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2024-08-03

对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精选8篇)

对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篇1

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1、全面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省政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明确重大行政决策的范围和标准,把部门论证、公众参与、民主协商、专家论证、专业机构测评、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必经程序。省政府制定《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规定》,明确审查主体、审查范围、审查程序,行政决策事项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2、农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严重,防控体系漏洞突出,政府要予以高度重视。

3、有关部门对农村的各类形式检查过多,不堪重负。不少检查全凭材料看问题,典型的形式主义,加重了乡村负担。

4、叶集的政法干警严重缺编,现存正式编仅34人,且呈老龄化,要求市政府增加编制。

5、目前在我市律师人员中仍有是公务员身份的,这不符合有关规定,请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解决。

6、完善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以政府法制机构为依托,建立以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建立法律顾问的选拔聘用、工作管理、绩效考评、奖励追责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参与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政府常务会议讲法工作机制,畅通政府法律顾问意见表达渠道,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政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7、加强城市卫生体系建设。六安城市建设近年来变化大,发展快,但城市管理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一些小街、小巷垃圾成堆,公共厕所很少见到,严重影响六安的对外形象。

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和举措,要加强指导。

9、对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要加强扶持,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取缔。

10、在加快农业发展方面。一要加大农业产业化工作力度,重点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建议市县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力度,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要加强农产品的标准认证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据悉,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中央和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00元,要求市配套每人20元、区配套每人30元,但市、区配套费没有完全到位,影响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开展。四要加强农村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五要加强贫困农民的生活和医疗保障工作。六要加强六安城区的蔬菜基地建设。

11、要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强化工业强市意识,深入推动“工业学霍山”活动,改变六安当前工业强市氛围还不够浓厚的问题。加强企业干部的培养,加快培育企业家队伍。

12、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质量。目前,合作医疗中存在门槛过高、慢性病种过少、参保农民受益面和受益量较低等问题,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13、税费改革以后,农村公益事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亟待加强。

14、六安城区振华路被二水厂排放的污泥淹埋,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群众意见较大,要求政府抓紧整修此路。

15、城区公安分局业务和办案经费不足,政府在预算中要予以增加。社区警务室难建立,关键是没有用房。

16、建立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省政府制定《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追责主体、追责范围、追责方式,对决策严重失误或依法应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实行终身责任追究,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加强行政决策案卷管理,实现决策过程全记录,发生决策失误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倒查决策责任。

17、行政案件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少,影响行政诉讼的裁决,也不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

18、现今体制制约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没有独立的行政执法权,得不到相关的贫困扶持政策等,政府应予政策倾斜。

19、市政务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在提高办件量和办结率上下功夫。

20、农村特困、五保户的基本生活不能得到保障,要求政府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出台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基本生活需要。

21、六安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各县区的中心城镇建设尤其是农村小城镇建设滞后,到目前为止市政府在中心城镇建设方面没有过硬措施。建议市政府在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城镇建设,实现城市建设与城镇建设相对接。

22、市政府在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了对各县区建设和发展,实行分类指导,但至今未见具体措施。

23、叶集公安分局属市级派出单位,法检部门属霍邱县派出单位,司法体制不顺,办案成本过高,要求将法检部门上划到市直管。

24、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年轻、优秀教师流失严重,要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对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篇2

李克强说, 去年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 是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 也包括在座各位的辛勤付出和贡献。今年工作千头万绪, 发展还是第一要务, 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 任务相当艰巨, 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 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 打造“双引擎”, 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 实现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 使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李克强强调, 当前多重矛盾叠加, 宏观调控难度加大, 必须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 宏观政策既要坚持基本取向, 又要动静相宜、主动作为, 围绕区间调控实施更加及时精准、有力有效的定向调控。今年要进一步深化财税金融等重点改革, 在强实体、促创新、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更大发力。

李克强指出,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当前就是要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此简政放权不能停步, 放管结合要落到实处, 营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 让千万人的创意与市场需求结合, 把“草根原创”迸发出的新元素、新模式汇聚成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国有企业要紧扣提高活力和竞争力深化改革, 在看准的领域抓紧“破题”, 努力走在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前列。

对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篇3

【关键词】教学改革 中心问题 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2.070

教学改革有两个中心问题。首先,教育改革要转变教育思想。如果教育思想没有变化,改来改去是改技术细节,没有抓到要害。第二个是课程内容的改革。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这两个问题都是教育部的领导提出来的,我们都赞成,都拥护。

