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讲座总结报告

2024-08-27

教学讲座总结报告(共8篇)

教学讲座总结报告 篇1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我的研究生的生涯已经度过了一半的时间。虽然仅仅是一年的时间,但已经足以使我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使自己逐渐融入其中,享受其中。同时,时间的流逝,更让我对接下来的日子感到珍惜。以下就结合研一这段时间曾参加的前沿讲座和学术沙龙活动,并谈谈自己的些许感悟以及总结。

前沿讲座作为了解学科的学术研究领域、方法和方向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学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积极参加了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前沿讲座。研一期间,我参加了心理健康、原是校园行、数据库培训、名师讲坛以及学术沙龙等诸多讲座。这些由诸多国内外学科最前沿的学者专家所做的精彩的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国内外最新、最先进学术知识和科研进展以及学科研究方向的机会。同时,这些讲座使我的专业素养和个人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并对我的学术认识、观点以及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提供了巨大的帮助。2015年11月9日,是我第一次参加院士校园行系列的讲座。由David院士不远万里,从大洋对岸来到我们交大,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讲座。

2011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由北京交通大学承办,其中我参加了由机电学院承办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分论坛,听取了李强教授、任尊松教授做的专家点评。通过此次高水平的论坛学习了在载运工具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结构疲劳及可靠性、故障诊断技术及试验技术、安全与检测控制技术、先进动力技术、节能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知识。

还参加了几期学术沙龙,几位本学院的博士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收获很大,他们结合自己的课题,讲的生动详细。主要参加了这些方面的讲座,听取了丁万和聂蒙博士分别就机器人的创新和钢轨打磨的研究做的报告,对并联机器人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以及国际研究前沿有了大概的了解,并第一次接触了钢轨打磨的知识,深刻体会到当前我国钢轨打磨方面研究的落后,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听取了金涛涛博士关于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着重学习了一种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同时了解了美国的学习、科研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听取了姚燕安老师关于机构与机器人学方面的研究,在并联机器人的滚动步态设计、可变形车轮缩放比计算、两足步行机构设计及魔方内部结构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上述讲座中,都与主讲博士进行了较好的互动,及时把自己的疑惑与博士进行了交流。

在论文写作方面听取了曹文平博士就“如何在一流IEEE杂志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的报告。曹博士结合自己多年来在电工机械、电力传动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在一流IEEE杂志上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经历,以自己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为例,从论文的整体结构、标题引文、正文写作、结果分析、标点符号等方面,深刻剖析了每个环节的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这个讲座我对英语科技论文写作的语言使用以及投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有了了解。Vittal Prabhu博士介绍了制造业中的分布式控制应用现状,对分布式在企业中的应用有了很好的了解。此外机电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潘显钟与我们分享近年来机电学院研究生就业去向,帮助我们理清职业与就业的一些困惑,共同探讨了研究生求职问题关注及求职策略,机电学院研究生就业趋势剖析和职业生涯规划。我校78级校友李海滨先生结合自己的职业历程,讲述了现代铁路的发展趋势,从青年学生的职业规划和青年学生求职注意事项方面对我们的职业规划进行了很好的指导,他以自身经历为蓝本耐心、详细的给我们解惑,让我们为他在科研上的奋斗精神和对下一代的关心深深感动。胡心仪老师的心理讲座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了解自己的机会,我们的心理问题由产生到解决进行了丰富又生动的讲演,还接触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家李曙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教授。李曙光院士从科学家的名声问题,谈了科学研究职业道德。就当前科学家群体名声下降、科学研究不端行为增多,学术泡沫现象开始浮现等问题做了深入剖析,他提出科学研究的职业道德要坚持两个关键点:不能造假和尊重他人的知识发现权。他认为影响科学家名声的六个基本品格为:诚实、认真、尊重前人工作、合作精神、自我反省精神和开阔胸怀。范维澄教授讲述了我们国家的火灾防御的科研进展和公共灾害防治国家实验室的整体构思和建设方案,对开阔我们的视野起了很大的作用。

通过研一的这些讲座,我收获很多,通过这些平台可以接触到很多在领域里知名的科学家、教授等,让我们真正接触到推动科技进步的大师。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对我们的身心的成长,自我的完善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参与中我们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在每一次的活动中都发现自己新的一面,坚定我们在后续研究生生活奋斗的决心。

