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预案

2024-06-13

预防登革热预案(精选13篇)

预防登革热预案 篇1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那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范文(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1

为保护全项目施工人员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项目稳定,保证工程的顺利进展,将常见登革热预防与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轨道,形成工作常规,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登革热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登革热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

监督全项目防登革热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项目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登革热管理工作;

指导全项目施工人员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灭蚊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登革热知识。

(三)宣传组:管理人员对工人进行防治登革热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

落实督查全项目防治登革热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工作要求

1、项目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栋号长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文员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栋号长的责任。

2、文员每日向项目经理报告情况。

3、各栋号长,施工员要积极、密切配合项目预防登革热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登革热防控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

发现问题→栋号长→文员··记录存档→项目经理→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2

一旦项目上发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项目施工人员一旦出现登革热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项目部请假,不得带病回项目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项目上班;

2、施工人员在项目部出现登革热疑似患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疑似登革热病患到项目部隔离室休息,并之后统一派车送去医院。

3、在项目部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的工人或管理人员,项目部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项目部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

4、项目部对登革热传染病病人所在宿舍、施工区域等公共场所进行毒蚊大消杀,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亲人、同事前往探望。

6、管理人员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上报天河区质量安全监督站、天河区卫生监督所、天河区疾控中心和天河区新塘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决定是否实行停工。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8、项目部领导发现登革热病人后,迅速向全体施工人员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施工人员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维护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3

为了积极做好预防登革热传染病,确保幼儿园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我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园的应急预案。

一、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在强调园长是防范各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分层承诺制(家长向班主任承诺、教师向幼儿园承诺)。

2、健全和完善园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

(1)班主任向家长公布住宅电话、手机号;将班级幼儿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重新核对整理。

(2)园长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宅电、手机号;将幼儿园教职工的宅电、手机号等通讯联系核对整理成册,提供给全体教职员工。

(3)规范应急情况上报顺序,将有关联系电话整理备用,并备案张贴于门卫值班室和园长室内。

二、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燕萍(正园长)

副组长:梁金英(副园长)、朱沛秦(副园长)

组员:保健医生、全体班主任

三、工作要求:

1、学校建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主任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向园医上报情况,绝不允许缓报、瞒报和漏报。否则,要严肃追究各班主任的责任。

2、园医每日向主管园长报告情况。

3、各班主任,教职员工要积极、密切配合园内预防登革热传染病领导工作小组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扰或延误传染病防治工作。

四、工作处理问题流程表:

发现问题→班主任→园医→记录存档→主管领导→园内领导

五、应急措施:

1、班主任发现登革热传染病疑似患儿,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向保健室医生汇报,保健室医生怀疑为疑似病人后及时向登革热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

4、通知幼儿家长,送疑似患儿到医院就诊。

5、上报街道卫生院预防科及区教育局教行科及区疾控中心,集体发病时上报区卫生防疫站。

6、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及灭蚊。

7、待该幼儿病愈且经南沙区疾控中心出具证明并经园内同意方可回园学习。

8、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园内秩序。

9、加强门卫值班管理。不许园内人员擅自离园,园外人员随意进园。来访人员要进幼儿园要问清来人身份并做好登记。

六、应急物资准备:

1、设立应急隔离室,添置好有关设备。

2、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一律做到“三白”:白口罩、白手套、白大褂。

3、应急隔离室做好物资准备,如体温表、消毒剂、口罩、毛巾等。

预防登革热应急预案4

由于近期内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为了加强商业城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特制定此预防措施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天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公司的预防措施

现本项目部专门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灭蚊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

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每天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预防登革热预案 篇2

一、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预防

1. 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师生自我保护和救护的能力。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做到定期以各种集会、校园广播电视、黑板报、墙报和设立专门宣传窗、展览等形式向全校师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 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具有安全意识, 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 提高自我保护、预防和救护的能力。

