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团结的味道

2024-06-17

初二作文:团结的味道(精选11篇)

初二作文:团结的味道 篇1

就在今天,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有一个组的最高分多达五十几分,而他们的小组平均分却只有涔涔二十几分。这是怎么回事呢?先别着急,来看看我们组的分数。我们组的最高分是四十几分,但平均分却高到三十几分。两组一对比,就发现差距了。

那一个组的最高分和平均分相差甚远;而我们组的最高分只和平均分相差几分。这关系到一个问题——团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你的小组成员的分数和那个最高分不相上下的话,小组的平均分就不会很低。是不是说小组的其他成员就不努力而拖后腿呢?不,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在一些方面帮助小组的其他成员,那么其他成员的分数就上来了。那要是你只是关注到自己的分数,而不去关注其他成员,那其他人没有你这么厉害,分数自然就上不去了。所以就造成了最高分和平均分的差距。

说了其他组的,再来说说我们组的成员。在这里,我作为一个组长,我非常的感动。因为我们组的成员的分数都没有我的分数那么高。因此,他们经常跟我说:“组长,你的分数好高啊!有一天我要超过你。”他们并没有因为分数暂时比我低就气馁。因为有时我们组没有被选上优秀小组。因此,他们经常跟我说:“组长,没关系。这次没得。下次,下次我们会努力的。我们会成功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暂时的落选而伤心难过。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后,一次次的努力,一次次的拼搏。他们不是一个人在努力,他们是互相互助,团结在一起,进步在一起,成长在一起,成功在一起。所以,当每一次评选的时候,我们的平均分总是那么高。尽管最高分不足入眼。所以,我感动了,深深地感动了。虽然他们不是那么的优秀,可是他们团结在一起的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

初二作文:团结的味道 篇2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绝没在虚空之中, 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生活充实, 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造成今天中学生写作时愁眉苦脸, “假冒伪劣”作文出现的实质是学生的“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关系”。要上作文课了, 教师根据教材训练的重点, 给学生命题, 这当中大多数教师凭经验给学生讲一下写前指导与写作要求, 然后就是学生“闭门造车”, “假冒伪劣”的作文出现了。如何克服这一现象, 使学生愉快作文, 而且写出“真善美”的文章, 我的做法——把作文课上成活动课。

1、与社会、家庭、大自然接触。有无素材是写作的关键, 是作文的基础。针对此, 我打破课堂作文模式, 让作文走出课堂。例如训练写景状物的作文, 我就带学生到小河边、花园里、田野上、雪地里……让学生看一看, 画一画, 说一说, 评一评, 然后找个属于自己的写作小天地, 写一写。学生的情趣高了, 言为心声了, 也就“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其乐无穷。写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 我要求学生多有意观察生活、接近生活。

2、多读书, 多积累。张志公先生在谈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时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抓紧两个方面, 一是基本功方面, 一是‘功夫在诗外’所说的那种诗外的功夫。”多读书, 多积累恰是“功夫在诗外”, 俗话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正体现了多读的重要性。多让学生读一些好文章, 把优美的字句篇章摘录在自己的“文学集锦本”上, 作一点点评, 发一点感慨。余暇多翻阅, 多欣赏, 日久天长, 融会贯通, 学生自身的材料库就丰富了, 就能制成“美好的器物了”。

二.把作文课上成朗读、讲演、论辩形式的比赛课

朱光潜先生说:“读有读的道理, 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 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语感, 物理学中有“共振现象”, 读者与文章之间也要产生感情的共鸣。而我们现在的中学生不会读书, 我给学生读书时起了个雅号——唱书, 没有抑扬顿挫、喜怒哀乐, 像没有感情的木偶一样。所以, 朗读是作文教学重要的一环, 它有助于学生体验语言的感染力, 好文章的实质所在, 找出自己写作的差距, 然后, 循序渐进, 直至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

通过阅读、积累、朗读等环节的训练, 学生的材料库建成了, 颇有“满腹经纶”之感, 想一吐为快。这时可利用讲演、辩论的形式进行有目的的作文训练, 训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创造思维、语言的规范、连贯、得体等方面, 然后进行评议或者辩论。这样既使作文课上活了, 训练了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知识点, 又把学生储存的知识通过联想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三.把作文课上成书法编报课

