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2024-09-07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通用10篇)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1

1.制药工程(生物制药)专业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Biopharmaceutical)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生物技术、药学、化学和工程学的科学基础、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药品以及其他生物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了解国际生物制药现状,发展前景和我国关于药物的生产、研发、营销、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在工程应用领域具有良好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药品及相关生物制品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技术服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化学、生物药物合成原理、药物分离工程、药物制剂工程、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分子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毒理学、天然药物化学、新药设计与开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流通概论等。

主要实践环节:专业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制药工程工艺实验、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实验室开放实验、学生创新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设计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和生物制药相关企业从事生物药物的研发生产、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管理、质检监督、新药报批、专利事务、外贸营销等工作;也可在药检、卫生防疫、食品、生物制品、环保等相关行业从事技术管理、产品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在我校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工、发酵工程等学科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本科成绩优秀者可免试推荐研究生,部分学生可硕博连读或出国深造。

2.制药工程(药物合成与设计)专业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Pharmaceutical Synthesis & Design)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掌握化学、药学、生物技术和工程学、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具备制药工程专业知识、药品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了解国际药学现状、发展前景和我国关于药物的生产、研发、营销、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在工程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独立获取新知识和实践能力,能从事化学合成药物、精细化工等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有机波谱分析、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离工程、药物制剂工程、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化学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新药设计与开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药品流通概论等。

主要实践环节:专业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制药工程工艺实验、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实验室开放实验、学生创新活动、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设计等。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2

1 发展现状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原有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专业调整为制药工程专业, 该专业是在药学、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基础上新兴的交叉学科, 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 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迫切需要大批既懂制药工艺, 又懂工程, 并擅长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1999年全国共有34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 其中原医药院校13所, 理工类院校12所, 综合类院校9所, 招生人数1165人。2003年全国共有98所院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 招生人数达6243人, 2004年迅速增加到140余所, 招生人数达8000余人。截至2007年末, 全国共有约200多所高校开设制药工程专业, 招生人数达10000人[2]。高校类型除原有的药科大学、医科大学外, 涉及综合大学、工科大学、师范大学、林业大学、农业大学等, 呈现出纷繁的景象, 各有其办学特色。

1.1 专业设置方式

专业设置方式反映了各高校对制药工程专业特点的认识[3,4]。制药工程专业设置方式主要有两种: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一般设置在化工或化学与制药学院;药科类大学、中医药大学, 制药工程专业一般设置在制药工程学院或药学院或中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设置方式表明, 该专业与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工程、药学、医学等学科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属于交叉学科。

1.2 课程设置情况

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四部分。公共基础课主要有人文社科系列、数理系列、计算机、外语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化学系列、工程基础系列、药学基础系列、生物基础系列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可以获得有关化学、工程、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专业可打好基础。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的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课程内容包括化工专业、药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中药专业课程的部分内容及制药工程专业课。各高校根据本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和方向的不同, 所选择的专业课程也有所侧重。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 均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等作为该专业的主干课程, 同时结合各自的办学特点,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对工程学、化工、生物工程等方面的课程设置较为重视, 而药科大学、中医药大学更重视药学或中药学方面的课程设置。

各高校课程的设置均基于原有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名称照搬而来, 优劣难分, 与成熟的专业相比差距很大, 还没有建立起完全适合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2 人才需求现状

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 (如基因研究) 的巨大进步, 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5]。因此, 无论是药品, 还是过程技术都需要新型制药工程师, 这类人才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 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策法规。企业要求制药工程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宽厚的数理、化学、药学、生物学、生物技术、工程基础知识, 宽口径的专业知识, 能够参与新产品的开发, 技术改造, 并且懂得企业管理 (质量、生产、营销、资本运作) , 具有很好的科学文化修养, 勇于创新, 重实践, 善于学习的复合型人才[6,7]。

2007年我国制药企业共近7000家, 生产药品的工业企业约4000家, 生化制药企业300多家, 其中现代生物制药企业近100家;生产中药 (包括天然药物) 产品的企业约1700多家, 其中专门生产中药 (包括天然药物) 产品的近200家。另外, 还有药品批发企业16.7万多家, 药品零售企业12万家, 医疗机构6万家。这些企业都在近期和将来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

