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2024-05-30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精选8篇)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1

鲁迅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2、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结合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结构,分析第一二部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在“刘和珍”的板书前加“记念”,在后加“君”。)

二、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并重点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dí)惮(dàn)攒射(cuán)尸骸(hái)

长歌当哭(dàng)喋血(diã)杀戮(lù)殒身不恤(yǔn)(xù)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4、划出课文中的疑点。

三、研习新课:

1、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①介绍写作缘由。②交待写作目的。③回忆认识过程。④抒写惊愕、义愤。⑤叙述遇难经过。⑥总结经验教训。⑦热情讴歌赞颂。

2、集体阅读一、二部分,讨论:

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四、作业;背诵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二至五部分。【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部分:

那些词语突出表现了赞颂猛士的情感?(敢于、怎样)

二、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镇压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集体阅读第四、五两部分。

重点抓住第四部分“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和“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瀑徒”这两句;在第五部分重点抓住“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和第3段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明确作者意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执政府的野蛮暴行,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和“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

四、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安排了文章几个部分的内容,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

五、布置作业:

阅读第六、七两部分内容,探讨其深刻含义。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分析六七部分,完成课后练习。【教学过程】

一、抽查背诵情况

二、讨论分析课文第六、七两部分

明确:①第六部分,作者用“煤”作比喻,是从人类历史进程的高度全面评价“三·一八”事件的--徒手请愿不是一种有效的斗争形式,为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②作者运用陶潜诗句的理解: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这也就够了”,因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影响不一定很大,这血也就不算白流了。

集体阅读第七部分的内容,重点讨论第2段的第2句话。明确:这是个单句,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作者通过这一单句高度评价了烈士死难的意义,讴歌了刘和珍等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

文章是写完了,然而,言已尽而意无穷。作者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请同学们背诵文章的第一部分,考虑与开头一部分中哪句话相呼应。明确答案:“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出路。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明确:“中国人”泛指中国人。“向来”、“不惮”、“最坏”等词语,表明作者对自己的观点的执着和自信。

四、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杀人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板书:感情线索:悲、愤、激励。

五、布置作业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依次正确的一组为:B 桀骜 赁屋 屠戮 浸渍 A.jiàng lân chuō zì B.jiã lìn lù zì C.jiâ lân lù zã D.jiã lìn chuō zã

2、《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选自:D A.《二心集》 B.《华盖集》 C.《且介亭杂文》 D.《华盖集续编》

3、理解下列语句,然后回答问题。“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A.这一段话的中心是什么?(指出烈士死难的重大意义。)

B.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第一句说中国姑娘在去年“女师大事件”中所显示的英勇气概;第二句说她们在这次“三·一八”惨案中“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所包含的意义;第二句是小结烈士死难的意义。)C.“至于„„明证了”一句中的主、谓、宾语依次为 事实、为、明证。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之二

鲁迅 教学目标与要求: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设计:讲读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请学生利用早自习时间熟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第一课时 导入课文:

对于鲁迅先生,我们大家已十分熟悉了,在初中时我们学过了他的一些小说和散文,今后我们还将学习他的杂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纪念刘和珍君》。背景介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注释1)理清文章的总体思路: 文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面:思路的起点是本文写作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第二层面:

关于写作缘起:思路分两步走 第一步:“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为纪念死者。问: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表达缘起的相关语句。(见教材)问:第一部分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悲哀--悲愤--出离愤怒)第二步:为使庸人不致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问:请学生们阅读第一部分,划出能表达缘由的相关句子。(见教材)如:“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关于烈士事迹,思路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从平时到遇害。问:请同学们概括第三、四、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三: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

四:“始终微笑着,态度温和”的刘和珍君遇害,而且被反诬。

五:详细记述刘和珍遇害的经过。问:请学生们概括思路。(见前面)关于惨案的意义:

问:谈到意义,一般人只表示肯定,而鲁迅则不是一味地肯定,那么请同学们分别划出表示肯定和不赞同的语句。(见教材)

问:请同学们在此基础上概括思路:肯定的同时,指出不足。小结:全文的思路是:

写作缘由--烈士事迹、遇害经过--惨案的意义

布置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二、四部分。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文章的总体思路: 理清局部思路: 第一步:把握句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从思路上说,这里说的是纪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B、“淋漓的鲜血”是“四十个青年的血”。C、“敢于直面”、“敢于正视”,是思想感情上的飞跃。D、“哀痛者”指他们要承受起超乎寻常的哀痛。E、“幸福者”,为改变惨淡的人生,创造幸福的人生,所以他们本身也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含义:A、“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地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B、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惯用的手法,屠刀加钳口术,致使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默无声息,衰弱不振。

