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爸爸的体积

2024-07-20

学生作文:爸爸的体积(共12篇)

学生作文:爸爸的体积 篇1

来到百货公司,我和妹妹为他选了许多外套、毛衣、大衣和裤子。他看了看售价,说:“不买!不买!太贵了!”售价哪里是贵,是他不想我花钱罢了。我和妹妹不住地游说他,“爸爸,你穿上看看吧,这件外套很好看呀!”妹妹说。“是呀,看起来年轻了十岁!”我说。

售货员小姐也加入游说:“现在有七折呀!”

最后,爸爸终于肯去试试那些衣服了。

我以为他穿中码,怎么知道他要穿小码。爸爸不是一向很高大魁梧吗?小时候的我,—直是这样觉得的。那时候我最爱穿爸爸的.衣服。因为他的衣服很好看,都是蓝色和灰色的。那些衣服,穿在我身上,虽然大了—点,但很像清爽的大男孩。我就是喜欢这种打扮。

学生作文:爸爸的体积 篇2

例 在三棱锥P-ABC中, PA=a, AB=AC=2a, ∠PAB=∠PAC=∠BAC=60°, 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分析一 采用直接法, 先确定底面和高, 再计算底面积S和高h, 最后代入公式计算.

解法一 把△ABC视作三棱锥的底,

∵∠BAC=60°, AB=AC=2a,

∴△ABC是边长为2a的正三角形,

undefined.过P作PO⊥面ABC, 垂足为O,

∴PO为高, 易证O在∠BAC的平分线AD上.

连结PD, 易知AP⊥PB, AP⊥PC.

∴AP⊥面PBC, ∴AP⊥PD.

undefined

又undefined, 由PA·PD=PO·AD可得:undefined

这是求体积的最基本的方法, 也是最低层次的思考方法, 缺少对图形整体空间结构的认识.

分析二 若注意到AP⊥面PBC, 则AP可以看成是锥体的高, 相应的底面是等腰△PBC, 于是就有了优于解法一的解题思路.

解法二 依题设∠PAB=60°, PA=a, AB=2a, ∴∠APB=90°, 同理∠APC=90°, ∴AP⊥面PBC.于是可以将三棱锥P-ABC也就是四面体PABC, 看成是以△PBC为底、高为AP的三棱锥, 依题设△PBC为等腰三角形,

undefined

undefined

以上两种解法都是直接法, 但解法二比解法一简单易行.解法二注意了对图形的整体空间结构的分析, 利用三棱锥的特点:三棱锥的四个面中任意一个面都可以作为底面, 关键是便于计算底面积和高, 选择了容易计算长度的PA作为高.

如果我们注意考察截面PAD, 容易看到:BC⊥面PAD, 且D为BC的中点, △PAD为直角三角形, 于是就可以运用分割的方法, 将三棱锥P-ABC分割成两个三棱锥B-APD与C-APD, 与截面APD垂直的两条线段BD、CD分别是这两个三棱锥的高.于是又得到新的解法:

解法三 设D为BC的中点, 依题意可知:BC⊥面PAD, 于是

undefined

这个解法实际上是运用分割的方法, 把三棱锥P-ABC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 转化为计算底面是Rt△APD, 高为BD, CD的三棱锥B-APD, C-APD的体积, 这样计算就又简单多了.

对一个比较复杂的几何体, 常常需要运用分割法把它分割成几个容易计算体积大小的简单的几何体, 并分别计算其体积, 最后求和.

如果我们对整体图形空间结构进行足够再认识, 就不难发现从顶点A出发的三条棱两两之间的夹角都是60°——这是与正四面体有关的重要信息, 于是又产生了构造正四面体的火花.

解法四 设E、F分别是AB与AC的中点, 连PE, PF, EF (如图2) , 易知三棱锥P-AEF是棱长为a的正四面体, 且三棱锥P-AEF与三棱锥P-ABC等高, 底面相似且对应边的相似比为1∶2, 故

undefined

解法四通过先构造一个正四面体, 然后利用比例关系求出了所求三棱锥的体积.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体积难以计算时, 常常采用补全图形的方法, 把它转化为易求体积的几何体, 这一思路的关键是要弄清补形后的几何体的体积与原几何体的体积之间有什么样的较明显的确定关系.

从A出发的三条棱两两夹角为60°, 既然能像解法四将原三棱锥分割成两个三棱锥, 当然也就可以补形为正四面体.

解法五如图3, 延长AP至S, 使PA=PS, 连结SB, SC, 于是四面体S-ABC是边长等于2a的正四面体, 并且点S到底面ABC的距离是点P到底面ABC距离的二倍, 所以.

五种解法五个不同的思维层次, 一层比一层高, 一种比一种解法简捷.要想得到较好的解法必须有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的高低反映出对空间图形整体结构的认识是否透彻.

学生作文:爸爸的体积 篇3

田妮是安徽某大学大三学生,父亲田心豪是某国际品牌家电的安徽总代理,母亲在浙江一家外企做财务工作。由于父亲常年忙于生意,母亲在外地工作,真正在合肥家里常住的,只有田妮一人。自从田妮考上大学后,那个六室两厅的别墅就更加冷清了。

2006年5月的一天,田妮从学校回到家里拿东西,一个意外的发现打破了这个家的宁静。那是一只很普通的带有蝴蝶图案的发夹,静静地躺在卫生间的梳妆台上,发夹非常“面熟”:田妮的好朋友梁雨最喜欢蝴蝶,前一段时间梁雨过生日的时候,田妮特意给她买过一个这样的发夹。那么这个发夹会不会是梁雨的呢?如果是她的,又怎么会出现在自己家里呢?田妮百思不得其解。