目前,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是1998年新成立的专业, 2003年才有少量的毕业生步入企业, 还有待于社会检验和认识。现在医药企业中担任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仍以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占多数, 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毕业生相对较少。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既有制药技术, 又懂工程, 还具有企业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制药企业, 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今后发展任务和使命。

3 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思路

3.1 产学结合, 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

制药工程教育应面向制药企业, 特别是制药过程的有效性和药品的质量, 综合多种方法进行人才的培养。企业与高校密切联系, 使企业在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除了本校教师授课外, 还聘请企业高级人员进行讲课, 联系生产实际, 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制药一线。校企合作, 双导师制度指导毕业生实习和研究生培养, 可以使学生在企业完成实习, 撰写毕业论文。这样做既保证了学生在校内的基础理论学习, 也使他们在企业得到工程实践锻炼。和当地制药公司合作设置制药工程教育计划, 最大限度利用地缘优势, 学校不仅得到制药企业的资金资助, 还得到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持, 向学生传播经验和技巧, 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同时高校可以为企业承担员工继续教育的任务, 企业要得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 尤其是继续教育。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资源, 积极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 高校与企业互惠互利, 共同谋求发展。

3.2 理论联系实际, 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 开设的课程必须结合生产实际需要, 使学生学以致用, 能很快适应企业实际生产和管理。因此, 在开设专业基础和合专业课的同时, 在完成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 尽可能多地安排实践教学环节, 可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开设课程的性质, 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课程实践, 参观实习, 利用寒暑假安排学生在所在地或附近制药企业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了解制药企业的运行机制, 对生产实际产生感性认识, 初步了解生产工艺过程, 技术设备, 经营管理, 新产品开发等基本情况。

4 结论与展望

制药工程专业是1998年新成立的专业, 2003年才有少量的毕业生步入企业, 还有待于社会检验和认识;现在医药企业中担任不同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仍以医药类院校毕业生占多数, 工科院校和综合院校毕业生相对较少;各地高校的办学模式不尽相同, 还没有统一优劣评判标准, 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因此, 各高校应不断总结办学经验, 借鉴国内外其他院校先进的办学模式, 树立为企业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宗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既有制药技术, 又懂工程, 还具有企业管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制药企业, 是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今后发展任务和使命。

摘要:分析了制药工程专业的设置方式和课程设置, 招生情况, 人才需求状况, 探讨了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制药工程,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明丽, 赵广荣, 白棚, 元英进.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制药工程, 2004, 1 (79) :12~14.

[2]刘红梅, 于栾峰, 溶杰.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查[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2 (80) :59~63.

[3]李湘南.制药工程专业发展方向[J].理工高教研究, 2003, 22 (3) :92~94.

[4]曾爱国, 傅强, 牛娟芳.制药工程新专业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 2005, 3 (85) :18~21.

[5]赵广荣, 元英进.制药工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2 (80) :49~53.

[6]元英进, 尤启冬, 于栾峰, 蒋建兰, 赵广荣等.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1 (87) :12~15.