3、“当三个女子从容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抹杀了。” 含义:A、“伟大”,指三个女子的伟大。B、“从容辗转”是对当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即她们相互救助的情况。C、“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青,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D、“八国联军”指1926年,日本纠合的八国军队。E、“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4、“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将更奋然而前行。” 含义:A、“苟活”意为苟且偷生,贬意。“苟活者”是自我贬抑,也说明,鲁迅对自己的解剖确实到了无情的地步。B、“希望”是由“中国女子的勇毅而来的”。第二步:分析局部思路:

问:请同学们思考各部分的局部思路。明确:(略)小结:

处理课后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本课《课课练》。教后感: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件

本课的地位:有位名人说,我们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提高生命的质量。我说:我不能给学生未来,但我可以给学生选择未来的思想!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收集、判断、处理信息;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高二第三册第三单元一篇悼念性散文。感情忧愤,爱憎鲜明,具有经典性人文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了前两个单元的基础上,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技巧,鉴赏散文就较为容易,要深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披文以入情”,也就是由“感”入“悟”的审美方法就可以。

学情分析:在设立教学目标之前,首先要对学情进行分析。高二学生有独立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对阅读较复杂的议论文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文章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学目标的分析及依据 :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②能力目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能力;概括整合能力;迁移应用能力。

③德育目标:树立人文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④方法目标:动态阅读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引导学生总结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难点是夹叙夹议的方法;关键语句的理解。

教法分析: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⑴从学情出发,注重“高视角,低起点”循序渐进合理科学的分解重难点,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第二课时“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以确保学生一课一得。⑵依据美国心理学家达菲“阅读策略教学”安排阅读三步骤(习得知识——拓展延伸——迁移应用)。⑶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加大课堂信息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变迁,同时加大随堂训练的容量,以适应高考的分量。⑷依据“归真、求美、移情”的心理过程,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⑴指导学生自主学习。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质疑探究的习惯。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名人名篇,强化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为高考作好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的安排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突出“感”字

导语设计:首先出示幻灯片——鲁迅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联想,并出示“我以我血荐轩辕”,“与无声处听惊雷”两首诗,从鲁迅献身祖国的誓言,到冲破黎明前黑暗无声的呐喊,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示范朗读:播放朗诵磁带,指导朗读,以激情燃烧激情。

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熟悉课文内容以后,指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查阅资料,由学生口头介绍写作背景;在个性化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筛选有效信息,理清思路,概括精要,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与高考接轨。(出示幻灯片:字词积累,随堂训练,见附页)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层次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使前一梯度为后一梯度奠定思考的基础,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水平的高度。同时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设计问题。第一梯度的思考题:①口述刘和珍的故事,她是怎样一个女性?(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鉴赏主体在沟通阶段,主要诉诸情感,而不动用理性,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心理过程)。②三一八惨案死伤200余人,为什么作者要写刘和珍?(这个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表明作者选材的典型性,以弱女子的刚烈反衬段祺瑞政府的残暴,让庸人觉醒;另一方面是为了突出“弱势群体关怀”道德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梯度的思考题,是建立在第一梯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①明确本文是怎样在记叙的基础上议论抒情的?②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教设计此问题的理论依据,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同时,学生认识到本文的情感美、语言美、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板书设计: 分组讨论后,由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可能会出现直线、曲线、图表等有创意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相互评价,学会赏识对方。避免了教师刻板的板书设计,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

第三梯度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安排在第二课时实现能力的升华。

第二课时的安排是“动态阅读,迁移应用”突出“悟”字

要先给学生方法: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揣摩感悟语言,理解鉴赏关键语句,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究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先给学生方法。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教师在阅读指导时,应该强化学生树立阅读是一种生命行为、一种生存状态的理念。其方法包括快乐阅读;有意阅读;专注阅读;持续阅读;广泛阅读;精深阅读;动态阅读。精深阅读有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培养钻研的意识,积淀人生智慧;“动态阅读法”,就是要读而有记,读而有思,读而有疑,读而有悟,读而致用,让阅读成为知识的发酵剂,让书籍成为灵魂的营养液,并最终将其转化为生命行走的能量,让人生变得更加轻灵、丰润、华美、高尚。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设计第三梯度的问题:①让学生有选择的背诵部分议论性文字,体会深层含义,提出你对本文的疑问?(培养学生探究质疑的习惯,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个性化的解读习惯。)

拓展延伸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将本文与鲁迅的几篇小说进行比较阅读,分析其思想性和社会性,写读后感,养成思考的习惯。

迁移应用: 学以至用。让学生学习鲁迅关注生命,关心社会,关切民族命运的精神,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篇文章。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2

公元二零一零年九月, 我独在办公室外徘徊, 遇见小编, 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DM君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DMer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这我是知道的, 凡我所写的文字, 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 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 然而在这样的稚嫩的学术氛围中, 毅然常伴我左右的就有DMer。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虽然于永别毫不相干, 但在同病相怜之际, 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患难见真情”, 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但是, 现在, 却只能如此而已。

