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2024-05-26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共11篇)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篇1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87-01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春风,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追求升学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索、合作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尤其是思想品德课,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接受,轻创造。这种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抑制了教学活力的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如何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教师要“活”起来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态度、教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和教学质量。

1.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压制了创新精神的发扬。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

2.认真钻研教材、激活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把思想教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

教师必须精心备课,钻研大纲、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图片、表格,设计“走进生活、创新实践平台”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为激发教学的活力打好基础。充分了解学生,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搜集社会热点和时政要闻,搜集学生关注的身边事例,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3.制造课堂亮点,让课堂迸发活力。

学生的注意力会随老师讲课的节奏、讲课的内容而改变,如果一个老师的讲课是按部就班的,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乏味。所以老师要经常注意制造课堂亮点,一个感动的故事,一个有趣的小品,一个幽默的笑话,一句经典的名言,一段振奋人心的演讲等等,都会让平静的课堂激起波澜。

二、让学生“活”起来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1.把机会留给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认识的客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了由封闭型教学向开放型教学的转变。采取课前预习、课上自习、课后复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感悟、实现对基础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自主是基础,合作是条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能摆脱教师这一权威的束缚,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大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探究。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这个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教材。

3.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通常我会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探究。例如在讲《科教兴国战略》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比较一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和创新方面的差距。②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哪些?③为了缩小这种差距,我国该怎么做?就这几个问题,一下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真正让学生的大脑“活”力四射。

三、让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起来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

1.进行课前演讲,关注社会热点。

每节课的前5分钟,我都会安排两名同学播报社会新闻,然后让大家共同评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教材的滞后性,使课堂显现出时代的活力。

2.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共鸣。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3.组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我采用走出去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讲到《孝敬父母》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当一天的爸爸(妈妈),进行角色转换,并写出心得体会,这样他们就充分的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真正理解父母、回报父母。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篇2

一、大胆放手巧激励,让学生敢想敢问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根据这一要求,笔者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懂得放手,让学生敢想敢说,以此使思品课堂成为学生自己的课堂。每一个人都是主人,课堂就是他们灿烂的舞台。对于思品课,很多学生都认为不是主要科目,考试甚至可以开卷,只要找到答案就可以。事实上,思品课堂是培养学生知识、价值、情感态度的最有效的途径。因而,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在有难点的地方敢问、会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苏人版初中思品教材七年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时,笔者让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疑问,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内涵,起到了良好的教益作用。有的学生认为,既然人终归都要死,为什么还要来这个世间走一遭呢?也有的学生感到困惑:生命到底是什么?只要有钱就是成功吗?还有学生认为,成功离自己很遥远,难道活着就没有意义了吗?……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都先给予了鼓励,然后让他们从书中寻找答案,书中有两个案例,一个是花季少女因为成绩不好愧对家人,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另一个是退休女医生,为了救治那些身患艾滋病的病人不遗余力。这两种生命,哪一种更有价值?你怎么理解?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在女医生的身上,有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她为了挽救生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生命,也是生命应该具有的品质,而那个自杀的女孩显然是懦弱的,她没有勇气面对困境。所以说成功是在无数次失败之后才会出现的。此时笔者继续引导: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有没有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和痛苦?你选择用什么来克服?针对这个话题,学生们很快有了兴趣,有的谈起了自己在面对一道难题时很无助,但最后受到同学和老师的鼓励,最终战胜了内心的恐慌;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

通过以上的鼓励和引导,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敢于说出自己的困惑,敢于谈谈自己的看法。正因为这种敢想敢说,帮助学生探究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梳理了自己对生命的体会和理解,又帮助学生有效建构了独特的生命价值体系,让思品课堂实现了高效性和有效性。

二、日积月累巧放权,让学生爱学想说

在心理学理论中,著名的蝴蝶效应指的是通过细微的变化带动整个系统进行巨大的连锁反应。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养成学生从小处着眼、从小处讨论的习惯。经过日积月累,学生一定会对所学的知识建构系统理解和认知,从而打造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苏人版思品教材七年级“让人生更加灿烂”这一内容时,教材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人生的多样性,深刻领会人和动物的区别,从本质上把握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此,笔者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笔者先出示七种颜色,每一种颜色代表不同的人生体验,其中有辛酸、苦涩,也有甜蜜、火辣,并让学生思考:生命中辛酸的往事,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盘点你的往事,最甜蜜的是什么?你有什么体会?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经历,因而在谈起往事时感受也各不相同。课堂立刻有了活力,大家都能畅所欲言,用自己的经历谈感受,也更有说服力,由此大家对人生的多样性有了深刻感知。接下来,笔者又让学生思考科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在一个花瓶的边缘,放了一些毛毛虫喜欢的食物,结果一大群毛毛虫围绕着花瓶的边缘不停地转啊转,一连转了七天七夜最终累死了。从这个故事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学生认为,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对于人生有目标,而动物没有,这正是人的本质属性所在。因而,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生命,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就必须要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围绕着这个远大的目标而奋斗,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此时笔者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心目中崇拜的英雄人物,谈谈为什么?学生有的提到了自己崇拜的作家、艺术家,有的提到了一些科学家,还有的提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亲人,比如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外公等。

