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府文件

2024-07-29

四川省政府文件(精选8篇)

四川省政府文件 篇1

川农业种站函〔2008〕46号

━━━━━━━━━━━━━━━━━━━━━━━━━━━

关于召开2008年大春作物品种试验总结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定于12月26-29日在成都召开2008年大春作物区试总结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总结2008年四川省大豆、棉花、甘薯、水稻、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预备试验工作;安排落实2009年试验任务;交流区试工作经验。

二、参会人员:

1、请各承试单位具体负责试验工作的人员1名参加会议,不得超员(见附表);

2、请省科委农村处、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公室派员到会指导;

3、请省薯类、杂粮、棉麻糖桑、玉米高粱、水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到会指导。

1三、会议时间及地点:参加大豆、棉花会议的同志于12月26日报到,27日开会;参加甘薯、水稻会议的同志于27日报到,28日开会;参加玉米会议的同志于28日报到,29日开会。会议地点:成都市雷剑宾馆,地址:成都市倒桑树街105号(东城根街彩虹桥旁);宾馆电话:028-86878100。省种子站品种管理科联系电话:028-8005411、85505412、85505417、85508415。

附:2008年大春作物品种试验总结会参会人数分配表

二00八年十二月九日

四川省政府文件 篇2

本刊讯6月3日, 四川移动公司与绵阳市政府、四川长虹公司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战略合作旨在三方共同发展、共同推进富士康移动终端项目在绵阳落户, 推进绵阳科技城电子信息和通信产业上档升级, 推动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TD-SCDMA”产业发展, 塑造“长虹”移动终端民族品牌形象, 实现四川经济跨越式发展。

绵阳市委市政府表示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协同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 特事特办、全程服务, 全力为长虹公司和四川移动的合作与发展创造最好条件、营造最佳环境。

四川省政府文件 篇3

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对象为四川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3年12月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13年年度资料。2013年10月至11月开展单位核查、普查区划分与绘图工作,11月至12月开展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聘培训工作。2014年1月至3月开展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2014年4月至12月开展经济普查数据审核、数据处理和数据发布工作。

三、普查登记实行在地统计原则。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将佩戴政府经济普查机构统一制作的普查证件执行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普查员将手持数据采集终端(PDA)进行入户登记,所有普查对象应依法接受普查登记,如实提供相关数据和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违者将按照《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四、各级政府经济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经济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义务。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经济普查的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

五、如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行为,请向省政府经济普查办公室举报。(咨询、举报电话:028-87042781 87042730)

特此公告。

四川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文件 篇4

四川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

关于印发《四川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

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的通知

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市(州)厂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及办公室,省产业(局)、企业集团(公司)工会:

为进一步推进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5‟30号)精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完善工作制度、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在指导、协调、推进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经研究,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制定了•四川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四川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 2017年9月12日

四川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

工作规则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创新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5‟30号)精神,为充分发挥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在指导、协调、推进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省厂务公开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工作规则如下。

一、联席会议组成及其工作职责

(一)联席会议组成

联席会议由省委组织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省国资委、省工商局、省总工会、省工商联8个单位组成。联席会议召集人由省总工会主席担任,联席会议成员由上述8个单位分管领导同志担任。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二)联席会议主要工作职责

联席会议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指导、协调和推动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具体职责如下。

1.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确定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和工作规划,适时召开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2.结合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运作、提质增效等实际需要,组织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立法调研,推动完善和出台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相关地方性法规。

3.根据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联合制定出台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建立现代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适应职工群众需求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实施办法、制度规范等文件,不断推动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和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

4.定期开展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调研检查,及时指导和监督各地各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5.选树培育、通报表扬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总结推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典型和经验。

6.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各成员单位的舆论阵地,深入宣传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和典型经验。

7.定期听取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情况汇报,领导联席会议办公室的工作;指导各级厂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加强协同协作、凝聚工作合力、发挥职能作用。

8.完成省委、省政府和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联席会议办公室组成及其工作职责

(一)联席会议办公室组成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总工会。办公室由主任和成员组成,主任由省总工会分管领导同志兼任,成员由省委组织部组织三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企业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商务厅外国投资管理处、省国资委群众工作处、省工商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处、省总工会基层工作部、省工商联维权处负责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单位提出,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确定。

(二)联席会议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

联席会议办公室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在联席会议的领导下,根据联席会议确定的工作安排和部署,做好组织实施、联系协调、舆论宣传等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贯彻落实联席会议或者各成员单位联合制定出台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制度规范、工作规划等重要文件,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提出工作计划(要点)。

2.了解掌握、梳理总结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创新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思路、对策和建议,并适时向联席会议报告。

3.组织实施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政策宣传、调研检查、主题活动、通报表扬等重点工作,做好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会议会务组织工作。

