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2024-05-27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通用8篇)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篇1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节选自萧统《〈陶渊明集〉序》

20.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分)

21.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10个字。(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许邵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

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

C.《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汉照看一切,到“那边”向他交账。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

D.《边城》中的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

E.《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晦气到家了,就连船帆都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不过,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位向“限度”挑战的强者。

23.简答题(10分)

(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4分)

(2)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铺排典故虽然不是中国旧诗先天不足而带来的胎里病,但是 从它的历史看来,可以说是它后天失调而经常发作的老毛病。从六朝到清代这个长时期里,诗歌愈来愈变成社交的必需品,...

贺喜吊丧,送往迎来,都用得着。就是一位大诗人也未必有那许多真实的情感和新鲜的思想来满足“应酬”、“应景”的需要,于是不得不“为文而造情”,甚至以“文”代“情”,偷懒取巧,罗列些典故来敷衍搪塞。在旧社会里,政治的压迫和礼教的束缚剥夺了诗人把某些思想和情感坦白抒写的自由。譬如他对国事朝局的愤慨、在恋爱生活里的感受,常常得绕个弯,借古典来传述;明明是时事,偏说“咏史”,明明是新愁,偏说“古意”,甚至还利用“香草美人”的传统,借“古意”的形式来起“咏史”的作用,更害得读者猜测个不休。还有艺术上的原因,诗人要使语言有色泽、增添深度、富于暗示力。好去引得读者对诗的内容作更多的寻味,就用些典故,仿佛屋子里安放些曲屏小几,陈设些古玩书画。不过,对一切点缀品的爱好都很容易弄到反客为主,好好一个家陈列得像古董铺子兼寄售商店。....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有删改)

24.文中所说中国旧诗“老毛病”的形成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6分)

25.请具体解释“反客为主”在文中的意思。(3分)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篇2

发掘作品中的意蕴是江苏省近几年的考试重点。作品的意蕴是指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蕴跟文章的主旨又是密切相关的。面对“探究文本中的意蕴”或其变式题型,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掌握散文或小说中的意象,深刻分析意象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意象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是被作者赋予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有时诗歌、小说、散文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叙述的社会生活情节,也都是意象。阅读这些意象,就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2008年江苏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一篇小说《侯银匠》。探究类型的题目是:“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做好这道题目要理解一个最关键的地方:作者所用文字的多少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所以要明确小说的主旨和主人公,然后看这些文字对表现主人公和主旨的作用大不大。小说的开头几段和最后几段确实是从侯银匠的角度来叙事的,但是中间有很多文字转而写侯菊的勤劳、精细、能干。有其父才有其女,分析一下就可以明白,侯菊的这些可贵的品质正是源于她的父亲,所以侯菊这个意象正是为了表现主人公侯银匠。从文章的构思来看,通过写侯菊来表现侯银匠还可以避免直接叙述,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使文章富有情趣。第二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这篇小说中的意象———侯银匠与侯菊。分析文中与父女俩有关的人和事,看看其中蕴含了什么深刻的意思。这样就可以探究出作者这样安排文字的理由:

1.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为了表现侯银匠。2.从文章的构思看,重点突出,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情,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明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也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3.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中,父母希望儿女能幸福生活,又舍不得儿女离开自己。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让侯银匠在矛盾的心理中充分流露出对女儿的留恋,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此类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面观察分析作品中出现的意象

对意象的捕捉不能有遗漏,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中的意蕴。探究是读者在探究,有时候读者探究的结果和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可能出现差异。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尽可能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

比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小说阅读《溜索》中的探究题:“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既然文中有深刻意蕴,我们就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意象。可以先整体把握,看看这篇小说叙写了什么事,再看看有什么人,有哪些动物形象,再看看描写了什么场景。这些都是小说中的意象。这篇小说叙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整个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能够战胜艰险。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领队”和“汉子们”,从他们的言语和行动中,我们能看出人们在天险前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品质以及无谓勇敢的精神。文中还出现了“我”,“我”跟领队的表现有不同:面对峡谷,“我”战战兢兢,心生胆怯,在领队的帮助下终于渡过了峡谷,可以看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小说中还出现了雄鹰、骏马、牛这样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起衬托作用的。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三、注意审题,明确思考方向

2011年江苏省语文卷小说阅读《“这是你的战争﹗”》中的探究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小说的三要素这里涉及两项。小说中的自然景物、社会环境、情节、人物以及主题等是互相关联的。我们指导学生思考的时候,是不是只看自然景物和人物呢?当然不能。这个问题实际是考自然景物的叙写对其他的要素有什么作用,以及自然景物中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心理、什么样的形象。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情节的矛盾冲突中能充分展示人物形象,小说的环境又为人物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要理解人物形象,一定要把人物放在环境和情节中。这道题目涉及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结合文中的情节,寻找景物与情节相关联的地方,从中寻找景物的寓意。在情节中分析人物的表现、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所以,在答题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先从整体来把握文章。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五处,描写得较简洁。这篇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中涉及两种意象:雪和腊梅林。把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和抗战征军的故事放在大雪纷飞的昆明,不难想到,作者有意用下雪天寒来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着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这里显然象征在严峻的抗战形势下知识分子爱国的高洁品格。

然后,联系情节来看自然景物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孟弗之与处心积虑逃避责任的蒋姓学生争吵前后的环境描写,主要是暗喻孟老师的沉重心情。面对这样冷漠的学生,此时孟老师的心一定和外面的冰雪世界一样冷。明白了这些,学生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萧子蔚跟澹台玮一番谈话后的景物描写,暗示了师生之间的和谐温馨,暗示了爱才的老师和爱国的学生就征军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后的舒畅心情。这种爱国的热情和师生之间暖融融的关系,足以让冰雪融化。所以作者这样描写,“雪已停了,腊梅林的雪已消了大半。”最后一处环境描写,澹台玮“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有了之前蒋姓学生的反衬,这里澹台玮的人格更加伟大。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应该是表现人与梅花交相辉映,隐喻了澹台玮坚贞的人格。

