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4-07-27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精选9篇)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1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聚集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发展选择,是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由单个企业竞争走向产业竞争新趋势的有效途径。如何抓住特色培育区域产业集群,加快经济发

展,是各级政府应当深入思考、潜心运筹的实践课题。最近,结合赴南方考察学习,我对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现予以整理,供参阅。

一、坚持环境推动,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从外地经验看,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是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企业决定着发展的最终效果,处于决定性地位;而政府力量不可或缺,发挥着助推器的作用。对我市而言,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要加快载体建设,吸引产业集聚。专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已形成若干个特色园,但个别园区仅处于低层次运行上。对此,首先要抓紧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规划要坚持高起点。建议聘请有关专业机构,对我市产业集群的发展走势进行科学分析,做出总体规划。对已初具雏形的产业,如电子家电、食品加工、橡胶化工、汽车配件、机械铸造等实行集中发展,打造特色基地,力争做出特色,做出优势,做出品牌,做成xx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次要加快基础功能配套。加强对园区内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园区内公共资源的低成本共享。健全园区生产协作与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质量检测、现代物流、产品研发等服务体系,着力增强产业配套功能,推进专业化协作。

二要制订规范政策,推动产业集聚。对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重点在强化“三性”上下功夫。首先要把握政策文本的规范性。对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所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进行认真梳理,删繁就简,剪枝去蔓,重新整理出具有长效作用的规范性政策文本。其次要把握政策尺度的平衡性。所订立的优惠政策措施,无论是对本地企业还是对外来客商,无论是对新办企业还是对已有企业,无论是在吸引外资方面还是在促进现有企业发展方面,都要发挥激励作用。第三要严格政策执行的严肃性。要守信重诺,不折不扣地将政策执行到位,这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政府信誉至关重要。

三要加快专业市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许多地方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与区域专业市场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建设的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市场达到了**个,良好的市场网络有力地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年,东莞虎门镇接连有几位外商投资办起了服装来料加工厂,为此,镇政府决定建立一流的服装市场来服务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年,镇政府投资****万元建成了占地*.*万平方米,****多个铺位的富民商业大厦。如今富民大厦的服装批发以交易量大、经营服务好而享誉国内外,被称为“中国乡镇第一号时装批发商”,有力地推动了虎门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东莞市虎门镇常居人口仅**万人,而外来人口却高达**万;去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近**亿元,其中服装工业总产值为**亿元;财税收入**亿元,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乡镇首位。近年来我市在市场建设上加大了工作力度,但与我市工业产业相连的市场没有,发挥不了市场的产业集聚作用。如果在组建专业生产园区的同时,考虑依托专业生产园区来组建专业市场,园区这扇对外开放的窗口将会开得更大。生产企业向专业园区聚集,利在造势;专业市场以专业园区为依托,利在牵引。生产企业和专业市场互为依托、相得益彰,整个产业就可以保持长盛不衰。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2

1 宝清县畜牧产业的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几年来,该县通过调整生产结构、加快小区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强化疫病防治等措施,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大幅提高,成为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2008年末,全县奶牛存栏10525头;肉牛存栏14.5万头;生猪存栏43.5万头;山绵羊存栏34万只;家禽存栏219.6万只;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总量为50620只。全县从事牧业为主的农民已达2.4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2.1%;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16.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4%。

1.2 主要特点

1.2.1 规模化饲养不断壮大

目前,全县有各类专业户3051户,有各类养殖场(小区)148个;规模超700头奶牛场有3个;超500头肉牛场有4个;超百只羊场824个;超千头猪场26个,超万只鸡场有28户。

1.2.2 生产布局渐趋成形

一是沿路发展,形成以宝清镇和龙头镇为中心,沿福饶、宝密、宝勃公路的三条奶牛饲养带。二是沿河发展,形成以大小挠力河、七星河、宝石河流域为主体的四条大鹅饲养带。三是以福饶公路为界,西南浅山地带形成以饲养山绵羊为主体的中心区,东北平原地带形成以饲养黄牛为主体的中心区。全县因此初步形成了以奶牛、肉牛、肉羊、大鹅为主体的畜牧种群结构发展格局。

1.2.3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近几年,该县大力推行标准化、无害化生产管理技术,养殖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奶牛平均单产4.7t/头;黄牛冻配率80%以上,冻配覆盖面100%;大鹅在肉质、绒质、平均体重等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和改善;山绵羊在产绒量和繁殖成活率显著增高。

1.2.4 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在技术实力上,该县现有畜牧兽医高级技术人员13人,中级45人,初级37人。在基础设施上,有最早建成的县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各项化验检测设备健全完善,乡镇兽医站也全部配齐了必要设备,县、乡、村三级体系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1.2.5 政策环境愈加优越

该县出台了《宝清县加快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对畜牧业发展非常重视,全县上下已初步形成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氛围。随着相关法规的贯彻实施、国家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为畜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 宝清县发展畜牧产业的优势条件

2.1 区位优势突出

从地理位置看,该县地处北纬45。47′8″~46°55′55″,东经131°14′16″~133°29′48″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在饲养牛羊的最佳地带。从交通优势看,该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境内交通便捷,路网纵横交错,在距县城200km半径范围内,辐射有双鸭山、佳木斯、七台河、鸡西、富锦、友谊、密山、虎林、饶河等10个市(县)和10个国营农场,是通往饶河、密山、虎林对俄口岸的黄金通道。

2.2 耕地面积广阔

该县有耕地600万亩,其中县属240万亩。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全县每年播种大豆约130万亩,产量达22万t;种植玉米约60万亩,产量达40万t;种植水稻约14万亩,产量达6.5万t。年产秸秆及副产品达150万t。

2.3 水草资源富集

境内有大小河流32条,水域面积40.5万亩;草原100.8万亩,草原植被600多种,其中80%为可食牧草。

2.4 生态环境优越

该县没有大型工业企业,水质优良,土地肥沃,空气清新,环境优越。境内有两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两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 5 人力资源充足

全县农村总人口21.5万人,劳动力约9万人,其中剩余劳动力3.6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0.4万人,劳动力资源十分富足。

3 存在问题

主要问题有:现有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龙头企业建设滞后;规模养殖总量不足,生产方式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林牧矛盾、种养矛盾、草畜矛盾突出;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动物疫病威胁以及日益突出的养殖污染问题。