4.负责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有关文件、资料的草拟、下发、整理、归档和保存工作,做好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信息动态的征集、编辑、报送、宣传等工作,配合做好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的管理工作。5.做好省级职工代表培训师资库的组建、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职工代表师资培训,推进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6.完成联席会议和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一)省委组织部

1.指导和推动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企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在企业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为推行和落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提供组织保证。

2.健全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完善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人员制度,将国有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及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人员的结果,纳入其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内容,并作为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3.负责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纳入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引导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增强民主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思想理念。

(二)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1.引导和指导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认真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精神,引导企业管理者重视和支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

2.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完善其他厂务公开形式,培育企业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典型,以点带面推动企业整体工作水平提高。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1.指导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督促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和工资等专项集体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制定实施企业改制职工安置办法、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以及制定工资分配、劳动定额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等方面实行厂务公开。

2.加强劳动关系领域法治建设,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大劳动监察力度,推动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纳入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依法加强对劳务派遣的监管,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提升劳动用工管理水平,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3.加强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完善三方机制职能,健全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与集体协商工作有效衔接、共同推进。

4.指导和推动事业单位健全完善职代会制度,发挥职代会在事业单位事务公开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事业单位把事务公开民主管理与建立健全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督促事业单位将改革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等提交职代会审议,把内部事务公开与社会事务公开相结合,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之间构建和谐的人事关系。

(四)商务厅

1.引导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建立健全适合企业实际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宣传引导、构建劳资两利、合作共赢、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2.协同有关部门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本系统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实施责任追究;及时反映本系统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动态,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升本系统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五)省国资委

1.指导和督促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巩固和规范国有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并将国有企业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情况,作为监督管理国有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2.指导和监督国有企业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坚持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大决策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坚持把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情况、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及执行情况、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实行厂务公开情况等,作为职代会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民主评议结果作为奖惩、任免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依据。

3.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监督企业严格履行职代会等民主程序。

4.指导和督促设有董事会、监事会的国有公司制企业建立健全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由职代会选举产生、向职代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职代会评议监督等制度。

5.加强对国有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监督工作,对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严重损害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违反廉政纪律的责任人员实行责任追究。

(六)省工商局 1.配合有关部门,引导和督促企业建立职代会、厂务公开、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制度,推动将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情况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引导和督促非公有制企业将规章制度的制定、经济性裁员、辞退和处分职工情况、劳动安全卫生情况、集体合同和工资等专项集体合同的签订、履行情况以及涉及职工合法权益的其他事项及时公开。

(七)省总工会

1.指导各级工会组织,贯彻落实•企业民主管理规定‣•四川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政策法规,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并指导和推动企事业单位工会切实承担好职代会工作机构的职责任务。

2.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面向职工特别是职工代表,深入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培训,增强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

3.大力推行区域(行业)职代会、集体协商制度建设,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巩固和提升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率和覆盖面。

4.探索建立完善职工民主管理委员会、民主议事会、民主协商会、劳资恳谈会以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特邀督查员、研究员等补充形式,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创新。

5.加强舆论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政策宣传、调研检查、主题活动、通报表扬等方面工作。

6.指导各级工会履行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监督职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对应实行而不实行厂务公开制度或者公开中存在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现象的单位和有关人员,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和责任追究建议。

7.做好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联系各成员单位,协调处理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有关事宜。

(八)省工商联

1.指导各级工商联组织,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法规和政策,增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支持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加强人文关怀,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健全完善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把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常态化工作,不断提升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用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能力。

2.指导各级各类行业商(协)会组织,引导其会员单位主动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3.建立和落实激励制约机制,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和集体协商制度情况作为工商联评先推优、推荐政治安排的必要条件。

四、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的工作制度

(一)会议制度

1.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次,会议由联席会议召集人主持。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全国厂务公开协调小组关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精神,总结工作情况,分析形势任务,研究解决问题,作出工作部署和提出工作要求。每次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内容由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讨论后提出,经联席会议成员同意后,报联席会议召集人确定。

2.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由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主持或者委托办公室其他成员主持。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总结和通报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各自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协调会商、推进落实有关工作计划和工作安排;讨论研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的有关事项。每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确定。

(二)调研检查制度

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提出全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检查的工作方案,调研检查活动一般按照各市(州)、省产业(局)、企业集团(公司)自检、各市(州)各单位互检、联席会议组成若干调研检查组开展抽检的程序和方式进行。联席会议调研检查组由联席会议成员或者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带队,成员从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能处(室)抽调,一般为3至5人。各调研检查组要对调研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调研检查情况报告。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做好调研检查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汇总整理调研检查相关资料,形成调研检查情况总报告。

