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中华少年

2024-06-29

一小中华少年(通用8篇)

一小中华少年 篇1

——澄城县城关一小申报书香校园典型材料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温总理曾说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创造一个热爱读书的社会。每个人都学会读书,才能更多地了解经典、传承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人类伟大的思想都在每一个时代的经典之中,并通过阅读传承下来的,阅读这些书就意味着跨越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我们学校以“诵读经典、滋润心灵”为主题,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通过创设浓厚的读书环境与氛围,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培养师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伴随人终身的生活方式,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奠定基础。

一、积极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师生的精神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优化阅读环境,让生活弥漫书香气息是我们的追求,我们以建设校园文化为重点,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优化的阅读环境。

1、优化图书室的软硬件装备。加大投入建设图书室,购买图书,创建全天候开放的阅览室,优化图书室管理,让图书室成为学生阅读建设的“主阵地”。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室,让学生在网上遨游,拓展阅读的量,汲取现代文化的滋养。

2、建设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徜徉我们校园,处处洋溢着浓浓书香:校园走廊上意蕴深长的名句、古诗,让学生时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时刻提醒孩子读书;校园里的长廊、草坪,绿树,花坛都是一个无声的阅读广场;书香班级的营造,进一步开发了读书氛围,加强了班级文化建设。我校班级文化建设做到了“三个统一,一个特色”。一是统一教室门口的班级牌,二是统一的教室布置,三是统一图书柜。一个特色:就是教室的墙面、黑板报有自己的班级特色。让学生在浸润在墨香、书香里;让学生感受阅读、快乐阅读的轻松。

二、引领阅读,让学生书山有路。

1、建立组织,让阅读有引领。

对阅读只是一般的号召是不行的,怎样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是及为重要的为此,我们成立了书香班级领导小组、读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教师的QQ群,权小燕校长亲自挂帅,起着引领与示范的作用。各班成立了“小书虫读书小组”“小作家读书小组”,每一个组有自己的活动宣言。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监督,效果很好。

2、设立课程,让阅读有时间。

为了保障阅读时间,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一是落实《国学经典》课程,《国学经典》教材进课堂,做到师资、教材、课时三落实;二坚持每天晨读、课前诵读国学经典,校内设置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国学内容,方便学生诵读;三是改革作息铃声,以国学内容制作个性化作息铃声,对学生进行国学渗透;四是开发国学校本教材,把国学内容、家乡文化、家乡故事等内容融入国学教育,从道德、礼仪、文化、风俗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五是建设国学传统校园文化,在校园过道、班级文化阵地张贴国学经典内容,营造国学氛围。国学经典诵读已深入人心,成为学校读书活动重要内容。我们还在校本课程中设立了大阅读课,每周一节。阅读课我们又分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交流课、读物推荐课等多种形式。在这一节课当中,我们的教师或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或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是与学生共同赏析一本书。在阅读课当中,学生要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平均每个学期不少于五本,在老是和学生中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沙龙活动,确保了师生读书有时间,交流有平台。

3、言传身教,让阅读有指导。

一所学校,教师要读书,校长必须读书。我们的李校长是省骨干教师,是一位专业性很强而且又是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校长。她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坚持读书却一点也不松懈。在她自己的教育博客上,就“教学反思”这一个话题,就连续写了五篇文章。她广博多学,读书始终走在我们的前面!为了教师的全员参与,我们还是运用了一些行政手段,例如将读书检查记入绩效考核,定期给予表彰;规定每周五最后一节课作为教师的学习时间。学习的内容:一是请专家作专题报告;二是让在外面学习的老师回来做讲座;三是听教师的读书体会;四是老师的听课外阅读展示课和阅读欣赏课。为老师的学习提供了交流平台,为教师的互助合作,打造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时间。我校还成立了教师QQ群,群促进了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交流与进步,让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