可是我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五千多个日夜组成的点滴, 洋溢在我的周围, 使我艰于呼吸视听, 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学会珍惜健康, 往往是在失去健康之后。而始终无法与DM君分别, 尤使我觉得伤感。我已经在努力珍惜了。我将深味这与DM君长相思守的时光, 使它快意于我的伤感, 就将这作为送给DMer的菲薄的纪念品, 奉献于那逝去的健康时光。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血糖仪, 敢于正视淋漓的注射器。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 以最荒唐的生活习惯, 来考验人类身体的承受力, 仅使留下后患无穷的孱弱身躯和无孔不入的并发症。在胰岛素和降糖药的奋勇抵抗中, 又给人暂得偷生, 维持这营营役役的抵触情绪。我知道这样的情绪绝不是一个尽头!

DM君是我多年来最忠实的伴侣。伴侣云者, 我向来这样想, 这样说, 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十五年里, 它的秉性我未曾认真思考过, 更勿论深究了。但作为一个伴侣, 它的确已经在我心底深刻了烙印。

它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 是在一九九五年的那个秋天, 在长长的医学代码里, 其中的一个就是它, 但是我不认识。直到后来, 住进医院, 我与病房里的一干DMer结伴卷起衣袖抽血化验, 一个脸色阴沉的护士指着化验单上高得吓人的血糖值告诉我们:这就是DM君。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 心中却暗自诧异。我平素想, 经历过千夫所指而久攻不破的DM君, 无论如何, 总该是有些难缠或是令人生厌的, 但它却常常不动声色着, 态度很平和, 又默默影响着我的生活。待到从过去的恣意生活变成了现在的规律作息时, 我开始对她重新审视。在浑浑噩噩中窥看塞翁失马的奥秘和在流变与沿革中体悟健康的本质, 我总以为这是DM君教会我的凤凰涅槃最美丽的重生。

我是在与DM君誓死抵抗的那段日子里, 开始感受DM君的威力的。嘴馋换来的高血糖和大意引起的低血糖将记忆定格在那些疯狂的时光。我向来是不惮于怀疑看不到尽头的慢性病能否有正面效应的, 那时, 我竟至于怀疑这样的疾病是否会一夜催人老。

然而日后证明这不是人生一蹶不振的理由, 作证的便是我随后的生活, 饮食更规律了, 生活习惯更健康了, 心态更豁达了, 目标更明确了, 凡事更注意了, 还会定期到医院检查了。之后又证明那时的敌对心理已经消失于云烟, 这些改变是我同DM君一道经历过的。在此之前, 年少无知的我与DM君不停较劲, 负隅顽抗, 恶性循环, 最终在忽高忽低的血糖面前败下阵来。

于是, 政府就有令, 说她是“人类四大杀手之一”!

结果, 我已然忘却;过程, 尤使我感慨不已。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了顽症之所以顽固的缘由了。顽症啊, 顽症啊!不在顽固中灭亡, 就在顽固中爆发。

但是, 我还有要说的话。

有些关于DM君的故事我没有亲见;但其后的镜头记录了我与DM君最真实的片段。

这是我不再顽固的画面, 有第一个笑容为证;那是积极配合治疗的画面, 有学会自己注射胰岛素为证;这是与DM君化敌为友的画面, 有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习惯为证;那是自在生活的画面, 有常伴左右的笑容为证。

镜头里依旧有苦辣酸甜五味杂陈, 但是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轮回之后, 对DM君和对生活的再次认知, 已不同于以往。

时间永是流驶, 生活还在继续, 有限的生命时光, 在宇宙漫长的岁月尺度中, 煞是珍贵。人生经历的旅途, 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与DM君相伴的时光是必定在其中的, 何况是需要相伴永恒久远的记忆。

然而既然有了记忆, 当然不觉要反思。至少, 也当浸渍了父母、朋友、爱人的心。改变不了困境, 理当学会改变自己, 这样即使暂时遭遇挫折, 也会在微漠的伤感中永存微笑的旧影。

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洗礼, 又怎会感受到彩虹的美丽?没有遭遇过病痛的打击, 又怎会懂得健康的珍贵?没有经历过因为DM君的所失, 又怎会了解与之相伴的所得?