2. 定期对体育活动场所和各种体育设施、器械进行检查, 为学生创造安全的活动环境。

依据各类体育场所、设施的安全标准, 对所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械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安全检查, 尤其是对一些大型体育器械, 如篮球架、足球门、单双杠、跳马、跳箱、攀爬器械等要做重点检查。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存在安装不当、使用过期、老化等安全隐患的设施和器械, 必须立即进行修理或者做报废处理。让学生远离危险设施, 绝对避免学生在危险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3. 教师要努力提高思想素质, 有强烈的责任心。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在教师的指教下进行的, 伤害事故的发生与教师的责任感有直接关系。因此, 要求教师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在教学训练中做到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 严格课堂纪律, 严密课的组织, 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 制定安全措施切不可马马乎乎、掉以轻心。

4. 认真备课、上课, 全面分析与研究教材。

科学合理的安排与组织教学、练习手段及练习方法,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易发生伤害事故的隐患做到心中有数, 防患于未然。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技术性较强、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 在技术动作的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同时要严格要求, 加强调控与监督。对于对抗激烈的项目教师要明确要求, 组织好学生, 适时掌控学生情绪, 防止因学生兴奋性过高而发生的意外。

5. 要充分重视准备活动, 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非常的重要和必须的, 准备活动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运动损伤的发生, 因此, 在进行准备活动安排时, 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运动水平、性别差异、身体状况、教学内容、气候和天气等因素, 对于主要教学内容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

6. 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不少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都是由于学生组织观念淡薄, 纪律性差, 自我约束能力低而造成的。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要加强组织与领导, 对学生严格要求, 努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在练习一些具一定有安全隐患 (如铅球, 铁饼、标枪等) 的项目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相互监督机制, 相互观察, 相互监督, 相互提醒, 对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7. 要进一步加大学生身体检查的工作力度。

每学年进行一次体检,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认真填写健康卡。体育教师应熟知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对有问题学生做到适度安排。

8. 教育学生克服思想上的麻痹大意, 端正练习态度。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在技术动作的学习之初和动作熟练掌握之后, 出现伤害事故的几率往往比较少, 而在动作基本掌握, 能勉强完成动作的阶段反而更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这往往是由于此时学生思想上容易产生放松心理而麻痹大意, 再加上学生对动作的掌握还不够熟练、不够稳定, 还没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学生对于已经能完成的动作认为不过如此, 没什么, 小意思, 殊不知大意失荆州。因此, 老师应及时的教育和督促学生, 要小心谨慎, 不能麻痹大意。

二、建立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

在工作中, 我们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也要正视校园伤害事故, 即应该承认意外伤害事故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针对此, 学校应建立一套校园安全事故快速应对机制, 这对于及时科学处理安全事故, 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事故和经济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要建立一条快速、畅通的急救通道。

从第一目击者、第一抢救者到第一决策者, 必须形成快速的联系通道。通常学生是第一目击者、发现者, 发现意外的伤害事故应及时报告在现场的教师 (多数为体育教师) , 并应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果事故较严重者, 应及时地向学校领导汇报, 力求尽快护送伤者到医院抢救, 决不能故意隐瞒, 推脱而延误病情。

2. 学校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支持。

以前, 学生如果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 对事故的责任没有法律上的明确界定, 因此, 呼吁各级立法部门尽快制定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法规, 对伤害事故类型、责任归属、处理程序及损害赔偿作出具体规定。清晰界定, 分清责任, 为伤害事故的合理处理提供法律依据。

3. 加大推行保险力度, 与保险公司风险共担。

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 篇3

为确保辖区一旦发生登革热疫情能迅速、有效、有序地组织处置,把疫情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切实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卫生部印发的《登革热防治方案》、《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登革热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卫生部行业标准,WS216-2008)、《登革热现场调查处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广东省卫生厅、省爱卫会印发的《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和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XX市预防控制登革热方案》,结合我中心实际,制定本预案,指导和规范社区范围内发生的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工作。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置。

二、登革热疫情分级

2.1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区(县级市)首例本地感染病例;或一个区(县级市)发生暴发疫情;或一周内在一个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内,发生5例及以上病例,但未达到较大级别的。2.2 较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一个区(县级市)发生的暴发疫情有扩大趋势;或两个及以上区(县级市)发生暴发疫情;或一周内在一个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内,登革热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但未达到重大级别的。2.3 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一周内在一个区(县级市)行政区域内,登革热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的。2.4 特别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卫生部或省卫生厅认定为特别重大级别的。

