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教学设计

2024-09-11

论语教学设计(共8篇)

论语教学设计 篇1

篇一:论语八则教学设计

《论语八则》

【教材分析】

《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本文节选的这八则语录主要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一课中所蕴含的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诚实、注重情趣等思想,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而又很生动的一堂教育课。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上还略有欠缺。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对照反省自己。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大致意思。

【教学难点】:每条语录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朗读课文

1、孔子及《论语》资料 强调识记: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3、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课文

1、理解重点词语:

⑴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如成语“走马观花”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如果理解为“行走”,这个成语就讲不通了。再如“赴汤蹈火”中的“汤”是“热水”的意思。这些都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学习文言文要特别注意这些变义词。另外,一些文言虚词,如“之”、“乎”、“者”、“也” 之类,意思比较宽泛,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它的意思可能不同。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⑵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2、理解课文: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学生较为难以理解,须重点讲解的句子: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⑶传不习乎?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巳诲女知之乎!

三、概括思想

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2、学习态度。3、思想修养。

归纳成语、格言: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学习体验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④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五、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六、作业

1、完成《基础训练》对应课时

七、板书设计

论语

孔子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思想修养

八、教学反思

篇二:3.【名师教案】《论语八则》

鄂教版七年级《<论语>八则》

二.三维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3.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5.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三.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四.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五.教学过程: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论语>八则》。

(一)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还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客观上还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他“五经”一直流传到现在。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古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各章的体式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这篇课文中除第六则外,都属于这种体式。

一种是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这种体式的写法很灵活:有时写出提问者的原话,有时只写某人问什么(例如“子贡问曰”);有时写出对话的环境或背景,有时不写。课文中的第六则属于这种体式,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

一种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语中。

(三)字词讲解:

1.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温故而知新

b.敏而好学

c.学而时习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人不知而不愠

b.学而不厌

c.思而不学则殆

3.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

朋(友)

(喜)悦

(快)乐 思(考)学(习)

(聪)敏

敏(捷)

(教)诲

厌(倦)(疲)倦

(选)择

知(道)

(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善(好)

何(什么)

(3)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b.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c.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四)内容讲解

课文选自《论语》。《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课文所选8则,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一些看法。在一、三、五、六、七、八则中还讲到思想品德修养的问题。

下面具体分析八则语录的意思。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讲到个人修养的问题,表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实践、学习需结友、学习与自我修养密不可分的深刻见解。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时”,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以时”,可以解释为“按一定的时间”或“及时”。“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等都需要实习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这类字眼要活解。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同班”相近。孔子说这句话是有背景的。《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辞官以后,专力讲学,“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这自然使他感到很快乐。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 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从《论语·宪问》中“不患人之不己知”这句话,也可以看得出来。“君子”,在《论语》一书中有多个义项;有时指有道德的人;有时指在高位的人。在这句话里,可取前义。

第二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既阐述了新旧知识衔接迁移的观点,又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一般都认为“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样的一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

第三则讲学习态度问题,当然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谦虚、诚恳、老实。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关于这段话的背景,《荀子·子道》中有记载: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子路于是改服而入,但颜色依旧允盈。孔子又对他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言要则知,行至则仁。既知且仁,夫恶有不足矣哉!”据此,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收到效果。

“罔”“殆”二字历来解释纷纭。朱熹注云:“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不求诸心”指的是不思考;“不习其事”,指的是不读书。讲这一章,要防止产生片面理解,要使学生认识到“学”是基础。孔子就很重视“学”,反对离开“学”这个基础去胡思乱想。他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老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是“借鉴”的意思。

第六则也是讲学习态度。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学,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表现了孔子对机敏努力、勤学好问风范的推崇。

第七则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识”,记住,强调要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态度,“厌”,同“餍”,满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学无止境”的境界。“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育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却说“哪一样我能做到呢?”显然,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第八则也是讲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五)对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语的理解,同学们应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种表反问的习惯句式。语气委婉,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吗”,“岂不是??吗”。其中“亦”字的含义较虚,一般不必译出。

(2)可以为师矣。简析: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和“以”。可,可以,助动词;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做,当。全句直译就是“可以让这种人做老师了”。

(3)何有于我哉。

简析:这是个特殊语序的句子。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何有”即“有何”。“于”,介词,对于。“于我”这个介宾短语应是动词“有”的状语,因为宾语“何”提到动词谓语“有”前,所以“于我”“置于”“有”之后作补语。“何有于我哉”,即“于我 有何哉”。直译是“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哪一样我能有呢”是意译。意译语气委婉些,能表达出孔子的身份。

(六)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

(3)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4)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5)孔子说:“我见到好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好的人我就在内心中检查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

(6)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感到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7)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8)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七)特色赏析

《论语》主要记言,是语录体散文。所选八则基本体现了《论语》的艺术风格:言简而意深,循循善诱而富有哲理。虽然每则字数不多,仅三言两语,但是,由于语言凝练,思想深刻,目前,已有一些语句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成语,至今仍活跃在人民的语言中。如“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另一些名句,在人们不断引用的过程中又被简化、紧缩,形成了成语、典故,如“温故知新”“择善而从”。字里行间,使人感受到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长者之风和他能谦和平易、循循善诱、充满睿智的学者形象。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0分钟)

[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论()语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是知()也罔()殆()而内自省()也 默而识之()

