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

2024-05-17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通用8篇)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 篇1

就业创业工作历来为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关切。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四大目标。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性,通货膨胀与社会失业有反向相关性,他们之间变化关系大家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去分析和认识。就业与创业相应而生,相互促进。就业对创业起到技能、经验的训练和积累作用;创业创造新需求新岗位从而带动就业,对就业具有倍增效应。因此,有必要把就业创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和认识。

第ⅰ部分:就业和失业

1.1 关于就业

1.1.1 基本概念

按照新的界定标准,“就业人员”是指在男16至60岁,女16至55岁的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时间少于法定工作时间,且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就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弹性就业:是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

阶段性就业:是指在劳动者的职业生涯中,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个阶段后,再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如再培训、妇女哺乳等)。

非正规就业(全称是“非正规部门就业”):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提出的概念。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规模很小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的单位。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家庭的生产服务单位及独立的个体劳动者。

不充分就业(又称就业不足):不充分就业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工作时间的一半(即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

①古典经济学派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叶)

③凯恩斯的就业理论(20世纪30年代)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西方各国带来空前规模的失业。凯恩斯把经济危机归咎于自由市场制度,主张通过国家纠正市场的缺陷,解决经济危机。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解释危机,认为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原因是在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要依靠国家干预,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来刺激需求,达到社会充分就业水平。

④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20世纪50年代)

⑤人力资本的就业理论(20世纪60年代)

⑥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20世纪70年代)

⑦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20世纪80年代)

1.1.3 我国就业形势

① 城镇新增劳动力

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大约每年800万,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数量大约每年600万人,困难群体大约100余万人,城镇本身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约1500多万人。

② 进城务工劳动力

③ 技术进步的挤出效应

我国目前出现了很强的技术进步趋势,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大量新技术和设备应用,将会对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就业紧张的形势。当然技术进步也会创造新的市场,增加就业机会。我国人均gdp增加和社会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反应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挤出效应。

1.1.4 促进就业措施

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针对主要就业群体展开。去年以来,我国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和不利外部环境,但我国相继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在稳定就业、扩大就业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

① 通过扩大投资实现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中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4万亿元,主要用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体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等。对就业产生了较大的拉动效应。

② 通过对企业减轻负担和加大扶持等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出台了“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的组合拳,提高外贸企业的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的税率、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降低企业社会保障缴费费率等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从而为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需求提供保障。

③ 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和促进创业。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服务业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完善支持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政策体系,改善创业环境,同时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为劳动者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社区、农村通过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

④ 广开农民就业渠道。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通过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投身新农村建设,以及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扶持。

⑤ 采取积极的措施扩大大学生就业。提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学生村官和西部计划,都起到了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

通过“五轮并驱”的就业政策,就业成效显著。截至11月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78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46万人。10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3%。

1.2 关于失业

1.2.1 失业类型

“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工作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而未能就业的人员。虽然从事一定社会劳动,但劳动报酬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视同失业。以及在家庭企业或农场从事无薪酬工作至少每天1小时以上的人员。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

(1)摩擦性失业,指由于劳动力市场功能上的缺陷造成的临时性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不到工作,工人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

(2)季节性失业,指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的失业;(如建筑业)

(3)技术性失业,指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出现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指由于经济、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而导致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指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萎缩而导致的失业。

1.2.2 测度方法

对于失业率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从理论上讲有以下几种:

① 根据失去的工时统计得出失业人数,进而得出失业率。从理论上说,这一方法最为科学,但在实践中这一统计方法尚无法实施。

② 通过劳动力抽样调查和住户抽样调查获得失业人数和从业人数(失业和从业数字产生于同次调查)。失业率=失业人数/(失业人数+从业人数)

③ 通过社会保险工作记录获得,主要是依据失业保险发放情况来了解失业人数。失业率=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④通过就业部门工作记录获得,失业人员是指在调查期末到就业机构求职登记的人员。

现阶段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第二种和第四种,即行政记录(由此产生登记失业率)和劳动力调查(由此产生调查失业率)。通过住户抽样调查得到失业人数和从业人数,从而计算失业率,这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失业统计所采用的方法。

1.2.3趋势判断

2.1 创业基本定义

1999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中为便于理解创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创业”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个人、群体或已成立的企业,对诸如以自我雇佣、新型企业组织或现有企业的发展形式,所进行的成立新企业或新的风险投入的尝试”。创业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创业产生更多市场主体,创业企业通过提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增长。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机会型创业一般平均可以带动3人就业。

2.2 创业基本理论

经济学研究就业和创业的理论框架是不同的。研究就业的基本框架是供求理论——把劳动力抽象地看成“商品”,只是这种“商品”供求规律的实现是在“劳动力市场”。作为创业者存在的青年,则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而应抽象地看成“厂商”,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创业理论研究一般宝库三个阶段。

2.2.1第一阶段:创业者职能研究

创业理论的产生源于 entrepreneur(创业者、企业家)这一概念的出现。18 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坎蒂隆(1860―1734)第一次使用了“entrepreneur”这个词。坎蒂隆注意到“创业者、企业家”卓尔不群的社会经济特性,并将其划入特定社会群体,即指在寻求机遇的过程中扮演积极承担风险角色的人,从而开启了早期创业研究注重于创业者个性、素质及其社会经济职能的研究视角。

当熊彼特(1883-1950)赋予创业者打破已有经济均衡的“创造性破坏”力时,对创业者职能的考察已经脱离生产组织,而是以经济运行体系为背景。熊彼特把创新比喻为“革命”,创业者是“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者更一般地利用一种未经试验的技术可能性来生产新商品,或者用新方法来生产老商品;通过开辟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开辟产品的新销路和通过改组工业结构等手段来改良或彻底改革生产模式”,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创业活动,从而创业者成为经济体系的架构者。

2.2.2 第二阶段:创业者禀赋研究

奈特、熊彼特和柯兹纳都从不同层面指出了创业者认知过程的重要性。除了认知特性以外,学者对创业者心理特征的研究还涉及创业者的人品特征、成就感动机、冒险倾向等方面。

社会资本视角。卡森(1945-)认为,创业者专精于对稀缺资源协调的判断,他们之所以拥有这种高于其他人的判断力,是因为他们取得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优于别人。其代表人物韦伯认为,“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资源是错综复杂的个人网络”,强调具有强联系的社会资本越丰富创业的可能性越大,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越大,因为他们能更早接近各种广泛的观点、技能和资源。而组织社会学派不仅仅考虑了网络的结构性资源,如社会交往和联系,还考虑了内嵌于网络中的关系性资本,如信任和规范等,这些关系性资本会加剧创业者的信息、资源的差异。

2.2.3 第三阶段:创业行为过程研究

对于新创企业成立及保持竞争优势而言,资源的获得与配置是尤为关键的。新创企业资源的重要性是有层次的,一是人力和技术资源,包括创业者及其团队的能力、经验、社会关系及其掌握的关键技术等;二是财务资源,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源;三是其他生产经营性资源,即在企业新创过程中所需的厂房、设施等。而企业竞争优势的保持,取决于企业所拥有或可控制的、难以模仿和交易的特殊资源。

根据巴利(美国)的观点,机会识别力、创业者的决策力、隐性知识和人才、创业团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个人社会关系为主的企业网络等,是能为新创企业带来战略价值的资源。管理学派德鲁克(1909-)认为:“任何敢于面对决策的人,都可能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可以组织、并且是需要组织的系统性工作”。

梳理创业理论的演进路径和脉络,不仅有利于创业理论的系统化,而且能够加深对创业本质的认识。

2.3 创业理论共识

2.3.1创业者具有较强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创业意愿是指创业者投入创业活动的主观态度,创业能力是指创业者完成创业活动的客观条件,二者构成评价创业者成熟度的两个维度判断。

2.3.2 创业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创业过程蕴含着一系列活动及隐含在这些活动背后的关键要素(复杂性),这些活动与关键要素以某种组织形式相互关联,并且这种组织形式不拘泥于固定模式而处于动态演变过程中(动态性),它们导致了创业过程规律的难以识别性和创业行为的差异性。

2.3.3 机会是创业过程的核心。夏恩提出了以“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为主线的创业过程研究主张,强调从创业机会视角识别创业过程的一般规律,并进一步归纳了基于创业机会的创业研究的基本问题(见上)。辛格()认为对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可以是支撑创业这一独特领域的概念,而且应该成为创业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

