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好医患沟通

2024-09-13

如何作好医患沟通(精选8篇)

如何作好医患沟通 篇1

心血管内科:彭超

近期读了骨科江深河老师关于与患者亲身医患沟通的体会,感触颇深!现就自身工作中沟通的体会也作一总结,旨在与大家交流。

我们都知道行医三件宝“药物、话聊、手术刀”。话聊就是沟通,可见沟通也是治疗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内科疾病,很多病种都是不能治愈的,长期需用药物来治疗及预防复发,因此,对于内科医师,我们要有“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沟通理念。有的医师常说:很多患者不是死于所患疾病,而是死于对所患疾病的“无知”。素不知患者的死亡,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医师对患者疾病的认识及沟通的倾向性。一个风险不大的手术,医师把风险说的很大,患者可能就放弃了、吓跑了、最后死亡了,如果医师说有风险,但我们会尽全力降低风险的发生,病人可能就“搏一搏”,最后成功了。相反,一个风险极大的手术,医师说风险不大,“没问题”,结果事以愿违,就会出现医疗纠纷,因此,医患沟通在我们的诊疗工作中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做好医患沟通呢?本人认为做医患沟通前需认真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医师要对患者所患疾病的病理生理、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有充分的认识,做到胸有成竹。只有对患者所患疾病有了充分的认识,我们才能对患者疾病作出“治还是不治”的沟通倾向性建议。能治的病,沟通风险重了,病人家属就放弃了,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医院。不能治的病,沟通风险轻了,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最终也可能造成患者家属心理上巨大的失落感,而诱发医疗纠纷,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医院。

其次,对患者诊断不确切的疾病,要充分询问病史,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作出最大可能性的诊断,并就这些最大可能性的诊断,作选择性的检查,做好为什么我们要作这些检查的原因沟通:一是为了明确诊断,二是为了排除相关疾病,预先沟通做好了,最终检查结果异常与否,患者都能接受“我们尽力了”。但是如果我们不做好沟通,“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患者钱花了,没结果,不理解,最终埋下医疗隐患,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医院。

再次,医患沟通时,我们要了解沟通的对象及其文化知识程度。有的病我们不能全部告诉患者(如癌症),有的情况我们不能全部告诉家属(如隐私)。不了解沟通对象,可能会引发医疗隐患。患者及家属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我们选择沟通的方法,沟通方法的选择,决定沟通的效果。对文化知识水平低的,我们要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就像江深河老师用桌子板凳断腿来比喻骨折,本人用摩托车发动机油管堵塞来比喻冠脉梗塞,不修理断腿,桌凳就不能使用,骨折肢体就失去了功能;不疏通油路,摩托车就不能行驶,心脏就不能跳动。对这类患者,医师不能单纯使用医学术语沟通,否则,患者不能理解,达不到沟通效果,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医院。

最后,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的以某种疾病为主,而是要以人为本。要把患者所患的某种疾病与患者整体联系起来进行沟通,不能将患者比作修机器一样来进行治疗,只在乎一个部位,而不顾及患者整体。如果只注重某个疾病,可能骨折接好了却失去了功能,冠脉开通了却器官衰竭了,最终达不到患者要求,而出现医疗隐患,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医院。

如何作好医患沟通 篇2

1医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医患进入相互了解, 相互信任的开始, 更是医患之间温和相处的开始。医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医患沟通是一种特殊的沟通, 要处理好这种关系, 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医务人员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 掌握沟通的技巧拉近医患距离, 进而达到医务人员的职业追求和为患者诊治疾病的双重目的。医务工作者在门诊、急诊抢救、出诊巡诊和送院校转诊和值班工作中, 在对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 提出治疗方案, 实施有效的治疗过程中, 都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人际交流和沟通。医患沟通的前提是信任, 而娴熟的操作技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获得信任的重要条件。这就需要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 以赢得患者的信任, 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条件。

2医务人员应掌握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2.1 掌握沟通技巧

恰当的称呼是沟通的起点, 医务人员对患者恰当的称呼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 称呼要因人而异, 要使每一位患者感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和关爱, 可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职务采用恰当的称呼, 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 感到亲切和温暖, 虽然患者身份有差异, 地位有高低, 但是在人格上应该平等, 在处理急诊患者时, 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应表示急切的紧迫感、积极地救治, 语言要文雅, 避免产生生硬难以接受、消极、怠慢、不重视感。措词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语, 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 掌握好尺度恰到好处的表达想法即可。正确的使用语言做好解释工作,

