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2024-06-05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共8篇)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篇1

仇国胜 200403003232 内容摘要:鲁迅一生著作很多,但从小说而言,不过《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而在一共三十余篇小说中,他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而小说就是来塑造人物形象的,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部作品的成功与否。鲁迅的小说中,注重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就有十五篇,显示了他对中国近代与现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热切关注。而鲁迅自己就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中的代表之一,他对知识分子的生活、思想、情感等等,有最深切的体验和感受。但是他超越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能够更深刻、更冷静的分析知识分子的形象。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反映他的思想,体现他的人格,展现他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形象 知识分子形象的不同类型

孔乙己、陈士成之类——封建祭祀品型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这一类型的知识分子,们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辈子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完全是旧式知识分子。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最后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在人们的笑声中悄然地离开了人生的舞台。陈士成这个连续考了十六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也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在想象中的财宝的白光的引诱下淹死在河里。

吕纬甫之类——苟延残喘型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曾是一个觉醒者,青年时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改革中国方法以至和别人相打起来,他在反封建和神权的时候态度鲜明、敏捷精悍的,但他在十多年后,由于对社会前途的绝望,变的行动迟钝,处事敷衍,神态也变的颓唐了。于是,成为了人生道路上不如意的独行者,只能做些自己也觉得无聊的事来消磨日子,消磨意志。他为死去数十年的幼弟迁葬,在衣服、骨骼、头发都找不到的情况下,包一包黄土装进棺材,以骗取怀旧的迷信和母亲的安心。一个那么勇敢坚定、敏捷精悍的战士成为了一个敷衍偷生的庸人。

魏连殳之类——自暴自弃型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就是这类中的典型,他接受过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饿教育和新思潮的洗礼,有比一般民众较多的自觉自主意识。他对旧中国的社会黑暗强烈不满,经常以无所顾忌的言论和举动,对传统的封建意识和习惯势力进行抗争,对宗法社会里的制度和习俗表示极大的轻蔑和愤慨,也对青年一代、对未来怀有信心。但是,在现实的逼迫和环境的重压下,他的孤身反抗越来越无力,精神上越来越感到孤独和无望,一方面找不到改造社会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为社会所不容,终于一反常态,采取自暴自弃、玩世不恭的方式对社会进行报复,当了军阀部队里的一个师长的顾问,自己也成了黑暗的一部分。他从此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排斥先前所崇拜、所主张的一切,最后在孤寂和冷漠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子君、娟生之类——爱情悲剧型

《伤逝》中的一对恋人子君和娟生,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们的饿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争取婚姻自主和妇女解放,是“五四”时期广大知识分子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也是当时思想文化战线上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时思潮的影响下,在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斗争中,男女主人公要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蔑视封建礼教,冲破牢笼,大胆相爱,并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对封建势力的种种迫害和压力进行的抗战是坚决的。但由于缺乏远大目标,他么只能把自己束缚在个人奋斗的小圈子里。因此,一旦自由结合,达到了“婚姻”自由的目的,就沉默于短暂的“安宁和幸福”中,忙于家庭琐事为生计劳碌,逐渐变的消极颓唐、无所作为了。终于在顽固的封建势力严酷打击下,陷入绝境,走想失败,走向爱情的悲剧。

丁举人、鲁四老爷之类——封建走狗帮凶型

《孔乙己》中丁举人、《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形象,都这种类型的代表,鲁迅先生并没有详细的刻画,只是一笔带过,但对于这些人,都是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揭露的。他们代表了吃人的封建社会、封建礼仪。孔乙己偷丁举人建立的东西而被打折了腿,表现了丁举人一类封建统治者对孔乙己这种下层知识分子的野蛮摧残。鲁四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封建礼教的积极维护者,非常迷信,虽然他从未打骂过祥林嫂,也没有克扣过祥林嫂的工资,但是,他所信奉的和宣扬的理学,却是从灵魂上拷问并处死祥林嫂的杀人不见血的罪恶力量。塑造知识分子时所抱的态度

鲁迅对他所描写的知识分子究竟主要抱什么态度,是否如一些评论者所说的主要是批判或批评?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鲁迅创作的用意和目的。鲁迅在谈到他怎样做起小说来时曾说是:“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出于此,他小说的取材“多来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是说,他小说的主人公多选取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痛苦,生活十分不幸,鲁迅希望儆醒人们起来改革这痛苦的人生。毫无疑问,鲁迅对赵大爷、假洋鬼子、赵七爷、丁举人以至鲁四老爷、高老夫子、四铭这些人,是毫不留情地给予揭露和批判的,因为正是他们代表了吃人的社会制度,批判的矛头不指向他们又该指向谁呢?就是对那些保守愚昧的人,诸如未庄的男女和城里围观阿Q杀头的“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吉光屯那些怕自己变成泥鳅的老小,鲁镇上又冷又尖的人们,《示众》中爱看热闹的小市民„„,虽然他们并不是统治阶级,但从鲁迅“改造国民性”的观点看,他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持旧的社会秩序,所以鲁迅抑制不住愤懑的情绪,对他们也给予了严厉的鞭挞。至于涓生、子君、吕纬甫、魏连殳以至孔乙己等知识分子,鲁迅以他们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正象选中了阿Q、闰土、祥林嫂、七斤等贫苦农民一样,虽然对他们也有批评,但更多的是同情。即便是对待孔乙己、陈士成这样一类思想毛病比较严重的知识分子,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 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社会意义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都刻划得深刻生动,有相当的典型性。他们都表现了巨大的社会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们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其生活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的遭遇和命运必然反映他所处的社会和时代。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从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到子君、涓生,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深深带着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的印痕。毫无疑问,在历代封建社会,只要科举制度还被作为一种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而存在,孔乙己和陈士成的悲剧就不可避免。读鲁迅这些作品,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的历史,认识新旧民主革命交接时期的中国社会。

其次,作品告诉读者,不容知识分子的社会是没落的社会,折磨和摧残知识分子最厉害的是封建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他的上升阶段,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同时,也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使劳动生产得以继续和发展。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脑力劳动者。为了鼓励知识分子进行创造,以便吸取他们脑力劳动生产的成果,甚至给予知识分子比体力劳动者略为优厚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够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原因。封建主义则不然,它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以一人或一家之利害为利害。为了维护其统治,对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人,采取各种各样的压制手段。特别是对待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比较有知识,能思想,这对专制独裁构成最大的威胁,统治者便采取能诱之以利禄则诱之,以把他们变成封建阶级的分子或奴才,对大多数知识分子则实行严厉的思想统治,在精神上倍加摧残和打击,在生活上把他们逼向绝路。因此,在封建主义统治下,知识分子即脑力劳动者几乎不可能有正常的生活。这样一来,封建社会的生产力也就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社会也日趋没落。

第三,形象表明,知识分子需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要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吕纬甫,魏连殳,以及子君,涓生们生活的时期,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尚未广泛开展,现实还没有提供给知识分子和工农群众结合的广阔舞台。但是,历史毕竟指出了和工农民众结合的方向。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意识并努力地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贯彻。我们不应否认当时知识分子普遍感到苦闷的原因,但也应当承认我们主观上的原因。孔乙己,陈士成和后来的知识分子不同,是封建社会最后一批知识分子,在这点上就不用说了。至于吕纬甫,魏连殳,或是子君,涓生,他们不都有一个跳出个人的小天地,投入社会的大熔炉去的问题吗?吕纬甫显得是那样的形只影单,魏连殳则更是名符其实的“孤独者”。就是子君和涓生不也是那样靠自己个人的力苦撑苦战吗?最多他们相互鼓励和支援,也不过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到头来连这点“沫”也无济于事时,子君只好回到老路上去,而涓生也还是梦想着个人的奋翅高飞。这样,他还能有什么希望和前途呢?的确,小说表现的客观意义说明知识分子如果孤军奋战必然遭到失败,只有和工农大众的解放斗争以及全社会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才能取得胜利。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鲁迅小说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史志谨

4、《读鲁迅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主编:何满子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黄正清

转贴自:双石镇中学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辗转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蹂躏的贫苦农民,另一类则是命途多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作者对这两类人物的态度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即认为他们都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对他们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与此同时,也看到他们身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弱点、缺点,对他们作了诚恳的并且也是深刻的批判,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现状,奋发努力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应该说,对这两类人物,鲁迅表示的同情和给予的批评尽管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基本认识和态度是一致的。长期以来,评论者对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所显示的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总的说来分析切合实际,即认为作者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摧残和迫害,以艺术的方式替他们喊出了内心的痛苦,博得了读者的同情。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形象,大多数评论者却认为他们的命运固然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和毒害,反映了社会的黑暗。但主要是显示了知识分子自身的弱点和缺点,即追求功名、个人奋斗、脱离群众、软弱动摇等,鲁迅刻划他们,就是要指出知识分子必须彻底改造。努力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虽有同情,但主要是批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否符合鲁迅作品的实际?今天我们可以重新作一番探讨。