江苏省高考的探究题型也在不断地变化。2012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卷的小说阅读《邮差先生》中的探究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这一题不是在探究作品深刻意蕴,也不是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换一个问法,可以这样设问:作品缓慢的故事情节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明确:这道题事实上是考情节安排的作用,而且方向很明确,即对小说内容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这里有一个难点,就是小说的内容。“小说的内容”这个概念很大,包含了小说的各个方面。比如小说里面的人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主题、语言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梳理出如下的参考答案:

这样的情节有利于表现主人公温和、从容、宽厚的形象特征。

这样的情节也表现了小城恬淡、安详、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情节有很强的抒情性,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感动和对这个小城的喜爱、赞美之情。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篇3

【关键词】C项 矛盾冲突 表达

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和答案公布之后,不少中学老师和考生反映,附加题第22题的答案不大令人信服。阅卷结束后,新华网等媒体也有关于“曹禺《雷雨》的矛盾冲突也难倒不少考生”的消息。笔者研读了该题后,认为该题及答案值得商榷,现不揣谫陋,求教于大方之家。

为方便商榷,笔者现将该高考原题及答案摘抄如下: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鲁迅《呐喊·风波》中的九斤老太固守旧制度、旧习惯,她的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这表明她与赵七爷一样,是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

B.沈从文《边城》叙写了一个情节曲折的爱情故事,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物和独特的民俗风情,歌颂了淳朴善良的人性,洋溢着浓厚的湘西乡土气息。

C.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其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

D.《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E.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历尽艰辛,捕获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归航途中与一群鲨鱼殊死搏斗,终于保住了马林鱼。这是刻画硬汉形象的重要情节。

参考答案是A、E。显然,A项和E项都是比较明显的错误,但C项的表述也有问题。首先,C项的表述有语病。“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是用来列举“多组戏剧冲突”的,故“之间”后均应加上“的冲突”。或者将“曹禺《雷雨》中有多组戏剧冲突”改为“曹禺《雷雨》中戏剧冲突体现在众多人物关系上”,这样才能与后面列举的“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相一致,且能真正体现《雷雨》或新或旧、或隐或显、错综复杂的冲突。因此,“如周朴园与繁漪之间、周朴园与侍萍之间、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这句列举没有穷尽,故应在后面加“等等”。

其次,C项中“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仅是一家之论。剧中谁是冲突的中心,学术界一直有争议。学术界主要有两说:

第一说,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是冲突中心。持这一观点的有辛宪锡先生等。辛宪锡先生早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1期就发表了《〈雷雨〉若干分歧问题探讨》一文,否定周朴园与繁漪的矛盾是全剧的主要矛盾,认为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才是主要矛盾。辛宪锡先生认为,“作为《雷雨》全部戏剧情节的纽带的,却不是繁漪而是侍萍。《雷雨》的戏剧冲突,是以侍萍的命运悲剧作为贯穿线索,组织起来的。”“《雷雨》中的一切矛盾,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侍萍与周朴园两人身上,由此构成戏剧的主要矛盾。”“在《雷雨》的许多事件中,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还是侍萍的遭遇。人们急于知道,她三十年前被周朴园抛弃后,为什么没有死?……这一连串悬念,造成了整个戏剧冲突的总悬念。”“从《雷雨》戏剧冲突的几个发展阶段看,四幕剧中,侍萍的戏都作为重场戏贯穿始终。”

第二说,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是冲突中心。持这一观点的有陈瘦竹、沈蔚德、陈保平等先生。陈保平先生在《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发表了《也谈〈雷雨〉的主要矛盾——与辛宪锡同志商榷》,陈瘦竹、沈蔚德在《文学评论》1960年第5期发表了《论〈雷雨〉和〈日出〉的结构艺术》,认为《雷雨》的主要矛盾就是贯穿始终的周朴园与繁漪的矛盾,而侍萍与周朴园的矛盾是在主要矛盾的发展过程中导引出来的、起辅助作用的的矛盾,属于“过去的戏剧”。

因而,“以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为中心”仅是一家之论,《雷雨》这道题应该是见仁见智的。“说不尽的《雷雨》。”《雷雨》作为一部戏剧经典,文本的多元性和开放性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阐释空间,带来了《雷雨》接受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总之,笔者认为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加题第22题及答案是不够严谨的,“曹禺《雷雨》的矛盾冲突也难倒不少考生”是事出有因的。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篇4

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扬雄氏而止耳。

(选自韩愈《读荀子》)

2.简答题。(4分)

(1)上文中“火于秦”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扬雄是汉代大儒,他的字是

▲。(2分)

(2)请概述上文中作者对孟子的评价。(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家》中觉新和梅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恋人,只因双方母亲在牌桌上有了磨擦,就被无情地拆散了。最终梅在痛苦的折磨中悲哀寂寞地离开了人世。

B.《哈姆莱特》中雷欧提斯曾在夜半看到一个鬼魂,长得和已故的老国王一样。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哈姆莱特,困惑的王子立刻断定这就是父王的冤魂。

C.《**》中,作者以张勋复辟事件为背景描述了江南农村中一场**,围绕“辫子”的危机,揭示了这一事件的实质,即复辟终究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

D.《红楼梦》中探春倡导成立“海棠诗社”,李纨主动请缨做社长。第一次咏白海棠,宝钗夺魁;第二次咏桃花,林黛玉才情倾倒众人。

E.《天狗》中诗人以“天狗”自比,塑造了“天狗”冲决一切罗网的强悍形象,极写自我力量的扩张和自我精神的解放,夸张地表达了五四时期的个性解放要求。

22.请概述《三国演义》中“火烧连营”的主要情节。(5分)答:。23.《欧也妮·葛朗台》中说,欧也妮“这女子的手抚慰了多少家庭的隐痛,她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请举出能体现欧也妮“善行义举”的三个事例。(5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4-26题。