何有于我哉()

2.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温故而知新()()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3.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论语教学设计 篇2

《论语》自诞生至今已经2500多年, 是儒家经典;《论语》是对话体语录, 是没有情节、没有故事的片言只语, 名人警句;《论语》是文言, 对于文言基础薄弱的高中生来说, 恐怕比学外语还难。

到底该怎样教学《〈论语〉选读》?我认为, 我们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习《〈论语〉选读》, 而非像“百家讲坛”那样向大众讲述《论语》, 因此必须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切忌凌虚蹈空。事实也是如此, 《〈论语〉选读》这本书每一课的课后, 均有“课文解读”、“文言练习”、“相关链接”这三大块内容, 这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极好体现。我们应该龙虫并雕, 既引导学生整体感悟, 又引导学生咬文嚼字, 使语文课不失为语文课。这是因为学生在语文课里学《论语》, 而不是在历史课, 或政治课, 或其他学科里学《论语》。

《〈论语〉选读》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正是在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而文章是语言和文化的中介物, 是横跨在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一座必经的桥梁。

我曾尝试着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论语》。

一、咬“文”嚼“字”, 亲近《论语》

汉字是表意文字, 它由字型构造的巧妙性所带来的字义孳生的丰富性, 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天地, 其人文含蕴更是拼音文字无法比拟的。学习文言, 解读中国古代文化, 更离不开对汉字的重视。

1. 从“字”开始, 激发兴趣。

我检查学生背诵第十一课《诲人不倦》中的“闻斯行诸”章 (《论语·先进》第22章) , 发现学生总是将最后一句“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中的“求”和“由”背颠倒了, 这是由于死记硬背。只有理解了, 才能很好地记忆。我问学生:“‘路由器’熟悉吗?”学生回答:“熟悉!”“那能否借‘路由器’来区别‘求’和‘由’?”反应快的学生恍然大悟:“噢!子路, 字仲由。‘由’是‘经由, 经历’的意思, 与‘路’有关。”“那‘冉求’字‘子有’, ‘求’与‘有’有何联系?”“求了才会有。”这样理解字义, 再加上了解了冉有的退缩、子路的争强好胜, 就不会将“求”和“由”背颠倒了。

引导学生探究字和名的关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亲近汉字, 了解汉字的来龙去脉, 并进而亲近《论语》, 感受《论语》等古籍的博大精深。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找出一位有“字”的名人, 说说他的“字”与“名”的关系;琢磨名人的“字”与“名”, 根据父母给你起的“名”, 给自己起个“字”, 并从中领会父辈的期望 (要求每位学生上台发言) 。对这样的作业, 学生兴致很高, 绝大多数学生完成得很好, 现举例如下:陈露, 字晨;林强强, 字仁谦;余翔, 字潜底;王舒君, 字逸贤;翁天琪, 字羽凌;张旸懿, 字嘉旭;金梦依, 字夕仁;华义杰, 字正平;魏楚寒, 字暄。课堂上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问我:“邱老师, 你的名有什么含义?你给自己起什么字?”我回答:“我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国庆节, 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存’取‘存念’之意;据此, 我可以给自己起字为‘怀国’。”

2. 懂得引申, 善于迁移。

“字”从“文”来, “字”从“名”来。我问学生:“‘字’的本义是什么?”无一能回答。当我说出“生孩子” (“宀”为房屋, 房屋内一个子) 的时候, 他们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最后, 他们探究到了“字”的来龙去脉:孩子是父母的后代, 代代繁殖, 越来越多, 而合体的“字”由独体的“文”繁殖而来, 文字由象形发展为会意、形声等, 越来越多;“字”是由“名”孳生出来的, “字”是“名”的意义的发展。

汉字的“繁殖”、“发展”就牵涉到汉字的引申, 不懂得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及后者对前者的发展, 就不能真正学好汉字。不能真正学好汉字, 怎能真正学好汉语?学好汉语当然不能排斥文言, 而只有学好文言, 才能做到真正学好汉语, 才能真正学好《论语》。“君子之于天下也, 无适也, 无莫也, 义之与比” (第十四课《中庸之道》, 选自《论语·里仁》第10章) , 此中的“适 (繁体字为‘適’) ”“莫”, 课本分别注释和翻译为“亲近”、“淡漠、疏远”, 如果不了解“適”的本义为“往, 到” (“适”的“走之儿”可作解义的标志) , “莫”即“暮”的本字, 其本义为“日落的时候” (字形:太阳落在草丛里了, “大”是“艹”的变形) , 那对课文的注释和翻译的理解肯定是盲目的或肤浅的;而了解了它的本义, 但没去了解或了解不了它的引申过程, 那对“无适也, 无莫也”的理解也不可能是深刻的。这个引申的过程我就交给学生去探究了。

学生探究出“字”与“名”的关系, 以后能将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其他地方;尤其是探究出那些难以一下子理解的“字”与“名”的关系, 以后拓展阅读时解决了一些问题, 定能进一步享受到创造的喜悦。比如说, 理解了“子路, 字仲由”中的“路”和“由”, 那对“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第八课《周而不比》, 选自《论语·为政》第10章) 、“虽欲从之, 末由也” (第十二课《高山仰止》, 选自《论语·子罕》第11章) 中的“由”字就容易理解了。又如理解了“樊须, 字子迟”中的“须”和“迟”均有“等待”的意思, 那对“卬须我友” (《诗·邶风·匏有苦叶》) 、“昨者有一人税此院, 云迟中表之远至者” (白行简《李娃传》) 中的“须”和“迟”的理解, 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因为他们有了一个较好的记忆的凭借。当然, 正确理解了“由也兼人, 故退之”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 选自《论语·为政》第22章) , 那理解“韩愈, 字退之”也就容易了。