(一)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靠自己的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压迫被剥削的知识分子。总的说来,本身就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少数,大多数知识分子(包括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依靠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谋生的知识分子,更不用说那些穷愁潦倒的知识分子)都和劳苦大众一样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他们也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虽然由于知识分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处于较劳苦大众稍好的状况,但是,也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统治和政治压迫就较之一般群众为烈。而知识分子对所遭迫害又感受格外深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更多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前或革命退潮后,在未能投身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时,他们便在反抗、追求、失望、挣扎的状态下生活。他们的人生呈灰暗色,缺乏鼓舞人心的光彩。这不是什么“世纪病”,而是黑暗社会在这一阶层人们身上的投影。塑造他们的形象,表现他们的生活,正可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来刻划“病态社会”,让人们看到这些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痛苦和不幸。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篇2

一、封建制度中受到迫害的知识分子

鲁迅笔下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 主要有一生穷困潦倒、被人们奚落嘲笑的孔乙己和一连考了十六回而终不中的、最后发了疯的陈士成, 二人是封建科举制殉葬品的代表。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扮演是一个穷困潦倒, 被人处处奚落嘲笑落魄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的悲惨命运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哀。生活着, 没有谁不想有尊严的活着, 出于本能, 孔乙己其实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 想与酒客们攀谈, 想在万般孤独的背后寻求一丝快乐或存在的价值, 哪怕只是在孩子的面前炫耀一下茴字的四种写法。小说《孔乙己》中有三个嘲笑他的画面, 一笑他偷书, 二笑他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 三笑他被断的腿。在反复的戏弄和嘲笑中, 他找不到半丝尊严和体面活着的信心, 他无疑是孤独的, 莫名的悲哀, 在整个社会的孤独和悲哀里, 他的努力也就无足道了。就是因为在这样一个无望的国度里,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受封建毒害的时代, 才让这个鲁镇酒店里“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落寞的死在众人的笑声中。通过孔乙己的演绎, 他的死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一个社会苦难的集中反应, 与其无望的活着, 不如让他默默的死去。

小说《白光》中的陈士成, 是一个被封建腐朽文化逼疯的下层士人, 是封建科举制度祭品的典型代表。在陈士成的心目中, 像他这种出身书香门第, 根红苗正, 理应平步青云, 常生“今有千里马, 而伯乐不可求”的感慨, 自己的满腹才学, 为什么就不行呢, 为什么就不能中的呢?是那些个考官学识太浅而不能识别自己的才华?一次次考场失意, 一次一次的落魄而归, 在众人嘲笑讽刺中, 他坚信自己的最初的梦想, 那肯定可以实现的, 下次肯定中的。希望是重要的, 虚无缥缈的希望支撑着他还可以走多远呢?无聊的塾师生活使他百无聊赖, 驱散了他美丽的梦境, 而那好梦, 却又没因此而消逝, 反而最终点燃了陈士成无穷的欲望, 在美丽的梦尽头, 陈士成最终没有醒, 他疯了、死了。他的死, 不仅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封建文化意识的罪恶, 而且是鲁迅给当时已属强弩之末封建王朝唱的一曲葬歌, 让人心疼, 又让人激进。

孔乙己和陈士成的社会地位与身世虽然各不相同, 但从他们扭曲了的灵魂中, 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像孔乙己和陈士成这样一批连死了也无法彻底顿悟的科举考生, 可知其毒害之深、之狠、影响之深远。他们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殉葬品, 鲁迅在鞭挞这类人的同时, 也怀有深深的同情,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被腐蚀了的, 是属于被吃掉的一类, 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是整个社会的悲剧。

二、封建统治的卫士

四铭《肥皂》中的人物, 是一个就是非常虚伪的知识分子。他内心十分肮脏丑恶, 但表面却伪装的十分和善和正经, 声称要摧毁世界上一切不道德的东西, 要还世界一个朗朗乾坤。他一面鼓吹要拯救这个没有道德的社会, 另一面却对失去亲人的孝女的美色垂涎三尺, 对光棍调戏孝女的言语留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 也潜意识地给媳妇买了香皂, 却一直淫念在心。当别人成为社会的弃儿去乞丐时, 他不是伸出援手, 而是向那两个商量着去买肥皂给孝女洗澡的一样, 在别人的痛苦中, 满足自己的私欲。通过他老婆的骂声和一些其他人的表现, 把四铭的内心的肮脏龌龊表现地淋漓尽致。那一声充满了喜剧色彩的笑声, 把那张道貌盎然的面具撕得粉碎。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作为一个女校的历史老师, 虽然为了向苏联的高尔基靠拢而改名, 平时对各种文化了解一些, 确是一个表里不一, 道貌盎然的人, 暗地里只知道喝酒作乐, 跟女人的文化流氓, 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这样的人竟然能够成为“贤良女校”的老师。不过更加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这位“老师”来到学校的真正的目的是看女同学。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中, 将生活的丑陋充分展现给人看, 给这位新型“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鞭策。这位高“老师”的教学活动, 除了对自己的一些知识不足而苦恼外, 更加注重的是自己所谓的形象。但是当自己由于知识浅薄而使讲课发生失败后, 平时标榜自己是新文化的化身而瞧不起旧文化的他, 思想上的波动非常之大, 这个“老师”突然感到学校里世风日下, 为什么要整个女生学校呢, 于是就不再这个领域干了, 直接回到了麻将桌上, 这时候也就觉得世风渐渐好了起来, 也就渐渐安心了。

三、激进的圣斗士

所谓激进, 即不符合当时腐朽的封建制度, 而是一种积极的, 前进的生活态度代表着历史的潮流。斗士, 即为改革而奉献自己革命者, 敢于向腐朽的封建社会宣战。这种形象也是是鲁迅小说着力刻画的“新人”形象, 是一个社会与民族的希望。但是他们在封建黑暗吃人的社会中奔走疾呼, 最终落个被吃掉的悲惨命运, 而人们却并无反应的可悲下场。《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一个在封建的黑屋子里开始觉醒的先行者, 他惨遭命运的玩弄和世道无情的戏耍, 他孤独、莫名的悲哀, 而又苦苦的需找所谓理想的出路, 他在探索, 追寻, 以至于在梦醒了而无路可以走的境况下, 只有被迫疯狂。这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开始觉醒的国民的典型形象, 他演绎的是不甘于在悲惨的封建压迫下苟且偷生的觉醒者, 他的觉醒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看到了一个民族的未来。

《长明灯》中的疯子是一位在黑暗而残酷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笼罩下却能够勇敢地去吹熄“长明灯”斗士。鲁迅在作品中赋予了革命伟大任务, 为了斗争, 打破封建制度礼教对人性的摧残和压迫——“疯子”大呼“我放火!”为了吹灭庙里那盏象征着封建传统的长明灯, 他尝试过许多手段, 在一次次失败中, 疯子一个人倔强的战斗, 孤独的坚持, 显示出他对黑暗腐朽社会制度的反抗和叛逆, 完全可以称为其中的“勇敢者”了。在那个黑屋子里, 正是有这样一批勇敢者站了起来, 像圣斗士不屈的战斗, 才会在封建社会的死水里, 看到了残存的阳光, 这种阳光就是希望, 预示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在不久将来的崛起。

海德格尔说过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鲁迅的时代却迫使他远离诗意。在鲁迅先生许多篇幅中描写、刻画知识分子形象, 描述他们莫名的孤独和悲哀, 落魄的命运, 潦倒的生活, 与之同时又深刻地揭示他们精神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别于当时一般作家, 鲁迅致力于以革命的态度分析问题、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在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的同时, 也间接的反映出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特别是对一些不屈不挠激进圣斗士的描述, 使人们在黎明到来之前最黑暗之时, 看到些许的亮光, 在无望中看到希望。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小说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2]许旭英.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1) .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之我见 篇3

【关键词】鲁迅 现代小说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也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类人物。在我国风云多变的“五四”时期,许多进步人士都积极加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行列,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具有民族责任感的民主主义战士的鲁迅,也拿起笔杆作为武器,唤醒民众来为启蒙“呐喊”助威。为此,他写了很多反封建作品,仅是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就有十多篇,这些小说写出了旧中国各类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病态”,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受科举毒害的迂腐、卑琐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黑暗笼罩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鲁迅先生出于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愤激,使他以冷静的头脑,解剖自己民族的灵魂,写出了小说集《呐喊》。如其中《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个始终没有考上秀才的老童生,同时又是一个精神上自我麻醉和自我欺骗,深受科举毒害、迂腐、穷愁潦倒而又死要面子的知识分子。孔乙己读过书,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过活,也不愿劳动,总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处处显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鲁迅先生把解剖自己的精神运用于整个民族,既揭示当时的黑暗现实,把迂腐、穷酸的孔乙己作为我们民族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同时,又表达了对这类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再如《白光》中,陈士成是个穷困潦倒中年男子,他总认为自己作为大富人家的世家子弟,应以功名利禄为重,自己前程应平步青云,他梦幻科举能为自己带来锦秀前程,连续十六回参加县考,屡考屡败。多少回那编织成的灿烂图景出现在他的梦幻中,又因考场失意而变成冷酷的现实无情地撕裂着他那狂热的心,可他愈失意,被功名利禄点燃的欲望之火就愈难以熄灭。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对财势的狂热追求又全部集中到谣传上了,幻觉和幻听不可抑制地把他引向变态的狂乱中,最终扑进了闪烁着白光的湖水之中,结束了他卑贱而苍白的生命。