2.3.5 创业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gem报告将外部环境分成一般环境和创业环境。一般环境由全球竞争力报告发展出来的比较宽泛的8个方面构成,创业环境是由gem开发出来的用于反映对创业产生显著影响的9个方面构成。外部环境对初创企业的生存和成长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同时创业活动也深深地影响着外部环境,gem的研究结果就验证了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4 我国创业情况

2.4.1 研究模型

gem项目理论模型:包括一般的国家框架条件、创业框架条件。国家框架条件包括:开放程度、政府国际地位、金融市场有效性、技术研发程度、基础设施、管理技能和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等7个方面。创业框架条件包括:金融支持、政府支持、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gem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地方经济社会方面数据。gem的最大价值在于着眼于两套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互补关系。

2.4.2 创业态势

① 创业活跃指数

② 创业区域差异

从区域看:创业活跃度与经济增长快表现为正相关。高活跃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广东6个省市;一般活跃地区:辽宁、福建、山东、湖北、重庆、四川、宁夏、新疆8个地区;不活跃地区:河北、内蒙、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海南、云南、甘肃、青海12个地区。创业沉寂地区:黑龙江、广西、贵州、西藏、陕西5个地区。

2.4.3 总体特征

① 创业类型

个人参与创业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属于机会型创业,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二是属于生存型创业,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因为所有的其他选择不是没有就是不满意。中国创业者动机已经由生存型向机会型转变。生存型占60%,机会型占40%,开始逆转,数据是生存型占39.6%,机会型占60.4%。其中机会型创业指数排第七位,生存型创业排第五位。

② 创业者特征

③ 创业状态

中国创业属于创业意愿强(期望3年内创业的人比重列第一)、创业机会多(国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业精神强(不惧失败排第一位),但创业能力弱(12个月内关闭企业比重最高列第一,8.04%,5.18%,创业技能列倒数第二位)的状态。

2.4.4 因素差异

① 年龄因素

② 性别因素

我国男性创业活跃程度比女性高(1.5:1)。两者在创业者中占比9.89%和6.53%,合计为tea指数16.43%。在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中男性占比分别为61.68%和61.18%,性别对创业类型没有显著影响。

③ 教育因素

④ 居住区域

我国城乡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也反映在创业类型选择上。城市创业更趋向于机会型创业,机会型占比67.3%,生存型创业占32.7%;农村创业则生存型与机会型创业均等,机会型创业占49.7%,生存型创业占50.3%。农村创业同质化程度较高,主要在产业链上相对集中,且体现规模效益的特征。而城市创业异质化程度很高,呈现离散型特点,更多体现为竞争性。

2.4.5 创业贡献

② 创业促进经济增长。数据显示,50%的新企业有了新工艺,69%的新企业能够提供20个以上的工作岗位。就中小企业研究看,其创造的gdp占60%,容纳的就业占80%。研究发现,随着机会型创业增加,将有利于保持经济繁荣、减少就业压力、增加就业。生存型创业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机会型创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据介绍,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中国仅为11.66个。

2.4.6 创业环境

① 金融支持。

男女创业者对创业资本的需求存在明显不同,统计数据表明,男性创业者的创业资本额明显高于女性。79%的女性创业者的创业资本在5万元以下,51%的男性创业者的创业资本在5万元以下。男性创业者的创业资本在10万元-50万元的比例是18.8%,女性为6.1%。50万元以上时,男性是15.1%,女性是1.7%。

② 政府政策

政府的创业政策是指激励创业的政策,包括对创业活动和成长企业的规定、就业的规定、环境和安全的规定、企业组织形式的规定、税收的规定等。相对于其他gem成员,中国初创企业的税务负担比较低,而且面对的税务和其他管制相对稳定。我国地方政府对新成立企业优先扶持,比如税收政策方面就明显优惠于其他国家。中国排在第13位。

③ 政府项目

政府项目不限于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项目,还包括政府为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和gem的参与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在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项目方面有明显优势,排在第13位。我国的科技园和孵化器对创业的贡献就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得多。但是,在政府为创业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的组织方面,我国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范文网】

④ 教育和培训

教育培训是创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业者将潜在商业机会变为现实的基础。在所有关于创业教育的问题上,中国的水平均低于gem成员的均值,列22位。差距较大的是商业、管理教育方面的水平和创业类的课程和项目方面,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差距明显。

⑤ 研究开发转移

研究开发的转移过程是否顺利,从结果上看是研究开发转移是否实现了商业化,但从过程上看,是创业是否有效率,创业者是否能够抓住技术和商业机会。相对于gem参与国和地区,我国的研究开发成果能更好地从发源地通过创业企业向市场转化,列11位。创业企业在接触新技术、新研究上与大企业具有相同的机会。我国表现出较强的科技基础,比较落后的研究成果转化条件,较差的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

⑥ 商务环境

我国的商务环境包括:创业企业能获得哪些资源,得到哪些服务,找到哪些资源,是否使用得起这些资源和服务。在商务环境方面岁不断改善,但仍表现为差列29位(倒数第2)。

⑦ 有形基础设施

我国在有形基础设施总体较好,比如能够提供较好的道路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服务。中国排15位,处于中等水平。

⑧ 市场开放程度

市场开放程度首先体现在市场的变化,其次体现在行业壁垒,总之就是是否存在公平竞争环境。我国总体表现较好,排在第8位。

⑨ 创业文化

主要依据三个问题:创业是否是多数人理想的选择,创业者是否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威望,公众媒体对创业的宣传频度。中国排在第10位,略高于gem平均水平。

2.4.7 中国创业结论

-创业活动呈现的四个趋势:

第一,创业活动持续活跃。从的创业活动指数12.3%到的16.4%,在全球创业活动中处于前列。在全球创业活动活跃程度上,我国的排名从的第9位上升到的第6位。

第二,创业类型发生转型。就创业活动类型的结构看,正在发生生存型创业向机会型创业的转变。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比例是60%:40%,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的比例改为39.6%:60.4%。这样的变化预示着我国的创业活动在性质上的变化,机会型创业活动会带来更多的就业、出口、新市场等促进经济活力的因素。

第三,创业机会增加、技能改善。-间,中国的创业机会越来越好,同时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在改善。创业机会的评分达到良好状态,创业技能的评分呈上升趋势。

第四,创业环境条件向好。衡量创业环境的九项框架条件尽管还有些方面存在不足,但是,从综合评分看,创业的环境条件已经从较差向较好过渡,创业环境条件的综合评分由2.65分上生为的3.03分,名次由23位上升为16位,进入较好的评分区间。

第ⅲ部分:关于青年就业创业实践

青年是新增就业创业的主体,就业创业是青年最普遍、最紧迫诉求,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任务。团中央推进青年就业创业“五轮并驱”包括: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城乡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城乡青年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基金、ybc和kab创业项目计划。坚持普遍性原则。服务青年最普遍、最紧迫的需求,进而实现两个全体青年政治目标,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坚持枢纽性原则。在服务青年就业创业过程中,强化共青团组织枢纽作用,在服务青年中联系青年、组织青年。坚持利益性原则。推进工作中,充分考虑相关利益方的核心诉求,在多方共赢前提在下实现事业可持续发展。坚持可行性原则。立足党政重视、青年能为,抓住党政工作空挡,发挥共青团自身组织优势,调动社会资源推进工作。

3.1 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3.1.1青年失业状况

实证研究表明,在见习期间可以获得工作的技巧,增强职业规划能力和对职位的认同感;见习之后的青年更容易获得工作、提高工作的稳定性,降低从学校进入职场的不适应性,并增强对未来发展的自信心等等。有研究基于美国大学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统计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出参加实习的青年比没有参加实习的青年找到工作的机会大48.75%。另外一个研究采用的是美国大学毕业5年以内的一组在职人员的数据,发现没有参加过就业见习的青年平均找工作的时间是参加过就业见习青年的2.19倍,前者工作的起薪是后者91.54%,而截止到数据统计的时间点,前者的薪金水平只有后者的85.48%。

3.1.3 国外见习实践

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青年就业,较为成功的青年职业见习活动有德国的实务实习、法国的“青年挑战计划”、美国的“改善青年人项目”、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日本的“体验式就业”、香港的“职业展翅计划”等等。