4 建议措施

最近,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了《黑龙江省千万吨奶战略工程规划》、《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规模化养殖战略工程规划》,为该县今后如何发展畜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从该县实际情况出发,今后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应为:以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畜牧大县为目标,以打造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为中心,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通过良种与良法结合、规模与散养共进、服务与扶持并举、招商与内联同步等手段,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促进区域合作,发挥资源优势,加速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安全水平,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议措施:

4.1 以实施农牧结合为重点,加速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宝清县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上发展缓慢。实施“农牧结合,以牧为主,以农养牧、以牧促农”是妥善处理和解决畜牧业发展难题,实现农牧业现代化的最佳途径。一是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用地;二是有利于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三是有利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四是有利于消纳养殖排泄物。今后一个时期,应转变现有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模式,建立农牧结合、资源循环的发展模式,把农村经济从以农为主,迅速向农牧结合、以牧为主转变,围绕着如何发展畜牧业开展各项工作,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大力发展畜牧业上来。

4.2 以落实两个《规划》为重点,着力推进规模养殖基地建设

按照两个《规划》的目标要求,该县应围绕发展“两牛一猪”调整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及流通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经营模式。种植业上要根据“两牛一猪”产业的需要,采取“减粮扩经、种草增饲、调优调特”的办法,调整“粮、经、饲”种植比例,扩大优质饲草饲料种植面积。加工流通业上要围绕“两牛一猪”建工厂建市场。养殖业上要把发展优势畜禽品种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强优势产业区域建设,把我县建成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提高畜牧业整体效益。在此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上,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逐步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畜禽散养”的局面。争取用2~3年时间建一批上档次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区。同时积极推进养殖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加速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今后凡是新建或改扩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必须全部采用标准化生产模式,实行“良舍、良种、良料、良法”四位一体综合配套的健康养殖模式。为此,全县应进一步抓好现有规模养殖场或小区的完善配套,加强疫情防控设施建设,抓好市场信息、技术、产销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同时要妥善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转变养殖方式,实现人畜分离,切实解决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各乡镇应从本地实际出发,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引导农民打破传统养殖模式,改零散养殖为规模化集中养殖,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或小区发展;二是选树一批有说服力、有影响力、操作性强、便于总结推广的各类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通过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农户投入到规模养殖中来,带动全县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

4.3 以龙头企业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生产基地和千家万户,起着承前启后、联动引导的枢纽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才能搞好资源深度开发和畜产品的加工增值,才能提高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才能实现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全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该县在畜牧业虽取得一定发展,但总体来说,其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还不高,产业化水平还很低,链条不够紧密,效益也不够稳定。究其原因,缺少像样的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在畜牧龙头企业建设上,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重视程度,把加快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进畜牧产业化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紧紧围绕奶牛、肉牛、生猪、大鹅等主导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创建龙头企业。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和综合服务力度,为龙头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扶持一个、发展一个、成功一个。四是坚持高标准,龙头企业要有规模、有效益、有品牌、有发展,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综合服务的功能尽可能要全,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此外,应抓住国家当前对畜牧业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之际,扎实开展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

4.4 以县场共建为重点,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开发步伐

黑龙江省已将省东部地区列为肉牛产业开发带。目前,整个东部地区有两家大型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一家由吉林皓月集团在穆棱投资建设,另一家是毗邻的北大荒牛业公司,两企业每年商品肉牛需求量极大,可对该县的肉牛产业形成拉动;位于宝泉岭的北大荒肉业公司和佳木斯的金锣集团可在生猪产业上形成拉动;毗邻的完达山乳业集团可在奶牛产业上形成拉动。而且,宝清县行政区域内有597、852、853三大农场,周边200km半径内有近10个市(县)和7个国营农场,境内有依饶、依宝两条高等级公路,宝密公路正在修建,通往饶河、密山、虎林对俄口岸十分便利。在此情况下,应以实施“县场共建”战略为重点,加快区域合作,整合各自优势,融为一个产业经营体系,形成县场互为龙头、互为基地、优势互补、联动呼应的发展格局。

4.5 以科技入户为重点,切实提高畜牧业综合服务能力

全县要继续推进以“三进”(进村、进场、进户)为形式,以“五到位”(良种到位、良法到位、良料到位、良医到位、良管到位)为目标的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切实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县要以开展“走村进户”活动为重点,深入开展“专家面对面,服务零距离”活动,打造畜牧行业的“金牌服务”,不断提升畜牧科技服务档次和知名度。一是要狠抓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和培训,着力提高畜牧业发展整体技术水平。在奶牛优势产区重点推广奶牛标准化生产、疾病防控、生殖保健和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TMR);在肉牛优势产区重点推广冻精改良、直线育肥、良种母牛饲养管理技术;在生猪优势产区重点推广三元杂交、人工授精、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在养羊优势产区重点推广杂交改良、围栏舍饲和羔羊育肥技术;在大鹅优势产区重点推广大鹅疫病综合防治、种草养鹅技术;在草食动物优势产区重点推广优质牧草生产、饲料青贮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二是紧紧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开展技术、信息服务。分派技术人员深入场区和农户,定责任、教技术,重点抓好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的培训指导工作;要对规模养殖场户开展全程服务,做好牵线搭桥,促进产销对接;要推进畜禽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实现场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要着力培育畜禽繁育大户,特别要培育生猪繁育大户,提倡自繁自养,降低疫病风险和经营成本;要办好示范样板,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全县形成大抓畜牧业的良好氛围。

4.6 以动物防疫为重点,确保全县动物疫情的稳定

近年来,国内外、省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频繁暴发,严峻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也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更新、更高、更严的要求。必须加大措施抓好动物防疫工作。要以完善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重点,不断增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通过完善基层动物防疫运行体制和投入机制,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工作队伍。要继续贯彻“预防为主、多管齐下”的综合防控方针,把各类动物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严格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财政保投入”的要求,强化责任,密切配合,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要严格免疫操作规程,做到应免尽免,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达到100%。要加强疫情监测工作,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制定好应急预案,完善疫情监控、测报、应急处理与扑灭能力,确保“外疫不传入、内疫不发生”。要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认真做好畜禽产品检疫,防止病害动物及其产品流入市场,维护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4.7 以加强行政执法为重点,构筑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对畜牧业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力度。要从养殖源头抓起,切实加大养殖过程和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屠宰和养殖环节的联动监测,深入开展“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专项整治,坚决执行畜禽饲养休药期制度,采用合格的饲料产品,避免兽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超标。要强化检疫监督,初步建立疫病溯源体系、动物标识和畜禽信息档案管理制度。要加强村级动物诊疗室建设,实行“一村一室”管理模式。要规范种畜禽市场,有力、有效地打击生产、销售劣质种畜禽行为,确保优良种畜禽的正常供应,净化种畜禽市场。要加强草原监理体系建设,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机制,加大草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破坏草原案件,加大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依法组织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工作,确保草原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