通过放手课堂,学生能够兴趣盎然地加入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将自己的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没有对与错,只有思考和探究,一些精彩的发言将课堂推向了一个个高潮。这样的课堂才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日积月累,学生也由此爱上了这样的思品课堂,课堂也愈发充满自由的讨论,被赋予了价值和意义,释放出了思想的光彩。

三、循循善诱乐放心,让学生自导自演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某个事物越是被禁止,越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田荷珍教授认为,在讲台上说过的话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化记忆。因而,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笔者不但放手让学生探究,更让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自导自演属于自己的课堂,以此满足学生对课堂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通常会让学生来到黑板前面写板书,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教师偷懒,而是要通过学生自己动笔书写,加强记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苏人版“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内容时,笔者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教学过程,上台来进行讲授。此时笔者指导学生思考:要将三权都表示出来,应该怎么设计板书?学生设计了三权分立图,将三种权力都表现出来,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对所学内容有了清晰的认知,也便于加强记忆。另外,在作业设计方面,笔者也让学生进行梳理,以便于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不但能够突破学习难点,而且对所学内容也有了整体的把握,有利于提升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都期待,希望下一次能轮到自己来上台讲授和进行作业设计。

让思品课堂焕发学习活力 篇3

一、感悟明理,鼓励体验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不只是文本课程,更不是体验课程。空洞的说教不如一次心灵的震撼。为了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体现人性的真、善、美,笔者让学生通过访问、调查、问卷等方式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走出课堂去体验生活的艰辛和冷峻,体会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使学生有可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生。

如笔者在教学“传统美德人生价值”时设置了“各抒己见”栏目,让学生展示小老师的风采,过把教师瘾;引进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的动人事迹,让学生体验,要求学生找出孟祥斌身上有哪些东西能引起你心灵的震撼?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地抢着发言。诸如,无私奉献、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强烈的责任感等等。说真的,这些出自学生自己之口、学生自己发现的孟祥斌身上的优秀品质比教师替学生概括,其效果不知强百倍,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思结合,自主探究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变角色,做学生的促进者、引路人。学生自己能学的东西绝对不包办,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有些内容仅靠书本提供的资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要让学生去广泛收集资料,自己去探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趣味性,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

如笔者在讲“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一节时,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自由选题: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如何?你知道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吗?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能为我国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我们义乌的水资源的状况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义乌对解决水资源问题有什么对策?同学们对解决我们义乌水资源问题有什么金点子?确立研究主题后再收集信息。最后通过观察、访问、调查、上网等手段进行整理研究。这种自主学习的形式实现了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

三、大胆质疑,标新立异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意义更重大。”“学贵质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不悟。”笔者多次告诉学生,不敢怀疑现成答案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不敢怀疑教师的学生不是优秀学生。学生如果不会问问题,不会质疑,是很难真正理解知识并灵活运用知识的。教师要允许学生争论,学生在争辩中往往会表露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

如在教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美国不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而在我国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呢?”提出这样的问题的学生往往是肯动脑子的,应予以鼓励。于是,笔者顺势反问该学生:“在美国一切权力属于谁?”“属于资本家。”学生回答。“而在我国,一切权力又属于谁呢?”“属于人民。”“既然权力属于资本家有必要有可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吗?”学生恍然大悟……通过讨论,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突出了主体地位,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言,思维十分活跃,个性得以发展!

四、激发思维,敢于创新

鲁迅先生说:“不创新,中国人就只能玩炮竹,玩风筝了。”而“民族没有创造,就没有未来”。(恩格斯语)而要创造,首先要具备创新的精神,树立创新的观念,激发创新的热情,培养创新的思维。

如在讲述市场经济时笔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某地发现一个金矿,许多人蜂拥而去。途中遇到一条大河,怎么办?有的学生说游过去,有的学生说绕过去,总之,千方百计想过去。一哄而上,这正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当笔者正要切入宏观调控时,有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什么大家都要去淘金呢?为什么不造条大船来回摆渡呢?这不照样挣钱吗?该学生的意见和其他学生的思路相反,体现了逆向思维的睿智,获得同学们的喝彩。

五、延伸课堂,彰显个性

思品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而这一内涵往往在课外才能体悟感受,而不是课堂上的说教,是“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扩张课前课后的实践环节是活学现用教学策略的必要延伸。