5、好书推荐,让阅读有方向。

引导孩子们有方向的阅读,让孩子们知道那些书可以读。每年学校会推荐一些好书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学校读书节上,我们给学生推荐了下面的一些书籍; 一、二年级:

推荐杂志:《小溪流 作文画刊》、《儿童故事画报》、《少年号角》、《智力大王》

推荐书籍:《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逃家小兔》、《小猪唏哩呼噜》、《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笨笨猪》、《鼠小弟的小背心》、《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爱心树》 三、四年级:

推荐杂志:《小溪流 故事作文》、《世界儿童 童话版》、《自然探秘.动植物海洋版》、《我爱写作文》、《小学生阅读》

推荐书籍:《长袜子皮皮》、《窗边的小豆豆》、《鼹鼠的月亮河》、《帅狗杜明尼克》、《我要做个好孩子》、《爱的教育》、《我的妈妈是精灵》、《西游记》 五、六年级:

推荐杂志:《课堂内外》、《少年电脑世界》、《发现号.趣味百科》、《故事宝库》《快乐读写》、《小读者》

推荐书籍:《草房子》、《青铜葵花》、《乌丢丢的奇遇记》、《夏洛的网》、《马燕日记》、《最后一头战象》、《水浒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6、建立班级图书角,让阅读有保障。

班级图书角的书,一部分是学校图书室提供的,一部分是学生自己带的书。学生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调配下自由购买,做到了每个班都有推荐的书目,让好书在班级间漂流,让学生能花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里建立自己的藏书架。

7、写读书感倾诉阅读的心情。

读书之后写感受,能倾诉阅读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读后能写,首先教会学生怎么样写读后感:(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突出一个“简”字。(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3)围绕观点讲道理和感受;

三、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在学校中,最值得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无书卷之气,自然难以厚积薄发领悟学科之妙趣要义,自然难以游刃有余体验课堂教学之酣畅淋漓”。通过读书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在全体教师中掀起读书高潮,不断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建设一支热爱读书、酷爱学习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号召全体教师做与书为伴的教师。

1、围绕教师读书,着重开展三方面的活动。(1)书香校园行动党员篇——“读书先锋队”活动。突出党员在读书活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个党员就是一面读书旗帜的示范氛围。(2)书香校园行动年段篇——“读书大本营”活动。突出年段在读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在阅读中研究,在研究中阅读的研究氛围。(3)书香校园行动群团篇——“读书俱乐部”活动。突出读书活动的群众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大力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努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活动氛围,2、落实保障机制,为教师读书活动提供优质服务。(1)图书推荐。为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先后推荐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赞可夫的《和教师的对话》、周泓的《赏识你的孩子》等书籍。(2)成果展示。如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典型事迹宣讲,读书情况汇总公布等。(3)表彰奖励。建立“一补二评三赠”机制。一是补助教师报刊征订费;二是评比书香行动优秀教师和教师书香家庭;三是向教师赠送图书,赠送购书券,赠送阅读卡。(4)寒暑假读书活动。利用这段时间,要求教师沉下心来,好好读点书,读点经典的东西,这既是专业成长的需要,也应该是我们追求和引领的一种时尚。同时,仿效古人,“不动笔墨不读书”,写点读书笔记,谈点读书感想。(5)开展好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过一个节(读书节)”活动。“同读一本书”的基本书目是——《中华古诗词诵读》。“同背一首诗”则由各班级自行确定诵读诗歌,确保“每周一首”。“同过一个节(读书节)”活动,我们将“读书节”活动的时间跨度定为一个月,组织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6)进一步确立大语文教育观,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联系通道。结合语文课等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而且,在备课中必须予以体现。(7)开展教师“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活动。经典诵读活动是我校教师读书传统活动之一,通过经典诵读活动,既能提高教师文学素养,又能传承中华文化,陶冶情操。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师参加省市经典诵读比赛,1人活动省级二等奖,3人次活动市级一等奖,2人分别获得市二、三等奖。