聂鲁达有言:“当华美的叶片落尽, 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如是我闻。

怀念者在走过的岁月里, 会清楚地看见DM君的足迹;真的DMer, 将更奋然而前行。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3

一、带有时代特色的教学内容

(一)1980至1990年间的教学通常是站在悼念性文章的角度进行解读,包括人物形象、重点段落及语句、思想内涵等。如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二段讲述作者写作缘由,三至五段讲述作者与刘和珍相识的四个事件及惨案经过,六七段是全文重点,是死难的意义和教训。文章赞扬了爱国青年的英勇不屈,揭露了反动军阀的暴戾凶残,痛斥了走狗文人的阴险无耻,激励革命人民继续战斗。同时也会穿插一些本文表现手法运用的分析即记叙、抒情、议论的三者结合。总结出文本的结构即采用螺旋式的层层探入的方式来写,按照“悲痛的沉静——愤怒、严正的斥责——冷静的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展开。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也带着时代的印记,如龚灿光在《怎样理解<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两个句子》中重点分析全文的第五段“当三个女子……被抹杀了”时,着重点落在了此句的结构上,是赞颂还是反讽?“中国军人”指的谁?“八国联军”是镇压义和团运动的八国联军,还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最后通牌的八个国家?屠戮妇婴的是谁?但是这样的分析往往流于表面,并距今年代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二)1990至2000年间的教学视角拓宽,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多元化,注重从细节作为切入点进行文本解读,能够一课一得而非面面俱到。教师尽量缩短甚至消除文本与读者、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用深入浅出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句子和复杂的情感。如毕人柱在《找准切入点——<记念刘和珍君>例析》中,让学生找出作品中几乎完全重复的语句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为什么要这样“啰嗦”?三次“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中“必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正”怎么理解?然后指导学生结合语句出现的前后语境,反复阅读,对照分析。如此分析文章大家的“悖谬”之处,以此为切入点迅速解读全文,从整体上准确追踪作者思路,体会感情。

(三)2001至2015年间的教学在以上基础上文本解读更加深入,重在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起学生反思。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师备课时准备的资料,而是依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进行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结合,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树立了参考标准。如侯喜君、李红亚在《让学生在“幸福”中穿行——记<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一文中独出心裁地带领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刘和珍的幸福,体悟其崇高的思想境界,感受自己的幸福,加深学生对刘和珍形象的理解,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又如李征在《<纪念刘和珍君>审美教育》中提出教师要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本篇课文的人物美、情感美、哲理美和悲剧美。

二、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一)1980至1990年间,《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背诵为主。教师在开课前介绍本文的创作背景,通过讲述“三一八”惨案的经过来导入新课。教师通常将文章分为三段进行分析,概括每段大意,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要求学生学习文中的叙述、议论、抒情三者结合的写作手法,领会多种表现手法的好处并且模仿第五段进行仿写。课后背、默出经典语句。

(二)1991至2000年间,《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注重切入点的运用和情境的渲染。很显然这一阶段的教学包括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细节以及对语境的重视,强调对文本的不过度解读。深句浅说,浅句深说。越来越注重小组讨论,倾听学生观点,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一定的展现。这一阶段涌现出的教学方法包括人文教学法、整体——部分——整体教学法、逐步引导教学法、词句内涵探究法、小点切入法等。

如魏中华在《<纪念刘和珍君>以整体—部分—整体教学》一文中这样描述整体——部分——整体教学法:这种教法既顺应了部分(三个问题)到整体(全文内容)的认识规律,强调了迅速把握整体,站在整体的高度鸟瞰各个部(三对“矛盾”)的战略思想,使阅读教学有可能成为高效率的阅读。王严在《<纪念刘和珍君>备课四题》中提出:在实践语文教学人文教法的时候,介绍一下与文章有关的民俗风情,帮助解答学生的一些疑问:为什么鲁迅先生在追悼会上独自出来徘徊?为什么先生的悼文面世延宕?薛冬芳在《抓住悲愤之情,渗透学生思维——我教<记念刘和珍君>》中认为应抓住关键词“悲愤”作为理解全篇的切入点,围绕这一词分步推进教学,分别是:1.抓住标题;2.抓住相关段落;3.激发情感;4.抓住激越的感情;5.让激越的感情暂得平稳;6.把平稳的感情再次推向高潮;7.画出作者的感情曲线。这七个步骤相辅相成,使作者的悲愤之情渗入学生思维。

(三)2001年至2015年间由于新课改的实施,在“一切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的理念指引下,教学方式有了突破。课后拓展训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增添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形式。以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注重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有机结合,关注课堂学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这一阶段涌现的教学方式包括比较阅读教学法、四步自读教学法、主问题教学法、审美主体诱导法、标题导学法等。

如王见在《“四步自读教学模式”在<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中的运用》中这样描述该教学法:1、复读导入,用5分钟复习识记点,巩固所学的重点;2、自读质疑,就是在复读教材之后用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寻找适合自己学情的疑难点;3、辨读释疑,就是在自读课文之后,用20分钟的时间让师生一起辨析文本;4.练读拓展,就是在辨读课文之后,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拓展练习,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练习。