作文的好坏重在内容, 但也不可轻视它的外表——书写, 它直接影响作文的可读性。应试教育重视作文的书写和卷面的整洁, 素质教育更是如此。练就一手漂亮的小字, 是一种幸福, 关系到人的一生的实用。所以把作文课上成书法课是必要的。作文课, 有时候我发给学生一张字帖临摹, 有时让学生几人结合起来, 办一份书法小报, 既训练了作文, 尤其是誊写作文对书写要求严格。作文批改时, 把书法列为头条, 凡字写得不工整、暂时不认真取消作文评改的机会。这样, 使学生的书写质量不断提高, 又培养了学生干任何事情都认真严谨的好习惯。

四.把作文课上成鉴赏课

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犹如采矿, 你不动手, 自然一无所获, 只要你动手去采, 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赞美的兴趣, 并将扩大你的眼光, 充实你的经验, 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远的方面发展。”中学生鉴赏水平还比较低, 但只要能发现一点“晶莹的宝石”就值得骄傲了, 日积月累, 循序渐进, 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尝尝作文的味道 篇3

第一关:触摸也科学

路路通和童路路跟着大鼻子教授继续在博物馆里参观。

前面的展品是一盆仙人球,说明牌上写着:“这是人造标本,请触摸,不要害怕。”

但是,童路路看到那些长长的尖尖的像毛毛虫身体一样的刺刺,叫了起来:“哎哟!我怕!”

路路通却说:“你怕,我来!”。

他轻轻地用手指触摸着这些仙人球表面的小刺刺,一边描绘道:“尽管仙人球表面的刺很尖,很硬,但是如果小心地接触它们,手指并不会被扎痛。”

路路通话音刚落,就在自己的口袋里摸到了新得到的巧克力糖!他把糖拿出来,又要分给大鼻子教授和童路路吃。

童路路说:“谢谢你,我,袋里的两颗还没有来得及吃呢。”说着,摸了摸自己的口袋,但是奇怪了,她口袋里的糖不见了!

大鼻子教授说:“刚才你害怕,不敢摸仙人球,所以博物馆收回给你的巧克力糖啦!孩子们记住了,如果你要知道那样东西的确切性质,就应该用手去触摸它们。”

路路通和童路路连连点头。

正在这个时候,大鼻子教授的手机喷出了“芬达”。大鼻子教授尝了尝“芬达”说道:“啊哈!芬达芬达,有事传达。我得到办公室去一下,有信息要传给我。你们就在休息室等等我吧!”

路路通在休息室闲得无聊,看到了休息室的电灯开关,又想到了大鼻子教授的话,于是他将电灯开关的罩壳打开,想摸摸电的感觉。

童路路连忙阻止:“不行,不行!电很危险,摸不得!”

这时童路路发现大鼻子李教授的休息室的桌子上有一架顶刮刮的照相机!童路路看着它那蓝蓝的镜头,说道:“这可是正宗的高级光学仪器!能不能摸一摸?”

路路通说道:“你摸,你摸!这不是电,没有危险。”

童路路一边摸一边感受着这滑爽而阴冷的镜片。

哭然,童路路发现,在镜头上留下了自己的手指印!路路通连忙抢过照相机,吐了点唾沫在镜头上,用手指狠狠擦拭起来……

这时大鼻子教授走了进来,看到他们在触摸照相机镜头,急得大叫起来:“哎哟!我的老天爷啊!我的小捣蛋啊!我的糊涂虫啊!你们疯了吗?!”

路路通和童路路却理直气壮地说道:“您教导我们,要了解事物的性质,应该用手触摸它们。我们最听您的话……”

大鼻子教授叹了口气,说道:“唉!孩子们,具体的事情要具体对待,这才是科学的态度。任何危险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摸的,任何精密的仪器,也不能随便摸的,再说,在触摸东西之前,还应该把手洗洗干净。”

第二关:闻+尝

大鼻子教授又把他们两个带进了博物馆里的“甜酸苦辣咸涩淡展览室”。

打开大门的时候,大家首先看到的是许许多多的梅子挂在梅树上。

大鼻子教授用他的大鼻子嗅了嗅,说道:“啊哈!好酸啊!”只是这一个酸字,就把路路通和童路路的口水给逗出来啦!