四、扎实开展学生读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在营造书香校园中,我们注重整合各种教育功能,从各个方面立体推进,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作用,真正地让阅读与学生终身为伴。

(1)经典美文诵读比赛。我校先后举行了《唐诗三百首》《人之规》《弟子规》等经典美文诵读活动。为了便于学生阅读,我校特将这些书籍编印成册,发到每位学生手中,班主任老师每天早读带领学生诵读,午读时间让学生背诵,然后在四至六年级选出诵读测试员,让他们对各班学生进行测试,评选出诵读之星和诵读优秀班级。(2)学生读书成果展示。手抄报、书签、学生优秀习作、诗配画、认字粘贴画等等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3)读书征文比赛,如读《古徵神韵》成文比赛;读《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比赛;读《雷锋故事》征文比赛;读《恰同学少年》征文比赛;读《文明礼仪故事》征文比赛;“我家的读书故事”征文比赛。

(4)家庭亲子诵读展示。学校每学年开展一次班级亲子诵读比赛,全校组织评委进行评选,评出奖项。

(5)学生读书演讲比赛。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演讲活动,如读《雷锋故事》演讲赛,读《恰同学少年》演讲赛,读《文明礼仪故事》演讲赛。

(6)跳蚤书市。学校在高年级开展红领巾跳蚤书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图书交易和交换,扩展阅读途径。

(7)读书节。每年11月份是我们学校的读书节。在读书节里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家长读书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家长的读书热情,提高师生、家长的人文素养,营造浓浓的书香校园。(8)开展综合性实践积累活动。我们将书香校园假设与学生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各学科开展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通过动手、动脑、查找资料等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五、长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通过共读,可以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我校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以来,积极发动广大家长参与活动。学校印发了给全校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我校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意义、做法,调动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请父母亲与学生一起共读一本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共享读书乐趣。我们在家长会上还组织家长学习了《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如何在家里指导孩子阅读》,让家长能有效的的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学校还要求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读书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六、定期评价,让阅读展硕果。

学校建立了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读书之星、书香教师的评价制度。学校制作了“书香班级”流动牌,每个学期期中评选一次,看那个班读的书多,活动组织的多,教室布置的漂亮;读书之星是由班上的同学推选出来的,每个月评选一次,我们将读书之星的照片统一挂在教室门口,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书香家庭每一年评选一次,书香家庭由书香班级的班主任推荐,出示家庭读书的材料后,由书香校园领导小组评定,学校召集家长集体颁发证书、赠送书籍。书香教师评比每年一次,根据教师发表的读书笔记数量和阅读书籍笔记次数多少,由书香校园领导小组评定。截止目前,有100多名学生获得过读书之星的称号,有12各班级获得过书香班级称号,有10名教师获得过书香教师称号,有25个家庭获得过书香家庭的称号。

实践证明,我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突破口,有力促进了学科教学,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综合素质获得和谐发展,良好习惯逐渐养成。

一小中华少年 篇2

一、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支撑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基因。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预言文化的根脉“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青少年从他们诞生的第一天起,幼小的心灵上已经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因,预防和抵制不良文化侵蚀的抗体。这种精神基因打上传统文化烙印,成为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和标识。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成长时期,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在父母的家教、家风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经过学校系统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就如同播下的种子一样,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抽芽、开花、结果,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之成长为一个拥有中国心、敢于担当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然而,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时时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当他们感到心理烦躁、思想苦闷时,往往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沟通对象,只能依赖微信、QQ群在同伴中交流、宣泄,有时就会与家长、学校、社会产生隔膜,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其实,改革开放以来,“90后”、“00后”青少年学生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变化了的成长环境,更新教育理念,贴近学生实际,倾听他们的成长需求,尽心尽力地呵护其成长,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的疑惑,激活其心中的精神基因,引导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找回民族精神的根基,确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影响人,人改变环境。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校内外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远比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力要大。从校内成长环境看,追溯近代学校强调知识论和工具论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来,对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教育实践表明,教育功利化导致高考指挥棒影响下的不良教育生态,而这恰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器合一”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就是要求培养青少年学生注重做人、讲究礼仪、养成良好的道德,其核心是怎样做人的问题。东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应相互包容、取长补短,而不能“取形遗神”。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即使在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内容占了相当的比例,但还不如我国台湾地区课本中的比例高。更为纠结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背诵唐诗宋词、经典古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并非在学懂弄清基础上记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故而一旦考试结束,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难以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的正能量。