2.2 体察患者的心理活动

充分了解沟通对象的心理特点, 紧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活动, 进行和谐的沟通。有效沟通取决于患者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生活背景和修养水平素质高低、年龄的大小和性格特征, 从患者的语言和行为特点中去体察其心理活动并灵活选择沟通方式。特别是老年患者应倍加关心, 格外尊重, 多与其交谈并专心倾听, 耐心的回答与解释, 对与疾病无关的话题也要表示理解和认同, 语速要慢, 声音可适当放大。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 要适当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 在特殊情况下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次安慰的握手会使患者倍感亲切和温馨, 改变心理状态和行为, 消除其紧张、焦虑悲观和抑郁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提高法律素养

医务人员要学法懂法, 了解患者的医疗权、自主权知情权、保密权隐私权和生命健康权, 保障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医务人员要注意提高个人的修养和业务技术水平

精湛的医术是构成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医务人员只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不够的, 还应具备高超的医疗水平, 包括具备较好的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服务于患者, 才能保证患者的治愈率, 才能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从而减少医患纠纷。而过硬的专业技术, 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不断学习新技术, 掌握国内外医学发展的新动向, 做医学领域的领军人。不断地加强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 掌握沟通的艺术, 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的环境。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 勿大声呵斥、简单粗鲁、敷衍了事。医护人员如能和患者沟通的非常融洽, 不但可为治疗疾病提供信息, 促进疾病的好转, 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 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2]。

关键词:医患沟通,院前急救

参考文献

[1]马红艳, 史蓓.重视医患沟通减少医疗纠纷[J].国际医药导报, 2006, 12 (23) :91.

如何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初探 篇3

关键词:医学生;医患关系;医患沟通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健康和就医权利越来越重视,患者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也逐步增强。在目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下,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被提上日程,成为各级医疗单位解决医患纠纷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作为未来的医生,医学生不但应该具有全面完善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临床工作,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基于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須把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一、医患沟通的内涵

医患沟通(Doctor一patient communication),主要指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作为主导,就患者病因、诊断、恢复等相关问题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达到医患双方互相信任和尊重的和谐的医疗关系。

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暴力伤医案件频发,使得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严重受挫。根据相关调查显示,以前相当热门的医学行业,现在却不再被热捧,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和医学毕业生甚至放弃临床工作的机会,导致医学行业人才流失。如果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

1.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符合当代高等医学教育的要求

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鉴定委员会(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on Graduate Me-dical Edueation,ACGME)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得出医学生应该同时具有六方面的医学素养,其中就包括医患沟通能力。无独有偶,我国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在2008年9月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文件明确规定,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除了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都特别重视。

2.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

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需要全面、真实的病史作为基础。而如何获得患者全面的病史,就需要医务工作者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这个过程就是考验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沟通能力的过程。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才能与患者建立互相尊重、信任的合作关系,也就能采集到可靠、全面的疾病史。

另外,如果在校的医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掌握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这样在毕业前的临床实习期,医学生就能够很好地利用实习期,学习积累临床经验,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做准备。

3.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频率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曾指出“中国医生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最近几年,中国医患纠纷和暴力伤医事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各路媒体纷纷发文,呼吁国家出台相应政策,结束临床医务工作者面临暴力威胁的局面。据调查,由于医患沟通不畅所导致的医患纠纷高达60%左右。然而,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都把培养学生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放在首位,忽视了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以学生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缺乏与患者的沟通技能,从而增加了医患纠纷发生的可能性。高等医学院校重视和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降低学生执业后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

1.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加强

医生有三件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这就很好地说明了医者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医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患者,有患者平等交流沟通,真正为患者服务。

2.医学生思维方式需转变

传统的医生和患者的医疗关系是上对下的权威关系,一切“以医为尊”。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医患关系已转变为“以患为尊”。医学生要迅速转变思维方式,尊重、同情患者,耐心地听其诉说,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以便于后期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3.学校开设医患沟通相关教育课程。国外大部分医学院都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比较重视,所以几乎都开设有医患沟通教育类的课程。相比较而言,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仅有的几所试点院校也只是开设了《医患都同学》等课程,而且还是选修课,课程性质多为考查课,课时一般也较少。