(三)命名表扬制度

1.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深入推进全省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创先争优“千百工程”的基础上,制定命名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的工作方案,完善评选推荐条件、标准和程序,坚持和推行“两测评两审核三公示”的评选推荐工作原则,组织各级厂务公开领导协调机构广泛开展评选推荐工作,大力选树培育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包括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省级职工民主管理示范班组等类别。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先进单位一般应具备市(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市(州)级以上命名表扬的基础荣誉,对近年来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运作和创新增效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单位也可以择优推荐。

3.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拟命名对象由联席会议审议确定,或者由联席会议办公室会议讨论,并征求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同意后确定。

(四)通报制度

建立健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情况通报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每通报各市(州)企事业单位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情况,促进各地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建制扩面工作。

(五)发文制度

1.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合下发文件,应事先征求意见同意后,再由各成员单位会签后下发。

2.联席会议下发文件,应当在分别征求联席会议成员意见后,由联席会议召集人签发。

3.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文件,应在征求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意见后,由办公室主任签发。

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篇5

2015年1月9日

四川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省省级、市(州)级、县(市、区)级政府性债务的举借、使用、偿还、监督等相关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政府性债务包括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

(一)政府债务指各级政府为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具体包括: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形成的债务;符合国家规定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形成,需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

(二)或有债务指存量债务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和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以及国务院批准锁定存量后新发生的政府依法担保债务。

第四条 政府性债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量力而行、风险可控。政府债务规模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相适应,对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坚决防止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政府性债务实行分级管理,全省各级人民政府是政府性债务的管理责任主体。财政部门是政府性债务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三)程序规范、强化约束。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履行债务举借程序。实施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严格限定债务资金用途。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应急处置、考核问责机制。

(四)明确责任、依法偿债。坚持“谁举债、谁偿还”,落实偿债责任,明确偿债来源,按时还本付息,不得单方面改变债权债务关系,不得转嫁债务或逃废债务。省级不承担市、县级政府债务的偿还责任。

第五条 建立全省政府性债务管理协调机制。

(一)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推进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建设,审定债务举借方案,研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实施债务管理考核。

(二)财政部门负责制定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政府债务规模控制、预算管理、债券发行、风险预警、统计分析、信息公开等相关工作。

(三)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政府投资计划管理和项目审批,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控制债务高风险地区新开工项目。

(四)金融监管部门负责对金融机构向政府及其部门(单位)的融资行为实施监管,制止金融机构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发现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应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金融监管部门。

(五)审计部门负责实施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监督,促进完善债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部门(单位)负责本部门(单位)债务管理工作。

第二章 债务举借

第六条 全省政府债务由省政府统一举借。市(州)、县(市、区)(以下简称“市、县”)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由省政府代为举借,通过转贷方式安排市、县。

第七条 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举借。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

第八条 举借政府债务应当确定偿债资金来源,制定债务偿还计划。

第九条 举借政府债务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一般债务,通过发行一般债券融资;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举借专项债务,通过发行专项债券融资。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得通过其他任何方式举借政府债务。

第十条 全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由财政厅按照财政部相关规定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政府债务规模实行限额管理,债务限额主要根据政府债务风险和财力状况确定。

(一)债务高风险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原则上不得新增债务余额,应当采取措施逐步降低风险。债务规模下降到限额之前,按照“增减挂钩”原则,经规定程序审核后准予在当年偿还债务额度内适度举借债务。

(二)债务风险相对较低地区,应当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和增长速度。一般债务规模增长应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增长相协调;专项债务规模增长应与对应的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增长相协调。

第十二条 分级核定政府债务限额和举债规模。

(一)省政府在国务院批准限额内合理确定全省举债规模,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债务规模,统筹全省政府债务举借,核定省级和市、县债务规模。

(二)市、县政府在省政府核定限额内合理确定本地区举债规模,按规定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第十三条 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举借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属于政府债务的纳入规模限额管理。

第十四条 政府新发生或有债务,应当严格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范围内,并根据担保合同承担相关责任。政府部门(单位)担保事项应事先由本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经同级政府同意。

第十五条 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政府对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按约定规则依法承担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不承担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偿债责任。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等债权人应当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不得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不得要求地方政府违法违规提供担保,违法违规提供融资应自行承担损失。金融机构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应当符合监管规定。

第三章 预算管理

第十七条 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债务预算收入包括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等;政府债务预算支出包括项目支出、还本支出、付息支出、转贷支出等。

第十八条 政府债务收支实行分级预算管理。省、市、县三级政府将债务收支纳入本级预算管理。

第十九条 政府债务收支预算实行分层编制。按照管理隶属关系分别核定单位债务收支、部门债务收支和政府债务收支,分层编入单位预算、部门预算和政府预算。

第二十条 终了,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政府债务收支编入政府财政决算草案,按照规定程序由本级政府审定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