田妮和梁雨是在大一报名的时候认识的。梁雨来自河南开封,那天,她拎了一大包行李,傻头傻脑地向和她一样拎着行李的田妮打听新生宿舍的位置,却不知田妮正准备问她同样的问题。闹了这么一个大笑话,两个人一下变得亲近起来,后来发现两个人原来是住上下铺的室友。娇小的田妮一直把梁雨当成自己的姐姐,而梁雨也把田妮当亲妹妹一样看待。

2005年11月的一个星期六,田妮邀梁雨陪她回家过周末。推开田妮的家门,梁雨被眼前的富丽堂皇惊呆了,她从来没有想到田妮家原来这么有钱。吃过晚饭,洗过澡,田妮的父亲田心豪出差回来了。梁雨刚洗完澡的头发还滴着水,显得秀丽脱俗,田妮拉起爸爸的手走到梁雨的身边,说: “爸爸,这是我最好的同学梁雨,在学校她就是我的影子。”一听是女儿的好同学,田心豪连忙说: “欢迎,欢迎,以后有空多来玩。”梁雨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她没有享受过父爱,看见田妮跟她父亲亲密密的样子,梁雨打心眼里羡慕。

从那以后,田妮发现父亲到学校看她的次数比以前勤了,不管去哪儿,买什么,都会叫上梁雨。而梁雨有意无意也总是会提到自己的父亲。

回学校的路上,那个发夹不停地在田妮的脑海中浮现,又联系到种种奇怪的迹象,田妮不停地问自己:“这个发夹真的会是梁雨落在自己家里的吗?难道父亲真的跟梁雨之间有什么吗?”这个问题她已经问了自己不下一百遍了,但她一直给不出答案。父母感情一直很好,虽然母亲一个月只能回来两三次,但父亲从来没抱怨过,每次妈妈回家,他都会为妈妈亲自下厨。父亲不止一次在餐桌上说:“我这一辈子,有你们陪着,什么都不缺。”他怎么可能说话不算话呢?

回到学校后,田妮把梁雨拉到學校的操场上,装着不经意的样子问她:“最近怎么没看你戴那只我送你的发夹?”

“哦!”梁雨愣了一下,说道:“那只发夹呀,我暑假回去丢在家里了,怎么想起问这个?”田妮隐约感到梁雨好像是在骗自己,可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田妮忽然有点害怕知道答案,再也不敢深问。

但在田妮心里,这一直是个无法解开的疙瘩。

天啊,同学的手机里有好多爸爸发来的肉麻话

2006年6月的一天,父亲又来学校,并让田妮叫上梁雨一起出去吃饭。田妮发现父亲点的菜当中,除了自己喜欢吃的之外,其余都是梁雨喜欢吃的。田妮不明白父亲怎么会这么清楚梁雨的喜好,自己跟梁雨相处了半年才有所了解,难道这也是巧合吗?那顿饭,田妮食不知味,隐隐约约感觉到父亲跟梁雨之间有什么事情瞒着她。

晚上回到宿舍,田妮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睡熟的梁雨,田妮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我和梁雨,还有爸爸如何相处?妈妈要是知道了……”一想到妈妈,田妮心痛得快不能呼吸,她咬住被子,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6月20日,梁雨去浴室洗澡,她把手机就丢在了寝室。梁雨走后,田妮一直盯着梁雨的手机,她想,要是梁雨真的跟父亲有什么的话,一定会在手机上留下蛛丝马迹。犹豫了很久,田妮像做贼一样,拿起了梁雨的手机。让她失望的是,梁雨为自己的短信设置了密码。田妮认为,她跟梁雨之间是没有秘密的,连最隐私的少女心事都可以一起分享,但现在,梁雨有了不愿和她分享的秘密。

梁雨回来后,田妮称自己的手机没有电了,想借她的手机用一下。梁雨二话没说,把手机递给了田妮,田妮故作惊讶地问: “梁雨,你手机什么时候设置了密码啊?”在梁雨解码的过程中,田妮偷偷记下了密码。几天后,老天给了田妮一个偷看梁雨手机短信的机会。那天,隔壁寝室有人请梁雨过去修电炉,趁梁雨离开的空当,田妮迅速打开梁雨手机上的短信记录,发现上面存储的几乎全是同一个号码发来的短信,而那个号码,她再熟悉不过,那是父亲的手机号码!“宝贝,想你,你让我变得年轻……”这么肉麻的话,爸爸也说得出口!田妮感觉天黑了下来,她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了,所谓朋友,所谓亲人,所谓友谊,所谓亲情,怎么一下全错了位……

其实田心豪第一次见到梁雨,就被她清新靓丽的外表深深吸引。刚开始,田心豪只是喜欢梁雨,就像喜欢田妮一样,可是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对梁雨不仅仅是喜欢,梁雨让他有了一种想尝试什么的冲动。田心豪也有过顾虑,毕竟,梁雨是女儿的同学,这事要是让女儿知道了,她还能够安心上学吗?还能像过去那样亲热地叫自己爸爸吗?田心豪克制过一段时间,但越是克制,越是想见到梁雨。偏偏梁雨对田心豪也有一种特别的好感,她从田心豪那儿获得了一种类似父爱的温暖,还有,田心豪身上有一种成功男人的气度,让她仰慕,让她着迷。两个相差27岁的人不可救药地走到了一起,他们瞒着田妮,已经偷偷交往了半年。