4.医学生实习前教育需加强。医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临床情况几乎不了解。所以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实习前,高等医学院校应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如医生职业道德规范、医疗法律法规、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医患沟通技巧等,使学生明白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形势,增强其与患者的沟通意识,用专业的知识和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自己,尽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5.临床实习期间,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几乎每天都会和病人接触。这样对提高其诊断治疗能力有直接的帮助,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可贵的与患者直接沟通的机会,对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十分有利。

6.制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考核制度

实习期结束,学院除了对实习生进行相关的基础专业课考查外,还应对其医患沟通能力进行一定的考察。可以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进行笔试或是面试。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的测评,旨在督促医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鞭策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除了努力提升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不断提高其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和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总之,高等医学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认识到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培养其医患沟通技巧和能力,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全面的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出贡献。(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迟盼盼.医学生医德教育困境及对策[C].吉林大学,2013.

[2]丁玉宝.和谐社会视野下医患关系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13.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篇4

崇左市人民医院 王文权

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医疗纠纷时常发生。一方面,患者和家属怨声载道,抱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付出高额的医疗费却得不到应得的服务,甚至损害了自身利益;而另一方面,医生和医院叫苦连天,努力地为患者服务却得不到相应的尊重,还要面对各种压力,有可能被患者投诉、打骂、“医闹”,甚至被伤害、打死。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信任度也很低。虽然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很多,但医患沟通不当是一个主要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技能之一,以下谈谈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认清医患沟通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

1、不予沟通 一些医护人员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无认识或认识不足,忙于具体的诊疗操作或医疗文案的书写,不愿花费时间对患者进行解释,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预后、目前采取的诊疗措施、目的和意义不甚了解,有的患者到出院还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同时难以在心理上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因此,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及并发症,即使是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患方也无法接受从而导致医疗投诉或纠纷。

2、不及时沟通 医护人员虽有一定的沟通意识,但沟通不及时,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往往在医疗风险已经出现时才与患方沟通,造成患方的不理解或拒绝接受现实,从而引发医疗投诉或纠纷。

3、夸大疗效及对不良预后估计不足 医疗卫生行业是高风险行

业,它具有技术水平要求高,面临医疗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后果严重等特点。目前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与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之间还存在巨大差距,同时社会对医疗行为的特殊性缺乏应有的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在向患者交待疗效及预后时更应客观,切忌为了取得患者的信任而夸大疗效,导致患者对医疗行为的期望值过高,一旦结果与期望不符时引发纠纷。

4、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由于各个医疗单位的条件不同以及疾病发展各个阶段的特殊性,不同的医疗单位及医护人员对同一患者的处臵方案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抱审慎、客观的态度。部分医护人员由于个人修养及职业道德上存在问题,在与患方谈话中为显示自己的能力,随意评价他人的诊疗,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使患者对前期治疗的医疗单位及医护人员个人产生不满,从而引发投诉/纠纷。

5、解释内容前后不一 医疗行为是集体实施的过程,它需要多方协作,患者最终接受的是这种协作的结果。这就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在向患者做解释说明时,保持内容的相对一致。而有的医护人员,不了解这种协作的重要性,在未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的情况下,仅凭了解的片面依据,不经集体讨论,擅自向患者做出诊断及治疗建议,就可能出现多名医师诊查,说法前后不一的情况,使患者对诊疗的产生怀疑,甚至引发投诉/纠纷。

6、语言表达能力差 部分医护人员尚未完全转变服务观念,受传统的患者“求医”模式的影响,在与病人沟通时用居高临下的态度说话,语言简单甚至粗暴,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反感,影响沟通效果。

有的医护人员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及技巧欠佳,在与患者沟通时,概念模棱两可,内容不清,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怀疑,亦为医疗纠纷的发生留下隐患。

二、掌握有效的医患沟通技能

1、要学会换位思考 对待每一个患者我们都要先设想如果患者是我,我想要得到怎样的服务,我想医生应该怎样对我等等。换位思考可以更好地位病人考虑,才能在诊疗过程和沟通中取得病人的信任,对待病人就有耐心,才能做到科学的诊断及合理、安全、有效的进行检查、治疗。