东有日本,西有美国,都是动漫产业的大国。日本原有三大国宝,分别是茶道、艺伎、相扑,现在动漫已经被誉为第四项国宝。

根据三菱研究所的调查,日本有87%的人喜欢漫画,而拥有与漫画人物形象相关商品的占了84%。漫画界的殿堂级人物手冢治虫被称为“1亿人的手冢治虫”,日本漫画连载杂志的代表《周刊少年》在1995年创下653万本的最高销售纪录。这足以说明日本庞大的内需市场具有的能量。

2007年日本动漫产业销售额为4810亿日元,而2008年则为4483亿日元,这样的金额也让动漫成了日本出版业的龙头。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曾提出“酷日本”的口号,力图将日本的漫画、动画市场拓展到全球。从199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出版商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仅建构了巨大的产业链,且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日本成了动漫输出大国,全球不少国家播放的动漫片,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日本。

一年绘制十册漫画单行本的漫画家,仅仅在发行版税方面,就有2.8亿日元的年收入。这让中国的漫画家望尘莫及,也是日本的精英竞相投入动漫产业的原因。但新人要得到认同很不容易,通常要拿着自已作品到处拜访出版社,或是投稿各种甄选比赛。可是一旦作品受欢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则告别勉强糊口的阶段了。多数的日本漫画家在正式出道前,多半从名漫画家助手开始做起,除了学习画漫画的必需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实地见习漫画家孕育作品的过程,包括灵感收集、角色设定、构思分镜等。近来漫画家借由和电视电影业界的合作,增加了漫画作品的能见度。十年间阅读漫画的人数更是增长了5倍之多。

24.动漫被誉为日本的“第四项国宝”,根据是什么?(5分)25.日本成为动漫强国的原因有哪些?(4分)

26.我国漫画家要取得成功,可向日本同行借鉴什么?(6分)

答案

一 1. 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说干时君/纷纷藉藉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

2.(1)始皇焚书(1分)子云(1分)

(2)孔子之后、扬雄之前真正的儒家。(2分)二

1. B D(B中雷欧提斯应为霍拉旭,D中桃花应为菊花)2. 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率大军远征攻吴。(背景,1分)吴将陆逊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刘备求战不得,入夏以后移寨于山谷树林中,连营七百余里。陆逊夜里趁东南风放火。(过程,3分)蜀军大乱,营寨被烧尽,刘备败走白帝城。(结果,1分)

3. ①欧也妮拿钱偿清了叔父生前的债务,成全了堂弟的婚事。②她给拿侬钱,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③她铸了一个纯金的圣体匣,献给教堂。④她开办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和图书馆。(答出其中三个事例即可。答出一个得1分,两个得3分,三个得5分)三

24.动漫产业是日本出版业龙头,为日本赢得了动漫大国的地位,将日本人的形象做了最好的国际宣传。(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25.全民爱读漫画,精英加入动漫产业,政府大力倡导,漫画出版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每点1分)

26.耐住寂寞,长期修炼;师从名师,实地见习;借鉴合作,扩大宣传。(每点2分)

江苏省苏北四市(徐、淮、连、宿)高三3月联考试题

语文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

《国风》《离骚》固不论,自汉魏以来,是妙于子建,成于李杜,而坏于苏黄。余之此论固未易为俗人言也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

(选自张戒《岁寒堂诗话》)

20.文中“子建”“子瞻”分别指 和。(2分)

21.依据文段,作者认为“诗坏于苏黄”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中,黛玉在看望挨打的宝玉时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B.《女神·炉中煤》中,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的煤——“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愿意为祖国赴汤蹈火,不惧牺牲的浓烈情感。

C.《雷雨》中,侍萍用“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话来反驳周朴园,表面上是侍萍否定自己,实际上是她对周朴园的满腔控诉。

D.《明天》是鲁迅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品通过对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描写,充分展示了一幅旧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

E.《欧也妮·葛朗台》中,查理在父亲破产后投奔伯父葛朗台,葛朗台安排克罗旭和格拉桑清理了弟弟的债务,于是查理便把母亲的镶金首饰盒托于他保管。23.简答题(10分)(1)《三国演义》中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哪些?请列举。(4分)(2)《哈姆雷特》中,老哈姆雷特是个什么样的人?(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有人称我们已进入“微时代”,只要你有个联网的手机,你就能通过微博将身边发生的事情与“脖”友们分享。在这个快节奏生活的时代,现代人确需一种和这种节奏合拍的“灵光乍现式”的表达,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们之间的关系向着“陌生人”社会的方向发展,人在社会场景和生活平台上的呈现,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这与微博上每天发生的故事有相似之处。同时,徽博一次140个字的限制逼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这种方式更平民化,“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为此,各地政府也建立了官方微博,以便有效听取民意,解决群众现实问题。与国外微博相比,中国微博上的牢骚与负面表达较盛,而这恰恰是网友现实生活所面临困难的显现。微博只是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反映出采,所以能否及时回应负面舆论,事关政府的诚意。在微博上,政府与民众应是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不是政府向民众的单向传播。无论是淘宝体,还是偶尔的卖萌,都体现了政府在积极地转变语言风格,这些要比官话套话更能Hold住政府形象。然而,微博在为公众带来多元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微博的“直播性”虽然方便快捷,却易威胁个人隐私……尤甚的是,部分“微博达人”,恶意左右网络舆论,将“网络暴力”有意引向党和政府,危及社会稳定,值得警惕。

微博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面对微博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我们何去何从,仍值得探讨。

24.请简要概括微博具有哪些特点。(5分)

25.政府部门应如何利用官方微博塑造政府形象?请简要说明。(5分)26.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5分)

