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2024-07-11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通用14篇)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1

王晓春老师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退休老师,致力于研究教师观念更新、语文教学改革、家庭教育等。在这本书当中,王晓春老师主要针对教师在处理学生一些事情的时候常有的思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与思考,他从思维方式角度切入,通过一系列案例讨论问题,告诉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学会“认识自我”。王晓春老师说: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外乎客观世界研究和主观世界研究两方面,客观世界包括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对象的认识等。主观世界的研究则主要是教师的认识自我。他提出教师对于主观世界的研究尤其薄弱。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这一点,作为一线教师,我不能否认,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让每一位教师深思的话题。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这90个鲜活的来源于一线教师的案例。这些案例生动形象,反映了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面对的各类学生、各色问题,有小学生的案例,也有中学生的案例,各位教师的见解也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爱的教育、批评教育、启发教育等等。而王晓春老师就针对这些案例从思维的角度做了深刻的讲解,有些也让我受益。他提出了一系列思维问题,比如整体思维、简化思维、固化思维、叙事思维、非逻辑思维等等,让一线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有目标与方向了。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2

一、Why to read?

学好、教好英语的方法很多, 但也许笔者不用多么高深的理论知识来辩论朗读的好处, 单单从“英语是一种语言”的角度出发, 不读肯定是不行的, 而且以多年来自己学习和从教的经验来看, 要学好用好英语, 必须要能熟练地朗读英语。朗读绝不是会读, 甚至会背那么简单, 它能让我们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都有所突破。举一个可能很多人也都经历过的例子, 当我们看到一篇陌生的英文文章时, 如果单词我们都会读, 就会发现文章内容很容易记, 而一旦有很多单词都不会读、不认识的时候, 就会发现文章难记了很多。日本的高木重朗认为:“一般来说, 朗读比较好记……更应该清楚地读出声来, 这是因为朗读会给大脑以刺激, 思想容易集中到一点, 整个身心好像进入了‘临战’状态。”同样,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著名教育专家张道真也说:“我一贯主张跟着录音带熟读、背诵。”

二、What to read?

谈到读什么, 其实可以用一句话, 那就是学什么就读什么, 因为毕竟不是背诵。虽然背诵很有好处, 但我们很难做到也没有必要把所学的东西都背下来, 所以背诵往往是有选择性的。纯粹的朗读就不一样了, 其目的是为了练习发音, 锻炼口腔面部肌肉, 练习流利程度等。从这一点来说, 只要是英文都可以是朗读的内容。

但真的要读起来,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方向, 要有目标, 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分清主次, 做一个有智慧的读者, 否则会觉得很枯燥、无聊、疲倦, 而且达不到读的效果。一般来说, 按照词汇→句子→文章这样的顺序来读, 那么词汇就是基础, 词汇涉及到English sounds、syllables、stress、linking sounds等, 句子的朗读也涉及到important words的重读, falling tone and rising tone及sense group等。下表是牛津《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study skills的安排, 教材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读的内容和顺序。

上册的安排如下:

下册的安排如下:

读好以上的内容是基础, 而针对文章的朗读, 则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等的不同, 朗读方式也是不同的。如果是一篇记叙文, 肯定和对话的读法不一样;对话可能更需要注意语音语调, 甚至于一个人的表情动作、肢体语言。如果是一首诗, 和前两者的读法又会不一样, 诗歌可能更注意韵律美, 下册书中Unit8 Reading部分就是Poems about pets。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这些内容, 并把这些内容要求融入到每一堂课, 以求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比如音标、音节、重读问题, 它们会出现在我们每堂课所学习的词汇中, 学完之后再时刻提醒学生, 没必要学完了就要立刻背下来, 重点在于日积月累。

三、How to read?

1. 模仿性跟读。

学英语无法像学习母语那样, 有那么好的范本, 那么好的语言环境。我们需要一个模仿的对象, 也就是“领读”, 一般来说是老师, 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保证学生学到的是非常准确、纯正的英语。当然跟读的方式还会有很多, 如还可以让较为优秀的学生进行领读;还可以跟着录音或视频等朗读。教师可以在课内保证学生的朗读是准确的, 但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很熟练, 因为熟练与否是要在“会”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朗读, 课内是难以保证这个时间问题的。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 音频和视频资源相当丰富, 比如现在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 每册书都配备了两张CD, 每个单元的录音都有, 有的甚至做成了动画形式, 学生人手一份。笔者在课堂上也经常使用, 有时还会关闭字幕和音轨, 让学生在熟练跟读的基础上尝试着配音。

2. 理解性朗读。

朗读不能“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 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 这样才能体现出对语言的理解, 也才是有效的朗读。点头YES摇头NO, 人说话时的每个表情动作, 不同的语调, 声音的高低都体现着说话者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体会, 从这个层面来说, 才是真的“会朗读”了, 对语言也是真的理解了。那么现在我们反过来考虑, 如果我们理解和体会到目标语言的含义了, 自然也会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语调、声音的高低等反应, 也就知道该怎么朗读了。比如, 我们平日说话有时也会在一个陈述句的后面加个问号, 然后用升调来朗读, 可以表达疑问或吃惊等含义, 所以说朗读和理解是双向互通的。