生物制药行业分析及专业就业前景 篇3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摘要】 生物制药就是借助生物工程来合成制备有药物活性的生物制品并应用于制药工业的技术和过程,有时特指利用转基因动植物活体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制药工业是生物工程应用研发中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已经成为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之一。21世纪被称为生物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断加大对生物制药工业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把生物制药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之一。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被看好。【关键词】生物制药;就业方向;就业前景【中国分类号】F41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21-01 医药行业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它包括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其中医药工业按原材料来分,又可分为化学制药业、中药业、生物制药业及医疗器械业。而其中作为新兴产业的生物制药业更是被称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产业”,那么生物制药专业的就业形势如何呢?是否跟生物制药产业一样是永远朝气蓬勃?近年社会对医科类毕业生的需求有不同的倾向,临床医学类人才有走俏的趋势,从事老人医学、保健医师、家庭护士、康复理疗、男性护士等职业的人才也将逐渐成为热门,而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专业从理论上是有前途的,但从近几年就业状况看,却是比较困难,基础医学类与护理学类专业就业也不太理想。不同的是,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另外,医药界的贸易、经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温家宝总理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透过温总理的讲话,我认为生物制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能会成为未来国内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大发展的世纪。生物科技发展将显著提高农业和人口健康水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靠自己来解决,根本要靠科技。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这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建议超前部署分子设计育种,大规模挖掘动植物种质中蕴藏的优异基因资源。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12生物制药获政策扶持,人才就业前景大好:一、2012年,生物制药领域频发喜报,医药行业生物制药自主研发受到国家多项政策大力扶持,企业人才招聘需求急剧攀升,而现有人才供给能力明显不足。二、生物制药获得国家大力支持:2012年1月4日,科技部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涵盖生物医药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和造就3-5名国际顶尖科学家,力争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和相关管理领域培养造就一批领军人才和学科骨干;到2020年,力争培养和造就领军人才300-500名、学科骨干3-5万名;力争培养和造就30万名生物产业人才;力争培养和造就3000-5000名生物技术高级管理人才。国家对生物技术的如此大手笔人才培养计划让企业信心十足。三、人才供不应求:从英才网联旗下医药英才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月1日,医药行业生物技术、基因研究、蛋白质研发、生物制药中高级管理等职位的人才招聘需求全年同比增长117.5%,增幅火爆翻番。而医药行业生物技术研发人才的全年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21.7%,增幅超过行业总体增长水平。从数据上可以明显看出,医药企业对生物技术研发人才的迫切需求。而截至2012年1月1日,医药行业整体求职者增幅仅为24.5%,增长活跃度与企业招聘需求相比黯然失色。英才网联就业指导专家指出,今年国家提出对生物制药领域的多项支持是符合客观发展环境的。目前,国际上的生物制药领域发展快速而高端,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药物的“原创作品”也甚少,从国家需求上看,我国的生物制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该类人才必将受到火爆追捧,就业前景也毋庸置疑。生物制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有四个就业方向:

方向一: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的研发人员或技术员。该方向按照待遇及工作环境从高到低可分为以下几类: 1.跨国公司或较大的生物技术外企的技术支持;2.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检验员;3.生物技术服务公司或非事业型科研单位;4.生物制藥厂、酒厂、疫苗公司等企业的技术人员。 方向二:大中专院校及其他教学单位的教师。由于目前的高校都向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对生物学教师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高校对学历的要求较高,硕士毕业要想进一线城市的院校或重点大学有一定的困难。方向三:继续深造或出国。很多人是出于对生物制药的热爱而非功利性目的选择学习这个专业的,毕业时他们并不愿意放弃所学投身其他行业。要想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精英,必须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因此他们当中很多人选择了考研,而研究生毕业时,考博或出国又成了他们继续深造的途径。方向四:转向销售、管理等行业。销售、管理类职位的门槛比较低,沟通能力、耐心和毅力是必备的素质。与其他职业相比,销售、管理具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对于他们来说,进入生产生物制剂、生物器材等产品的企业做销售、管理也称得上是学有所用。总体来看,具有将生物、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就业前景被看好。这类人才需具备两方面技能:其一是新品研发,其二是仪器操作。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生物技术领域、生物信息领域、医疗卫生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该类人才都有强大的需求。但目前国内限于专用设备,以及相应产品开发不够,就业还不太理想,大部分学生准备进一步深造或是投入到与制药行业相关的工作中。参考文献[1]文淑美. 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态势;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7,27(7): 117-121[2]李玉彬,钱晓璐,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现代农业科技,2010 年第 15 期