在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时候,孔乙己、陈士成等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都只能是没落、潦倒,他们所追求的科举仕途,就会全然失去可靠的依附,只能给他们带来迂腐、卑琐的命运,而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

二、守旧虚伪,不学无术的封建卫道士形象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遭受挫折,文化战线上的封建守旧势力掀起了一阵阵封建复古主义逆流,他们以社会良心和道德楷模自居,恶毒诽谤新文化运动,蛊惑人心,败坏世风。如《肥皂》中的四铭是个典型的封建卫道士,他处处以正人君子自居。他推重孝道,痛恨世风的堕落,攻击新学堂,咒骂女子入学、剪发。四铭道貌岸然的外表和慷慨激昂的言论后面,却深藏着一个肮脏卑琐的灵魂。对女乞丐胴体的渴望,只能存在于四铭的潜意识之中。但正是被压抑的淫念无法满足的苦恼,支配着四铭此后的种种言行和表层心理的活动。四铭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满口忠孝节烈,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伪道德家。

再如《高老夫子》里的高老夫子为新国粹派人物,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实则既不通新知,也不懂历史,就连高尔基姓名也不了解,以为姓高名尔基,竟然改名高尔础;他连起码的文学常识都不懂,熟悉不过是“桃园三结义”之类的民间通俗故事。小说还通过他备课的艰难和上课的狼狈,揭示了他不学无术的本来面目,又从他赌钱和看女学生揭示了他可恶的内心世界,深刻揭示出他是个灵魂肮脏和狡猾顽固的新国粹派封建卫道士。

三、开始觉醒的消极、彷徨、寂寞的知识分子形象

受“五四”新思潮冲击并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以改革中国社会为己任,具有强列的社会责任感和激进的反封建主义态度。但他们对于旧的社会势力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因而也有着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对于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和曲折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韧战”的精神,于是表现出消极、彷徨、苦闷、寂寞等性格。

首先,《孤独者》中魏连殳是个被社会视为“吃洋教的新党”,他清高、阴郁而孤傲,蔑视封建传统,憎恶黑暗现实,他在自己的不断家变中,面对庞大的势力包围,他努力反抗,但最终连赖以生存的职业也被剥夺,连生存也难以为继,使他绝望,他不得不为了“活几天”去当杜师长的顾问,他又深恶痛疾自己用灵魂作抵押,他醒来的灵魂嫉视现今的一切,他明白自己先前的反抗无论怎样激烈,但仍然是“真正的失败了”。因而,他借酒消愁,用以麻醉自己清醒的灵魂,这种自杀性的行为固然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但也是一种解脱孤独痛苦的精神折磨方式。魏连殳是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凭借个人力量同封建社会作斗争,但在强大的黑暗现实面前只有妥协、孤独、寂寞、彷徨,最终以悲剧结束人生。

其次,《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是个中学教师,曾经是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反封建的激进勇士,但在强大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打击下倒退了,“像一只苍蝇绕了一个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与《孤独者》中魏连殳相比,他们有着近似的行为,但不同的是,魏连殳虽然“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但内心的矛盾冲突至为激烈,而吕纬甫却似乎更多的是在“无聊”的随随便便中既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又浑浑噩噩地打发日子,包含着一种明显的自我嘲弄的成份,虽有时激动,更多的却是消沉和颓唐。曾经在封建势力面前作过无畏斗争的魏连殳、吕纬甫是值得肯定的,但魏连殳、吕纬甫二人的妥协也是让人感到遗憾的。

再如《伤逝》,乍看就是一篇以爱情为主的小说,实际是借爱情问题提出了在封建社会里的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下得到解放?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一开始便是在不自由的条件下进行的,当婚后的子君极力在新的家庭关系中修补和恢复婚前完全独立的个人生活的时候,双方逐渐加深了裂痕,使他们都陷入了孤独与孤立的境地,并最终酿成了爱情婚姻的悲剧。子君和涓生一样单凭个人力量去争取个性自由、婚姻自主,缺乏必要的生活基础,最终为婚后生活的窘迫而导致爱情悲剧。使子君不得不平庸,涓生不得不冷酷,使生活扭曲变形。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普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不幸命运,展示出了“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形象,它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那个历史年代的真实特征,也是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珍贵“史料”,更给知识分子提出了严峻的思考:面临困境怎么对待?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篇4

鲁迅的二十五篇现实小说中,有三分之一多是以反映妇女悲苦生活和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内容的。塑造了诸如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一系列活生生的妇女形象。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几位女性形象共性和个性的分析,从中领略那个时代女性不断挣脱身外的枷锁和内心桎梏的悲壮历程,去感受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种种罪恶的强烈控诉,和对女性的同情。探索悲剧故事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处于时代前沿阵地上的知识分子对封建营垒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鲁迅是这一时期文化战线上的主将,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小说家,其笔触最为深刻。从《狂人日记》开始,陆续发表大量作品,塑造出众多的典型人物。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可能不如男性形象更丰富。因为一提起鲁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阿Q、狂人、藤野先生、孔乙己、闰土等。但仔细梳理,我们依然能够深刻的感觉到,鲁迅小说中众多女性的“国民性”特征。他深刻的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显示了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高瞻远瞩。

一. 小说中女性的共性和个性分析

鲁迅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生活是熟悉的。农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残存时间最长,封建意识影响最强烈的地带。农村妇女更是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她们的悲惨命运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关注。比如《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离婚》中的爱姑。但是,更集中更深刻地揭露封建势力对农村妇女欺压和迫害的是《祝福》中的祥林嫂。作者把祥林嫂放在更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典型的农村妇女悲剧命运提出了强烈的控诉。她的遭遇充满了辛酸和血泪。她生活在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包围之中。即使同样受到封建思想麻痹毒害的笃信鬼神的柳妈,也来吓唬她。从他的丧夫、失子到惨死,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四条绳索;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对劳动妇女的束缚和迫害。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动了中国知识女性“走出传统的家庭,走进新兴的社会。”①去迎接新思潮。初步确立起“自我观念”,开始勇敢追求人格及婚恋自由.子君正是其中的代表。她是城市知识女性的缩影。由于时代的发展,在子君身上,明显的散发出时代的气息。西方的浪漫主义自由思想对她产生了巨大的撞击,这种撞击使她勇敢的反抗家庭中、社会的束缚。但其对封建势力的反抗终因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和自身的弱点而宣告失败。她与祥林嫂等人的悲剧内涵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悲剧都是由封建势力造成的。但作为悲剧的具体内涵,她们之间又显示出较大的差异性。

(一) 愚昧麻木的单四嫂子

鲁迅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说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勤劳、善良。从前年守了寡,便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在改嫁。她没有什么高深的要求,心中只有她的儿子宝儿。他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但厄运偏偏降临在穷人身上。宝儿生病了,单四嫂子去求神签、许心愿、吃单方,但病情依然不见好转,于是又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将希望寄托在庸医小神仙上。最终,宝儿死了,她的唯一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她张大眼睛,面对着空虚、冷寂的一切,寄希望于梦幻,希望在梦里和宝儿见面。只能呆呆地等待明天。可以想象,单四嫂子将面对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遗毒,使妇女们在礼教的束缚下,逐渐变得麻木愚昧。面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道德纲常”,不敢有丝毫的反抗,而是寄希望于神灵,等待、忍耐,甚至寄希望于来生。除了单四嫂子,还有比如《药》中的华大妈,她们虽然都勤劳、善良。但她们都将子女作为唯一的希望,全心全意的照顾他们。但是子女生了病,做母亲的不去提早看医生,却是求签、问卦,或者迷信血馒头的.奇迹。自然会耽误宝贵的医治时间,枉送子女性命。正因为她们对孩子的爱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她们的愚昧才使人震惊和惋惜。她们只是表面上的愚昧,并未祸及他人。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大熔炉里,还有一些除了自身愚昧,更有尖酸刻薄甚至残暴的女性。她们自己不反抗,还压迫别人,以此来寻求平衡和慰藉扭曲的心理。比如《故乡》中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杨二嫂,和《祝福》中将儿媳祥林嫂卖掉的婆婆,都是典型的代表。鲁迅以自己犀利的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揭穿了封建宗法迷信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毒害。

(二)从反抗到妥协的祥林嫂和爱姑

祥林嫂是鲁迅作品中最具有悲剧个性的人物。她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形象,她具有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勤劳等优良传统。但同时,又具有依赖、屈从、自卑的国民积习中卑劣的一面。其中所蕴含的精华和糟粕,从正反两方面折射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祥林嫂生活在农村,这看似宽松而是则更加严厉的环境。小农经济的约束与地域的限制,使农村不但默认了一套既定的妇女纲常,而且,更因承传的愚昧而自觉的维护。正是这种牢不可破的强大势力,成为对祥林嫂这样的弱势群体进行打击迫害的武器。她始终摆脱不了被压迫的命运。最后在祝福声中惨死在街头。“人就其本质来说,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绞死的。周围人的歧视及冷漠也是造成她的悲剧的原因之一,但周围人的冷漠也基于传统礼教观念。