从外部成长环境来看,学生面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必定会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产生极其复杂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健康、先进文化的积极影响,也有冲破道德底线的淫秽、粗俗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学生通过各类社会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使学生真假难辨、美丑不分,这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而社会上大量拥入的网络游戏、进口大片、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等文化产品,又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难免会使其沉溺于浅阅读,对经典兴趣索然,将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抛之云外。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让青少年形成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无论怎样与世界接轨,我们的青少年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独特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所以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科教师都要敢于担当,激活埋在学生心中的精神基因,排除外部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二、保持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那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就是丢弃根本,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历史的必然联系。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正如《纲要》指出的,“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弄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延续;要弄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两者共同的核心价值是积极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努力做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结合,与弘扬时代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梳理,《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一要求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与接受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对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人格、政治素养有所帮助,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信、自尊、自强、讲文明、有爱心、守诚信、敢创新、高素养、大写的中国人。

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阐释中,个人、家庭和国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弘扬的是身、家、国、天下一体的整体意识。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还是道家践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格养成,抑或墨家主张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无不体现了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因而,《汉书·贾谊传》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生价值选择。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服从整体利益的人生信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和仁人志士,他们居安思危、崇德重义,恪守民族之节,敢为正义献身。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到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的牺牲精神,以及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无不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都是值得青少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发展证明,家国情怀,发端于家庭,形成于学校,践行于社会。所以,学校开展的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怀教育可以从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热爱祖国做起,夯实家国情怀培植的根基,奠定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

家国情怀的培育要与当前中小学开展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相结合,要在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结合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境界,使他们从小就培养以国家兴旺发达为己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提出的“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等名言,最能体现“仁者爱人”的道德价值理念。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也是把“仁”字放在第一位。而墨子的“兼爱”、庄子的“爱人利物之谓仁”,都充分体现“仁者爱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就是要引导他们从孝敬父母的爱心做起,这是“仁”的原点,然后在与同伴和师生交往中推己及人、泛爱大众,对待同伴和同学的不同意见要有厚德载物的宽厚仁爱精神,对人对事都要胸襟宽广、容载万物,发扬中华民族博大包容的民族气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施济众,就是要有大爱之心、感恩之意,乐意帮助他人,关爱社会。因而,在青少年学生中要积极提倡随手公益,节约用水用电用粮,力所能及参加社会慈善、环保公益活动,培育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高尚品格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青少年学生的修身,旨在培养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首要的是正心笃志。孔子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人们志存高远,不为眼前小事所烦恼,要淡泊明志,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崇德弘毅强调修身自强,奋发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梦想。修身要求自省自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提倡经常地自我剖析、反躬自省,要多一点自励,少一点自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修身在于践行,远大理想不等于现实,要把志向转化为现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培养良好的学风和行为习惯,奋发向上,自立自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路径,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远大志向。

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基础教育经过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加强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实施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仍然缺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而且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舆情的积极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合力形成等方面都要全面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纲要》的顶层设计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描绘了美好前景,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当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联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只有自身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低年级以培植情感为主,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从认识汉字,学会普通话、地方方言,诵读古诗,知晓仁人志士的故事,了解家乡生活习俗、传统节日、礼仪文化,感受爱国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生活的情感。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可以从学习书法、诵读经典着手,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熟悉仁人志士坚持正义的故事,逐步提高辨别能力,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亲近感。初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从各种文化体验的感悟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分学段有序推进要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追求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第三,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要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充实相关教材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

中华少年游中华 篇3

我的河南陕西之行开始了。今天一大早我就从床上爬起来,吃完饭,全家人首先向河南出发啦。跟我一起去领略那儿的美好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古韵吧!

