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初一作文

2024-07-03

阳光-初一作文(共16篇)

阳光-初一作文 篇1

阳光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滤镜。太阳纤长的手指总能够得着这片大地。清晨,微微的太阳升起,阳光是耀眼的,生动的,它并没有像中午时的太阳一般热情似火,也没有像夕阳般,温情且多情,更多的是份爽朗。

阳光这个话题,很大,让人充满疑惑。它是大自然中的光能,给植物带来无限的生机,使地球能够照常运转,保持水土温度,大自然的链条接连不断的循环。但仔细去想,如果地球没有了阳光会怎样呢?答案非常简单但也很残酷,人类将活不过24小时,显而易见光能的重要性。每一天太阳都会照常升起,照常落下,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如果有一天太阳并没有想像往常一样升起,世界就即将面临着崩塌。每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要么每天坚持的去做,要么不做就知道它的重要性。

可能经常在墙壁上,可以看到一片橘黄色挂在上边。每当看到那一片晕染着的橘色,是热情似火的.,温暖至极的。每当心情糟糕透顶的时候,在一片黑压压的环境中如果有一缕阳光照进来,心情会立马有所转变。要像阳光一样生活,将快乐洒向四方,传播正能量。

有时总会有一种感觉。如果今天有一件意义重大,或是期待已久的事情,本以为可以如常所愿,但天奈何突然下雨,心里顿时会像一碗凉水醍醐灌顶般不知滋味。心里会特别期盼着天立马晴朗起来,这时如果有一道光照射下来,从心里感到欣慰,更多的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快乐。要像阳光一样生活,不一定做救世主,但可以带来快乐。

太阳纤长的手指总是弹拨着窸窣,斑驳的点子用橘黄色印在白色的墙上,有声有色的,赠给世界一些确幸,这是像阳光一样生活的温柔。

阳光-初一作文 篇2

一.激:作文出题竞标

无论是以前的命题作文, 还是现在的话题作文, 我们发现, 题目出得再新颖, 总有些学生还是感到无话可写, 有时候老师越逼, 学生越是不会写。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究其原因, 是因为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要求的、被动的学习状态, 有些人往往有抵触心理, 所以找不到写的感觉。在平时的训练中, 我们打破了这种由老师出题的传统套路, 而是大胆采取一种开放式做法, 让每个学生先自己拟作文题, 然后在全班进行竞标, 由出题者说出所拟题的缘由, 最后全班学生举手表决, 评选出“十佳作文题”, 供大家选择来写。这样一来, 就充分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内驱力, 由被动变主动, 写起作文来就津津有味。

例如, 在学习必修 (2) 第三单元的散文之后, 笔者布置大家各拟一个作文题, 看谁拟得好。想不到大家的积极性前所未有的高涨。经过“说题”环节之后, 大家举手表决, “身后是阳光”、“风中亮出年轻的旗”、“泪, 落在笔尖”、“这一夜, 雨疏风骤”、“回眸中的幻想”、“带不走的精神”、“时光转角处的注目礼”等一批极富诗意的作文题脱颖而出, 走进学生期待的心田, 笔者分明地感觉到此时的写作已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二.觅:做生活的有心人

人们常说, 写作来源于生活。可见写作与生活的关系是多么密切。但面对我们的生活, 为什么很多学生却熟视无睹、甚至无动于衷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往往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没有揭开生活表层的那块纱布, 也就无法发现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于是, 我们常常利用课余的时间带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生活。三年来, 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寻访中山名人故居”、“走近坦洲民营企业家”、“与坦洲镇教育界老前辈面对面”、“泉林山庄行”等各种活动, 通过深入调研、采访, 学生有了一手材料, 其作文一改过去的无病呻吟、枯燥乏味, 变得有血有肉、非常丰满了。

另外, 笔者还有意识地让学生深入生活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例如, 布置学生去市场买一次菜, 买菜时要学会和对方讲价, 然后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 既要有人物语言的描写, 也要有人物心理的刻画, 还要有周围环境的渲染等等。生活是充满阳光、充满诗意的, 让他们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用诗意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生活, 他们不仅觉得有话可写, 而且越写越生动。

三.评:学生唱主角

作文批改一向以耗时多、效率低而令师生谈作文而色变。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所致, 用过长的时间和空洞的分数拉开了作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简单地说, 就是评改过程要让学生来唱主角。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主要采取互评互改的方式, 将全班学生每一次的大作文都张贴于教室, 让学生互相评改。每次评改都有一个主题, 教师围绕主题制定好评改标准, 并抽取一至两篇示范评改。每个学生要求评改三篇文章。学生评改完后, 将所有作文收上来, 教师一一进行查阅, 并作简评。对于评价不当或用语过于偏激的, 则适当给予引导和纠偏。

四.拓:耕耘成长的绿洲

经过一段时间的作文教学改革, 学生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还有一部分学生坚持课余创作, 时常与老师一起探讨。为了保护这份难得的积极性, 笔者在班级创办了《诗意语文报》, 还在教室后墙开辟了一块《诗意语文园地》, 为优秀的习作开垦成长的绿洲。另外, 一部分学生还自发组建了语文学习兴趣小组, 后来发展成文学社。在这些平台和活动的引导下, 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劲头越来越足, 读报、看书、作读书笔记、写作已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的常态。正是在师生共同的呵护和耕耘下, 一株株小草在这片绿洲上逐渐成长起来, 一篇篇习作登上了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报刊杂志。每当收获成功的喜悦时, 他们总不忘将满腔的感激之情化作生动感人的文字。