3. 朗读的方式和评价。

(1) 朗读的方式。选择朗读方式, 要立足教学目标, 依据所朗读目标内容的特点而定。但笔者也提出两点建议: (1) 不提倡声音过高和语速过快的朗读。这么做, 首先有损嗓子, 特别是青少年;其次并不符合语言的特点, 语言的朗读本应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之说;再次, 声音对大脑的刺激并不是越高越好, 应以平时或略高于平时说话声音, 并要参考朗读的内容。 (2) 朗读不要局限于出声的读, 多听多看甚至于多唱同样有助于朗读。

(2) 朗读的评价。有的老师是把背诵作为评价和最终目的, 这带有明显的功利心, 并一下就把朗读提高到了很高的一个层次, 其实学生 (也包括老师) 在背诵时关注的是内容, 而一些基本的朗读元素常常被忽略。要求背诵不但给了学生压力, 而且加重学业负担, 让学生失去兴趣、失去信心。所以笔者认为, 朗读就是朗读, 不要跟背诵画等号。背诵是以记忆为目的的, 而朗读是语音语调等问题。话也说回来, 读得熟了, 离背诵也就不远了。总的来说, 评价朗读的依据还是教材规定应达到的要求或语言的基本要求。

笔者也建议采取一些活动的方式来评价朗读, 以增加朗读的趣味性, 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也可以让一些标准发音或地道的英文深入人心。比如制定评价标准对语音语调、动作表情都做出规范, 或举办朗读单词和单句的比赛, 也可以举办朗读文章或者是对话 (对话可以是多人一组) 的比赛, 甚至于可以开展英语角活动, 看视频配音 (教材有做好的视频资料) 等高水平的活动, 既起到评价作用, 也起到了一种“倒逼机制”的作用。

四、When to read?

1. 及时的原则。

一般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所以要及时复习。由于学校中英语课时较少, 英语练习的项目又较多, 课内朗读是有限的, 所以英语朗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因此, 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应该多放英语录音并反复跟读, 及时复习刚学过的英语课文内容, 这样效果会更好。

2. 常态化的原则。

一般来说, 早晨的朗诵时机最佳, 朗朗的读书声一直应该是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我们已经发现, 现在的早晨已经是“静悄悄”的了, 这不是好现象。我们应该规定时间, 可以是某几个早晨, 也可以是课外活动, 也可以是课前的5分钟等。另外, 笔者也建议学校注意校园英语文化的建设, 定期更换一些阅读的内容, 既让朗读无处不在, 又可以增加课外知识。

做一个聪明的读书人 篇3

邵永红,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现任福建厦门同安新民中心小学校长,厦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从教二十一年来,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主持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开发学生全脑潜能 实现学习方式最优化的研究》,从激发全脑潜能的角度出发,进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验和研究,有效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有二十余篇教学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报刊。

同学们不会缺书读的,图书馆、书店、书摊、学校、家里,都有琳琅满目的书。你还可以订一些书报,邮局便定期把它们送上门来。但这么多的书,怎么个读法,是有讲究的。让我们做个聪明的读书人吧!

经典名著是要读的,但书中总有不少生涩的词句,总有许多搞不明白的地方,读起来似懂非懂的。其实,这并不妨碍我们做一个“小书虫”。因为,即便是大学问家,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他一辈子都没有读懂一本书,何况你一个刚刚涉世、识字不过三千的小学生?读名著,我们可以抱这样的态度——“读好书,不求甚解”。

同学们手头都有自己特别喜爱的几本书,对它们特有感情,看了一遍又一遍,没事的时候还要随手翻翻,这很好呀!重读自己喜爱的书,一次会有一次的理解,一次会有一次的感受。不知不觉间,越读越懂了,越读越有味了。这是先人的读书方法——“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书是百读不厌的。

大作家鲁迅曾经教育青年读者这样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读书就要广泛,童话要看,寓言故事、小说诗歌都要看,看的书多了,知道的也多了,人就变聪明了。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4

前不久,朋友推荐我读一读这本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怀着好奇之心打开了它,书中一个个案例吸引着我迫不及待地读下去。当我手捧《做一个聪明的教师》阅读的时候,我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亲切”;当我在每次合上这本书反思我多年工作的时候,就会有当头一棒的感觉;当我在次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如同在黑暗中行驶的小舟朝着那透着点点光芒的方向前进……

王晓春老师认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客观世界的研究(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对象的认识等)和主观世界的研究(教师的自我认识)。”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很薄弱,而第二个方面尤其薄弱。教师普遍缺乏反思意识,很少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结果就是严重缺乏自知之明,不是盲目自信,就是盲目自卑。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考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要经常有解剖自己的认知冲动,要善于思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认识自己比了解学生更重要。

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指思维倾向、思维脉络、思维策略、思维习惯等。思维方式对于教师太重要了,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可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想单一的可能性。多数教师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表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单向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5

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研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那里面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从许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教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此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这样一幕:有次排队做操时,我发现一位男生在交头接耳,于是批评了他,男孩羞愧得低下了头,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心软了,问他:“以后还讲废话了吗?”男孩委屈极了,“老师,我是提醒同学戴上红领巾,才讲了这句废话的。”我顿时为自己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后悔不已!如果早看到这句话,我也许就不会好心办坏事了。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读到这,我想到了去年我班转来的一名新同学。上课时,他总爱把手伸进抽屉里做小动作。刚开始时,我看到时轻轻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过了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几天下来,总不见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我说:“这几天我发现某某同学比以前上课用心听讲了,作业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个永远的乖孩子。”听了我的表扬,他很端正地坐好。几天下来,尽管有时还要做一下小动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几次默写中,空格也少了很多。好多次早晨,他看扫地的同学没来,都主动打扫着,看着他认真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是啊,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以后我们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做,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