大鼻子教授顺手采了两只梅子交给他们,说:“啊哈!闻闻看!”两个小家伙把鼻子凑到梅子前,连连说:“好酸!好酸!”大鼻子教授又要他们放到嘴巴里试试看,路路通酸得,水都掉出来了。童路路酸得眼泪都冒出来了。

大鼻子教授又分给他们一人一个苹果,要他们仔细观察后说说这个苹果的特点。

路路通用尺量了量苹果的“高度”,说道:“报告大鼻子教授,这个苹果有4厘米高。”“啊哈,不错!”大鼻子教授点点头。

童路路还用尺量了量苹果的腰围。说:“报告大鼻子教授,这个苹果的腰围有2 5厘米。”“啊哈,不错!不错!啊哈!”大鼻子教授点点头。

路路通闻了闻这个苹果,说道:“嗯,很香很香!”童路路咬了一口,说道:“但是和梨子的香味不一样。”

路路通看见童路路动了嘴巴了,馋坏了,拿起苹果咬了一,说道:“嗯,和橘子的味道也不一样。”童路路看到路路通也动嘴巴了,赶紧又咬一口,补充道:“和猕猴桃的香味也不一样。”路路通看到童路路嚼得有滋有味的,连忙补咬一口,说:“和香蕉的香味也不一样!”

大鼻子教授说:“做得对,就是应该用鼻子和嘴巴闻一闻、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否则怎么能知道它们的特点呢,怎么能写得好文章呢?”

第三关:把观察进行到底

路路通和童路路很快就把苹果吃完了。他们各人捏着苹果核,准备丢到废纸篓里去。

“慢!”大鼻子教授说,“你们用小刀把苹果核切开看看,都有些什么可以观察和注意的?”

路路通和童路路将苹果核切开,看到了苹果核的横截面。

大鼻子教授问道:“啊哈!苹果核和梨子的核是一样的吗?”

路路通说道:“不,不一样啊!”

大鼻子教授又问道:“啊哈!苹果核和桃子核是一样的吗?”

童路路说道:“不,不,肯定不一样!”

大鼻子教授说:“所以,你看,虽然都有核,但是各种水果的核都是不一样的呢!我们一定要看出这不一样的地方来,这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呢!”

这时,路路通忽然想到了什么,他把苹果核里面的籽一粒一粒地剥出来,把它们包到一张白纸里面。

“你这是干什么啊?”童路路问道。

路路通不回答,拿来了一个榔头,对准这些包着的籽儿,就狠狠地捶打起来。大概捶了四五下,他把包着的纸打开,里面的籽已经捶烂了,捶出了汁水。

路路通用食指蘸了点苹果籽的汁水放在嘴里,说:“不好吃!”

这时,大鼻子教授举起了大拇指,说:“路路通,做得对!有的时候,就应该把事物破坏了进行观察!”

离开博物馆,大鼻子教授把路路通和童路路带进了“眼耳鼻舌手指作文学校”的一间叫做“阿哇丝古如木”的教室。

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吗?请关注下次闯关!

初二作文:家的味道 篇4

――题记

于我而言,家的味道似咖啡的苦与涩,可当你慢慢习惯后,却又品出一种香醇的浓郁和丝丝甘醇的甜;家的味道就是那枯藤,老树,昏鸦后的小桥流水人家,给游子以心灵的安慰与寄托;家的味道是饭后与父母的一次小谈,温馨而又值得还念。因此,于每个人而言,有父母的地方,才算家,才有家的味道。

我是在校寄宿,每个星期只有一天能回家,因此在家的时间就显得格外珍贵。而借着这次的五一假期,我又重温了儿时属于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回家

在回家的途中,阳光的味道,膨胀在城市的空间;慢慢地,夜幕降临,被黑夜所笼罩的月光吸闻着阳光所留下的味道,那是一种亲亲的酥酥的绵绵的温馨。不知不觉,我回到了家中,父亲,母亲和姐姐都在家中等着我一起吃饭。母亲见我回来之后,就拿出了手机,连忙帮我拍一张照片。当我问及为什么时,母亲的回答是:“我刚会用朋友圈发照片,想试一试。”听了这句话,我和在一旁的姐姐都扑哧的笑了一声。而看了母亲拍的照片后,不禁感叹:母亲,你的拍照技术“太好”了,母亲听了后,不好意思的删掉了。