3. 重视语境, 贯通“言”“文”。

经常听到有人将《论语》中的“学而优则仕”解释为“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做官”。如果这是用其后起义, 那是可以的, 而解释原文, 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实际上, “学而优则仕”的原意是“学习上有余力就去做官”, “优”字应解为“有余力”, 因为原文中整个句子为:“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不重语境, 是要闹笑话的。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将“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讲述为:“《论语》中的益者三友, 就是正直的朋友, 诚实的朋友, 广见博识的朋友。”“《论语》中的损者三友, 就是谄媚拍马的朋友, 两面派的朋友, 还有那些夸夸其谈的朋友。”而丝毫未涉及“友直, 友谅, 友多闻”“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中的“友”字的活用。于丹不是在上语文课, 她可以不受此约束, 但高中语文老师却不能对此“友”字视而不见, 更不能将此“友”字当作“朋友”解释。“友”的字形是:□“ナ”和“又”都是“手”的变形;一只手覆于另一只手之上即是友, 表示友好;“友”最初就兼作动词和名词。在《论语》原著和《〈论语〉选读》第八课《周而不比》中, 这个“友”都作动词用, 因为这几句话都是讲“应该交怎样的朋友”;还有, 在原著《论语·季氏》中, 紧接着有这样一章:“孔子曰:‘益者三乐, 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 益矣。乐骄乐, 乐佚游, 乐晏乐, 损矣。’”这两章的句式相同, 可印证“友”的用法。可见, “言”和“文”是如此不可分割, 语文学习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要做到“以篇解句, 以句解词”。

二、揣摩篇章, 理解《论语》

1. 紧扣题目, 了解关联。

《〈论语〉选读》是编者按照一定的意图编写的, 有它的内在联系, 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但由于《论语》是语录体著作, 《〈论语〉选读》虽经重新编排, 仍会给人以跳跃飘忽的感觉,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沉下心来, 紧扣各篇的题目, 了解篇中各章节的关联, 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论语》的文化内涵, 又掌握写作中的立意布局等本领。比如说, 《〈论语〉选读》的第一课是《为政以德》, 共12章, 主要是按“为政以德的好处”、“为政以德的具体内容”、“为政以德的前提———在位者以身作则”这三方面来编排, 条理井然, 逻辑严密。第1、2章讲“为政以德的好处”:第1章中的“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说明“为政以德”的好处是可以无为而治;第2章中的“有耻且格”, 说明“为政以德”能使人对不守规则感到羞耻, 从而心悦诚服地遵守。第3章至第8章, 是“为政以德”的具体做法:富民, 足兵, 教民, 正己, 修文德, 取得百姓的信任;节约用度, 爱护百姓, 役使百姓注意不违农时;鄙视武力和权术, 崇尚朴素和道德。第9章至第12章, 是“为政以德”的前提, 即在位者的以身作则:当政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爱, 办事严肃认真, 恪守信用, 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心竭力;当政者自身作出榜样, 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学生一开始觉得第6章 (“季氏将伐颛臾”章) 与“为政以德”关系不大, 经探究, 懂得季氏的做法是对“为政以德”的挑战, 因此, 紧接着的第7章写道:“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可以说第一课《为政以德》具有议论文的典型格局:为什么, 怎么样;正面说, 反面议。学生这样学习, 既了解了《为政以德》的文化内涵和编者的意图, 又掌握了议论文的写法。

第五课是《高山仰止》, 很多学生认为, “高山仰止”一语很难统领所选的章节, 因为此课一大半章节是讲孔子怎样教育学生的。我因势利导, 提了这样的问题:从孔子跟学生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可以看出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在学生的眼中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经过探究性学习, 学生从孔子跟弟子之间交往的自身言行中感受到了孔子的为人和性格, 了解到孔子被人景仰的原因———忧学生所忧, 乐学生所乐, 亦师亦友, 尊重学生, 引导学生, 坚持原则, 善于识人, 富有人情味。而颜渊、子贡眼中的孔子是一个学问高, 道德修养高, 诲人不倦, 循循善诱的师长形象, 这一点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孔子的高大, 正是通过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关系得出来的, 因此“高山仰止”一语能统领所选的章节。

2. 拓展延伸, 有机整合。

《〈论语〉选读》全书15课, 每课倾注了编者的思想, 每一课都有它的中心, 但它统领的章节并非只能为该课所用。教学时将别课有关章节与本课整合贯通, 会有很好的效果。如《中庸之道》这一课, 当然集中体现了中庸思想, 但中庸思想在《〈论语〉选读》中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如第六课《君子之风》的12.8章 (文质关系) 、第八课《周而不比》的15.22章 (群而不党) 和14.34章 (以直报怨) , 第十一课的11.22章 (闻斯行诸) , 等等。教学《中庸之道》时有机整合这些章节, 会加深学生对中庸思想的认识。