4.8 以专业协会建设为重点,加快畜牧业组织化建设进程

全县要围绕畜牧业主导产业,加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积极引导、扶持养殖户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成立行业协会,依法创立经营实体,通过规范化运作,使之成为联系养殖户和加工企业的纽带,实现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产品销售,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经营管理,提高养殖业的组织化程度。要鼓励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企业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构建利益共享机制,通过订立完善的购销或服务合同,完善一体化关系,初步实现畜牧业有计划生产、有组织销售、有稳定效益,确保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协调发展。

4.9 以体制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好畜牧兽医体系的作用

继续推进兽医体制改革,重点是强化县级、理顺乡级。县级应进一步健全机构设置、强化管理职能、理顺工作关系、提高队伍素质、落实工作经费。对于乡级,一是理顺管理体制,争取尽快实行“县级派出机构、三权归县管理”;二是明确公益性职能,将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区分开;三是合理配备人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要统筹安排;四是健全经费保障,将乡镇工作人员纳入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五是提高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工作待遇。

4.1 0 以政策扶持为重点,推动全县畜牧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发展现状;建议措施

一、引言

渔具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自1981年全国第一支钓鱼竿在我市生产问世至今,经过三十多年时间,渔具制造业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已具备了较强产业优势,成为全国重要渔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在出口创汇、发展外向型经济等方面,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发展现状

(一)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截止2015年底,全市拥有渔具及配套企业1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渔具企业30家,总资产74.2亿元,是“十一五”末1.65倍,从业人员3万多人。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渔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1亿元,利润5.9亿元,出口额达4.3亿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全球市场占有率60%以上,年生产能力达4000万支。主要产品有鱼竿、渔线轮、渔具配件三大类两万多个花色品种,1000多个系列、近2万个规格。基本形成了以碳素和玻璃钢材料、渔竿成品、钓具配件、钓具制造设备、贸易进出口等各个环节为支撑完整产业链。涌现出了一批像光威集团、环球渔具、佳赛体育用品、隆力富渔具、宝飞龙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渔具名牌产品和龙头骨干企业。

(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力度不断加大,现已建有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1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处、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处。共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4项,碳纤维关键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光威集团作为目前世界上花色品种最全、生产规模最大钓鱼竿生产企业,先后承担《钓鱼竿》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等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在同行业成功地赢得了标准话语权。

(三)产品质量品牌优势明显。渔具企业品牌意识逐渐增强,现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2个,打造出以“光威”、“环球”、“宝飞龙”等为代表一批知名渔具品牌。有近10家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市场占有率较高,2家企业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三、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品牌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威海渔具产业自有品牌少,国外OEM生产比例大,虽然消费者对威海渔具认可度较高,但威海渔具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不够。目前,国际市场上,我市自有品牌仅宝飞龙尚有一定知名度;国内市场,虽然“中国钓具之都”称号对整体品牌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渔具品牌仍不多,与广东、浙江、山西等地渔具企业仍有较大差距,经销商、消费者认知度也不够高。许多企业以来料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科技投入较少,基本不具备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产品更新换代缓慢,附加值低。

(二)产业化程度较低,小而散现象突出。我市渔具产业虽然有30多年发展历史,但小而散现象突出,没有形成合力,缺少行业自律,企业不良竞争现象突出。趋同化现象明显,产品性能、外观配置甚至营销模式等相互模仿严重。部分产业链条较短,不能形成“产、销、用”一条龙发展,以点带面集群式发展还不完善。

(三)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缺乏。除少数重点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进行技术改造意识不强,技术装备水平偏低。招聚人才吸引力薄弱,随着新材料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四、发展主要措施

(一)突出区域优势,搞好产业布局。依托环翠区、临港区,通过行业规划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聚集,按照抓大扶小原则,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支持优势企业强强联合或重组中小企业和困难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性产业配套体系,形成较合理渔具产业布局,实现科学、有序、协调、快速发展,促进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高精并重。

(二)推进两化融合,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坚定不移地走技术改造路子,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避免一般产能扩张,围绕技术创新开发出新花色、新品种,积极引进自动化程度较高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坚持消化吸收再创新,采用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提高装备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艺术含量和附加值,改善产品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積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切实把优惠政策用足、用好。同时,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研究制定财税配套政策,促进相关行业加快发展。二是积极整和财政专项资金,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支持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四)广泛开展相关活动,引导健康消费。一是加强渔具普及与宣传,积极开展“家庭钓鱼比赛”进社区活动,结合全民健身运动兴起,让广大消费者认知并接受推广产品。二是利用品牌优势推广健康新理念,通过建立钓鱼大赛、钓鱼嘉年华等活动,带动渔具生产和销售。三是充分发挥光威、环球已有品牌优势,在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快中国休闲体育用品产业基地建设,使之尽快发展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著名品牌,带动我市整个渔具产业发展壮大。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4

市委党校第24期中青年党政干部培训班学员姜培松

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建设九大工程的意见》,确立了2020年我市建设文化大市、强市的总体目标,其中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市委党校教学计划安排,以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为着眼点,通过走访基层、调阅有关部门材料、咨询相关部门情况等形式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分析与思考。

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大市强市的必然选择

(一)从发展方向上看,文化产业是最具前景的巨大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产业是不同的。近20年来,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明确趋势是,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一产业比重持续降低,且第三产业的比重均超过50%,居三大产业之首。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重要生产力。文化产业每天在全球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与高科技产业同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前景的巨大产业。

(二)从发展机遇上看,文化产业是抢占先机的重要制高点之一。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就业带动强等特点,是低碳、绿色、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推动转调、抢占先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末,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相继制定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25%,每年文化产品出口在700亿美元以上,已经超过了航空、重工业等传统领域。国内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也超过了6%,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西邻青岛致力于打造“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和“影视之城”等城市文化品-1-