如我们思品教研组在初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外德育基地,拓展学生道德体验的空间,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与交警大队、镇派出所签订“警校共建”协议,开展了系列警校共创文明美的活动。开辟“绿色通道”,每天放学时间由交警和教师在学校大门口西南两个道口护送学生过马路,开展文明劝导活动,提高学生守法执法的意识。同时,我们还在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指导学生选取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社会活动专题,走出课堂与学校去参与社会调查、访问参观、动手实践等。活动中,青少年有了彰显个性的时间与空间,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话语平等,鼓励争鸣

巴西学者弗莱雷说过,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必须放弃自己在课堂上很容易获得的“话语霸权”,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的角色,建立课堂平等对话的机制,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中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思维是灵动的、生命是飞扬的,他们能“有话就说,不怕说;有疑就问,敢于问”。俗话说的好,“真理越辩越明”。

比如有位教师在讲到“不言代价与回报”一课时用了一个经典的辩题:20年前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张华为救一位落入粪池的老农民而献身,“大学生是否应该救老农?”让全班学生分成甲乙两方进行辩论,其结果是甲方出的一个命题相当具有说服力,即“我们社会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等将来可能全社会几乎都是大学生了,我们都不去救老农,那么‘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靠谁去贯彻呢?”最后,更多的人认同大学生救老农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很明显,这样的教学效果光靠教师的说教是很难达到的。

电子白板让我的课堂活力四射 篇4

电子白板——谢谢你!正是因为你的参与才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一下变得有趣许多,精彩许多。电子白板在教学中有着幻灯片无法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1、电子白板教学工具齐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学科学是一个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学生涉及到空间于图形这部分较为立体的不宜理解知识时,电子白板的好处就明显的显示出来了。

电子白板中用于数学教学的直尺、圆规、量角器等教学工具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时候,绝对少不了动手操作这个环节。这时我就会应用到电子白板为我们提供的“三角板、直尺、圆规”,这样的工具。在讲课的时候我能很轻易地“取出”“圆规”,在大屏幕上直接量度角的度数,也可以很随意的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这与我们往常使用的实物工具相比,不仅学生看得更清晰,而且操作过程也能完整地展示出来,这对于能力较低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更有利。

2、电子白板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将复杂变简单,降低学习难度。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无非是老师的语言再加上一些图片或是实物教具来呈现教学信息,在这样教学情况下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缺乏兴趣与积极性。而电子白板恰好有力的弥补了这一不足。电子白板中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形象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例如在讲授三角形分类的时候,电子白板容易就可以做出任意三角形,再让学生自己拖动鼠标来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可以观察到不管三角形如何变化,这三条线总是不会分开。由于教学过程是随意变化,比用黑板画一个个图形要方便的多,又比多媒体课件设定的图形要灵活的多。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用电子白板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圆柱,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首先表扬了他们爱动脑筋,敢说、敢争辩的精神,然后提出“到底是什么图形呢?再通过课件演示三种圆柱的展开图,学生发现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再让学生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此外,电子白板的探照灯、拖曳、声音链接、画图、测量、比较等复杂的功能在数学课中得到了充分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解决了教学重难点问题,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学课堂由于电子白板的加入,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展现,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

3、电子白板在数学课堂的适用,更好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构建了更为和谐的新型课堂。

以前的课堂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师生互动交流,而使用的课讲大多数是课前制作的,所以在使用时没有办法进行及时的修改。这就造成了某些时候一些老师不得不按照课前的预设的思路进行教学,而不敢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互动,很怕被学生的思路牵涉到预设以外的地方,从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电子白板很好的为我们解决了这一个难题。电子白板中的电磁笔可以让教学中的师生同步,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可以随写随画,随时给予解决;对于重难点的知识可以随意借助笔的颜色、粗细随时进行归纳及强调,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及时的把学生不同的方法写在白板上,或者是对课件重点画线、加点、突出显示等。也可以把学生的做法投影在电子白板上,利用拍照功能即使储存,以后随时可以拿出来使用。还可以把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利用电子白板中的强大工具及时形象的展现出来,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想法被老师及时的展现出来那会是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啊!这些都是一般课件做不到的。这样会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有利于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会形成更活跃的互动交流氛围。

最后,我认为从健康的角度来考虑,白板的使用将教师从传统课堂“吃粉笔灰”的受害者,轻松转变为“绿色课堂”的受益者和引领者。

五“唤”法让思品课堂充满灵动 篇5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紧扣五个“唤醒”点,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以开展活动为载体, 从而实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 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使思品课堂真正灵动起来, 让思品课堂因灵动而精彩, 让学生喜欢我的思品课。