实行“双师制”的培养模式。大学生除了接受严格的学校教育外,还要直接和企业接轨,接受生产实践的指导。同时,德国创建了与大学并行的新式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学校,以培养能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应用型工程师和具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学校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公司和企业的工作。据联邦劳动力市场和职业研究所统计:在受不同教育的就业者中,高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是最低的。

美国设立“改善青年人项目”,该项目把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和青年人的能力更好的匹配,如通过让青年人主动承担一些社区服务工作而培养他们的工作经历,项目开展过程中有成年人作他们的良师益友,在可能的情况下,则让成年人和青年人一对一学习。美地方政府还设有青年委员会,其中一项职能就是帮助青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取得成功。

香港的“展翅计划”是香港特区政府自1999年开始,为15至19岁的离校青年而设的职前综合培训计划。展翅计划共有三个主要项目,包括单元培训课程、工作实习、择业辅导和支持服务。学员完成单元培训课程后,便可参加为期1个月的工作实习。目前计划的职业培训涵盖经济生活的很多方面,譬如有文职训练、美容美发、酒店管理、表演艺术、纺织制衣,等等。

3.1.4 基本情况

3.1.5调查情况,城市部委托青少年研究中心独立对见习基地进行调研,并每年形成《见习基地报告》,促进见习基地稳步发展。调查显示:

① 各级团组织对见习基地建设形成广泛共识。77.9%的团干部认为“见习基地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中作用很大或较大”。55.6%的团干部认为,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在当地团委工作中“非常重要”,39%的团干部认为“比较重要”,两项合计达到94.6%。同时,有48.6%的团干部认为领导对见习基地“非常重视”,36.6%的团干部认为“比较重视”,两项合计达到85.2%。

② 团干部普遍感到工作中存在难度。由于见习基地建设对于共青团来说是一项全新工作,因此相当数量(83.6%)的团干部感到这项工作难度大、压力大。其中,9.8%的团干部认为“难度很大”,73.8%的团干部认为“难度较大”。从总体上看,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依次有:日常管理(32.2%)、找青年(28.5%)、建基地(25.2%)等。

④ 青年参与见习既注重技能培养又看中签约录用。62.5%的青年是为了“开阔视野,培养技能,积累经验”,22.1%的青年“看中的是见习后的签约录用”。尽管参与见习的青年不可能全部留下来就业,但如果没有一定的签约率,就难以保证青年参与见习的持久积极性。

⑦ 多数见习基地负责人对见习青年表现比较满意。在见习基地初建阶段,见习基地负责人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见习青年(尤其高校团委推荐的大学生)大多素质较高。因此,77.1%的见习基地负责人认为见习青年在工作中的表现“非常好”或“比较好”。

3.1.6突出问题

在推进见习基地工作中,要特别注重服务体系内青年与服务体系外青年的关系把握,从而有效增强共青团的组织覆盖。要特别注意共青团应着力扶助就业能力欠缺青年与企业择优选拔的用工需求之间的关系把握,要着力服务那些需要通过见习提升技能从而实现就业的弱势青年群体。问题还包括:

① 基地质量不高

共青团联系渠道不宽,基地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青年需求和工作需要。“重数量增长、轻日常管理”现象比较突出,导致部分岗位质量不高,对青年吸引力不强。基地建设尚未有效建立择优汰劣的机制。

② 见习管理粗放

在对接过程中,部分团组织由于认识差距或者工作量不足,简单任由企业与青年直接对接,忽视了团组织“在服务中组织青年”的本质目标和要求。部分企业见习管理简单,对轻视对见习青年的培训和指导,甚至有廉价用工倾向,造成青年受益感下降。部分青年见习期间自我约束力不强,或者忙于寻找新的就业机会,见习随意懒散,影响了企业积极性。

③ 青年意愿不强

青年对参加见习活动的热情仍然不高。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认为参加见习机会成本太大,见习并不和就业直接挂钩,这段时间写论文或者找工作可能收获更大;对已毕业未就业青年来说,他们担心见习学不到东西,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对青年农民工、下岗失业青年来说,他们看重见习收入,见习期间提供的少量生活补贴对他们吸引力不大。

④ 见习文化欠缺

部分青年把实现就业作为唯一目标,没有意识到见习是完整学习过程的必要阶段,忽视对自身职业技能和社会化技能积累。全社会还缺乏支持见习工作的文化氛围。

3.1.7 对策措施

见习基地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由应急状态进入常态工作,青年参与意愿、政府重视程度、团干工作热情、企业支持态度等都会面临新情况。同时见习管理不规范、见习岗位匹配度不高、实际聘用率不高等也会对见习基地持续发展产生新挑战。

① 稳定基地数

进一步扎实推进见习基地建设,规范见习基地管理,择优汰劣,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高质量见习基地。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将能够正常运转的见习基地数量稳定在较高水平。

② 提高知晓率

深入挖掘见习工作本质内涵,通过采取新媒体手段加强宣传推介,营造青年见习文化,努力提高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年中的知晓率好和认同度。

③ 提高上岗率

完善见习基地工作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办公、信息发布系统,利用网络、短信、手机报等方式增强对青年的覆盖好联络,不断提升工作便捷性。加强对见习企业和岗位的遴选,增强见习岗位与青年意愿的匹配度,提高青年参与见习的积极性。

④ 强化规范性

规范见习过程管理,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考评标准、统一工作规范等工作;明确城市、高校、企业团委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完善统计通报制度、见习考核制度、督导评估制度、激励约束制度,政策保障制度等。

3.2小额贷款

3.2.1 概念沿革

小额贷款是一种以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小额度、持续性、制度化的信贷服务方式。小额贷款起初既是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更是一种金融服务的创新。小额贷款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孟加拉国著名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的小额贷款试验。1976年8月尤努斯和他的学生在吉大港大学附近的一个小村做了个试验,利用他自己的财产担保说服当地银行向贫困农民提供一些贷款,这些贷款促进了贫困农民的生产自救,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而且还款率也比较高。这一经验被逐步推广并日臻成熟,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创立了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主要从事面向贫困农民的小额贷款服务。通过30年的成功运作,孟加拉乡村银行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效益最好、运作最成功的小额贷款金融机构。10月,尤努斯及其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珉银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3.2.2 基本情况

3.2.3 特色做法

1、分层分类的金融服务。各地团组织结合各金融机构业务特长、覆盖领域等实际情况,根据青年创业阶段、企业规模、贷款需求等特征,为创业青年提供不同贷款规模、担保方式、优惠政策的分层分类金融服务。有为初始创业青年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有为创业初成青年定制的经济型套餐贷款,有为加速发展期创业青年引入的政策性贷款,有为特殊创业青年群体提供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

2、积极探索担保方式创新。各地团组织在现有自然人保证、存单质押、房产抵押、商铺租赁权抵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互保、联保、抵质押品及补充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主动创新,适应银行业务特点,创新了评定青年贷款信用等级、发放信用卡、联合小额贷款公司等方式。开展“信用团组织”和“信用青年”评选,通过互保、联保等方式可获得每人最高10万元的免抵押担保贷款,利率下浮10%的利率优惠。

3.2.4 工作举措

①提高工作专业水平。加强团干部金融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召开现场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

②构建银团合作模式。明确银行和团组织全力义务,建立“共青团推荐申贷,银行审批放贷”的合作模式。建立联合工作小组,完善项目评估机制。

③创新风险分担机制。通过政府支持贴息,银行奖励减息支持政策;探索联保、互保等信用担保方式;探索基金股份注入和企业回购的自我运行补足机制。

④建立工作信息资料。建立与银行等合作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完善小额贷款统计制度,加强创业贷款青年的信息资料管理。

3.3 订单式培训

订单式培训是“企业用工需求→团组织→潜在就业青年→培训机构→企业用工”的闭环的工作过程。订单式培训具有以下特点:以企业用工为前提,以技能需求为导向,以培训机构为依托,以共青团为纽带。服务青年的过程,也是对青年再组织化过程。

3.3.1 立论基础

② 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给核心包括数量、质量和结构。质量和结构的核心是技能高低以及与岗位的匹配性。我国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现象,这里面有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有社会培训与就业脱节问题。这也是“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订单式培训以需求为导向,利于缓解结构性失业。

③ 利于降低市场搜索成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和雇主存在对供需信息的需求,两者都会把搜寻活动推进到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搜寻的边际成本,就业创业见习改善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质量和结构,降低了搜寻成本。

