

15.某公司三月末职工人数为2510人,四月末为2590人,五月末为2614人,六月末为2608人。则该公司第二季度平均人数为()。A.2608人 B.2614人 C.2590人 D.2588人

16.累计增长量与其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的关系表现为()。A.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和

B.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积 C.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个逐期增长量之差 D.累计增长量等于逐期发展水平减100% 17.如果已掌握了各种产品产量的个体指数()和基期各种产品的实际产值()资料,编制产品产量总指数适合采用的公式是()。

A.B.C.D.18.粮食亩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5%,其总产量却减产5.5%,粮食播种面积比基期()。

A.扩大5% B.扩大10% C.缩小5% D.缩小10% 19.某商场某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5%,销售量增加5%,在这种条件下,该种商品的销售额()。A.增加 B.减少 C.没有变化 D.不能确定 20.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A.每次抽样的总体单位数都是不同的 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都在逐渐减少 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21.抽样误差的大小()。

A.既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 B.无法避免,但可以控制 C.既无法避免,也无法控制 D.可以避免,但无法控制

22.当抽样单位数是原抽样单位数的4倍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随机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比原来()。

A.减少1/2 B.增加1/2 C.减少1/3 D.增加1/3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制定或修改通过的。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4.统计法以人们在统计活动中所形成的()为调整对象。A.社会关系 B.协调与被协调关系 C.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D.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25.下列职能中,()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A.信息 B.咨询 C.分析 D.监督

26.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由()定期发布。A.统计机构 B.国务院

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D.国家统计局

27.部门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执行本部门()的职能。A.统计调查 B.综合统计 C.统计组织领导 D.专业统计 28.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实行()。A.岗位负责制 B.岗位责任制 C.工作负责制 D.工作责任制

29.调查对象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管辖系统内的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审批。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本部门统计机构 D.本部门领导

30.《统计法》规定,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必须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A.交叉 B.重复 C.矛盾 D.抵触

31.国家统计局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属于()。A.统计规章 B.统计制度 C.统计标准 D.统计行业规范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计调查活动,须事先依照规定()。

A.报请审批 B.报请备案

C.取得涉外调查许可证 D.征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同意

33.各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本单位()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A.统计人员 B.领导人

C.统计负责人 D.领导人或者统计负责人

34.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统计调查,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

计机构报送()。

A.综合统计资料 B.基本统计资料

C.单项统计资料 D.基本统计资料或者综合统计资料 35.属于(),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A.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 B.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 C.个人隐私的调查资料 D.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的统计资料

36.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有保密义务。A.单项调查资料 B.综合统计资料 C.基本统计资料 D.商业秘密

37.《统计法实施细则》规定,()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列入发展计划。A.国务院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C.国家统计局 D.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

38.国家机关违反统计法的规定,未报经审查或者备案,擅自制发统计调查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A.通报批评 B.警告 C.罚款 D.废止

39.下列各项不属于统计行政处罚法定原则要求的是()。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及其职权是法定的 B.统计行政处罚的依据是法定的 C.统计行政处罚的程序是法定的 D.统计行政处罚的情节是法定的

40.以下关于统计执法检查基本特征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由国家依法授权的机关进行的

B.它是一种行政执法活动,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国家强制性 C.它是依照一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进行的

D.它是一种事后的检查,仅对已经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也不倒扣分。在无多选和错选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0.5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41.为了解下述情况,适宜于进行一次性调查的是()。A.工厂的产品生产 B.原材料的投入

C.能源的消耗 D.生产设备拥有量 E.工厂占地面积

42.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A.工资总额 B.牛奶消费量 C.商业网点密度 D.人均国民收入 E.物资库存量

43.计算和应用平均数时,受数据中极端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是()。A.调和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众数 D.中位数 E.算术平均数

44.下列指标和时间构成的数列中,属于绝对数时间数列的是()。A.年末总人口 B.出勤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工人劳动生产率 E.工资总额

45.定基增长速度等于()。A.累计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B.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减1(或100%)D.定基发展速度减1(或100%)E.逐期增长量分别除以基期水平

46.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09%,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500元,则结果表明()。A.三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9% B.由于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长了9% 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在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情况下,多支出500元 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在一定销售量条件下,多收入500元 E.商品价格报告期比基期的绝对差额为500元

47.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表现为()。A.从相对量来看,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乘积 B.从相对量来看,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C.从绝对量来看,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变动差额之和

D.从绝对量来看,总量的变动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变动差额的乘积 E.从绝对量来看,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差额之和

48.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来抽选样本单位的抽样方式称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E.机械抽样

49.要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降低概率度 B.提高概率度

C.扩大估计值的误差范围 D.缩小估计值的误差范围 E.增加样本容量

50.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行政法规。

A.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B.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D.涉外调查管理办法 E.统计法实施细则

51.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由()组成。A.政府统计系统 B.政府综合统计系统 C.部门统计系统 D.企业事业统计组织 E.民间统计组织

52.为了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职权,《统计法》规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人()。

A.对统计机构、统计人员依照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提供的统计资料,不得自行修改 B.不得干涉正常的统计工作