阳光心灵 快乐作文 篇3

一、“悄悄话”作文,心灵的交流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从教多年,我一直和学生们通过“悄悄话”进行交流。“悄悄话”就是心灵的作文,是表达真实情感的作文。

在教学《心理健康》时,我特意创立了“悄悄话”这一专栏。创立之初,我送给每个学生一个漂亮又各具特色的本子,并在扉页上写下:我会为你保守秘密;相信我能帮助你解决烦恼;我是你的大朋友……让学生通过手中的笔,说他们想说的话,提他们想提的意见。“悄悄话”给予他们一个和老师沟通的特殊渠道,既可以诉说又不被发现,在这一个小小的本子里,通过普通的语言让师生的心与心碰撞,情与情相连。对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心理品质就越好。

我在“悄悄话”里给每一个学生留言,以激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加强自我约束力。我写道:“你要把潜力发挥出来。”“你的字写得真漂亮。”“干净整洁的讲台,是你持之以恒的结果,老师为骄傲。”“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这些话语令学生信心倍增,动力十足。有的学生在他的“悄悄话”中写道:“谢谢您,老师,看了您的批语,我又找回了失去的信心。”“老师,我有一种全身轻松的感觉,因为我向您倾吐了一直藏在心里的秘密。”“日常生活的记录,心里情感的倾诉,您的指导让我豁然开朗,我觉得我喜欢上了作文。”……

通过“悄悄话”这个平台,我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而且有一些学生和我已成为知心朋友,他们使我对信任有了新的认识: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有了这份信任,他们愿意向我敞开心扉,倾诉心曲。 “悄悄话”让学生有了倾诉的平台,日常的烦恼变成了作文,老师的批语对症下药,学生心灵越发阳光,作文水平悄然得到提高。

二、身临其境巧观察,触动心灵真情感

作文是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我们常说文以载道,对于一篇作文来说,真情实感是立文之本。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真实、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生活。这既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做人的原则。

如六年级《心理健康》内容《做一个有追求的人》、五年级《心理健康》内容《我和我家》等内容,教学时我常采用“1+1”的课堂模式:先上《心理健康》课,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明理的能力。如在上《我和我家》这一课时,我先从“family”(家)这个英语单词入手,将它分解为“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接着出示“mother”,将它分解为“million old tears heart eye right ”,并让学生用上这些词说说妈妈,以此引导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和长辈。然后在习作课完成作文目标: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实践的过程写下来,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在作文训练中,我着重指导学生写自己的话,强调写自己的感受,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写”。学生习作《灿烂的重阳节》《妈妈的时装柜》《酒瓶风波》等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事实证明,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边看边记,边听边想,就可以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叙真事,述真情,情动而辞发,使作文充满真情实感,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三、情境再现妙体验,人格提升润无声

小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群体,想象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思维活动。作文离不开想象,就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心理健康》中的许多内容,如情景表演、智力游戏、续编故事等都留有思考和拓展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这些环节中开发作文资源,找好培养学生作文想象能力的切入点。如教学六年级的《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我创设情境进行角色体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体验盲人、聋哑人等身体不健全的人的生活。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从而更加关爱他们;通过体验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养成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体验结束后,再指导学生把本次体验活动写生动具体,把感受写真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心理健康》和作文的整合妙不可言,两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心理认知水平。通过学科的整合,丰富习作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提升人格,塑阳光心灵,写快乐作文,最终实现作文与做人的统一。

(责编 陈剑平)

阳光初一作文 篇4

六月的孩童还唱着童谣,火热的榴花已把藏不住。

撑一把五月,将一片瓦蓝的天空,炽烈,浸染。

我的雨巷,我的江南。我的`文字揉碎的黛青,飘在了田园。

那一卷青丝,那一缕心扉,散在你眸子,刻在你眉宇。

不说子夜,不说月下,只一缕风中的轻盈。

越过旧时的池塘,荷田一颗莲的心思。日子走了,一程艰难。

诗,写下满纸承诺,端午屈子的魂魄。

初一的阳光作文 篇5

行星与地球发生碰撞,一阵阵雷鸣响起,雨水扣打着窗棂,溅出无数的水花。我紧紧的握着手中发皱的成绩单,上面各科成绩惨不忍睹,寄语中,字里行间透露着无法掩饰的遗憾。

我仰头喝完一罐可乐,刺刺的感觉从舌尖开始蔓延,弥漫到喉间,刺激的感觉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这件事不是梦,是真实存在的。

狂风在窗外肆虐,似乎想把室内仅有的温存也消失殆尽,室外昏暗像是出现一个黑洞,不停的吸入光,无边的黑暗开始吞噬,我记得拿到成绩单时的恐惧,记得雀巢咖啡的味道,记得午夜的星星的寂寞的清辉……却忘了当时我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东西。

狂风停止肆虐,一种光芒逆转无边的黑暗,荒草蔓延上荒芜的山坡,那些沉睡了很久的荒原终于被绿色渲染出柔和的质感。我用颤抖的手指掀开窗帘一角,一缕阳光调皮的闯了进来,我眼眸开始有了光亮。一种温情开始在心中弥漫,全身似乎充满了力量,是谁说,只要这一秒不绝望,下一秒就有希望。

从未如此阳光初一作文 篇6

家庭虽不算富有,但自己始终有着一种“大小姐”脾气让爸爸妈妈不得不用“武力”解决,整天在家鬼哭狼嚎,但现在那些已经变成了“水蒸气”瞬间蒸发,消失得无形无踪,心中升起了一个“成年”的太阳。