第二十一条 或有债务纳入预算监管范围,以预算报表备注或附表方式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对依法应由政府承担偿债责任的或有债务,偿债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第二十二条 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原有债权债务关系不变,不得转嫁偿债责任。

第二十三条 根据债务规模和风险状况,分级建立政府偿债准备金。偿债准备金通过本级预算安排,主要用于到期政府债务偿还、或有债务垫付以及债务人最终无法偿还的债务清偿。财政厅对市、县偿债准备金设立和筹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偿债准备金的设立和计提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资金使用

第二十四条 政府债务资金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公益性资本支出主要包括:市政设施、垃圾处理、公共交通、公共卫生、文化体育、教育科研、环境整治、水利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

第二十五条 政府债务资金全额纳入国库,实行专账管理。对中央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形成的政府债务,应当予以单独核算。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政府债务支出预算,及时足额拨付债务资金。债务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改变资金用途。债务单位应当定期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政府债务项目财务报告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二十七条 使用政府债务资金的公益性项目应按照项目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强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绩效。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强化政府债务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和绩效评价。

第五章 债务偿还

第二十九条 分类落实偿债资金。

(一)政府债务偿还。对没有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项目举借的一般债务,主要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支出偿还;对有一定收益、计划偿债来源依靠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能够实现风险内部化的专项债务,通过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

(二)或有债务偿还。按照协议约定,由债务人落实偿债资金;按规定认定确需政府负责偿还的债务,依法履行法定程序后,偿债资金比照前款规定纳入预算管理。

第三十条 政府债务偿债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偿债资金;

(二)经批准动用的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三)经批准动用的偿债准备金;

(四)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债务项目收益和债务单位事业收入、经营收入、资产出让收入等。

第三十一条 使用政府债务资金的单位无法按照原定偿债计划安排偿债资金,由财政安排偿债准备金或其他资金先行垫付偿还,债务单位应制定还款计划并及时归垫财政资金。债务单位如不能按计划归垫,财政部门可通过预算扣减等方式予以追偿。对未按时偿还到期债务、未及时归垫财政垫付资金的单位,不得新增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资金。

第三十二条 分类处置存量债务。

(一)企事业单位债务。由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自身运营收入还本付息的存量债务,不纳入政府债务范围,应当继续由企事业单位自身运营收入安排偿还;对单位自身运营收入不足以偿还的存量债务,可以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加强经营管理等多种措施,提高项目盈利水平,增强偿债能力。

(二)或有债务。对确需地方政府履行担保或救助责任的存量或有债务,如债务单位无法履行偿还责任,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履行协议约定,并将偿债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三)政府债务。对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切实履行偿债责任,必要时可以处置政府资产偿还债务。

第三十三条 对经国务院批准纳入政府债务管理的存量债务,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报批程序后,可申请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偿还(置换)债务,降低利息负担,优化期限结构,缓释偿债风险。

第六章 风险防控

第三十四条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完善防范化解措施,有效控制政府债务风险。

第三十五条 省政府根据市、县债务总量、债务结构、综合财力等相关因素,测算债务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债务风险指标,评估市、县债务风险状况。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市、县政府债务限额的主要依据,定期向市、县政府进行通报预警。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根据到期偿债规模、偿债资金来源、资产负债水平等指标评估本级债务单位风险情况,及时实施风险提示。

第三十六条 防范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债务风险向政府转移。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债务严格限定由自身运营收入偿还,不得新增政府债务。建立事业单位和融资平台公司的偿债保障、风险防控机制,举债规模不得超过自身偿债能力。

第三十七条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出现偿债危机时须及时上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按照预案设置启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措施和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章 监督问责

第三十八条 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政府性债务统计监控、考核评价、信息公开、考核问责等工作。

第三十九条 健全政府性债务统计制度。债务信息作为债务风险预警、规模控制、考核评价的基本依据,债务单位、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一)债务单位应当及时将债务举借、偿还、使用等相关信息逐笔录入全省政府性债务信息系统。中央出台重大政策措施形成的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应当单独统计、单独管理。

(二)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汇总本部门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情况并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统计报告。

(三)财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本地区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情况,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报送统计报告。

第四十条 建立完善政府债务考核机制。上级人民政府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纳入对下级人民政府的绩效考核范围。财政部门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纳入市、县财政运行绩效考核范围。

第四十一条 加强政府性债务审计监督,将政府性债务的举借、管理、使用、偿还和风险管控情况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审计结果作为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四十二条 完善政府性债务报告制度,定期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情况。加快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状况。

第四十三条 建立政府性债务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债务和或有债务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十四条 健全对违法违规举借和使用政府债务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责令改正,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一)政府债务不纳入预算管理;