2、学会尊重 尊重是做人最根本的一个礼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疾病面前亦是人人平等,不分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都一视同仁。病人是有疾病的人,病人来看病,我们就不能只看病不看人,看人就是尊重病人,不单要看病还要了解并尽量解决病人的感受、需求等疾病外的心理要求。只有尊重病人,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才能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3、要学会倾听 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患者看医生,首先是要诉说病情,而医生倾听,也是要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如果医生不认真倾听,那就收集不到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有可能就会造成诊疗失误。患者对不认真倾听的医生亦容易产生不信任,会导致患者诉说的病历资料不全,或不配合诊疗工作,甚至认为医生不负责任。因此,作为医生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掌握患者的病历资料,还要了解患者的感受和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能抚平患者的心理创伤。当然,倾听不是死听,听的时候要认

真、仔细、耐心地听,配合一些肢体语言(如点头),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提问。

4、要学会说 说是向患者提问、介绍、解答,还有聊天。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医务人员都存在不足的现象,人员不足会导致工作量的增加,工作量的增加又会导致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时间减少,沟通时间减少有可能导致沟通无效或效果差。那么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有效地沟通,学会说就显得非常重要。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整个诊疗过程中都少不了要向患者提问,提问亦要有技巧。首先医生要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和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对患者的诉说要有整体的概念,善于发现问题,对患者诉说不到位的地方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收集到患者完整的病历资料。其次,在诊疗过程中要提问患者的要求、患者对诊疗的意见和建议。介绍包括介绍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诊疗环境、健康教育、住院和出院的注意事项等,其中介绍患者的病情、诊疗方案最为重要。介绍时首先要注意介绍的对象,最好是向患者本人或直系亲属介绍。第二,要注意介绍的时机,原则是及时,特别是危重患者、出现并发症后、改变诊疗方案时必须及时介绍。第三,要注意介绍的态度,必须要态度诚恳、实事求是,不能夸大病情和治疗效果,介绍的语气要温和,语调要平稳,尽量少用患者听不懂的专业术语。第四,要注意介绍的方式方法,原则是多说几句、多说几次,尽量要介绍详细,多介绍几次。一般入院后1小时内由接诊医生介绍一次,入院3天内由主管医生介绍一次,出院前1天有主管医生介绍一次。病情变化随时介绍。第五,要注意介绍的内容,包括实际病情、诊疗方案、预后转归、医疗费用、心理慰藉、健康指导等,并非每次沟通都要介绍全部内容,而要有针对性。非管床医生介绍时要注意不了解的不要盲目介绍,避免两次介绍结果不同。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患者隐私的泄漏。第六,要注意介绍的结果,介绍后要问一问患者是否明白、理解,是否同意诊疗方案,还有何要求、意见和建议等。在诊疗过程中患者肯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解答,解答时要做到及时、真实、耐心、诚恳解答,解除患者的忧虑。患者亦是社会中的一员,不单有疾病的表现,还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心理要求,因此,一个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疾病,还要抚平患者的心灵创伤,聊天是了解患者心理要求、抚平患者心灵创伤的重要手段。聊天的内容主要是诊疗以外的内容,像一对无话不谈的朋友、亲戚在聊天,重点关注患者的要求、压力、困难,帮助患者解除压力和困难,对疾病的诊疗有很大地帮助,亦可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感激。

5、要学会团结协作 医院是一个整体,科室亦是一个整体,因此,就注定科室与科室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都必须团结一致、协同作战一起诊治患者,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或纠纷。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应该知道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一个患者在医院的诊治过程中,碰到的不可能仅仅一个医务人员,患者要面对很多个医务人员,就意味着患者的诊疗需要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医生要永远记住患者是你的,也是别人的,不团结协作,只会拿石头砸自己的脚,受害的肯定有自己的份。沟通亦需要协作,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要注意不能为了提高自己而贬低别人,对别人的诊疗指手画脚,甚至在患者面前说三道四,这是最容易患者的不满,特别是上级医生不能再患者面前说这个不对,说那个不好,应该如何如何等等。切记不要在病床前讨论病例。由于每个人掌握的知识不同、理解的程度不同,对诊疗方案有不同的意见是很常见的,但不同的意见不能同时告知患者,应该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最后形成统一的意见,由管床医生或科主任向患者解释,有不同意见的医生不能再向患者解释,患者问起时亦要将科室的统一意见向患者解释。