啊!原来这就是家的味道,充满欢声笑语,是一个幽默的地方,是你永远不想也不能离开的点滴记忆。

家的味道・晚饭

在和母亲的调侃中,父亲早在厨房做好了一桌的饭菜端到了餐桌上。在父亲的“一声令下”,我们全家人都坐在了餐座前,桌上的美味数不胜数。这时,母亲说到:“你好久没有与我们全家人一起在餐桌前吃这一顿饭了,这次多吃点吧。”这句话细想来真是触动到了我“是啊!我好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与家人一起吃过晚饭了――因为每次回来晚的原因。”因此,这一顿饭我吃得特别满足,快乐与温馨。

花香的味道初二作文 篇5

时光如流水一般逝去,记忆中童年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但是姥爷小院里的芬芳,却一直萦绕心头,永不散去。

姥爷酷爱花草,他所有的闲暇时光几乎都是在小院里度过的。他精心侍弄这些宝贝,缔造了一个四季生生不息,飘香不断的花园。

小时候,我的家就在这里,在这花香四溢的小院里。

春天,万物复苏,姥爷的花园也是。瞧,在一片浅绿中闪出点点白色的“荧光”,那是茉莉的花朵,它们含苞未放,羞怯地藏在绿叶中,发出若有若无的香气。这时,当然少不了我啦!我总是会顽皮的把茉莉花摘下,扔到院子中的鱼缸里,看着水中的鱼儿张圆嘴争相亲吻这朵花,我不免会忍不住抓一条在手里观赏。姥爷看见了,便会赶紧小跑过来,忙不迭地喊着:“我的小祖宗唉,快放下!我可要挠痒痒啦!”他半哄半骗的,救下那半死不活的鱼儿,就开始挠我的痒。我在老爷怀里扭着身子,咯咯地笑个不停。往往,我们会在院中玩好一阵子。

茉莉花香淡淡的`,闻起来甜甜的……

夏天,院子中的生命旺到了顶峰。夹竹桃开的太盛了,似乎把全部的心血喷涌而出;难得一开的鸡冠花也绽露了心扉,就连院外那拐了好几个弯的爬墙虎也探头探脑地攀进了院中,在枝头献上一点点“红心”。花盛了,姥爷也高兴极了,一手把我揽过来,扛在肩上,仔仔细细的叫我认识他的宝贝花朵儿。若是我伤害了他的宝贝,那他就会假装把我从肩上扔下,然后从下面猛的抱住我。我常在这刺激的游戏中流连忘返。

花香更浓了,欢声笑语飘荡在小院中……

秋天,对于姥爷来说,是个浪漫的日子。因为姥姥对菊花情有独钟,小院有一半的地方被载满了各色的菊花。午后阳光正好的时候,我常常搬个小凳,陪姥姥坐在花间,看姥姥脸上的笑容浅浅地漾在嘴角。

我永远不会忘记这花香弥漫的温馨一幕……

冬天,大雪纷飞,姥爷在雪地中除雪。我常常会挥舞着小铲子来帮忙,没一会,姥爷就会把我抱进屋,自己继续打理角落的腊梅,为明年的“重生”做准备……

“味道”作文升格 篇6

味 道

彭维菊

过了很多年,那种味道仍然没有散去,仍然在他的睡梦中尝到。

他小时候家里穷,穷得经常只能吃上一顿饭,有时候还吃不饱。他是村子唯一一个还在上学的。父亲总是抽一口土烟,然后幽幽地吐出来,望着他说:“一定要把你送出去,别让你这辈子再苦下去。”他不负父母的希望,吃苦耐劳,努力学习,成绩优异。家里种着一亩二分田,全家的吃喝全靠它,他想过辍学,至少家里不用为了他的学费发愁,但父亲始终坚持要他上学。

村子里,他家最穷。他上次吃肉还是好几年前吧。隔壁人家的小孩碗里有着几块肉丁,他看在眼里,就继续扒着碗里的白饭和菜叶狠狠地吃。他眼里想吃肉的期盼被藏得很深,但父亲还是看见了。临睡觉,父亲对他说:“儿啊,要是你這次升学考试考第一名,爹给你买肉吃。”他怔怔地看着父亲,黝黑的脸,几根花白的头发,瘦得皮包骨头的父亲拍拍他的肩,没再说什么。

升学考试,他一如既往地拿到了第一名。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只是想想,他没真的奢求。拿着成绩单回家,父亲看了一眼,表扬了几句也没再说什么。他想,父亲早就忘记了吧。