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不准学生外出活动、在校园内不准奔跑打闹,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如何让安全与德育并行并重。

王晓春老师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好同学犯了错误,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而只是告诉他:“你是个乖孩子,以后不要这样,老师就依然喜欢你。”这种缺乏帮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真是一语中的,令人深思啊!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6

玉门市第一小学

裴东霞

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着不同的定义。记不得是哪一年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只知道当时顿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在想了想,觉得幸福就是你处在幸福当中时能感觉到幸福的存在。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就是我正遭遇的一切。其实,幸福无处不在,人有时候之所以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坐在幸福列车上太久的缘故。

这个假期我拜读了陶继新先生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时时让我感受到的是做一个教师真的很幸福,而这种幸福的感受从何而来,来源于那一种长期的修身养性,来源于精神上不断超越,超越自我,逐渐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不断打造幸福的人生,陶老师将这种高尚的追求化为一种行动就是不断地读书,读古人圣贤书,读经典的文本,在古人经典的思想里遨游。陶继新先生说,“在我的记忆里,就一直没有和书疏离过”“以书为伴,以读为乐”“让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甚至成了审美追求,特别是高品位的阅读,甚至是背诵,几乎没有停止过。”陶老师特别注重了对孔子精神的研究,也正是因为数十年不断地对经典作品的广泛涉猎,潜心地钻研,陶老师才具有了温温尔雅的大师一样的儒家风范,除此之外,陶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编辑记者工作的热爱,更

是养成了一种优秀的品格,宠辱不惊,泰然自若。

读了陶继新先生 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后,感慨很多。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而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们除了要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要勤于动笔,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这对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也是很有帮助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读书,能使我明白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纯洁。可以说是读书使我开始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开始让我明白了一个教师的伟大,明白了教书育人的乐趣。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会不断的读书,用读书来充实我的教学,我的人生。

说句实在话,工作这么多年,我的确是在为了每个月的工资在工作,工作也没有全心的投入,很多的时候都是应付式的完成工作,保证完成任务就基本满足了,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在虚度光阴混日子。你在为谁工作呢?我其实都是在为自己工作,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自己的事业,我要将自己的全部的身心和精力投入到其中。从培养和锻炼自己能力这方面来看,这项工作确实能够提高一个教师各个方面的能力,能不能够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就看你自己的了。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应将心态回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要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没有裨益。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走进学生的心灵是一个幸福的老师,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一切就是幸福,用笨拙的文字记录人生,抒发工作中的思考与

做一个多读书的教师 篇7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就要有知识,有水平,有能力。这水平能力,来自读书学习。教师要会读书,能读书,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教师。教师要做一个读书人,必须是一个读书人,应时时刻刻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教育成功人士都提出:教师千万不要忘了读书。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有灵气,怎么会有才气,怎么会有诗意,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然而,当网络逼走书卷,当手机替代一切,书似乎成了多余。君不见,抱着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读书的人少而又少。人们不再迷恋书本,不再留恋书香,这实在太可怕啦!而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有的竟然一年读不了几本像样的书,甚至一年读不了一本书!普通人抛弃书本、远离书籍也许还能原谅,还能接受,而教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和书籍告别呢?作为教育的守望者,教师应该学会用文字来温暖青春,用诗意和书香书写美丽的教育梦,应该自觉地、大方地捧起书本,让时光在书香中默默流淌……

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致教师》一书中郑重提出,教师要想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人,就必须读书,就必须在知识上比学生更丰富。这确实不错。教师如果不读书,不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不去主动充实自己,不去更新自己的观念,学生怎么会瞧得起?读书是提升自我能力和修养,实现教育理想,改变命运的捷径。教师要通过读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通过读书赢得应有的尊严。

好读书,更要读好书。只有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才能提升自己。其实,不是人们不读书,而是好多人读了一些没用的书,读了一些无聊的书,读了一些对自己发展没有多大用处的书。读无用之书,不但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有时候还害了自己,害了别人。读书要禁得住诱惑,要有一颗坚定的心。不要随便拿来书就读,更不能不假思索地乱读。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好书,挑选适合自己读的书。有些教育名家列了一些必读书目,我们可以参考,但大可不必被名家牵着鼻子走。读书不要被别人绑架,不要成为负担,要自发地、自觉地读书。

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更好地生活,为了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诗意地活着,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顽强地攀登;教师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引领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台湾有位名人说,再忙也要读书,再累也要读书,再穷也要买书。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名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读书,会读书,会借力,会找自己的“发展区”。教师要想成功,就要多读书。既博览群书,又要在自己本专业、本领域上多下功夫。要想成为名师,就要在本专业上有所发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发展区”,深入钻研下去,持之以恒就会创造意想不到的奇迹。读书就是借力,到书本中寻找成功的途径,你会走得更快更远。朱永新、李希贵、李镇西、余映潮……哪一个不学富五车,哪一个不是书痴?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点,都有自己研究的方向,都有自己的发展区。而我们正是因为读书太少,找不到自己的发展点、突破点,所以走起路来踉踉跄跄,磕磕绊绊……要想和名师缩短差距,就要拼命地读书。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打败自己,打败对手。