第一站 河南省博物馆

河南省博物馆声名远播,来到郑州自然要去看一看,博物馆可真大呀,陈列了从夏商春秋战国到汉唐盛世时期的工具、兵器、装饰品……好多好多价值连城的宝贝,看得我眼花缭乱,最让我难忘的是楚国的一组蚁鼻钱,还有最早的骨针,最早的用骨头做的笛子,每一件宝物都记录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历史有太多需要我们去发现、学习的东西。

第二站 少林寺

少林寺是世界闻名的佛教寺院,也是我们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名叫《少林寺》,里面表现的少林武功真让人叹为观止,谁看完后都会霍霍哈哈的打起拳踢起脚来,恨不得自己拥有一身少林武功,我当然也有这样的梦想。

这次来到河南,少林寺也是我最期待去的地方,来到少林寺,在寺门的两边,排列着高大的树木,不同的是每棵树干上都有很多深深的手指大小的坑,我抚摸着那一个个又圆又深的坑,怎么也想不到它们的由来,导游姐姐告诉我,这可是少林武僧练一指禅留下来的痕迹,天啊,这得练多少次才能磨出这么多深坑啊,看来练好一身的武功真需要勤学苦练。后来我又看到一排排练功房,透过窗口,我看到地上坑坑洼洼,不用问,这肯定是练功时,用脚踩出的痕迹!

我边走边看,每个练功的痕迹都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一边佩服这些武僧们将这些宝贵的武术发扬光大,振我们中华的威风!一边为我们国家拥有这样的宝贵少林武术感到骄傲!

第三站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建造于我国20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它之所以闻名天下,是因为在崇山峻岭的石壁上雕刻着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佛像。大的雕满整个山的侧面,小的只有1厘米大小,还有在一个山洞里居然就容纳了大约上千座的佛,被称为千佛洞。站在绵延千米的佛像山的对面,我不由的为这个世界八大奇迹而震惊,更为我们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而赞叹!

第四站 云台山

今天的行程真是丰富多彩,我们来到云台山,丛山峻岭连绵起伏,既雄伟又壮观!云台山其中最闻名的当属红石峡,那里每一片石头都是红色的,像红玛瑙一样,非常光滑,与它相伴的是像银河一样的瀑布,这些瀑布有的像长龙气势磅礴、有的像小蛇蜿蜒流畅在石缝里、还有的像银丝挂在石壁的青苔上、还有像珠帘…… 真是美不胜收!

红石峡又幽静又凉爽,这里没有汽车的声音,只有哗啦、哗啦的河流声和清脆的鸟鸣声,真是人间仙境。

今天艳阳高照,天气很热,但是我们旅游的兴致一点都没减。我们来到了茱萸峰,刚走入山门,就看见一尊古代人的雕像,导游姐姐说:“这是大诗人王维的雕像,因为他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有一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句中所说的‘登高处’指的就是这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王维,于是在山门处塑造了一座他的雕像,以此来纪念王维。”

开始爬山喽,导游一声令下,队友就向山上攀登,我看着陡峭的石阶心里直发颤,但我还是像‘飞毛腿导弹’一样,不顾一切地就冲了上去,跑在了最前头,我气喘吁吁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路上,我看到过蛇不像蛇、蜥蜴不像蜥蜴的东西在吃一只大蜗牛。路上,我看到根长在石头上的奇怪的植物;路上,我看到色彩斑斓的蝴蝶;路上,我看到风景不断变得更广阔更壮美。这些惊喜激励我继续前进,向风景更美更壮观的地方迈进……

终于,我和导游姐姐最早到达了峰顶,导游姐姐告诉我,这座峰高1297.6米,我往下一看,哇!我们真像在云海中的一座小岛上,前、后、左、右、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绿岛令人心旷神怡,如临仙境!我沉醉在这如花的风景里。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导游姐姐催促我们快点下山啦,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壮观而又美丽的茱萸峰。