外面的雪在下着,覆盖了房屋,寒风肆虐地吹着,但始终吹散不了那浓浓的年味。一大家子坐在客厅里看着联欢晚会是多么的温馨。心血来潮,我从沙发上一跳而起,神态严肃庄重,大家似乎屏住了呼吸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我这才破口而出:“今天我下厨”。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厨子”就得有厨子的样,我学着我家保姆——妈妈,围起了围裙走进了厨房。

作为一个对厨艺一无所知的人来说,这将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过年就得有过的样,虽然平时的大鱼大肉早已吃腻,但是根据习俗,不得不做。炸肉丸,我套上了一次性手套,把早已准备好的碎肉放进盆子,加点混合好的淀粉以及各种调味品进行调拌。妈妈犹如一个指挥官在旁边为我指导着。“准备就绪”下一步“炸”。盆子里一个个肉圆似乎像要即将被斩的刑人。我打起了火,向锅中倒了油,待油锅开后,我一个个将“犯人”送上了“刑场”,那香气迷漫了整个厨房。只见“犯人”们个个被炸得金黄金黄的,真是外脆里嫩。这还是第一步,紧接着妈妈吩咐道——红烧。妈妈转身离开了厨房送了我四个字“自己发挥”。我心里一下子就少了个顶梁柱,心里空荡荡的,似乎有一种手足无策的感觉,我将开水倒入了锅,放入了葱,倒入了酱油,紧接着把炸好的肉圆放在其中。大火在烧着肉圆,我时不时的尝尝汤汁的咸淡。妈妈走了进来,然而我已把我的杰作装进了盘子。我这才发现红烧变成了水煮,汤浸没了肉圆。妈妈捂住嘴在不停地笑,我不禁感到气愤与自豪,至少没有把它们烧焦。按照我行我素的个性大约做了八九道菜,虽然味道不咋地,但颜色搭配却十分诱人,我大大方方的把“菜肴”端上了饭桌。一家人每吃一口菜都流露出怪怪的表情,紧接着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只是咧着嘴说道:“味道棒极了。”

提高初一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 篇7

据我调研并结合学生几次的月考作文来看, 初一正是学生打好作文底子最关键的时期。一方面, 初一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一个转折点, 这个时期的学生既保持着对生活的近原生态的感知, 思想的触角又急剧地向横纵两个方向伸展。另一方面, 初一的学习生活也进入了一个不同于小学的全新状态, 学生的知识视野逐渐变得开阔, 这样有利于感性认知基础上理性认知的发展, 无疑是写作水平发展的大好时机。综上, 我认为以下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初一学生的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一、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实现“以读促写”的目的。

对于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教学理念我早有所初涉, 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一直身体力行。但关于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的成效在近期的学生考试作文中凸显出来, 并使我产生了强烈触动。例如近期的一次材料考试作文, 其以半命题的形式要求学生以“那一次, 我%%%%”为题, 写一篇记叙文, 并写出真实感受。这样一篇半开放式并易于拨动学生心弦、开启学生心扉的作文, 基本达到了作文的本真目的———“情动于衷而发于言”, 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味”的课堂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的情思,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的重要作用。以下从两个方面对于这一点具体阐释。

(一) “语文味”课堂是学生作文情思的源头之一

当代中学生的生活范围相较以前的中学生是很狭窄的, 主要由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两部分组成, 这两部分便成了学生作文素材的主要来源。面对这种情况, 在学生作文水平的培养和提高方面, 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具体来说, 所有语文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方面要善于借鉴, 善于总结, 善于开拓。无疑, 程少堂老师的“语文味”教学理念着实让语文教师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寻觅中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 这一教学理念起到了双重作用, 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功不可没。比如, 上文提到的半命题考试作文“那一次, 我%%%%”, 我们班一个学生的作文《那一次, 我哭了》, 让我看到了“语文味”课堂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显著成效, 同时也给我带来了“幸福”的体验与“欣慰”之感。《那一次, 我哭了》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是“我”听了老师在上《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所讲述的贝多芬的故事之后, “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并潸然泪下。而“我”所有的触动是来源于老师在讲贝多芬的自述“一个人到田野去, 有时我想, 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这一句话时, 感情饱满真挚, 入情入境, 并满脸凝重与悲戚。学生这样写道:“连大树也能听见大地的呼唤而贝多芬什么也听不见, 语文老师讲到这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其实, 自己当时并没有让滚热的泪珠夺眶而出, 只是确实眼睛已经湿润, 视线已经模糊。看到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感染之下, 能为课文中的人物动情, 能与课文的作者、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 我体验到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幸福。学生作文最后一段写道:“听了这个故事后, 我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贝多芬的故事这么感人。在家里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播放的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我有了新的感触与理解。不甘于此, 我还在网上搜集了许多有关贝多芬的视频……”通过这个学生的作文, 我想“语文味”课堂在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方面的科学性及实效性是显而易见、毋庸置疑的。