生化制药专业就业前景 篇4

生化制药技术专业主要是偏向工科的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就业方向一般都是去药厂等单位工作,刚开始做的都是一些药品的化验、检验之类的研究工作,也会去到车间实习,了解生产流程等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去药厂做药品销售工作,相比之下会辛苦些,不过待遇也是相对高的。不管选什么专业,都要认真对待,认真钻研,这样自己才会有过人之处,能更好的立足社会。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属于生化与药品类中制药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一般是医药领域的企业、药厂、科研所等,从事的是产品开发、营销、管理、检验等工作,工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属于比较前沿的专业,生化药品将会越来越被需要,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生化药品的存在。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在国外的发展要优于国内,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家有很多项目需要建设,所以在生化药品这种短时间不会有回报的项目上投资的相对少。虽然生化制药正处在研究阶段,工业化生产的水平较低,不过在国外的发展还是不错的,就业前景和待遇都较国内要优越。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500-人,性别比例为男37%为女63%,20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为文科21%为理科78%为文理综合1%,近几年生化制药技术专业全国就业率区间为(90%-95%)、(90%-95%)、(95%-100%)。

制药工程就业前景 篇5

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大批新技术的涌现对生物制药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市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中国药品市场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世界医药市场为2467亿美元,为3500亿美元,预计将突破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其它化学工业的增长水平。因此制药产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这些制药企业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结合我国50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制药工程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谈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篇6

一我国制药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人才需求

近三十年来,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 人民生活改善, 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重视, 对医药保健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加之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的生产大国, 促使我国制药业迅速发展, 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飞速发展, 大多数制药企业进行了改造或扩建,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并通过消化吸收, 我国制药行业的技术和装备的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我国已经称为世界第一原料药生产大国, 包括专利原料药代替加工生产几乎覆盖了所有主要的原料药,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水平看, 制药行业的现况仍然与我国的人口大国地位不相称, 存在的问题仍相当严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同发达国家相比, 人均年医药品消费不足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的30%, 同中等发达国家相比不足50%;2.企业规模小, 产品落后, 自主产品少, 产品质量不高, 企业研发能力不足;3.资金技术投入有限等。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但不是最根本问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匮乏才是最根本问题。原因是制药行业的发展首先从制药工程生产效率角度考虑, 应以现代工程技术为基础, 注重品种开发的连续性, 实现高效、低耗、优质的集约化大生产, 其次要注重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与生产。而我国医药工业虽然已经进人世界经济体系, 直接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 但是医药企业并没有通过联合形成规模经济, 没能走向增强实力的集团化、现代化生产经营之路。企业要发展壮大, 形成规模化生产, 企业就应当掌握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剂型及生产过程管理和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老产品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生产, 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只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 医药生产企业急需的是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 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应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紧密联系制药企业的实际情况, 满足企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 为企业输送具有深厚基础, 知识面宽, 掌握各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我国制药企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原料能源消耗大、成本高、竞争力弱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 尤其是制药工程人才的少。既懂得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又懂得工程的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为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生物制药、化学制药、中药制药、药物制剂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药物生产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 具有对药品新资源、新产品、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熟悉国家关于化工与制药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制药工程与制剂方面的理论前沿, 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三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课程体系的建设[3~8]。1998年我国首批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始招生以来, 到现在已有13年, 但由于各院校层次和性质的差异, 办学规模、专业方向以及师资队伍的差异, 课程体系建设各有特色[3,4,5]。当前国内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所依托的专业基础有如下三大类[6]:化学化工类、药学类、生物工程类。化学化工类的制药工程专业主要是设在工科院校和综合类院校, 专业基础是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特色是通过化学反应与分离等单元操作, 探索药物制作的基本原理, 及符合GMP要求的工业化生产的工程技术, 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程放大、过程设计、质量控制与优化等。课程包括数理类、药学类、工程类, 侧重于化工过程和仪器设备。药学类的制药工程专业主要设在药科和医学院校, 专业基础是药学和医学, 专业特色是以药学为基础, 研究新药的开发, 探索药物分析方法, 解决制药工程中药学问题。课程主要侧重于药学类。生物工程类的制药工程专业主要设在综合性大学和农林院校及师范院校, 专业基础是生物工程与技术, 专业特色是探索生物和天然药物的加工原理及符合GMP要求的工业化生产的工程技术, 课程侧重于生物科学技术。不同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虽然专业方向不同, 专业基础各异, 但都有共同的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合成反应、波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事管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在此基础上各学校根据专业特色和方向, 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分成几个模块:工程类模块, 化学制药模块, 生物制药模块, 中药制药模块, 药物化学模块等。如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有两个专业方向:药物化学方向和化学制药方向。相应地有两个课程模块:药物化学课程模块和化学制药课程模块。药物化学模块课程包括:生物化学、药理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天然药物化学、药物设计概论、新药研究与开发。化学制药模块课程包括: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制图、化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过程自动化、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总之,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保证完成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和前体, 是当前制药工程专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制药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涉及多个一级学科和众多的二级学科。怎样合理地设置课程, 如何搞好各学科间的衔接, 既要顾及到宽厚的基础, 又要突出某一方向为特色, 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需要我们结合制药行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使之日臻完善。同时, 制药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加大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训练, 建立多个实践实习基地成为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及现代化制药技术的训练平台, 培养出合格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广荣, 元英进, 蒋建兰, 李霞.美国制药工程教育一瞥[J].药学教育, 2005, 21 (1) :56268.