C.不得强令或者授意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数据 D.发现数据计算或者来源有错误,可以进行核实订正

E.不得对拒绝、抵制篡改统计资料或者对拒绝、抵制编造虚假数据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5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中,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情形是指()。A.与部门有直接隶属关系的单位 B.部门的派出机构

C.省及省以下与部门对口设立的管理机构

D.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 E.国家级集团公司所属企业

54.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主要是指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调查对象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调查对象采取保密措施的()。A.统计信息 B.技术信息 C.商业信息 D.经营信息 E.单项信息

55.统计行政复议程序除由统计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申请复议外,还包括()。A.起诉 B.受理 C.审查 D.决定 E.执行

三、判断题(答对一题得1分,本题共20分。)56.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同质性和差异性。

57.对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而对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58.统计整理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统计数据的处理,即分组、汇总、制表;统计数据的管理,即传输、储存、更新、输出。

59.按照每户每月收入总额分组,以反映每个家庭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现状。

60.按照统计分组要具备完整性的原则,对婚姻状况进行调查时,应当将总体划分为未婚和已婚两个组。

61.向下累计是将各组次数或频率从变量值小的组向变量值大的组进行累计。

62.2006年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2亿元,乙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0亿元,则甲、乙两地区的比例相对数为88%。

63.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一个特例,是权数相等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数。64.将某地区人均粮食产量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时间数列属于绝对数时间数列。65.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66.计划某种产品在“十一五”期间的总速度为316%,则年平均增长速度是125.9%。67.在重复抽样条件下,推断总体成数的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公式为。

68.《统计法实施细则》的法律效力低于《统计法》而高于地方统计法规及统计规章。69.《统计法》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70.对履行了法定的审批或者备案程序并标明法定标识的统计调查表,有关统计调查对象有义务如实填报。

71.《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主体,以抽样调查为基础,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72.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等,需要使用统计资料的,以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人签署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73.属于国家秘密的统计资料必须保密。

74.《统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和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75.责令改正不是统计法律责任的一种形式。

四、综合应用题(以下每道综合应用题包括5道小题,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未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或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也不倒扣分。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一)对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指标符号基期报告期 工资总额(万元)XT15001680 职工人数(人)T10001050平均工资(元/人)X1500016000 根据资料,分析该企业工资总额的变动及其各因素变动对它的影响,并逐项填答下列问题。76.该项调查的调查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体职工 B.该企业全体职工的工资 C.该企业的每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77.结合资料,指出以下正确的选项()。A.工资总额时间数列是时期数列 B.工资总额时间数列是时点数列 C.平均工资时间数列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工资时间数列是平均数时间数列 78.按此题要求,下面指数体系正确的是()。

A.B.C.D.79.在进行绝对数分析时,下面算式正确的是()。A.B.C.D.80.对表上资料分析的结果,表明()。

A.该企业工资总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12%,增加180万元 B.由于平均工资增长6.7%,使工资总额增加105万元 C.由于职工人数增长5%,使工资总额增加75万元

D.由于职工人数增长5%,使工资总额增加80万元

(二)某灯泡厂对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某种型号的灯泡进行质量检验,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调查方式,得到下表资料: 耐用时间(小时)组中值灯泡数量(个)900-100095040 1000-11001050120 1100-12001150180 1200-*** 1300-1400135040 1400-1500145010 合计-500 请结合下列选题,给出正确答案。81.该数列是()。

A.连续变量数列 B.离散变量数列 C.组距变量数列 D.单项变量数列 82.每个灯泡的耐用时间是()。A.时点指标 B.时期指标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三)2006年8月,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资总额131.5万元,经检查实际为151.5万元,该企业2005年年报上报工业总产值1190万元,经查实际为937万元。请根据以上违法事实,回答下列问题。86.该企业的行为,构成了()的统计违法行为。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伪造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87.市统计局在查处该案的过程中,应当()。A.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执法检查

B.对该企业的统计台账、原始记录依法进行查封、扣押 C.履行统计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义务 D.对企业的有关人员依法进行询问

88.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由市统计局给予以下行政处罚()。A.责令改正 B.暂扣或者吊销经营许可证

C.警告 D.罚款

89.如果该企业的违法行为情节较重,还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依法给予行政处分。A.企业法定代表人 B.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 C.统计负责人 D.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90.如果该企业对因统计违法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可以依法()。A.提起行政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C.提起行政仲裁 D.提起申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1.A 2.C 3.B 4.A 5.B 6.D 7.C 8.A 9.A 10.C 11.C 12.D 13.B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D 21.B 22.A 23.C 24.A 25.A 26.D 27.B 28.D 29.D 30.B 31.C 32.A 33.D 34.D 35.B 36.D 37.D 38.A 39.D 40.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41.DE 42.CD 43.ABE 44.AE 45.ACD 46.ABCD 47.AC 48.CE 49.BCE 50.ACE 51.BCD 52.ACE 53.ABCE 54.BD 55.BCDE

三、判断题(答对一题得1分,本题共20分。)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上一篇:发挥基层工会作用 加强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下一篇:走进我的青春初三语文半命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