第五站 秦始皇陵

今天一天过得特别恐怖,不是陵就是墓。我看到了中国第一位皇帝,也称为始皇帝的秦始皇的规模巨大的陵墓,有保卫他的兵马俑、有殉葬的墓群、大量金银财宝…… 在这么多年前,我们的古代人民就有那么高的聪明才智。

第六站 兵马俑

进入博物馆,只见整齐的“兵马俑”方阵,就像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在等待检阅!士兵们上身穿着盔甲,下身穿着紧口裤,他们站在战马前方,好像正准备随时接受命令出击。将军们戴着燕尾式的帽子,一脸的严肃,好像正在谋划着下一场战斗,弓箭手们单膝跪地,正在搭弓射箭!武士们手握宝剑,虎视眈眈!

这些在泥土中埋了两千多年的勇士们,不仅保卫着他们的主人,还记载了我们伟大中国人民在两千多年前就拥有的伟大智慧的结晶,实在让人惊叹不已,不愧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第七站 张家界

张家界因为它的山水奇绝而闻名天下,最受人热爱的著名奇幻电影《阿凡达》就有很多奇妙的世界就在张家界取景。也因此张家界让更多的国家认识了它。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像一个神奇的魔幻世界,座座山峰拔地而起,插入云霄,他们一座挨着一座,有的像被斧头削过、有的像棒槌、有的像宝剑……每一座山峰都是那么独特,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让我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壮美!

旅游不仅能饱览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会让我们饱尝到中华美食。我们伟大祖国的美景我看在眼里,美丽中华,我爱你!

中华少年 篇4

朗诵题目:《中华少年》2012.05.0

4男独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女独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男独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女独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全班合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女生合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男生合莽(mǎng)莽昆仑(lún)使我学会立地顶天,女生合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男生合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男女合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男独到刚劲(jìng)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hǔ)”“三国”的英雄豪气;女独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男生合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女娲、大禹的故事萦(yíng)绕耳畔;女生合在爷爷的臂弯下蹒跚学步,雷锋、郭明义的脚印引我向前。全班合炎黄子孙,中华儿女,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女生合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男生合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女独敖(áo)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

男独手捧哈(hǎ)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男女合东方之美滋养育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女生合我们铭(míng)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男生合黄河纤(qiàn)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全班合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男独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女独“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男独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hàn)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全班合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cuǐ)璨(càn)的诗篇!

男独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女独不幻想头顶片片艳阳天,男独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女独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男生合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女生合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男生合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女生合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男独听,芦笙(shēng)和唢呐一齐吹响,女独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全班合 五十六朵鲜花竞(jìng)相开放,装点祖国万里大花园。男独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 篇5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中高三个学段中分别作了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正力显了新课程提倡的“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应该成为小语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把课堂这个大舞台交给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吐露心声,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尽情表达情感说。我在《中华少年》这课时设计是根据本文是诗歌的特点设计以感情朗读为学习方式,运用多种的朗读方法,引导学生读出乐趣。

一、配乐的朗读是有意义的在教学《中华少年》一课时,配上和谐的音乐和生动的画面进行声情并茂范读,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了文本的情感氛围之中。在朗读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情境,借助朗读,去想像,去体会,去理解,去表达,使朗读达到了语言与语境的融合,情感与情理的结合,体会与表达的结合,情思与情趣的一

二、趣味的朗读是生动的趣味的朗读方式是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有分角色读、加上动作读、配乐读、配音读……其中的分角色朗读是我们平时在课堂中运用的比较多的,自己寻找朗读的伙伴,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练习又是提高。老师还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创造性地安排朗读的方式,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朗读的方式,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朗读。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篇2