牌,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就达到369.5亿元,增长15.7%,占GDP比重达到7.5%。北邻大连持续打造“浪漫之都时尚大连”、“软件城”、“足球城”等城市文化名片,其中软件业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达到30%以上的增长速度,突破500亿元的规模,解决了近8万人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文化已经成为新国轮区域竞争实力比拼的焦点,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三)从烟台实际来看,文化产业是文化大市强市的重要支撑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大部署,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体会议讲论通过了《关于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实施文化建设九大工程的意见》,对加快文化大市、强市建设步伐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是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市、强市的题中之意。

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环境不断优化。2007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召开了文化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建设责任分工的意见》,市县两级都成立了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努力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加大工商扶持力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一届十二次会议,确定“自2012年起,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每年5000万元,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提高使用效益”。要求“各县市区

也要在预算内设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扩大规模。”

(二)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至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78.06亿元增加到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占GDP的比重从2.75%提高到4.95%。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按照新的统计口径,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84.45亿元,同比增长21.67%,高于同期GDP增幅7.17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2.67%;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超过300亿元(其中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7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229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300亿元(其中超过亿元的企业有48个,超过1000万元的有352个)。文化及相关产业总投资272.40亿元,同比增长21.7%,高于全市同期总投资增幅3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完成投资88.2亿元,同比增长23.2%,高于全市同期完成投资增幅0.5个百分点;文化及相关产业投资项目198个(5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市同期投资项目增幅4.3个百分点(其中2011年新开工项目95个,同比增长63.5%,高于全市同期新开工项目增幅46.8个百分点)。目前,全市拥有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3730个,行政事业单位272个,附属非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内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单位555个,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的个体户2305个,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9.3万人。

(三)条件优势明显。一是经济基础雄厚。“十一五”期间,我市的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012亿元增加到去年的43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2005年8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37.8亿元。“十二五”期间,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等国家级战略的实施,加之保税港区、高新区和一批重大项目的效益显现,烟台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有一个新的更大的跨越,必将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二是文化资源丰富。烟台有着莱国文化、葡酒文化、开埠文化、道家文化、红色文

化、海洋文化、节会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在这些资源和品牌中,有亚洲唯一的、有国内最早的,有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有富于现代气息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我市已普查到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曲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10个类别的线索资源11716条、项目5902项。目前,进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分别有13个、29个。只要用心挖掘,合理利用,完全可以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三是文化承载力不断提升。市文化中心、市博物馆新馆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有线电视村村通“五大文化工程”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烟台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为国家一级馆,基本实现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1200平方米。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提供市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必然带来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四是消费需求可期。2010年,烟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16元,人均GDP超过6.6万元人民币。根据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超过5000美元文化消费会高速增长的国际经验,烟台市民文化消费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市民日益增加的文化消费将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文化产业经济总量偏低。总体上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2010年,除去富士康文化产品生产,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92.24亿元,占GDP的比重2.12%,比2010年全省3.12%低1个百分点。二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占全市文化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4.40%、45.69%和39.91%,从业人员之比为22.90:28.89:48.21,资产之比为15.76:58.25:25.99,营业收入之比为14.90:27.64:57.46,增加值之比为15.76:58.25:25.99。在人力和财力等生产要素的配臵上,“相关层”占了较大比重,而作为文化产业主体部

分的“核心层”和“外围层”所占份额相对较低。三是文化产业市场主体不强。超过200人的文化产业单位仅有53个,主要以小型企业为主,产业组织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大集团、大企业。四是缺乏新兴文化产业业态。目前,我市的文化产业与数字技术、信息产业没有实现全面接轨和有效融合,文化产业仍以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门类为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对策

(一)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开发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围绕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突出核心层和新兴业态,大力发展数字动漫、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服务、文化旅游、印刷发行、古玩书画与工艺品等文化产业业态。推进“创意烟台”建设,积极培育创意理念,培养创意人才,发展创意业态,扶持创意企业,建设创意园区,大力发展网络动漫、数字电视、电子图书、手机报刊、移动电视、在线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创意含量,推动文化产业实现集群式增长。

(二)抓好产业项目招商推介。围绕市委提出的“集中力量培育文化产业发展三大载体,重点培育30个重点文化企业、3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30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探索建立文化产业招商推进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国际优质文化产业项目,提升全市整体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将全市文化产业项目招商纳入全市对外招商工作的大盘子,参加每年全市对外招商活动,大力宣传推介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吸引国际文化机构、文化项目落户烟台。发挥工商联等有关单位作用,组织优秀文化企业以参加、参展深圳文博会、省文博会等形式进行对外招商。完善网上文化产业招商宣传平台,以烟台文化产业网为平台,以全市文化产业项目数据库为基础,做好全市文化产业项目网上推介招商。

(三)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以及金融杠杆作用,进一步规范项目评选程序,规范专项资金使用发放,通过贷款贴息、补贴、项目补助、绩效奖励等方式,加大对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等五方面的支持力度。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财政注资引导,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和发行放映、出版发行、文化会展、网络信息传媒等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大力促进银政,银企合作,建立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合作机制,探索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四)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教育计划,大力培养、造就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文化领军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把文化产业人才纳入全市高级人才引进计划,提供资金投入、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依托驻烟高校、烟台动漫基地等人才、设备、信息优势,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讲座、培训,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加快我市房地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篇5

一、当前我市房地产业发展来势喜人,但相对全国、全省而言,发展差距仍然很大

二、我市房地产市场不断拓展,但相对商品房消费需求而言,市场空间仍然很大

近年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得到培育和拓展,市城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日趋规范,房地产交易十分活跃,交易量连续三年以80%的幅度增长。尤其值得一提的市新城区工业园大规模投资开发建设标准厂房及配套服务用房,以租赁或出售的方式供应需求者,这一举措为丰富房地产内涵、扩大房地产需求、扩展房地产市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市商品房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但从商品房特别是住房消费需求来看,我市仍然有着进一步拓展的巨大空间。首先,新一轮消费升级正在形成和发展。随着经济加快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住房消费能力不断提高。随着改革的深入,居民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加上我市居民住房条件及居住水平客观上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我市改善性住房需求日趋旺盛,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升级换代明显加快,人们已不能满足于“够住就行”,住房消费正由“居住型”向“享受型”转变。在商品房市场上,由小换大、由差换好、由单一居住型向综合配套型转换已逐渐成为居民住房消费主题。根据去年我局的抽样调查,~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2.5㎡,购房意向率为27.4%,近三成居民有购房需求,其中因改善居住条件需购房的占72.6%。其次,城镇化步伐加快将为楼市发展提供有效需求。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强力推进,城镇人口不断增多,住房需求也随之增长。住房消费需求进入总量增长期,这为房地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房地产业既是财源性产业,也是民生性产业,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6