(二) “语文味”课堂是学生的语言宝库之一

“语文味”的教学理念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注重语言的品味, 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因此在这一宗旨下, 学生能够切实仔细品味中国语言的魅力, 也有利于语言词汇的积累。比如在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时, 我对于刻画闻一多先生的求知若渴、勤奋刻苦的钻研精神的几个成语“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做了详细的讲解与赏析。不仅讲解了“目不窥园”这一成语出自于典故“三年不窥园”, 还进行了拓展, 讲解了西汉儒学家董仲舒的“三年不窥园”的故事, 这样, 学生对这个成语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而不是“蜻蜓点水式”的理解。由于这几个成语本身就有强烈的形象感, 借此, 就为学生描绘了一幅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时的潜心关注、心会神凝的场景, 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仿佛真的走进了闻一多先生的世界。而这一教学效果依旧在学生的作文中得到了体现。我班有一个学生在作文《那一次, 我真高兴》中这样写道:“在学习时, 我们要有‘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的精神, 因为我做到了, 我成功了, 我真高兴。”可见“语文味”的课堂的确能够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写作的基本方法不容忽视, “有话可说”是基点。

进入初中, 对于中学生来说, 作文的要求、水平与小学阶段截然不同, 不管是在思想的深度广度还是结构的布局方面都要向上跨一个新的台阶。于此, 语文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更不能慌不择路, 我们应该遵循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首先, 一些基本的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 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确掌握。比如记叙文的六要素, 说明文的性质及说明方法, 议论文的三要素, 等等。其次, 在作文训练时, 我们应遵循“由浅入深”、“让学生有话可说”的教学原则, 具体来说即“以记叙文为基点, 以说明文为中点, 以议论文为终点”。记叙文是学生从入学起就在接触的文章体裁, 因此从记叙文入手易于学生接受而不至于望而却步, 并且记叙文有助于学生真实情感的抒发, 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训练, 可以说记叙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练兵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只有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 喜欢表达, 喜欢交流, 那么作文水平的提高才不会沦为“纸上谈兵”。

三、作文课不能敷衍了事, 讲评作文很关键。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 每一单元后都设有“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这一版块, 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 部分老师对这部分内容敷衍了事, 要么就完全浪费这一教学资源, 对其视而不见。如果老师在这一部分的内容上不安排教学时间, 那么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如同空中楼阁, 给学生一种散乱、空虚缥缈之感。因此,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并对其做详细周到的教学设计。

作文不仅在考试中所占分值最大, 而且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但仅仅上好作文课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重视对学生作文的讲评。中学生, 尤其是初一的学生很在乎别人对自己学习成果的评价, 而且这一评价的确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讲评作文时, 教师一定要心中有数, 明确讲评的目的, 同时注重开拓高效科学的“评价方式”。在此, 我与各位分享自己日常的作文讲评程序。首先认真总结分类学生的作文, 比如可以分为“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个人内心世界”等不同类型。然后对同一类作品进行比较, 再在不同类作品之间做比较, 这样可以为评价学生的作文打下角度客观全面、例证翔实充分的基础。其次讲评要客观公正同时兼顾大局, 一不能让作文优秀的学生滋生自满情绪, 二不能让作文差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最后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作文课也应“学理味”与“语文味”并重。因此, 教师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也应注重自我审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感悟品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面对初中语文教学“三怕之一”的作文教学和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三怕之一”的写作文, 我坚信上述教学策略定会逐渐打消教师和学生头脑中对于作文的“套版”印象, 定会迎来初中作文的春天, 同时也将有利于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并在科学的实践中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程少堂.语文要教出“语文味”[J].语文教学通讯, 2001, (17) :12-13.

[2]宋亚娟.初一年级作文教学及批改的探讨[J].学苑教育, 2010, (10) :39.

让作文教学沐浴人文的阳光 篇8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由,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引导学生将作文介入关于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做到“人”与“文”合一,这是现今作文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呢?

一、指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发人文思考。

1.深入社区,感悟多姿生活。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万般色彩尽在其中。作文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离开了生活作文就失去了源头活水,我们的作文教学就是要向生活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我常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深入社区,看看社会的变革,感受身边的变化,参加各种有益的社区活动,洞察社会百态、了解人物美丑,进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同情弱者、爱护生命的赤诚之心。这样学生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地投向这个多元化的“生活大海”里,进行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就会将人文精神渗透其中。

2.饱览“时文”,品位百态人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经历过,为了引导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深入”生活,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利用印制“时文”这一教学手段,把从报刊杂志、网络等各渠道收集来的热点、焦点的社会生活信息印发给学生,向学生介绍,让学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这样,学生们便能更準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及时了解社会的动态,培养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对别人的关心、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对丑恶行为的憎恨,从中感受到了真情,感悟到了真理,也陶冶了性灵。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让学生走向社会和自然,深入生活,让他们去触摸社会的一草一木,去感受生活的一山一水。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人,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和鲜明的人文色彩。

二、引导学生追求人性美,打造美好心灵。

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应是水乳交融的一体。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崇尚名利,追求荣耀,过于急躁和浮动不良习气等也正在校园出现,因而重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尤为重要。

1.要让学生做真人、吐真言、抒真情。先学做人,后学作文。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写作时要真切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阐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写出有自己特色的作文;告诫他们在表达中不要无病呻吟,不要“为赋新诗强说愁”,更不要讲套话、说假话;让学生在写作文的同时懂得如何去追求人性美,塑造自己的美好心灵。而对于学生在作文中显露的个性与真情,我们更要去倾心地呵护,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并当作范文,以此来唤醒、影响更多的学生,以提高他们追求人性美的自觉性。

2.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教学中,我总是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伟人的事迹,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伟人高尚人格的熏陶,引导他们崇尚、追求真善美,这样学生自我的品位和内涵就会不断的提升。此外,我还经常鼓励学生诵读文学作品,吸收人文精华,我要求学生每周必须腾出一点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看看书籍,并写一篇读书笔记。“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名著名篇中融会了世态百相,凝聚了人间真情,学生必然会受到美感的熏陶,情感的教育,道德的教化,进而塑造美好的心灵。