语文Ⅱ(加试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6分)余之此论/固未易为俗人言也/子瞻以议论作诗/鲁直又专以补缀奇字/学者未得其所长/而先得其所短/诗人之意扫地矣。(每处1分,超过6处不得分。)20.(2分)曹植 苏轼(各1分,字形错误不得分)21.(2分)苏轼“以议论作诗”和黄庭坚“补缀奇字”(1分),后世学者只得其短,使“诗人之意扫地”(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国风》《离骚》固然不必评论,自汉、魏以来,曹植(子建)的诗作最为精妙,李白、杜甫成就最大,苏轼、黄庭坚却将诗歌创作引入歧途。我的这种言论本来不容易对俗人说呀。苏轼用议论作诗,黄庭坚又过分专注于斟酌字句,求学的人没有学到他们的优点,反而先学到他们的缺点,使诗人创作诗歌的本意全部丧失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A、E(A“黛玉”应为“宝钗”;E应为“查理将镶金首饰盒作为定情物托付欧也妮保管。”)23.(1)(4分)辅佐刘禅,稳固内政;(2分)七擒孟获,稳定后方;(1分)六出祁山,讨伐魏国。(1分)(2)(6分)贤明有为的国王;英勇威武的战士;温柔重情的丈夫;正直果敢的父亲。(每点1分,答对4点得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4.(5分)①实时性(同步性或直播性); ②便捷性; ③偶然性;④平民化;⑤危害性。(每点1分,共5分。摘抄原文语句不概括的,不给分。)

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

(选自白居易《与元九书》)

20.请写出元九的姓名。(1分)

21.写出自居易所发起的诗歌运动的名称及其主张。(3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面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葛朗台是资产阶级暴发户,重视金钱与利益,所以他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同时他又是基督徒,相信能在天国享福,所以他遗言还有“幸福只在天上”。

B.《家》中,梅被母亲嫁与别人,青年孀居终至郁郁而死;瑞珏因整个家族“血光之灾”的迷信被逼到城外生产,难产而死。两位美好女子的死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和虐杀。

C、在《我是个偶像崇拜者》中,诗人崇拜自然界与社会界一切象征生命的事物,否定一切人为的偶像,表现出对封建权威的极度蔑视。

D.《雷雨》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交织在一起,将矛盾冲突浓缩在早晨

至半夜的二十四小时之内,集中在周公馆和鲁贵的家中发生。

E.在《老人与海》中,小男孩马洛林的性格与老人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小男孩回归后,老人正是在他的鼓励下坚强不屈的拼搏下去。23.简答题(10分)

(1)请简要说明林黛玉创作葬花词时的境遇。(4分)

(2)简述《三国演义》“关云长水淹七军”的情节。这一情节表现了关羽的什么性格特

征?(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稳增长、控通胀的首要条件。去年中国粮食产量跃上1.1万亿斤的新台阶,实现罕见的连续八年增产。但随着耕地和水资源约束日益增强,要在“八连增”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今年是中国政府连续第九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涉及“三农”的强农惠农措施。未来随着政策陆续落实,业内人士预计,农机设备及种业科技等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尽管中国已连续多年实现粮食增产,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依靠消耗大量资源以及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农业模式仍占主导。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分析称,中国耕地、淡水等资源的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已难以为继。

中国农业的人均占有自然资源非常少,目前人均约占1.38亩耕地。虽然农产品产量连续增长,但需求也在不断上升,农产品对外依存度逐步攀升的压力较大。同时,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用工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亦逐渐减小。

鉴于此,2012年的“一号文件”突出强调了农业科技,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并将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农技推广服务及新型农民培养。24.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5分)25.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何在。

(4分)26.说说你对“粮食安全”的理解。(6分)答案

19.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6分,每断对一处得1分,六处以内,断错不扣分,超过六处,一处扣1分)20.元稹(1分)

21.新乐府运动(1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分)。22.A E(5分,答对一项得2分,多答不得分)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篇5

思想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把握好其思想感情是命题和复习的重中之重。考生在答感情题时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感情概括不准、不全;二是不会分析情感,或者分析空泛。问题的存在都指向了把握思想感情题最关键的两点。那么,如何抓住这两个关键点,解决存在的问题呢?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洪尊师不遇 刘长卿

古木无人地,来寻羽客家。道书堆玉案,仙帔叠青霞。鹤老难知岁,梅寒未作花。山中不相见,何处化丹砂。

(1)首句“古木无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营造了僻远清幽的环境氛围,烘托了洪尊师道行高深,为下文描写“洪尊师”的居所做铺垫。

(2)①选景典型(“道书”“玉案”“仙帔”“青霞”“鹤”“梅”)。②层次清晰(“道书”“玉案”是俯视,“仙帔”“青霞”是仰观)。③虚实结合(“鹤老难知岁”是虚实结合,“梅寒未作花”是实写)。

(3)对洪尊师的仰慕,寻而不遇的失落(惆怅)。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日望乡 孟浩然

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阳台@。

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

注 ①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②阳台:宋玉《神女赋》中楚襄王和神女相会之处。

(1)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点题,“落日”“乡思”扣题;开门见山,直接抒发思乡之情;“愁”总领全诗,奠定了全诗哀愁的感情基调。

(2)人在旅途的思乡之情,前途迷茫的怅惘之情,有心出仕却无人引荐的哀怨之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涧[]即事示卢陟

韦应物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余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注 西涧:在滁州南岩寺内。

(1)请简要赏析诗篇中间四句的写景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视听结合,以动(声)衬静,通过山林中的蒙蒙细雨、湖面的处处涟漪以及山中传来的阵阵伐木声,营造出了一种清幽寂静的环境氛围,表达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2)①对晚生卢陟的关切之情。②对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③对世俗事务的超然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 朱敦儒[]