学生:马双龙

教学讲座总结报告 篇2

1 案例教学的定义

案例教学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 不同领域的专家对它的描述不一。国内外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 给出了一些关于案例教学的定义, 如:案例教学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学习 (Student-direc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 跨学科领域 (multidisciPhnary) 的学习架构, 强化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学习行为, 其中真实的问题帮助学习者将所学的内容与真实的生活连结 (Waterman, 1997) [1]。百科名片中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定义: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 , 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 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 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 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

2 谢维和教授讲座亮点解读

2.1 总体感受——逻辑学的案例教学

聆听谢教授的课, 不仅为他别开生面的案例教学和育人的思想所折服。在课堂的开门之初, 谢教授用案例教学法首先从一个关于“优秀”的故事导入 (讲述了一个当年专家们对优秀评估中关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优秀是否应该相同的故事) , 进而引出两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是所有学校评估的“优秀”应该是一样的, 另一种观点是不同类型学校的“优秀”应该是不一样的) , 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折射出两个关键理念, 讲到这里, 他的课犹如倏然拉开的帷幕, 让听众一下就联想到一个精彩的舞台, 一锤就敲在听众的心上。紧接着, 他话锋一转, 引出什么是大学的水平和层次, 两者的关系如何这三个问题, 顿时把听众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面, 对于这三个问题, 谢教授先给出了定义再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一个浅显易懂的实例 (北京师范大学培养的是中国人民的教师, 首都师范大学培养的是北京人民的教师) , 这个大家都易懂的实例将所有听众的思绪都拉回到了已经结束的第一轮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深深的启迪了他们对教学水平评估的重新思考和反思。最后, 在大家强烈的认同感建立过程中, 结论自然得出了:高层次≠高水平, 低层次≠低水平, 高层次也可以低水平, 低层次也可以高水平。这个结论进而表明了一个值得普遍关注的问题:追求高层次而没有追求高水平, 引导听众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思考问题。最后在听众的聚精会神中, 他将教书育人的思想渗透到最后的启示与任务中:提出教学水平评估一个不可回避的任务与使命是引导大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将讲座推向了高潮, 升华了教学评估中亘古不变的质量主题, 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一幅情景交融的讲座美景图随即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就这样, 他以匠心独运的案例设计形成了课堂活力, 讲授过程体现了逻辑学的案例教学, 折射出其思维的深度和厚度。案例的精妙, 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 激发了听众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聚集了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了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促进课堂情感目标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总体效果堪称完美。整个讲座让大家意犹未尽, 回味无穷。

谢教授的案例教学使教学方式发生如下变化:①通过展示案例, 使学习者直接面对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 案列中涵盖了学习的关键知识点;②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习动机为支点, 使学习者产生探究欲望;③受兴趣需要支配开始探究行为, 思路始终跟随教师走;④通过“以案说理”“以案传道”, 在对对案例的分析和推导过程中发现概念, 并从中发现前人研究总结的规律和方法, 激发学习者反思。⑤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贯穿整堂讲座。

2.2 转变教学评估理念的教学目标和与会议主旨完全相符合的教育理念

任何一个学术会议都有鲜明的主题和目标, 而讲座是构成学术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 因此学术讲座也应紧扣这一主题并为实现这一特定的目标服务, 从谢教授的讲座中我们不难发现:他讲座的知识目标是“转变教学评估理念”, 能力目标是提升学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是通过学习促进学习者肩负起提升教学质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同时, 讲座本身的教学过程应该体现学术会议的思想。本次会议的宗旨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纲要》”) 精神, 纲要在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谢教授的讲座贯穿了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情景, 他以案例为主线, 以激发学习者思考的问题为中心, 把评估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和潜在问题引入讲座中, 始终让学习者的思路紧随他的讲解, 启发学习者去思考, 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和关注点。不难发现:讲座本身展现出了与纲要和会议主旨高度符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2.3 选择教学目标最高达成度的的案例教学法, 演绎学术报告的别致

教学方法符合成人学习规律。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 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辩和推理过程。

在教学改革中, 最难的是转变观念, 因此就应运而生了很多转变教育观念的讲座, 但是, 在传统的很多讲座中, 往往是以传授应该怎么样的方式要求学习者转变观念, 而成人往往已经有很多既有的观念和思维、知识架构, 直接告诉答案有被要求的强制, 不能取得良好效果,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撑下, 精心选择符合教学目标的案例, 采用案例教学法, 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 符合成人学习规律。