3.创设环境,让学生讨论人性化话题。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联系学生实际,让他们以激情去探讨他们的生活,如我常常每两周组织一次话题讨论会,这些话题可以由教师选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点题,只要在探讨中能够触发学生对人性美好心灵的追求即可:如“你主动给人让过座吗”、“你怎样看待残疾人”、“你对你周围的人满意吗”等。这些话题的讨论,一下子就将学生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把现实生活、时代风貌、心灵感悟纳入学生的思考讨论当中,激发了他们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三、用爱心写评语,体现人文关怀。

教师的评语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和沟通,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等诸多方面进行引导。

1.多写激励性的评语。叶圣陶先生说:“批改不宜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是的,在作文评语中我们可以多写些赏识性的、商榷式的、情感式的语言,以此来激励学生。教学中,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习作或有明显的进步,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来增强他们的信心。例如:“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精巧的前后呼应,说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等。此外,批改中,我还尽量用红笔在学生作文中寻找出比较优美、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批注“好”、“有进步”、“继续努力”等字眼,争取给每一位学生、每一篇作文都有“闪光点”。激励性的评语,能使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愉悦与满足,让他们觉得自己才是作文的主人。

2.要写“治病”性的评语。作文源自生活,因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再加上此阶段学生的年龄还较小,社会阅历少,他们的作文里难免也会流露出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如因看到一些腐败的、不公平的现象而心生对社会的不满,因与父母、同学的矛盾而流露出消极厌世的情绪等。对此,我从不置若罔闻,视而不见,但写评语时,我尽量写得入情入理,避免挫伤了学生的心灵,否则,他们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以后再也不写心里话了。对于这类学生,我还常常进行“面批”,课余时找他们来谈谈心,面对面地交流,在心灵的沟通中纠正他们的错误,使他们不至于越陷越深,不能自拔。这样,几句肺腑之言,就会像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孩子的心田,学生的那颗幼小的心就会与老师越贴越近。

阳光的角落初一作文 篇9

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落。

因为,角落里有她,和那永远灿烂的阳光。

班级的座位并不是按成绩排,这使许多人的心灵受到了慰藉。可坐在最后一排最里面的她,却不满足,她认为她的位子是一个阴暗的角落,老师同学总是会忽视,为此,她更加闷闷不乐。

终于有一天,老师决定按成绩排座。她本以为可以调到别的座位,可没想到,她的位置还是没变,这使她更加伤心,毕竟她是一个女孩子,她也有自尊啊!为了让自己的成绩提上去,她决定,不惜一切。

前座是她最好的朋友,是这个让她讨厌至极的班级里唯一的朋友,下课时,她与朋友商量计划。中午,考试了,老师亲自监考,她的心一个劲的乱跳,她们的计划是传纸条,可数学老师的眼睛是十分敏锐的,如果被发现,老师会怎么对她啊?但最终,邪恶占了上峰,她小心翼翼地敲击朋友的椅子,把纸条传过去,很快,写满答案又沾满汗水的纸条再次回,刚拿回来,数学老师的声音就在教室里响起;还传纸条,一张破卷纸,至于吗?你老师我虽近视,但戴眼镜还能看清。她低下头,但还是能感到许多目光向她投来。老师又说;算了,不齐她的了,我也不想批。她的心,顿时停止了跳动,大脑一片空白,找家长怎么办?放学时,朋友来劝,她却默不作声,是沉默吗?谁也不知道。

每一天午后的阳光都十分充足,照在身上,暖暖的`。她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给老师送去一份检讨,也许,也许还不能找家长。

当她把检讨递给老师时,老师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把检讨撕了,扔进了垃圾筒。她十分震惊,刚想开口,老师又说;以后当我的课代表吧。她惊了一下,随即很郑重地点点头。回到教室,她看见灿烂的阳光依旧撒在桌上。就这样,灿烂的阳光陪她渡过了整个学期,期末,她理应搬到第一座,原因是;她是第一。

但她仍喜欢自己原来的座位。

温暖的阳光初一作文 篇10

终于放寒假了,可以多睡一会,可是天刚蒙蒙亮,就听到马路上一阵喧闹。我喜欢凑热闹,有打架的我也要去看个明白。虽然被大人批过N多次,可我还是忍不住去看。披上衣服,跑到厨房,厨房里好冷,玻璃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拿过抽纸胡乱擦了下玻璃,马路上就一目了然了。原来是一位早起锻炼的老爷爷不小心摔倒了,路人正围在一起说着什么,接着看他们慢慢地扶起老爷爷,路边商店里的阿姨拿出一个板凳,放上一个垫子,扶老爷爷坐下。

我想,这不会又被赖上了吧?不久前新闻不是报道一位老奶奶摔倒,却赖几个扶她起来的小学生嬉闹撞倒的吗?后来却又因为报销医疗费的事,说是自己在家洗澡摔的。

更有过分的,最近的新闻报道说一位老人在他们村子的马路上摔倒了,小店里的人赶紧扶起她,因为急着有事,就请村里另一个人帮忙把老人送到医院。结果老人赖上了送他去医院的.人,送老人去医院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跳河自杀了。老人才承认是想让那人帮她出医疗费。