如何作好医患沟通 篇5

A、预防为主的沟通 B、变换沟通者 C、书面沟通 D、上级医生单独沟通

2、倾听时的身体语言不包括()。

A、微笑 B、点头 C、向前倾 D、眼神回避

3、沟通的基础是()。

A、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分析问题

B、注意患者家属心情因素、状态、了解其心态—求生欲—焦虑—获知欲-期望值-信任危机—预后承受力

C、真诚、信任;态度、仔细、关心;自我保护 D、以上都是

4、医患沟通与交流的原则不包括()。

A、以人为本原则 B、平等和尊重原则 C、计划性原则 D、诚信和换位原则

5、关于沟通时自我检测的四个法则和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人必须知道为什么说 B、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C、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 D、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6、下列哪项不是沟通障碍的因素()。

A、医生缺乏自信,知识和信息掌握不够;没有重点或条理不清楚 B、过度自我为中心;没有理解他人的需求;只顾表达自己的看法,没有注重倾或只听自己想听的

C、未换位思考,忽略别人的需求;不信任对方 D、采用开放式谈话;不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7、下列关于医患沟通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效倾听;善于引导病人谈话 B、多采用闭合式谈话;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C、注意沟通的完整性,重视患者反馈信息;处理好谈话中的沉默 D、善于使用积极的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言语

8、医患沟通时,下列哪项是不需要医生特别留意的()。

A、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 B、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 C、留意家属的语言及情绪状态 D、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9、医患沟通需掌握的情况包括()。

A、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 B、医疗费用情况

C、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 D、以上都是

10、沟通的要素包括()。

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强医患沟通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方法 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增强医患沟通意识,提高医患沟通技能;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全方位沟通;突出重点病例与重点环节的医患沟通。结果 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增强了医生的沟通意识,提高了沟通技能,医生能够积极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缓和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尤其是通过加强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与沟通意识,不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强化医患沟通技能训练,不断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突出重点沟通等实践,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价值。

关键词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技巧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

1.增进医患信任

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劳累,竞争激烈,还要承受一定职业风险,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医生也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决定了医疗活动中医患角色的不对称,特别在医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拥有上优劣势明显。同样,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些优劣势和差异要求影响了医患沟通。为此,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3.尊重医学科学

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决不能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患者应充分信任医务人员,决不能隐瞒与病情有关的情况,或故意刁难医生。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等,并非是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而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和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完全属于意外情况的。医疗意外的不可预见性,有时可能导致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期望值之间出现偏差。如现行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其术中死亡率是1%,尽管这种不幸的发生率不高,但对于某一患者而言,一旦遇上就是100%。医学损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可逆性,一旦患者或家属对此种情况不能理解,不能以科学的、理智的态度看待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进程,无疑会迁怒于医生,引发医患矛盾。同时,医生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自主权,让病人获取更多的医学信息,给病人更多的自主的机会,这是未来医患关系的立足点。

4.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把握经验,认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5.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自己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作为医务人员,要使病人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医务人员要有一颗爱心。医生是以解除病人疾苦为职业的,必须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必须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病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医患互信,尊重患者,体贴患者,关爱患者,对病人进行人性化关怀;并注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医疗纠纷。

6.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医患沟通教育,增强医患沟通意识,提高医患沟通技能;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实施全方位沟通;突出重点病例与重点环节的医患沟通,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增强了医生的沟通意识,提高了沟通技能,医生能够积极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缓和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加强医患沟通尤其是通过加强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与沟通意识,不断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强化医患沟通技能训练,不断完善医患沟通制度,突出重点沟通等实践,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效价值。

作为医患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互相尊重是一个重要前提,当我们呼吁医德医风的改进的同时,也呼吁患者对医务人员这个特定职业的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坚信,只要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患者三方携手共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能实现。

参考文献:《医学伦理学》 云南科技出版社

如何培养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篇7

1 口腔医学生进行诊疗和沟通能力现状

长期以来, 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主要借鉴前苏联医学教育的模式, 这种模式只注重医学生专业知识的灌输、职业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包括医患沟通能力与服务理念的培养[2]。因为沟通能力相对较弱, 部分医学生在接诊患者时往往信心不足, 甚至出现胆怯、拘谨、紧张、焦虑等表现, 又由于多数患者对年轻大夫缺乏信任, 沟通时难免充满怀疑、挑剔甚至故意刁难。而医学生又缺乏应对策略, 导致患者及其家属不能很好的配合, 医学生不能获得所需的全面信息, 无法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想法、对医生的期望和需求。