精心设计开门语, 巧设悬念。“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学记》中论到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激励学习者, 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自信心, 期待也是一种激励, 教育者把对学习者的期望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巧妙的传递给学习者, 使其保持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开而弗达则思, 意思是说开个端倪而不和盘托出就能引发学习者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启发诱导的原则, 借机设疑、巧设悬念, 循循善诱, 不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在谢教授的教学导入设计中, 他通过一个“关于‘优秀’的故事”这一典型案例作为整个讲座活动的载体及教学过程展开的逻辑主线, 创设了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贴近学习者生活、引起学习者共鸣的开门情境。一开始就形成了讲座期待, 让学习者沉浸在想象的天空里徜徉。为探究事物藏下本源, 是多么的耐人寻味, 瞬间就将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度到了“伴奏者”的角色。不仅如此, 他还通过这种巧设悬念的方式, 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为启迪学习者创造力提供了民主的土壤, 激起了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兴趣, 点燃了他们思维的火花, 促进听众的参与, 增强了听众听课的需求和求知欲。

谢教授的课堂导入精心设计, 巧设悬念。很好地说明了以下2点。第一, 以“激活原有知识, 利用迁移促进建构”和“培养自主和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第二,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构建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和“教师新角色的确立”等问题, 让学生在有情感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中, 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 提高技能。

严密的推理过程, 解读评估的困惑。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是感染, 不是教训, 教育是引导, 不是控制。在讲座中, 谢教授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习者, 而是他根据教学目标就案例提出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用解数学证明题的方法, 启发和引导学习者对案例涉及的“命题”进行思考、辩论和推理。将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严密的推理过程, 与学习者一起, 在建构环境中解读了高等教育者对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困惑, 从推理过程中与大家共同得出答案, 促进了学习者从事物的现象认识到本质, 又使学习者体验获取知识的逻辑思维过程, 提升思维能力水平。并站到更高的高度, 恰到好处地提出了希望教学水平评估是真正的“水平”评估, 升华了主题, 同时, 也促进了学习者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 给所有的听众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帮助学习者获得分析实际情况的能力。折射出他的渊博知识和极强的思辩能力。

鲜明的案例特征, 唤醒“前概念”。从谢教授的讲座中, 他所运用的教学案例还具有以下特征:①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真实性;②蕴涵了深刻的教育学或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的理论、原则与原理;③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 谢教授根据教育或科学研究的目的, 从纷繁复杂, 变化多样的客观事实或现实中, 筛查出具有共同本质, 内在联系或事物总体特征的优秀故事这一事例作为案例素材, 揭示和发现评估中的重大问题, 突出矛盾, 使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能受到启发和教育;④案例的目的性、针对性很强。通过所选案例实现了教育目标, 达到了发现知识、启发情感、提高觉悟的目的。⑤启发性。谢教授选择的案例具有启发性, 通过案例的主题分析, 按照实际的学习任务, 环环相扣, 启发了学习者从单纯的就事说事, 上升到就事说理的阶段, 从而实现从特殊性到普遍性再到特殊性的认识顺序, 提升思维层次和思维水平。⑥唤醒前概念。他运用的案例还有一个特征:在唤醒前概念的基础上构建新概念。前概念是指学习者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 是学习者构建新概念的心理基础和认知基础。新概念的建构是建立在学习者原有生活经验基础上, 是原有概念的重新组合与提升。学习者日常积累的认识可能是肤浅的, 也可能是错误的, 当学习者接触到新概念时会产生思维矛盾点, 有助于产生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 产生探究动力。让学习者在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 形成新的概念。谢教授针对听众对评估中的“优秀”这一大家都熟悉的事实, 关于“优秀”的故事就是建立在大家已经熟悉的基础上的。这样, 学习者探究新概念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探求知识的基础得到唤醒。

3 引发的思考

3.1 案例教学是教育类会议讲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讲座也是一种教学方式, 其突出的不是教而更应是如何让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利用。当前在我国, 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从某种程度上说, 案例教学正在成为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新宠, 人们对案例教学也抱有高涨的热情。然而当前, 在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会议讲座讲演者依然贯穿的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而听众只是个配角或是用来衬托讲演者的“绿叶”。这种教育理念与新时期的教学质量观不相适应。会议讲座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成人学习者, 案例教学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教育类讲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3.2 教育类讲座功能的延伸与思考