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以往的经验,绝对不能以运动的形式来搞,对此我们过去亏吃多了。轰轰烈烈地搞一阵,敲锣打鼓报喜,最后不行又都退回去了。教学内容是一个非常细致的问题,教师那怕在一两个问题上能想出办法有所改进,这就很了不起。全国那么多教师,每个人都在这方面创新再相互交流的话,经过长期的积累,以后我们教学改革的成果就会显著了。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内容的改革经常是要深思熟虑的,而且要反复实验,不行再改。

经常一项改革措施要经过几年才成熟。未必一个地方改了合适,对其地方也合适。这个东西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是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而且大家相互交流,集思广益,逐渐积累,绝不是在一个短时期内按照一定的规划可以完成的。说工作要不断地进行下去,因为科学在发展,教育也要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很多东西是今天你觉得不错了,将来你的经验丰富了、水平高了之后你又不满意了,觉得还可以改。而且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看,所谓教学交流,我们认为,你光说我有什么什么想法是不行的,不落实。所以这几年我们多次搞教学经验交流有一条,请报告你教学实践的效果,你这个想法有没有落实在你的课程上,落实的效果究竟怎么样。而且效果往往需要更长的时期才能看得出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果只有想法而没有付诸实践的经验,往往不一定能成功。很多人都有想法,真正能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效果好的并不多,非常难。空谈一些课程应该体现什么什么精神,什么什么原则,是意义不大的。

教育思想的转变要针对我们国家的实际,也就是当前问题在什么地方。我本人根据多年的感受,感觉我们过去比较多的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而现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着重、着眼在学生素质的培养。这点是被普遍接受的,不过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就我个人的理解,学校恐怕永远要传授知识。人类积累了很多的知识,尤其是由于现在科技的发展迅速,应使年轻一代尽快地学好这些科学知识。传授科学知识当然得依靠学校。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传授知识,问题是怎样传授。脱离了知识,素质的培养是空的。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作为背景,科学素质的培养才有内容。

当然,对知识点我们要分析、要精选,讲有代表性的重要知识。不同的时代知识点有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不要单纯地考虑通过这个课程学生學到什么定律,会解那一类的习题。而更重要的是考虑一下学生通过这门课程,一个学期或者一年以后,他们在科学素质上有什么提高。而且对于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如果你这个地区的学生能力都比较差,在它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比较明显地提高,就是成绩。有些重点中学原来学生入学的基础很好,那你就让他更好,提得更高,不要埋没了人才。

一、关于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不是一个确切的术语。我想可以说得稍微确切一点,这就是“用大量题海的操练,来对付高考,提高升学率。”你如果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升学率自然会提高。可也不绝对。以高考命题为纲,用操练来提高升学率,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它确实可能使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地区学生的高考升学率提高一些。不过这种提高并不代表学生真正的水平,往往是靠条件反射式作题,将学生的分数硬拔上去。但总的来说这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二、关于教学改革

与国外某些比较好的教育方法对比,就能够看出,教学改革要改的是什么。我欣赏杨振宁先生的观点。杨先生在中国念的中学、大学、读的研究生,得了硕士学位。然后到美国读博士,得到了博士学位。他科学研究做得很好,得到诺贝尔奖。他对中国和美国两个社会的教育有切身体会。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美国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两种教育方式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而且是互补的。所以他认为如果能把这两种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把各自的缺点克服,这不能不说是在教育方面的重大突破。中国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老师一般非常认真负责,对学生非常耐心,按部就班,一点一滴的给学生讲,非常细致。假如没有讲前面,绝不会跳到后面去。

需要讲新的知识之前,预备知识必先讲好,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上来,基础打得非常扎实。也就是过去我们经常提到的打好三基,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础技能。我们学生的技能主要是在作题对付考试上,比美国孩子厉害多了。中国人最善于考试,缺点是什么呢?我们培养的学生思想比较保守,缺乏创造意识。这个东西到了高层次就成问题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一点,他离不开老师。他的本事都是老师教的,老师没教过的他就认为自己应该不会。所以碰到了需要自己有所创造,做前人没有作过的事时,就无计可施了。所谓创造,就是书上没写过、前人没作过、老师也没有讲过的事,就敢于去试试看。已经成熟了的东西,中国学生非常熟练。假如这个东西是科学上已经有的东西,需要把它论述清楚,这方面很善长。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和建议 篇4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必须坚持“从严控制、规模适度、防范风险、注重效益”的原则,一方面,负债是政府主动经济行为,要限制举债行为,控制负债规模,防范债务风险;另一方面,负债是客观存在和现实需要,要加强资金调度.重视资金效益.提升偿债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严控新债,用好旧债,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使负债既不能压垮政府,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和有效运作.同时也不能让地方政府因为资金短缺而束缚当地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因此,地方性政府债务的管理重点,就是控制和运作。