(二)超过债务限额举债;

(三)不按规定方式举借政府债务;

(四)违法对单位和个人举借债务提供担保;

(五)挪用债务资金或改变资金用途;

(六)不公开或提供虚假政府债务信息。

对恶意转嫁或逃废债务,强制金融机构提供政府性融资,以及其他违反政府债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处分。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第四十五条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存量债务明确为2014年12月31日前未予清偿完毕的债务。

四川省众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篇6

众诚字[2012] 9号

关于公司管理岗位竞评上岗方案相关规定的通知

公司各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用人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职工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和发挥公司用人的最大效益。对公司所有管理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方案如下:

一、岗位竞争的目的1、调整组织机构队伍,实现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2、强化竞聘上岗、岗位动态管理机制,体现优胜劣汰法则。

二、岗位竞争的范围

1、营销一线管理岗位,范围:各网点销售经理、主管。

2、服务一线管理岗位,范围:各服务中心前台主管、库房主管、车间主管、服务经理。

3、独立部门管理岗位,范围:市场部经理、市场部主管、行政部

主任、客户关系部经理、经营管理室主管、财务部经理、结算室

主管。

三、竞争人员的范围

全体在职人员

四、岗位竞聘的条件

1、原则性强,处事公道、作风正派,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概念。

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工作热情高。

3、具有岗位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政策理论水平。

4、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五、竞争上岗的程序和方法

(一)公开报名

凡符合竞争上岗条件的员工均可报名。报名者必须写好自荐信。简述本人的工作经历及本人竞争该职位的优势和条件。每人仅限报考一个职位,经资格审查合格后,只参加该职位的竞岗。(自荐信递交时间待定)

(二)资格审查

由公司领导依据竞争上岗的资格、条件,负责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

(三)竞职演讲

召开竞职演讲会,介绍自己的工作简历、竞争优势、工作实绩和对争岗位工作的设想。并就公司领导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答辩。演讲者在演讲前应向行政部递交一份关于竞争岗位工作的设想(限1500字)。(竞职演讲会时间待定)

(四)讨论决定

公司领导根据竞聘者的综合情况,结合具体职位要求,做出任用决定。

(五)公示

经公司领导批准同意的拟任人选,公示。

(六)任用

通过竞争上岗的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任期一年。

六、竞争的原则

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依据自愿申请、组织批准的原则。

特此通知

四川省众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

四川省政府文件 篇7

一、峨边县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自从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提出了“Public Goods”一词, 随即被人们广泛使用, 国内将此译为“公共产品”。按照保罗·萨缪尔森的定义:公共产品是指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 都能使社会每一个成员获益的产品;同时, 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 都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因此, 一般把公共设施建设等视为公共产品。问题在于这种非营利性或公益性的产品由谁来提供和负担, 在我国现阶段, 其主要只能由各级政府来承担。近年来, 我国政府职能正发生着重大转变, 也即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为中心, 峨边县政府也是如此, 但却面临着较大困难。2009年,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全年用于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 其中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投入1.5528亿元, 完成计划1.2亿元的129.4%, 占总投资的9.59%。为解决资金缺口, 峨边县政府加大基础设施融资力度, 组建交通融资公司, 投入0.9464亿元, 建设县际、县通乡公路83.7公里, 占总投资的5.84%;建成通村公路162公里, 完成通村公路投资0.36亿元, 占总投资的2.22%。同时, 加快重点建设, 启动峨轸路、峨沐路、峨马路等七条公路的建设;加快建设峨边火车站、黑竹沟景区客运站以及大渡河二桥的建设;建成农村客运站3个、客运招呼站26个、码头1个, 安装道路波型护栏16.786公里。

在通信事业方面, 峨边全县建立了15个电信业务专营店, 完善了政企、域区、农村3个自有渠道, 形成了以电信E家和商务领航为统领的固定通信网络。截止2009年年底, 移动通信全县共建营业网点21家, 乡镇100%覆盖;村级便民店64家, 覆盖50%, 全面加强了手机通讯事业的发展。同时, 全县大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 全县2009年新增用户200户;加强广播站的建设和维护, 完成1个乡镇广播站和7个村广播室的标准化建设。

在医疗方面, 2009年, 全县县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3000万元, 主要用于县医院整体迁建工程, 乡村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000余万元, 村医疗卫生室总投资380万元, 总共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3个, 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1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保健院1个、诊所和医务室10个、卫生监督所1个。现全县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为20.02个, 全县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35.61人, 农村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为6.62人。在新农合医疗实施过程中, 全县101165人参保, 参保率达到85.9%, 人均报销医疗费达到153元。在农村, 实行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项目, 对770人进行了33.8万元的补助;同时, 妇女病普查人数达到16438人, 完成对3.09万名儿童免疫接种任务。