又如理解孔子的“仁爱观”, 仅凭第五课《仁者爱人》所说的“忠”“恕”来理解, 是不够全面的。结合第十四课《中庸之道》的13.24章 (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其不善者恶之”) 和17.13章 (子曰:“乡原, 德之贼也”) , 第八课的4.3章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和14.34章 (子曰:“……以直报怨……”) 的学习, 才能了解孔子不是好好先生, 他的“仁爱”有很强的原则性。

三、关联作文, 深入《论语》

关联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它以教材作为聚焦源或辐射源, 教师或学生或师生共同设计学习方案, 即拓展学习视野、承设一种或多种阅读情境, 使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鉴赏与理解, 对其构思立意、写作技巧、语言信息等进行加工提炼和多角度转换, 从而在对文本的再创造中不断地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进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此, 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也用于《〈论语〉选读》的教学, 收到了使学生深入理解《论语》内涵并提高写作水平之效。

关联作文可以针对一篇课文, 也可针对一本教材;既可以有平时作文, 又可以有考试作文。在教学《〈论语〉选读》时, 我出过以下一些题目:

●《论语》中的《侍坐》章, 我们所学的《〈论语〉选读》中题为“沂水春风”, 原人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题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你觉得哪个题目好?为什么?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子路在《〈论语〉选读》中出现频率相当高, 孔子对子路的态度也比较复杂, 你是怎样看待子路的?

请以“子路其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于丹特意在《〈论语〉心得》封面写道:“《论语》的真谛, 就是告诉大家, 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你同意于丹的观点吗?为什么?

请以“《论语》的真谛”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校《〈论语〉选读》学分认定考试———

易中天在《〈于丹论语心得〉序》中写道:

“于丹白衣白裙, 坐在一张黄色的长沙发上, 旁边是红衫的央视主持人柴静。我灰不溜秋地坐在她们的对面, 准备提一些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是2006年11月12日的下午, 地点是‘百家讲坛’的演播室, 话题则围绕着于丹的‘论语心得’展开。服装未经设计, 访谈也很自由。但我看着这一对桃红李白, 总不知孔老夫子见了会作何感想, 便不怀好意地问: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 孔子是什么样的?

“谁知于丹并不上当, 应声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 孔子只有温度, 没有色彩。”

你同意于丹“在我的心目中, 孔子只有温度, 没有色彩”的说法吗?

请以“%%%的孔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请注意: (1) 题目横线上的文字由你自己填写, 但必须与色彩有关。 (2) 立意自定, 角度自选。 (3)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4) 不得抄袭。

这样的题目可以说是力求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学生写好这样的作文, 既要有扎实掌握教材并拓展延伸的功力, 又要有展开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班学生曹丹琦写出了《澄澈的孔子》一文:

如同一坛千年的美酒, 颜色由黄转青, 最终澄澈。当所有杂质都沉于坛底, 那一坛清冽, 方才称得上酒中佳品。千年的争议, 神化、丑化, 或许只有像于丹所说, 拂去那层层色彩, 用温度, 才能感知最真实而客观的孔老夫子。

那么, 孔夫子是什么时候被刷上第一层色的呢?是了, 是汉天子统治下的时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董仲舒与汉武帝为他刷上了一层政治色彩。从此, 百家争鸣变成了独尊儒术, 戴着国学的光环, 孔夫子在国人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一占便是两千年。

可是, 带有这种政治色彩的儒学不是孔夫子的儒学, 那是董仲舒的儒学。

要说政治色彩, 不可否认, 儒学中的确有为奴隶制服务的成分, 只是后来被封建的独裁者窃取了去, 将人民的思想牢牢禁锢在自己的手中。可是, 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孔夫子, 却真不可不说是荒谬了。

“三从四德”, 中国古代妇女最沉重的一副枷锁。守妇道守妻义, 却一定要在这之前加一句“圣人曰”。“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被演绎为孔子思想的精华。真不知孔夫子面对自己坚持一生的“周礼”被阉割成这样会作何感想。

被涂上腐朽色彩的儒学, 绝不是孔子的儒学, 它是朱熹之流的儒学。打着孔子的旗号, 中国大地上竖起无数可悲的“贞节牌坊”。

孔夫子和他的儒学还被刷上了什么色彩呢?在未中举时的范进、咸亨酒店的孔乙己眼中, 儒学怕是灰得让人黯然神伤吧?在推行科举制, 主张八股文的统治者眼中, 儒学会是金光闪闪的吧?

在“史无前例”中, 孔老夫子真是黑得暗无天日。

只是, 这一切都不该是孔子该有的色彩。

时岁变迁, 孔子身上被涂抹的色彩被层层剥去, 尽头是春秋时代那位慈祥的长者———为了推行礼义而奔走各国, 为了启发学生而循循善诱……孔子该有的恐怕不是色彩, 而是温度, 他的胸膛里跳动的, 是一颗包裹着仁与礼的炽热的心。

正如于丹所说, 真正的圣人, 不会只是一味地说教, 一味地用繁复的形式禁锢人的思想, 他所做的, 只是使活活泼泼的人生经验, 穿越沧桑流传下来, 启迪后人, 温暖后人, 让后人在感知他的温度里受益非浅。

那是一坛沉淀了千年的佳酿, 曾被搅起浑浊。当一切都风平浪静, 舀起一勺清澈美酒, 绵软醇香。启唇轻抿, 你醉了吗?