乔博

(开封市委党校河南开封475000)

内容提要:开封市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基本实现了劳务输出模式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 键 词:劳务品牌信息孤岛劳务信息“110”

一、引子

农民工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工资被长期拖欠,工作条件恶劣,基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引起上到中央、下至百姓的举国关注;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农民工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客观上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推动劳务输出工作的健康发展,最近,我对开封市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有规模的劳务输出,在开封市已经开展多年。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更是高度重视,把劳务输出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一)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成分,已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今年上半年为例,实现劳务收入19.2亿元,占同期农民现金总收入的50%。

(二)劳务输出已经成了开封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转移的重要途径。开封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中富余劳动力1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开封市共输出劳动力69.8万人次,约占富余劳动力的70.9%,有效的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劳务输出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优势资源的产业化进程。虽然从全市总的情况来看,劳务输出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资源产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效果尚不明显,但在局部地区已经显现出了曙光。通许县畜牧业的发展比较快。1995年,通许县竖岗村30多人外出打工,掌握了生猪屠宰技术和销售渠道,回村后,比猫画虎,很快使生猪的屠宰、购销开展得红红火火,从业人员达2000多人,年销量达16万头,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和本省郑州、洛阳、开封等大中城市,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这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三、开封市劳务输出正在实现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开封市劳务输出已经结束了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逐步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规模有特色的劳务输出模式,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型向劳务经济型转变。

(一)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这个转变的基本条件。2000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动员大会,成立劳务输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市委书记刘长春亲率四大班子领导不仅到火车站为外出务工人员送行,而且还亲自到广东、浙江、上海和新疆等地推介我市劳动力资源。市政府还将劳务输出纳入到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了各基层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现在,全市已经形成市、县(郊)、乡、村四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这些措施给开封市劳务输出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舆论氛围、政策保障和组织保证。

(二)建立信息网络,强化指导,力避盲目性。为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避免“信息孤岛”现象,开封市各有关部门对信息的收集和筛选给予了高度重视。全市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劳务输出信息,积极建立输出基地和驻外信息服务机构。杞县建立了劳务输出数据库和富余劳动力人才资源库。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搜集信息8000多条,通过驻外办事机构有组织地输出12.6万多人。

(三)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劳务收入的科技含量。为了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转

变为“技能型”,各县(郊)充分调动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仅今年上半年就有3000多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30余万人次受到了输出前引导性培训,与外地大型企业和用工单位建立了培训合作关系。杞县今年引资300多万元,新上各类专业技术学校14所,培训了近10000人。

(四)建立和完善规劳务劳市场,维护外出民工的合法权益。劳务输出是一种经济行为,不可能长期由政府包办代替,最终必须通过市场来完成。为此,各县(郊)都在建立和完善劳务市场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大力推进劳务市场建设,一方面对劳务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尉氏县投资280万元建起一座2000平方米的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劳动力大市场。13家劳务中介机构进入办公,实现了监督管理、制度设定、信息、协调“四统一”。开封市在劳务输出集中地设立了100个办事处,对务工人员进行管理,协调务工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树立开封民工良好形象,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注重打造劳务品牌,建立输出基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封市已在京、沪、粤及新疆、江浙等地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确立了多个行业劳务品牌近百个。在广东中山、东莞等地鞋厂仅兰考籍鞋匠就达l万多人,成了当地鞋业主力军。杞县陈庄村何泽军带领全村800多人在石家庄经营建材与装修,形成了“杞县装修一条街”。

(六)走一步看三步,使劳务输出成为区域优势资源。开封市劳务输出具备了产业化运作行为,把劳务输出当作一种区域资源,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务输出,引进技术和资金,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素质偏低,市场就业竞争力弱,输出人员体力型劳务还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劳务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开封市劳务输出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仍是初级阶段,急需提高与完善。现在各县(郊)都逐渐建立了劳务输出档案,有的县甚至还建立了数据库。但是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三)劳务输出市场建设仍有死角,非法中介还有一定的市场。

(四)认识上有片面性,宏观调控不到位。有些地方,因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的土地撂荒现象相当严重;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强行摊派外出务工指标,导致基层虚以应付,甚至组织残疾人外出凑数。这种现象既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进一步发展劳务输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1、要有的放矢。劳务输出的目的是要农民工见世面,学本事,然后来发展本地经济,而不是把劳务输出简单地看作外出挣钱。政府要有意识地进行宏观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有目的的对返乡人员提供各种便利,推动开封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2、建立信息平台。要尽快建立开封市级劳务信息“110”,专门收集和发布各地劳务信息,有针对性地培育具有开封市特色的劳务市场。目前建立这样一个网站,直接费用可能在十八万元左右,所以要多方融资,建立劳务信息网站,避免低层次劳务输出,提高经济效益。

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技术培训。当前开封市的劳务培训只能解决初级技能问题,不能解决高技能问题,更不可能解决基本的文化素质问题。所以不能脱离农村的基础教育来单独搞培训,要有长期规划,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对教育进行改革,切实改变农村 “应试教育”体制,在初高中阶段就在学生课程中加入劳动技能选修课,要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劳动技能班,培养千千万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农民,以适应各行业不断发展的用工需求。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安溪,茶叶产业,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迈克尔.波特提出来的, 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根据这一理论, 围绕产业集群关于“集聚”和“关联”两大要素, 再结合茶叶产业自身的特性, 可将茶叶产业集群界定为:在具有茶叶生产优势的特定区域内, 以茶叶种植业为基点, 向前和向后延伸茶叶产业链, 从茶叶育种、研制等产前服务开始到茶叶种植, 再从茶叶种植业向后延伸到茶叶加工和茶叶销售等关联产业以及提供相关配套服务的关联机构相互聚集而形成的集群现象。这种集群发展的现象目前在安溪已初步显现。