评价读可以是师生间的评价,也可以是生生间的评价。学生爱挑别人的毛病。教师对这种现象加以引导,对别人的朗读要先提出优点、值得学习的地方再指出要改进的地方。如让学生评评老师读得怎样,哪个词读得好,为生生评作铺垫。通过评价,有利于掌握朗读的技巧与方法。这时,再加上赛读、挑战读,学生就更来劲了,学生的好胜心理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纷纷要向班里最好的同学挑战,也感受到了朗读有趣。

让学生人人都读,人人都有体会,人人有收获。改变了课堂教学以往情形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以动带静,以优促差。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了。文章中重点、难点在学生无拘无束的说的过程得以消化。更重要的是朗读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这样就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中华少年反思总结篇3

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中华少年》这首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

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这是分角色朗诵的基础,每个学生自由读,大声读,把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词句含义,弄懂每一小节的意思,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这样有利于准确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让他们四人一小组练习按照本诗甲、乙、丙、丁分角色练读,然后每一小组读一个小节接读整首诗,同时让他们小组竞赛,读完以后我进行评价,当然是以鼓励为主,并且让学生互相评价。

第一遍读得不够好,我范读了最难读的一个小节,学生心领神会,进步相当大,然后我让每个小组再重新练习,又接读了一遍。为了怕学生厌烦,每一小节我让他们顶多读两次,我再让他们读的时候,不再读自己已经读过的小节,而是延后一个小节。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他们充满了激情,越读越带劲,当下课铃响了以后仍然还想读。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是全诗的总起。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一小中华少年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36—01

由教育科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中,总共收录了48条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其中关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伦理精神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就有33條,占绝大多数,其注重突出儒家思想文化,许多名句论点浅显易懂,简短的几个字或十几个字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光芒。现将书中一些论点名句和儒家其他思想学说与同仁们共享:

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上册第四单元《人与人之间》第十课《假如我是你》中所引用的话。“仁”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育人的道德准则。他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仁者之人想让自己立于天地之中,也应希望别人能立于天地之中,自己想通达幸福,也应希望别人能通达幸福,能够将心比心,相互理解,要像爱自己那样去爱他人、关心他人。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任长霞等做到了立人达人,而后赢得了人民的赞颂和爱戴。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这是上册第十课中所引用的我国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它的核心是宽容与理解。宽容、善待不同的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在《论语·学而》中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别人不了解我,我心中也不怨恨别人。得到他人的宽容、理解与尊重,是人内在的精神需要,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尊重与理解,每个人也应该宽容、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它要求我们教育学生应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的思想,宽容他人的情感、言行。

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是下册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中第一课《大家之“家”》里引用《论语》中的话,它侧重解决的是“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群体”等人们共同生活过程中彼此结成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就是“修己安人”,辨明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本句的“贤”是指有德性,高尚的言行,它要求学生见到正确高尚的行为和感人的事迹时要向其学习,遇到邪恶,不良行为时自己要有主见,冷静思考,分析正确与否,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随波逐流。

四、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这是下册第二课《我与我们》中引用《管子》一书中的哲理格言,“辞”是躲避、推托之意,本句阐明了团结诞生兴旺、凝聚产生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哲学思想。这也告诉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个人与集体是互相依存的。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滴水要想不干,只有把自己融入江河大海,而任何一条江河、任何一片海洋也都离不开小小的水滴,只有团结起来,有组织、有纪律、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取得成就。

五、舍生取义

少年梦,中华情 篇7

寒假中,我读了《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这本书。周恩来小时候的许多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他在十二岁那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豪言深深震憾了我。

那时候列强入侵,中国倍受屈辱,目睹国人受尽洋人欺负却无可奈何,小小年纪的周恩来感到没有一个富裕强大的祖国,没有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国人就要永远受欺负。而要想国家富强,就要努力读书,学好本领,才能报效国家。

后来,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终于完成了这一使命。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赶走了外国侵略者,打倒了反动派,成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从此,我们再也不受外国人欺负了。