旧社会,讲究女子“从一而终”,不能再嫁。所以,祥林嫂在她第一个丈夫、小她十岁的祥林死后,不肯再嫁。但她的一系列悲剧也随之展开。她的婆婆为了给小儿子娶媳妇,把祥林嫂嫁到了深山野坳。祥林嫂的婆婆利用了妇女绝对从属于夫族家长制的特权,要求祥林嫂的行为以她的利益为转移。有意疏漏了从一而终的训诫。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其赤裸裸的压迫与剥削的真面目。祥林嫂最初定反抗是动人心魄的。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还拜不了天地,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脚上,头上还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由此可知,被逼再嫁对她来说,是更深层次的苦难。这一点从她宁愿以生命为代价,来争取自由的搏斗中可以看出来。但仔细想想,与其说是她的反抗,倒不如说是她本能的挣扎。所以说,祥林嫂的反抗是盲目的。外界的围墙和内心的围墙,同样是难以逾越的。这一切,都是夫权要祥林嫂“从一而终”造成的后果。

封建神权、政权又惩罚了祥林嫂的“不守妇道”。因为她是再嫁,是“大逆不道”。从祥林嫂的初嫁亡夫、再嫁守寡到沦为乞丐的悲剧一生。我们说命运对她是不公平的。但她从没有怀疑过命运对待自己的不公平,而是一味的顺从,连当初仅有的一点反抗也没有了。祥林嫂的周围是无形的封建观和有形的迫害者,就是鲁四老爷及镇上的一些人。他们组成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把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统统笼罩在没有反抗的祥林嫂身上。其实,她的第一个家庭的崩溃,就已经为她的幸福画上了句号。柳妈在祥林嫂遭受了一系列不幸后,对她说了有关“阴司”的话,使她生活在极端的恐惧中。由此可见,柳妈也是祥林嫂悲剧的促成者。她虽然也生活于社会最底层,但她的意识就是当时封建意识的代表。她对祥林嫂的嘲笑与“鉴赏”,正是她敌视祥林嫂的反抗的反映。尽管柳妈是那种带着封建迷信的“威吓”,但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因此,在柳妈的教导下去捐门槛。“赎罪后”,祥林嫂更加勤劳,想以此来弥补丧失家庭对她的打击。当她坦然的去拿祭器时,四婶的一声“祥林嫂,你放着吧。”,这句话彻底无情的摧毁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迫害的精神失常。最后,这个可怜的乞丐惨死在人们的祝福声中,一如一片鸿毛飘落在雪地上,悄无声息的推出了人生的历史舞台。

封建“四权”毁灭了祥林嫂,我们也感受到了她的反抗意识。但由于祥林嫂长期本能的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标准。所以,她的反抗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因此,她的挣扎是苍白无力的。这犹如那黑夜里划过的流星,稍纵即逝。祥林嫂的毁灭虽然有她自身的弱点,但最终还是被强大的封建势力所扼杀。

《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小说中最具有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她貌似泼辣,实则软弱。丈夫要离弃她,她整整闹了三年。最后,双方不得不请出和知县老爷关系较“铁”的七大人来调停。爱姑不仅有娘家人支持,同时受到辛亥革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她要让“老畜生”、“小畜生”全都“走投无路”.。但结果是七大人一个喷嚏就把她镇住了。而七大人依然是封建势力的代表,他要维护的是封建的“伦理纲常”。在旧社会,离婚就是丈夫休掉妻子,那是比守寡更没面子的事。那时候,爱姑的脑子里还没有想到任何谋生的手段和生活出路,她必须得依赖丈夫而生存。她闹了三年,要挣的,其实是去做一个男人的奴隶和附庸。所以,尽管她的反抗是激烈的,但还是肤浅的、不彻底的。爱姑的悲剧让人们感受到的依然是强大的封建阶级传统观念。

(三)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

《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子君是接受“五四”新思潮洗礼的知识青年。在她身上,显示出新时代的气息。这种气息最突出的表现在子君的石破天惊的宣言:“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鲁迅曾以“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来隐喻不争气的国民同胞。子君的这句铿锵誓言,证实了她属于爆发的一群。但爆发并不等于真的胜利,从其结局可以看出。但无论如何,这句话依然表现出新时代女性前所未有的惊醒。子君勇敢的冲破家庭的牢笼,和涓生租屋同居。当变成家庭主妇时,忙于家务,连谈天的功夫都没有。当初的勇敢和无畏,在现实中被消磨殆尽。随着涓生被解雇,家境陷入困境。他们的爱情逐渐出现了的裂痕,子君又回到了冰冷的封建家庭,不久便死于无爱的人间。

子君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五四”运动虽然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中国的封建势力仍然占统治地位,封建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小说深刻的指出了,在黑暗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个性的解放,它只能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子君和涓生的反封建行为,必然会受到封建势力的阻挠。他们的个人奋斗,还不能挣脱封建势力的大牢笼。在“小东西的作祟下,涓生被解雇了。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起码的经济基础。在各种势力的孤立下,他们最终还是陷入了绝境。

子君的悲剧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子君是进步青年,为了追求幸福和自由,他们结合了。也曾有过安宁和幸福,但婚姻胜利后,他们的爱也停滞不前了。子君没有了新的理想,新的追求。没有像涓生一样继续学习和探索,争取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去做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女子,而是蜕变成一个关在家庭牢笼里的平庸的小女人。“由于他们自身的动摇和妥协,他们的反抗每每失败。这种经常的失败和挫折又 进一步加深了他们的痛苦。”③鲁迅对这一类人的评价是“全国学生,或被誉为志士。然由仆观之,则于中国实无何种影响,仅是一时现象而已。”作者认为这些学生们过于向往爱情自由的美好。天真的因为有了自由就有了一切,结果遇到实际的琐碎问题,马上感到幻灭。从子君反抗的失败,我们看到一个具有强烈反抗精神者个性的毁灭。

探究鲁迅小说中的几个女性人物,先生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最终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依然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思想。从愚昧的单四嫂子到渴望幸福的祥林嫂,在到极具反抗性的爱姑,到新时期的子君。我们可以看到时代女性艰难的前行足迹。

二.社会意义

鲁迅先生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坚韧的战斗的同时,始终对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给予深切的同情。他在文章中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式各样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鲁迅不但写了这些内心的悲苦生活,而且写到了她们的反抗和觉醒。从爱姑及子君等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而且预示了妇女解放的道路是无可阻挡的向前发展的。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篇5

【论文提纲】

一、鲁迅创作了一系列农村题材的小说,他借助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真面目和社会日益衰败的根源,唤起人们掀翻“铁屋子”的觉醒。

二、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经典不灭的农民形象,有彻底无产者啊Q,苦苦挣扎、幻灭的农民闰土,被辱没、损伤的农村女性祥林嫂等类型不同的农民。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绝不雷同,有着表象的普遍性、精神内涵的深邃性、个体形象的反差性、反映时代的深刻性、主题的历史性,鲁迅通过这些血肉丰满的具体形象实践了他的创作目的。通过对麻木、愚昧、落后的农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引起疗救思想的注意的急呼。

三、鲁迅通过农村题材的创作,传递出革命的心声,鼓励着真正的志士奋然搏击;借助一系列的农民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内容摘要】

鲁迅以其农村为题材,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小说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擅长描写普通劳动农民的作家,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塑造了众多的普通劳动农民的典型形象。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也写过农民,但多半不是普通的劳动农民;有不少作品也塑造出农民的典型形象,但多半不是普通劳动农民的形象。

小说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而鲁迅先生的小说尤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通过他的笔触,展现给世人的是旧中国农民、知识分子的生活遭遇和精神病苦,吟咏出的是对旧生活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揭示了造成农民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对当时农民的根本出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参考方案。

鲁迅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形象,刻画出他们辛酸而悲苦的生活表象及麻木、愚昧而扭曲的灵魂,揭示了疗救国民精神的必要性。更从底层农民自发朦胧、幼稚、落后思想中,体现鲁迅先生对革命前途的思考及改良社会的信心。

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救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出路,指明方向。同时,为真正进取的猛士吹响了昂首挺进的号角,使他们不惮于黑暗的铁幕、前行的孤寂、曾经挫败的血迹。也给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经典范例,给文史研究备下了丰硕的材料。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研究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农民形象 国民性 历史功绩 不朽作用