注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注 朱敦儒:宋代著名词人,因遭秦桧等弹劾罢职,晚年退居嘉禾。(1)上片写出了小园的哪些特点?由此可看出主人公是什么身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园特点:①面积小,②环境清幽(景色怡人),③设施简朴(简陋)。主人公身份:隐士(隐者)。

(2)①“胸中无事”:远离官场了无牵挂的惬意。②“风景争来趁游戏”:寄情山水、物我相适的愉悦。③“称心如意”:对晚年美好时光的珍爱。④“剩活人间几岁”:对去日无多的感伤。⑤“洞天谁道在,尘寰外”:退隐嘉禾、忘却尘世、超然物外的陶然。

一、准确、全面概括思想感情(一)准确概括

1.整体感知、把握是根本前提

许多情感概括题只是选择一两句或一联或某片,是局部的。对局部的词、句、联、片的理解,必须把它放在整片、整首中去理解,绝不可孤立地看这个词、句、联、片。2.打破思维定势,精读、细读所给文字

不要见到“独”就想到“孤单寂寞”,见到“酒”就是借酒浇愁,这样的套板反应、思维定势要不得,必须从语言中来,必须深入到更细腻的语言肌理和层次之中。3.紧抓住“情语”

(1)品显性情语。所谓“显性情语”,是指可以明显显示情感的语言,如“愁”“怨”“恨”“忧”“凄”“苦”“喜”“乐”“泪”“闲”“怜”“怅”等词语,这些大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表情达意功能相当明显。可以说抓住了这些“情语”,就抓住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些情语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并圈出,品味情感产生的缘由或情境。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情语”出现的位置主要在尾句(联)、首句(联),标题中有时也会出现。它有时还藏在“景语”中。

(2)品隐性情语。所谓“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的词语。它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一类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一类是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如能抓住这些隐性情语,品其含义,析其作用,则犹如拨云见日,“真性”显露无遗。(二)全面概括

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丰富、复杂的,命题者往往选择那些情感多样的语言片段来考查。答题时不要只知一点,而要仔细揣摩,看看字面,探探字里。瞻前顾后,看看是否还有什么情感。具体说来:(1)所给的语言片段越大,情感往往就越丰富。如一联有两句,就有两层乃至三层情感;上片或下片,写了几句话,往往就有几层。这时,要会对所给的语言片段进行切分、“断层”。除“字”“词”外,其余的句、联、片、篇均能理清层次,有几个层次往往对应着几个情感层次。

(2)托物言志的句子(联或片)、用典抒情的句子(联或片)往往是双层的:前者既关“物”情又关“志”情,后者既有典中情又有典外情。

二、善用“抓手”,具体分析 1.把握分析原则

(1)紧扣主旨,分析有据,不可任意拔高或转移,更不可一知半解,就句论句。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先对全诗的主旨情感基调有个大致的把握,在这样的前提下方能展开分析。分析时既要扣住所给文字,又要兼顾全诗,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2)紧紧扣住语言作具体分析,不可空泛、笼统,套用一两个术语。2.善用三个“抓手”(1)译句析

直接把所给材料的语句大意翻译一下,点出它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这叫“译句析”。这个“抓手”分析运用较普遍,多用于对某联、某片或全篇的情感分析。运用“译句析”,不必像文言文翻译那样直译,只要译出大意即可。也不必句句皆“译”,只“译”出那些蕴含感情的句子即可。(2)手法析

情感的表达离不开表达技巧这座桥梁,因此在分析诗歌情感时,不能孤立起来,一要通过具体的语句来思考,二要结合表达技巧来思考。这样,答案才会完备。(3)捕象析

诗歌是靠形象说话的。古诗中的形象,尤其是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物。从形象,尤其从典型意象切入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这叫“捕象析”。此法多用于咏物诗或写人诗的情感分析题。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 食 李山甫

风烟放荡花披猖,秋千女儿飞短墙。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自怜尘土无他事,空脱荷衣泥醉乡。

①注 ①披猖:这里是飞扬的意思。②荷衣:出自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句。

(1)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寒食节哪些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从景的角度描写了春风荡漾、春花纷飞的明媚春景;从人的角度描写了女子荡秋千、男子驰马斗鸡的欢快热闹的场景。

(2)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品格而不得却又不甘落入尘世的孤寂无聊、抑郁愁苦之情。①以乐景衬哀情(衬托),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尘世的喧闹衬托内心的孤寂、冷清。②通过“自怜”直接抒发自己的愁苦之情。③通过“空脱荷衣”“泥醉乡”表达了内心矛盾的痛苦。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酬屈突陕 刘长卿

落叶纷纷满四邻,萧条环堵绝风尘。

乡看秋草归无路,家对寒江病且贫。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怜君计画谁知者,但见蓬蒿空没身。

注 ①屈突陕:人名。②刘长卿:唐代诗人,因性格刚直,多次被贬,流放在外。③乡:通“向”,窗户。

(1)请简要说明首联写景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描写了落叶凋落的萧杀秋景。②突出生活处境的艰难。③渲染了凄清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④引出下文的叙写,与“贫”相照应。

(2)①借“落叶纷纷”“萧条环堵”之景表达内心的伤感。②“归无路”表达思乡难归的愁苦。③“病且贫”表达贫病交加的忧伤。④“菊花能醉去官人”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归隐生活的陶醉(或“表达仕途失意的惆怅”)。⑤“怜君计画谁知者”表达对屈突陕怀才不遇境遇的同情(或“表达对屈突陕无人赏识的忧愤”)。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过行宫 李 贺

渠水红蘩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

②①

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

(1)指出“风娇小叶学娥妆”采用的修辞手法,并简析这句诗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评价说“末两句叹宫女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之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拟人。“风娇小叶学娥妆”,写出春天红和蘩的新叶在风中摇曳,情状娇艳,好像在学宫女梳妆打扮。这句诗由景及人(由实而虚),引起下文;红、蘩新叶的娇艳明快之景与宫女寂寞老去的遭遇形成对比,有利于诗人感情的抒发。