一、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

1、种植规模迅速扩大, 产量产值日渐提升。

近年来, 安溪茶农因地制宜, 广开茶园, 扩大茶树种植面积, 引进推广先进的采摘技术, 提高茶叶产量。截至2011年底茶园面积60万亩, 茶叶年产量6.5万吨, 茶叶总产值92亿元, 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5343元。

2、茶叶市场不断拓展, 茶叶交易日趋活跃。

安溪政府积极牵头“铁观音神州行”宣传活动, 开拓新兴市场, 使铁观音市场占有从国内各地延伸覆盖至日本、东南亚、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仅2011年中国茶都——安溪茶叶批发市场总交易量就达到1.73万吨、总交易额18.2亿元, 交易额位居全国茶叶批发市场十强第二位。

3、重视培育龙头企业, 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安溪近年来重视培育茶叶龙头企业, 积极出台各种政策和措施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三和名茶、华虹茶厂、魏荫茶厂等一批龙头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壮大。截至2011年6月, 全县拥有安溪铁观音、八马、凤山、等3枚中国驰名商标, 福建省著名商标13枚, 泉州市知名商标29枚, 形成活力十足的茶叶名牌商标集群, 为安溪县茶产业的稳步提升和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4、茶事活动日趋普及, 茶文化得到传播宏扬。

改革开放以来, 安溪人致力于挖掘传统茶文化, 把民间传统的茶王赛与茶歌茶舞、茶艺表演、茶具展销、茶王拍卖等茶事活动紧密结合, 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为指导, 连续几年成功举办了“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会”、“中华茶产业国际合作高峰会”等活动, 提高安溪铁观音的知名度, 并依此大力兴建茶文化旅游项目, 掀起安溪茶文化旅游热潮, 充分展示了安溪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神奇魅力。

5、茶产业链得到延伸, 产业分工趋向合理。

茶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加工业、机械制造业、包装印刷业、交通运输业、旅馆餐饮业、文化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形成了“一业兴, 百业旺”的可喜局面。产业聚集效应渐显, 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化, 形成了有利于协作、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有力地促进了茶产业的集约化生产经营。

二、面临的问题

安溪茶叶产业是安溪县最具特色和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 但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茶叶种植结构单一, 茶园开发忽视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由于茶叶销量和价格的提高。一些茶农违背生态规律大量开垦山林地和耕地为茶园, 且实行单一茶叶种植, 致使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程度加剧。茶园水土流失严重,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急剧下降, 加之茶园耕作只求省钱省力, 重用轻养, 管理粗放, 使得茶园地力衰退, 造成恶性循环。

2、茶叶产业链不完整。

目前在茶叶产业结构方面,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链不完整, 业内发展深度较浅, 业间比例失衡, 衔接不紧密。农户小规模家庭式经营是安溪当前茶园经营的主要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导致茶叶生产力低下并且茶叶的质量难以保证, 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载体。许多农户自行生产、简易包装就拿到茶叶交易市场上销售, 加工企业也是直接从农户采购茶叶, 简单加工包装后就进入市场, 一般出口的茶叶也以原料茶为主。茶叶的精深加工环节较少, 产业配套服务的企业和机构较少, 产供销脱节的现象比较突出, 严重制约了茶叶产业集群的“关联”效应的发挥。

3、茶叶科技水平有限、茶农素质低。

一方面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不高, 为科研而科研的传统研究模式与生产、市场不对接, 导致许多研究项目的成果不能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 茶叶生产缺乏技术指导人员, 更缺乏后备产品开发的研制人员。目前在现有茶业劳动力中, 大部分中、老年茶农靠言传身教传授传统经验的积累, 以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茶事活动,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不愿从事艰苦的茶事劳作, 现代茶叶科技不能得到有效推广应用。

4、销售市场管理滞后, 集群品牌效应不强。

目前安溪县成立了一些茶业管理机构, 如安溪县乌龙茶质量检测中心站、茶都管理委员会等, 但由于行政条块分割, 难以宏观控制市场秩序, 以致各茶叶市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茶叶等次混乱、定价无序等现象, 严重影响铁观音品牌声誉, 导致品牌效应不强, 难以充分发挥名牌产品的品牌优势和效应。

5、茶叶农残及出口壁垒问题。

在部分产茶区茶叶农残非常突出, 究其原因, 一方面市场上相当多的农药是混配药, 部分农药产品虽含有违禁药物, 厂家为其自身利益没有详细标明有效成份;另一方面, 部分在茶叶上禁止使用的农药, 由于其药效好、成本低得到一些农民的青睐。在出口方面, 虽然近年来安溪县茶叶出口形势继续向好, 但越来越高的欧盟、日本“标准门槛”, 使得安溪茶叶出口不断受到挑战。

三、促进安溪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1、调整茶叶产品结构, 延伸茶叶产业链。

针对集群内产业链窄短的问题, 引入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企业和服务, 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 构建网络状的新型茶叶产业链。在茶叶种植方面大力发展生态茶, 在茶叶产品加工方面, 侧重茶叶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的挖掘。不断提高以茶叶作为食品、医药等行业原材料的精深加工水平, 加快发展以茶博会为中心的观光休闲旅游业, 延长茶叶产业链, 增加茶叶精细化工业的发展, 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加工水平, 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的综合效益。

2、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 促进茶叶专业化生产。

围绕茶叶龙头企业和茶农两个层面, 一方面加强对茶叶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 推动茶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发挥龙头企业对茶农的带动作用, 促进茶叶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注重以茶叶专业合作社建设为纽带, 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提升茶农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 提升茶叶产业整体水平。目前安溪县己成立597家茶叶专业合作社, 成员1.33万多户, 茶园面积7.5万多亩, 总产量9200多吨, 总产值10.5亿元以上;生产成本平均降低12%, 茶叶价格平均提高10%;拥有注册商标专业合作社102个, 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社7个, 其中有机认证的2个。因此可以说, 安溪县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型茶叶产业集群, 解决了茶叶生产经营小而散的问题。