2 培养口腔医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较弱, 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也不强, 使得近年来医患纠纷中涉及医学生的比例从无到有, 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这给医院、带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很大压力, 同时对临床实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应该说, 其中多数纠纷是构不成医疗事故的, 通过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因此, 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口腔医学生极为重要。口腔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口腔临床实习医疗质量、减少和防范部分医疗纠纷的迫切需要。

3 培养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

3.1 开设专门医患沟通课程

医患沟通是医生与患者之间针对疾病的状况、发展、治疗及预后等情况进行的交流, 由于医患双方对疾病的认识、预期治疗效果等多存在差异, 因此, 充分而有效的沟通尤为重要。沟通是一门语言艺术, 沟通能力需要学习和培养。

在西方国家, 医学院校中的医患沟通技能教育已开展了很多年, 他们非常重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通过开设专门的医患沟通系列课程, 来传授医患沟通的知识和技能。在我国,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培养教育还仅仅是专注于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未受到足够重视。当前的口腔医学院校多数未开设过专门的医患沟通教育课程。因此, 要培养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各口腔医学院校必须先要对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 把医患沟通教育列入教育教学体系, 开设专门的医患沟通教育课程。

3.2 在原有的口腔专业课程中, 增加医患沟通的案例内容

大多数口腔医学生都有个特点, 非常重视口腔专业课的学习, 对临床案例兴趣浓厚, 而常常忽视与专业关联不紧密的课程。在原有的口腔专业课程中, 适当增加医患沟通的案例内容, 既能增加学生听课兴趣, 又能提高学生对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以案例为基础, 就此提出相关问题, 然后让同学自行讨论、提问, 最后再进行总结, 针对医患沟通中应注意的原则、方法和技巧逐条进行解释说明, 使学生参与其中, 动脑思考, 加深理解, 更好地学习医患沟通。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要加强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仅仅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 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为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构建载体[3]。如邀请知名的口腔临床专家来讲座, 用一些实例教给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解答医学生的困惑;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医患门诊小品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如在爱牙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 为小区居民做免费口腔检查。这些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课外生活, 又增加了与患者或大众的沟通接触机会, 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

3.4 临床带教中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进入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后, 开始真正接触患者。他们多数会把精力集中在对疾病的如何诊断和治疗中, 而忽视医患沟通的过程。因此, 临床带教老师要给学生以正确的方向性引导。首先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也是一门学问, 需要学习和研究, 使之认识到一个好医生不仅仅是有精湛的医术, 更要有好的职业操守, 善于与患者交流沟通。沟通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患者嘘寒问暖, 还包括细致地问诊与医嘱等等。如随时观察患者的情绪, 照顾患者的求医心理, 有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讲诉, 细致地向患者解释病情, 用通俗的语言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其次, 我们的带教老师要做好表率。提高工作责任心, 严格要求自己, 恪守医疗道德,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带教老师在与患者沟通时, 交流沟通要条理有序, 言谈举止大方, 语言通俗易懂。最后, 带教老师应多给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并事先给予学生提示, 告诉学生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应注意什么、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目前, 医患矛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医患之间沟通不足是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口腔医学生是未来口腔医生的主力军, 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口腔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全面提高素质能力, 使其通过临床学习与实践, 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 进而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摘要:医患矛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医患之间沟通不足是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口腔医学生是未来口腔医生的主力军, 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能力, 应注意从开设专门医患沟通课程、在原有的口腔专业课程中增加医患沟通的案例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在临床带教中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着手培养医患沟通能力, 这是医患纠纷减少的重要保证, 也是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陆冬良, 王福忠, 姜志高, 等.医疗诚信缺失的调查与剖析[J].实用医药杂志, 2004, 21 (9) :860-862.

[2]杜舟, 黄萍.关于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3) :58-59.

