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策略

2024-09-03

初中作文指导策略(共9篇)

初中作文指导策略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新课改下的初中作文教学仍表现为:考什么就教什么,近几年话题作文成为作文主导,从高考流向中考,从初三涌向初一,学生被迫放弃了对生活的感受、思考和感悟,失去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创新力;受“文以载道”的思想影响,教师要求学生作文思想不仅正确,而且深刻,学生只好编故事、套情节,去渲染自己内心一点也没有的高尚情操,导致作文文非真文,言非真言,人非真人;作文教学中教师偏重于讲写的方法技巧,学生也偏重于学写的方法技巧,学生掌握了作文的方法技巧,却不能写出好文章。

反思作文教学现状,要真正提高作文教学效益,实现学生作文回归生活,重建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是关键,实施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策略是保证。

一、重建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

理念一:作文主体回归学生

作文教学是以教师的作文指导为主,还是以学生的作文实践为主,是作文教学必须思考和应予回答的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是以学生为本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我、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写作不仅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达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真”。一句话,作文教学应以学生的作文实践为主要活动,学生是作文的真正主体,作文教学应该回归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来。

理念二:作文本源回归生活

作文离开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好比“关在屋子里放风筝,无论使用怎样的技巧,风筝是无法起飞的”。生活中,真正的作文产生过程常常是这样的:亲历事情有所感,觉得要写出来告诉别人;观察到一些事物景象,读到一些书有所思、想把它记下来;或是通过想象,将现实生活的所悟,用虚构的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一写作过程告诉我们,生活才是作文的本源,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作文教学应当回归到学生因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为兴趣、为运用而写的生活状态上来,即回归到为生活而作文的状态上来。当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之后,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

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学生就应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作文教学目标上,把写作确定为学生与人沟通,表达思想感情,满足生活的需要。作文意识上,让学生在生活中情不自禁地学习和运用作文表现生活的本能,积累丰富的情感、思想。作文内容上,把能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总之,作文本源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随着融入生活的广度的拓展,深度的开掘,随着学生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而得以真正的提高。

理念三:素养提升回归实践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写作素养,写作素养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具体而言包括思想修养、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写作习惯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综合形成写作素养。写作素养的提升可以通过写作实践来实现,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一个小说家可能没有多少写作理论,但他以丰富的写作实践,提升了写作能力。小说家的写作实践启发我们,写作素养的提升,写作实践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真正唯一有效的途径。长期的量的实践积累可以引发学生写作素养质的转变和提高。

初中作文指导策略 篇2

广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存在着无法采用正确的方法, 也不知道怎样恰当的使用范文。在作文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及效果检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困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广大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学方法的缺失导致了作文教学的无序性。在作为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性, 导致了学生作文课的积极性不高, 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往往以灌输式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写作技巧, 而传授的方式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中考为指挥棒, 注重学生的作文得分训练, 所以缺乏系统性的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指导, 使得作文处于应付的阶段, 缺乏趣味性, 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

其次,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参与程度不足, 初中生的学习任务重, 而写作较为枯燥, 很多学生对于写作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 写作的积极性不高。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 写作的内容和主体都紧紧围绕着中考的题目类型加以训练, 学生由于受到了中考压力的影响, 普遍认为作文难度较大, 学生的写作方向过于死板。不利于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良好的环境的营造。学生的真情实感很难表达, 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不高。

再次,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写作教学同语文阅读和生活脱节。作文应该来源于生活, 离开了生活的写作就过于空泛。由于受到了中考,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采用机械记忆和词语句子堆砌的办法, 写出的文章与生活素材毫无关系。这与素质教育的作文教学要求是不相符的, 学生的思想情感无法得到有效的表达, 这种教育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最后, 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评价和考核的形式过于单一, 往往由教师担任了主角, 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还是课后作文的交流课上, 形式过于单一, 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体现出来。在对文章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受到了老师主观方面的影响, 批改的标准并不一致, 而学生之间的相互互动机会也较少, 学生对作文存在的问题缺少反思。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

(一)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师在对作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作文课有正确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 教师在上作文课时要重视写作训练的方式, 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训练有机结合, 能够从这个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写作课融入到听说训练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比赛, 通过有趣的活动, 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参与意识, 而另一方面在讲故事等活动中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其次, 枯燥的作文理论和方法的传授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善于将优秀的范文进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作文写作, 会无形中增强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文常识以及写作技巧。对优秀文章的减少会从作者的谋篇布局, 重点词句上进行分析和鉴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出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时体悟到遣词造句的玄妙之处。因此, 在阅读课上进行作文渗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次, 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语文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让学生在表达过程中抒发自己的真情是实感。鼓励学生从细节着眼,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加语文写作的素材。教师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出发, 就不愁没有东西去写。