好生气!这都什么人啊,太自私了。我瞪大了眼睛盯着马路上的人,大家都没离开的意思。有人打起电话,有人弯着腰跟老人说着什么。一会,一位叔叔狂奔过来。要吵起来了,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见那位叔叔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120也呼啸而来,大家七手八脚把老爷爷扶到救护车上,救护车急驶而去。

我长舒一口气,吹吹冻僵的手,赶紧跑回卧室,钻进被子里,还是好冷。屋里还是暗的,哎,冬天就是冷啊,连太阳都晚起,热量也打折扣啦,我心里嘀咕着。想想不对啊,赶紧爬起来,拉开窗帘,阳光满满地洒进来,立刻寒冷消失了。

多媒体——作文教学的一束阳光 篇11

提供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

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通过处理,加入文字和声音搬进课堂,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媒体中鲜活的画面、清晰的文字、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智力活动呈现出最佳的状态。因此,教学中根据不同作文形式的要求,把平时的生活场景利用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某一特定的情景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使学生有一种赶快把自己想到、看到的情景写下来的冲动。如指导学生写《跳绳比赛》时,我利用学校“雏鹰电视台”拍摄的录像展示了跳绳比赛的精彩片段,将学生又一次带回到“比赛现场”上。尤其是根据需要,还可将画面定格,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描述“印象最深的一刻”。这样,唤醒了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记忆与体验,通过“联想”或“想象”,写出精彩的文章。

调整播放顺序,体会布局谋篇

作文的布局谋篇是一种抽象的逻辑思维,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往往不能顺利地完成。而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进行构思,可以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化,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提高作文构思的能力,往往会出现同一内容不同的“布局思路”。

如在描写春游的作文活动中,学生们一般会按“出发—活动—回来”的顺序叙述。为了打破这约定俗成的“顺序”,我把整个春游过程录制下来。到作文指导时,可按要求播放:①开始,师生们高举队旗,欢唱“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欢快的场面,于是,在学生的习作中便出现了这样的生动的开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光明媚的一天,一阵清脆嘹亮的歌声打破了山沟的寂静,循声望去,原来是一群活波可爱的少先队员来到这里春游,他们的到来,给这山谷增添了许多生机。”这是新颖别致的“歌词开头法”。②我们也可以把录像倒放:车上,学生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于是,出现了“倒叙开头法”:“再见了,欢乐的山谷!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永远忘不了这愉快的一天!”

由于运用录像再现情景,提示写作思路,学生对文章的构思有了形象的认识,出现了种种新颖的行文方式,实现了布局谋篇的创新。

采用网上互评,实现自我修改

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能指导和帮助学生找出作文的优缺点,使学生学会取舍和借鉴。我把评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全体学生。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把作品上传到指定网站,然后互相阅读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互相借鉴了彼此的优点,对于作品中的不足也有了很深的认识。这一举措培养了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使学生在互评中不断得到提高和进步。

阳光作文800字-初一写景作文 篇12

世界小的像一条街的布景,我们相遇了,你点点头,省略了所有的往事,省略了问候。也许快乐只是一个过程,一切都已经结束。

题记

你,像一束阳光,照进了我的内心,轻抚着我的心灵,温暖了我的血液,使我的内心熠熠生辉。

阳光照亮内心

在我的内心深处,清晨的阳光唤醒了我的整个身体。那束清晨的阳光,就是你。曾经,我的内心被黑暗所控制,我心中阴暗无比,你,用你的火眼金睛,看透了这一切。之前,在你面前时,我的`内心惧怕不已,我心中的黑暗在你的面前,无不原形毕露,死在阳光下,你的双眼尖似两把利剑,能够刺穿人的身体,刺到他内心最深处,那个最薄弱的地方,让他无力还手,这种无形之间的伤害最为致命;你的眼神,就好似蛇发女怪类杜丽莎一样,将一切看到你眼睛的人都变成石像,让我不能直视你的眼睛;你的眼睛,好像可以放出万丈光芒。曾经,我的内心也藏污纳垢,是你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内心,是你,净化了我的心灵;是你,用眼光照亮了我的内心。

阳光净化灵魂

在这个夜里,时间在流动着,在无限遥远的过去平缓地流过来,像无限的未来平缓流去,时光飞逝,不变的,是阳光,是阳光般的你。每天清晨,当早晨的第一束阳光射进房间,我的心中就会浮现出你的身影,正是那束阳光,照亮了我的内心,正是那束阳光,净化了我的灵魂。使我的身体得以蜕变,让我的精神得到提升。你用你的话语,净化了我的灵魂,你,让我看到了我内心最深处的污点,让我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让我能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孤独的里程之后,能够不畏惧生活的洗礼,坦然面对来自生活的风雨,能够在遇见伯乐时,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抓住机遇。

此时的你,在微笑着看着我,笑得很灿烂,就像,清晨的阳光一样。

收集阳光500字初一作文 篇13

清早起床,推开窗阳光就伴着风儿照射进我那简单的小屋。啊!这感觉真好。

餐桌上,我吃着香喷喷的面包,看着妈妈忙里忙外的身影,听到一旁的爸爸询问我学习情况的关切话语,心中一阵暖意。这不仅是热腾腾的牛奶温暖了我。

这是简简单单的一股阳光吧!

上学路上,和好友一起谈笑风生,“昨天你看电视了没?那演唱会可精彩了。”“是吗?你带漫画书没?对了,今天要检查作业哦。”“什么!我还没补完呢。快走!”于是我们欢笑着跑向学校。我常想老妈为什么没给我生个弟弟妹妹。不过现在有这个朋友我已经很知足啦!