搞好医患沟通,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篇8

【摘要】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医患沟通,能有效的缓解医患紧张的情况,使患者满意,医护人员安心工作,医院得以发展。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医护人员为患者解除痛苦,捍卫生命,患者往往怀着感恩的心态对待医护人员。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这种现状如不尽快改善,势必将影响医院的发展。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1 媒体的因素:医护人员与患者本应是站在同一战线,一起对待共同的敌人——疾病,媒体报道,把医护人员与患者划成对立的两面,对医患之间用《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来处理,放大了医护人员的丑陋现象,负面舆论较多[1]。非典期间把医护人员奉为“白衣天使”,非典过后,立即把医护人员贬为“白眼狼”,过分宣扬患者是弱势群体,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院举证倒置证明自己无过错可见一斑,把护理人员说成是“打发”护士:只会打针、发药,护理人员的劳动不被尊重。

1.2 政府的因素: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较快,但忽略了医疗的发展,医院的财政拨款不到位,居民医疗支出较多,失业人员较多,医疗费用升高,患者积怨较多,很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生病后情绪低落,矛盾直接指向医护人员。医疗资源的缺乏,使医护人员面对众多的患者,不能一一仔细检查、询问、回答,导致患者不满。

1.3 患者因素: 患者对医疗水平要求增高,知情同意、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都比预期要高,认为只要交了钱,就应该把病治好,不尊重医学科学,人为的加剧医患矛盾。

1.4 医护人员的因素

1.4.1 观念陈旧,服务意识差。现在患者卫生知识增强,对医护人员要求增高。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医护人员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忽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 

1.4.2 工作量大,待遇低,社会不认可。各医院医护人员缺乏,使医护人员疲于常规工作,对患者缺乏了解,导致患者不满,容易诱发矛盾。媒体的负面报道,也极大的挫伤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缺乏沟通的主动性。

1.5 社会的因素: 诚信危机的出现,使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医患之间本是性命相托的特殊关系,诚信危机使本应有的信任缺失,双方不能坦诚交流[1]。医院和学校只重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患者为中心还只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人性化服务。

1.6 未建立公平有效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和医患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要想富,闹大夫”,“想捞钱,告医院”,已成为某些人挣钱的渠道,医院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

签于上述因素,在医患之间已出现很深的沟壑,从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来看,两者之间缺少有效沟通是主要原因,医护人员觉得为患者治疗已尽心尽力,患者觉得医护人员只认钱不负责,这种现象应早日消除,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医学科学的发展,使患者的身心能得到全面恢复。

2 有效的沟通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关键

2.1 沟通的时间与内容。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包括病情的发展、入院后的治疗、费用的支出、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选择沟通的最佳时机。利用查房、治疗、操作前后,多数患者对治疗操作有恐惧心理,此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良好的语言胜似灵丹妙药。掌握语言的艺术性,保持热情的态度,运用语言、药物和手术刀三样法宝,给患者以鼓励和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1 适时保持微笑。“微笑”是人际沟通中的“润滑剂”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不管是赞许、鼓励的微笑,还是坚定、自信的微笑,或是亲切、温馨的微笑,对患者来说,是任何药物都代替不了的精神力量。

2.2.2 学会倾听。患者到医院,总有许多的疑问,医护人员需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并从中找到与患者沟通的切入点。

2.2.3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疾病种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避免用生硬的医学术语,让患者及家属明白、理解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

2.3 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为患者及家属着想,帮助患者选择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案,即使出现小小的失误,患者及家属也会理解。

2.4 多用鼓励、肯定的语言。肯定患者及家属的做法,更会赢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患者心情会很好,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

2.5 把患者当成社会人。理解病人因疾病造成的身心疲惫,关心体贴患者及家属,体谅病人及家属偶然的过激行为。

2.6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充分履行告知义务[2]。

2.7 注意加强医患沟通方面的学习。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养,提高文化修养、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真正学会与患者沟通。 

3 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社会各方做出努力

3.1 医疗财政支出增加,医疗资源丰富,不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使人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障。

3.2 媒体的客观报道,不再把医护人员与患者树成对立面。客观分析医患矛盾,指导公众理性就医。

3.3 患者医学文化水平提高,不再要求医护人员“确保平安”、“一定治愈”,客观评价治疗过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医护人员的人格和劳动。

3.4 重视预防保健,对社区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3.5 医护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诊治水平;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3.6 医患之间诚信危机不再出现,形成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

3.7 建立有效的机制,公平处理医患纠纷,切实保证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和医疗安全。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医护人员、患者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逐步营造和谐温暖的医患关系。让我们携手共进,和谐共存,共同享受身心健康带来的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 肖传实,李荣山.实用医患沟通技巧[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83-110

[2] 徐铭,李红霞.护患纠纷35起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114

上一篇:公安工作队伍建设下一篇:共同体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