周玲在《用比较阅读法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中认为:将课文与鲁迅先生的学生石评梅的《痛哭和珍》、当代北大学者余杰的《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三一八”惨案七十二周年祭》放在一起对照阅读,比较三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康克俭《鲁迅杂文教学漫谈》中,将《纪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比较,不仅看到共同处更要知道它们的不同点,从鲁迅先生思想处在两个不同的时期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吕秀勋在《语文教学中审美主体的诱导——从<纪念刘和珍君>说起》中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阅读、点拨、想象、思维这四个方面进行审美主体的诱导。

综上所述,三十五年来在广大一线教师的细心钻研与实践的基础上,《纪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产生了巨大的令人欣喜的变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越来越成熟而丰富,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注重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结合;方法丰富多彩灵活多变,不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个性解读能力。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联系社会背景体会作者蕴藏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2、把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领会本文的写作目的。

3、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鲁迅地思想感情的陶冶,接受鲁迅先生嫉恶如仇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等精神。还要学习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调动学生已有的中国现代史知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背景、过程、影响等,并了解刘和珍等学生的情况,以丰富和深化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解文中关键句子,从而把握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愤”的情感。【教学难点】

领会文章的写作主旨:哀悼死难者,控诉反动派,唤醒麻木的民众。【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弄清楚文章回忆了刘和珍的那些事,刘和珍为什么而死,作者对待她的死情感、态度如何,抓住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揣摩体会。

2、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诵读、讨论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鲁迅逝世七十周年纪念。七十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记念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到他的《故乡》寻找过他,我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寻找过他,我们在《社戏》的时候寻找过他,而先生的心里却时时记念着别人。从孔乙己到阿Q,从闰土到祥林嫂,今天我们要认识到一位女子就是80年前鲁迅深情记念过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就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进这段历史去看一看。

二、背景介绍

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暴行,会后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造成了死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阴风在呼号,血衣在飘荡,青年的血迹还没有干透,执政府却发表通电说请愿学生是暴徒,更有甚的是一些执政府的走狗、帮凶文人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这些青年学生是受人利用,白来送死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是鲁迅先生,他把这一腔悲愤之情诉诸笔端,既是对反动政府的控诉,也是对牺牲青年的纪念。

三、研习文章

(一)从文章第四部分切入,研习第四节。抓住关键句子、词语体会作者在惨案发生后内心的情感。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叙述这次惨案发生经过的章节。

教师明确:第四、五部分。

2、学生齐读第四节。

问: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句看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关键词语:“居然、怀疑、不料、不信”等说明鲁迅对惨案发生的惊愕。

“无端”:爱国学生是举着“打倒帝国主义”的大旗去援助外交的,但段祺瑞主持的执政府却命令士兵开枪射击。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想不到的。但是,事实就摆在面前。

作者情感:惊愕、悲愤(板书:悲愤)这种悲愤之情一直贯穿全文。

(二)揭露反动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

1、反动政府的暴行。(抓住“虐杀”一词,分析虐杀的整个过程)

A、教师范读第五节。B、讨论分析虐杀过程。

问:哪些细节描写突出了这是虐杀?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如“从背部入”、“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一个兵„„” 说明这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乱枪射击,以杀人为乐、残无人道的屠杀。这就是他们的“伟绩”、“武功”,作者用反语辛辣地讽刺了执政府的暴行。幻灯显示:“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流言家的下劣。

三个沉勇而友爱,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女子,却段政府及其帮凶文人说成是“暴徒”,“受人利用”的。

幻灯显示:“流言使我耳不忍闻”,教师总结: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使作者悲愤到了极点。“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只觉得我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七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此时此刻鲁迅先生为什么说不出话来? 悲愤到了极点,有很多要说的话却说不出来。再次强调板书:悲愤 悲——哀伤 愤——憎恨

(三)赞颂青年

1、“但是,我还有话要说。”青年们的血不能白流,鲁迅先生要让中外的杀人者看清楚,他们杀害的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 学生先试作回答。

2、在四十七个遇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在文章中,作者对刘和珍奉献了自己最大的悲哀与尊敬。

从文章标题中的“君”就可以看出鲁迅对她革命者深深的敬意。让我们从刘和珍身上来看看这是一群什么样的青年。作者记忆中的刘和珍是什么样子的。“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一个多么善良温和的女子,每遇到什么事都能够一笑而过。

3、问:文章中鲁迅追忆了刘和珍的哪些事? 个别学生找出

幻灯显示:

毅然定《莽原》——-追求进步

坦然对偏安————坚毅乐观

黯然虑母校————忧思深远

欣然去请愿————勇敢无畏 这样一个善良温和的女子怎么会是“暴徒”呢?