一、“唤醒”教师童心, 激发孩子童趣

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爱屋及乌”。要想让学生喜欢思想品德课, 那就先让孩子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因此, 教师要唤醒自己的童心,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足够的激情, 感人的亲和力, 用自己的真情获得学生的喜爱,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首先, 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 教师要了解、接纳学生, 换位思考, 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 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 以儿童的经历去体验。善于鼓励学生, 欣赏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 让他们觉得思品课中有自己的空间, 有机会表现自己, 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让孩子在温馨、宽松的环境下感受教师的爱以及教师的真情、激情, 同时也唤起孩子对教师的喜爱。正如二年级的学生说的:我们喜欢思品课, 因为我们喜欢老师……学生喜爱, 教师就可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 在教学中, 针对自己所教学科、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 读懂孩子的心理, 注意课程的设计, 要做到先易后难, 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如二年级的“我不胆小”, 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咪咪学本领》入手, 到“胆小国”之旅, 再到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身边的胆小的人和事, 由《河马的喷嚏》动画等一系列的活动设计, 帮助学生迅速走进课堂、融入课堂, 感受课堂。

教师用真情赢得学生的爱, 用激情激发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的课堂轻松有趣, 品德课的内容易学易懂。兴趣的激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二、“唤醒”生活经验, 回归现实生活

杜威认为, 教育即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思想品德教材内容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 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究、体会、感悟, 以此激发学生兴趣。

如, 一年级“我掉了一颗牙”一课的教学, 我就先带着学生观察自己的牙齿, 再观察同学的牙齿, 让他们感知到了我们都掉牙了, 这是学生在生活中共同感受到的。带着这个熟悉又感兴趣的话题, 一同走进“牙齿王国”, 通过生动的画面, 了解牙齿的构造, 牙齿的生长过程。通过品尝饼干、漱口、观察等环节, 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有所学、有所悟, 懂得了怎样做可以保护牙齿, 而且教学中也设计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有关联的活动, 如, 刷牙这样的环节, 通过小牙缸、小牙刷, 让学生在有趣、愉快的活动中轻松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 通过“比比看, 谁的牙齿最最白”等系列延伸活动, 使得学生又将所学的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这也正体现了品德课程的关键词———回归生活。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不仅是一个探索者, 还要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实践者, 更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课堂教学。

三、“唤醒”主动发现, 感悟活动实质

教科书向儿童叙述一个个生活事件, 却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展示社会生活的全部。所以我们要研究好教材, 运用好教材。唤醒学生的主动发现意识, 在发现、体验中主动感悟, 达到教学效果。

1. 用好教材中的可取的图片, 要用图片去“唤醒”儿童对自己真实生活的回忆, “激发”儿童对真实生活的反思、探究。

2. 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 从儿童真实的生活、真实的问题切入, “唤醒”儿童的主动探索意识。

让儿童自己来叙述他自己的生活, 并从中去发现, 去感悟。

如, 教学“不说话的朋友”这个主题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走出课堂, 走进社区, 走进公园, 走进校园去寻找, 去发现。从中体验普通人真实的生活、现实的生活。记录下周围有哪些是为人们服务的“不说话的朋友”, 画出那些遭到人们破坏的“朋友”场景, 说说“朋友”遭受破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便, 然后引导学生替“朋友”说说话, 伸出小手为“朋友”做点什么……

主动的发现, 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爱护公共设施”的重要, 同时也让孩子们在活动“我为‘朋友’做点啥”中感悟“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事物,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唤醒“心理换位”, 体验真实生活

所谓“心理换位”, 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 生活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 加之孩子的生活阅历浅, 认知特点各不相同, 情感体验千差万别。特别是一些只观其有, 却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 如, 残疾人的生活。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运用“换位”体验, 让学生以身体之, 以心验之,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如, 在上“他们需要关爱”一课时, 我采用了分组“心理体验”的方式。鼓励不同小组的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如, 蒙住双眼扮演盲人、棉花堵住耳朵、打手势扮演聋哑人、用小布条把自己的手或脚绑住扮演腿部残疾、手臂残疾的孩子等。孩子们开始个个兴趣盎然, 表演逼真。当腿部残疾单腿蹦着上下台阶时, 当吊着一只手臂穿衣服时, 当“盲人”双手摸索着艰难前行时, 笨拙的动作, 胆怯的步伐让开始一阵笑声的教室变得没有了声息。不同的角色扮演, 悟出了相同的情感体验:“残疾人”的太不方便。更体会到一个残疾人是多么的艰难和不幸, 对残疾人的同情油然而生。

学生通过换位体验, 相信在生活中一定能设身处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 理解和处理。