一个不读书的人,上不出有味道的课。课堂要出彩,要有吸引力,要充满智慧,就要靠读书来实现。好多名师是读书狂,课堂不拘泥于课本,旁征博引,海阔天空,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不仅容量大,内容丰富,关键是它改变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教师要通过自己读书来带动学生读书,通过自己读书来改变学生的命运。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读书是幸福的,那种特别的滋味,也许只有读书人才能体会到。夜里,灯下,打开一卷书,默默地品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又是何种味道?晨曦中,打开一卷书,细细地品味,那该是什么样的意境,又会是什么样的心境?困顿时读书,书让你茅塞顿开;彷徨时读书,书让你告别犹豫;苦闷时读书,书让你心情舒畅;疲劳时读书,书消除你一身的倦意;失落时读书,书使你信心百倍。

不再犹豫,不再找什么借口,拿起书大大方方地读吧!书让我们清醒,书让我们沉稳,书让我们聪明,书让我们高贵,书让我们优雅,书让我们与众不同。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8

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特别是每天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特别是我们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二)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陶继新老师的教育演讲录,读后感触很深。也曾经亲耳聆听过他的演讲,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业的精神所感动。在这本书中他讲了三个话题:一是读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二是幸福人生的打点;三是品读孔子的精神境界。

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要在以后教育教学生活不断地学习诵读,在经典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师在书中还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和我们一样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平凡却不平庸的同行们。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博导,他们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与平和博大的心境,均由读书写作为基础。

陶老将他们由于诵读经典所以快乐所以成功的幸福历程展现出来,充分证明了“经典”的妙用,并且让我们能从中悟出:在经典阅读中使自己充实、丰厚,在写作实践中使自己升华、提高。若没有大海般浩瀚的知识容量,他们怎能将课文讲解得如此简练、精到?只有坚持诵读,并形成习惯,性格才能变得平和,心灵才能渐渐澄澈,才能在幸福与快乐中徜徉。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他主张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称之为文化存款。只是没有存到银行里,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了,而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读书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是坚持。真要改变自己,就必须从经典诵读开始,且一定要坚持下去。

第二个层次是形成习惯。如果有一个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日有收获,天天进步。

第三个层次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在审美层面。

陶老师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书在丰盈着他的精神世界。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深感惭愧!陶老师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让我心潮澎湃,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给了我深刻的启迪。的确,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我们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陶老师告诉我们,读与写是教师生命成长的翅膀,没有经典文本的大量阅读,甚至是背诵,就不可能有文采斐然的佳作纷涌迭出,但同时只读不写也不不行,大量的写,对读书又是一个促进,而且多写多练才能熟能生巧。写作也一样,你如果天天写,就会越来越从容。如果把写作和读书一样,当作自己生命历程中一种精神文本收藏的话,写作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与幸福。读得多了,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而写的多了,因为有精神文化的成果,也就越来越快乐。

通过读书我知道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陶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从文革时被批斗到为官时被诬蔑,从人生的低谷到事业的兴盛,陶老师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如果我们能做到陶老师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那我们就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陶先生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如果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沙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智慧,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中感悟灵魂的律动。”

“看庭前花开花落,见天上云卷云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真的是我喜欢的境界,现实生活总会有很多无奈,怎样在日常教育生活的琐碎与平庸中找到幸福更多的是一种心态,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举起心灯照亮自己,走出伤感的自我,走向阳光的自我。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用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要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世界,给他们奠定阳光人生的基础。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懂得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学生是在不断错误中成长的。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学会宽容的等等。从而拾捡到那份家有儿女般的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不是一个带病上课,起早贪黑,不顾家人,一心工作的殉道者。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平凡者。享受健康,享受业余生活,享受家庭的美满,享受孩子的欢乐,享受父母的唠叨,享受节假日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一直记得安南说过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我们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时,更应该释放自我人性的力量。今天我们的教育需要的不是诅咒,而是建设。好比田里的禾苗,不是骂杂草长得多么茂盛,而是让苗长起来。点燃我们的心灯,点燃我们人性的力量,我们就能在,当我们这么做时,感受到这种幸福时,更别人的评价没有任何关系,我们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我们每天辛勤劳作,也许没有谁会在意我们,但我们自己在意,我们生命的力量来自我们的内心。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用温润的心灵交融稚嫩的心灵。文化素养也许就是那滋润心灵的甘泉。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三)

工作以前,以为教师的职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假期又多,一定非常幸福。可当过几年教师后,才真正感觉到当教师的辛苦和劳累。每天备课,学习,辅导,上课,批改作业,这学习,那反思,还要迎接这样那样的考试和比赛……日复一日无休无息。回家累了、困了,可还要坚持在孩子睡后查资料,批作业,搞研究。每日的工作何止是8小时啊?

做一个人民教师不容易。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特别是现代教育,教育改革、知识更新、理念转变等必须要求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手段,在那8小时之外去花费更多时间、精力来洗脑,换脑,训练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自己业务能力。不说教学,就是这些业务提高也的确不容易。读了陶老师的教育讲演录之后,深知自己做了十几年的教师,拥有的只是那么丁点专业知识,不仅术业无专攻,文化也不曾有啊,自己读的书太少了。

说实话自己非常清楚读书的好处,也一度下过决心要读好书,总是觉得没有时间,静不下心来读书,自从读了陶老师的书后,被陶老的读书精神所感染,陶老师能够在四十六岁时开始背论语,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能坚持背古诗,所以我想我也要使读书成为我的生活习惯。