【正文】

鲁迅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化事业和现代文学事业,他的思想是中国20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无愧于“国魂”的赞誉。他的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尤其是小说与散文。他的小说创造了我国小说发展史的又一巅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以农民为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通过一个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欺凌、压榨,在痛苦中挣扎的农民形象的塑造,揭示社会现实,用他那独特的慧眼,洞察国民的劣根性及其社会根源。由此可知,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就是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他注意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重大的主题,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开掘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谁都知道,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鲁迅小说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有尖酸、刻薄而又自私的杨二嫂;有麻木、迷信而始终无法摆脱奴隶人格的祥林嫂;有勤劳朴实、麻木健忘、愚蠢落后的阿Q;有辛苦麻木,把改变贫苦命运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木偶似的闰土„„因而,我们不难看出,他塑造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个性各异的农民形象,以他们麻木的灵魂,扭曲的人生,悲苦的生活,落后的思想,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心,对民主革命的渴望,对中国前途的思索。

一、从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真面目和社会日益衰败的根源,唤起人们掀翻“铁屋子”的觉醒。

鲁迅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强烈的“乡土情节”,已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中,把他最深厚、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倾注到农民身上,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惨淡的人生展现于世人眼前,以农民的悲苦引发人们的思考: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已刻不容缓,掀翻禁锢“铁屋子”,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生活。鲁迅先生不惜笔墨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于叹息同情之中表现出来。在故乡中,“我”印象中的闰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少年英雄”,可是20多年后年仅40多岁的闰土,却变成了另一个样子:紫色的圆脸已变成灰黄了,而且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一顶破毡帽,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像秋风中的枯叶。这些外貌的变化不仅记录着闰土苦难生活的历史,而且也形象地显示出闰土的精神变化。的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①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剥夺了他的青春,蚕蚀了他的活力,麻木了他的神经,而且简直使他变成一个木偶式的人。我们不难看出,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十年间,仍然在黑暗反动的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农民,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严重的摧残,但他们还没有觉醒起来,依旧过着痛苦麻木的生活。而这种情况,只要是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是任何人以个人力量都改变不了的。作者怀着深切的同情,把希望寄托在新一代身上,他们将会走出新路来,过着老一辈没有经历过的新的生活。

在《故乡》中,鲁迅只不过寥寥几笔勾勒了闰土20年前和20年后的对比极强的肖像和两个发人深省的细节,就把闰土苦难、悲惨的生活和复杂、空虚的内心世界,以及造成他这悲剧性格的社会,思想根源揭露无疑。真是,只要看到闰土这张痛苦的笑脸,我们就看到了旧中国农民的深重苦难,只要听到他呼叫“老爷”的声音,我们就会从心里感到震颤,是旧社会在“我”和闰土之间筑起了一道心墙,是旧社会把“少年英雄”变成了“一具木偶”。不难想象,生活的重压,迫使他承认严酷的封建等级制度,遵从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他希望改变命运,但又把改变苦难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虚妄的对偶像的迷信崇拜上。

中国的出路何在?国民将如何寻找出路,鲁迅认为重要的是发动人民群众。他描写阿Q的麻木、落后,一方面在于暴露旧社会的“病根”,批判统治阶级思想加于农民身上的精神毒害;一方面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期待着象阿Q这样的人,抛弃那些落后的精神包袱,迅速觉悟起来,走上革命道路。鲁迅不仅揭示出了阿Q身上的“疾苦”——精神胜利法,同时还发掘了阿Q身上的反抗性和革命因素。阿Q认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就是同他过不去。但是当他看到革命暴发,使举人老爷慌忙从城里搬运家产到乡下,看到举人老爷竟这么害怕革命,他也不免动了心。在大步跨过长街,发出了造反的呼声。对于阿Q在革命浪潮中的这种想法和行为,我们不难理解农民对革命的向往和欢呼。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像一棵压在大石头下的弱草。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大祸临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舒畅,并本能的燃起了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但是辛亥革命这一特 4 定的时期,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至深的农民,他的革命观也仅仅是朦胧的、幼稚的、落后的。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变为自己的,甚至还可以选择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他觉得地主老爷能有的生活,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拥有。这种思想认识不难理解,阶级地位以及长期受到精神的毒害,不可能让阿Q对革命有深刻地、真正地认识,即使是当时的作者对革命的认识、理解也是不够深刻的。但至少从阿Q的形象塑造中,我们不难探索鲁迅追求革命,探索中国出路的思想。

《祝福》中的祥林嫂,麻木、迷信,她再嫁再寡,镇上的人便嘲笑她,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祥之物,暗暗嘱咐妻子不许她沾手祭品。佣人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来告诫她,要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她听信了柳妈的话,以一年的工钱捐了赎罪的门槛,满以为自己是个干净人了,可以坦然地去摆福礼的时候,得到的仍然是禁止她沾手的呵斥。可见,祥林嫂悲惨命运,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反而受尽了人们的嘲笑和愚弄,人们的冷漠、刻薄,竟至如此。令人不仅发出这个社会真是冷酷如铁的慨叹!

当然,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不仅仅来自社会,她的自觉的奴隶性格也不可忽视。她的一生受尽封建礼教和迷信的迫害,却又自觉不自觉的去维护封建礼教和迷信,可见她的精神已麻木不仁。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对于这一背负着沉重的灾难而又控诉无门的农村妇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于压迫和损害她的封建剥削阶级及其伦理道德和伪善面目则予以无情的揭露和谴责,把这种“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和“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②完全揭示在读者面前。

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勒死的。作者正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抨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前途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从国人的愚昧、麻木不难看出社会的落后,犹如死水一潭的封建社会,确实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而鲁迅的作品所融进的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要推翻封建社会,首先要启发群众的觉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更期望国人觉醒而争取做人的资格。作者暴露和解剖国民的病态心理,写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为的是把民众的劣根性摆在国人面前,引人深思。

二、通过麻木、愚昧、落后的农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引起疗救思想的注 5 意的急呼。

鲁迅塑造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个性各异的农民形象,通过对他们麻木灵魂和扭曲人生的展示,表达了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一)、彻底无资产者形象:阿Q 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贫苦农民。在旧中国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阿Q贫无立锥之地,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只能靠打短工为生,“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③,所以他是彻底的无资产者。而且阿Q社会地位也极其低下,甚至被赵太爷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连恋爱的权利也没有;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甚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永远都处于失败者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的学者林兴宅概括了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④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阿Q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

《阿Q正传》正是对于我们民族最伟大的自我批判,并从这实事求是的清醒批判中寻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阿Q正传》的主旨及历史价值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看,毫无疑问,阿Q是中华民族中具有精神胜利法弱点的这一类人的典型,写出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具有十分广泛的历史概括性,小说自从一问世,也超越了鲁迅先生的初衷,形象大于思维。这一形象解剖了每个国人的灵魂,催我们时时自省。

(二)、苦苦挣扎、幻灭的农民形象:闰土

如果说阿Q是以农村彻底的雇农在这一时代的悲剧人生来反映社会悲剧,那么《故乡》则是写出外国经济入侵的背景下勤劳农民的苦难和迷茫。

《故乡》选择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两个生活横截面:二三十年漫长的时光过去后,人生海洋中沉沉浮浮的闰土,由于贫困、灾难的风风雨雨的袭击,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他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粗笨僵硬而且干裂,紫色的圆脸上刻着又深又粗的皱纹,浑身瑟索着,完全失去了童年时小英雄的风采。闰土不仅形容枯槁,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生活的重压,封建的等级观念,严重地摧残了他的灵魂:神情板滞、迟钝,就象个木偶人了。

闰土这一普通农民的形象,在过去的农村里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封建制度所规定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生根在他的身上,形成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在无可逃脱的处境中,他又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这就更加深了人物的悲剧。小说还以杨二嫂的可悲变化及其小市民的庸俗习气,来烘托闰土的性格,并反映出中国社会破产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作品以直抒胸臆的笔调,对造成这一悲惨图景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重的控诉,同时又期望下一代“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期望被迫害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说借闰土的典型形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⑤所以在鲁迅“怒其不争”的刻画中,我们更能够体会到鲁迅对农村出路的思考和探索。

(三)、被辱没、损伤的农村女性形象

如果说阿Q、闰土等是鲁迅先生对旧中国男性农民的灵魂刻画,展示他们在封建压迫、生活倾轧之下的灵魂。那么鲁迅在很多小说里把笔触及到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被伤害、最易被侮辱的中国农村妇女的神经,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同情。小说展示了她们的痛苦人生。对千万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鲁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表现出作家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心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国民问题。在《祝福》、《离婚》等一系列小说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鲁迅正是通过描写众多妇女形象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在小说中,鲁迅以最朴素和极其经济的笔墨,叙述了一些平常的事情,塑造了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等形象,这些事情每一件都足以说明农村妇女的纯洁、善良、坚毅、朴厚的性格和灵魂,而就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织成了一张平平常常的网,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完全网在被剥夺、被践踏、被损害、被愚弄、被侮辱、被抛弃的悲剧中了。这正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等的无情鞭挞和血泪控诉。

可以说小说借助这类典型形象让我们感知到封建势力的强大,特别是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的严重,从而达到对苦难农民的精神治疗,对黑暗社会冷俊的思考和控诉这一 7 主题。