冲向学校的那一刻,头顶的阳光开得格外繁盛。

初一学生作文评改过程初探 篇14

关键词:制订标准;评价;自改;检查

经过教学探索,我尝试了初一“作文评改六法”。

1.制订评改标准。只有科学的制订评改标准,学生在评改中才能够有规可循、有的放矢,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具体直观,便于操作,不要笼统抽象。②要循序渐进,不要求全责备。③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要好高骛远。④要突出写作训练重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要从深度和广度要求学生修改作文:

基本功方面:卷面是否美观、字迹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

题材方面:来自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符合生活的真实;借鉴名著、古今故事、名人名事等,有想象、联想和艺术加工,典型、有代表性;有真情实感,以情动人。

立意方面:扣住话题或题目突出主旨、立意新、立意高。

布局方面: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详略得当。

语言方面:准确,能完整表情达意;形象,能再现人物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耐人寻味、再现意境;富有文采,善用修辞,句式灵活,意蕴深刻。

创新方面:题材新鲜,构思精巧,形式新颖,别出心裁。

2.教师浏览作文。每次作文收上来,教师先简单翻看一下,了解全班的写作概况,一次评分,并选择好、中、差不同档次的几篇作文,进行修改评讲,为学生的评改作出示范。

3.集体评议作文。可分两步:教师事先选出有代表性的一二篇不同层次的作文,让学生先朗读,其他学生认真听记。通过朗读,为学生进行互评互改做准备。即对学生朗读的作文,听者在听记的基础上依据评改标准进行口头评价。这样既培养锻炼了学生听说、记忆、思考、辨析、评判、鉴赏等诸多能力,也为下一步“学生相互评改”起了“仙人指路”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训练,教师一不能放任自流,二不能越俎代庖,要耐心的及時启发、诱导、点拨、评价,扶着走稳后再逐渐放手。

4.学生互改互评。一般是分组批改。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原则是按学生平时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搭配,每个小组不超过四人,教师指定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轮流批改小组成员的习作。具体步骤是:小组内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对每个成员的习作大家都必须谈自己的看法,既要指出好的方面,更要指出不足;既可以向作者发问,也可以评论作文本身。最后由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以及本次互批互改的重点及要求,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成总评,并打上经小组讨论评定的分数。还有一种是同桌互改。在评改者反复阅读、修改的基础上,将修改的作文及评分反馈给本人互相交流,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这一步要求学生正确使用作文批改符号认真撰写评语,互相尊重,互帮互学,是作文批改教学难点。不过,有“标准”依靠、“口评”引路,教师指导“学生互改互评”会柳暗花明的。

5.学生自改作文。就是对已经互改过的作文,学生自己再次对照修改。叶圣陶先生说“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因为“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一步,要求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不足在哪里,如何发扬,怎样改正。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要与互改同学再讨论,最终达到共识。对于错误太多的作文,学生一定要重写一遍或写出作文后记。只有这样,每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够真正提高。

6.教师检查评价。此步主要是教师抽查学生互改自改的情况,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提出要求,教师定位评价是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对学生作文及评改作具体细致的了解,客观地评价学生,其评价要素和评价指标,内容如下:

素材积累方面: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写作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写作习惯;广闻博览,做好笔记摘抄;勤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积累材料,善于归纳整理。

遣词造句方面:表达意思,正确完整;词语搭配,准确无误;运用修辞,形象传神;再现细节,方式多样。

审题立意方面:领会文题,掌握技巧;审题迅速,明确中心;写作提纲,熟练拟定;立意深刻,力求创新。

布局谋篇方面:围绕中心,选材典型;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言之有物;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修改加工方面:自觉修改,习惯良好;自改作文,独立完成;主动互改,取长补短;掌握方法,经常修改。

阳光如你初一作文 篇15

盛夏时节,绿树浓厚,如宣纸上的浓墨,格外清凉。夏日的阳光如蔷薇的藤蔓爬到了一年的最长。蔷薇花开满了整个校园。在这夏意盎然的日子中,你闯进了我的世界。

那时,同学们初次见面,你害羞地站在队伍中,低着头,眼中充满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惊恐。你缓缓走进教室,不自觉地扶了扶眼镜架。老师让我们互相做自我介绍时,你慢慢地抬起了那如红布一般的脸,你明亮的宛若夏夜中璀璨群星的双眸也在不停地躲闪,已记不太清你说了什么,只记得那时的阳光,从教室窗帘的缝隙中挤进来打在你身上,为你镀上了一层隐约的光膜。老师将你安排到我身边,你走过来,面带微笑地对我说:“同桌……你好!”

有些人一见面,一交谈就能成为好朋友;有些人即使天天相见也形同陌路。我和你就属于前者,你就是那一束灿烂的阳光,照进了我心灵中最黑暗的角落。有一段时间,测试很频繁,你的成绩不太理想。每次我想安慰你时,又不知该说些什么,而你似乎也很懂我,总是对我笑笑,虽然我觉得这笑中有一种淡淡的苦涩……

那天,放学后,我路过操场的`一个角落里时,猛然听到一阵抽泣声。我寻声找了过去,看到你正拿着一张试卷,蹲在角落里哭,看到我走近,你抬起头对我说:“我努力了……努力了,为……为什么总是……考……不好呢,为什么……”我心中感到了一阵黯然和忧伤,你是多么渴望进步呀!我走过去,伸出一只手说:“一次成绩不理想不代表你就掉进了深渊,继续努力,还有下次!”你抬起头,看着我,眼中充满了信任。然后你一只手擦眼泪,另一只手坚定的拍我的胳膊,应声应和着:“嗯!”我欣喜的看到,你脸上又浮现出了如峰顶巨石的坚韧。