《〈论语〉导读》教学设计 篇3

1.通过学习《论语》,理解《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论述。

2.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经典名著《论语》的兴趣。

3.理解并背诵名言警句,体会文章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结合自身体会理解《论语》。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论语》中的格言警句。

【教学思路】

首先,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带领学生理清课文中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其次,指导学生阅读的技巧,包括常用字纠错、关键词赏析;最后,落脚到分享各自的阅读体会。

【教学方式】

1.诵读法。

2.讨论点评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演说论语》视频片段,时长五分钟。

百代馨香,德配天地

万世师表,道贯古今

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共享含英咀华之乐。

二、检查预习

宋儒把《论语》和《中庸》《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三、孔子的思想主张

思想主张—— 一言以蔽之:克己复礼以为仁

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以此为例,阅读课本第85页,尝试归纳教育思想。

四、常见句纠错(阅读时结合具体语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时”的意思。

时——“时”字在周秦时若作副词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的意思。

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忍—— 一般人把它理解为“容忍”“忍耐”,不好,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讨伐季氏的条件和意志,而且季平子削弱鲁公室,鲁昭公不能忍,出走到齐,又到晋,终于死在晋国之乾侯。这可能就是孔子所“孰不可忍”的事。《贾子·道术篇》:“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这“忍”字正是此意。

五、课堂探究

(一)阅读示例

关于君子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1.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8.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二)师生交流

课文中觉得哪一句对你启发最大?请与同学们交流体会。

【教师示范】“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这段话阐述了一个人生命的完整历程。通过后天的努力,到30岁时建立心灵的自信。慢慢地,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物质的东西越多越容易迷惑。到了50岁时,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到了60岁时,有一种悲天悯人的理解与包容。到了70岁,便从心所欲。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动力。

六、齐诵颁奖词

中华文化的先驱:孔子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七、结束语

通过对《论语》的学习,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归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泰而不骄、劳而不怨,希望同学们都争做一位有道德、有修养的谦谦君子!

八、作业

1.抄写《论语》中的格言警句,至少五句,并翻译。

2.阅读杨伯峻先生编写的《论语》译注。

板书:

《论语》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过程与方法:积累文言词汇、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熟读成诵。教学难点:感受孔子的伟大思想,品味孔子博学,幸福的一生。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1)播放歌曲《孔子曰》(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二、诵读感知课文前两则

1、课件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1)指导字音。

(2)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3)自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4)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根据词义理解句子。(5)全班齐读.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后四则

1、课件示:由,诲女多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之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两人合作读。

3、小组合作翻译语句。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

四、配乐诵读,试背。

五、迁移运用。

六、唱论语,感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七、师小结。

八、作业布置。

1、.孔子关于做人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发?

论语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3月7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学期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学习内容: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正音、正字: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三、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四、作业:①背诵课文。②预习剩余部分内容。

第2课时 2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三、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第3课时 3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背诵:指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论语。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生朗读。2.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可以在小组内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读熟。3.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理解,可以质疑。4.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希望课下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并发扬光大。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 课后继续背诵。

第4课时 4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三、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第5课时 5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背诵:指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论语。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生朗读。2.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可以在小组内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读熟。3.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理解,可以质疑。4.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希望课下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并发扬光大。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 课后继续背诵。

第6课时 6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三、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第7课时 7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背诵:指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论语。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生朗读。2.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可以在小组内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读熟。3.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理解,可以质疑。4.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希望课下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并发扬光大。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 课后继续背诵。

第8课时 8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三、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第9课时 9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背诵:指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论语。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生朗读。2.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可以在小组内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读熟。3.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理解,可以质疑。4.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希望课下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并发扬光大。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 课后继续背诵。

第10课时 10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5月16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三、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第11课时 11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背诵:指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论语。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生朗读。2.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可以在小组内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读熟。3.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理解,可以质疑。4.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希望课下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并发扬光大。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 课后继续背诵。

第12课时 12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三、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第13课时 13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背诵:指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论语。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生朗读。2.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可以在小组内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读熟。3.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理解,可以质疑。4.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希望课下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并发扬光大。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 课后继续背诵。

第14课时 14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三、总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第15课时 15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背诵:指生背诵上节课积累的论语。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师范读,学生练习读,再指生朗读。2.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

可以在小组内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读熟。3.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试着理解,可以质疑。4.朗读、背诵,加深理解。

三、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希望课下多和同学进行交流。让我们共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并发扬光大。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四、作业: 课后继续背诵。

第16课时 16

教学内容:《论语》诵读。

教学目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积累文言词汇。

授课时间: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第五节 授课教师:薛庆玲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 1.出示句子:

2.反复读,读准字音。3.质疑交流:

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4.自主、合作、探究:

先仔细读几遍,理解各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果开始不理解懂,试着再读几遍。实在理解不了的,将问题提出来。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老师听听。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教师要讲明白,讲透彻。

4.背诵、积累。

论语教学设计 篇6

1、熟读成诵。

2、学会阅读方法:

读选文的方法:强调重点实义词;

养成质疑的学习习惯;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选文含义,并能古为今用;

对比阅读,群文阅读方法的渗透。

3、激发诵读《论语》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重点讨论理解《论语》中的“勇”,以此为点进行导读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千百年来,像乳汁一样滋润着咱们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学习。揭题:第六课,《论语》节选二。

2、《论语》知多少:大家还记得《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吗?