教育类讲座是示范性教学。一般来说, 会议报告者都是在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专家级人物。教育类学术报告专家还大都是兼具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的身份。他们的讲座不仅传递知识, 同时, 讲座本身的设计和表达以及呈现的方式对听众来说还是一场示范性教学, 因此, 客观上对讲座专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精心选择适合学习对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会议讲座与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学习对象是成人并且他们没有教材。因此, 在讲座前报告者应该了解听众对象, 并选择适合面向对象的教学方法;②求新意, 有创见。学术主题报告的生命在于它的科学性。“新意”和“创见”, 则是一个学术主题报告能吸引听众、打动听众并进而感召听众的“卖点”。“新意”和“创见”, 源于教育实践。③求充实, 有内容。区别于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 学术主题报告需要理论的支撑, 但又排斥理论的过度支撑和强化。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案例、经验总结、教育日记、教后反思等, 都可以充任成为学术主题报告鲜活的内容。④求易懂, 有逻辑, 学术主题报告一般以“线形思维”的格式呈现报告内容, 报告者可以旁征博引, 但必须照顾到听众的“可接受性”。即使思想主旨很复杂, 学术主题报告也要努力追求简单逻辑, 一般不要求“花开数朵, 各表一枝”。因此, 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 是作好学术主题报告、乃至做好全部教育工作的必须之一。

教育管理类讲座是观摩型和研究型听课。参加教育及教育管理类会议, 聆听专家的讲座, 对参会人员来讲, 不仅可了解最新信息和习得知识, 还是一次难得的观摩型听课和研究型听课的机会。既然是观摩型听课, 也对学习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归纳一起有如下几点:①观摩型听课要求听课者要端正态度, 认真地听和看;②要认真仔细地记录有特色、有创新的地方。既然是专家讲课, 一般总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有值得听课者学习的地方, 有时候可能是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手段等宏观方面, 有时候可能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话等微观的方面。学习者在听课过程中就要特别将与众不同的地方记录下来, 虽然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一定都是成功的方法或经验, 但从听课中发现不足和错误、思考其形成的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 也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③要与自己的课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比较的方法是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有效方法。学习者听课完全是为着准确而充分地接受、理解和加工教学信息, 而观摩型和研究型听课则是把教学信息作为凭借条件, 并思考其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是否有特点等, 通过比较分析, 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

4 结束语

参加一次会议所能读到的东西也许是包罗万象, 但正因为如此, 常常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结果倒是收获甚微。其实, 在笔者看来, 能够从看似水波不兴的某位大师级人物的讲座中, 提炼富有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故事, 并品味故事的背后意义, 那么, 我们就可以说不虚此行。 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舞台”。在教育这个舞台上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故事, 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 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 它会长久地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从这些事件中, 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得到很多启发, 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因此, 对真实的教育世界进行研究, 无论对学生、教师、教育研究者来说, 还是对社会来说, 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摘要:在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的专家讲座中, 案例教学是一特色, 本文以谢维和教授讲座的个案为例, 围绕案例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 并从最大化会议讲座效益角度出发, 引出对教育类会议讲座功能的思考, 丰富学术讲座的功能和内涵, 提出教育类讲座也是一种示范性教学和观摩型研究型听课。

关键词:案例教学,讲座功能,启示

参考文献

教学讲座总结报告 篇3

【摘要】本教改項目针对幼儿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知识框架内容,重新整合成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为出发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将知识板块划分为五个专题,实现物理课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紧密结合。利用学生、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实现“教、学、做、玩的四位一体”。

【关键词】幼师 物理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5;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94-01

一、本教改项目形成的简介

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比较低,幼儿教师在幼儿科学领域开展的活动少之又少,通过对幼儿教师的调查了解到部分教师感觉无从下手,有的教师说自己都没学好,更不敢教给幼儿。推其根源是在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类院校中,对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育效果不好。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传统教材基本是按照知识结构进行编排,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偏重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没有考虑到幼师的特点,缺乏与生活、未来职业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不利于提高幼师学生的科学素养,更不利于为将来的科教活动做准备,所以对物理课程进行改革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教改项目是在研究国内幼儿师范学校物理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幼儿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知识框架内容,根据幼儿教师岗位能力需求,重新整合成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为出发点,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将知识板块划分为五个专题,力求使物理学的学科知识体系与幼儿的生活体验相互融合,创设幼儿园的情境,实现物理课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紧密结合。利用学生、幼儿感兴趣的科学小实验、科技小制作,实现“教、学、做、玩的四位一体”。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座谈法等等。主要通过与幼儿园一线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了解幼儿园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有用的物理知识,及幼儿感兴趣的科学活动。通过从这些科学活动中总结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形成新的知识框架,再设计有趣的科学小实验,并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去实践这些科学小实验,挑选适合的科学小实验及科学小制作,形成校本教材的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最后对学生进行教材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了解教学内容改革的效果,不断总结提升。