[2]许明丽, 赵广荣, 白鹏, 元英进.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79 (1) :12-14.

[3]元英进, 尤启冬, 于奕峰, 蒋建兰, 赵广荣, 程卯生, 姚日生, 宋航.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 2006, 87 (1) :12-15.

[4]朱蠡庆, 刘火安, 陈笈, 傅亚, 徐刚.制药工程专业教育模式初探[J].重庆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2) 204-205.

[5]冯磊, 许正宏, 邱丽颖, 金坚.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科建设的研究和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3) :177-178.

[6]帅翔, 徐文芳.制药工程专业培养体系和教材刍议[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81 (3) :20-23.

[7]姜海蓉, 彭方毅, 陈忠敏, 郑一敏, 姜和, 彭方兵, 赵卫兵.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 (2) , 440-441.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7

关键词:制药工程;综合性大学;思路与策略

制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时进行增设,同时取消了十几个老专业的名称整合而成,专业培养目标涵盖了制药行业从研发到工程设计,到生产,到管理,到销售的每一个角落。中药制药、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是近年来许多院校为解决制药工程专业框架过大,特点不够突出而在其下设置的三个方向。化学制药是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一个学科方向,主要培养化学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工艺设计与经营管理。目前开设制药工程专业的院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老牌医药院校,如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等在药学院里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另一类是在综合性大学整合化工基础新建的制药工程专业,如天津大学、黑龙江大学等,这些专业往往设置在化学院或化工学院,药学背景薄弱,同时又属于化学院里边缘学科和弱势专业,笔者就这些综合性大学里新型的制药工程专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作以探讨。

一、制药工程专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基础薄弱

综合性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往往依从现有的人员队伍和办学条件而设立。教师一部分是从相近专业调整过来,一部分是从校外引进;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调用或进行改造。教师无论是从原有的研究方向进行调整,还是新引进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环境的适应。都需要时间和经费的投入,因此缺乏学科积累、药学背景不足是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的问题,而教师的药学背景对于培养制药工程学生的药学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引进来的教师在非药学的大环境下,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科学研究平台,很难整合有效的科研团队,对于申请各级科研项目甚至申报硕士点都造成很大的障碍,由此影响到本科生教育很难有创造性的教育思维,至此形成恶性循环。

(二)配角专业所带来的系列问题

综合性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往往是在学校扩张或升格成大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虽然在学校的布局和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常常在一些传统优势专业的阴影下沦为弱势专业。弱势专业首先面对的就是领导的重视不够,在学校甚至学院的地位不高,这直接会导致后续经费投入的不足,经费的不足会影响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会影响本科生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的质量和高度,最终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弱势专业在学校或学院政策的制定上往往属于被忽视的群体,专业的特殊性往往在评职、奖励等涉及教师的利益的方面未被考虑,使得教师的个人发展常常受阻,进而影响到专业整体水平越来越落后于强势专业。

二、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对策

(一)借强势专业之力求发展

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校内或校外借助相近的强势专业的力量谋求发展。例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化学专业与制药工程专业同属于工科专业,如果某高校的前两个专业发展优势明显,学科基础雄厚,制药工程专业就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平台借力发展,比如在硕士点的申报上可以把软硬件进行整合,能够大大降低申报的难度。另外,制药工程专业可以通过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方式,增加与兄弟院校的交流,获得其他院校同行的支持或合作,在学生互派、共同申报课题等方面进行探索,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二)突出特色,以点带面