3、PPT复习。老师补充中外名人对《论语》的评价。

4、听到这些评价,你有什么感想?

(二) 书读百遍

1、学习古文,我们最基础的方法是什么?

自由读节选第三条,老师提示三条标准。

2、个人朗读展示,生生评价,师评价。引导发现朗读诀窍:重读重点词。

3、齐读,赛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4、填空读。

5、引导背诵。

(三)其义自见

1、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读本中的“导读驿站”大致理解含义。

3、师考查:

子路和孔子谈论的是和()。

孔子认为()是()的基础,有()更要有()!

4、师小结板书:有勇有义

5、讨论:在平时生活中,你做过哪些有勇气的事?或者见过别人做过哪些有勇气的事情呢?谈一谈。

6、师小结。引出《论语》中其他对“勇”的言论。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曰: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7、生讨论含义,师小结。

(四)拓展对比:

1、古今中外,对于“勇”,大家都有不同的描述,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勇敢或勇气的名言警句呢?交流。

2、介绍美国作家伯纳德。韦伯的绘本《勇气》,课堂阅读一部分。

(五)自读选文前两条。

(六)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大家在读书方法上或者做人道理上有什么发现与收获呢?

2、简介《论语》其他方面内容:孝、悌、忠、信、智、(勇)、恕。

(七)作业:

1、继续诵读《论语》节选,背诵第六课。

论语文作文写作教学 篇7

在日常的教学中, 发现一个怪现象:绝大多数学生害怕作文。每次上写作课都是抓耳挠腮, 如坐针毡。有时布置一篇作文下去, 全班多数是唉声叹气, 积极性确实很低。面对此问题, 教师应当怎样教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积极性呢?我认为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给了我们答案:文者气之所形,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气可以养而致。

通过总结, 笔者发现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 觉得无内容可写, 于是瞎编胡造;第二, 语言积累少, 词汇语句大多干巴巴的, 缺乏具体性、生动性、形象性;第三, 对周围事物缺乏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思辨性的反思, 常常深度不够, 感悟不够;第四, 题材千篇一律, 难以表达真情实感。其实作文同做事的道理一样, 套用古人的话说:世间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

2 新课标下高考作文的内涵及教学要求

我这里所谈论的写作, 是针对高考语文作文来说的。因此, 我们要清楚新课标的要求。首先是课标要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遵循如下三原则:“一,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让他们在自己的思维领域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二,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热点, 认真体悟, 激发写作欲望;三,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动笔,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积极主动地表达真情实感。”其次是核心理念, 新课标理念有一些关键词, 例如:人文、合作、观念、对话、体验、探究、自主、人格、尊重、创造、素养、实践、个性、文化、生命、审美、生存、发展等, 这些关键词还可以两两组合, 例如:人文素养、自主探究、发展创造等。由此可见, 中学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在培养“正确表达”的能力, 而写作文是中学生必然要面对的一件事, 也是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3 作文教学三个关键点

针对在写作文过程中出现的无内容可写、语言单调等一系列问题, 究其根源无非是以下三点:不认真读书、不认真积累语言素材、不体悟生活。正如苏辙所言:文者气之所形。如果一个人没有相应的内在涵养与气质, 如何能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呢?而想要培养一个人的内涵和气质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上述三点问题。

首先, 要认真读书, 正所谓开卷有益。如果一个人没有读书的兴趣又何来开卷之说?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他的性格是沉稳而内敛的。通过读书, 从书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提高了知识储备, 也开阔了视野, 从而逐渐为写好作文打下了坚实基础。而目前高中生的现状又是什么样子呢?他们不仅仅没有读书的时间, 同时又没有可读之书。他们每天往返于家与学校, 活动在一个单一的线段上, 存在于一个单纯的圈子里, 升学的压力让他们秉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训教, 而没有“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的雅兴和豪情, 他们都在被迫的或自觉地关闭了心灵通向外界的窗户。据调查, 在校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比例是少之又少, 而高中理科的学生几乎没有时间阅读中外名著, 文科学生阅读的所谓名著也只是八零后作家的作品, 甚至仅仅是先锋派作家们炒作出来的作品, 而对教育专家推荐的著名作品的阅读率还不到百分之五。现在的文坛有多少像曹雪芹一样静下心来花一生的心血打造一部小说的人呢?纵观当今的文坛, 又有多少真正的精品小说呢?书店里各种花哨的推介, 网络上文学作品海量更新, 但这些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繁荣, 它们是资本和名利驱动下产生的文字快餐, 有的甚至连快餐都称不上。那些文字堆砌起来的仅仅是对物质的浮躁追求以及不着边际的无厘头的感情纠葛。掐头去尾之后, 我们的阅读空间只剩下巴掌大一块领地了。没有源头活水, 何来天光云影?没有开阔的信息源, 何来开阔的视野, 丰富缜密的思维?就更不用再说激扬起我们学生的生活激情或者什么创作欲望了。即使有创作, 无非还是对流行的快餐式文学的亦步亦趋的模仿, 不过写些风花雪月, 或者脱离科学依据的玄想, 或者凑些华而不实毫无思想的文字, 再干脆就动不动把干巴巴的高中学习生活硬生生的塞进作文里, 这些反倒令人读而生厌。