三、研究过程

本教改项目在前期开展了对幼儿园教师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涉及市内六区20多所幼儿园,了解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中所涉及的领域,涉及水和空气专题的有22份、电和磁专题的有32份、声音专题的有7份、光专题的有24份、力和运动专题的有45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把物理校本教材教学内容框架体系确定为五个专题。

课题中期进行了具体的章节和内容设计,包括幼儿科学活动、相关知识点及相关的科学小实验和科技小制作,并设计了校本教材的内容框架体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修改完善。同时搜集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包括学生课堂小实验的视频以及教师尝试教学内容改革的教学视频。

课题后期完成了对幼师14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满意度的问卷调查,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本教改项目的效果,并完成本项目的研究总结报告。

四、本教改项目成果的运用与效果

1.本教改成果实践运用情况

本教改项目在幼师14级学生物理课程学习的实践运用过程中,由于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园的科学活动,精选五个专题内容[1],如表一所示。在课堂上组织科学小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受到学生的好评。在教学内容满意度的调查中学生评价很高。

2.本教改成果的效果评价

本教改项目的效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得以评价。一是通过召开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的座谈会,学生们一致认为该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选内容与未来工作紧密结合,符合幼师岗位需求,对本课程的评价很高。二是从对课程内容满意度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74.8%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正合适,62.6%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形式基本符合需求,当问到学生对目前的教学内容整体上是否满意时,有89.4%的学生选择了满意。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讲座总结报告 篇4

电子信息技术是研究开发、设计、生产、维护和管理电子信息产品和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也是工业实现信息化的技术。属于“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范畴,它是“工学”大类各学科中涵盖面最广、渗透力最强的学科。它和强电结合,产生了“电力电子”,它同机械结合,产生了“机械电子”。从技术角度讲,它包括:信息获取(语音获取、图像获取、物理参数、获取、遥感技术、雷达、GPS定位等)、信息传输(编码、调制、检测、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光纤传输、电波天线、微波中继等)、信息处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文字处理、信号处理、信息处理、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信息服务、信息存储(磁存储、光存储、半导体存储、网络存储、纳米存储等)、智能、传感、软件工程等。

电子信息工程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它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电子信息工程的主修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主要是学习电路基本知识,对数学和物理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各学校所开课程有所差异,但基本上相同,但更多不同的可能在基础课程方面。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在实习期间要注重动手能力,许多设计要自己主动动手,比如电路的设计和一些必备工具的使用,有机会的话可以在老师的领导下参加一些比较的大工程设计,这更有助于我们对此专业的学习,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电子信息工程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而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毕业生而言,应具有以下基本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7、掌握计算机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原理;

8、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9、掌握电子电器类维修焊接技术具有按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

10、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和按高度文件调试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

11、具有电子工程的现场安装与调试基本能力。

而我们的就业面也是较为广泛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大概有:(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开发、移植。(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4)电源。电源属于模拟电路,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5)射频、微波电路。也就是无线电电子线路。包括天线、微波固态电路等等,属于高频模拟电路。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6)信号处理。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需要些数学知识,主要是矩阵代数、概率和随即过程、傅立叶分析。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等。(7)微电子方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分成前端和后端,前端侧重功能设计,FPGA(CPLD)开发也可以算作前端设计,后端侧重于物理版图的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个好专业,它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另外,本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不低,而且,要拿高薪,英语是必需的。

吃技术这碗饭,动手能力和数学是基本功当然,也不要求你成为数学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说些什么而线性代数要求就高一些,因为任何书在讲一个算法时,最后都会把算法化为矩阵计算(这样就能编程实现了,而现代的电子工程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编程)。对于动手能力,我们最好能焊接装配一些小电路,加强对模拟、数字、高频电路(这三门可是电子线路的核心)的感性认识;无线电爱好者的入门书对实际操作很有好处。

另一块是单片机、CPLD/FPGA、DSP,其中单片机是必会的,51系列单片机就可以,因为这个用得最多;找块51开发板,自己动手编编程序就可以了。ARM单片机、FPGA、DSP开发板都比较贵,不过这是趋势,有条件就好好学学吧。至于编程方面,c/c++是要会的,实际上单片机/DSP应用系统就常用c语言来开发。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最核心的课程(北大老师认为,学过这两门课就认为是学过计算机了)。大型单片机(比如ARM系列)经常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比如uCLinux),因此除了windows编程外,有机会可以学学Linux编程。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现在太重要了,最好能学学大型的,比如说SQLServer、Oracle,也可以学MySQL、Access)、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如果你微机原理的底子厚也可不学)、编译原理(够难的)也要有所了解。windows编程:初学者还是用vb吧,真正开发用Delphi/C++Builder比较多,学vc花的代价太大,至于Java/C#现在离底层开发还比较远