(二) 重视方法引导, 增加语文积累

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语言积累。首先, 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在书中陶冶性情, 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 在看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摘录精华, 通过读读写写,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摘抄过程中学生会加深对某一个词、句、段的理解。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便会不自觉的引用所摘抄的美词美句。长期下来学生的作文也就得到了提升。再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等形式加大练习。让学生将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感动通过文字进行表达, 引导学生及时的将自己的感悟或者是感想记录下来。最后, 教师在作文评价的过程中要善于鼓励, 对学生用的好词好句要进行表扬, 在教室建立作文园地展示区域, 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在读和写中增强语文素养。

(三) 巧妙评价, 在反思中提高作文水平

广大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课堂枯燥不受重视, 因此, 将作文课堂的气氛调动起来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条件。在语文课堂课外, 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多看书, 多练习之外, 巧妙的评价也是有效的保证。首先, 在评价的形式上可以将传统的教师的个人评价演变成学生的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评, 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自己的作文, 引起思考作文的表达是否与自己内心的情感一致。通过互评。学生能够看到同龄学生的写作技巧, 通过读和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时, 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反复的修改, 通过反复的修改, 提高学生作文写作层次。

三、结语

初中作文合作策略初探 篇3

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模式“老师出题--学生写作--老师批改”,片面强调了作文的独创性,整个写作过程学生都是孤军奋战,没有交流与合作。学生长期这样孤立无援地写作,就成了孤独的作者。老师反复地批改班上几十本同样题材的作文,终成疲惫的读者。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写,老师为完成任务而批,都为作文而痛苦着,没有享受,没有愉悦,怎么能不怕、不恨、不怨作文呢?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作文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让老师教作文成为开心的劳动呢?那就是要改变现在学生作文孤立境地,把新课改的理念贯彻到作文教学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作文在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视班级为一个写作团队,视小组为一个写作团队。班上几十个人,小组几个人,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各尽所能,让思维活跃起来,充满激情去写作,将集体的智慧转为个人的思路,使构思有“路”可走,行文有章可循。如何实现写作的合作呢?

一、合作命题,群策群力

传统作文就是老师命题,学生写作。学生不用管什么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或是命题半命题作文,只要老师出题,学生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仿中考高考作文,完成六百或八百字的应试作文。这种作文模式相当于老师给鱼,学生用给定的鱼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一盘美味佳肴来。长此以往,学生就只能等鱼做菜,即使自己主动去找鱼,做出来的鱼汤也不一定是老师要求的鱼汤。传统作文方式在命题上就给学生注入了惰性,只能等老师出题,没法主动去寻鱼、捕鱼、买鱼、选鱼。这就是典型的“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的作文模式,使作文的路越走越窄,越走越暗。

在语文教学中,本人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搞好每个单元教学。先要求学生进行单元预习,然后要求学生设计单元作文题目。天天有学生查资料,天天有学生谈题目,天天有学生在辩论,仅仅一个作文题目就弄得班上热火朝天的。人人设计,小组评比,选出最优秀的作文题目。然后全班评比,找出班上设计得好的前五名,也就是大家评出的五个优秀作文题目,最后这些同学到讲台来讲设计思路,或是展示自己的优胜作文。这五个题目,学生或选作一个题目,或抽作一个题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在作文的第一个环节上,就激活了班级写作潜能。

二、口头作文,互相借鉴

评出了优秀作文题目后,就要看出题者的表演了。自己设计的题目,自己最有把握。不管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可以让设计者起来说设计思路,然后例说写作思路或是口头作文。一般说来,学生在设计题目时,就早已考虑好了自己怎样来写作,怎样来快速成文。学生说写作思路,包括审题、立意、构思、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等。口头作文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对生活的观察感悟,将脑海里已有的积淀和题目接合,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确定作文立意,围绕中心选材,设计结构提纲,确定表现手法等等。学生每次上台,个个信心十足,有的学生讲起来滔滔不绝,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每次作文课上,上台口头作文的不下十人,时间都在三至五分钟。没上台的学生也听得很认真,一方面吸取别人的长处,另一方面也要对别人的口头作文进行评点。最后教师从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点评。要记住:只要有学生走上讲台,老师就要给微笑,学生就要给掌声。