3、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做大做强集群品牌效应。

目前安溪县已经拥有铁观音原产地地理标识这个区域品牌, 它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 可以带来超过产品实际价值的附加值, 一旦在集群内形成, 其作用和影响会延伸扩展到集群内的每个产品和服务领域, 不仅有利于集群对外交往, 开拓国内外市场, 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 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 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从而大大增强区域的竞争力。现阶段, 种植户要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 在产品的包装、设计、宣传上突出区域品牌概念,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 以区域品牌促进安溪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 提高安溪茶叶的整体形象, 发挥名牌的综合经济效益, 进一步增强安溪茶叶产业的竞争力。

4、健全茶叶中介服务体系, 优化茶叶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安溪茶叶产业集群要健康成长, 还需要健全茶叶中介服务体系。在集群内大力培育、规范和发展中介服务组织, 如广告部门、律师事务所、茶叶技术咨询服务、专业教育培训机构、茶叶协会等。中介服务组织对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是沟通集群企业与政府的重要桥梁, 还是连接产销市场的纽带, 同时, 又是为竞争能在更公平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提供有效的规范性保障。

参考文献

[1]谭茜元, 高群。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研究——以安溪茶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为例, 科技和产业, 2011, (7) :38-41[1]谭茜元, 高群。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研究——以安溪茶产业集群产品组合模式为例, 科技和产业, 2011, (7) :38-41

[2]高向荣。《2012年安溪县政府工作报告》 (内部报告) 2012年。[2]高向荣。《2012年安溪县政府工作报告》 (内部报告) 2012年。

[3]安溪茶企再添两枚中国驰名商标, 茶趣网, 2011, 6, 28[3]安溪茶企再添两枚中国驰名商标, 茶趣网, 2011, 6, 28

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8

一、上犹县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上犹县目前油茶林面积32.8万亩,其中农户的老油茶林24万亩,占73%;公司和大户新造的油茶林8.8万亩,占27%。近5年来,已建成万亩新植高产油茶基地2个,万亩以下千亩以上基地10个;完成低产林改造6.0万亩,建成东山镇墨溪坑、社溪镇龙田等千亩以上油茶低产林改造基地5个。2014年茶油产量2147吨,年产值1.7亿元。

(一)上犹县发展油茶产业的主要做法。

1.财政扶持。出台了上犹县“两茶一苗”产业重点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每年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奖补山塘水库、排灌设施、道路硬化、植树种草等建设,加快基地成型。对于连片新植10亩以上的业主,给予400元/亩(含苗木款)奖补。对单户或联户连片改造200亩以上的老油茶林业主,每亩补助300元(含苗木款)。同时,扶持连片1000亩以上的油茶产区的修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产业发展。2014年向上争取油茶项目资金1190多万元用于油茶低产林改造和油茶新植补助。

2.林地流转。推进林权配套改革,明晰产权,引导油茶林和其他山地合理流转,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山地流转,统一流转期限50年,一次性付清流转款(500—600元/亩·50年),收回农户原林权证,变更、办理林权证;促进规模经营,2014年流转林地面积2.3万亩,引进江西宝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犹强旺油茶开发有限公司、金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0家油茶种植企业承包种植油茶。

3.品牌建设。扶持江西宝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油茶深加工,研发“宝生缘”、“赣之露”系列茶油产品。邀请中央电视台7套、4套栏目组拍摄、播放油茶专题节目,发掘上犹茶油传统文化,提升上犹茶油品质;在深圳、赣州等城市开设茶油现场物理压榨专卖店,建立茶油网络、超市营销体系。成立油茶合作社,鼓励企业、单位干部职工收购、推销茶油,开设茶油食品专卖店。

4.技术改造。聘请国内油茶知名专家授课,到油茶基地传授油茶栽培技术,提高油茶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成立科技服务小组,送科技到乡村组、基地,把技术培训课堂建在一线。与中国林科院、省农大、市林科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产、学、研基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及油茶种植、加工大户到湖南省、亚林中心、省林科院、市林科所等高效油茶基地、育苗基地考察学习。

(二)油茶产业发展取得的初步成效。

1.发展氛围浓。上犹县对油茶产业发展十分重视,全力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每年召开“两茶”产业总结表彰暨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奖优罚劣,全县形成了干部影响群众、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油茶产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已有2万多农户、100多名干部通过独资、合股等形式投资发展油茶产业。

2.造林质量高。在油茶开发施工中,指定专门的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指导,严格按油茶造林技术规范高标准造林,实行监管责任制和追究制,确保油茶示范基地建设的质量,每年油茶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

3.农户增收多。种植高产油茶林,9年后每亩增加收入2000元以上;农户在油茶基地和油茶加工企业务工,年均人均增加收入2.9万元;改造油茶低产林,3年内亩均产量可提高15斤,农户人均年收入提高1260元。

4.生态保护好。油茶树耐旱耐寒,适应性较强,种植油茶消灭了火烧迹地和宜林荒坡荒地,绿化环境,保护生态。在油茶产业发展中,整地注重因地制宜,提倡穴垦或打反坡条带,条带内挖竹节沟,条带外缘种水保草,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保护条带不被水冲毁。在开发清山过程中,保留25度以上陡坡和隔离带原有植被,补种阔叶树,形成油茶林生态保护屏障。

二、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规模化发展难度大。由于林地分散经营,涉及农户多,林地集中连片流转难度大,加上前期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时间长等原因,规模发展油茶产业受到影响。

(二)产业化建设滞后。由于规模开发户少,油茶生产个体户分散经营,导致区域内龙头加工企业不多,部分乡镇油茶加工仍以手工作坊为主,加工程序简单、方法粗糙,加工的油茶质地差,没有形成品牌,油茶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三)种植户观念陈旧。当地农民由于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将种植油茶的主要目的定位为满足自家生活需要,没有切实树立起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观念,以致经营积极性不高。据统计,油茶种植农户每年每亩油茶仅投入2—3个工日进行铲山,平时基本上没有进行管护,导致投入和产出基本持平。

(四)树龄老化严重。现有油茶树龄老化严重,品种低劣,加之经营方式不科学,导致品质退化,大大降低油茶产量。

三、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改造与新植相结合,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使油茶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使之成为富民产业,建议上级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油茶产业发展中来。

(二)加大低产林改造力度。由于油茶低产林较多和改造油茶低产林成本较低、见效较快等原因,建议把改造油茶低产林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之路。