三、应急组织及其职责 3.1 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3.2 医疗救治专家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组 员:XXX 3.3 预防保健与疫情报告小组:XXX 3.4 医疗救助中心:中心全体工作人员。3.5 物资安全保障组:XXX 3.6工作职责

1、做好疫情、病情报告工作。

2、加强院内的防蚊灭蚊工作,防止院内传播。

3、组织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5、采集标本,送指定的登革热检测实验室检验。

6、加强感染性疾病科的建设与管理,做好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

7、组织做好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无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应于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并电话通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反应和终止 5.1 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启动

根据国家、省、市、县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预警要求,直接由领导小组启动,或由社区及医院临床科室向疫情报告小组报告后,由疫情报告小组根据情况分级,向领导小组提请启动预案。5.2 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反应

5.2.1 领导小组:启动登革热疫情及应急处理级别;组织专家对登革热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效果评价等。指挥、组织、协调社区登革热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

5.2.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疾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尽快制订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和方案,开展对突发事件累计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查明传播链,并向区CDC汇报情况。做好传播媒介的消毒灭菌工作,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应急应急疫苗接种、预防服药。

在上级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对流动人口采取预防工作,落实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对密切接触者根据情况采取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

开展群防群治,与街道、居委会联系沟通,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工作。

普及卫生知识。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应激和危机干预工作,指导群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登革热疫情。

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别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和确诊。对因登革热疫情造成的病人,不得拒绝接诊。

5.2.3 疫情报告小组: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和污水处理,防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病人的报告。5.3 登革热疫情的终止

登革热疫情的终结需符合以下条件:登革热疫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或由国家、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终止应急反应的。

六、登革热疫情的善后处理 6.1 后期评估

登革热疫情结束后,领导小组应组织各组成员对登革热疫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6.2 奖励及责任

对参加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联合表彰。对在登革热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情况严重者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情节较轻的社区及医院内批评教育。

七、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的日常保障

7.1平时做好宣传,贯彻落实登革热疫情应急预案,提高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7.2 加强传染病及登革热疫情的报告制度。7.3 社区内设置健康通道,做到健康人群与患病人群卫生服务地点相对独立。

7.4 经常性落实应急处理所需物质储备,包括药品、医疗器械、消毒器械、防护用品、通讯器材和交通工具等,做到药品的剂型、浓度、有效期、生产厂家均合格;医疗器械、消毒器械均完好无损;消毒药品、防护物品在有效期内。

7.5 加强应急能力培训,每年组织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培训,并联合XX街办事处进行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提高社区其他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7.6 加强社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防范登革热疫情的意识,并能正确提供线索。

八、名词术语

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不在本地的病例。发病前15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如东南亚、南美等),有蚊虫叮咬史的登革热病例。

本地感染病例:登革热病人发病前15天内未离开过本地区(以县区为单位),或未到过有登革热疫情报告的地区,其感染地点属于本地。

登革热暴发:一个最长潜伏期(15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居委会、学校、自然村、集体单位等),发生3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

疫点:是指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主要是根据伊蚊活动距离,通常以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划定半径1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

疫区:是指当发生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时,由于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和蚊媒的活动范围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区域。农村一般以疫点周围自然村、乡镇划为疫区。城市一般以疫点周围若干街巷、居委会或街道划为疫区,或根据地理区域划定。

登革热传染病应急预案 篇4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天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公司的预防措施

现本项目部专门成立一个由五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灭蚊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

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

(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每天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登革热预防标语 篇5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植物花瓶,清理妙。内外积水,清扫。容器丢弃,先打包。

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某院66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分析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2014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登革热病例。

1.2 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 查阅病历、记录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情况及预后等。

1.3 诊断标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1]:①有流行病学资料;②发热、皮疹等临床表现;③实验室检查。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66例中, 男29例 (43.94%) , 女37例 (56.06%) 。年龄6~94岁, 平均年龄44.70岁。均为涵江区常住居民。

2 . 2 年龄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中青年 ( 2 1 岁~ 7 0 岁) 占65.15%, 10岁以下和7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2.3 患者地区分布:涵东20例 (30.30%) , 三江口镇19例 (28.79%) , 江口9例 (13.64%) , 涵西8例 (12.12%) , 国欢镇5例 (7.58%) , 白塘镇4例 (6.06%) , 黄石1例 (1.52%) , 均是本土病例。