五、“唤醒”价值提升, 重视因势利导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品德的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 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过程不能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 这是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的最大失职。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为了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 在教学“我的邻里生活”这个单元时, 我做了如下尝试:因势利导, 提升教育价值。

1. 唤醒儿童的个体记忆, 让儿童回忆邻里小伙伴间、邻里成人之间的各种活动以及活动中发生的不愉快事件, 并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对待、正确处理好小伙伴间的不愉快, 邻里之间的不愉快。

2. 通过“我想对他说声谢谢”的活动, 回忆邻里之间互相关心的感人之事, 从而体验邻里小伙伴间的友情和“邻里亲情”, 触动心灵, 提升品质。

3. 儿童的生活中, 注意观察, 发现同学间、伙伴间出现的矛盾, 因势利导, 让学生自己处理, 将课堂上的知识, 自然而然地转化成学生的一种行为, 一种能力。

这样, 学生在增长学科知识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从中学会尊重, 学会理解, 学会设身处地, 学会换位思考, 变得有爱心, 有责任感, 变得越来越有教养, 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的水准。

鲜活事例,让思品课堂激情飞扬 篇6

故事简介:断臂钢琴师刘伟——用双脚绽放生命

刘伟10岁时,因高压电痛失双臂,但是他阳光开朗,学会了用脚做事。他坚强的意志感动了亿万国人,获得“中国达人秀”冠军。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他以《梁祝》的动人旋律,赢得了持续了至少两分钟的掌声。他“破茧成蝶”,飞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情境运用:第一次运用: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强》的活动课,引用刘伟的故事,播放刘伟的演出视频。

出示探究问题:刘伟的哪些品质感动了你?你怎样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学生小组探究后,纷纷展示自己的启发:要自尊,充满自信,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做最好的自己。要做到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主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难题。不再依靠父母督促自己的学习;自己清扫房间,收拾自己的物品,还要帮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强不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丧气,想办法克服困难,积极进取。敢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二次运用:战胜挫折,做生活强者。

学习“挫而不折,积极进取”时,引用刘伟的故事。

综观刘伟的奋斗历程,学生认识到:人生难免挫折;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强者来说,挫折能够磨炼意志,激发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走向成功。所以要直面挫折,战胜挫折。

学生联系自己实际有感而发。如:有的学生说:原来,遇到困难就抱怨家长,抱怨老师;现在,知道了,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遇到困难、挫折很正常,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想办法克服就是了。有的学生说:以前,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没有了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有时,遇到难题了,不会也不请教,导致不会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成绩下滑,自信缺乏。现在,懂得了: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善于寻求他人帮助。

第三次运用:珍爱青春,让青春无悔

上《为青春喝彩》活动课时,播放刘伟获得“中国达人秀”冠军的视频: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传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观众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激动地站起来为他鼓掌喝彩。

学生被震撼了,感动了——被刘伟的事迹感动,被刘伟自强不息的意志感动。学生主持人即兴谈到“刘伟身残志坚,用双脚弹奏出完美人生,那四肢健全的我们,怎样活出自己的精彩?”。

话题抛出,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观点:

“青春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

“珍惜青春,就要珍惜时间。”

“珍惜青春,就要努力从点滴小事做起,听好每一个课,做好每一次作业。”

刘伟故事的每一次运用,都激起学生情感的狂涛波澜;每一次运用,学生都热泪晶莹飞扬;每一次运用,学生都有发自内心的感触;每一次运用,学生都深深地自悟反省;每一次运用,都给学生注入前进的动力……

鲜活材料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鲜活事例,让思品课堂激情飞扬。

让思品课堂成为学生逐“梦”之地 篇7

一、关注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一般来说,人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但非智力因素水平却往往差别很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降低其对教学的消极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利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这个道理。学生一般都有比较强烈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形象,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做到态度和蔼、目光柔和、言语亲切;教学语言规范、生动、风趣;仪表端庄大方,衣着得体;有宽容博爱之心,能够悦纳学生。例如,在讲解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引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让学生在欣赏作者笔下美好的大自然风光的同时,体会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利用情感感召学生。传统的印象中,教师是严肃的,学生极易产生畏惧心理。其实教师们也知道,学生喜欢平易近人、态度和蔼的教师。因此,要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必须营造宽松、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搭建平台,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回答问题语塞或者是出现思维障碍时给予适时的、恰当的引导、提示和建议;让每一个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体面地坐下。思想品德教师不妨在有关的章节教学中,或是偶尔用专门的教学时间,转换一下角色,跟学生话话家常,问问他们的生活状况,聊聊自己在求学时的学习经验,向他们提供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建议,学生自然而然地愿意跟老师亲近。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增强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与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不断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讲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时,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自行组队,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四种险情。课上,教师的问题一提出来,其他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为小品中的主人公出谋划策。