这样一个国立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请愿是欣然前往的,怎么会是“受人利用”呢?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却惨死在自己国人的屠刀之下。

3、鲁迅先生对革命青年的赞颂。

品味:“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幻灯出示)请一男生读,全班齐读。问;什么是真的猛士?

真的猛士:真正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他们对黑暗的反动统治奋起反抗,他们能把惨淡的人生变得有意义,他们在敌人的血腥屠杀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哀痛者——以„„为哀痛 幸福者——以„„为幸福

问:这些革命者以什么为哀痛?以什么为幸福?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哀痛国家民族的悲惨命运,为改变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总结:杀死这样优秀的青年,就是扼杀了中国的未来。“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当局者的凶残,让鲁迅先生愤慨!青年临难的从容,让鲁迅先生敬佩,而我们的国民呢,他们的反应如何?

(四)唤醒民众

1、请接着这一段看,鲁迅先生用了一个转折性的关联词。

学生朗读“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问:淡红的血色、微漠的悲哀,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除了象鲁迅、朱自清、林语堂等少数觉醒的人起来呐喊外,广大的民众对革命者的牺牲是如此地冷漠,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把他们遗忘的。鲁迅深感痛心。烈士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唤醒麻木的民众,鲁迅觉得该写点东西了。幻灯出示:“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现在“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挖掘国民麻木的根源。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 问:为什么我们的民族会默无声息?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麻木的国民群体庞大,历史悠久,他们之所以默无声息,可以追溯到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满清的文字狱,到今天段祺瑞执政府的武力镇压、流言诽谤,这些有形、无形的刀枪已经构成中国专制统治的残暴,野蛮而严厉的统治已经使我们广大民众感怒而不敢言了,使我们的民族正义感逐渐衰亡。鲁迅对这类人是深有感受的。

看看《孔乙己》中鲁镇酒馆中拿孔乙己当笑料的酒客们,看看那些特意跑来听祥林嫂说“我真傻”的女人们。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青年为革命流血了,牺牲了,其中的价值有多少人看得到。只不过给这些“无恶意的闲人”增添了“饭后的谈资”罢了。鲁迅痛感人民的不觉醒,所以唤醒民众的意识一直强烈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最后走向灭亡;要么就让这如洪水般的愤怒爆发出来。很显然,我们的民族要生存,要发展我们必须爆发,必须用行动来反抗敌人的暴行。所以鲁迅忧国忧民发出了激烈的呼告: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五)鼓舞生者

学生齐读:“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愤然而前行。” 我们要从革命者等流血中吸取经验教训,看到希望的曙光。呼唤所有的有志之士行动起来,投身到革命实践中来,虽然革命的征程很坎坷,但希望还是有的。至少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烈士的鲜血,循着烈士的足迹继往开来。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仅以此文作为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四、结束语

今天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记念刘和珍君,同时也是记念伟大的鲁迅先生,让我们把最诚挚的敬意奉献在逝者的灵前:长歌当哭,控诉卑劣行径;热血为证,鼓舞奋勇之士。希望是有的,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出示幻灯)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悲——哀伤

唤醒

愤——憎恨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5

二《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特色

1.简练的叙事,深刻的议论,强烈真挚的抒情完美结合。(以第四大部分即第七部分第二段为例具体讲析)2.语言警辟、深刻,发人深思。

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如“真的猛士„„”“沉„„亡”)抽象事理形象化(“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

重复含深意(始终微笑着/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说不出话/有要说的话

三、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旨意。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4“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缘由指什么?末一句有何意? 5“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伟大”一词?

讨论、点拨:“伟大”一词有“赞颂”说与“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另外在此句中“当的时候”这一介宾短语使用并不恰当,用了这个介宾短语使句子成了无主句,如删去,就不难理解“这”指代前一句,侧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惊心动魄的伟大”是赞颂主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的认为这是讽刺执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谐调一致。(解说:此处历来有争论,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争论,廓开思路,培养多向思维和阐述论辩能力,教师不一定要非此即彼,只要能言之成理,就应予以肯定。)

6.试阐述文中关于煤的比喻。

7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屠杀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9“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反动派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纪念刘和珍君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让学生先看注释①,老师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二、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 1、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2、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

三、学生听录音

四、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君是记念的主体,那课文7部分中哪几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的事迹?包括她的生平和遇难。(10分钟的默读课文)明确:3、4、5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即记念的主体)那这几个小结分别写的是什么呢?

明确:第3小节写的是鲁迅印象中的刘和珍君。第4小节写的是刘和珍君遇难的概况。第5小节写的是刘和珍君遇难的细节。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从哪里可以看出是写作的缘由?有哪些缘由?文中有没有提示性的句子,如何理解这些语句?)