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必担心吃不饱、穿不暧,却为了新奇的玩具,为了追星而与父母撒娇、赌气。想到先辈们为了改变旧中国贫穷而落后的面貌而发奋努力读书,怎能不惭愧?现在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更应该发奋图强,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责任。

《中华少年》说课稿 篇8

黄羊镇大敦小学

石玉宝

【教材分析】

《中华少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觉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现代诗。此前,虽然学生学过不少诗歌,但因为课程标准中第一、二学段中对诗歌的阅读只提出了“诵读体会情感,大体领悟诗意”的粗略要求,学生对于“如何阅读篇幅较长的诗歌”并无经验可循。因此,我们在《中华少年》一课的教学中,所要着力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建构篇幅较长的现代诗歌的阅读方法。

【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本文是一首诗歌,这里就以朗诵为主要手段设计教学,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收集与本文有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祖国风光。

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2.板书课题:8*中华少年

二、导读提示,明确目标

1.读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2.指名回答。

三、展示资料,交流汇报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2.学生交流汇报。

四、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五、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

2.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每一节诗分别讲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说。)

3.朗读课文,体会自豪之情。

(1)读第1节,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

(2)默读第2.3.4节,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锦绣山川,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适当地展开对诗句中人物或事件的交流。

(3)读第7节,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节,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六、表演朗诵,升华情感

1.分角色练习朗诵。指导朗诵:第一段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从高原走来要读得有气概,因为是“巍峨峻拔的高原”;从宝岛走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2.分角色表演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七、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歌,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板书设计】

8* 中华少年

历史

未来

锦绣山川 崭新画卷

灿烂文化 璀璨诗篇

《中华少年》说课稿

黄羊镇大敦小学

石玉宝

一、说教材

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喻指热烈顽强,末句小结中华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第2节是写祖国锦绣的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第3小节写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第4节是写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

另外,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意象的选择极具匠心,中华少年的英姿、祖国山川的壮丽、东方文化的美丽、民族历史的苦难以及中华少年的铿锵宣告,都被作者巧妙地物化为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形象,通过这些意象凝聚诗人独特感受,使情感具体化。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说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欣赏:祖国风光,配乐《长江之歌》。图片举例。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富有激情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中来,诱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交流资料

让学生说说自己课前收集的与本文有关的资料。资料举例:

“枫桥的钟声”:(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漠的孤烟”:《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的重要活动,就是赛龙舟,这一民俗,由来已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的查找资料、积累资料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要试着让学生将收集的资料内化为自己掌握的知识。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

⑴ 读准字音。幻灯片出示:

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重点是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哈达(hā hǎ)⑵ 理解词义: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词语。若是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生字词是基本的东西,必须掌握。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讨论,解决词义。这样处理,一是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节约了课堂时间。

(四)、读文感悟,加深理解

1、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2、说说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交流。相机提示: 1、2节介绍了祖国锦绣山川是我们的家园。“雪莲,乳燕,雏鹰,鲜嫩的山丹丹”这里都暗指中华的少年。3、4节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文化。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说说女娲、大禹传说中的英雄事迹;说说冬子、雷锋是什么人;说说端午节、中秋节人们的风俗。

第5节“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这里指中国******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遭法租界巡捕房骚扰,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举行。这次会议庄严宣告中国******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节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7、8节是对中华少年的祝愿和赞叹。“五十六朵鲜花”这里指中华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少年。

(五)、表演朗诵,升华情感

1、分组练习:全班按成若干个四人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诵。

2、请2~3个小组表演朗诵。大家评议。

教师指点: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六)、小结、作业

1、小结:学习了本组课文,我们再一次深深感受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对祖国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本文是一首诗歌,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诵,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设计意图:略读课文,这里重点就放在朗诵上,不布置抄写的任务。通过朗诵,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说板书:

历史

锦绣山川

灿烂文化

未来

崭新画卷

上一篇:天猫电商分析报告下一篇:《宋史·吕祖俭传》原文阅读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