(一)控制

主要是控规模、控风险,措施有:

1.建立政府性债务举债审批制度。整体把握政府性债务总额,分类控制债务规模。要着重把握项目的有效性.选择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有效促进民生经济、有效帮扶企业生产的政府主导性项目.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投资,讲求项目投资效率与资金使用效益。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整体把握债务的总体规模。新增项目举债应遵循“举债适度,讲求效益,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原则.对举债规模、还款期限、偿债资金来源与债务偿还能力进行事前评审论证。

2.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一是要明确举债原则、举债范围、债务资金的使用与监管.规范举债行为;二是定期地对债务分类结构实行动态分析,建立债务动态监测评估机制;三是根据经济发展、财政收支及政府债务的总额及分类结构.设定多项风险控制指标,确定还债能力与可用财力相适应的政府举债规模。

3.建立举债成本效益理念。要对融资成本进行核算,综合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的具体情况.确定融资结构及期限.拓展融资品种,降低财务费用。

4.建立政府性债务责任追究机制。防止和杜绝举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树立债务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项目及其资金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与审计;对未按规定程序举债、违规担保、截留挪用债务资金以及造成项目资金严重浪费的行为,要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5.设立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一是建立项目建设硬平衡制度,针对建设项目,确定用土地资产或其他资产平衡建设资金,确保偿债资金来源;二是建立项目收益归集制度.坚持“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原则.将政府性项目收益归集到偿债专户,作为偿债资金的来源保障;三是建立偿债准备金管理制度,以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规范政府偿债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增强政府对债务的承受能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二)运作 就是确保现有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此收益用于相应债务的还本付息。地方政府性负债既然已是客观存在.就必须考虑逐步偿还的问题。因此.债务资金的运作.首先要稳字当头,务求保值,在这个前提下,要注重效益,灵活运作,确保能够到期如约还本付息。

1.注重项目选择。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拓展发展空间和基础性项目的带动,要尽快调研全县必须建设的项目资金需求、用资概算,确定项目的举债规模、举债期限与方式、偿债资金来源和项目平衡点分析.确保政府性债务资金的效益。举债资金投入效益高、收益有保证的项目。

2.拓展融资渠道,寻求长期合作平台。借助金融部门在“适度宽松”的金融政策下放宽政府性项目融资门槛的机遇。拓展融资渠道.降低举债成本。

3.创新融资品种,降低资金成本。国有投融资平台应尽力拓展融资品种,改善融资方式和筹资途径.降低资金成本。

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篇5

昨天孩子从学校带回来一份家长问卷调查交给我,并叫我填写,下面是我拟的草稿,希望大家能给我更好的指点和建议,为谢!

首先感谢学校能给我们家长这样一个机会,因为对孩子的爱,我们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了百年老校(万州一中)培育,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结台起采,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作为家长现在也不在是仅仅把孩子养大,其实家长和老师一样也应该是教育者,我也越来越感到家长是多么的难做,虽然我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会与学校积极配合,让孩子有一个即严格又宽松的成长环境,范文《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从现在开始应该对孩子们进行责任感和上进心的教育。并还要理性的看待孩子们课堂上的开小差。

我提几条;1,孩子们已经进入初三了,我觉得应该恢复早晚自习,以便更好的迎接中考。

2,关于孩子们在学校的饮水问题,也应像以前一样,取之于孩子,用之于孩子,于人于己都方便。

3,孩子们的作业要加强监督,尽量杜绝抄袭。

对酒店的意见和建议 篇6

作为酒店的一员,入店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深切的感觉到家的温暖,也深知酒店的

兴衰发展与 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在现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酒店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以下是我对酒店提出的几点意

1;菜品:应制定出属于酒店的特色菜品,让客人用餐完毕后能够记住的一至二道菜,客

人的口碑才是最好的宣传,并且对菜品的质量要严重把关,要保持菜品的口味稳定性,保证原材料的新鲜程度,(特别是海鲜类)。标准菜品要把握好整桌菜品的营养、荤素、器皿、色泽、口味的搭配。让客人感觉用餐吃的实惠、方便、可口。并且对明档菜品要不断更新,根据季节不断推出新菜品,避免客人出现厌烦。