在义务教育方面, 2009年, 全县在教育设施上完成总投资1600万元, 约占全年固定资产总投资的1%。全县小学合并为69所, 在校学生11947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全县普通中学14所, 在校学生8116人。全县教师队伍中, 小学专任教师872人, 中学专任教师528人。同时, 全县还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学杂费人数19485人, 共计免除877万元;免费为全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9485人提供教科书, 免费金额185万元。设立寄宿制学校18所, 寄宿制学生5149人, 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共计337万元。

在社会保障方面, 峨边县统筹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9000人, 达到11.43%。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165元提高到200元, 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800元提升到900元, 新建养老院4所, 新增床位228张, 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4%。实施住房保障, 启动川南棚户区一期住房改造330户;修建廉租房70套, 发放240户廉租房住房补贴23万元, 完成农村特困群众危房减灾安居工程70户, 实施少数民族贫困户住房解困200户。

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 全县大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建设, 着力构建政务公开长效机制, 切实加强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政务服务中心、“阳光政务”和档案资料查询五大载体建设。全县深化机关行政效能建设, 减少行政审批项目15项, 超时默认44项, 并联审批11项。全县强化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全面推行“两集中、两到位”, 2009年, 全县全年办结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15606件。针对2008年“5·12”灾后重建, 加固维修165户城镇住房, 兑现补助资金77.5万元;完成4219户农房重建验收, 兑现补助金7959.8万元。对当年“6·28”特大洪涝灾害, 全县投入200余万元, 当日恢复供电, 三日恢复供水设施;投入1163万元, 抢修省道306线和县道149线道路980米, 修复新林路、峨沙路、毛杨路等道路60公里;投入500万元, 全面恢复爱心桥、滨河路护栏、排水排污管道等市政设施, 推进中学坝、体育馆受损提防重建。

二、峨边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1.自然环境障碍

峨边县地处攀西高原的临界地带, 地形多以山地为主, 且彼此间海拔差距大, 平地较少, 山地间的岩层坚硬, 不宜开凿。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存在投入成本高、资源消耗大、施工困难多等问题, 特别是道路修建和光纤、电缆架设。同时, 地处亚热带雨林地带的峨边, 夏天雨水较多, 山地间落差大, 表面岩层松动等, 容易形成洪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阻挠和破坏公共产品设施, 且峨边县幅员广阔, 但人口稀少分散, 道路多在山地之间回旋, 路面较窄, 公共产品提供成本高, 公共服务提供难度大。

2.资金矛盾突出

峨边县虽属少数民族自治县, 拥有比一些其他县域较多的上一级的财政支持, 但公共产品的投入仍显不足。从调研数据看, 全县公共产品投入数额所占当地财政比例不高。笔者认为, 峨边县基本上代表了西部欠发达县域地区的普遍情况, 由于贫穷, 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 只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 在公共产品的建设中, 因资金的短缺而导致公共产品的建设不到位, 建设质量达不到要求, 一些工程可能根本无法开工。如峨边县“五保户”服务、基层医疗服务等缺口较大;乡村小学教师普遍专业水平不足、乡级通村公路质量水平低等问题也普遍存在。同时, 资金的短缺也将导致其他公共服务方面质量下降。此外, 作为最基层的乡镇级政府, 没有资金收入来源, 其支出完全靠上级的拨付, 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3.公共产品供应失衡

峨边县公共产品的供应不管是在各项公共产品之间, 还是就单项公共产品内部的城乡供应之间, 都存在着供应的不平衡问题。就各项公共产品之间, 峨边县公共产品供应关系存在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 其他公共产品的供应得不到满足, 造成其他公共产品的供给看似能满足其基本要求, 但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各项公共产品内部供应之间, 大部分都集中在县城, 农村中所占比例甚少, 尤其是医疗和教育方面。由此就出现了农村中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城里的比例相差甚远, 造成农村较富裕人口能到县城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难以平衡。

4.公共产品供应模式欠灵活

峨边县公共产品一般按照上级指示供给, 但上级往往“一刀切”, 所有乡镇“一碗水端平”, 专款专用, 没有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致使地方公共产品的供应被动, 地方基层政府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导致基层政府按照上级要求修建相配套的公共产品设施, 但这些公共产品不能被充分的利用, 产生供给浪费。如峨边县宜平乡司法所单独建在乡政府院内, 但调解员有办公室, 就地调解, 使司法所空置;在乡村学校, 特别是不发达山区乡一级中学学生不足, 学校“空城化”问题较严重。基层政府各自为政, 组织本区域的公共产品供给, 并没有将公共产品设施充分利用。同时, 由于乡级政府的待遇较差, 新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 从而导致这些公共产品服务管理上成为问题。