(2)诗人以“几度”慨叹红颜易老,又以“千年”慨叹深锁宫中之长,两者对照(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宫女的不幸遭遇,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她们的深切同情和对这一不合理现象的愤慨(悲哀、无奈)。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李光

过桐江,经严濑,慨然有感。予方力丐宫祠,有终焉之志,因和致道《水调歌头》,呈子我、行简。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注 ①李光:南宋词人,时忤秦桧,意乞去。②严濑:严光,与刘秀是同学,后刘秀做皇帝,他隐居富春山耕钓,后人把他钓鱼的地方叫“严陵濑”。(1)本词上片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片写词人归去后的读书生活,其中“兰亭修篁”“湖光扁舟”两幅图景有什么样的文化含意?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慨叹吴楚兵乱、江汉凄凉,追思隐者严光,痛惜国土沦亡,萌生去意。

(2)兰亭:东晋王羲之和其他文人于兰亭修禊,感受自然的美好。湖光:文人归隐,有扁舟一叶,渔樵江渚的愿望。寄寓了词人远离官场、寄情山水的理想。②

2014语文试卷热身训练附加题 篇6

语文Ⅱ(加试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

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20.文中“子厚”与“韩子”,分别指▲、▲(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三国演义》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蒋干中计,致使曹将蔡瑁、张允

被杀,为孙刘联军赢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子夜》中,工人举行罢工时,吴荪甫一方面收买工贼,另一方面勾结反动

派以武装镇压工人,充分暴露了30年代反动工业资本家阶级本质。

C.《家》中,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运动,克安向高老太爷告发此事,致使觉

慧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但觉慧没有屈服,据理力争。

D.《飞鸟集》中,泰戈尔赋予自然万物“爱”的思想:夜对太阳说“在月亮中,你送了你的情书给我”“我已在绿草上留下我的流着泪点的回答了”。

E.《哈姆雷特》中,哈姆莱特巧妙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试探国王克劳狄斯,证实叔父杀父娶母、篡权夺位的罪行。

23.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娇杏赞》:“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作者为什么用这两句

话来赞娇杏?请简要分析。(6分)

▲▲

(2)《茶馆》第二幕中,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为下一个情节做铺

垫。请简要说明。(4分)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6题。

纸面上的乡愁,似乎还停留在余光中的诗里,定格在浅浅的一湾海峡就能将人长远分开、必须靠一枚小小邮票才能联络的年代。而今,越来越多的人居住于城市而不是乡村,越来越

多的乡村正在脱离它的传统风貌与精神,越来越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方式允许我们“天涯

共此时”,而我们心底的乡愁却渐行渐远!在向着现代化、国际化高速奔跑的同时,我们已

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美丽乡村的水污了、地荒了、人空了,新建的村舍成了城里楼房的简陋版,教人难生留恋;中心镇与县城仿白宫、造凯旋门,个个都配有一个不伦不类雕塑的中心广场和气派的政府高门楼,“千城一面”少有个性;一线大城更是仿英超美,只顾刷

新高度,惟恐不够“先进”和奢华,而视传统街区为发展包袱,砍了百年大树也毫不心疼„„

有多少游子海外归来,感慨找不到那个牵动着自己情感记忆的城市或乡村了。即便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一样发现,周遭的世界已变得如此陌异。

近日,在中共中央出台的“推进城镇化建设”正式规划文件里,要求城市建设要“让居

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的,我们不可能阻挡住现代中国的急速发展中的面貌之变,但我们至少可以在人为决策的层面上,减少一点好大喜功与人云亦云式的愚鲁盲

动,多一点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的自信和尊重,不将一代人的GDP成绩单建立在拆真

建伪的无效重复建设上。

24.概括说明我们“已快要将‘乡愁’给弄丢了”的原因。(5分)

▲▲

25.如何理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4分)

▲▲

26.结合材料,说说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6分)

▲▲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附加题答卷

(满分40分,考试时间30分钟)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分)

21.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23.简答题(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014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6分)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2分)柳宗元(柳子厚)、韩愈(韩退之)

21.(2分)文章应服务于礼教治政。

参考译文:我曾认为,文章不过是表现礼教政治罢了。那写在书本上传之于人的,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些方面。所谓“言语若没有辞藻彩饰,流传就不会久远”的说法,只是说文辞是不可以不讲的,但这不是孔子关于文章的根本意见。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2.(5分)A、C(A应为反间计;C应为陈姨太)

23.(10分)(1)(6分)①贾雨村被甄士隐邀至家中作客,甄家丫鬟娇杏因好奇,偶然回头看了贾雨村两眼,这是违背封建礼教的行为,所以说“错”(2分);②贾雨村误以为娇杏有意于他,讨来作了二房(2分);③后娇杏生了儿子,贾雨村嫡妻病故,她被扶作正室(2分)。

(2)(4分)①开场李三向王利发的妻子抱怨不长工钱,引发了王淑芬与王利发的口角;②李三抱怨要关城门了,可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出场做了铺垫。(每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24.(5分)①越来越多的人居于城市;②越来越多的乡村脱离传统风貌;③便捷快速的交通与通讯缩短了距离;④城市、乡村无法牵动游子的情感记忆。⑤周遭世界,变得陌异。(每点1分)

25.(4分)①城市建设不能一味追求高度和奢华;(1分)②城市建设要有个性,不能千城一面;(1分)③对民族文化传统与自然生态多一点自信和尊重。(2分)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篇7

一、考查目标与考点说明

《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关于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的内容表述三年之间大致没有变化, 关于文体范围的理解表述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后面相关解说可总结为“两种能力 (理解、分析综合) , 六个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 (1) , 考查目标与考点内容还是明确清晰的。