当然开拓视野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学生通晓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课本中所选的教材其实就是很好的材料。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 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主体 (教师、学生) 通过观照客体 (文本) 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能找到很多能为我们写作服务的素材。比如,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 篇篇都是经典的素材;又如朱自清的散文, 还有《道德经》中的选篇等, 对这些素材的个性解读, 为我们丰富了写作的角度, 也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同时, 对这些素材要学会活学活用。素材巧妙、灵活的转化, 有时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平时的考试、测验试卷, 也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比如试卷中所选的科普文、小说、人物传记等, 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而学生因为没有认真阅读而将其忽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要把文章内容以及知识点讲给学生听, 更应该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综合气质, 进而为写作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其次, 要做好语言材料的积累。仅仅认真读书, 增大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做好第一步的基础上更加努力, 做好语言材料的积累。文章是气质的表现, 而语言文字组成了文章。语言的单调乏味决定了学生的作文缺少一种内在的文学美和心灵的感染力。他们通常反映在作文中的语言基本上都是一些平铺直叙, 有甚者连基本的修辞都极少出现。这些“流水账”一样的作文给阅读者一种味同嚼蜡的感觉, 进而又何来高分呢?

语言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 应时常积极主动地把一些优美的句子、文段摘抄下来, 利用课余时间反复阅读、感知感悟。这样做学生不仅仅识记了大量的优美语段, 更为仿写、活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语言功底好的学生, 基本上都有阅读、摘抄的好习惯。随着阅读的深入, 摘抄的语言也日益显得成熟。通过摘抄, 学生记录了大量的语言, 获得了对美的感知力, 内心也体悟了很多东西, 这些自然在写作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再现”, 从最初的模仿逐渐到自己的再创造, 从单一的文段重组到各个材料的旁征博引等, 这些无不显示出语言材料积累对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当然, 目前的高中生特别是理科生, 自主摘抄的习惯还没有养成。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确摘抄什么、到哪摘抄、如何摘抄。笔者一般会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某一篇文章, 或是印发相关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进行积累。一方面这些作品语言优美, 学生非常喜欢, 另一方面诗歌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非常贴近生活, 再加上教师对作品进行相应的解读, 学生的收获就更大了。另外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的去一些文本上寻找内容, 比如《余秋雨文集》、《读者》、《青年文摘》等, 此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又客观上开拓了视野。

语言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渐变得丰富, 如何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呢?语言仿写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手段。仿写题本身就注重语言的文学性与结构性, 通过仿写客观上帮助了学生将摘抄的内容进行人工的转化, 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写作上也让学生由模仿逐渐变成创造, 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特点和语言风格。

当然, 做到这些也只能说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 但真正的想要在写作上有所突破, 还必须做到第三点, 那就是体悟生活!体悟生活是对自己生活经历的一种客观审视。只有进行了体悟, 才会真正的去明白某种哲理, 理解事物深层次的内涵。俗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有许多事情, 只要我们去贴近它、观察它、分析它、体悟它, 然后我们就能有所收获, 甚至是与众不同的收获, 当这些收获在脑海里沉淀聚积越来越多之后, 一旦有机会, 他们就会像地下的岩浆, 将寻着地壳的裂缝努力喷薄而出。正如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作文关键是写真情实感, 然而它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也不是老师批改出来的, 是学生自己用一颗火热纯真的心, 去体悟生活的结果。

一个学生往往在心情出现波动的时候能在日记本上写下感人至深的语言。这就是因为他对这种生活经历有一种深沉的体悟。有了对生活的体悟, 自然就有了一种要倾诉的渴望。只有情感充沛才有可能写出优美的文章。而那些没有生活体悟的学生, 往往只是机械的拼凑文字应付差事。要么流水账似地记述乏味的事情, 要么就是通篇讲爱因斯坦、爱迪生, 奥运、世博等这样众所周知的缺乏新意的故事。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就丧失了写作的乐趣, 老师也会出现审美疲劳。这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

如何引导学生去体悟生活呢?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一个生活话题去写一段文字, 客观上督促学生在生活里仔细观察。其次要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生活的习惯。经历了, 仅仅是一种记忆, 而过后的反思却会带来收获, 带来感想。一个善于反思生活的人才会从生活的表象中找出深隐的内涵, 才会对某一个问题发表鞭辟入里的议论。

4 结语

综上所述, 只有做到了认真阅读、认真积累语言素材、体悟生活这三点, 学生才能在语文综合气质上有所建树, 进而为将来走出高中校门去行万里路打下基础。我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应对考试,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作文教学这个媒介向学生传递一种积极昂扬的生活理念, 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发现美、热爱美、感悟美, 让这些思想进一步深化, 内化到灵魂中, 进而引导学生全面的发展, 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积极的、乐于迎难而上的人。

养气而为文!通过以上主要三点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气质和审美、感悟能力, 不仅仅是为文, 也是为人生, 为社会。

摘要:高考作文是试题中分值最大的一项, 同时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成绩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面对如此重要的问题,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十分重要。通过学习和总结教学经验, 总结出认真阅读、广泛积累语言素材、深入体悟生活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三点。

关键词:写作障碍,高考作文教学,阅读,积累,体悟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翠玉.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1) .