2.4 临床表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冷、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 头晕、头痛、疲乏、恶心、呕吐、皮疹等。发热以急骤发热多见, 首发症状中, 66例患者均有发热, 体温为37.3~40 ℃, 呈不规则热, 发热天数大多持续3~7 d, 个别患者出现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改变。见表1。

2.5 实验室检查:见表2。①血常规:最常见的改变为白细胞偏低, 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血小板减少, 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57例 (86.36%) 白细胞数低, 最低为1.25×10/L, 59例 (89.39%) 中性粒细胞数目下降, 最低为0.25×109/L, 38例 (57.58%) 血小板数目下降, 低至20×109/L。②血液生化指标:34 例 (51.52%) 转氨酶升高 (84~525.7 U/L) , 3例 (4.55%) 心肌酶升高, 6例 (9.09%)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4例 (36.36%) 电解质紊乱, 主要是低钾血症。③尿常规:部分病例尿常规异常, 红细胞+~3+, 白细胞+~2+, 蛋白质2+~3+。④病原学检查:66例患者血清经莆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登革病毒Ig M抗体均为阳性。

2.6 影像学检查:7例 (10.61%) 少量胸腔积液;1例 (1.52%) 少量胸腔积液并少量腹水;1例 (1.52%) 少量心包积液。

2.7 治疗与转归:采用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高热患者以物理降温、补液为主, 慎用解热镇痛类退热药物;有出血倾向者选用安络血、酚磺乙胺、维生素C及K1等止血药物;转氨酶升高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光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静滴或双环醇口服保肝降酶治疗;白细胞数或粒细胞数减少者给予口服利可君、鲨肝醇、维生素B4等升白细胞药物;粒细胞数明显减少者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数明显降低患者给予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输注滤白血小板;低钾患者可给予氯化钾口服或静滴补钾等。经有效治疗66例登革热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数5~26 d, 平均住院天数5.53 d。

3 讨论

进入21世纪以来, 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流行和暴发从未停止过[2]。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所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 主要侵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 使机体产生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 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同时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小板系统, 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3]。其临床复杂多样, 特征为突起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痛, 极度疲乏、皮疹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在新流行区, 人群普遍易感, 但发病以成人为主[3]。本组66例登革热确诊患者中发病年龄以21~60岁 (43例, 65.15%) 这个年龄段为主, 符合新流行区的年龄发病特点。本组66例患者, 临床症状多样, 涉及多个器官功能损害, 所以登革热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登革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至今登革热既无疫苗, 又缺乏特效疗法, 主要采用对症及支持治疗[4]。本地区应属于新流行区, 故病例大部分属于轻症患者, 66例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对症、支持治疗, 均治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

涵江区部分乡镇与东南亚地区存在经济贸易关系, 劳务输出、输入较频繁, 每年均有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3~4例。2007年秋季本地区也曾发生登革热的暴发流行, 时隔7年涵江区再次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 首例登革热确诊患者是从马来西亚回国的我区居民, 以后出现的2代病例就集中在这个乡镇及其周边地区。本次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原因考虑有三:①对首例输入性病例未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②9月份~10月份, 我区依然处于高温, 蚊虫密度很高;③距上一次登革热暴发流行时隔7年登革热易感者不断积累。因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的蚊种在我国广泛分布, 人群又普遍易感, 因而对于登革热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对疫情的防控尤为重要[5]。登革热预防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 本次登革热暴发流行, 我区政府及卫生部门非常重视, 积极开展以灭蚊、清理环境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 来切断传播途径。具体措施:组织相关人员下乡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 防止积水, 清除伊蚊孳生地, 对饮用水缸加盖防蚊, 勤换水, 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室内外成蚊用0.3%胺菊酯+0.1%氯菊酯气雾剂喷洒消灭。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 应穿着长衣长裤, 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驱避蚊虫药物, 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 应装置蚊帐或灭蚊器。避免在伊蚊出没频繁时段 (清晨和黄昏) 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大力开展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防蚊、灭蚊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最有效的策略。

摘要:目的 探讨66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点, 以总结登革热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4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66例登革热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 2014年莆田地区登革热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畏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关节痛、疲乏、皮疹、恶心、呕吐、球结膜水肿、白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 少数病例可出现胸水、腹水及心包积液。所有确诊患者血清登革病毒Ig M抗体阳性 (100%) 。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无重症病例。给予退热、补液、升粒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支持治疗, 66例登革热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死亡病例。结论 登革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目前无特效抗登革病毒药物, 主要采取对症及支持治疗。登革热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防蚊隔离。

关键词:登革病毒,登革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登革热诊疗指南 (2014年第2版) [J].传染病信息, 2014, 27 (5) :262.