记得以前读到过这样一段话: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手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奋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照亮”自己时,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现在看来,这段话说的是那么富有哲理,我们是大海中的一滴,只有懂得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价值,我们才会感到幸福。

老师们越来越忙了,困惑也好,幸福也好,都需要一种良好的心境来体会。我以为是每天要有阅读的时间,要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一位学者这么说过:“‘我坐在这里,就是我所看过的东西的总和,如果没有阅读,我将一文不值。”作家余华说:“没有一位作家的写作史长过他的阅读史。就像没有一种阅历长过人生一样。”美国认为二十一世纪劳动者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也就是读书。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阅读应该成为教师最重要的事情。

做人应该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做教师同样应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一个幸福的人需要做一个对生活充满向往的快乐人;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需要做一个充满目标和志向的教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就是教会我们怎么样做一个有目标和志向的教师,让我们从中学会成为幸福教师的秘诀。在自己工作的同时享受着工作中的乐趣,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真是一本好书!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篇9

在书的第二章节陶教授提出这个观点:读书走向:取法乎上。让我一下子幡然醒悟,我的读书走向就向古人说的: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自己阅读的书目甚至在“下”的层面上。

想想确实如此,回首这么多年来自己所读的书目基本全是小说类。在中学的时候曾偷偷地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琼瑶言情小说,也是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到时了师范后也经常去图书馆借书:《蹉跎岁月》、《八月桂花香》、《青春之歌》、《京华烟云》、等等全是小说类,不分年代,不分作者、不分优劣,只要有书就行。后来姐姐也在焦作上学,我就每周六都去她那里玩,她们屋里的姐妹们个个都是才女,她们班级的广播稿都是姐姐完成的。在她们屋里的桌子上,床的里边缘全是书,杂记,小说,名著经典、古今中外,应有尽有,她们还时不时写上古雅小诗,引经据典,一首首诗词就跃然纸上,让人惊叹不已,佩服有加。在她们那里我看了《路遥作品精选集》、特别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家春秋》、《尘埃落定》、《白鹿原》等等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我在每一本的小说里和主人公一起悲欢离合,一起潮起潮落。在那段时光里曾是最幸福快乐的时光啊。毕业了,在学校里晚上不怎么回家,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学校门口有个租书店,我就象如鱼得水,把里面的现代小说看了个遍,官场上的、反腐的、打黑的、特别是海岩小说,池莉小说看得是如痴如醉,所有的课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这方面了。现阶段看了些红色经典,柳青精选集,孙梨精选集,王小波作品集。看完也就随手放过一边了,了解一下大概故事情节,在心里感慨一番而已,从没分析过写作手法,也没有写过读后感、随笔之类的。可谓是读了很多,收获得很少。

我虽然读了这么多小说,对自己的生命意义的提升有什么帮助吗?没有,也没有因阅读而感悟出思想与智慧的飞跃。

我如今的读书走向应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你想想我们阅读高口味的书得到的才是“中”呀。所以不要只现于爱好去漫无目的的读书,不要因为“情趣”,而在“中”、“下”徘徊。而要读经典名著,读高层次的书目,向大师们汲取智慧和思想,甚至与大师进行心灵对话。犹久而久之,便会渐渐向大师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才会越来越高,在知识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才能生成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才能拓宽自己生命的维度。

做一个“不聪明”的企业 篇10

躲过金融危机劫难,却躲不过“震后”生存发展难题。戛然而止的高增长让中国企业的成长焦虑蔓延:靠出口?前有贸易大棒,后有人民币升值之忧;靠内需?产能过剩已是“乌云盖”;靠投资?各路资本经过2009年的投资疯狂已陷入集体彷徨。全世界都在寻找中国机会,中国企业却没了方向。

“聪明”反被“聪明”误

过去30年,中国企业奇迹般的崛起源于特殊的历史背景。第一,市场化改革极大地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各种制度性机会如雨后春笋,使得一批嗅觉灵敏、胆子很大的“草根”企业家风生水起,企业活力迅速释放。第二,上世纪90年代人民币大幅贬值、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本世纪初加入WTO,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难得的外部条件,从而使中国充分享受全球化产业分工的好处,一跃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业中心,其间也迅速崛起了一批企业。第三,金融文明登场,让企业借助资本金融的杠杆力量,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过去要靠数十年才能完成的资本原始积累,迅速实现扩张。资本金融的巨大诱惑促使众多企业为之前赴后继。

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普遍表现出了与大势相匹配的“聪明气质”,即善于捕捉市场机会、速度快、敢冒险敢挑战,充分发挥了国民秉性中的善巧、活灵。改革撬动了“消费饥渴”的市场,一波波消费浪潮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同于“捞浮财”。夏新两次起死回生就是拜VCD和手机的消费热潮所赐,吉利更是崛起于汽车消费萌动之时。因此,只要“该出手时敢出手”、胆子大些、步子快些就很容易脱颖而出。面对“出口创汇”的机遇,企业则以“小米加步枪”的精神冲进了国际市场,拼的是“闯”劲。以“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三个沙发”、“技术就是一层纸,一捅就破”的气魄,让中国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率先走向国际化、资本化的企业则更是开始一次脱胎换骨的历程。总之,这些“聪明”型企业利用各种制度性落差和不对称,甚至裹挟着投机钻营的成分,乘势而起,演绎了企业版的“时势造英雄”。