田妮向老师请了假,她必须回去向父亲问个明白,这一切是不是真的?田妮固执地认为,只有父亲亲口承认,才是真的。

回到家,父亲还没回来。田妮倒在床上,看到床边梁雨送给自己的瓷娃娃,她想也没想,拿起瓷娃娃就摔在了地上,“砰”的一声,瓷娃娃四分五裂。看着满地的碎片,田妮的心也被摔成了一片一片……过了好久,田妮又一片一片将碎片捡起来,她还是舍不得丢掉这些碎片,就像她舍不得丢掉跟梁雨的友谊一样。梁雨曾经拿她当亲妹妹一样看待,去年冬天,她睡到半夜发起了高烧,是梁雨冒着零下几摄氏度的寒冷,叫醒宿管阿姨,把她背到医务室,照顾了自己一夜……

想想这些,田妮觉得自己不能太冲动,如果事情闹大了,梁雨以后怎么生活?还有这事如果让母亲知道了,肯定会跟父亲离婚,这一点是田妮接受不了的。她必须压下心中的痛,在妈妈知道真相前,阻止这一切继续发生。

田妮突然特别害怕父亲回来,她不知道如何跟父亲开口。想了又想,田妮觉得还是从梁雨那边做工作比较可行,但必须给父亲提个醒,让他有所收敛。田妮回学校前给父亲留了一张纸条: “爸爸:我和

妈妈都爱你,我经常在同学面前提起您,他们都羡慕我有个好爸爸,我最要好的同学梁雨也羡慕我,她和我一样尊重您,把您当父辈看待……”

虽然田妮决定阻止梁雨,但到底怎样阻止她没有一点头绪。一连几天,她吃不好,睡不好,好几次都想直接告诉梁雨不要再错下去,但总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田心豪从女儿留的留言中,读到了一些危险的信号,好几次想打电话问田妮但又不敢。他发短信给梁雨,让梁雨试探试探田妮,但梁雨一见到田妮就紧张得要命,不要说试探,连单独和田妮呆在一起的勇气都没有。

自杀真相:爸爸不肯和好同学断绝往来

7月中旬的一天,田妮以前的高中同学杨南来学校找她。田妮忽然有了主意:为什么不给梁雨介绍一个男朋友呢?梁雨要是有了男朋友,可能就不会再跟父亲纠缠。中午吃饭时,田妮郑重地把杨南介绍给梁雨。杨南是中国科技大学的高才生,长得高高大大,是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按说,梁雨应该会对他产生兴趣。但梁雨偏偏对他没兴趣,饭没吃完就借故溜了。田妮不死心,又介绍了几个同学给梁雨,但梁雨都不愿和他们深交。田妮很沮丧,没想到梁雨对父亲用情这么深,越是这样,田妮越是感到害怕,她决定跟梁雨摊牌。

周末,田妮把梁雨叫到学校的小树林里。“梁雨,为什么我给你介绍的男朋友你一个都看不上?”梁雨不敢看田妮的眼睛,她知道田妮这么着急上火给她介绍男朋友,一定是觉察到了什么,如果现在让她重新选择,她一定不会选择好同学的父亲,可事情已经发生了,她已经欲罢不能。“田妮,对不起,我现在不想谈男朋友。”

一听梁雨这么说,压抑了多日的委屈和愤怒一下从田妮的胸腔里迸发出来:“我看你不是不想谈男朋友,你是舍不得我爸爸!我爸爸有妻子有女儿,我们一家曾经那么幸福,你忍心破坏我们这个家吗?”梁雨没想到田妮把话说得这么直白,她恨不能有个地洞让自己钻进去。“田妮,是我不对,我也不想这样……”

这时的田妮情绪已经完全失控,她不明白梁雨为什么不肯放弃爸爸,爸爸又为什么不能放弃梁雨,他们难道一点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你不就是为了我爸的钱嘛!为了钱你什么都能出卖吗?你有没有想过,他是我的爸爸,是你好朋友、好姐妹的爸爸,你叫过他叔叔!”田妮满脸是泪,她狠狠地看了梁雨一眼,伤心地跑开了。

田妮的心里充满了愤恨,她恨父亲,恨梁雨,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整个下午,梁雨都没有出现。晚上9点多种,梁雨回来了,田妮一看就知道她哭过,因为她的眼睛呈红肿的。田妮的心里稍稍有了一丝安慰;她想,梁雨一定也很懊悔,也许会从此断了和爸爸的交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田妮和梁雨见面都不说话,昔日的好朋友如今成了冤家对头。

星期六,田妮照例回家过周末,妈妈也回来了;爸爸特意烧了几个妈妈爱吃的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爸爸不时给妈妈夹菜,两个人在一起有说有笑。田妮很奇怪,爸爸明明知道自己掌握了他的秘密,还能笑得出来?“伪君子!”她在心里骂了爸爸一句。她为自己如此冒犯爸爸感到震惊,但她确实有些鄙视爸爸,那个让她引以为豪、高大洒脱的爸爸,如今在她的眼里变得越来越可恨。

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不断浮现出两个镜头,一个是爸爸妈妈白天亲热的镜头,一个是梁雨红肿的眼睛。田妮不知道梁雨是不是断了和爸爸的交往,梁雨那边已经跟她挑明了,得找个理由跟爸爸敲敲边鼓,不能让他继续欺骗妈妈。

第二天,趁妈妈出去买菜的空当,田妮来到爸爸的书房。爸爸正坐在书房里发呆,见她来,尴尬地招呼了一声,便再也没有下文,空气骤然之间变得异常紧张。田妮原先想好了很多說词,但此时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狼狈地逃出了爸爸的书房,一个劲儿地理怨自己没出息。