三、流水作文,抒写个性

作文有了前面的两个环节,作文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思维发散开了,个个兴奋,都想一展风采。口头作文环节,老师和同学的点评,“一人得道,惠及全班”。这时就要要求学生再次修改腹稿,力争做得更好,在头脑中反复酝酿,快速成文。学生快速构思,结合点评,调整思路,一节课完成六百字左右的作文,轻轻松松。此时学生的情绪激发出来了,跃跃欲试。老师就应该要求每小组学生流水作文,第一个同学写好后,第二个同学在参照前面同学的基础上,或有所提高,或另辟蹊径,尽量抒写自己的个性。由于个人经历、性格性情、兴趣爱好不尽相同,老师要鼓励学生说实话,抒真情,展个性,彰自我。让他们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酣畅淋漓地吐出胸中所有郁积。小组内流水作文后,小组同学共同欣赏,同时进行了认真评改,选出小组最佳。

如此,学生在作文中品尝到了成功,很多同学感觉到作文就是一种享受。由过去的恨作文转变成了现在的想作文。如果说两周没写作文,就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时候写作文呀?”或是说:“老师,好久没写作文了哦。”

四、佳作诵读,合作提高

小组评出最佳作文之后,小作者急于做的事,就是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有激情地诵读自己的作文。同时班上其他同学也很想想分享别人作文的成功和喜悦。为此,每次我都要安排一节作文诵读课。这样做,一方面让班上学生共享作文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学生诵读自己的作文或听别人的诵读,可以感觉到是否简练生动,视野是否开阔,同时增强语感,减少语法错误。以诵读促写作,写作就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全班评议出本次作文的前五名。只要认真诵读作文,就能感受到自己作文的不足,就能有针对性地弥补。听别人诵读作文时,也在品自己的作文,借鉴别人长处,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学生诵读后,教师要概略点评,指出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及怎样解决。小作者随即修改,对症下药,效果好。老师的概略点评虽是在全班进行的,针对一个同学的作文,而其他同学也得到启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初中作文指导策略 篇4

在全市“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

福建省去年高考作文给了两幅图,左边是一个圆,旁边写着“我规范,我稳定,周长短,面积大”。右边画着一个不规则多边形,旁边写着“我新颖,我多变,周长长,面积小”。有一位考生作文得了满分,题目是《8,18,28》。大体意思是这样:8岁那年,我图画不及格,老师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绿的呢?我心里不服气,因为我戴着爸爸的绿色眼镜呢。但是我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一定都是真理。18岁那年,我经过高考的打磨,已经没有任何棱角,我变成了一个规范的圆。现在我28岁,我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女儿哭着跑过来说:“老师说我画的不好,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黄的了,可我戴着爸爸的黄色眼镜呀。”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我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读过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不正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吗?当我们批评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感叹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意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造成这种局面,给学生思维上锁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我们究竟该怎样教作文?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一定有多种途径。体验式作文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不管采取哪种思路和方法,都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其中所蕴含的作文教学的规律应是相通的。

一、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当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觉得有点尴尬,试看当今世面上流行的各种中考满分作文集,有多少是真正来自生活的呢?不是屈原投江,就是荆轲刺秦王,要么就是堆砌上一些华丽的词藻,大段地引用古诗词,空发感慨和议论。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写生活?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的审美标准出现了偏差。很多老师都认为写历史人物和引用古诗词的学生,一定读了不少书,有所谓的文化底蕴,作文中显示出一定的文化色彩,应当得高分。而写生活的作文,取材往往千篇一律,要么是与同学闹别扭,要么是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往往缺少新意,不容易拿高分。而初中生是最善于模仿的,于是就出现了对这种所谓的“文化作文”趋之若骛的现象。殊不知,任何一种作文一旦形成模式之 1 后,就缺少生机与活力了。评委如果接连看上几百篇风格雷同的文章,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给高分了。作文原本是个性化的思维产物,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将学生的写作臵于模式化的桎棝之中,势必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就走进了死胡同。

中国文学传统里向来主张书写生活,杜甫、白居易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表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体验式作文教学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为写作的起点。

生活是无限广阔的,外出旅游、上网浏览、看电视、参加各种活动、逛公园、爬山郊游等都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生活又是琐碎的,妈妈的一句唠叨、邻居的一声问候、朋友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也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丝心灵的颤动。但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无话可说呢?《语文教学通讯》上曾发表过黄本荣老师的一篇文章----《作文,魂系何方》,他在文中说:“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他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它们的动人之美;也不是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做老师的没有手把手地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本领。”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这是老舍先生的经验之谈,正如他在《想北平》中写道:“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头上看水中的小蝌蚪和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激情,一种语文的本色,是我们同学写作文的一种正常心态,考场作文也不例外。