底层方面还有一块是写驱动(WDM或Linux驱动),不过这些都比较专业,要对操作系统有很深的认识。

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好好的把握。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只有把二者完美的结合才能呈现良好的效果。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一下几点:注重培养获取信息和自学的能力,注意扎实积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设计的基本能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的能力;具有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及安装、调试、维护能力;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具有阅读英语资料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更应具有对专业有饱满的热情和浓浓的爱。

听了专业课讲座,顿时觉得前途一片大好,可是形势不容乐观。毕竟是玩技术的,要与时俱进,时刻保持敏锐的心,灵敏的头脑,灵活的应对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的性子。之前通过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以为自己已经入门了,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堂而皇之的被称为技术人才,工程师。听了讲座,心顿时凉了一半。突然发现,在真实的世界里,自己离门还有很长的一段的路要走。需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需要熟练掌握的技术同样也还有很多。如果这样的我,现在匆忙的踏上社会,想必是举步维艰。始终打着搞技术的条幅,却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本科后直接工作的计划被直接取消。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深入了解我的专业,探究我未来工作从事的方向,学习我本该熟练掌握的各项技能。当然,我知道,仅通过短短几年在学校的时间就想统统解决掉,这样的想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我只是希望在正式踏入社会以前我可以掌握的更多些,不至于在社会中受到排斥。

所以,在接下来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希望自己能够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学好英语,并能好好复习,考取一所理想的研究生学院,为未来的生存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我想要自己多看些专业方面的书籍,以使我懂的更多些。

教学讲座总结报告 篇5

民法典是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必然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彰显着这个民族鲜明的精神特质。翻看民法典,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了立法当中,从抽象地规定公序良俗,到具体地要求赡养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民法典用一个个法条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实践。民法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最大公约数”为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契合了全体人民的道德意愿、符合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真正为人们所信仰、所遵守。这样的民法典,具有时代特色,彰显中国气派,为世界民法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民法典是民生至上的集中体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处处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思想。从编纂过程看,民法典充分听取民意,先后10次通过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从内容看,民法典共1200多个条文、10万余字,覆盖一个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既是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更为维护人民权益织密防护网。这次编纂民法典,践行了党的根本宗旨,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回应了人民关切,充分体现了保护人的权利、提升人的尊严、服务人的发展的立法精神与立法宗旨,饱含浓厚的民生情怀。特别是对民事权利保护的高度、深度与广度都进入到了一个新境界,从而使法律能够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民法典,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更好为人民服务的法律准绳,我将认真组织系统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切实保护好人民权益,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教学讲座总结报告 篇6

李谟长

4月28日到4月30日,潘校长带队,教研室邹勤老师、易尚文老师、核能中心我、吴婷老师、学生科梁志成老师、曾元老师等十人到怀化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思想报告会,从我们技校的实际实例出发谈,结合思想报告谈以下几点体会:管理班级和教育教学的三大法宝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三靠练注意力体操。

1、班主任民主科学地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的两大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

民主分为四段:(1)、老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关爱学生,不埋怨学生(2)、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副班主任,学生是助理教师;第三段,发展学生人性中美好的部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第四、决策过程要民主,班级怎样管,语文怎样教,课堂怎样,怎样更加活跃,更加适合同学们的需要,大家共同商量。

科学分为三段:一建立计划系统,二建力监督检查系统,三建立总结反馈系统。三个系统,互相制约,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的管理的网络。如果班主任老师要一个星期外出,如何安排班内的各项工作?(要设目标、设模式、设效果、设评价)

2、练注意力体操:松、静、匀、乐

老师工作在岗位上,松静匀乐的工作,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上课精神放松,心情平静,呼吸匀畅,情绪快乐开始上课。

有的老师一边写,一边烦,一边写,一边恨,一边写一边怨,实际上这些事还得做,等于什么,增加了许许多多的劳动成本,降低了这个效率,翻过来呢,您要施加松、静、匀、乐的观念。一边备课,一边身体放松,心情宁静,呼吸匀畅,情绪快乐,多快乐的事情啊,一边上着班,一边工作,拿公家的时间,练自己的字,一边上班,一般回忆自己以前上课的时候,最高兴的事情,最成功的情节。效率最高地训练,实际备课是什么,备课是备过去的成功,把过去成功的细节,把过去成功的经验,把过去成功训练的过程,再在备课本上重现出来,巩固它,扩大它,备课主要是背这个快乐的事情。