3.3.2 总体情况

3.4.3 存在问题

①需求的动态性。企业用工需求具有动态性,受经营状况、季节变化等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对岗位信息搜索带来难度。

②组织渠道不畅。共青团组织基层网络不健全,联系企业数量有限,导致用工需求不足。

③青年预期偏好。进城务工青年更注重快速就业,忽视技能培训对其职业生涯的作用。

④基层资源欠缺。基层工作资源、工作力量有限,找准企业需求标准、青年意愿、统筹时间等方面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工作推进难度较大。

3.3.4 工作措施

①明确重点群体。不断提高工作组织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重点选定初中后和高中后毕业生“两后生”群体,做好前期意愿调查、跟踪服务和用工对接。

②建立示范基地。依托有影响有实力的培训类机构,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调动双方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分工合作。

③建立联络渠道。根据青年流动规律,推进输出地和输入地团组织间的对接,形成相对稳定的输送渠道。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 篇2

一、对生态文明概念的不同解说思路

生态文明在我国的研究已经将近30年的时间, 但对于生态文明的定义仍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三种解说思路:

第一, 以文明的涵义理解生态文明。认为“文明”一词的含义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化层面的含义, 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文化状态, 通常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二是道德层面的含义, 指人们具有的良好行为习惯或道德素质。“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应该是“生态学”的简称, “文明”则应该属于上述“文明”的第二个含义, 也即道德层面的含义, 而非“文化”。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应该指的是遵循生态学规律, 符合生态学原理的道德行为, 也就是十七大报告中所说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所要求的一种新的行为模式。

第二, 从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角度认识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及其社会通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在处理人 (社会) 与自然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与人 (社会) 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在这里, 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的形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 人 (社会) 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关系, 在此基础上所取得的积极生态环境成果是其本质, 而生态化的观念以及所创造的良好资源环境条件等精神、物质和制度的成果则是其具体表现。

第三, 从可持续发展看待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建筑在知识、教育和科技发达基础上的文明, 是人类在环境问题的困扰中, 为了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理性选择。它以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强调了人类社会必须在生态基础上与自然界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人类社会才能够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核心观念, 其本质在于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生态文明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系统, 而是一个经济、社会和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整体系统。

二、关于生态文明特点的多维概括

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 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 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在价值观念上, 生态文明强调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人文关怀;二是在实践途径上, 生态文明体现为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在社会关系上, 生态文明推动社会走向和谐。另有学者认为, 生态文明是从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所提出的一个文明概念, 反映了社会文明发展在生产方式上的进步和要求, 它要求对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 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这是生态文明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形式的本质特征。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 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 (或产业生态化) 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在经济发展模式上, 以往的文明实行的是线性经济, 高强度开采、高强度消耗, 高强度排放, 是在浪费资源中求发展,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而生态文明却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换, 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 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色, 实行“全程控制”, 把环境的治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一切资源, 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学者提出生态文明整合性特征的新观点, 认为生态文明在人类发展自身, 面对未来生成的过程, 共时性地整合了多种文明的形态。从现实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已经结晶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文明形态, 这多种文明结出了“人文化成”的累累硕果。生态文明的整合性特征就表现在, 作为多种文明形态的整合性文明, 在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一致的关系中, 依据生态整体性的运行节律和方法, 使多种文明形态形成辩证的统一体, 并从中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各种文明形态的职能, 保证人类这个生命有机体的文明能够在与自然建立和谐自由的生态关系的条件下合理演进。

三、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建设生态文明,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文明发展之路, 学界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第二, 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充分实现人类自身全面、持久、健康的发展, 为了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第三, 生态文明建设要体现环境友好与社会和谐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既要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又要体现社会的和谐, 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 生态文明建设要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二) 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

一些学者建议, 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突破口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就是要把可持续发展理念付诸实践, 就是要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制度支撑, 因而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健全完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制度是基础性的;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 做到依法行事;必须规划先行, 在实施禁止开发、保护性开发的区域,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在推行科学决策的同时, 必须建立各级政府官员重大环境事故问责制;必须把转变现有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实施重点, 摸索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节能减排措施, 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必须加大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维护环境执法的权威, 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 建立环保产业的金融财税优惠政策, 推进环保科技的自主创新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要求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但这难以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必须是政府引导、激励和公众广泛参与、监督。要切实转变观念, 建立以人为本、生态先行的运行机制, 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交往领域。另有不少论者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在于人类价值取向需要发生深刻转换。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 承认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并重视它, 审慎地把它转化为工具价值。生态文明认为自然界不仅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外在“工具性价值”, 而且有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生态价值”。我们对自然价值的认识应体现出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局部价值与整体价值的统一、当代价值与后代价值的统一, 这是生态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时代的自然价值观而应体现出的新的价值取向。

总之,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需要人们摒弃工业文明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开拓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开拓新的价值理想和社会运行机制, 从观念到行为, 从表层到深层, 从局部到整体, 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完成一次彻的转向。

参考文献

[1]、李校利.先进生产理论研究丰富和创新了生产力原理[J].兰州学刊, 2008 (2) .

[2]、李黎明.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述要[J].改革与战略, 2007 (2) .

[3]、王孔雀.关于文化生产力概念、特征和现实道路简述[J].生产力研究, 2010 (2) .

[4]、袁霞.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 2008 (6) .

[5]、王孔雀.走中国式的跨越发展道路[J].前沿, 2007 (3) .

[6]、李黎明.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中国的必然选择[J].生态经济, 2010 (1) .

[7]、王孔雀.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新形态[J].生态经济, 2010 (2) .

[8]、刘小英.文明形态的演化与生态文明的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9]、毛世英, 刘艳菊.全面理解生态文明与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 2008 (4) .

[10]、赵建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价值选择[J].理论视野, 2007 (12) .

中国术语编纂实践和理论 篇3

摘要:系统梳理了中国术语编纂实践和理论的历程,对《术语编纂论》的价值和特点进行了评论。

关键词:术语编纂,《术语编纂论》

中图分类号:C04;H083;H0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6.06.001

引言

在词典编纂的谱系之中,术语编纂往往不太受人关注。在西方,terminography这个概念是20世纪70、80年代才提出来的,它常常被看成与specialized lexicography、technical lexicography、LSP lexicography相近的活动。在中国,术语词典属于语文词典、双语词典、专科词典三者中的后者,常与学科词典、专题词典、专名词典并置\[1\]。近年来,随着国外术语学理论的引进和中国术语学的发展,术语编纂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郑述谱、叶其松合著的《术语编纂论》\[2\](2015)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术语编纂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在评论这部著作的价值和特点之前,有必要梳理中国术语编纂实践和理论的历程。

一中国术语编纂实践

中国术语编纂实践历史悠久。汉初成书的《尔雅》现存19篇,前3篇(《释诂》《释言》《释训》)解释普通词语,后16篇(《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解释专业词汇,它们已经带有术语编纂的性质。

大规模的术语编纂实践出现在近代。伴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出现一大批科技新术语、新名词。为保证学术交流和传播的顺畅,术语编纂应运而生,其中以规范术语词典编纂为主。

清政府于1867年在江南制造局附设翻译馆。至1890年,该馆先后刊行《金石中西名目表》《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西药大成药品中西名目表》和《汽机中西名目表》。1908年,学部负责审定教材的审定科编纂了《化学语汇》《物理学语汇》。次年,学部设立了专门的术语编纂机构——编订名词馆。编订名词馆编纂了《植物学名词中英对照表》《数学名词对照表》《心理学名词对照表》《伦理学名词对照表》和《辨学名词对照表》等。

进入民国后,规范术语词典编纂规模扩大,同时,重视术语编纂之后由专家集体审查或审定的工作。民国时期,规范术语词典编纂、审查相继由医学名词审查会、科学名词审查会、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国立编译馆等机构承担。医学名词审查会成立于1916年。1918年,医学名词审查会更名为科学名词审查会后,医学名词审查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以下简称“两个审查会”)编纂、审查了一批术语词典。截至1928年5月20日,经“两个审查会”编纂、审查并经教育部审定的词典有《医学解剖学名词》《化学名词》《物理学名词》《动物学名词》《植物学名词》《算学名词》等19册;已审查但未经教育部审定的名词有《病理学名词》《寄生物学寄生虫学名词》《药理学名词》《外科学名词》《内科学名词》等22册;已经起草好,但没来得及审查的名词有《妇科名词》等5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改教育部为大学院。1928年成立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由其承继科学名词审查会的职责。1928年11月,大学院改组为教育部,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不再存在。1928年12月,教育部设立编审处,科学名词编纂、审查事宜归编审处办理。由于存在时间不长,在具体的科学名词编纂、审查方面,大学院译名统一委员会和之后的教育部编审处所做的工作均不多。