[2]王永怡, 王姝, 卢福星, 等.2013年感染性疾病热点回顾[J].传染病信息, 2014, 27 (1) :4.

[3]李刚.登革热[M]//杨绍基, 任红.传染病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99.

[4]张玲霞, 王永怡, 陈文, 等.2009年全球传染病疫情聚焦[J].传染病信息, 2010, 23 (1) :5-6.

如何预防登革热 篇7

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从大的方面上来讲,一个社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全民动员,特别是负责单位部门,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普及预防登革热常识,同时进行灭蚊防蚊工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控制。

预防登革热宣传资料 篇8

一、登革热病媒是什么?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二、典型登革热的病征是什么?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三、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给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一)、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二)、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1、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2、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3、把室外露天的盆、罐及瓶子倒置或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防止积水。

4、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5、保持所有渠道畅通。

6、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预防登革热预案 篇9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率先从发病鸭场分离鉴定出引起雏鸭高热、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下降乃至停止新发鸭传染病的病原, 将之命名为“坦布苏病毒 (Tembusu virus, TMUV) ”, 并成功研制出“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 (FX2010-180P株) ”。该病毒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均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病毒。目前发现鸭坦布苏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引起鸭、鹅等水禽发病, 而且可以从鸡、麻雀等陆禽中分离到该病毒, 表明这种新病毒宿主范围广泛, 潜在危害巨大。该疫苗临床试验申请获农业部批准, 为该疫苗申请一类新兽药证书迈出关键的一步, 同时也为有效防制鸭坦布苏病毒病带来曙光。

乡镇预防登革热通知 篇10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猛、发病率高,所以相关部门要做好登革热预防工作,下面为您整理的是乡镇预防登革热通知。

乡镇预防登革热通知

各村(居)委、有关单位:

由于受去冬今春温暖的气候影响,我镇的蚊子孳生比较严重,成蚊密度快速上升。据省疾控中心专家预估,今年我省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风险非常大。为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按照市、县登革热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经研究,我镇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一场灭蚊及卫生清理大行动,请各村(居)委、有关单位高度重视, 切实做好卫生清理、灭蚊工作。具体工作布置如下:

一、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积水

各村(居)委、有关单位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搞好本辖区内居民区及办公场所、厂区、宿舍区、包干区的清洁卫生,全面清除积水。广泛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居民翻盆倒罐,对单位和家庭及房前屋后的花盆、缸、罐、菜坛、旧轮、塑料薄膜、一次性杯及饭盒、贮水池等容器积水进行全面清理,及时清理卫生死角的积水和垃圾,喷洒药物进行灭蚊消杀。

二、 加强对蚊孽生地的检查处理

各村(居)委、有关单位要组织消杀队伍对本辖区内居民区及办公场所、厂区、宿舍区、包干区进行地毯式检查处理,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区进行全面清除积水、灭蚊坳和成蚊活动。

三、 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易孽生蚊的.各类重点场所严格落实灭蚊措施

(一)由村建所统筹全镇灭蚊工作并负责镇区公共场所卫生死角灭蚊消杀。

(二)镇房管所负责通知和督促镇内各小区物业开展统一的灭蚊消杀。

(三)全镇中小学校、幼儿园要进一步加强辖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做好灭蚊消杀工作,发现疑似病人及时报告。(由石湾中学、铁场中学、石湾中心小学负责督促落实)

(四)建筑工地要严格落实灭蚊措施,对地下室积水等各种大型积水要定期投药,做好灭蚊消杀工作,防止孽生蚊虫,同时要定期清除各种小型积水(包括生活区的各种小积水)。(由村建所、建筑公司负责督促落实)