父亲身上总是有股劣质土烟的味道,但这几天竟淡了很多,而且有股灰味儿。他好奇问了问父亲,父亲只说:“别管,好好学习。”他便不再多问了。

再过不久就是过年了,再穷家里也准备了几样平常不易吃到的好菜。清早,父亲便出门了,一天都没有回来。很晚,父亲推开门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红纸裹着的东西。父亲让他放在桌上对母亲说:“这里有一斤肉,你明儿取一半腌了,还有一半过年吃。”他怔怔地看着那块肉,父亲身上的灰味儿好浓。

过年那一天,他终于吃上了肉,他每一块都嚼很久,父亲看着他,复杂地笑了笑。

后来,他成绩优异,考上了大学,出了村子到了大城市。他赚了钱,将父母接了过来,好好照顾他们。他吃着山珍海味,却再没吃到儿时那半斤肉的味道。过了很多年他才知道父亲每天都去窑厂烧砖,烧了一个月才够买一斤肉。

他在睡梦中再一次尝到了那味道,泪水浸透了枕巾。

【例文评析】

本文存在三个问题:

1. 如何使行文更加紧凑,紧密围绕在“味道”这一主题上?

2. “味道”的丰富性如何在文本中呈现出来,从而更为打动读者?

3. 是否可以加入一些关于“味道”的细节描写?

【升格后】

味 道

彭维菊

过了很多年,那种味道仍然没有散去,仍然在他的睡梦中闻到。

他小时候家里穷,穷得经常只能吃上一顿饭,有时候还吃不饱。家里种着一亩二分田,全家的吃喝全靠它。他想过辍学,但父亲始终坚持要他上学。

苦。回家的路,他总是慢慢地走。一边走,一边闻。闻隔壁人家的肉香味,那香味直往他鼻子里窜,钻入他脑子里。直到他扒着自己碗里的白饭和菜叶,都觉得那肉味一直缠着他。嘴里寡味,尽冒酸水。于是,他就狠狠地吃。他不想那吃肉的期盼被父亲发现。他知道,这苦,不是他一个人。这个时候,父亲总会抽一口土烟,然后幽幽地吐出来,望着他说:“一定要把你送出去,别让你这辈子再苦下去。”

那天,临睡觉,父亲对他说:“儿啊,要是你这次升学考试考第一名,爹给你买肉吃。”他怔怔地看着父亲,黝黑的脸,几根花白的头发,瘦得皮包骨头的父亲拍拍他的肩,没再说什么。

升学考试,他一如既往地拿到了第一名。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只是想想,他没真的奢求。拿着成绩单回家,父亲看了一眼,表扬了几句也没再说什么。他想,父亲早就忘记了吧。

父亲身上总是有股劣质土烟的味道,但这几天竟淡了很多,而且有股灰味儿。他好奇地问了问父亲,父亲只说:“别管,好好学习。”他便不再多问了。

再过不久就是过年了,再穷家里也准备了几样平常不易吃到的好菜。清早,父亲便出门了,一天都没有回来。很晚,父亲推开门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个红纸裹着的东西。父亲让他放在桌上对母亲说:“这里有一斤肉,你明儿取一半腌了,还有一半过年吃。”他怔怔地看着那块肉,父亲身上的灰味儿好浓。

过年那一天,他终于吃上了肉,他每一块都嚼很久,父亲看着他,静静地看着他。他记得,父亲那天笑得特别干净,特别清楚。灯光洒在父亲满是褶皱的脸上,他能清楚地数出那条条沟壑。

过了很多年他才知道父亲每天都去窑厂烧砖,烧了一个月才够买一斤肉。

后来,他成绩优异,考上了大学,出了村子到了大城市。他赚了钱,接父母进城,好好照顾他们。他吃着山珍海味,但却再没吃到儿时那半斤肉的味道。

他在睡梦中再一次尝到了那味道,泪水浸透了枕巾。

【例文评析】

桑葚的味道初二作文 篇7

我妈妈开车带我们去了一个安静的山村。山村里绿油油的,青山绿草,连山村里的建筑都耸立在高大的绿树下。车开着的时候,山村里传来一阵酿酒的香味,让我姐口水直流。当汽车停下来时,一片绿色的海洋出现在我的眼前。