制药工程专业基础薄弱就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突出特色,把特色发展起来,全面铺开。例如引进强势的学科带头人,搭建一支特色突出、定位明确的团队,迅速在某领域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三)培养体系的构建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涉及到药学、工学、化学等多学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方面既要考虑全面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课程设置过难,学习压力过大,因此,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有所侧重。例如,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侧重制药工业设计和工程关键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围绕农药展开。

(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专业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因为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不仅实现学生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的培养,能着眼于本科教育的长远战略,为本科生报考本专业研究生提供机会,促进专业连续性人才培养和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优势,还为教师梯队的培养和人才建设奠定基础。

(五)重视教学

近年来,部分大学的职能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型逐步向教学科研型转变,随之而来产生的问题是轻教学重科研。教师在有限的精力范围内,追随学校绩效考核和奖励条例的指挥棒逐渐把重点向科研倾斜,忽视了教学本身的重要性。制药工程专业仅有十余年的历史,有的院校的毕业生到目前为止不超过十届,而这些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得到的评价就是对培养过他们的母校最直接最客观的评价,同时也是最好的宣传。认真做好每一个教学课件,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认真去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这些都是一名教师天经地义的责任。因此,认真做好本科生教学工作不仅是回归大学的本质,也是制药工程专业将来发展的一个抓手。

(六)重视就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市场对人才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短期内很难吸纳大规模的新人才,因此,无论是供需失衡还是结构性矛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难以在近期内解决。虽然制药工程专业就业范围比较广,没有像其他单纯理论学科的就业形势那样紧张,但学生对工作的环境、待遇、发展空间等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本科生就业情况也普遍反映出一个专业的成熟度和发展前景,所以,重视本科生的就业也是为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本专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历史较短,校友资源比较匮乏,无法形成强大的就业资源链条,只有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积累校友资源这笔财富,不断提高专业在本领域的知名度,才能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关系网络,在往届毕业生介绍、推荐等就业途径获得成功。

另外,加强校企合作也是提高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缩短学生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差距。学生通过在企业实习,能了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理论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企业在合作中可以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解决技术研发方面的难题,定向培养人才,从而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 因此,校企合作是双赢的结果,可操作性强,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制药工程专业可以在建立实习基地、技术和仪器共享等方面进行探索。

(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制药工程专业引进的青年教师中有一些具有海外背景,通过他们把国外先进的教学和科研理念引进来用于学科建设或传授给学生,同时加强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如邀请知名专家讲座,合作申报课题等方式,对于制药工程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屏,李泽鸿,张林波,等.浅谈我国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J].高教研究,2012,(10) .

[2]刘丽娟,孙文彬,张丽杰.制药工程专业教师的科研背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药学教育,2010,(2).

[3]刘艳萍,王凯,喻发全.高校中弱势专业的发展思路与策略[J].大学教育,2014,(11).

[4]林文展,杨春,鲁明.新形势下高校弱势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J].职业时空,2010,(7).

[5]金志民,柴军红,任荣,等.校企合作模式在制药专业应用的探讨[J].学理论,2010,(28).

制药工程专业英语 篇8

Part APut the following into English(2’):

衍生物污染物代谢物

氨基酸化疗互变异构体

硫醇对称的分馏

重结晶多糖亲和力

Part BPut the following into Chinese(2’):

Microorganismanilinein vitro

Asymmetricamino acidchronic

Antiviralbacteriologistdisinfection

Intermediateinsulinvaccine

Part CTranslate the English paragraphs into Chinese:(15’ * 2)

1)Be careful when handing chloroform.It’s a toxic solvent, and you should not breathe it excessively or spill it

on yourself.When discarding spent tea leaves, do not put them in the sink because they will clog the drain.Dispose of them in a waste container.2)When tannins are extracted into hot water, the hydrolysable ones are partially hydrolyzed, meaning that free

gallic acid is also found in tea.The tannins, by virtue of their phenolic groups, and gallic acid by virtue of it’s

carboxyl groups , are both acidic.Part D Cloze(2’)