总之鲁迅借助形形色色的农民典型,代表了对处在农村阶层的不同人的政治、经济、思想。这一农民系列就构建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认识,反映了黑暗社会和作者对这样时代的出离愤怒;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在这样时代里的广大农民的灵魂深处的难以抗争的痛苦乃至灵魂的死亡。作者刻画这些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病苦,引起社会疗救的注意。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当时国人思想的疗救作用,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鲁迅的笔下,农民既是一个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被摧残、扭曲„„同时又血肉丰满的一个个典型。通过农民形象折射时代,深刻批判了社会;借农民在这样时代的思想变化,以一细微神经解剖时代问题,揭示了鲁迅对革命的探索,对当时农民的根本出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参考方案,鲁迅借农民形象表明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农民的灵魂和苦难,让我们感知在那个时代农民的苦难和灰色的灵魂。鲁迅对农民表现出“幽愤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可以说,这样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才是很有生命力的。而且应该值得今天的作家的关注。文学在新时期逐渐淡化,我想社会责任感要求从事文学创作的工作同志继承文学的功能,从思想上提升人民的认识,探讨社会进步中的阵疼。这样的文学才是社会主义需要的文学创作,也只有这样的文学才是人民需要的文学。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鲁迅的小说有其现实意义。在农村日益富裕的今天,在我们日益关注城市繁华建设的今天,关注农民命运,关注在社会急剧变化下今天农民的生存状态、思想状态,这方面的文学作品、研究显得多么重要和急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必然是催生农民蜕变和新一代农民显现的过程,应该对“沉默的大多数”,对坚守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打工的农民,投注更多的关切目光,文学应有充分的底层意识,因为他们是大多数;而且,他们更为集中和突出地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代表了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的生存和思想状况。

作家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把目光移向关注农民命运,把笔触伸向农村,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到农民的灵魂深处,这是鲁迅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以他的农民形象为典范给我们的新的启示和指导。作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鼓手!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创作才有其积极价值,我们的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得以体现和张扬。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作品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从对中国出路的彷徨,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思索、呐喊,鲁迅的思想有了更加深远意义上的飞跃。对革命的信心,对未来的向往,贯穿在鲁迅的作品中。他看到了农民身上淳朴善良、热情无私的美好品质,他坚信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就是改良社会的坚实基础。在小镇上,一家的客人几乎是大家共有的,因此“我”在那里得到种种优待:钓得虾照例归我吃;小伙伴们伴我游戏;八叔借给我们航船去看社戏;看戏时,桂生为“我”去买豆浆。月夜归航偷豆更让“我”体会到了农家子弟的热情好客,正直无私。淳朴憨厚的六一公也不因我们偷了他家的豆而骂我们。我们知道,鲁迅留恋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留恋那里的人们,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更是打动了他。鲁迅不惜笔墨的勾勒一群农家子弟的形象,是因为他从农家子弟身上看到了改良社会的希望。

《故乡》中,鲁迅将希望寄托在宏儿、水生那些下一代身上,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认为“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的⑥。”期望他们能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他坚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⑦。”但是鲁迅对新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也是很迷茫的,他曾说过先前社会的腐败,他是觉得了;他希望新社会的起来,但不知这“新的”该是什么样,而且不知道这“新的”起来之后是否一定就好。不过他也坚信,新社会、新生活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

《孔乙己》一文的结尾,虽然对孔乙己命运没做交代,但是给人们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体味孔乙己悲剧的同时,不难探询鲁迅的匠心独运。虽说孔乙己的生活在那样冷酷的环境里必死无疑,但作者不愿孔乙己就这样死去。作者希望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让孔乙己能够生存下来。酒店的小伙计“我”就富有同情心的认为孔乙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旧社会已将他逼得走上了绝境。细细体味“我”牵挂孔乙己的心情,不难读出作者的希望和对新中国必将到来的信心。

鲁迅的小说中描绘的一幕幕冷酷无情的世界,麻木扭曲的人生,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从鲁迅塑造的众多的农民形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救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出路,指明方向。同时,为真正进取的猛士吹响了 9 昂首挺进的号角,使他们不惮于黑暗的铁幕、前行的孤寂、曾经挫败的血迹。也给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经典范例,给文史研究备下了丰硕的材料。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⑧鲁迅对命运多桀的祖国的情怀和他的作品一样永远流传,这必将成为改天换地的檄文。

【注释】

①、选自《故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第65页

②、选自《鲁迅读本》 王士菁选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第1版 第85页

③、选自《啊Q正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第五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第2次印刷

④、选自《论啊Q性格系统》林兴宅撰写 长篇论文

⑤、选自《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严家炎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⑥、选自《故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第67页

⑦、选自《故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第67页

⑧、选自《鲁迅读本》 王士菁选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第1版 第2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阿Q正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3)、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4)、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5)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长篇论文

(6)《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南京大学等五所院校中文系部分教师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7)、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了小说来了》

(8)、《寄<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

(9)、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2007年5月第10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1)、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2003年12月第2版第8次印刷,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4)、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4.26(15)、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16)、鲁迅,《两地书·九》(17)、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18)、鲁迅,《一心集·习惯与改革》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6

[内容提要]

人的解放的深层内涵,是构成人的本质的文体特征的转换与重构,而这,正是鲁迅思考现代中国命运和发展的根本命题。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中,中国社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妇女在人性被极端压抑的中国社会里艰难地行走着,本文从鲁迅文学作品中妇女悲剧命运,悲剧形象入手,以典型人物为突破口,详细地分析了鲁迅笔下妇女悲剧形象的意义,深入挖掘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前途命运的艰难探索与分析,同时也在人文性的前提下探讨了鲁迅笔下悲剧女性对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和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鲁迅 女性 悲剧形象 沉默国民的魂灵

一听到鲁迅这个名字,首先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恐怕还是阿Q、狂人、孔乙己、吕伟甫、魏连殳„„或许在看到这些男人们的同时偶或想起祥林嫂或子君,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分小说的主要成就还是建立在对以男性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剖析上。二十世纪文学大家中,擅长刻划女子形象的着实不少。张爱玲、现从文、钱钟书及较近的王安忆、苏童等都是比道高手。鲁迅作为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对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是不遗余力,我们应如何认识鲁迅作品中的“她们”呢?在每一个社会人的想当中,都包含阗自己的伦理,道德思想,从小就倍受人间炎凉之事煎熬和摧残的鲁迅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半――女人的呢?在艰难而又痛苦的生活经历中,自身的婚姻爱情挫折,自己生活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妇女命运,无不震撼着鲁迅的心。十九世纪的社会变革,给鲁迅的刺激和震撼是难以形容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中国的未来,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中国农民,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就要窒息而亡了,痛苦不堪的妇女,在无可奈何地望着自己滴血的伤口痛苦呻吟,而卑鄙无耻的“正人君子”们正穿着崭新的长褂拿着长长的烟枪一个挨一个“笃笃”地敲着“他们”的头大声怒斥,要死还是要活?每个人都在心中重复着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忘却”吗?鲁迅的笔下,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形象出现了,他塑造了社会的另一个层面上艰难挣扎的生活群体――女人。

在鲁迅的笔下,每一个女性形象就是一个悲剧,或死、或散、或无奈„„他自己提出对悲剧的近似定义的看法:“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在此提出的“悲剧”明确指“在戏台”演出的审美形态的悲剧艺术,而不是泛指现实生活中时时发出的悲惨的事件,后者并不都进入前者。如何改变这些人,尤其是女性的悲惨生活。鲁迅勇敢而自动地承担起挽救国家,民族的重任为社会,为全民族舍弃了个人的一切安乐,“拼命地做,忘记吃饭,减少睡眠,吃了药来编

在祥林嫂身上集中体现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的精神的悲剧,可以说是集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于一身。祥林嫂的悲剧的所以真正的严肃的悲剧,因为从美学的观点来看,她的精神品质及其悲剧命运,在严格意义上体现了悲剧的本质。第一,祥林嫂作为一位劳动妇女,具有善良、勤劳、朴实的优秀的品质,坚强不屈的性格,凛然不可侮辱的人的尊严感,顽强的追求人的基本权利的愿望与要求,这种优良的气质,品质和性格,是劳动人民阶级本质的集中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渴求自由解放的必然的历史要求。自然,祥林嫂并不是一个觉悟的妇女,她的思想认识及其挣扎,反抗和追求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是她受压迫的处境和社会制度造成的,并不是阶级本质的必然表现,因而并不是祥林嫂精神品质上的缺陷。正因为这样,祥林嫂的毁灭才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第二,祥林嫂作为一个寡妇,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遭受了四大封建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残酷压迫和摧残,特别是最反动,最野蛮的封建教条――节烈的严重打击。因此,祥林嫂的悲剧是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她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结局,是为反动的封建宗法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所决定的,从而暴露了它们的“吃人”本质。第三,在“四权”的巨大压力下,祥林嫂如果是一个驯服的,得过且过的,极能忍受的人物,她也可以苟活下去,马马虎虎地了解自己的一生。但祥林嫂的性格精神并不是这样,尽管她没有阶级觉悟,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道路没有什么正确的认识,但她有着强烈的要求摆脱压迫,自食其力,独立生活的意识,有着强烈的人的尊严感和争取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意志,有着顽强的寻求人生渔喛与希望的要求中,有着潜在的但是倔强的反抗性。由于祥林嫂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特点,所以她的挣扎,反抗和追求是正义的,而她失败,获得悲剧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第四,祥林嫂悲剧的可悲性,并不仅仅在于她的肉体上受到封建势力的虐待和饥寒的痛苦而主要在于她的精神上遭受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节烈这种最反动的教条的沉重打击。因此,祥林嫂的悲剧在于艺术效果上必然激起人们的巨大悲痛和愤慨,启示人们只有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打倒四大封建势力,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妇女才有真正的自由幸福。