但当时势切换,“英雄”不转变思维,用原来的套路应对变化就难免被时代“碾过”而成了“枭雄”。2008年奶业集体陷入“三聚氰胺”危机,加工贸易遭遇金融危机而陷入困境,众多明星企业或在成功巅峰轰然坍塌,或陷入停滞,就是明证。每个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但其必然的“宿命”实际早已预埋。“聪明”要与形势相匹配,形势变了还“耍聪明”难免要吃苦头。然而,很多企业家秉性中的冒险、激进往往给企业注入危险的基因,结果“聪明”过度,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兰世立“空手伸向飞机”、合俊大搞资本运作就是“玩过了火”。同时,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也容易让企业“聪明”得“走火入魔”,更何况如果将企业的目标锁定赚钱而不是做事业,就更容易被资本金融所捕获,埋下“祸根”。PPG、ITAT模式虽好,却因动机不纯从而自毁长城。

单项创新升级为

可持续性创新

就在“聪明”企业陨落之时,“不聪明”企业正悄然崛起。波司登、方太、东鹏陶瓷等即为典型代表,因为“不聪明”反而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世界企业”的转型。

这类企业往往表现出特立独行的特征,即常常将送上门来的机会拒之门外,在别人“赚容易钱”的时候,它却迎难而上,选择“赚辛苦钱”,如在代工红火之时转向创建自主品牌;在别人贪大求快的时候,它反而收缩战线,放慢脚步。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聪明”,这类企业能够沉静下来,不为诱惑所动,专注于做事业,锤炼内生能力。所以,当别人因缺乏核心技术而挣扎于低端之时,它们已做到高端;当别人因快而猝死之时,它们因为“稳”而基业长青。

这两类企业不同的“命”背后,实际上暗含着经济格局、市场环境的转变正在抽空“聪明”的前提,“聪明”企业将不断被教训,不得不向“不聪明”“收敛”。

一是供给从短缺到过剩的翻转使消费能够迅速得到满足,机会趋于稀缺,创造机会比发现机会的能力更重要。贪大求快,在机会的追逐中严重缺乏创造需求能力的“聪明”企业面临被修理的命运。二是经济危机导致消费市场塌陷,意味着市场边界已拓展完毕,打乱了企业高增长、摊大饼模式的“阵脚”。通用、丰田等就是因此摔了跤。国内企业虽然未遭此等噩运,但一直追求在快车道上成长所埋下的隐患已然暴露,缺乏内生能力的培养让国内企业在转型升级压力下也突然“失速”。三是各种经济形态、发展模式的叠加颠覆了企业原有的发展路径。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过一段较为漫长的工业经济的洗礼不同,中国的工业经济进程是被极大压缩的,并很快进入了知识经济、数字经济等多种经济形态混合互融的经济形态中,类似“赶英超美”的“心结”,学通用、学微软的迫切催生求快、求大的企业。但随着企业经营走入“瓶颈”,原来的那套经营体系将不得不转型。

同时,企业经营横纵坐标的切换也预示着单靠“聪明”已难以“玩转”激烈的竞争。一方面,从企业的横坐标来看,已从“硬实力”向“软实力”切换,颠覆了以往经营的内涵。在纯粹的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建立于“硬实力”之上,但在混合经济形态下,资源和信息的快速流动与共享使整个经济系统扁平化,“硬实力”只能成为短期竞争的资本。手握3.4万个专利的汤姆逊也难逃破产命运即是前车之鉴。多元化、扁平化的经济系统正使企业间的竞争从拼“硬实力”向比“软实力”转变,难以替代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从企业的纵坐标来看,已从速度时代向定力时代“调频”。复杂多变的市场要求企业不被表象所诱惑,否则跑得越快,摔得越惨。盛极一时的Crocs鞋产商在高速扩张之后很快就陷入了巨额亏损的困境,犯的也是“聪明病”。《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寿命是40至50年,拼的更是实力中内置的韧性和耐力。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11

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历来的教育者(包括我自己),只会用前两种方式。王老师竭力向我们推荐的是第三种方式——帮孩子,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办法上来。作为新教师的我,第一要务是做好“管”和“哄”,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好“帮”。

王老师书中谈到有关班主任影响孩子的手段——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师爱、威信,让我感触颇多。结合具体的事例,我看到了智慧的老师做出的智慧的选择。同时王老师很理性地分析了这些工具的用处,也指出“万能钥匙是没有的”,每一种工具只有用得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怎样才能算有效果呢?学生在你这种方法的影响下确实有进步。我结合自己在这学期的工作,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好,遇到问题,只是单纯地选择了批评,很少运用表扬,效果非常不理想。另外,自己定的规矩,说过的话,有时疏忽了,让学生逐渐有了坏的意识——老师没惩罚我,下次还可以再犯。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班级及学生存在的情况,我要学会使用多种手段,并理智地分析和思考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力争把这些工具用娴熟。当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硬搬。

书中结语处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国商人去亚洲某部落订购草垫,订得多反而提价,因为单一的重复动作将使人很厌烦;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人从没被提升,而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那收获的多半就只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快乐的前提是明哲,是智慧。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书心得 篇12

卡耐基在“知己知彼”这一章详尽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以及他的建议。

第一、首先要激起对方急切的欲望。

要先去了解对方的需求,激起他们的欲望。你所热衷的某些事物,别人未必感兴趣。想要引起别人对某事物关注而一味地去鼓吹夸张这些东西,反倒是适得其反的.。不仅不容易说动别人,反而可能增添一些反感。因此,说服别人光靠热情并不够,还需要恰当方法。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将对方的某些需求包含其中,使得他对你所说的事产生兴趣。