下面这篇作文中的情节可能大多数人都遇到过:

我到学校的浴室洗澡,里面黑漆漆的,“停电了,不是灯坏啦?”没人回答,人们在脱在穿,在整理衣物,全摸着黑,我不吱声了,也摸黑脱衣服,解鞋带。“哟,怎么不开灯呀?”再后面进来一位问。没人吭声,人们都在忙着各自的事----黑着灯,得倍加小心。突然,“啪”的一声,灯亮了,晃得人眼有点儿晕眩。“你们这些人,摸着黑怎么不开灯?”刚进来的那个初二的小丫头尖着嗓子喊,原来灯并没有坏,只是一茌茬的 2 人来人去,纳闷、询问,就是没人去试一下。我想着,不禁哑然失笑。生活中不是常有类似的事吗?一次见到人们都推左边一扇门进出,便以为右边一扇锁着;不经意触到右边一扇:哟,原来它只是虚掩。

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释了一个哲理----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往往使我们只能打开一扇门,而失去了许多成功的机遇。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用各种自以为有效的作文教程去指导学生的时候,是不是也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二、感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

在写作的三个要义认识水平、思维能力、表达形式中,认识水平是同学最弱的环节。现在很多老师都注重学生的阅读和积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名言警句,也阅读了许多的时文佳作,这是非常好的。但有了积累不一定就能写出好文章,有些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读过之后,从中汲取了作者的观点,提升了认识,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上去了。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脑子里堆积了一些素材而已,只要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这些素材只是一些死的知识。如许多学生在读了《小故事,大智慧》这套丛书之后,将里面的故事整个搬到自己的作文中,唯独没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

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就要培养学生思考生活的习惯,探索深化感悟的途径,开浚思维能力的通道。也就是以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认识社会,感悟人生,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味。这是我们作文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例如写感恩,可以感恩自己喜欢的一部经典、感恩熟悉的大自然,感恩母亲做的布鞋,感恩父亲灯下无言的陪伴,感恩祖父那没有兑现的承诺,感恩生活给予的那根鱼刺……无论写什么都必须是你熟悉的,只有熟悉才能写的深刻。

对话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初中生人生阅历尚浅,对生活也往往缺少深刻的感悟,老师的点拨至关重要。体验式作文教学中的交流环节就是通过师生、生生的对话来提升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感悟。当学生对父母的呵护视而不见的时候,你是否能拨动他们感动的心弦;当落叶飘零、秋虫呢喃的时候,你是否让他们意识到时光悄悄流逝,秋来春已归去;当他们吟经诵典、赏读名著时,你是否引导他们把经典当作镜子,从中照到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的对话才是有启迪意义的对话,教师的作用也就在于此。

具体地说,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换一种角度认识事物,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有位同学 3 从吃鱼这件小事中选取一个细节:

我喜欢吃鱼,唯独不喜欢鱼刺。

热腾腾的水煮鱼用烫了金边儿的盘子盛着,悠悠地透着红辣椒的几分香甜,喷香喷香的气味扑鼻而来,早已悬在半空的筷子对准了鱼腹上白白嫩嫩的那块肉,插下去,轻轻一旋,夹起一大块儿,便往嘴里送。鱼肉刚刚碰到嘴唇----哎呀,有刺!我不得不恼怒地把鱼刺儿挑出,再一点儿一点儿吃下去,生怕被鱼刺扎疼。

从这个细节中,他对生命有了这样的感悟:

想吃鱼,就不要怕潜藏的鱼刺;爱生命,就不要怕暗藏的挫折。如果怕鱼刺,吃到的只能是鱼尾那平淡的一口;如果怕挫折,生命只能像一潭寂静的死水……

二是善于“以小见大”、“小题大做”。这次作文比赛有不少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佳作,有的通过“一杯茶的回报“表达了对外公的感激;有的借用童年的一句童谣“金钩钩,银钩钩,谁骗人,是小狗”抒发了对祖父的深切怀念;有的用书信的形式描绘了“大山妈妈”的宽容和美丽……但也有一些同学的作文内容空洞,满纸都是这样的排比句:

感恩你的父母,是他们把你带到了这个世界,让你感受到阳光;感恩你的老师,是他们把你带进知识的殿堂,让你品尝学习的奥妙;感恩你的朋友,是他们让你的世界充满欢乐,让你感受到友情的美好;感恩你的对手,是他们激发你不懈的斗志,让你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生活中感恩,感恩你身边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受益终生。的确,世界上值得感恩的人太多了,如果选择一个对象具体地写岂不更好。三是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化认识。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组的组长王大绩老师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一枝一叶一盆土”。这盆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积累,但是只有土没有水和肥,照样长不出枝叶开不出花。水和肥就是学生的认识和感悟。北师大附中有一个学生叫周婉琪。他痴迷海子,不仅读了海子的所有作品,了解海子的生平,连关于海子作品的赏析文章他也尽数浏览,走在路上与同学谈的是海子,晚饭桌上与父母交流的也是海子,高考前写了十几篇作文无论什么题目无一例外他写的也都是海子,海子就是他的那一盆土,就是靠的这一盆土,他在高考中作文得了满分。当然,一个学生如果能有一百盆土,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水和肥,也就是没有对生活的感悟,那即便是拥 4 有再多的土,也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三、锤炼语言是彰显文采的最佳途径

如果说认识和感悟是作文的思想和灵魂,那么语言就是其载体。没有细腻的动作描写,朱自清就不可能将父亲的背影烙在每一位读者的心里;没有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刻画,文学画廊中也不可能留下“孔乙已”“阿Q”“奥楚蔑洛夫”等一系列典型形象。

评价作文语言的标准之一是准确,先把话说明白,把事说清楚,没有错字、病句等硬伤;

之二是恰当,语言是为主题服务的,如果游离于主题之外,即使语言再华丽,也是空洞的;

之三是具体,要“言为心声”,切忌套话连篇,无病呻吟。如许多学生在写父母时都有类似这样的话:“我应该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培养,感谢他们对我的无私付出,感谢他们的一路陪伴,感谢他们的细心呵护,使得我能够顺利成长。”一看就是空话。

之四是生动,善于借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修辞一定不要滥用,有的同学一篇作文中有三四个段落都是排比句,却没有一点具体的内容。

除了让学生多写多炼外,自评自改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总是把老师拖得精疲力尽,于是有人编了这样的顺口溜“上辈不是人,这辈教语文,白天上课写笔记,晚上点灯批作文。”就连朱自清先生在回忆自己在中学教语文的经历时也感慨地说:“批改作文是一件最徒劳无功的工作。”如果我们每次作文后,都让学生从标点、错别字、病句入手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不但能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养成学生对自己文章负责的习惯。

四、有创意的表达是写作的理想境界

创意就是与众不同,就是超越常规。目前的各种写作套路,或多或少地桎棝着学生的思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思维问题。要做到有创意最关键的就是突破思维定势,打开右边那扇虚掩的门。

一是,改变传统的就题选材的被动做法,将命题放在熟悉的生活中去表现。备考的重点不是去搜罗百科材料,而是感悟熟悉的生活。作文从命题时代到话题时代,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以说无论什么样的话题均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生活去表现,关 5 键是你要表现什么。真正的限制不在题目本身,而在写作人的头脑中。一根定海神针,在东海龙王殿前是权杖,在齐天大圣手中是玩具,可以做紫禁城的门闩,可以做祈年殿的梁柱,可以做电视塔的避雷针,可以做乐山大佛的挖耳勺,可以是哈里〃波特的磨棍,也未尝不可以做HB公司的广告……能不能打开联想和想象的大门,是学生能否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发现新与奇的关键。

二是善于开启正反两扇思维之门。正向思维就是表现传统,需要写的好,常常以情取胜,以理服人;逆向思维就是表现时尚,关键是要写的通,往往要以新致胜,以趣诱人。传统的多面向历史和现实,时尚的多面向未来和幻想。同样是“感恩母爱”,有一位同学就用童话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小鹰学飞的坚难历程。

初中学生作文评改策略论文 篇5

【摘要】传统的作文评改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作文评改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开展面批和重批,这样才能真正促使学生作文素质的提高,让学生真正爱写作文,会写作文。

【关键词】作文评改有效策略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这告诉我们,写作能力不仅是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体现,而且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表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水平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志。而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困扰作文教学的瓶颈。是什么扼杀了学生写作的信心?我想这和作文评改过于机械化有着重要的关系。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标下作文评改实效性的探究。

一、`当前的状况分析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只注重教师的精批细改,教师“批得细、改得详”确实付出了大量劳动。但是很难做到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评价作文的优劣,往往从约定俗成的认识出发,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的作文,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感受,学生无法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功。笔者做过调查,(见下表)学生对老师批改情况关注的仅占26.4%,看完老师的批改仍不知如何修改的又占了47%。可见教师的批改劳而无功。学生首先是因为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认为自己写作文、老师批作文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认识到修改作文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其次是缺少修改作文的方法,在教师的精批细改中,为什么要改、为什么要这样改只能通过书面的形式交流,由于教师表述的准确程度和学生理解水平的差异,难以实现沟通和交流,学生对习作中的正误优劣无所知、无所悟,更无法习得科学的修改方法。改与不改区别不大。如此看来,探究新的评改形式,有效提高的学生作文素养已势在必形。