1932年6月,教育部成立国立编译馆,编纂术语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查的工作由其负责。截至1949年,国立编译馆编纂、组织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了一批术语词典,还有一批术语词典在进行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国立编译馆的组织下,已经审查并出版的术语词典(不含医学、社会科学)有《天文学名词》《数学名词》《物理学名词》《化学命名原则》等18种。还有一批虽然没有公布但在进行中的术语词典(不含医学、社会科学)29种。

1950年,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艺术科学和时事名词五组,分别由科学院、出版总署、卫生部、文化部、新闻总署负责。随后,科学院在编译局成立名词编订室,主持自然科学名词的编纂、审查工作。各学科的名词编纂、审查好后,由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统一公布。截至1955年,仅自然科学组就完成了29部术语词典。

1956年,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随着文化教育委员会的撤销而消失。1956年科学院编译局被撤销后,名词编订室归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领导。1960年编译出版委员会工作机构撤销,名词编订室由中国科学院委托科学出版社领导。1963年名词编订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后来,所有人员被下放到农村。1972年回到北京恢复工作,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继续进行编纂双语术语词典的工作。名词编订室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1956年至1963年,编纂并出版的双语术语词典(英汉、俄汉、拉汉、德汉、日汉对照本)80种。

1978年3月,中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名词编订室联名上书国务院领导,呼吁恢复和建立科学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根据形势,联名上报国务院,请求成立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得到了政府的批准。1985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规范术语词典的编纂、审定工作。1997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3]自成立至今,全国科技名词委编纂、审定、公布了《天文学名词》《数学名词》等100多部术语词典。

历史地看,中国规范术语词典的编纂机构的权威性越来越强。

二中国术语编纂理论

前文指出,术语词典常被看作专科词典的一个分支。客观地说,专科词典在理论建设方面较之于语文词典、双语词典是滞后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杨祖希\[4\]、徐庆凯\[5\]等国内学者才开始在《辞书研究》上撰文论述专科词典编纂的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理论著作仅有杨祖希、徐庆凯的《专科辞典学》(1991)、徐庆凯的《专科词典论》(2011)等寥寥数部。

同时,在与西方术语学界接触和交流过程中,术语编纂的相关理论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迄今为止的术语学汉译著作中,如加拿大隆多(G. Rondeau)的《术语学概论》(1985)、《现代术语学与辞书编纂》(1988)、加拿大迪毕克(Dubuc)的《应用术语学》(1990)、奥地利欧根·维斯特(Eugen Wüster)的《普通术语学和术语词典编纂学导论》(2011)、俄罗斯格里尼奥夫(Гринев С.В.)的《术语学》(2011),都有与术语编纂直接相关的内容。同一时期,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国际术语标准,中国制定、颁布等效的国家标准,例如《术语学基本词汇》(GB/T 15237—1994)等。需要指出的是,它首次对“术语编纂”“术语词典”等概念分别作了如下的明确界定:

术语编纂(terminography),对术语研究所获的术语数据进行记录、处理和表述的工作。

术语词典(terminological dictionary), 含一个或几个专业领域术语数据的词典。

20世纪90年代之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出现了中国学者撰写的术语学论著,例如冯志伟的专著《现代术语学引论》(1997)、全如瑊在《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杂志上连载的长篇论文《术语的理论与实践》(2001—2005)、郑述谱的专著《俄罗斯当代术语学》(2005)等,术语编纂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年来,张金忠研究了双语术语编纂的理论(2010)\[6\],叶其松研究了术语编纂与词典编纂的关系(2009)\[7\]。2015年,郑述谱、叶其松合著的《术语编纂论》出版。

三《术语编纂论》的价值和特点

1. 该书在选题上有创新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学术界要求建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术语编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与术语编纂实践的急迫状况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理论积累的羸弱。虽然此前出版的词典学、术语学著作涉及一些理论问题,但仍缺少一部系统论述术语编纂理论的专门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术语编纂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该书尝试搭建一个术语编纂框架体系,不仅详细梳理“术语编纂”这一概念的历史演变,论述术语编纂的方法论基础、对象与文献、参量与类型、跨语概念对比、微观结构等理论问题,还涉及前言与索引、组织与规划、计算机技术应用等实践问题。同时,该书入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书研究文库”,对中国词典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2. 该书着力引入俄罗斯学界的理论

俄罗斯是术语编纂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实践和理论领域都积累了丰硕成果。作者考证:terminography这个概念最早出自俄语。俄罗斯在词汇学、词典学、术语学等领域的突出成就也使得其在术语编纂体系建构方面独树一帜。有一部分俄罗斯学者甚至把术语编纂看成一门独立的学问。毫无疑问,这种说法是需要强大的理论来支撑的。该书的两位作者都是俄语专业出身,且长期从事俄罗斯词典学、术语学方面的研究,引入俄罗斯学界的理论成果是十分自然的。同时,该书尝试将这些理论与中国的术语编纂实践相结合,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就拿术语词典的收词对象来说,通常的说法是一个学科领域的所有术语。俄罗斯术语学界认为,一个学科领域的terminology,即“术语集”,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宽泛甚至不确定的概念,其中除了术语以外,还有名称、专名、俗术语、初术语等。因此,术语编纂者需要根据词典类型、目的等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专业词汇作为收词对象。

3. 该书注意多学科的研究视角

《术语编纂论》指出:术语编纂是一个跨学科的学术领域,它不仅受标准化理论、词汇学、词典学、术语学等直接影响,还同逻辑学、科学学、系统论、信息管理、符号学,甚至哲学等相关联。这种说法看上去有抬高术语编纂身价的嫌疑,因为从terminography一词的构成来看,它顶多算是词典学和术语学基础上形成的交叉领域。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术语编纂“母学科”的词典学和术语学本质上是跨学科的。词典学的跨学科性无须多言。单就术语学来说,正如这门学科国际公认的创始人欧根·维斯特所言,它是介于语言学、逻辑学、本体论、信息处理和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术语编纂的跨学科性又是顺乎自然的,是从学理角度对它提出的必然要求。以此为依据,该书提出,理想的术语编纂队伍应该包括语言学家(词典学家、术语学家)、翻译专家、领域专家、信息处理专家、编辑和出版专家等。

4. 该书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

该书参阅不同学科领域的80余部中外文专业词典、术语词典、术语标准,20余个术语数据库、术语知识库,从其中选取不少有针对性的例证加入分析。而且,作者还在正文之后设计了两个附录,一个是国外著名学者撰写的带有理论深度的前言,一个是从事术语编纂实际工作的国内专业学者的总结。诚如所言,这是“尽量结合编纂实践需要来阐释相关理论,着力从国外实践中汲取外部经验,也注意总结国内编纂者的体会,并以适当的方式把它们转化成研究的实际产品”。

中国目前的规范术语词典的编纂和审定工作,包括两部分:术语编纂和术语审定,编纂和审定应该是有着各自对应的理论指导。但在以往的实践工作中,往往以审定的理论来代替编纂的理论,表现为既用《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原则及方法》来指导审定,也用它来指导编纂。其原因有二:一是编纂与审定混在一起,二是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术语编纂理论。该书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中国的规范术语词典的编纂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术语编纂人员及术语编辑,一定能从此书中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1] 徐庆凯.辞书思索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30-138.

[2] 郑述谱,叶其松.术语编纂论[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

[3] 潘书祥.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暨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工作报告[J].科技术语研究,2005(3):9-16.

[4] 杨祖希.专科词典编纂法初探[J].辞书研究,1981(2):101-117.

[5] 徐庆凯.编写专科词典的若干问题[J].辞书研究,1981(2):118-132.