田妮在自己的卧房里坐了十几分钟,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和爸爸的谈话,就给爸爸发了一条短信:“爸,你看妈对你有多好,我们这个家多让人羡慕,我相信你是爱妈妈、爱这个家的。”不一会儿,田妮收到了爸爸的回信:“我不会再做傻事了,你要相信爸爸,千万别告诉你妈。”“我不会告诉妈妈,但你要保证不再和梁雨来往。”“我保证。”

得到爸爸的保证,田妮如释重负,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她相信爸爸不会骗她。她哪里知道,田心豪根本没打算和梁雨断绝往来,他之所以答应田妮的要求,是不想让女儿伤心,也怕女儿把事情闹大,到时会害了梁雨,也害了田妮。田心豪打的如意算盘是:自己和梁雨小心再小心,不让田妮察觉,慢慢地,田妮就会相信他,风浪自然也就过去了。

2006年下半年新学期开学后,为了避免尴尬,田妮主动调换了寝室。单纯的田妮相信粱雨和父亲的爱情不过是天空划过的一道彩虹,很快就消失了。

2007年1月11日傍晚,田妮打的去合肥学院看一位同学。出租车载着她离开学校大门约500米时,她突然看到父亲的车停在路边,梁雨站在路旁朝父亲挥手,显然,她刚从父亲的车里下来。田妮让司机赶紧停车,她傻傻地看着梁雨满面春风地朝校门口走去,看着父亲的车慢慢开走。直到司机大声问她还走不走,她才回过神来,推开车门朝梁雨追过去。

在宿舍楼下,田妮追上了梁雨,毫不客气地把她拖到花坛边。“梁雨,求求你离开我爸爸!当一个第三者,你不觉得可耻吗?爸爸是不会和你结婚的,充其量你只能永远做个二奶,你赶快醒醒吧!”梁雨没想到田妮的话说得这么难听一时脸上挂不住,没好气地说:“做二奶我愿意,你管得着吗?”见梁雨依然执迷不悟,田妮从梁雨携带的方便袋里抽出梁雨刚买的水果刀,放在自己的手腕上:“如果你不离开我爸,我就死给你看。”梁雨没想到田妮竟然会以这种方式要挟自己,吓得哭出声来:“田妮,别……别……,我都依你……”。“那好,你我还睡上下铺,我上哪儿你跟我上哪儿。”“这样……不好吧,多别扭啊!”见梁雨到这时还不死心,田妮再不迟疑,用刀狠狠地在手腕上连割三刀,一边割一边说:“这血是为你流的,要是同学们问我是怎么死的,你要告诉他们,我是被你害死的。”梁雨被田妮的举动彻底吓傻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喊救命,一边喊一边扑上去夺田妮手中的刀。

田妮像疯了一样,狂舞着手中的刀,一会割自己的手腕,一会儿割自己的脖子,弄得满身是血。梁雨在和田妮夺刀的过程中,手、脸和脖子多处被划伤,顿时也成了血人。好在梁雨的哭喊很快引起了楼上同学的注意,两人被送进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救。

当田心豪赶到医院时,田妮和梁雨的手腕、脖子、脸上都缠着纱布,那样子看着十分吓人。幸好抢救及时,两人都脱离了危险。看着两个最亲近的人受到如此大的伤害,田心豪心如刀割,痛悔不已。他不住地说:“是我害了女儿,害了梁雨,我有罪……”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作文 篇4

带着疑问,我问了老师,老师没有直接我,而是给我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她问我:“你知道留在瓶底的水为会溢吗?”我点点头:“乌鸦把石头放进了瓶子里,石头是有体积的,石头占据了水的体积,所以瓶底的水才会溢,乌鸦地喝到水,

小学生作文大全

”她笑着说:“很聪明,你知道测了吗?”

我恍然大悟,课余,我在实验室做起了实验。

1、我拿了50毫升的量筒,水平实验桌上

2、往量筒里加30毫升的水,方便取放岩石,用线把岩石栓。

3、把栓好的岩石放进去,水面上升到哪个刻度,水上升的体积岩石的体积。

记录如下:(单位:毫升)

水面高度

放岩石后水面高度

上升的体积

30

33

3

30

33

3

30

32.7

2.7

岩石的平均体积=(3+3+2.7)/3=2.9毫升=2.9立方厘米。这种方法,我很容易地测出了岩石的体积。不光是岩石,只要是不规则的物体(这种物体又不溶解在水中的)的体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测量。

我的爸爸学生作文:爸爸的手 篇5

那双手,抚摸过我无数次。

那双手·,也曾拍打过我。

那双手,当我需要帮助时就会出现在我面前。

如果没有那双手,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只有天知道。

那,就是爸爸的手。

爸爸的手是百科全书。记得那个寂静的晚上,我正在为一道奥数题而苦恼,“嘀嗒,嘀嗒……”时间一分一秒的飞过,我看了看钟,慌了:还有一个半小时就到第二天了,急得我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时,爸爸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我身后,用轻得半米外都听不到的声音在我耳边说:“想出来没?”“想出来了——不对不对,哎呀呀!错啦!”“乖,别着急,慢慢想。”爸爸宽厚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一股暖流直达我全身上下每一个角落……不一会儿,我就搞定了那道题。

爸爸的手是教鞭。记得那个酷热的下午,我正在心不在焉地做阅读题。结果被一道其实很简单的题难住了,想了二十分钟都没有头绪,便去问爸爸,爸爸耐心地慢慢引导我,可我还是不认真,爸爸就举起那饱经风霜的手,“啪”的一声打在我手上,泪珠从我脸上滴了下来。过了一会儿,爸爸又给我讲解,这下认真了,几分钟就做完了。

观察了一下爸爸的手:皮肤的颜色偏红,皱纹很多。手背上有好几根粗大的青筋,像一根根树上的藤蔓。翻过来看手心,我被吓坏了:两个又大又硬的茧子分别长在左右手的无名指指根处,硬邦邦的,像一小块老面包。再看指尖:嗬!也有好多小茧子!