二、启发式教学,“诱发”学生的学习冲动

“平庸的教师只会叙述,一般的教师只会讲解,优秀的教师会示范,而伟大的教师在启发。”怎样启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应抓好四个方面:

以课本为依托。启发必须以课本、教师、学生为基本架构。教师是启发的组织实施者,学生是启发的对象,而课本则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源头,它集中了无数教育工作者、专家和学者的心血和智慧,是启发的依托。离开了课本,启发便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教师的教学便是天马行空、无的放矢。

以情境为载体。我们在口头上经常说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怎么突破?怎样分散?对于知识较为零碎的章节,课本中的某个问题、某个知识点或者是学生想弄清楚又弄不清楚、想表达又表达不出来的困惑,我们怎么办?有效的办法是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包括问题情境、想象情境、推理情境、智能情境等等。情境创设得好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解决许多难题。例如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五课《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想说又说不好。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我们是这样处理的: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文字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播放任志宏先生主持的《国宝档案》以及河南卫视的鉴宝栏目《华豫之门》的有关视频,在提供丰富资料的同时把视听形声结合起来,学生的表现积极而主动,连最不爱发言的学生都能说上几句,效果很好。

以提问为手段。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不复也。”由此可见提问的重要性。问,可以是学生对不清楚地方的提问,这个最难得。李四光先生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向自己“开炮”,谁要是能把老师难倒谁就能获得高分,他用这样的方法激励了一大批国家栋梁。

以启智为皈依。江汉大学的韦志成教授在《怎样上好一堂课》一文中这样说道:“说一千,道一万,上课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发出聪明的光辉,睿智的光辉,创造性思维的光辉,而不是把学生的光辉埋没了。”是的,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和让学生学到知识为目的。因此,对于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章节的处理不宜贪多求快,而应求实有效。收尾时,教师不妨听听学生的心声,请两三个学生作主要发言,让他们自己谈看法说收获,允许其他学生持异议,鼓励其他学生补充完善,甚至还可以激励对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提意见、提建议,最后教师再来归纳总结,以板书或者其他书面形式呈现知识要点,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学生自然有“梦”可逐。

三、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生活热情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自身的道德实践和生活实践,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这样做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可以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之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大自然和社会相融合,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性。

事实表明,教学环节、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思维就越活跃,学生就越有话说,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就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例如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学会合理消费》的内容比较零散,离学生的生活较远,道理虽然好懂,但学生难以付诸于社会实践。鉴于此,笔者借鉴湖北省天门市干驿中学李洪祥教师的成功做法,在组织这个课题的教学时,教师用列举“家庭消费账单”“一次性木筷的前世与今生”“购物小常识”“我的旅游经验”等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话题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列举自己家里每个月的消费开支,介绍压岁钱的处理办法,分享生活中的购物消费的经验,探讨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收获颇丰。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篇8

一、制定合作的纪律要求

小组合作学习不同于传统学习, 在课堂上, 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组学生同时活动。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纪律要求, 课堂容易变得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 纪律难以控制, 任务不能按要求完成,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之初, 老师与学生共同商讨, 制定出合作学习的纪律要求。老师强调纪律对“活而有序”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 如:小组讨论时, 不要大声喧哗, 每个同学的声音同组人能听到即可;不能借讨论的时机“忙里偷闲”地干别的事;发言时不能同时抢着说, 也不能只由某一人发言;小组讨论出某一问题的结果要向全班同学汇报时, 可选派一位代表发言……当然, 本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与别组同学讨论, 还可以找老师请教, 没有喧闹声, 只有激烈的讨论声。老师则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 重复对他们的期望, 必要时在课后对影响课堂秩序者给予一定的处罚, 并向他们讲明道理。让各组组员在小组活动中逐渐养成遵守合作学习的纪律习惯, 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活而有序”民主宽松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在划分小组之前, 老师要对学生的性格作全面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等进行合理搭配。一般4~6人为一组, 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 以促进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对每个组员要有合理明确的分工, 小组长的职责重大, 要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 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因此, 小组长的选择必须是有一定管理组织能力、有威望、守纪、成绩较好的学生。根据需要, 小组还设有记录员、汇报员、检查员等角色。要求每个组员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并相互配合, 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同时, 我还把好有小动作、不守纪的学生分在不同小组里, 让他们不能形成“气候”, 同时安排组内同学监督帮助他, 使其明白, 作为本组一员, 定要为本组增光添彩, 学不好不但会影响小组成绩, 还会影响小组荣誉。可见, 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对课堂纪律的稳定有重大的作用。