二、方法的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真情实感的、有创意的表达应鼓励。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要采用多种的评价方式。本文就以下四大点与实际结合阐述作文实效性的探究。

(一)善用激励评语

英文:Motivation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马斯洛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里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是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激励性评语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动力。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1、敏锐捕捉作文亮点

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篇6

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的.学习实践活动.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出几点对策:一、走进生活,唤起学生悟性;二、携手阅读,丰富学生知性;三、回归童心,培养学生灵性;四、激活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作 者:张立善  作者单位:广东省仁化县周田中学,广东,仁化,512334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 关键词:初中   个性化作文   教学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篇7

一、加大学生平时的积累和阅读量

平时教学中有意识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积累语言, 好词好句好段要会背;利用晨读或午间在黑板上抄上一两条名人名言或古诗词让学生背诵;让学生自己制作剪贴本, 看到报纸杂志上有好的文章, 剪贴下来, 以备查阅……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 使学生的作文语言在慢慢进步, 变得生动起来。读书可以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可是进入初中之后, 随着作业量的增加, 很多学生都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读课外书了, 怎样才能重新提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呢?如在七年级中两周让学生阅读一本名著, 并让学生写出读后感。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分组交流, 根据所阅读的文章提出自己的看法, 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再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 然后在组内进行交流, 找出本组写的最好的读后感, 全组共同修改后再到班级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听到六篇不同风格的读后感, 读完后学生再来谈谈你觉得谁的读后感写的最好, 为什么?最后选出读后感写得最好的小组, 给小组加分。这样既让学生读了书, 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还增强了孩子们的团结意识, 这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二、采用主题教学法在每次活动中让学生活动和提高作文能力两不误

在学生参加每项活动前,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活动后写出相关的过程和心得。例如学校近期在开展的大课间活动中要求七年级的学生在大课间中学习太极扇, 众所周知, 对于没有一点太极功底的学生们来说, 让他们练太极扇是难上加难的。为此, 让班级四个接受教练亲自指导的学生, 深入到各组当教练, 每个教练负责一个组, 在每组中先教几名接受能力较强的, 然后再让这些学生再教组内的其他学生, 就这样以点带面, 让学生一对一的教学, 没过一个星期, 全班的学生就全部学会了。然后全班进行了几次整体训练, 找专家老师来指点, 再往后就是、挤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较量, 看哪个组表演得好。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日记题目, 让他们描述学习过程及在每个环节过程的思想感悟, 待到比赛结束后让学生针对本次的太极扇比赛写一篇文章, 可以从练习的角度、比赛的角度、团结协作的角度等来写, 还可以把以前日记里面鲜活的东西直接拿来用, 这样学生有生活有经历、思想有触动, 结果有荣誉, 自然也就有东西可写了, 有话可说了。类似的活动很多, 如广播操比赛、歌咏比赛、校园舞比赛、故事会、知识竞赛等, 都能从中找出活动的主题, 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快乐成长, 并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

三、改变作文命题和写作要求的办法

在一般的作文教学中, 在写作文前是先布置写作要求、写作范围, 讲解写作手法技巧之类的, 然后学生写完作文后交上来老师批阅, 等到下次写作文的时候再发回给学生。但是这样的方法在初中阶段初始阶段是有些不完满的, 因为开始先要求, 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凝固住他们的天马行空, 最后批阅完发回给学生接着就写下一篇, 这样, 学生根本就不会看你给的什么建议, 作文有什么不足, 而只是简单的看看分数而已。起不到任何的提高作文水平的效果。

对于七年级的作文教学采取这样方法:在学生写作文前不提过多的要求, 只是给学生一个主题, 让学生自由发挥, 题目自拟, 体裁随意, 这样就给了学生极大地想象的空间,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写完作文后, 自己先来评价一下, 说说自己作文的有缺点分别是什么, 然后让同学评价, 最后再让老师批阅, 这样可以从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文章, 更全面, 更合理;下次作文写作前, 先提前把作文本发放, 让学生先看作文的评价, 找到自己的不足, 然后找出一两篇写得不错的文章在班内范读, 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文章与好文章之间的差距;听完优秀文章之后写下你这篇文章的反思, 说说你的文章毛病出在什么地方,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你会怎么写, 这样就让学生举一反三, 更好地把握此次作文的真谛。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谈 篇8