第二、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看法显然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想要完成良好的交流沟通,或者说服对方,就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可以很快地找到矛盾的交汇点,以便于更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两人所僵持不下的问题,可以从对方入手,为对方列出一些列的利弊,然后进行对比,你的很多建议和需求即使不说,也都已经包含其中了。另外,一些带有批评和建议性质的话,最好旁观者的口吻说出来,少主观多客观,这样更易于对方接受。

第三、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所追求的都是双赢的结果,皆大欢喜的局面。你总是想要独自享受利益的果实,贪得无厌,最终说不好就众叛亲离了。在这个社会上,人际关系越是复杂,那些热心为人的人越是可以利人利己,立于不败之地。在你向别人推销自己的时候,切不可说我想要达成什么愿望,而是说我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利益,在我们这样良好的合作关系中,我们各得其所,各取所需。

第四、关心别人的需求,别人才会有所回应

韦奇定理:做一个聪明的倾听者 篇13

虽然历史不能推翻,但我们可以假设。如果孙权毫无主见,面对争论如墙头草两边倒,则必定要么盲目从众,献地求和;要么逞匹夫之勇,拼死力战。战争的结局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了。

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助于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更深入地分析问题,以最小的偏差做最正确的决策;但过多地听取别人的观点,往往会导致自己思维混乱、莫衷一是,难以坚持自己的选择。这看起来是一个可笑的悖论,但确实是人们经常走进的怪圈。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曾说:即使你已有了主见,但如果有10个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就是韦奇定理。

人生中,我们要面临的选择很多,作为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谁都不会漠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可是,当我们认准了目标,并决心要实现这个目标时,情况就发生变化了,这时候,我们最应该相信的就是自己。

不过,遇事有主见,那是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和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很多人认为,比尔·盖茨当初辍学创办微软是不够理智的,因为他既要承担创业的高风险,又要失去哈佛的高学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的风险几乎为零。因为他并没有办理退学,他只是以“leave of absence”之名,暂时休学——如果创业没成功,他还可以回来,继续就学于哈佛大学,享有找不完的好工作。

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見,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所以,一旦选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选定了想要的生活方式,坚持不懈,必定终成正果。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读后感 篇14

——读教育名著《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总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孩子A不小心碰到学生B,学生B的反应是立即打A,而A也会不服输就会去打B,就这样,事情的结果又是让老师来处理。而老师的处理方式就是先问打架原因,然后就批评教育孩子不能打架,要友好相处。

我们常常听专家讲报告,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就听信专家的,从不批评孩子,常常把表扬的话挂在嘴边,可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又在心里就告诉自己,还是老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结果棒出个炸弹,孩子和你对着干。学习了王晓春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刨根问底的思考;假设多种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

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由于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当班上出现什么问题或过错的时候,集体舆论一定会指向那个问题学生,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大家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不对!再这样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例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一直认为是品行问题,但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很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东西,而是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品德败坏而进行处理,就会影响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教育的悲剧。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学校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

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所以看了这本书我也思考了,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出一些属于自己的教学观:

一、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我们天天念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常常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绳,从制度上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可总不能如愿。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更多地去做一名温情的教育者,还是做一名严厉的管理者呢?

二、做一个聪明的“严师”,理智地施展“师爱”。

看了这本书后,当我在碰到违纪学生,我都会动一番脑筋再作处理。有次,上体育活动课时,我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有一个学生跑过来告状,说有同学在扯校园绿化树的树叶。我跑过去一看,那几个学生还在用力的向上跳,再看地下,到处都是被扯下的树叶,我大声训斥:“过来,看看你们在干什么,损坏花草树木,到处乱扔垃圾!”要在平时,我一定会把他们课后留下来批评一顿。可现在我想到王老师在书中说到的一种思维误区便是“迷信师严”,我提醒自己要变得“聪明些”,于是要他们每人去捡三十片垃圾为清洁校园出点力。后来只要遇到犯事的学生,我就采取这样的方法。校园自然清洁多了,效果也不错。

王晓春老师也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王老师指出,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高唱廉价的“爱的颂歌”,现实中也的确有老师只求“爱岗敬业”,而在实践中大碰钉子。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心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所以说,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三、安全与德育,孰轻孰重。

书中,王老师在分析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时谈到了安全问题。他说,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一些做法:在校园内不准丝毫地跑跳打闹,不准投掷轻物,有时也会对部分学生狠狠的训斥一番,说不定还会移交给班主任处理,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德育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各种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德育的核心与载体。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总结我现在的教学观。“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作者:韩明 教师频道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70 更新时间:

2012-3-22

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研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那里面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从许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教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此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这样一幕:有次排队做操时,我发现一位男生在交头接耳,于是批评了他,男孩羞愧得低下了头,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心软了,问他:“以后还讲废话了吗?”男孩委屈极了,“老师,我是提醒同学戴上红领巾,才讲了这句废话的。”我顿时为自己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后悔不已!如果早看到这句话,我也许就不会好心办坏事了。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读到这,我想到了去年我班转来的一名新同学。上课时,他总爱把手伸进抽屉里做小动作。刚开始时,我看到时轻轻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过了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几天下来,总不见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我说:“这几天我发现某某同学比以前上课用心听讲了,作业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个永远的乖孩子。”听了我的表扬,他很端正地坐好。几天下来,尽管有时还要做一下小动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几次默写中,空格也少了很多。好多次早晨,他看扫地的同学没来,都主动打扫着,看着他认真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是啊,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以后我们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做,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