《〈论语〉选读》教学例谈 篇8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论语)选读》已经在好几个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作为选修课开设,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根据《(论语)选读》一书前言部分的具体学习要求,本文试就如何上好这门课结合我们的教学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定位

《(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应该是文言并行的,要将“文”与“言”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1,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是学习《(论语)选读》的基础,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

“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这是《(论语)选读》教材前言部分的具体学习要求之一。继续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应该是选修阶段相关课程的一个任务。《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距离今天时代久远,虽为口语记录,但对于文言功底不深的高中学生来说仍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加上《论语》中文言句式较为丰富,源于《论语》流传至今的成语、熟语、格言很多,有的后来意义有所变化,对这些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所以《论语》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文字架空分析,应该在课堂上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阅读上的障碍,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名句名段,以帮助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论语)选读》有别于必修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其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论语)选读》毕竟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中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既要重视内容的文学性,让《论语》中那些简明流畅、含蓄隽永的语言,让那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也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性,在教学中以孔子的人格,孔子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我们也不能把《论语》当成一般的文言文来上,更何况课文下面的注解比较详细,并且课文还有具体详尽的翻译。笔者曾在一次市级高二年级《(论语)选读》教学研讨活动中听到一节课,这位老师在上其中的一篇课文时,按照高考文言文的考点要求,从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让学生对文中的相关文言知识点一一进行归纳讲解,把《(论语)选读》上成了纯粹的高考文言文语言知识的复习课,偏离了《(论语)选读》教学的核心目标,这是要不得的。

尤其是有些字词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字词表层含义的理解或拘泥于课文的解释与翻译,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如上《高山仰止》,有的老师对“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日”句中的“见”“说”“矢”三个字,仅仅让学生掌握分别是“拜见”“通‘悦”“发誓”的意思,只停留在“言”的教学上,不注重“文”与“言”的结合。其实只要在此基础上再深入问三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拜见南子?子路为什么不高兴?孔子为什么要发誓?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的话。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另外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仁慈、赤诚,子路的耿直性格。

同样是《高山仰止》中“颜渊喟然叹日”的“叹”字,书上是翻译成“感叹”的意思的,但是仔细分析,在这段话中“叹”有二义,一是赞叹孔子,一是颜子感叹自己。以下文分三段。“仰之弥高”四句,感叹孔子的道极其高深。“夫子循循然”至“约我以礼”,赞叹孔子博文约礼传道有方。“欲罢不能”至“末由也已”,颜子为自己修道的情形而感叹。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点,以文本语言的正确解读为基础,把语言的学习和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离开文本孤立地研讨论著的思想内容。

二,丰富课堂内容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一块基石,又是传统文化的启蒙读本。我们不能只根据课本中的注释与翻译机械地教学,有必要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对原始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和联系实际阐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1,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与比较的方法,正确把握孔子的思想内涵。

《(论语)选读》前言第四个学习要求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论语》语言简略,材料零散,缺乏系统,要正确解读文化论著的思想文化内涵,除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之外,还要顾及作者的经历,社会状况,文化背景,时代思潮,前人成果,时人和后人的评价,对当代和后世的影响。等等。作者某些具体观点。往往需要联系其他论述,放在整个思想体系中考察,才能得到准确阐释。

可以是《论语》内部相关材料的联系,如利用教材上其他相应篇目的材料。我在教学《高山仰止》提到孔门十哲时,引导学生联系《诲人不倦》中“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在讲到孔子为什么会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颜回时,引导学生联系《诲人不倦》中“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和《学以致其道》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也可以是《论语》同其他文献中有关材料的联系,如《札记》《左传》《易经》《史记》以及后人对《论语》内容的各种解读。在教学《高山仰止》解释题目意思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汉儒郑玄“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行之”与宋儒朱熹“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的不同注解。在上《学以致其道》中“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一章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朱熹《四书章旬集注·论语集注》、蔡节《论语集说》、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有关论述,来比较人们对这一章内容的不同理解。

联系与比较,是文化论著研读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各地各校教学条件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联系的材料可以有多少、深浅上的区别,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联系与比较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来对待,使学生能够对此获得一定的体验。

2,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论语)选读》前言第一第二个学习要求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分清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与保守方面”、“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所以,《论语》的解读应该具有时代的气息,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现实,投身社会,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为政以德》一文时,在提到孔子思想积极意义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足食、足兵、民信”的论断不只应用于国家的发展和安定,同样可以应用于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学校的工作。比如说,“足兵”可以看作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套的完善;“足食”可以看作单位经费充裕,学校的老师不仅工资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也要丰厚;“民信”是学校的软环境,领导有能力,威信高,教师就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而这篇文章也表现出消极保守的方面: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行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在《(论语)选读》中,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还表现在:《克己复礼》一文中有关礼与仁的关系和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中所表现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中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中所表现的义利观以及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中所体现的人际交往观,《高山仰止》中所揭示的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诲人不倦》中有关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以及《中庸之道》中所表现的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等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课本中有些地方还流露出孔子消极保守的思想,如《悔人不倦》一课中所流露出的缺乏思想的创新和发展的“述而不作”的原则,《仁者爱人》一课中所流露出的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大节大信,肯定其在仁的认知上是能知权达变的“仁者”,表明大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

因此,对《论语》必须科学对待,批判继承。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现代化事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适当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上一篇:马概之学习心得下一篇:原始的渴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