一、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对于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追求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教师要指导学生用眼睛看这个大千世界,时时留心,处处留心,养成善于观察、勤于观察的好习惯。第一,要选准确观察的对象,选择可以挖掘的充满美感的事物去观察,第二,观察的时候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深入细致地观察,提高观察的水平。例如观察公园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远方的山峦,古寺,近处的亭台楼阁等,这样,再观察眼前的芬芳的花朵,体味香气扑鼻等。最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真情洋溢,打动人心,耐人寻味。

二、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寻找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

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尽可能多地帮助学生分析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也可以选择几篇优秀的作品张贴出来,并在课堂哂纳感朗读,教师对学生精彩的词语和句子都要及时表扬,采用眉批的形式,或者采用课堂上点名表扬的形式都可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根据学生个人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初中生的作文教学不能一刀切地教学,因为学生的实际水平不一样。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和指导。有的学生作文水平好,教师可以鼓励参加作文竞赛,积极推荐好的作品向报纸杂志投稿发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降低要求,只要学生作文有进步,教师都应该表扬,并重视挖掘这些学生的潜能,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多鼓励多肯定。

三、课外阅读拓展,丰富写作的素材

初中教师要让学生作文有话可以说,写出实在的内容来,就要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多朗读优秀的作品。教师怎样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呢?

1.积极拓展阅读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杂志,教会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帮助学生累积知识基础,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满分作文》、《获奖作文》等,让学生写作上接受好的营养。教师也可以教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工具书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帮助学生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打好写作的基本功。

2.制作阅读卡片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平时看到的名言佳句、好词好句、优秀的片段、优美的篇章摘抄在阅读卡片上,再多看一些知识库的书,积累一些成语格言等。一段时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再写一些阅读的批注或者感想,指导学生养成好的阅读的习惯。

3.实现专题阅读和自由阅读相结合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书籍或者文章的时候,要求学生重视专题阅读,提高阅读的系统性,重视开展一系列单元阅读,单元作文的专题,提高作文的效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自由阅读,大片涉猎,广泛吸取营养,学生阅读的素材越宽泛,知识面越宽泛,写出来的作文就洋洋洒洒,潇洒飘逸,丰富多姿。

四、多写片段,加强练笔

学生的课余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过多让学生写作文,学生会很累,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写小练笔,写写日记,周记等。教师鼓励学生每天练笔一次,大到对国家大事的议论和学习,小到遣词造句的练习等,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升。教师帮助学生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学生的素材也逐渐积累丰富了,写作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随笔也是好的训练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材自由、命题自由、文体自由,选择熟悉的人和事进行议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才能,引导学生写事情,写社会,写人生。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长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更加真实完美地展现生活,收获积极的表达效果。

五、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技巧,全面提升写作水平

1.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例如标题的拟订,可以定一个美丽的题目,就仿佛文章的眼睛一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引用诗词歌赋的词组,引用诗句、名句、广告等作为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人们的共鸣。也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拟订形象生动的标题,具有感人的影响力。这些写作技巧教师都可以教会学生掌握,学生掌握了就能灵活自在运用。

2.提供好的方法的指导

教师可以教学生写好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先声夺人,巧用修辞方法开头,展示精彩部分的开头,悬念开头,抒情开头,深刻的句子点睛开头,生动自然的描写创设意境开头等,这样就会有美的开始。结尾的方法有自然收束式结尾、画龙点睛结尾、抒情议论结尾等。

3.锤炼词语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锤炼词语,善用修辞,运用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言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得到作文的高的分数。

初中语文教师要锐意改革,积极进取,全面调动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写作文的习惯,让初中作文教学芳香四溢,让初中作文教学绽放芳华。

初中生作文现状问题和解决策略 篇9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综合性训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得分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笔者在山区初中教学语文20多年,发现学生写作文始终存在困难,也体会到了作文的确不好教。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枯燥无味,“流水账”现象十分严重。下面笔者就山区初中生作文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山区初中生作文现状

(一)书写凌乱

据笔者观察总结发现,山区初中生的作文书写凌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差”,学生作文的卷面整洁度和书写都比较差,作文卷面不够整洁,书写潦草;二是“乱”,文章的谋篇布局比较乱,一篇作文的段落安排不够合理,每个段落所容纳多少内容不确定,容易受三段论的思维定势影响,开头和结尾往往脱离文章主题。