二、近三年考查和命题的具体变化

1. 分值和题型的变化

仅从题型看, 2009年和2010年相同, 均为三题15分, 第一题为一道3分的选择题, 所不同的是2009年以选做题形式并给出了实用文本, 考生有不选做论述类文本的自由, 而2010—2011年则在命题上就为学生选定论述类文本。最重要的变化是2011年本题分值上升为18分, 题型也变为三道简答题, 比起前面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总分值只少2分, 而题目却少一道, 单小题平均达6分 (3题分值分别是4分、8分和6分) , 超过文学文本阅读。可以说, 此题的分量陡增了, 而三道简答题的题量也是对考生的一个挑战。

2. 选文的特征及变化分析

为了便于说明选文特征, 下面列出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年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材料的相关来源如下:

2009年为《说“异”》, 原刊2008年11月上海《文汇报》, 长5000余字, 经删改约800字。作者詹克明, 物理学家, 科普散文作家;2010年《谈静》, 选自现代美学家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第三封, 写于上世纪20年代作者旅欧期间, 原文1800多字, 删改为872字;2011年《捧与挖》, 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中的《这个与那个》一文的第二部分“捧与挖”, 写于1925年, 文本略有删改, 如原文“民元革命时候, 我在S城, 来了一个都督。”改为:“民元革命时候, S城来了一个都督。”第三节删去“火神瘟神不待言, 连财神也是蛇呀刺猬呀似的骇人的畜类” (2) 一句, 表意无大变化, 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在行文上更流畅或语言上更近于当代的习惯, 便于考生阅读。

作为文学大家, 鲁迅的杂文首次进入高考阅读材料, 这个变化似乎更加强调了论述类文本考查的文化内涵文学倾向, 三年以来, 自从剔除了科技说明文之后, 论述类文本以论述为主的特征愈加明显, 一方面它不回避科技论文, 另一方面与以论述说理为主的文学类文本则相互渗透。其实《谈静》就作为文学文本在2008年湖南高考试题中考查过, 另外2006年江苏卷《波兹曼的诅咒》、2008年山东卷的《歌德之勺》, 当时作为文学文本考过, 同样也可以看作论述类文本。由此可见, 渗透文学文本特征的论述类文本在高考中是很受命题者关注的。

这类文本内容主要涉及文艺评论、杂感及社会自然科学论文等。选材的共同特点是: (1) 学术性强, 有专业性、系统性, 信息量大, 语言也比较规范; (2) 文化底蕴厚。近年所选的论述论文, 其作者多为一流学者或作家, 文本表现见解独到, 体现作者鲜明的个性风格, 而且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3) 主题明确突出。所论述的多为某一领域的重要问题, 思想深刻, 经命题删改后主题更加明确集中, 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思考体验机会。

3. 文后命题的变化分析

从科技论文到美学论文再到杂文, 这并不体现出一个选文的变化方向, 只是实践和验证了考试说明中关于命题范围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的这个解说, 可以想象后面的高考选文将再出现优秀的科技论文等。事实上, 更该引起关注的应当是文本后的考查题变化。

(1) 变中不变———论证思路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试看2011年与2010年两题的比较。2011年的第15题对应2010年的第16题, 都是考查文本的议论写作思路的, 2011年的第17题对应年的17题, 都是以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为中心, 需要注意的是, 2009年第16题也同样考了“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 (3) , 这足以说明, 论述文本的议论思路与作者的观点态度在命题人心中是相当有分量的。这当引起以后备考的足够重视。

(2) 新增题———更鲜明体现议论文考查的本质特征

考题删去选择题变为简答, 这不单是个形式上的变化。在分别对应了两道题之后, 余下这道由客观题变化来的8分题 (第16题) 考了什么?原题是:“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8分) ” (4) 这道题已经非常像平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议论文的分析提问了, 问题具体细致, 涉及内容理解的点也较小, 可以说, 新增的这道题, 再加上前面的论证思路及作者的观点两题, 更加鲜明地体现了重视对议论文本质特征的细致考查。

三、应试思考

1. 重视议论文本特征的阅读把握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 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正确理解、捕捉、筛选、判断与转述论证信息, 鉴于三年的考查的重点和方向变化, 要为学生认真扎实地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确立把握议论文基本特征的阅读与训练方向, 主要包括概括和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论证结构、把握议论思路, 发现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等等。

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训练中要注重向学生进行议论文本质特征的分析引导, 如理论上的“建构”性, 说理的结构和条理性 (逻辑性) , 等等, 不妨把一些经典的课内议论文再与学生一起做温习, 诸如《拿来主义》、《师说》等, 在阅读中, 尤其要注意引导多进行一些深入文本具体论证内容的理解和训练, 掌握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的基本方法。比如抓文中具有提示、总括、过渡、照应作用的标志性语句;把握语句衔接的特点, 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强化文本结构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层次分析把握行文思路, 进而明确作者的态度观点;学会按文体特征分析, 如议论文常按引论、本论、结论组织文章结构, 等等。

2. 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答题心态的养成

阅读训练中要多接触文学性强的文本, 对文化名人文化现象及文学风格等多有涉猎, 对学术知识, 文学艺术作品形成对路的理解, 有了较强的文化底气, 才能从容应对高考的论述类文本。

另外, 学生往往缺乏对文章逐段逐层阅读理解的耐心, 喜欢作跳跃性阅读, 对应题目寻章摘句, 如此就容易出现概括片面、肤浅、作答不准确的问题。因此要力避畏惧、浮躁的不良心态, 通读全文, 立足于整体感知和把握作好细部的分析, 运用恰当的方法, 如思路分析法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1]相关内容引自2011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鲁迅全集·华盖集, 2005, (3) :150.

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演练与解析 篇8

1.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

有 黍 离 之 痛 温 忠 慨 深 烈 言 与 泗 俱 丞 相 亦 与 之 对 泣 叙 情 既 毕 便 深 自 陈 结 丞 相 亦 厚 相 酬 纳。既出,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

(节选自《世说新语》)

解析 注意人名、官名、事件的叙述。

答案 有黍离之痛/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

2. “黍离之痛”是何含义?