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不准学生外出活动、在校园内不准奔跑打闹,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如何让安全与德育并行并重。

王晓春老师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好同学犯了错误,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而只是告诉他:“你是个乖孩子,以后不要这样,老师就依然喜欢你。”这种缺乏帮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真是一语中的,令人深思啊!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

最后,我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作者:雨点1983 日期:2010-8-14 22:56:00 放假前学校给每位老师送来了一份精神食粮,这让我有幸阅读了王春晓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王晓春老师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本书分两部分,上篇主要剖析了教师的各种常见不良思维方式,重在“破”;下篇则主要是讨论教师应持的思维方式,重在“立”。读完以后我豁然开朗。

我们常常听专家讲报告,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就听信专家的,从不批评孩子,常常把表扬的话挂在嘴边,可效果却不尽人意。于是又在心里就告诉自己,还是老人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人才。结果棒出个炸弹,孩子和你对着干。然而学习完了王晓春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要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刨根问底的思考;假设多种可能性,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其实书中很多案例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像平犯错后被集体批评教育后改正,由于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当班上出现什么问题或过错的时候,集体舆论一定会指向那个问题学生,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大家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不对!再这样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例如学生拿别人的东西,我们一直认为是品行问题,但据研究许多都是一种心理障碍问题,因为很多学生根本不缺少这些东西,而是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获得一种满足感。如果把因心理问题而犯的错误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作为品德败坏而进行处理,就会影响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教育的悲剧。

我们应该努力终结伤害孩子心灵的话语,寻找滋润孩子的自信的甘露。倡导一种相互尊重的沟通方式。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学会用这种方式和我们交谈。要培养学生的倾听兴趣首先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中的闪光点。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该给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教师不应当简单的否定,而是要给与学生鼓励,启发和引导。教师要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愿意倾听,乐去于倾听。同时,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发言的学生也会增强自信心。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在他们面前,我们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因而面对很多问题时反而省却了思考,思维定势影响了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我会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希望自己在教学生涯中像水那样且歌且舞。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骊城学区第一小学 薛智颖

最近我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我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真是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有爱心还要有智慧。在爱与学生成长间有一架桥梁叫“智慧”,看了整本书后,有以下几点感想:

一、做一名老师,要善于思考。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我们这些在教育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王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二、爱不是迁就,爱需要理智。

“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师德要求之一,教育需要爱,但光仅仅有爱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教育有爱,但是不等于爱,我们不能过分的迷信“师爱”,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例如,书中提到的一位老师对学生不写作业,每天叫过来写,不批评,学生写得较好,但还就是慢。像这样的例子,这个孩子看来属于“蜗牛族”。如果这位老师具备关于蜗牛族的教育专业知识(蜗牛族的多种成因及治疗方法),他就不会迷信关心和爱了。医生治不好病人,一般不会检讨自己对病人爱得不够,他一定会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正是教师应该着重学习的科学态度。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结合自己的学生,知道没有爱是不行的,光有爱是不够的。当一位教师缺乏教育专业知识,而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教育问题的时候,他用什么武器来迎战?除了手中的权利之外,就只有爱了。权利是硬兵器,爱是软兵器。他手中没有别的武器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那些神话师爱、高唱师爱颂歌的老师是可以原谅的,他们没有想害人。师爱是绝对不可否定的,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根基。现在的问题是许多人把爱说得太神了,师爱承受不了如此重担,该减负了。“爱”与科学并非水火不容。爱是一种情感,情感完全可以从科学角度加以研究和处理。听说“爱”很神奇,我们就去“爱”;又听说“赏识”管事,我们就做作地“赏识”学生;我们的同事又常常说“不能给学生好脸”,我们就每天绷着脸给学生看……然而,我们只是“学”,最终有没有形成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我们所谓“爱心教育”常常庸俗化了,不理智,没有什么科学思维方式。我们如果自身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或者把科学的思维方式仅仅局限于教学及业务工作,那么,我们对学生无论怎样爱,你在其中也很难找到科学的影子,教育他们又怎能得法,有效?

三、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

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要改变思维方式,聪明人就是善于思考的人,就是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的人。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比如,有人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借以说明问题学生可能破坏班风;而王老师马上想到另一个俗语,“火大无湿柴”,提醒自己好的班风也可以转变问题生。

王老师没有大道理,王老师没有灵丹妙药,有的是对教育教学规律孜孜以求的责任心和科学精神。《做一个聪明的教师》特别从思维方式角度入手,教我们如何改变“表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单向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思维方式,而学会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思考,养成刨根问底、假设多种可能性的思考习惯,并“在思考中反驳自己”。

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他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综观自己的教育不足,最典型的毛病是“说教”,迷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老师认为“嘴利用率过高了”,头脑就会严重开工不足。的确,从教年份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想想以前的学生,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可以使之感动莫名,一些发自肺腑的关怀,会让我们铭刻于心。然而“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少感动能力,越来越缺少对世道艰辛的体验,对老师的说教,他们甚至会有天然的免疫力和抵抗性。

别人的方法可信,但那仅仅只适应于他们的学生。很多事还得要我们摸索着去做,需要我们在工作中试着探索更适合教育我们学生的方法。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读后感 杜亚红

上一篇:关于女性健康的广告词下一篇:书香校园班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