虽然爸爸的手很粗糙,但在我看来,爸爸的手是世界上最好看的手之一。

作者:张树 成都列五书池学校

爸爸的学生作文:给爸爸的一封信 篇6

您好!

爸爸,在这里,我要对您说一声:“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关心!”

他一直默不作声,虽然不是太明显,但是他一直以来都爱着我们,他值得我们一生一世去回报。爸爸一直为了让我和妈妈过上好的生活,不断的辛苦努力赚钱。

有时,我看到你那双长满茧子的手,不仅会鼻子发酸,在看看爸爸年轻时的照片,和现在对比一下,好似完全变了一个人。岁月呀,你对我的爸爸做了什么?原本帅气年轻的小伙子,如今变成了脸上挂满沧桑的脸。

你也让我懂得了什么叫挫折,什么叫成长,记得小时候,在我刚学会走路时,走不稳,摔倒了,您不是第一时间扶起我,而是让我自己站起来,我知道了什么是坚强。

有时您会挡住我所有的挫折,但是,爸爸请您不要这样一直保护我,我更希望自由,能出去闯荡。

爸爸,我长大了,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为日渐年迈的爸爸,心中升起一轮红红的太阳!

您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少喝酒,不要为了我,忘了自己的身体。

永远爱您的孩子

学生作文:爸爸的体积 篇7

师: (呈现体积分别为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小方块。) 这是棱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 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1立方厘米。

师:那么棱长为1分米的小方块, 它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1立方分米。

师:对照1立方厘米, 你能说说老师手中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大概是多少吗?

(呈现长6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

生:10立方厘米。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是猜的。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可以把这个长方体切割成1立方厘米的小方块, 再数出小方块的数量。我看大概有18立方厘米。

生:只要用尺子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然后把三个数相乘, 结果就是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师:这种方法有哪些同学知道?

(有10多位同学举手)

……

新课程实施以来, 诸如以上这种“未学先知”的现象比比皆是, 学生事实的认知起点明显高于逻辑的认识起点。而学生的这种反应往往与教师的预设是相违背的。对于教学过程中如此的生成, 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据笔者所知, 教师们一般有如下几种应对措施:

其一, 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 硬把他们拉回来, 学生就只能“明知故问”了。这样, 学生显然没有学习的兴趣, 也没有自主探究的空间, 教学就成了无效或低效教学。正因如此, 教师就怕学生有“先知”, 怕学生对数学知识失去新鲜感, 怕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 到课堂上就不认真听讲, 怕一些错误的理论先入为主影响学生。但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吧, 况且“先知”并不意味着“先觉”。

其二, 教师认为“学生知道了, 就不用教了”。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结果, 又何必苦苦地上下求索, 没必要再刨根问底。正因为有此思想主导, 这类教师就采取顺水推舟, 针对结论开展练习的策略。可是, 仔细思量, 这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有何本质区别呢?学生的练习量是获得了显著增加, 可学生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却一无所知。这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系统的构建都是非常不利的。

其三, 引导学生刨根问底、自主探究, 实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把学习活动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让学生大胆地说, 而教师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验证、帮助理解计算公式、探究为何这样计算的原因上来,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 就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主动地建构知识, 这样的课, 依然是有效而富有意义的。

综观这三种应对措施, 笔者选择了第三种, 让学生由已知进行回溯, 经历一个丰满的课堂教学过程, 而非简单的“公式呈现—尝试运用—练习巩固”。这样做主要基于如下认识:

首先, 需要正确认识学生“未学先知”

1.“未学先知”是教学的精彩生成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 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 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真实, 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但生成并非都是事先可预设的, 非预设性生成信息也是一种资源, 它和各种预设性的生成资源共同构成精彩的课堂。因此, 在教学中面对各种非预设性生成信息时, 要以积极的态度与科学的策略真诚应对。

教学实践中发现, “未学先知”并不是在任何课堂中都会出现, 但不管何时发生, 不管教师是否已有预设, 都是学生主体的客观表现, 是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生成。我们不应该对学生的“未学先知”产生害怕或逃避情绪, 而应该积极应对。

2.“未学先知”是教学的真实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建构主义理论也明确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 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 只有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 掌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 才能做到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谈话, 课始、课中提问, 如“关于这些内容, 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或者教师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 通过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对于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未学先知”, 教师是不应该刻意回避的。

3.明了学生“未学先知什么”

笔者在上这节研究课之前, 曾对学生进行过课前测试, “知道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吗?”全班45位同学中仅有2人认为自己知道并写出正确的公式。“你知道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由来吗?”全班没有一位同学知道。从中我们可以发现, 只有两位同学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而且仅仅停留在了解结果阶段, 对于结果的形成过程一无所知。可是, 在上课过程中却有10多人已经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与课前的2人差距悬殊。难道是学生在作假吗?显然不是, 因为课前的问题和课间不同, 造成学生的回答也就不一致。其实, 课间认为已经知道公式的学生处于对知识的再认水平, 与课前的2人是有本质区别的。由此可见, 即使“未学先知”也还是有所不同的。教师只有明了学生“未学先知什么”, 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学习起点的了解, 组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 需要准确应对“未学先知”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另一个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这就是说, 数学教学不能停留在片段性的零碎知识层面, 也不能仅满足于教给程序和方法, 而是要把教学内容放在数学思想的脉络中, 还原到它的意义情境中, 让学生在这个背景下学习“知识”。这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构建各自系统的认识结构并随时通畅地提取信息, 促使各类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圆柱的体积教学实录 篇8

关键词:圆柱体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62-01

教学内容:西师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34页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和例3。

教材简析: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教材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较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探索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圆柱体积公式的探索过程,并能应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形变质不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猜测、观察、操作、讨论等教学活动,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并会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在经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装了水的圆柱容器

师:容器里面的水形成了什么形状?