5.公共产品供应组织管理不足

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时, 缺乏组织相应的专业人员配套。譬如, 就峨边县宜坪乡而言, 在卫生人员的配置上, 基本为不脱产的医生, 无专职行政管理人员;教室修建好无人使用, 教师基本实行半农化的工作制, 在上课的同时还得耕种, 大大降低教师的专业性。同时, 学校无足够的学生, 一方面是由于好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外面好的学校就读, 另一方面则是当地个别村民有传统思想, 重男轻女, 在教育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县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几点法律思考

第一, 自古以来, “郡县治, 天下安”已是人们共识的道理。县域改革, 实则已成为下一步我国改革的关键点。近年来, 县域社会冲突严重, 基层矛盾突出。2008年至2009年, 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地相继发生群体性事件。贵州省在总结瓮安事件教训时, 指出深层次的原因就包括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征地拆迁等问题, 这其中则包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到位的矛盾。因此, 提高各级政府, 特别是县级及以下政府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实属首要。要实行政府理念的转变, 将其重心从经济建设转变到公共服务中来, 实现“权为民所赋”的内涵, 其核心是树立法治意识。

第二,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建成,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治国方略, 但“徒法不能自行”, 需各有关部门依法办事。对于县级政府来说, 依法行政是解决社会矛盾、体现社会公平的关键。“风, 起于青萍之末”, 由于改革尚在进行之中, 贫富差距增大, 就业压力依然, 解决民生问题迫在眉睫。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尚需完善, 特别是要加强和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果说政府重心在经济建设上主要依托和关注大、中城市的话, 那么职能转向保障民生上应该主要依托和关注县级城镇及农村。从峨边县的现状可以看出, 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上, 与大中城市相比, 差距不小, 尽管原因较复杂, 但从依法行政的高度来看,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执法主体和大中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一些差距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 我国发展的目的是追求社会公平, 但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社会分工的存在, 完全的平均主义思想在市场经济中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限于经济发展阶段, 广大民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政府提供所需之不足的问题已成为突出矛盾, 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譬如, 提高工资, 就会使企业成本增加, 其商品在社会竞争中则处于不利地位, 有可能会破产倒闭, 这又和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就业形成矛盾。又如, 图书馆和文化设施等公共产品的利用率往往需要在人口密集的地方, 但广大农村则地域辽阔、人口分散, 易造成浪费, 因而绝对的平均主义和不顾客观要求皆是有害的。解决此类矛盾, 只能依照法律法规, 而法律法规则要依据“保基础、广覆盖”的原则来制定。只有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 才能防止一届领导一套办法的“拍脑袋”传统作法, 才不会由于政策朝令夕改而造成社会矛盾。

第四, 要加强基层政府的执法能力, 关键是要有人才。通过对峨边县及下属宜坪乡的调研, 笔者发现乡一级政府的管理人才是不足的, 这种情况下公共服务是难以到位的。要从法律上形成机制, 提供相应的政治、生活条件, 鼓励优秀的大学生到乡镇政府工作, 形成制度和潮流, 使公共服务普遍到位, 使政府职能转变加快, 把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落实到基层。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 关键在于“县政改革”, 重心在完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要点在于法治。只有这样, 我国和谐社会的目标方能够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四川省人才供需组合预测 篇8

[摘要] 本文根据四川省21世纪前20年的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目标,采用多种模型对四川省2010年以及2020年的人才需求总量和需求层次进行组合预测。根据四川省历年来人才培养状况及各种层次人才留在四川的比率推测出未来20年内四川省人才供给总量和层次供给量,从而发现人才供需缺口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才 组合预测 权重 供需缺口

人才预测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与社会、经济、科技、人口、劳动力、教育的发展,以及与改革开放的需要密切相关。本文旨在通过对四川省未来人才需求的预测,为四川省制定人才规划、分析人才状况、调整人才结构、引导人才流向、完善人才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人才总量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人才结构能够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以防止结构性的人才供给不足或供给过剩。人才预测是建立在这几方面规划的基础上的综合性预测工作。本文人才的统计口径为具有中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统计范围涵盖了四川省范围内的所有地区、所有行业。

一、人才总量预测

1.数据来源,在本文中所使用到的数据资料分别取自四川省统计年鉴、四川省1990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四川省人才统计等。

2.预测模型说明,影响人才需求量及结构的因素有很多,因此我们首先用单因素模型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采用组合预测的进行预测。

将1990年~2000年的具体数据带入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个模型的系数,结果通过统计检验:

(1)人才需求总量和从业人员数以及GDP之间的关系:

(2)人才需求总量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Y=342.57-0.059X1+0.042X2(1)