3、要坚持“三个守住”。

守住传统的成功的经验,守住建国以来的教育教学教法,守住自己成功的班主任管理经验。

教学讲座总结报告 篇7

关键词:高等无机化学;讲座式教学

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研究生教学要采取研究型的教育方式[1]。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经过本科基础学习之后的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即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解决问题、拓展应用等过程的培养,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采取讲座式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动手动脑,培养逻辑思维、表达和总结能力,对今后的科研工作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高等无机化学是化学系无机和材料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基础无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主要讲授无机化学的近代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2]。其中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有分子的对称性和群论初步、配位化学基础、配体场理论、金属有机化学、原子簇化学等,内容不多但较为深奥。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1)由于近代无机化学的快速发展,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超分子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的交叉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不断更新无机化学的知识群[3],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无法跟上这个更新速度。(2)只能使学生了解到经典的基础理论,对其应用知之甚少。此外,由于这部分基础知识的深奥和枯燥,学生很容易无法理解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在高等无机化学教学中引入讲座式教学,可以极大改善上述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尝试已经在其他学科开展[4],笔者尝试将其引入到高等无机化学的教学中,并对其方式和效果进行探讨。

课程总学时的一半用来讲授基础知识,剩下的一半学时用于学生研讨。由于本专业学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功能配合物、光电材料、电极材料等,具有前沿性,同时各研究方向之间又有一定的交叉。因此,研讨主题内容采取学生自选的方式,为每个同学各自从事研究的课题。在课程第一次上课时,将研讨会的内容、时间和形式给学生公布,指导学生围绕自己的研究课题搜集资料,总结写成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在课程后半部分进行课堂汇报。在课堂研讨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就汇报同学讲述的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发现讲座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研究生在入学之处,总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从“学习型”学生到“研究型”学生的转变,因此,按照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给其设定任务,可有效引导其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学生在总结课题过程中,学习了文献检索和整理的知识,同时通过实践了解了科研工作的准备工作。在文献检索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许多与无机化学相关的研究工作。此外,通过文字总结,ppt制作,也练习了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锻炼其将学术内容以正确的方式表达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

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疑问,学这些有什么用?如果只是教师去告诉学生,各种知识的应用,很难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通过讲座课题的检索,学生有了主动性,积极去搜寻相关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认识知识的应用,这对科研工作的起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输入新鲜的前沿知识,对创新能力也是一种历练。

3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生互动增加

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对新鲜知识有着很浓厚的兴趣,由于时间和经历有限,不可能了解到很多的研究课题,而通过其他同学的讲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们发现在一个同学讲授的时候,其他学生普遍听讲认真,学生之间彼此比较熟悉,随时都有讨论。课堂不再像以前一样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朝气,类似小型的学术研讨会。这对锻炼学生的学术意识有很好的帮助。

4 知识的学习更加巩固

在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些可能无法理解,于是会积极通过课本或者网络资源探究问题的答案,不断地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这样的循环促进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前期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教师在课堂是教学中要积极指导,不能放任不管。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合理地表达、讨论,同时也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以便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活力。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比如,ppt汇报要做成什么格式,每部分内容讲什么,有多少参考文献,讲述的逻辑等,这些内容要提前跟学生沟通好,让研讨会进行的够高效、更有内容。汇报的质量将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部分。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奖惩机制。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在网络上抄袭别人的汇报内容,这是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因此要努力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旦出现要严厉惩罚。有些学生很积极地准备汇报内容,但是由于粗心大意,一些细节问题出错,这时只需给予适当的教育,不至于挫伤其积极性。对于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的同学要给予表扬并加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最后,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时时参与,认真听取学生的表达以及学生之间的讨论,及时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或者表达要及时进行指导,不能只是指出对错,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错在什么地方,合理的表达应该的怎样的。此外,要积极发现学生创新的想法,并给予鼓励。

总之,讲座式课堂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加师生互动。对于像《高等无机化学》这种类以理论性强、与多学科有交叉、发展迅速等为主要特点的课程效果很好,可以促进教学过程高效地进行,同时又能启发学生研究创新的思维,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旭东,曹义,易俊理,刘丹.研究型教学的模式与实践探讨,教育教学论坛[J],2015,1:129-130.