明确:《记念刘和珍君》中多次出现了作者关于有“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先是两次写到“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接着又写“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样几乎完全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了三次。一向讲究用语简练的鲁迅在这里是不是有点啰嗦呢?否也。相反,这正是作者当时内心情感矛盾复杂的体现。并且每一次出现的写点东西的“必要”所针对的内容都不一样。

第一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的“也”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自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刘和珍君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而引起的,更是发自内心的觉得“早”该写点文章来记念她,以表悲痛之情。

第二次“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紧接着“我们还在这样是的世上活着“之后出现的。“这样的世上”是指血腥屠杀的反动统治者与其走狗文人交织而成的“似人非人”的世界,是既有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又多有庸人的世界,麻木的庸人不但不能像猛士一样“奋然前行”,反而做了反动统治者的帮凶“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为了使这没有尽头的世界早日结束,这就正有“写一点东西”来揭露暴行,揭露“流言”,唤醒民众的必要。

而第三次“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是针对“庸人”而言的。“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惨案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难道烈士的鲜血就这样白流了吗?不能,面对快要降临的忘却的救主,“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来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并非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声音,从中就可窥见了作者写此文的动机即是他的写作缘由。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完成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局部思路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爱 控诉反动政府(情感变化顺序)写作缘由痛斥走狗文人(1、2)唤醒麻木庸人恨

记念刘和珍君

追述生平事迹生前

记念主体概括惨遭杀害(时间顺序)

(3、4、5)详写遇难经过遇害

教训意义劝戒徒手请愿否定

(6、7)激励奋然前行肯定(逻辑顺序)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找出文中有关刘和珍的事情,并分析她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3、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刘和珍君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2、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检查布置的作业

(一)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就有她”。

“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追求进步思想,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二)本文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是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 明确:

①爱国青年:包括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猛士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

无比哀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对他们的态度:尊敬、颂扬、激励,感情:悲)体现在第一小节,如“但在于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两个“只能如此而已”体现出作者对死者的哀痛之情,后者的感情更加沉重。同时也表达作者认为未能以更好的方式悼念死者,深感歉意。如第七小节:

“呜呼,我说不出话来,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文章结尾,哀痛到了极点。②反动派:段祺瑞执政府、流言家、当局者、有恶意的闲人 对他们的态度:控诉抨击,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感情:愤、恨 A、如:作者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为什么? 明确: 第一小节:

“我实在无话可说”——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第四小节: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唤。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B、还有像“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嘚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几句: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这里用了两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

③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对他们的态度:唤醒感情:怒(怒其不争)“悲”、“愤”和“恨”三种情感在文章中交织着。

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第三课时 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找出这次惨案留给我们的教训和意义。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继续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明确:“着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话如何理解? 明确:

第五部分第2段记述刘和珍遇难情形,写三个女子临难从容,互相救助,同时揭露执政府的屠杀凶残暴虐。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下一段(第3段)接着从这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句写三个女子一面,先说伤亡情况,着重就互相救助赞扬杨德群、张静淑的沉勇友爱。思路继续在三个女子一面展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当然指三个女子伟大。“从容地转辗”是对上段内容的一个方面的概括,概括的是她们互相救助的情况。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思路远接上一段所说的执政府的凶残,近接上一句中“枪弹的攒射”,给段政府以辛辣的嘲讽。“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理解正确才能与下文连贯,不然就不连贯。如果把八国联军误解为1900年的八国联军,那么事过26年,怎么“居然昂起头来”呢?

3、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4、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明确: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训)

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教者在充满激情的朗诵后,明确这一段中的两层意思:一般的民众,会从中国女子的英勇斗争,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中,多少看到一些改变黑暗现实的希望;真正的革命者,将因受到激励而更加奋勇前进。进而明确,这是从烈士死难对于将来影响的角度高度评价意义的,具有激励革命者奋然前行的巨大作用。这一段文字寥寥,却充满着感奋之情。(意义)劝诫徒手请愿(教训)教训、意义

激励奋然前行(意义)

三、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例谈 篇7

河南省从2008年到2011年已完成了新课改的第一轮。2008年, 我参加了河南省首轮新课改培训, 对其诸多理念和做法都存有疑问。

在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和研讨之后, 我发现学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知识必须要靠老师的讲解传授;语文素养就是方法和能力, 培养方法和能力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教师一点都不用讲。两种观点的碰撞如此激烈, 让我不禁疑惑:新课改到底怎么改?