一下车,我就闻到了清新的空气,带着泥土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像箭一样奔向桑林,把姐姐和妈妈留在身后。但是找了,没有桑葚。我愣住了。我妈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她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说:“桑树藏在桑叶下面。”如果我像我妈妈一样,我会发现很多桑葚。有浅绿色、深绿色、浅紫色。它们的形状像缩小的葡萄。看到青桑特别诱人,就挑了一个尝了尝。很酸。妈妈笑着说:“桑葚越紫越甜。我挑了一个紫色的尝了尝。真的很甜,我就挑了一个吃了,心里很甜。

正当我大吃大喝的`时候,我妹妹过来了。他的嘴是红色的,他像我一样做鬼脸。我忍不住笑了。当我把袖口放在嘴上的时候,袖红了,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新的想法:桑葚汁不是一种无污染无利的天然染料。我拿起一个新的桑葚,在姐姐脸上点了一个美人痣。姐姐张开嘴,笑得像个红脸膛的公主。于是,满手是血的姐姐的手在我的白衣服上印了几个巴掌,给我的白衣服增添了几分色彩。我和我姐逗我,我逗你。我们玩得很开心。

桑葚的味道初二作文 篇8

远远望去,一棵棵桑树长满了茂密的绿叶,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大绿伞。紫红色的桑果若隐若现,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在枝叶丛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真是“万绿丛中点点红”啊。

走进桑树林,只见一颗颗桑果挂满枝头,压得树枝弯下了腰。奶奶告诉我,绿绿的桑果很酸,红紫相间的.还没熟透,只有紫得发黑发亮的桑果才算熟透,味道才甜。

听了奶奶的话,我像一只小猴似的在桑树林里窜来窜去,时不时将瞄准的一颗颗黑而亮的桑果放进嘴里,甘甜的汁水立刻溢满嘴巴,直沁心田。有的桑果挂得很高,够不着,我就用手轻轻地摇晃树枝,桑果成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而成熟了的桑果就像乘着降落伞的小精灵,一个个蹦下来,我连忙举着篮子去接,有的乖乖地跳进了篮子,有的掉到了地上,还有的不知钻到哪里去了……

吃够玩够之后,我想:该摘一些桑果给爸爸妈妈品尝品尝。

太阳火辣辣地照着,不一会儿,我就热得满头大汗了。我一边摘桑果,一边用手擦一擦额头的汗。奶奶见了,哈哈大笑:“啊呀,这里有一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花猫呀。”奶奶边笑边递过来一张餐巾纸,“看,嘴巴是紫色的,额头是紫色的,脸是紫色的,连爪子也是紫色的!”听了奶奶的话,我连忙去看自己的手,果真是一双紫色的手。我趁奶奶不注意的时候,伸手抹了一把她的脸,奶奶的脸也紫了,“哈哈哈”,我笑着跑开了。

妈妈的味道-初二作文 篇9

可能你看到这样的问句一定会觉着好笑,母爱怎么会是有味道的,她又不是一件商品,一种真真切切存在的物体。是啊,母爱的确是抽象的,可正因为这样,她又是我们身边每一件真真切切存在的物品,因为母爱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啊。

不信你看,毛衣上有母爱的味道。从小就背《唐诗三百首》,对“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诗特别有感触。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好了,不用再一件衣服缝过来缝过去的穿上好几年,也看不到妈妈在半夜还点着蜡烛帮你缝衣服的场景,可是冬天的时候,闲来无事,妈妈还是会自己动手为你织上一件毛衣,因为外边买的再好也不如家里亲手做的暖和,因为毛衣上有母爱的味道。

不信你看,你穿的每一件球衣,盖的每一床被子,都是妈妈帮你洗过晒好的,那上面不只有阳光的味道,还有浓浓母爱的味道。

不信你看,你熬夜写作业时妈妈端来的水果,还有刚温好的热牛奶,里面都承载着浓浓的母爱。

家乡的味道作文初二 篇10

西瓜就是我家乡的标志。一到夏天,满地满地的西瓜熟了,一地都是绿油油的藤蔓。站在地头,面对着地里的瓜藤,我常摸不着头脑,瓜呢?爷爷却眯起眼睛,感叹上两声:“哎呀,好瓜!”瓜究竟在哪里呀?我瞪大眼睛顺着爷爷的手指的方向使劲儿望,却总是看不到瓜的身影。哎呀!瓜啊!你是故意躲着我藏到了藤蔓底下吗?爷爷下地去了,我便在地边的沟里,便摆弄着什么带刺的灌木,便往地里看,西瓜啊,西瓜,我又不是乌鸦,你躲着我干嘛!