鲁迅对祥林嫂的塑造,体现了他在小说创作中所一贯坚持的思想和态度:表现出他对农民深受压迫,剥削和毒害而毫不觉悟的愚昧,麻木的痛心和批判;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在作品中,作者虽无情地揭露了“四权”对祥林嫂的扼杀,但是,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又是痛心疾首地暴露和批判了祥林嫂的不觉悟。

鲁迅对于中国老百姓的愚味和麻木有极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他在稍晚于《祝福》后写的杂文《灯下漫笔》中说道:“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这一思想在祥林嫂身上,又可以大致看出其模样。祥林嫂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在这两个时代里沉浮。

告,这种老调子应该到唱完的时候了,中国应该出现新的声音。

二、渺茫“明天”的企盼者――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是鲁迅《明天》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丧子的寡妇。江南水鲁镇,劳苦妇女单四嫂子两年前失去了丈夫。守着独子――三岁的宝儿共度时光。宝儿患了病,单四嫂子抱着孩子求神问签许愿,也服用了民间偏方,但宝儿的病仍是昌轻夜重,不见缓解。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天亮,孩子的病情更为危重,单四嫂子取出所有的银元铜钱到中医何小仙处去求诊。在开上药方去药房抓药途中,又受到地痞流氓蓝皮阿五的调戏。当天下午,在最后睁开眼叫了一声“妈”后,孩子死去了。邻居五九妈指挥料理孩子的后事,单四嫂子拿出惟一的家当――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托保买棺林。夜深人静,人去屋空。单四嫂子哭干了眼泪,希望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个梦――宝儿好好的。此梦却难圆,又一个早晨,棺林买来了。入殓,埋葬。太阳落山时分,帮忙的人吃了饭,都回了家。孤苦一身的单四嫂子,坐在太静、太大、太空的房子里,想着孩子生前的情景,她希求在睡梦中,再见到她的宝儿。门外照例传来地痞流氓的调笑声。鲁镇落在寂静,只有几条狗,“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作者在小说在着力提示出,由于社会的黑暗,群众的落后、麻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淡,而这正是造成单四嫂子不幸的社会根源之一,也更增加了悲剧气氛。当孤苦的单四嫂子抱着病重的宝儿,在“黑沉沉的灯光下”备受煎熬时,没有一个人肯去帮助她,安慰她。而那个流氓无赖蓝皮阿五和红鼻子老拱,坐在隔壁酒店里,探听动静,哼低级的曲子,打她的主意。当宝儿死去,单四嫂子“从呜咽变成号啕”时,以五九妈为首的邻居们,所忙的是用她的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又替她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还把单四嫂子仅有的一副银耳环和一支银簪,拿出来交咸享酒店掌柜,托他作保,半现半赊地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认为有油水或捞,何“自告奋勇”地愿意接揽这差事。五九妈却不让他沾手。于是在埋葬的那一天,蓝皮阿五便“整天没有到”。咸享掌柜又替单四嫂子花了四文二十个大钱,雇了两名脚夫抬去埋了。这名为帮忙,实为揩油。当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要显出回家 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这是何等冷漠的社会现实!单四嫂子是一个完全失去反抗力的妇女形象。她的命运极为悲苦,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向她袭来,但她都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反抗的表示,她只是一味地以迷信、对命运的顺从和屈服,幻想改变或减少自己的灾难和痛。宝儿生病后,她向神求签、许愿;在病越来越重时,又幻想“明天”热会去,痛会减,喘会平,在宝儿死后,她又幻想“明天”宝儿会“好好的睡自己身边”,而当这一切一次又一次被灭后,她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想赶快睡去”,在梦中去“会她的宝儿”――可以说,她的宝儿是被残酷、落后、冷酷的封建制度吞噬了。也是被自己的愚昧、落后、迷信、杀害了。对于社会和自

拼力抵御着杀人团的精神虐杀,二者处于相对平衡势态。

鲁迅在《明天》的结尾,并没有明确地给我们以任何希望。鲁迅自己是讲究“于无希望中得救的”。但对单四嫂子这样一个弱女子来说,她失去“明天”,又意味着什么呢?鲁迅不肯地明确的答案告诉我们。但单四嫂子这个满身痛苦,满腹心酸的妇女却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单四嫂子己是一具活尸了,是社会让她变成了这样。她是封建社会庞大礼教系统的牺牲品,她的命运逻辑规定,她不但记过无法再见宝儿,而且她自身的明天只有两个字可以概括殆尽,那就是――“烈妇”。

为什么单四嫂子的明天是从节妇变成烈妇呢?因为社会上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这个杀人团在“吃人”,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吃”下去,单四嫂子“命运”,注定是万劫不复的。这个“杀人团”吞食单四嫂子有三个步骤:一是单四嫂子丈夫死后,礼教观就叫她乖乖做节妇;二是宝儿病重时,不但得不到半点同情,而且这个“杀人团”的成员一起动手来虐杀;三是失去宝儿后,他们觉得单四嫂子的精神支柱崩塌了,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猛扑上去,吞食她。这就是贫苦劳动妇女单四嫂子的命运!在那样的禛中,只能把自己的悲痛和愤憎留给世界,把她的期望寄托在莫须有虚无的地狱之中。

《明天》表现了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深沉思索和对妇女命运的倾情关注。鲁迅的脚牢牢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在第一篇妇女题材的小说《明天》中,就真切地融及了中国劳动妇女沉重的悲哀。它让人们想得很多,很深,想到中国劳动妇女的地位和命运,过去和未来。明天,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动人的词语,但对于单四嫂子却是如此;明天,对于鲁迅来说是何等沉思不已怕词语,但对单四嫂子来说是如此。鲁迅是为明天而奋斗的作家,他为社会给予单四嫂子的这种“明天”悲愤,这种“明天”实际上是暗夜与绝望。

三、孤独反抗者—爱姑

《离婚》是鲁迅写于1925年11月6日的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作品的主人公爱姑,娘家庄家和婆家施家,都是地方上很有势力的人家,庄,施两家联姻,经过三茶六定,花娇抬爱姑进门,结婚礼仪一一符合封建礼仪。由于施家的儿子姘上了小寡妇,爱姑干涉丈夫的行为,而公婆又袒护儿子压制爱姑,爱姑哭回娘家,庄木三带着六个儿子去拆平施家的灶,两家闹翻了,整整三个年头不肯罢休,最后请七大人调停,才以离婚收场。在这场纠纷中,庄、施两家,还有慰老爷,七大人之流,手上的武器全部是封建礼教,这场离婚纠纷,从本质上讲,不是不封建斗争,倒正是用修补封建家庭裂痕,调整封建阶级内部矛盾,强化封建制度的新方法。鲁迅毫不留情地把庄,施两家的意见写成一个表里不一,形神相离的喜剧性场面,这个场面上充斥着虚伪,矫揉造作和上流社会的空虚,腐朽和堕落。

观念作崇。七大人的地位高于慰老爷,是爱姑所见过的最高统治者,爱姑这位表面上泼辣的农村妇女,内心深处仍然是对地位的屈从。爱姑的这些弱点,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她周围的群众都对封建阶级代表人们七大人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八

三、蟹壳脸,甚至庄木三这样的富裕农民,都是如此。鲁迅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才以小说的形式进行探讨和反映的。它通过女主人公爱姑对离婚问题的处理深刻地反映出在辛亥革命以后,农民群众对封建统治者还存在着幻想和敬畏,在政治上,思想上还仍然受着封建统治者的严酷统治,因此,小说的主导思想仍然是反封建的。