[6] 张金忠,袁丹,陈晶.汉俄技术语词典编纂理论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 篇4

杨洁篪

2013年08月16日08:17 来源:《求是》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新形势下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和今年“两会”结束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着眼长远和战略全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针延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良好开局,谋划全面布局,提出许多重大对外战略思想、外交政策和策略方针,开展一系列重大对外行动,不仅为党和国家工作全面推进创造了有利外部条件,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

一、外交开局和布局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全局性、创新性。

党的十八大后,针对国际社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政方针走向的高度关注,习近平同志的首次外事活动专门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围绕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集体学习。在这些内外活动中,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阐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外交政策,向外界发出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明确信息。

今年“两会”结束以来,习近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出访亚非拉和欧洲、北美各大洲,涵盖大国、周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接待数十个国家领导人来访。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和多双边结合,我国领导人同一百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领导人会见接触,有力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务实合作。

积极运筹与主要大国关系。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将俄罗斯作为首次出访第一站,加强了中俄经贸、能源和战略安全合作,夯实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基础。习近平同志赴美国洛杉矶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中美还成功举行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在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我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多个欧洲国家,我们还接待了法国总统奥朗德等欧洲国家领导人访华,不断开拓中欧互利务实合作的新领域。

全力稳定和拓展周边睦邻友好关系。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总体上朝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同志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并举行系列国事活动,集中阐释我国内外政策新理念,增进与有关国家的战略互信,提升与周边国家关系。我们接待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韩国总统朴槿惠、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等周边国家领导人来访,加强与东南亚、中亚等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巩固睦邻友好合作。在钓鱼岛、南海等问题上,坚定维护我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推动周边国家通过对话谈判妥善处理和解决争端。在朝核问题上,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积极做有关国家工作,推动半岛局势趋向缓和。

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习近平同志先后成功访问非洲和拉美,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同志访问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开创了我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就访非的先例。习近平同志还以早餐会形式同十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见面,在传承友谊、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谋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习近平同志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并与加勒比地区8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增进了政治互信,加强了务实合作,提升了我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的整体合作水平。

深入参与和引导多边外交进程。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国际组织领导人时强调,中国积极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高度重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中国将履行自己应尽的国际义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人类发展和进步以及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挑战等领域与相关国际组织深度合作。我国与重要国际组织的关系取得新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就全球经济和政治领域重大问题与其他发展中大国加强沟通协调,推进金砖国家机制建设。会晤后发表《德班宣言》和行动计划,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等,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注入强劲动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中创新,外交开局气势恢宏,外交布局全面均衡,使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理念丰富、重点突出、立场坚定、策略灵活、风格鲜明等特点,不仅充分调动了各方发展对华关系的积极性,为下半年乃至今后5至10年对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而且有力提振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拼搏的热情。

二、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扬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勇于探索,坚持内政和外交有机统一、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融为一体,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外交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突破,体现了开拓创新的决心,展现出宽广的世界眼光、前瞻的战略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为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保障。

(一)提出中国梦重要思想并赋予其深刻的内涵,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出访和接待外国来宾的过程中,向各国领导人和公众深入介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思想,阐述中国梦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百姓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和周边环境,中国将坚持通过和平发展方式实现中国梦。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将努力带动和帮助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将与各国更多分享发展机遇,使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希望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人民希望通过实现中国梦,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圆世界梦。

习近平同志就中国梦所作的全面深入细致的阐述,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与发展,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在国际上受到普遍赞赏与欢迎。很多国家领导人和各界人士表示,中国梦与他们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梦想是一致的,愿意同中国一道努力实现人类共同的美好理想。这一事实有力挫败了某些国际势力歪曲与诋毁中国梦的图谋。

中国梦重要思想不仅大大激励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有力提升了我国对外影响力和亲和力,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充分体现了内政和外交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二)提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同时努力推动与各大国关系的发展。

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中国与各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合作共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运筹大国关系的重要理念。这既是充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把握时代潮流、将中国自身利益与世界各国利益紧密结合作出的战略抉择,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需要和坚持和平发展这一总体对外战略的必然要求。

中美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在中美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中,习近平同志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一致同意,中美将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习近平同志用三句话对新型大国关系内涵进行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习近平同志还指出,为落实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识,双方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在开展务实合作方面采取新步骤,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是一项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历史创举,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看清形势、认准目标、坚定信心、不断推进,就一定能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在我国积极运筹和推进下,我国与其他大国关系也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中俄战略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水平稳步提升,能源等重大合作项目取得新突破,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保持密切协调,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取得新发展。中欧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相互利益交融不断加深,战略合作关系水平持续提升。我们还积极发展与发展中大国及地区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取得明显成效。

(三)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

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道德准则,不仅是指导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也是指导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同志秉承中华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针对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关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在同这些国家发展关系时要树立正确义利观,政治上坚持正义、秉持公道、道义为先,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对我国长期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地考虑到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我们以正确义利观为引导,加强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工作。习近平同志访非期间与非洲领导人坦诚交心,全面阐述中国对非政策,提出对非合作的真、实、亲、诚四字箴言,特别强调中非合作的互利共赢性质,表示中国将不折不扣落实承诺,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重在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引起非洲领导人和民众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中国对非洲的帮助是真诚的,目的是促进非洲发展,非洲国家完全信任中国。

习近平同志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落实了一大批重大合作项目,体现了我国帮助中美洲有关国家发展的诚意。习近平同志宣布,中国将面向加勒比友好国家设立优惠贷款和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贷款,受到有关国家的欢迎。习近平同志访问墨西哥,在促进两国经贸领域合作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宣布将中墨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四)提出加强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策略运筹和底线思维,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从顶层设计角度对中长期对外工作作出战略规划。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观大势、谋大事,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通过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将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工作密切结合,综合施策,推动了与各方关系的全面发展,达到了外交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布好局的预期目标,为运筹中长期外交整体布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政策的具体执行环节,强调要搞好策略运筹,顺势而为,根据国际形势和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正确处理对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底线思维,处理问题既要朝好的方向努力,也要做最坏的打算。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绝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在外交实践中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同时推动各领域交流合作,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及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五)提出加强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以确保中央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中央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高度重视对外事工作的统筹协调,强调外事工作必须内外兼顾、通盘筹划、统一指挥、统筹实施,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和民间、涉外各部门牢固树立外交一盘棋意识,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既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做好集中调度,保障中央对对外工作的领导、决策、管理、处置等各项功能顺利实施,确保中央对外战略意图的实现。半年来,中央加强了有关机制建设,逐步理顺体制机制,制定了明确规定,加强与规范外事和外事管理工作,有力改进和加强了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

三、深入学习贯彻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

当前,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已经由实现良好开局、谋篇布局进入到全面展开、深入推进阶段。综观全局,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复杂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外交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要创新成果,不仅为下一阶段外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其实质内涵,不断总结提炼有关经验启示,用于指导外交实践。在良好开局基础上,再接再厉,开拓进取,不断优化外交布局,更好发挥首脑外交引领作用,大力推动与各大国关系的发展,加大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互利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深入宣传外交新思想新理念,贯彻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和外交为民思想,开创外交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 篇5

2、答:1)历史条件: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创立标志:184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 3)两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发现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4)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论证了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以来的历史证明,它的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它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不断深化、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世界发展新趋势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认真总结的成果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

(1)科学判断和始终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

(3)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不竭源泉。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② 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③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④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关系:

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三者分别体现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制度形态。)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答:1)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总布局:“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3)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坚持和发展。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是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包括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高度地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系统地回答了经济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一理论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部分。“三个代表”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开创性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经济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为指导,准确把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的世界大势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变化,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新思想,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在于,它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新的科学揭示;既继承了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用新的思想观点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邓小平经济理论、“三个代表”经济观点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总结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经验,注重探索

和回答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独特贡献。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经济理论创新成果的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经济发展,则不仅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而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等内容。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一定的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必经阶段。但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只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和最终目标。只有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才能为经济持续不断的增长创造重要条件、提供基本保障;只有达到经济社会方面的均衡、持续和协调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推动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才算真正达到。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国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战略重点和根本途径。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还包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调整经济结构,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既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变化,又涉及经济政策的调整。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对于增加消费需求,提高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具有直接的作用。

二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次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的问题提出来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三是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解决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能力。要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竞争优势,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文化水平和劳动者的专业生产技能,提高管理创新能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必须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转变是谋发展的必然要求,谋发展是促转变的重要目的。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

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使经济增长真正建立在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效益改善的基础上。

8、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配置,推动各国经济更加紧密的相互联系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中国对外开放,必须全面分析和科学认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内容是: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内的产业结构。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国内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的开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的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四是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自觉参与进去,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遇,促进自身的发展。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推进的,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具有较大优势,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爱在经济全球化中仍处于不利地位,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制约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带来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占有之间新的不平衡。第四,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根本能改变世界经济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根据趋利避害原则,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所以,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9、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答:1)基本内涵: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意义: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内容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它深入回答了文化建设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11、提高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答: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增强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阔的发展思路,拓宽发展途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第二,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第三,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性能。