(二)作文材料俗套

新颖的作文材料能够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然而,山区初中生见识少,阅读量小,积累的作文材料有限,写作时容易落入俗套。以写“关爱”为话题的作文为例,2个班共100多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选取的材料是我生病了,父亲或母亲背我到医院看病:下雨了,爸爸、妈妈给我送伞等。俗套的作文材料,无法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改卷教师看到千篇 一律的作文,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作文自然也就得不到高分。

(三)语言平淡

山区初中生作文语言平淡,原因在于受到地方方言的影响,口语化较为严重,使用的词语不够丰富,写出的句子不够生动。此外,学生在写作时喜欢平铺直叙,不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作文显得枯燥无味。比如,一次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目是《从此,我不再》,有一位学生开头是这样写的:我从小就是一个任性一点的人,自己想要的东西一点都要得到,不管多贵,我行我素,我决定的事无法改变。该学生因受壮族人说话习惯的影响,写出的作文语序颠倒,语句不通顺,缺乏感情,过于平淡,无法吸引读者。

二、提高山区初中生作文水平的对策

(一)积累语言,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针对山区初中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出现文不达意的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书籍、杂志、作文选等拿到班里,每个星期开设一节课外阅读课,让学生摘抄书中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摘抄一篇完整的文章,在写作文时适当地引用。此外,在提高山区初中生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教师可以尝试在班里开展相应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请一位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3分钟演讲,然后请全班学生针对这位学生的演讲进行评价,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围绕“名人的读书故事”这一主题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从第一组的第一位同学开始,全班学生轮流讲,教师要对每一位演讲的学生进行评价,可从遣词造句、演讲的语速、演讲的内容等方面给予评价。

(二)选好素材,选准素材

写作离不开素材,素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章质量的高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取素材。一是“真”.在选取作文素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选取在生活中有切身感受的人和事,让真人真事感动自己,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以写作文题目《难忘的一瞬间》为例,教师可以指定学生选取发放语文月考试卷这个瞬间,引导学生从老师的话语、当时教室里的气氛、同学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写起,表现出真实的情境和情感。二是“典”.“典”是以真实的情感和典型的材料反映作文主题,在学生的生活中,类似的素材有很多,面对众多的作文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精心挑选,尽可能地选取典型的、能体现作文主题的材料进行详写。以写作文题目《我变了》为例,学生围绕作文题目列出了很多材料,如我的身体变了、我的性格变了、我的爱好变了、我的处世态度变了、我的着装观念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变了等,在辅导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的重点词“变”入手,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普通材料中选择典型的材料进行详写,达到材料为主题服务的目的。三是“新”,学生在写作文时,面对众多的作文素材,应当选取最能服务作文主题的、最新颖的材料来写。虽然学生的生活状态、情感经历大致相同,但每个人的思想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作文材料。在指导学生写作文题目为《精彩的一幕》时,首先,教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觉得精彩的瞬间,再选出最新颖的素材,然后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展开写作,重点剖析人物心理的变化,突出作文主题的重要意义。

(三)作文结构要合理

作文的合理布局是指对每一个段落的精心处理,写作时仔细考虑每一个段落可容纳的内容是多少。在写作文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的作文固定在4―5段,每一个段落的长短根据内容来确定,杜绝出现三段论的现象。比如,让七年级学生写题为《不同的中学生活》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3个侧面写不同的.中学生活,每一个侧面作为一段,加上开头和结尾,整篇文章可以分为5个段落。合理的布局谋篇能够体现出作文的整体美。一篇作文有了合理的谋篇布局,这时就可以要求学生采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如开头要精彩,内容要充实,结尾要有力。以学生写“爱”为话题的作文为例,开头、结尾可以引用名言、诗句,也可以采用修辞手法呈现精彩的场面,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四)加强书写训练,提高作文卷面的清洁度

山区初中生在书写上不够重视,字迹潦草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将“口”写成“0”等。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要为学生配置专门的写字指导老师,给学生讲解拿笔的姿势、写字的笔顺等。其次,每个星期开设一节写字课,让学生从练习写课本中的生字词开始,逐步过渡到抄写课外书籍里的优美句子。此外,语文老师要与本班各学科科任老师达成共识,对学生的书写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写字时笔顺笔画不合格的、字的书写结构不合理的、卷面整洁度不合格的都要进行相应地指导,也可以要求学生重写,直至达到要求为止。在教学中渗透这些做法,对学生逐步提出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作文书写才会变得美观、整洁。

上一篇:中秋节短信贺词大全下一篇:初中语文教案岳阳楼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