(五)农贸市场要清除卫生死角和各种蛀虫孽生地:清疏沟渠、翻盆倒罐、清理杂物、清除禽畜粪便,保持下水道和沙井口畅通和清洁,并做好灭蚊消杀工作,确保不孽生蚊虫。(由工商所、市场物业站、村建所负责监督各市场落实)

(六)汽车维修厂、轮胎店等不得将废旧轮胎、零部件堆放在室外,防止孽生蚊虫。(由工商所、村建所负责督促落实)

(七)公园、绿地等场所要加强检查,封堵树洞、竹筒,贮水池加盖等,加强清理各种花盆积水,同时定期清理一次性杯、饭盒等垃圾,并做好灭蚊消杀工作。(由村建所负责落实)

(八)废品回收店要加强环境卫生清理,禁止在室外堆放废品杂物,防止,做好灭蚊消杀工作。(由工商所、村建所负责监督)

(九)花圃、花店及育苗场所是重要的白纹伊蚊孽生地,要经常翻盆倒罐,对水养植物要定期(4-5天)换水,不能换水的要定期投药控制,做好灭蚊消杀工作。(由各村(居)委、工商所、村建所负责做好各项灭蚊工作)

(十) 搞好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收集点、果皮箱等环境卫生,做好小积水清理工作,并做好灭蚊消杀工作。(由村建所加强管理落实)

四、 做好蚊密度监测工作

村建所要做好蚊的密度监测和结果分析工作,为采取灭蚊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 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

(一)广泛开展宣传。各村(居)委、有关单位要加强“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宣传,普及“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的常识,广泛发动群众自觉参与防蚊灭蚊行动。

(二)开展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童灭蚊防蚊的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幼儿园学童小手拉大手的带动作用,将灭蚊防蚊工作辐射到千家万户。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在校园内设置灭蚊防蚊知识宣传专栏,同时每年每班上一堂以灭蚊防蚊为内容的健康教育课。

六、 认真做好诊疗工作

石湾卫生院、铁场卫生院近期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监控及医护人员的培训,并做好诊疗工作。

七、 严格做好督促检查工作

预防登革热广播稿 篇11

A:我是主持人xxx

B:在上周周末学校针对“预防登革热”工作,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的消毒。由此可见学校对“预防登革热”工作的重视,以及登革热对人类的威害。今天就由我们来为大家讲解一些登革热方面的知识吧。

A:何谓登革热?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

B:登革热病媒是什么?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A:登革热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当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之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如果病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B:典型登革热的病征是什么?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A: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给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咬的措施如下: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B: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A: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

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最要紧是请教医生。

B:如何预防控制登革热暴发?

预防登革热暴发的有效措施就是杀灭伊蚊,其中除紧急杀灭带毒成蚊外,翻盆倒罐清除伊蚊孳生地,迅速降低蚊媒密度更为重要。

灭蚊要重在落实,检查评估考核效果:定期检查有否妥善弃置可积水的器皿杂物?(例如将空罐、发泡胶盒、杯、水樽、汽水罐等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有否盖好贮水容器?沟渠是否畅通?有否定期清洗积水容器?(例如花樽、花盆碟、冷气机盛水器、水缸、贮水池、废旧轮胎。等)有否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积水?要注意检查花园、园艺角、花盆盛水碟、水栽植物,小卖部、垃圾站、沟渠、洗手间、水箱、贮水池等。

预防登革热预案 篇12

2008年11月,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人民医院收治1例缅籍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笔者现将其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女, 18岁, 缅甸甘拜地文莫社人, 就读于缅甸密支那某中学。2008年10月27日在密支那出现无明显诱因发热、畏寒, 全身酸痛不适, 以双下肢为主, 排便成形 (黑便每日1次, 约100g) , 发热时伴头昏、头痛, 发病3天后出现全身散在芝麻大小皮疹, 疹间皮肤充血, 压之褪色, 以躯干及面部为主, 全身症状加重, 在当地诊断不明, 治疗无好转。于2008年11月1日乘班车从云南省腾冲县猴桥口岸入境, 经口岸检疫部门测体温38.0℃, 登革热快速诊断卡显示不明显, 建议患者速到人民医院就诊。医院以:“ (1) 发热、皮疹待查; (2) 登革热可能; (3) 沙门菌属感染待排”, 收住入院。查体:体温38.3℃, 脉搏124次/min, 呼吸23次/min, 血压85/60mm Hg, 体重48kg。意识清, 一般情况差, 小便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 全身皮肤散在芝麻大小皮疹, 疹间皮肤充血, 压之褪色, 以面部及躯干为主,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咽、眼结膜充血, 剑下有压痛, 无反跳痛。心肺听诊无异常, 余体检均正常。