第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第五,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第六,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第七,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第八,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制度。

答: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突出强调了制度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更重要的是把理念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到制度上,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和保障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连个方面:一是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二是协调各个个体的行为,实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成本最小化或收益最大化。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二是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三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四是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五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怎么建设?第一,要充分考虑和统筹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的要求;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文明。

意义: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 ;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14、应对重大环境问题挑战。

答: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换届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积极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

(1)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在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以臭氧、细颗粒物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大气污染日益突出。所以要试试大气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制定综合防治战略和控制对策。积极推进区域协调治理。

(2)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要大力建设节水制度和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基本完善,产业结构、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加大经济手段的运用力度,形成水权交易市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节水的风尚和合理的用水方式。

(3)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承载力。要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充分考虑土壤环境承载力,统筹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完善法规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并引导公众参与,制定实施土壤环境保护的监管管理方法、宣传计划等。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 篇6

题目:影响法治建设满意度的因素及其提升措施研究

姓名:

郭宏宇 学号: 12453118 班级: 应数121 任课教师: 邹卫中 成绩:

题目:影响法治建设满意度的因素及其提升措施研究

摘要: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道路。但是,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深层次领域,仍然面临一些重大挑战。不断增进推进法治的动力,强化法律的权威,均衡协调法治建设的发展,不断提升普罗大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关键字:

法治建设

依法治国

立法完备

法律监督

严格执法司法

惩处合理

追究依法

公平公正

依法执政

依法行政

正文: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八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不仅是对法治中国建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法治建设的科学定位。

使人民能够对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对其保持满意度,必然是各级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工作过程中的注意重点。当今社会,普通民众对基层和中层执法机构和司法机关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和不满意之处,影响了人民对政府推进法治建设的进程和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

所以,分析哪些因素能够影响普通基层民众对法治建设满意度,并如何扬长避短,积极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

当前,我国法制和法治国家建设中突出问题还有以下五个层面:

(一)观念层面

1、中高级干部法治理念和观念参差不齐。

参差不齐的原因有两点:法律知识背景没有成为考核任用硬性标准;对法律的信仰还未从根本上实现制度转变。

2、法理和法律知识匮乏。

相关知识匮乏主要由于:法理创新不足;法律知识未成为拔干部硬性条件。

(二)立法层面

1、法律设计背离“以人为本”和法律的基本假设。

2、公法和私法制度设计严重不对称。

3、规范性法律文件之间和法律与政策之间冲突缺失协调机制。

(三)执法层面

1、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2、执法不严,违法办案。

3、以罚代法,重罚轻管。

4、包庇袒护,徇私枉法。

5、部门保护主义。

(四)司法层面

1、不适当合理的管理滋生司法各自为政。

2、不适当合理的管理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

3、不适当合理的管理导致了司法的“泛行政化”。

(五)监督层面

1、监督体制设计不尽合理。

2、社会监督和民主监督力度不够。

那么,该如何解决以上五个问题呢?作者认为,分别应对五个层面,也应当从五个方面解决:

(一)以制度促进领导干部法治理念和观念形成

1、完善和强化党的中高级干部定期听法制讲座制度。

2、建立并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晋职必须通过法考制度。

3、健全并推进国家公务人员任用、辞职、解职制度。

(二)提升立法质量,进一步完善制度

1、提高法律文本和条款的法理水准与技术含量;建立违宪审查制度。

2、抓紧制定国家公职人员薪酬法;加快推进防治腐败的财产申报法早日出台;建立责任与收入,GDP或财政收入增长与工资增长相匹配制度。

3、建立法律法规运行监测以及中期和最终评估报告制度。

4、建构法律与法律、法律与政策冲突的解决机构和机制。

(三)完善执法机制和执法程序

1.确立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独立法律地位。建立执法机构垂直领导,执法人员交叉任职、职务回避、延伸问责和权利救济制度。

2.进一步细化问责制中的警戒线、高压线标准,以及完善连续跟踪问责透明规则和机制。

(四)清除司法地方化体制障碍

将现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司法体制改为垂直管理。具体内容包括:

最高司法机关党委成员由党中央选配和管理;省级司法机关党委成员由最高司法机关党委主管,地(市)级司法机关和基层司法机关党委成员由省级司法机关党委主管。在财、物等司法资源的供给上,则应将司法经费单列,列入国家预算,经全国人大批准后,国务院统一拨款,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支配和管理。

(五)强化监督与制约激励机制

1、理顺监督体制,明确各级人大法律监督职能内容和保障措施以及懈怠监督责任;建立审计和监察部门垂直领导体制,重构审计和监察独立检查、调查保障机制。

2、探索发挥媒体社会监督和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的实现途径和机制。

3、改革领导方式,释放一部分权力给工会等法治隔离带组织,推动其在行业立法、行业监督中作用。在本人看来,影响法治建设大步向前推进,促使民众对其满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治推进的动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政府推进型的法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作为主导者的政府既要掌控法治的发展和运转,又要通过法律控制自我权力的行使,往往陷入难以取舍的处境,法治也随之遭遇尴尬。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决定了我国实现法治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自然演进型的法治化道路;而我国人治传统的漫长、行政权力的强势以及社会自治力量的不足,也决定了我国不应当完全依靠政府推进来实现法治。

坚持以政府推进为主导,以公民参与为基础,实行政府推进与公民参与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个主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动力的作用,在依赖公权力的同时又制约公权力,在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同时建设法治社会,应当是我国法治道路的正确选择。因此,一方面应继续发挥政府在推进法治中的主导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激发政府推进法治的动力;另一方面,也应充分发挥个体公民、社会组织等主体在法治发展中的建设性力量。

2、法治的权威性有待进一步强化

法治的权威性要回答的就是法律是否至上的问题。在一个法治的国家中,宪法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宪法法律的权威性急需强化。有些法律制定出来而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法律的执行情况难以使人乐观。有法而不行,其危害性比没有法律更甚。

在法治的实践中,由于司法机构是代表国家执行法律、裁决纠纷,宪法法律的权威性往往通过司法权威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法治权威性的一个较为直观的表现就是司法判决能否得到切实尊重和执行。如果司法不具有权威性,司法不仅不能履行其在法治社会所应具有的职能,而且也不可能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

3、法治发展的均衡性有待进一步协调

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相适应,法治发展也体现出较大的不均衡性。我国法治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区域不均衡,不同地区的法治发展差别较大;二是城乡不均衡,农村的法治发展落后于城市;三是领域不均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不同领域所涉及到的法律,其发展状沉也是不够均衡。

法治发展状况的不均衡往往会与法治的统一性之间形成矛盾。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上的差别,导致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执法、司法等其他环节,难以完全按照一致的法律标准和规范行事。在利益衡量、社会公正与法治统一性的要求上,无法兼顾。法治发展的不均衡性,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反映,如果不加以协调,也会更进一步拉大这种不平衡。

针对以上的短板之处,作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法治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期、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人民

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也得以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更加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各级党政机关依法处理政务的能力与民众日益增长的依法治国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司法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信访不信法的情况时常发生。可以说,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三者统一原则,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总体布局,强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要求。这明确了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体思路,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国的母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成果,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

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根本要求是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保证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这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必须转变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党要坚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应该把自己的活动重心放在指导立法上,努力使自己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意志。党要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才依照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党要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分工负责、协调一致行使职权。

3、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之下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具体落实。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党依法执政是前提,各级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是关键。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必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依法执政,要求党在宪法法律框架内活动,党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政权、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党保证立法机关依法立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法治国家建设,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来实现。法治政府和

法治国家,又要以法治社会作为依托和支撑。法治社会是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基础和条件。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习总书记专门强调,要以法治凝聚共识,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社会氛围。