友谊就是这么简单。明媚的阳光中,你我会在教室中一起画向日葵;月明星稀,浮云叆叇的傍晚,我们一起散步;树荫下、花丛里、溪水琤琮中,我们眉飞色舞地畅想未来。在我早已习惯了有你的陪伴后,你却因为某些原因转学了。你的不辞而别让我非常失落。也许,你是来不及……

初一记事作文做一个阳光少年 篇16

阳光少年[1]

做阳光少年

若为人生故

人生,漫漫长路远,纷繁诱惑多。人,作为微小而孤独的个体,在人生的选择题前,无可避免地徘徊起来。在一个又一个渡口上,在一次又一次险象中,人,究竟能选择什么,该选择什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美貌来得可靠。没有美貌的人生或许是没有足够亮点的人生;但若没有诚信的人生则足以是没有一丝光明的人生。你可以不是潘安,你也可以不是西施,但你不可以失去别人对你基本的信任。“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没有诚信,生存世间的你可要作一粒悬浮其中的尘粒?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金钱更具内蕴。举着“金钱万能”旗号东奔西走的人生注定是辛苦乏味的人生,满身的铜臭最终带来的也不过是金钱堆砌而成的冰冷墓穴;而诚信,能给人生打底润色,让人生高大起来,丰满起来,它给生命灌注醉人的色泽与丰富含蕴,让生命在天地之中盈润注目,善始善终。

选择诚信。因为它比荣誉更具时效性。没有一蹴而就的业绩,没有一成不变的江山。没有人可以顶着荣誉的光环过一辈子。荣誉是短暂的,它只是人生旅途上一小片美丽的风景,它再美丽,也只是一小段的人生;但诚信是培植人生靓丽风景的种子,你一直耕耘,就会一直美丽,你将诚信的种子撒满大地,你的人生将会美丽到天长地久。

选择诚信,是正确之选。在你一一权衡过后,在你层层过滤之后,你会猛然发现,在人生面纱下最迷人的,原来是那最没有矫饰、最朴实不花哨的诚信!你会发现,没有了诚信,生活原来是那样的索然无味!

在人生与风浪的洗礼中,有了诚信,你就用最阳光的心情高唱吧。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

或秋风渐凉,今日从早晨起便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在家闲来无事,偶然从书橱的角落里翻出了17岁在中专学校读书时记得一本日记,一本有着红色塑料封面、里面的纸张有些发黄的日记,一本17岁少年写的有些幼稚、偏激或者自命不凡的日记。

翻开,淡蓝的墨色,歪扭的字迹,伴着那少年时阳光的味道,伴着那间在二楼的教室,透过粗糙、苍白的文字,一时间真切、熟悉地在我眼前弥漫开来。青涩的成长记忆、迷茫的心情片段、无畏的少年情怀……

这是一首轻狂自傲的诗。骨子里浅薄着桀骜不逊,毫无顾忌地藐视一切、批判一切,好高骛远地幻想一切。这是我当年写在日记扉页上的话:天生我才必有用。这里须根绝一切犹豫徘徊,怯儒将无济于事。积累中创造,探索中奋斗,从眼前踩出远行的路。不要说一无所有,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时间。给我一根杠杆,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这是一首情窦初开的诗。班里的那个女生,飘逸的长发,白皙的面容,含情脉脉的大眼睛,还有一袭雪白的长裙。最初的接触是在影院里,圆润的手臂无意中轻轻拂过我的肌肤,一种微痒的感觉顷刻就直达心底,一种宁静和惬意油然而生。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心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触动,一种不可逾越而又不可触摸的东西,青涩而甜蜜的情愫迅速在心中荡漾开来。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在一个美丽的小河边,我们相伴走过了一段温馨的路程。在当天的日记中我这样写到:“河边的绿柳在微风中轻轻飘摇,路边的鲜花发出醉人的芳香,被晚霞映红的河水静静地流淌。一切是这样多情,一切是这样的美丽,美的让人心颤。”

这是一首忧郁孤独的诗。一颗敏感的心,或青涩、或莽撞、或叛逆。对有限人生的自我觉醒,带着一丝强说愁的迷茫,泛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无缘无故的悲悯,无可奈何的感叹。日记里有这样的文字:到处是冷漠的眼神,到处是挑剔的目光,我只有躲起来,躲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静静地为自己的心灵疗伤。

这是一首憧憬理想的诗。幻想着几十年后成为一个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著作等身的作家,一个横刀立马的将军,一个救国救民的勇士……但不知为什么,那时唯独没有想到去当一个老板,当一个腰缠万贯的大亨。在毕业离校的最后一个晚上,我和同学在走廊上探讨的竟是国际形势。曾经的忧患意识,曾经的豪情壮志,曾经的理想主义。

少年情怀总是诗,无论是缠绵、忧伤,还是慷慨、激昂。请听古代少年才子的歌吟:“君恩如何报,龙剑有雌雄”(骆宾王的《边城落日》);“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杨炯《从军行》);“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慨然自信的气质,卓然自傲的个性,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一个鲜活跃动的精灵。勇敢、豪迈,毕竟是少年不变的底色。

上一篇:6年级改病句下一篇:禁毒志愿者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