生:圆柱。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办法求出这些水的体积吗?

生:把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虽然改变了水原来的形状,但是水的体积没改变。求出现在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也就求出了原来水的体积。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圆柱

师:你有办法求出这个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吗?

生:运用刚才转化的方法,可以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是正方体就可以计算了。

3、创设问题情境

师:如果要求大厅里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或是求压路机圆柱形大前轮的体积,你还能像刚才那样,把柱子浸泡到水里,或者像捏橡皮泥那样改变一下柱子的形状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新知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怎样把圆转化成已学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师:大家猜想一下,怎样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呢?

生:把圆柱体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

师:大家发现了吗?利用圆柱体积演示器演示拼组的过程。可以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师:我们已经把圆柱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你知道圆柱与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从刚才拼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中,我发现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长等于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宽等于底面圆的半径,高就是圆柱的高。

师:我们已经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这么多的联系,请大家试着根据圆柱与近似长方体的关系,分组推导公式。(学生尝试)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如下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怎样用字母表示这个计算公式呢?

生:V=Sh

生(杨旭):我用另外的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因为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周长的一半,如果用2πr表示底面圆的周长,那么近似长方体的长就等于πr,近似长方体的宽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半径r,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h。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就是:V=πr×r×h即:V=πr2h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课始的情景引入环节,较好地体现了“问题是思维的动力”这一观点。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积极思考,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氛围。

第二、探究新知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提升,从而获得知识。这节课采用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引发自主探究,最后获取知识的新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圆柱体拼成近似长方体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

第三、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的过程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按照常规的思路,教师的预设都是直接从底面积乘高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为V=Sh。但是在这节课中,教师更多的关注了课堂的生成,关注学生的情感。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打破常规思维套路,根据近似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圆柱体的联系,从另外一个角度探索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2h。

描写爸爸的小学生作文:我的爸爸 篇9

他矮矮的个头,黑黑的眼睛,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额头,永远都戴着一副眼镜。

我的爸爸是一个很慢的人,老是气得妈妈暴跳如雷,但是,还是不紧不慢。还有,就是爱睡懒觉。他这些生活习惯,都由于常年在偏远的山区工作导致。

爸爸很少陪伴我,他一工作起来,就好像忘了回家。说起他的工作,就是护林防火、植树造林。我也会为我爸爸的工作而感到骄傲。因为,没有他们林业工人,就没有青山,也就没有绿水,更没有蓝天……

爸爸每月回家就几天,但是每次都很忙。由于经常不在我身边,所以他对我非常溺爱,不像妈妈那么严厉。每次,我有什么愿望,他都会帮我实现的。我每天都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

描写爸爸的作文:爱美的爸爸 篇10

早晨我起床的时候,看见爸爸在穿衣服。看着爸爸穿得跟个“少男”一样,我好奇地问:“爸爸,你为什么要穿成这样呢?”爸爸一脸严肃地回答:“关你什么事,我这叫酷好不好!”说完又摆了几个POSE。我立刻哈哈大笑起来,爸爸还真是与众不同呀!

还有一次,是我的生日,爸爸说要给我一个生日惊喜,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爸爸给我准备的大惊喜。爸爸用粗丝带给我蒙上眼睛,过了一会儿说:“到了!”一把丝带解开,我看到竟然是……这时,我真的是无语了。桌上铺着粉色的桌布,上面摆着许多粉色的鲜花,我感觉自己看到了全粉的世界。爸爸满脸笑意:“好不好看呀?嘻嘻。”

爸爸真是个“爱美王”。今天是大年初一,爸爸不知从哪来的这么多钱。我问爸爸从哪冒出来的,他很神秘地说:“钱是粉红色的,而过年就需要这种颜色,所以取了钱!”听了爸爸的解释,我更无语了。

这就是我的爸爸,传说中的“爱美王”,更是我心中最耀眼的老爸!

作者:祁山小学404班 桂卓颖

解读气体体积的测量问题 篇11

一、常用的测量方法

既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也可通过测量气体排出的液体体积来确定气体的体积。

1.直接测量法

将气体通入量筒、量气管(滴定管)、注射器等带有刻度的容器中,直接读取气体的体积,装置一般由气体发生装置、量气装置两个部分组成(见表1)。

优缺点装置简单,但精度低,调平内外液面困难反应与量气二合一装置繁琐,但精度较高,调平左右液面方便操作简便,但精度低

2.间接测量法(排液法)

利用气体将液体排入量筒、量气管(滴定管)、液体量瓶等仪器中,通过测量所排出液体的体积从而得出气体体积;装置一般由气体发生装置、排液装置和量液装置三个部分组成(见表2)。

优缺点装置简单,但导液管中驻留的液体会造成误差装置繁琐,但精度高,调平左右液面方便装置和操作复杂(需借助注射器注入精确体积的反应液和抽气调压),但精度较高(V气体=V量瓶中液体-V反应液)

3.注意事项

(1)考虑温度、压强对气体体积测量的影响:因测定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比较困难,故实验前后应尽量保持装置内外的温度和压强与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一致。为此,应等气体的温度降至室温后,再采取措施调节内外液面相平,使得容器内的气压等于大气压,最后再读数。

(2)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对气体体积测量的影响:难溶于水的气体,液体一般用水;可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合适的饱和溶液(如收集Cl2可用饱和食盐水,收集CO2可用饱和NaHCO3溶液);易溶于水但难溶于有机溶剂的气体,可在水面上覆盖一层有机溶剂来防止气体的溶解而导致的误差。

(3)考虑有关量器的量程:量筒、量气管、滴定管或针筒等都有固定的最大容量,需考虑药品的用量与容器容量的匹配,以防止气体的量太多导致无法全部收集使得实验失败,或气体的量太少使得误差增大。

(4)其他: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体积时,储液装置中的双导管必须“短管进长管出”;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等。

二、问题释疑

1.图1所示的两个装置有何区别?