ViasolventsappropriateintermediatessimilarindustrialNeverthelessobtainedpreferredthoroughvaluable

by total synthesis.Therefore knowledge of the synthetic routes is useful.Understanding also makes it possible to recognize

contamination.of the agents by intermediates and by-products.For the reason of effective quality control the

documentation on the

stimulation as well.There are neitherstructural classes for all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nor preferred

reaction types.This implies that practically the whole field of organic and in part also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is covered.a larger number of starting materials and intermediates are more frequently used,and so it

is useful to know the possibilities for their preparation from primary chemicals.For this reason it iscompounds used in synthetic processes leading to an enormous number of agents.For the most part chemicals are

way this is also true for the intermediates based on

aromatic compounds toluene,phenol and chlorobenzene.Further key compounds may be shown in a table which can be useful in tracing cross-relationships in syntheses.In addition to the actual starting materials and intermediates solvents are required both as a reaction

medium and ,for purificationrecrystallization.Frequently used are methanol,ethanol,isopropanol,butanol,acetone,ethyl acetate,benzene,toluene and xylene.To a lesser extent diethyl ether,tetrahydrofuran,glycol ethers,dimethylformamide(DMF)and dimethyl sulphoxide(DMSO)are used in special

制药工程专业简历 篇9

公 司:广州XX天然科技有限公司

行 业: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职 位: 制药工程师兼生产经理

最高学历

 

学 历: 本科

专 业: 化学

学 校:广州大学

自我评价
 
两年多药厂和两年多化妆品厂以来实习,工艺员,主任,制药工程师兼生产经理岗位学习和积累,掌握了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巴布膏剂以及中药提取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流程,操作,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及人员安排和培训
求职意向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目标职能: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化学分析测试员,化工技术应用/化工工程师

工作经验
 

/1--至今:广州XX天然科技有限公司[ 2 年9个月]

所属行业: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工厂 制药工程师兼生产经理

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流程,操作,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能够对产品在试验和生产中技术数据收集和整理,新产品的工艺技术消化试验及产业化工艺放大试生产,具有生产现场的.管理经验和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生产调节,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原辅料的采购,生产计划,生产安排及人员管理,生产现场的管理,7S活动管理

/1--2007 /12:广州XX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1个月]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生产技术部 车间主任

负责颗粒剂,巴布膏剂和中药提取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流程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生产车间的人员及生产现场的管理和生产调节

/4-- /12:广州XX制药公司[ 1 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生产技术部 工艺员

负责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巴布膏剂和中药提取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流程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部的生产计划,调度及成本核算,为托加工的监督

/12--2005 /3:广州XX制药公司[ 3个月]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生产技术部 质量保证部 实习

学习药物制剂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

/1--至今:广州XX天然科技有限公司[ 2 年9个月]

所属行业: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工厂 制药工程师兼生产经理

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流程,操作,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能够对产品在试验和生产中技术数据收集和整理,新产品的工艺技术消化试验及产业化工艺放大试生产,具有生产现场的.管理经验和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生产调节,生产现场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原辅料的采购,生产计划,生产安排及人员管理,生产现场的管理,7S活动管理

/1--2007 /12:广州XX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1个月]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生产技术部 车间主任

负责颗粒剂,巴布膏剂和中药提取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流程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生产车间的人员及生产现场的管理和生产调节

/4-- /12:广州XX制药公司[ 1 年8个月]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生产技术部 工艺员

负责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巴布膏剂和中药提取在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流程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部的生产计划,调度及成本核算,为托加工的监督

/12--2005 /3:广州XX制药公司[ 3个月]

 

所属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生产技术部 质量保证部 实习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10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门实验学科,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随着社会和本学科的高速发展,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逐渐成为决定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的决定因素,所以在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显得日益重要。

传统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采用“注入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只是让学生验证实验结果与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只能学到某些机械性的操作,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实验概念(设计—测试—观察—结果—结论)。这不但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难收到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因此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介绍了几年来在进行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时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自主性和动手能力实行的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