三年下来, 我找到了答案。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毫无疑问,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 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也是本轮课程改革的中心思想。

有位名人说, 我们不能掌控生命的长度, 但是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提高生命的质量。我要说:我不能给学生未来, 但我可以给学生选择未来的思想!作为语文老师, 我知道, 阅读的对象不单是文章, 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也正因为如此, 那些饱含思想性、人文性的文学作品, 才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震撼;也正因为如此, 那些作品才会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难度。

《记念刘和珍君》就属于一篇比较难懂的课文。其实, 作品中难以理解的部分主要是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 学生才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了难以理解的问题。

所以, 在备课的过程中, 笔者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提高概括整合能力, 把握文意, 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 提升揣摩感悟语言的能力; (3) 树立人文精神,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外, 笔者也确定了本课的重点难点:对作者情感发展脉络的把握和对文章语言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 笔者决定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思路开展教学。

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我设计这一课为三课时:第一课时简单补充一些课文注释中没有的背景材料, 然后由学生自读课文, 归纳文章各小节的大意, 并对文章进行层次归纳, 意在提高学生的概括整合能力, 把握文意;第二课时首先展示学生自读的成果, 理清主人翁的形象, 然后仍然由学生自读, 找出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画出自己不懂的句子, 并进行同学间的讨论, 争取弄懂作者的情感发展脉络;第三课时即展示第二课时中自学的成果。

这一课基本上是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的。教师让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固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集体智慧, 探寻文学作品的魅力。但是, 在探寻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果光让学生说——就像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牛广田老师说的“老师一点都不要讲”那样——固然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但课堂上会出现混乱现象。

所以, 笔者决定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了哪几类人,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后练习第1小题和第3小题, 用课后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和把握情感的方法, 避免学生发言的混乱。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核心思想, 就是大力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但是, 语文新课改绝对不能放弃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我们既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也要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既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也不能单是教师的“一言堂”。

“杜郎口模式”之所以成功, 原因就在于他们真正的工夫并没有下在我们能看见的展示课上, 而是放在我们看不见的预习课上。他们真正注重的是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是杜郎口中学获得成功的关键, 也是新课改要求加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的原因所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能够让学生自主地进入学习状态。

然而,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和讲解, 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将可能难以开展。不可否认, 有些程度好的学生, 能够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 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时是需要老师引导的。高中教育依然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就在于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中的独立程度不一样。高中学生和初中学生相比,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但是还没有达到独立完成的程度。因此, 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若没有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之前, 就给学生明确探究方向, 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同时,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时, 教师若仍不加以及时引导, 学生就会难以继续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另外, 教师若没有在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完成之后进行及时讲解, 学生也难以改正自己可能存在的错误。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体会 篇8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的效果。而“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也必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就是必须遵循语境原则。“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教师教学用书》)

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贯穿作品始终,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境入手,去揣摩在特定的语境下词、句、段的表现力和修辞、语法的作用。如在第一部分对“正告”的理解,第一、二部分里“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三次出现,所指对象分别是什么?每个词语都有它的词典义,“正告”的词典义在这里显然是说不通的。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正告”就是郑重告诉,“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分别是针对刘和珍、魑魅魉魍的世界、忘却的救主,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对敌人的揭露、对庸人的唤醒。再如文中曾四次写到刘和珍的微笑,每次表述又有所不同,其一意在说明刘和珍是和蔼善良的青年,其二是以刘和珍的善良反衬反动派的凶残虐杀,其三是以一当十,侧面表现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

对语段中的关键词语,采取增减、调换等方法,有利于学生揣摩语意,增强语感。第四部分抒写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采用删掉虚词和保留虚词的对比朗读后,让学生体会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给文章所带来的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

靠语法不能解决阅读上的根本问题,但阅读到了一定程度,语法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先让学生找出主干,把“明证”改为“证明”,再找出“证明”的宾语;然后理出这段中三个句子的关系,主要是理清递进、选择等复句关系,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距今已有八十多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水平,仅凭文章本身去理解作者的感情还是比较困难的。课前,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来渲染教学情境,使课文语境与课堂情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在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之前,不妨用这样的导语:“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让我们打开课文,通过字里行间,用心去感受这血泪凝成的同声一哭。”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笔者将“必须敢于正视,这样才可以敢想、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这句话用投影打出,学生纷纷回答,分析鞭辟入里:正视是首要条件,真的猛士必须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的斗志,才会为改变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面对的勇气,他在敌人屠刀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作者对请愿态度的理解是教学难点,让学生读《空谈》中有关内容:“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作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这是多么大的损失。”“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对请愿不是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这正是鲁迅的深刻之处,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鲁迅确实是一位导师。

一篇鲁迅的杂文,在语境的训练下,在教师的引领下,唤起了学生的同感,文章被学生解读得几乎淋漓尽致,这是难以想象的。借用鲁迅先生文中的话语“奋然而前行”,语文教学也应当“奋然而前行”。但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在哪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潜心挖掘开辟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其实在作者文本的这片家园,训练语境,咬文嚼字,体悟情感,这最本真自然的方法,应是我们要探究的方向、目标。入乎其内领悟意蕴,出乎其外探求规律,教师和学生都应合理地研读文本,躬耕语境的园地。

上一篇:老师他笑了作文下一篇:关于高一政治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