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32.3μmol/L, 直接胆红素29.9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269U/L, 天冬氨酸转氨酶1011U/L, 碱性磷酸酶166U/L, γ谷氨酰转肽酶355U/L, 总胆汁酸15.44μmo1/L, 尿素氮7.29mmol/L, 尿酸410.7μmol/L, 总蛋白59.3g/L。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 3.98×109/L, 红细胞4.77×1012/L, 血红蛋白141g/L, 血小板64×109/L, 中性56.14%, 淋巴19.24%, 单核23.24%, 酸性0.44%, 碱性1.14%, 血凝分析59.4s。血涂片镜检疟原虫:来检出;疟原虫抗原阴性。县疾控中心对送检血清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为登革热IgM抗体阳性;登革热IgG抗体阳性。患者入院以来, 均按登革热治疗原则, 给予防蚊、隔离、对症、支持护肝、抗感染等治疗, 14d后治愈出院。

2讨论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由伊蚊传播, 以突起畏寒、发热、皮疹, 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淋巴结肿大, 白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胃肠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1]。本病例来自于缅甸亚热带地区, 在进入边境口岸检疫时, 即诊断为登革热可疑病例, 入院后即按登革热病例进行处理。经县疾控检测血清特异性登革热IgG抗体阳性, IgM抗体阳性;符合WS 216-2001登革热诊断标准[2], 经云南省疾控中心专家确诊为登革热。登革热在我县治疗尚属首例, 虽为输入性病例, 但因我县边境线长148 075km, 国家级口岸3个, 年出入境人员约50多万人次, 该病例的查治过程可为今后诊治类似病例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肖东楼.登革热防治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09.

预防登革热发生应急措施方案 篇13

由于近期内广东多地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根据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及**市住建局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为贯彻落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为守护全体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创造卫生、健康、和谐的环境,为此我项目部特制定此预防措施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 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 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 3-6 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 4-6 小时死亡。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 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 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 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 为 100 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项目部的预防措施

现本项目部专门成立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进喷药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

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 组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联系电话: 组员: 喷药专职人员:

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 烧现象,应立即督促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对每天的预防情况上报建设所备案。

2)、副组长的职责:负责组织购买预防药品,灭蚊药水、器材,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3)、组员的职责:负责检查现场情况,安排喷药人员对需要喷药的场地进行 喷药处理工作,督促跟班,遇到紧急突发事件进行协助处理。

4)、喷药专职人员的职责:负责现场喷药工作,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

2、落实人、财、物保障,加强药械配备。项目部为确保灭蚊行动工作取得成效,购置了一批器材和药物。

3、预防部位和采取措施。

针对本工地的情况,对所有积水的地方,施工场地内楼层阴角处、电梯井、洞口、塔吊、人货梯底部、排水沟、生活区内宿舍的杂物(如破物品烂 鞋、烂衣服、胶袋、破罐)、厨房、厕所、垃圾点、宿舍四周的水沟等部位。安排人员对伊蚊能孳生生长的地方进行清洁清除杂物废品、喷药处理,每天喷二次药,负责喷药人员必须做好自己的防护工作,戴好安全口罩。如有早期症状的工人,及时到医院排查、确诊及时干预。

4、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广泛向职工宣传普及灭蚊和卫生防病知识,提高职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引导职工自觉参与灭蚊防病活动。

5、认真组织开展全市每月8号、22号统一灭蚊行动日活动。坚持“以治理孳生地为主,科学使用化学药物消杀为辅”的原则组织好集中行动,广泛动员职工参与。同时加强向上级主管部门的信息报送工作。

工程公司

工程项目部 二O一四年月二十五日

上一篇:淘宝好评话术下一篇:千古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