(三)加大干部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干部下乡“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平台和现有扶贫政策,开展干部结对帮扶,转变农户陈旧观念,帮扶有积极性的农户改造油茶低产林。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宣传推介,积极引进外地投资者建立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解决贫困农户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劳务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五)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扶持油茶加工龙头企业,采取公司与农户签订收购油茶鲜果合同,按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户的油茶鲜果的模式,解决农户的茶油加工和销售难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犹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关于加快我市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9

一、山区绿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造烟台市后花园、胶东半岛最大的天然公园,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开展山区绿化,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04年底,全市林地面积达到146.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4%。林木覆盖面积137.3万亩,覆盖率达到4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被国家林业部门授予“全国林业工作建设合格县”、“全国乡村林场管理先进县”、“中国社会林业工程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02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一是立足实际,确立山区绿化思路。根据栖霞的实际,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山区绿化思路。在山的中下部有水浇条件或可提水扬水的地方,发展以水果为主的水果经济林;没有水源条件的中下坡位发展干杂果经济林;不适宜发展经济林的地方发展用材防护林,建成山上水果山下林的复合型生态林业体系。按照这一思路,围绕绿山、绿路、绿村、绿城,大力发展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生态林业,全市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

二是发动全民造林,加快山区绿化步伐。为使山区绿化早见成效,为加快山区绿化步伐,实行定地片、定单位、定人数、定时间和包栽、包管、包活、包成林的“四定四包”责任制,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00年以来,全市共建义务植树基地22个,面积1.6万亩。城郊植树50多万株,绿化面积3000多亩。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对部分农田实施退耕还林,加大河滩造林力度和河滩残次林改造力度,大力发展杨树丰产林。目前,全市完成退耕还林13万亩,河滩残次林改造1.6万亩,已建杨树丰产林2.3万亩。

三是利用有效措施,实施重点区域绿化。结合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对全市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绿化。进一步推广生态示范村建设,全市农村新栽植树木7万多棵,花卉3万多株,人均公共绿地9.7平方米,镇容村貌、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以留苗养树为主要内容的封山育林工程,围绕公路两侧及城镇驻地周围实施留苗养树工程,并逐渐向纵深发展。重点对牙山、艾山、十八盘和白洋河流域四大封育区进行建设,共完成封山育林59.9万亩。同时,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镇村林场,全市镇村林场总数达213处,经营面积20万亩,留苗养树180多万株,相当于人工造林3万多亩。

四是管护并重,巩固山区绿化成果。为加强对山区绿化成果的保护力度,我市建立由300多人组成的市、镇、村三级护林队伍体系,通过修建防火了望台、设立定点护林房、增设护林标语及警示标志、实施重点区域管理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现有森林资源,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巩固了绿化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山区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全民绿化意识不够。部分干部群众对林业的社会性、公益性、周期性等特点认识不足,对造林绿化的认识尚未提到应有的高度,全民绿化氛围尚未形成,过分放牧,滥采偷伐等违法毁林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二是绿化潜力挖掘不够。近几年,我市新增绿地不多、绿化速度不快的现象比较突出。从我市用材防护林面积变化看,2000年全市为58.4万亩,2004年为59.56万亩,年均增加仅2900亩;从无林地和疏林地面积变化看,2000年全市无林地面积为5.94万亩,2004年无林地尚有4.97万亩,年均减少2425亩;2000年疏林地面积为5.31万亩,2004年疏林地尚有4.65万亩,年均减少1650亩。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市山区绿化速度还不够快,消灭无林地和疏林地的任务比较艰巨。

三是用材林不多,林业木材储蓄量较少。虽然我市的森林覆盖率比较高,但经济林在林木数量中占有较大比例,全市林业用材林不多,成材林相对较少。以占我市用材防护林面积比例最大的松林林分为例,根据调查,1975年全市松林36.19万亩,蓄积量20.96万立方米,亩均0.579立方米;而2002年全市松林25.49万亩,蓄积为8.19万立方米,亩均为0.3213立方米。虽然森林覆盖率每年稳步增长,但成材林面积和数量却在逐年减少。

四是林业经营体制不清晰。主要表现在:所有者不具体,名为集体所有,实属无人负责,在行政上、经济上和法律上无人承担责任;地籍管理不规范,无契约协定,责、权、利不清;法人不合法,林地资源所有者是党支部或村委会等非经济组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种经营体制导致造林绿化主要依赖政府投资,而政府有限的投入与我市生态建设的任务形成了很大反差。同时,由于组织群众造林主要靠行政命令造起的林地权属模糊,同群众的长远利益、眼前利益脱节,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三、对策建议

为有效地解决山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推进绿化工作再上新水平,更好地打造优美环境,现提出建议如下:

一 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发动,提高全民绿化意识。进一步强化对林业生产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林业生产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村,到山头、到地块,抓好林业精品工程建设,促进我市山区绿化升级提档。充分利用会议、电视、标语等形式,大力营造全民绿化的浓厚氛围,调动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继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采取划定区域、制定标准、建设特色义务植树基地的办法,对义务植树实行专人集中管理,提高植树造林的效果和质量。

二是加快林权体制改革,完善投融资机制。按照“谁投入,谁所有,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在坚持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招投标等形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经营或联合开发林业。积极探索和解决非公有制林地资源的所有权、采伐权归属问题,以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将林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开发利用权和收益支配权,有偿有期限地出让给有开发能力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资为辅、民间融资为补充的生态林业投入体制,确保林业生产资金投入。

三是实施封山育林,搞好留苗养树。由林业主管部门制订封山育林规划,确定具体的封育范围和方式,对国营林场、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区、水源涵养区,以及林木植被稀疏或地处高山、陡坡、水土流失严重的林地、山场,重点控制,实行全封;对低山、25度以下的丘陵缓坡,以及与农田相间的隙地、荒地、林地,实行半封。同时,加快宜林地林木植被的恢复,实行封、造、管并举,加大对四荒地的垦林力度和重点区域的封山育林力度,进一步搞好留苗养树,巩固山区绿化成果,努力提高造林绿化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是坚持科教兴林,加强技术服务。切实加强林业行政管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林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推进林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各类林业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和林业职工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结合我市实际,主要围绕提高干旱瘠薄山区造林成活率问题,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新成果、新品种,推广容器苗造林技术和山区造林综合技术,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提高造林质量。

上一篇:内疚的滋味800字作文下一篇:精选《对生活多一些宽容》作文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