三、要有正确恰当的引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老师的主导作用也绝不能小视。老师是总体设计师, 是组织者、调控者。老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小组划分、目标设置、学习任务分配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与评价都要合理恰当, 并能进行及时适度的组织与调控, 以保证课堂纪律活而不乱, 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 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 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 不善于相互配合, 不善于尊重他人的意见, 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 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 为保障课堂有序进行,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

1. 独立思考的习惯。

自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只有通过自学, 独立思考, 才能对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避免交流时人云亦云, 盲目从众。

2. 小声交流、踊跃发言的习惯。

合作学习中, 全体成员共同参与, 分工合作, 学生一定要学会交流, 使优势互补, 并充分让学困生发言, 不要让他们成了“陪客”。

3. 认真倾听和评价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

合作学习中, 不但要会说善辩, 还要学会倾听努力掌握同学发言的要点, 学会尊重他人, 委婉指出别人的不足, 如有不同见解, 发言要有先后顺序, 不能乱吵一团。

情感活力助推激情四射的英语课堂 篇9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 给每个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活力的舞台”。

情景是指人们生活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情景, 而习得语言更离不开情景。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新过程。教师首先是这个过程的设计师、建筑师, 要搭建一个能顾及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的多重关系, 满足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的舞台, 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舞台上主动、积极、全面地挖掘潜能, 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

﹙一﹚活泼的体态情景。

小学生喜爱各种动物, 教科书上安排了许多动物的单词, 除了通过看图片、动物玩具教单词外, 结合体态语教学也会起到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1.模拟动物叫声进行教学。在教学cat, sheep, dog等单词时, 我先把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叫声录下来, 编成一个童话故事, 讲给学生听, 当要教的那种动物出场时, 先放录音听叫声, 再教此动物的单词。学生通过听听、说说, 既学会了英语单词, 又听到了故事, 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厚。

2.根据动物的特点用体态表现。如在教学snake这一单词时, 我竖起右手, 手指并拢微弯曲成蛇头状, 再模仿蛇左右扭动向前滑行的动作;教学monkey时, 几个顽皮的男同学左手按着前额, 眼珠上下转动, 右手抓耳挠腮。我并没阻止他们, 反而让他们带领其他同学边做动作边说英语, 使学生在笑声中度过了枯燥的单词学习期, 体验到了成就感。

(二) 真实的生活情景。

语言产生于生活, 同时为生活服务。教师要将课堂作为一个浓缩的社会,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会生活、学会体味人生。如我在教“Shopping”这一对话时, 课前先让学生观察生活百态, 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 把耳闻目睹的生活情景表演出来。学生个个情绪高涨, 把态度恶劣、耐心细致的服务员, 胆战心惊、蛮不讲理的顾客, 都惟妙惟肖地表演了出来。学生虽年幼, 但对社会已有了敏锐的洞察力, 他们在表演中逐渐了解了对事物的正确评判标准, 体会到了英语源于生活, 同时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 “随心所欲”地创设英语交际情境。

创设情境是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 施展特长, 动手脚、动五官、动头脑, “随心所欲”地创设英语交际情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枯燥难记的单词, 在学生口里成了一句句美妙动听的押韵小童谣:“Mickey Mouse米老鼠, 爱唱歌来爱跳舞”“bee, bee小蜜蜂, 蜜蜂bee嗡嗡嗡”……学生手舞足蹈, 眉飞色舞地自编自演, 单词都变得有生命了, 他们在创造过程中, 享受欢愉, 学会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发展, 在发展中超越。

二、教师全情投入, 使课堂洋溢“情感的活力”

教育心理学表明,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的反映, 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不同条件下或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产生不同的情感。如果课前教师主动与学生交谈, 抚摸他 (她) 的头, 说一句:“I love you.”“You are a good pupil.”, 学生就会轻松欢欣, 神情飞扬, 上课时教学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的信息, 教学活动将顺利展开。若师生平等相处, 共同感受和谐、欢愉, 感受生命价值得到体现的喜悦, 感受合作的欢乐。

三、让学生“动”起来,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一﹚记单词时, 运用动作, 边记边动, 记得快。

如:学习单词时可配上动作, bird, bird小鸟, 小鸟bird天上飞 (做飞翔状) ;elephant, elephant是大象, 大象elephant鼻子长 (做长鼻子状) 。在学习身体各部位名称时, 可说单词指部位等。用动作记忆单词使学生在玩玩乐乐的环境中记单词。

﹙二﹚学句子时, 用动作, 既动口动手又动脑。

如:上文所提一些指令性句子:Touch your...Show me your..Clean the..., 要求学生边做边说, 或生生互动, 这样学生既动口、动手、动脑又集中注意力, 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提高学习效率, 调动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习热情。

总而言之,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活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学, 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 从提高学生兴趣, 活跃学生思维, 使学生时刻集中注意力。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 提高效率, 学好英语, 让英语课堂充满生机, 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