四、幻想与现实矛盾的终结者――子君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是受过“五四”新文华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封建势力视青年自由恋爱为丧风败俗,局长一纸解令导致涓生失业,断绝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而此时,同居后的涓生,已众外到内“读遍了子君的身体,她的灵魂”。他的态度陡然变了,他不再自愧弗如地对待子君,仰视子君尊敬子君,而是居高临下地俯视她,鄙视她。子君像她的“阿随”一样,在经历了“婚姻自主”的美好小环境,沉湎过短暂的“安宁与幸福”之后,在家庭琐事的不断纷扰之后,在生计的窘迫威逼之后,由颓唐,无所作为而最终重新回到封建势力的强大打击下,含恨离开了这“无爱的人间”而涓生也只能带着“悔恨和悲哀”去探索新的生活,结束了个人奋斗的悲剧。《伤逝》就是悼亡的意思,即哀悼子君这个曾经是纯洁、善良、勇敢的新女性的毁灭,哀悼她的真挚的爱情,婚姻的自主都成了泡影。子君的悲剧深刻的启示人们: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势力是诱杀一切美好事物的刽子手。子君追求的,只是恋爱婚姻自由。奋斗目标的实现,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做整个人生意义。这样,人的性格也就必然会变得庸俗空虚,胆怯虚弱,爱情也会渐渐褐色,在刽子手的狞笑中,一切都灭亡了。子君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这说明,离开社会改革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成功的,个性解放和“未褪尽的旧思想”是子君悲剧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任何人的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是我们应从子君与涓生的矛盾中能否认识到这种矛盾并正确处理和对待它。子君和涓生可以为爱情奋斗,但却不知如何去“更新、生长、创造”,这就是他们的可悲之处。而悲剧就发生在这可贵可悲的矛盾中。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篇7

一、《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形象

小说里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这篇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悲剧人物形象。祥林嫂是不幸的,她自小当童养媳,丈夫小她十岁,却早早地死了;后来逃到鲁镇做工,又被她的婆婆强行捆绑卖给了贺老六,虽说生活有了好转,但她又丧夫丧子,房子被当家大伯收后只得再次来鲁镇做工;最后沦为乞丐,在旧年的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祥林嫂贫困交加、愚昧麻木,她只想安稳地做个奴隶,但当时社会还是不容她,在受尽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后,怀着深沉的恐惧走向死亡。

二、塑造祥林嫂形象的“手狠”手法

祥林嫂遭遇悲惨,令人同情,我想鲁迅先生对她肯定也是心存怜悯。但面对当时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并没有“手软”,而是“手狠”,否则就不足以批判,就不足以唤醒国民沉睡的灵魂。从对祥林嫂的三次传神点睛的肖像描写中,尤其从对她眼睛的描写中可以体现出来。祥林嫂以一个年轻寡妇的形象初次来鲁镇时,当时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此时的祥林嫂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她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上下,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这是一个虽然经受了打击,但还没有受到更多生活折磨的年轻寡妇的肖像。此时的祥林嫂健壮,对生活还抱有希望,她做工不怠慢,通过繁杂的劳作来排遣不幸的人生遭遇。她满足这样的生活,“口角渐渐地有了笑容,脸上也白胖了”。

再次守寡后,当这个质朴敦厚的劳动妇女再次来到鲁镇时,扎着的白头绳证明了她的又一次不幸,她的穿着和两年前初来鲁镇时一样。经历了第二个丈夫贺老六和爱子阿毛相继死亡,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的脸颊上已经没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次她干起活来手脚没有先前的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容。比较两次的描写,我们可以从变动不多的几个词语上感受到鲁迅先生刻画表达的高超技艺。而爱子阿毛的死亡对祥林嫂精神上的打击最为沉重,一提到阿毛,她就“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通过“直着眼睛”,我们可以感受到此时祥林嫂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然而她的痛苦不但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同情,反而使得她处处遭到侮辱和耻笑。这些导致她的处境更加艰难,精神上雪上加霜,此时的她只能“张着口怔怔地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在这期间人们不断地嘲笑她,而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她是在默默地忍受生活带给她的痛苦。为了找回做人的最后一点点尊严,她捐门槛赎罪,但在祭祖的时候,四婶仍不许她去拿祭祖的任何物品,这对她的精神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她的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失神地站着”,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这就形象地表现出了祥林嫂对生活的绝望。

五年后,当“我”再次见到祥林嫂时,“她瞪着眼睛,头发全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此时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家赶出来了,生活潦倒不堪,沦为乞丐。“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痛苦的生活把她折磨地已经麻木了,“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木偶人,“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我的一句“说不清”使祥林嫂对阴间生活的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了,于当天晚上的祝福之夜在恐惧和绝望中死去,至此祥林嫂结束了她充满痛苦的悲剧的一生。

论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篇8

关键词:《在酒楼上》 孩子 孩子形象 鲁迅

鲁迅是很爱孩子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1],就是他为其儿子周海婴作的。他认为,“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从现今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2]。

《在酒楼上》里的“孩子”似乎无法从年龄上规约,大致指初涉人生的年少人物。借主人公吕纬甫之口娓娓道来,鲁迅把一个个孩子呈现在读者面前,看似信手带过,却已在轻描淡写中带来震撼人心的强音。

以下试从孩子的“名字”、品性、命运几方面对其形象进行剖析。

一、孩子的“名字”

《在酒楼上》出现的孩子一共只有七个:长富的大女儿阿顺、二女儿阿昭、阿顺的小弟、吕纬甫的小兄弟及吕的三个学生。除了阿顺和阿昭,其他五个都是叫不出名字来的。可见,在《在酒楼上》中,孩子基本上是没有个性可言的,如若要叫唤他们,叫一声“喂”大概就了事了。他们连最基本的姓名权都没有。

另外,对于唯有的两个孩子的名号——阿顺和阿昭,鲁迅也是有意而取之的。“顺”和“昭”都是吉利的字眼,一个是“顺利”,一个是“明亮”。但根据小说描述的实际,阿顺并“不顺”,阿昭也“不昭”。这是鲁迅惯用的一种名字与其人遭遇相反的手法。

阿顺这些“幸运”的名字背后分明隐藏着国民在冷酷的现实、在自身的不幸和无力面前的一种心理和命运诉求:希望后代比前代强,并以后代的“顺”带给自身幸运。在美好祝愿的同时,更多地显示了对现实闭起眼睛的自欺、保守、唯心和愚昧,大有阿Q“精神胜利法”的影子。

二、孩子的品性

鲁迅认为“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3],提倡“应该以孩子为本位”[3]。写作《呐喊》时,鲁迅毫不犹豫地高喊“救救孩子”,但是在创作《彷徨》期间,他开始对“救救孩子”产生彷徨和怀疑了。

在《在酒楼上》中,孩子“性善”的光明与“性恶”的黑暗形成了交错着的光影。七个孩子中阿顺所占篇幅最多。这个女孩虽然“长得并不好看”,但“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4]。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其说鲁迅是在“画眼睛”,还不如说是在画心灵。阿顺的心灵,也该像北方的无风的晴天那般明净。作者有意透露了阿顺所具有的“梦中女孩”型的清明、纯净的标志性品格。不仅如此,她还“很能干”,“又得服侍父亲”,又使“家计倒也渐渐的稳当起来了”。在吕纬甫向“我”口述他在阿顺家“吃荞麦粉”的那段文字里,他对阿顺的喜爱更是溢于言表。顺姑那“希望”的神情,那“忍着的得意的笑容”,被鲁迅描摹得那么明亮、动人。但是,善良、能干、灵动、明净的阿顺最终的不顺,也证明了她只能是“梦中的女孩”。

然而,当一个孩子见人就恶狠狠地想咬,人性的丑恶全或许就在这种对别人的防备和漠视中暴露出来了。吕纬甫讲到他买了剪绒花去长富家时,见到了阿顺的弟弟和妹妹阿昭。“阿昭长得全不像她姊姊”,甚至“简直像一个鬼”,而当吕纬甫向其弟弟询问阿顺在哪里时,小子居然“立刻瞪起眼睛”,“而且恶狠狠的似乎就要扑过来”咬人。

当另外几个孩子把“人性的丑恶”或显或隐地表现出来时,鲁迅似乎也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的难“塑”和“树”而不起的尴尬。

三、孩子的命运

《在酒楼上》中的孩子处于非主角、容易被人忽视的地位,而他们的命运,就像他们在小说中的地位一样,得不到重视。七个孩子的结局,大致有三种情况:

第一,肉身死了,但精神还活着,即生前令人喜爱,死后令人追忆。这样的孩子非阿顺莫属了。鲁迅对这样的孩子基本上是持肯定和珍重的态度。与其说这样的好孩子“自己没有一份好福气”,还不如说是活生生地被长辈逼死。

第二,灵与肉同时消亡。吕纬甫的小兄弟就是这样的命运。他小小年纪便离开人世,可怜死后坟地竟被河水咬进去了,甚至尸骨早已踪迹全无。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存在了,他根本就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意识和能力。

第三,还活着,正在成为和大人一样的人。他们的精神麻木不觉,由单纯而变得迂腐、世俗,身上套着大人们的影子。小昭和她的弟弟就是这类孩子的典型。此外,吕纬甫的三个学生其实也是这样的结局:他们一个读《诗经》,一个读《孟子》,一个读《女儿经》,简直就是穿着古人装的小“大人”。

注释:

[1]鲁迅:《鲁迅诗歌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鲁迅:《在酒楼上》,《彷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3]张小萍.从鲁迅作品看鲁迅儿童教育观[J].景德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9).

[4]曹年生.论《呐喊》《彷徨》中的少年儿童[J].鲁迅研究月刊,1999,(8).

上一篇:挖掘客房服务潜力 打造温馨客房下一篇:讲不讲文明礼貌没关系吗?-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