西瓜的种子那么小,转眼就长得那么大,这时,就是卖西瓜的时候了。家乡把卖西瓜叫做发瓜。发瓜前,我在爷爷自行车前的横梁上,随着爷爷在田间转悠,每当听爷爷说:“这瓜好发了。”我就满心欢喜。发瓜那天,我就坐在树底的阴凉中,伴着蝉的聒噪,惬意地嗅着满地溢出的西瓜味。眼前是专心忙碌着的人们:女人灵巧的手指操着剪刀把瓜蔓剪断,叔叔伯伯们都脱了上衣,露出壮实的脊梁,笑着把瓜们一个个装上车。渴了,敲开一个瓜,我就赶忙去帮着分一分,瓜自然是很甜的,咬一口,红得透透的结的致密的瓜瓤里,就流出淡红色的汁来。我常吃的脸上衣服上都是。

西瓜市场上,到处都是卖瓜收瓜的人们,在噪声中,西瓜味更浓。我爱躺在三轮车的帘子上,尽情的嗅着那种甜味儿,心里不知不觉就有什么情感在微漾,舒服又惬意地摸着身旁圆滚滚的瓜,突然又舍不得卖了,十分爱惜地摸着它涨满了浓绿的表皮。

到处都有人在吃瓜,似乎到处都弥漫着清甜的西瓜味儿,甜甜蜜蜜,清清爽爽,驱走夏天那股子燥热的气。鸡们的菜谱上也多了一道甜点:西瓜皮。看他们咯咯咯地欢喜地吃着,别提有多美了。

曾经有一个同学和我说:“西瓜是没味的。”我便气愤的辩解:“那是你没遇到好瓜!”回家后,我便切开一个瓜来,专门闻了一闻,淡淡的,淡淡的,还是有一股味道的,但我一踏进家乡,迎面就会吹来一阵浓郁的瓜香,我的家乡是浸泡在瓜香中的啊!

岁月的味道初二作文 篇11

转眼间,一个装有大半杯水的杯就放在了我的眼前。那个白中带黄的小团子静静地在水面上漂浮着,四处游荡。白色的杯底与那乳白的糯米团的界线并不分明,只透出些无味与无聊。我摇摇头,表示并不想吃。坐在一旁的妈妈又用她那清澈的声音,淡淡地讲述:“我们小时候管它叫作‘欢喜团’。那时候,我奶奶一个人住,很是孤独。每逢过年,我都会去她家,一个老人的空巢毕竟没有什么孩子爱吃的坚果或糖,她只会静静地为我抱一个欢喜团。有了它,家里也就好像热闹了,奶奶也就笑了,这个年也就圆满了……”妈妈幸福地笑着,从她的神情和描述里,我想象到了还稚嫩的妈妈,和那慈祥的老人,还有那个寓意浑重的欢喜团……

那必定是一个昏黄的下午,老人正坐在屋子里寂寞地幻想:孙女儿什么时候来呀?正当她耐不住这寂寞的时候,妈妈的敲门声忽然打断了她的思绪,她激动地先把欢喜团小心地放入温水中泡着,就像珍视一家人的团那样小心。口中一定喊着“来了,来了”,等泡好了团子,这才去开门。这也许是个瘦小的老人,并不能那样热情地把妈妈高高抱起。但她也会满心期待地拉着妈妈的`小手,走入厨房把妈妈领到欢喜团的面前,妈妈笑了,老人也必是笑得更灿烂了。“年复一年,每个人还都好好的,在这里团圆”,这一定是老人心中默念的。妈妈激动地吃着团子,虽然它不像水果糖那样甜。但是,它必将带给了两人内心无比的满足,这淡淡的甜味,必将驱散了空巢老人沉积一年的寂寞。新的一年开始了!窗外的日光又必将尽全力穿透云层,把新年的阳光洒入本空寂的屋里,洒入两人的心田,让这甜蜜的味道,新春的喜悦浸满所有人的心头,或许这糯米团子在节日的众多零食中平淡无奇,但,在这小小的糯米团中,每一粒都寄托着多少爱,多少家庭的温馨呀!

上一篇:企业员工个人工作总结800字下一篇:制度方面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