解析 平时要注意成语典故的积累。

答案 感叹国家衰亡。

3. 《世说新语》的作者是谁? 管夷吾辅助谁成了霸主?

解析 平时要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加深对历史人物的了解。

答案 刘义庆 齐桓公

译文 温峤作为刘琨的使者刚到江南来。此时江南政权刚刚建立,各种律令尚未确定,温峤刚来,心里很担忧。随即就去丞相王导那里,述说怀愍二帝被俘,国家灭亡,帝陵遭毁的惨状,有亡国之痛。温峤当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丞相也和他一起痛哭。叙说之后,温峤向丞相表达了交好的诚意,丞相也对温峤真诚接纳。从王导那里出来,温峤高兴地说:“ 江南有了管仲这样的贤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二、 阅读名著,完成4~6题。

4. 下列有关《边城》这一名著名篇的表述,正确的两项是( )

A. 《边城》围绕主人公翠翠纯美人性的成长和她与傩送、天保兄弟的爱情悲剧,处处点染湘西优美而富于灵性的山水风光、淳朴而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人情。

B. 《边城》围绕翠翠的爱情故事这一中心安排了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翠翠与傩送兄弟的爱情纠葛,暗线是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

C. 翠翠边看龙舟赛边等爷爷,傩送捉鸭子上岸时,从对话中得知她是翠翠,就邀请她去他们家等。翠翠误会了他,轻轻地骂了他。她的黄狗汪汪地叫,翠翠对狗说叫也得看人叫。而傩送却理会成了另一种意思,便大笑着走远了。

D.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长篇小说,显现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E. 《边城》中天保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爱上翠翠后托人去提亲;傩送豪放豁达,聪明而多情,爱上翠翠后主动向爷爷表明心迹。

解析 B项“以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为暗线”有误,暗线应为“王团总想要傩送做他的女婿”。 D项《边城》是中篇小说。E项中将天保和傩送两人的性格理解反了。

答案 AC

5. 试举两例,说明翠翠是喜欢二老的。

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了解《边城》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解答此题,要把握塑造翠翠这一人物形象时的心理描写,翠翠和二老的纯真爱情。

答案 示例一:初遇二老回家后,朦胧相思,“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示例二:两年后,二老的船正在青浪滩过节,翠翠忽然停住了发问:“爷爷,你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呢?”翠翠的心已飞向滩边。示例三:在吊脚楼看赛舟,当听到“谁是激动二老的黄花姑娘?”“听到这个,翠翠心中不免有点儿乱”。(两例即可)

6. 《边城》在介绍翠翠的身世时,特别交代了翠翠母亲的故事。这一交代有何作用?

解析 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即分别对小说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和情节发展三个方面的作用。

答案 ①突出茶峒边城的质朴人情(或:淳朴风气)。②写出了老船夫尊重女儿意愿、看重真情的性格特点,也为后面老船夫让翠翠自主选择爱情作了铺垫。③与翠翠后来的坎坷命运互为比照。

三、 阅读材料,完成7~9题。

美国也是文明古国

金灿荣

在比较中美两国时,常听到这种说法:中国有5 000年历史,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但换个角度细究起来,这种说法需要予以纠正。所谓比较,必须是将不同的事物放在统一标准中进行对比。上述“5 000年对200多年”的说法,其问题就在于采用了不同标准。

从文明史的标准看,如果我们中国有5 000年文明,那么美国文明的源头大致也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美国的主流文明一直是来源于欧洲的西方文明,而且美国还是堪称集西方文明之大成的一个国家。一般学者将西方文明简化为犹太-基督教文明。从正面的角度归纳,西方文明至少有四大历史要素:希腊人的求真精神、罗马人的法治传统、犹太-基督教的上帝信仰以及凯撒在《高卢征战记》中提到的“高贵的野蛮人”的自由精神。在今天的美国,上述西方历史要素经过融合与转化而表现为:科学、法治、基于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和对世俗权威持怀疑态度的传统而来的公民参政,以及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高度追求。

从统一的现代国家史的角度看,美国可是比中国要早。联邦制的美国成立于1776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成文宪法,而中国的现代国家史严格地说只能从1949年算起,也就是说1949年的中国在现代国家建构方面相当于1789年的美国,两者存在160年的时间差。我个人的观点是,1840年以前的漫长的封建主义以及1840年之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还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合格的、独立的国际关系参与者,开始于1949年。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上,中国第一次有一个现代政府能真正地把社会组织起来,并有效地保卫疆土。但随后,中国的现代化走了弯路。因此,严格地说,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始于1979年。

(摘自《环球时报》,有删改)

7. 文章第一段中“‘5 000年对200多年’的说法,其问题就在于采用了不同标准”,结合全文,说说分别采用了哪两个标准?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分析能力,要结合原文语境来分析。文章第二、三段的开头“从文明史的标准看”“从统一的现代国家史的角度看”,实际上就是两个标准。

答案 中国有5 000年历史指的是中国文明史,而美国只有200多年历史指的则是美国的现代国家史。

8.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说明美国是文明古国的理由。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筛选时要从第二、三两段去找,特别要注意,不能漏掉“从统一的现代国家史的角度看,美国可是比中国要早”这一信息。

答案 美国文明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美国堪称集西方文明之大成的一个国家;从统一的现代国家史的角度看,美国可是比中国早。

9. 中国在走向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有一定难度。答案在第二、三两段的结尾,尤其是第三段结尾要扣住“弯路”“1979年”这些文字的隐含信息,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合理解答。

答案 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进一步促进法制健全,真正确立人人平等的原则,促进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的高度统一,培养大胆质疑的精神。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保持国家的稳定,创设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条件,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2017年6月安全教育月活动总结下一篇:2018年9月超星尔雅《古代名剧鉴赏》考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