两个装置刚好是将直型管与量气管的位置互换,导致测定体积的原理不同:前者是用带有刻度的量气管收集气体,直接测量气体的体积;后者是用直型管收集气体,将液体排入量气管,间接测量气体体积。

2.下列两套装置有何缺点或优点?

缺点:硫酸与锌反应放热且生成气体,使广口瓶中气压增大,导致酸液难以流下;注入的稀硫酸难以计量体积而使测定的气体体积偏大;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驻留的水使测定的气体体积偏小;读数前,难以调节两边的液面相平。

优点:使用恒压分液漏斗,保持漏斗与锥形瓶内的气压相等,使得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畅流下;滴入锥形瓶的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消除了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测定误差;不存在导液管中驻留的水对测定的影响;打开开关K便于向量气管中注液并保持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前通过上下移动量气管即可调节左右液面相平。

3.读数前,为什么要调整液面相平?

以图2装置A和B为例。假设通入气体后的液面如图所示。

对装置A:量气管内的气体压强p气体与外界大气压p大气的关系为:p气体=p大气+ρ水gh,显然,量气管内的气体被压缩,将使得测量的体积偏低。

对装置B:量气管内的气体压强p气体与外界大气压p大气的关系为:p气体=p大气-ρ水gh,显然,量筒内的气压偏小,将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

由此可知,读数前必须有关的液面相平,使得被收集的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从而使测量更准确。

4.下列情况对测量有无影响?

(1)通入气体前,收集气体的容器中滞留有空气

。无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均可以通过通入气体前后的两次读数之差来计量气体体积(V气体=V2-V1),故通入气体前,收集气体的容器无需充满液体,即原来滞留的空气不影响测定。

实际上,量气管、滴定管等的上端无刻度,实验前注液和通入气体后的液面都不能超过“0”刻度,否则无法进行读数;并且,若注水量过多,通气时将使液体溢出。

若使用倒置量筒法侧气体体积,一般先使量筒充满水,然后通过一次读数直接读出气体体积。

(2)通入气体过程中有液体溢出。若是直接测量气体体积,则液体只取液封作用,液体的溢出对测量没有影响;若是用排液法测量气体体积,则液体的溢出将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3)反应生成的气体在反应装置中有滞留。滞留的气体体积等于从试管中排出的空气体积,故对测量没有影响。

5.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操作形成液面差,观察液面差有无变化。以右图所示装置为例:

方法一: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开关K,从量气管注水,使量气管中的液面高于干燥管中的液面,静置,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二:打开K,向量气管注水,再关闭K,从分液漏斗注水,使量气管中的液面高于干燥管中的液面,静置,若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三:打开K,向量气管注水,再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开关K,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若量气管中的液面上升,且停止加热后,上升的水柱不再下降,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方法四:打开K,向量气管注水,再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和开关K,上提量气管,静置,若量气管中的液面高于干燥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保持不变,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三、典型题例

nlc202309041246

为测定已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Q为弹性良好的气球,称取一定量的样品放入其中,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安装好仪器,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稀硫酸滴入气球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Q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测定反应时生成气体的总体积,滴稀H2SO4前必须关闭(填“K1”、“K2”或“K3”,下同),打开。

(3)当上述反应停止时,将K1、K2、K3均关闭,然后先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这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b中装的固体试剂是,为何要缓缓打开K1?。

(5)实验结束时,量筒Ⅰ中有x mL水,量筒Ⅱ中收集到y mL气体,则过氧化钠的纯度是(用含x、y的式子表示,上述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解析变质的Na2O2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样品与稀硫酸发生反应: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H2SO4+Na2CO3Na2SO4+CO2↑+H2O。测定Na2O2的纯度,可通过直接测定CO2和O2的体积,然后经换算求出。将稀H2SO4加入气球前,关闭K1和K2,打开K3,反应结束时气球膨胀的体积与量筒Ⅰ中所接收的水的体积相等,此为CO2与O2的体积之和。待气球中反应完全后,关闭K3,打开K2,再缓缓打开K1,此时气球渐瘪,气体会经干燥管b进入量筒Ⅱ,CO2被干燥管中的吸收剂吸收,量筒Ⅱ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即为O2的体积。由题意可知,CO2和O2的总体积为x mL,O2的体积为y mL,故CO2的体积为(x-y) mL,可知Na2O2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y∶(x-y),则Na2O2的纯度为

w(Na2O2)=2y×782y×78+106x-y×100%=78y53x+25y×100%。

答案:(1)2Na2O2+2H2SO42Na2SO4+O2↑+2H2O,

H2SO4+Na2CO3Na2SO4+CO2↑+H2O;

(2)K1、K2,K3;

(3)气球Q慢慢变小,气体进入量筒Ⅱ中;

(4)碱石灰 控制气体的流速,使CO2被充分吸收;(5)78y53x+25y×100%

(收稿日期:2014-12-08)

学生作文:爸爸的体积 篇12

教书育人28载,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黄永丰一直工作在物理教学第一线,哪怕是当了副校长,他仍然钻研物理教学,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28年来,桃李满天下的他在学生眼中不仅是位好校长,还是位好老师,更是位“好爸爸”。