2,活动:酒店应有专门的部门或是个人,对酒店活动有专门的策划,根据不同时间、季

节,推出不同的营销活动,丰富酒店的活动宣传,满足客人的不同的消费理念和需求。更强 的加大客人的满意度,让客人变相的感觉到酒店的优惠,从而也更大的提高酒店的营业收入

和知名度。

二、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随着酒店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酒店应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外

出培训和学习。学习其他酒店的长处和有点,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技能,更好 的培训于员工,提高服务质量。

三、酒店内部活动:

酒店应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内部活动,加强各部门的认识和了解,缩短各部门之间的距离

感,让员工劳动之余可以娱乐(例如:茶话会、登山、院内活动、晚会等。)

四、加强对员工生活的关心:

特别是宿舍方面,应提高宿舍住宿环境,规定专门的宿舍管理员。对宿舍不定期检查,让员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每个宿舍根据人员情况配备衣橱,让员工衣服有地方可放,在条

件允许下也可给员工配发统一的床上用品,更统一化,让员工感觉到家的温暖。

五、加大招聘力度:

特别是服务岗现在严重缺人,无法保证餐中服务及时性和针对性。

李淑平

关于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篇7

一、农业机械化发展历史和当前现状

舒城县的农业机械应用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 至今已有50余年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完善和稳定, 农业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大的变革。投资主体由国家、集体投资到农民自己出钱;经营方式由国家、集体二者经营为个人经营;农机投入市场由国家统一分配转为农民择优购买;机型由单一到多样, 向新型、小型、适用型方向发展;农机作业种类由机耕、排灌、粮油加工、短途运输逐步向机收、机播、机脱、名优茶加工、木竹加工、山特产品加工等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以“山上建基地, 山下搞加工, 山外联市场”的山区农机化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各类农副山特产品加工机械, 以提高我县各类农副产品机械化加工水平以及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使山区农机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随着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日益增强, 进一步拓展了农机化内涵和外延。当前, 我县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了山区传统农业的粮食单一生产模式, 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 (名优茶、菌药、山核桃、竹制品) 等方面发展, 初步形成农机农艺融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期盼日渐提高, 渴望能有更多的多样型机具适宜山区作业。

二、影响山区农机化发展因素分析

1.基础设施跟不上农机化发展的步伐。

随着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增多, 农机作业项目、范围和覆盖面越来越大, 我们感觉到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远远滞后于当前农机化的发展, 如山区集中连片的小田块的土地平整由于受地块规模限制, 很多地方无法实施机械作业;现有的大部分机耕道路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 无法满足现有农业机械的作业需求;机库棚建设远远跟不上农机化的发展需求, 大部分农业机械在农闲时都是露天或临时停放在农户的空闲房屋里;县级农机管理、推广机构力量薄弱, 尤其是监理装备配置不到位, 基本工资都无法保证。

2.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较少, 规模不大, 覆盖面不宽。

现有的服务组织总量小, 大多数规模不大, 服务项目比较单一。到目前, 全县农机合作社只有27家, 农机种粮、茶叶加工等大户596家, 拥有作业机具5313台套, 无论从数量还是服务项目和经营形式上都不能满足当前的农业发展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山区自然条件差, 很多的农机具不能到达作业场所, 适宜于山区的那种既灵便轻巧、质量可靠又容易操作、性能优良的农机具的类型、数量偏少;二是农机维修网点的发展不够均衡。大多网点设在经济相对发达地段, 但由于维修人员知识老化、年龄偏大, 缺乏对农机新机具维修技术知识, 平时仅仅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 维修网点维修设施差, 大多数设在简易棚内, 检测手段落后, 无法保证维修质量;三是由于山区地块小, 布局分散, 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低, 作业时间短, 加大了转场困难和高油耗费用。加之油料涨价快, 购买难, 山区农机用油没有国家补助, 积极性不高;四是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购买力差, 面对上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新型农机具, 只能是望机兴叹等等, 严重影响了山区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化服务组织建设。

3.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和覆盖面不够。

山区有广阔的山场资源, 除粮食生产外, 还有畜牧业、林果业、野生山珍等经济作物, 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当前农产品加工规模由初始阶段向中级阶段跨越, 一家一户小作坊的加工比较多。由农民创办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虽然不多, 但已初现端倪, 加工大户和龙头企业将会逐步取代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加工。由于国家政策对山区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农副产品加工资金投入少, 补贴机具覆盖面狭窄,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技术模式没有得到改进, 主要农作物加工关键环节机械化未得到解决, 适用山区的新型机具及先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很难向更深层次发展。