生活化教学,让思品课堂充满生机 篇10

【关键词】思品课堂 生活化教学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50-01

《初中思品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生活即教育", 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教育素材。由此可见,思品教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那么,如何在初中思品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呢?笔者认为:

一、挖掘生活化文本素材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主张用富有生活意义的案例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活化知识;注重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导,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和谐发展。所以,要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依据,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才是更好的教科书。

例如,我在上《新学校 新同学》这一课时,先组织学生参观新校园,初步了解各年级教室、电脑室、各处室、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花园、厕所、小卖部、体育场、学校领导班子、老师以及近几年学校升学情况等,然后让学生做了一份"问卷调查":①学校给你的第一印象是_______。 ②你最喜欢学校的一个地方是_______。③新同学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是_______。④新老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是_______。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使生活体验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

二、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

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对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强化体验意识,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达到明理、启思、慎行、悟德的目的,最终完成思想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

例如,在教学《世界因生命而多彩》一课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尊重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的认识,我组织学生排演了情景剧《野味餐馆》:小林一家周末外出郊游,中午时分,爸爸提议去一家当地有名的野味餐馆吃野味,小林和妈妈积极响应。在餐馆中,小林因发现菜谱上有多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而提出疑问,老板回答,"我们都卖了好多年,……"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小林一家的行为反映出哪些社会问题?我们该不该吃野生动物,为什么?如果有人请你吃野味,你怎么办?如果你发现有人在捕杀或贩卖国家保护动物又会怎么做?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在课堂教学中再现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引发学生体验的愿望与需求,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去体验、去探索,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进而达到自我感知、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内化效果。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

新教材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教学,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主题探究活动,用于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让学生成为积极参与者,应引导他们多想、多看、多说,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究生活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了小品表演、竞赛、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得到新体验。让学生唱主角,把学生变成课本知识的直接参与者,演绎课文内容,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表演、演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了对思品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例如,在教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后,我又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从中我发现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有充分利用宣传栏进行环保宣传的,有一起合作写环保倡议书的……通过探究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生活化乡土教育

充分发挥当地教育资源优势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乡土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运用乡土知识能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我让学生举例时,许多学生都会列举这些当地的历史文化,因为这些资料学生最熟悉。从历史典故中学生了解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认识到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生活、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与人生目标,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学生们在丰富的风土人情、灿烂的文化中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又如在教学"环境问题"时,可以结合本市本地实际环境情况的资料,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进而了解到国家大事,了解到家乡、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理解环境问题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学生乐于参与,兴趣盎然,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能唤醒学生的乡土情怀,对地方文化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学生的爱乡之情。

让思品课堂“活力四射” 篇11

一、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导入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明确

教师若能设计出一个新颖有趣的开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与热情,唤起学习动机,激活思维,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在设计《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的导入,我创设了一种特殊的情境,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天使、蝴蝶、小狗中一一做出选择( “天使”代表盲目硬拼的失败者; “蝴蝶”代表积极进取的胜利者;“小狗”代表一蹶不振的懦夫),选择之后与结果对照引发学生心理与情境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新课的欲望,从而导入新课。为使导课更加完整,我进一步明确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战胜挫折?(战胜挫折的方式、方法),以做到目标、任务明确。

二、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要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必须牢牢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摒弃填鸭式、强行灌输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要做到(1)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在此,教师的引导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选取典型材料、设计学生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问题等形式来发挥作用,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遵循问题解决式的思路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三、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我开始向生活化的课堂努力迈进。如:《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中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我设计了记者在线环节,采访了学生几个生活化的问题:1、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面对挫折的? 2、面对挫折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3、你还有什么疑问、困惑吗?说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让学生敞开心扉,有话可说。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活在丰富、在发展,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课堂变成了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识在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四、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应该关住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是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而体验式教学就是我们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通过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尝试、参与表演、调查访问、角色换位、情境体验等形式自主、积极、快乐的进行体验,达到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内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重点难点,又满足学生好动,渴望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讲《合作使生活之路更宽畅》时,我设计了“绑腿二人跑”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做到以知导行;在《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中田甜因为高位截瘫只能用嘴咬着筷子敲击键盘制作动画,并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田甜的艰辛、体会到挫折,我设计了用嘴咬住笔在纸上画画的活动,学生通过用嘴画画、表演等形式体验挫折,感受挫折,心灵得到震撼,从而鼓起战胜挫折的信心,并体验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内化,更激起学生情感共鸣,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

五、受学生欢迎的思品课堂应该重视及时有效的评价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和信心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初中生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他们也不例外。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上一篇:《四个太阳》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政治-思想品德 - 生活化 活动化 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