(3)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与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以及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

Y=0.78.308-185.681X (2)

Y=-4.288+0.000386X1-0.06238X2+0.348X3(3)

(4)人均受教育程度(本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

Y=-15.6683+12.3395InX (4)

虽然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才数没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但是从经济发展对人均受教育年限的要求可以推算出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与从业人员总数相乘即可得到中專或大专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数也即人才需求量。

3.根据四川省“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到2010年基本达到当年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较大进展,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由2005年的20.2∶41.6∶38.2,2010年调整为15∶45∶40,2020年调整为10∶50∶40。根据发展目标,我们将规划进行调整,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从业人员结构调整的目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2010年为50∶19∶31,2020年为40∶20∶40。

4.根据调整后的规划目标,我们用四种模型分别预测出2010年、2020年的人才需求总量如表2所示:

5.由上面的结论可以看出,不同模型预测出的结果各不相同,甚至有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综合各种结果,进行组合优化。本文采用拟合优度法对各种预测模型赋以权重,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Sei—— 第i个预测模型的标准误差;n——预测模型的个数。

当各种预测结果比较分散,该模型能予以预测标准误差最小的模型以最大的权重,使预测结果保证拟合优度。

在本文中,n=4,i=1,2,3,4。四个模型的标准误差分别为:Se1=9.3739,Se2=8.9285,Se3=0.1229,Se4=0.1059。分别计算权重得:

εi=0.1647,ε2=0.1727,ε2=0.3311.ε4=0.3314

根据权重加总得出2010年、2020年人才的需求总量分别为: 501.39万人、915.20万人。再由模型(4)所推出的人才学历结构按照组合预测的结果进行调整即可得出各种学历的人才需求量,如表3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总量上来讲,四川省人才需求量2000年到2005年的平均增长率为5.7%,2005年~201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7.8%,2010年~2020年的平均增长率为6.2%。经济的增长对人才的增长需求越来越显著,而在2010年~2020年的速度有所减缓,这与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是密切相关的(据估计我国的人口将在2010年左右达到峰值)。从人才的层次分布看,较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研究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专科生和中专生的比例则越来越低。从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来看,研究生和本科的都高达10%以上,专科和中专的则只有5%左右。

二、人才供给的预测

根据四川省历年各级学校在校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招生人数,以及各个层次人才留在四川的比率(研究生为0.7,普通本科生为0.5,成人本科为0.9,普通专科为0.8,成人专科为0.95,职业中专为1)大致可以推算出到2010年、2020年四川省各个层次的人才可以达到的数量(已经去除掉退休人数),如表4所示:

从学历层次看,以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人才供给量增长的最快,这与近年来各高等院校的扩招政策是分不开的。专科层次的人才增长速度在未来六年内仍以增加的速度增长,但到2010年后开始下降,中专生的增长速度则在一直降低。从总量来看,在2000年到2020年间,人才供给量都是以递增的速度在增长。从结构上看,中专和大专层次的人才仍占人才总量的绝大多数,分别达到四十多个百分点。

三、人才供需缺口分析

根据四川省人才的供需预测结果,可以得到四川省2010年、2020年的人才缺口数据以及层次分布,如表5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就总量来讲,四川省2005年的人才供给是基本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但2010年、2020年的人才供给量已经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并且缺口越来越大。从层次来看:除了专科生外,研究生、本科以及中专层次人才供需的缺口与2005年相比有增无减。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2020年,尤其是较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如研究生、本科的供需缺口较大,除了因为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外,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失也是使这一缺口日渐加大的重要原因。

四、人才积累的政策建议

通过对四川省人才供需的分析,笔者对四川省未来人才积累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由专科的供大于求和本科的供不应求来看,各大高校应该拓宽专升本的渠道,鼓励专科毕业生进修本科;也可通过继续教育来提升人才层次实现专科和本科人才的供需平衡。

2.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扩大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招生量,充实高层次的人才需求。

3.政府应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用人机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吸引、激励留学人员和科学家到四川省创业、工作、讲学,通过各种形式增加高层次的人才数量。

4.人才流失将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从层次结构上看,四川省人才流失以高学历为主,尤其是研究生和本科生。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该切实改善高层次人才的生活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并为他们营造一个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牛冲槐:山西省第二、第三产业人才供求情况预测与产业结构调整[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3(6):682~686

[2]王洪瑞:河南省化工专门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J].预测1994(6):36~39

[3]杨学坤:组合预测法分析绿色纺织品的市场销量[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03(6):23~28

[4]安格森·麦迪逊: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80~1992[M].1996

[5]张中伟:2006省政府报告[N].四川日报2006年1月15日

上一篇:装饰设计个人简介下一篇:初中体育教师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