三、促进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意见及建议

结合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农机安全隐患大、农机化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在新形势下, 为加快农机化的发展, 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 提出以下探索土地规模经营形式, 调整农业机械化发展布局,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加大农机化的资金投入力度等一系列建议措施。

1.加大政策扶持。

进一步加大发展山区农机化的扶持力度, 建议出台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机械化作业补贴有别于平原政策, 增加补助资金和项目, 追加山区机具购置补贴、作业补贴、农机库房等设施补贴和燃油等补贴, 降低机械化作业成本, 推进山区农机化快速发展。例如针对山区农民经济条件差、购买力不强的问题, 可以加大补助比例, 刺激农民购买力;针对山区农机作业耗油大、成本高的问题, 可以给山区农机用油一定的补贴;针对农机合作社发展难, 可以在政策扶持上给予较大的专款补贴;针对农副产品加工方面, 国家把其列入农业资源开发项目, 在支农资金投入、贴息贷款应优先给予重点支持, 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的优惠政策, 工商管理等业务部门给予提供绿色通道等等。建议当前应尽快出台一系列农机化发展配套措施和政策, 引导和保障山区农机化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进一步加大农机化新技术培训投入力度, 建立山区农机手培训投入机制 (培训场所、设施以及本部门下达的新型农民和阳光工程培训指标及验收机制等等) , 提高农机操作手的安全生产、机具保养与维护基础理论知识, 使更多的山区农机手尽快掌握新机具、新技术、新农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 让广大农民了解农机、认识农机、使用农机, 以适应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要。加大农机安全监理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提升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水平, 完善农机安全管理措施, 保障农机安全生产。

3.树立农机示范典型, 完善服务组织建设。

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是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在农机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中, 我们一是要坚持“典型带动、示范引路、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的原则, 引导农民按照自己的意愿, 结合本地实际, 组建各种类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二是大力扶持和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 完善农机化服务组织建设, 着力培育影响力大、带动示范性强的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措施上积极宣传、表彰和奖励, 树立示范典型, 增加社会影响面, 让这些先进人物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山区机械化迅速发展;三是要把农机大户与种田大户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良性产业链,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巨大作用, 实现粮食收入与农机经营收入都增加的目标。

4.积极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企业联动模式。

广开思路, 积极推进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 结合山区特点, 有计划组织实施农机化试验、示范、推广项目, 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和引导工作, 通过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将一家一户分散的农民集中起来, 整合农机装备资源, 提高农业机械作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服务程度, 实现节本增效。加快推进农机企业联动模式, 积极引导农机生产企业深入山区实地考察, 研发山区农机化耕作、收获、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配套性、适用性的农业机械, 使山区农机化作业达到节本增效目的。加强农机流通企业搞好机具零配件供应和售后跟踪服务及安全监管工作, 保障农机化作业向着节本增效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5.因势利导, 推进山区农机化有效发展。

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形式要求多样化, 大力推广适宜丘陵山区, 不受地块限制、体积小、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作业效率高、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一是加快丘陵地区微型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力度;二是以推广和使用耕整机作业为主导, 解决小田块及坡地耕作问题;三是加强与农艺部门协作, 大力推广机械化育插秧;四是推广引用板栗剥苞机、板栗剥壳机、竹制品加工机械以及灵芝、天麻、山核桃、油茶等一系列农产品深加工机械及技术。比如:板栗可做栗子粉、栗仁、板栗酱、板栗饮料、板栗冰淇淋等等。目前, 山区一些农特产品加工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 像毛竹做出的竹炭、竹纤维产品、竹家具、竹地板、竹工艺品等等也越来越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6.大力扶持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提高农机维修覆盖面。

意见和建议 篇8

——金为明

*《读书》“服务日”主要是以时间为断,介绍一定期间内的出版物,这当然很好。但是可否考虑同时举办以某一个或某几个出版社的出版物为中心的陈列、展销活动。如不少地方大多设有“书社”,刊印地方古籍,内容可注意者甚多,若能在北京集中介绍一次,当有意义。

——黄如彬

*我很希望《读书》开展一项服务活动:帮助读者交换、借用珍重稀有书刊。我们在研究工作中,常常感到资料不足,要读的书看不到。可是有的书用过了又可以让出。可否在《读书》杂志辟出少量篇幅,刊登些这方面的个人“征书”启事。也可酌收费用。当然,所征之书,限于珍本和稀有书刊,否则,将不胜其烦矣!

——龚洛廷

上一篇:英语教师暑期培训总结下一篇:小说第三讲---环境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