4、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要求。如果司法人员法治素养不高、依法办案能力不强,甚至办一些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存在严重司法不公现象,那么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最后希望就会被打破,社会将失去最底线的公平正义。因此,总书记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到公平正义。只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平正义。社会才能守住公平正义的法治防线,也才能以社会普遍的公平正义托起“中国梦”。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 篇7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创新,实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简称《概论》) 课是05方案规定的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的核心课,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 将决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成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但搞好《概论》课的教学工作目前仍面临两大基本矛盾:一是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授课时间, 二是现实社会的多元化与《概论》课浓厚的社会意识形态。基于此, 加上传统的呆板枯燥的课堂说教教学模式的弊端, 《概论》课常给人这样的形象--空洞说教, 内容干瘪;老师厌讲, 学生厌听。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尴尬局面, 提高教学效果, 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1树立全新的教学思维方式, 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

(一) 把精学教材和研读原著结合起来。

《概论》课具有通俗易懂和现实性强等特点, 大学生不需要过多精力就能基本读通并得到一定理解, 因而教师在讲授内容取舍上将球精要, 把握其内容是一脉相承统一科学体系。教师应当将每一章或相关章节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梳理出来讲授, 抓住精华, 把握精髓。

(二) 实施以教学带科研, 以科研促教学。

要求教师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作为科研课题, 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吸引力, 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 教师接受社会实践锻炼, 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教师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不够, 而要不断接触社会深入实际, 了解新情况、研究新课题、总结新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社会实践和工作时间应是教师的必修课。

2创新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概论》课程的教学中, 综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案例讨论法、校内实践教学、假期社会实践等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创新《概论》课教学的新途径。

(一) 探究式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即提出问题-启发探究-归纳结论的"三步"探究式教学法。

(二) 案例讨论

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引入, 教师围绕学生关注的各种问题选择案例, 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 这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从中更好地感受到理论的魅力, 也可以正确认识好的理论对现实产生的巨大作用, 从而在内心真正认同这一理论, 并养成自觉运用理论的习惯, 进而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信念。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高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真实的情境, 生动的动画演示及逼真的音响效果呈现给每个学生, 这样的讲授既便于理解, 又便于记忆, 又具有针对性, 实效性, 不仅教学效果好, 而且创设极好的氛围,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从而大大提高概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实践相结合

《概论》课加强社会实践的环节, 以整个社会为课堂, 结合改革开放的形势和社会热点安排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形式。学生们组成社会调查组, 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社会生活, 了解国情, 了解改革的动因、现状、进程、成就和客观困难, 让学生接触工农群众、增加社会感受, 提高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五) 注重学习过程管理, 改革学生成绩考核

为了强化学习过程管理, 把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结合起来,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5%, 其中发言分占10%, 纪律分各占15%。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及平时的课堂出勤纪律等, 使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从而避免了平时不用功, 期末靠背功的现象。

(六)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概论》课教学中, 注重使大学生深刻领会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辩证关系, 深刻认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依靠解放思想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大胆创新, 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总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修身成才的指南, 在《概论》课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能使教学抓住机遇, 扩展学生的视野, 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和创新个性, 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注意引导,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 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R].2005.

中国青年就业创业的理论和实践 篇8

摘 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从实践视角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折射和反映。本文从历史高度阐述了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的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发展实际,给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关键词: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中图分类号:D61;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068-02

群众路线是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而诞生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也突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更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和贡献。

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入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自中国革命时期,我们党因热衷和盲从共产国际教条,照抄照搬俄国治国理政的建设经验,不顾中国革命发展实际,一度使中国革命陷入被动、萧条、迷茫的低潮。为此,我们党开始审视和反思在革命历史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探索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闪耀着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新思想、新学说,便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上落地生根、蓬勃发展。这一历程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确立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这一道路不仅得到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也符合中国的国情,从此中国革命便一步步走向成功。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群众路线具有先天的自我认同意识和相互依存关系。

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发展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我们党用马克思主义生动的、鲜活的理论来阐述和诠释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中国历史,以及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中表现出的雄心壮志和无限热情。群众路线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针,以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式和方法,为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我们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我们的有些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存在脱离人民群众的问题,按规定动作进行自我整改和修正,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插上腾飞的翅膀,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充分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从而使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带领人民群众开创生活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目前,党员领导干部的“四风”问题主要表现为:形式主义严重,有的党员干部主动学习带动工作的意识不强,专业知识、理论知识学习还不够深入;“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陷入事务主义怪圈当中无法自拔,认为“工作第一,学习第二”,在干中学、学中干的意识不强,导致学习口号震天响,就是干打雷不下雨。下基层调研主动性不够,针对性还不强,有时流于形式,往往走马观花的看一下,没有对基层整体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指导基层解决问题和困难的思路和办法不多。有的是问题式干部,大手一挥,指指点点,角角落落都是问题,但整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足,对策不够,结果问题还是问题,并未因问题查摆而消除。官僚主义盛行,有的服务意识不强,总认为“我是领导,你是下属”,“我讲你听着,我坐你站着”,对基层调研不深入,光调不研,指导力度不够,光指不导。有的领导干部工作方式方法欠考虑,正激励不多,负激励不少,办法不多,脾气不小,导致下面做事“领导来了一阵风,领导一走不再动”,消极应付。享乐主义阴魂不散,有的一上班就犯困,一下班就振奋,工作多了躲着走,酒场来了躺着走,曾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誓言已忘记,在他们眼里,吃吃喝喝是常事,玩玩乐乐是美事,铺张浪费是小事,生活极度腐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客观原因,但更多是主观方面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跟不上趟,业务水平也亟待进一步提升;不仅是外界环境变化了,有些干部的内心也钙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退化了。要解决问题,根治“四风”,就要知“耻”不懈怠,时刻用三面镜子对照检查。查找自身问题要用放大镜,俗话说:“勿以悉小而为之,祸患常积于微。”“放大”就是从“小”处看“大”,充分认识小问题的大危害,防范小隐患的大危险。用“放大镜”就是见微知著,堵住蚁穴,防微杜渐;深挖问题根源要用显微镜,认真追溯问题成因,仔细剖析成因背后的源头,让“隐问题”明朗化,在自律和他律监督的“阳光”下,杀杀菌、消消毒;自我整改要用整容镜,时刻站在规章制度和人民群众的整容镜面前,恪守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各种日常管理事物,切实做好为民服务工作。知“责”不懈怠,认真做好“四种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理论上深化对作风问题的认识,真正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切实做到“民忧其忧,民乐其乐”,为人民站好岗、值好班,服好务;做廉政上的“清白人”,逢事为群众着想,坚持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上级要求的内植于心,制度规定的外践于行,群众期盼的立说立行,切实做到规定动作清清楚楚,自选动作明明白白,既要工作守本色,也要呈现新特色。做作风上的“规矩人”,强力治“庸”,认真查摆是不是每天庸庸碌碌,无所用心;强力治“懒”,认真查摆是不是懒于学习、疏于思考、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甚至能不干就不干、能少干就少干;强力治“浮”,认真查摆是不是下去调研有头无终、虎头蛇尾,是不是学习上级文件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强力治“散”,认真查摆是不是纪律涣散,消极懈怠,自由主义严重,明哲保身、八面玲珑。做事业上的“带头人”,谋事以身作则,创业身先士卒,做人扎扎实实,说出的承诺要践行,定下的事情要执行,切实处处发挥表率作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升自身能力,科学进行决策,把工作纳入长远化、规律化发展的轨道,创造出让人信服、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政绩;知“难”不懈怠,努力做到“四净”,头脑要“净”,抗拒四风,宁静致远;心地要“净”,公道正派,心境纯正,毫无私心。嘴巴要“净”,不乱吃乱喝;手脚要“净”,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训言,要走廉洁的正路,不走奢靡的邪路。

群众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进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检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试金石。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有了深层次的领悟和认识,进一步坚定了贯彻群众路线的责任自觉和理论自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路线是在广大群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也必须从群众实践中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到群众中去,以形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上升过程。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固国兴业的传家宝,新时期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树立优良作风,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想,问群众之所需,办群众之所盼,时时刻刻为群众谋利益、求福祉,这不仅是群众路线精神内涵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李捷.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01).

〔2〕谷正.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J].理论导刊,2015,(01).

〔3〕陈足元.新时期党群关系理论研究的若干基础问题[J].南华大学学报,2007,(01).

〔4〕张立辉,徐学初.党的群众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创造性发展[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14).

〔5〕刘艳霞,王桂云.群众路线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6〕张西山.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7〕朱进有,曹富雄.科学的态度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J].学术论坛,2009,(10).

〔8〕王西亚.基于民生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上一篇:建筑工程技术培养目标下一篇:庆祝元旦主持词与庆祝元旦演讲稿