[2] 穆 劲,康诗钊.研究生高等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化工高等教育[J],2005,3:37-38.

[3] 邓玉恒.《高等无机化学》课程体系的革新和优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11,32:44-46.

学术讲座报告 篇8

学 号: xxxxxxxxx

姓 名: xxx

报告题目:学术报告心得体会

指导教师: xxxxxx

所属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Xxxx年x月xx日

于xxxx年x月xx日,来自xx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隧道工程系的xxx教授为我们做了有关德国工程教育及文化的学术讲座。让我们深入了解国外土木工程的发展情况,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在大学应该怎么做,和以后的就业方向。

以以前自己对德国的认识,德国是一个工业化强的国家,很多发明都来自德国,德国销售产品注重售后服务。听过这次讲座后,我更了解到,德国除了科学家多以外,哲学家也有很多,俾斯麦,黑格尔都是著名的哲学家。再有,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深沉、反思、勇于认错,注重科学技术、讲究效率,遵守规则、讲究诚信,严谨,一丝不苟,较真等等。因为这种种性格,造就了今天德国的经济实力。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学会其中的品格,为中国土木工程创造辉煌。德国的工业制造一流,尤其是我们最熟悉的汽车产业,奔驰,宝马,保时捷。其次,德国在电子电气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可再生能源产业也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是德国公司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德国制造之所以誉满全球,一是德国拥有稳定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熟练劳动力。二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该体系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新的产品标准。

说到教育,众所周知,德国的教育体系要比中国完善,定向性高,注重平时成绩,高等教育更为严格。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而中国想要像德国一样更快发展工业经济,恐怕最大的问题就是完善教育体系吧。德国注重理论实践教育结合,中国更偏爱理论并且动手能力差。德国教育的主要特点在于:典型的联邦合作式教育管理;社会的广泛参与、监督和管理;基础教育双轨制;出色的职业教育制度。总的来说,小班化教学、贵在养成、大学宽进严出。有书说到:德国是一个原料缺乏的工业国家,它依赖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力量。既是如此,拥有丰富原料的中国,何不因此借鉴德国教育,我们更加要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知识,除了学术上的,更要有实践中的,两者结合。

而讲座中说到的中国和德国文化差异,主要有几点:德国人独立,以自我为中心,生活方式与经济发展过程有关,大胆勇于挑战等等。虽然与中国文化有很多差异,但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更好的扬长避短,在社会中立足。路始终要一步一步走,怎么走靠的是我们自己。

接着,傅教授说到土木学子的未来。大学毕业后,可能留学读研,可能考公务员,可能去专业对口职业,也可能去非本专业对口职业,等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职业岗位种类很多,因为土木工程本身就设计房屋、道路、铁路、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所以就业面及其广泛,岗位也比较众多,刚刚毕业的毕业生常见的岗位就是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岗位八大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可以报考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注册结构工程师等,所以职业岗位相应还有一级、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房地产评估师等。如果去了设计院,可能从事勘察、市政、地铁、水电、建筑、规划等,一般到地铁公司、铁路局、建设局(厅、部委)、质监站、国土局、任何大型国有企事单位的基建处。当然还有去其它土木建筑相关行业,如高校、银行等等。从讲座中还了解到中国中铁集团公司现拥有46家二级公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拥有一百多家二级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8个工程局,八个勘察设计院,五十一个海外分支机构,十二个国内分公司。这些都是我们土木学子以后的去处。中国土木行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桥梁,隧道,高铁走出国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等等,都是现时期重要发展的目标。

最后,讲座告诉我们该如何在大学四年为未来准备,身为大二的我们,有个最重要的抉择:专业的方向。了解到,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对自己职业目标有用的专业来拓展专业知识面,可以跟老师家长专家探讨,根据自己的经验成长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特别是相信自己对哪些感兴趣,自己的喜欢的课程,这些对选专业有很大的帮助,能做出更加积极正确的抉择。等到大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必须开始瞄准一些自己未来目标的职业、企业或进修高校进行细致入微的准备。尽管毕业看起来还很远,但韶华飞逝,有一些事情必须及早去做以为将来做好准备。大四的时候,尽管毕业看起来还有一年时间,但是这一年会过得飞快。这一年里需要把我们毕业后的计划定案。

大学里,我们需要收获到母校的文聘,实用的专业技能,自学能力,同学友情等等。还应该努力建立与完善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意识及自我修养。这能在未来社会上立足。

上一篇:高三学生励志勤奋下一篇:六年级写人的精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