“黄爸爸”让人终生难忘

“黄老师(亲爱的爸爸):您轻松幽默的讲课风格,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把物理——这门高中最有趣的课程完美地展现给了每个同学。在您身上,有着大师的风范……”“您就像我们和蔼的父亲一样,对我们永不放弃,耐心解答疑惑,为我们指引方向。”“黄老师(可爱的爸爸):这样叫您感觉亲切。谢谢您让我们对物理又燃起了兴趣,谢谢您如慈父般关心我们……我们永远爱您,永远都是您最贴心的孩子。”“黄老师:光阴似箭,自我离开兰州,和您已经快有二十年不见了,我已成家,您也桃李满天下。您的教诲,至今还是我工作和事业的基础……”

学生的这些真挚话语是黄永丰最珍贵的财富。他说,对一个教师来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是最幸福的事情。他办公室里有一本本学生的临别赠言册和一张张新年祝福贺卡。学生写给“黄爸爸”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记者。是怎样的关怀和无私的付出,才会让那么多孩子都深深地敬爱这位父亲般的老师?是怎样辛勤的播种和耕耘,才会让那么多孩子在接受知识阳光普照的时候心田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呢?

黄永丰常说:“充满爱心,才能赢得真心;将心比心,才能赢得家长的放心;事事用心,才能赢得自己的舒心。”他喜欢和学生相处,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都是可爱的宝贝,都是可塑之才,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注重用人格的力量塑造学生的人格,以无私的爱赢得学生的爱。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努力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心体贴。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围绕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一目标展开工作。通过多年的积累,他总结出并践行“五心”教育,即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诚心,耐心,信心,恒心”,实现“五不”,即对待学生“不歧视、不讽刺、不训斥、不体罚、不放弃”。“五心”给学生营造了和谐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五不”唤起了学生的自信。对于后进学生,他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帮教方法:以理想教育为主线,以培养他们做有用之人为目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扶持他们的起步点,抓住他们的反复点,促进他们的飞跃点。使学生在宽容的环境中,学会了宽容、自爱,在自信中振作精神,奋发成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发展不了的学生。”他认为,学生有健全健康的人格素养比纯粹有知识更重要,因此他把学生的发展、进步看得很重,而成绩、名利全是浮云,学生们有了严师慈父般的教导,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在高考、会考和学科竞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原来物理课也可以很有趣

课上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黄永丰自1984年6月从西北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毕业,7月分配到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以来,一直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班主任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

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可是黄永丰却能用他长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摸索出来的方法,在物理课堂上把学科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融会贯通,一并讲给孩子们,让学生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学会为人处事。

有一次,在他的课堂上,有个学生调皮,不专心听讲,他看见了并没有马上严厉训斥那位学生,而是幽默地告诉他,从地形上说,我居高临下,看得清楚你的动作;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我看到你的动作是光速,这个信息反馈到我脑子里的速度,肯定要大于你正在做的机械运动的速度,所以你的动作都逃不过我的眼睛,因此,你最好专心上课。就这样,他的学生在课堂上越来越认真,对物理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黄永丰认为,教育要认同和接受,不能一味死板的灌输,而是教学相长,要讲究艺术。

有个学生在有一年教师节的时候写给黄永丰这样一段话:“老师,听你上课讲的那些话,我心里很感动,说实话,原来我特别恨中学老师,但听你讲的那些话,心里一下空了,过去的一切也就不算什么了!所以谢谢您!我也一定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学好这门课。”黄永丰说,看到学生解开心结,转变对学校教育和学习的态度,就是自己的教学有价值,他感到很欣慰。

由于专业基础厚实,教学方法新颖,教学手段直观形象,黄永丰的物理课备受学生欢迎。曾在清华大学就读的学生高旸说,黄校长的课生动有趣,他把科学变成艺术,给予学生有序、正义、求知的良机,他的精神和心灵永远年轻。

俗话说“台上一身轻,台下练苦功”,要想教得轻松,就必须苦练内功。黄永丰在教书之余,多次积极参加教育部的各种会议和培训,赴多省市学习考察。把教学与教研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步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是这样炼成的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黄永丰始终坚持上好每节课,关爱每位学生;用心教学,善待学生,鞭策自己。1995年至今,黄永丰一直承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历任学校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教务处主任,副校长。

在认真教学的同时,黄永丰还参与物理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工作,通过自身带动,把西北师大附中物理教研组建设成了一个高水平的中学物理学科教学团队。近十年来,该校共有近三十位教师成为省级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有五十多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举行的各种教学比赛获得一二等奖。学校高考和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并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黄永丰被省教育厅聘为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成员、物理学科组组长。2010年主持制定了《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科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物理)》,供全省使用。2011年4月,承担了甘肃省课改办组织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临夏州、甘南州的调研与指导工作。主持并承担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专项重点课题“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此外,他还注重提高理论素养,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积极承担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2001年11月,参加由教育部和甘肃省教育厅、黑龙江省教育厅联合组织的特、高级教师讲师团,赴白银市、临夏市进行教师培训;2010年8月承担了甘肃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物理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培训工作;2005年以来,多次承担兰州市、天水市、临夏市、平凉市、白银市、金昌市以及永登县、武山县、崇信县、秦安县、康乐县、安定区等市、州、县的教师培训和高考辅导讲座工作。

自2000年以来,黄永丰被聘为西北师大硕士生导师,承担物理教学论专业和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作为导师,承担了2位物理教学论专业硕士(国家统招全日制研究生)和4位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长期承担西北师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教学论”与“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教学工作。

上一篇:描写南岳风光的小学生作文550字下一篇:材料供应商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