(一)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专业的发展以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增加一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考研和就业竞争力的内容。

以往有机化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上实验课时学生觉得没意思,缺乏做实验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内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首先删减所有验证性实验,保留基本操作,但不是单纯地安排独立的基本操作实验,而是把基本操作融于一个化合物的合成体系中,上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的原料,从一开始就给学生养成产率成本意识,迫使他们不得不认真、主动地思考和对待每一次实验、每一个操作,把实验当成自己的事而不只是为了敷衍老师,混几个学分。其次,增加大量综合性实验,如增加溴代正丁烷的制备、乙酰苯胺的制备,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强化实验操作技能。

(二)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目前我国现行传统的实验教学, 一般遵循“验证理论”、“仪器操作方法训练”的模式,几乎所有的实验都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按照教师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实验的目标。学生完全被老师“扶着走”甚至“拖着走”, 不允许学生按其它实验方法步骤进行。结果教师无形的外力延伸到本应该属于学生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在进行实验课教学时,只在课前利用课外时间讲解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的课前讲解完全取消,把实验完全彻底地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在后续实验课《药物合成实验》和《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我们甚至不给学生指定教材和实验方案,只给一个实验课题,让学生课前自己查阅大量资料,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或与老师讨论制定最佳实验方案。

(三)严格实验考核,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责任感的培养

在以往学生的观念里,实验课是最好混学分的,因为只要学生堂堂到课不缺席,做得好与不好都能混过60分拿到学分,考核不严格也是学生“混”实验而不是“做”实验的主要原因。我在进行有机实验教学时,对学生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个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要求和规定:

1.实验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

(1)预习报告(占20%),由老师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逐一检查给分。包括:实验原理,方法,主要仪器,主要药品的物理常数、规格、用量,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图,实验记录表,注意事项。其中主要药品的物理常数必须自己查阅,因为这有利于学生判断反应终点、分辨产品的位置,便于产品后处理。而注意事项也是必须自己总结的,这是为了强迫学生自己思考一些实验细节问题。

(2)实验操作(占30%),由老师在学生做实验过程中逐一检查给分。

(3)试验结果(占30%),由老师现场监督称量结果并记录,防止学生随意篡改试验结果。

(4)试验报告(占30%)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实验装置图,试验结果与数据处理,讨论与体会。其中“实验装置图”和“讨论与体会”是检查重点,要求学生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结果好坏,产量高低,都必须认真思考,切实找到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教训。

2.强化实验室纪律:

(1)预习报告本和实验报告本必须编号,以端正学生不认真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2)严禁在预习报告本和实验报告本上随意涂改、涂画,防止学生随意篡改试验结果,养成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并规定如果因为笔误不得不修改一些内容,必须在旁边注明修改原因并签字,促使学生培养高度的责任感,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必须负责任。

(3)其它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开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钮扣齐全);男生不准穿拖鞋和背心、短裤进入实验室;女生不准穿高跟鞋进入实验室;不准戴耳机,手机必须振动或关机,等等。

这些严格的要求让学生立刻感到实验的严谨和严肃性,学习态度很端正,实验室秩序井然,学生不再在实验室里闲聊、闲逛。

(四)理论课和动手结合,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在讲授立体化学部分时,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动手能力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减退,导致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强,接受起抽象的理论来普遍非常吃力,所以有些畏难情绪。我就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带领学生用一些生活和工业垃圾(如泡沫塑料)变废为宝自制立体的分子模型,不但节省了开支,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打消了消极害怕的心理,通过感性的认识,大都能正确理解立体化学的理论知识,构架起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是当前教育目标所要求的。在实际进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但只要积极探索,勇于挑战,分步实现改革目标,一个优化的开放式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一定会随着实验教学改革深入而形成。

参考文献:

[1]钱存卫,许玉生,王茂元.高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之探讨[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2).

[2]冯宇华,车喜全,高玉祥.强化基本操作训练,全面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3]孙培培.有机化学及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04,(4).

[4]陈伟,张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1).

[5]李和平,龙晖.改革有机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4).

[6]何晓玲,王永秋,李品华,王敏,晏金灿.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4).

上一篇:民政助理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